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 层面 食物 确保 概念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精选6篇)

篇1: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一、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二、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

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

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是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中国历史上,就有“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明成祖朱元璋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哲学都表明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粮食也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化大象为无形的方式左右着古代中国政治。粮食问题几乎是所有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粮食以一种独有的隐喻讲述着真实的历史,任何政治家都难以逃脱粮食的政治。

篇2: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全球来讲,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含义及问题,探讨了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及三个含义,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含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1983年4月,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充实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20多年以来,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演变之中,但其最基本的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最起码的营养。几经演变,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做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曾被史家多次称颂。白居易《忆昔》中描写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妙的景象。然而,就像另两部文学作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所描述的那样,粮食少了固然可怕,可以把一个顽强的农妇彻底击倒;粮食多了同样会带来灾难的结果。粮食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上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0~80年代年均近15%,80年代年均20.2%,90年代年均34.8%。而1996年至2000年世界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平均为16.5%。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

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安全系数比国际水平偏高。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仅为2017卡路里,低于25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当时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2200卡路里的消耗量。截至2001年,中国人均日食物消耗量已达2963卡路里,比原来增加47%,高于2800卡路里的世界平均水平。营养摄入和食物品质也有所改善。中国是在降低绝对和相对营养不良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国家。在1990~1992年和1998~2000年期间,中国营养不良人数减少7000万,比以前降低7个百分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特别是1996-1999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千克,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1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进入2000-2001年,由于种种因素,全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已跌至4.3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维持在350-370千克之间,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这其中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有三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这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一时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代名词,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三是“卖粮难”,政府以保护价收购,政府财政负担十分沉重。“谷贱伤农”,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受伤害。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2004年,“粮食安全”问题又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关心的大事。

近两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可喜态势。2005年,作为食品来源的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除早稻受气候影响减产外,夏粮和秋粮都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亿吨,比上年增长3.1%;粮食亩产309公斤,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975亿吨,这是继2004年4.695亿吨、2005年4.84亿吨之后又一丰收年,也打破了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两丰一歉”,没有连续三年提高的纪录,是2006年的一个亮点。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3397亿元,比2005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2亿元,增长14.2%,高于中央财政总收入、总支出的增长水平,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农民的福音。2006年加大“三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全国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10亿元。这些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8亿亩,增长1.1%。其次得益于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科技进步和粮食品种优质提高,促进亩产增加。虽然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是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适宜粮食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一定实效。据农业部初步统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1%、55.2%、42%、65.7%,综合优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将会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并形成两对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二是人们消费食品品质的提高必然会引发新的量的问题,因为高品质食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因此,尽管中国当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但从中长期看,还是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注重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三大基本任务,即: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

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在主要应该达到的30个量化指标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333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1万亿斤)左右”为约束性指标,是必须达到的刚性指标。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因为自然灾害、土壤污染、人为浪费等所带来的伤害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敲响警钟,面临严峻的考验。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紧张的约束问题都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今后中国粮食供给的增长是在粮食单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的再提高,这其中的难度会愈来愈大。随着中国粮食单产逐步接近甚至超出产出边界,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变得强烈起来。如果没有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愈来愈慢,其艰巨程度也会愈来愈大。

三、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但从2004年起,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特别是主产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非常明确我国粮食生产季节规律,亲自过问夏粮生产,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夏粮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政策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1)粮食价格支撑。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学术界讨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曾经有一个判断,即我国的粮食存在着“天花板价格”,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超过国际市场粮价,否则,就不会有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世界粮食价格是在、加等土地资源充裕国家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这些国家完全相反,因此,粮食价格必然要突破这个“天花板”,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其特点可能是根据经济实力而逐步上涨。(2)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3)产业化支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中获得部分利益。

2.依靠科技进步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

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必须树立“食物安全”的观点,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既要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林地、草地、水面要食物;既要着眼于领土的食物利用,也要着眼于领海甚至公海的食物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3.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而减少耕地1亿多亩,由于比较利益的原因,这个比例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10个省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降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粮食问题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就难以解决。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4.建设完善粮食市场

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就要求迅速建设完善以粮食期货市场和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完善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地区内的粮食调节通过区域性市场来进行解决,奠定良好契约经济的市场基础;加快粮食市场化趋势改革,加快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改革,使粮食购销市场化尽快实现;建立良好的粮食预警机制,对短中长期的粮食产量、储存、消费作出正确估价,改变所谓的粮食越多越好,储备越多越安全,消费数量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等不合实际的观点,真正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销售。健全国家食品质量法规和监控体系,建议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修订《食品卫生法》或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

5.搞好国际合作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

篇3:试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问题。1983年4月, 国际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起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 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享受充足的粮食, 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从上可见, 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 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 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 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20余年以来, 这个概念一定处于调整之中, 但是最基本的内容仍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起码的营养。这种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作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近年来, 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粮食产量连续下降, 粮食库存逐年减少, 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是在需求方面, 随着人口的自然增加、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上涨, 这种趋势是明确的、持续性的、刚性的、不可逆转的。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 每年增长1, 000多万的数量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二是粮食供给受多种因素制约, 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很大。农业科技较为落后, 服务体系还很薄弱。从上面的评析看,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种种隐患, 存在风险因素, 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三是“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 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由于生态目标重要性不断上升, 一部分已经垦殖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牧, 所以增产只能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退耕还林的巨大战役国家迄今已拿出了几百亿元、几百亿斤的粮食, 2005年供应粮食将达到高潮, 退耕还林的有效期限是8年, 所需求的粮食量十分巨大。四是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条件恶化, 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农业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极为有限。在过去的20年里, 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20万hm2的速度递减, 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0.15hm2下降到1999年的0.1hm2左右。

三、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 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 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 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粮食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如果全靠买粮吃, 一旦市场波动, 就会引起社会恐慌。粮食生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 就需优化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环境, 防止孤立地看待和发展粮食生产, 改善中国粮食生产与其它农业生产协调性, 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应该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强化政府储备,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实现藏粮于府。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部分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 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搞好粮食产中、粮食产后服务, 确保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 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 既保障了城镇居民农产品有效供给, 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强粮食生产, 对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抑制通货膨胀, 维护大局稳定, 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保证农副产品的充足供给, 应该采取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1.粮食价格体系支撑。目前, 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 但从2004年起, 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 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 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必然对我国粮食的供给与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加大我国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 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正确把握调控目标和时机, 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切实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2007年以来, 由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 国际市场粮食供求趋紧。同时, 在元贬值、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国际粮价居高不下。这使我国粮食市场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历史验证明, 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保证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 加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是当前一项尤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学术界讨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 曾经有一个判断, 即我国的粮食存在着“天花板价格”, 也就是说, 我国的粮食价格不能超过国际市场粮价, 否则, 就不会有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 世界粮食价格是在、加等土地资源充裕国家基础上形成的, 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这些国家完全相反, 因此, 粮食价格必然要突破这个“天花板”, 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 其特点可能是根据经济实力而逐步上涨。

2.灵活的粮食储备支撑。我国是个人多、地少、财弱的大国, 很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粮食储备制度。我国周边的14个国家都建有粮食储备, 菲律宾的粮食储备机构直接归总统管。粮食越是走向市场, 越需要建立储备粮制度, 以加强对市场的调控。而政府对粮食市场能否有效控制, 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真正掌握了充足、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粮。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 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 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为此, 一是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与结构, 建立多层次的储备网络。除中央战略储备、地方储备外, 还要建立社会储备, 包括生产者余粮储备和经营者经营储备等, 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二是建立合理的储备粮收购机制。可直接向出售粮食的农民收购, 也可按实际情况向粮食批发市场收购, 确保储备粮源。三是根据国家关于地方粮食储备的有关规定, 按保证供应6个月、每人每月15公斤口粮的标准, 确定地方粮食储备规模, 按1∶1.5的比例落实到位粮食风险基金。加强储备粮食管理, 建立地方储备粮专业管理队伍, 按照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和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要求, 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四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储备粮管理机制。在储备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既做到储备粮保值增值, 减少财政负担, 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 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

3.准确的粮食预警体系支撑。目前, 粮食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并不很清楚。如对粮食库存量的看法就不尽一致。要开展粮食产、供、销、存环节的跟踪调查。加强对粮食播种面积调查与核实。要对农户存粮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要逐步建立权威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信息发布制度。粮食安全预警体系是在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时, 能立即启动调控措施, 使粮食市场和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粮食市场供应紧张, 价格上涨, 人心不稳定等方面。因此, 应重点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和管理, 跟踪和把握市场粮食变化趋势, 及时把国内、国际粮食生产、市场供应、储备等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准确决策, 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 确保粮食市场安全。

4.粮食市场支撑。实现粮食的大市场大流通, 必然要有一个平台, 这就是粮食批发市场。近几年来, 我国的粮食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市场已达500多家, 而且多数集中在主销区, 并且越来越得到粮食销区所在地的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度重视当前影响粮食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主要问题, 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完善粮食市场的工作力度, 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做大做强粮食市场, 增强扶持粮食批发市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切实增强调控市场能力

5.粮食政策支撑。政策是左右粮食发展关键, 政策的不稳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这些方面, 应吸取深刻的教训。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 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台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经济对策, 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适宜发展什么, 就发展什么, 在区域经济考核上应有区别。同时, 应出台更优惠的粮食政策。在这些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里, 农民仅仅依靠种粮收入, 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经营的主要劳动力日渐增加, 把主要精力从种植粮食上转移, 放松了对种粮土地的管理, 有的甚至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对国家来说, 是一种不安全的因素。

6.商品粮生产基地支撑。为改善粮食供求状况,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 国家“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片增产潜力大的地区, 集中投入, 建成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开发商品粮生产基地, 要统筹规划, 保持适度规模, 使其生产能力与粮食需求相适应, 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同时,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以地市为单位, 通过国家专项投资, 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高产稳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内容是小型农田水利、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项目区粮食生产条件。并适当完善病虫害防治等农技服务设施

(二) 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资。

在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十项措施基础上, 要研究实施长期、稳步地把粮食生产投入费用降低的措施, 为了提高我国单位资源产出能力,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积极采取措施, 确保农业生产投入。

1.拓宽筹资渠道。

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国家从2004年加大了对粮食的投入, 由暗补改为明补, 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增强。与此同时, 在以工补农资金、土地管理税、乡镇企业收入, 退耕还林等划出一定比例用在粮食生产上, 从集体经济和公共提留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到粮食生产, 农民应有30~60个劳动日投入到农田基建。加大国家农业的支持保护, 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 动员农民加快农产品变现、发展副业增收等多种形式增加投入。

2.增加物质技术的投入。

增加农药、农膜、农具、农用柴油和节水器材的投入, 农用物质与农产品价格相协调。使投入科学化, 尽量作到实用、有效。加快物资下摆, 更新装备农机具。积极探索农机经营管理模式,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采取政策性补贴等形式, 鼓励引导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 扩大农机保有量。充分发挥生产资料大企业、大经销商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组织货源, 备足种肥。特别是在种粮用水、用电、用肥方面给予鼓励优惠。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中央政府将拿出100多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笔资金将重点用于粮食产业、农田水利、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农业结构调整四方面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 国家还将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农村清洁能源、农村通电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彼此间相互互动的。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 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

4.发展完善种粮补贴机制。

直接补贴的标准, 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种粮农民获得适当收益, 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直接补贴的对象是主产区种粮农民 (包括农垦企业、农场的粮食生产者) 。直接补贴办法可以按农业计税面积补贴, 可以按计税常产补贴, 可以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 可以同种粮农民出售的商品粮数量挂钩。直接补贴资金要真正补到种粮农户, 确实起到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作用。要根据实现粮食高产稳产的实际需要, 把地膜覆盖补贴建立起来, 重点保证地膜玉米、地膜洋芋和部分地区的地膜小麦生产补贴。建立对种粮大户的补贴, 把对粮食主产县、区的补贴和对种粮大户的补贴结合起来, 发展完善种粮补贴机制。

5.扶持粮食龙头企业发展

稳定粮食产量延伸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 发展现代农业产 (企) 业和相关产业群, 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粮食龙头企业, 与粮食生产者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 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共同体发展现代农业,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支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 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中获得部分利益。搞好粮食加工和流通, 实现藏粮于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和安全监管工作, 严格粮食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进行品种调剂, 丰富了粮食品种, 满足了市场供应。

(三) 依靠科技进步。

长期以来, 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 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生产相脱节, 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 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 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 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 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科研投入占不到GDP的1%的现状。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 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1.展示示范优良品种。

所谓优良品种是指能够比较充分利用自然、栽培环境中的有利条件, 避免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并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抗逆性强、适应性好, 在生产上有其推广利用价值, 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因而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种。农业良种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意义重大。从2002年开始, 由广东省农业厅主办, 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展示暨广州种子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 成为农业良种示范展示和推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正所谓“国以农为本, 农以种为先”, 6年来展示会共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超过10, 000个, 每年直接为农民新增经济效益不少于20亿元, 已经成为农业良种示范展示和推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完善粮食优良品种实验引进推广机制, 缩短优良品种培育到实际推广周期。重点展示示范推广农业部及各省确定的主导品种。

2.推广重大适用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已经在粮食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保证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精品、高效、特色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扩大优质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 大力推广稻田养殖, 不断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当前粮食生产在许多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粮食高产栽培及其研究是解决粮食生产、带动其它农业科研及其相关产业的唯一更有效途径, 研究提高农作物整体生产力的理论实践。加强粮食生产科研和推广应用。北方春玉米推广覆膜栽培、土壤深耕松、大垄双行、催芽坐水种、青贮玉米等技术;黄淮海地区玉米主推免少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西南、西北地区玉米主推育苗移栽、覆膜栽培等技术。东北地区大豆主推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黄淮海地区大豆主推配方施肥等技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进行优质高产示范方项目的攻关, 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

3.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生产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5亿吨的水平, 粮食生产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并且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现象。中国粮食生产在供求基本平衡、品种和品质结构性矛盾突出、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形势下,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区域分工、发展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粮食生产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等因素,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 优化粮食区域布局, 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经济平衡、结构优化为目标;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平衡、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 提高粮食商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合理分工, 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要转变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 树立食物安全的观念,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粮食生产优质化和营养化发展

4.培育高产稳产典型样板。

大搞示范、树榜样、抓典型是落实粮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 中央、省、市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陕北建立了10多个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旱地粮食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从1973年开始, 在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科学配置, 强化科学管理, 通过科技人员30多年的努力, 取得显著成绩, 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 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增产技术, 耕地由340.8hm2下降到2003年140hm2, 而且林牧地逐步上升, 粮食单产提高, 满足了人民生活之需, 农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控制了水土流失, 改善了生态环境, 加大了设施建设, 增强了抗灾能力, 成为西部综合治理的一面旗帜 (见表1) 。要加强科技典型样板组织领导,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由科研院所的专家农民进行培训生产指导, 在做好专家培训的同时, 要积极争取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落户到项目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 使项目区成为科技应用的先导区、科技示范的主导区。

5.培肥地力, 以肥调水。

强化农田保育理念, 从治山治本入手, 把治本和治标结合起来, 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积极实施“沃土计划”, 增施有机肥料, 培肥地力, 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农业不断发展, 把农田保育纳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应注意施有机肥, 合理使用化肥, 提倡合理轮作倒茬和秸秆还田, 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肥力, 使其成为高产、稳产农田。实践证明, 养分充足的旱地, 能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提高根系吸水能力, 较好地利用土壤深层水分, 以肥调水, 增强抗旱性, 因此增施肥料、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是旱地增产的首要措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 适当增施化肥, 以无机促有机。扩大物质循环, 才是迅速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2) 氮磷肥配施, 协调氮磷比例。旱地增施化肥, 要氮磷配合, 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一般旱地小麦氮磷比例为1∶0.7~1为宜, 即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严重缺磷地块, 氮磷比例以1∶1.5~2为宜。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 增施锌、硼等微肥, 增产效果更明显。 (3) 因地制宜施肥。对土层较厚、保肥能力较强的旱地, 有机肥、氮肥、磷肥等最好混合后作基肥一次施入土壤。磷肥因移动性小, 最好留1/3在整地后穿施地下6厘米~10厘米, 以提高当季利用率。对沙壤土或部分肥力较高的旱地, 除施基肥外还可采用开沟借墒追肥法, 一是在早春土壤返浆期追肥, 二是在雨后趁墒追肥。 (4) 建立以无机化肥和有机肥结合为主体的配方施肥制度, 大力推广堆肥、厩肥、绿肥的合理利用, 并与豆科作物高效配置, 推广高效的生长菌 (灵) ,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坑农, 实行有机不足无机补, 形成培肥技术体系。

6.合理耕作技术

旱地作物所需要的水分, 主要靠自然降水和土壤蓄水, 因此降水量的多少, 水分利用率的高低是作物增产的关键。通过合理耕作, 达到纳蓄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用好有限水的目的。 (1) 深耕蓄水。深耕可以加深耕作层,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强土壤蓄水保水力, 更好地接纳夏秋季雨水, 把土壤耕层变成良好的“土壤水库”。深耕应逐年加深耕层, 深度上秋耕宜深, 春夏宜浅;初耕 (第一次耕) 宜深, 转地 (第二次耕) 宜浅。时间上秋耕为主, 春耕为辅, 秋耕宜早, 春耕宜晚,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 (2) 深耕浅耕相结合, 改多耕为少耕。深耕的增产作用早已被实践所证实, 且可以保持多年, 然而耕作的次数越多, 土壤水分损失就越多, 土壤越松散, 风蚀水蚀现象越严重。因此宜改深耕为深松, 改多耕为少耕, 建立以深松为主, 松、耕、耙相结合的耕作体系。 (3) 合理耕作, 用养结合。我国旱作农业历史悠久,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用地方面采取土地连作制、轮作复种制和间套复种制等;在养地方面利用豆谷轮作和粮肥轮作复种的生物因素养地, 利用精耕细作的物理素养地, 利用多粪肥田的化学素养地, 且综合运用。随着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要保持农业持续发展, 必须扩大粮肥轮作, 间作套种面积, 不断增加土壤肥力。 (4) 实行垄作, 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垄作法是我国的传统抗旱耕作法。垄作能够制造一个“虚实相间”的耕层结构, 较好地把土壤蓄水和供水的矛盾统一起来, 便于有效地利用耕层中有限的贮水。具有提高出苗率, 培育壮苗, 增温保墒, 省工省时 (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4道工序) , 增产显著 (如沟播小麦可增产8%~10%) 等特点

7.综合配套研究。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物产量的提高过程中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所占的比例达60%以上, 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山东农业大学于振文教授在“冬小麦单产9000~11035公斤的实践体会报告中, 总结了获得单产11, 035公斤/hm2小麦的经验。论述了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同步提高, 增加挑旗、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穗部的分配, 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是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综合配套研究目前有突破性的技术措施和高产栽培理论, 发展超高产栽培, 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 因而必须要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充分吸收别处的超高产研究, 发展本区域的超高产栽培。建立超粮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必须要与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密切结合, 生物遗传工程, 作物生理生化、生长发育计算机模拟技术必须要在超高产栽培中综合应用和研究。

8.走旱作农业的路子, 推广节水技术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基因聚合技术结合常规方法, 建立简便、有效的抗旱节水和水分高效利用型种质改良与育种技术。节灌的目的就是把有限的水资源最经济、最有效地用于农业生产, 节灌就是把利用人工集存的有形水用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段或作物需水关键期定量补偿灌溉干农田。小麦一次性供水量控制在20~50毫米, 供水方式可采用微滴灌、微喷灌和小出流灌。玉米一次性供水量50~70毫米, 供水方式可采用微滴灌, 小管出流灌、瓦罐渗灌, 点浇等形式。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水利局在缺水的黄草羊河试验,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 蒸发量达2, 198毫米, 春小麦生育期为3月上旬至7月下旬,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4.6毫米, 蒸发量658.1毫米, 土壤主要以中壤土为主, 地下水埋深120米以下, 试验区为全国节水增效灌溉项目区, 通过2000年试验, 虽然增产幅度不大, 但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见表2) 。在玉米栽培方面应重点推广合理密植、适墒早播、地膜春玉米技术, 可增产18%~60%。保水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粉沫状高分子有机聚合物。能够吸收自身重量400倍左右的水分, 具有快速吸水, 缓慢释放, 促进植物吸收的特点。在水土保持, 植树造林, 旱地农业和边坡生态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我所俞满源在陕北试验, 保水剂加氮肥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 增产为25.3%~42.7% (表3) 。

9.积极探索和研究配套技术

应围绕高效节水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 抓紧组织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引发、引进, 力争在育种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全程机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 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从当前实际需要出发, 我国要健全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藏体系, 精深加工体系, 资源开发转化体系, 质量标准体系等。这里特别强调, 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与国际接轨, 以促进国产粮食等产品的质量适应国际市场要求

10.扩大稳产高产农田。

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要求,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面积, 扩大稳产高产农田, 大力发展超高产栽培, 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通过农田水、土、气、生等基本生态因子的系统保护与改善, 提高农田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可持续生产能力。“吨粮田”首创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认为, 进入21世纪后, 粮食的增产途径再也不能走扩大面积, 广种薄收和破坏环境的途径了, 而是应该走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道路。我国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约0.67亿hm2, 其中生产水平较好的旱涝保收农田有5亿~7亿亩。如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123, 234工程”, 即在我国一、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单产15, 000公斤/hm2、22, 500公斤/hm2和262500公斤/hm2~30000公斤/hm2的粮食超高产田, 将可以实现粮食年总产6.4亿吨~7.2亿吨, 从而实现“种好0.67亿hm2田, 养活16亿口人”的战略目标

(四) 保护耕地资源。

党的“十七大”之后, 粮食增产增收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目前, 我国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下降和质量退化现象相当严重, 低产农田面积高达40%左右。为了改善粮食高产生产环境目标, 必须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 改善粮食生产环境中国旱区十年九旱, 旱重于涝。粮食生产要再上新台阶, 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针对实际, 应对耕地进行合理规划, 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 使他们能真正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各种干扰, 依法办事, 加大查处力度, 控制人口,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1.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前, 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 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而减少耕地0.667亿hm2 (1亿多亩) , 由于比较利益的原因, 这个比例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 耕地质量却在不断下降, 据有关部门10个省的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的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面对实际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对土地利用进行较长时间 (10年左右) 的、全面的、科学的宏观战略措施, 从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规模在一定地域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总体配置, 并正确处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一项重要而必要的举措。依据发展需求, 科学预测用地指标, 编制好符合国情, 符合本地实际, 顾及长远利益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使规划既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用地, 又具有可操作性, 方便实用。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中国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如在华北平原实行以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排、灌、林、草综合配套;在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建设“三地” (沟坝地、洪漫地和水平梯田) , 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南方丘陵平原地区实行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全国主要的低产土壤 (包括盐碱土、沼泽土、红壤、冷浸田、咸酸田等) 进行综合治理, 均收到较好效果。建设高标准的水平梯田, 改造低产田, 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旱涝保收地面积小, 旱地面积大的地区, 旱地的丰收对粮、油、菜生产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整个地区中低产田面积大, 占黄土高原耕地面积的73.6% (见表4) , 在黄土高原285个县中, 属于低产县占47.4%, 中产县占41.0%, 丘陵区低产田面积比例还要大一些, 陕西米脂低、中、高产田农耕地的比例分别为68.1∶24, 5∶7.4。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农田基本设施与条件建设工程、土壤改良与培肥工程、农田污染预防与修复工程、保育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工程等五大农田保育工程, 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中低产田改造, 重点开展以田块整理、防护林网、田间灌排设施、机耕道路为主的标准化农田建设。适度开垦宜农荒地, 建设基本农田, 将有限的物质与能量集中投入条件好的耕地, 特别是注意有机绿肥的投入和农田基本建设, 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耕作栽培技术、高效施肥技术、节水补充浇灌技术等, 建设“三保田”。据甘肃水保局2000~2004年连续5年对测定调查表明, 在同类区, 同等化肥及投入情况下, 梯田比坡地在单位面积可增产年对比测定调查表明, 在同类区, 同等化肥及投入情况下, 梯田比坡地在单位面积可增产825公斤/hm2 (表5) 。粮食平均产量增加1, 183公斤/hm2, 使人民稳定脱贫致富, 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协调人地关系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耕地是农业的根本,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 所以又称耕地资源。最近几年, 耕地面积急速下降, 粮食减产惊人, 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隐患。耕地是极为宝贵、难以替代的稀缺资源, 是粮食生产基础。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 必须有必要的耕地面积作保障。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 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 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 甚至会减低。由此可见, 如不控制人口增长, 粮食问题只能是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 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 由于人口增长, 工业发展, 城市扩建, 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 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

4.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 将城镇从地面面积的扩大向“空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将农户建房纳入规划管理, 减少农宅占地。开展指标置换实施旧村改造要坚持不损害群众利益, 不增加农民负担, 整治方案公开, 村民原有宅基地及空闲地情况公开, 新的宅基地情况公开, 拆迁计划公开, 新建住宅投资情况公开, 整理后新增耕地承包计划公开。坚持治理一个, 成功一个, 见效一个, 因地制宜, 统筹安排, 一村一策, 分类实施。

5.加强土地执法工作

把《土地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融入到普法宣传工作中, 利用每年的“三月法制宣传月”、“地球日”、“土地日”、“宪法宣传日”以及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忠实履行职责, 大胆执法监管, 扎扎实实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土地国情的认识, 严格依法保护耕地, 特别是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建立基本农田巡查保护队伍, 按区域、区位和土地类别分为三级进行巡查, 确保不出现盲区和死角, 严厉查处乱占、滥占、以租代征等违法用地行为

6.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整理力度, 保护好有限的耕地。

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 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 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7亿hm2左右。面对当前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难度加大、投资不断增大的实际, 进一步完善政策, 适当调整、完善土地开发复垦工作补助标准。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新的要求, 中国的土地整理需要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 加强统筹规划, 完善运行机制, 提高技术水平,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7.确保粮田面积, 实现藏粮于民。

目前我国应严守1.1亿hm2基本农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同时要保持1.03亿hm2~1.07亿hm2的粮食种植面积。按每人每年拥有粮食400公斤计算, 确保粮食按每年需粮食5, 200亿公斤。另外, 我国的非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很大, 大约有1.33亿hm2可利用的荒山、荒坡, 0.667亿hm2可开发的沙荒地。根据水资源的有效供应与消耗及时空分布状况, 建立区域水资源收支平衡与调控模拟系统, 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化分配模型, 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 扩大水浇地面积, 建设“吨粮田”、“双千田”。

8.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 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必须树立“食物安全”的观点, 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既要向耕地要“粮食”, 也要向林地、草地、水面要食物;既要着眼于领土的食物利用, 也要着眼于领海甚至公海的食物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 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9.提高农田质量

随着工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对措施的缺乏, 我国农田污染正在加剧, 污染农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 农田中有机农药残留量高达50%~60%, 有机废弃物总量高达40亿吨, 据估算, 仅农田塑料残余物的平均土壤残留率就达20%左右。为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切实保护农民的“保命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要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无公害生产, 严禁利用各种途径乱占滥用耕地、污染农田的行为, 建立农田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尽快制定我国《农田质量法》, 进一步改善粮食产地环境质量

(五) 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由于传统农业大县的工业基础薄弱且先天不足, 基本农田保护率高, 在项目发展中占地问题难以解决。与此相矛盾的是, 因种粮收益相对低, 农民又缺乏种粮的积极性。很多农民为增加收入, 而选择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经营。所以, 对传统种粮大县的发展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保护好基本农田, 保证产粮大县不因种粮而受损失, 从而最终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粮食供过于求, 粮价持续走低, 各种生产要素费用不断上升, 相当一部分农民种粮处于无利可图状态, 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解决这个问题, 应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补贴的方式

实践也证明, 我国的粮食问题不能依赖进口, 只能自给自足。而我国现阶段, 粮食总量也仅仅维持在供需平衡阶段, 一旦遇到灾荒年, 粮食短缺很可能发生。对传统农业县特别是种粮大县在发展农业服务业上, 应出台和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弥补发展农业服务业效益较低的缺陷,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2006年又增加了综合补贴, 2008年还要增加各项补贴,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真切关怀。应在全国范围内分主产区和自产自给区域进行分类直补。在自产自给区 (西部) 的补贴方式, 由直接补贴到农户改为直接补贴到行政村或经济合作社。这利于申报农户的准确性, 降低行政成本, 也利于直补的及时兑现和直补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让农民真正受益。

2.国家应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立机制。

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 “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格”。这一《条例》实施以来, 有关部门均在新麦上市前经商讨后, 报国务院批准发布最低收购价格。这样简单地根据粮食生产状况制定国家粮食收购政策,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促进了粮食生产, 但还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当务之急应加快建立最低收购价确立机制, 及早发布最低收购价价格。这样可以增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信心, 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改善粮食品种供应状况, 丰富粮食市场供应;可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合理种植粮食, 避免出现“卖粮难”问题。

3.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随着近年来国际粮食减产、价格上涨,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粮食供给虽然能够保持大体平衡, 但是农业生产销售中依然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 比如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流通渠道不畅等因素导致的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农资是生产的源头, 农资价格上涨, 势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同时也会造成来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升幅继续加大, 将直接制约农民生产投入规模的扩大, 农民有可能会缩小生产规模。通过多种手段控制农资价格上涨, 从而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4.切实减轻种粮农民的投入负担。

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 对种粮农民实行化肥、柴油等农资直接补贴制度。加强化肥价格和涉农收费的监管, 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建立统一的城乡税制, 给了一个让农业做大做强、农村稳定发展农民休养生息的充足时间和广阔空间。当前, 要认真执行农业直补政策, 加大减免农业税的力度, 并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更多地让利于农民, 以保证种植粮食能够取得相对稳定、相对合理的收益。

5.发展农业保险事业。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7年是我国农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年。去年, 中央财政首次列支21.5亿元预算额度在6个省份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棉花5个种植业保险品种的保费补贴试点, 并在全国范围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的补贴试点。由保险公司和政府贴赔的方式进行保险, 以往, 政府都是在灾害发生后提供救济, 为时已晚;但如果政府能在灾害尚未发生时防范于未然, 那么不仅有利于减少政府的灾后救助工作, 也有利于农民更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况且, 许多日常生活生产的小灾小难, 政府往往难以顾及, 但对农民的打击却是巨大的。通过政府补贴, 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项目是很好的方式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及经济损失的一种机制, 特别是作为一种对农业适度保护的国际惯例, 已成为农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众多国家进行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之一, 也是WTO规则下的绿箱政策之一。对农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是解决我国农业保险深层问题的关键所在。

(六) 稳定市场和价格。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粮食问题关系农业生产发展, 关系到城乡人民的生活, 关系到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把切实做好增加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大的弱质产业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民农业部门的任务, 也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共同任务。粮食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因此, 它需要农业贸易、储备、运输和保障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应积极为农民提供新品种、新肥药、新技术和市场信息, 努力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以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各地要高度重视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供销工作, 组织好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保证化肥生产企业用电、用煤、用气、用油的需要, 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努力增加化肥产量, 保证春耕用肥需要。工业部门要为农村多生产优质、价廉、适用农业机械, 化肥、农药、农膜和除草剂等物质。物价、工商和经营部门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的行为。各行各业要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以农为已任的思想, 彻底改变从小部门、小团体利益出发, 吃农、卡农的不良作风。国家用于支农的项目资金和物质不能级级克扣, 要真正到位, 到农民手中, 以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努力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支撑作用。铁路和交通部门要做好化肥及化肥所需原料的运输工作, 取消各种乱收费, 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各级发展改革委和物价、农业、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化肥、柴油、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如化肥价格出现大幅度、不合理上涨, 物价部门将采取限制出厂价、规定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或规定零售环节最高限价等措施控制化肥价格过度上涨, 保护农民利益。一是根据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要求, 改变粮食市场管理办法手段, 由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进一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交易制度、价格管理制度, 完善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三是进行粮食立法, 把粮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旨在保护基本农田、规范耕地管理、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的法律, 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另外, 还要按照市场要求, 制定粮食流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粮食流通。同时, 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减少行政干预。

(七) 建设完善粮食市场。

为加强对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 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合理配置粮食市场资源, 充分发挥粮食市场在组织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7]1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06]16号) 有关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各类粮食市场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 保护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 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 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 就要求迅速建设完善以粮食期货市场和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 尽快上市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完善区域粮食批发市场, 地区内的粮食调节通过区域性市场来进行解决, 奠定良好契约经济的市场基础;加快粮食市场化趋势改革, 加快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改革, 使粮食购销市场化尽快实现;建立准确、灵敏的市场价格预警报体系。价格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是市场变化最灵敏的综合反映, 及时、全面掌握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信息, 就能进行科学决策。良好的粮食预警机制, 对短中长期的粮食产量、储存、消费作出正确估价, 改变所谓的粮食越多越好, 储备越多越安全, 消费数量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等不合实际的观点, 真正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新体系, 进一步放开对粮食购销过程的控制, 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储备粮的数量、吞吐和运作方式, 公开国家粮食储备粮及其它粮食市场信息, 有效地引导粮食的生产储存销售。健全国家食品质量法规和监控体系, 建议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修订《食品卫生法》或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

(八) 推进粮食流通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中央、国务院部署的2009年第一项重大改革, 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下了很大决心、尽了最大的努力, 各级地方政府和粮食部门都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这项工作, 使粮改顺利进行, 逐步奏效, 这是粮改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1)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我国的国情和粮情上提高认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8]15号) 精神和《粮食收购条例》 (国务院令第244号) , 继续抓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三级粮食储备规模、仓库、资金到位; (2) 抓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 根据粮食供求形势变化, 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预案, 防止粮价大幅度波动; (3) 继续抓好粮食订单基地建设工作, 掌握必需粮源, 保障粮农的基本利益, 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4) 发挥粮食市场作用, 搞活粮食流通, 真正把市场建设成为集粮食批发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批发交易中心, 制订扶持鼓励粮食批发市场的相关政策, 降低经营注册门槛, 减免有关税费, 做好市场服务; (5) 努力做好各项粮食业务工作, 认真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规定, 要坚持常年、常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不准限收、停收、拒收。要通过增设收购网点、上门收购等多种形式, 方便农民售粮。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6) 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国有粮食企业经济发展; (7) 深化粮食企业改革, 加快转换经营机制, 采取强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 重点抓好减员增效,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8) 进一步落实粮食风险基金,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使用办法。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政府要在财政支出中优先安排粮食风险基金, 督促财政部门将超储库存和地方储备粮油的利息、费用补贴, 及时拨补到位。中央和省安排的粮食风险基金要根据全省粮食供求和产销情况, 及时调整使用的重点。 (9) 搞好各项建设, 改变仓储落后于生产发展状况。 (10) 把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当前要继续抓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这个粮改重点。计划、粮食、财政、银行、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协调, 合力抓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九)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正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推进, 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农业世界农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迄今,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农业机构和金融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与50多个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农业联委会或工作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磋商与谈判, 有效维护国家权益,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强与联合国粮农机构的合作关系, 成功当选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分委会和食品添加剂分委会主席国, 推动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 (CGIAR) 在华设立亚太区域中心, 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生物安全等涉农国际协定、公约和标准的制订工作, 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粮农领域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截至2006年底, 农业系统已向世界各国派出访问学者、留学生和各类短期培训人员1.4万多人次, 请进专家3万多人次。引进动植物品质资源10万多份、先进农业技术1, 000多项。从1996年起实施的“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 (简称“948”计划) , 仅“九五”和“十五”期间, 就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引进农业高新技术适用技术2, 000多项、品种资源2万多份、育种材料50多万份。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创新推广, 直接缩小了我国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黑龙江省农科院对俄合作中心与俄罗斯合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了, 俄罗斯等级观念比较重, 由于我方技术力量、诚信态度等得到俄方的充分肯定, 合作非常顺利, 中心与俄很多国家级的科研院所都有合作项目, 有的合作单位甚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五年来, 与俄交换种子资源就达近千份, 与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近30项。中心从俄引入的“利用生物农药-蜡蚧轮枝菌活体孢子和毒素制剂防治棚、室害虫”已进入中试阶段,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项目已获得了抗赤霉病的合成六倍体小麦, 以上两项工作均为世界科技界热点,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农业部还把黑龙江省两个境外开发项目确定为远东地区“中俄农业合作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对俄农业合作会谈机制。

我国农业科技界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中, 努力攀登, 联合攻关, 无私奉献,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 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 000多个, 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93]。加强与他国合作, 加速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转换机制, 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从国际经验看, 国内生产能够满足粮食需求量的90%, 就是非常高的自给率, 因此我国粮食进口的理论规模可以确定在需求量的10%左右。2030年, 估计我国粮食总产量能达到6.4亿吨;由于人口届时将达到16亿, 如果人均粮食占有量按440公斤到450公斤计算, 粮食需求量将上升到7亿吨到7.2亿吨。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 我国保持了高于90%的粮食自给率, 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代价。今后, 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 通过参与国际市场, 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 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 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 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贸易变化的监测, 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 把发展农业技术, 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 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面向世界,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围绕高产农业开展科技攻关, 解决一批在全国粮食高产发展具有共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技术难题,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科技人才, 建立合作攻关、协调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研究队伍, 尽快缩短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效利用粮食进出口贸易手段, 适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通过适当进口, 有进有出的办法, 调节国内粮食的总量和结构。 (1) 加强对粮食进出口总量的适时控制, 建立中长期粮食供需总量平衡机制。 (2) 实行分品种分地区区别对待的进出口战略, 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 (3) 协调好粮食进出口政策与国内粮食政策, 防止出现“逆向调节”和“大国效应”。

摘要:“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 耕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制约日益增长, 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 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 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应该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强化政府储备,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实现藏粮于府。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资; (3) 依靠科技进步; (4) 保护耕地资源; (5) 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6) 稳定市场和价格; (7) 建设完善粮食市场; (8) 推进粮食流通改革; (9)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篇4: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首先,中国自身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个别品种深受外商控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最近几年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能做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尤其是小麦和玉米除满足需求外还略有富裕。然而大豆却严重供不应求,高度依赖国际市场。2007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和豆油折合大豆4493万吨,2008年更是高达5284万吨。而中国产大豆这两年每年只有1500~1600万吨,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70%~80%。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简称A、B、C、D公司)为代表跨国粮商,控制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牢牢控制了大豆的国际定价权,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中国80%的大豆压榨能力和70%的油脂加工厂已被外商控制,实际上中国的结构性粮食危机已经爆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中国粮食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历史上饱受饥荒煎熬的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质进行大量储备,粮食库存基本上保持在全年消费量的35%~38%,远远高于国际上17%~18%的粮食安全线,更是数倍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8%的库存水平(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多,但每年的粮食生产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8%的粮食库存也没有发生过大的饥荒)。另外,目前的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从地区分布看,产区库存压力过大,销区严重不足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太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再者,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粮食消费中原粮和初加工品占总产量的80%~90%,深加工制成品仅占总产量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深加工制成品则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的大米加工基本上是个脱稻壳取大米的初加工过程,而国和日本已把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超微技术运用于稻米加工,不仅生产具有高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芽糙米、米胚芽健康食品和各种米制品,更生产出了高纯度的米淀粉、抗性淀粉、多孔淀粉,淀粉基新脂肪替代物等新用途产品,就连米糠、稻壳都制成了米糠营养素和营养纤维,米糠多糖、脂肪酶抑制剂、稻壳白炭黑、活性炭及其他日化产品,使其附加值提高5~10倍。玉米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发达国家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2000~3000种,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而中国的玉米大都被用于饲料。小麦加工中发达国家的面粉厂能生产几百种专用粉,小麦出粉率能达到80%左右,而中国大多数面粉厂只能生产少数几种通用粉,小麦出粉率大多在70%左右。

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每年减少耕地500多万亩,加上1亿多进城务工农民的抛荒土地,给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较大隐患。同时这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又大大改变中国粮食的供需关系,他们由原来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者变成了城镇商品粮的消费者,无疑增加了商品粮的刚性需求,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增加了较大压力。

虽然中国粮食自给率在95%左右,粮食安全有较好的基础,又加上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农业投入,既免除了农民农业税。又给种粮农民各种补贴,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但面对以上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高枕无忧、盲目乐观,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积极建立科学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机制,改进中国的粮食储备体制和粮食加工现状,把中国的粮食安全融入到世界粮食发展之中,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丰富的土地资源,增加世界粮食生产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近年来18亿亩耕地的红线屡屡受到威胁,但有37亿亩耕地的巴西,粮食种植面积还不到6亿亩,有72亿亩农牧用地的澳大利亚,种粮的耕地还不到10亿亩,有30亿亩耕地,36亿亩草地、40亿亩森林的国,一直采用休耕制,土地辽阔的俄罗斯和加拿大更是拥有丰富的未开发土地,只要国际粮食价格合适,种粮有利可图,这些土地可迅速种植粮食,增加国际粮食供给,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粮食供求关系

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主动争取国际市场的粮食定价权,充分利用各种套保工具,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大米生产和消费国,是世界第二大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可我们对这几类粮食的国际市场价格却无定价权。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总是被A、B、C、D公司玩弄于股掌之中,使我豆农和大豆压榨企业苦不堪言。

上表为近十年来同等小麦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FOB价)比较表,从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年份里国际市场价格低于中国内市场价格,主要是因为国外大规模的现代农业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同时又享有政府大量的农产品补贴。因此,我们可利用我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适当进口粮食,这样可解决我沿海销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国内运力不足的诸多矛盾,稳定国内粮食市场。

不断改进中国的粮食储备体制,适当减少国家储备,储粮于企,储粮于民。国家储备粮只储备大城市的口粮、军粮和赈灾粮,其他的市场流通粮,交给粮食贸易和加工企业,他们会不花国家一分钱地解决好粮食的收购、加工、储运销售问题。另外,改变目前的种粮补贴形式,由现在的按土地补贴改成按销售的粮食数量补贴,这样既可储粮于民,加速粮食的市场流通,又可让真正的粮食生产者得到补贴,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努力改进中国的粮食消费结构,鼓励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粮食浑身都是宝,生产每一粒粮食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粮食加工企业在粮食加工过程中,要不断改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出成率,减少加工中的不必要损耗。同时国家要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鼓励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从消费结构上改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篇5: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五大问题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报告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

张平表示,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比2003年增产2002亿斤,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为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以上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张平说,中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5大严峻挑战:

一、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南方销区、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存在缺口。粮食主要品种中,稻米在居衡,但优质品种不足,存在一定缺口;随着饲养业发展,玉米消费较快增长,产需关系趋紧;大豆、食用植物油国内生产潜力有限,目前食用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稳定和提高自己水平难度很大。同时,目前农户存粮数量逐年减少。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供求总体也是偏紧的,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加大。上述这些因素,都将加大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

二、水土资源约束增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水平的40%。耕地质量总体偏差,中、低产田约占67%,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度”污染问题严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垦成耕地的不足7000万亩。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报告指出,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部分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差,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洪涝干旱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现在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种子产业发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

五、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

篇6:WTO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进入90年代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农产品贸易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敏感的部分就是粮食贸易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的粮食供求平衡进行调节,是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政策。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人口峰值高达16亿人,加上90年代粮食进口大增,1995年达到1976万吨,人们普遍担心中国的粮食问题。1994年,世界观察所所长布郎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一场“布郎冲击波”。现在的问题是,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市场必然更加对外开放,使中国国内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加,这是否会危及到中国粮食的安全,中国采取什么样粮食发展政策而不违背WTO的规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首要现实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从中可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重要性;二是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而这两点启示对于我国在WTO框架下实施恰当的粮食发展政策至关重要。

二、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重要性

新的粮食安全定义强调了贸易重要性,因为要保证人们“买得到”所需要的粮食,在任何时候,既可以在国内生产给予以满足,又可以从粮食进口得到满足,两种方式同等重要。当然,对于不同的国家,这两种方式的实际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拥有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粮食生产,既可以提高粮食供应量,又可以增加收入,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而对于丧失粮食比较优势或粮食比较优势下降、非比较优势上升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非粮食生产对于提高收入具有较大的作用,因而,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从属于国内粮食不足时能用足够收入进口所需要的粮食。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前一种情况,处理问题的办法就比较简单,即采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就可以。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后一种情况,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一是要充分考虑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即使世界粮食市场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国际环境是否允许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该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它所需要的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世界粮食供应商是不会白白把粮食送到该国手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当属后一种情况。

首先,总的说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以下三个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1)在宏观经济领域,属于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迅速下降,而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比较优势却显著上升;(2)在农业经济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种植业(如粮食、棉花)的比较优势丧失,而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牧业、渔业(如水产品、肉类)比较优势明显;(3)在种植业的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作物逐渐让位于偏向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而成为相对弱势的产业。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要完全依靠国内粮食生产实现所谓的粮食安全,势必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也不符合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更不符合WTO的规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维持粮食安全就是实行粮食自给的观点必须摒弃。

中国1978―间若干年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及国内生产总值

19781980198519901995出口(亿元)97.5181.2273.5620.91487.81827.01838.0进口(亿元)108.9200.2422.5533.51320.81423.61402.0外汇储备总额(亿元)15.625.5127.3286.0735.71399.01450.0国内生产总值(GDP)(亿人民币)3853.0446789641854858478747727955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其次,如果中国将其粮食安全放在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上,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所需的粮食,这是一个确实需要加以考虑的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元,到19骤增至1838亿元,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粮食供中国购买,也就是世界粮食安全问题。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提交了一份政策研究报告《贫穷和饥饿:发展中国93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指出:“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年全球粮食生产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利用,那些粮食不能全部自给的国家,只要他们有钱买得起,就可以进口,而许多穷国家和千百万穷人不能分享丰富的粮食,他们的食品没有保障,主要是没有购买力。”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而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1.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预计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说明当前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世界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更进一步看,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及巴西等国粮食及农产品严重“过剩”。近年来,世界粮食贸易不断扩大,对世界粮食安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世界粮食贸易史来看,世界粮食贸易量主要取决于进口需求,因为一旦进口需求扩大,主要粮食出口国可以减少国内生产的限制,从而增加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例如,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国同期不仅占80年代世界粮食总出口量的1/2~2/3,而且如果取消基本土地休耕和压缩播种面积政策,5000万公顷尚未利用的土地每年还可增加2亿吨粮食,相当于80年代世界粮食出口总额的80%―90%,因而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此外,诸如前苏联严重依赖世界粮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提高了粮食自给程度,放松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压力。总之,笔者认为,中国能够通过世界粮食市场获得它所需要的粮食。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三、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

粮食安全是针对广义的粮食,即食物,这与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中把粮食等同于谷物是很不一致的。这主要通过近年围绕“布郎冲击波”而展开的讨论表现出来的,即中国未来谷物的需求、供给以及进口量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其实,食物是包括众多不同的食物产品,不仅仅指谷物。当然,谷物生产在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食物产品内部的不同食物之间由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比例和成本构成不大相同,因而比较优势不同。在给定我国各种要素禀赋特征下,不同食物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可能会有显著差别。

由于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劳动力丰富,所以,不同食物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为:(1)对可供选择的必须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不同生产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中能较为密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市场竞争力;(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仅仅需要土质、肥力、灌溉条件较差的边际可耕地的生产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力;(3)能较多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的生产活动具有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需要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谷物、水果和蔬菜来讲,水果和蔬菜由于能够密集利用劳动力要素,因而具有比较优势,而谷物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属于土地密集型作物,因而不具有比较优势。就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只需有效利用次质边际耕地的鱼、虾等水产品以及肉类食物来讲,显然具有比较优势。此外,在谷物之外的许多食品生产中,能够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进行生产的食品具有比较优势,水果、蔬菜、水产品及肉类等在事实上有很多就是利用这种剩余劳动生产的。如前所述,中国也正是在水产、肉类、水果与蔬菜等食物上出口需求比较旺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粮食发展政策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一方面,重新检讨传统的谷物自给自足的方针,改革谷物贸易体制和政策;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采取切实的政策手段,促进我国具有优势的食物出口增长。其基本取向是,依据比较优势原则,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外部国际环境变动的新形势,在食物经济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综合上述两点主要启示,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其粮食安全不会因此而受到危害,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策略来维护粮食生产而不违背WTO规则。事实上,在封闭的国内市场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程度不及在较大范围的全球食品市场条件下的食品安全程度。1973年日本的经历也证实,如果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它就不会有食品安全,高水平的农产品自给可能是与环境破坏的较大风险相关联的,而且可能也是与对进口投入品的较高程度依赖相关,因而从根本上是不可能带来较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的。

四、中国粮食贸易政策的目标选择

10月24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阐述中国粮食贸易的基本政策。粮食白皮书强调了中国支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国内粮食供给,改善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白皮书所阐述的粮食政策与WTO规则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粮食白皮书提出中国粮食在正常情况下自给率不低95%,净进口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这个指标是符合WTO规则要求的。1990―粮食净进口量分别为524、-106、-747、-374.7、1976、959和704万吨,可见1995年为历史上粮食净进口量最高水平,占国内消费量的4.2%,也未超过5%的界限。今后按5%的市场准入机会,实际上净进口量也不过2500―3000万吨之间,这与WTO规则要求发展中国家在达到4%还高一些。

其次,粮食白皮书指出,在国内粮食供求平衡问题上,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而这种实物平衡既包括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又包括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原则,尽量争取最大的国际交换利益。这一点也与WTO规则相符。

最后,粮食白皮书指出在处理适时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粮食供求与保护农民利益这一关系中,所采取的政策工具和调节手段是进口关税政策。这一点显然也与WTO规则相一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25年女儿婚礼父亲简短讲话 女儿婚礼父亲致辞简短大气(八篇) 下一篇:2025年婚宴上女方父亲讲话短句 婚宴上女方父亲的致词(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