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内容提要:税务机关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征管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北京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顺义地税局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自主开发了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取得了较好地应用效果,使其成为核心征管系统的有力补充和深化,在税收征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围绕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在这场变革中,顺义地税局以发挥信息技术增值效能为抓手,对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开发初衷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贯穿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依托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目前,顺义地税局各项征管工作主要基于核心征管系统(新系统)而开展。该系统以数据集中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切实改变了以往信息相互分割、数据重复处理、涉税流程不畅等现象,在开发设计、管理理念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全市地税系统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税收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不同的需求对象对税收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征管系统中通用统一的查询统计功能难以完全满足基层多样化的查询需求,特别是具有部门或地域特色的一些数据统计与分析,往往需要税务干部手工进行操作。其次,核心征管系统与发票管理等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关联性不够,制约了数据的整体使用效率。再者,核心征管系统的查询受到现有网络带宽及服务器资源的限制,在支持全市系统用户同时使用时,速度会受到影响。此外,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税务机关在运用信息化做精管理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基于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顺义地税局自主开发了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使其成为核心征管系统数据查询功能的有利补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基本功能及应用效果
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以oracle为核心数据库,利用oracle的快照机制建立了每天定时刷新的快照,将市局后台数据及时更新到本局查询服务器上,以达到与核心征管系统的数据同步,并且将全部查询过程建立在本地服务器上,保证了查询的速度。
(一)基本功能介绍
1、税收快报鉴于计划统计部门每日要对大量的税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辅助查询系统中设计了税收快报模块。运用此模块可方便地按税收合计、税收收入、其它收入、区级收入口径统计税务机关每日、每月以及去年同期实现的税收数据。在此基础上创建两级链接,将税收快报数据分为税务所级和逐户级,还可随时详细的查看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还添加了征管行业、国家标准行业、经济类型等查询条件,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查询功能。
2、税费查询税费查询模块中建立了房土税源登记、企业申报方式、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房土变更、个体户税款入库方式、企业基本财务指标表、退税情况统计表、减免税统计表等八种查询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为详实的数据。
3、逐户入库统计表逐户入库统计表包含了六项内容,即最终主管部门、所属街乡、不含个体经济、上年同期对比、入库大户、重点户查询。此模块的统计口径与核心征管系统中综合查询的口径相同,可在一行显示纳税人所有税种的入库信息,为统计、分析人员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数据。
4、净入库逐户统计表该统计表用来统计税款的净入库数据,内容包括税务所净入库、街乡(主管部门)净入库、不含个体经济净入库、上年同期对比、入库大户、三级重点户、按税种查询入库大户七项内容,其数据的统计口径与会计账的统计口径相同。在统计纳税金额时,多数部门是按税款的净入库数据进行计算的,此模块将税款的入库数据、账务的调整和更正等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出净入库数,大大提高了数据统计工作效率,满足了有关部门的特殊需求。
5、税收管理员查询税收管理员的查询模块涵盖了逐户统计表、净入库逐户统计表、连续未申报、无缴纳税款、申报与入库不符、企业申报方式、申报未入库、逐户同期对比八项内容。该查询模块以管理员为基础,可为管理员提供及时有效的管户信息,便于税收管理员直观了解管户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监控。
6、评估查询针对目前纳税评估系统查询模块尚未完善的现状,为解决评估选案的问题,增设了评估查询模块,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
7、计会统报表日常工作中计会统计报表所含数据量大,涉及的类别较多,在掌握这一特点的基础上,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中添加了计会统计表模块。该统计表模块包括分税种同期对比、登记户数分行业统计表、镇(地区、办事处)完成情况表、直单位税收完成情况表、私营税收情况统计表(按街乡、行业)、个体税收情况统计表(按行业、街乡)、各税务所税收完成情况表(净)。应用此模块有效缩短了制表时间,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8、稽查电子台账此模块将稽查部门登记的手工台账转变为电子台账,目前包含稽查审理台账和稽查台账两类,提高了稽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案件管理。
9、征管查询征管查询模块的适用范围较广泛,可用来统计各税务所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申报情况及税源变更情况,包括未申报、申报未入库、申报与入库金额不符、分局间转入户统计表、无缴纳税款户、征期内无税申报、征期后无税申报、征期后有税申报、税务所间转户等。
10、发票查询现有发票系统只能对发票库存及使用税控装置的纳税户进行统计,发票数据与入库数据之间无关联,不利于发票比对。针对这一情况,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建立了发票查询模块,此模块可用来统计发票的核定情况与发票的销售情况,同时在发票核定数据与纳税人的入库数据之间建立了关联,促进了“以票控税”作用的发挥。
(二)应用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使用与完善,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深化了核心征管系统回放数据的应用,满足了不同对象的数据查询需求,拓展细化了查询系统的功能,成为核心征管系统的有力补充,支撑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其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日常工作中重要的查询工具,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将全部查询过程建立在本地服务器上,对复杂的查询建立了中间表,依托内部网络资源优势,保证了查询的速度,使繁杂的数据统计工作得到了改善。以计统部门的《镇、地区、办事处税收完成情况表》为例,以往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个别情况下还需要加班加点,现在应用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轻点鼠标即可实现。
2、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准确的查询结果。为了做到这一点,开发人员在开始编写系统查询语句前,仔细征求了相关科室、税务所的查询需求,对可能用到的表及表与表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反复研究。在语句的编写过程中认真与核心征管系统及会计账数据进行了比对,同时仔细研究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所涉及的约束条件。经过严格的设计流程,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中创建的统计表全部符合不同对象的要求。如:辅助查询系统中入库统计表的数据口径与核心征管系统查询的数据口径完全一致,净入库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口径与会计账上反映的数据口径完全吻合。
3、满足了不同的查询需求。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不仅满足了业务科室、税务所、管理员及稽查部门等用户的需求,还根据区级财政及镇财政所对地税报表的需求制定了完整的报表,满足了各方面的查询需要。
4、提高了税源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推动税收征管工作,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一是对核心征管系统、发票管理系统等有关数据进行了整合,将发票的核定情况、使用情况与税款入库数据相关联,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二是增加了税收管理员查询模块,将税收管理员与其所管辖的纳税户进行关联,建立统计表,使税收管理员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管户的入库数据、申报数据、发票数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监控工作;三是添加了评估系统选案设置,便于评估人员开展工作;四是建立了稽查电子台账,按照稽查部门的要求,可随时生成电子台账,便于查询和管理。上述功能的完善,进一步丰富了税务机关的管理手段,促进了税源管理更加全面、深入、细致。
三、对税收工作的启示及今后完善的方向
随着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的深入应用,其作为核心征管系统有力补充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也逐渐显现出该系统自身的特色,推动了税务机关的各项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上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管理工作中人力难以解决的大量细致而具体的工作,使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确,从模糊走向清晰。总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对于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而言,今后仍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推动税收工作的根本在于对工作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今后要加强对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应用情况的调研,整合、优化查询语句,继续完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使该系统更加科学、实用,促进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增加个人所得税模块,充分应用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系统回放的数据,与核心征管系统数据进行比对,通过个人所得税未申报、未入库查询设置,及时发现异常;二是增加交换数据模块,做好与国税、工商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工作,应用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查询、比对相应的数据,增强税源监控的实效性。此外,根据实际的业务需要,增加票证查询、税务档案查询、征管“五率”查询等设置,使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功能更为丰富。
2、加强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目前,税务部门内部集中了大量税收数据,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的使用价值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当前要加强对数据相关性的分析与研究,根据现有系统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断与假设,在考虑一定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提高数据的使用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税收工作。如,配合发票、税控装置的管理,在辅助查询系统中建立发票的使用情况与税款入库数据之间的数学模型,为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对重点税源户历年纳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纳税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预测企业税收情况等等。
3、提高智能化水平
目前,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中的查询语句是将查询条件、查询内容固化在查询过程当中,不够灵活多样。今后,在数据查询方面要加大智能化开发力度,建立智能化查询平台,使每个干部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特点设计表样,自己限定查询条件,从而进一步满足不同岗位多样性化的查询需求。[,感谢原作者]
【范文网】
篇2: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摘 要】AIRMAN是飞机健康监测框架中用于地面维修的软件模块,能够实现维修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子排故等功能,在机务人员的培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直接应用于普通教学。因此,通过分析企业对机务工程专业的培养需求以及教学模式的组织方式,本文开发了空客公司AIRMAN的辅助教学系统,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0 引言
机务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维修专业技术人才、适应航空公司的需求为目标,近年来就业率一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而如何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一直专业建设的一个研究重点。
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是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民用飞机长期可靠、安全飞行和高经济性运营的关键,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1],因此本文针对机务工程专业中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展开了研究。
目前空客公司的A318/A319/A320、A330/A340以及A380等机型均采用AIRMAN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健康监控[2],因此很多航空运营单位均将此系统作为员工培训的主要支撑。但是AIRMAN系统的体量复杂且庞大且用户权限要求高,无法直接用于普通教学。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且直观、容量大等特点。因此,本文通过研究AIRMAN系统的功能、结构,利用Authorware开发相应的模拟系统、研究基于AIRMAN模拟系统的教学方案,对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具有重要的意义。AIRMAN模拟系统的开发
1.1 AIRMAN的工作模式
基于AIRMAN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电子排故过程[3-4],即当飞机出现运行故障时,由飞机警告系统(FWS)进行处理,即先将故障信息传递给驾驶舱显示系统,再由机组人员添加或者补充飞行日志,同时飞机警告系统生成故障信息并通过空地传输技术(ACARS)传给AIRMAN,AIRMAN根据经验数据库自动查找相关的故障信息,并按维修等级制定故障排故的实施顺序,在飞机完成任务之前自动生成工单,并智能调度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同时在飞机制造商的专家数据库上自动生成超链接,将所需的手册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排故效率[5]。可见,对航后报告数据的处理与优化是AIRMAN系统执行的关键。
1.2 系统设计
为了利用模拟系统进行辅助教学,本文将模拟系统分为AIRMAN模拟、COMPARE、SUMMERIZE三个模块。
(1)AIRMAN模拟模块
AIRMAN模拟模块用于模拟AIRMAN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现方式,重点在于对AIRMAN数据库输入以及信息输出的逻辑关系以及物理意义的呈现。
AIRMAN数据库是AIRMAN的核心模块。以空客为例,其AIRMAN数据的主要储存在航空公司的运行数据库、接受飞行报告数据的历史数据以及制造商的维修经验知识数据库(如图1所示)。
其中,航空公司的数据主要有技术项目和工单;飞行报告数据的信息数量较多,其主要分驾驶舱和客舱显示数据、故障信息数据、航空日志条目的信息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报告数据等[6-7];维修经验数据,除了全世界空客公司的运行数据以外,还包括AMM、TSM、IPC等手册数据[8]。
图2 AIRMAN数据基本来源
AIRMAN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当航空公司登陆其人机界面,对本公司的数据进行筛选,例如故障信息、航后报告(PFR),这些数据来自是航空公司数据库;
(二)当飞机进行非计划电子排故时,需要AIRMAN智能地制定排故方案,此时需要飞行报告数据库、航空公司数据库的输出,而排故过程需要历史经验和相关手册作为指导时,也需要经验知识数据库。利用这些输出的信息便可以在实现健康监测的同时,有效降低维修成本[9]。
本文对AIRMAN核心功能的模拟主要内容包括:演示飞机实时监控,动态展示飞机从起飞开始对整个飞机执行任务状态的监控,在飞行遇到运行故障和自检故障的情况下触发AIRMAN模拟输出[10],并利用Authorware交互图标等方式演示AIRMAN的处理程序。
(2)COMPARE模块
COMPARE模块用来演示自动排故与传统排故的不同。传统排故过程主要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现场操作,在按照手册进行步骤维修。在这期间存在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排故准确度低、时间长等问题,同时由于排故过程中涉及到的维修资源过于庞大和复杂,也会对排故过程造成影响。AIRMAN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具有故障发现早,定位精度高,并且能够得到最优的排故流程。
(3)SUMMERIZE模块
SUMMERIZE模块用于对AIRMAN模拟模块的演示过程和COMPARE模块的对比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基于AIRMAN系统的健康监测体系的特点等结论性说明。
综上,经过分析研究,设计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整体框架设计图系统实现
为了生动地展现AIRMAN系统,首要任务就是对素材的收集并进行编辑。素材的主要来源于手册素材,其中包括空客公司AIRMAN用户手册和机载维护系统(OMS)手册等;另一方面就是原创素材,通过对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借助多媒体软件,自行绘制符合要求的素材。
依据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逻辑,对图标及其子图标进行素材插入,然后再进行调整,达到理想的匹配效果,如图4所示。图5为运行故障和自检故障过程模拟。图6为实时监控运行人机界面。图7为遇到自检故障后,对故障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判断。
图4 AIRMAN监控飞机素材匹配
图5 运行故障素材匹配
图6 实时监控运行
图7 故障可靠性判断结论
本文对航空公司对机务工程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行了分析,针对航空公司对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人才的需求,模拟空客公司AIRMAN开发了辅助教学系统。首先,对AIRMAN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主要的模块进行了分析,重点考虑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所包含的信息类型并结合飞机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的目的,设计了辅助教学系统的演示模块;同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机型以及自动排故与传统排故方式的差异,设计了比较教学模块;最后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辅助教学功能和效果,开发了提要生成模块。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可以有效解决在飞机上或者模拟机上进行培训学习成本过高,而波音公司或空客公司开发的模拟软件(如CBT)价格昂贵,不适用一般普通教学的问题。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不仅能在教学时方便地进行系统演示,而且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该系统组成和原理。
【参考文献】
篇3: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普及,我军野战医疗的信息保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信息传输的发展以及野战医护工作者的需求,提高医疗的效率和质量,开发野战内外科辅助系统已经成为提高高效、准确医疗的必需,现在有些医疗单位已经开发了一些基于C/S架构的医疗辅助系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等要求,为了实现野战医疗的规范化、网络化,开发基于B/S架构的系统成为了技术发展的必然。
本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用VisualStudio.NET2005开发工具开发前台。编程语言选用先进的ASP.NET/ADO.NET。系统采用Browsers/Web Servers/Database Servers组成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的三层结构模式。
1 系统功能
根据野战内外科辅助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系统所需的模块和功能:
1.1 用户子模块
(1)完成浏览系统的各章节内容;
(2)输入关键词,查找相应的章节。
1.2 管理员子模块
(1)进行野战学内科与外科大模块的划分;
(2)添加野战内外科下的子目录;
(3)在各个子目录中添加文章;
(4)对存在错误的文章进行编辑;
(5)进行子用户的添加和维护;
(6)支持Access和MsSql200/2005数据库。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结构设计
结合B/S(Browser/Server)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该系统采用基于Web的ASP.NET三层结构。系统基于Web方式,客户端无需额外安装客户端软件,减轻客户负担的同时避免客户端软件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采用标准的浏览器接入网络即可使用系统,对用户的计算机知识与客户端软硬件要求都不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用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使用方便、灵活。系统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只需在接入网络的计算机上使用浏览器,输入账号、密码即可登录使用系统。
2.2 系统开发环境
服务器端:Microsoft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IIS6.0),SQLServer2005;
客户端:Internet Explore 6.0;
制作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Access数据库、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3 系统实现中的主要技术
3.1 ASP.Net2.0技术
ASP.Net2.0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ASP.Net2.0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
ASP.Net2.0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其构架是用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进行开发,它的强大性能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地整合到ASP.Net2.0的Web应用中。同时,也具有语言独立化的功能、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基于COM+开发的程序上,分级的配置系统,使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应用程序在一台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简单的拷贝一些必须文件,不需要系统的重新启动。被设计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术,将大大提高运行速度。
3.2 ADO访库技术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为ASP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解决方案。它可作用于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通过执行SQL命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
ADO可使用VBScript、Jscript语言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显示。
ADO可连接多种支持ODBC的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
在使用时,首先需在控制面板的ODBC中建立相应的DSN(数据源名)。要选择系统数据源名,指定所用的驱动程序,如“Microsoft access”,在数据来源名称中输入DSN名,并选定服务器和数据库[1]。
3.3 HTML
HTML的英文全称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中文译为“超文本标记语言”。一个HTML文件中包含了所有将显示在网页上的文字信息,其中也包括对浏览器的一些指示,如哪些文字应放置在何处,显示模式是什么样的等。如果有一些图片、动画、声音或是任何其它形式的资源,HTML文件也会告诉浏览器到哪里去查找这些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将放置在网页的什么位置。浏览的网页就是由HTML语言编写出来的。虽然HTML是一种语言,但HTML不是程序语言,如C++和Java之类,它只是标示语言,而HTML的格式非常简单,只是由文字及标记组合而成,因此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制作HTML页面。
在编辑器中输入HTML代码即可完成对网页的设计,如果在其中加入VB、JAVA等脚本文件以及数据库连接有关的语句指令,便可对已知数据进行查询,从而生成动态网页的一部分。
3.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将医学数据信息以野战内外科数据模型组织起来进行存储,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有效地完成数据信息的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并保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一个数据库由若干张表组成,一张表是若干相关数据信息的集合。表的一行就是一条数据信息记录,而一列就是一个字段(也就是一条数据信息内容的一项),每一个字段都有相应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宽度。结合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系统中如野战医学基本信息、野战内科与外科信息、内外科下设专业信息等数据结构相对固定的数据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
3.4.1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表是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部分,系统所要用到的数据都是存放在数据库中相应的表中,通过对表的操作来完成对数据的操作。在系统分析过程中,建立野战内外科表,确定内外科系统的对象模型,列出系统所涉及到的对象类及其属性、关联关系等。在实际的系统中,野战内外科辅助信息也都是围绕着这些对象类及其之间的关系展开,所以,采用面向对象方法从系统的对象模型出发来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在于对象模型向数据库模型的映射,也就是将对象模型通过数据库的二维表及其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其映射规则如下:
(1)对象类映射为表,对象的属性就是表的字段。
(2)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映射为表,通过字段的关联体现关系。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应用对象模型直接模拟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关系,将对象及其应用数据独立的统一封装,使得数据库结构更加清晰,减轻了应用开发难度,减少了后期维护工作量[2]。
3.4.2 数据库优化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数据库进行优化,使其达到以下目标:数据库功能强大,数据库能准确地表示业务数据。数据库容易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对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合理,便于数据库结构的改进,便于数据检索和修改。有效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冗余数据最少;便于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结构对最终用户透明。
3.4.3 文件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通过文件系统组织存储数据,使得数据信息的管理更加方便、直观。文件系统支持所有的计算机文件格式的存储,使得系统的存储空间更加广阔,应用更加方便灵活。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与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能够很好的结合。结合文件系统的以上特点,系统中的课件、素材等格式多样、大小不一的数据信息都可以采用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在进行文件系统的数据信息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那些不适合采用数据库存储且专属性强的数据信息,结合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的数据信息组织结构。
3.5 ASP与数据库的连接[3、4]
基于ASP技术的Web数据库访问,只需在脚本指令中加入访问Web数据库的指令代码即可。ASP在解释执行时,当遇到访问数据库的脚本指令时,通过ADO对象实现与Web数据库的连接。下面给出利用ADO对象访问Web数据库的有关步骤。
3.5.1 构建WEB服务器的运行平台
构建Web服务器的运行平台有四种方法:WindowsXP(IIS6.0)、Windows2000(IIS5.0)、WinNT+IIS4.0和Windows98+PWS。
3.5.2 建立ASP与Web数据库连接[3]
建立数据库连接对象: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指定访问数据库所用的驱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和密码:
connstr=“DRIVER={SQL Server};SERVER=servername;DATABASE=dbname;UID=username;PWD=passwd”
打开要访问的数据库:conn.open connstr
设定SQL语句:
sqlcmd=“select*from lwzd where xm=”&cstr(“’”&request.form(“Txm”)&“’”)
建立记录集对象: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打开记录集对象:rs.open sqlcmd,conn
利用记录集对象所提供的属性对Web数据库实施操作。
关闭记录集对象:rs.close
关闭数据库连接对象:conn.Close
3.5.3 ASP技术在嵌入式Web与HTML服务平台的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运行野战内外科辅助系统,使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HTML和ASP Net2.0技术的结合,嵌入式Web服务器是实现嵌入式系统通过Web方式与Internet互联的关键组成部分[5]。本文介绍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结构,重点描述的是服务器端脚本引擎的设计以及HTTP连接和脚本解析功能的实现。通过脚本引擎的正常工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嵌入式Web浏览的页面[6],提高嵌入式设备管理的效率。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进一步提高脚本的解析速度及辅助系统间的连接,提供更多的页面脚本控制功能,提供良好的使用式平台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信彦.ASP.NET交互式Web数据库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邓文渊,陈惠贞,陈俊荣.ASP与网页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许日滨,等.ASP网络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廖伟智,孙林夫.基于ASP分布平台的Web服务安全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6):32-34.
篇4: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ERP;物料编码;工艺路线;BOM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SG ERP Coding Assistance Processing System
Yan Jiating
(Guangdong Shaoguan Iron&Steel Group Co.,Ltd.,Shaoguan512123,China)
Abstract:With the Guangdong Shaoguan Iron&Steel Group Co.,Lt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Shaoguan Iron and Steel")of the project on-line operation,code Shaoguan Steel's new material on ERP growing demand,in order to make ERP more real-time encoded data material,Reliable,and improve the coding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Project Team SISG designed and developed ERP encoding auxiliary processing system,solved the maintenance staff for hand-coding and a lot of repeat entry of data caused by the phenomenon of delay and mistakes.
Keywords:ERP;Material coding;Process routes;BOM
一、系统研发的背景
韶钢ERP基础物料编码(以下简称ERP物料编码)包含编码和描述两部分。编码是由数字或字母根据编码规则有序组合,具有唯一性;描述是由名称、规格型号、图号、材质或钢号、长、宽、厚、边缘状态、是否定尺等物料的相关信息组合成。ERP物料编码涵盖了所有物料,包括:原燃辅料、供应材料、备品备件、产成品和中间产品(钢材和钢坯)、工程设备、办公用品等分类。
ERP物料编码是ERP系统的基石,是贯穿整个ERP系统从预算到计划、采购、生产、再到销售、财务全流程的中心线索。因此,维护ERP物料编码、工艺路线和物料清单(BOM)的增、删、改、废等的操作,以及整理和甄别物料编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ERP物料编码的维护是具有严谨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为了减少新增ERP物料编码、工艺路线和BOM等的工作量,从而让编码维护人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对物料编码数据进行甄别、分类、整理的工作上,需解决如下存在的问题
(一)ERP物料编码的新增量日益加剧
自韶钢ERP系统2006年正式上线以来,ERP的基础物料编码从最初30.6万条,到现在总累计量约69.9万条数据。从2006年平均每月的新增量约0.74万条编码,到现在的平均每月的新增量约为0.97万条编码。
(二)手工录入、多界面切换、重复操作
长期以来,新增ERP物料编码和工艺路线、BOM等是由编码维护人员手工进行录入的,而且录入的过程需要在多个界面窗口切换,对物料编码进行查询、核对、粘贴、录入和保存。这项工作不单只是繁琐费时,并且在长时间的紧张劳作中容易疲劳,产生错漏现象。
(三)时效性和人力不足
在面对大批量需短时间完成新增的物料编码时,编码维护人员既要快速完成新增ERP物料编码,又要确保这大量的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即使加班加点地“赶工”,有时却仍不能确保物料编码能够及时按要求地录入到ERP系统。
因此,为了避免传统手工录入操作的不足,且面对日益繁重的编码新增量,信息部项目组设计开发了一套ERP编码辅助处理系统,帮助编码维护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三、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ERP编码辅助处理系统是帮助ERP编码维护人员顺利完成新增ERP物料编码、工艺路线和BOM等操作的信息系统,包括有系统管理、物料编码导入、其他等三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主要如下:
(一)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有重新登录、注销、修改口令、在线用户、在线升级、重新连接、正常退出、强制退出等功能组成。主要是对用户权限以及系统安全性的严格管理,从而决定了导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物料编码导入模块
物料编码导入模块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有:编码基本信息导入、工艺路线导入、物料清单(BOM)导入、工艺路线和BOM同时导入、用简洁数据导入工艺路线、用简洁数据导入BOM等功能。
1.编码基本信息导入功能
编码基本信息导入的功能是根据整理审核后的新增物料申请表(Excel表)作为导入的原始数据文件,通过指定物料编码所属库存组织(如,铁前、炼轧、一钢、三钢、轧材、实际等组织)和物料编码类型,其中,编码类型包含:材料、备品备件、产成品、中间产品、工程设备等,选择完毕,即可开始导入。
首先物料数据被写进ERP编码辅助处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临时表中,该系统的后台程序按照ERP编码规则及ERP系统对物料数据的要求,对临时表的数据进行核查与纠错,在数据无误的情况下,将临时表的数据导入ERP系统物料接口表,最后模拟前台进行导入数据的事务处理操作,完成ERP物料编码的新增。
2.工艺路线和物料清单(BOM)的导入功能
导入工艺路线和BOM的功能,是根据ERP系统前台的操作流程以及ERP系统对新增工艺路线和BOM要求提供的必要数据组件进行编写的。导入流程的顺序是先导入工艺路线,再导入BOM。在使用工艺路线导入或BOM导入的功能时,从前台选择整理审核后的对应的原始数据表(例如工艺路线原始数据表或BOM原始数据表),再指定需要分配的库存组织,最后开始导入即可。由于ERP编码维护人员工作的需求性不同,本系统提供了三种方式的导入操作,由编码人员自主选择使用:
(1)按常规分别导入工艺路线和BOM。根据ERP系统对物料组件的要求情况,分别整理包含各详细组件的工艺路线和BOM的原始数据文件(Excel表)各一份,通过使用“工艺路线导入”和“物料清单(BOM)导入”的功能,选择库存组织和对应的原始数据表分别进行导入新增。其优点是ERP系统对物料各组件数据要求的规则发生改变时,包含详细组件的工艺路线或BOM原始数据表的内容可根据规则改变的需求而改变,具有可控性和灵活性。
(2)实现工艺路线和BOM同时导入。使用“工艺路线和BOM同时导入”的功能,只需要整理一份同时具有包含详细组件的工艺路线和BOM的原始数据文件,然后选择库存组织,导入即可。优点是优化操作步骤。
(3)只用简洁的原始数据文件表,按先后顺序使用“用简洁数据导入工艺路线”、“用简洁数据导入BOM”的功能,选择库存组织,导入工艺路线和BOM即可。最大的特点是,该功能可根据工艺路线和BOM分别所需要的详细组件的规律,对工艺路线和BOM的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自动填写。因此,在面对大量数据且时间短促时,只需要分别整理一份工艺路线和BOM的简洁原始数据文件表,即可完成导入的工作。其优点是简便快捷。
(三)系统其他模块
其他模块主要由导出临时表数据、清除临时表数据、查看导入过程信息、查看系统接口错误等功能组成。主要功能是对原始数据表内的数据进行审核纠错,遇到错误的数据信息时,能够及时的反馈给编码维护人员更正,避免将错误数据导入ERP系统内,保证物料数据信息的准确率。
四、系统流程设计和关键技术
(一)系统流程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设计流程图
(二)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韶钢现有信息化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能够与ERP系统无缝衔接。本系统前台(人机交互)界面采用Delphi7开发,后台开发工具为PL/SQL Developer,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工具。前台界面负责接收用户原始数据文件的内容。后台程序负责在ERP数据库系统的后台编写各种处理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实现检查和处理临时表、接口表、ERP系统表中的数据,最后通过后台程序自动提交,完成物料数据信息“进入”ERP系统的动作。
Delphi7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提供了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手段,尤其是数据窗口,能方便、简洁的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PL/SQL Developer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侧重于易用性、代码品质和生产力,充分发挥Oracle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主要优势。Oracle是目前最流行、功能最强大、安全可靠性最好的数据库产品。
五、结束语
近一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对本系统的使用情况表明,本系统替代传统手工录入,实现程序化批量导入的功能,解决了大批量新增物料编码、工艺路线和BOM在ERP系统前台输入时的繁琐重复和工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操作流程,减少错漏现象,改善人力不足的情况。使之能够满足各使用单位对新增编码的时效性要求,为编码维护人员节省大量操作时间,使其能够把时间精力转移到更重要的编码管理工作上来。
参考文献:
[1]李小荣.浅谈ERP数据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6:92-9
[2]倪卫华,李郝林.ERP编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6:134-136
篇5: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基于GIS的测绘生产计划辅助编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以西部测图工程为背景,针对传统生产计划编制的非适应性,设计出基于GIS和测绘生产成本定额的计划编制预算模型,通过先进的信息提取技术来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有效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快速、准确的计算机技术来处理生产计划预算过程中的数据,从而实现了对生产计划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动态性和及时性的核算.最后,通过建立测绘生产计划辅助编制系统并在西部测图工程计划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作 者:钟勇 张继贤 雷兵 ZHONG Yong ZHANG Ji-xian LEI Bin 作者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年,卷(期):34(6)分类号:P231.5关键词:GIS 测绘生产计划 编制系统 GIS producton planning drawing system
篇6: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直观、简单、高效的`评价方法,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率,给决策者一个准确的评价结论.一直是公路建设者的难题.介绍了利用VB可视化语言进行编程开发,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区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操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提供了便捷的工具.经过测试证明,该系统教学模型简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运行稳定,对于快速进行区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 者:赵晓东 Zhao Xiaodong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4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4) 分类号:X821 关键词:综合评价指数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计算机辅助系统
篇7: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城市环境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
主要介绍了城市环境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的建设目标、体系结构、数据组织、系统模块的功能、关键技术等.应用实践表明,开放的`体系结构、通用的GIS平台,一体编码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的信息维护与评价体系等可为开发其它城市的环境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作 者:刘明华 唐桂刚 孙保和 毛剑英 王文杰 作者单位:刘明华,孙保和(秦皇岛市环境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1)唐桂刚,毛剑英,王文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321 关键词:环境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城市篇8: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1 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矿山运营的成本。矿领导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成本计划控制,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远程控制。并且能够生成财务报表、奖罚报表和各种成本的报表,通过这些报表,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进行一定的决策。缩短了月末各区队、班组的核算报表的统计时间,降低了核算报表的错误率,减少了财务人员、各区队核算员的工作量,方便领导对各区队、各科目的计划、支出实时查询。基于这样的考虑,系统原理以及硬件连接设计成图1所示的框架。
2 系统的组成
本系统采用B/S模式,Java语言,Struts+Hibernate+Spring标准框架开发,从而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零维护。服务器运行Windows2000/2003环境或Linux,WEB服务采用Tomcat软件,数据库采用Oracle 10g或My SQL。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组织机构模块、短信处理模块、考核维护模块、互相检查模块、出入库管理模块、成本核算模块、综合查询模块、汇总报表模块、打印模块等构成。它们之间的数据关系如图2。
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1)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区队类型信息维护、材料用途分类维护、财务分类信息维护等。
2)组织机构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登录用户管理、矿信息维护、区队信息维护、班组信息维护、职工信息维护、人员调动、班组人员调动等。
3)短信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给矿领导发送短信、接收矿领导的短信签字、操作系统数据的签字字段等。
4)考核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奖罚分配比例、大型材料比例性核减指标、大型材料比例性核减、区队材料消耗核减、区队材料消耗分摊、实际产量(录、修、查)、全矿总产量(录、修、查)、退库差额(录、修、查)、班组给区队的分配比例、班组材料消耗核减、班组材料消耗分摊、班组退库差额分摊、人员月出勤(录、修、查)、职工奖罚百分比等。
5)互相检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互检表类型维护、互检项目维护、工作场地参数维护(采煤工作面管理)、设置区队的工作场地(设置区队工作面)、班组互检表设置、区队计划单耗、班组计划单耗百分比、互检记录(录、修、查)、班组互检记录查询。
6)出入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材料属性维护、材料入库、区队回库(录、修、查)、矿库房信息维护、矿货位信息维护、矿库存材料货位设置、领料单查询、领料操作、互调单填写、互调单删除、互调单查询、互调操作、区队库房信息维护、区队货位信息维护、区队库存材料货位设置、班组材料互调、班组材料回库、领料单填写、领料单查询、领料单修改等。
7)成本核算模块的主要功能根据各个区队发生的成本分别把成本计算到各自的承担者,该系统把成本计算到考核的最小单位班组。
8)综合查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询其它模块传入给整个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材料信息查询、出入库记录查询、材料消耗查询、成本查询、互检记录查询等功能,并可以调用打印模块进行打印。
9)汇总报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生成材料消耗汇总表、材料消耗构成表、材料考核兑现表、系统分类汇总表、库存汇总表、区队旬汇总表、区队旬材料构成表等。
10)打印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打印汇总报表模块和综合查询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表格。
3 系统的主要特点
由于该系统是结合矿山具体情况开发的,所以具备以下特点:
1)本系统有效地结合了考核、奖罚和位置成本核算,实现了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将成本尽可能降低。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企业核算员给各个区队预先制定计划支出,要求各区队的支出不可以超过计划支出,本系统也同样具有这个功能。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确保生产安全、不能激励员工工作、不能确保生产进度、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本系统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区队的班组互相检查可以对生产安全、生产进度等进行打分,成绩直接影响到奖罚结果,所以能够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进度;由于有很好的出入库管理模块,每一种消耗都不会无故产生,并且对成本消耗进行考核,这样就能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奖罚机制可以促进员工工作。
2)本系统通过系统设置,可以把许多业务设置成需要审核签字,这些签字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短信进行远程操作。例如:某些大型材料的出库、核减等需要矿长签字,但是矿长出差的时间比较多,如果只能使用计算机操作,那么只能等到矿长回到矿上操作计算机才能进行签字,这就会影响生产,该发明在这种情况就会给矿长发送短信,以短消息的方式告诉矿长需要给某个业务签字,矿长只要回复“是”或“否”即可签字。本系统的短信模块可以由用户动态设置,和不同的业务关联起来,从而可以通过短信进行很多操作。短信功能需要硬件是本系统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调制解调器。
3)本系统的出入库管理模块除了具有一般出入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外,根据矿上的具体情况,还具有的特点是:预出库、成本结转、差额退库、材料分摊等功能。预出库就是在材料还没有在计算机中登记入库的情况下,计算机可以进行预先出库,这可以解决现场来不及及时进行计算机入库操作的情况。成本结转可以把本月的成本转到下一个月计算,这可以解决滞后入库登记或购买材料未得到发票的问题。差额退库可以解决材料计划价格和实际价格不相同的情况,因为实际情况中常常会出现材料卖家不能及时提供给买家真实价格的情况。材料分摊可以把公共材料分摊到成本的承担者,可以把企业的公共消耗(水、电等)按照财务分类分摊到成本的承担者,以便于财务报表。
4)本系统的互相检查模块通过区队班组的互相检查,检查结果会影响到被检查班组和检查班组的产量和奖罚金额,这些检查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为了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安全隐患。根据企业的不同,可能会有很多互检项目,所以系统允许用户设置互检项目的优先级别,把必须检查的项目和常用项目的优先级别设置高些,打印出来的互检表也是按照优先级别的降序排列的,这样便于现场互相检查的记录和操作人员在计算机上的录入。
5)系统提供了矿入库获取外部数据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设置入库的字段和外部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很容易和外部出入库管理软件进行整合。
6)该系统的汇总报表模块根据系统的参数、机构人员信息、互检结果、材料消耗、材料分摊、材料核减等数据,生成材料消耗汇总表、材料消耗构成表、材料考核兑现表、系统分类汇总表、库存汇总表等,并可以调用打印模块进行各种表格的打印。
7)本系统的成本核算模块用的是成本位置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德国企业最常用、影响最大的方法。本系统把构造成本的位置定位班组,通过该系统核算成本比较容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成本主要是各班组消耗的材料,间接成本包括矿机关消耗的成本、区队的领导消耗的成本以及矿的水电等成本。间接成本通过分摊的方式分摊到班组,以便于进行班组成本考核,最终奖罚到个人。
4 结束语
本系统的开发,应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局域网络资源,并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为煤炭企业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班组经济核算软件平台。该系统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班组成本核算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加快数据传递,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真正调动了在企业生产运行中起到主体作用的“基层班组”的生产积极性,把员工的责权利真正统一起来,对煤炭行业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志刚.班组核算信息化在煤炭企业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2008(8):67-68.
篇9:新系统辅助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模型驱动开发; 辅助决策系统; 建模; UML
中图分类号:TP311.56; TP391.9
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of modeling technique in development of combat decision aided system
LIU Xiaoling1, WU Aihua1, PAN Juhui2
(1. Info. Eng. College, Shanghai Maritime Univ., Shanghai 200135, China;
2. Institute of Aviation, Naval Academy of Armament, Shanghai 20043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mplicated operation rules and complete functions of a naval combat decision aided system, the requirements and structural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y UML according to Modeling-driven Development (MDD). The basic architecture is established by certain tools. Modeling techniqu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can control and manage the documents and diagrams in prophase and keep synchronization with system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ling-driven development; decision aided system; modeling; UML
0 引 言
辅助决策系统因其功能和内部流程复杂以及与应用领域结合紧密等特点,开发过程难以控制.为此,开发者必须针对其应用对象的特点,分析形成相应的业务规则,然后基于这些规则进行后续的软件开发.过去,前期开发的业务规则只是一些文档和图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并不一致,导致交流和协作困难;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这些文档和图表与实际开发逐步脱节,变得过时和无用,其结果严重影响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所以如何控制和管理前期的文档或图表,并保持其与开发系统的同步,成为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许多开发者将建模技术引入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中并取得明显效果.鉴于此,本文借鉴模型驱动开发(Modeling-driven Development,MDD)[1,2]的思想方法,通过分析海军某作战辅助决策系统的特点,将建模技术应用到该系统的开发全过程,所开发的系统已在海军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建模技术介绍
MDD是基于模型进行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法,模型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子过程都离不开模型的构建、修改与完善.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构建需求分析模型;当系统结构和功能复杂时,建立直观的系统需求分析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开发者准确把握需求,还能指导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在开发者与用户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主要的需求分析模型为用况(User Case)模型.
在总体设计阶段,基于需求分析模型,确定系统的功能划分、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此时可建立系统的组件模型并规划系统的配置模型.
在详细设计阶段,通过建立类、对象模型,以进一步细化组件模型,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框架结构.编码实现之前,通过建立状态/活动图细化类中的方法,为编码实现提供程序算法.一些成熟的辅助建模工具如Rational Rose,MagicDraw等可以直接将系统模型转换为源程序,并能在模型和源程序之间建立同步关系,可及时更新源程序和模型.
对象管理组织(OMG)进一步发展了MDD方法,形成一套系统的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体系[3-5]: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odeling-driven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MDA),其核心内容即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建立的各种模型关联起来,按照抽象层次形成模型体系,开发者的关注焦点从编码过渡到模型,在工具的辅助下将模型转换为程序.
因此,模型已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内容,建模技术自然成为开发的关键技术;为了规范模型的描述和表达,OMG提出统一建模语言(UML)[6]并形成标准;为了适应MDD和MDA的开发要求,OMG进一步发展UML并形成UML 2.0规范.如今,UML已成为建模领域的公共语言和事实标准.
2 建模技术在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海军某作战辅助决策系统因其功能复杂、实时性强,开发者初期对系统的特点把握不准确,对需求不够明确.后来借鉴MDD的思想方法对系统的要求分析后,通过从外到内、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最终完成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已在海军的相关部门推广应用.
2.1 系统建模
针对该作战辅助决策系统的特点,基于MDD的思想,第一步必须明确需求,为此,首先须建立系统的用况模型(见图1);以此模型为基础,经过与用户多方协商,明确系统的功能,建立系统的总体框架,形成系统的组件功能框架(见图2).于是,确立系统的框架,并将其定位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系统.
2.2 系统内部建模
建立系统的用况和功能框架,从总体上规划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接着为各个功能模块(对应系统的各个组件)设计其内部类层次结构以及数据库结构.在该系统中,作战方案模拟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也是系统中最复杂的组件.在对抗条件下实现作战方案的模拟仿真,涉及对抗双方的兵力构成、指挥决策与行动规则等,其中首先面对的是红蓝双方的兵力构成,为此,须建立红蓝双方的兵力构成模型,见图3.
指挥决策在蓝方则体现为蓝方的指挥机构,为此,必须建立其指挥机构的层次结构图.通过分析,系统建立蓝方指挥机构结构模型(见图4),图中还给出相关类的属性和重要方法以及类的继承关系.具体决策过程和行动规则以及红方的指挥决策处理因保密,不便在这里详细展开.
对于数据库,UML描述能力也非常好,由于采用的数据库模型为关系数据库模型,UML不能精确地规定关系表之间的依赖和约束关联关系;因而,结合UML,在中间层采用PowerDesigner建立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相当于MDA的PIM模型).
2.3 模型变换与系统构建
按照MDD与MDA的思想建立系统的各种模型后,采用模型转换工具,即可生成更具体的模型,乃至源代码.即使需求发生变化,只需修改初始模型,使用模型转换工具即可让源代码与模型保持同步.由于系统模型和模型工具有待完善,实际操作过程中,开发者需要因时因系统采取不同的变通方法.
在该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发生多次变化,因而模型也经历多次更改,当模型确定后,借助相关的模型转换工具,将其中的类结构图直接变换为C++类和对象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的关系表和视图,通过这些辅助工具的逆向和正向工程功能,实现源代码框架与模型的同步,核心的处理逻辑需要开发者维护和修改,图5描述了红蓝双方兵力部署模型的简单变换过程.
图 5 模型变换
3 结论与展望
MDD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方法,MDA是MDD的 进一步发展并被许多学者描述为软件开发的一次革命;无论是MDD还是MDA,软件开发的重心已逐步从编码向模型转变.
针对某作战辅助决策系统的特点,依照MDD的思想详细讨论如何使用建模技术进行该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采用MDD的思想,系统用户与开发者之间通过直观的用况图明确系统的外部功能,系统组件模块图则帮助开发者确定系统的基本框架.系统的内部规则主要通过组件模块内部功能的状态机图和交互图等描述,由于涉密原因,未在此详细展开和讨论.
由于大多数的建模辅助工具仍不够完善,在建立系统的类图、状态机图以及交互图后,借助辅助工具的正向工程可以生成基本的代码框架,核心的功能方法需要手工维护;虽然如此,借助辅助工具的逆向工程功能,仍然可以在框架结构层次上保持基本同步,方便系统分析员与直接参与项目的用户准确把握系统的总体结构.
由于文中讨论的作战辅助决策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标准UML在建立实时性要求苛刻的功能模块时,显现出描述能力不够的缺陷.在数据库建模上,标准UML不能很好地体现关系之间的依赖和约束关联关系.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准确建立系统的关系数据模型,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上形成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结构与关系数据模型之间可以保持很好的一致性.
随着MDD和UML语言,尤其是MDA的发展成熟,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将更加方便,模型也将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BEYDEDA S, BOOK M, GRUHN V. Model-driven software development[M]. Springer, 2005.
[2] 胡东波, 陈晓红, 胡东滨. 模型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组件研究[J]. 系统工程, 2004, 22(4): 77-81.
[3] KLEPPE A, WARMER J, BAST W. 解析MDA[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4] 陈平, 王柏. MDA——新一代软件开发方法学的挑战与发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3): 127-131.
[5] 韩超, 黄健, 黄柯棣. 利用模型驱动体系架构开发分布仿真系统[J]. 计算机仿真, 2004, 21(7): 93-95.
[6] PENDER T.UML bible[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 2003.
相关文章:
交通治堵辅助决策方案01-15
幼儿园中班4月份工作计划重点 幼儿园中班4月份工作计划(七篇)01-15
幼儿园大班月工作计划表一月份 幼儿园大班四月份工作计划(优质8篇)01-15
管理秘书怎样做好辅助决策工作01-15
幼儿园十一月工作计划大班 幼儿园十一月工作计划重点(5篇)01-15
幼儿园十二月份工作计划大班 幼儿园十二月份工作计划重点(十三篇)01-15
幼儿园十二月份工作计划表大班 幼儿园12月份月工作计划(十六篇)01-15
领导干部权力清单01-15
幼儿园中班3月份工作计划表 幼儿园中班3月份工作计划重点(4篇)01-15
浅谈长春多维分析辅助决策可视化管理系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