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 全体师生 事关 校园 工作

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精选8篇)

篇1: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基于江都市造船

企业案例

目前,江都市共有大小造船企业82家,从业人员人员40000余人,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2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船舶航运业逐年升温,给船舶制造业发展带来空前商机,企业数量也呈上升势头,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作出积极贡献。但由于政策不到位、竞争不正当、管理规范等诸多因素,江都市的造船企业从规模、管理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50%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或作坊式、家族式管理生产企业。造船企业“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呈高发趋势。近两年连续发生了4起人员伤亡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事故频发原因及对策作肤浅的论述。

一、企业现状

造船修造既有高空作业、闷舱室作业、起重作业、电焊气割作业、交叉作业方式,同时又使用油漆、乙炔、液化气等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属于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概括起来存在着“低、快、多、少、乱”五大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低。造船企业不仅建造周期长,而且工种多、工艺复杂,生产手段主要以手工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技术运用少。

二是人员流动快。船舶的放样、焊接、组装、合拢、下水等工种绝大部分都是外来施工队承包完成,外包队伍中的特殊工种绝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由于利益驱动,加之船东的变化,加快了人员的流动。

三是电气设备多。造船企业在修造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设备和气体,使用设备主要有交直流焊机、埋弧焊机、风机、空压机,便携式打磨机、门吊等用电设备。使用气体主要有氧气、乙炔气、液化气、氮气等有毒、易燃、易爆气体。设备使用不当,维护检测不到位,气体疏于管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设备伤害,触电、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四是安全投入少。不少企业法人重效益、轻安全现象普遍存在,在安全投入上往往是能减则减,能少则少,能不投入就不投入,安全设施,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正常培训工作得不到保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陈旧,超期“服役”、“带病”运行,为事故的高发埋下了隐患。

五是现场管理乱。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作业现场无专职安全员监管;职工劳动防护用品配戴不齐,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证书过期现象屡见不鲜,电器设备直接裸露在场地上,电线乱拉乱接,线路老化和破损、无漏电保护装置、有的甚至无配电箱和开关箱,船舱油污不清洗,明火动用不测爆的现象还有存在。

二、原因分析

船舶是一个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修造过程既复杂又多变。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目前情况看,其主要原因有:

1、政策和法律上的原因。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对船舶修造行业的市场准入和源头管理规定不够明确,准入门槛太低,造成船舶修造行业良莠不齐,竞争无序,缺乏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监管措施和行政手段,致使日常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不到位。

2、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船舶修造业大多数是由所属地挂靠管理,而县级以下政府无专门主管机构,综合监督和专项监管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监管职责不清,责权不一致。加之,缺乏统一的船舶修造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恶性竞争有愈演愈烈,也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责任落实和管理上的原因。

(1)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往往是只看到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规模壮大,总量提高,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和监督不到位。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责任主体不明确,职责不落实,尤其是租用场地生产的企业通过层层发包或挂靠,安全生产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外包工程队对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在配备上互相推诿,导致管理环节脱节。

(2)资金投入不到位。一些企业以及外包工程队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生产经营中,致使安全生产资金不落实,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安全生产资金专户,更没有按照规定提取足额的安全生产保证金,企业用于安全生产的技改投入、隐患排查与整改、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等只是流于形式,导致抗风险和抗御事故发生能力差,为事故高发埋下了祸根。

(3)电器设备防护不到位。焊机及配电箱直接裸露在场地上,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的日晒雨淋,焊机的防护罩、桩头、龙头线老化、破损,漏电、短路时有发生,还有部分设备“带病”运行,不少特种设备和压力容器等没有实行严格的检测、保养,安全阀、压力表、消防栓设备配备不齐全、不配套,设备安全性能和能力均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抵御事故发生。

(4)安全距离控制不到位。根据有关规定,在没有遮栏或其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与带电设备应保持必需的安全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应保持0.35m安全距离;电压在20—35KV,应保持0.60 m安全距离;电压在44KV, 应保持0.90m安全距离;电压

在60—110KV,应保持1.50 m安全距离;电压在154KV, 应保持2.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220KV, 应保持3.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330KV, 应保持4.00 m安全距离,电压在500KV, 应保持5.00 m安全距离。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作业现场既没有明显的标识,也没有严格执行规定,触电事故居发生事故之首。

(5)环境保护不到位。船体拼装后,船体除锈打磨、职工不带口罩和防毒面具,到处可见。后续动火都是闷舱作业,由于各段空间狭小,通风不够,作业环境差,救护措施不落实,进舱作业没有严格执行的制度和动火制度,特别是油漆工和焊工作业,极易发生重大恶性事故

(6)培训教育不到位。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外来承包队伍中的电焊工、冷作工、吊车工、铲车工、电工等人员无证上岗,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不了解操作规程,给企业埋下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三、对策措施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关心和重视。针对船舶修造业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造船行业政策调整的契机,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地方产业政策。调整目前的产业结构,适当提高门槛,依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规范市场准入,实行优胜劣汰,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的支撑,大力推行标准建设,避免不良竞争,使造船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二要加大行业领导力度。一是政府要强化领导,目前,船舶修造业地(市)级以上由同防科工委主管,而县级以下政府没有专门的船舶管理部门,大部分在经发委内设或带管,并且没有专门行政主管机构。特别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后,不少企业由内河向沿江迁移,企业管理权仍由原乡镇管理,出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空白地”。对此。县级以下政府应设立专门主管部门。二是实行行业管理,通过政府牵头组建行业管理协会实施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三是实行注册安全主任代理制度,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帐,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三要加大资质审查力度。目前我国船舶修造企业的准入门槛还很低,很多船舶修造项目采用挂靠或使用外包队伍,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对使用的外包企业及外包工程队的法定代表人、安全员和特种作业持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安

管理台帐以及过去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安全资格和资质审查,抓好源头管理和监控。

四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各造船企业要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精神由地方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制度,单独列帐,企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障安全生产重大设施、设备、人员培训、隐患整改的资金。一是要建立全市船舶修造业安全生产档案库,把船舶修造业的“四证一照”、业主基本情况干渠设施配备、注册安全主任等情况作为存档内容,促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针对船舶修造业曾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爆燃等安全隐患,要从发展的眼光,投入一定的资金,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三是要加大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的投入。对日常检查、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督促企业及时纠正安全问题,使“零违章”的关口前移,把“事后惩戒”转变为“事前疏导”,将被动防范转变为主动预防,把“要我安全”真正变成“我要安全”四要加大安全技术的投入,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作为高危行业,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政府层面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该罚的要罚,该关的要关,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提升企业的安全本质度;企业层面要切实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企业应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制度建立好检查台帐,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网络,把安全生产项目标落实到车间、班组。船舶修造发包工程都必须有施工作业安全方案,同时要建立安全监管信息联席制度,采取部门检查、企业自查、事故调查分析,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共研究确定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船舶修造业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其他高危行业一样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不能就事故抓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与时俱进、创新思路,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步好转作出积极贡献。

篇2: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国家安监总局统计,从2008年1月1日至11月16日,全国发生重大事故75起,死亡和失踪1144人,同比增加6起、111人。特别重大事故全国发生10起,死亡662人,同比增加6起、500人。近日发生的河北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7.14炸药燃烧事故、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尖铁矿8.1排土场垮塌事故、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尾矿库垮坝事故、陕西渭南市澄城县尧头斜井“10.29”瓦斯爆炸事故、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11.14地面塌陷事故等,一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心痛,面对血与泪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为什么安全生产月月讲、日日提还屡屡发生?为什么总是在国家、集体蒙受巨大损失、家庭失去亲人和幸福时,再进行全面排查、停工整顿、配备安全设施?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面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人们不得不想起追查“真凶”,特大安全事故缘何频繁发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心存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这在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尤其突出,注重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安全责任观念、意识较淡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安全生产事故,无不与思想麻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因素有关;

二是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力量弱化、管理缺乏针对性,常存在掩盖或瞒报现象,追查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气焰;

三是责任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一些部门单位、企事业经营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规章制度松弛,责任主体不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严,放松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四是排查不到位,流于形式,走过场。抓安全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应付性强,上级不要求时,主动排查少,经常性排查少,安全不好时抓安全,安全好了就忘安全,安全隐患难以发现,为事故发生埋下伏笔。

五是惩处不到位,处罚太轻,查处不力。虽然有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力度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经济上的处罚远比安全生产的投入支出更低,即使出了事故成本也很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宁可以身试法。更有甚者有极少数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使事故责任人却逍遥法外。

六是措施不到位,欠帐太多,设备老化。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落后,甚至带病运转,工艺技术达不到要求,安全防御能力下降等。更有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追求暴利,见利忘义,要钱不要命,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对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源头上治理,狠抓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

1、从教育入手,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从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针对不同层次、从事不同岗位的人员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方式,以增强提高安全培训效果。如对本行业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注重加强基本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而对一般员工则需加强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个人防护的培训,使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使所有职工牢固树立“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和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做到主动防范、积极防范,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2、从思想着手,克服侥幸心理。

笔者在与一些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发生事故是难免的,认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这些人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有这样一例事故:电厂职工刁某在拆除380V直流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相线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只因在本次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主观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而据资料表明:由于生产组织者、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干及操作不当等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彻底改变忽视安全生产以及违章蛮干、侥幸、撞大运的思想行为。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克服“只要不发生大问题,有点小差错无所谓”的错误思想,对任何问题或差错都不能轻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3、从小处着眼,不忽视任何细节。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纵观所有事故分析其中原因可见安全事故多数为“小失误诱发大事故”,许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的,都是由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最终酿成大事故

吉林市中百商厦的大火事件真实地说明了这放大效应。2004年2月15日9时许,吉林市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的雇员于红新不慎将吸剩的烟头掉落在仓库地上,在并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仓库。烟头引燃仓库内的可燃物后,引发了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的严重后果。事故主要责任者于红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识太差,一个小烟头,竟惹了这么大的祸。” 是的,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未被碾灭的烟头,在值班人员擅自离岗,应急灯失灵等各种细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了生命死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火灾事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生产中各种“小问题”、“小疏忽”、“小事情”就是一个个蚁穴,往往就象一根导火索,引发了众多家破人亡,无法弥补的事故发生,只因为1%的错误,却导致了100%的失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大量的工作又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重复性很强的事务,也正因为它“小”,才容易被忽视,因为它“细”,才更容易出纰漏。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每位职工都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和操作规程,增强安全责任心,做到一丝不苟按章操作,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养成谨小慎微,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真正把自己岗位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坚持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认真排除“小隐患”,严格堵塞“小漏洞”,自觉防止“小过失”,防患于未为然,众志成城,定会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从排查着手,强化隐患治理。

排查是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个重要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定期开展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排查登记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从事后查处转变到事前防范,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中排查出的重点隐患,必须落实责任人,明确时限要求,彻底整改到位,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必须依法依规查处到位。安全检查要切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必须严肃认真,要把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在检查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部位、抓事故多发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要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间和安全监控措施,确保限期整改到位。

5、从领导着手,狠抓责任制落实。

大量的事故表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领导,领导手握决策大权,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安全与否。因此,作为领导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天”字号头等大事来认识,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对国家、对单位、对职工所负的安全责任。要认识到领导安全意识的淡薄,领导责任的不到位,才是单位最大的事故隐患。作为单位领导带头抓落实,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年终工资挂钩,与领导考核、任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能够恪尽职守,严把关隘,使每一个职工坚决做到不违章、不冒险,遵章守纪,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从监督着力,严把监管环节。

从所周知,三鹿奶粉事件,据财经网披露的消息说,“四年前,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发不久,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可事后三鹿依然在生产。直到9月6日、9日有消费者向国家质检总局反映有婴儿因长期服食奶粉而患肾结石。该消费者还表示:“强烈希望你们能检验此品牌奶粉的质量,以免更多的孩子再受其害!”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回复称,该局正在严重关注此事,并联合有关部门积极调查处理。同时,该局还建议消费者,“请你也将详细信息向卫生部门反映”。为什么各监管部门来回踢皮球?700吨婴幼儿奶粉有“毒”,结石患儿涉及十个省份,700吨后涉及到多少家庭?为什么等到近万名儿童生病住院才下令停产?进而查出多家奶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试问:此前那些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牺牲患儿生命做代价唤起监管部门的良知?

又如河北省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7.14”特别重大炸药燃烧瞒报事故中,对63名相关责任人采取了措施,其中25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蔚县县委书李宏兴、县长祁建华已被免职并立案调查,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志新、蔚县副县长王凤忠等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为什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为什么要瞒报矿难?其根本原因是要逃避责任、骗取政绩。而他们逃避责任、骗取政绩又必然要以牺牲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为代价。上级对下级的监管是权力监管权力,是政府部门封闭的、自我的管理形式,比如煤矿安全事故,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监管的就够多了,但近于近年来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个别地方官员蜂涌而上,以手中的权力保护着不具备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疯狂开采,置矿工安危于不顾。由于监督不力等因素的存在,为权力的弄虚作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是事故瞒报屡屡得逞的原因所在。要从根本上杜绝矿难的瞒报现象,就要求监督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可能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责令停工停产整改,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厉打击建筑施工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合理、质量可靠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7、从问责着力,加大惩处力度。

在每一起事故调查处理中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描淡写。特别是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频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十分惨重的。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防范,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大监管和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注重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探讨如何做好对安全工作的监管,通过研究探索揭示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坚持不懈的去实践、总结和创新尝试运用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完善中不断提高进步。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稳定环境

篇3: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煤矿灾害严重、灾害多的国家, 主要灾害有:瓦斯灾害、顶板灾害、矿井火灾、水害、冲击地压、尘害、热害等。

1.1 瓦斯灾害

我国煤矿几乎都有瓦斯涌出, 年涌出量超过150亿方, 在国有重点煤矿中, 高瓦斯突出矿井占49.5%左右。全国煤矿中高瓦斯矿井4462处, 突出矿井911处, 国有重点煤矿中约250处突出矿井, 我国煤矿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始突深度最小, 瓦斯压力高。

1.2 尘害

采掘工作面产尘强度大, 导致矿工患尘肺病多。我国87.37%的国有重点煤矿的煤尘存在爆炸危险性, 煤尘与瓦斯共存时, 相互促进爆炸危险性, 在我国发生过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3 自然发火

我国72.05%的大中型煤矿、煤层自然发火严重或较严重, 51.3%的国有重点煤矿存在自然发火危险;几乎所有产煤区都存在自然发火危险、重点产煤区尤为严重。

1.4 水害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大中型煤矿中, 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或极其复杂类型的占25.04%, 属于简单的仅占39.49%。在一些矿区采空区、老窑积水已成为煤矿一大隐患。

1.5 冲击地压

它是以煤岩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另一种动力灾害。大中型煤矿中5%的矿井存在冲击地压灾害, 最大达到了4.3级, 冲击地压容易诱发其它灾害。

1.6 主要灾害的变化趋势

我国煤矿的平均开采深度450m左右, 每年增加10~20m, 地应力、瓦斯压力、瓦斯涌出量随之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危险增加;热害成为煤矿新的灾害;容易导致多种灾害的耦合。

2 煤矿灾害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目前, 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自然条件差伴生灾害多, 容易引发事故; (2) 煤矿生产条件复杂; (3) 生产力整体水平低; (4) 灾害防治能力不足, 防灾系统不健全; (5)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6) 安全管理水平低, 职工素质不高、技术人员匮乏; (7) 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欠帐巨大; (8) 行业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9) 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健全, 对安全生产支撑不足; (10) 煤矿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

3 煤矿灾害防治对策

3.1 实施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差异性大, 灾害防治技术工艺性强, 可复制性差的特点, 重点推广突出的预测预报, 瓦斯的抽放技术, 开采保护层技术;推广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合理配置监控系统功能, 有条件的矿区、地区实现联网, 促进信息共享;推广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技术、注浆、注氮、注凝胶、阻化剂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推广行之有效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提高资源回收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损失, 推广突出预测预报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措施, 精细化施工, 科学化管理

3.2 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支撑发展

目前在防治灾害方面主要突破重点为: (1) 研究适合高地应力、高瓦斯、松软突出煤层条件下的钻机和钻进工艺及瓦斯抽放技术; (2) 研究处理能力强, 智能化程度高的煤矿灾害预警技术, 提高监控系统对瓦斯等灾害的预警能力; (3) 开发红外、光纤维等光学原理的气体测定仪和传感器, 为煤矿提供新的检测技术; (4) 尽快突破、完善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的宽带网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关键, 为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提供支撑; (5) 提高热催化元件的寿命和稳定性, 确保瓦斯监测、报警的需要; (6) 研究超长定向水平钻孔钻机与钻进工艺及预抽瓦斯技术; (7) 研究井下、地面、采煤采气协调开发技术, 把高瓦斯煤层转化为低瓦斯煤层, 实现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 (8) 研究矿井隐伏导水构造及探测老空区空间积水布置、深度富水状态关键的高精度物探技术; (9) 完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 提高预报准确性, 研究延期突出的预测和预防技术; (10) 研究探测矿井小构造和瓦斯富集区的地球物理方法及装备。

3.3 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强化对煤矿职工的培训, 使其能够掌握灾害发生的预兆和在灾变过程中自救与互救应变能力;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要创造人尽其才, 人尽其用的环境, 推动煤矿职工学科技, 学技术的热情, 提高自学能力。积极利用国家对煤矿科技人才培养优惠政策, 选送一些年轻有为、有知识的青年到大专院校深造、学习, 弥补煤矿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3.4 加大煤矿安全投入,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采取国家、当地政府及企业共同投入, 重点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法人负责的办法, 筹集资金, 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系统不合理、通风能力不足问题, 夯实基础, 提高装备水平,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保证煤矿安全、长效、持续、稳步发展

3.5 强化责任制, 建立健全责任管理

系, 依法治矿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配齐安全管理人员。煤矿的“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防突、电气设备的防爆、水文地质等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专门人员负责。煤矿要科技法治同步并举, 推进依法治安战略实施, 促进煤矿安全健康发展

4 结语

煤矿地质情况复杂多变, 时刻都受到水、火、瓦斯、顶板、粉尘的威胁;又是多系统交叉作业, 生产工艺复杂;存在安全装备水平低, 员工素质不高等不安全因素。因此,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着力研究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性,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武, 魏振宽.对开展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思考[J].中国煤炭, 2003, (05) .

篇4: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关键词】安全生产 事故频发 原因和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腿,全国各地的经济建没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矿山、道路、建筑、工厂无不表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就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虽然我国安全事故发生次数逐年降低,但仍数量众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不强,制度形同虚设。

2014年8月31日,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存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新《安全生产法》。它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进一步将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化的标志。

2002年以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些与《安全生产法》配合实施的法律法规。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交通部发布的《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建设部颁发的《建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发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的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但就是在这么多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各地的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先是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而后又是2014年3月29日吉林通化煤矿两次事故中遇难的29人和被瞞报的7人已全部火化;11名失踪人员的善后工作正在推进。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这一系列的血案反映出一个共同的事故原因,就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遇到安全隐患总是想当然,在有些事故的现场,规章制度、安全标语随处可见,操作规程制定了一大堆,但在执行中都成了摆设,领导把规章制度当成了儿戏,工人完全不按规程办事。

2 流于形式、安于现状,造成安全隐患处处可见

安全管理会议大开、小开,安全管理的组织上建下建,但真正实干的太少,要么资金措施不到位,要么人员制度不到位;总之,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名存实亡。每当有上级部门来参观、检查、达标升级验收时,企业领导就大张旗鼓的抓一阵子安全,对职工考核严上加严。还郑重声明,谁影响了达标升级和考评,就砸谁的饭碗。可是,检查一过,又是一切照旧。有的企业安全生产刚刚取得一些成绩,就自以为安全管理的水平达到了最高境界,于是管理者从真抓实干到一般号召,职工也由高度警惕到慢慢放松和忽视,认为只要生产正常了,一切就都安全了,结果最后在大意中栽了根头,造成经济效益和生命财产的双重损失。

3 粗心大意、违章冒险,检查不细、整改不严;造成事故频繁发生

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在一瞬间的疏忽中,这归根结底还是预防意识不够。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减少粗心大意、违章冒险造成的伤害,这也是安全生产必须遵循的原则。

另外,整改不严,检查不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安全检查要么什么问题也没有检查出来,要么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不积极加以整改,安全措施项目上的资金投入比大海捞针还难,但请客送礼却挥金如土,结果安全隐患不断增加,最终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几点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尚有许多原因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加以总结。要想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下去,总结各地的经验和教驯,我认为必须要认真确立以下几个观念。

4 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确立几个观念

4.1 预防观。安全生产关系人命的大事,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悲剧。有道是:“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即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工作永恒的主题。“亡羊补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羊”毕竟丢了,且“补牢”是以“亡羊”为代价的。因此我认为:一切事故都源于隐患,唯有加强源头预防,才是根除隐患的治本之策。

4.2 基础观。安全生产无小事,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离不开基础工作。从近些年来《安全生产法》的执行情况看,许多地方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实行,致使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置安全于不顾,该投入的资金不投入,该改造的设备不改造,该执行的制度不执行,该遵守的规程不遵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还在生产经营,最终酿成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4.3 责任观。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及所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主要领导要负起责任。《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基层单位建立起安全责任制,形成对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4.4 落实观。要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的问题,必须要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特别是安全隐患的整改要抓实,安全基础工作要夯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篇5: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①采用机械通风(瓦斯矿井应采用抽出式通风)。

②正确、合理地计算与分配风量,使各采掘工作面、各巷道、各峒室都供给足够的风量,既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③掘进巷道要利用总风压通风,采用局扇通风时,风机要设置在进风口的新鲜风流处,避免产生循环风。风简要悬挂在巷道一侧壁上,保持完好。禁止采用无风筒的扩散通风。

④正确的选择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并及时建筑,加强其维护与管理,防止矿内大量漏风,以合理控制风流。

⑤为使每个矿井巷道有足够的断面,保证风流通畅,必须维护好巷道,不得堆积杂物,以免阻塞风流。

⑥在瓦斯矿井中,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都要采用上行通风。

2.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

(1)挡栏设施。挡栏设施是限制突出强度的有效方法。挡栏设施可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挡栏设施距工作面的距离,可根据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

(2)反向风门。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防突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回风道进入回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

③爆破时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门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爆破后,矿山救护队员进入检查时,必须把风门打开顶牢。

(3)井下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4)自救器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每天下井前与升井后必须对自救器进行称重和气密性检验,以保持仪器性能良好。矿长对防突管理负全责,矿井必须建立防突机构和专业队伍,搞好开采突出煤层的专门设计,掌握突出动态和规律,填写突出卡片,总结经验,加强防突施工方面管理等。

3.强化入井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篇6: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

今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如山东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山西吕梁炸药爆炸事故、广西百色那读煤矿透水事故、山西溃坝事故、深圳“舞王”火灾事故等等,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于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原因是多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重生产,轻安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违背了“安全第一”的方针,不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重产值、利润,轻安全生产,甚至还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支持、纵容或包庇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强行上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形同虚设,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职责不清。分析近期以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与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职责不清、管理不严等有很大关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不清,放松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松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二是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多,特别是矿山、建筑、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危

险性大的单位,大量使用未经培训的农民工。这些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和防范事故能力,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受害者。据统计,现有的6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许多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据统计,当前我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90%以上属于责任事故。四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欠帐太多,设备老化、落后,甚至带病运转,工艺技术达不到要求,安全防御能力下降等。据统计,目前仅国有重点煤矿“一通三防”欠帐就高达40多亿元。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问题更加突出,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追求暴利,见利忘义,要钱不要命,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对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导致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2007年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特大事故的80%发生在集体、私营或个人承包企业。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5年,为适应改发展的需要,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专职

部门综合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监督的、多部门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造成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容易导致有利争着管、无利互相推诿的局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

(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职责不明、审批不严和监督不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尤其是对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事故频频发生。实践中,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时把关不严,使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入生产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非法生产活动猖獗,安全管理混乱,却不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办事。甚至有极少数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处置当事人和领导者责任时,往往那些审批签过字的人却逍遥法外。

(五)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立法滞后,多数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太轻,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后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为使生产建设有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步伐,为扭转

篇7: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一、当前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

(一)农村地区坐车难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村公交车的发展速度缓慢,覆盖区域有限,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坐不上公交车,导致农民出行困难。间接的导致摩托车超载、货车、拖拉机、农用车、三轮汽车非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农民无心车检,车辆状况差。由于农村地区交通管理相关薄弱,未年检的车辆照常行驶无人知晓。加上农民生活水平有限,车辆年检要花费成本,就会抱着车辆检修的事情,如果车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能过则过,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在车辆行行驶过程中,很多车辆带“病”行驶现象严重,从而成为交通事故的直接隐患。

(三)农民交通意思淡薄。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法规意识差,在行驶过程中随意掉头、转弯、不守交通安全法规、横冲直撞等现象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农民看看不懂红绿灯。这是成农村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四)农村地区道路状况差。由于发达程度的差距,许多农村地区道路状况差,路面标示、标牌、标线极不完善。路面坑坑洼洼,道路安全系数差。这成为交通事故的潜在隐患。

(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村地区一直都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交通安全宣传“死角”,由于农村人口劳动时间无规律性,使得交警部门深入农村地区做交通安全宣传更加困难,再加上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乏味,过于单一,没有创新意识,导致农民不能深入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对宣传内容不能留下太深的印象。

二、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农村公交网络。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交网络发展,使公交覆盖面更广,让农民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二)严加管控,严查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对农村地区的管理不能放松,加强严加管控,严厉查处农村地区摩托车超载、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速行驶、货车、拖拉机、农用车、三轮汽车非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对农村地区的交通管理要做到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人性化执勤方法

(三)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利用政策的支持,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路面标示标牌,加强对危险隐患路段的治理工作

(四)完善农村基础数据的摸排。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交警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以“五进”交通安全宣传为载体,组织民警深入农村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采取举行道路交通事故图版展、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措施,提高群众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当前,农村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已经成了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交警部门在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绝不能有半点儿放松,管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打造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新局面。

交通事故处理民警要有“六心”

一、对国家法律常怀忠诚心

国学者哈罗德?丁?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文中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其意思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公安民警作为执法人员不能仅仅把法律当作工具,而应当是法律的忠实的捍卫者,应对国家法律奉若神明,处于神圣的地位,从内心灵魂深处敬畏法律,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纳入到法律的轨道。如果警察自己视法律为儿戏,阳奉阴违,恣意违反,不仅是对法律的亵渎,对警察职业的讽刺,更会对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敬畏信仰产生特别大的消极作用。一个警察违法比一百个老百姓违法更可怕。事故民警要学法、知法、守法,更要严格执法,刚直不阿。会昌事故民警遇到过这么一起事故:案发后,数十名死者家属找到交警大队,情绪相当激烈,七嘴八舌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要把肇事司机邹某拘留起来,连续几天,甚至还去了政府信访部门。对些,大队长温铮召集办案民警研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无论如何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乱抓人,要求事故民警再大的压力要顶住,做好解释工作。经过几天的工作,**平息了。但是,办案事故民警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认为依法应当追究肇事司机的刑责。大队长温铮又召开案情分析会,采纳了办案民警的意见,果断对邹某采取刑事拘留。家属强烈要求时,交警顶住压力不拘,有证据要拘时交警主动依法办事。一反一复,取舍的唯一依据就是法律,事故民警唯一选择就是忠于法律。

二、对职业工作常怀责任心

最近,公安部孟部长在全国首期基层公安局长培训班上要求:“加强执法规范建设,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孟部长的重要讲话为公安机关办案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以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作为执法办案的最高目标,单纯突出一项都有瑕疵。由此可见,事故民警处理交通事故仅仅依法、依程序办事远远不够,更要注重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坚持一分为

二、两点论的思维方式,兼顾各种效果,力求社会价值的平衡。所以评价事故处理工作优劣,要看是否依法依程序处理,更要看是否真正化解了矛盾纠纷,是否理顺了群众的情绪,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以此作为公安执法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工作做到如此状态,民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行。去年,一位在瑞赣高速工地做工的河南农民工在一起车祸中死亡,肇事者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事故民警接警后依法展开调查取证,认定河南农民工无责任,加害者负全部责任,因本人死亡免于刑事责任。到此,按理法律程序已经走完,可以结案了,但是,受害者家属还有要求,民警也有责任排忧解难。受害者的抢救费用没钱缴交,分管领导宋荣升找到高速公路承包方协商,解决了二千元费用;尸体火化没钱,宋荣升又与殡仪馆协调免费火化;家属提出要民事赔偿,民警数次与家属一起到加害者家中,与村干部一起做工作,但没有效果;后来,家属实在无奈,提出把肇事摩托车给他们作一次性赔偿。对这个要求,民警认为有其合理性,但对暂扣物民警也没有处分权,于是民警又与家属一起到加害者家中现场调解,与其父亲达成了赠予合约。临别时,七、八个河南家属齐刷刷跪拜在事故民警办公室。

三、对弱势群体常怀同情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增强,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定,国民的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使公安执法工作适应社会现状,树立和谐理念,以和谐的思维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检验公安执法办案好坏的试金石。农民是公认的弱势群体,基层事故民警要抱有深深的同情心,法律是无情的,但无情的法律要有情地执行。会昌县筠门岭镇村民曹某一家三口,三代单传,妻子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有一个独生儿子未成年,自己是顶梁柱。有一天,曹某骑摩托车爬坡时违章占道超车与相对方向的汽车相撞,曹某当场死亡,独生儿子受重伤,命悬一线。事故民警接警调查后,觉得十分震惊和同情:一方面“违反”规定冒险到县医院提保了一万元抢救费,这次担保是《道交法》出台后唯一的一次提保,承受了很大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反复向责任较小的福建车方做工作,要求车方充分体谅弱势群众的困难,保障独生子医疗费用。车方也为民警真挚的同情心感染,主动交来十万元费用委托交警支持其医疗费,同时民警也积极动员本地曹姓人参加值班护理工作

四、对各流权贵保持平常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人们纷纷拥有了轿车。就现阶段而言,开私轿的人非富即贵。因此,事故处理民警时常要面对各色各样的权贵。如何应付权贵?古人云:“法不阿贵。”言下之意,就是法律和执法者不能在权贵面前阿谀献媚。对现代公安执法者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欣赏他们、平视他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不亢不卑、不阿不奉。当他们触犯刑律时,一律以法绳之,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这既是实现立法意图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是民警自保的需要。去年会昌县有一位科局级干部晚上驾车撞死一行人后,趁交警未到现场前找人顶罪,打算逃脱法律制裁。会昌交警获知情况后经过缜密调查,认真收集证据,确认了肇事者,并顶住多方面压力,果断将其刑拘到案。假如不是会昌交警果断出手,死者家属肯定无休止上访,而且上诉焦点一定是事故民警循私枉法,如果这样,不仅玷污了交警头上的国徽,而且会将自己套牢,落得个威信扫地的结局,同时给社会增加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五、对警察生涯常怀珍爱心

事故处理民警是人民警察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分子,定要感到无尚荣光和自豪,理当备加珍爱。现今社会,办理交通事故行政、刑事案件的确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岗位,虽然不是人人想干,但并不是人人干得了的工作,无论公安交警部门的主官来自那里、水平高低、是否懂行,但无一不重视事故处理执法工作,定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组织上对事故岗位人员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自己能进这个圈子里,至少是十里挑一,充分说明组织上对自己的品德、思想知识经验、作风等是肯定的,在组织眼中是“可造之材”。换言之,不信任的、无能力的人一般来说,想来也来不了,所以事故民警要备加珍惜组织的信任。同时,事故案件中的人、事、场面可以让你感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以触摸社会的变迁和时代脉动。要知道人生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一天一天在时间里穿梭的过程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像蜗牛一样慢行,并用心灵品味岁月征程上两旁的风景。在事故处理中,可以听到急促的警铃、悲惨的呼号和无言的叹息,从中我们可以懂得生的

好、健康的重要、安全的珍贵,极大地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使我们的人生得到历练,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荡涤。另外,和公安刑侦一样,干事故处理可以迅速地令人成长,在事故处理岗位呆上几年,无论调(升)任到公安交警部门的任何执法岗位,都可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可谓是优秀警官的摇篮。总之,从事事故处理岗位,你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你定会得到很多很多。在交警系列里,只有干事故才能体会到警察职业荣誉感和豪迈感。

六、对名利物欲常怀淡泊心

篇8:造船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一、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 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交通安全事故; (2) 自然灾害事故; (3) 消防安全事故; (4) 饮食卫生安全事故; (5) 教学设施设备安全事故; (6) 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故; (7) 社会暴力安全事故; (8) 教育管理安全事故

二、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近年来, 剖析众多事故的发生, 笔者认为, 主要是由以下主客观原因所导致。

1、客观因素。

(1) 学校因素。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年久失修、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这是校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再一个是校舍设施设备的质量问题也是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 家庭因素。家长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关系融洽与否, 对孩子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父母自身心理畸形, 以及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爱的缺失, 都是致使孩子产生不健全人格和不健康心理的重要原因, 也是诱发校园安全事故的一个因素。 (3) 社会因素。一是“暴力文化”泛滥。大众传播媒体经常有意无意地渲染暴力, 新闻报道过程中过度或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 都会导致青少年不当模仿。当他们遇到矛盾时, 就效仿着用最原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二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弱势群体等特殊社会阶层心中的抑郁无法正常渲泄, 盲目“报复”社会, 将怨气发泄到反抗力量最薄弱、最容易引起社会震动的学校, 这也是诱发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三是校园周边环境差。校园周边出现的“钟点房”、网吧、游戏室等, 将大量学生吸引进去, 还有学生早恋现象蔓延等, 少数学生的行为已大大超过“不良行为”的概括界线, 甚至越过了道德的底线。这些都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上升的直接原因。 (4) 其他因素。一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二是是意外事故多。主要有疾病和意外伤害两类。由于学生缺乏体能锻炼, 身体素质差, 疾病发生率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由于跌倒、碰撞等意外造成伤害的情况非常普遍。

2、主观方面的因素。

(1) 学校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学校的安全工作管理、轻教育、淡过程。在安全管理中, 都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机构, 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 落实了责任制, 签订了责任书, 运动式地开展了一些活动。以为制度健全了、任务交待了、责任落实了, 就可以保证安全了。然而当安全事故悲剧发生后才知道思想上重视不够, 教育管理过程中各项细节、各项具体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2) 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不得法。“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全员的综合能力, 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 这是我们提出的口号。许多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时, 各个方面都能涉及到, 但不深入。安全教育虽然经常搞, 但常常浮皮潦草, 停留在标语、板报、广播、集会上, 缺少活动中、生活中的安全教育课堂上的渗透。 (3) 学校安全措施不落实。为了在事故发生后推脱自己的责任, 每个学校都能做到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管理制度、完整的工作预案、详实的工作记录、完工作总结。实际上这些计划、预案完全是应付检查之作, 根本没有可行性, 对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处置安全事故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4) 教师安全教育责任意识不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开展的。但一些教师认为, 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和主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的事情, 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教师只管搞好教学工作就行了。没有认识到安全教育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 只教书, 不育人、不管人。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教师不但要了解安全常识, 而且要根据中小学生自律性较差的特点, 坚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要天天讲安全, 时时督促检查。特别是每次活动前都要讲安全, 活动结束后还要总结。 (5)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有专家指出, 如果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 自我保护能力差。在现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下, 由于安全教育知识掌握实践能力的强弱没有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对安全知识掌握停留在字面, 没有树立安全防护意识, 更谈不上掌握规避伤害事故技能, 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6) 对学校安全工作监管力度不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管虽然是年年查、期期查, 甚至月月查, 但多数检查还是停留在看记录、听汇报上, 即使到学校现场查看, 也是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就完成任务, 没有作更多深入了解。遇到大型节庆活动前或重大事故发生后开展的“联合执法”检查, 往往都以被检查单位得到信息后, 该藏的藏、该撤的撤、该补的补、该教的教掩盖过去, 其结果大多以“没有大问题”为结果, 深层次的问题并不一定得到有效解决。

三、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对策

抓好校园安全工作, 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应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 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1、强化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1) 坚持德育为首, 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转变“智育至上”的传统教育理念,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和生活中。采用多层次评价体系, 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是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大力宣传, 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以铲除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再次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学校教育能否成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最多变、最微妙时期, 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设置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辅导。 (2) 提高教师素质, 营造和谐校园。良好师生关系是防止校园暴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 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素质的认识, 促使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调适, 自觉优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另一方面, 学校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 不断改进领导方式, 推行人性化管理。此外, 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客观评价教师, 发展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减少他们的挫折感, 从而有效地抑制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3) 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 特别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要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既是家校联系的渠道也是提高家长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定时间定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家长会、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沟通联系, 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营造强大的教育合力。

2、落实安全措施, 提高防护水平。

(1) 安全教育要实。安全教育要讲求实效。一是内容要实,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内容。二是范围要广, 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时, 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 不能蜻蜓点水, 要深入。三是方法要多, 安全教育不能固定形式, 只停留在活动上, 要渗透到每一个课堂学生生活环节中, 突出安全教育实用性。 (2) 应急演练要真。校园是一个人员密集、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的场所, 一旦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事件, 若无应对措施, 很容易扩大事故本身所能造成的伤害, 像拥挤踩踏、采取不正确逃生方式致伤致死等。演练的目的, 一是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二是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 以及反映团体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提高人们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能力, 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有的学校进行安全应急演练时, 完全是为了演练演练, 在一片喧闹声中结束, 学生无任何收获, 有的甚至出现演练中就发生安全事故的。要注重演练环境的真实性, 通过演练, 让学生了解演练的目的意义, 掌握一些避险或逃生的技巧, 而不是应付了事。 (3) 隐患排查要细。一谈到安全隐患排查, 人们就会想到教室、宿舍、餐厅、线路、管道等, 其实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易见和易排除的, 一般学校都能做好。排查安全隐患还要更深入一层, 不留死角。像问题师生排查转化、管制刀具排查治理等都要落在实处。做好细致排查的同时, 还要做好教育疏导和转化工作, 并实施跟踪监控, 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最大程度地降低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3、加大政府投入, 完善监管体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简单二人合伙协议书 二人合伙协议书免费下载精选 下一篇:2025年二人合伙协议书免费 二人合伙协议书(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