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词汇

关键词: 词汇 记忆 语言 学生

情景词汇(精选七篇)

情景词汇 篇1

一、依托生活情景, 学习英语词汇

语言源于生活, 没有了生活中的情境, 词汇学习必然会枯燥无味。 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境, 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熟悉的词汇情境和语言材料, 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情境中参与学习和体验生活, 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例如在教学3BUnit2时,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run/eat/sing/dance等动作类单词。 这些词比较简单, 但没有什么联系, 怎样找到一个结合点, 使单词教学有趣又有意义呢? 在苦思冥想的过程中, 发现学校图书馆中的宣传廊上画着: Don’t shout .Don’t eat. Don’t talk.Don’t run . Please read carefully. Please keep quiet. 多么贴切的情景,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依托多媒体技术, 把这一生活情景呈现于教室中。 课开始, 以一首“I can sing and dance”师生同唱, 复习动词“singdance”, 再由一句:“Can We sing and dance here?”引出本课的主题情景 “In the library”, 接着由一个 “What else shouldn’t we do in the library?” 学生众说纷纭: 有的说:Don’t run.有的说:Don’t eat. 有的说:Don’t shout.等等。 依托生活情景“in the library”, 很好地将众多零碎的词汇建立起一种联系, 将它们“联”成一片, 打开学生的思维, 创造机会促使学生说英语。 生活情景使学生有话可说, 再加上宽松的氛围, 他们敢想敢说, 同时生活情景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生活情景让语言回归于生活, 起到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作用。

二、创设游戏情境, 巩固英语词汇

有效的游戏情景可以给词汇教学带来活跃融洽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记忆,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运动知觉器官,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勃勃生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 最终达到自觉、自然运用语言的目的。 如在学完4B Unit2 “After school”的单词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游戏。 游戏一:I say, you say, 教师说句子:I go to Shanghai on Saturday. 学生边说边拿起自己身边写有星期的纸条:Saturday, Saturday, I go to Shanghai. 然后教师说:I pay basketball with my son on Monday. 学生接着说:Monday, Monday, I pay basketball with my son. 就这样教师说一句, 学生听一听、 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 调动学生的耳、手、口、脑多种感官, 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 游戏二:Magic eyes, 结合多媒体技术, 让学生找一找藏在地底下的宝藏, 每个宝藏盒上有个密码 (S_nday/S_turday/Th_ _day/ F_ _day/T_esday/W_dnesday/M_nday) , 学生需要拼写正确才能打开, 宝藏盒里的礼物才能送给学生。 这个游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室里马上沸腾起来, 他们先是小组讨论, 哪个地方藏有宝藏, 然后推选代表上台动手操作, 并完成单词的拼写。 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 同时促使学生对新授单词从音到形的掌握,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游戏情景教学, 将枯燥的语言词汇融入妙趣横生的活动中, 给语言赋予乐趣, 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三、表演故事情景, 理解英语词汇

情景是语言的承载体。我们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英语词汇的学习也不例外, 要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就必须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时, 可以创设“表演情境”, 以唤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体验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品尝到“在用中学, 学了就用”的乐趣。如在给学生区分“look for”和“find”这两个短语时, 如果仅仅把这两个词的意思告诉他们一个是“寻找”, 另一个是“找到”, 没有什么趣味, 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当学生真正处于这种交际环境时, 还是不知道怎样区别运用这两个词。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在讲台前, 东看看西看看, 在桌上找找, 在地上找找, 然后问英语课代表:Cicily, Do you see my English book?I can’t find my English book.Can you help me look for my English book in the office?课代表马上心领神会地走出教室, 一会儿拿着英语书说:Mrs Zhang, I find your English book in your office.学生置身于一个有情有景的语言环境中, 无需更多的笔墨解释, 一切尽在不言中。还有这样一个语言“Excuse me”和“Sorry”, 在教学中教师以一个设问引出话题:“Who kn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Can you show it to us?”这时教室里自分成若干小组, 他们开始策划、表演。其中一组是这样的, 一个学生说:“Excuse me, Can you borrow me a pen?”那个学生非常歉意地挥挥手中的钢笔说:“Sorry, I don’t have any more.”还有一组是这样的:Excuse me,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ingling Park?Sorry, I don’t know.Because I am Japanese.角色扮演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 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活力, 从而操练巩固了语言基础知识, 并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创编绘本故事情景, 运用英语词汇

情景词汇 篇2

摘 要:创设恰当的情境教学英语词汇,并使用有效的巩固方法,是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对学生掌握单词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创设情境;有效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76-01

词汇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准确的词义,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应尽量为学生学习单词创造语言环境。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教学词汇,能引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真正体会和理解词汇的多种意义及正确的用法,进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情境教学词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一、利用直观教具创设词汇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可以使用图片、卡片、实物、模型、简笔画、肢体动作、表情及多媒体手段等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这种直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这是一种有效的呈现单词的方法。比如,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hate(憎恨)、frighten(使惊恐,吓唬)、pleasant(令人愉快的)等。通过肢体动作呈现出表示动作的词:pull(拉,拖)、raise(举起)、nod(点头)等。此种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说到单词就会联想起那些直观的东西,并且形象深刻,容易记忆,不易遗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这些直观教具时,要遵循生动、活泼、逼真、趣味等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语篇创设词汇教学情境

英语词汇的使用是在句子中呈现出来的,因此,掌握词汇应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如果在教学词汇时能结合单词在句子中的实际使用给学生举例,词汇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比如,学习bring、take和fetch的区别时,可以利用以下语境让学生感受这三个词的不同用法。A.Mum,my teacher asked me to bring my favorite book to school and he will show it to the class tomorrow.Bring(拿来,带来)指从别处把某物拿到说话者身边来。B.Tom,would you please take the book to the teacher’s office? Take(带走,拿走)指从说话者身边将某物拿到别的地方去。C.Tom,fetch a dictionary from your dormitory,please.Fetch(去拿)一般指从谈话者的地点出发去拿来,含有go and bring两个动作的含义。另外,在教学新词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把这个词所组成的难易程度相当的常用词组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词组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深刻地记忆这个词的意义,还能掌握其不同的表达方法。

三、利用话题创设词汇教学情境

创设话题是建立一种语言交际的情景,把单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是初中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这些话题贴近生活,话题中所使用的词汇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学生有种置身于真实交际情景中的感觉。每单元以话题选词,词汇重复出现的次数少,这为词汇的巩固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创设相似话题情景对本课的词汇进行练习和巩固。如教学涉及中西方的食品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景:你和好朋友周末聚会,学校附近有两个餐馆,一个是中餐馆,另一个是麦当劳,让学生决定在哪个餐馆用餐。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两个餐馆的菜单,发现中餐馆中有noodles、vegetable、soup,etc.麦当劳里有coke、hamburger、fried chicken、ice―cream,etc.通过这个话题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单词的使用,同时还让学生了解哪个食物更健康,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

四、利用联想创设词汇教学情境

虽然英语的词汇量很庞大,但大多数的英语单词都可以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归类。通过联想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单词。

(1)词汇联想。词群联想是指在意义或形式上有关联的一组词。学生在学习一个生词时,如果能结合过去已学过的有关联的词同时学习,记忆和巩固的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是词汇拓展的一种好方法。如学习生词tour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联想travel、journey和trip等一组意义相似的词。学习生词windy时,可联想rainy、snowy、cloudy等一组由名词词尾加Y变成形容词、在形式上有关联的单词。

(2)情景联想。学习某些英语单词时,可借助联想的方法,把描述这一连串动作的单词进行收集,然后集中学习或复习。比如,教师可以在这个话题下设计让学生描述eating out所需要的一系列动作的单词:decide the time and the restaurant→reserve the table→arrive at the restaurant on time。take the seats→read the menu→order the dishes→waiters bring the dishes→enjoy the food→ask for the bill→pay the bill→leave the restaurant。通过这项活动,可以有效地达到学习新单词和复习旧单词的目的。

五、结束语

词汇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在词汇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好方法,以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尽快体验掌握单词的成就感,使学生的词汇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情景助教优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篇3

【关键词】情景 高中 英语 词汇教学 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细胞和基石,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英语听、说、读、写等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客观的说,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效课堂对学生记忆单词的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面对词汇量扩充的新教材,常常担心单词海量记忆会变成机械的重复,于是变得没有兴趣和信心。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高中生普化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经验,总结了学习与认知英语词汇的积累方法。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就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为了改变学生学不会,进而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通过不断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变不学、厌学为主动学。

一、实时情景教学的意义

语言环境的缺乏和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不足,严重影响词汇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母语是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形成对词汇的积累和对语言的认识,进而掌握了本民族语言。而学习英语是一种刻意的学习,没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家学习英语的时间也很有限,再加上遗忘规律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对于词汇的掌握尤为不利,词汇的掌握若没有时间的保证是难于达到教材所要求的,只能停留在听、说、读的水平上。

二、相关理论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发展和语言本身的发展是相同的,发生于真实情景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情景认知理论强调知识的情景性、社会性、应用性、互动性和真实性,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在情景中成为真实意义的建构者。这种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条件,提供对学习过程的动态指导,使学习者通过活动在其中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因此,需要教学者在教学中开发、设计符合的教学环境,设计适当的情景,以利于学生的背景或模拟背景中通过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获得可迁移的技能。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备时性的情景和景象,为语言功能的实现提供充足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学效果。

三、情景教学法

1.创设情景,改善词汇学习环境。我们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英语词汇也不会例外。要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创设学习环境,就是协调好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等各个要素,创造出有利于学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情景的方式有许多,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词汇的印象更加直观、形象、立体,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对于英语词汇中的大部分动词和名词都表示事物、人物以及一些动作状态的词,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或者图片的情景,来展示这些词或短语,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印象。另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还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得到综合利用,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应用情景,巩固词汇学习效果。掌握一个单词不但要记住它的意思,能通过上下文理解它的词义,并且能在一定的情景中恰当地使用。因此,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是离不开情景交际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常为学生创设语言应用的交际情景。

3.情景联想,加深词汇记忆与印象。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联想,联想的具体形式很多,如音形联想,词义联想,但最能有效帮助记忆的事情就联想。一是情节联想,在学习某些词汇时,教师可以编制一个具有一定情节的语段,促使学生联想,以加深对所学词语的理解和记忆,这种联想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令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加深对单词的印象还能把词、语、句、文相结合,达到正确理解掌握词汇,运用所学词汇的目的。二是综合性情景联想,把某个词语多种情景联系起来,或者把它同课本中的有关情景进行联想,这样不但熟悉了课文内容又能使所学词汇与具体语境进行联系,因而词义的理解更为准确。

英语词汇学习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境”的原则,学习词汇的目的不光是知道它们的读音,词义,拼写和词类就行了,而是要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用它们组成句子,语篇来表达意义进行交际。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单词词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放在句子语段及篇章的具体情景中去应用,在反复运用中掌握其音、形、义,把握词汇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意义,熟记词汇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词汇。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遵循科学的语言建构规律,然后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设置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案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而扩大学生英语的词汇量,从实用的角度掌握词汇灵活运用技能,这样才能为我们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翠萍.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J].新疆教育,2013.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情景运用 篇4

一、词汇的感知或识别

语言学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对新单词进行感知, 大学英语教学对新词的感知已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实物或图像, 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英文单词的真实含义。所以, 在刚开始学习单词时, 就不要教学生从单词表中去读或感知新词, 那样效率低遗忘快, 而且记住的单词也都是死的, 以后也不会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本单元需要去掌握的词汇, 也就是在预习文章时感知新词汇, 用笔标注出重点单词和词汇, 再和单词表进行对照。这样,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了词汇, 印象深刻而且准确度高, 这种方式在没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教外语词汇学习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例如, 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新词汇有:apparent, attitude, claim, convince, feminine, masculine, statistics, teenage, at birth, give an explanation for, lead to, present a report on, be equal to, tend to do, point out, come up with, look into, take part in等等。这些词汇放在文章里面学习比单个的孤立地去读和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也就是放在具体的语境里面进行掌握, 这样学生也不会感到很枯燥, 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高, 教学效果不错。

二、词汇联想或头脑风暴

任何词汇都是语言环境的产物,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只要善于联系实际就可以创设出真情实感的场景, 帮助学生迅速地学会词汇。比如, 在学习Disasters (Unit 9, Book2) 一课的时候, 教师从词汇入手来导入新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列举出所有关于灾难的词汇。以小组竞赛的形式, 写出汇总的词汇, 以写得最多的小组为获胜者。他们写出了诸如:Flood, hailstone, earthquake, drought, sandstorm, storm, mud-rockflow, volcaniceruption, typhoon, tsunami or seismic sea wave, seaquake, drown, airplane crash, shipwreck, all kinds of severe pollutions, fire, the traffic accident等单词。教师要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和相应的补充, 如diseases such as SARS, H1N1, AIDS, wars等。下课后要求学生复习掌握, 下次上课时再进行测验。这种做法, 在许多单元话题里都可以采用, 教学效果一般都不错。

三、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或有急功近利的心理, 往往只背单词表, 不能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这样适得其反, 浪费时间反而记不住。以第九单元为例, 单词表里有一个词语likely, 它的基本含义是probably, 可能, 大概, 并且是副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它的用法。因为这个词在以前学过, 还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让学生和同桌之间探讨, 充分发挥想象力, 造出可能使用likely的恰当句子:

(1) As likely as she’s forgotten all about it.

(2) It isn’t likely to rain today.

(3) She’s very likely to ring me tonight.

(4) It’s very likely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

(5) This seems a likely book for him to read.

学生编造出这些句子的同时, 也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词语。

四、词汇的回归或词汇巩固

词汇的感知和理解十分重要,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去理解, 但词汇的运用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课后如果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那么对词汇的记忆会更加牢固。以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 抽取十来个单词,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故事为背景, 单词为主线, 编造一个如下故事:

Setting my college rules

As a college student, I will study many subjects in addition to required courses, some elective courses.as well.In order to do all these, I will set my study rules following:

(1) study at least three hours each day or evening in spare time.

(2) start studying for a major examination at least a week before the exam.

(3) complete all homework assignmen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get credit for them.

(4) make reviewa part ofeach study session.

(5) read all assigned chapters before the class in which they will be discussed

I write my rules on paper and post them above my desk as a constant reminder, considering these as goals and work toward accomplishing each.

总之,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渐进、内化、产出的过程, 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语言的掌握极其不利, 效率低而且容易遗忘。相比之下, 情境教学就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模式

摘要: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 而如何学好单词又是好多中国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但我们的学生又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这本身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更加困难了。所以,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 为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就更加重要了。

关键词:词汇教学,情景教学法,词汇运用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情景式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关 键 词】情景教学是英语教学领域中的一种创新,并且在当今中国英语教学当中颇受欢迎。为了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并且达到最有效的教学,作者阐明了观点: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 为学生创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162-02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位著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没有语法我们还可以沟通一点,但没有词汇就无法交流。”研究者创造了很多吸引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比如使用图片,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使学生们参与到有趣的任务当中来,避免学生的枯燥感。这就是研究者提出的情景教学。

一、理论基础概说

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人本主义提倡全人的教育,学习者占中心地位;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学生、任务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述理论均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提供信息。这个模式鉴别出四种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

教师设置体现教学理念的学习任务;学生作为个人理解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连接界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直接互动:教师的行为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念,学生对教师的反映与他们的个人特征有关。这样教师、学生、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此外,对学习过程起重要作用的还有环境因素——从课堂的情感环境、学校的风气,到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它们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相互作用。

二、理论实践——情景教学法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的内容被赋予真实性任务。1950年,Homby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发表了大量关于“情景教学法”的文章。之后,众多外语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专家在研究和实践中提出了“情景教学”,并被广泛应用。这既是一种教法,同时也是一种学法。首先,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应将之前准备好的材料完全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一个贴近生活和社会的情景。其次,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景活动当中,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投入到真实的构建知识的过程当中去,达到“玩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下面以英语词汇课为例,分析我们是如何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

三、情景式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词汇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词汇量的问题,所以词汇的教学也不只是单纯的背诵而已。我们提倡这种最受欢迎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情景式教学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大家共享。

情景假设是情景式教学的中心内容。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笔者针对词汇教学的内容,对课堂中可以安排的情景活动做了简单的归纳。

1. 角色扮演。学习词汇的目的就是与人交流。教师可以针对新单词制作音频资料放出一段含有新单词的对话移植情景,让学生听懂并分角色表演出来;也可对内容进行再创造,改成短剧,小组成员分别担任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该单词使用的条件是什么,并如何表达。

2. 学生教单词。众所周知,当我们必须去讲授一个知识的时候,才能学得最好。学生亦是如此。他们不仅要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还要去为大家讲授出来,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把单词的意思、词性、用法、辨析等讲给大家,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并产生成就感,使大家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

3. 词汇讲故事。让学生用指定列出的所学单词在特定时间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故事进行产出性技能训练,并通过讲述分享给大家。

这种方法也可以被替换成另一种形式。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所给出的单词共同讲述一个故事,一人一句,相互传递下去。通过这种方法,每一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无意识地记住了新单词并且懂得了如何使用。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

4. 介绍文化背景。当教师在教授一个新词的时候,应深度挖掘它的文化含义,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比如,“龙”一词是我们的精神图腾,然而在西方人眼中 “dragon”被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注意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综上所述,情景式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理解单词的实际用法来帮助学生们掌握新知识。当然,这需要教师耗费时间和精力来创设有效的情景。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尽其所能完成各种情景任务,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词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梅,肖肃主编.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际[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刘道义.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正东.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M].重庆:西南出版社,1995.

[4]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9.

情景教学法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情景法 (SituationLanguage Teaching) 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 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语境并提供给学习者。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设计引出新的知识, 在多次示范结构与用法后, 让学生进行模仿;或者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 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情景教学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性, 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处于“被学习”的状态,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真正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对外汉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被许多教师所认可, 并广泛应用。

词汇的意义与运用十分复杂, 同样的词义却有着不同的用法, 不同的词义又有许多特定的用法。单纯地让外国学习者从课本上学习词的意义和用法显然是不够的, 加之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 很难避免一些词汇的错用。情景法作为语境法的一个重要形式, 主要通过设计真实语境, 对实例进行描述, 使外国学生将所学习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场景中, 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

二.情景法在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在设计情景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情景的接受度与理解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班里, 也会因为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出现理解差异。因此, 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有层次的进行情景设置。比如在讲解“糟糕”这个词时, 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语境:

老师:马吉 (学生名字) 睡觉。一看表, 哦!九点了。我们八点上课, 马吉九点起床。他心里面应该觉得什么?

学生们: (个别学生) 糟糕?

老师:马吉迟到了, 真糟糕。糟糕是好还是不好?

学生们:不好, 非常不好。

老师:考试, 题很难。你们听不懂, 看不懂, 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们:真糟糕。

老师:很好。再听, 金林 (学生名字) 和女朋友一起去吃饭, 他们吃完饭一看 (教师做找钱包的动作) , 没有钱。

学生们: (笑) 真糟糕。

老师:这个时候可以说真糟糕。你去公园玩, 但是下雨了。你没有雨伞......

学生们:真糟糕。

老师:很好。

以上案例中, 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对形容词“糟糕”进行讲解。讲解的时候, 教师以班里某位学生上课迟到的事情为例设计情景。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 使学生不用“糟糕”这个词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情景的设定下“逼迫”学生去使用新词。当学生理解词义后, 教师又引导学生辨别“糟糕”一词是用来描述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在情景的帮助下, 学生掌握了“糟糕”一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然后教师再通过设计考试题很难的例子对该词进行巩固。最后, 当老师设计语境, 如“金林和女朋友一起吃饭, 没有钱。”和“你去公园玩, 下雨了, 你没有伞”时,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回答出“真糟糕”。

再比如, 教师在讲解动词“干”时可以设计以下情景:

老师:马吉 (学生名字) , 你今天迟到, 你在房间干什么?

马吉:睡觉。

老师: (问全体学生) 马吉在房间干什么?

学生们:马吉在房间睡觉。

老师: (板书:干什么) 我们以前学过一个词, 是什么? (板书:做)

学生们:做。

老师:对, (板书:做什么) 你在房间做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常常会用“干”。大家看, 金林在干什么?

学生们:玩手机。

老师:金林, 你在干什么?

金林: (笑) 玩手机。

老师:上课的时候, 不要玩手机。你们来中国干什么?

学生们:学习汉语。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发现, 该教师在讲解动词“干”时和讲解“糟糕”一词时使用了同一个真实场景, 都以学生迟到为主题进行了情景设置。并对事件的主角进行提问, 回答者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很容易理解和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与情景主角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其他的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示范, 学习者可以对其进行模仿练习。在学习者通过情景设置了解了生词意思之后, 教师便开始对学习者的一些日常生活进行提问, 慢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老师通过提问“你在房间干什么?”促使学生自己配合着身边的情景去思考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能够回答出“我在房间睡觉”、“我在房间看书”等, 便可证明学生已经理解了“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随即, 教师又对“干什么”进行了练习。教师从课堂中找例子, 即兴设计情景。例如发现学生没有认真听课, 在玩手机, 便就该学生的行为向全班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再一次练习了和“干”有关的句子, 加深了印象, 同时还提醒大家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

汉语词汇教学说难也难, 说易也易。词语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的讲解相对容易, 除了使用情景教学法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许多教学辅助工具, 如实物、图片或者肢体语言等对实词进行讲解。而对于虚词或词与词相组合的短句来说, 借助情景教学法也能够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 教师讲解“有意思”这个短语时, 可作如下情景设计:

老师:学习汉语有意思吗? (板书:有意思)

学生们:有, 很有。

老师:很有什么?

学生们:很有意思。

老师:好多学生说汉语很难, 但是...... (引导学生念板书内容)

学生们:但是有意思。

老师:很好, 一起说。汉语很难, 但是怎么样?

学生们:汉语很难, 但是很有意思。

老师: (笑) 汉语有意思吗?

学生们:有, 非常有。

老师: (笑) 为什么?真的吗?

学生们: (笑) 真的, 真的。

老师:好。跟我一起读, 汉语很难, 但是很有意思。

学生们:汉语很难, 但是很有意思。

老师:你们觉得, 老师上课有意思吗?

学生们:很有意思。

老师:有的学生说:“老师上课, 我想睡觉。”这样, 老师上课有意思吗?

学生们:有意思。

老师: (笑) 有意思?你们都想睡觉了, 是有意思吗?这个不是的。应该说? (老师摆摆手)

学生们:没意思。

老师:李老师上课没意思, 所以我想睡觉。或者我想吃东西。还可以说我想聊天。懂了吗?

学生们:懂了。

该教师在讲解“有意思”这个短语的时候, 并没有将其拆分为“有”和“意思”。因为“意思”一词有很多种解释和用法, 如果对该词进行单独的讲解可能会出现由一个词义带出另一个词义的现象。这样易给学习者造成困惑, 反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案例中的教师是将这个短语作为一个整体, 直接套在句中讲给学生。讲解时先从学生们熟知的“汉语难不难?”句型入手, 引导学生学习“汉语很难, 但是很有意思。”之后, 又以真实课堂为例, 询问学生“李老师的课有意思吗?”这样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使学生掌握了“有意思”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当学生掌握应学知识后, 教师可以乘胜追击, 设计例如“老师上课, 我想睡觉”。的情景, 从而引出“没意思”的讲解。

三.情景教学法与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主要是教师通过语言来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描述与讲解。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表达能力, 有的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讲得趣味横生, 使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老师却因为表达能力欠佳, 无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而情景教学法是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构建和设计, 通过对设计好的情景进行描述, 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情景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模仿和练习。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而且还能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 情景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条条框框,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从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情景词汇 篇7

1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及重要性

1.1 特点

1) 基础性。语音、语法和词汇是语言三要素, 若词汇量不足, 语音发音如何标准、语法学得再好, 也难以进行正常交流;

2) 丰富性。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内容颇为丰富, 除了记忆单词词性、基本释义等知识, 还包括搭配使用、习惯用法及其蕴含的文化;

3) 文化性。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 有其独特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 从词汇中可见一斑, 所以说词汇教学即英语文化教学;

4) 艰难性。大学与中学不同, 尤其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每周仅有4节英语课, 时间有限而内容繁多。如何让学生记忆理解量词汇, 并完成包含口语、听力、写作、阅读等内容在内的英语教学目标, 有着很大难度。

1.2 重要性

单词是英语短语、语法和听说读写形成的基础, 是成功运用英语的关键。对多数大学生来说, 听力一直是弱项, 而英语中有很多词汇发音极为相似, 如custom (习惯) 和costume (服装) 、compliment (赞美) 和complement (补充、附加物) 等, 若是一段话的关键词, 学生很难辨认, 那就会出现理解错误。阅读中同样如此, 没有大量词汇积累, 阅读水平难以提升, 而阅读面则影响到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 重新认识英语词汇教学, 可发现过去教学的弊端。因此要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靠近现代化教学要求。随着英语教学不断改革, 教师也应加以反思, 积极研究引进新方法, 通过传授词汇记忆技巧、教学策略等, 提高课堂质量。学生在新教学方法中感受到兴趣所在, 学习效率提高, 有助于增长自信, 进而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2 人文情景在大学英语语言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 以有趣的人文情境加强记忆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若是对某件事兴趣浓厚, 便会主动去做。英语教学同样如此, “一言堂”灌输式教学虽被摒弃, 但课堂上仍能找到一些残留痕迹, 在此模式下, 学生较为被动, 完全被老师掌控, 以致兴趣逐渐丧失。人文情境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课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者, 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人永远是教学中最根本的因素, 需突出人的灵活性、主动性。单词是死的, 内涵的文化意义却充满了趣味性, 机械式教学显然不适合, 教师应深入挖掘, 以有趣灵活的方式让单词内在趣味性呈现在学生面前。如“Jack is a jack-leg doctor, he hurt patient’s left leg yesterday.”这句话的意思是“杰克是个不称职的医生, 昨天伤了病人左腿”。如何理解‘jack leg’是关键, 其实‘leg’并没有实际意义。Jack是英语中一个极为常见的人名, 可泛指普通人和物, 如“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 聪明孩子也变傻) , 而“Jack knife”则指的是一种普通的折叠刀。在美国口语中, ‘jack leg’其实是指“外行、不称职的, 蹩脚的”。在单词教学中若采用这种方式, 学生必然兴趣盎然。教师对学生说“上帝转身是小狗”, 学生不明就里, 但很快就明白god反过来就是dog, 然后教师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有学生说生活 (live) 颠倒即罪恶 (evil) ,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便能记住“saw (锯子) 、rood (十字架) ”等许多单词。当然, 这只是一种方法, 另外还可通过分享笑话、课前三五句自由谈、每日一则谚语、集体演唱英语歌曲等方式进行教学。只有将死教材活用, 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体现其主体地位。

2.2 以宽松的人文情境创造和谐课堂

大学英语课程时间极其有限, 需充分利用课堂, 因此务必要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关键在于师生关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语言是交流的途径, 在交流中学习词汇, 往往能事半功倍。师生间也充满着人文精神, 教师不应主宰学生, 而是引导, 让每个人都能积累情感体验, 能够发表自身意见。诸多实践也证明:有愉悦的课堂, 才有高质量教学。一个单词很简单, 教师在课堂与学生交流时, 不能局限于教材释义, 应尽可能地导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而往往了解了文化背景, 便能轻松掌握许多相关词汇。如politician有政治家、玩弄权势者的意思, 但在“You need to be a bit of a politician to succeed in this company”这句话中, politician翻译成“政治家”显然不太合适, 而翻译成“精明圆滑的人”才符合原话意思。其实, 英语中“政治家”有个更贴切的词:statesman, 是指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Politician在美国英语中贬义色彩较为明显, 是指为了谋取私利而搞政治手段的人。可见, 单词和语境、文化结合颇为重要, 否则易出现错误理解。He is a big potato in that area, 即在那个区域他是个大人物, 此处“big potato”并非大土豆, 而是“大人物”的意思。猫头鹰是owl, 在英语中寓意智慧和冷静, 在汉语中却表示不吉利。所以在交流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意义。而场合不同, 单词用法也有差异, 如非常佩服某人, 非正式场合可表达为“take one’s hat off to him”, 但正式场合多使用“admire him greatly”来表示。另外, 在课堂交流中可大量使用一些常用搭配, 增加学生词汇量, 如雨下得很大表示为“rain heavily”, 睡得很熟表示为“sound sleep”等。

2.3 以多元化的人文情境体现教学方法多样性

有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也很感兴趣, 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成了考虑重点。以往教学中, 教学方法太过单一, 难以创新, 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许多新方法相继应用于教学中,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教材是最直接的工具, 但并不是唯一工具, 特别是当前多媒体教学颇为流行,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电子教材、视听教材、图片动画等都能用于课堂教学, 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在理解原教材基础上所做的重新建构, 根据学生兴趣、学习能力制定出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人文有着很深内涵, 涉及感觉、心理、生活、情感各个方面, 构建人文情境时也应体现出多元化特性。

例如: (1) 图示法, 教师画出dome (圆顶) 、triangle (三角) 等形状, 学生便很容易理解; (2) 动作演示法, 即通过肢体动作将单词表现出来, 如“frown on sth”表示不赞成某事 (disagree with sth) , 教师可做思考状, 然后摇头; (3) 变换表达法, 即利用学过的或简单的单词让学生掌握新词, 如“wax”为增大、变大, 可将其用“to grow”、“increase”等词解释, 方便学生记忆; (4) 谐音记忆法。该方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主要是利用母语表达方式记住英语。如遇到害虫, 我们经常会选择拍死它, 而英语pest (害虫) 发音与汉语“拍死它”极为相近, 记忆理解都减轻了不少难度。“frugal”翻译为节俭的, 俭朴的, 有人翻译为汉语“腐乳够”, 即吃饭只吃腐乳就够了, 以此来展现节俭。不得不承认, 这种记忆法在很多时候的确有很好的效果; (5) 描述法, 如把comedy (喜剧) 解释为“a play that can make you feel amused”, 解释distract (使分心) “Playing games distracts you from your homework.That is to say, game takes your attention away from your homework”. (6) 构词法。英语中有词根、前缀和后缀, 这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 通常在最初英语学习时教师都会有所介绍, 大学英语课堂上同样要掌握这种方法, 尽可能地掌握常用的一些词根和前后缀。如appear为“出现”, 则disappear为“消失”, appearance为“外观、外貌”。Ordinary表示“平常的”, 前面若加上extra-, 则表示为“非同寻常的”;mature翻译为“成熟”, immaturity则是“不成熟”;marry表示“结婚”, 则premarital则为“婚前的”; (7) 分类记忆法。这与联想记忆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即以一个词为中心, 将相关词汇同时放在一起记忆。以marry为中心词, 可搜寻同类词汇, marriage (婚姻) 、wedding dress (婚纱) 、bride (新娘) 、groom (新郎) 、propose to sb (向某人求婚) 、get married with (与某人结婚) 、couple (夫妻) 、fall in love (坠入爱河) 、fall out of love (失恋) 、divorce with (与某人离婚) 等。

2.4 创新评价方式

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但很容易被忽视, 有些教师则将评价过于形式化, 敷衍了事。如此一来, 就不能对课堂效果有个清楚的了解, 也就不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以致教学水平长期停留于一个水平难以提升。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应对课堂评价环节加以重视, 并积极创新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 还可采用学生互评、分组评价等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互相指出不足之处, 教师在旁加以记录, 然后才能根据问题采取解决措施。而评价环节也应体现出人文精神, 不能太过严苛, 也不能太过随意, 应根据事实采用委婉性和鼓励性的语言, 尊重学生, 并增强其自信。

2.5 强化阅读和口语锻炼

教材词汇是基础, 基本掌握之后不应停止, 而应更进一步学习更多词汇, 阅读是最好的方式, 对发音、词汇量、语法学习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通过大量阅读, 才能快速提高英语词汇量, 而此过程中, 当语感和语境培养出来后, 学生遇到生词往往并不需要查阅工具, 就能大致判断出生词含义。所以, 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等报刊比较适合大学生阅读, 教师可定期对学生阅读成果加以检测。此外, 语言表达才是最终目的, 所以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之后, 还应积极参加口语锻炼,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对词汇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 考验的是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 尽量能够提供专门练习的环境。

3 结束语

词汇在英语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础,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文情境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与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密切相关, 对英语词汇教学大有裨益, 应当合理构建趣味性、多元化、和谐的人文情境, 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好.分析人文情境构建中的大学英语语言词汇教学[J].教育界, 2013 (28) :87-88

[2]林敏.探析人文情境构建中的英语语言词汇教学[J].青年文学家, 2013 (13) :80.

[3]何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以贵阳学院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情景引入 下一篇:论新经济形式下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