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优化(精选十篇)
情景优化 篇1
过去, 我们许多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课前交流。其实, 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恰当的交流对激活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案例片断中, 教师从带“草字头”的字一般都与植物有关入手, 采取与学生轻松对话的方式, 娓娓而谈, 导入新课。紧扣课题,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四个问题。课前交流的内容与本课课题导入密切相关。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广泛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学习热情高涨。同时, 也有效地积累了词语。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 所以我们经常要温故而知新, 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真正理解了, 领会了, 尽可能地用过了, 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看到“草字头”会联想到与植物有关, 就是在运用中巩固词语, 做到记忆犹新。
识字始终是低年段的重点, 如何引导孩子们自主识字是我们低年段教师永远探讨的主要问题。这是随文识字、自主识字的教与学的环节。这个教学片断中, 老师用了“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比较”“拆部件”“用动作”“编儿歌”等方法帮助孩子们识字, 环环相扣地教, 孩子们充满趣味地学。利用顺口溜记忆所学的知识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记忆方式, 在生字学习上我们不妨也拿来用一用。一是节省了时间。死记硬背效果差不说, 还费时间, 而利用顺口溜, 效率又高又省时。二是培养了自己的概括思维能力。把一些词语编成顺口溜, 看似容易, 其实也难。三是使人觉得学习语文还是饶有兴趣的。
创设有效情景,优化语法教学 篇2
语法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如何使语法课堂教学有新意、有创意且有活力,一直困扰着许多英语教师。笔者最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上了一堂较为生动活泼,有趣高效的“虚拟语气”语法课。笔者在该课时中结合了诗歌、歌曲、漫画、寓言故事、电影台词等形式对非真实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的三种形式进行了生动的诠释,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活动来检验并巩固学生对非真实条件虚拟语气的学习及应用。基于交互式白板的“互动”性,以语言的全面实践为原则,本堂课将语法教学融入听说读写译的教学实践,充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总结语言形式及用法的能力,锻炼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素质潜能。
二、 “虚拟语气”教学实践分析
1. 导入——电话录音及诗歌形式
借助一段有趣的电话录音与一首优美的英文诗歌“If you were a teardrop in my eye”来引出虚拟语气的概念。学生观察两段文字里谓语动词的形式并思考两者的区别,从而引出电话录音材料里所提及的条件句为真实条件句,即其陈述的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事实,因此要用陈述语气;而诗歌里所提及的条件句是跟现实相反的,不能或不太可能实现的条件句,即非真实条件句,从而引出虚拟语气的概念。通过对两个创设语境的对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非真实条件虚拟语气的概念及用途。
2. 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歌曲形式
给学生播放歌曲“If I were a boy”, 电子白板上呈现挖了空的歌词,学生听歌并补全歌词。听后由学生把答案写在白板上,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改。之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学生观察划线部分句子,找出动词形式规律,得出结论。该环节融语法教学于听力中,让学生在动听的英文歌曲中感受英语语法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同时,学生也可以走上讲台,对教学内容进行操作,体现了学生的能动性。
3. 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寓言形式
学生阅读寓言“A farmer and a snake”, 并思考问题“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 farmer hadn??t seen the snake?”。 由于问题设置难度不大,学生有话可说,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清楚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之后,教师向学生呈现三个主从句,与学生分享自己就该问题的看法。这三个句子是以错误顺序呈现的,因此学生可在白板上操作,对句子进行重新排序: “If the farmer hadn??t seen the snake, he wouldn??t have put it under his coat. If he hadn??t put it under his coat, the snake wouldn??t have bitten him. If the snake hadn??t bitten him, he wouldn??t have died.” 学生观察句子,关注主从句里谓语动词的形式,得出结论。该环节融语法教学于阅读中,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熟悉的寓言故事中体味虚拟语气的魅力,在英语交际中运用虚拟语气。
4. 与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影视台词形式
呈现电影“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学生翻译。之后呈现译文“If God gave/should give/were to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ould tell the girl ‘I love you’”. “If my love had to be set a time limit, I wish it would be 10,000 years.”学生通过观察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形式,得出结论。该环节融语法教学于翻译中,选取的材料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电影台词,激发了学生学语法的兴趣和热情。
三、 趣味化练习,检验并巩固
语言学习是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经过一定的语言输入后,要设计一定的练习活动检验并巩固学生的语言输出效果。与以往的语法练习不同,本堂课练习也充分考虑了语境的创设,采用了丰富的漫画图片,笑话以及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场景,设计了“一起来找茬”,“开心一笑”,“大海捞针”及“台词创作”等活动形式来检验并巩固学生对非真实条件虚拟语气的学习及应用。
在“一起来找茬”活动中,借助一张漫画设计漫画语言。该语言某处存在语法错误,要求学生利用本课堂所学知识找到并纠正其中的语法错误。在“开心一笑”活动中,借助两张学生的照片,在旁边设计一个笑话对白,要求学生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补充对白,然后请这两名学生真实模拟该笑话对白。“大海捞针”环节同样设置了一个“美人鱼向上帝祈祷想成为人类”的情景,但美人鱼的某些话被海水给淹没了,请学生利用电子白板里的放大镜在海洋里(白板上设置了图片)找答案。“台词创作”则从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里精选出三幅电影画面,设置三个电影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提示完成台词创作并表演。
各个环节的语法练习都基于语境的创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课堂互动性极强,课堂气氛高潮一浪接一浪。
四、 结语——教学实践意义
本课例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课堂多元化互动的优势,在教学中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创设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情景创设,给语法教学增添别样的魅力,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过程中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并且最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景,优化英语课堂 篇3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情境
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第一教育, 所以英语教学充分地肯定家庭教育的地位是必须的、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可以简单地认为学生英语的学习就是让家长督促其子女完成家庭作业, 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久而久之, 只能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 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英语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读和讲, 那么肯定让学生感到乏味, 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带有激情, 这激情也必须同样是多方面的, 而且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我注意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又很羞涩的特点, 让自己和学生一起运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体态语言来学习英语, 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既注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注意分散教学内容的难点, 我就把部分学习内容用歌曲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使得英语与音乐融为一体, 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内容, 表现情景特征, 创设有声有色且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良好的课堂情境创设, 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去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因为在平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通过上述手段创设情境, 那是课堂教学的时空所限, 也是根本不可能完全做到的。所以必须要求我们注意去移植情境。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下雨情景的课。应当说这在课堂上是无法通过表演完成教学任务的, 该老师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创设良好的实践情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教育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统一。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必须以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基础, 而小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又必须通过其学习课程内容的课外实践活动来予以支撑。英语教学同样需要这样, 所以运用情境教育思维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尤其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情境。因此在平时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中, 我充分注意课外实践活动的互动性和全体性、兴趣性。首先是力求做到实践活动的互动性, 尤其注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在平时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 总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实践、讨论、发现提高, 老师能不插手的, 坚决不插手, 学生能探究出的, 坚决由学生探究出来。学生暂探究不出的, 我也佯装不懂, 而由学生在互动的基础上发现。其次是力求做到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性。这就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组织必须具有匹配的科学性, 在匹配小组时, 我力求做到灵活机动, 并不固定。根据综合实践能力的强弱划分小组时, 有时是强强联手, 有时则是强弱组合, 强强联手时可使强者获得更深层次的发现, 强弱联手时可使弱者得到帮助。有时我还把众多的弱者结合到一起, 这样他们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再次是力求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性。实践资料非同于课程资源的简单运用, 它必须要考虑小学生对英语实践活动的兴趣, 应力求做到这几点:一是新颖的, 是学生课本上已呈现的;二是实在的, 不是学生所捉摸不透的;三是有感的, 应当是让学生明确“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 要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 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摘要:英语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为主, 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维持他们的最佳情感状态, 收获最大化的知识。在小学英语的启蒙教学中, 如何运用情境教育思想培养好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关系他们学习效率的重要问题。创设精巧的教学情境, 构思多方位的学习情境, 才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钻研的课题。
关键词:情境教育,英语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章肇中.外语教学法.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第二版) .
[2]谭弘剑.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 2001.
[3]宋姝彧.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05.
[4]冯伟伟.日常会话和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语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4.
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优化探讨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情景教学 优化 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情景教学法应运而生。近年来,情景教学法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日渐突出,它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创设灵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目前高中语文情景教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务之急。
一、高中语文課堂情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各种教学问题日渐突出,对情景教学的实施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主要问题有:一是语文教学创设的情景不够生动活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部分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只是形式,实质性内容很少。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情景,效果极差。二是学生主体性地位不被重视,想象力的发挥受到遏制。在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控制着课堂,不给学生任何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三是教学主线与情景设计出现严重冲突,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而忽视教学整体目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问题还有很多,不再一一说明。
二、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以教材为切入点,创新情景教学导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丰富内涵,以教材为切入点,创新情景教学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课堂导语对学生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语便能很快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前提,必须加以重视。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导语导入课堂:“在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是表现凄美爱情的,这些爱情故事惊天地、泣鬼神,甚至让宇宙也为之动容,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从故事的海洋中搜罗出这些故事来。”学生们思考后回答“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师接着说:“大家回答得很对,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去体味爱情的伟大。”这样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导语,既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给了学生充分想象与联想的广阔空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声情并茂的情景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情景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视觉盛宴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诱导学生进行创新与想象,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将烦琐的知识具体简单化,将生字、课文以声音、图片甚至视频的方式呈现,创设动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突破重难点,实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中,曹雪芹借黛玉之眼详尽描述了贾府的繁荣气派:人物繁多复杂,建筑结构、房屋摆设精巧耀眼。但单纯的文字描述难免枯燥,许多学生兴趣全无。于是,教师可以先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在视频播放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视频中各种信息与原文对照,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被极大提高了。
(三)引入问题情景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的密匙。高中语文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巧妙引入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和知识价值的问题,对激活学生思维、推动情景教学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问题情景教学要求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不仅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也要善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质疑、析疑、解疑、答疑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比以前学过的散文《春》,总结出二者在文化背景、语言风格与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思维往往受其限制,不能及时发散,而教师的这个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灵动地思考,使学生很快融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中。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尽快找到问题答案,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环节,由学生自由向老师提问题,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四)增强课堂生活气息,让语文牵手生活
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生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要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语文生活性的特征,在高中语文情景教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概念,使语文牵手生活,鼓励学生走出课本,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蒙上眼睛,感受海伦·凯勒失明后内心的黑暗与恐惧,激励学生珍惜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可促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情景中仰望生命的美好,培养坚强的生命体格,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努力成长。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鉴于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课堂主导性的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性策略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才能逐步打造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景平.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王滨忠. 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研究[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8):35.
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优化课堂教学 篇5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可以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结合本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体会与认识,对设计问题情景谈谈看法。
(一)设计问题情景的类型
1.利用趣味故事和数学史话设计问题情景。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文化,可以揭示数学科学中的人文精神,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这是新课标的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故事和数学史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
在教数学时,教师可讲一些数学小故事。如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数学中的——倒序相加法。
通过这类有趣的故事,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2.借助实际生活设计问题情景。数学有些是由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有些是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数学问题的引入也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如果将数学问题改编为实际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便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材里《不等式》一章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a、b、m∈R,且a
3.利用游戏设计问题情景。学生在游戏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兴致勃勃。游戏的趣味性是诱发兴趣的关键。如果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学生游戏,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从相关学科中设计问题情景。数学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上述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概率原理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立体几何中的正多面体与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的联系,三角函数与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因此在教以上知识点时,可适时设计与相关学科联系的情景,强化数学的工具性、基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采用变式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变式问题情景。变式问题多且有层次性,入手相对较易,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不仅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而且体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设计问题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情景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统摄性。设计的问题应该是统领一节课主要知识的典型问题。
2.趣味性。设计的问题若能生动有趣,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
3.可及性。跳一跳,够得到。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应有一种入手容易但又不太好解决的意味。
4.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
5.挑战性。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
6.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并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篇6
我主要按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各种情景, 即创设语言使用、信息交流的环境, 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 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手段, 是生活的一部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并运用各种手段, 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用到的创设情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插图、简笔画和卡片, 创设情景
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 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 在练习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 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 图中有两个人在对话, 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幅含有天气标志的图画, 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编成各种对话。
反之,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 必须熟读对话, 反复揣摩, 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例如:在教授boy, girl, man, woman, bird, cat等单词时, 我就使用了简笔画和卡片进行情景教学。用简笔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以上单词的基本意思后, 就用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具, 指着一个女孩问:Is this a boy?学生回答:No, she isn’t.指着自己 (女性) 问:Am I a man?学生 (大笑) 回答:No, you aren’t.又指着卡片上的一只鸟问:Is this a cat?学生回答:No, it isn’t.
记得在讲述说明文“How to plant a tree” (怎样植树) 时, 我先用简笔画形象地展示出植树的每一个步骤, 然后把关键的动词短语板书在简笔画下面。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当我再让学生复述时, 他们显得游刃有余。这不禁让我感到惊喜!以前每次让学生复述一篇说明文时, 他们要么像是在背诵, 要么就没有条理, 非常恼人, 但这次却很成功。这是简笔画的功劳呀!所以, 利用插图、简笔画和卡片创设情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毕竟, 它是最简便易懂的, 而且又让学生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聆听声音, 创设情景
在学习动物名称时, 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 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 cat, 喵喵喵;dog, dog, 汪汪汪……这样, 学生就会很有兴致, 有的装成猴子, 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都变得流利起来, 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也可采用听音辨动物的方法, 如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这课时, 要学tiger, elephant, koala, dolphin等动物名称, 我先让学生分别听动物的叫声, 猜是哪一种动物, 大家纷纷举手, 猜对后再引出一个个新单词, 学生们对此感到特别兴奋, 兴致达到了高潮, 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 争先恐后地回答, 整堂课气氛活跃, 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掌握了知识, 活用了英语句子。这种聆听声音、创设情景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学习交通工具单词上, 如car, tractor, bus, train, ship, plane等, 把它们的声音录制下来, 让学生听了以后猜是哪种交通工具, 再引出要教的内容, 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三、拓展想像, 创设情景
初中生思维活跃, 想像力丰富。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中的teacher, student, nurse, doctor, policeman, actor, reporter, waiter, work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时, 有的学生已听说过, 如单纯认读单词, 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教师通常采取实物、图片、投影等形式辅助教学。但是对于这一课的单词如果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学起来不会带劲, 因为学生们目前没有面临“你的职业是什么?”的问题, 他们都是学生, 即使弄一些关于职业的头饰或图片让学生来说, 也很缺乏真实性, 学生们积极性不会太高。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 我突然想起我教的这两个班级最近正在准备的班会:“我有一个梦想”。为何不能跨越时空, 给学生设计这样一种情景呢:利用已学的句型“I am...”引出各个单词。于是, 我给学生们扩展了一些关于职业的词语, 如:driver, farmer, postman, engineer, boss, fireman, milkman...我一改平日的认读方式,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二十年后, 我们进行一次返校活动, 当我们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园里时, 你会向你的老同学介绍……”情景给出后, 学生们都很兴奋, 积极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样子, 没有了枯燥的机械认读,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自由的想像。上台表演的同学, 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的句型“I am...”介绍自己的职业, 并加上已学过的一些寒暄、问候的话语, 如:Hello!Hi!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自主地完成了比较精彩的对话。
四、把实物带入课堂, 创设情景
实物是最形象、直观的, 用实物创设情景,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解“I’d like some noodles” (我喜欢面条) 一课时, 我提着一个装有cabbage (白菜) , potato (土豆) , tomato (西红柿) 等食物的菜篮子走进了课堂。我首先在逐一介绍这些食物的过程中引入了本课的新知识, 学生都很认真, 然后, 我再利用这些食物开展了一个小游戏, 即让学生闭上眼睛, 触摸这些食物, 并用句型“I’d like...” (我喜欢……) 进行猜测,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巩固了所学新单词、短语, 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情景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 富有生活气息, 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 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语言信息输入, 使学生产生语言内化,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跃进.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9.
[3]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
巧创高职英语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篇7
1 创设富有语言文化气息的情景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英语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英语学习,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认识英语这门语言的特征, 英语语言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反思本族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 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加深语言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主角的真诚倾诉、希拉里在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时的激情演说、影片《狮子王》中几个“角色”的真情对白……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情景, 通过英语才艺大赛介绍给高职学生, 对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尤其是对英语口语交际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 把它们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同样也可以很大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
2 利用学生对英语的新奇感以激发兴趣
青年人对陌生的奇异现象往往有一种新奇感, 尤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海洋。如英语广告欣赏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英语广告汉语欣赏:名牌产品的广告。
1) Communicationunlimited.沟通无极限。
———摩托罗拉手机
2) Connectingpeople.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手机
3) Intelligence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
———摩托罗拉手机
4) 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
———麦斯威尔咖啡
5) Nobusinesstoosmall, noproblem toobig.没有不做的小生意, 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IBM公司
6) Ourwheelsarealwaysturning.我们的车轮常转不停。———五十铃汽车
7) Therelentlesspursuitofperfection.不懈追求完美。———凌智汽车
8) TheworldsmileswithReader'sDigest.《读者文摘》给世界带来欢笑。———《读者文摘》
等等还有很多, 这些广告每天都会在电视上出现, 如果平时稍加留心就会记下它们,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看一看、讲一讲来获取新知识。学生也会自觉自愿的投入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
3 创设勇于探索的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探索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重视发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Attheinformationdeskofatravelagency》 (大学英语1unit7) 和《TravelinginChina》 (大学英语2unit5andunit6) 两课时, 我让学生收集了关于美国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有关资料, 在接触美国文化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在他们有了答案之后, 再通过总结美国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 举例加以说明:美国的饮食文化以肯德基 (KFC) 、麦当劳 (McDonald) 、Hot Dog (热狗) 、可口可乐 (CocaCola) 、星巴克 (starbuckscoffee) 等为代表, 其文化和经营理念已经远播世界各地。此外, 还有美国人特别钟爱的水果思慕雪 (fruitsmoothie) 和引以为豪的花生酱 (peanutbutter) , 美国人还喜欢在饮料和水中加冰块。代表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餐馆在各有特色的美国社区里能够满足不同食客的食欲, 如:中国几大菜系, 日本寿司 (sushi) 和意大利面食 (pasta) 等等。美国的娱乐文化场所有著名的迪斯尼乐园 (Disneyland) 、百老汇剧场 (Broadwaytheatres) 、好莱坞 (Hollywood) 、环球影城 (UniversalStudio) 和分散各地的赌场 (casino) 和酒吧夜总会 (nightclub) 。美国的世界一流的媒介机构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国家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等美国还有由传统发展而来的摇滚音乐 (rock-and-roll) 、爵士乐 (jazz) 、乡村音乐 (countrymusic) 、蓝调音乐或布鲁斯音乐 (blues) , 也有最新火爆、并不断蔓延开来的街舞 (Hip-Hop) 。译作“嘻哈”, 字面意义是轻扭摆臀, 它有四个主要的文化元素, 即:音乐节目主持 (Dj) 、说唱 (rap) 、街舞 (breakingdance) 和涂鸦 (graffiti) 。在纽约的一些建筑物的墙壁上有许多涂鸦艺术, 而在地铁里面, 有一些年轻人在跳街舞。还有奥斯卡电影的影响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美国电影、电视、小说文化对人们的各个方面都在起作用。美国文化十分丰富, 除以上两方面还有很多方面的文化, 如:赌彩文化、商业文化、节日文化、特殊社会群体文化和反主流文化等等。这些作为文化背景, 可以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美国文化, 领悟美语词汇, 我继续提问:“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有什么特色?”我这样一问, 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激情高涨, 跃跃欲试。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同时也为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育, 正是水的载歌载舞, 而这水, 就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更应该对学生充满责任、真诚、理解、智慧的理性的爱。以高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层次为基础,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辅导为重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动用各种手段鼓励、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实现大面积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从而不断探索思考和实践高职英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教学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情景, 诱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 从创设富有语言文化气息的情景、利用学生对英语的新奇感以激发兴趣、创设勇于探索的情景3方面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 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文化气息,新奇感,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2]郑月波.学习英语典故了解英语文化[J].英语知识, 2008 (7) .
情景优化 篇8
一、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寓教于乐是很多教师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这是因为在游戏的氛围下,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会更加积极主动,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诸多益处。在化学课堂上, 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加入一些小游戏, 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就会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给学生讲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这节内容中的空气的组成之前,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就先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 手摸也没有;嘴嚼无滋味, 没它活不久。”听说是猜谜语, 学生立即来了兴趣, 连平时那些不太愿意听课的学生也积极地加入到猜谜语游戏中。这样, 一个简单的小游戏, 就把全班学生顺利地引入了要学习的知识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有效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当然少不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 很多化学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探索都要用到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实验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与教师用语言讲解知识相比, 通过化学实验, 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体验, 这样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如此, 化学实验过程由于生动直观的特点, 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调动学生主动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化学课堂上, 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 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的知识时, 就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食醋、矿泉水、洗发水、洗衣液等液体, 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分发p H试纸, 让他们测定家中带来的液体的p H值, 判断它们的酸碱性。在实验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显得兴致勃勃, 一边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 一边积极地讨论, 最后收到的效果非常理想, 这就是实验的魅力。
三、利用生活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 很多化学知识一旦还原到了现实生活中, 就不会再像教科书中的化学知识那样显得高深晦涩。因此, 相较于教材上的文字知识, 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化学知识往往更感兴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 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 利用生活实物创设教学情境。例如, 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就会经常收集一些日用品的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产品之中含有什么物质、具有什么用途。由于这些生活用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 因此, 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很多化学物质的性质特征。通过生活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不但可以让化学知识看起来更加平易近人,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实验方案, 分别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以及纯碱与稀盐酸反应, 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依据每个实验方案中物质的特性思考一下, 哪一组最适合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 第二, 思考一下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二氧化碳气体? 第三, 怎样收集气体才能获得较纯净的气体? 这样几个问题的提出, 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活动, 大家一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一边进行探索和交流, 很快就进入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五、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教学情境
说到教学情境的创设, 多媒体工具无疑是一个“全能型选手”。多媒体工具是一款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通过多媒体工具, 可以向学生展示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各种教学材料, 甚至一些难以在课堂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场景, 通过多媒体也能够轻松地展示给学生。例如, 在讲到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的物质时, 借助于多媒体, 可以轻松地突破以往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知识难点, 这就是多媒体的优势。因此,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 归根结底是为了给学生营造有利于主动学习和体验的环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 我们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努力让化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 进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亚.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有效设计[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9 (12) .
[2]王俊彦.初中化学课堂创设情景导入教学的技巧[J].学苑教育, 2013 (14) .
情景优化 篇9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创设生活情境的。
一、发挥媒体优势,适时展示情境
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保证。作为品德教学,讲究的是情境的创造,尤其是品德与生活,与社会综合研究性活动课程,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用武之地提供了绝佳场所。如在教学《做事不拖拉》一文,教学伊始,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寒号鸟做事拖拉的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了上来,学生会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又如学习《心中的110》一课,让学生想一想、走一走、看一看,真真切切地去体会安全的重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物投影的真实性;录像的灵活性等等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为更多掌握丰富的知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二、巧设故事佳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充满思考性的的故事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增强探索的欲望。教师从课题入手,启发性、趣味性、新颖的故事导入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迅速投入到文本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做事不拖拉》
1、故事引入,了解拖拉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寒号鸟(出示寒号鸟的图片)。我们一边来听一听寒号鸟的故事,一边想一想,这个新朋友我喜欢吗?为什么?(播放《寒号鸟》的动画片)
师:你们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呀?(揭示板书:做事拖拉)
故事中的策略新颖奇妙,学生沉浸于故事之中,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总之,成功的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知识,真正突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有趣。
三、创设对话心境,搭建沟通平台
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对话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辅助课堂实践全新的教学行为。新授课堂作为整堂课的中心环节,如果讲课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没有针对性与趣味性,学生就会没有耐心与兴趣,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不能实现了。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上,教学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创设对话情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可以起到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内容实际和条件可能,通过不同的对话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具体、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切地体悟人生的哲理,受到良好的熏陶。
表演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上采取表演的艺术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体验中思辩,在思辩中内化,从而达到指导他们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问题的目的。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基本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了上好品德课,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确立主题,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课堂中充分发表言论:或讨论,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当然,教师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激越高昂的语言让学生肃然起敬,措词优美、韵味深长的语言使学生注目神往,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澜,让学生兴趣盎然。
四、营造生活意境,深化实践主题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比如,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危险?然后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避免危险;最后,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到社区去发现危险,想方设法化险为夷。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又如在教学《心中的110》一课中,“110”数字不会说话,但拟人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110”成为一口警钟,一面镜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只要心中有110,危险就能避免。
思品课只有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才能走出单纯的知识灌输,乏味的道德说教的怪圈;只有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总之,我们在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创造一种情境、心境、意境,优化教学环境,让思品课充满诗情画意。只有创设多样的情境,单调的思品课才会变得灵动,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熏陶、建构,情感上得到愉悦;思维上得到顿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性。
情景优化 篇10
2012年笔者有幸在英国布莱顿大学 (University of Brighton, UK) 接受为期12周的培训, 零距离地体验了英国式的语法教学。笔者现对国内语法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2) 语法教学的现状。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英语、学习语法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它明确指出, 此次改革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强调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倾向。目前,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法课多以“教师刻板地讲规则, 学生生硬地记规则、机械地做练习”的模式呈现出来。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 他们不能把所学的语法灵活的运用。
(3) 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
本文所选案例是英国布莱顿大学的Gary教师给我们上的一节语法课。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 利用图片, 谈论“可能性”的各种表达方式及开展虚拟语气的语法教学课。
(4) 案例分析与思考
[教学情境再现]
Gary在白板上展示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 旁边的文字说明她家住伦敦, 要去苏格兰度假。图片的下方, 一次出现不同的出行方式——坐飞机、坐轮船、开车、骑车、步行、搭便车。看图说话的内容一目了然:一个老奶奶要去苏格兰, 谈论多少费用和多长时间, 我们根据所列出的信息进行两两对话, 对话的模式为:“What will it cost if she goes by...?”、“How long will it take if she goes by...?”。先是飞机, 然后是轮船, 接着是开车、骑车、步行、搭便车。正说得热闹, Gary打断了我们, 提醒我们, 就老奶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哪些出行方式是可能的 (probable) , 哪些是不太可能的 (less possible) , 还有哪些是不可能的 (unlikely) 。适时Gary给出表达“可能”及虚拟语气的各种表达方式。在Gary的启发下, 我们和同伴对六种出行方式进行了可能性分类并运用不同的语气进行陈述。大家饶有兴趣地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对话。而Gary穿梭于学生中聆听、点拨、点评。
[分析与思考]
Gary打破机械单一的语法授课形式, 巧用图片, 创设了情景境, 激活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巧妙地使枯燥的语法教学, 转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 学生在图片设定的情景中体验到运用目标语言的乐趣。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输入的过程, 也是检测的过程、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检测学生相关语言能力, 发现学生使用相关结构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必要的点评。在这个过程中, 语言更接近生活, 所以就赋予了语法结构实际意义, 使其所具有的交际功能这一作用得以发挥。“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从伦敦到苏格兰度假”的情景是假设的, 但是学生运用语言是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描述, 这是个准交际活动。在运用目标语法的过程中, 通过思考、交际得出了语法规则, 又在有趣的情景中加深了对其用法的理解, 起到了巩固语法规则的作用, 实现了语法输出的自动化。
(5) 反思
1) 利用图片, 巧设情景, 力求语法教学和交际任务相结合。教师要选择图片, 挖掘其涵盖的语法知识及其内在的语言内容。内涵丰富、主题突出、有针对性的图片能为教学提供合理的情景, 是操练目标语法的很好的资料。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兼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 要求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任务时还得兼顾语言输出的准确性。这样, 语法教学与图片相结合,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也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依托情景, 设计角色游戏role play, 感悟语法。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及生活经历造就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信息库, 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种信息差, 让学生进行信息的有效的互补, 那么教学任务就可能完成。Role play游戏的真正目的也就在于此。比如,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 教师可以设计role play游戏——A给B打电话, 约B一起吃饭, 讨论时间。游戏中要突显语言焦点——现在进行时。在与同伴的两两对话中, 大家你来我往, 利用将来时的各种表达, “What are you doing on Monday?”“I am going to...?”“Are you free on Tuesday?”“...”几轮对话后, 最终约定吃饭时间。游戏中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大家不满足于机械的操练, 都竭尽所能用各种表达, 将将来时演绎得生动有趣。
(6) 结束语。
直接呈现语法, 机械、刻板的操练, 无疑是耗时、低效的, 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 通过图片、role play等形式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发现语法并灵活运用, 在情景中、在交际中, 内化规则, 必将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地位的变迁及思考[J].基础英语教育, 2007 (3) :3-5.
[2]束定芳.中国特色外语教学改革探索——江苏华南实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纪实 (2009.5-2011.1)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相关文章:
情景幽默02-15
企业情景02-15
论新经济形式下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02-15
情景词汇02-15
情景引入02-15
职业经理人情景面试02-15
职业情景模拟02-15
职业英语技能情景交流02-15
情景教学法在职业中学美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02-15
历史的代价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