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及烟草制品(精选十篇)
烟草及烟草制品 篇1
直接汞测定法基于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原理,样品从干燥分解到分析测定的全过程均在仪器中完成,含汞废气经吸收液无害化处理后排放,该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极高,在一些测试领域已经得到应用[4,5,6]。本文采用直接测汞仪DMA - 80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汞的含量。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简单快速,具有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无试剂污染等优点。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DMA - 80型直接测汞仪,意大利Milestone公司; AFS 9700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海光仪器公司; Nex ION 3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国Perkin Elmer公司; BP210s天平 (感量0. 0001 g),德国Sartorius公司。
汞标准储备 溶液 (1000 μg/m L),国家标准 物质中心3R4F标准烟( 含量0. 05 mg / kg),美国肯塔基大学; 汞,硝酸 (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用水为高纯水。
1.2仪器工作原理
称重过的液体或固体样品通过自动进样器导入仪器中,热分解后其产物在催化管中催化还原,之后汞蒸汽被氧气流带到齐化管内,齐化管内的金选择吸附汞蒸汽,排出其他气体。之后齐化管高温 解析,释放吸附 的汞,最后在吸 收池内,于253. 65 nm波长处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出汞含量[7]。仪器工作原理图见图1。
采用直接测汞仪测试样品省略了化学前处理步骤,直接进行热分解、金汞齐反应及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每个样品从干燥分解到测定的全过程均在仪器中完成,测定时间约为5 min。
1.3实验方法
移取适量的汞标准工作液于样品舟中,对低含量汞标准溶液系列0,2,5,10,20,30 ng; 高含量汞标准溶液系列50、 75、100、150、300 ng上机分析进行测定,以吸光度对其汞含量绘制两条工作曲线。
将烟草及烟草制品粉碎成烟末样品,依法干燥[8]后称取试样0. 2 g于样品舟中,输入样品质量,放入测汞仪中进行测试, 仪器自动记录样品中汞的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测试条件的优化
2.1.1样品取样量
样品取样量应适中。样品取样量过多,容易加剧样品中的汞对催化管、齐化管的毒害,缩短其使用寿命; 取样量过少, 又会因样品的代表性降低引起测定误差。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汞含量一般低于0. 1 μg/g,为使得测试样中汞含量落在校准工作曲线中间段,达到较好的测试结果,可将取样量定为0. 2 g。
2.1.2仪器条件
仪器条件的设置中分解温度和分解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 不同的样品因其成分不一样,要求的分解温度和时间也不一致, 分别进行优化,如图2及图3所示。
将样品的分解温度分别设为800、850、900、950、1000 ℃, 结果表明: 当分解温度达到850 ℃ 以上时,回收率在95% 以上。试验选择分解温度为900 ℃ ; 分别设定分解时间30、60、 90、120、150、180 s。试验结果表明: 当分解时间达到90 s以上时,回收率为95% 左右,试验选择分解时间为120 s。
经过试验条件的优化,选择的仪器工作条件为: 干燥温度300 ℃ ,干燥时间60 s,热分解温度900 ℃ ,分解时间120 s, 等待时间60 s,齐化加热时间12 s,记录时间30 s,氧气作载气,压力5 × 105Pa。
2.2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按仪器工作条件对汞的系列标准溶液进行测定,以汞的质量x对汞的吸光度y(峰高)进行回归,绘制工作曲线。低含量汞(30 ng以下)其回归方程y = - 0. 00076x2+ 0. 04967x,相关系数为0. 9997; 高含量汞(50 ~ 300 ng) 回归方程y = 0. 00082x, 相关系数为0. 9992。这表明在2 ~ 300 ng范围内,汞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按试验条件对样品空白进行12次测定,以3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为0. 04 ng。
2.3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
采用空白样品加标的方式进行汞的回收试验,采用含汞0. 05 μg / g的标准烟3R4F进行添加。添加含1、5、30 ng汞。 每个水平测定7次,试验结果见表1。可见三个不同水平测试回收率在96% ~ 102%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 ,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都较为理想。
2.4样品分析
按照实验条件对多种烟草样品及烟草制品样中汞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由表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都含有微量汞,汞的含量范围主要在0. 03 ~ 0. 12 μg/g之间。
2.5不同检测方法的比对
将含汞0. 05 μg/g的标准烟3R4F微波消解后,消解液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测试结果与直接测汞仪对比。
直接测汞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相比,汞的回收率略高一些,但其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的最大优点,是直接测汞法减少了样品消化步骤,明显缩短了分析时间。
3结论
本文建立了直接测汞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汞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2 ~ 300 ng,相关系数≥0. 9992,方法检出限0. 04 ng,方法回收率96. 0% ~ 102%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 。 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高样品回收率。对常规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汞进行了测定,汞含量在0. 036 ~ 0. 120 μg/g之间。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准确、便于推广,适用于对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汞含量的快速测定。
摘要:采用直接进样,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对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汞进行了测定。对仪器测量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线性范围2~300ng,相关系数≥0.9992,方法检出限0.04ng,方法回收率96.0%~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高样品回收率。测试常见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汞含量在0.036~0.120μg/g之间。本方法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汞的测定。
关键词:烟草及烟草制品,汞,冷原子吸收光谱,直接进样
参考文献
[1]石玮玮,淦五二,苏庆德.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烟草中镉和汞[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7):1135-1138.
[2]黄云,樊瑛,孟昭宇,等.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砷和汞[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2):172-174.
[3]石杰,李力,胡清源,等.ICP-MS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铬、镍、砷、硒、镉、汞、铅[J].烟草科技,2006(12):29-34.
[4]刘锐,梁春穗.直接测汞法在各类型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检验,2007,17(6):974-976.
[5]余淑媛,陈向阳,李彬,等.直接进样-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汞[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9):1070-1072.
[6]宋保靓,李彬,余淑媛,等.直接测汞仪测定涂料中的总汞[J].光谱实验室,2011,28(5):2444-2447.
[7]余淑媛,陈向阳,冯均利,等.直接进样-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产品中汞[J].冶金分析,2010,30(7):39-43.
烟草及烟草制品 篇2
编制说明
《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标准
项目组
2010年6月
《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9〕100号文件下达的行业标准制订项目。项目目标是制订烟草行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规范。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本技术规范项目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委托,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主要工作为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及分发,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青岛工作站、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家协作单位主要工作为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参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参与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1.3 主要工作过程 1.3.1 2009年6月:调研,汇总分析研究各参加单位在不确定度分析方面的评定经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1.3.2 2009年7月:根据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样品的种类及规格,统一分发样品,完成实验环境条件的确认和玻璃仪器的计量。
1.3.3 2010年1月:对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型号的连续流动分析仪、不同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以及不同的时间点上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积累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变化情况下的基础测试数据。
1.3.4 2010年2月:根据得到的基础测试数据,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完成了技术规范初稿的起草工作,并将技术规范初稿及项目研究报告提交给项目组成员单位的专家进行审阅,项目组根据反馈意见对技术规范初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1.3.5编制《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技术规范文本(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1.3.6 2010年4月:在行业征求意见,收集整理反馈意见。
1.3.7 2010年6月:召开标准项目研讨会,再次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并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
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为能统一地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1963年原美国标准局(NBS)提出了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1980年国际计量局在征求了32个国家的国家计量院以及五个国际组织的意见后,发出了推荐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评定测量结果的建议书,即INC-1(1980)。1981年第70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讨论通过了该建议书,并发布了一份CIPM建议书,即CI-1981。1993年ISO起草以国际计量局、国际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七个国际组织的名义联合发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1995年又发布了GUM的修订版。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3 也已表示承认GUM。1999 年我国发布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其基本概念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与GUM完全一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发布了《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发布了《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发布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不确定度、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这些规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是烟草行业的测定项目有其特殊性,无法直接使用这些指南。2007年烟草行业发布了《卷烟烟气中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审定通过了《卷烟及卷烟纸物理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技术规范。烟草行业发表的与测量不确定度有关的文章较少,有《卷烟主流烟气中CO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焦油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卷烟吸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等6篇文章,涉及的主要是卷烟物理指标以及卷烟烟气指标方面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章还未见报道。
三、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3.1 标准编制原则
3.1.1 符合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规程对编制程序和工作的规定和要求。3.1.2 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技术规范的技术指标确定要有可靠的技术支撑。
3.1.3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不与已有标准冲突。3.2 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技术规范主要内容的确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门计量技术规范”(JJF 烟草),对于技术规范的使用范围和引用文献,技术术语都做了具体阐述。
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的测试指标分条列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并举例说明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技术规范中的数学计算公式和涉及到的统计学原理均参考CNAL《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在技术规范主要内容确定过程中,首先全面研究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度的来源,初步分析了各指标测量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图,根据实验结果,经多家实验室对各指标进行初步评定,并对各分量影响水平进行分析,确定了简化后各指标测量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图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参与项目实验室各指标的评定结果说明,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客观的、方便的、科学的。
3.3 本标准与被修订标准在标准技术内容、水平方面的对比情况
本技术规范未涉及该内容。
四、标准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完成后,将提交《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技术规范文本,此指南可以更好的指导行业检测实验室结合自身特点,按照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评定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便于找出自身差距,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满足认可委对烟草实验室评审的要求。另外,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利于行业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可以更好的促进我 5 国烟草行业实验室更好地与世界先进的实验室接轨,规范我国烟草行业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数据准确性。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无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抵触。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及主要依据
目前连续流动分析仪在烟草行业也已经广泛的使用,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含量的行业标准也已经发布,制定《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技术规范,可以更好的指导检测实验室结合自身特点,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评定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便于找出自身差距,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外,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利于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对我国烟草行业实验室更好地与世界先进的实验室接轨,规范我国烟草行业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数据准确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九、标准宣贯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技术规范发布后,由国家局组织进行宣贯培训,对烟草行业使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及其制品的常规化学指标测试工作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化烟草常规指标测定过程,深化了测定标准的内涵。是烟草常规测定指标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步骤。
十、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一、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烟草及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烟草及烟草制品 篇3
【关键词】互联网;烟草制品企业;库龄管理
伴随着现代化的建设,烟草制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如何做到库存的零积压,也成为了现代管理的主要问题。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烟草制品企业的库龄管理,在针对存货的周期运转问题上,也更好的体现出了其呆滞货料在存放过程中所存在的利用价值。下面我们针对烟草制品企业的库龄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烟草制品企业在管理中的库龄问题
在烟草制品企业的现代发展过程中,应对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管理制度,如何做到更短的存货周期运转,已经成为现代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针对6个月没有流动的存货,其定义上就已经成为了低流动存货,而超过一年没有出现流动的则可以定义为呆滞料。而通过库龄的管理,则可以清晰的看出其所有的物料在仓库中存放的库龄,从而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继续储存或者促进销售。
由于烟草制品的保存环境要求较高,在进行库存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对低流动量烟草制品和呆滞料烟草制品的处理上,首先分析其之所以没有流动的原因,再进行相应的制度处理。而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库存调度以及市场营销手段进行库存方面的资金控制,通过降低库存的资金积压来改善烟草制品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流通。
二、信息技术下的烟草库龄分析
库存的账龄分析,不论从何角度来看,都是会计在进行工作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意义的账务必修课程。在烟草制品企业的库龄管理中,针对当年的库存进行账龄分析,能够快速的找出其中周转缓慢的原因,同时也能够分析出其积压的成本,也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每天所消耗的存储投入。在找出其中的线索异常以后,通过对证据的调查,则可以快速的完成库龄的即时管理。
我们通过分析库龄来提高烟草制品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一方面来说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库龄管理的模式,也提高了这项管理的效率。例如,过去进行库龄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和管理,但是现在的信息计算机技术,只需要针对数据库进行程序设计编辑,则可以很快的完成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对于整体的结构发展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而且对于管理方面,可以及时的提醒低流动货物的挤压,及时的做出解决办法,制定促销手段。对于整体的运营来说,能够极大的提高其对自身货物挤压的管理。
三、信息技术下的库龄分析方法
库龄分析的方式有很多,而在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传统的加权平均库龄法、库龄报表集中度法等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形式上的分析。
1.加权平均法
在进行加权平均库龄法的对比中,主要就是针对加权平均,在调查每一次的入库数据上,可以通过:
所以,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信息数据中的代号进行库龄方面的数据研究,我们假设在2013年的9月21日中的烟草制品库存进行如下表的数据统计:
在利用加权平均库龄法的设计中,我们主要运用的公式(1)来完成公式内的物料计算。
2.库龄报表集中度法
在进行库龄报表的集中度法认证,从而完成相应的差额补充,这对于烟草制品的储存上,也能够更好的保障其各时间段内的库龄需求,而调查的数据如下:
而这种报表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直观的反应其库存的账龄来完成相应的数据直观反应,在烟草制品企业的库存品种比较多的时候,是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统计的,与此同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优越系统条件,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完成任务需求。
3.SAP B1分析法
这一方法是从德国流传出来的,在针对成长型的企业动态分布中,根据各个时间段的库龄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完成产品的库龄核算,这对于整体的阶段划分上,也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阶段计算。而这对于库龄的模型研究中,也能够更好的提供烟草制品的入库时间,通过整体的调研来完成实际上的管理需求。
4.呆滞物料表达形式
在通过以上的方式进行时间跨度上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参照标准进行相应的统计,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企业的促销手段来减少降低流动货物的库存同时,也能够极大的刺激了人们对产品的信誉。
四、结语
在现代的烟草制品企业发展中,针对其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完善,在库龄管理方面也逐渐的实现了零库存的,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也更具备软件设计上的相应的数据作用,对其使用价值方面更具备现代意义的使用价值。在应对现代烟草制品企业的仓库管理中,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整体的经济发展来说,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当今时代下的信息发展观念。在确保指导企业的仓储管理中,实现企业零库存。
参考文献:
[1]魏锋,马琦.论网络媒体在烟草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8):104-105,124.
[2]韦琪.信息化在烟草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5.
[3]郑阳洋.数據挖掘技术在烟草企业CRM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唐璐.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研究[C].中国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570-574.
无烟气烟草制品的专利综述与分析 篇4
作为烟草消费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无烟气烟草制品被认为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小[1],而且因其不产生烟气,没有使用地点的限制,其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其日益受到国外烟草制造商的关注。不仅传统无烟气烟草制品生产商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连主营卷烟业务的跨国烟草公司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加大研发力度,推广自己的无烟烟草品牌。无烟气烟草制品成为了当前烟草行业研究的热点。
之前,笔者对无烟气烟草制品进行了分类,并对代表烟草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烟草科学合作中心”(CORESTA)和“烟草科学研究会议”(TSRC)有关无烟气烟草的文章进行了综述。然而,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有90%~95% 首先反映在专利
文献中。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无烟气烟草制品的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烟草行业无烟气烟草的研发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
1 国外无烟气烟草制品的专利情况
2011年3月初,笔者以主题词smokeless tobacco,snuff,snus和chewing tobacco分别在欧洲专利局数据库(Esp@cenet)中进行检索,时间为1895年~2010年,共得到专利族266件,除去中国专利族50件(逐条筛选时发现该法得到的中国专利部分内容与本文不符,因此中国专利将由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得到,并在第二部分详述),还剩216件。主要公开国为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德国、瑞典等。另外,许多专利还选择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组织公开。
1.1专利公开国家
为进一步分析各国的专利情况,对216件专利族按国别进行整理,见表1。共有24个国家或组织有无烟气烟草专利公开,其中,以美国专利数最多,占到总数的45.37%,其次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英国、日本、加拿大等。美国公开的专利
数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多,明显可以看出美国已是无烟气烟草制品研究的大国,也是商品化生产大国。无烟气烟草制品主要生产商瑞典火柴公司(Swedish Match AB),奥驰亚(Altria)集团旗下的美国无烟气烟草公司(U.S Smokeless tobacco Co.),美国雷诺烟草公司(Reynolds American Inc.)都非常重视在美国的专利申请,说明美国是这些公司最为重视的市场。
1.2专利公开时间
检索得到的216件专利族中,最早的是1895年标题为“保存Snuff的金属箱或盒的改进” 的英国专利。而现代无烟气烟草最重要的工艺方面的专利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报道:1985年,雷诺公司公布了 “湿鼻烟的生产工艺”[2];同年,ADVANCED TOBACCO PROD 公司的 “改进的Snuff及其制备”[3]。为了跟踪最新的技术成果,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着重对1996年以来的国外专利进行了统计,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国外对无烟气烟草制品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从2008年开始,专利公开数剧增,但2009年和2010年保持平衡。而国外各大烟草公司,如雷诺烟草、瑞典火柴、美国无烟气烟草、英美烟草所申请的专利也主要集中在最近3年里。
1.3专利申请人分析
欧洲专利局数据库中相关的216件专利族中,主要的申请人为国外各大烟草公司。其中排名前几位的不是传统无烟气烟草制品生产商就是各家烟草巨头,他们是目前世界该领域研发的领先者,专利数量及内容分布见表2。他们申请的专利内容可以说是几乎涵盖了无烟气烟草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美国雷诺公司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型烟草公司,早在1913年其骆驼品牌就已问世。2009年,雷诺收购表2 中生产烟碱替代治疗品的尼科诺瓦姆股份公司,使得旗下拥了有R.J. Reynolds 烟草公司、 美国Snuff公司、 圣达菲天然烟草公司和尼科诺瓦姆股份公司4家公司。其新近提出了“新世界烟草”的概念,主导思想就是依靠产品创新,在法规管制日益加强的情况下,依然获得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引导世界烟草的发展方向。2009年,其无烟气烟草制品Camel Snus在美国上市,共有4个口味:Wellow,Robust, Frost,Winterchill。并且,雷诺已实验性的把Camel Snus投放到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同年,雷诺公司申请专利“无烟气烟草制品及其工艺[4]”,对Snus生产和消费中的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般Snus包装袋的材料为非织绒布,包含0.4~1.5 g的烟草,在嘴中含10~30 min,不需要吐出。过去抽烟或由抽烟转换到无烟气烟草的消费者,开始使用袋装Snus时会感到口感不好,该发明提高了产品的口感。包装袋一般为白色,时间久会变色,该发明增强包装袋颜色的持久度,而且通过袋子的外观就可以辨认出不同口味的Snus。该发明还设计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可以有独立空间的包装盒存放使用后的Snus,以便消费者使用完一袋Snus后,可以非常方便的丢弃之。
瑞典火柴公司在无烟烟草(Snuff和Snus)方面具有广阔的实力,在北欧各国、美国和南非占有重要地位。其经营产品还有雪茄,嚼烟和打火机。在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印尼、荷兰、菲律宾、瑞典、南非和美国有11个生产工厂,2010年销售净额为21.36亿美元。其品牌按制品种类包括了:湿Snuff品牌:Longhorn,Renegades,Timberwolf; Snus品牌:Catch,General,Triumph;鼻腔Snuff品牌:Magnet,Singelton,Edelprise等。从表2中看出,该公司申请的12件专利中,有8件是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说明该公司比较注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美国无烟气烟草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无烟气烟草制造商和销售商,成立于1822年。2009年,其产品占美国无烟气烟草市场份额的54.6%。该公司拥有4个无烟气烟草品牌Copenhagen,Skoal,Red Seal,Husky,其中前两个品牌每年的销售额均超过10亿美元。其最新的专利“无烟气烟草制品加香方法和装置[5]”使用封装在微胶囊中的香味剂或人工甜味剂对无烟气烟草制品加香。该微胶囊包含了一个脂质涂层核,达到以烟草接触时保持稳定,而使用时缓慢释放香味的作用。该涂层核的载体为硅石、烟草、甜菜纤维、柑橘纤维、人造甜味剂等,装载其重量10%~60%的香味剂。香味剂包括但不限于:水杨酸甲酯、肉桂、薄荷和留兰香等。
英美烟草公司是全球最国际化的烟草公司,其业务遍及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50个的系列品牌。英美烟草于2006年在挪威开始销售无烟气烟草制品,并在英国设立了Snus研究实验室,后又在瑞典马尔默市开设Snus研究分实验室。2008年7月收购丹麦的Skandinavisk Tobakskompagni公司,并通过其Snus制造商Fiedler & Lundgren第一次由公司自己制造Snus。其营销策略为使用主要知名卷烟品牌作为Snus的品牌,如Lucky Strike等。2009年,英美烟草Snus销售量超过20万罐。2008年,该公司申请的专利“口腔无烟气烟草制品配方和制作方法[6]”,按照加料→老化→加香混合→包装前加料→包装和贮藏等工序制作口腔无烟气烟草制品,可以得到苹果口味的Snus;带有香草头香的丁香口味Snus;肉桂口味Snus;梨口味Snus;桔子口味的Snus等制品,解决了普通无烟气烟草制品因为所加香料的易挥发性本质而导致香气释放持久力差的问题。
2中国无烟气烟草制品的专利情况
笔者于2011年3月初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检索,关键字分别为“鼻烟”、“嚼烟”、“含烟”、“无烟烟草”、“无烟气烟草制品”,检索并逐条排除与本文内容不符专利后,得到专利33件,其中22件是中国机构和个人申请,11件为外国机构和个人在中国申请。包括了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5件。国外机构申请的专利,都是在多个国家公开的专利族中的一件,如标题为“改良的鼻烟组合物” 的专利[7],其公开国达到17个之多。现将中国专利情况列于表3。
从专利公布时间来看,大部分都是在近3年公布。这与世界无烟气烟草发展的趋势是相符合的。从专利权机构来看,郑州烟草研究院拥有9项专利,是国内无烟气烟草研究的先锋。2008年,郑州烟草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局为期3年的“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项目,组建了研发团队,研发出的产品有硬质糖[8]、口香糖[9]、口含烟草片[10]、爽口片[11]、袋装无烟气烟草制品[12],其袋装无烟气烟草制品主要由以下原料按质量比组成:烟草材料10%~70%,水10%~60%,酸碱调节剂0.01%~2%,矫味剂1%~20%,保润剂1%~10%,其制备方法依此包括以下步骤:烟草材料→粉碎过筛→不同粒度的烟草粗粉→加水和矫味剂掺配→水蒸气熏蒸→加入矫味剂→冷却→加各类调节剂、保润剂、香味剂→装袋。另外,湖北中烟公司也有1项专利[13],其生产的含烟是一种块状或片状的软包产品,由滤纸及包裹在其中的粉末状烟草物质组成,主料物质的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白肋烟末 30%~50%,蜂蜜20%~30%,胡桃汁10%~15%,可可粉2%~5%,苹果汁20%~30%。国外的烟草公司在国内也抢注了专利,说明这些企业不仅重视该类产品的研发和自身知识产品的保护,还比较关注中国巨大的市场。
3结语
烟草及烟草制品 篇5
听证会代表名单
主持人:谭海亮 记录人:段晚连
一:烟草专卖执行机构:
茶陵县烟草专卖局专卖管理股股长:陈德 茶陵县烟草专卖局专卖管理股副股长:黄武 茶陵县烟草专卖局内部管理监督股副股长:李肇勇 茶陵县烟草专卖局法制专干:周毅
二、行政管理相对人代表(10人): 个体卷烟经营者代表: 陈梅南杂店 陈 梅: 雷清娇南杂店 雷清娇: 彭素芳南杂店 彭素芳: 唐觉林南杂店 唐觉林: 蒋妙军南杂店 蒋妙军: 申请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资格代表: 金艺日用百货店 李金艺: 步步高超市 王志斌: 创信超市 谷正荣: 消费者代表:
居住茶陵县城关镇紫微路的 王洪生 居住茶陵县城关镇的 陈建华
三、社会公信力代表(5人)
茶陵县法院执行局局长 黄胜文 茶陵县地税局办公室主任 陈青海 茶陵县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局长 肖朝军 茶陵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肖清华 茶陵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
烟草及烟草制品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以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卫生管理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 分别抽取卫生管理学院一至四年级本科学生14个班级、基础医学院的本科学生15个班级, 对抽中班级的学生全部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 统一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国际抗痨与抗肺部疾病联合会控烟项目组统一提供, 为匿名式自填问卷, 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回答问题, 完成后统一收回。
1.3 指标定义
采用2009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 (GATs-CHINA) 调查中的定义: (1) 尝试吸烟:只要曾经吸过一口烟即为尝试吸烟; (2) 现在吸烟:在过去的30 d内, 至少有1 d吸过烟; (3) 被动吸烟者:每周至少1d吸入吸烟者烟雾的非现吸烟者;被动吸烟率为被动吸烟者占所有调查的非现吸烟者的比例; (4) 烟草零暴露者:调查对象中既不是吸烟者也不是被动吸烟者[6]。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调查对象对烟草的暴露情况, 将其分为3组, 即吸烟者, 被动吸烟者和烟草零暴露者 (即非吸烟非被动吸烟者) 。比较这三类人群关于烟草的暴露情况以及相关的知识、信念和行为 (KAP) 对烟草暴露情况的影响。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吸烟者、被动吸烟者以及烟草零暴露者一般状况对比
本次调查共抽取1300人作为调查对象, 收回有效问卷1204份, 问卷有效率为92.6%。其中女生793人, 占65.9%;男生411人, 占34.1%。调查对象年龄为18-26岁, 平均年龄 (21.27±1.23) 岁。接受调查的对象中, 尝试吸烟者294人, 尝试吸烟率24.4%。吸烟者105人, 吸烟率为8.7%, , 其中男生101人, 女生4人, 男生吸烟者占吸烟总人数的96.2%, 男生、女生的吸烟率分别为24.6%和0.5%, 不同性别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男生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被动吸烟者410人, 被动吸烟率为34.1%。调查也显示, 学习成绩好坏与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 学习成绩越好, 吸烟率越低。
2.2 吸烟者、被动吸烟者以及烟草零暴露者吸烟相关知识水平的比较
围绕5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控烟相关知识的调查, 结果显示受调查学生对低焦油香烟相关问题的正确知晓率偏低。其中, 有关“低焦油比普通卷烟对健康危害小吗?”、“低焦油比普通卷烟不容易上瘾吗?”、“吸低焦油卷烟比普通卷烟释放出来烟雾毒性小吗?”、“低焦油比普通卷烟吸烟者容易戒烟吗?”3个问题的正确知晓率吸烟学生比不吸烟学生高;对“吸烟是一种成瘾性疾病吗?”这一问题的正确知晓率不论是吸烟学生还是非吸烟学生都较低,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烟草暴露状态学生的控烟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2。
注:*:P<0.05**:P<0.01
2.3 吸烟者、被动吸烟者以及烟草零暴露者吸烟相关信念水平的比较
吸烟相关信念水平用12个问题衡量, 信念水平得分越高表明越不支持吸烟。信念水平平均得分为 (9.06±1.76) 分, 吸烟组平均得分为 (8.09±2.76) 分, 被动吸烟组平均得分为 (9.33±1.58) 分, 烟草零暴露组平均得分为 (9.04±1.62) 分,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9.487, P=0.000) 。在得分的基础上将信念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信念水平低 (1-4分) ;信念水平中等 (5-8分) ;信念水平高 (9-12分) 。不同烟草暴露状态学生的吸烟相关信念水平比较见表3。结果显示, 在控烟信念方面, 吸烟组的信念水平明显比其他两组要差, 烟草零暴露组的信念水平比被动吸烟组的控烟态度要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烟草暴露程度越大, 学生的控烟信念水平越低。
2.4 吸烟者行为以及被动吸烟者和烟草零暴露者对吸烟行为的反应对比
2.4.1 吸烟者的控烟行为
吸烟者中64.2%的首次吸烟年龄在17-24岁, 而这个年龄段学生正处于大学的学习阶段。吸烟组学生中86.1%自述吸烟行为大多发生在校内, 58.3%表示会在校内吸烟但是从不在学校的室内吸烟, 这表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控烟的意识。53.9%的学生表示想戒烟, 但尝试过戒烟的只有48.7%, 接受过戒烟服务的也只有10.0%。这说明吸烟者从信息暴露到确认行动, 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4.2 被动吸烟者和烟草零暴露者对吸烟行为的反应对比
当不吸烟者在室内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时, 被动吸烟者与烟草零暴露者的反应不尽相同。被动吸烟者的劝阻率为36.7%, 烟草零暴露者的劝阻率则高达57.1%。在回答“如果有人在你周围吸烟, 你介意吗?”这一问题上, 发现被动吸烟者回答介意的比例为85.3%, 烟草零暴露者回答介意的比例为9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医学生吸烟状况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的学生中, 总吸烟率为8.7%, 被动吸烟率为34.1%, 均低于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中的针对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人群的吸烟率 (22.3%) 和72.4%的被动吸烟率。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较高、处于医学院校、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意识普遍较高有关。同时本次调查的吸烟率低于师范院校学生的吸烟率 (20.18%) , 但高于中国医科大学学生的吸烟率 (6.5%) , 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构成有差异、各地生活习惯、成长环境等不同有关。此外, 男生的被动吸烟率高于女生, 这与男生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相符, 与大量文献资料的数据也相符, 提示目前高校控烟的目标人群重点是男生。
此次调查显示, 吸烟者中64.2%的首次吸烟年龄在17-24岁, 而这个年龄段, 学生正处于大学的学习阶段, 提示控烟项目应在高校广泛开展, 一方面各高校应给予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教育, 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 明辨是非能力有限, 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学校的教师也应自觉起到表率作用, 做到在学生面前不吸烟, 倡导健康的交往方式, 杜绝聚众吸烟、相互递烟, 提高对健康行为的自我选择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3]
3.2 医学生对烟草危害认知度偏低
低焦油、低尼古丁卷烟不能降低对人的危害, 也就是“降焦不减害”。但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38.2%的学生正确认知, 其中以烟草零暴露组学生的正确认知率最高, 而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的正确认知率相对较低, 更需要相关烟草危害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从整体看, 大学生对烟草危害认知度处于较低水平。因此, 倡导医学生不吸烟, 应该从知识的层面进行教育, 进一步影响到态度和行为, 实现营造无烟大学的目的。
3.3 医学生的烟草信念水平有待提高
调查对象中有关信念水平得分满分12分, 平均得分为 (9.06±1.76) 分, 吸烟组平均得分为 (8.09±2.76) 分, 被动吸烟组平均得分为 (9.33±1.58) 分, 烟草零暴露组平均得分为 (9.04±1.62) 分,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9.487, P=0.000) 。吸烟组学生中86.1%自述吸烟行为大多发生在校内, 41.7%表示会在学校的室内吸烟, 略高于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报告—中国报告的学校室内吸烟率36.9%, 这表明此次调查的医学生的控烟信念水平有待提高。这种趋势可能与一个错误的大众心理有关, 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现象非常普遍的环境中, 大多数人会随大流, 以避免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与众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就把不合理的现象和行为变成合理的了, 在意识上就认定是合理的了。我们应当尽快让“吸烟=危害”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尽快提倡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控烟氛围, 让学生从烟草毒害中解脱出来[4]。
3.4 医学生的烟草暴露行为受多方面影响
此次调查显示53.9%的学生表示想戒烟, 但尝试过戒烟的只有48.7%, 接受过戒烟服务的也只有10.0%。这说明吸烟者从信息暴露到确认行动, 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吸烟不仅是个人行为, 更是一种社会群体行为, 群体吸烟行为的改变是不容易的, 改变花费的时间是很长的[3]。此次调查也表明, 吸烟者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等知识已有一定程度了解, 但是绝大多数医学生并未系统的学习或掌握吸烟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对危害方面的认识很肤浅。总之, 调查显示医学生吸烟KAP表现出知、信、行相分离和矛盾的特点—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知信行理论 (KAP理论) 表明:行为改变目标, 为实现行为改变必须有知 (知识和学习) 作为基础, 要有信 (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作为动力[4]。在今后的控烟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吸烟、控烟研究,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清除医学生的烟草暴露, 切实营造无烟的校园环境。
烟草烂根原因及应对措施 篇7
1 烂根症状
地上部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茎杆较细、叶片变黄、萎蔫或者叶缘枯焦。地下部主要表现为大部分根系变褐坏死, 有的根系一侧坏死而另一侧正常, 未感病部位可见少量新增须根;病部呈黄褐色或黑色, 有的表皮易与木质部分离, 有的则全部变黑腐烂;整株易拔起, 严重的拔起后仅剩坏死的主根和少量须根。
2 烂根原因
2.1 田间管理不善
一是田间积水。部分田块由于理沟排水不畅、未起垄移栽或处于地势低洼地区, 使得多余雨水不能及时排出, 造成田间积水, 土壤中氧气含量下降, 根系正常呼吸受到抑制, 造成烂根。二是土壤板结。部分田块由于土壤黏性较重、有机质含量低、中耕培土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土壤板结, 透气性差, 根系正常的新陈代谢受阻, 发育不良, 严重的造成烂根。三是肥害。一次性施入速效氮肥过多、施肥时肥料距离根系较近或施入过多未腐熟的农家肥, 烟株根系附近水溶液浓度过高, 造成烧根。四是农事操作不当。中耕培土、追肥时由于操作不当, 挖断或伤害较多的根, 造成人为机械损伤, 由于根系受到较多伤害, 烟株长势和抵抗力受到影响, 病原趁虚进入根系组织, 造成发病烂根。
2.2 病害
土壤中的病原物沿根系的自然孔口、伤口或直接破坏根系保护组织侵入烟株根系, 根系发病腐烂, 造成烂根。危害烟草根部的主要病害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
黑胫病是烟草的毁灭性病害, 也是世界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 主要侵染烟株根茎结合部, 造成根系及根茎结合部腐烂, 严重的会导致整株死亡, 发病较普遍。青枯病为典型的维管束病害[2], 常与黑胫病伴随发生, 发病初期一侧根系变黑腐烂, 另一侧根系大部分正常, 发病中后期大部分根系腐烂, 整株死亡。根黑腐病常在低温多雨季节发生, 主要为害烟株根系, 发病初期根尖变褐、腐烂, 中后期根系全部腐烂成特异的黑色[3]。
2.3 地下害虫为害
一是咬食性地下害虫为害。地下害虫活动和取食时咬断或咬伤烟株根系和根茎结合部, 留下伤口, 土壤中的病原物沿伤口侵入烟株根系, 造成烂根。如蝼蛄、地蚕等咬伤后留下的伤口。二是根结线虫为害。根结线虫侵染烟株根系后, 在烟株根部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根瘤, 病根后期中空腐烂, 仅存留根皮和木质部, 同时由于侵染后烟株生长受阻, 抵抗力降低, 病原物沿根瘤伤口侵入后发病, 造成烂根。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大田管理
一是起垄移栽。规范起垄、理沟排水可有效防止田间积水, 减少积水造成的沤根, 同时可减少田间流水和烟株基部接触, 避免病原物通过流水交叉感染, 还可降低田间湿度, 制造不利于病原物繁衍的环境, 降低病害发生几率。二是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确定施肥量, 配合施用氮、磷、钾肥, 增施腐熟有机肥, 重施底肥, 追肥应多次施用, 但每次施用的量不宜过多。施肥次数及施肥量应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 避免盲目施肥和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三是及时中耕培土。移栽后要及时中耕培土, 剔除田间杂草, 疏松土壤, 增加土壤透气性, 易板结土壤应多次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时应避免粗暴管理, 避免造成人为机械损伤。四是强化病株管理。田间管理时应遵循“先健株、后病株”原则, 避免病株与健株间人为交叉感染;重病株经防治无法恢复正常生长的应及时带根带土清除, 避免病株残体及周围杂草、土壤落入其余正常植株周围, 减少田间病原物数量, 病株周围用生石灰消毒;清除的感病植株应选择地势低洼和远离水源地区集中销毁, 避免病原菌通过水流进入其他田块。
3.2 防治地下害虫
冬闲田深翻耕, 利用冬季低温冻死部分越冬害虫;地下害虫重的地区可于施入底肥时混入农药一同施入, 杀死地下害虫;移栽当天及时喷施农药, 防止地下害虫取食咬断或咬伤茎杆。
3.3 加强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切实采取各种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发生率。一是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生物病害的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也是无公害烟草栽培的重要手段, 但抗病品种的抗病性是相对的, 没有一个品种对所有病害都有较强抵抗力[4]。因此, 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各种病害的流行发生程度, 选择最适宜的品种种植。二是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或甘薯轮作3年以上, 或水旱轮作, 避免轮作期间种植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三是培育无病壮苗。无病壮苗是大田生产丰收的基础, 全面推行漂浮育苗, 加强苗期统一管理, 培育无病壮苗, 增强植株抵抗力, 可有效避免苗期病害的发生和带病进入大田。四是早栽早管。选用无病壮苗, 适时提前大田移栽时间, 使烟株易感病阶段错开高温多雨季节,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培土, 增施钾肥和腐熟有机肥, 增强烟株长势, 提高抵抗力。五是化学防治。田间发现感病植株后应及时诊断病害种类, 针对不同病害种类选择相应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病害的药剂应经常更换, 避免重复使用产生抗性。在黑胫病防治上, 移栽时用1 500倍液移栽灵浸泡苗盘5 min或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均匀喷雾, 使药剂充分进入基质, 再带药移栽。田间发现有植株患病时, 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2%甲霜灵锰锌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900倍液或25%加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采取喷淋茎基部的方式灌根, 喷淋范围为病株周围2~3 m, 连续施用2~3次[5]。在青枯病防治上, 往年发病重的田块, 可于翻耕时根据发病程度施入一定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发病初期, 用200 U农用链霉素溶液或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灌根, 或用20%青枯净1 000~1 500倍液整株喷雾。每15 d防治1次, 连续施2~3次[5]。在根黑腐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 可喷施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灌根。也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 kg与500 kg细土混合均匀, 移栽时穴施。
参考文献
[1]孔凡玉, 朱贤朝, 石金开, 等.我国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J].中国烟草科学, 1995 (1) :31-34.
[2]徐辉, 熊霞.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学报, 2009 (4) :91-93.
[3]陈瑞泰.烟草病虫害防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4]季学军, 竟丽丽, 马称心, 等.烟草青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10) :4158-4159, 4161.
烟草漂浮育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烟草,漂浮育苗,存在问题,对策
烟草漂浮育苗技术是一种非传统的集约化设施育苗技术。它集无土栽培、水培 (即营养液栽培) 、营养土栽培、容器 (钵式) 栽培、无毒保健栽培等优点于一体[1], 是现今最先进的一种育苗方式。其技术原理是将烟草种子直播在装有基质的育苗盘上, 盘子漂浮在盛有营养液的池中, 由营养液通过毛细管作用将养分和水分上渗到基质, 供种苗吸收, 从而完成种苗从萌发、生长到成苗的整个过程。
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相比有很多优点, 如可节约用种、育苗时间短、根系发达、生长整齐、壮苗率高等[2], 可摆脱土壤传带的病、虫、杂草危害, 并有利于实现育苗的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和研发, 我国已成功开发出烟草漂浮育苗技术体系, 但在实际应用与推广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漂浮育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育苗设施成本较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 各地已经摸索出适合本地的简易实用漂浮育苗方法, 为生产优质、适产、特色烟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传统育苗相比, 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 如塑料大棚、漂浮池的建设以及购买育苗盘等仍需要较多的投入, 还需进一步探索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可以从育苗棚类型、优质低廉的建设材料和提高大棚综合利用率等方面着手, 充分利用空间,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量, 因地制宜地降低育苗成本。
另外, 温室烟苗对冷害较为敏感, 尤其是在育苗初期存在温度低、昼夜温差大、育苗池营养液温度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烟苗的出苗时间和壮苗的培育。国外为克服营养液温度低的问题, 在育苗大棚内一般都要安装电子控温设备, 虽然效果好, 但成本高, 我国烟农难以接受[3]。因此, 必须摸索出成本低廉的方法, 如生产上可通过提前晒水增温、减少播种初期漂浮池中水量、在漂浮池上方搭双层拱膜, 在育苗盘上覆盖黑膜, 或寻求低廉的控温设备等, 以提高营养液和基质温度, 提高种子发芽率。
2 育苗物资有待改进
2.1 基质
随着漂浮育苗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对基质的需求量也将日益增大, 而当前使用的基质都是一次性的, 造成巨大的浪费, 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基质材料有待改进。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基质仍以不可再生的泥炭为主成分, 而受环境保护和湿地保护的制约, 采挖泥炭已经受到限制[4]。虽然新的基质材料种类较多, 但存在许多不足, 如性状稳定性差、生产成本高等无法形成产业化大规模生产。二是基质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目前市场供应的基质种类较多, 但质量差异也较大, 使用效果也不稳定, 严重影响了烟苗的质量, 亟需制定漂浮育苗基质质量标准, 规范基质生产和销售市场。三是基质引发的次生危害。漂浮育苗中螺旋根的发生和育苗盘表层基质盐渍化问题可能与基质有关, 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控制螺旋根的发生率, 减轻基质盐渍化发生程度, 降低黄苗、死苗和畸形苗的发生几率[5]。
为了保证基质研发的稳定推进, 一是及早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 规范基质生产;二是因地制宜地选择性能好、成本低廉的原材料, 同时注重环境控污问题;三是加强基质的生产工艺研究, 开发可用于产业化、商品化的具有团聚结构的优质基质;另外开展少基质应用研究也是解决当前基质应用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如四川泸州烟区对烤烟少基质漂浮育苗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试验证实, 推广少基质漂浮育苗能明显节约基质用量, 降低育苗成本, 促进烟草生产可持续发展[6]。
2.2 营养液
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漂浮育苗专用营养液, 其分型较多, 施用时要考虑苗池水深度和依据烟苗不同生育阶段选择相应剂型的专用营养液, 烟农不易掌握;同时使用漂浮育苗专用营养液成本较高, 不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而使用烟草专用复合肥配制营养液, 操作简单方便, 经济适用, 烟农易于掌握。但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漂浮育苗专用肥品种较单一, 主要是施用三元复合肥, 很难满足烟苗对营养的全面需求。因此, 开发适合漂浮育苗的专用肥料, 是目前漂浮育苗生产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7]。漂浮育苗应用的肥料应以硝态氮为主, 配以适当比例的铵态氮, 且添加适量微量元素为佳[8,9]。
3 育苗技术仍需规范
漂浮育苗在苗床水肥、温湿度管理、消毒、病虫害预防、剪叶、锻苗和移栽等方面都相对于常规育苗要求较高, 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存在操作人员技术管理水平不强或不按操作规范执行的问题。
3.1 技术标准
我国植烟地域广阔, 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 烟苗生产各项标准尚未统一制定。目前各产区只是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移栽要求和生产水平制定了相应的壮苗标准, 但不具体, 在实际生产中烟农又很难把握壮苗的“度”;而在育苗设施、育苗机械、育苗基质、托盘及水源等方面,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出台;同时还有必要对烟苗的素质指标进行相应的量化。
今后应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烟苗农艺性状、生理指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寻找出一套烟农容易掌握的壮苗指标及相应的培育壮苗技术措施;加快漂浮育苗技术体系标准的建立;同时加大对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漂浮育苗技术理论和现场培训示范, 以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3.2 消毒
消毒是漂浮育苗比较重要的环节, 是培育健壮无病烟苗的基础。一旦烟苗感染了病害, 就会通过漂浮液、剪苗器械等大面积传播, 对烤烟生产和烟农利益造成危害。而当前的消毒工作极不规范, 可操作性差。如经常忽视对剪叶器械的消毒、消毒试剂选择不当, 造成消毒效果不明显或烟苗中毒等现象, 都增大了烟苗感病的可能性。
因此, 必须严格进行漂浮育苗卫生管理, 苗棚、基质、育苗盘、营养液、营养土、育苗池乃至生产工具等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积极筛选、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消毒技术;同时注重对种子前处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蓝绿藻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
加快甲基溴替代产品的研制, 因为甲基溴是一种显著的臭氧层消耗物质[10], 而烟草使用量相当大, 必须积极探索、采用非化学替代技术, 如蒸汽消毒技术、太阳能消毒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同时通过育苗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IPM) 相结合, 可望有效替代甲基溴, 实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11]。
3.3 剪叶
剪叶是漂浮育苗过程中的一种炼苗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烟苗的整齐度和烟苗素质, 用于锻苗、控制移栽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12,13]。但在育苗过程中常存在对剪叶重视不够或剪叶程度不合理等问题。剪叶不当会影响幼苗茎杆长度, 增加感染茎黑腐病的几率, 延缓烟苗大田生长速度[13], 如剪叶太轻或不剪叶会使烟苗植株过高, 形成高脚苗, 根系相对较小, 不易移栽成活;剪叶过重也会使烟苗生长速度慢、烟苗素质弱。
在育苗生产中, 剪叶时间、程度和频率的掌握应视烟苗的大小和长势而定, 控大促小;同时根据移栽计划和移栽方式灵活进行剪叶。一般第1次剪叶时, 烟苗不能小于5叶1心, 否则会给烟苗带来损伤;第1次修剪和最后1次修剪的程度都要控制在从叶尖开始的30%的叶片面积内, 剪叶次数要适宜, 一般以3~4次为宜, 每次修剪高度为生长点上3 cm为限[14];距移栽时间较长, 则适度加重剪叶, 离移栽时间很近, 则应剪叶较轻。
3.4 移栽
漂浮育苗的成苗根系发达, 根多且长, 但由于根系大部分时间生长在营养液中, 与外界隔离, 根系多为水生根且根毛少, 根系活力差[15], 给烟苗移栽带来不便, 而移栽时往往又片面追求效率、不注意装车等, 运输过程中挤压烟苗, 常会造成伤根, 导致烟苗移栽后还苗期延长, 成活率降低, 大田前期生长发育迟缓, 烟株生长不整齐[16]。
因此, 如何提高烟苗根系活力, 增强其抗旱能力, 规范移栽手段, 减轻对烟苗的损伤, 缩短移栽后的还苗期和移栽后根系机理的转换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生产上试验的空气整根育苗技术和湿润育苗技术都是对漂浮育苗技术的改进,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烟苗抗旱能力差的问题[16]。
4 机械化程度低
烟草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策略控制 篇9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烟草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 从单机到网络, 从简单到深入, 信息化在烟草行业的资源整合、管理优化、经营决策信息的收集和挖掘以及管控范围的拓展都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这些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安全这一统一平台上。烟草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是信息技术在烟草行业深入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到烟草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
一、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一) 信息安全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安全风险客观存在于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并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呈现不确定性。
2、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信息安全风险作用层面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系统层和应用层, 具有多层次性;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又具有多样性。
3、可变性和动态性。信息安全风险在其生命期内动态变化, 具有可变性;同时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险, 具有多样性。
4、可测性。风险虽然呈现出不确定性, 但可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风险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
(二) 烟草综合业务平台存在的安全薄弱点和信息安全风险
1、内部安全隐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行业内各企业内部都组建了企业局域网, 各种应用系统如生产经营决策系统、综合业务平台、物流mis系统、综合办公平台等支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管理, 日常办公活动的计算机网络化有利于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同时, 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大, 员工结构和数量的变化频繁的流动、不良思想的冲击等, 都增加了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隐患。企业内外各类数据、信息爆炸式的增长, 信息处理设备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复杂化, 使得数据的丢失、篡改、非法复制、破坏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2、外部干扰攻击。为了方便基层员工, 基层部所均通过VPN访问企业内部网;企业网络还经常介入来服务的供方电脑或存储设备。这样, 企业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更加频繁、紧密, 增加了来自外部及外部网络的病毒、木马、arp攻击和各种干扰破坏的可能性, 有可能导致信息系统受到不良影响或服务中断, 甚至会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进而影响正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
3、应用系统安全性不高。历年来企业自主开发和引进的各种应用系统, 比如科技创新所自主开发的系统, 对信息安全设计和考虑往往不周到, 部分对数据的存储、交换、传输基本上是采用明文方式。这些明文数据不管是在存储介质上, 还是在网络上传输, 都很容易被非法访问, 木马程序或恶意软件窃取, 从而造成信息、泄露。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 基本上是采用基于口令的认证模式, 而用户密码的设置往往是过于简单的, 甚至系统管理员的口令也是如此。部分应用系统的口令还是以明文形式记录在数据库或文件中。
4、信息安全意识淡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各企业信息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和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普遍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却极其有限。一些企业缺少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或各级信息安全管理员队伍, 部分信息主管对信息安全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存侥幸心理。普通用户常常认为信息安全是信息主管部门的事情, 与己无关。信息技术人员则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防范不及时, 对安全技术的掌握及应用不够深人。由于缺乏.IT人员的配置和培养, 一些重要的应用系统长期或经常由原厂商、服务商来管理维护, 甚至是远程维护, 企业的信息资源外露, 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欠缺。烟草企业信息化的虽然发展很快, 但其实大部分也只有十来年历史, 部分市公司起步较晚, 各项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已有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也多常常是写在纸上, 没有严格、认真落实执行。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管理、维护还没有统一可行的安全管理标准。信息部门的设置、职能, 信息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各部门参差不齐, 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管理和规范。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数据备份、恢复的标准和制度。总之, 虽然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信息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事后纠正的管理方式和水平, 从而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降低各类信息安全风险。
二、信息安全的技术控制策略
要改进烟草企业的信息安全现状, 就必须提升其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必须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及支撑环境、信息安全技术的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建设方案。
(一) 物理安全
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是指信息系统运行所必需的各种硬件设备的安全, 主要包括信息机房以及机房中的各种设备、各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各种存储介质等, 物理安全保证计算机与网络的设备硬件自身的安全和信息系统相关硬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它是内部安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物理安全的防护目标是:防止外部或内部人员通过破坏业务系统的外部物理特性以达到使系统停止服务的目的, 或通过物理接触业务系统相关的硬件设施以对系统进行入侵, 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执行对设备物理接触行为的审核追查。
(二) 网络安全
烟草企业的网络主干一般最好采用光缆, 埋地敷设, 网络主交换机应有双路可靠的UPS电源供电, 其他交换机就近取UPS电源或顺光缆送UPS电源, 能做到采用双主机热备、双回路通讯更好, 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在网络边界安装硬件防火墙, 安装人侵检测IPS等设备, 控制非法的内联和外联。针对网络安全, 还需要安装洞扫描系统, 定期扫描, 发现安全漏洞及时处理, 为保护网络免受病毒侵害, 应在网络上架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
(三) PC机安全
权威的调查表明, 局域网内绝大部分的安全风险来源于个人计算机 (PC) , PC作为企业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基础设备, 其安全涉及到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 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几乎每个市公司都为PC的管理和安全, 颇费精力。目前的发展趋势是, 采用国外或国内的类似PC环境管理软件进行技术监控和管理, 并结合企业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一起执行。可采取强行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恶意软件防护工具 (360安全卫士) 等客户端程序、自动安装软件补丁;实行网络实名, 统一收回PC超级用户权限限制其软件安装, 统一安装企业的标准客户端软件等措施。
(四) 应用安全
对于重要的应用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存储, 必须采用安全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字签名等安全技术, 提升对系统访问、数据访问和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的要求。对各类密码要妥善管理, 杜绝默认密码, 出厂密码和空密码, 尽量不要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密码的长度、复杂度必须有所规定, 可通过系统设置定期要求更改密码。特别是用户工作移交时, 密码一定要及时进行更换。对远程接入系统, 可通过VPN技术, 建立加密隧道, 通过密钥管理、身份认证, 提高信息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五)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对于信息系统而言, 数据安全是最重要的。数据安全有对立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本身的安全, 主要指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 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双向强身份认证等;二是数据防护的安全, 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防护, 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企业最好采用统一的备份系统和备份软件, 将所有需要备份的数据, 按照备份策略进行增量和完全备份。要有专人负责和专人检查, 保障数据备份的严格进行及可靠、完整性。定期安排做数据恢复测试, 检验其可用性, 及时调整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虚拟存储技术已日趋成熟, 可在异地安装一套存储设备进行异地备份, 不具备异地备份条件的, 则必须保证备份介质异地存放, 所有的备份介质必须有专人保管。
三、信息安全的管理控制策略
“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 技术控制策略是信息安全的主体, 管理控制策略则是信息安全的灵魂。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安全责任人, 将信息安全管理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信息安全策略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企业信息安全的长久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所保证。
(一) 人员安全管理
结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烟草行业关于信息安全保护的法令、规定, 以及企业有关制度、标准, 开展信息安全人员培训、交流, 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信息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高。条件成熟, 可考虑开展ISMS贯标, 促进企业所有的人员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的信息安全方针、目标和各项标准。
(二) 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强化领导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通过信息安全实例、专家讲座等方式强化各级领导的信息安全意识。技术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和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认识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 可以通过培训、宣传等形式, 同时采用适当的奖惩措施, 强化技术人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提升使用人员的安全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宣传教育, 同时对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用户进行提醒并督促改进, 逐渐提高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
(三)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要建立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和工作机构, 把信息安全纳入烟草行业安全管理的组成部分, 如保证安全生产建立安全责任制及建立各级安全员网络队伍一样, 建立企业的信息安全负责制和各部门人员组成的信息安全员队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即信息安全责任第一人, 各部门的信息骨干同信息部门人员一起组建企业的信息安全员网络队伍, 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员交流、培训, 检查、督促其工作开展。
(四)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行为管理制度。网络资源是所有用户共享的资源, 每个用户都有义务保证其安全性。建立用户行为管理制度, 规范和约束用户的网络行为, 保障信息资源安全。
2、资源审批制度。规范的行为管理还必须有规范的资格审批制度, 保证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保证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考核奖惩制度。从管理学角度讲, 被管理者不会做好你所期待的工作, 只会做你要检查考核的工作。所有在做好信息安全宣传和教育的同时, 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保证信息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 运行和维护安全
信息部门作为系统运维承担者、责任部门, 要清楚所负责的信息资产, 建立详细的软、硬件资源库和运维记录, 保管好系统资料和各种软件程序;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清醒认识和理解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定期检查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跟踪并获得相应的漏洞补丁, 及时修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对重要的设施、设备和应用系统, 要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系统的持续可用, 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应用系统的维护外包服务, 要有专人监督和考核, 服务应尽量在本地进行;如确实需要网络远程维护, 则必须在完成后及时关闭网络服务端口。
四、结束语
信息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 以及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决定了信息安全安全威胁的客观存在。信息安全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 信息安全上的任何一个漏洞, 都会导致信息的不安全性, 也只有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 兼顾管理和技术2个方面, 才能取得有效、可行的措施, 即计算机信息安全应遵循整体安全性原则, 制定出合理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 为烟草行业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快速发展, 烟草行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提出了改进企业信息安全的状态, 防范信息风险,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技术控制策略和管理控制策略。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策略控制
参考文献
[1]向宏, 傅鹂, 詹榜华.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范红.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3]陈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原理、应用及展望[J].计算机安全, 2007 (5)
[4]孙克泉, 张致政.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案例与相应管理策略[J].计算机安全, 2008 (9)
烟草霜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篇10
1 烟草霜霉病的简史与分布
1891年澳大利亚首次报道了烟草霜霉病, 192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烟草苗床发现此病, 但很快得到控制。然而, 10a后该病突然再次暴发流行, 其后的5a间, 病害蔓延到美国东部所有烟草种植区, 并且传播至中部, 南部和西部烟区。1938~1957年间烟草霜霉病又先后传播到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等国。1960年在欧洲暴发流行, 发病中心在德国和比利时发现, 很快波及到法国、东欧等, 几乎遍及整个欧洲。1961年后病害向南蔓延到北非、中东。目前, 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近65个国家和地区[4]。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该病一直被列为中国检疫性有害生物。
2 烟草霜霉病的生物学特性
2.1 寄主范围
烟草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 寄主范围窄。自然条件下主要为害烟草属的植物[4]。烟草属主要为害栽培烟草。一些茄科植物, 如茄子、辣椒的幼苗可以自然感染。经人工接种, 还能侵染矮牵牛、甜椒、酸梨[5]及灯笼果[6]等。
2.2 危害及症状
1960年烟草霜霉病在欧洲流行, 法国和比利时的烟草损失达到80%~90%, 相当于2.5亿美元。1961年欧洲 (不包括前苏联和罗马尼亚) 损失干烟叶10万t, 仅法国就损失干烟叶1万t, 合900万美元。90年代以来美国烟区不断遭受霜霉病的侵袭, 经济损失严重[4]。
苗期发病, 多从下部叶片开始, 叶片上出现黄色圆形病斑, 直径可达2.5cm。有时病斑背面可产生蓝灰色霜霉层 (菌丝和孢囊梗) 。叶组织坏死时, 斑块变为褐色。成株期感病时, 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纹, 继而形成黄色圆斑, 病斑常相互遇合, 形成淡棕黄色或浅褐色坏死区, 叶片皱缩、扭曲。当病菌生长时, 叶背面呈蓝灰色粉层。霜霉病的霉层与白粉病的霉层极其相似, 其区别是:霜霉病的霜状霉层一般局限于病叶背面, 略带蓝色;而白粉病的粉状霉层则在叶片正反两面发生, 为粉白色。
2.3 越冬及传播途径
烟草霜霉病在世界不同烟区的越冬方式不同。在澳大利亚及南欧, 北非及地中海沿岸等许多温暖地区,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自生烟苗, 野生烟草, 田间或温室的病株上越冬。春季病株上会产生孢子囊可随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4]。
3 烟草霜霉病的防治
3.1 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 对进口的烟草种子和烟叶商品要严格检疫。
3.2 栽培防治
烟草收获后要深翻土地, 深埋病残体。严禁在病株上采种。床土要消毒或选未种过烟草的地块做苗床。施用充分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合理密植, 避免田间积水, 提高烟株的抗病力。
3.3 抗病育种
栽培烟草品种之间的感病性虽然存在差异, 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性状稳定的高抗品种。目前, 采取培烟与澳大利亚及南美的当地烟种, 如与N.debneyi, N.excelsior等进行种间杂交获得抗性相对较好的结果。
3.4 药剂防治
目前多采用瑞度梅结合代森锌, 代森锰共同使用的方法。由于瑞度梅的内吸作用, 可以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取得增效的防治作用。
烟草霜霉病是为害烟草的重大病害, 该病菌随气流传播的能力极强, 且一旦在某地区定植, 会以不可阻挡之势, 迅速向各烟草种植区域扩散蔓延, 引起植株大量染病、枯死, 严重降低烟叶的品质和产量。烟草霜霉病的防治难度大, 所需费用高。因此, 必须严格禁止从疫区输入烟属植物繁殖材料和烟叶。疫区则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 配合相应的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对该病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章正.烟草霜霉病[J].中国烟草学报, 1995 (1) .
[2]L ucas G B.D iseases of Tobacco.3rd.ed.Bio logi2cal Consulting Associates, Raleigh, N c[D].1975:621.
[3]章正, 戚龙君, 吴品珊, 等.烟草霜霉病检疫病理学特性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 (2) :131-138.
[4]许志刚.植物检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C.A.B.Kew.Descriptions of pathogenic Fungi and Bacteria[J].Commonwealth Mycological Institute, 1988:795.
[6]陈善铭.烟草霜霉病菌[J].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 1978.
[7]Johnson G I.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Taxonomic history, Strains, and host range, In Blue Mold of Tobacco[J].W.E.Mckeen.APS Press, 1989.
相关文章:
关注留守儿童新闻稿02-19
教师关注留守儿童02-19
关注留守儿童的感受02-19
关注留守儿童计划02-19
关注留守儿童倡议书02-19
学校关注留守儿童亮点资料02-19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叙事02-19
关注儿童意外伤害02-19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02-19
学校关注留守儿童计划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