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数学 专业课 中职

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通用12篇)

篇1: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高二重要物理知识点框架整合

一、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三、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四、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五、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3)恰当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

(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篇2: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以前购买现在正在使用的不是商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A)

(1)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标价)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A)

(1)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篇3: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一、深入浅出, 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只能靠动作的示范和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或配上动作挂图进行教学, 而这种枯燥无味的讲解不能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他们在进行学习时往往只听其大概, 有时还没有听懂, 便跃跃欲试, 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改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在投掷垒球教学时, 学生不易掌握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我引导他们回顾数学课中角的知识和速度对路程的影响, 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 学生最难掌握、最不容易理解的是团身问题, 我引用数学课圆的知识进行前滚翻的讲解, 学生都知道圆形最容易滚动, 因此在练习时都尽量使自己的身体团成圆形,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凭借问题,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体育课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跑步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以创新, 将数学课上常用的口算题以游戏的形式运用在跑步的过程中。如学生在跑进途中, 教师出题如8×6÷8=?要求学生快速作出反应算出得数, 然后学生以正确的人数站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跑步的练习中,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不知不觉中, 使学生的身心、意志、智力协同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激发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识, 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解法一: (Ⅰ) 过E作EH//BC交CC1于H, 则CH=BE=1, EH//AD, 且EH=AD.又∵AF∥EC1, ∴∠FAD=∠C1EH.∴Rt△ADF≌Rt△EHC1.∴DF=C1H=2.∴BF=姨BD2+DF2=2姨6。 (Ⅱ) 延长C1E与CB交于G, 连AG, 则平面AEC1F与平面ABCD相交于AG.过C作CM⊥AG, 垂足为M, 连C1M,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C1M.由于AG⊥面C1MC, 且AG奂面AEC1F, 所以平面AEC1F⊥面C1MC.在Rt△C1CM中, 作CQ⊥MC1, 垂足为Q, 则CQ的长即为C到平面AEC1F的距离.由EBCC1=CGBG可得, BG=1, 从而AG=姨AB2+BG2=姨17, 由∠G-BA=∠MCG知, CM=3c os MCG=3c os GAB=3×

前提。调查显示, 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 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三位。而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 就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的运动参与兴趣, 在课程改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体育教师,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运用数学知识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曾尝试在25米往返跑教学时, 先事先布置好场地, 把一道道数学题放在往返点, 学生在练习跑的时候, 学生跑过去从中抽出一道题, 算出结果写在准备好的纸上, 再迅速地跑回, 教师根据学生所算出得数正确与否和跑得快慢, 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有些平时很少跑在前面的学生也有机会跑在最前面,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 选择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 采用的是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运动兴趣可能就会泯灭, 也就不可能学好运动和知识技能。

四、拓展思维, 使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时,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相对自由放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被教师忽视。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动脑筋, 想办法, 想中练, 练中想, 边想边练, 反反复复地尝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生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游戏教学时, 教师要把游戏的选择权、组织权、创编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创编的游戏花样繁多, 形式多样。有将数学知识与跑结合起来的游戏, 有把数学与跳跃结合起来的游戏, 有在传统游戏基础上把数学知识渗透其中的游戏……在游戏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样, 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江苏省东台中学)

篇4:高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的有效整合

我们刚刚听过四节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这四节课都做到重点突出,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是四节难得的好课。下面我主要针对新课标知识的有效整合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幾何概型》是新课标新增加的一个教学内容,它和我们的解析、立体、函数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例如有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有一只蜜蜂在正方体中飞行,离正方体中心不超过1厘米为安全区域,求蜜蜂安全飞行的概率。这实际是考察立体和几何概型的结合问题。我个人特别喜欢用几何概型来理解等人、等车的概率,这些都是古典概型所没有办法理解和解释的,在这一点上我感谢新课程,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和灵活,同时也让我明白为什么要增加这一内容,是因为这一内容更具有它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还可以很好地和其他知识点加以整合以便达到考查的目的。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一节概念课,学生想要学好这一节课,几乎得学好整个高中、初中的数学内容,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功底和很好的政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数学知识能够像充要条件一样可以完美,随意地和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加以结合。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节课中,复数的引入实现了中学阶段数的概念的最后一次扩充,没有复数的引入数系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数系,一元二次方程就只能在判别式大于等于0时有实数根,引入复数后在复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就永远有解,这是复数引入的一个完美结局。另外,复数还可以向量和三角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复数既然有横纵坐标就会和解析几何的曲线以及曲线方程的特例函数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当然也就和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合。

通过以上三节课,我们发现其实知识的有效整合随处都在,例如将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有效整合。很多学生认为极坐标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极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样就是一个坐标系,只不过是几何意义和度量方法完全不同,但是数学的通性通法是一样的,其实很多直角坐标系的性质和应用方法都可以推广到极坐标系中加以应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是在曲线上任取一点P(x,y),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用定义法、转移法、直接翻译法等方法,把变量x,y联立到一个方程即可,同样在极坐标系中,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求圆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把已知量和动点P(ρ,θ)的几何意义标识清楚,然后通常就是想办法把这些设置在一个三角形最好是直角三角形中,然后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或者是解斜三角形,利用正余弦定理来讲变量ρ,θ联立到一个方程即可,可以说会一道题就都会,比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方程的求法简单很多。

新课程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整合。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有能力学好数学,学习数学将成为学生生命中最幸福的一件事,同时也希望我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注:本文为省新课程培训特级教师论坛讲稿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毓文中学)

篇5:高二年级化学难点知识点框架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OH++O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H+]>1.0×10-7mol·L-1,pH<7

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2)水解类型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高二化学知识点摘要总结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注意: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V正_减小___,V逆也_减小__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_大__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体积缩小__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_体积增大__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_不移动___。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__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____比值。符号:__K__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__变化的浓度______,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__温度(T)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__进行程度_____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_生成物___的浓度越大,它的___正向反应___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__完全___,反应物转化率越_高___。反之,则相反。一般地,K>_105__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

Q_〈__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__=_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_〉__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__吸热___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__放热___反应

_四、等效平衡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分类

(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必须要保证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原来相同;同时必须保证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的物质的量与原来相同。

第二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相同即可视为二者等效。

(2)定温,定压的等效平衡

只要保证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即可视为等效平衡。

五、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S。单位:J?mol-1?K-1

(2)体系趋向于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这叫做熵增加原理,也是反应方向判断的依据。

(3)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即S(g)〉S(l)〉S(s)

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读依据为:

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注意:(1)ΔH为负,ΔS为正时,任何温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ΔH为正,ΔS为负时,任何温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第三章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篇6:高二英语会考知识点整合

2. bump into someone else撞到别人

3. round a corner在拐角处

4. fall down掉下

5. be cruel to …对…残忍

6. at times有时,常常

7. be content with对…满意

8. badly off(worse off) 贫困

9. astonish us with the deep feelings

用深厚的感情打动…

10. be born in poverty出生贫寒

11. become famous for变的有名

12. a particular from of acting一种特殊表演方式

13. his entertaining silent movies他滑稽无声电影

14. be well-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举世闻名

15. wear worn-out shoes穿着破鞋子

16. carry a walking stick拿着手杖

17. a social failure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失败分子

18. overcome difficulties克服困难

19. be unkind to sb对…不好

20. a boiled shoe煮熟的鞋子

21. the problem facing sb面对某人的问题

22. thousands of成千上万

23. rush there in search of冲向…寻找…

24. fortunate enough足够幸运

25. pick up拾起…/接某人

26. be caught in a snowstorm遭遇到暴风雪

be caught on被…钩住

27. on the edge of a mountain在大山边缘

28. pick out挑出

29. cut off切断,隔绝…

30. as if似乎,好象

31. eat every mouthful with great enjoyment

每口都吃得津津有味

32. star in主演…

33. his lifetime outstanding work

他终生杰出的工作

34. be buried in被埋葬在…

35. knock into撞到…

36. think it funny to…觉得滑稽…

37. play on words说俏皮话

38. treat it as a question把…当作一个问题

39.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问题的答案

40. go camping去露营

41. in a mountainous area在山区

42. in the open air在户外

43. look up at the stars抬头看着星星

44. how vast the sky is 天空多么广阔

45. try a third time又试了一次

46.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特别注意…

47. bring out the humorous meaning

指出/阐明幽默的意思

48. turn into变成…

49. improve your English vocabulary

扩大英语词汇量

篇7: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合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手段:生态工程]

2、基本原理: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规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高中历史,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

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体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

篇8: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在“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和“中职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大潮中, 要求教师树立中职数学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以服务专业课程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中心, 从适应学生专业学习要求和实际接受能力出发, 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 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整合, 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更是教育创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合理整合, 能充实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资源,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数学对于其专业课的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了中职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如:薛春玲 (2011) 主要探讨了不同教学模式下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方式; 杨芳 (2013) 进行了多媒体课件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黄凯 (2012) , 王峰 (2011) 研究了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的整合, 但他们的研究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探索中职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证教学显得极为必要。本文通过对本校2012级机械专业高一两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 学生数学成绩、专业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同期同专业学生。

二、中职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促进专业知识的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探索的特点,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 利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 形象地演示教学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 彻底地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 使数学中的很多抽象性的知识直观地反映出来, 有效地突破难点, 优化教学过程, 使教学真实有效。

1.中职数学教学与机械专业教学软件的整合

机械专业中有很多的教学软件, 比如:作图时要用到的AutoCAD软件 , Pro/E、UG、CAXA等 , 还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等。 在教学中将它们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1:坐标知识

传统教学:点的坐标教学引入

如图1, 设一般地, 设点A (x1 , y1 ) , B (x2, y2) 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 则.以A为始点 , B为终点, 作向量A (如图 ) , 则由, 得A那么A, B两点间的距离|AB|就是向量的模, 且

评析:以上案例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只知道公式的推导用到了向量的知识, 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向量知识, 而且无法和自己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 课堂上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无趣现象。

专业情境引入教学:在对本节内容教学前, 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在数控加工中, 欲对一个毛坯进行加工, 车刀行进的路径是:P1-P2-P3-P4-P5, 在程序设计时需要对各个点进行坐标输入, 请你根据图纸标示完成输入。

评析:开头引入的数控仿真系统软件, 将整个加工过程完美呈现。学生对“车刀定位”这个专业情境非常感兴趣, 知道了坐标在数控车床上的重要性,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课堂活跃程度和知识点掌握程度会明显提高。这个设计既结合了学生的专业, 又利用信息技术中数控车的仿真软件, 符合学生的心理和需要, 变无趣学习为有趣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力。

2.中职数学教学与数学教学软件的整合

教育软件泛指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及相关使用文档, 其类型丰富, 分类标准众多。从数学层面上理解, 把设计和开发的目的、内容反应数学特性及教育功能的软件都称为数学教育软件。把包含特定数学教学内容的数学教育软件称为数 学课件。如“指数函数”课件专用于“指数函数”内容的教学; 也有一些与“指数函数”教学内容相关的软件, 如“函数绘图”软件。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 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 探索“做中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也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提出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做中学”不一定都要学生动手操作, 但是可以提供软件 (或环境) 让学生能有“思维操作”的空间, 用事实引导学生猜想, 促进学生思考, 支持学生的验证。

案例2: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传统教学:很多教师至今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利用列表描点法对特殊的指数函数图像进行绘制, 如:与的图像, 然后由特殊猜想推广到一般的指数函数与 (0<a<1) 的图像与性质。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 教师往往无法再画更多的函数图像验证猜想,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这个猜想存在疑问。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在上述《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 运用好“指数函数作图软件”或者“几何画板”软件, 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通过举例, 由软件画出函数的直观图,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得出结论。由图像, 学生能很容易得出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 (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单调性) ;由多个函数的图像, 教师还可引申出函数的其他隐含性质, 如:在第一象限内, 图像越靠近y轴, 函数的底数越大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办到的。

评析:教师在构造学习环境、选用学习工具特别是教育软件时, 要与学习目标、内容、活动及评价统一起来。通过一些数学教育软件, 如《几何画板》软件是最好用、最好学的数学软件之一, 它不仅具有强大的作图、计算和动画功能, 还极大地丰富了数学的内容, 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形象、直观简单, 使数学问题变得可交互、可操作、可实验。为师生交流、实验、探索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能纯粹把它们视为制作课件的平台。因为软件中开放的环境和实验功能可以让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验证猜想、构造反例、寻找解题途径等, 而不一定非得要先做成课件后再在课堂上演示。

同时, 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制图软件, 那么学生制图的速度会提高很多, 制图效果也会更精确、美观。结合机械专业的特点, 学生可以利用制图软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制作一些新的模型, 更重要的是, 学生能充分领会到数学对于其专业的促进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中职数学教学与教学网站的整合

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共5本, 分为基础模块 (上、下册) , 职业模块 (分为“工科类”和“财经、商贸与服务类”两种) 和拓展模块。根据教学大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的要求, 教材同步配备教学参考书、供学生使用的学习与训练用书和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其中数字化教学资源 (以助教光盘、助学光盘和网络平台http://sve.hep.com.cn的形式呈现) 主要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优秀教学案例、数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操作指南、说课录像、网络课程、作业系统、中职生学业评价与监测系统等。这些资源是依照职业教育的教学 规律精心设计的, 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用好这些资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用好教材提供的数字资源外, 教师还应努力寻找其他的有助于学生学习中职数学的网站, 提供学生学习网址, 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该网站的学习资源。例如:职高资源网http:// www.zgres.com;普职数学网http://www.gzmaths.com等网站会使学生受益颇丰。

评析: 多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决定了学生必然对其会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容易使中职学生学习数学变被动为主动;丰富的教学资源, 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同时, 学生还可以合作交流互动, 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

4.中职数学教学与聊天工具的整合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 , 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等已经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聊天工具是很好的实时交流合作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互动平台相互交流或向老师请教。网络上的聊天工具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腾讯QQ、微信、飞信、MSN, 等等。

以师生用得最多的腾讯QQ为例, 在每个班级都建一个班级QQ群, 师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实时交流互动。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寻求解决方法;也可以是同学们作业中出现的困难, 同学们提出, 寻求解决方法, 等等。教师还可以利用群的图片传输功能, 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者好的解题方法等进行拍照传送, 供学生借鉴和学习。运用QQ聊天工具群相册功能, 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做错的题目组成一个错题集相册, 最佳解题方法相册, 等等, 供学生讨论学习。同时, 运用好群文件共享功能, 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课件、试题、教学案等上传至群共享, 供学生学习与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 同学们在网上交流数学问题的时候, 往往需要进行数学公式的输入, 因此, 教师需对学生进行word文档数学公式录入的教学 (详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 (基础模块) 上册》第18页,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1:如何在word文档中录入数学公式)

点评:QQ群里也能聊数学? 学生对这个非常感兴趣。班级QQ群不再是同学们纯聊天、班主任发布消息、同学交流等的 工具, 也变成一个很好的中职数学的学习的平台, 特别是对学生错题的收集, 对学生的学习帮助非常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具体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喜欢探索新事物的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这样可以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优化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高效率地学习; 中职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和需要, 变无趣学习为有趣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大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原动力。中职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帮着教师有效地探索“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提出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职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把中职数学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数学学习的同时, 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 中职数学要走出一条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路子,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疲软不实用的状态, 适应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春玲.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1) .

[2]杨芳.探讨多媒体课件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 数理化学习, 2013 (06) .

[3]黄凯.信息时代下中职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数学大世界 (教师适用) , 2012 (12) .

篇9: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整合

【关键词】人行执法 现金管理 整合强化

随着央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现金管理工作重心已从传统现金投放、抑制膨胀转移到加强和规范现金流通秩序上。在控制通货膨胀、反洗钱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基层人行现金管理归口货币金银管理部门,但近年来央行职能调整、反洗钱职能增加,整合人行执法框架、强化现金管理职能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此问题略谈浅见。

一、整合现金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增加,现金管理已经从传统的投放转向防范金融风险和利用现金结算进行经济犯罪延伸,因此,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的大额取现管理模式不适应现金监管的要求,急需根据新形势要求进行改变。

2、不符合部门履职需要

基层货币金银部门主要担负发行基金调拨、金融机构存取款业务和残损币复点销毁任务,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监测货币投向是其职能转换后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县市支行发行库撤并后,大量业务集中在中心支行,受人员、业务的影响,货币金银部门在履行现金管理职责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

3、容易造成反洗钱管理上的漏洞

当前,货币金银部门大额现金管理主要是对10万元以上现金支付进行备案汇总上报,而反洗钱则是对20万元以上的单笔收付业务视同为大额支付交易范围。由于两者的规定限额差距较大,犯罪分子往往采取化整为零、多头开户等手段将资金进行频繁划转,以实施洗钱活动,而不被反洗钱部门列为可疑支付交易,从而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4、容易造成重复监管,增加金融机构负担

目前当基层人民银行对辖内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等业务进行检查时,由于涉及货币金银和会计财务两个部门的货币管理系统、大额现金管理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等,而且检查后续工作,如总结报告、拟采取的整改或处理措施等必须按归口汇总整理上报。因此,无论是单项检查还是全面检查,都容易造成重复监管和对同类违规问题的重复处罚。同时,反洗钱工作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的有关材料和现金管理要求报送的材料重复部分较多,如《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之间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单笔转账支付、金额20万元以上的单笔现金收付、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以及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之间金额2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应向人民报告;大额现金管理规定10万元以上的现金支付应向人民银行备案。金融机构同时要向人民银行两个部门报送的资料相当一部分重复,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工作量。

5、不利于提高现金管理效率

由于账户管理工作归属会计部门管理,反洗钱业务自成一个专业,而在账户管理、反洗钱工作中,均穿插有现金管理的内容,如在账户管理中规定账户在支取现金业务中要严格遵守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反洗钱管理要求对客户发生的20万元单笔现金业务实行报送制。这三块业务由于归属不同的部门,造成部分业务重叠,而开展工作又自成体系,相互脱节。

二、整合人行执法框架的合理性

1、人员保障方面

随着县支行业务系统的集中上收和发行库的优化整合,部分县支行进行了机构整合和优化,货币金银与保卫、国库与会计大都合并为一个部门,而且这些部门的人员具有良好的一线从业经验,熟悉金融业务检查技巧,能够适应现金管理、账户管理、反洗钱管理的综合性检查,这为现金管理与反洗钱部门合并提供了人员保障。

2、法律依据方面

目前现金管理职责的主要规章是《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在《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职责和检查监督权中均提到反洗钱。同时,现金管理检查的一个目的就是防范以现金形式进行的经济犯罪,也是反洗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现金管理与反洗钱合并后,根据《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所规定的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督检查权,对单位和个人进行现金管理检查也就有了更高的法律依据和效力。

3、制度建设方面

目前涉及银行业反洗钱的规定主要有“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其中需要报告的现金交易又是现金管理规定中对大额现金支取和报备中的有关规定,造成部分业务重叠。现金管理归口反洗钱部门后,可从不同层面对金融机构的现金交易进行监测,使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了一致性和关联性。

4、非现场监控方面

现金管理与反洗钱部门合并后,将使基层央行这两项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由于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洗钱行为隐蔽,基层央行很难有效监测,通过日常现金管理工作会从细微之处给予较好补充,通过现金管理工作中的大额现金审批和报备及现场检查等职责的履行,使金融机构中大额现金交易均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为反洗钱工作发挥着“关口前移”的作用;另外,从反洗钱工作中的大额和可疑支付报告制度中,可分析归纳出不合规的现金支出行为,为现金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沟通、有益参考的作用。

5、监管履职方面

如果现金管理与反洗钱部门合并,尽管目前不同业务系统被视为可疑的现金支付额度不一,但对有意化整为零、存取现金数额和频率较高者仍能通过系统筛选发现,从而使妄图利用复杂、隐蔽的现金收支方式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难以隐藏,从而堵塞了监管上的漏洞。同时,现金管理与反洗钱部门整合后,进一步加大了反洗钱部门的职责,相应也增强了其检查手段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反洗钱部门及时全面的监测开户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收支行为、监测大额现金的流向,可以进一步提高两方面的工作成效。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解决处罚依据零散、标准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删除对公款私存进行处罚的规定,达到与《商业银行法》的统一。

2、建立现金管理非现场监测管理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融合、覆盖整个金融系统的现金管理网络,融支取、监控、统计、查询和分析为一体,变手工操作为计算机操作,变事后检查为实时监测,变静态控制为静态、动态相结合,变模糊管理为精细量化管理。

3、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大额现金支付备案实时监测系统

篇10:高二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精选

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弱酸。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

②化学性质:

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中强酸):SO2+H2OH2SO3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2NaHSO3b、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篇11: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梳理整合

①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引起质变,而且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质变又为新了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不断前进。

篇12: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梳理整合

易错误区一: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质的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事物现象的总和等于其本质和规律,只有对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认为“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混淆了两种不同质的认识。

易错误区二: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解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但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易错误区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所以,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解析:(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既有如实的反映,也有歪曲的反映,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反之亦然。

(2)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可靠必须以其是否正确为前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正确就可靠;在二者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错误的理性(感性)认识是无法与正确的感性(理性)认识进行比较的。

二、对“创新”认识上的易错误区

易错误区一:创新就是强调人类要创造出新的事物。

解析:(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而新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如“电脑算命”等就是新出现的事物,但就其实质而言,却不是新事物,因而不能算是—种创新。

(2)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但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因此,创新并不就是指人类创造出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也不—定就是创新的结果。

易错误区二: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旧事物中的—切。

解析: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求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说要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仍应予以保留、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力创新和发展。

易错误区三:创新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所以,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创新,创新就一定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1)创新要求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旧观念、旧思想,创新需要敢于打破常规,“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违背客观规律进行凭空主观臆断,而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创新;反之,违背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主观臆断地进行蛮干,就不能创新。

(2)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数学高二学习计划 下一篇:2022年炼铁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