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高中英语作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课程标准 作业 教师

布置高中英语作业(精选十篇)

布置高中英语作业 篇1

一、明确告知学生教师对英语作业的整体要求及教师对英语作业的评价要求

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上, 我建议用板书直观地向学生告知教师对英语作业的要求, 包括作业本的格式、每个教学阶段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任务等。除此以外, 要规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同时我会建议学生准备多个文件袋, 分别存放语法作业、词汇作业、完型或阅读作业、中译英或作文作业、综合卷作业。这有助于学生日后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及复习。

二、明确告知学生“为什么”做英语作业, 做“什么”, “怎么”做及交作业的时间

很多教师认为布置英语作业的目的性就是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来掌握英语知识, 没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我为什么要布置这份英语作业呢?”其实不然, 因为教师如果明确地告知学生此份作业的目的性, 最起码可以让学生知道做完作业后, 能达到什么学习目的, 也有助于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自行检查是否达到了做作业的效果。并且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及做作业的方法。

很多教师往往在下课铃打的时候匆匆布置作业, 这时教室里往往会比较吵闹, 所以很多学生无法很清楚地知道作业的内容、要求及上交作业的时间。所以我建议教师在上课一开始的时候, 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后的作业, 学生思想比较集中, 这时布置作业能够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明确作业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三、英语作业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和配套教材

英语教学是以教科书为主, 但是很多教师就认为所有的教学及作业都围绕着教科书展开, 这是十分不可取的。高中阶段, 上海以牛津和新世纪两本教材为主, 但教科书只不过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英语作业的布置就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或者一本配套练习。比如让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杂志, 看英语新闻, 从因特网上收集一些有主题的原版资料或信息等等, 这些都应该纳入英语作业的范围。

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 语言学习是无法脱离该国的文化的, 因此英语作业还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阅读西方的文学名著, 也可以让学生去欣赏西方电影, 或者看一些英美的肥皂剧, 比如《成长的烦恼》, 所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去了解讲英语的国家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等等, 而这一些都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很必要的内容。

除此以外, 通过作业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而阅读材料当然就不仅局限于课本了。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 语言学习不仅仅限定在课内, 让学生每天课外读两到三篇英语短文, 扩大阅读量和提高阅读速度应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所以,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课外读物, 以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 提高阅读速度, 培养自学能力。这样做还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21世纪学生英文报》既有报道国内国际大事的“实事之窗”, 又有“校园热点”“运动休闲”“科技英语”“开心驿站”等栏目, 内容贴近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阅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可以把阅读既当作扩大知识面的一种手段, 更可以作为实践性作业的一种非常好的作业来源, 读每一篇文章就像在看一个故事或是一部电影, 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在枯燥的习题操练中也能找到乐趣。

四、有些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

有些作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完成, 因为在课内老师可以观察学生并且作必要的辅导。比如学生最怕做完型和阅读, 因此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在课内完成完型和阅读, 英语教师还可以在课内对完型、阅读作当场的辅导, 比第二天对答案效果要好得多。又比如教师在安排学生完成需要集体合作的作业时, 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图书馆或电脑房里先查找相关资料, 然后在课内讨论, 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资源共享, 为小组合作提供最佳时机和场所。

五、作业量及难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一高二的作业量应控制在每天30分钟左右, 高三应控制在45分钟左右。千万不能搞题海战。各科教师也要随时调整作业量, 免得让学生负担过重。

不管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 教师一定要确保作业量及难度要适中。套用一句俗话:千万别为难学生, 否则就是为难自己。教师尤其对作业的难度要把握得当, 要确保布置的作业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的, 或者说大多数学生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 难易程度掌握在让学生“跳一跳, 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

我要求课代表对每天的作业收缴都做好统计, 每星期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做总结, 要充分引起学生对交作业的重视度。对于作业表现好及不好的学生要做到奖惩分明。

学生的作业中, 教师应及时作反馈及总结, 尤其要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作出明确的指导, 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及作业布置中, 要重复出现这些重点、难点, 最大限度提高重复率, 对于学生的这些“知识盲点” (学生容易错的习题) 要反复更正, 为以后的教学扫清障碍。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 这对其今后的复习及对教材的重点把握都很有帮助。

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教师不仅要适当调整作业的内容, 还应及时调整作业量及难度。要确保作业量和难度都是符合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 以免让学生忙闲不均或负担过重。也只有这种在合适的作业量和难度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英语作业, 才是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 才具有实用价值。

七、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

英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定时地对知识归纳和总结。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 英语教师要适当引导, 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归纳总结的习惯。归纳总结课对高三年级更具备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一定要明确地告知学生归纳总结的主题或范围, 就好比是英语教师给每位同学一颗种子, 但是同样的种子让不同的学生种植和浇灌, 会长出不同的树, 结不同的果子。为了能够在归纳课上有较好的效果, 教师最好是能在事先给出具体总结的例子, 让学生可以有参照的样子。让学生能在这种课上充分呈现自己归纳总结的成果, 让学生能在彼此的交流中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并且灌输他们一种理念, 那就是学习的归纳总结完全可以自己完成, 千万不要全部依赖教师。

八、对付“问题”学生的办法

这里所谓的“问题”学生不是指那些偶尔没做或忘记做作业的学生, 而是指那些不愿意做作业而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或者是对做作业有抵制情绪的学生

1. 课后找“问题”学生个别交流。

教师可以问一下学生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做作业?是因为作业难不会做?还是因为会做但懒惰不想做呢?是因为对英语根本就没兴趣呢?还是对英语老师有意见?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找到问题的原因, 英语教师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2. 特别关照“问题”学生

对于那些由于懒惰而不交作业的学生, 在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有意无意地特别提醒那些“问题”学生, 让他重复作业的内容、要求及交作业的时间。

3. 适当降低作业要求。

对于英语程度不太好无法完成作业的学生,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适当降低对这类学生的作业要求, 确保这类学生能够完成作业, 重树他们对英语学科学习的信心

4. 善于表扬“问题”学生

一旦这些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就应该当着全班的面表扬这些学生, 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 要千方百计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这会很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对于“软硬不吃”的学生, 英语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电大英语作业布置技巧论文 篇2

电大英语作业布置技巧论文【1】

【摘要】电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多数人都不是专职学习,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作业的布置就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人与因才相结合。

为此,本文对电大英语作业布置的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大学生 差异 分层 技巧

近年来,在普通高校扩招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下,电大生源的质量呈下降趋势,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对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作业布置的技巧。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既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调节、改善教学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英语教学管理中,英语作业的布置要不断创新,注重作业内容的差异性、梯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学生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为日后成为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具体探讨如下:

1.英语作业布置的误区。

英语作业形式多样,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就其类型而言,可以分为四类:练习型、准备型、扩展型和创造型;就其形式而言,分为复习、预习、阅读课外书籍、书面或口头和实践活动作业等。

形式虽多样,但不少教师只重视书面作业,对于其它形式的作业不够重视,甚至大加排斥。

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英语作业不外乎课后或练习册上的习题,再不然就是抄写单词、课文。

造成这种作业内容过于单一的局面,是“事出有因”的,因为近年来,电大没有分数的“门槛”,学生专业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

但只布置书面作业的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容易使他们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对于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起不到促进作用。

因此,必须设法避免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布置方式。

此外,多数教师都习惯性的在下课前2-3分钟匆匆忙忙交代一下作业,很多学生都不清楚如何将作业与上课内容联系起来,以致于失去了布置作业原有的意义。

孙孔懿(长期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已明确指出:“在下课前3-5分钟以内配置英语课外作业,教师很少有时间告诉学生完成英语课外作业要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为什么要配置这种课外作业。”因此,他认为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布置课外作业比较适宜,这样,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2.作业布置的两类方式。

2.1 口头作业布置方法。

作业的完成取决于学生本身,教师所起的作用便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要把重点转移到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好奇的心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切实完成口头作业。

2.2 书面作业布置方法。

把书面作业分散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每道作业题。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这样能解决今后在英语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

2.2.1 先传授知识,后布置作业题。

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后,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随后布置作业,这时,学生大脑中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零乱分散的信息通过作业得到系统的整理和巩固。

如在讲解《综合英语3》Lesson 53中的instead of和instead、because of和because之后,in case和in case of便出现在作业题里。

笔者让学生做相关的书面作业,指导他们对作业中语法点的异同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

这类作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2.2 先布置作业题,后传授知识。

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等于指给学生一条通向光明的幽径。

只有让学生下了“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苦功,才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在英语课堂上,笔者经常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列出相关的例句或要点,布置好作业,让学生稍作分析和思考,然后再进行新知识点的讲解。

这种先做作业、后传授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2.2.3 边授课边布置作业题。

在讲课时,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会随机出题。

例如,在讲到《综合英语1》Lesson 49的课文,有这样一句:“I don’t use to drive to work, but I do now.”笔者便马上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①可以将don’t变成used not吗?为什么?②归纳出“used to”的用法,并举例子。

通过这种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和知识的过渡,使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

针对上述三种方式,在布置作业时,笔者都会设计出必做题和选做题,同时,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或层次,必做题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选做题则按层次差别进行。

还比如,一般情况下,对学完的课文、对话,要求优等生全篇背诵;中等生背诵指定的段落即可;学困生只要求背诵重要句子,但能流利朗读课文;基础特差的则只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没有背诵要求。

通过分层次、有梯度地留作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挥,达到教有所重、学有所得的目的。

3.布置作业的技巧。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展开,使作业更具实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3.1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基础是有差异的,电大学生尤其如此。

因此,笔者不仅在班级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全面了解学生,在作业中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差异教学”应用到作业中去。

如在讲到《综合英语1》Lesson 30 You can’t miss it时,笔者将编对话分为三种要求:“精装版”、“中装版”和“简装版”,在字数和句子难度上体现个体差异。

在学完如何问路Asking For Directions后,把作业分为三层:差等生,模仿磁带语气熟读对话;中等生,自找同学扮演书上对话;优等生,假设不知道怎样从学校去麦当劳,找一个同学问路,编对话。

这种口头作业从易到难,即使是学习差的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展示自己,都会勤加练习,这比仅仅让学生抄写和背诵的积极性要高很多。

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设计分层作业,使每个层次的个体都享受到作业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2 让作业更加实用。

以往布置的作业几乎是千篇 一律,读书、背书、抄写、做题。

电大的英语课堂应当以培养第一线的外语人材为核心,因此,布置的作业也应当与学生现在的工作有联系,使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在学习《综合英语1》Lesson 85 your turn(主要练习点菜)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人,1个店员(waiter or waitress),两个顾客(customers),以点菜为主题编对话,第二天,用了一节课让每个小组上讲台进行表演。

在这次活动中,真的有点出乎意料,虽然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但是当他们讲起餐厅英语时,竟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起来,说的倒是头头是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热情,让我意识到这种作业方式适合他们,这不但让他们学到英语知识,更能学以致用。

3.3 作业形式多样化。

只要提起英语作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立即想到语法、词汇的选择,阅读理解或书面表达等,大部分学生听见就头痛,更谈不上保证作业质量了。

鉴于此,我从多角度、多题型、多形式出发,使作业成为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练习的平台。

3.3.1 操作性作业。

如:在讲解《综合英语2》Lesson 1 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over the summer,笔者让学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大城市及其文化、旅游景点等资料作为作业,并在课堂上检查,让他们进行“推销”,看谁是最好的“推销员”,学生会直观、生动地将自己感兴趣的城市“推销”出去。

3.3.2 竞赛性作业。

竞赛性作业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学习推动力。

如布置抄写课文,但是要展示出来进行评比展览;学完课文单词后,看谁在该节课或下节课能记住最多的单词,或者看谁能利用所学的单词造句等等。

3.3.3 体现社会性的作业。

电大英语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在校学生是边工作边学习,因此,笔者在设置英语作业时可以与身边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

在《综合英语3》Lesson 16 Everglader Evangelist (大沼泽地的传教士)这一课,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电视、报纸或网上的报道,让他们说说地球污染的种类、成因以及具体的案例;或者说说在他们身边都见过哪些污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改善,或应该怎样避免同类的污染再产生,以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

很多学生都踊跃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3.3.4 更具生活化的作业。

在讲《综合英语2》Unit 6时,该课涉及购物内容,笔者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作业,要求他们回去后,看看衣服的标签上注明的面料成分、洗涤方式、凉晒要求等内容,要他们把这些英文标注抄下来,在课后相互传阅并加以整理。

第二天,学生看见我,就笑着说:“老师,没想到这样也能让我们学会不少单词。

”这种把英语作业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做法是学生所喜欢的,他们都会热情参与。

3.4 让作业更加有趣。

作业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出发,布置让他们更加感兴趣的作业。

高中英语作业布置策略探讨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有效;语言素养

作业是高中英语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有效的作业能够促进知识消化,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渠道,借助于作业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实际,为下一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学情基础。本文就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教学,课后如何布置作业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际。

一、作业布置必须具有层次性与多元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才能,笔者就发现班级上有些数学特别好的学生,英语成绩平平,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科本位来区分学生,而应该从发展学生的角度来关爱每一个学生,肯定他们的个体差异,在作业的布置上不能像传统的英语教学那样给所有的学生统一布置作业,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就作业的形式也应力求多元化,笔者的作业形式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1)除了有传统的书面作业外,我更是因人而异设计了口头作业,让学生不至于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2)改变传统的每天一练的小作业形态,改变读写练为主的作业形态,作业以“Project”为主力求常态化,适当地编入演说、表演、实践等更能够体现语言实用性的作业;

(3)除了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外,增添团队合作的作业作为辅助,因为学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有时英语学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语用情境;

(4)作业除了关注语言知识点外,还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作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作业布置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系统化

语言知识具有系统性,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必须从学生原有知识、以后将要发展的知识出发,兼顾英语教学的系统化,要有“针对性”。具体内涵有如下两个方面:

(1) 作业必须明确地指出是针对哪一类学生的;(2)作业在整个英语语言知识体系中意欲达到怎样的目标。

例如,高中英语Unit 1,Module 5中的word power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材文本中描述人的个性的词汇。笔者在课后进行作业设计时就紧紧围绕该教学目标展开,同时结合所教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决定在给学生练习时,在突出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是否要进行适当的增删。

为了提高作业的系统化,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不要总是想着内化课堂所学,还可以是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先学而教。

三、注重教材二次开发设计作业

教材是个例子!是课程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吃透教材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提升,笔者认为我们的作业布置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联系,为此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为了课后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业,也有助于课堂听课效率的提升。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9 Unit 4 project教学,笔者将课文The White Horse Temple 改编成一篇任务型阅读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涉及任务型阅读是一种巩固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和把握文章脉络的很好的形式。

Suggested answers:

1.Location 2.story 3.originated/came/arose 4.sent/instructed 5. suites

6. architecture/structure 7. both 8. Importance/Significance 9. birthplace/cradle 10. as/thoug

这篇文章是一个结构清晰的说明文,介绍了白马寺的发展历史。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框架找出一些具体的细节信息。由于文章结构清晰,练习的答案获得的大概位置是可以准确找到的。

布置高中英语作业 篇4

关键词:作业布置,有效性,模仿,积累

作为班主任兼英语教师,从学生的周记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喊苦,做不完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学习乏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因此,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的必要的巩固手段,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老师,毫无疑问地我们手头有许多参考资料,但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利用好我们手头现有的资料。所以,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以起到巩固知识达到老师授课目的是值得探讨的。

一、作业内容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

就像我们上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样,我们布置作业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1. 预习作业应该直接针对新授课内容。

我在上模块6第5单元前,让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火山的成因、类型、后果及世界上著名的火山等信息,建议学生阅读《英语周报》22期第1版Benefits of Volcanoes和Famous Volcanoes这两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火山的知识,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做好《英语周报》22期第1版上Reading Tasks的有关课文理解的练习。 (3) 在课文中找出20个短语的英语表达。这两个作业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也使学生能够初步知道课文中所要学习的语言点,为教师第二教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2. 知识巩固作业应该围绕着怎样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效掌握巩固知识而展开。

如:模块6第5单元第一教时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下:以课后练习1的7个问题为线索,复述课文。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能力培养类作业要求循序渐进。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从学生高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教学计划,即高中三年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听说读写的能力等等。如:写作训练。从高一起我就有意识的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和模仿。到高二,我要求学生隔周抄一篇作文,要求学生赏析这篇作文的亮点,并在一周内背出这篇文章。在下一周,要求学生模仿这篇作文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这样,通过赏析作文的亮点,使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写出好作文,同时通过短小作文的背诵,使得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到高三再接触各类考试作文,并在批改后加以指导,日积月累,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写出较理想的作文。

二、作业对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谈到:“对家庭作业的个别化应予以特别的重视。”我们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有限,往往一个英语老师面临的是一个教室六十多个学生,而这六十多个学生掌握知识也存在着差异性,不可能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作业布置时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可以布置多个作业,让学生自己挑选其中一个来独立完成。如:在An Exciting Job第二教时结束后,我布置作业两选一如下:(1)选择课文中学到的5个词组或句型造句。(2)选择课文中学到的5个词组或句型编写一段短文。在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这个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尤其在第二天上课交流时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这些知识。

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并非所有的作业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相对较难的作业,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来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模块6第5单元语法学习后,因为本身分词作状语是相对较难的语法项目,部分学生上课时觉得懂了这些知识,可课后往往就变得稀里糊涂了,尤其当它与别的非谓语动词放在一起时。所以,在完成书上第37页练习4有关分词作状语的练习之后,我给班上的各学习小组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使用分词作状语,编一有关分词作状语的练习。在寒假作业讲评时,我就详细讲解了这些题。在第5单元语法教学时(分词作状语),我就拿出这几个题目来说明分词作状语时要注意的几个地方及独立主格结构,使学生的学习构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段短文。每个小组推选一人, 在明天上课时开展小组竞赛。这个作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大家的参与热情特别高,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作业设置要注意反复呈现学生易错的题,及时批改并讲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易错常错的题目反复及时地出现在例句或学生的习题之中。如:开学初,我发现学生的《寒假新时空》中有的题目学生错得很集中,如:

高中生英语作业布置的思考论文 篇5

笔者在国家级重点高中,担任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发现作业如果布置得恰当,是对所教内容的巩固和提高,作业如果布置得不恰当,容易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导致学生减少学习兴趣甚至失去信心。由此可见,布置作业是教师每天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国内外的有关作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

由谈振华主编的《课堂教学理论读本中》认为,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包括:预习或复习教科书,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完成书面练习(习题、作文、绘制图表等);完成口头作业(朗读、背诵、复述、答问等),完成实践活动作业。根据学生作业活动过程的特点,教师要做好准备、审题、解题、检查、提高五个方面的作业指导工作。他在教师批改与讲评作业方面提出了五点要求:

(1)按时收作业,及时批作业,及时发还作业;

(2)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路;

(3)批改要认真细致,有调查研究;

(4)批改作业要和学生作业成绩评定相结合;

(5)要有定期作业讲评。

日本的波多野谊余夫在“怎样培养自学能力”中提出培养效力感的第二个条件是让学生体验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能力的乐趣及其意义,体验到只要自己尽力地去做,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办到。差生较多的莜井旭高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不论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一律布置同样的家庭作业,即使惩罚再严厉,仍有缺交作业的,而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分别布置与其相适应的家庭作业,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

美国Thomas、Grood、JereE、Brophy的《透视课堂》对课堂作业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课堂作业是课堂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应该仅仅是填满时间的权宜之计。课堂作业应该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操练其所学内容的机会。教师通过监控学生的进展来调节作业,并给没有理解学生提供额外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反馈来实现调控。教学反馈的通道是多种多样的,从学生课堂上的表情、神态、发言、板演、练习作业等方面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以改进教学。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也告诉我们: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评价,要趁热打铁。如果时间拉得过长,根据人脑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就会大大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没有反馈信息的练习,做得再多也是徒劳的。上述两位教师的做法,都是恰当地运用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反馈理论的研究成果,这说明,一个普通的教师只要教学得法,就能把学生的学习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二、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相关体会和思考

1、让学生自主设计英语作业

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并提供答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作业体现的是专家或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编作业,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本,回顾课堂学习的主干知识、重点难点,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能要进一步搜集本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相关资料,从而找到提出问题的最佳角度和答案。这样,学生就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旧知识,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还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笔者拿英语的默写作业为例。如果教师布置学生每人回家背诵30个词组,结果可能是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背诵作业。另外的一部分学生只能记住15个词组。所以笔者尝试了让学生自己准备第二天要背诵的内容,上课时自己默写,课后自己批改订正。订正后教师可以把默写本收上来检查,确保学生没有偷懒。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能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做好对学生自编作业的评价。学生设计作业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程度的不同,但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这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励他们进一步去创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把优秀的作业在班上展示,以便全体学生学习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也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实践证明,被表扬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笔者认为,英语的传统的作业是专家和教师精心设计的,比较系统、科学,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因此英语作业的布置应该以教师布置作业为主,以学生自主设计为辅,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作业。

2、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布置课外作业中体现双向“减负”

众所周知,作业量过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预习没有充足的时间,上课缺少精力,研究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作业也就没办法完成,学习进入恶性循环,许多学生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布置对于学生来说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在布置作业之前,要先把打算布置的习题做一遍,挑选其中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做,把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作业的量适中,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巩固,又能在课堂上能够及时讲评。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布置适量作业也给教师“减负”了:教师不用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批改作业上。如果教师不能够解放自己,又何以解放学生?没有创新性思考时间的人何来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又怎么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们应该集中精力把大部分有效时间用在备课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

3、提倡当堂完成英语作业

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与补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英语这门科目有其特点,作业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果教师布置了太多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做,但是教师却没有及时讲评,等到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题目已经没有印象了,学习效果势必事倍功半。所以笔者尝试让学生在课上做限时训练,主要是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学生完成后马上讲评,讲授解题思路和讲解学生在做题时提出的疑问,效果不错。

当堂完成作业有以下优越性:

第一,保证教学目标的层次。比较科学的课堂作业设计,既有记忆、理解的内容,还要求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当堂完成作业,要求学生达到正确运用的程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课堂上完成作业要花去十几分钟,那就要求教师课前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巧妙设计教学方法,课上严格按教学步精讲精练,科学施教。

第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当堂完成具有挑战性,没有较长的复习思考时间。这就要求学生课前要认真自学,课堂上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努力掌握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会随之提高。

第四,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效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就无法相互讨论、抄袭,能真实反映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使老师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从作业的检查中尽快了解教学的效果,便于及时调整今后的教学。

4、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体现层次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打破常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尖子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扎实地打好基础。而作业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适当留一些创造性作业,既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又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还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英语教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找些有趣的文章或书籍去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来问。让后进学生多巩固基础知识。或者让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有关某一主题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好的作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篇6

一、传统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作业通常离不开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和机械地背诵课文。这种方法过于一刀切,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试想学生长期地做这种反复、机械化的作业,从而成为一台做作业的“机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怎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2.由于长期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操控下,许多教师推崇“题海战术”,深信学生只要多练习,多做作业,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布置作业时注重“量”,而不考虑“质”,造成作业泛滥成灾,缺乏练习的目的性、循序渐进性和灵活性。学生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出现了胡乱做作业、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更有一些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即使做了作业后也不知道到底练习了什么知识,单词、短语抄了好多遍,仍然不会,在学生的学法摸索中形成了错误的观点。

3.作业形式单一化也是布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中学英语教育大纲要求“初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充分的听、说、读、写训练”。根据这一要求,作业不应仅是笔头的训练,也要适当布置口头、听力方面的练习。

二、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

1.作业布置要突出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世界志愿者协会英国籍教师Ruth曾说:“No interest, no strength”。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心理特征,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注意力,焕发他们内心强烈的学习需求,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轻松愉快地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如:在介绍“my bedroom”后,笔者让学生在第二课时的课外作业中,设计自己理想的房间,并用图画画出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用英语把理想中的房间描写出来。由于是让学生设计理想中的房间,学生操作起来很容易,图画也创作得很有新意,大家很有成就感。这些作业设计模式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地从“要我学”进入“我要学”的境界。

2.作业布置要突出针对性

作业布置缺乏选择性,有时我还没布置作业,学生就知道作业要做哪,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已经写完了。这说得好听叫训练有素,说得难听就是作业形式内容单一固定。反思一下:我们布置的作业有多少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呢?究竟有多大效果?教师给所教班级布置作业大体都一样,不管何种水平的学生都做统一的作业,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以及接受能力,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形式缺乏多变性;内容缺乏探究性;容量缺乏差异性。有的教师似乎将作业本的整洁度作业评价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英语作业,只要整齐划一就满纸红勾,一路到底,甚至抄错了的地方老师也没仔细看。有的学生作业相当有灵气,但没有得到老师给予的特殊鼓励,反而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得到了B或C,相反一些中规中矩,平平淡淡的作业却会因为没有错误而得到高分,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害怕出错不敢创新,从而将作业变成“做秀”,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学生也就对作业布置出现了审美疲劳,失去了做作业的兴趣。

3.作业布置要突出典型性

教师用传统的批改方法先把所有学生的作业批改一次,在批改过程中,注意记录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然后在课堂上,以自己做作业的方式把错误典型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来说出老师的错误。由于学生长期被教师评价,一下子变成批改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会批改得特别认真,在批改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弄清楚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这种方法组织运用得巧妙的话,可让学生记忆深刻,产生自豪感,甚至会成为学困生转变的契机,使学困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使他们内心产生“愉快效应”,激发他们好学的积极性。

4.作业布置要突出多变性

英语作业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1)听力作业

语言听力较差是许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让学生掌握语音语调及英语发音的技巧,教师有必要而且必须定期布置听力作业。但只让学生听,教师无法检测听的效果,而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和惰性,教师可以精选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把听到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材料要难度适中,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材料较长,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段录音的语音语调,并能大体说出短文的大意,进行全班朗诵大赛。有趣味性和表演性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分组共同合作表演话剧,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听感”。

(2)阅读作业

教师先要在课堂上讲授阅读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布置一篇精读和一篇泛读文章,精读材料是与课内阅读文章内容和难度相当的文章,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如:针对常用句型、短语搭配进行汉译英或英译汉;针对文章细节设置同义句选项等等。泛读材料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写出规定字数的英语读后感,选出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与现代化设备相联系的作业

很多学生喜欢看电视,基于这一特点,我布置了英语电视作业——收看CCTV9的希望英语。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英文节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语单词、句子,看完之后可以教父母几句英文或与同学交流心得等。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英文本,把当天学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同学间交流学习。

教师上课要用教学课件,自己制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之后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制课件,可以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合作完成,进行全班评比,选出最好的作为上课用的教学课件,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一举两得。另外学生也可以把作业发到教师的邮箱里,快捷方便。

(4)社会实践作业

在学完环境污染这个单元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即调查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周围是否存在污染源,如果有,是如何产生的,应该怎样预防和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把调查结果以论文形式呈现出来。这种作业既有实践性又有挑战性,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社会实践作业还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考验教师的智慧和教学艺术,是教师教育机制的凝结和升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尝试新课程作业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把初中英语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如何布置英语作业 篇7

一、精心设计作业。

心理学表明, 人们对当前从事活动的目的性越明确、计划性越强、积极性就越高, 成功率越高。教师要变以往的知识传授者为策划者。教学五认真中其中一条要求我们“认真设计作业”, 设计作业比备课还要精细。今天课表浏览一遍, 英语作业能有多长时间, 确定作业量该多少?昨天是什么类型的作业?今天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根据本课内容, 布置“听”“说”“读”“写”哪方面的内容等等, 这都要考虑在内, 都是设计作业的依据, 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作业还要有兼容性、要有新知识、同时也有旧知识, 有梯度性、启发性和思考性。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 很快就会被遗忘。”

二、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有趣的作业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调动学生积极性, 促进思维发展, 保持学习成果的持久性。如:学了Teachers Day, Merry Christmas后, 让学生自制贺卡, 用英语写上贺词。初三课本有一单元为“My favourite star”, 让学生搜集课本外的有关国际影星奥黛丽的生活及事业发展状况资料, 还可以拓展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影星或歌星, 写成文章, 展示给大家, 这些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改变背诵某个对话或做抄几遍对话的作业, 以小组形式自编对话, 既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又避免了抄袭。也可以布置发散型作业, 即听录音模仿, 评比最佳模仿者。布置合作探究型、活动型作业。

三、分层布置作业

每个学生是个单独的个体, 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尤其是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相同时间、相同内容, 人与人之间记忆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均不相同。也就决定了我们没有理由全班同学课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 必须因人而异, 分层次的布置不同作业, 以使人人都有所锻炼、有所提高。二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不仅适用于教学, 也适用于作业。

我通常会把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三类:C类:100分以上学生, B类:80分与100分之间的学生, A类:80分以下的学生, 作业也按这三分类, A类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重在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B类作业增加一写一般性的综合题, C类作业要求完成基本知识的训练后再争取完成有一定难度、能力性后综合性联系, 激励、挖掘、发挥了优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学生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中等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 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感受, 后进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 增强了学习信心

四、作业量适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家庭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 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 是学习能力的改善, 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作业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技能方面有很大功效, 可是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危害更大,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进而抄袭, 甚至让别人替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他科作业, 保障学生应有的作业时间, 教学五认真中指出, 文科作业量不能超出课程的三分之二, 尽量每天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五、及时恰当评价

作业的批改或检查是作业完成的最后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多么科学的作业, 没有批改、没有反馈, 也将成为泡影, 没有实际效果, 如果经常不检查, 学生自然不会在意作业效果, 以后在教学上的查漏补缺也无法进行, 学生的知识负担越来越多, 成绩差下去, 学生自然无兴趣。因此老师应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公正的评价, 形式可以是讲评、面批等多种方式, 评价过程中特别注意运用激励性语言, 如“excellent、cool、good、wonderful、well done”等等。一句鼓励是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一个巨大动力。也可进行优秀作业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于口头作业检查, 可以培养学生之间英语交流。也可采取同学互评作业的形式, 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互谅、互助精神, 并能在评价中取长补短, 对自己查漏补缺。

总之, 作业的布置要以《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先导,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灵活途径, 注重过程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适量地科学地布置作业, 从而减少随意性、低效性, 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巧妙多维地布置作业, 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系统疏理的基础上得以升华, 而且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摘要:作业是老师每天都要接触到的, 作业是教学的补充, 学习的巩固, 是检查老师的教, 学生学的重要手段。但许多老师在布置作业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我们要布置合理的高效的学生乐意做的作业。

英语家庭作业布置原则 篇8

美国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于1968年提出了目标理论。他认为:“有专一目标, 才有专注行动。”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

2.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围绕趣味性原则, 使学生“乐此不疲”。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 教师也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3.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因材施教性原则, 使学生“各施其才”。

所谓家庭作业布置的因材施教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异的作业布置,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通过合作完成一份作业, 获得最佳的发展。

4.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把握层次性原则, 使学生“循序渐进”。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个层次, 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教师只有让学生根据层次进行作业的巩固, 他们才会循序渐进的前进, 才不会感到吃力和疲惫。

5.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追求灵活性原则, 使学生“充满灵气”。

灵气, 灵活之气, 悟性。具有灵气的家庭作业, 如冬日的阳光, 让人感到温暖;又如盛夏的清风, 让人心旷神怡。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 要时刻铭记追求灵活性原则。

6.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掌握适度性原则, 使学生“张弛有度”。

布置作业时, 要尽量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发展情况, 设计难易适度的家庭作业, 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7.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遵循“少而精”原则, 使学生“精益求精”。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 要借控制数量之手段, 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作业的选取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 启迪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的探究。

8.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贯彻学以致用原则, 使学生“学为有用”。

学以致用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为此目的而设置。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用”的意识。

9. 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做到评价及时合理原则, 使学生“立竿见影”。

如何有效布置初中英语作业 篇9

当前,多数教师留作业让学生抄写,通过一遍遍的抄写使学生记住单词。调查显示,反复抄写导致学生失去了耐性和学习的动力;作业布置无差异性,班级每个学生作业无区别,成绩好的学生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却又因“消化不良”而去不动脑筋,抄袭他人作业;教师对作业认为清楚整洁就满纸红勾,整本作业一样,甚至抄错了的地方老师也没仔细批阅。有的学生作业相当不错,答题思路周全,别具一格,但没有得到老师给予的及时鼓励,时间久了,学生不愿意写作业了。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布置英语作业

1. 设置作业要注重实效性。

学习Spring Festival一单元后正好是元旦放假,初一英语教研组利用这个机会,没有布置抄写作业,而是让学生出一张英语小报,小报内容是的介绍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假期结束,学生们交来他们的作品,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认认真真、出色地完成了布置的作业,教师把学生有特点的小报出展板展示给全体学生观看,学生们争先观看展出来的作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这次作业很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要积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收获快乐

2. 设置作业要注重多样性。

多年来,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笔者一直遵循新课标理念,对英语作业进行设计和创意,不再是单一地抄写和朗读作业,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的作业,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几年中,有学生制作的英语手工书、设计的课程表、完成的调查报告,还有声色并茂的录音作业和录像作业等。

3. 设置作业要注重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分层布置作业,并注意作业的梯度,增强作业的开放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一学完Unit5之后,笔者布置了三类作业:一是把学到的课本提到的动物单词背诵默写,二是课下搜集你感兴趣的动物名称,三是介绍一种你做喜欢的动物:如考拉等。学生下课准备了很多知识,课堂上展示,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不用依赖别的同学,这样的作业设置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满足感和作业完成的成就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 设置作业要注重趣味性。

作业要形式多样,不千篇一律,比如笔者在讲A Cinderella story一课时,让学生自己查阅情节,复述故事,上课时学生们甚至自编自演自导了这个故事,诠释了他们对故事的了解和对爱情的看法。之后,他们演了很多课本剧,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英语的热情高涨,可以说,在多种形式的作业下,学生们普遍认为英语作业不像以前似的那么枯燥、无聊,甚至有些之前不爱学习英语的学生,也很积极地完成英语的家庭作业,英语作业形式生动了、有趣了、内容丰富了,学生也越来喜爱做英语作业了。

5. 作业设置要注重创新性。

看看学生们的平时作业,笔者深刻体会到孩子们的不容易,很多天性在枯燥的作业里被抹杀了,关于如何创新,笔者想了很多方法。学生自己批改作业是一种形式,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别人的学习情况,从而对照自己,能够形成促进或互相了解的作用。自改题型单一、层次较低的单选题,听力练习题;互改单词默写、课文默写、造句子题。“粗改”与“精批、面改”相结合。粗改“一会”“二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杂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精批“三会”“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面改作文,一周一次。粗改与精批、面改相结合的方式中,还要注意鼓励性语言的运用。

教师在讲评练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知晓自己只是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试卷出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纠错本,把每天的错题摘录到纠错本上,做好错题的积累,到了周末要求同学们根据这周的错题,出一份试卷,试卷的内容不多,在一张纸上,出5个选择题和5个填空题,内容为本格星期学生自己出错的题目,可以适当改编。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认真出题,有些题还出的非常有水平。让学生既掌握这个只是点,又增加了不少趣味性。最后,激励学生发现周围的英语。比如看见NIKE、WTO、WWW,还有影院、银行、电脑等让学生对源于生活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借此,笔者向讲解生活处处是英语,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英语,这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些事的常用词汇量和生活用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结语

如何给职校生布置英语作业 篇10

1.专业类英语作业

中职学生比普通高中学生提早拥有了专业选择, 这就决定了中职生特殊的学习目标——不是升学, 而是就业。许多学生往往能把课本中的句子背得很流利, 可是实际交流中却连一句简单的问候都难流利地表达出来, 当学生们发现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时, 他们的学习动力自然就下降了。如果能在作业中充分体现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 或许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旅游专业, 学完Olympic Games 这篇课文后, 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布置一项写导游词的作业, Suppose you were a guider in Beijing, how to introduce Beijing to foreigners? 要求学生按照导游词的欢迎词、介绍、结束语三个步骤写一篇简单的英文导游词, 并且介绍给全班同学, 比比谁是最佳英文导游。当然这样的作业布置对于英语老师来说则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和专业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 并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英语教师事先就得和专业老师进行沟通, 因为只有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 才能以学生为主体布置切合学生实际的英语作业。

2.合作类英语作业

目前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合作型人才, 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故而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可以适当增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内容。比如议论文写作课, 教师可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以4—6人为宜, 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写一篇命题作文。组内每位成员必须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由组长汇总各成员的观点并加以整理, 使之更加完整, 再由另一名英语基础较好的成员修改语句连成短文, 最后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们一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触发他们合作的意识, 从而最终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查找类作业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书籍, 还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库来获取信息, 只是目前许多学生只把网络当成一种游戏工具。教师不妨利用这些便利的信息渠道, 让学生在搜索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 从而让网络在学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方法适合课前预习作业, 比如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这一单元, 教师可布置学生查找中国幽默的形式和卓别林的生平介绍,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反馈自己收集的资料。当然, 教师可以事先推荐学校图书馆中的相关书籍和相关网址。相信这样的作业既能带给学生成就感, 又能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从而真正达到预习的目的。

4.质疑类英语作业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 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质疑是主动学习的起源, 把质疑放到作业的内容中来相当有必要, 但是不能只提要求没有反馈, 学生只有在压力和收获的双重作用下才能长久而积极地学习。笔者在课堂上设置过这样的作业的环节, 比如阅读课文, 尝试找出疑难点, 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中以组为单位互相质疑, 互相解答疑难点。这种质疑、解疑的小组比赛方式, 可以让学生打破传统作业按部就班的牢笼,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5.分层类英语作业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作业也不失为可取之策。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作业的不同层次。第一层次的作业目的是巩固基础, 是给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准备的, 如课后简单练习、单词补充之类;第二层次的作业是考察知识的基本运用, 要求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 如课后练习、运用新学的词汇或知识点造句等;第三层次是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对于这类学生而言, 他们需要提高的是知识的运用能力。因而可布置篇章练习, 或在运用所学的新知识点造句的基础上连成一段文字, 这类练习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于前两个层次的学生可选择性完成。当然, 为了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则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作业分配, 不但增大了学生对作业的自主选择性, 而且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幼儿交际 下一篇:巢湖漂浮式浮标与定点平台式浮标优缺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