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体检报告分析

关键词: 体检 我院 职工 分析

职工体检报告分析(通用8篇)

篇1:职工体检报告分析

某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摘 要】目的:对我院某单位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健康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集中健康体检的方式,对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442名职工健康体检中,仅有21.27%的体检者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指标异常检出率达到78.73%,其中以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血等为主。结论:该单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大健康指导,并采取必要护理干预和控制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及时诊断、有效预防、对症治疗

【关键词】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35-01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运动缺乏和饮食问题造成的慢性非传染疾病呈现上升趋势[1]。为进一步了解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做好健康指导工作,我们对某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42名某单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该单位职工以行政为主,年龄在21岁至64岁,其中男性308名,女性134名。1.2 体检项目

身高、血压、体质量指数等一般情况检查,血糖、血脂、乙肝两对半、肝功、血常规、尿常规、胸部透视、肝胆胰脾、双肾彩超、心电图、男性前列腺、女性子宫及附件;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血生化检查、尿常规等项目。1.3 统计分析

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在442位体检者中,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仅有94例,占体检人数的21.27%,指标异常体检者350例,占体检人数的78.73%。各年龄组体检异常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检查异常率有所增高。其中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随年龄增长明显,肥胖(超重)和高尿酸血症在30~40岁年龄段明显增长,血脂异常和肥胖检出率最高,少部分患有两种以上慢病。慢病检出率各年龄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3 讨论

从体检结果可以发现,该单位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职工中患有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442位体检者中,所有指标均在正

常范围内仅有94例,占体检人数的21.27%,指标异常体检者350例,占体检人数的78.73%。大部分职工均处于亚健康,很多职工已经表现出了高危患病倾向

体检中检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血等为主,这些疾病的发病与饮食摄入不合理、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和体育运动缺乏有关。[2]本次体检者以青壮年为主,是单位及家庭的中坚力量,承受着来自工作、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较大,面临的矛盾较多,如果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将诱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饮食因素也是慢性疾病发病率高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营养过剩及营养失衡造成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明显提高。此外,饮酒和吸烟习惯也是慢性病高发的另一项主要诱因。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增强体制,提高心脏功能,加速脂肪代谢速度,使血压保持健康稳定,并能够增强免疫力,使人精力更加充沛。由于该单位职工多为脑力工作者,工作比较繁忙,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很多职工作息时间不够规律,而大多数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不够强,有体育运动锻炼习惯的职工占比很低,大部分职工均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也是造成慢性非传染疾病高发的一项重要因素。从本次体检结果中可以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的情况已经紧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努力着手加以解决。

及早发现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前提和基础,要进一步提高对体检的重视程度,确保每年进行一次以上的定期体检。应养成进行体育

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参与健身运动,调节好心理状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采取必要干预和控制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及时诊断、有效预防、对症治疗。参考文献: [1] 谭艳.体检时切忌“随意”[j].中老年保健,2006,(02)[2] 张世蘋,傅雷,严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04)篇二:2011年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四、体检结果分析

本次体检结果采用单病种分析方法,对各项阳性结果分别进行专项分析。

1、血脂异常占34.2% 本次体检发现1833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少,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而引起的。控制血脂异常对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脂肪肝、胆结石等都有重要意义。

防治建议:低脂、低热量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肥肉、禽类皮、动物内脏、鱿鱼鱼籽等,少吃蛋黄、甜食,多吃绿色蔬菜、水果、鱼类和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提倡吃饭八分饱。持之以恒,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游泳等活动,每天不少于20-40分钟。非药物治疗仍不能使血脂正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物调脂。

2、脂肪肝占26.01% 本次体检发现1394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脂肪肝多数与肥胖、高脂血症(以甘油

三酯偏高多见)、糖尿病、肝炎及酗酒有关。目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脂肪肝对健康是有影响的,可双向发展。若有效控制或消除促发因素,脂肪肝可明显改善。

防治建议:低脂饮食治疗高脂血症;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对肝脏

有害的药物。

3、体重超重占24.02% 本次体检发现1287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由于多种因素使人体进食热量多于

消耗热量时,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尤其以甘油三脂为主的成分在体内的储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肥胖,有关研究显示,肥胖已成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4、血压偏高和高血压病占18.94% 体检发现1015人血压超过正常值,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心脏病、眼疾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超重或肥胖、过咸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经常处于紧张的心理情绪又不能进行及时的自我调整、长期以静坐式生活方式为主、缺乏体育锻炼与运动、睡眠差等,是造成人们高血压的诱因,高血压与精神紧张、年龄增长、家族遗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防治建议: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境平和;坚持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控制

体重;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积极进行规范治疗;定期测量血压。

5、肝功异常占13.34% 体检查出715人肝功异常,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异常;肝炎、脂肪肝、胆 囊炎、药物、饮酒、高脂饮食、休息不好等都有可能引起肝功异常。防治建议:定期复查,下次抽血检查前三天禁烟酒及高脂食品。

6、血糖偏高和糖尿病占7.61% 体检检查出408人出现高血糖(含糖尿病),糖尿病因素有:遗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久坐、体力活动少等。

防治建议:调整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忌烟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成人35岁后应每年查血糖和尿糖,糖尿病药物积极进行规范化治疗。

7、心肌供血不足占5.56% 体检查出298人心电图存在st段下移、t波及st-t改变,有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冠

心病就是冠状动脉血管变硬,管壁出现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堵塞,最终可引发心肌缺血和梗死。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男性4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糖尿病;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静坐的不良工作和生活方式;以时间紧迫感为主要特征的人。

防治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稳定,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8、胆结石占1.77% 本次体检查出95人b超显示胆结石,究其原因多为胆固醇性结石,使溶解在胆汁中的胆固醇析出微结晶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结石。

防治建议:多饮水,足够的液体有利于胆汁顺利排泄,使胆道保持通畅;吃好早餐;少吃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少吃甜食;忌烟酒,忌暴饮暴食,适量运动,同时要注意胆结石的内科、外科手术治疗。

9、乳腺增生占女性体检人数的23.64% 体检发现784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而是乳腺

结构组织的紊乱,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疼痛,与女性的内分泌失调有关,少数人可以演变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人有恶变倾向

防治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放松心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乳腺自查(月经后9-11天进行)观察乳腺包块大小、硬度,40岁以上者应每年做一次专科检查,必要时做乳腺b超或钼靶照相检查。

10、妇科异常占21.38% 检查发现709人出现妇科疾患,包括妇科炎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恶变率极低。肌瘤小无症状的一般无需治疗,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部分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如出血多、子宫肌瘤增长快,则需要进一步专科检查治疗。

妇科炎症主要由于女性接触卫生不合格的内裤、护垫或卫生巾时,各种细菌便可趁虚而入,引起各种症状。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护垫、长时间久坐不动、盲目使用阴道洗液及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均是妇科炎症的促发因素。

总之,通过体检,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使大家增强预防和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重视定期健康检查,对于各种疾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对自身的危害降到最低,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xx医院

2011年11月14日篇三: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 xx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 2014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下,在区卫生局党委的精心指导安排下,为保障全区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我区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水平,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要求,xx区医院对全区离休老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为便于了解和掌握我区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我院特对参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体检工作概况

为保障此次全区大规模体检任务的圆满完成,丰满区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策划和实施。在体检准备阶段,xx区医院张院长多次组织召开体检工作会议,制订了详细的执行计划,明确了服务流程和责任人,要求把体检工作切实做好,把各个环节做细做实,并制订了科学、详细的体检时间安排表、体检流程图、体检须知等。体检科精心设计了性比价较高的体检套餐,主要项目有一般检查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电诊检查包括甲状腺、乳腺、心脏、肝胆脾胰双肾及子宫附件(女)、前列腺(男)、膀胱彩超及心电图检查;血生化包括肿瘤十三项、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型、甲功检查;放射科检查包括胸部cr片、脑ct等检查;已婚女性加做妇科检查及宫颈癌筛查病

理涂片,其中头部ct、肿瘤十三项、宫颈癌筛查项目首次被列入体检项目中。在体检过程中,院领导班子每天深入体检工作现场,掌握最新体检情况,检查和督促体检质量,及时了解广大干部职工对体检工作的要求,协调解决体检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不断改进体检工作。为使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在每个人的体检报告中,都将检出异常指标的医学意义明确告知,并提出了防治的指导意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个别查出较严重病情的干部职工,体检医生都及时与本人、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特别沟通,指导其做进一步的诊治及复查,并密切关注诊治动态。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参加体检的干部职工,医院又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补检。截止9 月1日,共有1892人参加体检,体检率97.8%。另外为持续改进我院体检工作质量,在体检期间我院体检科广泛征求各单位对体检工作的建议意见,在体检结束后对56家单位上门回访,体检满意率达99.7%。

二、体检结果汇总

检查结果表明参检的1892人中检验结果有异常项目的人数为1857人,占总人数98.15%,表明我区干部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体检结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体重超标比例高,占总人数的48%,其次是脂肪肝占46.6%,高血脂比例为44%。具体数据汇总如下:

表二:

四、表五、三、体检结果分析

(一)体重超重占48% 本次体检发现90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由于多种因素使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尤其以甘油三脂为主的成分在体内的储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肥胖,有关研究显示,肥胖已成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防治建议:合理控制饮食,低盐、低脂、和低糖饮食,多进食水果,保证食物纤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进餐要细嚼慢咽,睡前2-3小时少进餐。坚持多做有氧运动。

(二)脂肪肝占46.6% 本次体检发现870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脂肪肝多数与肥胖、高脂血症(以甘油三酯偏高多见)、糖尿病、肝炎及酗酒有关。目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脂肪肝对健康是有影响的,可双向发展。若有效控制或消除促发因素,脂肪肝可明显改善。

防治建议: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低脂饮食、应坚决戒酒,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三)心脏彩超异常占44.5% 本次体检发现841人心脏彩超异常,主要表现为二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少部分出现心脏结构大小改变,其中494人心电图存在st段下移、t波及st-t改变,考虑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血管变硬,篇四:员工体检报告 2012年职工健康体检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两年一次的职工健康体检由工会具体负责落实,226名在职在岗及离退休职工有188人参加了体检,38人因各种原因自动放弃体检。本次体检从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5月31日,前后将近一个月,其中:套餐一: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血尿酸、腹部彩色b超、心电图、x光胸片,参加58人。套餐二: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血尿酸、腹部彩色b超、ct检查(头部ct、胸部ct、颈椎ct、腰椎ct中任选一部位),参加130人。女职工增加妇检、白带常规、红外线乳腺扫描、宫颈刮片+病理检查。

二、体检结果

本次体检显示的数据是令人担忧的,基本正常的仅1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8%。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是高脂血症,在188名被检人员中有85人为高脂血症,占体检总人数的45%。第二位的是腰椎疾病3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19%(其中,腰部ct并不是都做)。第三位是轻、中度脂肪肝、胆囊问题各占16%。往后依次为颈椎病28人、高血压20人、结石20人、心电图异常17人、脑萎缩13人、囊肿14人、糖尿病7人等。男性前列腺增生15人,占19%。女性宫颈阴道问题严重,有33人次占30%。卵巢子宫问题10人,占9%。乳腺小叶增 生15人,占14%。本次体检中发现的很多健康问题,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油脂摄入过多,体育锻炼过少,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等。在医生的防治意见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建议是: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高血压的低盐饮食;糖尿病的低糖饮食;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有氧运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等。女性疾病,大多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导致的女性内分泌失调,身体抵抗力降低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亚健康的表现有: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想涣散,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头脑不清,头痛,耳鸣,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咽喉部异物感,手足发凉,手掌发粘,手足麻木干,便秘,颈肩僵硬,胃闷不适,睡眠不良,心悸气短,容易晕车,起立时眼前发黑等,不少职工反映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

三、体会及建议

我们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体检,让大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建议全体职工:

1、改进膳食结构,均衡营养;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劳逸结合;制定定期疗养计划,避

免长期超负荷工作;乐观向上,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压力;

2、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健身操、登山、篮球,拔河等运动。参加职工自发组织的游泳、登山、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快走等有氧运动。

3、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建议聘请养生、保健及疾病预防专家到单位开展各种专题讲座。真正达到预防疾病,未雨绸缪。

4、定期体检;建议40岁及以上职工每年体检一次,40岁以下职工每两年体检一次。对于各种疾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对职工的危害降到最低,减轻社会、单位和家庭的压力。

篇2:职工体检报告分析

根据xxxxxxxxxx有限公司对员工进行全面统一安排体检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9月22日和23日对该公司提供名单的105名人员进行了常规体检,体检结论为:均未发现健康异常状况。

体检人员名单a4格式4份附后。

特此报告!xx市人民医院 2014年9月23日篇二:2012年公司女职工体检的报告

关于组织2012年公司女职工体检的报告

公司领导:

为了保障全体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使广大女职工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获得充分的健康关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根据总台对于女职工体检的安排,特申请安排公司所有正式及项目聘女员工进行体检。经与省妇幼保健院医生沟通,结合公司女职工的年龄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进行d套餐体检项目进行体检,套餐原价为394元,优惠价为323元/人。

妥否,请领导批示。

附件一:省妇幼体检套餐表

附件二:省妇幼体检项目意义

公共事务部 2012年5月9日篇三:关于员工体检的方案报告 篇四:公司员工体检报告发放说明

公司员工体检报告发放说明

备受关注的员工体检工作在分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7月17日全部结束。目前已将职工体检报告发放到各单位。现将体检报告发放情况做如下说明:

1、各单位领到体检报告后要及时发放到员工手中,不得私自随意翻阅,要保护员工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否则后果各单位自负。

2、员工对于体检报告中的体检结论和建议有不清楚的,及时拨打报告中健康咨询一栏的专家电话,他们会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3、在体检过程中有的员工因私自拿走了体检单,还有的职工在体检过程中没有完成规定的体检项目,导致体检报告无法按正常结果归还到本单位。如出现上述情况,请拨打电话0373---4915381 65823询问。

4、如果员工对本次体检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拨打电话0373---4915381 65823。

5、不明事宜,可参照体检报告模板。

各位员工,本着为员工负责的态度,职工医院特意成立由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专家组为每位体检员工出具体检报告。由于专家组是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可能会导致体检报告上出现些许纰漏,请员工谅解,并及时和职工医院联系,职工医院会及时给您纠正。谢谢您的支持配合。祝身体健康。

职工医院体检报告模板

1、血压:正常 偏高 明显高于正常 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诊治

2、体重指数:正常 偏瘦 超重 肥胖 建议:适量运动、平衡膳食、心情舒畅

3、血常规检查:正常 部分指标轻度异常 白细胞低于正常 贫血 血小板低于正常。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诊治

4、尿常规检查:正常 部分指标轻度异常 明显异常。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诊治

5、血生化检查:正常 血糖稍高于正常 血糖高于正常 血糖明显高于正常 总胆固醇增高 甘油三酯增高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转氨酶稍高于正常 转氨酶高于正常 肾功能异常 建议:定期复查,专科诊治

6、x线检查:双肺及心膈未见异常支气管炎 肺内钙化灶

7、b超检查: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脂肪肝 肝血管瘤 肝囊肿 胆结石胆囊息肉 肝大 脾大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诊治

8、心电图检查:

1、窦性心律

2、正常性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房早 房颤 室早 st-t改变 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诊治

血压高于正常

1.戒烟限酒,控制体重;2.每日运动30-45分钟;3.每日摄食盐量在6g以内; 4.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子;5.饮食中应有足够的钙,如虾皮、牛奶等含钙均高;6.少吃肥肉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鱼籽等;7.必要时药物治疗。1.戒烟

血脂异常

戒酒,控制体重;2.每日运动30-45分钟;3.减少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允许每周吃3个鸡蛋;4.忌甜食;5.多吃瓜果蔬菜和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豆制品、香菇、木耳等;6.提倡饮茶;7.必要时药物治疗。

糖尿病

1.戒烟戒酒,控制体重;2.每日运动30-45分钟;3.限制主粮的摄入,多吃蔬菜,少量多餐;4.严格控制含糖食物和饮料;5.按时用药;6.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葡萄糖受损

有人称为糖尿病前期,如未经科学的饮食加运动的有效干预,大部分人将转为2型糖尿病。1.戒烟限酒,控制体重;2.每日运动30-45分钟;3.控制饮食,增加膳食纤维,限制含糖食物和饮料;4.定期复查血糖;5.必要时药物治疗。脂肪性肝病 1.戒烟戒酒;2.减肥,目标体重指数小于24;3.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4.降脂保肝;5.必要时药物治疗.肝血管瘤

是良性肿瘤,一般不会癌变,平时应注意不要剧烈碰撞肝部。目前医学界主张小于4cm的每年复查b超一次;大于6cm时应切除。

肝囊肿

是一种先天性囊性病变,为良性,一般不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定期复查即可,如继续增大或有不适时,应到专科就诊。.肝实质弥漫性改变

肝实质弥漫性改变缺乏特异性,如果有肝炎的话,说明有肝脏细胞损伤,肝脏纤维化.如果没有的话,可能是轻度的脂肪肝或其他病变,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但不要过于担心,3个月复查一次肝脏b超、定期查肝功能,减少酒精、脂肪的摄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加强锻炼.肝内钙化灶

是肝组织钙盐沉积过多而形成的点团状高回声表现,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应定期复查,如增大,到肝胆外科就诊。

胆石症

1.平时无症状,可以照常饮食,不必服药,应定期复查;2.有症状时应素食,避免摄入肥肉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不吃油煎食物;3.发生右上腹剧痛或伴有黄疸,应立即就医;4.多发性胆结石充满胆囊,伴有胆囊功能丧失或胆囊萎缩,与胆囊癌有密切关系,应予手术。

胆囊息肉

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大于1cm时,建议手术治疗,以杜绝癌变。

肾囊肿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一般是良性增生,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治疗,应定期复查,如增大或有症状时应到专科就诊。

肺内钙化灶

一般为良性病变,最多见于结核病灶的钙化,结核钙化是临床愈合的一种类型,没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不需处理。篇五:申请员工体检报告

报告□ 申请□ 通知□ 纪要□ 其它□

健康体检基础套餐: a套餐:216元

内科:血压、心、肺、肝、脾、腹部、淋巴结等

外科:甲状腺、乳腺、肛指检查等

眼科: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等

五官科:耳、鼻、咽、喉、扁桃体等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18项。尿常规:泌尿系统炎症、血尿、蛋白尿等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黑白b超:肝、胆、胰、脾、肾疾病的诊断。如肝囊肿、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炎、脾肿大、胆结石、胆囊炎、胆息肉、肾结石、肾囊肿、肾肿瘤、胰囊肿、胰肿瘤等。

心电图:血心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胸透:肺部疾病的筛查 hp(幽门螺旋杆菌):胃内有无该菌感染,此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病关系密切 b套餐:298元

内科:血压、心、肺、肝、脾、腹部、淋巴结等

外科:甲状腺、乳腺、肛指检查等

眼科: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等

五官科:耳、鼻、咽、喉、扁桃体等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18项。尿常规:泌尿系统炎症、血尿、蛋白尿等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肾功能全套: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肾病、痛风、糖尿病的诊断指标)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篇3:某烧碱厂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烧碱厂作业工人252人, 其中男198人, 女54人, 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 (31.06±6.23) 岁;工龄为1~9年, 平均工龄为 (5.27±0.73) 年。

1.2 方法

1.2.1 检查项目

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气、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噪声。一线员工在工作期间需要轮换岗位,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基本相同。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 检查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五官科、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胸片、尿常规、血常规、血清ALT。

1.2.2 统计分析

凡受检者有一项及以上检查项目异常认为该受检者异常, 采用Excel建库, 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体检结果

体检的252人中, 有异常项的112人, 异常率为44.44%。其中68人五官科检查发现眼、鼻有异常, 异常率为26.98%。心电图、纯音听力、胸片、肺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和血清ALT异常率分别为19.84%、10.32%、4.76%、7.14%、4.76%、8.73%和12.70%。肺功能主要是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

2.2 不同性别检查结果

男性肺功能异常率9.06%, 女性肺功能未检出异常。不同性别五官科、心电图、纯音听力、血常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胸片、尿常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各年龄组心电图、五官科检查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各年龄组心电图、五官科、血清ALT异常率逐步增加, 其中各年龄组心电图、五官科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05, χ2=11.16, P<0.05) , 血清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01 2, P>0.05) 。见表2。

2.4 各工龄组心电图、五官科检查结果

随着工龄的增长, 各工龄组心电图、五官科和血清ALT异常率增加, 其中各工龄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4, P<0.05) , 五官科和血清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3, χ2=4.77, P>0.05) 。见表3。

3 讨论

该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在受检工人中, 异常率高达44.44%, 显示近半数的作业人员处于亚健康或罹患疾病, 约1/5的职工眼、鼻、心功能已发生改变。不同性别五官科、心电图、纯音听力、血常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胸片、尿常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不同性别、年龄及工龄血清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心电图和五官科以及各工龄组心电图, 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烧碱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综合影响的报道较少, 而对氯气、氯化氢或盐酸引起的急性危害和噪声等对职工健康影响的报道较多。研究显示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的作业工人心功能受到影响[1,2], 本次研究显示心电图异常率为19.8%, 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有增高趋势, 且男女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赵德彬等[1]发现男女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本次研究结果不一致。低浓度氯气主要对作业职工的眼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损害肺的大小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组织器官, 进而影响肺功能。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对工人肺功能会产生影响, 主要以小气道功能受损为主[3]。本次研究发现, 仅男性中检出肺功能异常者, 而女性未检出异常者, 可能与不同性别的敏感性、代谢程度或是生活习惯有关。

企业应重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对体检中存在异常的工人主动进行追踪观察, 避免由于职业危害或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机体功能异常。同时, 应加大职业卫生知识宣传, 保护劳动者健康, 减少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赵德彬, 杜庆威, 于波.长期低浓度氯气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0, 16 (1) :19-20.

[2]任永华, 韩莲榕, 李江伶.氯气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0, 16 (9) :11-12.

篇4:职工体检报告分析

【关键词】某单位男性职工;体检;血脂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6-01

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血症合并高TG血症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因能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备受关注。

1 材料与方法

统计对象为2012年12月在我院健康查体的某单位272名男性职工。受检者空腹(禁食8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肝素钠抗凝,2h内离心取上层血浆。用德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酶比色法。

2 结果

正常值判定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TC>5.2mmol/l,TG>1.7mmol/l,按照此标准,单纯高TG血症67人,约占24.6%;单纯高TC血症26人,约占9.6%;混合型高脂血症52人,约占19.1%;综上血脂异常者145人,血脂异常率约为53.3%。通常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Ⅰ、Ⅱa、Ⅱb、Ⅲ、Ⅳ、Ⅴ等六型,除Ⅱa外都有高TG。高TG血症划分为四种水平,正常水平为1.7mmol/l以下,临界水平为1.7mmol/l-2.2mmol/l,高水平为2.2mmol/l-5.6mmol/l,极高水平为>=5.6mmol/l。根据此标准统计结果为:处于正常水平的205人,占75%;处于临界水平的17人,占6.3%;处于高水平的43人,占15.8%;处于极高水平的7人,占2.6%。

3 讨论

3.1 人体脂类代谢是以肝脏为中心,以外源性脂类代谢和内源性脂类代谢形式进行[1]。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和肝合成,构成脂蛋白后进入血浆。任何甘油三脂来源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症。高TG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严重的高甘油三脂血症可产生脂血症眼底改变及引发急性胰腺炎。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原因有:生活方式:肥胖、超重、活动量少、吸烟、嗜酒、进高碳水化合物过多;疾病原因;糖尿病、慢性肾衰、肾病综合症;药物影响:如可的松、雌激素等;遗传因素。血浆胆固醇浓度受多种因素的调节,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其血浓度升高。饥饿、低热量饮食或肝吸收胆固醇较多时,可抑制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饮食中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磷脂酰胆碱合成,提高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生成较多胆固醇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食物中的纤维素可减少胆固醇吸收,阻止胆酸盐肠肝循环的药物可降低血浆胆固醇[3]。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质增加,进而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及血液循环的脂质增加,肝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脂类代谢紊乱。脂蛋白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和AS[1]。该单位收入可观,生活富足,摄入热量较高,脂类代谢紊乱较严重。

3.2 高脂血症的治療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这里仅讨论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防治措施。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食用植物固醇,增加纤维性食物,加强运动,降低体重[2]。鉴于该单位体检者均为男性,故建议不吸烟,少喝酒,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控制腰围,减少腹部脂肪,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降低血脂。定期健康检查及早检出血脂异常者,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2] 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04:126-134.

篇5:疾控中心职工健康体检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群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地随之改变。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下,健康也越发的重要,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职工人员的健康情况。为了解北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健康情况以及其生活规律对其的影响,提高我单位职工健康专业性医疗工作,本文特调查我院在过去的两年中,为我北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进行的详细健康检查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相应策略并提醒和建议我单位广大职工注意身体健康,注意身体健康休养方法,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资料与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12月以及5月X年着两年期间我院对我控制中心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员进行的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我单位群体的体检资料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规律等情况,并将其疾病情况按照国际级并分类标准进行具体的分类。调查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肝肾功、血脂血糖、乙肝两对半、EB病毒、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泌尿系),女性增加妇科、乳腺B超等。此调查将我控制中心在20参加体检的123人与20参加体检的130人中的两份体检单子进行了相应的对比分析,并将患有某种疾病或某项检查中存在有阳性指标的体检人员统称为异常,对其进行集中分析,以此来检测和统计该单位人员患有疾病人员在总体中占有的比例。

二、调查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我单位职工健康数据资料进行了分类,以具体的统计和分析。

在年12月份的体检人员中,应检人数128人,实检123人,包括有男性职工66人,占体检总人数的53.7%,女性职工5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46.3%。其中,其中30岁以下XX%,30-39岁XX%,40-49岁XX%,50岁以上XX%。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XX%,正科级XX%。在年5月的体检人员中,应检人数136人,实检130人,包括有男性职工6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51.5%,女性职工63人,占体检总人数的48.5%。其中,其中30岁以下XX%,30-39岁XX%,40-49岁XX%,50岁以上XX%。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XX%,正科级XX%。

调查结果发现,在,参加体检的123人中,有XX人的体检结果异常,异常率为XX%。其中,男性在30岁以上者体检异常率明显高于在31岁以上职工。而女性职工则是在30至40岁之间年龄段的患者体检异常率较高。在,参加体检的130人中,有XX人的体检结果异常,异常率为XX%。其中,男性在30岁以上以及在50至61岁之间者体检异常率明显高于在31岁以上职工。而女性职工则是在同20一样,在30至40岁之间年龄段的患者体检异常率较高。而在2012年体检人员与2014年体检人员体检单调查中发现,级别较高的职工体检异常率也较高,其中科级人员体检异常率为XX%,科级以下人员体检异常率XX%。

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形势下,广大职工在承担着责任的同时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

三、调查疾病指标情况

1、疾病检出情况,综合本院对我单位职工两年的体检结果发现,总体患病率交稿的疾病由高到低分别是:脂肪肝XX%、心电图异常XX%、胆固醇偏高XX%、高血压XX%、高血脂症XX%、甘油三脂血症XX%、女性中妇科B超变化率也占有XX%。

2、慢性病检出率情况

从调查的本单位北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两年体检结果发现,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项体检异常率有所增加,慢性疾病的检出率均出现递增趋势,而高血脂症的体检异常率则呈现下降趋势。根据调查分析表明,男性职工存在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的检出率较女性职工而言较高。

3、体检结果对比分析

根据两年的`体检情况,本文做出了具体的数据对比,根据以下数据显示,部分疾病会随着人年龄限度的增长而恶化,例如:肾错构瘤,它会随着时间的在增长而逐年增大,在某为职工2012年体检结果中其左肾错构瘤大小为15×10mm,而在2014年的体检结果中发现其左肾错构瘤大小为19×13mm。而对此类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高血压、妇科B超异常以及前列腺异常等状况大多在30岁以上人群中检出,以此,做好此年龄阶段的疾病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四、疾病异常原因分析

经调查分析发现,在大多数存在有各类体检结果异常的人群中都存在有以下几类特性:肩负家庭与社会责任压力较大、工作竞争力度较高、体力劳动较少、饮食不合理、睡眠不规律等。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疾病的快速漫延,而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都可能成为引发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进食量过大,过量饮酒、缺乏锻炼等则会容易成为疾病产生的原因,同时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抗病能力减弱也会导致脂肪肝。心电异常登疾病产生。

五、疾病管理对策及建议

1、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力度

经研究发现。高血脂、脂肪肝、以及心脏病等高发性疾病的产生都与精神心理因素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原因,因此建议本单位加强健康宣传力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

经研究分析,存在有体检异常状况的职工人员,大多存在有饮食不规律、营养搭配不平衡等状况。此外正确的饮食也可以调节和调整人体内部激素分泌,降低胆固醇等异常指标。因此,希望单位能够为职工多提够新鲜膳食,做到营养搭配。

3、强化锻炼、定时体检

篇6:职工体检报告分析

[摘要]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者可疑职业病患者,分析工人健康问题与状况,加强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同时发现体检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高体检质量。方法

按照GBZ188规定,对在岗期间440名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进行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者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率为18.9% ;发现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5人,占1.1%;近视检出率为9.2%;HBsAg阳性检出率为6.9%;心电图、尿常规、肝胆肾B超、血常规异常率排在各种异常的前4位,分别占受检人数的46.3%、46.1%、25.8%和18.1%;肝功、高血压及肾结石检出率分别为8.8%、6.1%和5.7%。结论

本次体检未检出可疑职业病人,全部受检者肺功能正常,某水泥生产企业曾经是江油市国有大型企业,现在是外资控股企业。企业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是水泥粉尘和噪声。该企业管理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设有专职卫生医生负责。由于企业更新设备和减员增效,2007年计划内部退养部分职工,并在内退之前,安排全体职工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检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该企业在职的并且参加体检和资料齐全的437名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 376人,女61人,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52岁,最小23岁,工龄最长29年,最短 1年。

1.2 方法

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企业报送体检计划以及相关资料,由依法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江油市职业病医院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有害作业人员体检“必查”项目,由企业确定其它选检项目,全部体检项目均由江油市职业病医院完成;资料处理由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专业人员统计整理、分析。

1.3 体检项目

根据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检查项目包括基本信息采集、症状询问、内科常规、五官科、血压、肝功(含两对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心电图、X线胸片、肺功能,肝、胆、脾、肾B超、尿锰(焊工)。2 结果

本次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应体检456人,实际体检440人,3人未交体检表,有效体检437人,受检率为95.8%。受检者中,83人各体检项目全部未见异常,占受检者的18.9%;全部受检者内科及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电焊工尿锰未见异常。

本次体检发现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5人,未发现可疑职业病。检出近视40人,占9.2%,检出HBsAg阳性30人,占6.9%。心电图、尿常规、肝胆肾B超、血常规异常率排在各种异常的前4位,分别占受检人数的46.3%、46.1%、25.8%和18.1%,肝功、血压异常及肾结石检出率分别为8.8%、6.1%和5.7%。2.1 心电图检查情况

193名心电图异常者中,存在20种异常况,主要异常指标是心动过缓、电轴偏离、房室传导阻滞、心律不齐、心脏肥大、PR间期缩短、窦缓、心梗、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低平、支导联低电压等,分布占异常总数的12.9%、12.9%、9.8%、8.8%、8.3%、7.8%、7.3%、6.7%、5.1%、5.1%和4.7%,有47人存在2种以上指标异常。2.2 B超检查结果

肝、胆、肾B超检出异常者108人,检出13种异常情况,主要为脂肪肝、肾结石、肝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分别占异常总数的29.6%、25.0%、14.8%、7.4%和4.6%。另外检出脾大3人,肝囊肿、肾积液各2人,肝血管瘤、肾囊肿及囊性占位各1人,有8人存在2项以上指标异常。

2.3 尿常规检查结果

188人尿常规受检者中,指标异常11项,主要是尿蛋白和尿胆元增高、其次为尿胆红素增高和尿红细胞、尿白细胞检出,分别占异常总数的37.7%、34.5%、8.5%、7.9%和4.2%。

2.4 血常规检查结果

受检者中,检出异常78人,指标异常6项,主要为Hb、WBC、RBC增高,分别占47.4%、24.4%和17.9%。

2.5 X线胸片检查结果

受检者中,15人出现异常。其中检出肺结核5人、肺部感染4人,胸膜肥厚和肺增值灶各2人,脊柱畸形、肺渗出灶各1人。另外检出肺陈旧性病灶3人、陈旧性肺结核4人。

讨论 从总体情况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水泥企业,参加体检的职工中,未检出可疑职业病人,检出粉尘作业职业禁忌症5人,全部受检者肺功能正常,反映了该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篇7:学生体检分析报告

2011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析,为有效做好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测,对我校143名学生进行了身体检查,通过视力、龋齿、沙眼、身体发育等进行评价,针对各种常见病进行分析。

一、视力低下

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数视力灯,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判断标准为双眼视力均在5.0以上为视力正常,4.9为轻度视力低下,4.8至4.6为中度视力低下,4.5以下为重度近视。

结果:143名学生中视力低下的6人,视力低下患病率为4.2%

本次调查我校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4.2%,今年和去年比有所上升。虽然小学生视力低下的调查在我国已有许多报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保护视力的措施,但青少年视力低下发病来年持续增加,这充分反映我国预防视力低下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仅是要求学生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用眼休息及做眼保健操等,这是不够的。由于学生用眼时间长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视力降低,因此要加大力度,使他们养成自觉、正确用眼习惯,社会、家长、学校都要重视预防知识注意用眼卫生,使孩子们都能有一双明亮眼睛。

二、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按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全校143名学生进行评价,分男女按年龄评价了学生的发育等级、体型。

从检查情况可以看出,体型男同学发育好于女同学,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营养单

一、偏食。

三、龋齿:

2011年龋齿患病情况,检查人数143人,龋齿失补人数:42人,患病率29.4%,和2010年比上升了。

四、沙眼:

2011年对全校学生沙眼进行检查,检查人数143人,沙眼患病人数:0人,情况较好。

篇8:9570例职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某企业12675名职工在我院体检的资料,选出资料完整的9570例进行心电图分析,其中男性5923例(平均年龄47.88±16.78岁),女性3647例[平均年龄(49.07±15.07)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和中老年组(≥45岁),其中青年组4533例,男性2922例[年龄20~44岁,平均(33.12±3.05)岁];女性1611例[年龄19~44岁,平均(35.05±5.71)岁]。中老年组5037例,男性3001例[年龄45~88岁,平均(62.24±10.10)岁],女性2036例[年龄45~90岁,平均(60.17±10.11)岁]。同时又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2588例[平均年龄(58.40±12.99)岁],男性1705例[平均年龄(57.24±13.77)岁];女性883例[平均年龄(60.64±10.97)岁]。非高血压组6982例[平均年龄(44.60±15.62)岁],男性4218例[平均年龄(44.10±16.41)岁];女性2764例[平均年龄(45.37±14.31)岁]。

1.2 方法

采用心电图机对受检者在平静状态下记录12导联心电图,诊断标准按《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六版。血压测定使用OMRON HEM-1000智能电子血压计测量坐位血压,发现血压异常者采用汞柱血压计复查血压,高血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为高血患者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与高血压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女心电图比较

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22.8%比20.7%,P<0.001),其中男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左前分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异常率高于女性(P<0.001),而女性S-T/T异常率高于男性(P<0.001)。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左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右室高电压、预激综合症、房室阻滞和低电压没有区别(P>0.05),见表1、2。

2.2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比较

中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青年组(2 7.1%比1 6.8%,P<0.001),其中中老年组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S-T/T异常、房室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和低电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01)。青年组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P<0.001)。窦性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右室高电压、左后分支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区别(P<0.05),见表3。

2.3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

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非高血压组(31.0%比18.6%,P<0.001),其中高血压组的窦性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S-T/T异常、左室高电压、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01)。心律不齐的发生率非高血压组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01),见表3。

2.4 高血压与性别、年龄和异常心电图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年龄、S-T/T改变、心动过速、左前分支阻滞和左室高电压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P<0.001),见表4。

3 讨论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无创和简易特点,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体检心电图的分析,可为心脏病防治提高依据。本调查发现心电图异常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与陈淑华等[1]报道一致。

注: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P<0.001(P=0.000),△P<0.001(P=0.000)

注:(1)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P<0.001(P=0.000),★P<0.001(P=0.000);(2)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P<0.001(P=0.000),☆P<0.001(P=0.000)

3.1 本调查发现,高血压组的窦性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S-T/T异常、左室高电压、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01)。其中高血压患者S-T/T改变、心动过速、左前分支阻滞和左室高电压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P<0.001)。其原因主要与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室肥厚和心肌缺血有关。本人曾研究发现,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复杂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同时发现左室肥厚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2]。

3.2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3]。本调查发现,中老年组房颤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0.7%比0.1%,P<0.001),与报道基本一致。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原mRNA在心房组织表达增加,与房颤时程(r=0.42,P<0.01)和左房内径(r=0.54,P<0.01)呈正相关[4]。与窦性心律相比,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醛固酮水平和胶原纤维明显增加,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左心房内径(r=0.814,P<0.001)和总胶原容量分数CVF(r=0.885,P<0.001)均呈明显正相关[5]。说明房颤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3.3 本调查发现,中老年组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也明显高于青年组(P<0.001)。主要是中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中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房结功能障碍有关,而年轻人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据报道,年龄>35岁患者窦房结功能障碍为其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72.15%),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相对较少(27.15%)。<35岁的患者则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起主要作用(88.10%),而窦房结功能障碍较少(12.10%)[6]。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也随之增加,可出现心脏和心肌电重构而导致房性和室性早搏增加。右心室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P<0.05),这与右室三维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较左室更明显一相致,电生理异质性越明显则早搏发生率越高[7]。三维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是形2相折返的基础,而2相折返是室性早搏发生的重要原因。

青年人的心率变异性大于中老年人,从而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本调查也发现青年组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P<0.001)。

3.4 心电图ST-T改变常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但是并非所有ST-T改变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关。有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585,P>0.05),说明根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高[8]。所以不能只根据S-T/T异常诊断冠心病。本研究发现S-T/T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中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01)。这与女性迷走神经兴奋性高于男性有关。

3.5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与性别、年龄、S-T/T改变、心动过速、左前分支阻滞和左室高电压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P<0.001)。其原因是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出现心脏重构及电重构,特别是左室肥厚,从面出现左室高电压、左前分支阻滞、S-T/T改变、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本调查说明经常复查心电图,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可以发现异常的心电图表现,这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淑华,关采平,李莹等.海洋石油某基地25岁上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调查[J].临床医学,2009,29(3):35-37

[2]边晓菊,李兴国.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72-73.

[3]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4]黄明方,盖晓波,许春萱等.心房颤动心房组织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1):19-21.

[5]裴德安,李莉,徐志云等.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2):170-174.

[6]赵玉香,张怀勤,孙丽卿.窦性心动过缓的食道电生理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2):92-93.

[7]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等.室性早搏与心肌电生理异质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782-278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三万”活动民情调研报告 下一篇:社区民情走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