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共9篇)
篇1: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山东沾化海德盐化有限公司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和检测检验结果
氯气存放区、溴素存放区作为公司的一个重大危险源,必须对其装置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对其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安全监控。现在所用的监测、监控系统是公司为了增加安全系数,从设计、安装、调试同时配套而配置的,包括有毒气体泄露报警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等。
1、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在氯气存放区范围内存在有毒气体的区域或较易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区域设置有毒气体报警仪表,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可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现场的空气中有毒气体气体含量超标,以便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视频监视系统:
在氯气存放区装置范围内合理的分布视频监视点,以便能实时监视相应区域内的情况,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重大危险源现场出现的不安全状况,同时也能对厂区内的设备起到防盗作用。该视频监视系统共设置6个监视点,监视点全部在综合办公室进行集中监视,该系统具有录像回放功能,历史视频最长可保存30天左右。
3、防雷、防静电和设备接地管理措施
防雷、防静电和设备接地管理措施由所在车间、班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检查、维修、整改工作。防雷、防静电、设备接地或接零、监测、效验,由生产科具体负责和安排,安全科监督负责。
4、压力表、测温计、仪表、安全阀管理措施由所在车间、班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检查、维修及其他管理工作。压力表、测温计、仪表、安全阀的监测、校验,由生产科负责检测、校验等管理工作和安排。安全科负责监督管理。
5、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管理措施
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应按本部门的责任制和职责范围,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相关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和辅助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对可能导致的各类事故隐患,及时研究制订解决或控制方案,确保本岗位、本班组、本车间、本系统危险源监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安全系统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重大危险源区域以及相关的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最终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二、检测检验结果
安全监测监控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各种传感器均按照规程要求安装到位,传感器委托有资质单位沾化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每隔一年校准一次。其他检测检验内容
1、设备及安全设施定期检验
2、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正常
篇2: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日趋严重,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9-01
血常规检验指对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检测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验常规之一。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对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要求也日益增高。但在实际操作中,程序复杂,检验结果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另外,对于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较大差别,如下午略低于上午,休息时低于运动状态,餐前低于餐后。并且,检验准确性也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握好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因素
1.1 仪器因素。由于全自动血细胞仪分析时间短,检验数据准确性高,能指示异常结果,易于标准化,常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首要方法。为保证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常需要对每台仪器进行校准。在其分析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血样容量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若倍数过高,会导致血细胞数量太少;而倍数太低,又会使细胞通过传感器聚集而使重合缺失。
1.2 生理因素。体检者的年龄,性别,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血液采集前,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是否休息正常,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血常规检测。正常人在一天之类,体温会有所波动,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都将对最后的分析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新生儿的WBC会普遍偏高,进食后,血液稀释,Hb检测就有所降低。
1.3 人为因素。
1.3.1 标本采集。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采血是常见的两个采血部位,但手指血的血小板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略高,可重复性较差。对于血液的稀释和凝血情况也要关注,这都会对血样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1.3.2 不同时间测定标本。若分别于采血后0min,30min,1h,6h内检测血样,1h内健康体检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血样检验结果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等参数差异不显著(P>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h后,不同时间组的体检者的血样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整改措施
2.1 注意抗凝剂的选择。血常规中常见的抗凝剂为K2-EDTA,但该抗凝剂会加快血小板凝集,出现血小板假性低下的问题。因为EDTA抗凝时,血小板相互聚集,出现卫星现象,仪器无法正确计数血小板,因此需严格按照医学规定对血常规进行分析检验。
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量。若血液与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则会导致血样质量变化,如凝集后某些蛋白变性。采血量尽量充足,需要有20-30微升的剩余量,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2.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静脉血为最好的采血部位,手指血稳定性较强,是末梢毛细管血与静脉血中差异最小的。据临床显示,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均有较大缺陷,血小板计数偏低(-8%),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7%)[1]。
2.4 注意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时间对血样相关检测参数有较大影响。标本采集后,应该及时派专人专车派送,且在运输中需要完好保存样本防止其变性等。为避免蒸发,血样需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严格控制低温,延长保存时间,但严禁冷冻,常在4±2℃条件下保存。另外,当样本数较多时,需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或者弄错标本。为得到高准确度的检验结果,应在血样采集后尽快检测,预稀释样本在10min内检测;EDTA抗凝末梢血应在15min后测定;EDTA抗凝血应在30min后8h内测定。资料显示,样本收集5-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最佳[2]。
2.5 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熟悉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步骤,基本修理和维护。尽量做到定期保养,及时除掉腐蚀的线板,擦拭干净,避免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故障带来的检验误差[3]。结论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集血液样本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预期准备工作,设计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案。这就对检验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悉采血的整个流程,且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采血前期,亦需要对体检者进行常识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准备,排除其他生理状况和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患者的活动情况,服用药物情况,吸烟状况,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4]。
在检测方面,首先必须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操作过程的准确熟练,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消除过失性误差,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手动检测需要时刻关注仪器状态,自动进样也需要定时观察,确认仪器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5]。后期的数据处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运用软件时,需要掌握其使用条件,并进行多次复核,以免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0,25(1):86
[2] 马双双,王红艳,杨俊.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09,19(11):79-80
[3] 徐金华,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5):134-137
[4] 刘月霞,师金洲,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1,112(23):131
篇3: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关键词: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提升, 我国居民对医学技术的要求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 而医学检验科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 是医学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室[1]。大多数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以及临床症状, 检查某1项或者某几项生命体征或者是指标, 这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第1站, 同时也直接反映着医院服务工作质量以及治疗技术水平, 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体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分析[2]。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对多年临床实践进行系统的分析, 总结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加强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
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 是控制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的最基本保障, 合理的检验项目选择是循证医学的最基本要求, 医护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熟悉申请项目的检验, 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实际的临床表现适当的选择诊断的项目组合[3]。同时检验人员也要熟悉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影响因素等, 确保采集样本符合检验的需求, 送去检验的标本要符合检验需要。
1.2 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样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采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床号以及样本的标号和采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 同时也要告诉患者注意饮食搭配, 避免饮酒、用药、过量运动等对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确保样本采集的合格率[4]。
1.3规范样本的运送和保存
不同样本的贮存温度、湿度以及保留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要求, 检验在原则上要求采取样本之后立即就要送去检验, 避免长时间的保留对检验样本造成影响。所以在保存和运送的过程中要防止样本的污染, 防止样本容器破损和样本标识丢失, 样本采集的时间以及送检的时间都要做出注明, 样本的手续要完整[5]。
1.4 强化样本验收
在接收样本的过程中检验科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样本的信息以及样本是否与申请检验的项目一致进行仔细的核对, 同时对样本容器是否完好、样本的采集量和采集时间是否符合检验的需求都要进行检验, 对验收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做好分析前质量的控制[6]。
1.5 做好样本处理
检验科在接到检验的样本之后, 应该及时分离血清或者血浆, 尽快对样本做出相应的处理, 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的样本也要进行妥善的保管, 根据样本保管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进行保存, 避免保存过程中对样本的损害, 同时贮存时必须清楚的标明贮存的项目和时间[7]。
2 分析中质量控制
在分析样本的过程中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关键的, 是做好实验室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样本分析的过程中要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健全岗位责任制, 把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专人身上, 与此同时各个检验小组都要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员, 向其普及质量控制的知识, 让其掌握基本的样本质量控制方法和原则, 也要让质量管理员熟悉可能对检验样本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 并对排除这些因素的技巧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能够熟练的完成各个检验项目, 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对检验的仪器进行检查, 保证仪器检验结果的精确程度, 避免对样本进行分析过程中因仪器所导致的误差产生, 也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避免不必要的仪器损害, 确保仪器处于最佳的状态, 进而保证分析过程中样本的质量。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在对样本进行分析之后的工作主要就是对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检验员在对标本进行检验之后就要有负责人对检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要从处理数据结果、审核检验结果以及发放检验报告单和评估检验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 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 报纸检验的质量。对于危重病情或者异常的检验结果要进行复查和对检验结果的复核, 同时也要建立紧急报告制度, 对于特殊的检验项目如血钾、血气等进行优先检验, 对可能出现错误的检验样本进行反复的检验, 特殊情况下可以要求重新进行检验样本的采集, 总之一定要确保分析之后样本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报告单的错发、漏发和丢失, 报告单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和派发, 发放前一定要对信息和报告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全面的保证检验科检验结果的质量。
4 小结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检查科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检查科工作人员是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最多的科室, 同时, 检查科也能直接参与临床诊断与治疗, 通过与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帮助医师选择合理的检查项目组合, 因此更应该提高检验科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树印, 徐中伟.关于急检验科检验等待时间及流程改进的分析.临床合理用药, 2009 (14) :73-74.
[2]吴志刚.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技术管理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9) :517.
[3]高波.规范检验科实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7) :67.
[4]许建勋.检验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11) :55.
[5]李正凯.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探讨.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2) :335-337.
[6]刘学宁, 蔡航, 刘伟光.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01) :98.
篇4: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措施
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概述
现如今,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食品出现了很多的造假现象,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很多的不安全食品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人们的安居乐业,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谈论,有利于人民更好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做出贡献。
食品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关乎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然而,食品检验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期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食品检验结果缺乏准确性与有效性。对此,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落实食品检验的各方工作,对于我国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度的因素
检验仪器。在检验食品安全的过程中,仪器的因素对于最后结果的影响是最为可控的。而仪器造成的误差主要是因为仪器所存在的缺陷,或者是仪器在校对时产生的误差。
抽样方法。食品检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抽取样品,抽样需要具有代表性,要能保证检验的有效性。在抽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若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抽样导致检验的结果不具备代表性。
检验方法。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要根据食品自身的特点,检验人员需要对实验室的条件以及其他的相关内容进行选择,然后确定最为恰当的实验方法。
人为因素。人為因素是造成检验结果准确度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这种造成检验误差的人为因素最不应该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出现,但实际上往往这种影响是最大的。食品检验是一个精密度要求很高的实验过程,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很严格,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操作都是不同的,这往往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具体措施
抽样方法。市场中存在商品千千万万,不可能逐个检验,因此在食品检验中,要进行抽样查取。在抽样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保证抽样的有效性,不具代表性的商品就算进行抽样检查,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抽样结果。在抽样中,为了保持抽样的准确度,抽样人员应该做到以下4点。
首先,对抽样的业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义务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对抽样人员的道德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熟悉抽样检验的相关规定;
其次,对于不同状态的食品,要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例如,对于颗粒状不均匀样品,不可以随意抽取优质或劣质产品,应从不同的层次或区域选取,将其集中起未再采用分样器或四分法获取样品。
再次,在抽样中不可以弄虚作假,要秉公办理,坚持原则,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抽样。在抽样中,随机抽取要选择不同的位置,对微生物的检验要保证样品的整洁无污染,要注意运输中的温度湿度等要求。
最后,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分开。为了保证食品检验的精度,一般抽样人员要与检验人员分开。
样品制备要及时。每个食品都有自己不同的保质期,检验人员要保证检验的食品在保质期内,这样对样品的制备才是合格的,制备样品时要遵循标准的制备方法,固体样品应先粉碎再取出,液体样品应摇匀之后再进行稀释、过滤。
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要合适。在检验中,每种食品的检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参照不同的检验标准也是检验中应该注意的事情。标准选择好之后,需根据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产品已采用新标准的,不能再继续使用旧检验方法。
仪器设备要校准,并正确使用和维护。食品的检验中,主要靠的是仪器,因此对检验的仪器,每次使用要进行校准,使用完毕要进行维护保养。对仪器的管理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计量器具设备须经过校准或者其他方式确定量值之后,才可以有效使用。要根据相关规定正确维护和使用仪器。
建立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共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食品检验信息共享的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食品安全具有特殊性需要采取分段管理,从而保障食品检验安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食品生产商的质量电子文档,便于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检验的信息,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还有利于各种技术之间的交流,使得检验效果更佳。
食品安全问题在近几年来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食品检验是对社会群众健康负责的一个工作,需要操作人员不断提高技能,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分析考虑,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一一进行排除,这样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果。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负责。
篇5: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吵吵检验科(实验室)试剂管理系统是由吵吵开发的一款用于临床实验室或者说医院检验科的试剂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条码流程管理和ISO15189的基本质量管理思想研发,旨在帮助实验室更加方便和高效的管理试剂的采购、入库、领取、使用等方面内容。
该程序基于C/S架构,采用delphi+ADO+SQL SERVER研发,支持局域网内的信息实时共享,可以方便的部署到局域网内的多台计算机上。管理流程。
不同的医院的流程管理可能不一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软件设计的大体管理管理流程图如下:
试剂全程条码管理的基本流程
试剂入库 对进入检验科的每一个条码单位的试剂,打印并贴上唯
一的条形码标签。
工作人员建立请领,填写领取的试剂与数量。建立请领 请领出库 仓库管理员按照请领扫描对应试剂的条码,完成试剂出库。
请领入库 工作人员核对领取的试剂信息,完成试剂入库。
试剂开瓶 新启用的试剂扫描条码开瓶,并保存包装盒。
试剂闭瓶 扫描试剂包装盒上的条码,对该试剂进行闭瓶操作。简介
3.1 登陆。双击打开桌面的试剂管理系统图标,将会出现如图3.1所示的登陆框,输入账号后回车即可以切换到密码框,输入完密码后回车即可以快速登陆。
图3.1 3.2 主界面。如图3.2所示,为该程序的主界面,单机工具栏的按钮或者菜单栏可以打开相应的程序界面。如果未授权用户,单击相应的菜单将会显示:“权限不足”;
图3.2
3.3 库存于过期提示。如图3.3所示,在登陆吵吵试剂耗材管理系统后,在又下角将会弹出试剂即将过期提示和试剂低库存提示框。您可以在“系统设置”窗口中设定试剂过期提示提前的天数(默认30天)。您可以在“库存报警”中为本专业组或者个人设定某类试剂的低库存报警的下限。
图3.3 菜单
4.1 选择“菜单/修改密码”,输入原始密码并输入两次新密码后,可以将密码修改为新的密码。如图4.1。
图4.1 4.2 选择“菜单/切换用户”,将会弹出登陆窗口,输入用户账户和密码后,可以以新的用户身份登陆系统。如图4.2。
图4.2 4.3 选择“菜单/退出程序”,程序将立即退出。入库
5.1 选择“入库/试剂入库”,将会弹出试剂入库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来完成试剂入库工作。如图5.1A。
图5.1A
您可以单击自带条码,扫描某类试剂的专用条码,程序将会自动的补足其它试剂信息。
您可以单击试剂名称输入框,弹出试剂联想输入窗口,如图5.2B。您可以在输入栏中顺序输入某种试剂的拼音简码来快速选择试剂。如忘记拼音简码,可以在搜索输入框中,输入试剂名称的一个或者多个字符来搜索。试剂选择后,“试剂入库”窗口将会自动补足其它试剂信息。
图5.2B 点击“添加”按钮,将会将您输入的试剂添加到左边列表中,点击“批量添加”按钮可以批量添加试剂,并自动生成不重复条码。
勾选打印条码复选框,将会在点击入库时自动打印条码,您也可以点击“打印条码”按钮先打印条码后再入库。打印出条码如图4.2C所示,图5.2C 6 出库
6.1.1 选择“出库/我的请领”,将会弹出“我的请领“窗口,该界面主要用向上级库提交请领和采购的申请。如图6.1A。
图6.1A 填写请领类别,“请领”用于下级库向上级库提交并领取试剂,“采购”用于下级库向上级库提交上级库存不足的采购单。如果下级库管理员发现上级库存不足以让你完成请领,可以建立采购单,用于通知上级库存管理员采购试剂。
6.1.2 建立请领后,点击“请领内容”,您可以看到您需要领取的试剂,单击试剂框将会弹出联想输入窗口,选择你要的试剂,填写数量后点击添加既可以添加你需要领取的试剂;点击“删除”可以删除你不需要申请的试剂(如果该请领为“已接受”状态将无法再修改.)如图6.1.2。
图6.1.2 6.1.3 工作人员领取试剂回来后,点击“领取试剂”可以查看领取的试剂,查对完成后,点击”请领入库“,试剂进入本地库存,如图6.1.3。
图6.1.3 6.2 选择“出库/请领处理”,将会弹出“请领处理“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上级库存管理员处理下级仓库的请领和采购要求。6.2.1 所有请领可以看到目前由下级库申请的试剂条目,上栏为“请领“条目,下栏为”采购条目。你可以选择一个条目后点击“接受请领”,条目申请人员将无法再修改他的“请领”。如图6.2.1。注:采购条目只到“已接受“状态即完成整个流程。
图6.2.1
6.2.2 点击“条码出库”,可以看到该条“请领“所需要领取的试剂和数量,仓库管理员找到所需要的试剂,扫描条码,待所有的试剂都扫描完成后,点击请领准备,请领的状态将会改为”已准备“。如图6.2.2。
图6.2.2
6.2.3 点击“划拨出库”,可以看到该条“请领“所需要领取的耗材和数量,点击自动划拨,系统将会自动划拨耗材,点击”订单准备“,请领的状态将会改为”已准备“。如图6.2.3。
图6.2.3
6.2.4 点击“请领详情”,可以看到该条“请领“所领取的试剂,回到”所有请领“,点击”请领出库“,完成所有出库流程。如图6.2.4。
图6.2.4
6.3 选择“出库/试剂出库”,将会弹出“试剂出库“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将试剂出库到其它库或者借出等出库。图6.3。
分发出库:该方式将会直接将所扫描的试剂分发到其它库中,而其它出库方式将会直接删除库存,不会录入其它库中。
如有借出、还回、报废试剂,选择相应的出库方式,扫描试剂后,完成试剂出库操作。
图6.3 字典,包括试剂字典、公司字典、专业组。
7.1 选择“字典/公司字典”,将会弹出“公司字典“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将管理公司字典,点击”编辑证书“可以编辑和保存公司的证书扫描复印件。图7.1。
图7.1
7.2 选择“字典/试剂字典”,将会弹出“试剂字典“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将管理试剂字典,点击”编辑证书“可以编辑和保存试剂的证书扫描复印件。图7.2A。
图7.2A
如下图所示的为本系统的联想输入窗口,该窗口将会在很多需要输入试剂、公司的地方显示出来,您可以输入拼音简写快速录入试剂、公司。如忘记拼音简写,您可以在搜素中输入试
剂名称,Enter后即可以搜索到相关的试剂、公司。图7.2B
图7.2B
7.3 选择“字典/专业组字典”,将会弹出“专业组字典“窗口,该界面主要用于将管理专业组字典,你可以在这里定义专业组的名称和库存地址。每增加一个专业组,一定要定义父级专业组,否则请领系统将会无法使用。图7.2A。使用。
8.1 选择“使用/试剂开瓶”,将会弹出“试剂开瓶“窗口,该面主要用于在试剂使用之前,扫描条码,记录试剂的开瓶日期。图8.1。
图8.1
8.2 选择“使用/试剂闭瓶”,将会弹出“试剂闭瓶“窗口,该面主要用于在试剂使用之后,扫描条码,记录试剂的闭瓶日期。图8.2。
图8.2
8.3 选择“使用/使用记录”,将会弹出“使用记录“窗口,该面主要用于查询试剂的使用记录,包括试剂的开、闭瓶者和时间等信息。如有需要,可以单击”导出Excel“将查询到的信息导出到Exce文件。图8.3。
图8.3 查询。包括库存查询、库单查询。
9.1 选择“查询/库存查询”,将会弹出“库存查询“窗口,该面主要用于查询本专业组(试剂库)的所有现有库存。图9.1。
图9.1
9.2 选择“查询/库单查询”,将会弹出“库单查询“窗口,该面主要用于查询所有的出入库单及其相关的试剂信息。图9.2。
图9.2 统计,包括出库统计、库存统计、使用统计。
10.1 选择“统计/出库统计”,将会弹出“出库统计“窗口,该面主要用于统计出往下级库的所有试剂及其总额,出库方式包括”请领“和直接分发”。点击“导出Excel”将会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图10.1。
图10.1
10.2 选择“统计/库存统计”,将会弹出“库存统计“窗口,该面主要用于统计现有的所有试剂总体信息。点击“导出Excel”将会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图10.2。
图10.2
10.3 选择“统计/使用统计”,将会弹出“使用统计“窗口,该面主要用于统计所有经过“试剂开瓶”使用掉了的试剂总体信息。点击“导出Excel”将会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图10.3。
图10.3 设置。包括用户设置、系统设置、库存报警。
11.1 选择“设置/用户设置”,将会弹出“用户设置“窗口,该面主要用于增加、删除用户,设置用户权限。图11.1A。
单击左侧的树形栏可以找到该专业组下的所有用户,您可以通过点击增加、删除来增加和删除用户。
图11.1A 选择角色权限后,点击“分配权限”即可以根据角色定义的权限为用户分配相关权限,分配的权限,您可以点击“权限设置”查看,左侧为已经分配的权限,右侧为未分配权限,您可以双击来修改。图11.1B。
图11.1B
如需修改各个角色的权限,您可以点击“角色权限”来定义每个角色的权限,图
11.1C。
图11.1C
11.2 选择“设置/系统设置”,将会弹出“系统设置“窗口,该面主要用于试剂管理系统的相关参数设定。图11.2A。
图11.2A
点击打印机设置,可以选择条码打印、请领打印的打印机参数。图11.2B。
图11.2B 关于。本软件由吵吵开发,软件的著作权归吵吵所有,如有任何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将诉诸法律。
篇6: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2013年3月以来的200例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血液样本均采用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日本SYSMEX株式会社) 进行分析, 抗凝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EDTA) , 与血液的浓度比1.5 mg/m L。
2 结果
依据200例血常规检验的结果, 结合病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总结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疾病类型) 、仪器因素 (未校准) 、试剂因素 (抗凝剂) 和人为因素 (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及检测时间) 。
3 讨论
3.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医师诊断患者病情和预后效果, 其检验率较高, 与尿常规和便常规并称为临床上最常用的三大基本检验方式[2]。检验科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血液分析仪器的准确性、血液样本本身的质量以及抗血凝试剂的种类均有可能直接影响血常规的检验结果, 因此, 在实际过程中, 应当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衔接, 密切护理人员、检验人员和患者间的配合, 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2 生理因素: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要求就是血液标本中的各类血细胞形态的完整性, 而由于人的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 会产生一定的波动, 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活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以及服用药物等因素均会对血细胞形态造成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3]。因此在采血之前, 应采取一定措施是患者达到适合血常规检验的最佳状态, 如采血前避免做剧烈运动, 停服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药物, 在患者体温正常且稳定时采血。此外, 静脉血是临床上最常用, 最可靠的检验样本, 采血部位应尽可能选择静脉血。
3.3 仪器因素:
血常规检验结果通常都是由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直接得到, 因此仪器参数设置是否准确, 仪器本身的性能优良也都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保证检测仪器能够正常运行并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我院执行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对血液分析仪器定期采用配套的校准物进行误差校正, 且每次校准时间的间隔不超过6个月。若无配套校准物, 则在规范操作下使用新鲜血液作为校准物进行校正或使用轻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务必保证科室内所有的仪器均在同一校准平台上进行校正工作, 以确保各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由专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3.4 试剂因素:
血常规检验抽取的血样在检验前一般都需要经过抗血凝剂的处理, 而不同的抗血凝剂会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血样的质量主要与血液和抗血凝剂的比例有关[4]。由于EDTA盐对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态的影响较小, 因而目前得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抗血凝剂在血样中的比例过高, 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中性粒细胞肿胀和分叶消失, 产生大量血小板样的细胞碎片, 使得仪器检测得出错误结论;抗血凝剂在血样中的比例过低, 则抗凝血能力不足, 血液中出现微凝血块, 阻塞仪器通道, 影响检验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EDTA盐和血液最佳的浓度比例为1.5 mg/m L。
3.5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过程及检测时间上, 相关操作的不规范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为此, 我院专门制定整改措施以减小或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血样采集: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当完整, 无水肿、溃烂、炎症等皮肤疾病;选择容易暴露的、清晰粗壮的血管扎针;注射器与针头需固定紧密, 防止空气进入造成溶血;针刺操作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应确保较高的成功率;末梢血采集时, 应严格依照流程进行, 采用第二滴血;抗凝血剂和血样之前的比例合适, 保证标本不出现凝块和溶血现象;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对所有血样标本进行收集, 以防止血样间的交叉感染, 也便于后续的保存和运送。血样保存、运送及检测时间:所有血样标本应贮存于室温下;明确标记患者的姓名和编号, 避免混淆, 防止漏诊或误诊发生;对血样运送施行专人专送制度;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血样进行检验, 以避免因血样放置时间过长, 血细胞新陈代谢活动而导致结果失真[5]。
综上所述,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有患者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和人为因素, 这些因素的干扰有时难以避免, 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如规范操作、完善制度、提高标本质量等, 能够有效减小或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 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各类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抽取2013年来我院的血常规检验病例进行分析调查, 总结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及人为因素均是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 且有时难以避免, 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如规范操作、完善制度、提高标本质量等, 能够有效减小或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 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严爱芬.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27) :243-243.
[2]杨馥彦, 邱少雄, 黄江玲, 等.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9) :157-157.
[3]王国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 2014, 34 (2) :240-240.
[4]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0 (13) :150-151.
篇7: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摘 要: 针对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仪器设备、检验方法、检验环境等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检验工作水平,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准确性 控制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贪图利益,制造出的食品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安全事件频频出现,这些不安全食品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既是广大消费者的迫切愿望,又是检验工作者的责任。
1.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人是主体,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仪器设备的因素
在食品检验中,很多检测项目通过仪器完成,有很多的问题通过肉眼无法发现,必须借助仪器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运转良好的仪器设备对正确的检验结果提供可靠保障。
1.3检验方法的因素
当前,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所以科学合理地选择检验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1.4环境因素
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气体成分、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因素,有的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有的会使实验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检验结果。
2.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具体措施
2.1提高食品检验队伍的素质
作为一名食品检验人员,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观察事物要细致,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具体要求包括:(1)检验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2)要掌握食品理化及微生物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3)要正确理解并掌握国家食品各项检验方法(新制定)、食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本企业的企业标准;(4)熟悉计量学的基本知识,计量法令和法规及质量保证体系知识;(5)要熟悉食品的生产工艺,只有熟悉产品生产工艺才能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6)检验人员应通过技监或防疫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法的上岗资质;(7)检验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判断能力、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等。为此,检验人员可经常参加内部比对活动和能力验证工作,定期对上岗人员进行考核;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新的检测技术进行培训;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盲样考核,最终对检验人员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适合检验岗位。
2.2重视抽取样品及其制备的工作
市场上食品品种万千,不可能逐个检验,因此在食品检验中,进行抽样查取。抽样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取样,取样工具应清洁,不得引入任何有害物质;抽样过程中应设法保持样品原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状态,在进行检测之前不发生变化,不得污染,抽样数量要满足检验要求。为了保证食品检验的精度,一般抽样人员要与检验人员分开。
待检样品的制备是检验的前提性工作,由于食品本身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一旦过期就会造成食品的变质,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在适当保存条件情况下尽快完成待检样品的制备,制备的方法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比如对于固态样品,如面包、坚果、月饼等,测之前要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后取样操作,否则结果不准确。
2.3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是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为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在每次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相关校准工作,使用之后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万元以上的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保管,使用要有记录,定期检查其性能,确保仪器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温箱、水浴箱、冰箱、低温冰箱等应经常检查其性能,所用仪器应恒温准确,每日工作前后检查和记录温度的变化,并注意维护。计量仪器要经有关计量部门定期校正,方可使用。各种玻璃容器,如量杯、烧杯、量筒、刻度吸管及不同型号国产与进口微量加样器应校正后使用。
2.4科学严格地选择检验标准及方法
在检验中,每种食品的检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参照不同的检验标准是检验中应该注意的事情。食品检验要依照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检验报告书才具有效力。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选择合适的标准作为工作指导。首先,对所检验食品的执行标准进行鉴别,是否有效,检测指标是否完全、是否与国家强制标准的存在差异;原则上是检测指标严于或等同国家强制标准的按其原标准执行,缺失或低于国家强制标准的按照国家强制标准执行。其次,不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范围的将按照其实际执行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等进行检验。最后,对于散货类产品应当向生产者索要所执行标准,无法提供的将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
2.5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
食品检验是一项精密度较高的工作。对于不同的测试内容来说环境的要求有较大的不同,以温度为例,一般来说,标准溶液室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20℃左右,而对于检验仪器室来说则应在18-20℃。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操作区应单独设置,必须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检测,以确保样品检验不受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因此,要控制好实验环境,确保检验结果不会因实验环境的影响出现二次偏差。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时代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所有因素,多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从而有效降低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升检验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多管齐下,持之以恒,为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高逢清.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6).
[2]杜彩霞.浅谈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J].科技展望,2014(11).
[3]杨芳.提升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探析[J].科技传播,2014(8).
[4]李蓉.食品安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南海娟.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篇8: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1 医院的现状
当前, 现代检验医学已步入了一个以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检验水平和检测手段日新月异, 临床检验工作日趋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 因而建立一套功能强大的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是现代临床实验室必不可少的[1]。很多医院里, 由LIS打印出来的检验结果报告是在当天或者几天之后, 由患者在检验科的窗口领取或在医院内设置的自助打印机自行打印。
这样做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1) 需要患者再次来医院, 增加患者在时间和费用上的损耗。
(2) 报告单容易丢失, 错拿。
(3) 患者寻找报告单麻烦。
(4) 检验结果会被他人看到, 没有隐私。
(5) 打印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
(6) 耗材量大 (纸张, 油墨, 打印机) 。
(7) 由于门诊患者的再次来院, 造成门诊部门的拥挤。
2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开发一套医院检验科检验结果自动通知查询系统 (Laboratory test result notification and search System, LTRNSS) 。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 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 (从LIS中的) 采集、存储、手机短信通知、查询, 并支持客户下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Saa S模式的云计算系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云计算是在互联网上以“服务”形式交付的应用程序, 以及提供和支持这些服务的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 [2]。
3 功能说明
LTRNSS有通过互联网从医院内部的LIS系统收集检验结果的功能、数据安全、短信通知发送、检验结果显示、检验结果查询、报告单生成和提供PDF格式下载等功能。
4 导入的好处
导入了LTRN SS的时候, 做完检查之后, 不用患者再来医院取化验单。患者可以在接到手机短信提示后, 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电脑通过登录短信上的URL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并下载。
这样做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 患者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 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电脑等可以登录互联网的仪器查看、下载检查结果。
(2) 报告单在电脑中存储不会丢失, 而且只能看到自己的结果, 不会错拿。
(3) 患者会马上找到自己的报告单。
(4) 患者不能看到他人的的结果。
(5) 报告单不需要医生打印, 实现无纸化办公。
(6) 这个系统只需要租赁软件和硬件。会减少医疗机关的初期投入和大量的耗材。
(7) 不需要患者再次来院, 减少门诊的患者流量。
5 实现方法
该系统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 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 (Brow ser) 实现, 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 (Server) 实现[3]。该系统, 设置了数据库服务器, Web Application层, Web Broser, [4]构成了一个3层结构的系统。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ec, 软件即服务) 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成熟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软件模式。SAAS具备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 通过互联网存取[5]的特质。LTRNSS系统的服务器设置在医院外。医院通过租用的方式使用该系统。在租用之后, 院内的LIS服务器通过Internet把检验结果传送到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检验科的技师通过Internet登录系统的服务器, 查看检验结果, 审核检验结果后发送结果通知短信。而患者在收到短信之后, 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查看我们服务器上的结果, 不需要链接医院的服务器。
因此, 医院不需要再次购买软件和服务器, 供应商会全权管理维护软硬件。患者对结果的查询也是直接访问供应商的服务器, 减少了医院自备这种查询系统时, 由于客户访问量的增大而出现医院网络超负荷的情况。对医院对患者来说, 都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6 检验结果数据的挖掘
随着检验结果数据量的增长, 就需要功能强大和通用的工具, 以便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把这些数据转化成有组织的知识[6]。这样就产生了数据挖掘的需求。通过数据挖掘, 比如, 可以求出一个地区内一个年龄段之间的任何检验结果的平均值, 利用挖掘出的信息, 更好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医疗机关, 为促进全民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廖伟娇, 黎毅敏, 陈涛, 等.临床实验室全自动化系统检验流水线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6) :188-189.
[2]周品.云时代的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3]亓涛, 熊石龙, 郑磊, 等.B/S模式在临床检验信息学的应用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 (6) :984-987
[4]彭锦, 陈德人.B/S结构的eb XML注册中心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 2005, 25 (1) :237.
[5]Frederick Chong, Ganpaol o Carraro.抓住长尾市场的架构战略[J].微软公司系列文章之软件即服务的架构指导, 2006 (4) .
篇9: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 其中男92例, 女58例, 年龄30~60岁, 平均 (44.6±10.0) 岁。对照组150例, 其中男86例, 女64例, 年龄33~65岁, 平均 (44.7±9.6) 岁。甲胎蛋白检测 (AFP) 65例,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检测54例, 癌抗原50 (CA50) 检测104例, 胰岛素抗体 (IAb) 检测7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验方法
采用ELISA法进行标本检验。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标本的检验均按照严格规定的质量控制进行;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标本的检验均按照免疫检验常规方法进行。
1.2.2 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在采集标本时, 首先要保证标本的质量, 除此之外, 服用激素药物之后, 采集患者的血清标本时需要注意体内激素随时间的变化, 如促甲状腺素分泌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血液峰值出现在22:00-23:00, 谷值见于10:00左右, 二者差别可达2~3倍。如果医生在4:00时采集血清, 要考虑生长激素、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等一些激素峰值的出现。基于上述情况, 医生在对标本进行采集和保存时, 要对时间进行充分考虑, 对于不能立即检测的标本, 应对标本进行预处理, 并以适当的方式保存, 保存方式和期限视标本种类及检验目的的不同而定。
1.2.3 仪器设备的核定
对免疫检验仪器 (酶标仪、水浴箱、恒温箱、温度计) 进行核对和校正;对于稀释棒、吸管等均需进行定期检查, 最大限度降低试验误差。
1.2.4 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
对免疫检验样本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在采集样本时, 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血清样本的控制标准以市卫生局提供的标准为准, 将血清样本进行检验, 然后将检验后的样本结果与所提供的标准血清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结果采取平均变异指数 (VSI) 表示, 以此来对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
1.2.5 室内质量控制标本的选择
要保证室内质量控制标本在基质和待测样本的一致性;准备进行药物检测的浓度要和实验的水平一致;检验过程需要符合说明书中的内容, 严格执行说明书上的操作, 无已知存在的污染危险性。
1.2.6 对试剂的选择
要注意试剂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不要频繁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盒。在医院自行配置试剂时, 必须严格依照操作要求进行配置, 在配置好后, 还要对其进行试剂鉴定, 只有在鉴定合格后, 才可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试剂种类繁多, 质量参差不齐, 应慎重选择, 并鉴定其性能, 在合格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要严格保证各种检验试剂质量, 选购时严格进行验收, 尽量避免频繁更换试剂生产厂家, 防止对试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实在需要更换, 也必须做比对试验。要注意试剂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定期检查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保证每一批号试剂在下一次检查前有效, 按照要求进行保存, 避免因试剂失效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1.2.7 具体操作
(1)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①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时间、地点、体位等) ;②选择准确性高的仪器设备及试剂。 (2) 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①设定检验标准;②保证待检验者血液样品的无污染与检验浓度;③严格控制检验操作。 (3) 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①在规定时间内分析结果;②对数据进行精确分析;③异常结果再讨论审核。标本检验完成之后, 由专业检验工作人员审查检验制度。如果对于某些结果存在怀疑, 必须马上将其送到检验室进行核查。除此之外, 检验室需要将标本和检验结果保存一定时间, 做好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根据免疫检验结果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得出结论。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其中显效:患者致病因素控制, 免疫检验指标和身体状况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免疫检验指标明显恢复, 身体疾病状态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生命体征及健康状况无明显好转, 免疫检验指标显示机体仍处于病理状态[3]。总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取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检验质量控制的不断发展, 在加强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上, 严格执行操作文件, 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在收到质量评估报告之后对其进行分析, 对于问题项目寻找原因, 并确定是否需要改进及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 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证明其是合理有效的, 随着科室技术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最大限度保证了检验质量。临床免疫检验中有效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将会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临床免疫检验是临床进行相关疾病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验的结果会对医师的诊治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 保证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是整个免疫检验工作的核心原则。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4,5]。因此, 实现对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的控制十分重要。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主要指的是免疫检验部门做出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 对于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是免疫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控制, 才能够保证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7]。
对免疫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标本因素主要分为内源性干扰因素和外源性感染因素, 外源性干扰因素包括标本不全凝固、被细菌污染、存储时间较长、出现溶血情况等;内源性干扰因素包括异嗜性抗体及其些自身抗体、高浓度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等[3,4,5,6,7]。为保证免疫结果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标本的采集是所有检验过程的第一步, 所以一定要保证采集血液时间和止血带使用的准确性, 注意一些特殊药物对机体的不同影响, 否则, 后续的全部检验过程都是无用功, 并且会对临床诊断带来影响; (2) 标本保存时一定要注意所使用仪器的调节标准, 功能好坏和准确度, 并且要对恒温箱、水浴箱、分光光度计、稀释棒及吸量管等免疫检验仪器进行事先的校正调节并对所选用的仪器标准试剂进行校正检验, 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8,9]; (3) 操作人员的经验性和检验过程的规范性, 以及实验室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的调节也会对免疫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血浆中含有补体、激素、氨基酸及蛋白质等许多干扰因子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误差, 因此, 在检验过程中, 必须尽可能的稀释标本将其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4) 检验结束后, 相关工作人员应保证严格进行信息核对和记录等, 具体内容包括仪器的审核、信息的核对和录入以及填写检验报告单等, 结果应由2名以上检验人员进行核对和分析, 并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 以便及时弥补检验工作中的疏漏, 尽量减少和避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以免误导临床实践, 注意将检验结果按照要求留存适当的时间, 以便需要时能随时查对; (5) 在使用统计学进行数据资料分析时, 也应该做到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使用正确的检验方法, 得到可靠准确的免疫检验结果[10,11,12]。
本研究显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果表明,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能够很好的改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显著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对临床疗效有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 全面准确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是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临床免疫检验是一个多步化过程, 每一个步骤的差错都有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 尽可能清楚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多种因素, 确保临床免疫检验得出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安全性[13,14,15,16,17], 从而使临床免疫检验在临床医学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查, 观察组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从临床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素质、标本试剂质量、仪器精确度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标本试剂质量、仪器精确度、操作人员素质、实验室环境及数据分析等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从而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治。
相关文章:
监控质量控制措施02-15
2024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安全生产责任制02-15
安全监测监控工作总结02-15
煤矿监测监控试题02-15
监测监控系统制度02-15
脚手架检测监控措施02-15
检察院法律文书写作02-15
安保监控施工方案02-15
金融系统联网监控措施论文02-15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范本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