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小额贷款 财务 目标 选择

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精选8篇)

篇1: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内容摘要:

摘要:一个人的价值观及价值观体系决定了他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且决定了不同事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主次,这直接影响到他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及对策,达包括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本文将通过对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分析,来探讨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

摘要:一个人的价值观及价值观体系决定了他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且决定了不同事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主次,这直接影响到他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及对策,达包括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本文将通过对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分析,来探讨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价值观 个人目标 组织目标

1.价值观相关理论

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其内涵包括:第一,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有意义及重要程度如何;第二,价值观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表现为同一事物或行为对于不同的人,其意义和重要程度会有所不同。

1.2价值观分类:

斯普兰格将价值观划分为 经济 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 的和宗教的。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行为和追求和行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决定着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型的人重功利和使用,理论型的人重 科学 和智慧,审美型的人重形式和和谐,社会型的人重利和感情,政治型的人重努力和影响,宗教型的人重神灵和超越。

1.3价值系统:

个人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价值系统中,最高层次为社会整体价值观,以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作为判断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从而决定取舍的标准;中层为组织价值观,即建立在组织、群体利益与需要基础上的价值评价尺度;低层次为个人价值观,以个体的情感、需要为依托的价值观念。

2.实例分析

2.1个人价值观影响个人目标的选择

2.1.1个人价值观对个人目标的确立有决定性的作用。

价值观是个性倾向中高层次的定向系统,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调整机构,保证个体在生活中做出重要的、有意义的选择。所以,它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的性质。价值观对个人目标选择的影响体现在:

(1)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有意义及重要程度。选择个人目标的决策依据,正是在多个事物之中,判断哪些对自己有意义,并就其重要程度如何来决定最终目标。对个人目标进行选择的过程,正是对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判断取舍过程,这其中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价值观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个人目标也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对于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判断取舍就会存在差异,这就解释了不同的人即便是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会做出不同的目标选择,从而产生不同的个人目标。

一位老板十分赏识他的两名下属,打算提拔其中一位为部分经理。然而,正当老板思考该提拔谁时,其中一位下属小李却突然提出辞职,理由是无法忍受老板家长似的 教育。而另一位下属小郑,则顺理成章地被提拔。

原因就在于,在小李的价值观中,认为独立自我的 发展 空间更为最要,而不能接受顺理成章的升职和发展,而小郑则相反。正是由于两人价值观的差异,才导致在面临相同的选择时,他们选择更加符合自身价值观的目标。

由此可见,价值观对个人目标的确立有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导致了个人目标选择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2.1.2不同的个人价值观导致不同的目标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

个人的价值观是与生俱来并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不同的个人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个人目标,导致不同的后果。

(1)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

随着后天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个人价值观会因时间及情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产生不同的个人目标,导致不同的后果。

褚时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79年,褚时健上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把改革与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的他,带领 企业 员工奋发图强,生产的“红塔山”香烟成为同人的骄傲。

然而,1998年,褚时健因大量受贿被捕,晚节不保,家破人亡。在他身上之所以会产生如此鲜明的反差,就是由于他在即将退休前,心理发生了转变,价值观受到了扭曲,以金钱与物质的追求为其人生目标,大量非法敛财,终老狱中。

(2)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下:

在同样或类似的时代背景及所处条件下,南于各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个人目标。导致不同的结果。

二战后,欧洲大陆经济一蹶不振。面对国会多数官员反对资助欧洲的态度,马歇尔力排众议,策划了欧洲复兴计划。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对欧洲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于多数国会议员短视的观念,马歇尔放眼全球,胸怀全人类的发展繁荣。正是因为与他人相异的价值观及个人目标,马歇尔毅然实施马歇尔计划,产生了多赢的结果。

篇2: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通常认得本性并不厌恶工作

·控制和惩罚不是让人为组织目标努力的唯一办法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人能够自我指导

·如果条件合适,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

·员工愿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决定来解决问题

在需要员工承担义务时,建议使用Y理论,在这种情形下,假设员工通过自我指导和控制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

麦格雷戈写道:“天才式的创新,相比现今有关管理战略的创新和改进而言,首先要接受减少对人的控制的假设,其次要时刻准备着有针对性的调整新假设中所包含的暗示。Y理论是有关创新的创新。”

麦格雷戈本人认同“毕马龙效应”观点,因为他觉得如果假设员工懒惰,并按这种假设去对待他们,那么工人就真的很懒惰。相反,如果按照工人们都很热爱挑战性的工作的假设来进行管理,那么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也的确会如此。

若将之放在学校中来检查学生们的表现。如果教师们假设孩子们都很愚蠢,必须加以控制和强制,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气馁。如果尊重这些学生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组织凝聚力》第三章、拥有共同的愿景、目标和使命

五、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结合有人问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为什么公司有那么大的凝聚力,总裁说:“我们从来没有失去目标,即使公司内部暂时没有大型的项目,我们总能从我们的对手、潜在的危机中选择一个目标,我们的员工团队始终会感到:我们正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否则我们会败给对手。”

个人目标则表现为组织成员希望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职位晋升、增加工资、改善环境、实现抱负、被社会承认等。

组织目标反映了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个人目标则是组织成员之所以愿意在该组织中工作的主要原因。

个人目标和组织相辅相成。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个人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个人目标的实现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事实证明,一个组织凝聚力的缺失往往是由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背离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目标无法实现,也就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设置了障碍。所以,管理者要努力寻求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结合点,创造机会,使每个人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使其个人目标也能得以实现,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案例:重新制定部门目标

多年以前,李开复接管一个部门时,为了提高效率,他在一个星期内定下了团队的工作目标,并召开会议宣布了他的决定,有的员工一片茫然,有的人没精打采,有的人则对他的计划百般挑剔。他很快明白过来:自己这样做过于武断和草率。于是他当场撕掉自己的计划,宣布成立三个员工小组,分别解决部门面临的问题。一个月后,这三个小组各自呈上他们的报告,然后他和三个组长一起定下了最后的目标。这次,全体员工欣然接受了新的目标。

篇3: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个人目标设置和团队目标设置对高校学生足球学习的影响问题, 具体包括了对学生足球技能的影响和对学生足球学习态度的影响两部分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研究。其中, 教学实验历时一个学期, 实验中的实验对象, 是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湖南涉外经济201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80名学生。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 将这80名学生分为两组, 即:个人目标设置组 (40人) 和团队目标设置组 (40人) , 并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足球技能水平进行调查、测试和差异性检验, 以确保两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实验结束之后再次对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 并根据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来开展分析和统计工作。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1) 个人目标设置和团队目标设置对学生足球技术的影响

在考察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中时, 两种不同的目标设置方式对学生足球技术学习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本文选取了颠球、踢高远球以及运球绕杆三项足球基本技能作为测试指标。具体的实验结果见下表1所示。

由于个人Á目标设置组和团队目标设置组的两组学生, 均是来自湖南涉外经济2014级的学生, 因此, 两组学生在足球运动技能基础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一点在表1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由表1可知, 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 个人目标设置组的学生和团队目标设置组的学生无论是在颠球、踢高远球还是运球绕杆的测试成绩上, 进行对比统计时, P值均是大于0.05的, 这说明, 两组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是处于同一水平的, 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而确保了测试的齐同性, 确保了教学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 再次对两组学生的颠球成绩、踢高远球成绩以及运球绕杆成绩进行了测试。由表1可知, 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 所测得的两组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成绩均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个人目标设置组的学生, 还是团队目标设置组的学生, 教学实验结束后的颠球成绩、踢高远球成绩以及运球绕杆成绩相较于教学实验开始前的测试成绩而言, P值都是大于0.05的, 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另外, 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 对两组学生的颠球成绩、踢高远球成绩以及运球绕杆成绩进行两两对比可以发现, 虽然两组学生在这三项技术测试结果上仍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是团队目标设置组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 却均要明显的大于个人目标设置组的学生。这说明, 个人目标设置和团队目标设置两种目标设置方式对于高校学生足球技能的学习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团队目标设置方式对学生足球技能学习的影响要优于个人目标设置的方式。

(2) 个人目标设置和团队目标设置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为了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其在教学中的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本研究开展的过程中, 结合汪晓赞博士针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等所研制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自评量表, 制定了《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自评量表》, 并以此作为测评工具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具体的测试结果见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 两组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自评结果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 但是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 无论是个人目标设置组学生, 还是团队目标设置组学生, 其自评结果相较于教学实验前的测试结果而言, 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P<0.05) 。同时, 教学实验结束之后两组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自评结果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P<0.05) , 团队目标设置组的结果要明显的好于个人目标设置组。这说明, 两种不同的目标设置方式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团队目标设置方式的促进作用要明显的优于个人目标设置的方式。而且这一点, 在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3.2、分析与讨论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团队目标设置的方式相较于个人目标设置的方式来说, 更适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结果, 据分析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首先, 无论是个人目标设置还是团队目标设置, 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 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明显的提高了自己的努力程度, 同时学生的学习个态度在这个过程中, 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积极、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耐心、耐性和毅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挑战时, 也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其次, 无论是个人目标设置还是团队目标设置, 其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和实践中, 均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与创新。特别是对于原来足球技能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 在目标设置的条件下,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就需要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学习方法, 有意识的学习和掌握新的学习策略, 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对于学生技能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而之所以, 团队目标设置的方式相较于个人目标设置的方式来说, 对学生的足球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更适用于高校足球教学是因为:在利用团队目标设置的方式来开展高校足球教学时, 团队中的成员为了提高团队的总成绩, 会积极的进行沟通与交流, 互相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而且在团队中的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 不辜负团队其他同学的期望, 也会更加的努力更加的认真。在遇到问题时, 则能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的力量, 实现“1+1>2”的效果。从而使得团队目标设置的方式相较于个人目标设置的方式来说,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更为明显。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团队目标设置相较于个人目标设置而言, 对学生足球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更适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任课教师在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高校足球教学时, 一定要重视团队目标设置方式的应用。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个人目标设置和团队目标设置对高校学生足球学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团队目标设置相较于个人目标设置而言, 对学生足球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更适用于高校足球教学。

关键词:个人目标设置,团队目标设置,足球教学,高校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张石磊.目标设置理论的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篇4: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价值观;中国企业家;个人生活价值观;职业目标价值观

一、引 言

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它是比态度更为广泛、更为抽象的内在倾向[1]。价值观究竟是跨情境稳定的,还是因情境而具有特殊性?这是价值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早期的价值观研究者[2,3]倾向于认为价值观具有跨情境稳定的特质,早期的价值观研究,大多以跨情境的抽象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而后期的研究者[4-6]则认为,价值观的运用,永远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下发生的。情境不同,个体所参照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对具体情景下个体行为的预测能力也不同。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价值观的情境特定性。一方面,大量的实证研究对价值观——态度——行为之间的联系的中介变量进行了研究[7],试图探讨影响价值观对态度和行为的预测作用的情境和个体变量。另一方面,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开始针对具体的情境,如工作情境、学习情境、家庭情境等来开发价值观量表[8]。也就是说,研究者开始倾向于认为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使用不同的价值观来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本研究就是结合具体情境,来探讨企业家的价值观问题。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企业家属于拥有高社会地位、资源、权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阶层,研究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观特点,对揭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亚文化特征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问题是企业家在两种不同情境中使用的价值观的相互关系:(1)一般的社会生活情境,对应于个人生活价值观;(2)特定的事业情境,对应于职业目标价值观。企业家在一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使用的个人生活价值观,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是针对一般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对象使用的;而企业家在特定的事业情境中使用的职业目标价值观,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所针对的价值对象也和特定的事业活动有关。本研究假定:企业家在一般的社会生活情境下使用的个人生活价值观,对于特定的事业情境下使用的职业目标价值观有影响作用,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中国企业的法人代表3112名,所在企业分别来自工业(59.4%)、建筑业(7.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11.0%)、房地产业(3.8%)和社会服务行业(2.6%),其他的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情况见表2。

(二)研究工具

1.“个人生活价值观”测量。1道题,包含17个选项,采用了“对自身的重要性程度”的测量形式,要求被试从17个对象中选取“最多5个”“生活中最不能放弃”的事物:17个对象分别是:(1)事业;(2)收入;(3)爱情;(4)孩子;(5)家庭;(6)责任;(7)健康;(8)信仰;(9)自由;(10)善良;(11)信任;(12)诚实;(13)友谊;(14)智慧;(15)快乐;(16)乐观;(17)热情。

这一测量方式类似于Inglehart于1981-1983进行的“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所使用的[9]。对某个事物的选择与否,反映了被试对于该事物在自己生活中价值高低的判断,并体现了被试价值观系统的特征。例如,选择“家庭”,则说明“家庭”这一价值对象在个人的价值观系统中的重要性相对较高。

2.“职业目标价值观”测量。1道题,包含17个选项。与“个人生活价值观”类似,要求被试从17个对象中选取“最多5个”、“最想实现”的职业目标。17个项目分别是:(1)维持地位;(2)增加收入;(3)证明能力;(4)实现理想;(5)提高才能;(6)创业;(7)证明潜力;(8)为国创税;(9)提高企业竞争力;(10)为他人创造机会;(11)保障家庭生活;(12)证明自己有价值;(13)建立威信;(14)被社会认可;(15)获得快乐;(16)积累经验;(17)充实生活。

(三)调查过程

2003年10-11月期间,我们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其提供的“全国企业家调查网”,给全国各类企业法人代表邮寄发放调查问卷共10000份,回收3304份,回收率为33.04%,其中有效问卷3112份。

确认问卷由企业家亲自填写,采取了以下方法:(1)在施测时,要求问卷有企业家的个人独特资料和亲笔签字;(2)数据收集后,对从问卷中随机抽取的50家企业进行电话调查,确认问卷是由企业家亲自填写的。为确认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同值,采取了以下方法:(1)对比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行业、地区、企业类型、规模等基本数据,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2)对比前期自然回收的问卷和通过电话等催收方式回收的问卷,没有在结果上发现显著差异。

(四)数据处理

1.数据的准备。职业目标价值观17个项目,分为两类不同的职业目标(见表3):社会/事业导向和个人导向。社会/事业导向的个体则更关注如何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看重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强调自身能力的不断改善;个人导向的个体关注如何证明和表现自己的能力,重视获得他人或社会的认可,对维持自身的现状的重视甚于长远的发展。

根据个人生活价值观的内容,选择与企业家的职业和经营活动可能发生关联的5个项目:事业(代表事业取向),诚实和责任(代表诚信、负责取向),收入和快乐(代表快乐追求取向)。在职业目标价值观项目的选择上,考虑到其与5个个人生活价值观项目之间的可能关联,以及社会/事业导向和个人导向之间的平衡,选取6个项目: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国创税、为他人创造机会(代表社会/事业导向),增加收入、获得快乐、保障家庭生活(代表个人导向)。

2.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1.0,以5个个人生活价值观项目为自变量,6个职业目标价值观项目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三、结 果

以5个个人生活价值观项目为自变量,6个职业目标价值观项目为因变量,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得到的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事业”(个人生活价值观项目)对职业目标价值观中“提高企业竞争力”(0.368)和“为国创税”(0.428)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对“获得快乐”(-0.419)和“保障家庭生活”(-0.747)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诚实”对“为国创税”(0.38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对“为他人创造机会”(0.219)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5);“诚实”对“保障家庭生活”(-0.239)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5)。“责任”对“提高企业竞争力”(0.343)有显著的正向的预测作用(p<0.001),对“为他人创造机会”(0.171)有显著的正向的预测作用(p<0.05)。“收入”(个人生活价值观)对“增加收入”(1.463)和“保障家庭生活”(1.030)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收入”对“为他人创造机会”(-0.771)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收入”对“获得快乐”(-0.547)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1),对“为国创税”(-0.408)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5)。“快乐”对“获得快乐”(1.132)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

四、分析与讨论

(一)事业

“事业”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意味着,改革开放及入世以来,世界开始走向一体化,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家开始倾向于重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重视发展,以“发展”为社会运作机制和生活过程基本取向,以便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立足,以质取胜。“事业”对“为国创税”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说明新时期我国企业家纳税意识在观念层面上可能有所提升。因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现有财富对国家真正有意义的是能否为国家增加税收[10]。

对“事业”的重视降低了对“快乐”(职业目标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表明“事业”和“快乐”之间存在某种价值对立。Ralston,Gustafson等人[11]以华人价值观(The Chinese Value Survey,CVS)比较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和大陆三地管理者的价值观,发现中国的管理者更为重视“自律”,本研究结果中的“事业”和“快乐”之间的价值对立可能验证了“自律”的概念:中国企业家更多地将事业看作一种社会责任,为在事业中保持自律,压抑了从事业中获得快乐的需要。

“事业”对“保障家庭生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原因可能是,保障家庭生活,不仅包括保障家庭的经济来源,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包括照顾家人、增加和家人共处的时间等,重视“事业”可能导致企业家照顾家人、和家人共处的时间和精力会相对比较少,因此出现了“事业”对“保障家庭生活”的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事业”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国创税”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获得快乐”、“保障家庭生活”的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说明企业家在个人生活价值观中对事业的重视,促使企业家更重视社会/事业导向的职业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国创税),降低对个人导向的职业目标(获得快乐、保障家庭生活)的重视程度;企业家个人生活价值观(一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中的职业目标价值观(特定的事业情境)。

(二)诚实和责任

“诚实”对“为国创税”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为他人创造机会”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明在个人生活价值观中对“诚实”的重视,影响了企业家的职业目标价值观,使得他们更重视社会/事业导向的目标,如“为国创税”和“为他人创造机会”。“诚实”对“保障家庭生活”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以及“责任”对“保障家庭生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责任”对“获得快乐”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和上文对“事业”的讨论(“事业”和“快乐”之间的价值对立)有某种一致性:“诚实”、“责任”与“获得快乐”之间也存在某种价值对立,这可能意味着,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下,在企业经营中“诚实”、承担“责任”,往往意味着自律,而自律则要求个体弱化对快乐的追求,放弃企业经营中所获得的快乐,减少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时间,“诚实”、“责任”和“获得快乐”、“保障家庭生活”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代偿。在“保障家庭生活”上,再次发现了社会/事业导向和个人导向之间的价值对立。针对“保障家庭生活”这个职业目标价值观的具体特征:它不仅是个人导向的,而且还具有某种“保障”和“维持”的特点。可能正是由于“保障家庭生活”的这种维持型的特征,使得它与社会导向之间的价值对立比其他的“个人导向”的职业目标(“获得快乐”、“增加收入”)更为明显。

“责任”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以及对“为他人创造机会”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表明企业家在个人生活价值观中对于“责任”的重视,促使企业家在职业目标价值观上更重视“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社会/事业导向的目标,重视“为他人创造机会”。

(三)“收入”和“快乐

“收入”(个人生活价值观)对“增加收入”和“保障家庭生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符合大众的知识经验。

“收入”对“为他人创造机会”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意味着,企业家重视收入,可能仅仅是个体层面上的,重视个人财富的积累,应当说,在目前的中国多数企业家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利益前途是更为现实的问题[10]。中国企业家在整体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摆脱世俗化文化的主流文化倾向。赚钱还是多数人的首要甚至惟一目标[12]。对于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帮助社会解决剩余劳动力等社会公益目标等考虑的不太多,这表明企业家的世俗化的人生哲学,这当中有社会机制的原因,有文化背景的原因,也有成功之后的安全感等原因[12]。

“收入”对“获得快乐”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似乎意味着,在个人生活价值观中重视“收入”会导致对职业目标价值观中“获得快乐”的重视程度降低。对于企业家而言,从自身的事业中“获得快乐”属于经营活动的一种内部动机。根据“过度理由效应”理论,对外在目标的过度追求可能会破坏行为的内部动机:在生活和事业中重视“收入”意味着对外在目标的追求,这种追求会破坏事业的内部动机,如从事业中获得快乐,因此“收入”和“获得快乐”会发生价值层面上的冲突。

“收入”对“为国创税”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证实了“对物质的追求会让人们降低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等群体取向的道德价值观”的观点[13]。

快乐”对“获得快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表明,在个人生活价值观中对“快乐”的重视,会导致在职业目标价值观上更多的选择“获得快乐”。“快乐”对其他职业目标没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意味着“快乐”是作为一种内部目标而存在,具有其独特性。

五、结 论

个人生活价值观对其职业目标价值观有可预测的作用,企业家在一般化的生活情境中形成的价值观系统对于特定的事业情境中的价值观系统有某种预测作用,个人生活价值观可能是职业目标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0.

[2] 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Free Press,1973.

[3] Schwartz S.H,Bilsky W.Toward a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value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550-562.

[4] 文崇一.中国人的价值观[M].东大图书公司,1993.

[5] 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杨德广.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 Connie M K.Morality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the when and how of Value-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The Psychology of Values.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Inc.1996:77-106.

[8] Philip E T.Revising the pluralism model:incorporating social content and context Postulates.The Psychology of Values.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Inc.1996:25-52.

[9] Inglehart,R.et al.World values survey,1981-1983.Computer file and codebook(2nd ed.).Ann Arbor,MI:University of Michigan,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1990.

[10] 袁瑗.中国能出现比尔·盖茨吗?访著名心理学家金盛华博士[J].新经济,1999(9):98-102.

[11] David A.Ralston,David J.Gustafson,Priscilla M.Elsass.Eastern Values:A Comparison of Managers in the United States,Hong Kong,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1992,77(5):664-671.

[12] 金盛华.中国企业家离比尔盖茨有多远[J].中国集体经济,2000,(1):20-22.

篇5: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多重目标和任务,如财务的可持续性和服务延展性。不同的目标偏好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最终表现为绩效的差异。已有研究多关注于小额贷款公司能否同时实现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各类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兼顾性,但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内在机理尚缺乏研究,探寻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呈现不同的目标偏好,理清小额贷款公司的决策路径,这将有助于增进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问题的理解。〔1〕〔2〕

董事会是联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是重要的战略决策机构,这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决策链短,董事会的委托代理问题往往不突出,但缺乏决策智力资源是制约众多中小企业扩张的主要瓶颈。〔3〕董事会是公司资源的重要来源,董事会成员可利用自身的相关资源,从外部环境获得有效信息,将其传递给公司,并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战略决策。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董事会将作出不同的判断,给公司规划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选择问题是重要的战略问题,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同于其他金融企业或者纯经营类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在财务可持续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方面进行权衡。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作为独立的公司法人,需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资产的收益性;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多是自有资本,且放款的对象具有较大风险,贷款的安全性成为重要考虑因素,股东对安全性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对盈利性的追求。〔4〕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能否满足弱势群体、 “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否有利于金融普惠和推进金融深化,也成为社会和监管部门考核小额贷款公司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收益性、安全性、普惠性三重目标叠加下,不同结构的董事会将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具有不同背景的董事会成员会对哪方面的目标更为关注并影响小额贷款公司整体的目标选择?

关于董事会结构与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之间的关系的理论阐释,尚无明确结论,有鉴于此,笔者将董事会结构分为专业性、政府关联性和独立性三部分,也将小额贷款公司目标细分为资产收益性、 资本安全性和服务普惠性。分析了董事会结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10~2013年调研的24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专业性、独立性和政府关联性对小额贷款公司三大目标选择的影响

二、董事会结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影响机理分析

为了探讨董事会结构与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关系,我们将董事会结构分为专业程度、政府关联度和独立性三方面,分别予以阐释。

1.董事会专业程度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董事会成员的从业经历丰富、文化知识背景厚重,有利于公司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提升决策效率,制定更为有效的经营战略。这在提升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胡奕明和唐松莲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聘请具有财务、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后,盈余信息质量会提高。〔5〕赵子夜和周静的研究表明,行业专家型独立董事能够促进董事会与审计方的沟通,降低审计费用和业务复杂度的关联度;〔6〕刘浩等的研究发现,具有银行背景的董事具有咨询功能,能够改善企业的融资状况。〔7〕

小额贷款公司是专门从事贷款发放的金融机构,业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与非专业人士相比,专业人士在关注利润的同时,对资产的安全性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重要性、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等更有认识,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润增长,并会在公司目标函数中增加资产安全性要素,在业务流程中强调有效地控制风险,因此,董事会成员中如果有专业的金融和法律人士,将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和意见,优化业务流程,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安全性。

2.董事会成员政府关系资本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与专业董事会成员不同的是,如果董事会成员中有人来自于政府或者社区,或者是与政府部门或社区关系密切,或者受到政府或社区的广泛认可,那么,这类董事会成员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战略决策、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将比较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可能提升弱势群体贷款的可得性,注重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普惠性,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因而政府关联性董事在考虑财务绩效的同时,会增加对于社会绩效的考量,小额贷款公司将资金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三农”,实现社会目标。

同时,在我国政府拥有较多的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下,如果董事会成员在政府中拥有一定的职务,或者是与政府部门或社区关系密切,或者受到政府或社区的广泛认可,即可通过自身的资源,帮助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资源和其他机会,这对处于发展阶段的小额贷款公司帮助是巨大的,能够增加其资本盈利性。〔8〕〔9〕

3.董事会独立性对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针对银行的研究已经表明,在银行内部控制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控股股东的关联贷款是掏空银行的重要方式,大股东通过与银行高管合谋,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降低了针对贷款的风险审查,最终可能带来贷款的集中与不良率的上升,损害银行绩效。〔10〕小额贷款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董事会成员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贷款,成为其客户时,董事会成员往往将自身的融资需求放在首位,难以顾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容易利用董事的职权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满足其资金需求,同时要求提供低于其他客户的利率,这样将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减少对于其他弱势客户的贷款投放,降低弱势群体的贷款覆盖面,降低其社会绩效;在资产收益率上,低利率将减少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息收入,小额贷款公司难以实现其资产收益率目标。

三、实证检验

1.模型设定

样本来源于本课题组2014年11~12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已正式对外营业且营业时间超过1年的小额贷款公司,调查内容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注册信息、财务状况、业务发展状况、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删除数据缺失的样本,获得24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料,共607个有效样本数据。

因为董事会特征是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所以,我们没有采用面板模型,而采用混合OLS回归,同时控制了异方差。从具体模型来看,被解释变量中的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分为资产收益性、资本安全性和社会服务性三大目标,核心解释变量是董事会结构,控制变量包括规模、增长率、经营杠杆、经营时间和是否跨区域经营。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Yit为小额贷 款公司目 标,Boardit为董事会结构,Xit为控制变量。

2.变量设置与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目标(Y)。参考胡金焱和梁巧慧的研究成果,文中将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具体细化为三个目标,资产收益性用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收益率表示(ROA),资产收益率越高,其收益性越好;〔11〕资本安全性用不良贷款率表示,不良贷款率越低,资本安全性越高;小额贷款公司社会服务性指标用对微型和中小型企业贷款额占年累计总贷款额比重表示,该指标比例越高,社会服务性越高。

董事会结构(Board),参考谢绚丽和赵胜利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特征,将其概括为董事会专业性、政府关联度和董事会独立性3个方面。〔12〕1董事会专业性通过成员职能背景来衡量,具体指有金融和法律背景的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该比例越高,董事会专业性越强。2政府关联度指政府董事比例,即社区或政府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该比例越高,政府关联度越强。3董事会独立性用关联董事比例衡量,即贷款客户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该比例越高,董事会独立性越差。

在控制变量中,笔者以控制了小额贷款公司规模,用总资产的对数衡量;小额贷款公司增长率,定义为年度累计贷款额/总资产;经营杠杆,定义为固定资产/总资产;考察是否跨区域经营时,若跨区域经营则为1,否则为0;公司成立时间,以公司成立时间的对数值表示。

3.数据说明

表1为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从表1中我们发现,接近半数的董事会成员具有金融和法律专业背景知识和专业工作经历,专业性程度较高;1.1%的董事会成员在社区或政府工作,政府关联性不高;仅有0.2%的董事会成员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客户,董事会独立性较强。

从被解释变量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收益率(ROA)平均为5.7%,代表资本安全性的不良贷款率平均为2.9%,24.7%的贷款投向了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

在控制变量中,我们观察到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64亿元(e18.918),年度累计贷款额是总资产的2.086倍,固定资产仅占总资产的0.8%,为典型的轻资产企业,有11%的小额贷款公司存在跨区域经营,成立时间平均为2.72年(e1.012)。

4.实证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详见表2。从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观察到:1董事会专业性程度显著影响了目标选择中的资本安全性,当金融和法律等专业人员占董事会成员比例越高时,小额贷款公司将越关注运行的安全性问题,资本安全性越高;董事会成员每增加1%的专业化人士,小额贷款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将下降2.2%,但对资产收益性和社会服务性目标没有影响。2董事会政府关联性会促进小额贷款公司两大目标的实现;当董事会政府关联性越高时,小额贷款公司资产的收益性将增强,同时,社会服务性得到增强,能够同时实现社会和财务绩效,但对资本安全性的关注会降低。3独立性越差的小额贷款公司,越难以实现资产收益性和社会服务性;当董事会成员存在小额贷款公司借款行为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收益性将下降,因为董事会成员往往要求自己申请的贷款承担更低的利率,同时,将更少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很可能因为贷款更多的投向了其客户董事所在的企业,造成贷款向大企业集中和倾斜现象。

在控制变量中,小额贷款公司规模越大,资产收益性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增长率越高的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收益性和社会服务性目标能够兼顾; 但经营杠杆越高的小额贷款公司,社会服务性目标越被忽视;同时,成立时间越长的小额贷款公司, 越重视资产收益性和资本安全性两大目标,但成立时间的长短对社会服务性目标没有影响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值;*、* *、* * * 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四、结论与启示

笔者通过对2010~2013年调研的24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数据分析认为,董事会结构是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重要因素,董事会成员专业背景差异,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差异,在各自相互影响和制衡下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绩效。具体影响路径为:当董事会专业化程度越高时,资本安全性目标得到重视的程度越高;当董事会成员中政府关联董事占比越高时,将更加关注资产收益率目标和社会服务性目标;而当董事会独立性越弱时,越难以实现资产收益率和社会服务性目标。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合理的董事会构成是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从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要实现小额贷款公司的高资产收益率同时保障资本安全 性,就需要增加董事会成员中的专业化人士、增加政府关联董事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2如果希望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提升社会绩效, 政府就应入股小额贷款公司,并且担任董事会成员,同时减少客户董事的比例,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对其经营过程中的目标存在偏好,董事会结构是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目标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24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调研数据分析表明,当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专业程度越高时,将越注重资本安全性目标;当董事会政府关联度越高时,资产收益率和社会服务性将成为经营中主要考虑因素;当董事会独立性越弱时,小额贷款公司难以实现资产收益性和社会服务性这两大目标。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结构,目标选择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

〔2〕董晓林,高瑾.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苏227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1).

〔3〕〔12〕谢绚丽,赵胜利.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01).

〔4〕〔11〕胡金焱,梁巧慧.小额贷款公司多重目标实现的兼顾性——来自山东省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5,(05).

〔5〕胡奕明,唐松莲.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J].管理世界,2008,(09).

〔6〕赵子夜,周静.行业专家型独立董事、业务复杂度和审计费用[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3,(01).

〔7〕刘浩,唐松,楼俊.独立董事:监督还是咨询?——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2,(01).

〔8〕曹廷求,郑录军,于建霞.政府股东、银行治理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06).

〔9〕Andrianova S.P,Demetriades A.K.Shortland.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Institu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8,(85).

篇6: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遵守审计准则;道德规范;帮助组织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一、保持客观性、独立性,遵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总则规定,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认真履行职责,不做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的事,保持正直、诚信精神,客观公正的做出职业判断,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屈从外部压力,不做违反原则的事,维护审计职业声誉。

二、规范审计程序、学习审计方法、审计技术

为了保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内部审计机构需要编制审计计划。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计划。内部审计组织应当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编制年度审计方案计划,并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编制项目审计方案。为了规范审计通知书的编制与送达,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特殊审计业务的审计通知书可以在实施审计时送达。为了规范审计证据的获取及处理,保证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充分性,准则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判断审计事项的重要性、考虑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及适当的抽样方法。可以采用:审核、观察监盘、访谈、调查、函证、计算、分析程序等方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地反映审计项目的所有重要事项。结果沟通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沟通的目的是提高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组织恰当管理层的理解认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恰当管理层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并注意沟通技巧。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提出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实施结束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出具审计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后续审计指内部审计机构为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改进效果,而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及时、合理、有效,目的是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抽样,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从被审查和评价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做出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确定抽样总体、选择抽样方法时应当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抽样总体的确定应当遵循相关性、充分性和经济性原则。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这两种方法可交替使用,可以降低抽样风险。分析程序是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者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合理性,并发现差异和漏洞的一种审计方法。具体方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及其他分析法。

三、搞好内部控制、绩效、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审计、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的責任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抽样和比较分析范围和重点,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串通舞弊、滥用职权、环境变化和成本控制的局限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南中有关规定为依据,针对组织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针对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审计和评价,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

绩效审计是对本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选择绩效审计方法时除运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专题讨论法、标杆法、调查法、成本效益(效果)分析法、目标成果法、公众评价法。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可比性。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检查和报告舞弊行为时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具有识别、检查舞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警惕相关方面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根据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审计成本效益,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运用恰当的审计职业判断,确定审计程序,以检查、发现和报告舞弊行为。发现舞弊迹象时,应当及时向适当管理层报告,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舞弊行为的性质、涉及人员、舞弊手段及原因、检查结论、处理意见、提出的建议及纠正措施。

信息技术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信息系统极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所进行的审查与评价活动。必要时可以外聘专家参与。

四、做好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处理好与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负责管理审计计划、人力资源、财务预算、组织协调、审计质量、其他事项,保持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良好关系。实现董事会、最高管理层在组织治理中的协同作用。

内部审计应当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配合外部审计工作,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果,减低审计成本。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利用外部审计结果。

总之,我们内部审计人员应学习、遵守新的内部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运用系统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写好审计报告,指出管理中的缺陷,给组织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实现目标。

篇7: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的产生必将影响到雷达测距、测高等方面。众所周知,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工具,能进行极其细致的探测,但是它的探测能力和准确度也是有限的,尤其对远距离目标,其探测误差往往会大到使探测资料不能应用的程度。本文讨论了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机载气象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和测高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作用下机载气象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测高,并用Matlab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以此来完善和修正机载气象雷达功能仿真的目标探测模型,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重要。

1 基本概念

1.1 大气折射指数n的垂直分布dn/dh和射线曲率K关系

大气的成分随着时间、地点而改变,而且不同高度的空气密度也不相同,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因此,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是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它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而将产生折射。穿过地球大气层的雷达波由于对流层折射指数的改变而变得向下弯曲。这就产生了一个仰角误差,天线处的射线角稍大于到目标的直达路径角,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附加时延,给出一个比真实距离大的距离读数[1]。由于温、压、湿随高度的变化,通常会使大气折射指数n随高度增大而减小,以致造成以一定仰角发射的电磁波波束微微向下弯曲,弯曲的程度,可以用传播路径的曲率来表示。可以理解为,若n值随高度减小得很快,则愈弯曲,即曲率就大。这就是说,电磁波传播路径上射线的曲率与折射指数n的垂直分布有很密切的关系。设想大气由许多厚度为dh的平行薄层构成,如图1所示,设下面一薄层大气的折射指数为n,上面一薄层大气的折射指数为n+dni为电磁波的入射角,i+di为折射角。另外又认为电磁波传播特性可以当作射线处理[1]。

这样根据曲率K的定义(数学上K的定义为单位弧长倾角的变化)和推导可以得出:

Κ=-dndh(1)

dn/dh<0,即n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时,则K>0,这时射线传播路径向下弯曲。一般情况下,射线多数是微微向下弯曲传播的。大气折射对雷达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雷达的测量距离,产生测距误差;另一方面将引起仰角测量误差。当需要精确测量时,应对雷达数据修正,以得到准确的俯仰角、目标高度和作用距离[2]。

1.2 等效地球半径Rm

由于大气影响,使得超短波在传播路径上发生弯曲。一般情况下,射线多数是微微向下弯曲传播的(见图2),这就使雷达在探测高度为h目标物的最大探测距离加大。射线的曲线传播也给实际计算、分析工作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往往把超短波的传播路径画成直线,这样就需要对大气折射的影响进行订正,从而需要引入等效地球半径Rm′,在有关问题的计算中,就可以用Rm′来代替真实的地球半径Rm,这样把超短波处理为直线传播,有利于计算[3]。

以图2为例,设想地球半径加大到某一数值Rm′,使得Rm′为半径的球面上沿直线传播的超短波的最大探测距离和真实地球表面上沿折射曲线轨道传播的最大探测距离相同,则Rm′就称为等效地球半径。随着大气折射情况的不同,折射曲线的轨道也不相同,等效地球半径也就不同。下面讨论等效地球半径的物理概念,以及它与地球半径Rm、大气折射指数的垂直分布dn/dh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以看出,影响最大探测距离的不是折射曲线轨道本身的绝对曲率,而是折射曲线轨道和地球表面之间相对曲率的大小。因此在求等效地球半径Rm′时,应使等效地球表面与设想沿直线传播的超短波射线轨道之间的相对曲率和真实折射曲线轨道与真实地球表面之间的相对曲率相同[3]。简单来说,Rm′的数值应由真实传播和等效传播这两种情况下,超短波射线与地球表面之间的相对曲率保持不变这一条件来决定。若以Rn表示真实射线轨道的曲率半径,那么根据下式:

Κ=1/Rn=-dn/dh(2)

式中K即是真实射线轨道的绝对曲率,而1/Rm则为地球表面的绝对曲率。这样,真实地球表面相对于真实射线的相对曲率应为:

1Rm-1Rn=1Rm+dndh(3)

同理若用Rn′表示等效条件下射线的曲率半径,则等效条件下的相对曲率为:

1Rm-1Rn(4)

因为,等效条件下是把射线看作沿直线传播的,所以Rn′→∞,因此等效的相对曲率为1/Rm′。根据相对曲率保持不变的条件,可得到:

1Rm=1Rm+dndh(5)

故等效地球半径Rm′为:

Rm=Rm1+Rmdn/dh(6)

式(6)即为计算Rm′的常用公式。显然,Rm′的大小与Rmdn/dh有关。引进Rm′后,在有关问题的计算中,就可以用Rm′来代替真实的地球半径Rm,这样把超短波处理为直线传播,有利于计算。在标准大气情况下,利用dn/dh=-4×10-8 m-1代入式(6)可以计算得到等效地球半径Rm′约为8 500 km。

1.3 雷达直视距离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的传播折射,常是电波射线向下弯曲,这是因为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结果使折射系数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小,从而使电波传播速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大。电波射线向下弯曲的结果是增大了雷达的直视距离[4]。雷达直视距离的问题是由于地球的曲率半径引起的。设雷达天线架设的高度ha=h,目标的高度hT=H,由于地球表面弯曲,使雷达看不到超过直视距离以外的目标。如果希望提高直视距离,只有加大雷达天线的高度。

2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雷达直视距离的影响

由图3可见,对天线架设在h高度上的雷达,要计算对高度为H的目标物直视距离时,天线必须作俯视探测,这时雷达的直视距离RR1+R2。

R=R1+R2=(Rm+h)2-Rm2+(Rm+Η)2-Rm2(7)

由于Hh都远小于等效地球半径,通过推导可得:

R=2Rm(Η+h)(8)

对于标准大气,Rm′约为8 500 km,又有:

R=4.15(Η+h)(9)

式中:H,h以m为单位;R以km为单位。

对匀质大气,因为dn/dh=0,故Rm =Rm′,所以只要以真实地球半径代入式(7)即可。对于任意大气,与上述讨论相同,即根据dn/dh的实际大小,计算得到等效地球半径Rm′,再以Rm′值代入式(8)计算出雷达的直视距离R[4]。

3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测高的影响

在雷达中,目标的高度一直是一个导出量而不是直接测量出来的值。这是因为雷达只能测量目标回波的距离和到达的角度。对于距离较远,高度较高的目标,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同时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无线电波不再是直线传播而变得弯曲了[5]。利用雷达测量值进行精确的高度计算必须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即所需的参考坐标系统中雷达天线的位置和方向、地球曲率、大气的折射特性及地表反射特性。而且,如果目标高度以当地地形作为参考点,那么必须考虑目标下面可能的不规则地形的高度[6]。

3.1 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影响后的测高公式

3.1.1 平面地表近似的测高公式

对于很近距离的目标,若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而把地表面作为平面(见图4),即:

hΤ+ha+RΤsinθΤ(10)

式中:ha为雷达天线高度;RT为被测目标的距离;θT为被测或被估计的目标仰角;hT为被估计目标的高度。

3.1.2 球面地面(抛物面近似)的测高公式

这种方法在距离上用抛物线作为地球曲率的模型。对位于地表附近的雷达,可以很容易地从余弦定理得出目标高度的一级近似表达式,即:

hΤ=ha+RΤsinθΤ+RΤ2/(2R0)(11)

式中:hT为被估计目标的高度;ha为雷达天线高度;RT为被测目标的距离;θT为被测或被估计的目标仰角;R0为地球半径,近似等于6 371 km。

由上述地球曲率算法计算所得的高度大于使用平面地表算法所算出的高度随被测目标距离的平方而增加。

3.1.3 球面地面(准确的几何图)的测高公式

准确的目标高度可计算如下,即:

hΤ=[(R0+ha)2+RΤ2+2(R0+ha)RΤsinθΤ]1/2-R0(12)

式中:hT为被估计目标的高度;ha为雷达天线高度;RT为被测目标的距离;θT为被测或被估计的目标仰角;R0为地球半径。

3.2 大气折射引起的测高误差

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影响后的测高公式为:

hΤ=ha+RΤsinθΤ+RΤ2/(2Rm)(13)

式中:hT为被估计目标的高度;ha为雷达天线高度;RT为被测目标的距离;θT为被测或被估计的目标仰角;Rm′ 为等效地球半径(8 500 km)。在式(13)中把hg,RT,θT看作常数,对Rm′微分可得:

dhΤ=RΤ2dRm/2Rm'2(14)

由式(14)可见,大气折射所引起的测高误差是由实际大气的等效地球半径偏离标准大气的等效地球半径引起的,即与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偏离标准大气折射的程度有关。

必须着重指出,当等效地球半径Rm′变化显著,即dRm′很大时,采用式(12)会造成明显误差,是因为式(12)只适用于dRm′较小的情况。

解决办法采用测高公式直接推求ΔhT值。例如当雷达天线高度hθ=0,被测或被估计的目标仰角等于θT0°时,可采用下式求得:

ΔhΤ=hS-hA=(R2/2)(1/8500-1/Rm)(15)

式中:hS,hA分别为标准大气折射时和实际大气折射时的探测高度。

4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4.1 Simulink简介

Matlab最初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数学应用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了包括通信系统在内的多个工具箱,从而成为目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最流行的软件包之一[7]。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集成环境,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8]。该软件可以利用鼠标在模型窗口上绘制出所需要的仿真系统模型,然后利用Simulink提供的功能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9]。Simulink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为用户省去了许多重复的代码编写工作,让用户把精力从编程转向模型的构造,还有一个特点是支持图像用户界面[10]。

4.2 系统仿真及结果

应用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1) 根据式(9),做Matlab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R为雷达最大直视距离,H为目标高度,h为雷达高度。

从图5可以看出,雷达直视距离与目标高度和雷达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根据用抛物线作为地球曲率的模型和计算目标高度的公式hT=ha+RTsin θT+R2T/(2R0)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6表示了雷达天线仰角分别取10°和1°时目标高度与目标距离的关系曲线。

(3) 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影响后的测高根据式(13)做Matlab仿真,模拟雷达天线仰角分别为10°和1°时,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

5结语

本文讨论了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和测高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作用下机载气象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测高,并用Matlab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以此来完善和修正机载气象雷达功能仿真的目标探测模型,使其能够更准确、合理地反映实战条件下各种背景因素对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巴顿.雷达系统分析与建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美]斯科尼克.雷达系统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张培昌,杜秉玉,戴铁丕.雷达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4]毕琼,高晓光,郑景嵩.机载雷达功能仿真中地球曲率的影响[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10):47-50.

[5]焦中生,沈超玲,张云.气象雷达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6]SKOLNIK Merrill I.Radar handbook[M].2nd ed.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3.

[7]李贺冰.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8]盛文,焦晓丽.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9]王正林,刘明.精通Matlab7[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8:价值观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选择的影响

一、紧盯情感碰撞处——寻找真善美

青春期,又称心理断乳期,这时学生的情感类型多样,情绪伴随着情感体验时而高涨时而低落,面临的情感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些问题涉及情感碰撞,关乎品德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必然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以情感碰撞为主题的探究点可选择如下。

以亲子矛盾为例,某日,班级中一位女生的妈妈给笔者打来电话,说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自己是女儿主要的监护人。自女儿上初中以来,彼此关系却越来越紧张。最近,女生妈妈单位组织员工在中秋小长假去厦门旅游,妈妈想带女儿去那里玩,就替女儿报了名,母女一起去。没想到,女儿知道后,坚决不肯去,说自己有作业,还要和班里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为了这件事,母女俩从争吵到冷战,已经一周没说话了,作为母亲的她很是苦恼。此时恰逢教学“两代人的对话”这一框内容,笔者就以此事为例,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谁对谁错

笔者让学生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学生给出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观点1:妈妈错了!因为太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了,再怎么样也应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下。

观点2:女儿不对!妈妈再怎么样还是妈妈,况且本意是为女儿好;另外,爸爸不在家,妈妈一个人照顾女儿已经很辛苦了,怎么能不理睬妈妈呢?

观点3: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环节二:去或不去

分成两大组讨论。第一组: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说说为什么想让孩子去。第二组: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说为什么不愿意去。讨论时要列出去和不去的理由。

第一组学生的观点大致是:女儿纯粹是向妈妈表示一下不尊重自己的愤怒,没有什么理由;小长假时间有限,旅游回来恐完不成作业,挨老师批评;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跟妈妈同事一块去旅游,大家总要议论,岂不难堪;女儿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想让同学觉得自己没有集体荣誉感;女儿不擅长交流,与不熟悉的人一起旅游,感到不自在;女儿已经长大,不想什么事情都由妈妈安排,活在妈妈的视线中。

……

第二组学生的观点大致是:作为妈妈,喜欢女儿陪伴在自己身边是人之常情,即便孩子已经长大;妈妈觉得女儿既然没去过厦门,去那玩玩,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妈妈不想让女儿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家,没人照顾;妈妈想让女儿暂时脱离紧张的学习,放松一下;妈妈想通过旅游来改善一下紧张的母女关系;既然是单位福利,应该享受。

……

环节三:如果我是那女生……

在本环节中,笔者看似随机挑选了当事女生,让她轮流坐在两个椅子上,分别扮演妈妈和女儿两个角色,把同学们给出的理由复述一遍。女生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表演起来。在讲述的过程中,说自己部分时,女生显得自然、放松,在说妈妈部分时,就显得有点迟疑、不自信。说完后,笔者问她,如果是你,你会去旅游吗?女孩不好意思地说:也许会吧。

活动的最后,笔者没让学生作出选择,只是告诉他们,当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如果能像现在一样,多替对方考虑,也许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事后,女生的母亲告诉我,考虑到女儿确实学习紧张,就放弃了旅游;女儿也体会到了妈妈的用心,当天就给妈妈买了一束康乃馨表示谢意。

二、紧抓价值模糊点——获取正能量

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作出的相对明确的评价与判断。初中生正值价值观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紧抓他们认识中存在的价值模糊点,通过教学予以澄清,从而获取正能量,是达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价值观由一些比较宽泛、抽象并具有人格特征的概念组成,如自尊、自信、自强、诚实、友善、平等、尊重、宽容、责任,等等。它们强调了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然价值与人类价值的统一、民族价值和世界价值的统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价值导向。基于以上理解,有关紧抓价值模糊点为主题探究点又可划分为下列一些类型。

(一)价值澄清型

所谓价值澄清,是指教师结合某一问题,向学生提供一些容易引起价值概念混乱的探究主题,引导学生选择或提出自己的价值观,通过探究,消除不当价值观,确认正确价值观的教学过程。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吗?公平就是消除差异吗?诚信就是吃亏吗?竞争的目的就是战胜他人吗?只有本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吗?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是最高贵吗?青春的意义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例如,笔者在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时,让学生列举“弱势群体”有哪些。马上有学生给出“民工”“老人”“妇女”“儿童”“下岗工人”“残疾人”等回答,正当笔者为学生能够正确列举弱势群体暗自高兴时,一位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的男生突然站了起来,说道:“男生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言语之间,还特意把重音放在“男”字上。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听到、看到学生如此表达和反应,笔者知道价值模糊点出现了,便让学生安静下来之后要求这位男生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觉得在学校里男生是弱势群体。一见老师都想听他的看法,这位男生来了劲,说因为在学校里,所有的体力活都是男生干的,如老师办公室的卫生就是男生打扫的,老师总是偏向女生。一听此话,其他男生似乎也有同感。此时,早就按捺不住的女生便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反驳这位男同学,课堂立即成了男女生的辩论会,“互相攻击”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一见此状,笔者觉得紧抓价值模糊点的时机已到,便抛出了话题:大家谈论的是“弱势群体”的问题吗?正起劲的男女生都安静了下来,思索起来。终于,有位学生的发言回到了正轨,认为让男生搬桌子搬书是老师出于男女生体力差别的考虑,是分工的不同,并不存在“弱势群体”问题;自己跟父母回老家时看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与他们相比,我们很“强势”。等这位女生讲完,笔者问其他学生是否也觉得是这样?“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听得出,学生的回答发自内心,表明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价值模糊点清除了,获取了正能量,达成了学习目的。

(二)价值发现型

价值发现,是指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含有价值观目标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价值观念,经过设计方案、搜集资料、实际探究、评价成果和交流心得等流程,最终建构起相对稳定的价值观。

例如,学生从小受到的环保教育不少,但相应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并不理想。为了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环保意识落到实处,笔者组织了一次探究活动,主题是《我、文具和环保》。活动前,笔者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设计问卷”“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论”等探究环节,最终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当笔者将学生的调查结果用幻灯片在班上播放时,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应。

调查结果一 ——中性笔的危害:我国90%的学生使用中性笔,每年消耗约50亿支以上。中性笔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PVC等化学物质,其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条件下,至少一百年之内难以分解。另外,笔芯里面还残留着不少油墨、浮脂等有毒物质,一旦进入土壤、水流,将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

看到这段文字,学生都不禁发出了“啊”的声音:原来天天使用的中性笔竟也是污染的制造者。

调查结果二 ——我校的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53.8%的学生听说过环保文具,52.6%的学生认为文具是否环保会影响自己的选择,平均每位学生的笔袋里有7.6支笔,最多为19支,而经常使用的平均为3.9支,其中最多11支,说明当前学生的笔袋里将近一半的笔是闲置不用的,使用钢笔的同学仅占33.7%。

看到以上数据,不少学生开始翻自己的笔袋、书包,查看自己的文具是否为环保文具。看得出,每位学生都很在意文具环保不环保的问题。课后,学生在家校联系本中写道,“平时总以为破坏自然离我们挺远,没想到,作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平时买文具,从未考虑到环保不环保的问题,今后真要注意了”“对环保,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只要能坚持,拧成一股绳,一定能发挥大作用”,等等,充分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三、紧把人生态度关——找准人生路

人生态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保障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人生态度的内容有了延伸,从对学习、对劳动、对集体、对祖国、对人生理想等扩展到对自己、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鉴于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在自我观察、反省及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的生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关于人生态度关的探究点可以作如下选择。

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珍惜生命,踏实学习,乐观生活,求实科学,等等。

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关爱其他的生命形式,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等等。

对他人的态度: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宽以待人,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等等。

对集体与社会的态度: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等等。

例如,在教学“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这一框内容时,笔者发现,要学生理解自尊定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并不难,但要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树立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观念却不容易。为此,笔者教学时先引入一则新闻——《甘肃乞丐村习惯下跪 知识青年孤身对抗讨要风气》:甘肃省岷县小寨乡,是全国闻名的“乞丐村”,村里几百户人家,家家户户以乞讨为生,无论老人小孩,基本都有出去乞讨的经历。李玉平,甘肃岷县小寨村唯一一个考到外省的大学生。按说,村子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是一件让全村人都很骄傲、自豪的事。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村民嘲笑李玉平家,说他们家养了大学生也没啥用处,将来没准还不如他们乞讨赚得钱多……

然后讨论:金钱重要吗?金钱获得的方式有哪些?通过什么方式获得金钱重要吗?你认为村民的嘲笑有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略)

学生认为,村民嘲笑李玉平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乞讨这种获得金钱的方式,但无论乞讨使村民获得多少生活物质,他们都失去了自己尊严;而那位大学生可能一时赚钱不多,但他通过自己的知识与努力获得金钱的方式保障了自己的尊严,而尊严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通过探讨正确的金钱观、人生的价值、尊严有无价格等内容,教学达成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目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车站设备设施通过能力对客流组织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