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关键词: 预案 学校 应急 通用

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通用6篇)

篇1: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最新学校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学校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保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处理,特制定我校安全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包括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交通、校舍倒塌、火灾、地震、食品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马桥

副组长:曾凡宏、艾艳霞、王晓春、王威

成员:侯庆余、闫宝忠、秦淑范、卢鹤、王振宇

刘广平、林华、蒲超、宋德丽、蒋雪

三、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事故处理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接待安抚组

组长:艾艳霞、组员:政教处成员、音乐组

职责:妥善接待相关来访人员,并客观真实地介绍情况;根据事态、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向系统指挥、系统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根据事态、事故情况变化对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亲属进行安抚慰问;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应急救援及善后处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及人员的信息渠道畅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随时掌握系统的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收集文字图像等相关资料,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向外通报事件的有关信息。

现场救援组:

组长:王晓春

组员:教务处、范福兴、美术组

职责:深入现场,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及时调查收集事件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并向组长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控制事态蔓延。

安全保卫组

组员:曾凡宏、组员:安保科、冯志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维护管理警戒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需要采集证据,进行文字和图象收集;疏散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按上级批示,根据现场情况,配合公安及其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后勤保障组

组长:侯庆余

组员:后勤、办公室、电教中心

职责:为轻伤人员安排适当的场所休息,负责事故期间所需人员、设备、工具、物质的供应,并协助有关人员做好救护工作。

医疗、善后处理组:

组长:王威

组员:卫生室、教研室、科任组

职责:负责师生救护、救治工作。确认事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结束,普查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及损失,根据现场调查了解的真实情况,按相关法规、政策起草事件报告,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指导涉事学校、单位做好本单位的各种善后处理工作。做好或协调专业部门开展受害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请局党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有学校停课的,根据实际情况向指挥部建议复课时间。

通讯组

组长:卢鹤

组员:沈锦、朱晓东、李翠玲

职责:负责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情况。并拨打110、120等。

四、具体措施:

1、每天保证学校有2位带班领导、2位治安员和2位值日教师值班,教学楼每个楼层在课间有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带班领导、位治安员、值日老师早上7:00到校,中午不许离校,放学时待全部学生离校后方可下班。若在校门口学生发生交通、挤压等意外事故,由带班领导负责处理,值日老师负责把学生送到校医室进行紧急处理,安排马上送医院,同时通知学校领导及其家长,并及时报警。若课间在各楼层或其他活动场地发生意外事故,应由发现老师立即控制现场,送校医室组织抢救,并想法立即报告校长室或办公室,若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报警请求救护。

2、放学时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排队放学,把学生送出校门外。

3、课间学生上下楼梯,在各个楼梯口由当天值周教师负责管理看护,若学生发生拥挤踩伤事件,看护教师或在场教师应立即制止全体学生原地不动,并立即通知马校长和班主任。同时立即通知校医组织抢救。各楼层其余班主任负责疏散其余学生。

4、各班的班干部增加一名安全委员,协助老师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制止不安全行为。

5、学生有病有事须请假,遇情况不明、无故不到者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安保科。若查实学生离家出走或被坏人控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政教处或校长室。该报案的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6、学生受伤后,在场教师必须立即送学生到校医室进行紧急处理,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上报学校校长室、办公室。

7、学生发生食物中毒或突发疾病,必须及时报告校长室或办公室,并按《学校食物中毒抢救方案》迅速处理。

8、学生上操及集会安全由体育组负责,下操及散会时学生回班由体育教师负责依规定顺序排队回班,班主任须带班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和校内大型活动的安全由校长室、政教处和教务处协同负责,若发生意外伤亡事件,由校长室指派专人处理,并在2小时内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9、室内用电及电器安全由安全小组组织人员每月检查一次,教学设施“谁主管,谁负责”,每天例行检查。若因电路原因引起火灾,后勤主任立即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楼内灭火器进行扑救(禁止组织学生扑救),班主任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按《火灾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10、实行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实施《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学习期间离校必须由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老师出具出门证,外来人员进校先门卫联系有关人员核实后,再登记方可进校。

11、实行学校安全工作备忘录制度、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2、如学生需要疏散各楼层的防火门由临近班级上课的教师负责打开。

13、如停电时不能拉响警报,前楼由王振宇或刘广平和后楼由范福兴或冯志负责吹号(以号声代替警报声)。

14、各组负责人如有事不在岗,由其组员承担他的任务。

五、宣传教育,确保安全

1、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

2、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健康教育课、节假日前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每学期第二周为安全教育周。

4、政教处、少先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救本领。

5、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做。

6、学校要张贴安全教育警示标志,形成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7、每遇节假日,发放告家长书,提出假日安全要求。

总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全体教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若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的,将直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按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2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渡汛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昌邑市关于切实加强汛期及洪涝灾害后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开展雨季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防汛工作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牢固树立确保我校师生汛期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实行防汛责任制,真正将汛期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师生安全渡汛。

二、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广富副组长:朱其平成员:各级部主任班主任

三、工作要求:

1、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支部书记为组长,学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担负汛期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随时分析汛期形势,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掌握气象和汛情的预测预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物资准备,处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学校安全渡汛。各成员要各司其职,本着对学校、对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全

力做好防汛工作。

2、制定防汛安全预案,组织系列预案演练。

制定和完善防汛安全工作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针对预案的设定情况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师生防范突发洪水的应急能力。遇到强对流雷暴天气,学校立即紧闭门窗,拉闸断电。领导小组成员、防汛抢险队队员、班主任、全体教师,要按照预案中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守其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对全校师生进行汛期安全教育,让师生了解洪水的特点,使师生掌握逃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避险意识,掌握防雷击、防洪水知识。发布校令,严禁学生到河边、水库、河沟、溪中玩水或游泳,防止意外溺水事故发生。特别对学生,成立小组,有组织的集体上下学,避免汛期发生危险。提醒师生雨天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灾害的地段注意安全。与学生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上学和放学经过的低洼路段,因大雨水涨,存在安全问题的,学校要派人员到现场护送过危险地段。对因大雨涨水不能到学校上学的学生,要求其在家自学。如果多数学生不能上学的,学校立即通知家长,告知停课,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4、进行安全防汛大排查,建立防汛周检查制度。由学校领导安排组成巡视组,对校本部、各完小的校舍建筑、周边围墙、排水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自身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上级。每周对重点防范部位进行一次检查,如校舍屋顶防雨,操场泄水管道的通畅,以及围墙牢固等,每次检查做好认真记录,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留隐患。

5、对师生住宅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切实关心学校每一个师生,了解和掌握各校师生(特别是退休老教师)是否住在危房里,对师生住房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给予帮助和进行妥善安置

6、加强值班工作。

防汛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对夜值人员进行汛期安全教育,明确任务和职责,保证值夜人员与校领导的信息畅通。如出现汛情和险情,校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并组织好力量抗汛。

7、成立防汛抢险队(以男教师为主)

队长陈绍鹏、张建强,组员全体男教师。主要职责是担当紧急情况下的防控、疏散、救援。防汛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一旦学校发生洪涝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校长的指挥,奋力抢搬学校的教学物资,并确保学校师生安全。

四、具体防洪减灾措施:

1、上级防洪抗汛预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洪抗汛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门卫室、电脑室等重要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洪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7、及时将学校抗洪救灾报告教育局办公室和乡政府办。

五、教学区防洪具体工作措施:

1、发生洪涝灾害时值班人员迅速通知防洪领导小组,防洪领导小组及防洪抢险队成员迅速到位,各施其责,有组织,有秩序地将教学楼各楼层学生疏散到较高的楼层及较高的地段。

2、防洪领导小组及防洪抢险队成员在投入防洪抢险中,在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财产将贵重物质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

3、各负责人、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管理好学生,严禁学生到处乱跑、乱窜,确保学生安全。

4、校医及时到位并通知卫生防疫部门到校做好救护和防疫工作。

六、防洪具体工作措施:

1、发生洪涝灾害时,值班老师迅速通知学校防洪领导小组成员,防洪领导小组成员、防洪抢险队成员及住校区工作人员必须迅速到位,参加指挥和救援工作。

2、老师和保卫人员有组织,有秩序地将楼层较低学生疏散到较高的楼层及较高的地段。生活老师逐个检查每个寝室,不漏掉一个学生。

3、各负责人、各宿舍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好学生,严禁学生到处乱跑、乱窜,确保学生安全。

4、防洪领导小组及防洪抢险队成员在投入防洪抢险中,在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财产将贵重物质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3

随着春节的临近,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春节及明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过上一个祥和、健康、文明、和谐的节日和假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的实际,特制订如下安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通过开展安全大整治活动,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狠抓细节落实,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学校和学生的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春节及两会期间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

组长:范会卿

副组长:张进忠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工作重点

1、安全保卫。寒假前学校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力量,增加安保人员,完善制度,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车辆进入校园,严禁师生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严格落实出入登记制度,把好学校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教育学生假期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2、消防安全。防火工作是学校冬季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对的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配足配齐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确保正常使用。加强对学校各部位用电、用火、用气的管理,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保证校舍内疏散标志和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严禁使用电褥子和使用明火、电器等保暖。教育学生寒假期间不乱燃放烟花鞭炮,不玩火。

3、交通安全。春节期间恶劣天气较多,且大量车辆返乡,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季节,禁止学生租用、乘坐“三无”车辆,教育学生规范乘车。学校要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遇有大雪、大雾、大雨等极端恶劣天气,道路不畅通、交通困难,学校及时上报政府和市教育局批准后,调整开学时间,确保师生安全。

4、食品安全。教育学生在春节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安全。

5、校舍设施安全。对学校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要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水、电、体育场地与器材等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要检查保管存放情况,排除安全隐患。

6、安全教育。通过家长通知书的形式,提醒家长在寒假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监护,教育学生不到结冰的河面滑冰玩耍,不在野外生火、玩火,不在民间风俗、春节等节日期间乱燃烟花爆竹,教育学生安全用电,防止触电事故和火灾。教育学生要学会应对紧急情况,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高度重视春节前的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由保卫处牵头联合各处室进行专项排查和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遏制事故的发生。制订操作性强,组织严密的安全工作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管领导认真抓好安全工作,对学校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认真分析原因,研究防范对策,确保安全。特别是春节期间及全国两会期间安排好教师值日,每天有一名班子成员带班。

3、合理安排,坚守岗位。寒假期间,充分利用假日期间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同时落实好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确保校舍和学校财产安全。

4、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学校春节及两会期间的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力度,保障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4

为强化春游活动安全管理,增强带队老师、活动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应急措施必须落到实处,以利于及时应变,特制订以下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2、学生优先原则

3、就地抢救原则

4、报警、求援原则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二、应急反应措施:

1、一名校级领导、一名校医随车。校级领导担任总指挥。

2、所有教师、工作人员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前一天必须检查手机充值状况,确保资费充裕。

三、因天气因素变更活动处理:

1、活动前一天了解天气情况,通知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2、发车时遇天气变化,要认真分析趋势和可能,作出延时、变更处理。

3、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做好引导、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项

四、车辆故障处理:

1、活动前要求承办方检查车辆车况,车况不良必须更换,否则不得发车。

2、中途车辆故障:

(1)带队跟车老师及时把故障情况通知校领导和承办方。

(2)故障为影响安全的,一律停驶,由承办方紧急调车改乘。

(3)故障为影响行驶的,短时内无法修复的,处理同前。

3、途中车辆失火,应立即要求司机停车开门,用灭火机扑灭。同时指挥学生不要惊慌,如火势较小,前部学生从前门下,后部学生从后部应急门下;如火势较大,可视情况破窗逃生。下车后,及时组织疏散,一名教师负责清点人数,一名教师负责及时向领导报告情况。如有学生受伤应立即组织抢救。

4、车辆换乘时,带队教师维持好学生秩序,严禁下车随意走动,尤其应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五、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

1、师生在途中突发疾病、意外伤害,随车带队教师立即联系应急车,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或就近送医院。

2、师生在春游地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带队教师立即联系总指挥,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病情严重的送当地医院急救。

六、学生走失处理:

1、允许学生带手机,师生互留电话号码,以便电话联系。

2、如发现学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应立即组织就地寻找。

3、从学生最后接触的同学入手,了解最后行踪。

4、电话通知其它带队教师关注寻找。

5、通知春游地点广播站播送寻人启示

七、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即刻拨打120、110,并立即组织抢救。

2、迅速报告校领导,调动应急车赶到事发现场,视伤情确定立即送医院还是紧急处理后送医。

3、保护好现场,指挥师生撤离至安全地点。

4、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5、安定学生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检查、诊治。

6、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分别负责家长、公安、医疗、保险各方接洽,妥善处理善后事谊。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5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包括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交通、火灾及台风、地震、食品中毒、传染病监控等。

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校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应急措施:

1、每天保证学校内有2位值日教师值班,值班老师当天早上必须在七点半到校,放学时,值日教师应及时到校门口维持秩序。若在校门口学生发生挤压事故,由值班老师负责处理:如一名值班老师护送学生前往就近的医务室或拨打120进行急救,另一名值班老师通知其家长。放学后待全部学生全部离校方可下班。

2、课间在活动场地发生意外事故,应由发现老师立即控制现场,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校长室或总务处、教导处、班主任,若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报警请求救护。

3、在5、6年级各班选出2名安全监督员,每日在各班教室门口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4、学生有病有事须请假,遇情况不明、无故不到者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学校和班主任。若查实学生离家出走或被坏人控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校长上报中心校和向公安机关报案。

5、学生碰伤、撞伤后,任课教师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上报学校政教处或校长室、总务处,并按《学生伤害处理办法》条例迅速处理。

6、学生发生食物中毒或突发疾病,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及时报告校长,并及时报警请求救治,同时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7、学生上操及集会安全由值班老师负责,下操及散会时学生回班由班主任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和校内大型活动的安全由校长室、教导处等协同负责,若发生意外伤亡事件,由校长指派专人处理,并在2小时内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8、室内用电及电器安全由总务人员每月检查一次,教学设施“谁主管,谁负责”,每月检查一次。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立即通知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楼内灭火器进行扑救(禁止组织学生扑救),班主任教师迅速组织本班学生进行疏散。

9、实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五、宣传教育,确保安全:

1、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

2、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健康教育课、晨会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安全教育周每学期不少于2次。

4、少先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救本领。

5、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时时讲,事事讲。

6、学校要张贴安全教育警示标志,形成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7、每遇长的节假日,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发放告家长书,提出安全教育要求。

总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若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的,将直接追究责任人。

篇2: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1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是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常规管理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就是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学校发生消防事故时,能及时正确地反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序,切实保障全校师生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现场指挥人员:

(一)总指挥:xx、xx、xx

当学校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

一般情况下由第一总指挥xx负责,如果第一总指挥不在校,则由第二总指挥xx负责;如果第一及第二总指挥都不在则由第三总指挥xx负责。(三位总指挥不能都不在校)

(二)消防人员:xx、xx、xx

当发生火 灾时,xx、xx组织人员灭火,xx负责切断电源。

(三)联络员:xx

xx负责向区消防大队报警。

(四)秩序维护:xx、值日教师。

1、火灾发生后,出事地点的工作人员果断的将学生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各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撤离火灾现场,到宽敞安全的地方(后操场)去。

3、疏散人群,为消防车进场做准备。

4、保护事故现场,为调查事故原因做准备。

(五)现场医护处理人员:xx

xx当有学生受伤时,负责现场救护,并为医疗急救作好准备。

二、保障措施

1、定期检查。每2周对校舍危房和用电线路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2、不定期检查。大风暴雨之后,及时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

3、对实验室、微机室、财务室及公共场合配置灭火器。

三、常规管理

1、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集会、班队活动、晨会和板报、宣传画及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2、教会学生正确的火灾逃生知识,并进行逃生训练。

3、教育学生养成不乱用火、电的好习惯,不玩火。

4、建立健全学生家庭联系的档案资料,以便在应急状态下使用。

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2

为加强和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维护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造“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火灾的能力。

二、制定预案的目的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学校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全体老师

消防应急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下设五个专门工作组

(一)灭火行动组

队长

成员

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

义务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水枪灭火小组、物资疏散小组等。

(二)疏散组

组长

成员:当值的老师和空课的老师。

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疏散路线:按出操路线行走、疏散地点:运动场)

(三)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长

成员

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四)火灾现场警戒组

组长

成员:保安两人

火灾现场警戒组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四、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一)报警:学校员工、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学校的领导报警,根据火情可直接报“119”火警。

(二)接警:应立即向学校领导和消防应急指挥部报告,通知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

(三)处置:指挥各工作小组、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的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四)清点:处置结果后或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清点人员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资,查清有无人员被困于火场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资需要疏散,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火场指挥员。

五、善后工作

火灾扑灭后,协助公安消防部门:

(一)保护火灾现场

(二)查明火灾原因;

(三)调查火灾损失。

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3

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事故的发生,力保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文件与会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消防环境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1)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2)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3)领导组各组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全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程度。

(4)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下设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紧急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师生等工作。

(一)通讯组:组长:杨毅成员:李雪艳,学校各年级组长(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电话报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组和上级相关部门,以快速得到指示,视火情拨打119,广播告知全体学生,报险救灾)

(二)灭火组:组长:郭正东副组长袁云斗(总务处主任)、成员:总务处工作人员,各门卫(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办公地点的用电、用火安全;火险发生,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

(三)抢救组:组长:周丽平(校医负责人)成员:黄梅龚光伟(负责做好及时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师生员工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四)紧急疏散组:学生组组长:郭正东,王坤平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各班逃生途径与办法,负责所在年级、所管班级学生紧急疏散);

宿舍组组长:柳啟鹏成员:卢富华等舍务管理成员(险情发生时,负责疏导各宿舍学生逃离);图书馆组组长:王德珍成员:全体图书馆同志(负责图书馆各处的消防安全与紧急情况下的学生疏散与逃生)。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把火情扑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

4、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情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4

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学校重点部位安全保卫责任,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学校消防安全无事故。为应对突发的消防隐患,特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火警通报顺序:

一旦发现火警,要立即打电话报119和副组长,学校办公室及时通知各有关人员。

二、全体人员注意事项

1、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2、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3、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4、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三、消防组成员注意事项

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了解电铺设的线路;

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

4、清楚学校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

5、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

6、了解火的走势;

7、清楚逃生路线以便疏导他人逃生。

8、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四、火灾原因调查:

火灾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属人为的火灾事故,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没有查清不过,事故责任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最新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5

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与会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消防环境建设与准备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员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组长负责各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领导组各组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全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下设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紧急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师生等工作。

(一)通讯组:组长:xx(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电话报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组和上级相关部门。

以快速得到指示,视火情拨打119,广播告知全体学生,报险救灾)

(二)灭火组:组长:xx

(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地的用电、用火安全;火险发生,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

(三)抢救组:组长:xxxx(校医)(负责做好及时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师生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四)紧急疏散组:组长:xx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各班逃生途径与办法指导,负责所在年级组、所管班级学生紧急疏散中的安全);

图书室xx(负责图书馆各处的消防安全与紧急情况下的学生疏散与逃生)。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室有凌均梅负责消防安全。

三、灭火工作预案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

4、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情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四、师生疏散及逃生预案

1、火情发生后,按照灭火预案,管理人员及各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组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如发生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并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逐个区域通知人员撤离。

2、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撤离师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将正确的逃生方法告知负责同志。其余人员按照既定位置,统一使用灭火器灭火,并进行伤员抢救等工作。

3、为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一切听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

篇3: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安全常常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也受到了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大部分中小学,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经历了“SARS”、冰雪灾害、地震及近期的甲流等重大突发事件,部分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管理经验。但是学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2009年12月7日,以刚刚发生的湖南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故为例,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事后追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学校制定了安全预案,但各类预案、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一旦事故来临,学生们惊惶失措,酿成了悲惨的事故结局。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我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学校情况差别又很大。所以,应急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覆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四个阶段,是对事先建立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法制以及保障机制的体现。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学校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以及职责划分

(3)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应急运行机制包括从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援以及救援后恢复等的一系列行动的协调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包括学校学习、落实国家有关应急法律法规并建立与应急相关的管理制度。

(5)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包括为了有效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所需要的物资、设备及设施的准备、管理以及应急培训与演练。

总体来讲,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充分的校园应急能力评估和校园危机评估,应急预案针对性差,过于简单、粗略,有些只是一般的管理规章,应急救援方面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应急的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具体表现为: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和应急程序描述不全,不能满足应急活动的需求;应急指挥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通常会造成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的局面;大多数学校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都未进行培训和演练或培训和演练停留在表面形式。

(2)众多学校应急组织机构多半是临时性的,在学校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处理突发事件的部门,组成人员大多数缺乏应急救援的相关知识。

(3)在资金方面,应急保障不够充分。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和资金严重不足。

3 国外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急体系。把学校突发事件作为国家公共危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在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用。

众所周知,由于地震多发,日本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非常完善。1961年出台了防灾应急管理的母法——《灾害对策基本法》,之后又多次修订。该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中央及地方公共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基本责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日本从小学生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有些学校给学生布置作业:发一张地图,上面标示着学校和家庭附近的区域,让孩子们按照放学后回家的路线,在地图上标出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可避难的公园等重要地点。日本的学校经常举行防震演习,各区的小学、中学、高中等被指定为室内避难收容所。并在校内设立仓库,储备食品和药品、帐篷等应急物资,标准为每2人3.3平方米左右,按照学区单元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配套物资齐全的防灾包,内有食品、药品、饮用水、毛巾和具有手摇式充电功能的收音机等。这些物品虽然很小,但是在灾难状态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美国教育部制定了连续四阶段的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包括:危机预防→针对危机做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危机后恢复,从管理、信息、心理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下面重点从几个主要方面来介绍美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况。

(1)制定细致、完善、操作性强的学校危机管理模式指导学校应急工作

美国教育部于2003年5月制定了《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对各种危机的类型、阶段以及危机预防和反应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部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模式,根据应急管理每个阶段的特征规定了不同工作重点。如在危机预防阶段有隐患排查、预警、提前干预、事故预测等制度和处置预案;在危机发生后的反应阶段有紧急报警、危机评估、计划启动、紧急通讯、疏散撤离、封闭校园、紧急避难、自我保护、家长沟通、新闻发布等制度以及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反应操作程序;在后续恢复阶段有事故通告、心理辅导、事故分析、责任追究、诉讼应对、灾难纪念等制度以及校园恢复计划。所有公办与私立学校,都按照这一模式要求,依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制定应急预案。各类学校的应急制度都非常细致和完善,甚至细化到针对单个教学楼的应急预案。学校把应急预案印制成指导手册,发给师生。

(2)学校设有应急管理与救援组织,并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学校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地区应急小组、社区应急小组和校区应急小组三个层面构成。地区应急小组,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警方代表、专家和社会服务人员等组成,平时召开例会,评估相关安全项目、协议和政策。社区应急小组,由各个危机管理中心办公室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等组成,负责检查社区安全政策和程序、资源调配、人员培训管理,在本地学校危机发生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校区应急小组,由学校行政人员、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法律顾问、教职员工组成,主要负责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服务。

美国十分重视社会力量对学校应急管理的协助作用。包括当地警方的协助支持,与学校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及学校与法律机关、学区代理人、检测鉴定部门、青少年案件负责部门等社会、健康、福利部门等结成合作联盟。例如,学校聘请当地警察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参与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学校所在社区构成学校周围的小环境,与社区居民、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及各类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与法律机关及相关部门签订校园安全管理“参加力量协议”。

(3)政府与社会投入大量应急管理资金用于危机预防和培训演练

美国政府和学校对危机预防非常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校园应急设施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和演习活动,采取校园安全检测评估等多种方式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还通过非政府组织、各类基金会获得应急管理资金资助。例如,近年来联邦政府每年都拨付3000万左右美元的专款用于帮助学校提升和加强危机管理计划。200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向34个州的92个学区提供2400万美元的拨款。拨款主要用于与当地消防、警察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合作,指导学校进行应急演练,购买紧急物资和装备,培训工作人员等。

美国例来重视学校安全教育,把应急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大纲,进行安全教育、防灾训练等等。甚至通过小学生把安全知识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从孩子那里学到应急自救的知识。美国的中小学校本身就是国家指定的避难场所,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即使是自己家里发生火灾,没有地方去了,也可以到学校避难。一旦发生大的灾难,大家基本上走五六分钟就可以到学校避难。

4 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目前学校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与资金投入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注重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日常应急教育和培训、演练,提高学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一方面应建立相应的学校应急管理制度,建立组织体系予以保障,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沟通协作;另一方面应参照美国等国家的做法,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保障,加强宣传教育,用于学校应急物资和设施的配备、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学校可以聘用校外的有一定资质的兼职人员参与编制应急预案,指导培训与演练。通过全方位的开展学校应急教育,把对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作为学校的常态管理工作。另外,强化学校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和应急通道的建设,是否也可以尝试把中小校作为指定应急避难场所。

(3)建立切合我国学校实际的应急管理与预案模式

为了帮助学校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体系,针对学校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征具体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措施。在第一阶段,重在预防与发现隐患。在此阶段,学校应对校园内建筑和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在安全评估完成之后,进入应急准备阶段,应完成全面、详细的学位平面位置图等,以确保全校师生了解本校的情况,同时也为了应急人员在救援时迅速到位;制定应急预案,起草应种应急措施和人员名单,做好应急准备;向相关人员发放预案,并进行实地的演练。在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后,一旦发生事故,即进入应急响应阶段。该阶段包括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实施应急预案。最后一个阶段,是应急恢复,学校应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包括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指导和服务。有了完善的应急体系和模式,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才有具体的依据。

(3)制定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应急预案提供的不仅仅是制度性的文件,而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前应做的具体的预防与准备工作,当事件发生时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疏散和人员救护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以及事件发生后,如何迅速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包括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等项工作。预案的编制应针对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内容尽可能详细、具体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执行。另外,定期实施演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5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预案模式示例

学校应急管理应包括:应急组织、应急预案、沟通联络人员、定期演练及维护。全面的学校应急预案,应重点放在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应急预案中可以包括若干个处置方案,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一般包括:谁,什么事,何时,哪里,为什么以及如何做?这六项基本问题是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的。另外,当学校有贵宾访问、毕业典礼、各种大型活动等等,也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5.1 应急预防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的危机隐患。例如,学校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通过了解学校师生的行为和特点,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危机事件。学校应建立危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并采取有关措施处理造成可能的危险情况,识别或确认可疑的暴力目标。评估程序应包括识别预警、危险评估和评估反馈三个阶段。首先对学校进行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和事前的训练,并确定应急能力和资源满足应急需求。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具体包括:(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发生后对学校造成的影响;(3)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4)波及范围和程度;(5)持续时间等。

5.2 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包括针对人为事件(如社区暴力)和由于地理条件产生的危险(如地震、洪水)所需要的相关程序。所有的学校教职员工应该进行危险评估技术训练和应急响应演练。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以利于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人员的职责,包括应急指挥人员、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等。具体包括:(1)保持教职员工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警觉性;(2)确定应急组织成员及其职责,包括应急响应时的职责(收回报告、响应决定和沟通等);(3)列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专业需要,包括与公安、消防、医院等其他社会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合作;(4)确定学校平面图、各类人员名单、紧急联络电话和沟通办法;(5)制定教职员工疏散计划;(6)明确应急准备资源和装备(灭火器、手电筒、应急药物等),并指定存放在安全且便于拿取的地方;(7)指定专人发布消息;(8)定期对所有教职员工进行应急培训;(9)定期实施预案演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不断进行更新,学校应急组织成员及全校师生也要不断更新应急知识和响应技能,不断提高应急水平。

5.3 应急响应及应急操作程序

当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管理者应首先估计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学校承受冲击的程度,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发布应急响应信号;对学校进行封锁和戒严;应急响应组织者带领全体人员撤退到预定的安全位置。地方各机构和学校之间的应急响应系统应保持通畅。

应急响应程序包含在应急预案之中,具体对象包括:(1)自然灾害类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雷击等;(2)事故灾难类事件,包括拥挤踩踏、火灾、交通事故等;(3)公共卫生类事件,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等;(4)社会安全类事件,包括校园暴力、劫持人质事件、虐待儿童事件等。

应急响应程序应包括如下内容:(1)启动应急预案;(2)报警或请求救援;(3)确定应急响应指挥职责;(4)隔离事件现场,保护校园及周边安全;(5)收集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和数据;(6)妥善安置学生,救助受伤害者;(7)运行突发事件沟通程序,通知有关机构和部门,包括上级管理者;(8)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9)保存突发事件现场的有关证据;(10)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响应措施。

5.4 应急恢复及其他工作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组织社会各方面的人员参与危机恢复,协助学校教学环境的恢复,包括提供心理干预服务等,帮助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应对心理危机,还包括组织相关纪念活动。学校管理者应有效地利用媒体处理事件的影响,通过媒体作为工具与家长、社区进行有效沟通。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应及时总结应急经验和教训,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订。

5.5 安全检查表

通过检查表来检查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的进行,非常便于操作,有利于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检查表内容应尽量具体、详尽,如安全设施检查表,包括所有的走廊和教室的各种设施,都应清楚地标识而且进行分类;消防控制系统的位置标识等。

参考文献

[1]邢娟娟等.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2]Marleen Wong,James Kelly,Dr.Ronald D.Stephens.School Safety Handbook.Virginia,USA:Jane s Information Group,2001

[3]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指挥系统(ICS)框架与功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2):3~8LIUTie-min.The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the major incident command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2):3~8

[4]美国学校的应急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http://qc-es.whedu21.com/ReadNews.asp?NewsID=3850

[5]邢娟娟,姜秀慧,杨力.紧急救助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78~81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YANG Li.Basic request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t in emergency rescue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1):78~81

[5]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33~36DENG Yun-feng,ZHENG Shuang-zhong,LIU Gong-zhi,et al.Study on city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6):33~36

[6]邢娟娟,姜秀慧,郝秀清.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2):88~92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HAO Xiu-qing.Study of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unexpecte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accid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2):88~92

[7]李湖生,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5~10LI Hu-sheng,LIU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key prob-lems o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5~10

[8]吴东平,程万洲.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5)173~175WU Dong-ping,CHENG Wan-zhou.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n pullic incidents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5):173~175

篇4: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师生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各校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交通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主要职责

1、发生交通事故时,负责发布应急救援指令,向“120急救中心”报告;

2、控制事态发展,做好各方面稳定工作;

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5、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

6、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保护和进行事故善后处理。

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一)为了有序地开展施救工作,分组如下:

1、综合协调联系组:由负责,主要任务是传达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协调开展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通讯畅通。

2、专业抢救组:由负责,主要任务是组织学校教职工对受伤学生配合医生进行现场进行救护,如遇学生乘车出现车祸,应立急赶到现场,开展救护工作。

3、医疗救护组:由(校医务室负责人)负责,主要任务是与医院联系,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人员的医治工作。

4、警戒维护组:由负责,主要任务是设置警界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人员撤离,劝说围观者离开现场

5、后勤保障组:由负责,主要任务是迅速调集车辆运送伤员及救急物品。

6、善后处理组:由负责,主要任务是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并做好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情,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二)出现轻微交通事故后,学校班子成员组织学校教职工按照上述成立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开展有序的施救工作。

(三)出现一般及以上程度事故后,学校校长及全体班子成员在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和交警的指挥下,组织全体教职工按照上述成立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开展有序的施救工作。

四、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和上报工作

轻微事故和一般事故的调查处理,在交通部门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开展调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在区教育局领导的统一指挥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2

一、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安全工作措施

加强管理

1、建立在开学初和节假日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制度。

2、建立路队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放学统一排队,在路上要求学生靠右边行走,确保安全。

3、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在学生集中上下学的时段,维护好校门前道路交通秩序,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4、遇到雨雪天气时应提前通知各年级学生提前放学或者延迟上学,并在大门口引导学生安全离开学校。

5、要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及时整改。

6、在距离学校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立“前方有学校车辆慢行”等警示牌,提醒司机减速慢行,注意过往学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加强教育

1、学校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展览、安全出行班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和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知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规律,提高防范意识,科学减少事故的发生。

2、要利用家长会、电话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醒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让孩子过早到校,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斜穿马路,避免上下学途中交通事故发生。

三、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

1、迅速启动《学校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立即拨打电话120,请求急救中心抢救伤员。同时拨打110电话请求交管部门处理事故。

2、学校领导如在现场要迅速报告上级领导部门;如不在现场,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要迅速赶到现场。

3、要尽快采取科学措施抢救伤员。对伤口大量出血的伤员可立刻用手捂住出血处;对骨折的伤员,不要移动骨折部位,应等待救护人员进行处理。

4、要维护现场秩序,记录肇事车辆车牌号码,等待交管部门处理。

5、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工作、保险理赔以及协助交管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等。

6、未尽事宜,以紧急通知为准。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3

为预防和减少学校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驾驶员疲劳驾车、超速、超载、随意变道、闯禁令标志、应变能力差、车容车况差、车辆安全性能差(特别是制动系统)等情况都可能是诱发的原因。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对广大师生交通法规、安全行车的教育。

2、加强对乘车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要把头、手伸出车窗外。

3、如学校集体外出,最好有组织、有秩序的列队行走,如需要乘车,选择经验丰富、驾驶技术熟练、驾龄较长、自觉守法的同志担任校车驾驶员;选择认真负责的老师随车,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4、定期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统计,并向家长和司机宣传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车的常识,并与司机签订安全责任书。

5、做好校车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出车前要对车容、车况、安全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进行检查。

三、应急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按下列程序处理。

1、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

2、报上级主管部门(先口头后书面)

3、处置乘车人员。

(1)发现学生受伤者,要尽快及时送医院救治(或视情拨打120)。

(2)另外调动车辆接送学生,换乘车辆时,随车教师要看清周围交通、车辆行驶情况,避免发生新的交通事故。

4、通知家长。

5、配合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调查,并参与调解。

6、及时做好学生及家长安抚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7、通知保险公司介入。

四、工作机构、职责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廖学明

副组长:胡文

组员:

职责:下达启动处置交通应急预案命令。依据上级批示和现场情况,适时决策、发布指令,组织指挥处置行动。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向上级主管部们报告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通报或协助请求。同时负责与有关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工作,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室

主任:董晓春

成员: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教师

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现场处置组

组长:胡文

成员:

职责:深入现场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及时调查收集交通事故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行现场处置,采取必要措施。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4

(一)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

学生车祸往往大多是横穿马路,引起伤害事故,也有的骑自行车出车祸,造成伤害事故。

(二)处置措施

1、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学校附近发生的交通事故,值日教师或其他教师发现学生交通事故,应立即示意肇事司机停车或采取其他措施,记住该车车牌号码。

2、马上组织力量将受伤害学生送往医院就诊。

3、马上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让他们来查验事故情况。

4、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孩子情况,叫他马上上医院。

5、报保险公司,以便取得保险公司赔偿。

6、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发生上述情况,也同样按上述情况处置。

(三)事故的预防

1、教育学生过马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走路必须走在人行道上,严禁在路上打闹、追逐。雨天撑伞行走别让伞遮住视线。

2、无人行道或者人行道上有障碍物时,可以在距道路边缘或者障碍物边缘一米宽度内行走。

3、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规定;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4、不在交通拥挤的地方集队、停留。

5、对骑自行车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促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5

为预防和减少学校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切实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明确安全事故处理的`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不受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故事

本预案所指安全事故,即由学生在乘车、行路途中或教师在上下班途中所发生的意外交通安全事故;有一人以上伤亡事故即为重大安全事故。

二、组织领导

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校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制订和实施。如果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领导小组,并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交警等部门处理。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三、预案设置

学校根据人员特点把学校交通安全工作人员分成:

现场处理组

职责任务: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负责处理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决定:联系120进行急救;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在交警赶来之前设置好路障,防止二次故事的发生;向校内发出指令;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

①向交警报告情况;

②向医院要求,③做好抢救准备;

④向教育局报告;

⑤向校内发出指令。

留校处理组

职责任务:迅速做好了解情况、做好接应工作。具体准备工作:

①迅速查清乘车学生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

②迅速通知应急组及其他有关人员集中;

③根据现场处理组的指令,迅速落实医院、车辆、及有关人员。

机动应急组(刘作建、王振武、杨家寅)。

职责任务:迅速到校集中待命,做好随时准备接应的一切准备。

1、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报告制度。

(1)事故出事后,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应拔打120急救、交警部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助。

(2)在拔打急救电话后,学校所有教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向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或组员报告情况;组长根据情况决定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非常特殊可越级上报。

2、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小组成员按应急预开展紧急救援工作。通知职能部门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机械设备。组织抢救力量(现场处理组),迅速赶赴现场。(留校处理组)立即通知班主任、家属等到位。

3、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必需的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及突击抢救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有关小组成员根据事故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同时安排同乘学生或教师的疏散和护送问题,必要时请求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伤员抢救: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积极配合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参与事故的调解。

四、关于安全事故的调查结案

原则: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先抢险救急,及时汇报,按照依法办案、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处理。

1、确认事故现场,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排险,防止事态扩大而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协助交警、交管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2、及时疏散人员,组织人员及时做好同乘学生或教师的护送工作。

3、如有伤亡事故,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处理,教师车祸根据政策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4、学校可依事故调查的需要,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调查分析,组建专家调查组,调查组任务是协助学校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者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写出事故报告。调查组可独立写出调查报告,报教育局、公安局。

五、其他

1、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讯要求

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应做到:

①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的通讯要保证24小时畅通,小组成员在工作日,上班前至清校后一小时内,必须保持通信畅通;

②休息日,上午尽可能开机;

③特殊情况,应做到24小时开机。

2、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向组长(法人)汇报,不迟报瞒报。

3、对未能尽责而发生责任事故的有关人员,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重大事故的责任者要进行严厉的处罚,构成刑事犯罪的人员要送交公检法部门进行处理。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6

一、交通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

组员: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

二、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方案

1、教育。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要经常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出校门时要注意门口交通安全,防止人流过多造成交通事故,并作好交通安全记录。

2、报告。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在场的教职工均有权也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展开营救工作,同时立即向县教育局和交警部门报告情况。

3、应急工作分工

现场处理组:

各年级组长

职责任务:迅速处理现场情况并保护好现场,做好记录。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Xx负责向交警报告情况;Xx和班主任协助医院,做好抢救工作;科任教师管理班级上好课。留校处理组:年级组长班主任

责任任务:迅速了解情况、接应工作:Xx

负责向县教育局汇报;迅速查清受伤学生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机动应急组:年级组长班主任职务任务:迅速到校集中持命,做好随时准备接应的一切准备。

4。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讯要求工作日,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休息日尽可能开机。

三、其它

做好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谨防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万一发生学生交通事故,首先做到不慌乱,弄清肇事者,做好救人和向上级报告工作,尽量降低当事人人身伤害。

最新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7

㈠预防措施

1、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交通安全教育。

2、上放学重点时段,学校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学校门前的学生出入秩序。

3、严格执行外来车辆准入制度,未经允许社会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准入的车辆必须按规定行驶和停放

4、严禁未满12岁的学生骑自行车、未成年学生驾驶机动车上下学。

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员工、临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学校易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首先通知值班领导和教师,然后通知各工作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通知门卫防止肇事车辆外逃。值日行政和救护组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2、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员工、临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师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师生受伤,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师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通讯组拨打110交通事故电话及120急救电话。救护组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救治。受伤人员较多时,总指挥通知本校教师动用其私人小车运送伤者。在急救车到达前,救护组负责受伤学生救护处置。组长通知学校门卫要确保急救车、交警车辆进校后有人引导。急救车到达后,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派班主任和校医随车参与救治(教师受伤送院要派工会委员)。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校长还要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教育局和医疗机构,通报应该包括以下信息:发生事故的学校名称和地址;通报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2、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和学生被送往的医院地址,请家长到医院,工会通知教师家属发生什么事故和被送往的医院地址,请家属到医院。

3、在场副总指挥组织事发现场人员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用分隔调查形式,不诱导;并实事求是做好书面记录,被调查人员要签名。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㈣事故调查及处理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向教育局报告事故处理结果。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保安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规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权益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4、事故处理结尾阶段,政教处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补偿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整理病历卡复印件、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报保险公司理赔。

篇6:小学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值班人员(现场人员)→校长(医务室)(110、120、119)→教育局

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二:相关电话: 学校:86835663 校长:*** 教体局安全法制办公室:86988712 柳花泊派出所报警电话:66581670 柳花泊防保站:86833360

三、主要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2.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请求上级指导帮助。

3.请求驻地公安部门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4.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

5.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6.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切实做好死难、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对伤亡学生的赔偿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必要时请家长单位领导帮助工作。

7.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8.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四、各类事故应急预案(见附件)

附件:

(一)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在校师生发现传染病,立即上报教体局和防疫站。2.在校外,师生工一旦出现禽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师生,要立即隔离,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由家长或家属陪同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5.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6.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教体局,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2.迅速向教体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已确定患病师生送医院治疗。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6.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交通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需要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部门。

2.报告教体局。

3.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有效控制肇事者,寻找证人。4.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抢救。若交警在场,积极协助交警开展工作。若交警不在场,要对受伤师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组织车辆立刻把受伤师生送到就近医院抢救。

5.通知家长和家属,协助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亲属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保险赔付工作。

6.配合交警等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并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

2.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3.马上向校长报告。

4.学校有关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5.及时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

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

7.向教体局报告。

8.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9.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五)防溺水应急预案

1.预防预案:

(一)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塘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有家长带领。

(二)加强检查与监督。严管学生纪律,严防学生到河边耍水,到河里洗澡,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有情况及时报告老师。

(三)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2.应急预案:

(一)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110、120),组织施救。

(二)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近医院救治。

(三)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四)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六)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任课教师马上稳定全班学生情绪,迅速把受伤学生送到就近医务室。

2.立刻报告校长,伤轻者医务室自己处理,重者马上联系车辆或打“120”叫救护车直送医院。

3.同时马上与班主任及家长联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护送到医院。

4.在学生治疗期间,教师等一定要陪学生治疗结束或待家长到来。向学生家长说明伤害发生情况,伤害程度,以及医生嘱咐的注意事项

5.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教体局。

6.由教师向学生投保单位报告情况,保证落实学生医疗保险。

(七)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立刻报告校长,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必要时垫付救治费用),立即通知学生家长。

2.尽可能保护现场

3.立即向教体局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性别、年级)、伤害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4.安排专人负责安抚学生家长,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联系沟通。

5.立即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杜绝在发生此类事件。

6.涉及重大残疾、猝死、意外死亡及群体性伤害等重大事故,学校要立即成立事故处置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织开展救助等事故处理工作,及时向教体局及相关部门求援取得支持。

(八)在校期间突发病的应急预案

1.任课教师马上稳定全班学生情绪,迅速通知家长及校长。2.教师视学生病情程度,伤轻者自己处理,重者马上联系车辆或打“120”叫救护车送医院。

3.由教师向学生投保单位报告情况,保证落实学生医疗保险。

4.在下课期间如果获悉某同学发病,首先知道的老师,应马上采取上述措施。

(九)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1.在场人员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检查学生受伤情况。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同时立刻想办法报告校长。

2.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教体局报告。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必要时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十)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迅速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迅速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前,可用干竹竿、干木棒、木椅(凳)等绝缘器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

2.救出触电者,并立即实施抢救,同时拨打“120” 3.通知学校领导。

4.派专人看护现场,疏散围观人员,保证现场空气流通,避免再次发生触电事故。

5.如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6.通知受伤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7.向教体局报告。

附 临时急救方法: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处安静休息。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及脉博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坦通风处所,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

3.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泼冷水。

4.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搬的原则,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对心脏进行挤压救护直到经医生诊断确已死亡为止。

5.人工呼吸用口对口吹气效果较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塞气流,便于吹气急救。

(十一)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

2.组织学生疏散,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3.视学生受伤情况拨打“120”。

4.立即报告校长,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5.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通知受伤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6.保护现场,进行事故调查,根据事故原因,自查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7.情况严重要想报告教体局。

(十二)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1.活动组织者和相关人员要维护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2.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教体局报告。

3.发生局部损伤、轻微损伤或少量出血,马上送学校医务室处理或送学校附近的医院处理。

4.发生严重损伤大量出血,或者出现昏迷休克,首先与校医联系,对伤员做及时诊断处理,同时报告110、120请求急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医院。

5.及时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以便及时作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6.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三)防洪抗汛、防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接到台风、暴雨信息时,随时待命,做好有关工作。

2.台风、暴风、暴雨天气,各班要有秩序地组织学生安全返家。

3.紧急情况时,也可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停课、提前放学、延时放学、通知家长接送等安全措施,以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4.发现灾情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校内悬挂物等。各班班主任负责关好教室门窗。

5.发生破坏性灾害后,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同时,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立刻上报教体局,严重时要向柳花泊办事处或拨打“110”请求援助。

6.如有人员受伤要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到附近救护站抢救。

7.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十四)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1.发生雷电灾害时,迅速向教体局报告,并立刻报警。2.对造成人员伤害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及时通知家属或家长。

3.标记现场位置,协助主管部门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与鉴定。

4.检查设备或建筑物损坏情况,并及时修理。

(十五)防暴力、防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急预案

1.发生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或发生暴力事件,立即报警。2.立即向校长或值班教师报告。

3.学校领导或值班教师接报后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赶到现场。与不法分子周旋,阻止不法分子深入校区、危及学生人身安全;拖延时间,等待“110”援助;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扩大。

4.协助警方做好相应工作。

5.对受伤害者进行现场救治,伤害情况严重的立即送医院抢救;

6.做好受伤害者家属的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 7.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故原因。

(十六)地震应急预案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如果发生地震,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

4.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5.加强对校园重要设备、物品和档案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机关、政府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7.迅速了解和掌握学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到有关部门。

(十七)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所在学校负责人报告。2.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

3.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4.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5.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6.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十八)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接到大雪、大雾信息时,随时待命,做好有关工作。

2.下雪后,学校要及时组织清扫校内道路冰雪,防止师生摔伤,并教育学生不要在路上玩雪,不要打滑。

3.大雾天气要取消学生的课间操和室外体育课,并教育学生减少室外运动,以防止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

4.大雪、大雾天气,各班要有秩序地组织学生安全返家,教育学生注意路上交通安全。

5.紧急情况时,也可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停课、提前放学、延时放学、通知家长接送等安全措施,以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6.如有人员受伤要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到附近救护站抢救,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其家长。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小学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下一篇:小学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