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精选十篇)
泌尿系统结石 篇1
结石是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 (如胆囊、膀胱) 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膀胱、肾盂中, 也可见于胰导管、唾液腺导管、输尿管等的管腔中。可造成管腔阻塞, 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 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常有一核心, 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等组成, 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在核心之上。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 结石形成的机理, 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常见的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脏结石、胆结石、唾液腺导管结石、阑尾粪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本文主要对兽医临床犬疾病中泌尿系统结石做一简要概述, 以期为该病的诊疗提供资料。
2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概念
泌尿系统内的结石 (Calculus) 称泌尿系统结石 (Urinary Stone) , 又称尿石症 (Urolithiasis) [1]。犬尿石症是指尿路中的无机或有机盐类结晶的凝结物, 即结石或多量结晶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1]。该病根据其结石部位有不同名称, 如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和肾结石等。本病多见于老年、小型犬、史柔查梗、巴哥犬、拉萨犬、贵宾犬、北京犬、约克夏梗、比格犬、巴塞特猎犬、凯安梗、苏格兰梗等。膀胱和尿道结石最常见, 肾结石只占2%~8%, 输尿管结石少见。小于1岁的雄犬中97﹪和所有雌犬尿结石, 几乎都是磷酸铵镁 (鸟粪石) 。成年雄犬只有23%~60%的尿结石是磷酸铵镁, 其他还有尿酸盐、胱氨酸和硅酸盐 (多见于大型犬) 等。多数尿结石是以某一成分为主, 还有不等的其他成分。尿结石常伴有尿路感染, 因结石类型不同, 其感染率各异, 磷酸铵镁结石感染率为50%~97%, 尿酸盐为3%~80%, 胱氨酸为10%~50%, 患草酸盐尿结石的犬, 很少有感染[2]。
3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病因
尿石症形成原因很多,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但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
3.1 尿路感染
细菌 (多见于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 [2]、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产物等积聚, 可成为尿石的核心。研究表明犬和猫的尿石形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因为该细菌能生成脲酶, 作用于尿素, 使尿液中的氨浓度和p H升高, 尿液变成碱性, 促使尿石形成[3]。
3.2 肝机能降低
某些品种犬 (如达尔马提亚犬) [2]。因肝脏缺乏氨和尿酸转化酶发生尿酸盐结石。该犬仍有近25﹪尿结石是磷酸铵镁尿结石[2]。
3.3 某些代谢、遗传缺陷
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不足, 易引起尿路上皮角质化、脱落, 促进尿石形成;日粮营养不全或配比不当等, 有利于尿结石形成, 如长期饲喂钙、磷失调食物或饲喂含镁高的食物, 饮食中动物性蛋白增多、纤维素减少等;英国斗牛犬、约克夏梗的尿酸遗传代谢缺陷易形成尿酸铵结石, 或机体代谢紊乱易形成胱氨酸结石[2]。
3.4 慢性疾病
如慢性原发性高钙血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食入过多维生素D、高降钙素等作用, 损伤近端肾小管, 影响其再吸收, 都能增加尿液中钙和草酸分泌, 从而促进草酸钙尿结石的形成。
3.5 饮水不足
长期饮水不足, 引起尿液浓缩, 致使盐浓度过高而促使尿石的形成。
3.6 尿潴留
长期尿潴留, 尿中尿素分解生成氨, 是尿液变成碱性, 碱性尿能析出大量不易溶解的盐类化合物, 使盐类结晶如磷酸盐、碳酸盐等沉淀, 也能促进尿石形成。
此外, 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疾病、长期饮用硬水、动物活动减少、去势、气候异常、体弱及肥胖等因素均可成为结石的诱因。
4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机制
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 简要过程如下:饱和→过饱和→成核→结晶生成→结晶聚集→结晶停留→结石形成。
4.1 过饱和结晶
4.2 抑制因子缺欠
小分子有抑制作用的成分:焦磷酸、镁、枸橼酸、磷酸枸橼酸微量元素。
大分子物:葡胺聚糖、核糖核酸类似物等。
4.3 促进因素和基质形成
促进因素:⑴微量元素:氟、硅等;⑵细胞成分:血细胞、细菌、细胞碎片;⑶异种晶体等。
基质在尿石形成中的作用[4]:⑴促进成核;⑵促进晶体形成;⑶促进生长;⑷固定颗粒;⑸防止溶解。
4.4 局部的损伤[4]
5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症状
5.1 尿结石
尿结石的体积细小而数量较少时, 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尿结石引起膀胱炎症, 导致出血等, 或者体积增大而阻塞尿路时, 病犬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尿结石长期刺激膀胱粘膜和尿道粘膜, 可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 致使粘膜增厚, 增加阻塞程度, 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血尿症状。临床症状因结石所处位置不同而略有差别。
5.2 肾结石
临床上较少见, 结石多在肾盂。病犬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多表现肾炎症状, 并有血尿出现, 肾区疼痛, 出现肾绞痛, 病犬行走缓慢, 运步强拘, 步态紧张, 不时尖叫。患肾结石的犬尿中, 有时可见到排出砂石, 特别在疼痛和血尿发作时。继发症状:有膀胱刺激症状及全身感染症状, 有时感染症状是唯一表现上尿路结石引起双侧完全梗阻或独肾上尿路结石完全梗阻时, 导致无尿, 进而引起肾衰竭。
5.3 膀胱结石
当结石没有导致明显的膀胱炎症且未阻塞尿路时, 通常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炎症、阻塞进一步加剧时, 大多数病犬表现尿频、血尿、尿淋漓、膀胱充盈、敏感性增高, 有时进行膀胱触诊可触及结石;若结石位于膀胱颈部, 病犬表现明显疼痛, 排尿障碍, 病犬频频做出排尿姿势, 排出少量尿量或无尿, 此时膀胱触诊充盈膨胀, 轮廓十分明显, 压迫膀胱无尿液排出, 有时可继发引起膀胱麻痹或膀胱破裂。
5.4 输尿管结石
病犬腹痛剧烈, 有血尿, 腹部触诊有压痛。若两侧输尿管阻塞可出现闭尿现象, 腹部触诊发现膀胱空虚, 可引发尿毒症。
5.5 尿道结石
公犬多发生于阴茎骨的后端和坐骨弓处。尿道不完全阻塞时, 病犬排尿疼痛, 排尿时间延长, 尿液呈点滴状流出, 有时排出血尿;尿道完全阻塞时, 则出现尿闭, 发生尿潴留和病犬弓背缩腹, 频频做出排尿动作但无尿液排出, 常引起膀胱破裂和尿毒症。用导尿管进行尿道探诊, 可触及坚硬阻塞物, 并可据此确定结石所在部位。母犬由于尿道短, 尿道结石很少发生, 若发生, 一般结石较大, 阻塞在尿道开口处。
5.6 前列腺、精索结石
多数前列腺结石患犬无症状, 部分表现为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或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有些患犬可出现腰骶部、会阴或阴茎部疼痛。精囊结石患犬多无症状, 可有性功能紊乱, 且可有会阴及肛门部痛、射精痛、血精及排尿不适、尿急、尿频。
6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上出现的尿频、排尿困难、血尿、膀胱敏感、疼痛, 膀胱硬实、膨胀, 挤压不动, 手搓听见“咯咯”声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为泌尿系统结石。
6.1 肾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1.1 病史
疼痛的位置和疼痛后尿化验有无晶体、血细胞等。
代谢性疾病病史:有无痛风、胱氨酸尿、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
查看品种, 看有无遗传史。
6.1.2 临床检查
查看有无全身感染症状, 叩击肾区有无疼痛感, 尿道口是否有排出的污物, 腹部触诊肾脏、膀胱及尿道, 查看疼痛点。
6.1.3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平片:必须包括全泌尿系统, 90﹪以上的肾结石在X线片上显影[4]。不同成分的肾结石按其显影的满意程度依次为: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胱氨酸、含钙尿酸盐。片上结石要与肾内钙化、肋软骨钙化、盆腔静脉石和髂血管钙化相鉴别[4]。
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了解肾盏、肾盂形态及肾功能状态, 阴性结石在显影的肾盂内表现为透明区, 类似占位性病变。
B超检查:B超能够发现X线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阴性结石。手术中残留的结石定位也可采取B超检查。
CT:对于X线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阴性结石可以采用CT检查, 同时能够发现肾实质的病变。
6.1.4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新鲜尿液尿沉渣检查有时可以发现草酸钙、磷酸钙、尿酸或胱氨酸结晶。结石成分与尿p H值有关,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尿p H通常大于6.0[1]。
尿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结石成分的判断有帮助, 并且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24小时尿液检查:测定尿钙、尿磷、尿酸、尿草酸、尿胱氨酸、尿镁和尿枸橼酸能够发现有无代谢异常。
6.1.5 鉴别诊断
输尿管肿瘤:输尿管阴性结石要与输尿管肿瘤相鉴别。患有输尿管肿瘤的犬, 一般无疼痛表现, 但多有血尿, 病犬常以血尿就诊,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找到瘤细胞;输尿管结石以疼痛为特点, 均为绞痛, 肉眼血尿少见, 多为镜下血尿。
胆囊炎、胆石症:右肾结石注意与胆囊炎、胆石症相鉴别。胆囊炎、胆石症主要表现为腹前部疼痛, 累及背部, 反跳痛明显, 有腹肌紧张;肾结石疼痛, 叩诊表现为肾区疼痛。
6.2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则需采取与肾结石相同的方法进行确诊。
6.3 膀胱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3.1 膀胱结石的诊断
尿液检查:镜检尿中结石晶体、血细胞增多, 当发生感染后出现脓性细胞。
B超检查:可以发现结石大小及数目, 同时能够区分膀胱结石及膀胱憩室结石。
X线检查:腹部平片上不仅可以了解膀胱区有无不透光的结石影, 同时能够理解上尿路有无结石存在。当出现明显的结石症状而影像平片无反映时, 应注意隐性结石的存在, 需进行膀胱造影或者双重造影。
膀胱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同时可以观察其他病变, 如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颈纤维化、膀胱炎和膀胱癌等。
6.3.2 膀胱结石的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症:有排尿困难病史, 多发于老年犬, 病史长, 逐渐加重, 开始时尿细而无力, 以后尿滴沥, 而患膀胱结石的犬排尿中会出现排尿突然中断, 排尿时剧痛, B超及X线检查可鉴别, 需注意的是前列腺增生症可以继发膀胱结石。
尿道狭窄:常继发于尿道损伤和尿道炎等, 排尿困难逐渐加重, 一般无排尿中断现象, 排尿时亦无剧痛。尿道造影可以确诊尿道狭窄。
膀胱异物:该病少见, 可以引起与膀胱结石相似的症状, 通过影响学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
6.4 尿道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4.1 尿道结石的诊断
尿道探查:通过尿道插导尿管, 可以感觉到结石样阻塞, 并可由此确定阻塞部位。
X线检查:X线平片检查, 可以证实尿道结石。
尿道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石及尿道并发症。
6.4.2 尿道结石的鉴别诊断
尿道痉挛:尿道括约肌痉挛可以有尿道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尿道探子检查, 可正常通过尿道, X线检查无异常, 可以与尿道结石相鉴别。
尿道异物:根据异物的形态不同, 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 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 继发感染时, 有尿路刺激症状及血尿, 尿道镜检查可见异物。
6.5 前列腺、精囊结石的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可用膀胱镜、X线、超声确诊。
7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7.1 治疗前的准备
患尿结石的病犬, 一般就诊时, 动物已经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 应立即酌情进行手术治疗;如肾结石发作时, 患犬因疼痛而痛苦不安, 治疗前应先注射解痉止痛药物, 常用山莨菪碱或阿托品等, 必要时, 重复使用, 待病犬疼痛减轻, 再进行治疗。
7.2 药物治疗
目的是促使结石溶解和终止其再形成。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通过减少尿结晶源、增加尿结晶溶解度和 (或) 增加尿量 (适用于尿道不全阻塞) 等, 使尿变为不饱和的尿结晶环境。改变日粮是减少尿结晶量源的一种可取方法;应用药物改变尿液p H值则可增加尿结晶溶解度, 通常碱离子 (PO43-, CO32-) 盐在酸性尿中有较好的可溶性;增加尿量则可降低结晶源浓度, 常用方法是大量饮水和用利尿剂, 如利尿素、醋酸钾、汞撒利及安茶碱等。利尿疗法对磷酸铵镁结石尤为有用。
7.3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尿道或膀胱结石, 且结石小或中等大小。
7.3.1 水压冲洗疗法
适用于尿道结石。动物镇静或麻醉后, 助手一手指伸入直肠压迫骨盆部尿道或从体外抵压膀胱, 术者经尿道口插入导尿管, 用手捏紧其导管周围组织, 向尿道内注入生理盐水, 以扩张尿道。然后术者手迅速松开, 拔出导尿管, 解除尿道压力, 结石常随尿液射出体外, 重复数次。如无效, 可用粗的导尿管经尿道口插至结石端, 用力注入生理盐水或液体润滑剂, 将结石冲回至膀胱, 再做膀胱切开术或其他疗法。
7.3.2 膀胱挤压排空法
适用于尿道或膀胱结石。常在麻醉情况下进行。如膀胱不膨胀, 需经尿道插管, 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使膀胱膨胀。注射时, 触摸膀胱, 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将犬呈垂直姿势, 然后轻压膀胱, 使尿液和结石从尿道排出, 重复几次, 直到尿道膀胱无结石为止 (通过X射线或膀胱造影检查) 。
7.3.3 碎石技术
人医上常用的碎石技术有: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液电碎石 (EHL) (主要用于膀胱结石, 因为在膀胱安全范围比在输尿管内更宽) 、气压弹导碎石 (主要用于输尿管结石) 、超声碎石 (主要用于肾结石) 、激光碎石 (主要用于输尿管结石, 小的肾结石) [5]。但由于某些条件的制约, 这些先进的技术在动物临床上用的比较少。
7.4 手术治疗法
对结石药物治疗无效 (如草酸钙、硅酸盐、磷酸钙等结石) 、非手术疗法不能排除及尿路感染已控制的病犬适宜手术治疗。根据结石阻塞部位, 可采用阴囊前尿道切开术、膀胱切开术、尿道造口术等方法, 将结石取出。前列腺、精囊结石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结石, 是目前最常用方法。大而多发结石伴有前列腺增生者, 可采用开放手术摘除前列腺及结石。这些手术在临床上较常用, 也较为熟悉, 因此不作详细介绍。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尽管几种手术技术易解除尿路阻塞, 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如手术不能根除尿石原发病因, 往往术后会再发;不能去除所有的结石或结石碎块。因此, 对于多发性尿结石犬, 术后应做X射线检查, 以确定结石是否全去除。对结石高发病犬, 采用药物疗法与其他结石去除方法可能更保险。
7.5 控制尿路感染
长期尿结石常因细菌感染 (尤其磷酸镁铵结石产生的尿素酶细菌感染) , 而继发严重的尿道或膀胱炎症, 甚至引起肾盂肾炎、肾衰竭和败血症。故在治疗尿结石的同时, 必须配合局部和全身抗生素治疗, 如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或呋喃类药物如呋喃坦啶等。
8 犬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
对磷酸铵镁尿结石, 应饲喂酸化尿液的食物。
预防尿酸盐和胱氨酸尿结石, 应饲喂碱化尿液的食物, 如每6~8h, 饲喂碳酸氢钠0.2g/kg, 再喂食盐0.2g/kg/d, 如果采用饲喂碳酸氢钠和食盐, 尿酸盐尿结石仍复发, 可用别嘌呤醇治疗, 按10mg剂量口服, 3次/d, 连用1个月, 然后1次/d。胱氨酸尿结石复发, 可用青霉胺 (Penicillamine) 治疗, 每千克体重10~30mg/d, 分为2份, 与食物一起食入。
预防草酸盐尿结石, 除碱化尿液外, 还应去除使尿液中钙和草酸分泌增多的原因。
根据结石的化学性质, 选喂相应的处方粮 (如希尔思处方食品) , 对防治结石有一定意义[2]。
参考文献
[1]郭应禄, 祝学光, 等.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734~743
[2]侯加法, 等.小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30~232
[3]崔中林, 张彦明, 等.现代实用动物防治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51
[4]符伟军, 等.泌尿外科学临床思维解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60~65
泌尿系统结石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5月~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这15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我们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5例。他们的年龄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5±3.34岁。他们的病程在2个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8±0.59年。他们中有肾结石患者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8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他们结石的直径在0.4~1.2cm之间,平均直径为0.75±0.13cm。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6例。他们的年龄在24~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0±3.52岁。他们的病程在2个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1±0.63年。他们中有肾结石患者3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9例,膀胱结石患者15例。他们结石的直径在0.4~1.3cm之间,平均直径为0.70±0.15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我院使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西医治疗使用的药物和用法为:山莨菪碱,其用法为:取10mg山莨菪碱,将其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用此药液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应连续用药7天。黄体酮,其用法为:取20mg的黄体酮,用此药为患者肌肉注射,每天用药1次,应连续用药7天。
1.2.2我院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其进行中医治疗使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制用法为:金钱草、海金沙各30g,石韦20g,牛膝、通草、白茅根各15g,生甘草6g。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服1剂,分2次服下,应连续用药7天。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1.4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体内的结石完全排出或缩小70%以上。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其体内的结石缩小30%~70%。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在加重,其体内的结石缩小不足30%或在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讨论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引起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3]。进行西医治疗一直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使用的药物为山莨菪碱和黄体酮。其中,山莨菪碱具有解痉止痛和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黄体酮具有利尿和扩张尿道的作用。不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单独使用西医疗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一般。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治疗。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结石是由于患者血瘀气滞、下焦湿热,使尿液运行不利引起的[4]。在本次研究使用的中药方剂中,海金沙具有疏通水道的功效。金钱草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牛膝具有消石利水的功效。通草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白茅根和石韦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生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将上述药物合用,具有消石通水、清热利尿的功效[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确切。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优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姜杰,闫力,解东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统结石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33(9):2127-2128.
[2]吴继宏.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32(8):1736-1737.
[3]李继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17(16):154-155.
[4]许礼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350例临床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2,25(7):75-76.
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 篇3
【摘要】目的:探究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1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的协助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泌尿;结石;术后;护理
泌尿系结石是引起泌尿系梗阻的最常见的疾病。结石主要在肾脏中形成,在下行的过程中可引起泌尿道的各个部位的梗阻。我国尿石症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约3:1,好发年龄为20-55岁[1]。有结石家族史者,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约有50%治疗后复发。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肾结石发病率增高,膀胱结石发病率降低。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1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给予护理措施,分组护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24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实验组20例,平均年龄为36.55±2.55岁,男女比例3:1,对照组14例,平均年龄为(38.25±2.5)岁,男女比例3:1。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协助医生完备各项术前检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前患者常因害怕术后肾功能恢复不好而担优,若需施行肾切除时,会认为自己少一个肾脏而有失落感。应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若一个肾脏功能良好,则排泄功能并不受影响。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以平稳心态接受手术。告知患者术中不能变动体位的重要性,争取积极的配合治疗。术前3日禁忌进容易产气食物,术前I日服缓泻剂,术晨禁食、水。
1.2.2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若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提示有出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2]。因为肾脏血流丰富,术后易发生出血,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出血征象。监测尿量、颜色和性状。术后早期尿液大多是血性的,2-3天后逐渐趋于正常。若尿液鲜红且浓,可能为出血的征象。尿液混浊可能并发感染。维持引流通畅,无医嘱时,不可随意关闭引流管,以防逆行感染。引流管固定妥当,避免脱落、打折。若患者带管出院,应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引流管及手术切口的方法,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来院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研究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使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将治疗方案数据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现采用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组时间与住院天数相同,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护理有效19,护理无效1例,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有效18,护理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评估患者与泌尿系结石有关的病史。包括结石形成病因、可能的诱发因素、饮食生活习惯,有无结石病史,是否检查过结石的成分,接受过何种治疗方法,有无用药史、手术史,以及是否有家族史[3]。肾孟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若结石引起肾盏颈部梗阻,或肾孟结石移动不大时,可引起上腹或腰部钝痛。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完全梗阻时,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为阵发性。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焦虑。疼痛部位及放射范围根据结石梗阻部位而有所不同。肾孟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完全性梗阻时,疼痛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沿输尿管行经,放射至同侧睾丸(男性)或阴唇(女性)和大腿内侧。当输尿管中段梗阻时,疼痛放射至中下腹部。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或输尿管口常伴有膀胱刺激症及尿道和阴茎头部放射痛。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不等,但通常持续数小时,有酸痛感。当结石位置移动时,疼痛也可以是间歇性的,患者在发作后常主诉沿输尿管行经张时,尿液得以流通。而使胀痛减轻或消失。可能是由于此时结石附近的输尿管扩现。若结石进人膀胱内,则疼痛消失。但若结石继续下行再次发生阻塞时,疼痛再度出现。当结石顺输尿管下行时,损伤管壁,患者活动或绞痛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更为常见。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唯一的临床表现。结石阻塞后血流速度降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继发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脓尿等表现。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和痉挛,可反射性加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若输尿管长期阻塞,则会引起严重的肾积水,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效果较为一般,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疗效显著。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的协助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应禄,周利群.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463-1464.
[2]侯章梅.结石成分分析應用于尿石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5):667-668.
泌尿系统结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1575例, 男1227例, 女348例, 男女比例为3.53∶1;20岁以下和80岁以上均为2例, 平均49岁;其中肾结石235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386例, 输尿管中段结石266例, 输尿管下段结石648例, 膀胱结石40例, 混合多发泌尿系统结石986例;肾积水:轻度1160例, 中度97例, 重度43例。
1.2 术前准备
全部病例作下列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血糖、凝血酶原、肾功能、电介质、尿酸;选择性检查有:肝功能、血脂、心肌酶、KUB平片或造影, 偶有须排除非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原因时, 作CT、核磁共振检查。术前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明确诊断、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须如何配合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70岁以上老年患者及合并有其它心、肺、肝、脑、糖尿病等患者, 须住院进行对症治疗。给予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消除患者的紧张, 取得患者的全力配合, 并与全体患者签署了ESWL知情同意书。
1.3 科学掌握ESWL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ESWL适应证较广。禁忌证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发作期不能控制缓解的;结石伴其它原因 (肿瘤、损伤等) 引起的尿路梗阻;合并发热、伴严重尿路感染患者;肾内结石不在肾孟口的、下极的或>2 cm的。
1.4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深圳厚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YC-9200型) 治疗。首先嘱患者采用多种办法多进液体, 血压偏高者可用速尿肌注 (20~40 mg) 。疼痛者术前使用解痉剂。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仰卧位或侧位;中下段结石采用俯卧位。冲击800~2000次, 工作电压5~12 k V。在ESWL治疗后, 继续给予较大量补液、解痉止痛剂和止血剂备用、中药排石、黄体酮肌注以及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并嘱患者多饮水, 指导患者利用重力原理选择各种活动体位, 如输尿管结石要垂直蹦跳, 肾内结石要依据其所在肾内位置取不同翻转体位。多发结石ESWL先下后上。ESWL第一次没有成功者, 7 d后复震, 三次失败者改用钬激光或外科手术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还有以下具体做法:定位比较困难的如输尿管中段结石, 可在碎石前排空肠道, 必要时可灌肠和让患者禁食, 术前多进水必要时用利尿剂使膀胱充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取仰卧稍斜向患侧位, 冲击波从背部进入可避开脊椎与横突的遮挡;在碎石时应注意恶心、呼吸等对定位的影响, 特别是中上段的结石;患者体型肥胖脂肪厚, B超难于准确定位, 冲击波到达结石的路程较远, 能量被削减, ESWL治疗效果差, 治疗中力求冲击部位紧贴水囊, 减少能量耗损, 增加有效冲击治疗次数。
2 结果
ESWL治疗1次1259例, 占79.9%。治疗2次193例, 占12.3%, 治疗3次89例占5.6%。失败34例 (改用钬激光或外科手术成功) , 占2.2%。ESWL成功率达到97.8%;本组患者结石排净时间1~8 d, 平均5.1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ESWL平均总费用2282元∕人, 是钬激光术的四分之一、是手术治疗的八分之一;住院996例, 平均住院4 d。
3 讨论
3.1 本院ESWL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的主要因素
3.1.1 碎石机操作人员结石定位技术是关键因素
本院碎石科医生从事ESWL碎石工作都在十年以上, 同样机器、同样患者成功率主要在于结石定位、操作技术的掌握。从五年前成功率80%~90%提高到近年的97.8%是质的飞跃。
3.1.2 ESWL后几天内须住院观察并指导患者如何利用重力原理排石
结石震碎后须几天才能排出, 期间要住院, 须密切观察, 对排石过程中引起的绞痛、血尿等症状进行处理, 须反复详细指导和督促患者, 除多补液体外, 随着多排尿利用重力原理选择各种活动体位。如让患者回家则做不到以上要求, 极易前功尽弃。
3.1.3 还须注意以下要点:
(1) ESWL治疗过程中多见因肾绞痛而致血压升高、剧烈恶心呕吐而致心动过缓等, 多数通过对症用药而缓解; (2) 结石伴其它原因 (肿瘤、损伤等) 引起的尿路梗阻不选择ESWL治疗; (3) 两侧结石者, 则需先从肾积水轻的一侧开始ESWL治疗, 重的一侧应视肾功能情况慎重地进行医患沟通后处理。
3.2 ESWL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力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本组男女比例3.53∶1, 平均年龄49岁, 反映出泌尿系统结石在男性青壮年主要劳动力人群中好发, 发作后患者极其难受, 且极易复发。高效的ESWL能最有效地保护劳动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3.3 推广ESWL可大大减轻医保、农保的资金压力及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以往保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直径超过5MM的多数疗效差。给患者带来长时间极度痛苦。而部分保守治疗失败的如行手术治疗, 时间更长、费用极高。给患者带来更大创伤的同时又增加了各方经济负担。本病是易复发性疾病, 不能不考虑单次治疗费用的问题。本院11个月ESWL治疗1575例, 平均总费用2282元∕例, 为医保、农保和患者节省资金可达数百万元。
泌尿系结石讲稿 篇5
尿石症是泌尿系常见疾病,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统称。结石活动所致的绞痛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结石形成后除自动排出或介入碎石后排出、以及手术取石外,很难“自溶”。结石的存在容易造成尿道的梗阻及继发感染等,若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会损坏肾功能引起尿毒症,甚则危及生命。本病好发于青壮年,20~50岁者占90%。男女之比为2~2.9﹕1,在我国沿海,西北,西南地区多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在我国原发性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而肾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近20年来对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展,90%左右的结石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获愈。
本病急性发作时腰腹部突作剧痛,如绞如折,常及少腹或向会阴部放射,平素有持续腹部隐痛,常伴血尿,或从尿中排出砂石,属中医的“砂淋”,“石淋”,“血淋”及腹痛范畴。
一、病因病理:西医的尿路结石形成与机制 尿石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充分认识,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一般认为尿中晶体过多(超饱和状态,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或晶体聚会抑制物质(焦磷酸盐、粘多糖、多肽、尿素等)减少,以及成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三个主要因素。
1.全身性因素
(1)代谢紊乱
高血钙,高尿钙(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者)可使尿酸钙增加,痛风者,尿酸增高,这种高浓度化学成分损害肾小管,使尿中基质增多,盐内析出,皆易形成结石。
(2)饮食结构
儿童因动物蛋白质,维生素A摄入不足而易形成膀胱结石。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摄入过多,纤维素摄入减少可促成上尿路结石。一般说来,饮食质量越高的人群,结石位置越高;营养状态差的结石位置越低。尿石好发于20—50岁,男>女,男性高峰期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期:30岁及55岁,与饮食质量有关。
(3)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乙酰唑胺、氨硫脲、索密痛偶可形成结石;磺胺类药物易在酸性尿中析出结晶引起尿结石;维生素D摄入过多可引起上尿路结石;大量摄入维生素C会使尿中草酸含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草酸钙结石。
(4)遗传因素
部分病例有家族倾向。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胱胺酸代谢紊乱所致的胱胺酸结石。
(5)生活环境
气候,水源,长期进食含钙量高饮食或药物,与结石发生有一定关系。2.尿液因素
(1)尿中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
如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骨质脱钙,尿钙升高,尿流不畅,并发感染,易成结石。
(2)尿pH值改变
尿液过酸易产生尿酸结石、胱胺酸结石;磷酸镁铵及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3)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减少
枸橼酸、焦磷盐酸、酸性粘多糖、镁减少易产生结石。
(4)尿量减少
浓缩使尿内成石浓度增高。3.局部因素
(1)尿液淤滞
泌尿道解剖结构异常致.尿路梗阻
尿流障碍,易使尿中晶体沉淀,形成结石。
(2)尿路感染
脓球,坏死组织,菌落成为结石核心,有的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PH↑(碱性),易形成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
(3)尿路异物
尿中结晶易附于异物形成结石。4.结石的成分与性质(1)草酸盐(钙)结石在我国最常见,含钙多,棕褐色,坚硬,粗糙不规则,呈桑椹状,X线片上显影佳,多在上尿路。
(2)磷酸盐结石(钙、镁、铵)灰白色、黄色或棕色,质脆,表面粗糙,多形成鹿角状,X线片上显分层影。
(3)尿酸盐结石
黄或红棕色,质硬,表面光滑,线片上不显影,多在肾、输尿管。(4)胱胺酸结石
淡黄或黄棕色,X线不易显影。尿酸盐结石和胱胺酸结石B超下可见强光团。5.结石所在的部位
(1)肾结石
原发,位于肾盏或肾盂,单个或多个,可呈鹿角状(铸状)。
(2)输尿管
多来源于肾脏,可滞留于输尿管任何一段,以三个生理狭窄部为多见。(3)膀胱结石
小儿及老人多为原发,其余多来自上尿路,逐渐增大,可形成尿路中最大的结石。
(4)尿道结石
多来源于膀胱。6.结石引起的损害
(1)直接损害
结石较大而表面粗糙,易使黏膜损伤,形成溃疡,粘膜受到结石长期刺激可生成息肉,甚至癌变。
(2)梗阻
结石以上的输尿管,肾积水,被动地代偿性扩张,变性,乃至肾功损害。(3)感染
尿路被结石梗阻,尿液滞流,易继发感染。如肾盂肾炎,脓肾,肾周围炎,膀胱炎等。
三、诊断要点
(一)疼痛
1.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多较固定,故多为钝性隐痛,胀痛;只有较小结石活动或嵌于肾输尿管连接处,或滑嵌于输尿管内的结石,由于移动引起痉挛而发作绞痛,一旦运动停止,绞痛消失,两者绞痛均可向腰腹,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此种疼痛常如折,痛不可耐,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腹膜后器官痉挛刺激的反射性表现,如脱如厥,可出现疼痛性休克),2.膀胱结石多于排尿时疼痛,向阴茎头部放射。3.尿道结石则茎中作痛。
(二)血尿
肾、输尿管结石常于运动后伴随绞痛出现全程血尿;膀胱结石常为终末血尿。
(三)排尿困难
1.尿闭见于双侧肾,输尿管结石梗阻。
2.尿流中断见于膀胱结石(改变体位后,尿可复出)。3.尿流变细、尿滴沥有时出现血尿,见于尿道结石。
4.尿频、尿急和尿痛(膀胱刺激征)多见尿路结石并感染。
(四)脓尿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有脓细胞。感染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寒战、剧烈疼痛和腰肌刺激症状等。
(五)膀胱刺激症状
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或膀胱结石伴感染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六)其他表现
1.肾盂输尿管结石造成梗阻时,肾积水增大而被扪及;双侧肾输尿管结石同时梗阻可致无尿,易致肾功能不全而出现尿毒症。少数病人有尿中排出砂石史。
2.尿潴留
膀胱结石嵌于尿道内口,或尿道结石造成梗阻。3.触诊 膀胱结石可于肛门指检及用金属尿道探条可触及;前尿道结石可于阴茎下方可触及。
(七)辅助检查
1.尿检
酸碱度因结石成分不同而异,草酸钙结石常在生理尿pH中形成,感染性结石尿液呈强碱性,尿酸结石尿呈强酸性,胱胺酸结石常在酸性尿中形成。绞痛发作时可见大量红细胞,感染者可见白细胞和脓细胞。有时可见尿砂或盐类晶体等。
2.血液
尿素氮,肌酐等可了解肾功能;查血磷,血钙可协助追查是否为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
3.X线检查
(1)腹平片(K.U.B)95%以上的结石可显影,可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数目。是检查尿石症最简单,可靠的首选检查法。
(2)静脉肾盂造影(IVP/IVU)可了解双肾功能,泌尿系形态,明确泌尿系与结石的病理关系,为手术设计提示依据。
(3)膀胱镜检查与逆行性尿路造影
可直接窥视膀胱结石,通过插管造影,可了解结石的部位,和肾盂输尿管影象。在IVP检查,未能确诊时,尤为重要。
4.放射性核素肾图
能显示尿路梗阻和肾功能受损情况。
5.B超
对肾,膀胱结石可提供了解大小,数目位置或有无肾积水的参考,但对输尿管结石的检查几乎是“盲区”。
6.CT扫描及磁共振尿路成像
X线平片及造影不能确诊时,可采用。7.输尿管肾镜
可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八)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对于明确尿石症的位置,病理损害程度等并不困难,临床中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胆石症
右上尿路结石绞痛发作时应与其鉴别,胆绞痛发作与脂餐有关,向右肩背部放射。
2.急性阑尾炎
右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绞痛发作时应与其鉴别,急性阑尾炎为转移性右下腹固定疼痛,白细胞计数升高,尿检可资鉴别。
3.卵巢囊肿蒂扭转
扪诊或B超可探及痛性包块。
4.肾结核
终末血尿,膀胱刺激征重,结核杆菌+, IVP片可见肾盂“蚕食样“改变。5.泌尿系肿瘤
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较大血块通过输尿管时也可发生剧烈绞痛,尿中可排出铸为条状血块是肾肿瘤的特点。膀胱肿瘤为无痛性终末血尿。量大时可为完全血尿,血块或肿瘤组织漂移阻塞致尿流中断,有时有脱落癌细胞组织排出,继发感染时有较明显膀胱刺激征。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
结石直径<1cm,表面光滑,无严重感染,无或者仅有轻度肾积水,肾功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者。
2.方法
(1)解痉镇痛:①阿托品0.5mg m 或加度冷50mg~100mg m ;②颅通定60~90mg
m ;③黄体酮20mg m Bid ;④维生素K 8mg m 选用任何一项均可。也可用10%葡萄糖液500ml+东莨菪硷0.3mg静脉滴注t。
(2)抗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
人体结石主要依靠尿液的冲刷作用和输尿管的蠕动,以及人体活动时结石的重力移动以至排出。而输尿管痉挛,炎症性水肿,排尿功能的减弱等有妨碍结石排出的因素,治疗时要作充分考虑。综合了中西医各种有效的方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总功疗法”,提高了疗效(表17-4)。
排石汤II号的组成与现代药理:
利尿:金钱草
车前子
木通
萹蓄
瞿麦(海金沙
冬葵子)调整输尿管蠕动:枳实
牛膝
大黄
干草鞘
滑石 抗感染:栀子
大黄
(黄柏)止血:石苇(蒲黄,葵花,仙鹤草)
表17—4
肾、输尿管结石总攻方案
一周两次
时
间
措
施
8:30
饮水500ml,服双氢克尿塞75mg 8:45
中药排石II号200ml 9:00
饮水500ml 9:30
饮水500ml,阿托品1mg
m 9:35
电针: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取肾俞(—)膀胱俞(+)
输尿管下段结石,取肾俞(—),水道(+)留针25分钟,可调波,初弱后强刺激
10:00
起床活动
简化排石方案:
中药排石汤+益母草40~60g 煎服 一日一剂 黄体酮20mg 肌注 每日1~2次。
10%葡萄糖液500ml+东莨菪硷0.3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同时多饮水。多作跳跃,跳绳,跑步,登山,打球等,有助结石排出。
电针
同上。
(4)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将冲击波在体外聚焦后,作用于经X线或B超定位的结石,将起击碎排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应首先本法,配合服用中药可提高排石率。如结石远端尿路有狭窄,结石诱发癌变,非结石梗阻引起的肾损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或妊娠不宜用此法治疗。
(二)手术治疗
1.适应症
结石直径>1cm,表面粗糙,固定,尿路狭窄,梗阻,感染,肾功减退,尿闭者。
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双侧肾结石取手术简单安全的一侧;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先取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先取梗阻严重的一侧。
2.方法
(1)肾结石:①内腔镜治疗,包括输尿管肾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②开放性手术有肾盂切开取石,肾切开取石,肾部分切除,肾切除。
(2)输尿管结石:①内腔镜治疗,包括输尿管肾镜取石或碎石术,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经膀胱输尿管“套石”术。②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3)膀胱结石:①内腔镜治疗有经膀胱镜钳夹碎石,液电碎石,气压弹道碎石术。②膀胱切开取石。
(4).尿道结石:挤出,钳出,探条推入膀胱至膀胱切开取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技术新进展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长久以来以开放性手术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绝大多数复杂性肾结石均可以通过微创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近些年来,光电技术、生物材料以及新型碎石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结石治疗手段和方法向前进展。
㈠ 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传统方法。就目前情况而言, 对于巨大鹿角形等复杂性肾结石, 以及伴发感染、并发肾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畸形存在时, 手术仍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
㈡ 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治疗方法包括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y lithotripsy, URL)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mini-PCNL)腹腔镜取石术(Laparoscope Lithotomy)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适应证:全尿路结石均可实施ESWL。直径<2cm肾结石、≤1cm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禁忌症:①全身出血性疾病、心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未控制者与极度肥胖者;②感染性疾病未控制者, 碎石后细菌逸出可造成尿路严重感染;
③结石部位以下尿路有梗阻。
④妊娠及未育女性患输尿管下段结石者, 因X 线可对胎儿及卵巢及输卵管造成损伤;④巨大鹿角形结石, 医院没有辅助治疗措施者。
ESWL非侵入性、无疼痛性的治疗方法不失为多数上尿路结石的首选微创治疗方式。碎石两次失败要寻找其原因,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疗,以免多次碎石对组织造成损害。
2腔内镜碎石取石术
1)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微创PCNL(mini-PCNL)传统的PCNL :先做经皮肾造瘘, 1~2周后行碎石处理的二期手术方法,且肾造瘘口径较粗,扩张通道达F26~30(直径10 mm)以上,容易损伤叶间血管或撕裂肾盏颈而引起术中、术后肾大出血和尿外渗等并发症。
1992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李逊提出了微造瘘经皮肾取石的观点,创新了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技术,但仍需二期取石,结石取净率较低。
微创PCNL:1998年,李逊等提出中国特点的微创PCNL,即经皮肾穿刺造瘘工作通道为F14或F16 ,用F8 /9.8输尿管镜代替肾镜,通过工作通道进入肾集合系统或输尿管上段一期碎石, 微创PCNL 不仅损伤小、手术的风险低,而且还拓宽手术的适用范围,推动了PCNL 技术的发展,是肾、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较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PCNL彻底改变了泌尿外科医师对肾鹿角形结石惟有开放取石的尴尬局面,对开放手术后复发的结石和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尤具有重大意义。
2)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输尿管镜技术大大地改变了治疗尿路结石的局面,并确立了其在腔内泌尿外科的地位。目前,URL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3、体内碎石系统
腔内碎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各种碎石取石器的使用,而碎石取石器技术的进展是与内镜技术的进展相辅相成的。
1)激光(Ho: YAG)碎石器
原理:主要利用光热效应产生气体空化作用而将结石击碎, 钬激光在水中吸收系数颇高,而组织中含量最多为水,因此,主要的钬激光能量集中在组织表层,赋予了钬激光极好的切割和组织切除能力。优点: ①一次碎石率高;②住院时间和结石排空时间明显缩短;③可同时处理息肉、输尿管及尿道狭窄、出血;④手术时间短, 组织损伤小, 利于术后结石排空, 提高治愈率。
缺点:钬激光的光热效应使其在意外暴露时亦极易造成肾盂、输尿管损伤和穿孔,且对于肾集合系统较大的结石也略显能量不足。钬激光与输尿管壁保持1mm 以上的距离,穿孔的风险较少。
目前为止,钬激光是理想的体内碎石系统,也是目前首选之一。钬激光碎石器不但能击碎各种成分、各种密度和任何部位的结石、烧灼息肉、还可以切开狭窄的输尿管壁而达到类似于开放手术的疗效。
2)联合式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
原理:联合碎石清石器由新近发明的高效能超声碎石系统、强力的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和负压吸附装置组成,特制的手柄使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和吸附装置组合成四种碎石清石模式: ①同时使用气压弹道+超声+负压吸附;②使用气压弹道+负压吸附;③单独使用气压弹道碎石;④单独使用超声+负压吸附。, 优点: ①两个高效的碎石系统同步碎石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将较大或质地特别坚硬的结石击碎, ②具有同步清石功能;③碎石清石过程中通过负压吸引维持集尿系统的低压或无压状态, 避免由于肾内高压冲洗可能导致肾内高压的潜在感染危险,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④治疗中无热效应产生,不会损伤组织及黏膜,亦不会毁坏内窥镜, ⑤手术时间及结石处理时间均较使用其他碎石器短。比气压弹道或超声单独碎石更有效。
缺点:是在输尿管镜下由于工作通道小而不能应用联合碎石。联合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是一种安全的碎石方法。4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
适应症:各种原因无法行ESWL 及URL或治疗失败的肾外型肾盂结石, 较大、较硬或嵌顿时间长、周围纤维以及肉芽增生明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腹腔镜治疗路径
经腹腔路径:空间大,解剖标志清楚,可同时处理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也可在同一切口同时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但手术范围大,对腹腔污染大,可能损伤腹腔脏器及术后肠粘连,对输尿管上、中段显露不如腹膜后路径。
经腹膜后路径:具有操作空间小、建立气腹较复杂、术后渗液吸收较慢等缺点,但入路直捷,容易分离显露肾脏及寻找输尿管,而且泌尿外科医师对腹膜后路径较熟悉。因此,做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多采用此路径。
泌尿系统结石 篇6
【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经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6至2015年6月因患泌尿系统结石来我院治疗的患者150例,实施非增强多层螺旋 CT检查,与红外光谱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再对CT检查的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利用金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对全部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CT检查之后,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表述各种结石成分的最佳临界值。其中,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胺和无水尿酸的ROC曲线下面积和随机取得面积0.50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对比之后作者认为,使用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能够分析出碳酸磷灰石以及一水草酸钙等成分,但无法对其他类型结石的成分进行准确性分析。
【关键词】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curacy of diagnose of ingredient of urinary tract calculi by CT. Methods: Choosed 150 cases of urinary tract calculi from Jun. 2014 to Jun. 2015 to diagnose by noncontrast multi-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sults: The AUC of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apatite carbonate, 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 uric acid and anhydrous uric acid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Diagnosing of ingredient of urinary tract calculi by CT is more accurate to detect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apatite carbonate.
Key words: CT, urinary tract calculi,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patite carbonate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06-02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结石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分为6种,按照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为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碳酸盐以及胱氨酸。通常情况下,很多结石都是以上成分中的两种及以上混合而成的,所以需要对结石的成本进行检查判定,这对其医治和预防有很重大的作用。本院较长时间内展开CT检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分析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18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岁,泌尿结石的临床病症主要体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时有血尿出现以及腰部剧烈的绞痛。150例患者经其他方面的检查和一一询问,均被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可以确定全部患者无其他类型疾病,将与本次研究关系不大的诸多因素进行排除,其他的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依次开展非增强CT检查,对CT检查过程中的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查看并形成书面记录,以此为依据绘制ROC曲线。随后,布置全部患者去进行泌尿系统结石的常规治疗,搜集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样本,以红外光谱的手段对结石的成分进行确认。
1.3判定依据
对CT检查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据此绘制出相应的ROC曲线,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曲线的下面积,与此同时运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的金标准。将两种方式检测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全面评价CT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的准确性。
2.结果
2.1红外线光谱检测
全部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结石总共被检测出8种成分,单纯成分的结石共有5种成分,具体有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和无水尿酸。混合类型的结石包含上述5种成分,除此之外还有二水酸氢钙、二水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单纯成分结石共有65例,占患者总人数的43%,混合类型结石患者有85例,所占比例为57%,從上述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单纯成分结石与混合成分结石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85例混合成分结石中2中成分混合的共有59例,所占的比例为69.41%,3至4种成分混合成的结石有26例,所占比例为30.59%。由此可见,2种成分混合结石与3至4种成分混合的结石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在单纯成分结石的65例中,有钙的结石共有44例,所占比例为67.69%;混合成分结石中含钙的结石共有82例,所占的比例为96.47%。
2.2 CT检查的ROC曲线
对ROC曲线进行具体观察可知,相应的CT值分别是:尿酸胺238HU、无水尿酸252HU、碳酸磷灰石874HU、一水草酸钙652HU、二水草酸钙684HU、二水尿酸285HU、二水磷酸氢钙1585HU、六水磷酸铵镁245HU。对表1进行分析可知,仅仅有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磷酸磷灰石、尿酸胺和无水尿酸的相应ROC曲线下面积和完全随机取得面积0.50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3CT检测指标诊断准确性
在CT检查的过程中,在判定碳酸磷灰石和一水草酸钙方面灵敏度,二水草酸钙和一水草酸钙特异度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显著,P>0.05,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碳酸磷灰石和一水草酸钙两者的特异度,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两者的灵敏度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因而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根据CT检测数据结果绘制ROC曲线具体情况
结石具体成分ROC曲线的下面积P
一水草酸钙0.68<0.05
二水草酸钙0.61<0.05
磷酸磷灰石0.67<0.05
尿酸胺0.25>0.05
无水尿酸0.24>0.05
二水尿酸0.31>0.05
二水磷酸氢钙0.97<0.05
六水磷酸铵镁0.25>0.05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属于泌尿外科最常出现的一种病症。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们的日常饮食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的几率随之增高。在对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医生根据不同的结石成分选择相应的诊治方式。碳酸磷灰石中基质的含量较多,容易碎裂,而且颗粒体积较大,其可能会在手术后的2周左右自动发生碎裂,变成一些细小的沙状物排出在人体之外;一水草酸钙硬度较高,而且密度相对较大,如果仅依靠体外碎石的方式或者化学溶石的方法想要实现治疗的目的比较困难,十分容易形成石阶。对于二水草酸钙而言,晶体之间的衔接物为无定形轻基磷灰石,其质地较为松软,而且结晶之间的缝隙很多都比较大,有利于结石的处理,适合使用体外排石的方法。当尿液pH值<5.5,尿酸达到非解离状态,一旦饱和,结石就会形成,可用碱化尿液、多喝水方式治疗。六水磷酸铵镁属于感染性结石,由产生脲酶的细菌分解尿素生成氨后导致的,出现于碱性尿液,容易碎裂,如果采用体外碎石的方式,结石被打碎后容易导致严重感染。
本次研究表明,泌尿系统结石的单纯成分结石明显少于混合成分结石,混合成分结石中有2种成分的占多数,两种类型的结石都是以含钙为主。在开展CT检查的过程中,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8、0.61,属于低-中等准确性,有一定临床价值。而对二水磷酸氢钙、六水磷酸铵镁的判定灵敏度都是100%,但是特异度都在6.73-9.31%之间,导致误诊率过高,临床价值很小。一水草酸钙特异度低于磷灰石,灵敏度方面没差异;一水草酸钙判定灵敏度比二水草酸钙高,在特异度方面没差异。
总之,CT检查对含有碳酸磷灰石和一水草酸钙的结石能进行较为明确的判定,因而其在这2种成分的结石诊断中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但是由于CT检查在泌尿系统结石其他方面判定的准确度不高,仍然要繼续研究别的方法协助其进行检测,以便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戴燕飞,蓝建华.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4(05):115-116.
[2]曾宪春,江杰,吴莉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体外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02):228-229.
泌尿系统结石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震波碎石术的13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4例, 女32例, 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 (42.46±4.52) 岁, 病程6 h至23年, 结石直径0.6~2.5 cm。结石类型以单侧输尿管结石为主 (111例) , 此外还包括单肾结石12例, 双肾结石4例, 单侧输尿管结石5例, 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 膀胱结石2例。
1.2 方法
术前均行详细检查, 对于膀胱结石及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 术前需留尿处理, 术中取俯卧位, 其余患者其仰卧位, 并根据结石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 (惠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K-ESWL-V型) , 并以B超定位, 工作电压6~9 k V, 每次冲击1200~1500次, 持续治疗1~6次, 间隔7~14 d (输尿管结石间隔3~5 d) 。每次治疗结束后, 给予抗炎、止痛、解痉等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排石, 促进结石碎片排出, 术后坚持适当的运动。
1.3 评价标准
疗效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 其中:治愈:X线、B超等复查未发现结石;显效:治疗后排出碎石, 复查显示结石数目下降>80%;有效:治疗后排出碎石, 复查显示结石数目下降<80%;无效:治疗后未排出碎石, 复查显示结石数目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2 结果
114例 (83.8%) 患者一次碎石成功, 22例 (16.2%) 患者均经2~4次碎石。术后, 治愈107例 (78.7%) , 显效17例 (12.5%) , 有效8例 (5.9%) , 无效4例 (2.9%) , 总有效率高达97.1%。术后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 仅3例患者存在发烧症状, 经消炎对症处理后, 症状解除。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以往常以药物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但由于药物治疗对于结石直径较大者 (>15 mm) 效果不理想, 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又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 体位震波碎石术应运而生, 成为一种无痛、安全、非侵入性的结石治疗方法, 得到了临床广泛运用。由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常出现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因此, 此病应及时治疗, 不宜拖延。B超具有诊断率高、无创、经济等优点, 可清晰辨识患者泌尿系统情况, 是目前结石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检查确定结石情况后, 结合患者病情与身体情况, 确实治疗方法、治疗手机, 然后即可行体位震波碎石术。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膀胱结石及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 术前需作留尿处理[4,5]。
本研究表明, 体位震波碎石术的一次成功率较高 (83.8%) , 仅16.2%的患者须行2~4次碎石方能成功。这是由于, 对于结石直径较大者 (>1.5 cm) , 一次碎石难以完全粉碎结石, 经2~4次反复粉碎后方可完全清除结石。本研究中, 体位震波碎石术的疗效确切, 其治愈率高达78.7%, 有效率更是达到了97.1%, 说明体位震波碎石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具有显著疗效。此外,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说明体位震波碎石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 碎石成功与否还受到排石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在碎石后,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排石, 促使碎石片尽快排出, 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综上, 体位震波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的结石治疗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震波碎石术的13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14例 (83.8%) 患者一次碎石成功, 其余患者均经24次碎石。术后, 治愈107例 (78.7%) , 显效17例 (12.5%) , 有效8例 (5.9%) , 无效4例 (2.9%) , 总有效率高达97.1%,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仅3例患者存在发烧症状, 经消炎对症处理后, 症状解除。结论 体位震波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的结石治疗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泌尿系统
参考文献
[1]金明吉.延边地区300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及代谢评价[D].延边大学, 2012.
[2]宋淮, 徐开鹏.宝石能谱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2) :44-45.
[3]敖道畅, 袁润强, 庄楚璇.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 2009, 6:147, 168.
[4]王战平.体外震波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21:91-92.
泌尿系统结石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泌尿科治疗的120例女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60例, 年龄范围26~58岁;其中肾结石23例, 膀胱结石5例, 尿道结石18例, 输尿管结石14例;急性结石39例, 慢性结石21例;对照组60例, 年龄范围27~59岁;其中肾结石26例, 膀胱结石4例, 尿道结石17例, 输尿管结石13例;急性结石38例, 慢性结石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 . 2 . 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及治疗期望, 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②提高患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科学认识, 介绍微创治疗的具体操作;③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治疗后随访监护及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取围术期护理; 具体如下:①治疗前, 检查泌尿系统各器官结构形态是否正常,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综合评价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②治疗中, 微创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灶处疾病的部位、性质及程度;③治疗后, 大量饮水稀释尿液、饮食要清淡均衡、服用药物预防结石及定时复诊检查。
1.3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①化疗依从性分别分优、良、差三个等级, 以患者是否积极接受配合治疗, 是否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药物疗效是否显著, 副作用少作为评价标准;②护理满意情况分别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 护理人员态度良好、患者病情康复快、护理整体水平高;满意: 护理人员态度热情、突发事件发生少, 康复较快;不满意: 护理人员态度恶劣, 护理效果不佳。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00%,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76.6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2。
3、讨论
女性泌尿系统结石大多数属于肾内代谢功能紊乱导致的, 另外一种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形成的继发性结石。利于微创技术可安全、快速且有效地消除结石, 并引流排出[3,4]。本研究, 观察组患者在微创治疗前、中及后期, 进行全面的护理, 对比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00%,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67%;这提示, 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 需要提高患者对微创技术的认识, 在治疗前要做好手术注意事项, 营养良好的生理治疗条件。通过围术期护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避免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使微创技术进一步提高结石的清除率, 显著减少结石复发[5]。
综上所述, 对微创治疗女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 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常宏.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微创治疗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6) :271-272.
[2]付俊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 2005, 45 (33) :57.
[3]陈泽彬.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 2013, (9) :644-644.
[4]李彦宁.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3) :313-314, 317.
泌尿系统结石 篇9
关键词:64排CT,三维重建,泌尿系结石,立体图像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以往诊断主要依靠静脉肾盂造影 (IVP) , 腹部平片 (KUB) 及超声[l]。近几年,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及其强大的图象后处理功能软件的发展, 使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的扫描, 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也日益完善, 本文就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 (MSCTU) 检查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结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检查泌尿系结石疾病47例, 其中男21例, 女26例;年龄26~70岁, 平均53岁;病程2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已行静脉尿路造影片 (IVU) 检查证实为泌尿系结石。临床症状主要是血尿31例, 腰痛35例, 反复尿路感染37例, 均有腹部不适症状。
1.2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30KV, 管电流250MA, 扫描层厚5mm, 重建间隔1mm。扫描范围:第10胸椎下缘至耻骨联合。47例均行泌尿系CT平扫, 增强扫描及延时扫描 (0.5~6h) 。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90mL, 注射速度3mL/s。扫描完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 采用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多层面重建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及曲面重建 (curved planarreformation, CPR) 等技术进行尿路三维重建, 以获得结石的确切部位了解其与肾盂肾盏, 输尿管, 膀胱的空间结构关系, 获得整个尿路系统准确的立体图像。
2 结果
本组47例患者中, 多发结石患者20例, 单发结石27例, 其中肾积水患者31例。结石的密度为60~1106Hu, 47例患者中最小径范围为3~16mm, 结石最大径范围为3~48mm。47例患者一共发现结石69粒, 位于肾孟及肾盏的结石42粒, 位于输尿管的23粒, 位于膀胱4粒;其中2例患者曾做IVP未见结石显示, 而平扫显示结石较小, 增强后显示梗阻端以上对比剂充盈较好, 伴梗阻性积水。
3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影像学检查以KUB+IVP为大多数医疗机构的首选, 易普及开展, 价格较为便宜。但检查前须做好肠道准备, 检查时须行腹部压迫, 检查时间长, 易受周围器官重叠干扰及肾功能影响, 对阴性结石、小结石等病变显示较难;B超受人为因素、腹腔肠气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小的结石检查效果不理想。而64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诊断泌尿结石的准确率更高, 尤其在诊断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明显比B超高[2];虽然常规的CT和MRI扫描能够弥补其中的不足, 但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够理想, 而且还有可能漏掉病变。目前, 随着螺旋CT机的普遍应用, 国外的大多数医疗中心已经将CT作为泌尿系结石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3]。64排螺旋CT能够直观、立体得显示泌尿系全程, 通过多平面重组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 容积重建 (VR) 等技术从不同角度显示泌尿系行程的解剖结构以及结石的三维形态与空间位置关系, 能够很大程度的满足临床需求, 值得临床开发与推广[4]。
要提高64排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率, 首先扫描时应注意:膀胱要有适当的充盈, 以利盆腔段的对比;不要口服阳性对比剂, 以免干扰图像。64排螺旋CT诊断泌尿系结石包括观察结石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 直接征像即泌尿系路径上的高密度结石影, 一般明显高于周围软组织密度, 本研究中结石的密度为60~1106Hu, KUB+IVP线上未见清晰显示的密度较低的2例阴性结石, 在64排螺旋CT上仍表现为高密度影, 真正的阴性结石很少;间接征像则包括软组织边缘征 (即因结石刺激输尿管壁造成输尿管壁水肿而形成弧形包围结石的软组织低密度影) 及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 肾周水肿、肾肿大等。结石梗阻可引起尿路扩张、扭曲, 对周围结构造成压迫, 结石嵌顿所在部位输尿管轮廓显示僵硬, 在周围尿液衬托下隐约可见结石轮廓。通过注射对比剂实现泌尿系成像, 即可对整个泌尿系进行形态学观察, 又可观察两肾集合系统显影情况, 大致对肾功能情况作出评估, 一般患肾较对侧肾脏显影延迟且较淡;当结石合并泌尿系扩张、积水时, 三维成像可见结石水平以上段输尿管呈尖嘴样改变及扩张, 肾积水患者肾皮质可出现不同程度变薄。
64排螺旋CT能够准确地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形态, 判断有无畸形、积水或狭窄, 并且其重建立体图像可以任意方向旋转, 更加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和范围;这对于术中结石的精确定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近年来发展较快, 此手术方式要求充分掌握肾内的解剖, 特别是各肾盏对于结石的空间结构关系要了解, 不合理的穿刺及取石方向会降低取石率, 甚至造盏颈撕裂或大出血[5]。本组有2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 术前64排CT三维重建肾结石, 提供了结石在肾盂肾盏系统内的位置、数目、大小, 并提供各肾盏分支的方向及各肾盏分支之间的角度口, 有助于确定最佳穿刺径路, 减少术中穿刺损伤邻近组织脏器及手术相关出血, 从而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并提高结石清除率。本组结果表明, 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任意曲面图像建后使肾、输尿管及膀胱同时显影于立体图像中, 精确地显示尿路全程整体轮廓, 对于结石的数量、位置、大小形态及梗阻积水情况有着特殊的诊断价值;可以明确结石与周围组织机构的关系, 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比传统影像学检查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有更高的检出率,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且能作出术前精确的定性和定位, 并精确指导术中取石, 降低术后结石残留及并发症, 值得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YE ZQ.The research in the ureteral stone:present and future[J].Chin J Exp Surg, 2005, 22 (3) :261-262.
[2]张建军, 程广, 刘铁.非增强螺旋CT与B超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放射学实践.2007, 22 (6) :594-596.
[3]叶章群.尿系结石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 (3) :261-262.
[4]耿才正, 于景明.非增强螺旋CT全输尿管曲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J].放射学实践, 2004, 19 (3) :202-203.
泌尿系统结石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择我校2007级护理专科80名学生, 均为女生, 年龄20~25岁, 平均 (22.5±1.1) 岁。完成4学时教学后参与相关调查。选择11名教学督导专家进行授课效果评价。
1.2 案例来源
2008年9~10月在平凉市2所三级医院78份婴幼儿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住院病历中, 筛选出书写规范的典型病历制作成50份教师用案例和学生用案例。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2个月至3岁, 平均1.5岁;农村22例, 城市28例;1例合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7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2例输液治疗时出现发热反应;平均住院7.5天;治愈率达95%;平均住院费用1 318.14元。
1.3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授课程序为:案例导入课程内容→师生共同探讨疾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依据案例分组收集资料, 提出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相关技术, 总结汇报→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总结验收。11名教学督导专家和80名学生使用授课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 选择其中与教学效果相关的10项指标, 每项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分别计4分、3分、2分、1分, 将优秀、良好级别视为满意。共发放学生评价问卷80份, 收回有效问卷8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1.4 数据处理
统计软件使用SPSS13.0, 数据以百分率和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方式与途径 (见表1)
由表1可知, 案例教学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 (62.5%) 与途径 (62.5%) 。
2.2 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
由表2可知, 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2.3 专家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3)
由表3可知, 专家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满意率为100.0%。
2.4 学生和专家评价结果对比 (见表4)
由表4可知, 学生和专家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满意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3.1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讨论, 教师作为案例提供者、资料收集指导者与合作者、总结汇报的点评者、阶段小结的实施者, 应当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精神, 将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划分所遵循的分级、分区、分工原则, 对患者筛查把握要点、救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宣教要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B超检查特点、鉴别诊断、超声检查流程等资料制作成册, 并引导学生利用案例和互联网信息进行学习, 使教师成为案例的编写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活动环节的向导者、开发临床思维的教练者、开放性元认知的旁观者、积极高效的评价者[1]。
3.2 以典型案例为实用性学习载体
为参与讨论的学生提供典型真实临床病案, 促使学生依靠自身或集体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分析并解决问题。案例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载体, 是学生的学习指南, 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途径。案例类似教材, 但与传统教材相比, 案例并非是完全正确和严谨的知识载体, 案例教学中讨论的是婴幼儿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个体与群体、真实与假象、专业与人文、和谐与稳定等因素相互交织的突发事件, 可能出现师生认识问题的阶段性与掌握知识的局限性、个人意见与群体共识、理想教条与复杂现实等之间的矛盾。因此, 案例并非完整或理想的“讲义”, 也不一定要求所讨论的问题有“标准答案”,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评判性思维。
3.3 案例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教学改革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案例教学调动教师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发挥了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师生互动、教学相辅”的关系[2],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
3.4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为降低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危害性, 保障婴幼儿健康与生命安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 注重真实案例情景的创设, 使学生将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 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一步促使学生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2], 并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创新能力。专科医学生是一、二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后备人才, 学校应进行实用型、学习型人才培养改革, 促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将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反馈到学校教学中。案例教学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 将学习设置于问题情景中, 让学生通过合作, 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 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以满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建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27 (5) :1~3.
相关文章:
泌尿系统复习题02-10
泌尿系统试题及答案02-10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02-10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02-10
升旗仪式的制度02-10
泌尿系统习题含答案02-10
关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活动的通知02-10
家畜泌尿系统教案02-10
泌尿系统习题答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