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共6篇)
篇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
(3)(6+4)×2=20(厘)周长=(长+宽)×2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习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习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习: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篇2: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18.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19.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0.老师买来6枝钢笔,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3倍,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钢笔用了多少元?
21.农机厂一车间分3个组加工3420个零件,每组12个工人。平均每个工人加工多少个零件?(用两种方法解)
22.工厂租用10辆汽车运480吨货,每辆汽车都运了12次。平均每辆车每次运货多少吨?
23.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
24.一堆煤160吨,4辆卡车3次运96吨。照这样计算,4辆卡车几次才能运完这堆煤?
25.工程队铺一条路,计划每天铺90米,20天可以铺完。实际只用了18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26.强强8岁时,他父亲32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强强的2倍时,父亲多少岁?
27.某校三年级有4个班,共为残疾人捐款576元,平均每人捐3元,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28.修一段长324米的路,前8小时共修了240米,剩下的每小时修21米,还要几小时才能修完?
3、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半年需要15元,张叔叔想订阅三个季度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钱?
4、一堆煤,计划每天烧45千克,可以烧32天,由于节省用煤,实际烧了36天,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9.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30.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1.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32.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33.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34.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35.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36.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37.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38.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39.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40.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41.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他每天跑多少米?
42.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43.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
44.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45.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
46.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47.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
48.冬冬想买一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如果他每月攒30元,再攒几个月就够了?
49.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
5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51.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2.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53.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54.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55.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56.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57.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58.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59.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60.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61.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62.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63.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64.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65.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66.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67.一副中国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中国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
68.同学们倡议捐400本图书给“手拉手”学校。一至六年级各捐了58本,还要捐多少本就达到了400本?
69.春季植树。五年级植树12棵,六年级植树16棵,全校植树的棵数是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3倍,全校共植树多少棵?
70.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71.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72.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73.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4.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75.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76.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
77.水果店运回54筐水果,其中48筐是苹果,其余是梨,问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78.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照这样计算,4小时可以行多少恰千米?
79.饲养小组养32只白兔,26只黑兔,养的灰兔比白兔的总数少18只,养会灰兔多少只?
80.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550米,剩下的是已经修的4倍,剩下多少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81.明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82.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数的3倍。水杉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数少多少棵?
83.黑天鹅有35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还多8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84.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
8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全圈,跑了多少米?
86.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8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三(3)班借书多少本?
87.水果店运来850千克苹果,上午卖286千克,下午卖35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88.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89.小红、小英、小兰、小平四人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打一次,一共要打多少场?请把他们写出来。
90.水果店运回650千克苹果,卖出了385千克,有运回27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
91.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个同学,第4辆车坐74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
92.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能打完吗?
93.操场上有26人在条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3被多10人,跑不的有多少人?
94.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76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3袋,这一天共卖出多少袋?
95.一段铁丝长84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96.少年宫的舞蹈队有48人,乐器队有2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和乐器队的总数2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97.有38个糖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98.一根藏19米的绳子,先剪下8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段跳绳,还剩多少米?
99.一部电视机荧光屏是个长方形,它的宽是34厘米,比长短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100.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75米,是宽是3倍,这块菜地的周长和占地面积各是多少?
101.一块正方形菜园,它的四周用长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求这块菜园的面积?
102.一个长方形的人造滑冰场,宽是25米,长是宽的2倍少2米,求这个滑冰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03.一个篮球场的长是26米,是宽的2倍,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多少平方米?
104.朱伟绕正方形操场跑了3圈共计1200米,求这个操场的每边长多少米?
105.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3厘米,使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宽必须增加多少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比这个长方形多多少平方厘米?
篇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第一板块美丽风景令人醉
可将这一册课本中描写自然景色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以及描写城市繁华景象的《“东方之珠”》组成一个新的单元, 根据这些课文以写景为主的特点, 抓住“美”来设计并推进复习进程:
一、踏上美的旅程。通过启发谈话, 向学生介绍这一次“旅行”将要游览的地方:到北大荒看秋天的田野, 到杭州领略西湖美景, 途中还将观赏到秋天的枫叶, 体验夜泊枫桥的意境, 然后到西藏看湛蓝、透亮的天空, 最后去繁华的都市———香港, 感受“东方之珠”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这次假想旅行的兴趣, 进而对复习充满期待。
二、描绘美的景象。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路的景致, 让学生对照着诵读文中的相关段落, 并适时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于背诵较为困难的段落, 可与学生讨论, 摘录段落中最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键词语, 绘制成简明扼要的“背诵路线图”来帮助记忆。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 就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绘制出这样的“背诵路线图”:原野热闹非凡→大豆 (摇动豆荚、发出笑声) →高粱 (扬起脸庞、演唱) →榛树叶子 (红得像火) 。当学生背得较为熟练时, 再去除括号里的内容练习背诵。
三、积累美的词汇。利用板块组合的优势, 整合原本相互孤立的课文, 进行词语的复习。课前可布置学生将文中描写色彩、湖水、天空、丰收景象、繁华街景等方面的词语分类摘录下来, 并将在课外阅读中掌握的词语一并归入其中。课上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汇报, 比一比谁掌握的词汇最丰富。
四、赏析美的文字。突破课文的限制, 选取表达方法相近的句子集中展示, 强化训练。根据本板块课文的语言特点, 可将课文中较为典型的比喻句集中出示,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比喻句独特的表达效果, 强化练习并运用。如《北大荒的秋天》中的“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西湖》中的“平静的湖面, 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拉萨的天空》中的“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等等。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哪一句以及为什么, 然后选取一些常见的事物进行说写比喻句的练习。除了句子的复习外, 还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赏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让美景跃然纸上的, 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为后面的习作练习作好铺垫。
五、学写美的景色。在学生复习完本板块的内容之后, 可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景物指导他们写一篇写景短文, 如《家乡的小河》《校园一角》等。这样可使学生及时运用本板块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实现读写迁移, 同时也对习作进行了复习。
第二板块大自然是位好老师
可将本册课本中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五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组成第二板块, 按照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探究发现、描绘表达的顺序来安排复习。不过, 这五篇课文虽然都可放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里, 但每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具体主旨却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侧重点将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梳理。
一、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可将《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第一组, 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的思路来统领。可事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随家人到绿地、公园等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 并提出要求:用词语描绘几个看到的景象, 细致观察一种事物, 围绕看到的事物提出一个“为什么”并寻找答案。复习时, 可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词语,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各种景象。在引导学生回忆游玩的快乐时光时, 可相机让学生背诵、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二、在大自然中悉心观察、探究奥秘。可将《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作为第二组, 复习时应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石榴》一文应重点让学生懂得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并多途径、多侧面地去感受它;《石头书》一文则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隐藏着秘密, 要揭开这些秘密就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 认真地思考, 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一片美的叶子》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从对叶子外形的美写到其内在的美, 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这一心路历程。复习时, 可结合课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 让学生汇报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三、学习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方法。在表达方式的复习上, 可对板块中的不同课文各有侧重。如《石榴》可重点赏析描写石榴熟透的片段, 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石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同时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片美的叶子》主要应让学生体会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篇章上, 可侧重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根据地点的变换组织材料以及《石榴》中按植物生长过程描写植物的方法。
四、用心记录自己的发现。本板块的习作训练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可以写冬天的松树、水仙花等植物, 冬天的蛇、麻雀等动物, 也可以写雪花、冰凌花等冬天特有的景物, 还可以写冬天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等人物。要求细细观察所写对象, 并有感受和思考。
第三板块奇丽的想象世界
我们可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童话主角的《蒲公英》《小露珠》, 以说明道理为主的童话《三袋麦子》, 以及侧重于知识介绍的童话《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组成童话单元, 并将神话故事《哪吒闹海》纳入其中 (对小学生来说, 《哪吒闹海》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奇特的童话故事) 。复习这一板块时, 可根据童话的特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进入童话世界。可通过启发谈话把学生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 引导学生一同回顾本学期学的童话故事。
二、感受童话情趣。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最有趣, 哪个情节最有意思, 以此帮助学生回忆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并感受童话的五彩缤纷, 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
三、对话童话人物。可让学生说说最喜爱哪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以及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选一位文中的童话人物, 说说想对他说些什么。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童话角色的理解。
四、创编童话故事。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童话以及平时所读的童话故事概括出童话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幻想丰富奇特、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题目, 如《小小树叶船》《大老虎和小灰兔》《小音符漫游记》《云娃娃变魔术》《勇敢的小溪》等, 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编写一个童话。
第四板块生活告诉我
本板块由课本中的生活故事组成, 包括《掌声》《金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课文。对于这组课文, 可以以感受生活为线索来安排复习任务。
一、感受生活的温暖。《掌声》一课记叙了身患残疾、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 鼓起生活的勇气, 走出生活的阴影, 最后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我们可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回忆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帮助的事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感悟生活的真谛。《金子》这个关于淘金者彼得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必须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道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应该脚踏实地。
三、体会生活的滋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根据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编写而成的, 作者想象了诗人王维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 表达了王维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根深蒂固的亲情。
四、领悟生活的哲理。针对本板块三篇课文的特点, 可将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集中出示。如《掌声》中的“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金子》中的“五年以后, 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等等。对于这类以感悟生活为重点的文章, 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
五、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在写作方法的复习上, 可引导学生梳理三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将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听到的, 或是经历过的生活故事, 说说这些故事带给自己的生活启迪。
第五板块像他们那样闪亮
可将《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军神》和《孙中山破陋习》五篇课文放在一起, 组成名人故事板块。
一、感受人物的神采。让学生回顾本学期认识了哪些名人,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二、提炼人物的品格。在充分感受人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提炼出人物的品格。如王子普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创造的品格;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孙中山敢于跟封建思想作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从文中选取描写人物的典型段落, 如《军神》中沃克医生在做完手术后与刘伯承的一段对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雷奈克发明听诊器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并懂得写人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写。
四、描写熟悉的人。让学生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 如妈妈、老师、同学等, 要求选一件事来写, 初步学习一人一事的写法。
篇4: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篇5: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能够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1、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2、能够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手里拿的是一副拼图,(拼图是蝴蝶)图上到底是什么呢?谁愿意到前边来拼一拼?(生拼)你拼的真快,你是怎样想的拼的这样快?
二、探究新知
现在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蝴蝶和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告诉你们,在数学的图形王国里有很多蝴蝶的亲属,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那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一下。(介绍多媒体出示的对称图形)有捕蚊子的小能手蜻蜓,有晶莹剔透的雪花,色彩艳丽的花朵,这一位我们在语文课上已经认识了,谁能替老师介绍一下?对,他是达q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不过是两个。还有对称的叶子,中国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和剪纸。哎呀,他们大小不同,样子也不同,怎么是亲戚呢?现在你们观察一下,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汇报)这些图形如果对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来试一试。(师对折)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对称的世界,学习关于对称的知识。孩子们,看了这些对称图形你觉得对称图形看起来怎么样?(生汇报)
我们用眼睛发现了美,下面就让我们用双手来创造美。老师想剪一个对称图形,怎样剪才能剪好,剪得两边一样呢?和同桌商量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一会儿告诉老师。(生汇报师剪)你们想不想剪?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好了,快快动手吧。(生剪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来看,我们剪的这些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线把对称图形分成两部分,如果沿着这条线对折,两部分就会完全重合,我们给这条线起个名字,叫对称轴,我们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师示范画)给你剪的对称图形画上对称轴。
课间活动《粉刷匠》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的.小脑袋一定更灵活了,那你快点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呢?(生汇报)老师也想到一个,正常人的身体也是对称的。你能不能摆出一个姿势从正面看是对称图形?先摆给同桌看一看。(生活动)谁能到前边来摆一摆?
除了这些,对称还在绘画、工艺品、建筑等方面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美丽的图片。(多媒体放映图片师介绍)
三、新知运用
1、孩子们,关于对称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有一些图形快要考考你们,(多媒体出示)这些图形就藏在数学书的68页,先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再画对称轴。(五角星的对称轴有5条,明确一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能有2条、3条、4条、5条或者更多条)
2、对称轴你们会画了,有几个老朋友想请你们帮忙。看他们有什么要求。------我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长方形、圆)每个小组都有一组这样的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找到对称轴后给同组的人看一看。(生汇报)
3、今天还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他们是谁呢?只要你画出他的另一半就知道了。(生画并订正)
四、总结提高
篇6: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
1.3个千、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2.8203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其中2在()位上,表示()个()。
3.59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答案提示:
(1)3016;三千零一十六
(2)4;千;百;二;百
(3)598;600
1.2
认识一万
1.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________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千米。
2.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3.好朋友,手拉手(连线)。
八百零九
8009
8个千和9个十
八千零九
8090
8个千和9个一
八千零九十
809
8个百和9个一
答案提示:
(1)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1392000,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139.2万。
(2)9999;10000。
(3)
八百零九
8009
8个千和9个十
八千零九
8090
8个千和9个一
八千零九十
809
8个百和9个一
1.3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一填
3764
1900
809
9973
5720
495
4890
(1)在上面的七个数中,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
(2)比5000小的数有:
(3)最接近10000的数是:
(4)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
2.将下面各数按顺序排列。
(1)6320
6230
6032
603
6203
()<()<()<()<()
(2)8390
2983
3892
3928
2398
()<()<()<()<()
3.给下列商品的价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编上序号。
电视机
电冰箱
手机
洗衣机
摩托车
2530元
3280元
1850元
2350元
5200元
()
()
()
()
()
答案提示:
1.(1)3764
4890
(2)
3764
1900
809
495
4890
(3)9973
(4)9973>5720>4890>3764>1900>809>495
2.(1)603;6032;6203;6230;6320
(2)2398;2983;3892;3928;8390
3.32541
1.5
估算
1.估算一下6008-3899时,6008的近似数是(),3899的近似数是(),估算的结果是()。
2.算一算
(1)4003-1202
(2)5003-3250
(3)6001+5089
(4)4030+5096.3.胶州湾海底隧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面部分海拔3950米,下面部分海拔2305,两个部分距离约为()米。
答案提示:
1.6000;4000;2000
2(1)3000;(2)2000;(3)1000;(4)9000
3.2000
1.6
解决问题
1.山西五台山最高处海拔约为3061米,河北小五台山最高处海拔约为2882米,两山最高处海拔大约相差多少米?
2.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3倍,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5倍,千位上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1,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3.小明带30元,最多可买多少盒铅笔?
答案提示:
1.200
2.6512
3.8
1.7
整理与复习
1.2348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6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468○486
989○1001
6198○6186
725○720
1028○356
5050○5100
3.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1)276+100=376
(2)538-200=338
276+98=□
538-198=□
答案提示:
(1)2;3;4;8;4605
(2)
<;<;>;>;>;<
(3)
374,;340
第8课时
学会购物
1.文具店有一种钢笔,8支一盒,每盒24元。如果零售,每支钢笔4元。张老师想为班级同学购买36支钢笔。张老师怎样购买才最省钱?
2.小丽的爸爸要买7条毛巾和5双拖鞋,怎样买花钱最少?
答案提示:
(1)先买4盒,再买4支。
24×4+4×4=112(元)
张老师先买4盒,再买4支。这样最省钱。
(2)3+3+1=7(条)
3+2=5(双)
10×2+5+25+18=68(元)
2.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口算。
20×6=
4×30=
90×7=
500×2=
60×6=
9×20=
100×4=
300×8=
30×3=
300×3=
2.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1)
5个20连加,和是多少?
(2)
600乘3,积是多少?
(3)一个数是300与9的积,它是多少?
3.应用题。
(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修60米,修了9天,共修好了多少米?这时再修80米就可以修完整条水渠,水渠全长多少米?
(2)学校买来6套办公桌,每套办公桌200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3)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2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
答案提示:
1.120
120
630
1000
360
180
400
2400
900
2.(1)20×5=100;(2)600×3=1800;(3)300×9=2700。
3.(1)依题意得
60×9=540(米)
答:共修好了540米。
540+80=620(米)
答:水渠全长620米。
(2)依题意得
200×6=1200(元)
答:一共花了1200元。
(3)192×5<200×5=1000
答:小宁5分钟打不完。
2.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1.选择题。
(1)任何数和1相乘的积都是()。
A.0
B.1
C.本身
(2)4350()435+0
A.<
B.>
C.=
(3)108×5()108+5。
A.﹥
B.﹤
C.=
(4)34×5的积中()。
A.有1个0
B.有2个0
C.没有0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A.700米 B.10米
C.无法确定
2.直接写得数。
70×4=
90×6=
21×4=
900×8=
0×100=
29×1=
6×11=
22×3=
7×400=
9×200=
3.竖式计算。
32×3= 213×3=
242×2=
44×2=
122×4=
311×2=
212×3=
312×2=
412×2=
答案提示:
1.CBAAC。
2.70×4=
280
90×6=540
21×4=84
900×8=
7200
0×100=0;29×1=
6×11=66
22×3=66
7×400=
2800
9×200=1800。
3.96;639;484;88;488;622;636;624;824。
2.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1.选择题。
(1)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3
B.4
C.3或4
(2)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A.10
B.110
C.20
2.判断题。
(1)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2)□2×9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3)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4)12×0=12。
()
(5)300乘5的积末尾有两个0。
()
(6)1×2×3×4×5×6×7×8×9×0的积比0+1+2+3+4+5+6+7+8+9的大
()
(7)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3.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4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提示:
2.CB
2.×,√,√,×,√,×,×
3.243×3=729(千克)
答:这头野牛的体重是729千克。
2.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解答
(1)小华从家跑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15米,小华家到体育场有多远?
(2)每个书柜可存书325本,现有1000本书,用3个书柜来存,能存下吗?
(3)新星林场今年栽杨树155棵,栽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今年栽了多少棵松树?
2.(1)实验小学的678名同学分5批去参观科技展,前四批每批去了148人,最后一批去了多少人?
(2)三年级同学收集废饮料瓶,三(1)班收集了143个饮料瓶,三(2)班收集的废饮料瓶比三(1)班的4倍还多50个。三(2)班收集了多少个废饮料瓶?
3.思维扩散
312+314+316+318+320+322+324
=()×()
=()
答案提示:
1.(1)15×4=460(米)
答:小华家到体育场有460米。
(2)325×3=975(本)
975<1000
答:不能存下。
(3)155×5=775(棵)
答:今年栽了775棵松树。
2.(1)148×4=592(人)
678-592=86(人)
答:最后一批去了86人。
(2)143×4=572(个)
572+50=622(个)
答:三(2)班收集了622个废饮料瓶。
3.312+314+316+318+320+322+324
=(318)×(7)
=(2226)
2.5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判断题
(1)0乘3小于0乘7。
()
(2)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3)一个两位数加上0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4)一个乘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中间也有几个()
2.选择题
(1)405×﹙
﹚时,积一定是四位数
A.0
B.1
C.3
(2)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
﹚
A.125+8
B.125-8
C.125×8
(3)102×4﹙
﹚306×5
A.<
B.>
C.=
(4)与108×2不相等的算式是()
A.108+108
B.2×108
C.108+2
3.应用题
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6头牛的体重,大象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答案提示:
1.×,×,√,×,2.CCAC
3.6x605=3630(千克)
答:大象的体重有3630千克。
2.6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填空题。
(1)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2)25的4倍是(),24的5倍是()。
(3)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4)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5)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
2.在○填上“>”、“<”或“=”。
304×5 1520 657×0 567
550×6 6×550
240×2 80×6
670×0 670+0 150×7 1000
590×6 500×7 205-0 205×0
3.脱式计算。
300×2+700 140×5-300
206×(5+3)
=
=
=
=
=
=
答案提示:
1.(1)本身;本身;0。
(2)100;120。
(3)12。
(4)80x9=720;90x8=720。
(5)
11:05。
2.=,<,=,=,<,>,>,>。
3.1300,400,1648。
2.7
估算
1.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长约6299千米,比黄河长835千米,黄河大约长多少千米?
2.(1)估算418×6时,可以把418看做()。
A.400
B.410
C.420
(2)估算398×3时,把398看做()。
A.400
B.300
C.390
(3)我们估算49×6时,把49看成()。
A.40
B.45
C.50
(4)估算79×2时,把79看作□比较合适。□内应填()。
A.80
B.70
C.75
(5)估算72×6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A.大
B.小
C.相等
3.估算:
12×5≈
53×6≈
77×8≈
49×4≈
61×7≈
38×9≈
121×3≈
297×7≈
301×5≈
答案提示:
1.5500(千米)。
2.AACAB。
3.50;300;640;200;420;360;360;2100;1500。
2.8
解决问题
1.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月球上一昼夜相当于地球的28天,算一算,如果嫦娥三号搭载的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上度过3天,这段时间相当于地球时间的多少天?
2.编“中国结”,编一个“中国结”要用85厘米丝绳。
(1)编5个这样的“中国结”要用多长的丝绳?
(2)小刚准备了5米丝绳,够吗?
3.伊利运河是一条位于美国的运河,全长584千米,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比伊利运河的3倍还长42千米。京杭大运河全长多少千米?
答案提示:
1.84
2.(1)425厘米;
(2)425厘米=4.25米
4.25<5
够用
3.3.584×3+42=1794(千米)
2.9
整理与复习
1.判断
(1)3×8的积再加上3,等于3×9的积。…………………………………()
(2)283与9的乘积至少是2700。…………………………………………()
(3)小红有8支铅笔,小丽有4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支数是小丽的4倍。…()
(4)一辆大客车能坐58人,3辆大客车至少能做180人。………………()
(5)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结果一定是两位数
。……………………()
2.选择
(1)5×40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A.1
B.2
C.3
(2)要使26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3
B.4
C.5
(3)妈妈带4张20元和1张100元,购买一件售价()元的衣服。
A.418
B.185
C.178
(4)哪题的得数在500~600之间。()
A.54×9
B.288×2
C.203×3
(5)在80×7<65×□中,□里最大能填()。
A.7
B.8
C.9
3.应用题
(1)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2015年有多少天?
(2)
学校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94本,还剩多少本?
(3)
小张加工了
102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谁加工的多,多多少?
(4)
一篇文章有1000字,小李每分钟打120多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5)
学校运来3车水泥,每车180袋。用去320袋,还剩多少袋?
答案提示:
1.√;×;×;×;×;
2.CBCBC
3.(1)52×7+1=365(天)
答:2015年有365天。
(2)204×3-394=218(本)
答:还剩218本。
(3)6×16=96<102
102-96=6
答:小张加工的多,多6个。
(4)120×8=960<1000
答:不能。
(5)180×3-320=220(袋)
答:还剩220袋。
3.1
认识平移
1.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2.判断:
(1)正常行走的时钟,属平移现象。
(2)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象。
3.看图做题。
(1)把图中长方形向北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西平移5格。
答案提示:
1.平移:1
旋转:2
2.×√
3.3.2
认识旋转
1.选择
(1)左边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后,不能得到右边图形的是()。
(2)下面()是顺时针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
2.判断。
(1)抽打陀螺时陀螺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方向盘的运动不是旋转现象。()
(3)随着风车的转动,叶片会越来越小。()
(4)转椅的升降运动是旋转现象。()
3.在旋转现象下面画“√”。
答案提示:
1.CA
2.√×××
3.(1)(3)(4)画“√”。
3.3
认识轴对称图形
1.填空。
(1)对折后能够完全()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有些三角形()轴对称图形有些三角形()轴对称图形。
(3)长方形、正方形()轴对称图形。
2.选择。
(1)
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作图
(1)把方格纸上的小船图向右平移8格。
(2)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答案提示:
1.(1)重合:(2)
是;不是
(3)都是
2.(1)B(2)AC
3.3.4
有趣的剪纸
1.下面哪些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1)
(2)
(3)
(4)
2.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填空。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答案提示:
1.(1)(2)是;(3)(4)不是。
2.是;是;不是
是;不是;是。
3.(1)相等;(2)4条;2条。
4.1
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0×()=300
(2)
()×9=810
(3)()÷5=100
(4)小敏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320末尾的0忘记了,得到的商是8,正确的商应该是()。
2.直接写得数。
8÷2=
80÷2=
800÷2=
630÷7=
540÷6=
280÷4=
320÷8=
450÷9=
3.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图书室新买了480本图书,平均放在4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图书?
(2)40名同学参加400米接力赛,每4名同学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李师傅将一根120米长的电线剪了3次,分成了同样长的若干段,每段长多少米?
答案提示:
1.(1)6
(2)90
(3)500
(4)80
2.4
400
3.(1)120
(2)10
(3)30
4.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填空题。
(1)被除数是96,除数是3,商是()。
(2)48是4的()倍;39是3的()倍。
(3)24里面有()个2;3的()倍是639。
(4)把6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还余()。
(5)有32支铅笔,每名同学发3支,最多可以发给()名同学,还剩()支。
2.在○里填上“>”“<”或“=”。
36÷3○10
9○90÷3
80÷2○41
400÷8○500÷5
300÷6○300÷5
30○60÷3
69÷3○30
99÷3○66÷2
3.应用题。
(1)谁买的台灯价钱便宜一些?
(2)建筑工地运来46袋水泥,每辆手推车一次只能运4袋,至少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答案提示:
1.(1)32
(2)
(3)
213
(4)11
(5)10
2.>
<
<
<
<
>
<
=
3.(1)
88÷4=22(元)
96÷3=32(元)
22<32
李阿姨买的台灯便宜一些。
(2)
46÷4=11(次)……2(袋)
11+1=12(次)
4.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1.解决问题。
(1)
明明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多少个?
(2)
丽丽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多少个?
2.回答下列问题。
奶奶:“我今年65岁。”
小强:“我今年5岁。”
(1)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多少倍?
(2)明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多少倍?
3.填空。
答案提示:
1.(1)96÷4=24(个)
答:明明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24个。
(2)96÷6=16(个)
答:丽丽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16个。
2.(1)65÷5=13
答: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13倍。
(2)65+1=66(岁)
5+1=6(岁)
66÷6=11
答:明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11倍。
3.1
4.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在除法算式A÷9=B……C中,B和C都是一位数,A最大是多少?
2.有89个苹果,每8个装一盘,需要多少个盘子来装?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每组至少4人,最多能分多少组?
4.在算式12÷()=()……()中,不同的余数有几个?
答案提示:
1.9×9=81
81+8=89
答:A最大是89。
2.89÷8=11(个)……1(个)11+1=12(个)
答:需要12个盘子来。
3.31+28=59(人)
59÷4=14(组)……3(人)答:最多能分14组。
4.12÷5=2……2
12÷7=1……5
12÷8=1……4
12÷9=1……3
12÷10=1……2
12÷11=1……1
不同的余数有5、4、3、2、1,共5个。
4.5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应用
1.口算。
10÷5=
12÷4=
32÷4=
59×0=
50×7=
0÷6=
28÷7=
56+0=
30÷6=
150÷5=
350÷7=
720÷9=
2.列式计算。
(1)
56是7的多少倍?
(2)
42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应用题。
(1)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8人,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2)菊花有36朵,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
(3)有3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块?
(4)6个小朋友吃18个桃子,平均每人吃多少个?
答案提示:
1.2;3;8;0;350;0;4;56;5;30;50;80;
2.(1)8倍
(2)商是8,余数是2
3.(1)95÷8=11……7
答:至少需要12张桌子。
(2)36÷9=4
答:每个小朋友分到4朵。
(3)30÷6=5
答:每个同学可以分到5块。
(4)18÷6=3
答:平均每人吃3个。
4.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与验算
1.填空。
(1)133的5
倍是(),942
是3的()倍。
(2)从345
里连续减去()个7,还余下2。
(3)784÷2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4)
□65÷4,商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的()倍。
(6)在“()”里填上“>”、“<”或“=”。
160÷8
()80÷4
100÷5
()100÷50
360÷4÷3()
360÷9
784÷8()
900÷9
2.判断。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2)
73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只可填7和6。()
3.选择。
(1)555÷□的商是三位数,□里填的数最大是()。
①6
②5
③4
④3
(2)632÷6商约是()。
①100
②90
③50
(3)
一个数除以6,商是28,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①168
②180
③173
④163
答案提示:
1.(1)
665;314。
(2)
49。
(3)三;百。
(4)9;4。
(5)
111。
(6)
=;>;
<;<。
2.(1)
×
(2)
×
3.(1)②;
(2)①;
(3)③。
4.7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选择。
(1)
玩具厂生产了986架玩具飞机,每8架装成一箱。这些玩具飞机可以装()箱?还剩下()架?
A、123,2
B、124,2
C、125,1
D、126,1
(2)老师带了225元去商店买笔记本,每本笔记本需要2元,老师一共可以买()本笔记本,还剩()元呢?
A、110,1
B、111,2
C、112,1
D、113,1
2.竖式计算。
635÷6=
198÷5=
276÷9=
288÷5=
298÷3=
367÷4=
197÷3=
343÷6=
3.应用题。
(1)
学校买了366盆花想要摆在学校门口,如果摆成图案,每个图案需要4盆花,那么一共可以摆出多少个图案?还剩多少盆花?
(2)
有126名同学想要在本周日去博物馆参观,大家打算分2批去,那么,每一批有多少名同学?
答案提示:
1.AC
2.105……5;39……3;30……6;57……3;
99……1;91……3;65……2;57……1。
3.(1)解:依题意得
366÷4=91(个)……2(盆)
答:一共可以摆出91个图案;还剩2盆花。
(2)解:依题意得
126÷2=61(名)
答:每一批有61名同学。
4.8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或商中间有0)的笔算
1.填空。
2.判断
(1)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也有0。()
(2)
808÷4的商是两位数。()
(3)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3.应用题。
(1)小丽做了320朵花,每4朵放一盒,可以放多少盒?
(2)学校图书室买来208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提示:
1.101
401
204
2.√×√
3.(1)320÷4=80(盒)
答:可以放80盒。
(2)208÷2=104(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放了104本书。
4.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笔算
1.口算。
700÷2=
400÷2=
800÷4=
900÷3=
500÷2=
600÷4=
700÷5=
900÷6=
800÷5=
600÷5=
2.填空。
(1)420÷3,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
(2)360÷2的商是()。
(3)一个数除以4,商是40,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4)706除以7的商的末尾有()个0。
3.金星圆珠笔厂生产了965支圆珠笔,每8支装一盒,至少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答案提示:
1.350;200
200;300
250;150
140;150
160;120
2.(1)百;140;(2)180;(3)163;(4)2
3.解:依题意得
965÷8=120(个)……5(个)
答:至少需要121个包装盒。
4.10
解决问题
1.假如你参加招聘会,你会选择下面哪家公司?为什么?。
2.金星小学4位教师带领174名同学去科技馆参观,如果每辆车限乘25人,租7辆车够吗?
3.河北省吴桥县是世界上著名的“杂技之乡”,某旅行社推出“杂技之乡——吴桥一日游”的出游方案:成人每人140元,儿童每人50元,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
(1)成人6人,儿童4人,怎样买票合理?
(2)成人4人,儿童6人,怎样买票合理?
答案提示:
1.解:
660÷8×5=16.5(元)
750÷8×6=15.625(元)
答:甲公司合适,每小时工资较高。
2.解:依题意得
(174+4)÷25=7.12
答:不够。
3.(1)解:依题意得
10×100=1000(元)<6×140+4×50=1040(元)
答:买10张团体票合理。
(2)解:依题意得
10×100=1000(元)>4×140+6×50=860(元)
答:买4张成人票,6张儿童票合适。
4.11
整理与复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2)、60÷3=(),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3)、把4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4)、有73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班的小朋友,每班分()个,还剩()个。
(5)、()÷5=14……3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4÷2=()
A、23 B、32 C、5
(2)、88除以7,商是(),余数是()。
A、11……11 B、12……4 C、13……3
(3)商是16,除数是3,余数是2,被除数是()。
A、22 B、50 C、35
(4)94÷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A、十位 B、个位
(5)72÷6()72÷3
A、> B、< C、=
3.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
(1)84÷2÷2=84÷2()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72÷2的商与72÷3的商大小相等。()
(4)60÷3的商是2。()
(5)()÷3=31……(),两个括号里只能填65和2。()
答案提示:
1.(1)11
(2)20;十;两
(3)14
(4)36;1
(5)73
2.BBBAB
3.×√×××
5.1
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你知道()里应填几吗?
()-24×5=17
96÷3+()=50
()×2+10=36
()÷2-10=36
3.学校买了3个同样的教学光盘,共花了72元,又买了一个足球花了54元。
(1)买一个教学光盘和一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足球和教学光盘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答案提示:
1.(1)37×3+5+37=153(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
(2)37+5=42(人)42÷3=14(人)14+37=51(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
2.137;18;13;92
3.(1)72÷3+54=78(元)
答:一共需要78元。
(2)54-72÷3=30(元)
答:足球和教学光盘的单价相差30元。
5.2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在○里填上“>”“<”或“=”。
80÷2+6○80÷(2+6)
590-35÷5○(590-35)÷5
60÷2÷3○60÷(2×3)
98-18×2○(98-18)×2
2.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3.一筐苹果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有3篮苹果。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提示:
1.>>=<
2.(35+10)×6
=45×6
=270(台)
答:现在有
270
台电脑。
3.(60-38)×3
=22×3
=66(个)
答:3篮苹果一共有66个。
5.3
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
1.计算。
394+406÷7
576÷8÷6
301+132-355
624÷(2×3)
(601-346)÷5
264×3÷9
2.兰兰、玲玲和芳芳三人合买照相机,平均每人大约应准备多少钱?
3.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均匀地栽了416棵菊花,4个角上各栽了一棵,每边有多少棵菊花?
答案提示:
1.452
2.265÷3≈90(元)
答:平均每人大约应准备90元。
3.416÷4+1=105(棵)
答:每边有105棵菊花。
5.4
练习
1.填一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或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2)在计算(782-700)÷7时,要先算(),再算()法。
(3)86加上14,和是(),再除以5得(),算式是
()。
2.在里填上“<”
“>”
或
“=”.48÷4×2
48÷(4×2)
64÷8-4
64÷(8-4)
120-38-42
120-(38+42)
78+12×3
(78+12)×3
3.计算。
69÷(99-96)
(74+16)÷9
8×(59-31)
(142-63)×7
65-8+45
106÷2×6
4.找妈妈。(用线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72÷(63-55)
200
4×(36+14)
(59-24)÷5
5.解决问题。
明明有一本作文书共265页,已经看了120页,剩下的需要5天看完,剩下的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提示:
1.填一填。
(1)从左往右,小括号里
(2)小括号里的减法,除
(3)100,20,(86+14)÷5
2.>,<,=,3.计算。
69÷(99-96)
(74+16)÷9
=69÷3
=90÷9
=23
=10
8×(59-31)
(142-63)×7
=8×28
=79×7
=224
=553
65-8+45
106÷2×6
=57+45
=53×6
=102
=318
4.找妈妈。(用线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72÷(63-55)
200
4×(36+14)
(59-24)÷5
5.(265-120)÷5
=145÷5
=29(页)
答:剩下的每天要看29页。
6.1
认识周长
1.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
(1)
(2)
(3)
(4)
(5)
2.要在下面半圆形花坛的周围装上护栏,你能算出护栏的总长吗?
3.先测量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算出周长。
(1)
(2)
答案提示:
1.(1)(2)(3)(4)
2.47+30=77(m)
3.(1)4+4+2+2=12cm(2)2+2+2+4+1+1=12cm
6.2
规则图形的周长
1.下面各图的周长各是多少,连一连。
2.下面是由大正方形分成4个小正方形。
3.下图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提示:
1.2.36
3.72
6.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单选题。
(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则它们的周长()。
A.长方形周长大
B.周长相等
C.正方形周长大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厘米。
A.48
B.16
C.18
(3).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8厘米
B.9厘米
C10厘米
2.判断题。
(1)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4÷2÷4=3(分米)。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
(4)一个长方形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25厘米。
(5)把一个长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3.解答题。
(1)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还差多少厘米就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提示:
1.BBB
2.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3.(1)解:6×4-20=4(厘米)
答:还差4厘米就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2)解:19.5×4=78(米)
答:它的周长是78米。
6.4
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块三角形麦地,三边的长分别是30米、40米、50米,它的周长是()米。
(2)绕着一个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二圈,一共走了()米。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合()分米。
(4)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把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处)
长
方
形
长
宽
周长
正
方
形
边长
周长
3.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一样。
()
(2)用一根铁丝先围成一个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
(3)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
(4)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5)一个操场的周长是400厘米。
()
答案提示:
1.(1)120
(2)2000
(3)20;2
(4)6;3;18
(5)20
2.长
方
形
长
宽
周长
正
方
形
边长
周长
3.×√×××
6.5
室外测量
1.把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下面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1)用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用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儿童书店新到一批故事书,第一天卖出1482本.第二天卖出765本,还剩518本。这批故事书有多少本?
3.华师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0米、宽50米.小美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美一共跑了多少米?这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答案提示:
1.(1)12
(2)2n+2
2.解:1482+765+518=2765(本)
3.解:(400+50)×2×2
=450×2×2
=1800(米)
400×50=20000(平方米)
20000平方米=2公顷
答:小美一共跑了1800米,这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2公顷。
7.1
认识吨、吨与千克的换算
1.选择题。
(1)7吨()7000千克
A.>
B.﹤
C.=
(2)8000千克()8千克
A.>
B.﹤
C.=
(3)4吨()5001千克
A.>
B.﹤
C.=
2.口算。
2吨600千克=()千克
4200千克=()吨()千克
7吨38千克=()千克
4吨500千克=()千克
1005克=()千克()克
3.列式计算。
(1)8个500克是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把2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千克?
4.解决问题。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一辆卡车装运80袋水泥,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工人叔叔把机器装在限重4吨的卡车上,每行放4台,放了3行。每台机器重300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吗?
(3)建材商店有水泥3000吨,运了4天,还剩600吨,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答案提示:
1.CAB
2.2600;4;200;7038;4500;1;5
3.(1):500×8=4000(克)
4000(克)=4(千克)
(2):2吨=2000千克
4.(1)2000÷5=400(千克)
50×80=4000(千克)
4000千克=4吨
答:共重4000千克,合4吨。
(2)卡车上一共放了:4×3=12(台)
12台机器一共重:
300×12=3600(千克)因为3600千克<4吨
所以没有超过。
答:没有超过。
(3)先求出4天运的吨数:3000-600=2400(吨)
再求出每天运的吨数:2400÷4=600(吨)
答:600吨。
7.2
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质量
1.我会填。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3)5吨=()千克 8000克=()千克
()千克=9吨
3吨80千克=()千克 9600千克=()吨()千克
(4)5千克里面有()个1千克,40千克里面有()个5千克。
(5)一袋食盐重500克,4袋这样的食盐重()千克。
2.我是小法官。
(1)一箱梨重10千克,10箱梨重1吨。
()
(2)常见桥头上有“
”这样的标志,表示桥的最大承重量是20吨。
()
(3)千克和米都是质量单位。
()
(4)一个鸡蛋约重60千克。
()
(5)一个物体的质量用“克”作单位,另一个物体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不相同。
()
3.我会选。
(1)下面单位中,不是质量单位的是()。
A.千米 B.克 C.吨
(2)蓝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估计一头蓝鲸的质量应该用()作单位。
A.克
B.千克
C.吨
(3)3吨大米与3000千克铁比较,()重。
A.大米
B.同样
C.铁
(4)亮亮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10()。
A.克 B.千克
C.吨
(5)一个铅球重4千克,一个乒乓球重4克,一个铅球比一个乒乓球重()克。
A.3996
B.3960
C.3600
答案提示:
1.(1)克 千克 吨 1000
(2)千克 克 千克 千克 吨 千克 克 吨
(3)5000 8 9000 3080 9 600
(4)5 8
(5)2
2.(1)×(2)√(3)×(4)×(5)×
3.(1)A(2)C(3)B(4)C(5)A
7.3
运输方案
1.要把30吨钢材从甲地运往乙地,有三种车型供选择。(只选用一种车运)
2.春节前,春光蔬菜基地要把4吨黄瓜运到某省会城市。根据下面的信息,制订一个运送黄瓜的方案。
(1)计算4吨黄瓜能装多少箱。
(2)制订运输方案。
3.50吨货物用载重6吨的卡车来运。
(1)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2)需要这样的一辆卡车几次运完?
答案提示:
1.方案一:租用载重5吨的车。
租车辆数:30÷5=6(辆)
租车费用:650×6=3900(元)
方案二:租用载重6吨的车。
租车辆数:30÷6=5(辆)
租车费用:800×5=4000(元)
方案三:租用载重8吨的车。
租车辆数:30÷8=3(辆)
······6(吨)
3+1=4(辆)
租车费用:1000×4=4000(元)
比较三种方案,选(方案一)最合算。
2.(1)4吨=4000千克 4000÷10=400(箱)
答:能装400箱。
(2)方案一:租能装60箱黄瓜的车。
租车辆数:400÷60=6(辆)
······40(箱)
6+1=7(辆)
第一天租(5)辆,第二天租(2)辆。
方案二:租能装80箱黄瓜的车。
租车辆数:400÷80=5(辆)
第一天租(4)辆,第二天租(1)辆。
3.(1)50÷6=8(辆)
······2(吨)8+1=9(辆)
答:需要9辆车。
(2)50÷6=8(次)
······2(吨)8+1=9(次)
答:需要9次。
8.1
图形规律
1.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阳光小区在人行道的右侧挂上了彩色气球(两端都挂)。
(1)已知该人行道长96米,每30厘米挂一个气球,一共需要挂多少个气球?
(2)如果气球是按照“2红2黄”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的,那么两种颜色的气球各需要多少个?
2.某商场楼前安装了一串彩灯,按照2黄、3红、1绿的顺序排列。
(1)第10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前100盏彩灯里共有多少盏黄灯?多少盏红灯?多少盏绿灯?
3.三(1)班共有学生47名,这47名学生从前往后排成一条队伍。现在老师让大家按1,2,3,4,1,2,3,4,······的顺序报数,那么最后一名学生应该报多少?
答案提示:
1.(1)96米=960分米 30厘米=3分米
960÷3+1=321(个)
答:一共需要挂321个气球。
(2)2+2=4(个)321÷4=80(组)
······
1(个)
红气球:2×80+1=161(个)
黄气球:2×80=160(个)
答:需要红气球161个,黄气球160个。
2.(1)2+3+1=6(盏)
100÷6=16(组)
······4(盏)
答:第100盏彩灯是红色的。
(2)黄灯:16×2+2=34(盏)
红灯:16×3+2=50(盏)
绿灯:16×1=16(盏)
答:共有黄灯34盏,红灯50盏,绿灯16盏。
3.47÷4=11(组)
······
3(名)
答:最后一名学生应该报3。
8.2
搭配
1.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路线可以选?
2.早餐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3.学校的两位外教老师约翰和彼得要走了。
答案提示:
1.3×3=9(种)
答:有9种路线可以选。
2.2×3=6(种)
答:早餐有6种不同的吃法。
3.3×2=6(张)
答:一共要拍6张照片。
z.1
大数的认识、吨的认识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一袋大米约重25()。
(2)一块橡皮约重4()。
2.(1)这两头牛的体重和是多少千克?
(2)它们的体重和比1吨少多少千克?
3.读出或写出横线上得数。
(1)河北安新县白洋淀景区总面积达366平方千米。读作:()
(2)唐山承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预计观众将达到1500万人次。读作:()
(3)2012奶奶伦敦奥运会火炬上镂刻有八千个圆环,包含着向八千名火炬手的人生成就致敬的寓意。写作:()
(4)
青藏唐古拉车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海拔约为五千零六十八米。写作:()
4.连一连。
答案提示:
1.(1)千克(2)克
2.(1)400+300=700(千克)
答:这两头牛的体重和是700千克。
(2)1吨=1000千克
1000-700=300(千克)
答:它们的体重和比1吨少300千克。
3.(1)三百六十六
(2)
一千五百
(3)
8000
(4)
5068
4.z.2
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
1.口算。
60×8= 64÷2=
700×9=
42×2=
150÷3=
400÷5=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2)126×8的积与126×2×4的积相等。
()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
()
(4)0×8=0÷8。
()
3.下面是刘阿姨家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情况。
土豆
黄瓜
西红柿
7平方米
91平方米
784平方米
(1)黄瓜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多少倍?
(2)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多少倍?
4.一捆铁丝,用去25米,剩下的比用去的4倍还多8米。这捆铁丝一共长多少米?
5.在宾馆的238个房间里摆花,每个房间里,需要摆3盆花。
(1)现在有700盆花,够吗?
(2)每个房间里需要摆2个杯子。500个杯子够吗?
6.一大袋奶糖和一小袋奶糖共有36块,大袋的块数是小袋的2倍,两种包装袋的奶糖各有多少块?
答案提示:
1.480 32 6300 84 50 80
2.(1)×(2)√(3)√(4)√
3.(1)91÷7=13
答:黄瓜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13倍。
(2)784÷7=112
答: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112倍。
4.25×4+8=108(米)
108+25=133(米)
答:这捆铁丝一共长133米。
5.(1)238×3=714(盆)
714>700
答:700盆花不够。
(2)238×2=476(个)
476<500
答:500个杯子够了。
6.小袋:36÷(1+2)=12(块)
大袋:12×2=24(块)
答:小袋奶糖有12块,大袋奶糖有24块。
z.3
四则混合运算、探索乐园
1.找出前面两幅图的规律,“?”处应填
______。
2.图A中的圆圈内填的是6个不同的自然数,而且每个数都是上一行相邻两数之和.按此规律,在图B中的圆圈内填不同的自然数。
3.填出下面各题所缺的数。
4.将1~8分别填入下边的圆圈,使得图形中用线段连接的两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差恰好为1~7七个数字,则位于中间横线上的四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和最大是多少?
5.找规律填数。7、17、27、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规律填数。20、22、2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规律填数。17、23、29、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规律填数。
(1)13,20,______,34,______,______
(2)7,16,______,34,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1.35
2.3.4.5.47
6.28
7.41
8.27
48;
z.4
图形的运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三个边长都是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分米。
(3)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上一条宽的长度,正好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4)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处)
A.B.C.D.E.F.是轴对称图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3.选择
(1)长方形的周长÷2=()。
A.边长×2
B.长×2
C.长+宽
(2)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比长短8厘米,周长是()厘米。
A.(20+8)×2
B.(20-8)×2
C.(20-8+20)×2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相比,()。
A.长方形的长
B.正方形的长
C.一样长
4.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宽14米,长比宽长6米。在菜地的四周围一圈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镜框长2米,宽1米。用一条长7米的花边能绕镜框一周吗?多多少米?
5.下面是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下一个图形的?请填出来。
答案提示:
1.(1)48
(2)32
(3)一半
(4)20
(5)12
2.ABC;DEF
3.CCC
4.(1)(14+14+6)×2=68(米)
(2)(2+1)×2=6(米)<7米;可以,多1米
相关文章:
数学三年级测试题八02-16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问题02-16
煤矿机械安全问题02-16
煤矿生产科年终总结02-16
学校安全定期检查制度02-16
煤矿安全监管问题02-16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02-16
大学部长竞选稿02-16
施工安全设施验收制度02-16
4、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