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高一作文(精选6篇)
篇1:元宵节高一作文
按中国民间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今年元宵节我在老家度过。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彩灯和五光十色的焰火,还看到了几十辆五颜六色的花车、彩车。
人群蜂涌而来,我和爸爸妈妈也挤了过去,看见一辆辆彩车从我的身边“走过”。各式各样的装饰品把车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一个个俊俏的姑娘。
正在这时,天上响起了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声音。人群纷纷不约而同仰望着上空,看见焰火在我们头上“开花”,我对妈妈说:“妈,看它们笑得多美啊!”妈妈看着我,笑了。
“过元宵喽!”一棵棵树都穿上了新衣服。每当人们从树旁走过,大树上彩灯就像一个个眼睛一闪一闪地盯着你看。一棵棵大树间都“牵着”一条条红线,红线上挂着一个一个的小灯笼,小灯笼看着人们,笑红了脸。
回到了家,爷爷已经煮好了我最爱吃的汤圆。“爷爷,为什么要吃汤圆呢?吃水饺不行吗?”爷爷笑着对我说:“当然不能吃水饺啦,我们南方人的习俗是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这时大家都围了过来,你一碗我一碗,一边说笑,一边享受着美味的汤圆。屋里充满了笑声……
这个元宵节,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那才是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篇2:元宵节高一作文
看,同学们制作的灯笼真是各式各样、别出心裁,有活泼可爱的兔子灯,有用旧日历做的菱形灯,有用宣传单做的莲花灯,更有用整个西瓜皮制作的灯笼……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活动还未开始,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围成一团,在欣赏各式各样灯笼的同时,个个都跃跃欲试争相猜灯谜。
“萤火虫(打一地名)。”“这是什么地方?”“谜底是什么?”在这个谜语前站了很多人。“应该是昆明吧?”一个小朋友望着一脸茫然的人群说道。“对,就是昆明!萤火虫是昆虫,而且自身发光,谜底肯定是昆明!”果然,这个小朋友正确猜出了谜底,得到一个精美的奖品,得意地笑了。其他同学看了,也都兴致高昂地投入到了灯谜的竞猜活动中。
篇3:高一学生作文现状与教学策略
一、高一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高一学生当中, 大概有40%以上的学生认为好作文就是文章语言优美的作文;30%左右的学生都曾按照初中老师的要求背、默过所谓的优秀作文;27%的学生说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写作。在实际作文教学中, 我们确实也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语言很是华丽, 乍一看还觉得不错, 认真读起来才发现其内容并不充实, 缺少真正的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走入了刻意追求语言华丽的误区, 没有把握写作的要旨, 以致其内容空洞、立意不高。
另外, 在教学当中笔者还发现一些学生写作目的太过于功利化, 能够把写作当作自己内心情感表达和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学生还不足10%, 大部分学生觉得写作就是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有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或是行文结构安排不当, 难以表达内心真实的观点和看法。
二、改善高一学生写作现状的教学策略
根据对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 我们教师应该对此研究出相应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首先, 针对每个学生, 建立对应的信息卡。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 不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 内心迷茫, 而教师也不了解学生。每个学生经历的教学方式不同, 写作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最好方式是建立每个学生的写作信息卡, 通过一两次的写作训练, 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掌握。再根据班级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写作弱点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其次, 制定详细的写作教学计划并做好后期的调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制定写作教学计划都是以学习的课时和教学单元进行的, 每次的写作教学计划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上一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解决, 影响写作教学。教学中实施的一些策略产生的效果也只是暂时性的, 不能够长期保持下来。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长期性, 教师应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 根据每个学生信息卡中的信息反应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尽量完善写作教学方案。
再者, 加强逻辑训练, 培养深度思维, 让学生成为有深度的思考者。背诵大量范文、死套写作模式等途径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只有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使学生从逻辑思维出发获得写作灵感, 才能真正改善学生的写作现状。一方面, 教师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引导学生打破常规、选择新的立意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培养逻辑思维。另一方面, 设置疑问, 以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才能够更好地构架文章。
最后, 鼓励和督促学生广泛阅读。针对学生不喜欢写作的情况, 教师首先应该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方面, 要加强阅读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向学生推荐读物或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教会学生理性思考, 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 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课本和读本中的专题进行探究,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前3 分钟让学生加以展示, 班内小组之间互改互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扩展阅读, 每个月进行一次“读书简报”活动, 让学生对本月的阅读进行总结, 展示阅读的成果。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高一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有足够的尊重, 多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肯定, 不直接发表负面评价, 更不能粗暴批评, 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使他们通过自己琢磨和改进, 慢慢从初中作文的写作圈套中走出来。
篇4:作文成绩提高一法
办文学小报,能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进步。学生通过自我努力,追求写作成功,从而多思考、多写作、勤投稿,作文水平在无形中得到提升。由于是自办小报,编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实际,在所属年级范围内,比较优秀的文章均可投稿,题材范围不作过多的严格要求。这样,就能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写作一篇成功的作文对自己而言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多加努力便能成功。一次成功,可以使这些学生产生对作文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他们多写多练多投,让他们更多次地体会作文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成功,并希望这种成功能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欢乐和荣耀。而在文学小报上得以发表则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对他们荣耀的小范围的宣传,所以更能强化小作者的成就感。
办文学小报,可以选树典型,从而带动一片。每个班级总有几个文学爱好者,他们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教者善加引导,少数几个文学爱好者就有可能熏陶和带动周围的一大片。比如一名特别厌学、经常逃学的同学,真正在外度过漫长的一个月零七天后,又回到温暖幸福的家庭。小作者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一时间轰动校园的纪实作品——《打工日记》,通过现身说法,向学生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家最好,父母最亲,学校最温暖的主题,并表示一定要先学好本领,然后再走上社会。这篇作品主题深刻,真实感人,教育意义深远。这位同学后来成为我们文学社团的骨干成员。同时,还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一批作文功底较好、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大家纷纷仿效,以日记为体裁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
办文学小报,可汇聚写家和吸引读者,构建校园文学阵营。出于社团发展、小报品位提升的需要,组织经常性的写作研讨会,谈写作经验,论素材收集、作文速成之法等,并开展文学大奖赛,扩大文学小报和小作家群体的影响,为学校大语文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每当成功的作文见诸报端,关注他们的每一个人其欣喜程度绝不亚于本人,同时也有许多求全责备向他们袭来,促使他们不断地向文学领域更高境界攀登。不少同学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时说,是文学小报提供了自己展示文学才华的天地,培养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
办文学小报,能引导学生进步成功,并迈向更高境界。“春雷文学社”经常与地方报刊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撰稿,参加各类全国性作文大赛,文学社成员高中三年时间里,参加各类文学大赛千余次,先后有十多篇文章参加各类文学大赛获奖。有五篇文章发表于地方性报刊上。其中“春雷文学社”成员任立锋的文章《农家女人——灵台特写》和曹燕子同学《当“官”七日》分别参加中国语文协会、中国语文报社、语文教育研究会等八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并分别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办文学小报,学生彼此借鉴砥砺,从而激发创新出奇的智慧。文学社的成员在努力探索写作技巧的同时,转益多师,相互借鉴,使得其知识面日渐拓宽,素材积累日益丰富,创新意识日益强烈,许多见解新颖大胆,许多构思前无古人,如杨甲英同学给《项链》作了续文《半杯咖啡》,通过变相地夸张,夸张的白描,塑造了玛蒂尔德急于表明自己清白无辜而又想凭借佛来思节夫人赔偿的三万六千法郎跻身上流社会的心态,讽刺辛辣,立意深刻。最后以玛蒂尔德忘记喝半杯咖啡而捶胸顿足懊悔不已作结,活画出其庸俗、势利、粗鄙。
办文学小报,能构筑校园率真为文、鲜活生动的纯朴文风。文学社“增强学生语文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校园文化交流” 的宗旨,立足于校园这块天地,反映现实,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诗歌、散文、小说、小品等等,只要有可读性,均可入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如果说撰稿者是苍鹰,文学社就是它的天空,让他们在这儿尽情翱翔。有许多同学多次涉足“春雷文学社”这方心灵的驿站,并带着他们特有的音容笑貌,或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或含蓄温婉、独抒性灵,或嘻笑怒骂、发人深省……这些小小作者在努力形成自己个性风格的同时,也形成了文学社质朴率真、亲切生动的群体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对于小小作者本人乃至今后的文学创作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当一个班级学生写作蔚然成风之时,当一个学生觉着不写就犹如骨鲠在喉而不吐不快时,当每一个学生把写作文章看成是“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时,谁还会为语文成绩难以提高而仰天长嗟?当大多数学生作文成功的同时,语文教学也必获得了成功。
但是,组织文学社,出版文学小报,偶尔为之容易,持之以恒并终有所成,绝非易事。
首先,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及践行者要有长期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渗透了成长的艰辛——组织文学社,办文学小报确实是一条充满艰辛曲折的路。
其次,要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每一名投稿的同学。一名学生投来的文章,可能从选材到立意并不是太好,而作者往往是花了大功夫、费了大气力的,因此,即使不采用,也应该对其文章从选材到立意以及今后的奋斗方向都提出诚恳的鼓励性的建议。这样,让作者感觉自己离成功只差那么一点点,于是会树立起写作的信心,为他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埋下伏笔。
篇5:元宵节800字作文高一
因为元宵节是传统节日,所以到了这一天,我家也认认真真地过起了这个节。
一大早,妈妈就开始为我们准备食物。早餐一般比较简单,重点在午饭,其隆重程度不亚于除夕的团年饭。你看,全家都动员起来了,穿好护衣,洗净手,个个上阵,连好吃懒做数第一的弟弟也来凑热闹了。妈妈和好糯米面团,我和爸爸就捏汤圆儿。妈妈用手托起一团面,掰成大小相等的两坨,两手轻轻揉捏,三两下就变成了圆圆的汤圆。爸爸搓汤圆的手艺很娴熟,一坨面在他手里像变魔术一样眨眼成了圆咕咕的汤圆儿。我的手艺虽然赶不上他们,但也还是像模像样。弟弟来了兴致,凑到跟前,看爸爸把两坨汤圆面放在手掌心滚动,他也学着合起两手掌来回滚动,可是他那小手掌哪能一次滚两个汤圆呢?我们一次只花费十几秒钟就做好了两个汤圆儿,可弟弟手掌里的两坨面怎么滚都无法成形。他着急了,干脆直接把这两坨奇形怪状的汤圆面,和我们做好的成品放到一起,这两坨瘪汤圆儿放在我们做好的汤圆当中简直就是“鸡立鹤群”。
“秋豪,你做的汤圆儿好难看!”
“你做的才难看,哼!”他虽然嘴硬,但还是觉得自己没面子,于是就去“进攻”我们做好的成品——把我们做的汤圆儿挨个儿捏瘪了。
“秋豪,等会儿你不想吃汤圆啊?自己不会做还搞破坏,弄得这么难看,谁还吃呀?”没想到他还哼哼唧唧的,像要哭了。爸爸只好说:“算了算了,我们就吃这瘪汤圆儿。”对于弟弟的顽皮,全家人都很无奈,在这大过节的,也不好说他什么。
捏好了汤圆,下一道程序就是煮汤圆了。妈妈用煤气灶炒菜,我们就用大土灶煮汤圆。我负责添柴火,爸爸负责看锅里的汤圆。锅里刚冒热气儿,弟弟就流口水了,一会儿催我赶快加柴火,一会儿催爸爸赶快把汤圆下锅,还跑去妈妈那儿告状,说:“姐姐和爸爸他们好慢,存心不让我吃汤圆。”妈妈的注意力都在炒菜上,一会儿放盐一会儿加醋的,哪顾得上弟弟在旁边唠叨,就只好嗯嗯喔喔地敷衍着。
弟弟盼呀盼,终于汤圆出锅了,妈妈的菜也炒好了。不用说菜很丰盛,鸡鸭鱼肉皆备,色香味形俱全。爸爸在门口放鞭炮,噼里啪啦还没响完,弟弟就已经迫不及待了,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儿就往嘴里送,刚起锅的汤圆可想而知是很烫的,烫得弟弟乱蹦乱跳,赶忙吐到地上,伸出舌头直哼哼,还一个劲儿用手对着嘴扇风,身子转来转去。爸爸忍不住笑了,我们全家都笑了。
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品尝着小年味儿,品尝着亲情。添汤圆时,我悄悄把包着一枚硬币的汤圆盛到弟弟碗里。弟弟吃到这枚硬币,露出惊讶的神色,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对弟弟祝福:“新年好运,健康成长!”
元宵节800字作文高一2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元宵节800字作文高一3
我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喜爱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明月如镜的中秋节,欢乐、祥和的春节,更喜爱充满乡情的元宵节。那年元宵节,适逢寒假,我随爸爸到老家做客,过了一个充满乡村浓郁气息的元宵节。
一到爷爷家,坐下不久,奶奶刚要下汤圆招待我们,谁知左邻右舍得知我们来了,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汤圆有乒乓球大小,雪白雪白的像个迷你雪球。一咬,金黄的猪油丁在口中慢慢融化,油而不腻。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快乐的时光总感到短暂,一转眼,太阳只留下最后一丝余辉。吃完晚饭后,我随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去看灯展。一进灯展大门,只见远近屋檐下挂着一盏盏红彤彤的大灯笼,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五彩缤纷的宫灯,变化无穷的走马灯,绚丽多资的`百花灯,千姿百态的动物灯……应有尽有。这万紫千红的灯景犹如无数奇葩异卉,开满了前后庭院。每盏灯的下面都挂了一条谜语,有“狼来了——猜一种水果”、“相差无几——猜一中国地名”……我们几个孩子在灯谜中穿来穿去,高兴极了。“好看的在里面呢!”爷爷把我们领进了另一间大厅。
这里的灯更精彩美观。你瞧,那“双龙戏珠”灯特别引人注目,两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分别盘在庭柱上,瞪着鼓鼓的眼珠,张着血盆大口,摇头摆尾,仿佛争着要把在它们中间的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珠吞下肚去。
一阵阵孩子的欢笑声,把我们引到了另一个景点。数十盏灯簇拥着一条绚丽多姿的大金鱼。噢,原来这是“金鱼吹泡”灯。尽管它高悬空中,却如同潜游水底一般,摇摆着美丽的大尾巴,身上的鱼鳞闪耀着金光。随着鱼鳃的掀动,金色的肚皮一起一伏,鱼嘴就会吐出数不胜数的灯光组成的“小气泡”,有趣极了。
“游太空,惊嫦娥”这组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组灯十分的大,由“月球”灯、“宇宙飞船”灯和“孙悟空”灯组成。嫦娥和玉兔站在月球上,呆呆地往下看,一艘宇宙飞船腾空而起,飞向月球,宇宙飞船上坐着三名中国宇航员,宇航员的帽子上写着大大的红色的China。彩灯转动,嫦娥披着长长的彩带翩翩起舞;孙悟空伸出大拇指,仿佛在赞美人间的伟大。
面对这么精致、美丽的彩灯,我情不自禁地问爷爷:“这些灯是谁做的?”爷爷告诉我,这是他们村里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他们村里几乎家家人家都会做灯,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都会制作精美的彩灯。
夜深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挂在空中,好象在和地上的彩灯比美,我们依然沉浸在元宵佳节的喜悦中……
元宵节800字作文高一4
提起元宵节,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就把他杀死了。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神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节了。
这就是传说,不是真的,真的元宵节起源于汉朝。印度人信佛,他们成佛的人,把他们烧成骨灰,扒一扒,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节。
唐朝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他们有宝马香车,灯楼高50米,有50000盏灯,灯楼里有20个房间,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宋朝是过五天,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过十天,从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闹花灯,耍龙,狮,放烟花,踩高跷,扭秧歌。对了,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别人家偷,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滚,我的头都滚晕了。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中国的元宵节非常好玩。
元宵节800字作文高一5
我们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大街上张灯结彩迎龙灯,晚上还要吃滑溜溜的汤圆。猜出来了吗?对,这节日就是元宵节。
每当元宵节到来那天,民间都会举行一项趣味活动——猜灯谜。人们会在街上挂满一盏盏大红的灯笼,灯笼上是一则则谜语。只要猜得出谜底,你就可以拿走这展灯笼。你可千万不要小看灯谜!这些谜面千奇百怪,有时可会让你猜上半天消耗好几个脑细胞哦!
今年这个元宵节我们学校也要举行灯谜会。一大早老师们便忙碌开了。一根根细长的铁丝把整个操场围起,铁丝上挂着的是一张张红色方形的灯谜,乍一看去就像一条长龙在蜿蜒盘旋。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呐早已从教室飞到操场上去了。
“我们猜灯谜去,祝大家成功!”班主任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风驰电挚般跑到灯谜前,同学们一下子就把猜谜语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个个仔细地浏览着灯谜,生怕漏下一张谜面,同时也担心身边的同学抢先知道谜底而捷足先登。
我焦急地看着一张又一张谜面,这些谜面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真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瞬间变得智慧。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张简单的灯谜——“石头旁边有块皮。”“嘻嘻,”破“!这不是小菜一碟吗?我心中顿时乐开了花。瞧我身边的同学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看来他们页猜出了很多谜语吧。
猜谜活动过了15分钟,我已猜出了两张谜面,看着手上的奖品我心里美滋滋地。突然,”牛头马面两边靠,打一俗语。“一张谜面出现在眼前,”唉?牛头为什么不和马面在一起?牛头不对……马嘴!对牛头不对马嘴!“我急忙跑到兑奖的老师面前:”老师233号是牛头不对马嘴。“老师仔细地看了看说:”对了,去领奖吧!“我立马一蹦三尺高,心里高兴得无法形容。
猜谜活动结束了,我们回到了教室。”你猜对了几个?“”我猜对了四个,呵呵!“
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节日的校园。
篇6:关于元宵节英语作文高一精选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will try to solve the puzzles on the lanterns and eat 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
In the Sui Dynasty in the sixth century, Emperor Yangdi invited envoy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China to see the colorful lighted lanterns and enjoy the gala performances.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lantern displays would last three days. The emperor also lifted the curfew, allowing the people to enjoy the festive lanterns day and night.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estival was celebrated for five days and the activities began to spread to many of the big cities in China.
Today,3the displaying of lanterns is still a big event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roughout China.
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社火作文02-15
初三元宵节作文02-15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精选 元宵节优秀作文02-15
六年级元宵节作文:元宵节的灯02-15
有关元宵节作文02-15
关于元宵节闹元宵为话题作文02-15
元宵节英语作文:元宵节的习俗02-15
元宵节吃元宵作文300字02-15
小学二年级元宵节吃元宵作文02-15
元宵节灯迷答案大全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