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通用8篇)
篇1:陕西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一、基本条件
1.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相关规定。
2.符合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制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考及录取要求。
三、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考生须于 年 2 月 15 日—2016 年 2 月 21 日登陆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按网上报名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电子照片(须为本人近期免冠电子证件照片)并打印考试报名表。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逾期未进行网上报名者不予补报,现场确认不予受理。
五、文化课考试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六、成绩公布与查询
2016 年 4 月中旬公布专业课校考成绩,考生可登陆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查询。
七、监督机制
1.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进行监督。监督举报电话:029-85310302。
八、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29—85310330
传真号码:029—85310188
E-mail:jwzb@snnu.edu.cn
本科招生信息网:zsb.snnu.edu.cn
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所有。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招生政策,以新规定为准。
篇2:陕西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面试和技能考核时间:4月19日14:00—18:00; 考试地点:我校院内(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学院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咸阳市内乘15路、23路公交车可到我院北门,18路、19路公交车从我院南门通过。咨询电话:029-33***02133152165 现场确认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 考生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
②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
③ 考生高考报名号、高考准考证号及在我院自主招生网上报名的登录密 ④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自主招生报名表》(可在院招生办现场打印); ⑤ 中学或职校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A4纸)。
如考生本人不能到我院现场确认,可委托家长代其来校确认。除需提供以上考生材料外,还需提供家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和考生委托书。委托书由考生在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的背面书写。
4月1日—4月18日,考生须到我院招生办现场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签订《考生承诺书》,交纳报名考试费200元,并领取自主招生考试准考证 2014年自主招生录取新生5月5日报名。
第一学年共分三学期:第一学期为5月6日—6月15日;第二学期为9月初—2015年1月中旬;第三学期2015年3月初—7月中旬。
笔试:所有考生均应参加笔试。由我院自主命题和组织考试,在一张试卷上综合考核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知识,总分300分,每科各100分。普高生笔试命题依据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必修部分,不超出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面试:普高生考生中,报考应用化工技术除参加笔试外,还需参加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职业兴趣取向和个性思维品质,通过回答问题当场打分评分,满分200分。2013年录取最低分数线137分(笔试成绩)收费标准: 各专业均为每生每学年学费5500元、每生每学年住宿费650元(8人间)或1000元(6人间带卫生间),按学年收取
报考专业顺序如下:(均为工科)
1.应用化工技术90笔试+面试
2.机械设计与制造 30笔试
3.机电一体化技术 30笔试
4.电气自动化技术 20笔试
篇3:自主招生命题与大学物理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是高校扩大自主权利的一个体现, 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 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 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上海地区除外, 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 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 , 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若干加分的优惠。因此, 许多高中, 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高中教学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目前, 通过自主招生考试, 学生可以获得10分到60分的加分。自主招生多为名校, 比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等。10分到60分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考生的高考命运, 至少可给高考加一个双保险。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开始, 根据教育部要求, 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该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但实际上, 已有许多高校突破了这一比例。2011年, 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 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以清华大学为例, 2011年, 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 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 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1]。自主招生越来越成为考生、家长和教师不得不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全面认识自主招生的特点, 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考生的备考。本文将从往年自主招生命题的角度探索自主招生中物理命题的特点, 特别是与大学物理知识的关系。
二、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特点分析
统观物理学的内容体系, 分析物理学的发生与发展, 物理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二是以数学为工具的定量计算。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但都是五大部分的一些基本知识, 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 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 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 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 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 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 涉及的主要是变量运算和矢量运算, 如变力做功的运算采用数学的微元分割法。与中学物理比较, 大学物理研究得更为深刻、全面[2]。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和风格来看: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 配有较多的插图, 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 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为每节内容后给出的练习题都是本节公式、原理的直接应用, 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求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能正确求解习题时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且会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大学物理教材很少从演示实验, 生产实际, 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 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插图较少, 所以比较抽象。大学是基于分析的物理, 中学是知识介绍的物理。比如, 大学物理教学可以从开普勒定律的探求分析讲解万有引力定律, 而不是从“苹果的传说”去讲解万有引力定律。大学推介科学系统的物理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法, 将自然科学从更高的层面上, 开拓人的认知领域[3]……对大学物理知识的初步掌握, 能使学生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分析
现行的自主招生试题, 一般由相应的学校或学校联盟自主命制或委托专家组命制。试题的形式从2003年开始已经逐步由单独命题走向联盟选拔, 俗称“华约”“北约”等等。自然科学中, 试题内容含物理和化学。100分中, 物理占70分。不同的学校和学校联盟的命题情况不太一样, 但整体呈现以下特点和命题趋势。
第一, 没有确定统一的考纲, 命题有一定的随意性, 高考中选考或不考的内容, 在自主招生中不受限制。这几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物理部分试题中, 有超过70%的内容属于大学物理范畴。2009年浙江大学的一道考题:“假定A、B是有不同量纲的两个物理量, 经过哪种运算后仍能得到有意义的物理量: (1) 加法; (2) 除法; (3) 减法; (4) 乘法”。此概念纯粹使用了大学物理中的内容, 高中物理没有提及量纲概念, 只要对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这题将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回答。
第二, 注重研究问题思想、方法的考查, 对能力要求较强。这类题, 就算不超纲, 但其物理情景和过程相对复杂, 既考查了高中知识, 又适当涉及了大学物理的分析方法。利用大学物理知识来解决自主招生命题, 可使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如,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的一道物理试题。
如图1所示, 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动, 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小环M运动。运动开始时, AB杆在竖直位置, 则小环M的加速度将 () 。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加后减小
D.渐减小
分析:如图2所示, 环沿OC向右运动, 其速度v可分为垂直AB的v1, 沿AB的v2, 则
环的速度
环的加速度
得
可知:因θ变大, 则a变大, 故选A。
本题中用到的导数其实并不陌生, 在高中数学第三册 (选修Ⅱ) 就有极限和导数等内容。此题若根据高中物理知识, 在求出环的速度后, 结合小量近似求解环的加速度, 非常繁琐;此题也很难得出“速度-时间”图像, 不能用斜率来判断加速度变化。但是若用a=求解加速度就简便多了。由此可见, 此题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查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因此,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在学生具备极限导数等数学知识后, 可适当补充对应的普通物理知识, 并推导出高中物理公式的微分形式, 以备自主招生考试。
第三, 数学建模能力要求突出, 微积分已渗透其中。大学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这方面, 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2011年北约试题中的一道题。
题目:在电场强度为E的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 有一条与电场线平行的几何线, 如图中虚线所示, 几何线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球A或B, 质量均为m, A球带电荷量+Q, B球不带电。开始时两球相距L,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A球开始沿直线运动, 并与B球发生正碰, 碰撞中A、B两球的总动能无损失, 设在每次碰撞过程中, A、B两球间无电量转移, 且不考虑重力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 问:A、B两球发生第8次碰撞到发生第9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
解:开始A球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方向向右。设第一次碰撞前瞬间, A球速度为v0, 则v02=2aL, A球的速度由零加速到v0所需的时间为
此后, A与B发生弹性碰撞交换速度, A球速度为零, B球速度为v0向右匀速运动。而后, A球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直至追上B球, 发生第2次碰撞, 再次交换速度, 如此继续下去 (参考系为S系) 。
第一次碰撞后, 如果以B球为运动参考系S1 (B球以速度v0匀速运动) , 在S1系中B球静止, A球以初速度v0往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 方向向右, A球经过t=速度减为零, 且向左走了L距离。而后A球又在S1系中, 在t时间向右走过L距离再次与B球相碰。相碰前A球在S1系中的右行速度又达到上述v0值。因此在S1系中的第2次碰撞完全等同于S系中的第一次碰撞, 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2t。接着, 又可选取B球第二次碰撞后一起匀速运动的S2系, 再在将A球在S系中算得的结论类推到S2系中去, 对第二次碰撞后到第三次碰撞之间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故第二次到第三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仍为上述T值。每次碰撞后都采取换惯性系的办法, 于是便可知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相等的结论, 这一时间间隔量即为所求量。故T=
解答中巧妙变参考系, 简化解题过程。
由此题可见, 本题所涉及的知识属于高考内容, 但过程复杂程度要超过高考压轴题, 体现了“以高考知识为主, 重点考查运用能力, 对模型和方法稍有拓展”的命题风格和指导思想。笔者认为, 自主招生物理试题, 对于参加过竞赛培训的同学来说, 会有很大的优势。2011年“华约”试题热学占的比重相当大, 涉及膨胀系数和气体模型, 涉及了统计学的科学方法, 微观到宏观的模型建立等[4]。
四、自主招生考试备考的措施及建议
1. 狠抓基础, 注意拓展, 淡化技巧, 注重通法
自主招生考试的命题特点, 中学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注意通性通法的总结与归纳, 注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里所说的拓展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模型的拓展。复习新增的知识时, 应以理解辨析为主, 考纲内的知识要在理解基础上加以应用。
2. 渗透大学物理知识, 加强数学知识, 特别是高等数学在物理解题中的训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近几年来的自主招生考试中, 物理部分与其他学科不同, 大学知识要求比较高。考试题目中, 大学物理知识占有很大的分量, 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仍不可忽视, 命题者对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一向比较关注。因此, 在自主招生考试中, 为了提高物理部分的成绩, 加强大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 中学指导教师和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 只有充分掌握了自主招生考试的命题特点,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指导和有效学习, 从而提高自主招生考试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2011华约北约自主招生情况汇总,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a296a82f3169a4517723a3cb.html
[2]张忠厚.论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1 (4) .
[3]蔡旭初.谈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J].纺织教育, 2009.
篇4:复旦大学英语自主招生试题选录
1. (09年) The police department is appealing for any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________ to this inquiry.
A. pertinentB. acuteC. persistentD. appropriate
2. (10年) Since the two countries couldn’t ________ their differences, they decided to stop their negotiations.
A. dissolveB. reconcileC. obligeD. render
3. (10年) Since no further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ase was disclosed, people could not help _______ on its outcome.
A. speculatingB. apprehendingC. reflectingD. fumbling
4. (10年) The problem should be take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instead of being ________.
A. put backB. shrugged offC. dealt withD. disposed of
5. (09年) Is it really news that a couple _________ separation should be arguing about the custody of their children.
A. on the grounds ofB. on the strength of
C. on the threshold ofD. on the brisk of
6. (09年) Many governments thus _________ financing expenditure through domestic bank borrowing and printing money, both of which are inflationary.
A. fall toB. call onC. bring upD. resort to
7. (06年) A series of lectures have ________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arisenB. enforcedC. risenD. aroused
8. (09年) Though our results need replic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our results may be applicable to women attempting to _______ naturally.
A. contriveB. conserveC. convertD. conceive
9. (06年) The score that a student obtains before any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s called the _______ score.
A. bareB. rawC. primitiveD. crude
10. (09年) Investors who ________ money based on market also may not be as diversified as they thought.
A. allocateB. expediteC. retainD. deliver
11. (09年) Modernism may well have been ________ from public view, but to the determined specialist it was still correctly available.
A. purgedB. underestimatedC. minimizedD. omitted
12. (10年) Don’t be too ________ about the food and it is good enough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A. specialB. unusualC. attentiveD. picky
【答案与分析】
1. A。句子的意思是:警方要求得到一切与这件调查有关的信息。pertinent 与to搭配,表示“与……有关的”,符合本题的意思。acute 表示“灵敏的”,persistent表示“坚持不懈的”,appropriate表示“合适的”。
2. B。句子的意思是:由于两个国家不能协调彼此的分歧,因此他们决定停止谈判。reconcile the differences属于搭配,表示“协调差异和分歧“。dissolve表示“分解,驱散”,oblige表示“迫使或使感到必须做某事”,render表示“投降或者放弃”。
3. A。句子的意思是:由于缺少所披露案件的进一步的消息,人们禁不住对于案件的结果加以猜测。speculate on 为固定搭配,表示“对什么进行猜测”;apprehend为及物动词, 表示“领会,理解”;reflect作及物动词时,表示“反射,反映”,作不及物动词时,表示“仔细考虑”;fumble作及物动词时表示“笨拙地做”,作不及物动词时表示“搜索”,均不符合题意。
nlc202309051434
4. B。句子的意思是:对该问题不能轻视,应该严肃对待。shrug off意思是“轻视,不屑一顾”,符合句子意思。put back意思是“放回原处”,deal with意思是“处理”,dispose of意思是“处理,丢掉”,均不符合句意。
5. C。句子的意思是:刚分开的夫妇争夺他们孩子的监护权还应该称得上是新闻吗? on the threshold of 表示“在……的开始、初期”,符合题意。on the grounds of 表示“以……为借口”,on the strength of 表示“受……的鼓励,依赖,由于”,不符合题意。
6. B。句子的意思是:许多政府因此呼吁通过国内银行借贷和印刷钞票带来金融支出,而这两种方式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call on 表示“号召,呼吁”,符合句子意思。fall to 表示“着手,开始攻击”,bring up表示“培养,提出(供讨论或促使注意)”,resort to表示“求助,采取”,均不符合本题的意思。
7. D。句子的意思是:一系列讲座激起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四个选项的意思分别是:arisen(arise的过去分词)表示“呈现,发生”,是不及物动词,例如:a new difficulty has arisen;enforced(enforce的过去分词),表示“执行”,例如:The police are there to enforce the law; risen(rise的过去分词),表示“上升,起立”,例如:The river has risen by several meters;aroused(arouse的过去分词),表示“唤醒,激起”。
8. D。句子的意思是: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来验证,但这本身表明该研究结果有可能应用于那些尝试自然受孕的妇女。conceive表示“怀孕”,符合题意。contrive表示“发明,设计”,conserve表示“保存,保藏”,convert表示“转变,变换”,均不符合题意。
9. B。句子的意思是:在未经过任何调整和改变之前,学生得到的分数被称为原始分数。四个选项的意思分别是:bare表示“基本的”,例如bare necessities, bare facts等;primitive表示“原始的”,如primitive weapons;crude表示“天然的,未完成的”,常与oil, sugar, method等搭配;而只有raw和score是常用搭配,表示“原始分数”。
10. A。句子的意思是:基于市场来分配资金的投资者或许也并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多元化。allocate表示“分配”,符合题意。expedite表示“加快,促进”,retain表示“保持,保留”,deliver表示“发表,递送”,均不符合题意。
11. D。句子的意思是:尽管现代主义已经被大众所遗忘,但对于这个有决心的专家来说它依然是盛行的。omit表示“遗忘,忽略”,符合题意。purge表示“清除,清洗”,underestimate表示“低估”,minimize表示“把……最小化”,均不符合题意。
12. D。句子的意思是:不要太挑剔了,这种情况下有这种东西吃已经很好了。picky表示“挑剔的”,符合题意;special指“特殊的”,unusual指“不寻常的”,attentive指“专心的”,均不符合题意。
篇5:陕西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64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85个二级硕士学位点,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含工程硕士8个领域)。在国家现有13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800人,专任教师153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多,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52%。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0余人,副教授520余人,博士生导师293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4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共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11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29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7828人、研究生7758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万余人,外国留学生869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4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推行“2+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2+1”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81项,教育部项目106项;有11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432部,教材160部,发表学术论文4793篇。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863计划项目4项,973前期专项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105部,发表学术论文6454篇;有23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16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方米,共有藏书345.97万册。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拥有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公司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金泰丝路花城学校、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曲江第一中学、金泰假日花城学校、大兴新区小学等。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报考说明
(一)招生计划
2014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0余名,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00余名。最终招生人数以2014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拟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00余人(含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查阅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办法。其中:
学术型各专业所列拟招生数不含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所列计划招生数含推免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
(三)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7)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报考条件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8)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单独考试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我校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及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个招生领域均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截止2014年9月1日)。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
(3)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我校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思想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50;数学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五)考生资格审查
各报考点在现场确认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次审核。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将再次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资格。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报名方式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上网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网址:http://.cn),参考我校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学历(学籍)验证或认证办法》查询、认证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提交报考点核验,请考生提前做好自查及认证工作。
2、现场确认时间:2013年11月10日—14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原件)等报考材料,凭报名号到网报指定地点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照相。未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七)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2014年1月4日—5日
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安排。
(八)体检
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具体要求在复试前通知。
体检标准: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九)复试及录取
报考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分数A类线要求后,我校将适时组织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招办的安排和部署,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与我校有关的初试成绩查询、复试通知、录取及通知书发放等信息,考生届时可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进行查阅。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求如有变更,我校将及时予以调整并在学校网站发布相关信息。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十)学制、学费及奖助体系
1、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制为3年,其他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专项计划考生的学制除外。学费遵照陕西省政府统一规定标准收取。
2、我校通过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为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十一)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
研招办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校务楼4层425室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 编: 710119
联 系 人:程蕾 王博
联系电话:029—85310346
篇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招生章程
办学性质: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国标代码:14390
办学层次:四年制本科、三年制高职(专科)
第七条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为陕西教育学院,4月经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政府批准学校改制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部函发〔〕61号)。学校现有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总占地面积720余亩,长安校区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基地,雁塔校区为学校的培训基地。学校现开设20个普通本科专业、24个普通高职专业,涵盖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个省、自治区(以下简称“省”)招生。被陕西省确定为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院校。学校正为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八条 咨询联系方式
长安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 邮编:710100
雁塔校区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邮编:710061
招办电话:029-81530100 81530210 85370100 85370101
网址:www.snsy.edu.cn
微信公众帐号名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招生办
E—mail:ssyzjczsb@163.com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就业等情况确定招生总规模及编制分省分专业计划。面向全国20个省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高职(专科)只在陕西省招生。
第十条 具体各省招生院校代码、招生专业、科类、计划及专业志愿填报代号等以各省招办权威公布为准。
第五章 学费标准
第十一条 严格按陕西省物价等有关部门核定学费标准执行,具体标准:本科:文史科类:3500元/学年;理工科类、外语类、体育科类:4500元/学年;艺术科类:9000元/学年。高职(专科):文史、理工科类:5500元/学年;艺术科类:9000元/学年。
第六章 录取原则
第十二条 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和各省招生办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依法治招,贯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尊重考生意愿、择优录取的总原则。
第十三条 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的省,按照考生成绩及位次从高到低排序,对其所填报平行志愿依次检索,考生档案在有计划空额且满足相关条件时投入我校。执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考生成绩及位次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第十四条 调档比例:执行生源地省招生办当年规定的调档比例。
第十五条 对投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专业清的方式,即优先保证第一专业志愿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对非第一志愿考生无志愿分数级差要求。当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配,则按考生成绩及位次排序调配到其他计划空缺专业。
第十六条 对报考艺术类专业的陕西省考生,“美术类”专业课成绩以省统考成绩为准,“音乐类”以省联考成绩为准。对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其他省考生,专业课成绩以本省统考或联考成绩为准。在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均达到规定分数线条件进档考生,按照专业课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及位次排序录取。
第十七条 对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专业课成绩以省统考成绩为准,在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均达到规定分数线条件进档考生,按照专业课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及位次排序录取。
第十八条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及学前教育本科单招仅在陕西招生,志愿填报安排在提前本科批次,实行梯度志愿模式,艺术、体育类考生不得报考。
第十九条 报考英语本科专业按所在省要求参加其组织的口语考试,成绩合格。其他专业无口语、加试成绩要求。除英语类本、专科专业外,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以英语作为公共外语语种安排教学。
第二十条 预留计划将根据各省有关规定,解决上线生源人数不均衡等问题。
第二十一条 对于享受政策照顾的考生,按各省有关政策规定加照顾分录取,并按加照顾分后成绩排序安排专业。
第二十二条 各专业原则上不限制男、女生录取比例。
第二十三条 采用网上远程录取,考生可实时从本省招生信息网等查看录取进程和结果。
第二十四条 考生应符合当年高考报考条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
第二十五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师范类专业的考生应无明显的身体残疾和语言障碍等。
第七章 学生资助措施
第二十六条 学校有完善的奖、助、贷、减、补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第二十七条 国家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奖励金额为8000元/年.人。
2.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奖励金额为5000元/年.人。
3.国家助学金:获得者平均奖励金额为3000元/年.人。
第二十八条 学校奖学金
1.特等奖学金:元/年.人;一等奖学金:1500元/年.人;二等奖学金800元/年.人;三等奖学金:400元/年.人。
2.对在校期间某一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学生,设有单项奖学金。
第二十九条 助学贷款: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按《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贷款。
第八章 新生入学
第三十条 考生可通过各省招生办官方平台或学校招生信息网及打电话查问录取结果。学校通过高考专递向每位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
第三十一条 录取为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的学生必须要与我校和生源所在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不签订协议者,将取消其免费师范生入学资格。
第三十二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按有关规定对考生资格进行复查,凡发现不符合条件、弄虚作假或冒名顶替等违纪行为,取消考生入学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
第九章 颁发证书
第三十三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颁发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根据相关条例授予学士学位。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学校绝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私自从事招生工作。
第三十五条 未尽事宜均以国家教育部及各省招生法规为准。
篇7:湖南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湖南师范大学20自主招生简章
湖南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教育部批准,我校 年继续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面向湖南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计划与专业
我校2017年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本年度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约100人)。
考生根据个人学科特长从以下九个专业中选择一个对应的专业报考。
专业名称 报考科类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文史或理工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理工
英语(师范类) 文史或理工
历史学(师范类) 文史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文史
地理科学(师范类) 文史
生物科学(师范类) 理工
物理学(师范类) 理工
化学(师范类) 理工
二、申请条件
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高中阶段学业水平优秀,具备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我校自主招生:
1、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含)以上;
2、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等国家级及以上赛区中取得优异成绩,或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一项(含)以上授权发明专利;
3、高中阶段在专业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一篇(含)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学作品两篇(含)以上(每篇不少于1000字)或诗歌四篇(含,在不同刊物)以上,或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出版专著一部(含)以上,或在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青少年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4、高中阶段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任意一门单科学习中,成绩有三个(含)以上学期位于年级前5%;
5、高中阶段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有突出表现和培养潜能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选拔程序
1、报名
2017年我校自主招生报名采取个人自荐的方式。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于2017年3月21日-2017年3月31日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gaokao.chsi.com.cn/zzbm)进行网上报名,按流程和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完成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逾期未报或未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
2、材料提交
上传材料包括:
(1)报名系统生成打印的《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申请表》(须考生所在中学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
(2)个人陈述(手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大学后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1000字左右);
(3)能证明考生本人特长的高中阶段获奖证书、论文、著作、成绩证明(符合申请条件第4条,需所在中学提供书面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专利等材料;
(4)如有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专家个人等实名推荐考生的`情况,请推荐人登陆“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gaokao.chsi.com.cn/zzbm),按流程和要求注册并填写有关推荐信息。同时,请在推荐材料中注明考生姓名和身份证号,说明自己与考生的关系和对其认知过程,并于3月31日前将推荐材料签字后扫描上传至系统(无需寄送),逾期不予受理。
考生本人因提交资料不全而影响综合业绩评定分数的后果自负。考生本人及所在中学对报名材料真实性负责,自主招生资格审查、考核以及入学资格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并查实提交材料有作假情况,一律取消考生自主招生考核资格、入选资格,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3、初审及确定考核名单
学校将组织专家根据考生高中学业成绩、学科特长的有关材料对报名考生进行初审,对于考生提交的证书、专利、论文等材料,我校将进行严格审核。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于2017年4月30日之前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初审以及考核安排,学校不再以书面或其他形式通知。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确认、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
考试费200元/人(依据湘发改价费[]655号文件)。
4、考核
初审合格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考核,包括笔试(1门)和面试。笔试考核内容为所报专业对应的学科知识;面试考核内容主要为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以及教师职业素养。
考核时间:2017年6月11日,考核地点及安排见准考证。
5、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
学校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笔试占50%,面试占30%,高中综合业绩评定占20%)择优确定具备自主招生入选资格考生及其拟录取专业,于2017年6月22日之前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入选考生人数不超过本年度自主招生计划数的2倍,入选考生名单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行公示。
四、录取优惠政策
获得我校自主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投档成绩(含高考政策性加分)达到湖南省普通本科一批文史类或理工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在自主招生志愿栏中填报我校志愿,我校录取其公示专业。
五、监督管理机制
1、湖南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工作在学校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统筹组织,有关院系和专家参与实施。
2、严格遴选初审专家和考核专家,将师德师风、业务素质作为选聘专家的主要标准,严明工作纪律,加强业务培训。
3、加强初审和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初审实行网上随机审核,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考核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4、初审合格名单、入选考生名单、录取名单均实行三级信息公示。
5、学校认真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严厉查处。
6、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自主招生工作,整个自主招生过程接受社会及考生家长监督。
7、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31-88872222(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0731-88872406(纪委监察处)
学校网址:www.hunnu.edu.cn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
招生信息网:zsb.hunnu.edu.cn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潇湘中路122号
篇8:陕西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学风是当代影响高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省民办院校一直以来也将学风建设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然而学风建设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民办院校发展, 甚至成为我省民办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绊脚石, 究其原因, 与我省民办院校未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着直接关联。民办院校学生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高考的“失败者”, 综合素质指标普遍偏低, 对学习的认知度不高, 进而产生“厌学”、“弃学”等现象, 久而久之也给校园带来了不良的学风氛围。因此, 改善不良学风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 抓住“症结”, 归根结底就是要提升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这样对于我省民办院校学风建设才具有现实意义。
2 学习自主性测评体系
在上述三个学派理论基础上, 美国学者齐默尔曼提出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应用元认知学习策略, 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地作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 那么他的学习就属于自主学习。另外, 齐默尔曼认为对学习自主性的判断取决于对六个方面问题的回答, 即“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和什么人一起学?”, 这六方面的问题实际体现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内在自我激发)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安排、学习者对时间的把握、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者对学习氛围、环境的营造以及学习者对学习榜样的选择。
齐默尔曼的自主学习理论不仅很好地解读了什么是学习自主性, 另外还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对学习自主性进行测评的方法。
3 调查结果
3.1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总体状况
经过统计分析,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平均分数为2.78分, 基本属于中等水平, 如表1所示, 五个项目中学习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目标平均分较低, 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相对较高。
3.2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性别差异
由表2可知,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也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对而言, 女性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管理、学习环境四个方面指标均强于男性大学生, 说明女性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更为积极、主动。
3.3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分析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不难发现,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总体上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和选择, 但是对于学习策略、时间管理以及学习目标的重视度不够, 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厌学”或“弃学”行为。另外, 通过访谈法了解, 大部分大学生对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不感兴趣”, “对于提升自身今后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用处不大”, “所教知识实用性差”, 甚至部分同学认为上学就是想“混文凭”、“镀个金”或者当成是“敲门砖”, 因而, 导致他们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
如上表1所示, 本次调查统计出的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课堂状态也能反映出该问题, 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的仅占22%, 其余基本都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由此也能反映出陕西民办院校课堂质量的情况。
在对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目标调查过程中 (如表2) 所示, 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目标地位方面主要集中表现在“找份好工作”居于首位、“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居于第二位、“学到真正的东西和能力”居于第三位。可见,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在进行学习目标定位时更看重所学知识与就业之间的关联性, 这一因素将成为设法提升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突破口。
3.4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机制分析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与公办院校学生从综合素质、知识基础、学习的自主性等知识和能力方面普遍较为欠缺, 因此, 公办院校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方式、方法并不适用于陕西民办院校, 结合上述分析, 结合过程型激励理论, 本文提出如下针对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建议。
3.4.1 课程设置以实务类课程为主, 注重课程间的融合
通过本次对陕西五所有代表性的民办院校调查发现, 民办院校大学生对相关学科实际技能的学习以及所学知识的社会实用性非常注重 (39%的被调查者将找一份好工作作为学习目标) , 而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并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 因而, 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陕西民办院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方面应加大实务类课程比重, 教师讲授不超过1/3, 讲授过程应辅助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 并加大与实操性环节的关联, 这一点可以结合当前市场或企业要求来设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各模块要求布置学习任务, 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我检验、自我实践来完成, 这样不仅能提高该阶段学生学习的效价, 同时也能提高学习该知识的期望值, 激励的力量就会极大地提高。另一方面, 传统理论课程的开设应注重课程间的融合性, 传统的独立课程可作为事务性课程的某一模块, 以任务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这样可以避免“填鸭式教学”, “学完后什么都不知道”的现象。
3.4.2 改善针对学生的激励反馈机制
目标设置理论除了告诉我们针对目标对象应设置难度适当、具体清晰的目标外, 还告诉我们应及时告知目标对象工作情况的反馈, 从而使其对自身情况清楚认知, 提高绩效。同时还应当让目标对象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当中来, 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初应兼顾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和专业要求, 如是否一定需要获得相关资格证书才能够毕业;期末成绩构成比重。必要时应征求相关专业学生的建议。另外, 每学期期末学校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或反馈, 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或方法。
3.4.3 以各类大赛、实习拓展证书、学习成果奖励为契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结合强化理论原理, 正强化对于激励目标对象具有显著性, 陕西民办院校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过程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大赛, 参赛过程本身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 也会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同时, 学生也能得到相应物质奖励。除此之外, 实习拓展证书也能加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校企结合, 学校和企业可将该证书授予那些综合素质水平和实践技能合格的学生, 学生毕业后持三证, 作用相当于优先就业资格证书。学习成果奖励主要是针对在学业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在物质上给予特殊奖励, 如: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发表优秀论文 (论文级别学校可事先制定要求) 、发明专利、考取相关专业证书 (难度要适当) 。这些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多管齐下, 难度适当, 持续激励”的原则。
3.4.4 改革传统考试制度, 取消分数识人制度
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更应侧重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考试制度不能完全体现一定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技能的运用、操作, 因此, 针对学生的考核也应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 应侧重于对学生所学该门课程相关知识的应用、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考试形式也可倾向于多元化、简单化, 如:实务类课程可提交课程调研报告、策划书等形式;电子商务相关课程考核可倾向于上机操作 (机试打分) 。即便必须要采用传统命题方式也应立足于降低试卷命题难度, 加大客观题比重 (尤其是针对专科学生) , 让学生轻轻松松考试, 扎扎实实实践。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在学校“十三五规划”中取消纸质考试, 制作题库, 网上考试, 涉及五种题型即单选、判断、连线、排序、填空。
4 结论
通过对陕西五所民办院校的调研发现, 陕西民办院校学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而民办院校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原因在于民办院校没有抓住学生的特点及需要,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没有激发学生的热情, 心理效价较低, 因而不能起到很好地激励作用。
陕西民办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下, 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及内容, 改善学生反馈机制, 将参与各类比赛、获取相关证书, 改革考试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当中,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使得陕西民办院校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办学质量均有所提高。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对我国人才的培育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而我省当前民办院校学风建设尤为突出, 而解决该问题的根源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通过对陕西五所有代表性的民办院校的调研, 并通过实证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自主性相关数据, 并进行剖析从而得出问题所在, 最后结合过程型激励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院校,学风建设,学习自主性,过程型激励
参考文献
[1]宗雷敏.我国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自主性的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0.
[2]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9 (03) .
[3]刘玉梅.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83-188.
[4]张宁.过程型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7) .
[5]王永辉, 冯丽樱.远程学习:基于齐默尔曼自主学习理论的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1) .
[6]殷红, 米靖, 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11 (12) .
相关文章: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史02-17
地区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欢迎词02-17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02-17
武汉有哪几所大学是9802-17
南京有哪几所211大学02-17
陕西科技大学招生目录02-17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2-17
陕西大学生02-17
陕西渭南有什么大学02-17
陕西师范大学校园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