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基础治疗(精选十篇)
常规基础治疗 篇1
关键词:心脏康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期,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1], 心力衰竭5年死亡率达50%左右。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虽然有一定疗效, 但是对心功能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有学者提出采取干细胞、心脏移植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2]。但是外科手术存在创伤, 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目前, 心脏康复成为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案, 常规作等量训练, 可作为所有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是心脏康复在我国尚未完全普及。因此, 许多患者对其效果存在疑虑。在本组研究中, 对心力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脏分会中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78例患者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5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 (55.6±6.3) 岁, 病程2~8年, 平均病程 (4.3±1.2) 年。其中冠心病18例, 瓣膜性心脏病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 扩张型心肌病3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3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 (53.6±6.1) 岁, 病程2~8年, 平均病程 (4.3±1.2) 年。其中冠心病17例, 瓣膜性心脏病5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 扩张型心肌病4例;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同意参与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心脏严重疾病者;严重低血压者。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 主要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利尿剂等, 根据患者症状, 将剂量调整至靶剂量标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治疗。VO2max:运动试验VO2max的55%为运动强度。方法为:针对患者心脏情况, 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 最好选择较易调节的跑步机运动, 或者选择室外步行, 达到运动量需求。每周4 d, 单次训练时间以30 min左右为宜。运动疗法分为两期:第一期称为适应期, 运动以低强度为准, 减少训练时间及次数;第二期时, 逐渐增加运动量, 达到运动强度需求, 也可在未运动强度基础上, 达到耐受强度。训练期间出现浮肿, 体质量增加, 劳动耐力下降等, 需要立即停止训练。训练患者需每2周电话随访1次, 观察患者运动情况, 并予以指导。
1.3 观察指标
根据《心脏病学》[4]中心力衰竭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 显效: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运动耐力增强, 可正常生活;有效:心脏功能无下降, 甚至有好转, 运动耐力加强, 但是无法正常生活;无效:心脏功能改善, 甚至有下降情况。抽空腹晨血2 m L, 高速离心, 作血浆分离, 使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 作NT-pro BNP水平检测, 所有操作均根据试剂盒中流程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中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 对照组为71.79%, 对照组显著较观察组低 (P<0.05) , 见表1。
治疗前, 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 两组患者NT-pro BNP均有明显下降,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不仅会出现心功能、储备能力下降, 也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心衰患者无法从事正常工作, 失去正常生活能力,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力衰竭主要推荐药物治疗, 目前有学者提出[5], 对心力衰竭采取心脏康复治疗方案, 可以起到改善心功能作用。
经本研究结果表示,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心脏康复疗法对促进心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价值。经过运动训练, 可促进心衰患者心率的运动反应性改善, 经作用于迷走神经, 起到恢复心率作用。心衰患者大多伴有心搏量下降情况, 有研究显示[6], 运动训练可将左室射血分数提高, 从而利于左室重构;运动训练能改善交感神经张力, 从而将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降低炎症反应。NT-pro BNP为BNP前体肽链N末端产物, 已经证实, NT-pro BNP能直接将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反应,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 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
综上, 慢性心力衰竭采取药物联合心脏康复治疗的安全性高, 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有利于恢复心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车琳, 王乐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评估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 (4) :387-390, 394.
[2]张永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的循证医学依据[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 (4) :377-380.
[3]郭兰, 李梅.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 (4) :381-384.
[4]许晶晶.心血管疾病的心脏康复[J].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 (8) :635-637.
[5]刘艳妮, 李艳, 陈世健, 等.心脏康复疗法对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4, 35 (5) :796-798.
[6]师颖.康复运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J].医学综述, 2012, 18 (4) :562-564.
中医护理基础及护理常规培训 篇2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阴交、膀胱。六
腑为阳。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三、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四、经络的概念、组成;生理功能;
五、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入与体表的穴位、是针灸推拿施术之处。
六、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顺序。
七、中医特殊护理;艾熏、拔罐、刮痧、针灸、穴位按压、足浴、中药灌肠、中药热敷。
八、中医护理常规;专科护理
周口中西医结合医院
常规、基础、热点、循环 篇3
关键词:一轮复习;效率;常规;基础;热点;循环
江苏高考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化学属于选二,目前在江苏化学仅是选物理考生的第二甚至第三选择。这就造成学校对化学学科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的局面。为了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需要从化学学科特点、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提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效率。
一、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较多而抽象,不少内容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化学用语杂而乱,好记、易忘。
二、目前化学高三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
由于高一、高二学的内容多而凌乱,同时不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部分抽象的理论学生更是掌握不到位。因此一轮复习就要求比较细,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教师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往往进行板块复习,着重从双基角度进行系统的复习。
2.内容多而杂
化学是一门自然基础学科,既有文科的特点也有理科的规律性。化学符号、各种物质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内容多而繁杂,且各种性质间联系不够。学生需要孤立的记忆,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累。同时像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等理论性强,同时又非常抽象,这给学生的理解也带来了巨大困难。
3.时间紧、竞争强
目前江苏高考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各校对语、数、英极其重视,把选修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在选修中化学排在物理之后,因为选修物理的人多,容易过B。我校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我们从高一一直只排两节课,所有高一的化学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了必修一、二化学有这样、那样的内容。即使学业水平测试后的选修阶段,学校也只排了四节课,这四节课也是仅仅让学生粗粗地浏览了一下三本选修教材。所有学生的化学基础是非常弱的。而到了高三选修也只有五课时,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三一轮复习时间是非常紧的。
目前选择化学的学生一般都选择物理,而在这些人中,选择化学的人大部分又是选择物理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化学中拿A、拿B的难度就非常大。所有化学选修中的竞争是巨大的,也是各种选修科目中最大的。
4.学生基础弱、不重视
过去的化学在理科中非常重要,甚至超过了语文和英语。但由于江苏高考方案的调整导致化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于各校
对化学重视程度的降低,也导致了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大大
降低。
三、江苏化学高考新特点
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卷立足基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视角新颖;注重省情背景,重视工业流程,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工业流程图题,使试卷生动而丰富;引入了探究意识,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理念。
从总体上来看,近几年江苏化学高考试卷有这样几个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稳中有变。
基础性。首先从试卷的难度系数来看,这几年难度系数维持在0.62左右,同时容易题、中档题、难题比例为6∶3∶1,这从纲领的角度作出了硬性规定。从这几年试卷所呈现的情况来看情况确实也是如此。
综合性。江苏是个化工大省,江苏卷子从省情出发在二卷中考出了多道工业流程题。这些题同时考查了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等内容,每道题都从多角度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程度非常高。比如,2012年高考第16题(见2012年高考题)本题以工业制硝酸尾气处理的工业流程将生产实际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实验原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
创新性。首先从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从原来考查学生的自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等转变为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比如第17题就着重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稳中有变。近几年江苏化学高考稳定的特点非常突出。下表是笔者对比近三年化学得出的结果。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化学试卷的结构稳定,考查的内容比较稳定,变化的就是相应的知识点。
综述江苏近几年的高考卷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这对一轮复习具有非常的指导意义。
四、新形势下化学复习的新思路
根据江苏高考化学的特点结合学校选择化学的学习特点,我校化学一轮复习突出这四个词“常规、基础、热点、循环”就能事半功倍!学生抓住一轮复习就能成为高考中的“黑马”。
1.坚持不懈抓常规
所谓常规即一般的规则。这是每个项目都必须做好的前提。对于我们所说的常规包括教学常规、学习常规和班级常规。
(1)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基本工作。教学常规包括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等。因此,抓好教学常规要从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前提下做好相应的常规工作。这是教学常规的关键。
(2)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完成及上交订正等。这个环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主动性就能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还要有必须解决问题的决心。有了这样的一种好习惯,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乐趣。
(3)考试常规
一要做好限时训练。高考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的测试。为了能在高考中从容面对,平时的测试需要规定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对较多的内容。二是要平时考试高考化。平时的周周清、月月清从形式、内容及组织上要高考化,让学生熟悉这样的氛围,这样高考就会变成平时的一次练习。
(4)加强规范训练,增强学科语言表达能力
化学用语的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贯穿于整套化学试题中,
但每年高考中得分率并不高。这说明学生平时复习不够重视。这就成了突破口,在复习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教学,定能在高考中有巨大的收获。
2.瞄准目标抓基础
高考难度系数一般都是6∶3∶1,也就是说60%的内容是基本
内容,如果再加上10%~20%中档内容中容易的内容,基础内容一般占到70%~80%。如果这些内容我们学生能掌握的话,那么本科目就不是问题了。由于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力不高,如果我们把时间放在较难的内容上的话,讲了学生也不会,这是一种浪费!因此,化学复习我们要切实改变观念,把教学的重心从“全而难,搞题海战术”转移到“如何立足基础回归教材”上来。立足基础,充分做好基础这篇文章,一定能取得成功!基础主要包括:内容、技能、方法、基础题。
3.排除干扰抓热点
江苏省最近三年高考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无论是考试形式、考试题型还是考试内容,对于不同学科稳定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各学科应该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找到属于本学科的热点知识、热点题型、热点方法等,在教学中务必抓好热点的问题,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果。
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试卷理出热点问题。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考点有几百个,但是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高考的热点问题也就20个左右。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及应用、离子共存、有机反应原理、物质的量等。复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热点及与热点相联系的知识点。
4.科学务实抓循环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H.Ebbinghaus)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一般20分后,42%被遗忘掉,58%被记住。1小时后,56%被遗忘掉,44%被记住。1天后,74%被遗忘掉,26%被记住。这就要求学生需要立即复习,做好循环和反复的工作。
(1)一轮复习兼顾综合
一轮复习工作中要时时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训练,这样的循环教学要有计划性,哪段时间练哪些热点,如何做好循环都需要有计划性。
(2)利用好“小题”做好循环工作
不管哪门学科小题永远是抢分的点,需要老师有计划性地加以训练。
同时艾滨浩斯还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反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生不是天才,不可能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牢牢地掌握,他们需要反复。
在以上指导思想下,高三一轮复习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一轮复习和综合训练相结合;(2)强化选择题复习;(3)强化五基;
(4)研究三年高考和考试说明;(5)建立教师错题集。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落实“常规、基础、热点、循环”的指导思想,能大大地提高化学一轮复习的效率。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学生的化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二是学生上课时反应比之前好了很多。相应在四点指导思想指导下,落实具体措施,一轮复习的效率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新炎.浅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8).
[2]马金松.创建高三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7).
[3]纪松林.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复习效率[J].高考研究,2005(3).
[4]郑启程.注重细节努力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J].学科教育,2009(6).
常规基础治疗 篇4
一、重视背诵, 培养学生写作语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 一项新事物的学习需要先从听觉和感觉开始。一门语言的学习也需要通过感官体验, 更好的在培养出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写作基础的技巧等都是在平常的积累下产生的, 学生只有保障足够的语言量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在常规英语教学中, 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内容让学生背诵。在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默写并相互批改内容, 互相监督和鼓励,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网络问题等, 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文资料等,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 培养英汉互译能力
学生在高中时候, 英语底子相对都是薄弱, 掌握的语言知识也是非常的少, 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 需要采取从易到难的方式, 逐渐增加学生造句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推进, 学生的词汇量以及阅读量逐渐加大, 可以适当引进一些长句和经典段落的英汉互译。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各个词汇的用法以及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关系等, 以便更好的使用。不断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词汇、句式以及语法的应用, 为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charge一词的学习中, 可以采用绕口令的形式使学生记住这些词的使用, 如The lawyer in charge of the case knows his client who ischarged with charging too much for low-quality goods。
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一些优美的句子的翻译, 如Vietnam treats visitors to all the of therainbow, 使学生欣赏英语趣味性, 增加学生的兴趣, 可以采用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 让学生进行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 使枯燥的英语语法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通过较长时间的英汉互译练习, 使学生能够欣赏学习的意境等, 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三、仿写改写, 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在常规英语教学中, 采用仿写和改写是提高学生写作基础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 可以采用一些学过的典型句子等进行仿写, 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些小情节等, 编制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小段落, 长期坚持练习,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 有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够为学生的仿写和改写等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如在Riode Janeiro, 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 stretches itself lazilyaslong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句子中, 要求对这个句子进行改写, 学生的改写方式一般不太相同, 共有三种类型, 如Located on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 Rio de Janeiro is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在仿写的训练中, 一般学生都能够经过长期的训练得到目的。
在扩写的训练中, 很多学生做的都不是很好, 出现了内容简单单调, 不能充分发挥, 或者是拼凑字数的问题, 在扩写的练习中, 教师需要耐心的指导。在引导学生展开扩写训练中, 先要求学生学会采用丰富的细节来描述句子, 使扩充的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在有关自然与和平的话题中, 很多学生都会写道I love nature and peace, 但是接下来的部分, 学生就没有了表现, 在扩写中可以先要求学生把所想要表达的句子采用汉语表现出来, 然后在翻译成英语, 逐渐进行扩展练习。在句子的缩写联系中, 要求能够能够把握好句子的主线以及层次脉络等, 注意把握关键词, 体现文章中心, 语言简练。
四、注重讲评, 增强写作自信心
针对学生写出来的一些英文作业, 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要能够对学生起到起启发的作用, 在批改形式中, 建议采用一对一的批改方式, 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老师批改的模式, 这种批改方式能够更加方面教师的教学, 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基础的训练。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也能够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要及时, 并做好批改记录, 记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 培养学生写作基础的措施。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 英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基础中需要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慧.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基础[J].中学生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12) :43.
常规基础治疗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常规教学 写作基础
高中新课改明确提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技能。而写是语言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求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还需要能够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提高应用能力。
一、重视背诵,培养学生写作语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项新事物的学习需要先从听觉和感觉开始。一门语言的学习也需要通过感官体验,更好的在培养出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写作基础的技巧等都是在平常的积累下产生的,学生只有保障足够的语言量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内容让学生背诵。在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默写并相互批改内容,互相监督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网络问题等,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文资料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培养英汉互译能力
学生在高中时候,英语底子相对都是薄弱,掌握的语言知识也是非常的少,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需要采取从易到难的方式,逐渐增加学生造句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词汇量以及阅读量逐渐加大,可以适当引进一些长句和经典段落的英汉互译。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各个词汇的用法以及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关系等,以便更好的使用。不断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词汇、句式以及语法的应用,为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charge一词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绕口令的形式使学生记住这些词的使用,如The lawyer in charge of the case knows his client who is charged with charging too much for low-quality goods。
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优美的句子的翻译,如Vietnam treats visitors to all the of the rainbow,使学生欣赏英语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使枯燥的英语语法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通过较长时间的英汉互译练习,使学生能够欣赏学习的意境等,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三、仿写改写,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在常规英语教学中,采用仿写和改写是提高学生写作基础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学过的典型句子等进行仿写,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些小情节等,编制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小段落,长期坚持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为学生的仿写和改写等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如在Rio de Janeiro,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stretches itself lazily aslong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句子中,要求对这个句子进行改写,学生的改写方式一般不太相同,共有三种类型,如Located on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Rio de Janeiro is 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在仿写的训练中,一般学生都能够经过长期的训练得到目的。
在扩写的训练中,很多学生做的都不是很好,出现了内容简单单调,不能充分发挥,或者是拼凑字数的问题,在扩写的练习中,教师需要耐心的指导。在引导学生展开扩写训练中,先要求学生学会采用丰富的细节来描述句子,使扩充的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在有关自然与和平的话题中,很多学生都会写道I love nature and peace,但是接下来的部分,学生就没有了表现,在扩写中可以先要求学生把所想要表达的句子采用汉语表现出来,然后在翻译成英语,逐渐进行扩展练习。在句子的缩写联系中,要求能够能够把握好句子的主线以及层次脉络等,注意把握关键词,体现文章中心,语言简练。
四、注重讲评,增强写作自信心
针对学生写出来的一些英文作业,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要能够对学生起到起启发的作用,在批改形式中,建议采用一对一的批改方式,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老师批改的模式,这种批改方式能够更加方面教师的教学,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基础的训练。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也能够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要及时,并做好批改记录,记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基础的措施。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基础中需要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慧.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基础[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2):43.
常规基础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12例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为58例, 女性为54例, 年龄分布为 (28.5±13.1) 岁, 最小年龄为14岁, 最大年龄为67岁, 病程分布为 (1.27±0.64年,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消银颗粒进行治疗。UVB组治疗方法为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效公司生产的光疗仪进行治疗, 治疗强调为45mW/cm2, 峰值为311nm, 对患者采用全身照射窄波, 依照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的计量。其中最大累计计量为1.3J/cm2, 2次/周, 连续8次治疗, 疗程为2个月。治疗之前, 询问病史, 系统查体, 皮肤科检查及完善辅助检查。入选标准: (1) 年龄在15~60岁者; (2) 3个月之内未经系统治疗, 1个月内患处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者; (3)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者; (4) 无活动性心肺疾病者; (5) 无显著性光敏性皮肤病者; (6) 无青光眼或白内障者; (7) 无基底细胞痣综合症者; (8) 妊娠或哺乳者。患者治疗前签署紫外线光疗知情同意书。
1.3 疗效判定
参照PASI评价标准[1]采用皮损面积 (%) 评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治愈为:PASI≥90%;显效为PASI≥60%;有效为PASI≥25%;无效为PASI≤25%。其中总显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不同性别银屑病治疗疗效分析
对112例银屑病患者疗效分析研究显示, UVB组总显效为93.10%, 常规组总显效率为66.67%, 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存在统计意义 (P<0.05) , 说明UVB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见表1。
2.2 不同类型银屑病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银屑病主要分为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 均为56例患者, 两种类型银屑病有些病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注:与斑块型银屑病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研究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研究人群银屑病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红斑、瘙痒和毛囊炎, 无1例患者出现光毒反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证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银屑病 (psoriasis) 俗称“牛皮癣, ”是常见的鳞屑性红斑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易诊难治,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极大困扰。由于病因未明, 发病机制复杂, 故治疗方法虽多, 但目前大多数只能达到近期临床疗效, 只能是暂时缓解症状而难以根治, 并且短时内就易复发。目前研究, 紫外线光疗可以临床治愈本病, 并尽可能的延缓复发时间, 尤其是对点滴状银屑病, 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极低。银屑病病因复杂, 目前认为与遗传、代谢、细胞免疫等有关, 尤其与T细胞密切相关。紫外线照射可以抑制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的DNA合成, 使表皮细胞的繁殖速度减慢[2], 并且可以使T细胞发生凋亡, 从而使皮损消退。临床研究也证实, 波长为311nm左右的窄谱中波紫外线是一种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措施。
注:与女性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UVB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是由欧美国家首先引入临床的, 由于窄波UVB光疗有着穿透力强的优点, 临床常用窄波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显示UVB主要的临床治疗机制首先为对人群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分子发生特异性作用, 其次可诱导引起银屑病的病因细胞死亡, 最后可能增加皮肤抵抗银屑病的能力。并且采用UVB治疗银屑病有着费用低、致癌性小和不发生光毒反应的优点[2], 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UVB治疗银屑病相对于常规治疗疗效较好, 但在治疗过程中关键是初始剂量的选择, 依照患者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初始剂量, 同时在初始剂量的基础上即兴逐量增加[3]。临床研究显示亚洲人群的银屑病患者, 采用每周两次窄波UVB光疗效果最好[4]。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UVB治疗和常规治疗银屑病疗效并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银屑病112例患者作为演技对象,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对112例银屑病患者疗效分析研究显示, UVB组总显效为93.10%, 常规组总显效率为66.67%, 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存在统计意义 (P<0.05) , 银屑病主要分为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 均为56例患者, 两种类型银屑病有些病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银屑病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红斑、瘙痒和毛囊炎, 无1例患者出现光毒反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证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采用UVB治疗银屑病相对于常规治疗疗效较好, 应加强临床推广。
关键词:银屑病,紫外线,疗效
参考文献
[1]Marks R, Barton SP, Shuttleworth D, et al.Assessment of disease progress in psoriasis[J].Arch Dermatol, 1989, 125 (2) :235-240.
[2]王丽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光疗机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0, 26 (3) :182.
[3]孙立, 刘志芳, 周静芳.窄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9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 36 (12) :1060.
冠心病的常规药物治疗 篇7
1 分 类
根据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以及病理和转归等特点, 目前临床医师越来越倾向于将冠心病分为5类: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 稳定型心绞痛; (3) 急性冠脉综合征; (4) 缺血性心肌病; (5) 猝死。
2 冠心病的治疗目标及原则
2.1 治疗目标
(1) 及早干预危险因素; (2)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逆转心肌缺血, 减轻心肌耗氧; (3) 防止心肌缺血扩大和加重、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并发症, 有效降低冠心病病死率。
2.2 治疗原则
(1) 发作时立刻休息; (2) 经休息未缓解者, 立刻吸氧; (3) 药物治疗。
3 药物治疗
3.1 硝酸酯类
3.1.1 作用机制:
(1) 扩张冠状动脉并使血流从心外膜到心内膜重新分布, 改善心内膜下缺血。 (2) 外周静脉扩张, 使静脉血容量增加, 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 减少心肌耗氧量, 故为首选药。
3.1.2 药物用法及用量:
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4mg/5min, 共3次。如无缓解, 48h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开始剂量为每分钟5~10mg, 以后视情况可增加, 但收缩压<90mm Hg (1mm Hg=0.133kPa) , 有严重心动过缓 (≤50次/min) , 心动过速 (≥120次/min) , 应慎用。
3.2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滞β-受体,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抑制肾素的分泌, 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同时阻滞心脏β-受体, 减慢心率, 减轻心脏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同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心律失常者尤为适用。24h内开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
3.3 钙离子拮抗剂
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通道选择性抑制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及末梢血管, 从而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减少心肌耗氧量。 (1) 尼群地平:每次10mg, 每天2次, 口服; (2) 维拉帕米:每次120mg, 顿服; (3) 地尔硫卓:每次10mg, 每天3次, 口服。
3.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前者直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全面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和受体结合;后者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从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减少肾上腺素的释放, 减少内皮系统形成内皮素, 增加缓激肽和前列环素的形成,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毛细血管楔压, 增加冠状动脉血供, 减轻心脏负荷,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减轻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对受损动脉的浸润, 逆转动脉及心室重构。对合并有心力衰竭患者, 尤为适用, 应从小剂量开始。 (1) 依那普利:2.5mg顿服; (2) 厄贝沙坦:50mg顿服。
3.5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3.5.1 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血栓素2 (TXA2) 的合成, 从而抑制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负荷剂量为每次0.3g顿服, 维持量为每天0.1g顿服。。
3.5.2 噻吩吡啶类:
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活化而抗血小板。噻氯吩吡啶250mg, 每天2次口服, 维持量每次250mg顿服。
3.5.3 普通肝素:
其抗凝作用与其大量负电荷有关, 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 从而抑制凝血酶活性。皮下静脉给药, 间断静脉注射治疗出血发生率高于连续静脉注射。首次5 000U静脉推注, 而后每小时100U静脉滴注1次, 一般6h测定1次凝血酶原时间。根据情况调解剂量。
3.5.4 华法林钠:
通过抑制肝脏的环氧化还原酶, 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 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标准给药方法每天5mg, 持续使用5d,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直至治疗范围。
3.6 他汀类调节血酯药
常规基础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 入选标准:符合晚期胃癌的诊断标准, 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年龄18~70岁;均已不宜采取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预计生存期>1年。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最小28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 (52.68±3.36) 岁;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10年, 平均 (2.45±0.36) 年;肿瘤直径为3.0~7.8 cm, 平均 (5.56±0.18) cm。上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与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常规化疗治疗, 5-氟尿嘧啶剂量为400 mg/m2推注, 后2.4 g/m246 h持续静脉推注, d2。亚叶酸钙剂量为200 mg/m2, d2, 5-氟尿嘧啶前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替吉奥 (鲁南制药集团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辅助治疗, 剂量80 mg/ (m2·d) , 1天2次, 于早饭后和晚饭后各服1次。两组都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在治疗前后都积极进行监测生命体征, 近期疗效取用RECIST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进展 (PD) 4个级别, 以CR+PR为有效率 (RR) 。同时按照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进行不良事件的总结与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对比
治疗后经过观察, 两组都无完全缓解患者,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40.0%, 对照组为20.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观察, 治疗组的血液学毒性 (贫血、血小板下降等)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等) 与感染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胃癌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病死率高,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胃癌的高发年龄为50~59岁, 其次为40~49岁, 男性多于女性。当前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 胃癌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晚期胃癌患者由于不能进行手术治疗, 其预后仍然比较差[5]。在胃癌的化疗中, 5-氟脲嘧啶的应用最多, 但单药应用效果并不满意, 缓解率最高达到20%左右。亚叶酸钙也在当前得到广泛应用, 也与5-氟脲嘧啶合用作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法, 但是其并不能明显优于其他方案而成为全球接受的标准治疗。
我们知道, 胃癌的发生、发展、转归与其他大多数实体肿瘤一样是一个多靶点多环节调控的结果。近年来,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因其分子标靶治疗作用, 对癌细胞具较高的选择性, 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对优势人群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日益受到研究者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替吉奥胶囊主要由替加氟和2种生化调节剂吉莫斯特、氧嗪酸钾组成, 其中替加氟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能在体内转化为5-氟脲嘧啶[6];吉莫斯特可抑制5-氟脲嘧啶的分解, 使5-氟脲嘧啶在血浆和肿瘤组织中更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从而增强抗肿瘤活性;氧嗪酸钾可降低5-氟脲嘧啶在胃肠道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两种生化调节剂共同发挥作用使患者体内能够得到较高的5-氟脲嘧啶血药浓度, 提高了抗癌活性同时降低了药物的消化道毒性[7,8,9]。本文两组都无完全缓解患者,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40.0%, 对照组为20.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与感染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P>0.05) 。
总之, 替吉奥联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胃癌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ahara E.Genetic pathways of two types of gastric cancer[J].IARC Sci Publ, 2004, 157 (1) :327-349.
[2]Shen SW, Yuwen Y, Zhang ZL, et al.Effect of Jinguo Weikang Capsule on proto oncogene expression of gastric mucosa in rats with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J].Chin J Integr Med, 2008, 14 (3) :212-216.
[3]韩宇, 王岩, 徐建明, 等.诱导化疗后吉西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l4 (2) :118-122.
[4]彭珧, 张怡轩, 郑更新.新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7, 24 (7) :451-452.
[5]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55.
[6]McDermott U, Settleman J.Personalized cancer therapy with selective kinase inhibitors:an emerging paradigm in medical oncology[J].J Clin Oncol, 2009, 27 (33) :5650-5659.
[7]Karapetis CS, Khambata-Ford S, Jonker DJ, et al.K-ras Mutations and benefit from cetuximab in advanced cniorectal cancer[J].Engl J Med, 2008, 359 (17) :1757-1765.
[8]Hollywood E.Clinical issu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 IMCC225[J].Semin Oncol Nurs, 2002, 18 (2 Suppl 2) :30-35.
常规基础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资料, 包括28例男性和20例女性, 年龄48~68岁, 平均 (43.4±13.4) 岁。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者17例, 风痰上扰者13例, 肝阳化风者18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和头晕耳鸣等临床表现, 严重者因为患侧肢体麻木而出现站立不稳现象。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48例资料临床经CT影像学诊断结果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规定的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的随访调研工作, 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病患者, 意识模糊者, 排除内脏器官存在严重衰竭现象或者其他严重内科疾患者。将4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的24例为观察组, 单纯使用传统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的24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平均病程和平均年龄等) 经统计学检验, 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两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不同的疗法后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选择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取中成药葛根素 (剂量规格为0.4g, 购自山东齐鲁制药) 与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 (剂量规格为250mL) 充分混合均匀后静脉点滴给药,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气虚血瘀者治疗手段以化瘀通络为主:中药方剂组成:桂枝15g, 生黄芪25g, 桃仁15g, 川牛膝15g, 当归10g, 红花15g, 金蝎5g, 水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风痰上扰型患者以健脾豁痰为主, 中药方剂组成:黄芩25g, 半夏8g, 怀牛膝10g, 天麻10g, 白术12g, 橘红10g, 夏枯草15g。水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肝阳化风者以平肝潜阳为主, 中药方剂组成:益母草10g, 钩藤10g, 怀牛膝12g, 丹参25g, 黄芩10g, 天麻10g, 郁金8g, 生地8g, 当归10g, 水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半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剂或者盐酸氟桂嗪胶囊进行治疗, 连续治疗半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标准
患者经半个月治疗后, 口眼歪斜、头晕耳鸣或站立不稳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 且不再出现交替性脑出血发作现象者为显效;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明显改善, 缺血性脑出血发作频率降低者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显著性改善者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独立样本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值检验, 以0.05为检验标准, 双边检测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为显效者12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 (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 为91.7%, 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62.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n)
3 讨论
由本研究统计数据结果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 将患者分为三种症型 (气虚血瘀者, 风痰上扰者和肝阳化风者) , 并分别进行针对性用药,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与常规的西药药物维持性治疗相比, 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祖国传统中医认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病的原因是体内正气不足, 导致气血瘀阻, 影响到患者脑部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致病, 葛根素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 (因此能显著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能力, 将其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后为患者静脉点滴给药, 能够快速缓解患者大脑组织的供血情况, 加强其血浆中红细胞的变形能力[2,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思想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医用药治疗之前, 先将患者按照病因分类, 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 为其开具针对性的治疗方剂[4], 如对于风痰上扰者需通过平肝熄风的手段进行治疗, 以扶正祛邪, 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对于肝阳化风证患者需要通过平肝潜阳的手段进行治疗, 以达到调整患者阴阳平衡和治疗的目的, 总之, 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疗效满意,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惠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型与中医证侯的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1.
[2]茹易, 赵永胜, 叶秀红, 等.葛根素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陕西中医, 2006, 27 (2) :165-166.
[3]程秋凤, 宗寿健, 王兴臣, 等.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干预研究概况[J].环球中医药, 2012, 5 (3) :231-233.
常规基础治疗 篇10
[关键词] 带状疱疹;外敷治疗;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56-02
Clinical efficacy of 80 cases herpes zoster treated with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an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LIU Chunxi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aomiaozi Hospital of Weihai City,Weihai 2642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an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80 patients in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77.5%),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with quick,effective,and inexpensive,has a certain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Herpes zoster;External treatment;Combination therapy
带状疱疹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皮肤和神经受损害的疾病。为了解常规西药配合中药外敷对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本次采用随机对照(RCT)研究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本研究可为该类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现将其治疗及其疗效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干预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1±12.76)岁;正常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 (56.29±12.5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索米星氯化钠针(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30255)100 mL、阿昔洛韦针(湖北荷普药业有限公司,H20065390)0.5 g,1次/d,静脉滴注;维生素B1(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7021057)100 mg、维生素B12(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H41021868)500 μg,1次/d,肌内注射;聚肌胞针(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H12021241)2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西米替丁片(山西亨瑞达制药有限公司,H14022138)0.2 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人掌50 g加冰片5 g捣烂(皮疹未破者)外敷。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临床皮疹 痊愈:水疱或血疱全部结痂,仅留色素沉着;显效:70%以上的水疱或血疱结痂;有效:30%~70%的水疱或血疱结痂,无新发皮损;无效:少量水疱或血疱结痂,有新皮损出现。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
1.4.2 疼痛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21天用VAS评定疼痛强度变化(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分别在治疗后第7、14和21天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为VAS评分下降至0~2分为显效,3~5分为有效,6分以上为无效。
1.5 质量控制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带状疱疹患者患者疼痛的特点,科学设计实验方法、保证质量及对患者的保密性。
1.6 统计学处理
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将调查内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 SPSS数据库,通过计算机逻辑校对和抽样复核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x2检验、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也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等。带状疱疹的治疗一定要严格规范,最好能采取以上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其中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在临床治疗上应以尽早减轻疼痛感,防止皮肤损伤,加快皮损愈合和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症为目标,减少神经末梢的刺激、传入神经电刺激偶尔有效,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如B1 100 mg、B12 250 µg或B1、甲钴胺250~500 µg等。采用抗病毒:泛昔洛韦片 0.125 g;口服,8 h 1次;万乃洛韦300 mg,口服,2次/d;无环鸟苷200 mg,口服,5次/d;聚肌胞 2 mg,肌注,隔日1次。干扰素300万U,肌注,1次/d[9]。止痛药的选择较多,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d;吗啡控释片30 mg,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等 。在心理治疗方面也应加强,如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改善对疾病的认识、认知行为性治疗等[10]。
综上所述,本资料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笔者所在科室常规西药治疗及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总共80例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带状疱疹各种临床疗效指标的统计检验分析,发现治疗干预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项治疗技术和理念,应用创新的治疗手段,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以期彻底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一致,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更深入探讨常规西药治疗及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期更好的治疗带状疱疹。
[参考文献]
[1] 王琼林,郭源.外阴带状疱疹12例治疗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0(5):47-49.
[2] 徐卫中.泛昔洛韦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36例效果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12(2):121-122.
[3] 杨雪梅.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7(3):45-46.
[4] 尹光文,何秋波.穿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4):241-242.
[5] 李银兰,王玉梅.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及脑电图观察[J].光明中医,2006,34(2):11-12.
[6] 王天舒,杜健儿,朱全刚,等.中药三七和利多卡因巴布贴剂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0,4(2):4-5.
[7] 胡运平.口服阿昔洛韦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22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94.
[8] 周程.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4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4,26(1):25-26.
[9] 张学忠,秦应艺.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辅治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55-56.
[10] 李钦峰.He-Ne激光治疗青少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3(2):29-30.
(收稿日期:2011-10-10)
(上接第32页)
[22] Zatta AJ,Kin H,lee G,et al.Infarct -sparing effect of myocardial post conditioning is dependent on protein kinas C signaling[J].Cardiovasc Yasuda TRES,2006,70:315-324.
[23] Vajda S,Baczk I,Lepran I.Selective cardiac plasmamembrane KATP channel inhibition is defibrillatory and improves survival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J].Eur J Pharmacol,2007,577(1):115-123.
[24] Zhao ZQ,Conrera JS,Halkos ME,et al.Inhibi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by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during reperfusion:comparison with ischemlc preconditioning[J].Am J Physiol Heart Cir Physiol,2003,285(2):579-588.
[25] Xie JR,Yu LN.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cyclosporine A in an in vivo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Acta[J].Anaesthesiol Scand,2007,51(7):909-913.
[26] Yi XQ,Li T,Wang JR,et al.Total ginsenosides increase coronary perfusion flow in isolated rat hearts through activation of PI3K/Akt-eNOS signaling[J].Phytomedicine,2010,17(3):1006-1015.
[27] Wang Z,Li M,Wu WK,et al.Ginsenoside Rb1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regional ischemiaand reperfusion by activ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signal transduction[J]. Cardiovasc Drugs Ther,2008,22(6):443-452.
[28] Jing L,Wang M,Zheng ZQ,et al.Ginsenoside Re downregulates ICAM-1 expression,inhibits polymorphonuclear infiltration,and ameliorat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Med Chem Res,2010,19:962-969.
相关文章:
政治公开课02-11
维护民族团结作文02-11
校园安全隐患11月份排查简报02-11
老人节图片展剪彩仪式致词02-11
把挚爱奉献给学生02-11
傲慢与偏见分析范文02-11
挚爱的香味作文600字02-11
挚爱无言终成汪洋作文02-11
小海盗玛尼卡读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