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 所起 播音 主持 人们

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共8篇)

篇1: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考艺考 上

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它看起来很简单,即说话的腔调,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句子都有语调,恰当地运用语调,能有效地润色语言,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运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解语调训练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语调本身的一些特点。

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而在一般情况之下,人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有一种基本状态,并不会出现大的起伏。这也就是说,语调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语调是在中音区进行的。那些表现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情绪的语调在高音区进行;而那种表现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情绪,一般在较低音区进行。

这种划分是相当粗略的。事实上语调起伏变化万千,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我们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同的语调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升调——指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它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②降调——指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③平调——指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它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句子中。

④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谈语调的训练。一般的语调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考艺考 上

1.把握重音

重音也叫重读。在口语表达中,它有强调重点、突出主要情感的作用。语句中的词语在语义上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它们有主次之分,有轻重之别。表达者有意对那些重要的语词或音节加以强调和处理,这些词语或音节就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到重音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明确讲话的重点,弄清话语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话的表意重点——表意的重点词语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动,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今天我来这儿讲课”这句话,重音不同,语意就不同:

由此可见,重音的位置对语意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重音,是准确表情达意的关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来聊天)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在别处讲)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别人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不来)

键。

停顿是指语言顿挫。它在口语表达中至少有两个作用:首先,停顿起着标点符号

2.巧设停顿 的作用,它作为话语中换气的间隙,既是表明上句话的结束,又是下句话的前奏,以此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其次,停顿能使口语抑扬顿挫,它以间歇的长短、一定时间单位里次数的多少,形成讲话的节奏,给人以韵律美。

和重音一样,停顿的位置不同,一句话表达的语意往往也会不同。比如“她了解我不了解”这句话在不同的停顿之下就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她/了解我不了解?(问是否了解自己)考艺考 上

她了解/我不了解。(承认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承认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想证实她了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相信别人了解)

可见,停顿要得当、得体,应当根据传情表意的需要合理设置停顿。巧设停顿可造成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让人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训练有素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善于利用语句的停顿,让听众去思索、回味和期待,以获得理想的语言效果。

但凡事都有两面。以停顿的一个常用技巧“停连”为例。“停连”是指表达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有断有连,能扣人心弦。但是当断不断,会语序纷乱;该连不连,会语意难全;所以,停顿切不可随意为之,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语调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4种。和重音、停顿一样,同一语句由于高低

3.善用语调

升降的不同,可以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和意义。因此,在发音训练中,应有意识地结合4种语调的不同特点进行训练,以使自己的发音具备更强的表现力。

篇2: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语音语调包括四种: 1.升调:指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它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2.降调:指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3.平调:指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句子中。

4.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一、把握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到重音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明确讲话的重点,弄清话语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话的表意重点——表意的重点词语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动,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变化。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不来)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别人来)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在别处讲)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来聊天)

二、巧设停顿

停顿要得当、得体,应当根据传情表意的需要合理设置停顿。停顿的位置不同,一句话表达的语意往往也会不同。比如“她了解我不了解”这句话在不同的停顿之下就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出笑话。

她/了解我不了解?(问是否了解自己)她了解/我不了解。(承认自己不了解)她了解/我不了解?(不承认自己不了解)她了解我/不了解?(想证实她了不了解)她了解我不/了解?(不相信别人了解)她了解我不/了解。(明白别人了解)

三、把握情感

人们在表达欢乐、兴奋、惊惧、愤怒、激动的思想感情时,语流速度一般较快;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或心情沉静、回忆往事等心理活动时,语流速度一般较慢。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就应该结合思想情感的不同状态,说出语言的不同节奏。

1.轻快型

校园内欢声笑语,雄壮嘹亮的歌声骤然间响彻在校园上空,你猜怎么了?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各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洁白干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有力的步伐进入广场。广场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同学们正在热烈议论着将要演出的节目。

2.凝重型

我北来后,他(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3.低沉型

敬爱的周总理/我无法到医院去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辗过我们的心;

等待着,等待着/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献给你。

——柯岩《一月的哀思》

3.高亢型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4.舒缓型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

——峻青《秋色赋》

5.紧张型

只听得嘎扎一声响耳旁。老虎一想,怎么的?要揍我呀!我吃不了他,他揍了我,我多不上算哪。老虎往前猛一蹦,大转身又奔好汉武二郎。武松一看,这回来得更是猛,心想再躲恐怕被它伤。这武松急中生智往后退,噔噔噔噔噔噔!退出了十步还不瓤!武松退去十几步,老虎扑到地当央。离武松还有尺把远,武松一见喜得慌。巴不得前忙摁住,两只手掐住虎脖腔,两膀用上千斤力:“哎!”把老虎摁到地当央。——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四、注重积累

篇3: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第一步:气泡音

之所以把气泡音放在早功练声的第一步, 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放松喉头后的发声方法, 它的练习是播音学习中基础训练的第一步。经过一晚上的休息, 喉部处于最为松弛的状态, 这时进行气泡音的练习不仅为接下来的发声练习打好底子, 还有利于嗓子的保护。其实在早晨刷牙时便可进行气泡音的练习。具体做法是口中含相当于满口一半多的水, 扬起脖子嘴巴自然张开, 使水积在喉部位置, 再向外涌起气流, 此时口中就会冒起泡泡, 从而产生低弱的声音, 用这种方法来按摩放松嗓子, 同时寻找声带震动的感觉, 从而为以后寻找声音靠在声带上的感觉做好铺垫。

第二步:口部操

播音员主持人是进行有声语言传播的语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 吐字清晰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口部操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咬字器官的控制力度和灵活度, 使吐字变得清晰, 在表达和对声音的再创作上更为顺畅与自如。做口部操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每节都要做到极限, 口部操的练习分为唇部操和舌部操两部分, 唇部操的练习方法有喷、咧、撇、绕等。舌部操的练习方法有伸、刮、捣、弹、顶、转、立等。口部操做到极致或是练习的时间过长、唇舌用力过度的话, 会产生恶心、假呕吐、后脑较累的情况, 学习者不用担心, 这是入门练习必经的一步, 在熟练掌握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 这些不适感会逐步减轻。

第三步:提打挺松

口部操是对口部肌肉的锻炼, 要想达到吐字时的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就需要更深一步地打开口腔, 进行口腔控制也就是提打挺松的练习。提打挺松, 即口的开合练习, 是打开口腔的四步, 更是口腔播出状态的硬性训练, 提是指提颧肌, 打是指打牙关 (半打哈欠) , 挺是指挺软腭, 松是指松下巴。提打挺松的练习可以结合一些专项词语、句子来进行。例如提:体育、序曲、例律等。打:改革、高贵、果敢等。挺:逍遥、报告、好等。松: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还有一些快速打开口腔的方法, 比如张大口作咬苹果状, 下排牙、上排牙分别咬住握拳手的食指、无名指近端掌指关节, 这些方法在急需打开口腔进行播音时使用, 平时的练习还应遵循上述方法逐步进行。

第四步:气息练习

有了口腔的控制吐字就会变得清晰, 而要自始至终地保持清晰发音, 就要进行气息控制的练习。在播音主持专业, 气息的强弱和对它的控制, 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学习者专业水平的高低。所谓气息控制, 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 即由平时说话时胸部的浅呼吸, 训练成为播音主持时胸腹联合呼吸的深呼吸, 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有了气息的支撑, 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有力、持久、饱满圆润。

气息的训练可以通过深吸慢呼的数字练习、长音练习、托气断音练习这几种基本方法进行。在气息的练习中会出现小腹酸痛、嗓子干渴等不适感, 经过一阶段的练习后, 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气息已基本饱满, 为下面的声音练习打下了基础。

以上论述的是早晨练声方法的前四步, 其余四步依次为:字词的练习、绕口令的练习、文学作品朗读、新闻作品播报。

第五步:字词的练习。文章、段落、句子, 都是由字词组合而成。有了以上四步做基础, 我们要逐步开始语言的表达。字词的练习主要包括单音节字、双音节词语的练习。单音节字要求练习声母、韵母、声调发音的准确、清晰、饱满;双音节词语除了单音节字的练习内容外, 对轻声、儿化、上声变调也要有所练习。

第六步:绕口令的练习。绕口令的练习能有效锻炼口才, 提高语言表达力, 促进敏捷、灵活和准确思维的形成。在练习绕口令时, 要求喉咙放松, 唇、舌、口等器官有整体协调性, 口腔开闭时要气息均匀。练习时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 速度由慢到快, 不能操之过急, 练习的内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的练习。

第七步:文学作品播读。通过文学作品的播读, 可以训练播音员主持人艺术语言的表达技能, 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技巧表达, 进一步拓展延伸播音主持的能力, 练习的内容可以是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广播剧、影视剧的解说和对白。

第八步:新闻作品播报。对新闻作品的播报是考查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基础水平的试金石, 因此放在整个早功练声的最后一步, 以便综合运用上面的练声方法进行最佳播读。练习时要尝试各种新闻题材, 充分运用气息来进行吐字归音, 切忌不可为追求自认为的低沉磁性声音而故意压嗓子。

以上论述的是本人认为在早功练声中可以安排进行的步骤和内容, 顺序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是一个从基础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正确、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 让学习者更快地融入到专业的学习中去, 更好地进行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

摘要:播音主持专业的早功训练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一定的练声步骤和内容进行的训练, 对专业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专业;训练;意义

1 播音方面的基本功日常训练的重要意义

播音腔,播音语速和播音稿的审阅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三个重要基本功。不同的节目在播音腔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对于新闻的播音,不同于一般的电视主持。由于新闻的严肃性以及客观性,其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播音的腔调上也应该尽量字字珠玑,把握一定的分寸。因此,在播音腔上,新闻播音主持应保持轻重恰当、不涩不粘、不浓不谈的语调;在语势也应该保持平稳;在逻辑也要保持一定的严密性;而在语词上也能够进行充分的融汇贯通以及灵活运用等。新闻播音主持从这些多方面基本功的巩固与塑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言驾驭能力,并对其语言内涵进行丰富。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量的需求,新闻播音主持的语速也在逐步的加快。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国新闻播音员的平均播音字数为300字左右每分钟。但新闻播音主持在对播音语速进行提升的同时,还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快,而使整个播音变得含混不清。这不仅不能够将新闻信息有效、及时的传递给新闻信息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一定的拖沓和懈怠感觉。因此,对于新闻播音主持语速的提高应该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审稿过程中,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人应该做到“一检三思”。所谓的“一检”分析稿件的内容是否正确,其具体的逻辑思维是否顺畅清晰。此外,在这个检查的过程中,也是要求新闻播音主持人对整个的播音稿件做到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避免在播音过程中由于对稿件的不熟悉所带来的播音失误。所谓的“三思”是将稿件放到大的形势政策背景和具体的节目中,并从受众的角度对稿件进行一定的考虑。并及时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正。从而保证整个播音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多听是增强语感的关键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多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聆听也是言语沟通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后天训练的。在各种场景下聆听是沟通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聆听就没有沟通。当我们能真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可以给对方提供“心理空气”,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求,这时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和心力,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有效的聆听是高效率企业的象征,这对企业的发展可谓事关重大,其回报将是巨大的,包括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这种对心理空气的需求,影响着生活中每一方面的交流。真正理解他人也能帮助对方理解自己。相互交心,相互提供“心理空气”,相互积蓄情感账户,互相信赖和信任,聆听就成了有效沟通的桥梁。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音乐人,无论是学还是教,无论是声乐学习、表达,还是器乐练习、演奏,它都是一门必修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础。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觉,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和调式调性,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使他们在接触丰富的音乐语汇时,培养其节奏感、音高感和音乐感知力。在声乐教学中,为更好的辅助唱,需要大量地训练听。那么在以“沟通”为核心能力的主持人的培养教学中,又怎能忽视“听”的训练。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传统的经典教程中,即兴口语部分从口语体与书面语的差异入手,通过口头详细复述、口头简要复述、口头创造性复述、口头描述以及口头评述的训练,建立起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这对学生建立口语表达的基本思路、基本语态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对有文本的文稿处理和半文本的策划处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问一答、一对一答的无文本的连续的话轮中,仅仅靠封闭式的,自我状态的言语组织恐怕不能圆满地完成沟通。这时,“听”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主持人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就要在倾听中让对方产生讲话欲,把所想所思都能敞开心扉说出来,了解对方意思,注意对方意思,注意对方反应,以利找到新的提问切入口;就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想一想自己的话怎么说,怎么让说出的话引起对方的兴趣,抓住对方的注意,以利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

3 良好的演播状态来自于日常的良好的自我沟通

自我沟通也称内向沟通,既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为同一个行为主体,自行发出信息,自行传递,自我接收和理解。隐蔽的自我,这部分自我是别人知道或者看得清楚的,可你自己却看不见。潜藏的自我,这部分的自我信息和自我意识是只有自己知道,不原意跟别人袒露。未知的自我,指的是那部分别人不知,自己也不知道的我。主持人拿起话筒走到镜头前: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一种兴奋感促使自己的想象力在思维转动,一种真诚感促使自己的感受力在充盈展现,一种自信感促使自己的表现力在潜心涌动。主持人的这种演播状态也就是对主持人在镜头前,话筒前的当众状态的详细描述。结合“自我沟通”,主持人从生活状态到当众的演播状态的转变是,从自然状态下“物质自我”的沟通场景向工作状态下“社会自我”的沟通场景的转换。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和表现是一种“社会自我,所以在训练培养主持人的过程中,这个转换的训练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播音工作者这方面有关的日常训练是被忽视的。这个转换做的好的从业者会被称赞为“悟性好”,而做的不好却可能给自己贴上“状态不好”的标签,久而久之在前进的道路上自暴自弃。这时,便需要自我进行很好地引导影响自我进行“自我沟通”,帮助自我完成沟通环境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浅析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大众文艺,2011(20).

[2]樊玉龙.新闻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研究[J].大舞台,2011(12).

[3]包静玲.浅谈播音主持的文化修养[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12).

[4]马嘉.论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4).

[5]房艳凡.广播播音主持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群文天地,2012(09).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021000

篇5: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阴阳上去)兵强马壮光明磊落山穷水尽山明水秀千锤百炼心明眼亮风调雨顺心直口快优柔寡断思前想后身强体健灯红酒绿高朋满座

(去上阳阴)逆水行舟妙手回春热火朝天驷马难追信以为真背井离乡遍体鳞伤调虎离山暮鼓晨钟破釜沉舟万古长青视死如归耀武扬威

播音主持基本功训练-诗词,加入情感及节奏。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篇6: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1)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2)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3)石狮寺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四十四只石狮子吃四十四枝湿紫柿子。

(4)一葫芦酒九两六,一葫芦油六两九。六两九的油,要换九两六的酒,九两六的酒,不换六两九的油。

(5)东边庙里有个猫,西边树梢有只鸟。猫鸟天天闹,不知是猫闹树上鸟,还是鸟闹庙里猫。

(6)盆里有个瓢,风吹瓢摆摇,不知是瓢碰盆,还是盆碰瓢。

篇7: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语调的分类及训练方法

播音主持专业培训:语气的训练方法

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及多重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声音形式。

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寻

一、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 的。张颂先生在《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

疑的感情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冷的感情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憎的感情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感情色彩声音形式 考艺考 上

二、语势

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不断起伏的语流。思想感情的不断运动是语流曲折性的内在力量,口腔、气息、声音的丰富变化是语流曲折变化的关键。语流的曲折性和波浪式,是语气丰富变化的外部特征。我们用语势这个概念来说明语气声音形式的特点。

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这中间,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大部分。”

语流的曲折变化是丰富的,“语无定势”更说明了语势运用没有什么定律。但我三、语势的种类

们仍试图将语势的基本形态描述一下,为使大家对语势的曲折性能有直观的了解为的是我们能够在表达中自觉地运用它,使我们的语言更有变化。

如:“世界上没有花的国家是没有的。”“花”就处于波峰的位置,句头、句尾

1、波峰类。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状如波峰。

我们把有声语言的语势归纳为5种基本形态: 的词略低。

2、波谷类。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即句头、句尾较高,句腰较低,状如波谷。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3、上山类。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不过,有时是步步高,有时是盘旋而上。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下山类。特点是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应注意的是它有时是直线而上,有时是呈蜿蜒曲折的态势。如:“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

5、半起类。特点是句头较低,而后呈上行趋势,行至中途,气提声止。由于没有行至最高点,所以称为半起。如:“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 考艺考 上

目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固定腔调的问题。固定

四、如何避免语势单一

腔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在符合语句内容的前提下,为避免单一语势的重复出现,形成固定腔调,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要求:

1、句头起点不宜相同。我们把语势的变化幅度假设为5度,那么,在你说的每句话的开头,起点高度不要一样。

2、句腰波形不宜相同。不要连续使用同一种波形,如果不可避免,应根据语句的具体情况,形成它们的差别。

3、句尾落点不宜相同。每句结束的落点最好不要在同一高度,而且停时声音的轻重缓疾也不宜相同。

篇8:播音主持基本功之普通话训练

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记忆,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l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或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

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以把播音员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作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多动口,说是重点

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若本末倒置,既费力又改不掉语音错误。

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字音比较标准后,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发音能力。字音掌握准确后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

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和调值不准确的问题,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绕口令

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在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时应做到速度由慢到快,声音由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会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得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就越远。

演绎朗读

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哪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还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读文章的好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把握好气息的调整和文章的整体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7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词汇 下一篇: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