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

关键词: 负债 浅析 经营 企业

浅析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精选6篇)

篇1:浅析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

浅议企业负债经营与控制策略

摘要:负债经营是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为中外企业普遍采用,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企业负债经营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入手;阐述了企业负债经营在企业财务杠杆效益,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和转嫁通货膨胀风险上的优势;然后分析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负债经营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负债经营 风险 控制 原因

企业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生存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之一。而在在当前企业界,大多数企业都将负债经营作为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负债经营到底有何魅力吸引如此之多的企业。负债作为一种资本成本最低的企业外部筹资方式,由于其巨大的税遁效应,在企业合理地利用借债时,不仅能有利缓解企业资金的不足,更确切地说最终可给企业的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企业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及满足企业合理资本结构的配置,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负债经营可以不使企业股权稀释,有利于企业股权保持稳定。企业负债经营已被证明是现代企业生存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企业负债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将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最需要的地方上,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其充分发挥增值功能。企业负债经营指企业在拥有一定股权资本的基础上,利用有偿使用债权人资本(借入资本),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负债经营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同时又能引起筹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因此,研究企业负债经营对企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概述

从会计学上说,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且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但从内涵上分析,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扩大规模,使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因此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债务资金才构成负债经营的内涵。

由上可知属于负债经营范畴的负债项目只有实际负债中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和各种负债项目。西方的财务理论分析中往往将负债经营局限于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权,而将符合负债经营概念的借款性短期债券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负债经营概念。本文的分析将负债经营的内涵确定为所有符合负债经营概念要求的债务项目,即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也包括短期的借款性负债。

企业负债经营有以下特点:(1)企业负债经营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2)融资速度快,限制性条款少,程序较为便捷;(3)融资成本低,企业负债筹资的筹资费用和利息费用都比权益性筹资的要低;(4)融资具有弹性,资金使用较为灵活;(5)收益与风险并存,若企业资金运用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利”

1、企业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运营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资金,而单靠 企业内部积累的自有资金,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目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所以,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扩大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一个企业不仅在资金不足时需要负债经营,就是在资金比较充裕时负债经营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再多,只靠自有资金的企业规模运用资金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企业通过负债可以有效地取得和支配更多的资金量,合理地组织和协调资金比例关系,改善技术设备、改革工艺、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拓宽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企业负债经营能产生财务杠杆效益

所谓财务杠杆效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而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另外,如果企业息税前利润一定且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提高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会相应地提高资本利润率,使企业的收益大幅度提高,这就是负债经营的有“利”所在。、企业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这种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较低。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负债经营可以从“减税效益”中获益,由于负债经营的利息是在税前支付,使企业获得减小缴纳所得税的好处,而实际支付的利息一般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在这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下,在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 3 的负债经营能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时,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不仅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筹资,还会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但如果以发行债券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资本等方式筹集债务资本,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在扩大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转嫁通货膨胀风险

市场中的周期性变化具有规律性,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将持续贬值,现金购买力随之下降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如果企业资金结构设置不合理,将导致潜在的货币损失。但如果企业在合理范围内拥有较高的债务资本,其负债金额始终以其账面价值为标准确认,并不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企业实际偿还账款的真实价值必然比其借入时账款的真实价值要低。这实际上是债务人将通货膨胀的风险转嫁给了债权人,从而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因此利用举债扩大生产规模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而且在合理范围内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长期负债比率越大,对企业越有利。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弊”

企业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但同时又增大了经营风险。从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分析,企业负债经营能在保持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前提下带来股东财富的较快增长,因此,资本市场上对干企业以及管理者是否有进取心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即是其负债经营的程度。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企业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负债经营本身所含有的风险因素。、“财务杠杆作用”的负面效应

如前所述,“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地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财务杠杆效应如同一把双刃剑,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地大幅下滑。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效下降时,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自有资金利用率

假设企业息税前资金利用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则借入资金获得的利润还不足够支付利息,还需要用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利息,从而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企业再筹资风险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企业股价降低风险

就股份制企业而言, 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对股票的市场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 当资金成本率大于股东权益率时, 为偿付负债资金的本息, 企业就会从股东权益中分出一部分, 这时, 股东权益就会减少, 进而使股票的市场价格下降。、过度负债有可能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尽管企业负债经营是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同时也加深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因而产生代理成本,由此使企业价值减少。

三、企业负债经营控制策略

企业负债经营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负债经营又利弊并存,因此经营者在决定举债经营时必须权衡利弊,尽力去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如何兴除利弊,强化负债管理,合理有效地负债就成为企业负债经营的核心问题。

(一)确定企业负债经营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

首先,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其计算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 度直接相关。一般来讲,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负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别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债权人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因此要设法收回自己的贷款,使贷款风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企业争取贷款,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影响企业经营安全。因此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这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

除了要考虑企业负债规模外还要仔细分析企业负债结构。一是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才能使企业负债结构合理,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销售状况,如果企业销售稳定增长,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便于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则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二是资产结构,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则可以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进行筹资。三是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开,企业的举债方式已由单一的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多渠道筹资,企业可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分别选择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或向资金市场拆借,还可以引进外资。

(二)选择适合的举债方式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举债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可多渠道筹集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

(1)向银行借款,这仍然是企业举债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的首选。但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和贷款额度的制约,所以,贷款有一定难度和限度。(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当今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融资方式,成本低,使用灵活,在交易活动中,可以背书转让,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3)发行企业债券,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但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社会公开募集,虽然可以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但资金成本高,风险大。

(4)向资金市场拆借,通过金融机构组织,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那些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这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一般使用时间不长而且成本较高。(5)引进外资,即从国外引进资金,但需要考虑汇率风险。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举债的规模、使用时间的长短及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

(四)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控制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和预警体系,加强风险的发现、监控和预警管理。财务预警体系应包括:

8(1)财务信息的收集、传递机制,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确保财务预警分析工作能有专人负责,并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能够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较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包括应急措施、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去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补救办法主要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能够对风险防患于未然并能够从容面对

(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企业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 9 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六)提高经营者自身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管理者都是风险的反对者,负债经营风险大,稍有不慎即陷入困境。公司经营者要学会在不同环境下采取随机应变的财务策略,把握住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均衡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负债经营在利益与风险的二难决策中处于不败之地,取得预期经营效益。

在当今负债经营过程中,还应该培植良好的公共关系。良好的公共关系率和善于交际的能力,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有些事情有了它可以神奇般的办成。而公共关系的核心是诚实无欺,讲信誉,守信用,是企业的良好形象和魅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更好地建立机制,控制和抵御风险。

负债经营既是一项财务策略,又是一种经营战略,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负债经营既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具有现代经营的风险意识,又要求准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对负债经营的合理性、适度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身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最佳的负债经营结构。

四、结论

由此可见,企业负债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焦点是如何得到“玫瑰的芳香”,而不被扎伤。企业负债经营对于公司经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增加公司收益,较快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和增加资本结构的弹性。而企业负债经营对于公司经营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具有财务风险,偿债风险,再筹资风险等。如 何发挥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减少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难题。从一般的经济原理和理论出发,适度的企业负债经营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但企业负债经营比例究竟应该多高,这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模式的难题。公司必须结合自身环境的特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建立一套财务预警系统等等。总之,企业负债经营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认真认识分析负债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策略。那么,企业负债经营将会带给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李春媛.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价值工程,2010,(32).[2] 夏冰.负债经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 , 1995,(07)[3] 丁国安.负债经营及其风险防范[J].财会研究 , 2000,(07)[4] 交通银行武汉分行 财务和风险管理[A]..[C]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5] 李莉.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6] 徐世伟, 陈春宏, 于晓梅.论负债经营的利害关系[J].林业财务与会计 , 1997,(05)11

篇2:浅析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 目 风险控制研究 者 院 业 号

许志凌 商学院 会计学 134190701 刘翠兰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四日 题作学专学指导教师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创作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二○一七年 五月 十四 日

I

摘要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生产,企业往往通过负债经营这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募集资金。采用此种经营模式,一方面,能够满足企业较大的资金需求,从而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同样也会带来财务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其次,分析了公司财务风险和企业负债经营的关系,最后,本文结合万科集团的案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如何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做好财务风险的规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负债经营;财务风险;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II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market, liabilities, as an effective way of operating business, is widely us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Liabilities do bring immense profits to the enterprise in some condition, however, it can also produce financial risks.The thesis is about to deb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bilities and financial risks b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m.It will also set Vanke Group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he enterprise can avoid the financial risks effectively in the condition of liabilities.In the end of it will list some advice about it.Keywords:Liabilities;Financial risks;Risk control;Precautionary measures

III

目 录

诚信声明............................................................................................................I 摘要..............................................................................................................II ABSTRACT..................................................................................................III 第一章 前言.................................................................................................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2

1.2.1 国外研究动态...............................................................................................2 1.2.2 国内研究动态...............................................................................................2 1.2.3 文献评价.......................................................................................................3

第二章 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5

2.1 负债经营的含义......................................................................................................5 2.2 负债经营的特征......................................................................................................5 2.3 财务风险的含义....................................................................................................5

第三章 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联系............................................................7

3.1 适度负债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7 3.2 过度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7

第四章 关于万科集团负债经营模式下财务风险控制的案例分析............9

4.1 行业分析..................................................................................................................9 4.2 万科集团负债经营下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分析..................................................9

第五章 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防范的建议..................................................12

5.1 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12 5.2 确定合理的资本构成............................................................................................12 5.3 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12 5.4 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12 5.5 保持盈利能力........................................................................................................13 5.6 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13 5.7 合理安排资金........................................................................................................13

结 论...............................................................................................................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16

V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 前 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完善,企业纷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企业为了不断壮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需求,而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种途径:企业自身的资本投入和负债经营。然而,如果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仅靠企业内部自身的资金积累,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资金和数量上也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企业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更多的时候会选择负债经营。负债经营能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利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稳定、及时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及时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有利于改革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企业通过负债效应获取财务杠杆效益,降低单位资本成本。但是,负债经营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不好它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从发达国家控制负债率上看都有具体标准。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金缺乏,企业多举债经营,因而负债比率很大,各年代一般均在70%~80%之间;美国负债率控制在40%~50%之间。目前,我国统一的负债率指标虽不存在,但对具体企业来说(在资产、利润明确情况下)存在着最优负债率。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如何在正确认识负债经营的基础上,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提升企业效益,并掌握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措施,最终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1.2 研究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仅仅依靠权益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势必要求企业进行负债经营,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其本质是借贷资金有偿使用的风险性经营。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收益,能够改进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为企业迈向良性发展提供契机。然而有负债就会有相应的财务风险产生,因此,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利用负债经营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掌握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将从企业负债经营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控制并结合万科集团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公司的负债情况及财务风险的控制,并提出相关建议。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企业对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控制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对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企业进行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借鉴。

莫迪格里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1958)共同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在不存在公司所得税及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完全效率、零交易成本等假设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的价值无关,因此企业的负债根本不存在过度或过高的问题。这一定理在学术上的意义颇大,但因其假设条件不合实际而缺乏实践指导意义。[1]

摸底格里尼和米勒(1963)将企业所得说因素引入原来的分析之中,考虑到负债的节税效益,得出的结论为负债越多越好,没有限制线。这条结论也引起假设条件欠妥而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1]

Jensen和Mecklingz(1976)在引入破产风险和成本后的权益理论中指出,企业负债率增加在产生节税效益而使企业价值增加的同时,也会引起企业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上升而使价值下降,当两者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动额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为最佳状态。[1]

[1] Long和Maltiz(1985)研究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财务杠杆正相关,但关系不显著。此外关于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研究,国外学者Richard B.Chase(2001)等人在《运营管理》中也提到,通过负债经营所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可以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1]

James C.Van Horn.M.WachowiczJr(2001)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中提到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变动。[2] Stanley B.Block(2002)等人在《Found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指出负债经营可以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并且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还会产生举债效应,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是,当负债经营超过一定规模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2] 1.2.2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学者对企业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控制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李燕玲(2007)在《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中提到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会和利用他人的资金经营自己的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经营策略和运筹财务的艺术,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偿债能力受损,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对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并从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入手,采取合适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3] 贾宗武(2007)在《论资产的流动性》中提到资产流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偿还到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期债务的重要尺度。保持高度的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资产流动性越强,资产转换时期越短,时期性风险就越小,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其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就越小。[4] 张红云(2008)在《负债经营的实施与分析》中指出企业会出现负债经营是由于企业资本金配置不到位等造成的。合理的负债经营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等。虽然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但是“物极必反”。[5] 卢双娥(2008)在《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风险控制》中提到一般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30%左右为宜,超过50%则容易失控。企业的流动资本负债率与企业所承担的短期债务风险成反比。目前,我国虽然不存在统一的负债率指标,但是对具体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着最优负债率。[6] 陈新民(2008)在《企业负债经营财务问题探讨》中指出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为1:1。[7] 余洁(2008)在《浅谈企业负债经营》中提到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的流动性越好,质量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好。[8] 勒远文(2009)在《企业负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中提到负债经营的特征包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下才会出现,一般的债权债务不一定形成负债经营。所谓负债经营是指只有当债权人以取得收益为条件,让渡资金使用权,使企业有偿获得使用债权人的资金,并用于发展生产经营。债权人虽然是资金所有者,但不能像权益性资金所有者那样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和决策。[9] 俞辉(2009)在《论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关系》中指出目前,对于财务风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产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这种观点把财务风险集中表现为筹资风险,认为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会造成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10] 吴叶琼(2010)在《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形成因素分析》中提到负债经营又称举债经营,是指企业将已拥有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产品新事业等,从而产生财务需求造成现金流量不足,最后通过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放债券、股票等形式来筹集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11] 1.2.3 文献评价

综上所述,从国外的研究现状上看,国外关于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研究要早于国内,他们主要是从资本结构等方面来研究企业的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提出企业运用负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债经营可以实现盈利,但要把握住负债经营的“度”。可是由于国外的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理论由于其假设条件不合实际而缺乏实践指导意义。虽然经过多年的完善,但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难以入手。

从国内的文献研究上看,我国企业对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把负债经营当作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认为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内部资金的不足、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有利于企业保持控制权等,但是很多企业却因为没有制定合适的资本结构、经营管理和决策、负债规模,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引起财务负面效应,因而陷入了高投入、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的怪圈,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的强力反差。这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外关于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研究要早于国内,但在借鉴其研究理论的探索中必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其与我国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环境相适应。此外,关于企业合理负债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经济、管理方式的不断发展,在探索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我国应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 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2.1 负债经营的含义

债务管理,是指以自有资金作为企业的基础会有,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扩大经营规模,产品创新,新的业务,产生的现金流短缺造成的金融需求,并通过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债券发行股票等形式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中,现代企业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操作的融资模式。一般来说,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自身的资本投入满足资金需求;而另一种则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这种方式也称为负债,因此,我们一般这种筹资方式称为负债经营。

[1]2.2 负债经营的特征

1、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下,两种权利的分离才会出现,一般来说,普通意义上的债权债务不一定会形成企业的负债经营。本文的负债经营主要是指在债权人以取得收益为条件的情况下,让渡资金使用权,使得公司能够获得有偿使用资金来发展公司业务和经营,债权人虽然是资金所有者,但不能像权益性资金所有者那样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和决策。[2]

2、对债权人负有偿债义务

公司债务管理是指外债身份,因此借贷企业作为债权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依法偿还贷款本金。

3、负债经营的资金成本是时间的函数

以资本收购和使用企业资金称为资本成本。资金使用时间的长短与资金成本的大小成正比。当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成本越大,反之,则越小。

4、负债经营收益与风险并存

企业债务管理既有优缺点,一方面,债务融资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但另一方面,债务管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主要取决于资本成本 对资本利润率的影响。当资本利得率高于资本成本时,债务管理的潜在盈利能力较大,此时企业债务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利,反之,负债经营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3 财务风险的含义

目前,财务风险的概念有两个不同的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财务收入和收益预计会产生偏差,导致失去机会和精力,而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与此相关的负债,重点关注财务风险的表现,作为财务风险由于还本付息而产生的融资风险,将导致有偿金的企业偿还债务到不确定性。这篇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章所说的财务风险大部分是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就是另外一种观点,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只有当企业充分了解财务风险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风险防范体系。[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三章 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债务筹集资金,即债务管理。在企业的资本结构方面,企业资本结构、债务利息息税前利润是相对固定的,息税前利润上升,债务利息息税前利润将减少相应的负担,每一美元的扣除所得税可以分配给企业利润将增加的所有者,对企业所有者财务杠杆带来额外的收入。同理,由于负债经营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的更快,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大幅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4]

3.1 适度负债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

众所周知,有效的债务管理,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回报,但并不是所有的债务管理都能为企业的财务杠杆带来好处,过度的债务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而且会造成金融危机,严重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如何实现适当的债务管理,以减少债务管理和财务风险,对企业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从而实现适度的债务管理。

1、把握好负债率指标

负债率是指私人资金与负债比率之间的总负债比率。这样就可以让高层人员了解企业资产的负债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企业债务的风险大小,也明确的指出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而经常使用的负债率的指标一般分为资产负债率、流动资本负债率等一些,就对资产负债率来说,要是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50%不到,那么债务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更好,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30%左右,超过50%的企业退出的控制,资本负债率流动与公司承担的短期债务风险成反比,目前,我国虽然不存在统一的负债率指标,但是对具体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着最优负债率。[5]

2、对偿债能力的全面分析

债务利率是企业偿还债务偿还能力的债务管理中企业盈利的关键指标之一。众所周知,债务利率和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成反比的。同时,研究表明,企业应将偿债能力比率应保持在20%左右。此外,利息保障倍数也能够用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所得保障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因此,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应大于1,同时应当选择企业5年之中最低的比率作为分析考量的指标,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整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营业现金净增加额。

总而言之,如果企业要实现温和的债务,降低经营负债的财务风险,就要从实际出发,把握企业负债率指数和企业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债务结构的最佳业务运作。

3.2 过度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时候,多数企业会考虑运用负债经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然而,并非所有的负债都能使企业“化险为夷”,过度的负债经营就会产生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风险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的:

1、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想依靠自身的内部资本积累来发展,没有外债,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一旦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大多数公司将选择债务管理。因此,当企业债务管理当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不但存在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依然存在,还本付利息压力,而且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企业将陷入金融危机严重会导致破产。

2、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的时候,只有在实现盈利水平超过借入资金的成本时,才能保持企业良好的生产运营,否则,企业将可能因盈利水平无法支付借入资金的成本时,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保证企业的资本利润率高于资本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偿还债务,否则企业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也不能 有效筹集资金,最终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和财务困境。

3、过度举债

所谓的到达,如果企业为了使债务管理的财务杠杆和过度的外债借款,企业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增加了企业偿还债务到期还款压力,使企业受到经济压力。

4、利率的变动

在债务管理期间,由于公司需要支付贷款合同利息,因此利率变动将影响财务风险期间的公司融资。当银行利率高于贷款合同利率时,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相对的,如果企业的借款合同中的利率高于银行利率时,在债务经营模式下,其相应的财务风险就相对增加。

5、内控制度

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和不合理的负债,从而降低财务杠杆效率,降低企业利益。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与公司债务管理有关,存在过度的债务管理势必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因过度的债务履行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可归结为:

1、要承担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企业债务管理依法应当承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义务,因此,如果公司没有偿还债务,企业不仅将陷入金融危机,严重甚至导致破产。

2、要承担利率变动的风险

在融资期间,企业需要支付贷款合同利息,但如果是银行利率,这个变量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利息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

3、会增加企业再筹资的风险

如果企业对债务管理没有任何控制权,只是为了正在进行的债务管理的直接利益,所以企业不仅不能得到预期的收入,而且会随着公司债务的增加而影响债权人对企业声誉和形象的影响,最终使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增加。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四章 关于万科集团负债经营模式下财务风险控制的案例

分析

4.1 行业分析

房地产行业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的行业,已经成为我国财富聚集最为迅速的领域。但是,在房地产行业外表光鲜的背后是其负债经营问题地不断凸显。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中国财政政策和国家土地变化不可预测,日益紧张,几家大型国内房地产企业普遍薄弱的偿债能力风险,再加上政府出台了房地产信贷政策,导致交易量的市场严重萎缩,导致房地产业“时期”。因此,如何在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运用债务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现下各大企业的主要考验

4.2 万科集团负债经营下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分析

即使在房地产业仍旧处于“冰期”的情况下,万科集团却还能实现盈利,这与它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分不开:

1、合理安排资金,保持盈利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净现金流量这一指标大部分均为负数。就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值这一指标而言,从已发布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发现,与金地(-0.32)、招商地产(-1.30)、保利(-4.89)这些同行相比较而言,万科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2035;在这三年的资本利润率中,2008年至2010年,万科利润率为3.8913,4.6727,4.0993,上述数字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的现状不足,万科的盈利质量依然存在很好。

2、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流动性是企业偿还债务的重要措施。保持高资产流动性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保证。资产流动性越强,资产转换时期越短,时期性风险就越小,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其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就越小。[6]

(1)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也被称为“酸度比”,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为1:1。[7]

表1 速动比率表 单位:% 年份(年)速动比率

2009 0.5912

2010 0.5568

2011 0.4053

从表1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万科这一家企业的速动比率明显高于100%,这一数据表明,万科有足够的偿债能力。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的流动性越好,质量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好。[8]

表2 应收账款周转率表 单位:%

年份(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9 59.758

2011 22.6398

2010 43.961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万科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较高,流动性和资本万科质量好,表明万科的偿债能力良好。

3、建立有利的资本结构

一个优秀的企业无疑是以最低成本和最小风险获得最大利益的目标。因此,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企业处于放松的市场环境中时,企业应采取扩张性贷款风险准则;如果企业的经营情况处于不利的情况,建议企业调整其自身的资本结构,采取谨慎的经营战略措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

(1)股东权益比率

权益比率可以反映企业投资属于所有者的资产数量。一般认为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若权益比率过小,则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增加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如果股权比例太大,意味着企业没有调整资本结构,不知道如何利用财务杠杆获得更多的收益。

表3 股东权益比率表 单位:% 年份(年)股东权益比率

2009 32.9983

2010 25.3139

2011 22.900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过去三年来,万科的股权比率持续下降,万科资产负债率水平上升,企业金融危机加剧。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企业债务水平的水平,企业可以反映偿还能力的到期日为综合指标之一。

表4 资产负债率表 单位:% 年份(年)资产负债率

2009 67.0017

2010 74.6861

2011 77.0997

资产负债率与其他房地产万科相比,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万科总负债持续增加,金融危机加剧。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3)长期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债务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指数的下降,企业长期负债压力较小,负债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企业的长期债务压力变大,债务水平变高。因此,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维持在20%。

表5 长期负债比率表 单位:% 年份(年)长期负债比率

2009 12.7193

2010 11.4964

2011 7.080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长期负债率远低于万科的20%,因此万科的债务压力很小。

4、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企业的筹资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有资本;二是借入资金。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因此,企业融资仍旧没有摆脱依赖商业银行的状况。

表6 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表 单位:元

年份(年)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

2009-3 028 660 000.00

2010 13 024 500 000.00

2011 806 858 000.0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1年的负现金流量超过8亿,万科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了较大改善,表明万科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可知,万科通过实行债务经营这一模式,针对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采取了有效地控制措施,所以当企业在债务经营模式下,为了实现可持续化经营,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政策,方能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章 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防范的建议

5.1 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资金驱动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债务管理的盲目性。[9]当企业经营债务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产生财务风险,使企业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经理必须有风险意识,切实可行活动根据不同措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整个财务工作的风险意识始终如一。[9]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资金驱动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债务管理的盲目性。当企业经营债务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产生财务风险,使企业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经理必须有风险意识,切实可行活动根据不同措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整个财务工作的风险意识始终如一。

5.2 确定合理的资本构成

企业财务管理资产、负债、权益结构调整的关键结构,因此,企业应根据风险大小对资本结构选择企业的利益,最终找到风险与利润之间的最佳组合。

企业财务管理资产、负债、权益结构调整的关键结构,因此,企业应根据风险大小对资本结构选择企业的利益,最终找到风险与利润之间的最佳组合。

当企业处于不利的市场环境时,企业应采取紧缩政策,及时调整资本结构,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当企业处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时,企业扩张应采取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适当的借款资本进行合理估计。[8]

5.3 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

企业负债的多少不能主观的由市场体系和金融环境来决定,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考虑所要承担的风险后,最终确定出合理的举债额度。虽然在理论上,企业借款更多,资金利润率越高,利润越大。[10]但是,对于债权人来说,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债权人应承担的信用风险较大,为了使贷款风险较小,债权人将采取相应的政策,减少贷款额度,不利于企业获得贷款,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对于一般业务,如果资产负债率低于50%,则表现出良好的债务管理能力和企业偿债能力。因此,普遍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30%左右为宜,超过50%则容易失控。[11]

5.4 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企业债务管理,偿还贷款利息不能忽视的企业,资产流动性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可以偿还贷款本息的措施,可以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如果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很弱,说明企业的偿付能力很差,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因此保持资本流动性高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控制。[12]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因融资风险造成的错误,资金结构合理安排的流动性高流动性也必须维持资产的企业。

5.5 保持盈利能力

从长远来看,一个健康的利润部分用于偿还债务,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安排资产等措施,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提升,公司也有声誉良好,企业形象良好,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提高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若企业的盈利不能满足企业所需的资金,则企业应当会考虑减少现金的余额,并利用出售企业的短期金融资产或借入更多的债务等手段来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非但不能弥补其资金缺口,反而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保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资金,减少企业债务,以有效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13]

5.6 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企业在债务管理中,应考虑可能的风险,根据融资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避免财务风险:一是企业可以选择内部积累,如股东投资,融资困难小,低风险良好,保密性好,能有效提高企业借款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债,IPO等方式实现外部融资,企业可以借钱。把偿债压力降到最低程度。[14] 企业在债务管理中,应考虑可能的风险,根据融资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避免财务风险:一是企业可以选择内部积累,如股东投资,融资困难小,低风险良好,保密性好,能有效提高企业借款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债,IPO等方式实现外部融资,企业可以借钱。把偿债压力降到最低程度。[14]

5.7 合理安排资金

企业在选择负债经营这一模式进行经营生产时,必须要考虑所借款项的利息,以及所借款项资金的到期支付日。同时,企业应考虑资金使用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利用资金。避免资金不正当造成的财务风险。[15] 企业在选择负债经营这一模式进行经营生产时,必须要考虑所借款项的利息,以及所借款项资金的到期支付日。同时,企业应考虑资金使用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利用资金。避免资金不正当造成的财务风险。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结 论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利益,只有依靠自有资金不可能满足其资本要求和不可避免的要求企业债务管理要求,为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因此,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活动,债务管理的性质是企业利用借款资金支付的风险管理。虽然债务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为企业走向良性发展提供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债务管理都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债务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而且会导致金融危机,严重给企业带来破产灾难。因此,企业应该在对融资风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进行债务管理,把握债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债务管理更有利对企业的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4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吴叶琼.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形成因素分析[J].经营管理,2010,(605):57-58.[2]勒远文.企业负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企业,2009,(7):45-46.[3]俞辉.论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9,(1):64-65.[4]吴瑞敏.企业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的关系及防范[J].财税纵横,2011,(15):405-406.[5]卢双娥.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风险控制[J].企业家天地,2008,(12):71-72.[6]贾宗武.论资产的流动性[J].财会月刊,2007,(12):179-180.[7]陈新民.企业负债经营财务问题探讨[J].山西财税,2008,(2):77-78.[8]余洁.浅谈企业负债经营[J].中国外资,2008,(9):55-56.[9]刘建青.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J].甘肃理论学刊,2010,(6):70-71.[10]王满.对企业负债经营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 1997(8): 27-29.[11]杨依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防范分析[J].经济师, 2008(6): 220-221.[12]王小明.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9(1): 47-48.[13]邱道欣.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 2013(4): 125-128.[14]田爱国.企业负债经营适度性研究[J].经济论坛, 2006(4): 63-66.[15]赵之先.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控制[J].财会研究, 2006(8): 62-63.15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提纲的完成到正文的反复修改,我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他们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从选题、定题、撰写提纲,到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直至定稿,两位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正是有了老师们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我还要感谢我的辅导员以及在大学四年中给我们授课的所有老师们,是他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精彩,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

篇3: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有效控制

一、负债经营的作用

负债经营作为一种经营策略, 它不仅是为了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不论企业经营成果大小, 利润多少, 债务利息额是固定的, 因而当利润增大时, 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应减少, 从而使自有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大幅度提高, 这种债务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2、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

负债的利息费用列入财务费用, 与企业的收入抵扣, 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 成本费用增大, 利润减少, 应纳税所得额随之减少, 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 降低企业税负。

3、在通货膨胀时期, 负债经营具有举债效应。

由于债务的实际偿还数额以账面价值为准, 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所以通货膨胀会给负债经营的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通货膨胀率越高, 企业因负债经营而得到的货币贬值利益就越大, 这种因负债经营而可能获得的收益, 称为举债效应。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前已述及, 企业负债经营是有利可图的, 那么能否无限制地借债经营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负债经营有一定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债务而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举债额和偿还期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

在企业资本构成中, 如果资金全部由股东投入, 无债务, 企业除了经营风险外, 无财务风险, 一旦企业因资金不足, 向银行借款, 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企业就担负着为自己所借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 财务风险由此产生。如果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难以偿付到期本金和利息, 企业便陷入财务危机

负债的企业, 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使盈利能完全补偿借入的资金成本。否则, 企业将无利可图, 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必须保持一定的资金利润率, 并使其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但市场变幻莫测, 企业很难正确估算资金利润率, 因此就面临着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差额的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如果盈利抵不上债务资金成本, 企业就要面临亏损, 增加财务风险。

另外, 企业负债越多, 财务压力越重, 越有可能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即使企业盈利能力很强, 也存在着过度举债、利息包袱沉重而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债务偿还期限越短, 企业偿债时间越紧迫, 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极易出现偿债危机。

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几个因素,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1、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 企业不能为了持续地追求高利润, 而不计后果, 大肆筹资举债, 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 而且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 不能按时偿债, 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 甚至导致破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 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 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 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2、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 最小风险程度, 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环境中, 采取进取型策略, 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 应谨慎从事, 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 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 并做到胸有成竹, 机动灵活, 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3、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企业应选择以下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 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 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 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 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 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 应首选发行股票, 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 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 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限度。

4、采取适宜的借款策略。

企业在借入资金时, 不应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财务实践, 应慎重考虑。虽然有时借款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 有时可以改善现金流量, 然而,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 应明确在多变的企业环境中借款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收益无法确定, 企业就无借款的充分理由, 企业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借款, 何时不应借款, 只有这样, 才会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不致因盲目借款而遭致财务失败。

5、保持盈利能力。

如果盈利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要, 企业就要靠减少现金余额、出售短期金融资产, 或借入更多的债务等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 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因此, 保持盈利能力、增加资金、减少债务, 才能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6、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资产流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偿付到期债务能力的尺度。保持高度的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 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资产越容易变现, 则清偿能力越强, 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7、企业还要合理安排资金。

在资金安排上, 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 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摘要:负债经营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广为中外企业普遍采用。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 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 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其带来的风险, 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 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 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4: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建议

负债经营已是现代企业生存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但负债比例的确定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客观经济环境进行全盘考虑,权衡风险和收益,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资本结构的规避风险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

企业负债经营一定要适度,盲目举债只会造成资金闲置积压和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首先,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满足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这个先决条件,否则就不能举债,只能利用权益性筹资并努力减少现有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效应。

其次,企业负债经营应该在满足企业最低必要资金需求量的前提下,把剩余的资金充分利用到生产发展上去,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限制不合理的开支。

最后,企业负债规模还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负债越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高,但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实现的高额利润全部由企业股东占有,因此债权人为了平衡权益和风险,会设法收回贷款。

二、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

负债经营能给企业的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企业应该将这些风险收益因素进行权衡,确定能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获取最大收益的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在理论分析中,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往往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依据。

首先,企业必须保持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有一定比例,这个比率的大小是保证财务结构稳健的基础,应从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能力、资金周转情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和稳定程度得出最适度的资产负债率。

其次,企业必须保持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有一定比例,因为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比固定资产强很多,流动资产所占比率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过多的流动资产也会造成资金闲置,对企业增加收益不利,所以企业应该正确分析投资方案获利能力和风险之间互为消涨的关系,把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例确定在合理范畴之内,具有偿付长、短期到期负债本息的流动资产。短期债务比率较高的企业,应努力保持资产的流動性,可以用于购置房地产项目;中长期债务比率较高金额较大的企业,应分期提取偿债基金,在债务到期之前用来进行有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短期投资,使企业非营运资产损失得到分担、消化和吸收。

最后,企业必须确立合理的负债结构即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根据借款金额、使用期限、利率大小确定适合的融资方式,同时或分别选择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或引进外资,并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确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长期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尽量减少短期负债,适当发行股票筹资和增加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尽量增加流动负债。销售增长稳定的企业应尽量增加短期负债;销售情况波动幅度大的企业应尽量减少短期负债,使企业长短期债务结构趋于合理,以减轻到期支付压力和风险。

三、确定合理的融资方案

企业进行筹资时,应该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资本分析。

首先,企业必须把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筹资的主要标准,从企业的获利前景入手确定偿债能力, 根据偿债能力和业务增长预测来研究确定负债额度, 根据负债额度确定借债的方式,利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计算出预期投资报酬率是否高于负债利息率,根据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对不同筹资方案预算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

其次,企业必须选择安全资金,规避财务风险。安全资金主要用权益负债率来核算,随着债务资金在资金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企业无力还债的风险也增大。因此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应扩大投资渠道,实现融资市场多边化,应尽可能地选择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大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

四、设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首先,要充分考虑市场利率和汇率的走势,深入研究我国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通过其内在规律预测未来利率走向,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和发展规划。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或由高向低的过渡期时,应减少筹资,只筹借经营必需的短期资金,并对必须筹措的资金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或由低向高的过渡期时,应尽量筹借长期资金并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这样可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对于有外汇业务的企业,还应预测和分析外币汇价变动的带来的风险,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

其次,要充分考虑企业产品销售市场、未来销售收入和稳定情况、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等因素。因为企业获利能力是其负债能力的保证,所以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长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就可适当地增加负债,扩大产品经营规模,实现产品多样化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取得效益。如果企业赢利能力较低,产品销售情况在走下坡路,就应该对负债规模加以控制,对产品进行淘汰更新,使其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最后,要确定合理的合并策略,很多企业通过合并产业链来进行整合,这样虽然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但资金的运动是一个往复的过程,其流程复杂且资金周转缓慢。如果是一条产业链的整合,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导致下游受损和资金链断裂,必然会给企业的整个运营带来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采取横向发展策略,进行跨行业整合,这样即使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各行业之间可以互相补救,资金的供应也不会中断。

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应该管理好资金,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降低负债经营的风险。

首先,要充分利用财务核算资料, 抓好流动资金的深层管理,随时了解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 及时调度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量, 加速资金流转,实行资金的动态管理。目前我国的企业应收账款比例偏高,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催还政策,建立信用制度,还可以用现金折扣的方式尽快收回货款,提高资金流动性。

其次,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增产畅销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确保产品及时转化为货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再次,可以建立银行参与制度,使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这样不仅能减少股东的监督成本,还能充分获取有关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最后,推行经营管理责任制,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员工的风险责任意识,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实施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与控制、事后的复核与分析控制和财产清查核对控制。

篇5:浅析企业的负债经营

摘要: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安全合理地筹措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除了主权资本的取得、内部积累的形成外,负债是不可缺少的。负债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把握度。本文通过对负债利与弊的分析,指出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念,合理确定负债经营的规模,企业才能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负债经营 资本结构 风险 适度负债

引言: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资金的筹措是重要前提,能够完全依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满足资金需要的企业微乎其微。企业负债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果将其合理运用,它就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

一、负债经营的内涵及发展

随着金融、投资、财政、税收等体制的改革发展,企业的各种投资项目增多,资金的需求也增多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就是企业以已有的自由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产品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

现金流量不足,而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来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能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大多都在85%以上且缺乏竞争实力。企业负债率过高,再加上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过度的负债,资金周转不灵,导致资不抵债,陷入经营困境或破产倒闭;特别是一些改革开放初期利用高举债经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能长期生存下来的就更少了。负债经营有利也有弊,企业应当立足市场和整个经济环境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有效实施负债经营控制战略,可以说,负债经营已是现代企生存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

二、负债经营的利弊

(一)负债经营的优势

1、可以给企业带来“杠杆效应”,提高企业资本金收益率 负债经营者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则会给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效应在财务管理中被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作用取决于债务资本利润率和负债利率的大小。负债经营只要在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情况下,企业是可以赢利的,负债经营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新的利润。因此,一定程度负债筹资对提高企业收益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迅速弥补企业资金不足,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企业单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满足其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只有通过负债经营来弥补其内部资金的不足,运用更多的借入资金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采用新技术、新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发展机会,优先占领市场,获得更大的收益。

3、负债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综合资金成本

负债经营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本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在借入资金后,只要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债权人来说,都能按期收回本息,投资风险较股权筹资小。因此,债权人要求的资金报酬率较低,从而企业的资金成本也相应地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益,因为企业负债经营所承担的利息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抵扣,从而减少企业应交的所得税额,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中,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5、可以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利益

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还本付息,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环境中,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时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因此,企业资金中债务资金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长期负债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

(二)负债经营的弊端

1、“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

虽然“财务杠杆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他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他完全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无力偿付的风险

由于负债融资是属于有偿使用资金,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水平,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致企业资金紧张,还会严重影响企业信誉。

3、增加企业的再筹资风险

企业负债规模受公司规模、公司经营收入的易变性、公司盈利以及公司产品或生产的独特性等影响。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必然是权益资本投入过小。当企业负债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不能为债权人所接受,因为债权人会感到其债权投资风险大,不安全。由此,债权人将做出提前收回贷款、转移债权或不再提供贷款的决策,这就导致了企业资金短缺,后续贷款为难,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信誉,更主要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再融资功能。

4、负债经营有可能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股东为了获得新的资金,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这样可以降低新债务实际承担的利率水平,但同时也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增大,导致原债券真实价值下降。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尽管负债经营是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同时也加深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因而产生代理成本,由此使企业价值减少。

三、企业有效运用负债经营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首先,企业人员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行为上坚持谨慎性原则。因为往往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会事与愿违,这样所造成的损失必须由企业独立承担。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预防风险。其次,企业仅仅在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风险来临时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通过适度的负债规模来分散风险。再如,为防范财务风险,制定相应地财务决策,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多使用科学、规范的定量分析,建立模型,运用科学手段从模型的计算中抉择最优方案。

2、寻求最佳负债规模,确定合理资本结构

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准确预测债筹资的数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在该阶段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应根据相应历史数据以及未来的市场发展情况,分析测算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最佳比例。除此以外,还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预测筹资的数量,既要保证企业经营和投资业务的顺利进行,又不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

3、优化负债内部结构,合理安排长短期负债比例

短期借款容易满足企业资金短缺,资本成本小,但筹资风险高;长期借款相对而言资本成本高,但风险低。所以企业在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长、短期负债的比例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确定合理的负债内部结构时要考虑资产的结构。例如,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尽量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筹资;反之,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占很大比重,就可以运用更多的短期负债进行筹资,这样会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

4、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充分预测未来经济环境

企业在借入资金时,一定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使其有效地运营。这样可以更容易实现股东和债权人所预期的结果,从而避免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企业在决策长期投入时要用投资净现值法、终值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则方案不可行。现值指数大于1,说明未来报酬大于原投资额,方案可以接受,如果其指数小于1,则方案不可接受。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则方案可行,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则方案不可行。同时企业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修正投资方案,提高投资收益率,使得所筹资金得到有效地利用。

5、建立完善的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定期的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对计算出来的各项指标进行专项分析,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以及负债水平的高低,进而评价企业各个时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及时的防范和解决风险。

四、结论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是使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既是一种财务策略,又是一种经营策略,是现代企业生存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我们必须摒弃“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同时,我们又必须严格、科学地遵循财务原理,把握负债经营的“尺度”,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强化负债资金的管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6: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摘要:负债成为企业资金的一种主要来源,负债经营也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负债经营的基本含义出发,对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debt management basic meaning,elaborated the debt management positive role firstly ,because ,our country special financing environment has expounded the enterprise debt management necessity;finally,combine with the risk and acquit of managed in debt,started risk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f managed in debt,to choose has grasped the debt the quantity with,established the most advantageous capital structure and som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to the debt management risk guard counter measure.关键词:企业;负债经营;利与弊

作为企业筹资的一种有效途径,负债经营已被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当作重要的理财策略。这种策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

(一)负债经营可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股东的收益

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发生变动时,会给权益资本收益率带来负的更大的波动,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前提下,会显著提高企业自有资本利润率。

(二)负债经营可利用税收的屏蔽效应

负债经营存在着固定的财务费用,而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税法都这样规定: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一部分负债利息作为企业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这样,在企业按名义利息率支付的债务利息中,有一部分便转移给国家财政负担了。因而,负债经营便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所得税。

(三)负债经营可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时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四)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闲散资金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可缓解企业生产经营中自

有资金不足的矛盾

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通过借入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生产,使闲散资金用到了急需的地方,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源配置,优化了产业结构。

(五)借入资金不会使生产经营自主权分散,便于企业集中管理

企业的债权人不同于股东,股东享有按股权比例管理企业的权利,而债权人只能按事先所定的利率获得债权利息,不享有对企业的管理权。这样,企业的管理权相对集中,决策观点更容易一致。

(六)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率

企业的负债经营要求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还本。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较小,因而要求的投资报偿亦低。并且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企业可以减少缴纳的所得税,从而使债务资本的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因此,在一定程度内增加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率。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种类

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但同时又增大了经营风险。从负债经营的优势分析,负债经营能在保持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前提下带来股东财富的较快增长,因此,资本市场上对于企业以及管理者是否有进取心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即是其负债经营的程度。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负债经营本身所含有的风险因素。负债经营风险的种类有三种。

(一)杠杆效应对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影响

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给每股收益带来幅度更大的波动,这即财务管理中经营论及的财务杠杆效应。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所有者的收益率即权益资本收益率能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对于较快地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地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大幅度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二)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

誉,严重的还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三)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三、控制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途径

(一)确定并保持最佳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各种负债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包括两层涵义:①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也指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最佳比例。通常可通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可衡量企业的负债水平、负债经营程度、基本财务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偿债能力。适当的举债数额既可产生财务杠杆收益,又可维持良好的偿债能力。②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企业的负债偿还能力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流动负债是企业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用流动资产来偿还;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依靠在生产经营中获取的盈利来偿还。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很大,若其不合理,同样也会引发财务危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的销售状况、资产结构、规模大小、现金流量和所处的行业性质来确定。

(二)准确预测资金需求量

投资规模决定企业筹资额的多少,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应首先对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使筹集来的资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有太多的闲置。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对短期资金需求进行预测,还要重点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做好资本预算。在进行资本预算时应以当期的现金流量作为考虑的重点。特别是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现金流动的估算上,应以当期的现金净流量而非当期利润为考虑的重点,保证已耗费资金的充分补偿

(三)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债务安全

所谓企业偿债基金。就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确保企业债券、贷款或长期应付款到期时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债务企业在企业债务存续期间,按期提存一定数额的现金,交由银行信托部或信托公司代为管理运用,在企业确实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时才动用的专项基金。提取偿债基金的金额= 长期负债额基金提取比例。企业偿债基金提取比例可用多种方法确定,这里着重介绍资信等级配比法。企业每次举债时,应对企业进行一次资信评估,重新计算企业资产负债率,以确定偿债基金提取比例。企业建立偿债基金制度,为获得贷款和发行债券提供保障,为企业信誉程度提供保证,还可成为担保行为的保护伞和还款效果的试金石。但对偿债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除非还本付息,一般不能动用;债务单位资金困难,确需动用的,应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并有相应担保手续;交由专业公司运作经营,确保增值,增值部分用于偿债基金的积

累;债务单位应在银行指定公司设立专户,银行有权按约定的比例从债务单位的资金中扣除偿债基金归入专户;债务单位短款长还或赖账不还时,债权单位有权通过一定法律手续从债务单位的偿债基金中扣除其债权部分。

综上所述,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经营和管理决策部门必须严格地遵循财务原理,把握负债经营的尺度,控制好负债结构,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合理的进行举债,最终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杨依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防范分析[J].经济师,2008,(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探究 下一篇: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