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精选9篇)
篇1: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校园是小朋友们每天主要生活的地方,安全、整洁、舒适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小朋友享受学习,喜欢学校,觉得来学校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学校顺心,政府安心;学生不安全,家长伤心,学校闹心,政府烦心。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残、致伤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事故多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而校园的意外事故大概发生在这几类:
(一)不当活动事故
这一类主要是学生课间相互推搡,追逐打闹,有时候会拿铅笔小刀等造成意外事故。对于此类事故,课间护导老师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平时也要教育小朋友,除了美工课尽量不要把刀片等利器带到校园中,就算带来了,也要好好保管,不要随意拿出来。
(二)挤压、践踏事故
这类事故,主要针对的是在做操上下楼梯比较狭窄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图快,跑到前面。对于此类情况,老师应该让小朋友有序地上下楼梯,并且速度不要太快,不然太快会造成学生奔跑而发生伤害事故。
(三)体育活动事故
体育锻炼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我们不能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平时在体育课,体锻课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小朋友在一个固定的、自
己看的见的区域进行活动,不能无组织地瞎玩。学校对于体育器材有问题的也应该及时维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消防事故
学校应该定期地检查维修消防事故,并在平时的课堂中教授小朋友如果有火灾等应该怎么做,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五)自然灾害事故
随着这几年的地震多发,我们对如何应对地震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每学期都应该组织地震演习等,教会小朋友们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做,同时老师要谨记小朋友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确保小朋友的安全。
(六)卫生事故
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才能给人美得享受,如果校园到处都是脏乱差,那必然这个学校的小朋友也是邋里邋遢的。这方面,老师要医生作则,平时应该穿着整洁,办公室、办公桌要经常整理。对于小朋友,老师应教导小朋友有爱学校,爱教室的意识,与学生一起保持校园整洁。
总之,学校的安全工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局面的颤动。校园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建设了一个和谐的校园,就为千家万户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校园都变成危险地带,社会也就难以和谐了。所以校园安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篇2: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文安县大围河乡文教室 朱洪春
摘要:校园安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越来越不能忽视的问题了,每天在新闻当中,微信当中和日常生活的谈论中或多或少的会听到有关校园安全事故的事情。学校安全,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更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重视安全教育,将其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放在学校的重要位置。然而,一些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那么,如何抓学 校安全教育工作呢?
关键词:校园安全事件 促进学生安全意识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建立和谐校园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花草树木,我们象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象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往往比重很大。涉及到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火灾火险、交通事故、、溺水、毒品危害等方面。为什么校园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呢?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安全意识不高,学校防范措施不到位,学校安全隐患的存在等。创建安全校园,需要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
一、校园里到底安全不安全
(一)当伤害波及到学生。
校园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点的话题了,每天我们几乎都能从电视中或网络中看到一些伤害事件。这不得让人生出一些思考——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那些洋溢着笑脸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安全事故等着他们呢?
(二)饮食卫生方面的安全。
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不好易使学生出现不适。好多学生喜欢买一些三无小食,在在校外流动小食品摊买饭、就餐。小商贩多数没有《卫生许可证》,而且收完钱的手直接接触食品,安全隐患极为严重。
(三)踩踏事件和用火方面的安全。
学生们下课后在楼梯上拥挤,追逐打闹,都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有些老师乱丢烟头。校园内有焚烧树叶、废纸现象。灭火器材不充足。学生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不了解火灾中的逃生方法。
(四)校园暴力永远是挥之不去的痛。
校园暴力主要有三类:语言暴力:指学生经常用污言秽语对其他学生进行攻击,从而产生矛盾;身体暴力:指借助身体的优势打击比较弱小的同学;心理暴力:指不断地用语言、行为等给其他同学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出现不良表现。
二、安全教育的人性化
(一)一切都以人为本。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认为所有安全的措施或者制度都要以人为本。比如:楼梯墙壁贴有提示语。规定学生上下楼的顺序;消防器材设施齐全,摆放位置固定。教学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遇事不要忍气吞声,要及时告诉家长或着老师;身上尽量不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立即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不刺激对方,以减少被侵害程度,事后立即报案。
(二)安全在我手中,生命在我心中。
安全教育,这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自己的保护神,并打击犯罪,创建平安校园。
三、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积极与派出所、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装好防卫设施、设立学校警卫室,邀请法制人员来校作安全、法制讲座等,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学校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利用班会、活动课、思品课、红领巾广播、等渗透,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安全,从我做起.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一个和谐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园,不只是传播知识的殿堂,还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它是学校管理的底线,是学校发展中的支点。所以须要采取有效得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把保障校园安全放在首位。
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甚至有时比吃饭穿衣更重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也是一种文化,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而这种文化的形成,要靠我们每一个人不懈的努力。和谐校园,安全第一。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我们的生命之花才能更加绚丽!让我们一起努力构建安全的和谐的校园.五、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事事安全、人人安全 总之,一切从人的根本出发,从自己开始做起,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让学生在校园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校园安全论文
篇3: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以文化为载体, 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两地办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社会网络化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校园安全凸显出新特点: 消防和治安仍然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头戏”, 公共卫生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场所和大型文体活动安全、社会交往安全、求职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健康问题 ( 特异体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 等多层面、宽领域的新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2]。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迅猛, 但安全保卫部门的力量相对薄弱, 大量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和培训, 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政治敏锐性不强, 使得安全保卫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现状令人担忧。因此, 高校安全工作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必须从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向以危险预测、控制与评估为重点的预防安全管理转变, 化被动为主动, 用安全文化去塑造、影响每一位组织成员, 把理性的安全规章制度和非理性的安全意识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有利于安全稳定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 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组织成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自发意识, 才能确立长效的安全机制, 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2.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安全文化发展的需要。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大学校园建立一个文明、健康、安全、开放、进步的人文环境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安全素质形成导向, 是近年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根本的效果, 因此, 安全文化应在长期的实践中精心培育, 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 是一个易对新的文化产生猎奇心理的群体, 大学生个体参与新型文化建设有强烈的、内在的精神需求。他们既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承者, 又将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推动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因此, 在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实施过程中, 对大学生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进行培养, 内化其安全素质, 使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之中, 开展群防群治, 构建校园安全体系, 以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良性发展。
3.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 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安全文化业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知识。校园安全文化将学校的教育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 是以关心和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保护学校和个人的财产安全, 创造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目标, 与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它具有受众率高、创新性和持久性等特征[3]。高校是一个承载和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场所, 广大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竞争,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具备的。因此, 大学教育要教导和培养大学生自身具备安全意识, 并培养他们用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 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确立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应侧重于对大学生的观念、意识和态度的转变, 使他们由被动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到主动防范安全隐患、自觉提高安全意识的转变。高校应在营造浓厚氛围、创新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1. 加强安全教育, 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不断形成和发展校园安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 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 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4]。如通过组织治安、消防、交通等专题讲座, 向学生讲解安全技能、避险自救、生活安全、公共安全等知识教育; 利用网络的宣传功能, 分析经典案例,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和网络文明宣传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将安全文化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把安全文化素质教育普及每个学生, 深化教育效果, 使安全理念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 建立开放的、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机制是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探索建立大学生参与机制, 为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搭建舞台; 要探索建设互动机制, 为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开辟多种渠道; 要探索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吸收各方面的智慧, 汇聚各方面的力量; 要探索建立理论研究机制, 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要强化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 确保活动效果的产生和目标的达成; 要建立目标激励制度, 不断总结取得的成绩以及与达成目标的差距, 用一定的奖评方式促进活动的长效发展。
3. 创新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的表达形式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递着直观的文化信息, 承载着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如果没有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还是用传统的说教方式, 大学生不感兴趣,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受众群体, 就会是空中楼阁。因此, 要大胆创新, 尤其要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鼓励大学生群体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具有很强参与性的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 在内容上既要切合深化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工作的实际, 又要确保学生在该项活动中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如采取安全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消防疏散演习、周末安全知识电影晚会、安全知识文艺晚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寓教于乐。
4. 成立大学生安全志愿者协会,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安全志愿者协会, 让学生参与自我管理, 实现自我教育,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治安管理实践活动。如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志愿者活动以维持现场安全秩序、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为工作重点, 与校内外大型文体活动的开展相结合, 以学生公寓、教室等安保力量薄弱的重点部位巡逻检查为工作重点, 与校园治安巡防相结合, 以校内交通违规督察、门卫文明岗执勤为工作重点, 与各重点时期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 以及时了解和发现倾向性、苗头性和一触即发性的问题为重点, 组建一支学生安全信息员队伍, 构建校园安全预警系统[5]。
校园安全文化作为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它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高校只有通过教育激励等途径和渠道, 最大限度地动员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才能推动其内涵与外延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使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预防式的管理模式转变, 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永忠.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10) :219-220.
[2]江斌.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137-140.
[3]唐俊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性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 (5) :77-79.
[4]钱瑜.现代学校安全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0) :97-98.
篇4:浅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园安全;安全文化;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精神层面的建设、制度层面的建设、物质层面的建设。这三个层面是浑然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精神层面是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思想内涵,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一、构建校园安全精神文化
精神层面,指的是学校领导及师生员工共同的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安全态度等,是师生员工对校园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其中安全理念是精神层面的核心和灵魂,安全教育是关键,态度取向是结果。
把安全理念转化为安全态度,这就要对师生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文化渗透,唤醒他们对健康安全、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渴望和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师生员工对校园安全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这就是安全教育。
二、构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
制度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师生员工和学校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性的部分。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工作的前提。学校通过制订“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对研究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精心部署,不断增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安全保卫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指标及负责人,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夯实校园安全物质文化
校园安全物质文化是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和前提。我们要通过学校安全物质文化建设,使校园设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为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及安全设施和条件建设,如,防护设备、应急通道、卫生急救、体育设施;引入保险保障机制,如学生平安保险、校方责任险等;加强安全工作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把安全工作成效纳入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责任,强化监督
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按照有关要求,明确责任人,学校分别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并加大督查力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二)完善相关制度,有章可循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办事、依章办事,狠抓落实。这样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进行。
(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工作重点
校园应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要做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防伤人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
(四)广泛宣传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文化意识
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会,以讲座、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的法律常识及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法制安全意识。
(五)开展一些安全文化活动
开展“安全文化传播”专题讲座;开展关于“安全联系你我”征文竞赛;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在校园的一些内部刊物上设立安全专篇等,越有创新,越有实践性,效果就会越好。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是教育的生命,平安和谐校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应该培养和构建具有“学校精神”的校园安全文化,以“安全文化”来启发人、教育人、影响人、造就人,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来滋养师生,从而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张寅.安全文化建设书系:安全教育常识[M].1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4.
[2]喻发胜.文化安全: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
篇5:校园安全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Most of those who died were just young children with their whole lives ahead of them. And every parent in America has a heart heavy with hurt.
Among the fallen were also teachers – men and women who devoted their lives to helping our children fulfill their dreams.
So our hearts are broken today. We grieve for the families of those we lost. And we keep in our prayers the parents of those who survived. Because as blessed as they are to have their children home, they know that their child’s innocence has been torn away far too early.
As a nation, we have endured far too many of these tragedi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town. A shopping mall in Oregon. A house of worship in Wisconsin. A movie theater in Colorado. Countless street corners in places like Chicago and Philadelphia. Any of these neighborhoods could be our own. So we have to come together and we are gonna take meaningful action to prevent more
tragedies like this from happening. Regardless of the politics.
This weekend, Michelle and I are doing what I know every parent is doing – holding our children as close as we can and reminding them how much we love them.
There are families in Connecticut who can’t do that today. And they need all of us right now. Because while nothing can take the place of a lost child or loved one, all of us can extend a hand to those in need – to remind them that we are there for them; that we are praying for them; and that the love they felt for those they lost endures not just in their own memories, but also in their communities, and their country.
篇6:校园安全重要的句子
校园安全重要的句子
1、平安校园是我家,快乐是否看大家。
2、倡导安全文明风尚,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3、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事事安全、人人安全。
4、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5、用平安祝福校园的今天,用平安打造校园的未来。
6、校园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7、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8、安全记在心,平安走天下。
9、以人为本,平安为先,加快建设平安校园。
10、平安校园我爱它,人人安全靠大家。
11、平安要靠每一个人的,而不是要靠一个人做到就行。
12、校园校园我爱你,因为你给了我们一份安全感。
13、平安校园在我心,安全行动手中行,时时注意危险在,要让安全护我行。
14、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平安校园,生活在平安的蓝天下。
15、什么事都只有活着才能干,所以平安最重要。
16、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
17、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平安到家,家人放心。
18、心中时刻有平安,平安永在我身边。
19、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20、跨进校园,走进平安,建设平安校园,你我共同的责任。
21、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22、隐患处处有,安全时时记。
23、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24、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25、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
27、让火灾远离校园,让平安与您相伴。
28、平安,平安,平平安安,人人平安,家家欢喜。
29、道路牵着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30、预防校园侵害,创建平安校园。
31、将安全牢牢的记在心中,平安将会伴随我们渡过美好的一生。
32、安全谨记心,安全永伴你。
33、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34、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35、事故警钟时时敲,安全之弦紧紧绷。
36、关注校园安全,构建人文和谐。
篇7:校园安全重要的句子
2、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3、安全记在心,平安走天下。
4、安全谨记心,安全永伴你。
5、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没有安全,就没有了天和地。
6、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7、倡导安全文明风尚,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8、道路牵着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9、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10、关注校园安全,构建人文和谐。
11、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12、将安全牢牢的记在心中,平安将会伴随我们渡过美好的一生。
13、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
篇8: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没有艺术的教育、特别是缺乏音乐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是当今世界许多教育先进国家从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共识。但是, 目前我过高等学校普遍对大学生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不够重视, 在一些大学校园内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 受社会上外来的不健康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 一些感情不健康、缠绵悱恻、精神萎靡、格调低下, 脱离现实的流行歌曲受到喜爱, 盲目崇拜和反叛成为大学生新的时尚, 大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所谓“过时”的音乐失去了兴趣。种种迹象表明, 如果不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 尽快在我国大学生中建立和谐、健康的音乐文化已是当务之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校园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巩固。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 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 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 (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 , 艺术比其它学科的审美含量充盈而集中, 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 是其它类教育不可比拟的。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确立了校园音乐文化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 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 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 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音乐教育的作用来说明营造良好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1. 音乐与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音乐, 音乐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喜、怒、哀、乐。
听 (唱) 一曲动听、快活的小曲, 心中无比舒畅;在喜庆欢乐的日子里, 欢快的乐曲振奋人心, 衬托出节日欢庆的气氛, 抒发出人们愉快高兴的心情;在舞会上, 优美、婉转的舞曲会激发人们的热情, 鼓动着人们翩翩起舞……相反, 在悲哀沉痛的葬礼上, 一曲哀乐会使人们的心情感到无比的沉重和压抑。
通过电影、电视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欧洲古代战场上, 各路军队在鼓乐手的吹奏下, 精神抖擞、队列前进、迎接战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冲锋号角鼓舞了战士杀敌报国的精神, 瓦解了敌人的意志, 吹得敌人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其巨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 音乐与道德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 是从人类灵魂中迸发的火花。当人们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是, 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心灵深处就可以得到美的启迪。例如:每当雄壮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 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振奋, 因为这是战斗的号角, 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乐曲, 表达着亿万人民的心声, 鼓舞着人民的斗志;《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进行曲的节奏渲染着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坚强无比的豪迈气概, 雄壮有力的旋律爆发出一种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力量, 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0世纪60年代, 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 激励了全国亿万人民学习雷锋高尚品德, 做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意愿;当我们唱到《同一首歌》时, 总会感到蓬勃向上、富于生气的青春活力, 优美的音乐唤起青年朋友们胸中的向往和追求, 唱出了我们同样的感受。
3. 音乐与智力
智力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 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想像) 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音乐形象, 进行音乐知识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 音乐教育不但能使人们增长技能、技巧, 同时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近代心理学家经过对世界知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量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力。赫赫有名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为科学家还是一位议案才的小提琴手, 他的音乐才能并不比科学才能低。他曾经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这一色彩斑斓的“万花筒”, 将激发人们升腾出无尽的想像, 是开发人类智力的金钥匙。
4. 音乐与情操
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态和完整的人格, 应成为每位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品质。而音乐作为最具有情感的艺术, 在培养人的感知、想像力的同时, 还对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唤起人们内心崇高的思想和情感,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不同于其它艺术, 它的表现手段和形象并不像绘画、戏剧、影视那么直观。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因此, 语言无法准确地表达音乐的内涵。
当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 会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体验。《国际歌》的庄严、《天鹅》的优雅、《病中吟》的凄怨、《祝酒歌》的激情……, 都会使我们积累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经验, 并唤起相应的情感, 逐渐形成对音乐价值的认识, 使审美意识和情感趣味逐步升华。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当着重要关头, 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勇气, 这完全不是由于知识的较量, 而是由于情感的陶冶。”
5. 音乐与健康
音乐是多功能的, 它不仅能美化生活, 开发智力, 交流情感, 提高情操, 还对人类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早在四千年前, 古埃及人就懂得通过巫医的咏唱, 促进妇女的分娩, 并将音乐成为“心灵的医生”。1737年发里尼用歌声治好了西班牙国王菲科普的急性抑郁症, 使他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并统治国家数十年。
世界各国的一线医生、音乐家、教育家不断探索音乐与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关系, 研究音乐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 了解音乐对心律、血压、肌肉紧张力的作用。医生和物理学家还通过实验, 认识什么样的节奏能引起兴奋, 什么样的曲调能催眠。还有对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的寿命做了研究, 结果显示他们的寿命普遍高于正常人的平均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 音乐这一独特的功能已被人们运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心理与社会因素的挑战, 人类的健康由原来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音乐与医学之间派生出一门研究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作用与如何用音乐治疗、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门科学。用音乐疗法辅助治疗, 使许多心理障碍患者获得康复的病例举不胜举。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人类与音乐共生存, 生活充满音乐, 世界充满音乐。不同旋律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当音乐与我们的情绪吻合时, 我们才会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 弥补生理、心理的创伤, 增进身心健康。因此, 用心去听音乐可以挖掘出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又丹.中西普通大学音乐教育的启示.[M]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6.10
[2].吴小丽.校园音乐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M]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篇9:大学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摘 要: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是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存在的重要性,现阶段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在思想、体系、方式方法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并从安全理念树立、体系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及方式方法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回顾近年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校园内外不稳定因素频现,大学校园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除了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综合性的知识,为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等提供平台之外,如何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并逐步形成系统性的大学校园安全文化也应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概述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我国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深化与细化,大学校园内不论是人员结构还是校园设施都呈现出动态、复杂、多变的新特征。与此同时,诸多大学上至校园安全理念下至校园安全管理均未形成行之有效的体系。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涉及安全文化的内容,又涉及大学校园文化的部分内容。但就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我国的学者并未明确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念。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在大学工作范围之内,为保障校内所有人员包含教师、学生以及行政工作人员等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所建立的、统一的安全理念、规范化管理体制以及完备的安全设施等的总和。具体而言,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因其管理内容、对象等的特殊性具有独特的内涵。
1.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大学校园安全所管理的对象除了大学生外还包含了大学校园内的教职工等人员。因此,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管理对象数量庞大。目前中国的每所大学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庞大的人员数量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其次,管理对象来源复杂。大学校园内,不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域,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日常人际交流当中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之间的协同既是引发安全纠纷的焦点,也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最后,管理对象年龄特殊。大学生是校园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一时期的他们却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学生极易冲动,感性大于理智,并且普遍缺乏法律意识,这更加大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2.管理内容的多样性
从广义上讲,大学校园安全管理范围既应包括校园内部,也应包括校园周边。狭义上指大学校园内部,本文所指管理范围为狭义上的,其涉及的内容应包含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两大方面。具体而言,财产安全既包含私人财产也包含公共财产;人身安全则包含了生命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名誉安全、隐私安全、著作安全,等等。
3.管理工作的长期性
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其管理工作应从大学设立之初延续到大学终止,而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因此不论大学内人员如何流动,在校园安全文化建立过程中上到顶层的安全理念、规章制度,下到基础安全设施的维护上均应具有前瞻、稳定以及长期性。
二、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安全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健全的安全文化体系是校园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相对于大学校园内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来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密不可分。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安全人员、安全设施等硬性条件的支撑,更需要安全文化打造出的和谐、有序的安全氛围等相关软文化的支撑。而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正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让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到每项工作之中。
2.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期间,他们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安全意识的培养理应成为法律意识、人格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囿于传统教育观念或习惯,大学生培养中往往重视智商疏忽了情商,这也是造成当今大学生自杀、抑郁等各种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安全文化建设中法律知识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心理方面的辅导,有利于疏导学生的情绪。因此,安全文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重塑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为大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又是通过安全观念的倡导,促使校园内师生员工尽快形成安全观念,树立安全态度,养成安全习惯,践行安全行为,从而形成完整的校园安全体系。其次,安全文化建设打造出校园安全体系,进而形成的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既保障了大学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又有助于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最后,大学核心竞争力有赖于大学的创新性发展,而安全文化的建设则是保障大学创新性发展的安全外壳。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既是大学培养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性要求。
三、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重视上的不足
首先,领导层忽视是主要原因。伴随大学的逐年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校园不安全因素随之不断攀升,而与此同时大学领导层却过多地关注就业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较少关注大学安全文化建设,进而导致大学校园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更谈不上安全文化建设。其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亦是主导因素。一方面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致使大学生能更快速地接触到大量纷杂的社会信息,而尚未形成准确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很难做到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大学生所经历的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教育都欠缺相应的安全意识教育,这就直接造成大学生在面对选择、机遇乃至竞争时做出错误判断,进而诱发安全问题。
2.体系建设上的不完整
我国大学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首先,安全制度建设不够完整。目前,大学基本上未形成系统的安全保障制度,缺乏相应的安全规范,尤其是安全文化教育根本没有被正式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其次,保卫部门工作的局限性、非专业化。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也仅限于形式上的审查与表面上的管理,根本不涉及到安全制度建设、安全教育甚至安全教育的宣传等。而且,大部分大学的保卫工作人员是自聘自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进一步导致大学安全文化建设事务得不到专业化处理。
3.方式方法上的保守
安全文化的建设应当是一个长期性的积累与渗透过程,但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保卫预防措施还是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过于保守。首先,保卫预防工作墨守成规。大部分大学沿用的保卫预防工作依然是保守性的宿舍检查、事故报告等,无法时时跟进学生状况,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宣传教育活动停留在自学、自愿的基础之上。大部分大学不开设专门的安全文化教育课,仅通过零星的讲座、临时性会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短时间、突击性的教育,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深入人心,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完善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对策
1.安全理念第一位的树立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学校园内树立起安全意识第一位的理念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首先,领导层次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程度。安全文化建设,不但要引起领导在思想层面上的重视,还要求领导在制度制定、人员配备、资金投放、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等所有环节予以充分支持和扶持。其次,师生层次的普遍重视,促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形成带头示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教育并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普遍性的安全观,提高安全素质。
2.安全文化建设的体系化、专业化
安全文化建设制度上的体系化是营造安全校园氛围的关键,运作中的专业化保障制度的落实,只有制度上的体系化跟运作中的专业化充分结合才能充分维护大学校园安全。健全的安全制度体系应包含日常安全管理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评估机制等。只有安全文化制度化、体系化才能让校园内的教职工、学生按规操作、按规行事。而制度的专业化运作应包含专业性人员和安全事务管理过程的专业化处理两方面。本文认为解决专业化问题的途径可有两种。一是大学与在公安机关备案的社会安保公司签订安保合同,通过法律形式将校园安全工作全权委托专业的安保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二是对大学现有的安保部门进行整改,重新梳理部门结构,对安保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力求将非专业化的部门打造成专业化部门。
3.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性、多样性
目前,大学安全文化建设在实践操作环节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方式方法上的保守与单一。要确保安全文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性,就要采用创新性、多样性的方式方法。首先创新性地将安全文化纳入大学必修体系中,明确学分,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考核,通过理论必修课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普及安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安全素质。其次,微信、微博、陌陌等新媒介应被广泛地应用到安全文化建设中。现在大学生比起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更易接受新媒介的信息推广,因此在大学内建立一个体系化的媒介传播群如朋友圈、安全微博等及时发布安全隐患、推送安全信息,更能引起学生关注以及共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78-79.
[2]李晓靖.浅谈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职教研究,2013(4):18-19.
[3]王才领,徐骏.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4):376-379.
[4]赵忠诚.高校校园安全危机成因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9(4):40-43.
相关文章: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02-19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02-19
分析民航二次雷达防御雷电灾害及防护措施02-19
民航乘务部经理竞聘演讲稿02-19
石门宋小学2014年春季安全工作形势分析02-19
大学校园安全用电倡议书02-19
电气安全技术考试题02-19
大学校园安全的演讲稿02-19
大学校园安全知识02-19
大学校园安全教育论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