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步骤

关键词: 专业课程 安排 训练 学习

训练步骤(精选四篇)

训练步骤 篇1

第一步:气泡音

之所以把气泡音放在早功练声的第一步, 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放松喉头后的发声方法, 它的练习是播音学习中基础训练的第一步。经过一晚上的休息, 喉部处于最为松弛的状态, 这时进行气泡音的练习不仅为接下来的发声练习打好底子, 还有利于嗓子的保护。其实在早晨刷牙时便可进行气泡音的练习。具体做法是口中含相当于满口一半多的水, 扬起脖子嘴巴自然张开, 使水积在喉部位置, 再向外涌起气流, 此时口中就会冒起泡泡, 从而产生低弱的声音, 用这种方法来按摩放松嗓子, 同时寻找声带震动的感觉, 从而为以后寻找声音靠在声带上的感觉做好铺垫。

第二步:口部操

播音员主持人是进行有声语言传播的语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 吐字清晰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口部操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咬字器官的控制力度和灵活度, 使吐字变得清晰, 在表达和对声音的再创作上更为顺畅与自如。做口部操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每节都要做到极限, 口部操的练习分为唇部操和舌部操两部分, 唇部操的练习方法有喷、咧、撇、绕等。舌部操的练习方法有伸、刮、捣、弹、顶、转、立等。口部操做到极致或是练习的时间过长、唇舌用力过度的话, 会产生恶心、假呕吐、后脑较累的情况, 学习者不用担心, 这是入门练习必经的一步, 在熟练掌握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 这些不适感会逐步减轻。

第三步:提打挺松

口部操是对口部肌肉的锻炼, 要想达到吐字时的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就需要更深一步地打开口腔, 进行口腔控制也就是提打挺松的练习。提打挺松, 即口的开合练习, 是打开口腔的四步, 更是口腔播出状态的硬性训练, 提是指提颧肌, 打是指打牙关 (半打哈欠) , 挺是指挺软腭, 松是指松下巴。提打挺松的练习可以结合一些专项词语、句子来进行。例如提:体育、序曲、例律等。打:改革、高贵、果敢等。挺:逍遥、报告、好等。松: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还有一些快速打开口腔的方法, 比如张大口作咬苹果状, 下排牙、上排牙分别咬住握拳手的食指、无名指近端掌指关节, 这些方法在急需打开口腔进行播音时使用, 平时的练习还应遵循上述方法逐步进行。

第四步:气息练习

有了口腔的控制吐字就会变得清晰, 而要自始至终地保持清晰发音, 就要进行气息控制的练习。在播音主持专业, 气息的强弱和对它的控制, 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学习者专业水平的高低。所谓气息控制, 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 即由平时说话时胸部的浅呼吸, 训练成为播音主持时胸腹联合呼吸的深呼吸, 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有了气息的支撑, 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有力、持久、饱满圆润。

气息的训练可以通过深吸慢呼的数字练习、长音练习、托气断音练习这几种基本方法进行。在气息的练习中会出现小腹酸痛、嗓子干渴等不适感, 经过一阶段的练习后, 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气息已基本饱满, 为下面的声音练习打下了基础。

以上论述的是早晨练声方法的前四步, 其余四步依次为:字词的练习、绕口令的练习、文学作品朗读、新闻作品播报。

第五步:字词的练习。文章、段落、句子, 都是由字词组合而成。有了以上四步做基础, 我们要逐步开始语言的表达。字词的练习主要包括单音节字、双音节词语的练习。单音节字要求练习声母、韵母、声调发音的准确、清晰、饱满;双音节词语除了单音节字的练习内容外, 对轻声、儿化、上声变调也要有所练习。

第六步:绕口令的练习。绕口令的练习能有效锻炼口才, 提高语言表达力, 促进敏捷、灵活和准确思维的形成。在练习绕口令时, 要求喉咙放松, 唇、舌、口等器官有整体协调性, 口腔开闭时要气息均匀。练习时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 速度由慢到快, 不能操之过急, 练习的内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的练习。

第七步:文学作品播读。通过文学作品的播读, 可以训练播音员主持人艺术语言的表达技能, 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技巧表达, 进一步拓展延伸播音主持的能力, 练习的内容可以是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广播剧、影视剧的解说和对白。

第八步:新闻作品播报。对新闻作品的播报是考查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基础水平的试金石, 因此放在整个早功练声的最后一步, 以便综合运用上面的练声方法进行最佳播读。练习时要尝试各种新闻题材, 充分运用气息来进行吐字归音, 切忌不可为追求自认为的低沉磁性声音而故意压嗓子。

以上论述的是本人认为在早功练声中可以安排进行的步骤和内容, 顺序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是一个从基础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正确、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 让学习者更快地融入到专业的学习中去, 更好地进行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

摘要:播音主持专业的早功训练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一定的练声步骤和内容进行的训练, 对专业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训练步骤 篇2

野外拓展训练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的前提是:体验先于学识,同时,学识与意义来自参加者的体验。每个参加者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这个学习过程运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是由参加者自己去发现、归纳体验过程中提供的知识。

第一步:体验

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第二步:分享

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它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第三步:交流

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它人参加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第四步:整合

按逻缉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并归纳提取出精华。再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结。

第五步:应用 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1]。

项目

部分经典训练项目

信任背摔空中单杠 空中断桥 竞技攀岩 团 队 桥 独 木 桥 高空速降 巨 人 梯 智力电网 盲人方阵 罐 头 鞋 有轨列车 孤岛求生 穿越雷阵 法柜奇兵 定向越野 抽板过湖 交通阻塞 缅 甸 桥 水上救生 轮环横渡 人 脚 八 抢潍登陆 越 障 破密码 核弹危机 鳄 鱼 潭 天使之手 捆绑行动 破冰之旅 共同进退 飞越激流 穿越曲径 宇宙泥浆 翻越泰山 仙 人 指 怪兽过河 水上寻宝 荆棘取水 艰难使命

其他项目 快艇冲浪 登山探险 出海捕鱼 海岸徒步 皮划艇 独木舟 野外生存 高山溯溪 崖降攀岩 野外定向寻宝 野外穿越 野外露营 篝火晚会

特点

1、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

2、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3、集体中的个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4、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5、自我教育。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员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员自己来讲。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数学思维训练的“四步骤” 篇3

强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3(B)—0064—01

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思维情境。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等比数列”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

第一步:思维的启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好问题的切入角度,使所设置的问题具有设疑和激趣的作用;二是所提出的问题要切合实际,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出现“不要听”或“听不懂”的现象。

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为人刻薄吝啬,常常克扣工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一天一分钱,两天两分钱,三天四分钱……以后每增加一天工钱数翻一倍,直到三十一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然后提出问题: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进行猜测。这时,我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并且告诉学生,通过计算可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为230(分),即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字后,感到非常地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被迅速启动,为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理想的心理情境。

第二步:思维的发展

数学思维训练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不应在学生还没有展开观察、分析之前,就急于将结论、定义和定理等强加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学生对“等比数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我开始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列举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某人从银行贷款10000元人民币,年利率为r,若此人一年后还款,两年后还款,三年后还款……还款数额依次满足什么规律?然后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经过探究得出:1年后应还款 10000(1+r)元, 2年后应还款10000(1+r)2元,3年后应还款10000(1+r)3元……我又引导学生从中寻找规律,进而得知n年后应还款10000(1+r)n元。这里,教师应该起“引”和“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拥有“自由”的前提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自主探索,自己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随着问题一个个地被解决,学生的思维也就会步步深入,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

第三步:思维的高潮

为了使学生达到思维的高潮,教师可不按常规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和提问,在顺利解决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这样,必然会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由定义:a2=a1q,a3=a2q=a1q2,a4=a3q=a1q3……出发,归纳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n∈N*)。这个过程需要各种思维活动,不仅在定向思维上需要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更需要不按常规的、敢于出奇制胜的创新思维活动。

第四步:思维的强化

为了强化学生思维,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和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变式训练,使学生达到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轻松开场的步骤训练 篇4

1、身体语言:

深呼吸;

 稳步走上台;

 感谢介绍者;(如果有介绍者)

 直立台前,调整姿势,清除视觉干扰;

 停顿稍顷,巡视台下听众;

 自然微笑。

2、推介开场模式示范:

问候听众;

 集中听众注意力;

 自我介绍;

 阐明讲话目的;

 简述讲话提纲,使听众大致了解讲话内容;

 向听众分发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指引听众做好准备;

 做好准备,开始讲话。

如果从一开始就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那么你在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方面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至少,你应该像一位优秀的悬疑小说作家那样,充分激起听众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下面的内容充满期待。

1、以《我们能击败通货膨胀》为题作一篇讲话。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吸引听众注意:修辞性提问,惊叹式数据和引经据典。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策划步骤 下一篇: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