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其中考试试题(精选6篇)
篇1:高一化学其中考试试题
2011-2012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与导向
1、注重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如单项选择题的1、2、3、4、6、8、9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古文中的词类活用,文学常识,课内文言文阅读。
2、注重体现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如学生试着仿写句子,33题的仿句,体现了阅读——积累——模仿——应用的过程。
3、注重引导课内外结合如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垓下之围》和课文《鸿门宴》,都是《史记·项羽本纪》中节选的内容,由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
二、问题分析
答卷情况:
1、汉字书写没有“规矩”,错别字充斥答卷
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整体降低,横撇竖捺都没章法,汉字写得很不工整,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屡见不鲜。
2、学生不注重课堂学习,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学生不认真抓语文课堂学习,老师讲的内容印象模糊。
3、学生答题极不规范,不认真审题,不会答题
新诗鉴赏的第25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第30题,都要求学生在看清问题的基础上答题,但是学生都忽视了题目的要求,一个是反常搭配,一个是结合《鸿门宴》和所选文本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对问题避而不答,谈得空而大。
4、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阅读中不会思考
如《包身工》中最明显的是第20题,墨鸭与包身工的异同,学生竟然不加思考地回答了墨鸭会飞,包身工不会飞,像这些可笑的回答竟然出现在高中生的答卷中,岂不怪哉!
5、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60%至70%的学生词汇贫乏,缺乏生动,说明学生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叙事平铺直叙,写人不生动形象。
三、解决方法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加强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
抓好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立足于课堂,拓展于课外
立足课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然后大量阅读,形成能力要抓好阅览课的教学,有目标、有计划地让学生阅读大量文学作品、科普读物。
3、加强作文教学,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
4、加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篇2:高一化学其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先将甲物质放于托盘天平右盘进行称量,再将乙物质放在左盘进行称量,若两次都使用了游码,且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均相等,甲、乙两物质的质量( )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能确定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铝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H-=AlO2-+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
C.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2HCO3- + Ca2+ + 2OH- = CaCO3↓+ CO32- + 2H2O
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 +2H+ +2NO3- = Cu2+ + 2NO↑+ 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醋酸除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Br-+Cl2=Br2 +2Cl-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4、已知:在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此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 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为( )
A.1 : 9 B.10: 1 C.9 : 1 D.1: 10
5、分别设计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有: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聚光束仪。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 。
(2)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
(3)证明生成了胶体溶液 。
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8、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 1mol?L-1的NaCl溶液
B.50mL 1mol?L-1的CaCl2溶液
C.150mL 3mol?L-1的KCl溶液
D.150mL 3mol?L-1的MgCl2溶液
9、下列有关微粒或物质的“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分别为2mol/L和1mol/L的Na2CO3溶液中,C(CO32-)的比值为2:1
B.常温常压下,16g 0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46gNO2和N20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大于O.5mol,小于lmol
D.向饱和CuS04溶液中加入1 mol CuS04固体,则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250g
10、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另一个盛有N2、H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量 D.密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B.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C.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
D.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
12、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硝酸 B.氯化亚铁溶液
C.镁条 D.氯水
13、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 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2:3 B 1:3:3 C 1:6:9 D 1:3:6
14、下列图示的实验中,能用于粗盐提纯的是( )
A.
B.
C.
D.
15、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并收集选项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 )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Cu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Cu 酸性KMnO4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盐酸 CaCO3 浓硫酸
16、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注释)
17、(1)可用于提纯或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A.过滤 B.结晶 C.蒸馏 D.萃取 E.蒸发 F.加热等,请选择适合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把相应字母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 ;
②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
③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
④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
(2)请写出提纯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中括号内的为杂质。
①NaCl [Na2CO3] ②KCl [KClO3]
③Cu(NO3) 2 [CuSO4] ④CO[ CO2 ]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注释)
18、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O2的容器的质量为79g,若装满氮气时质量是71g,盛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103g。试计算:
⑴此容器的容积
⑵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
⑶该状况下该容器中盛满氯气时的总质量。
19、在25℃时, 条件下,将 通入10LCO和 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 的混合气中V(CO)=__________L, ____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原CO和 的混合气中 ___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0、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8.96L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计算:(要有计算过程,只有结果计零分)
(1)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生成H2的体积(标况)
(3)将生成的FeCl2配成400ml溶液,此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1、已知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 O2↑
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后,将会产生多少摩尔NaOH,生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多少?
22、现有100克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它们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所消耗盐酸跟100克碳酸钙和该浓度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量相同。计算混和物中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
23、我国规定食盐的含碘量(按每千克食盐含碘元素计)为20mgkg-1~40mgkg-1,则每千克食盐加入碘酸钾(KIO3)的物质的量应不少于 。
24、已知:Pb的化合价只有+2、+4,且+4价的Pb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12;
(1)写出Pb3O4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PbO2不稳定,随温度升高按下列顺序逐步分解:PbO2→Pb2O3→Pb3O4→PbO。若加
热分解后所得到的固体全部为Pb3O4,现将a mol PbO2加热分解,则加热过程中放出O2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3)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O2,加热分解后所得固体中,pb2+占Pb元
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再向加热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收集产生的C12,收集
到O2和C1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计算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两步反应中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
25、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 14.51 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评卷人 得分
四、推断题(注释)
26、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氧化性Fe3+>Cu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高温3Fe+4CO2,若有1.5 mol 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27、下列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KCl BaSO4 CH3CH2OH NaOH Fe H2SO4 H2O
评卷人 得分
五、填空题(注释)
28、据考证,商代炼铜,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温度估计在1000 ℃左右,可能涉及的反应有:①Cu2(OH)2CO3 2CuO+CO2↑+H2O
②2CuO+C 2Cu+CO2↑
③CuO+CO Cu+CO2
④CO2+C 2CO
(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看,①②④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9、由硫可得多硫化钠Na2Sx,x值一般为2~6,已知Na2Sx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试配平上述方程式,若某多硫化钠在反应中消耗的NaClO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试以求得的x值写出该多硫化钠的分子式_________。
30、含有下列离子的五种溶液①Ag+ ②Mg2+ ③Fe2+ ④Al3+ ⑤Fe3+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
(2)向③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过量NaOH溶液无沉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加铁粉溶液质量增重的是 ,溶液质量减轻的
(5)遇KSCN溶液呈红色的是
(6)能用来鉴别Cl–存在的离子是
3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实验室制备ClO2的方法之一为: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H2C2O4俗称草酸,其中H为+1价,O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也会生成绿黄色的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示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①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每产生0.1 mol Cl2,则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后的还原产物是氯离子,则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_倍。
32、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和________,用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33、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⑴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⑵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⑶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列各组物质中,从某种特征分析,其中有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请指出不能归为一类的一种物质,并说出另三种所属同一类的类别(将答案分别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⑴CuSO45H2O 金刚石 食盐水 NaOH
⑵H2O CO2 H2SO4 CaO
⑶H2SO4 Ca(OH)2 Mg Na2CO3
35、在25℃时,有pH=a(a≤6)的盐酸VaL和pH=b(b≥8)的NaOH溶液VbL。二者混合恰好完全中和。问:
(1)若a+b=14时,则VaVb=________(填数值);
(2)若a+b=13时,则VaVb=________(填数值);
(3)若a+b>14时,则VaVb=________(填表达式),且VaEVb(填“>”“<”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A
【解析】由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的质量=甲物质质量+游码质量,所以甲物质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乙物质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甲物质质量小于乙物质质量.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1)测其溶液的pH,pH<7,说明明矾在水中发生了水解反应(2)在明矾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明矾溶液变红。然后加热,红色加深,说明明矾水解是一个吸热反应
(3)取明矾溶液用聚光束仪做丁达尔现象,产生丁达尔现象,证明生成了胶体
【解析】
6、【答案】C
【解析】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的结果。注意,胶粒作布朗运动虽然也是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但其处于次要的地位。
7、【答案】D
【解析】CO为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错误;CCl4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
8、【答案】C
【解析】50mL 1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是3mol/L,
A、150mL 1mol?L-1的NaCl溶液中c(Cl-)=1mol?L-1×1=1mol/L;
B、50mL 1mol?L-1的CaCl2溶液中c(Cl-)=1 mol?L-1×2=2mol/L;
C、150mL 3mol?L-1的KCl溶液中c(Cl-)=3mol?L-1×1=3mol/L;
D、150mL 3mol?L-1的MgCl2溶液中c(Cl-)=
9、【答案】C
【解析】A.浓度分别为2mol/L和1mol/L的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且浓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则溶液中C(CO32-)的比值不是2:1,故A错误;
B.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16g氧原子,16g氧原子含有1mol,含有NA个氧原子,故B正确;
C.由于46g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46gN204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46gNO2和N20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大于O.5mol,小于lmol,故C正确;
D.1mol硫酸铜与水结合生成1mol五水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水减少,则会析出部分晶体,所以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250g,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二者单位不同,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故C错误;
D.1mol氧气的质量为:1mol×32g/mol=32g,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A错误;
B、氯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需要密封保存,故B错误;
C、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镁不被继续氧化,故不需要密封保存,故C正确;
D、氯水中溶解的氯气易挥发,需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D
【解析】A.图为蒸馏装置,不能用于粗盐提纯,故A错误;
B.图为固体加热装置,不能用于粗盐提纯,故B错误;
C.图为分液装置,不能用于粗盐提纯,故C错误;
D.图为过滤装置,能用于粗盐提纯,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NO2与NaOH反应而被吸收,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净化,故A错误;
B、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而本实验没有加热,故B错误;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钙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净化,并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特点,应配成500mL溶液,而加入500mL的水是错误的,则A、C的操作不正确。再计算CuSO45H2O的质量( )
0.5L×0.1molL-1×250gmol-1=12.5g。正确答案为D
二、实验题
略
三、计算题
18、【答案】⑴44.8L ⑵44 ⑶157g
【解析】试题分析:(1)假设容器的体积为VL,质量为m,
则有:m+[VL/(22.4L/mol)]×32g/mol=79g,m+[VL/(22.4L/mol)]×28g/mol=71g,
解之得:V=44.8,m=15g,
答:此容器的容积为44.8L。
(2)盛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103g,设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M,
则有:15g+[44.8L/(22.4L/mol)]×M=103,
解之得:M=44g/mol,
答: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3)在标况下该容器中盛满氯气时的总质量为:15g+[44.8L/(22.4L/mol)]×71g/mol=157g,
答:在标况下该容器中盛满二氧化碳时的总质量为157g。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求解容器的体积和质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9、【答案】由反应原理 ①得,在同温、同压下CO和 的混合气体
②
完全燃烧耗 的体积为混合气体的1/2,即[ ]/2
(1)当 =10L时,要使其完全燃烧,必须有 。已知 ,则 过量10L。又因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在25℃、101KPa条件下,水的状态为液体,则剩余气体为 和 的混合气。故反应生成的二气化碳的体积 ,则由反应原理①得: , =10-V(CO)=5L。
(2)由题(1)可以推理得: ;依反应原理①有 ; =10L-(a-10)L =(20-a)L。则 =(a-10):(20-a)。
(3)由题(2)结论有:(a-10):(20-a)>0;即a-10>0,20-a>0,所以10
【解析】
20、【答案】(1) 4mol/L (2) 11.2g;2.24L (3) 0.5mol/L
【解析】
21、【答案】0.2mol NaOH,1.12L O2
【解析】
22、【答案】97∶26
【解析】可将碳酸钙的式量理解为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可得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97∶26。
23、【答案】2.36×10-5 mol
【解析】1kg食盐中至少含碘元素20mg,即含Ⅰ物质的量为20×10-3g÷127gmol-1=2.36×10-5 mol
24、【答案】(1)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2)22.4a3
(3)①根据题意:分解所得混合物中n(Pb2+)= x mol、n(Pb4+)= (1-x) 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O2)= x/2 mol、n(Cl2)=(1-x) mol
y=n(O2)+n(Cl2)=x/2 mol+ (1-x) mol= (1-x/2) mol
②Pb2O3、Pb3O4 4︰1
【解析】
25、【答案】(1)1mol/L,0.40mol/L (2)1.12L
【解析】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剩余的4.66 g必为BaSO4,由SO42-守恒知,n(Na2SO4)=n(BaSO4)= =0.02mol,则c(Na2SO4)= =;而m(BaCO3)=14.51g-4.66g=9.85g,由CO32-守恒知,n(Na2CO3)=n(BaCO3)= =0.05mol,则c(Na2CO3)= (2)由C原子守恒知,n(CO2)=n(CO2-3)=0.05 mol,所以V(CO2)=0.05 mol×22.4 L/mol=1.12L.
四、推断题
26、【答案】(1)O2+2H2O+4e-===4OH- (2)2Fe3++Cu===2Fe2++Cu2+ (3)Fe3++3H2O Fe(OH)3(胶体)+3H+ 酸性环境中,H+抑制了Fe3+的水解,无法生成Fe(OH)3胶体 (4)12 mol (5)B
【解析】(4)1 mol Fe3O4参与反应时,需4 mol CO,根据4 mol CO可得转移8 mol电子,所以1.5 mol Fe3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8 mol=12 mol.
(5)选项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元素,而不是Fe元素,由于铁是活泼金属,需通过冶炼方法获得,所以Fe不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陈述Ⅰ、Ⅱ错误,且二者没有因果关系.选项B,Fe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H2,但在高温条件下,H2还原性很强,又能还原Fe2O3而得Fe,所以Ⅰ、Ⅱ均正确,二者无因果关系.选项C,铁是过渡元素的说法正确.选项D,铁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Fe可与纯净的O2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27、【答案】电解质:KCl BaSO4 NaOH H2SO4 H2O
非电解质: CH3CH2OH
【解析】
五、填空题
28、【答案】(1)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②③④
【解析】①是分解反应,②是置换反应,④是化合反应;其中②③④均有单质参与或生成(化合价必变),是氧化还原反应。
29、【答案】
Na2S5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必须正确标出Na2Sx中硫的化合价,由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一原则得硫的化合价为 。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硫元素由 升高到+6价,每个硫原子净升高级为 ,x个硫原子共升高6x+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到—1价,净降低数为2,根据最小公倍数可得Na2Sx前的系数为1,NaClO和NaCl前的系数为3x+1。
其它物质前面的系数使用观察法配平。根据“反应中消耗的NaClO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有 ,算出x=5。多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5。
30、【答案】(1)Fe2+ (2)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Fe(OH)2+O2 +2H2O=4Fe(OH)3(3)Al3+ (4)Fe3+ ; Ag+ (5)Fe3+(6)Ag+
【解析】
31、【答案】(1)AC (2)①还原性和酸性 ②2.63
【解析】
32、【答案】(1)①S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Na2O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CaO+SiO2 CaSiO3(或MgO+SO2 MgSO3等其他合理答案) Na2O2+SO2===Na2SO4
(3)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 胶体 丁达尔效应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类。
33、【答案】红褐 胶体
(1)加深 胶体粒子带电荷 电泳
(2)产生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凝聚
(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Fe(OH)3,当酸过量时,又将Fe(OH)3沉淀溶解
【解析】
34、【答案】⑴食盐水、纯净物 ⑵H2SO4、 氧化物 ⑶Mg、化合物
【解析】
35、【答案】(1)1 (2)110 (3)10a+b-14 >
篇3: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化学
1.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是学习的“催化剂”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有这样的体会:喜欢的学科, 学的轻松, 成绩也理想。不感兴趣的学科, 越学越费劲, 陷入恶性循环中。可见提高自己学习兴趣, 可增强学习信心, 把学习变成一种有意思的活动, 不是为了应付高考, 也不是为老师, 为家长而学, 而是为自己学。对高中化学来讲, 如何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呢?那就是把化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譬如:学习碱金属元素这一章时, 学到Na2CO3、Na HCO3、Na2O2, 通过学习知道:Na2CO3俗名苏打、纯碱, 可用来制玻璃、肥皂;Na HCO3俗名小苏打, 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用作包子、馒头发酵剂;Na2O2可用作漂白剂等等, 把这些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 从别人的赞扬声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赏这一点, 难道还有比能激发自己学习兴趣的事情吗?
2.学会如何预习, 提高自学能力。预习主要对知识的准备, 在老师讲课之前, 有计划进行自学新课内容, 预习时除把内容细看一遍, 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外, 还要在不懂地方作记号, 并试着做课本的练习。最好能列出预习提纲, 根据提纲内容进行预习, 久而久之养成预习的习惯, 也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过的同学有备而来, 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 对这节课要讲什么, 重点是什么, 哪里不太明白等心中有数。而课前没有预习过的同学, 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一节课下来也许只听懂一点点, 如遇到知识障碍就可能一点点都听不懂了, 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信心学下去。
3.学会如何听课, 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听课, 是同学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 系统讲解化学要领和规律, 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 组织讨论, 探索新知识, 解答疑难问题, 点拨思路纠正错误, 并在科学方法上、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专心听讲, 做到眼、耳、手、脑并用, 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 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 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听课时以理解为主, 边听边记, 有的同学只记笔记, 不认真听课, 有的同学认真听了, 但没有记下任何东西, 这都是不科学的方法。
4.及时复习, 是提高成绩的有力保证。学习随时间推移, 知识健忘也就越来越多, 及时进行复习是不可少的。每天晚上都抽一些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 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使知识融会贯通, 避免越学越乱现象, 一定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课后复习最有效方法是采取“过电影法”, 即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 进行哪些实验, 讲题时方法等, 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尽量想得完整些, 然后打开笔记本和书本, 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 把它补充上来, 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 同时还要考虑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5.学会归纳总结, 探求规律。同学们普遍感到“课上易懂, 课下易忘”。高中化学中概念多、反应多、实验多, 如果没有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就会感到知识散、乱、杂、多、难于掌握。因此, 归纳各类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和变化规律, 将所学知识结构, 系统化网络化, 就能促使体系的形成, 对学好高中化学大有帮助, 同时不要忘了阶段性总结。
6.学会解题, 掌握技巧。解题训练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它可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深刻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没有一定的习题练习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当然, 我们要摒弃题海战术, 要善于在题海中精选、精挑, 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 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7.学会巧记, 克服死记硬背。化学由于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 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 所以应学会巧记。心理学告诉我们: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 能使人激发记忆的兴趣, 加快记忆的速度, 增加记忆的数量, 延长记忆的时间, 提高记忆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善于总结归纳, 就会发现在化学上有许多记忆方法。如:1把容易混淆、互相干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法记。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2把须记忆的概念规律、理论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如:元素周期表结构:七个周期分长短, 三短三长一不全, 十八纵横十六族, 七主七副八和零。3将相关概念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4还有一些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等等。
8.学会重视实验, 培养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概念原理的建立, 物质性质的研究, 实验都是研究手段, 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中既为基础知识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基础, 也培养同学们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在课堂教学中, 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同学们第一手感性材料, 任何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 帮助理解教材内容。
9.突破方程式关。记住化学方程式, 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其实化学方程式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分析你所经历的考试, 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 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 特别是化学计算。而现在的考试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很严格, 配平不对书写不完整都不得分。高一教材《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章节多, 反应方程式多, 所以对化学方程式必须强化记忆, 并且在练习中加以巩固。只有突破化学方程式关, 才能在化学学习中感到得心应手。因此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写化学方程式的本了, 每天记5个方程式, 每周复习一遍, 坚持下去必有极大的收获。
10.每人准备一本“备忘本”和一本“纠错本”。准备一本备忘本和一本纠错本是十分必要的。在备忘本记下你认为重要和你认为容易忘记的知识, 还有规律性的知识和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一些特殊离子的颜色、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原则等。在纠错本把平时练习, 考试易错的题记下来, 记录时应有详细的分析出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不仅对巩固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为以后高考复习阶段提供第一手资料。正确的态度, 足够的信心, 科学的学习方法, 只要大家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 踏踏实实坚持下去, 一定能够充满乐趣地学好化学并使之成为自己擅长的一门学科。
摘要:为帮助高一新生学好化学, 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几点来指导他们的化学学习:即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巧记;如何掌握技巧解题;重视化学实验和化学方程式;备好备忘本和纠错本。以便学生今后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 提高学习效率。
篇4: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有很多原因。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上了高中感到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而且教师教得也费劲,主要问题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初中课改教材调整了很多内容,内容通俗、简单;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理解、接受和掌握起来更容易了。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很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课时充足,进度较慢,讲授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学生消化和巩固时间较多。
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概括,牵涉知识面广,受高考限制,教師一般不敢降低难度,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加大。高中教材知识点增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重点和规律,没时间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和知识盲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巩固与强化,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新生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完成作业困难,积压的盲点越多,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如何解决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特点是高一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不同,应注重以下几点: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做好教材衔接
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课改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交流,尽快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及初、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高一化学教师应熟悉初、高中教材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哪些知识点在高中需要拓宽和加深。通过衔接初、高中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做到对高中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二、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深化,知识密度、深度和难度加大,内容比较抽象。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相对较差,高一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消化的时间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一化学教学难度、进度不要太快,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由慢到快,把握整体学习的进度,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从而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教学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应掌握教材、大纲,通过摸底测验,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生学会知识,是为了学生课外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给予学生各种知识的具体指导,照顾一些传统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留时间给学生复习,消化新的知识。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和实验规范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学习要改变初中学习方法,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明确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课,集中注意力听课,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重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不仅仅对结论死记硬背。课后复习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教材和听课笔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记忆规律和要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决,最后巩固练习。有问题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尽量做到独立钻研。在做中练,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消化情况,并针对性地指导和查漏补缺,备课时、讲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高中学习能力利用远强于初中,体现尤其是化学实验上。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规范,敢于实验,做好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准备工作,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认识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实际困难,帮助学生由初中化学跨到高中化学台阶。做好化学教材知识衔接,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使学生为高中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学习各种知识及技能。
篇5: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选择题的答题表内。)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并顺利进入地月轨道。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A、嫦娥一号B、奔月一号
C、神州六号D、神州七号2、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十六B、十七C、十八D、十四
3、“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对这句话的最佳理解是„()
A、中学生每个人脸上都会长“青春痘”
B、青春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好好把握
C、青春期是长知识的时期,我们要抓紧时间搞好学习
D、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4、为克服青春期烦恼,正确的方法是()
A、主动与异性交往B、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C、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C、关注自我身心变化
5、生命是宝贵的,因为()
①每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②每个生命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③对大多数个体来说,生命只有一次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
A、人类具有巨大的创造力B、人类能繁衍后代
C、人类能进行呼吸D、人类能尊重他人的生命
7、张海迪说,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对于张海迪得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张海迪十分珍爱自己的生命
B、张海迪活着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
C、张海迪生活得很痛苦因而没有其生命的意义
D、张海迪的生命如同诗一样精彩
8、人的情绪多种多样,但有四种是最基本的。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是()
A、喜、怒、哀、乐B、喜、怒、哀、惧
C、怒、哀、惊、乐D、惊、怒、哀、忧
9、年经的我们拥有巨大的潜能,小芳为了激发学好英语的潜能,在铅笔盒中写下“我能行,一定行”的话。这属于发掘自己潜能的()
A、树立形象方法B、改变习惯法C、积极暗示法D、正确评估法
10.“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曾说:要学好英语就要大声朗读,并且每天都要对自己说“YES I CAN”。他的这种行为,属于发掘自己潜能方式中的()
A.自我否定B.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C.从小事做起D.想象一个优秀的“自我”
11、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高昂的时候记忆力好,情绪低落时记忆力差。这说明()
A、情绪不同,兴趣也就不同
B、不同的情绪 对人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C、情绪反映个人志向
D、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说明了„()
A、重视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认识自己
B、自知之明的人总觉得己不如人
C、人无法认识自己,常常被事物所迷惑
D、旁观者即别人最了解自己
13、有了痛苦和烦恼,可以在日记中倾诉一下。这种调解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法B、合理发泄法
C、心理换位法D、理智控制法
14、对待自身的优缺点,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A、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承认自己的缺点
B、夸大自己的优点,缩小自己的缺点
C、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忽略自己的优点
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不承认自己的缺点
15、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建筑师描绘明天的蓝图,建造高楼大厦,架设铁路、桥梁;音乐家、舞蹈家以美妙的歌声、婀娜的舞姿,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等等,这些都包含着情趣。这些情趣属于()
A、人的举止、仪态、风度、谈吐体现出来的情趣
B、服装文化体现出来的情趣
C、人们在劳动中创造成果体验着快乐的情趣
D、多娇的江山、秀丽的景色,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16.星期天,小王家来了客人,吃完饭后,大人们兴致勃勃地要打麻将,刚好缺一个人,妈妈叫小王去“凑手”,赢了归自己,输了妈妈给。对此小王的正确做法是()
①不去“凑手”,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②可以去“凑手”,星期天就要好好放松自己 ③要坚持原则,婉言谢绝 ④告诉大人们赌博的危害,并说服他们和自己一起玩有意义的游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有的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可见()
①玩电子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③玩电子游戏要有节制 ④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当正在吸毒的朋友告诉自己“喂,试一试,这东西吸了真好”时,我们()
A.可以试一试,但绝不多吸,多吸会上瘾
B.可以试一试,感觉不好就坚决不吸
C.找人教训吸毒的朋友,使其不再引诱自己吸毒
D.坚决不吸,同时劝朋友及时戒毒
19.有几名同学为了装酷扮靓,竟然使用暴力向软弱的同学收取“保护费”,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金钱是违法犯罪的根源B.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C.非法获取金钱要负法律责任D.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是违法的20、当有一天你的手机接到这样的一条短信:“我公司举办回报用户抽奖活动,您已获
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请速寄来1000元手续费,本公司即刻发货。联系人:王小姐。电话:135XXXXXXXX。”你会()
A、这是骗人的,根本不予理睬B、马上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
C、立刻到邮局寄钱给对方D、很高兴,向朋友诉说
李强进入初中后,结识了几个朋友,他们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儿,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或到网吧玩游戏,或进入营业性舞厅,有时还结伙打架。学习了《思想品德》第八课后,李强受到教育,想退出这个团伙,可又担心伤了哥们儿的感情,甚至还可能遭到哥们儿的报复。据此回答21-22题:
21.李强的正确做法是()
A.退出该团伙,多参加班集体活动,摆脱他们的干扰
B.继续留在该团伙内,但不做坏事
C.想方设法将他们送上法庭
D.努力成为该团伙的“大哥儿”
22.李强要想成功的退出该团伙,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科学的态度 ②坚强的意志 ③清醒的头脑 ④正确的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在考场上正当自己为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好朋友雪中送炭主动把那道题的答案传给了自己。此时你的正确做法是()①抄下来也无妨,有了好成绩父母一定会高兴 ②不应该看,好成绩应该通过刻苦学习取得 ③不应该看,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④可以看一下,待考试结束后再把相关内容复习补上也是一样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4.下列有关拒绝诱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战胜不良诱惑要用科学的方法
B.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战胜诱惑,一般的人无法战胜诱惑
C.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拒绝不良诱惑
D.战胜不良诱惑需结合我们的实际
25.青少年在遭遇不法侵害时()
①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求助方法 ②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将不法分子制服,并根本不同情况采取应对策略 ③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④不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金色九月,我们怀揣着一颗美好的梦想走进了中学。在新的学校和班级生活中,我们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甜蜜。我们也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班集体和友情的温暖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然而,学习难度的增加,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误会,还有一些新的不良诱惑„„也让我们感到迷茫和困惑。好,现在就请你重新感悟本期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吧。
[第二起跑线] 活动与探究题
26.进入了初中,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也常会对现实感到不满,也会幻想自己更美丽可爱,幻想自己有惊人之举,如果两者之间比较接近,就会产生自信、自尊、自豪的积极体验与满足感。反之,就会导致自怨、自卑,从而影响自己健康成长。
请你结合“认识新自我”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放飞理想的翅膀”的班级实践活动。
(1)活动主题:(2分)
(2)活动形式:(2分)
(3)活动目的:(2分)
(4)活动步骤:(8分)
27、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对人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1)写出你成功调节情绪的一次经历。(2分)
(2)在这次调节中,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8分)
28.观察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评一评:对他们的言行发表你的看法。(4分)
(2)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珍爱生命?(6分)
[我思我悟]
29.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一:小利爱好集邮,经常到妈妈单位传达室去观赏信封上的邮票。一天他看见一信封上面的邮票正是他想要的,他于是将其放进书包。
材料二:民民自小爱下象棋,星期天、节假日喜欢跟人下象棋。
(1)材料一二分别属于什么情趣?这两类情趣分别对人有怎样的影响?(4分)
(2)在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4分)
[社会热点]
30、将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共中
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相关链接】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青少年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初中生眼睛近视的比例接近60%,青少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究与实践: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2分)
(2)有些学校、父母以影响学习为由,限制或不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如果你去说服他们,请依据所学知识列出谈话要点。(不少于三点)(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答题表(共48分)
ABDBAAABCBBABACCBDAAADCDA
二、26提示:(1)活动主题:如“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放飞理想的翅膀”等。(2)活动形式:主题班会、演讲等。(3)活动目的:帮助同学寻找现实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差距,并明确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和途径;帮助同学悦纳自我,学会客观地正视自己的优缺点等。(4)活动步骤:步骤一:我的“自画像”或我眼中的“自己”;步骤二:你我道“短长”或同窗“一二三”;步骤三:我的未来“ABC”或明天的“我”;步骤四:从今天做起或携手走向明天;等等。(注:只要言之成理,切实可行即可)
27、略
28、(1)①他们的言行都是错误的。
②骑车人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开车人不关爱他人的生命。他们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注:要从骑车人和开车人两个方面分析
2)、略
29、(1)①情趣有雅俗之分。材料一是庸俗情趣,材料二是高雅情趣。
②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
③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2)首先,要有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是陶冶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其次,要正确对待好奇心,不盲目从众,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
再次,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最后,在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30、(1)社会保护(3分)
(2)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3分)
②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消除一些烦恼(如答出有利于宣泄不良情绪,克服青春闭锁心理也可)。③青少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但
篇6: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1-3班每小题3分,共60分;4-7班每小题4分,共80分)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
A.试管 B.烧杯 C.容量瓶 D.坩埚
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酒精的容器上的是 ( )
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 )
A. 32g B.32mol C.32 D.32 g/ mol
4.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泥沙,肯定不会涉及的操作是 ( )
A.蒸馏 B.溶解 C.搅拌 D.过滤
5.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
A.蒸馏、蒸发、分液、过滤 B.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6.从1L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该50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02mol/L B.0.2mol/L C.1 mol/L D.2mol/L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NaCl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水
8.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2CO+O2 2CO2 B.CaO+H2O=Ca(OH)2
C.C+H2O CO+H2 D.CO2+Ca(OH)2=CaCO3↓+H2O
9..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 )
A.Al B.Mg C.Fe D.Cu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Al B.Si C.Fe D.O
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Cu2+、Ba2+、C1-、SO42- B.K+、Na+、OH-、C1-
C.Na+、H+、SO42- 、OH- D.H+、Na+、Cl- 、CO32-
12.金属钠着火,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 ( )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燥的沙土 D.干冰灭火器
13.存放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盒中常可发现一些袋装透明胶状颗粒,该颗粒材料可能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
A.活性炭、吸附剂 B.KMnO4、氧化剂
C.氯化钠、干燥剂 D.硅胶、干燥剂
14.下列物质俗名不正确的是 ( )
A.Na2CO3 纯碱 B.NaHCO3 小苏打
C.Fe2O3 铁红 D.Fe3O4 铁黑
15.在厨房的调味品中,人体摄入最多的金属离子是 ( )
A.Fe2+ B.Ca2+ C.Na+ D.Mg2+
16.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是 ( )
A.水晶 B.石英 C.玛瑙 D.晶体硅
17.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①Al ②Al2O3 ③ Al(OH)3 ④ Fe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铁粉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片
19.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
A.氢氟酸 B.盐酸 C.烧碱 D.纯碱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CI2=2Fe Cl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0H—=Fe(OH)3↓
二、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金属钠保存在 中。
22.在晶体硅和二氧化硅这两种物质中,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的是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23.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就一定有 转移,这类反应属于 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表明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含该元素的物质发生 反应,这种物质是 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表明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该元素的物质发生 反应,这种 物质是 剂。
注意:以下部分为1-3班作答题,4-7班不答。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空2分,共14分)
24. 在呼吸面具中,Na2O2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 +3C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6.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解释为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三部分:计算题(共6分)
28.已知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现将4.6gNa放入足量水中完全反应,
求(1) Na的物质的量;
(2)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化学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1-3班每小题3分,共60分;4-7班每小题4分,共80分)
三、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金属钠保存在 煤油或石蜡 中。
22 .半导体材料的是 晶体硅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硅 。
注意:以下部分为1-3班作答题,4-7班不答。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空2分,共14分)
24. 2Na2O2+2H2O=4NaOH+O2↑ 、
2Na2O2+2CO2=2Na2CO3+O2 。
25. 还原剂是 C ,氧化剂是 S、KNO3 。
26. Cu +2FeCl3 ==2FeCl2 +CuCl2
27. 2 NaOH+CO2=Na2CO3 +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