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共9篇)
篇1: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10周周末作业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亲爱的同学,回眸生活的阴晴雨雪,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你欢宴;一项项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留连。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征程,登峰攀岩,漫游语文世界,领略风光无限。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课外阅读(12分)
“懒老师”
①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
②别看他“懒”,他可(讲究
考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
锃亮),可精神啦!
③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ɑ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理所当然
心安理得)成了我们的事了。
④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良莠不齐)。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
孩子
你们冤枉罗老师了
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
勇于探索的好老师
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
⑤听了爸爸伯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使语句表达通顺、流畅。
2、他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后就“懒”了,他“懒”的表现是什么?
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做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3、给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4、“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懒老师”这个词语加了双引号,起了什么作用?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称谓
B.C.表示特殊含义和着重指出
D.表示讽刺和反语
6、你身边肯定也有这么个性的老师。说一说他(她)的特点。此时,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潮快到武汉了
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②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放下电话。
③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④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母亲絮絮叨叨,又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
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⑤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⑥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⑦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急忙——()
到达——()
牵挂——()
3.把第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5.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
。面对父亲的关怀,老王的儿子的表现是:,对于老母亲的关怀,老王的表现是:。
6.老王为什么会“愣住”、“发懵”?
7.文中“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2分)
篇2: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本单元的课文的内容引人深思,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说。水资源本来是不断再生、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使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我们不禁想到黄河断流、罗布泊干涸,一些大江大河被污染,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必将自食恶果。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dǔ
jùn
mǎ
chán
chán
kuàng
chǎn
jīng
yíng
()
()
()
()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振耳欲聋()
留连忘返()
毫无节治()
矿物姿源()
世外桃园()
雄伟状观()
三、用“贵”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到句子中。
1.大熊猫是我国的()动物之一。
2.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3.桑娜有着热心助人的()品质。
4.人参是一种()药材。
四、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还…
1.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3.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4.()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伤害发生,学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B.今天的数学竞赛中,我大部分题目全都作对了。
C.时间过得真快啊,小学漫长的六年生活一下子就过去了。
D.爸爸在灯光下目不转睛地阅读文件。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2.浪花拍击着沙滩。(改成拟人句)
七、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写建议书,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书在格式上不讲究太具体的要求。………………()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比喻目光短浅,只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故事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手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八、根据句末的提示,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就是拯救未来。
2.“
”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
3.“
”意思是说地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是说共同行动起来,一起来珍惜、爱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不破坏、不毁坏,共同营造绿色家园。
5.“
”告诉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破坏。
五、阅读文言文《揠苗助长》,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⑤矣!予⑥助苗长矣。”其子趋⑦而往⑧视之,苗则槁⑨矣。
注释:①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②长(zhǎng)——生长,成长。③揠(yà)——拔。④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⑤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⑥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⑦趋:快走。
篇3: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一) 背诵或朗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二) 讲述课文中的一段故事或自编一段故事,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评析:口试部分的内容安排改变了过去只重视书面考试的做法。语文语文, 既要能“语”, 又要能“文”。“语”指口头表达, 也就是口语, 口头表达是人们日常交际的最直接的手段。这里安排的口试部分体现了语文具有工具性的思想, 也把课堂上我们提倡的把“书读通顺, 话讲明白”的阅读教学要求体现出来了。在试卷上出现口试内容, 增加了语文考试的人文性, 降低了考试的难度。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笔试部分 (80分)
卷面分5分, 以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情况和卷面整洁情况为重点。
(评析:考查汉字书写情况在一般试卷上还不多见。写好字很重要, 写字的意义不在写字本身, 写字与做人、写字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 看拼音写词语。 (1×10+4=14分)
1. 拼写词语。
2. 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两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评析:字词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学好语文首先要过字词关, 这是一道基础性的测试题, 安排这项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 使用工具书完成下面习题 (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 (0.5×12=6分)
1. 查字典。
2. 查词典。
利用学过的音序查字法 (或部首查字法) 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意思。
心悦诚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查字典是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这道试题与众不同。首先允许学生带字典进考场, 这是一种创新。其次, 以往考查字典都是把词语的几个解释列在试卷上给学生选择, 学生没有真正查字典。而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 从字典中查出答案, 真正检验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另外, 查词典的方法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课本上没学过, 但是学过音序或部首查字法就能够查词典。这样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益处。)
(三) 对对子 (1×10=10分)
江对___楼对___来对___风对___红对___春对___
芍药对___清晰对___黄鹂对___清晨对___
(评析:对对子是古代汉语教育的必修课, 也是传统的、经典的考试方式。语文是模糊学科, 考试的答案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江对河, 也可以是江对海, 还可以是江对湖。再如芍药对牡丹, 也可以是芍药对玉兰, 等等。考对对子比单纯考近义词、反义词在形式上、内涵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在课堂上对对子, 学生感兴趣, 因为对对子形式活泼, 答案多样。对对子与对联、律诗、绝句等文学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常进行对对子训练, 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 习作训练。 (45分)
下面是三个习作训练题,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题写一写, 把语句写通顺, 把意思写清楚。
1. 续写童话。
同学们, 还记得《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乌鸦辛辛苦苦找到的一块肉被狐狸骗走了。现在呀, 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 又被大树下的小狐狸看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 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 把语句写通顺。
2. 改写诗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把这首诗改写成一段小故事, 把语句写通顺。
3. 想象作文。
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你理想中的教室是什么样子?以《我想象中的教室》为题, 写一篇作文。把语句写通顺。
(评析:这里给出了菜单式的三个习作题目,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写一写。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 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文题侧重写想象作文, 降低写作的难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这张试卷上没有一般试卷常见的短文阅读分析。我认为, 近年来语文试卷上屡考不断的短文阅读分析就像一个怪物, 在泯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读就明白的一则短文, 竟然能提出十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试问: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读书看报, 看明白就行, 要思考那么多没有价值的问题干什么?
语文该怎样考试?没有定论, 但是争论很大, 各种意见都有。但是语文考试在继承传统考试形式的基础上, 创新是非常必要的。1.这张试卷在形式上是创新的, 把试卷分为口试与笔试两个部分, 在笔试部分还增加了对卷面书写的要求, 设计非常新颖。2.这张试卷在内容上是创新的。安排了查字典、对对子、习作训练等内容。查字典训练允许学生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不是一般试卷名义上的考查字典实际上没有查字典。对对子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考试形式, 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它。考对对子比单纯考那些近义词、反义词要好得多。习作训练给出了三个训练内容让学生选择, 侧重想象作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张试卷重习作训练, 重实践操作能力, 轻视短文分析, 没有安排繁琐的短文分析的内容, 体现了“把书读通顺, 把话说明白, 把字写端正, 把文章写通顺”的语文教学目标。
篇4: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语文七色光
1.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开(辟避)(忘妄)想
(尊遵)循(振震)耳欲聋
3.形近字组词,照样子写一组再组词。
湍()怔()囚()婉()
瑞()证()因()碗()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旧社会劳动人民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挣(zhengzheng)一口饭吃。可是一年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zheng zheng)扎着。
5.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摆在红四团面前的困难很多,()这些并没有吓倒他们。
6.将下列地名按要求归类。
北京 青岛 张家界 香港 周口店 黑河西安 台湾
(1)与水有关的地名______、______
(2)含有方位的地名______、______
(3)含有颜色的地名______、______
(4)含有姓氏的地名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1.把成语补充完整。
身( )其( ) ( )材( )教 ( )( )动听
( )居( )乐 ( )然( )朗 志()高(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 ,因为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后人称为“_______”。
《趵突泉》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先生写的。本册书我们还学习了一篇他写的文章《 》。游览结束后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瑞雪图》一课中,作者写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 );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爱我中华,_______。爱我中华,_____。爱我中华,_______。
开卷有益
月色是迷人的恬静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月夜听曲、吟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仿照画线的短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幽静的() 美妙的()( )的( )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仿照摘录的句子写一句话。
多美的月夜,做个小诗人,吟诵一首描写月夜的诗吧!
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暮江吟》
__________这首诗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4种景物。展现________了一幅色彩灿烂的秋江暮景图,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之________情,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 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1.请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话共有 句话,都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3.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画出来。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和鸭蛋→猜测野鸭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次要内容是________。
2.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_______”画下来。
3.任选一题做: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②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回答时要写清题号。)
笔下生花
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是否感动?想象一下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十三只鸭蛋的故事》。
2.哈尔滨被誉为“冰城”,哈尔滨的冰雪举世闻名,动笔写一写家乡的冰雪吧,最好能写出家乡冰雪的美丽(魅力)以及小朋友们在冰雪中玩耍的情趣。题目自拟。
篇5:9.六年级语文第9周周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的责任。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他们在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引领我们学习,他们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交警指挥交通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他们在履行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责任让我们受惠,责任更让我们前行。
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ēn
qū
qín
miǎn
zǔ
náo
qǐn
bù
ān
xí
()
()
()
()
zhēn
zhì
kuí
wú
bào
qiàn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啼啭(zhuǎn)
熙攘(rǎng)
僻静(bì)
绵亘(gèng)
B.渺小(miǎo)
怅望(chàng)
萦绕(yíng)
女娲(wā)
C.澎湃
(bài)
蜷缩(juǎn)
唱和(hè)
静谧(mì)
D.遨游(áo)
勉强(qiáng)
气氛(fèn)
水槽(c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作自受
形色勿勿
不拘一格
意味深长
B.狂风怒号
庞然大物
返璞归真
可见一班
C.百拆不回
心惊肉跳
千峰万仞
兴高采烈
D.身无分文
德高望重
流连忘返
生命垂危
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 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 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 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以小见大
D ①各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波涛汹涌 ④可见一斑
4、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2分)
A.变换——手法
变革——制度
B.表示——谢意
表达——情感
C.截然——反对
断然——不同
D.提高——勇气
提升——素质
三、根据意思按要求填写含有“不”的四字词。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地看上半小
时,好像怎么也看不厌烦。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地重用人才,在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四、将“挺立、屹立、耸立、矗立”填入句子的括号里,使句意表达完整。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
②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
③发射塔架高高地()在航天发射场上。
④他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
五、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
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六、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
A.这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
B.是否刻苦努力地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C.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获益匪浅。
D.军训期间,我们受到了教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八、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积累填空。
①
张星南老人虽然已退休,但她没有赋闲在家,而是义务清扫大街,为我们营造干净的环境,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
②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外地的我听到家乡熟悉的民歌让我的思想之情更浓,这正如李白所说“,___________故园情。”
③
小米每天都会给很多人许下很多承诺,但每次又都失信,诚如“_________________”。我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④
珍惜自然资源。
⑤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句话出自______(国家)______(人名)的_________(文题)。
曾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宝级的国学大师_____________在本册为我们奉献了《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既要爱自己的生身母亲,更要爱自己的_______________,邓小平曾说“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深情的爱着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篇6: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好玩的周末500字 在我的生活中,经历过的无数个周末,然而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周末。在我的心中,这两天过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我学会了溜冰。对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小男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喜事。
星期六,哥哥带我去溜冰场玩。到了溜冰场后,看到许多人都在开心地玩着,我站在旁边有些难堪。过了一会儿,哥哥让我开始学着玩,还要穿着怪怪的鞋子,刚开始还站不起来呢。起初,我有些不耐烦了,实在不想玩了,因为学不会,而且还这么麻烦,更头疼的是,周围的人都盯着我,好像很丢人的样子。哥哥看出了我的心思,后来,他停了下来,专门训练我。哥哥让我多多练习,不要害怕什么,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溜冰员。在哥哥的指导下,我慢慢地有了进步,主要是现在有了一些兴趣啦!
到了星期天,哥哥又带我去练习。这回可不同星期六了,一直是我一个人在摸索,说起来也怪,自己在瞎碰的过程中,我还慢慢地发现了一些规律,比自己模仿别人的效果快多了。记得中途我跌倒了一次,但是迅速又站了走来,继续玩,最终我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得心应手了。
篇7:四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打“√”。
情不自禁(jīn jìn)似的(shì sì)似乎(shì sì)埋怨(mái mán)分(fēn fèn)外混沌(hún hùn)
2、你能根据拼音把生字写漂亮吗?
shēngchùhuī huángxuányáchónggāoqīwǔ()()()()()mǐnjiéjīnùpǐnchánghélǒngzuǒyòu()()()()()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并选词填空。
()不自()完好无()文思()捷()出于蓝()无其()()情画意聪明()人勇()直前我常听爷爷讲古代文人的故事。当听到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出了有名的《七步诗》时,我 地赞叹道:“真是()啊!”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他怎能不值得我尊敬呢?
他值得我尊敬。
新中国成立了,我们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个句子合起来。
例:我们要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要勤奋刻苦。
(3)时光匆匆,我们必须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请你写一则关
于惜时的名言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4)小刚犯了错,老师让他去办公室。一路上,小刚的心里。(填
一句合适的歇后语)
5、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
(1)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
得。
(2)、但愿人长久,!
夜发清溪向三峡。,入竹万竿斜。
(3)、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喜欢的原因是。你最喜
欢的一首诗是,作者是。诗的后两
句。
二、课内阅读:根据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1. 这段文章在描写泉水时用了很多精彩的语句,这里面肯定有你喜
欢的,请你用学过的读书记号标注出来,并在右面的方框内写一写你
喜欢的原因。
2. 这一段中有一句写济南泉水名气大的,是哪一句?用“ ”
划下来。
3.济南的四大名泉在流动上各有特点,回忆文章内容,连线。
珍珠泉冒
五龙潭喷吐
黑虎泉涌
趵突泉汇注
4.请你也学着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吧!
三、课外阅读。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
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喊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
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时光老人让流浪汉_____________,是因为流浪汉表示:“假如_____________,我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光老人说自己做了一件蠢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光老人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笑”有许多种,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冷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名言,说明要珍惜时光,从小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30分)
篇8: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Part1 Listening ( 听力部分 )
Ⅰ . 听音, 选择 (listen and choose) (共10分)
A) 听音, 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将选项写在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
B) 听音, 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将选项写在题前括号内。每个单词读两遍。
( ) 6. A. breakfast B. bathroom C. bedroom
( ) 7. A. fifty B. fork C. forty
( ) 8. A. slippers B. sheep C. shorts
( ) 9. A. garden B. goat C. gym
( ) 10. A. parents B. playground C. potato
C) 听音, 选出与你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 将选项写在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读两遍。
Ⅱ . 听音, 标号 (listen and number) (共10分)
A) 听音, 给下列句子排序, 按英文字母 (A, B, C, D, E) 的顺序标号。每小题读两遍。
( ) 16. Yes, please. A pair of sandals for my daughter.
( ) 17. They’re nice. How much are they?
( ) 18. They’re thirty-fi ve yuan.
( ) 19. How about this pair?
( ) 20. Can I help you?
B) 听音 , 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给下列图片按数字 (1, 2, 3, 4, 5) 的顺序标号。每小题读两遍。
Ⅲ . 听音 , 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圈出正确的图片A或B。每小题读两遍。 (共5分)
Part2 Listening ( 笔试部分, 共70分 )
Ⅰ . 字母与单词 (Letters and words)
A) 根据26个字母的前后顺序, 写出所缺字母 ( 大写和小写 ) 。 ( 共8分 )
Aa 31. Cc Dd Ee 32. G g
H h Ii 33. K k 34. Mm Nn
Oo Pp 35. Rr Ss 36. Uu
37. Ww Xx 38. Zz
B) 选出与所给字母含有相同元音音素的选项。 ( 共5分 )
C) 根据提示补全句子与短文, 每空一词 ( 首字母已给出 ) 。 ( 共16分 )
Ⅱ . 句子 (Sentences) 看图补全问题, 并把相应的答语抄写在横线上。 ( 首字母已给出 ) 。 ( 共10分 )
60. H_________ m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are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What t________ i_________ i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________ i_________ your T-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H__________ m___________ are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A___________ t___________ rabbi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are eight yuan.
No, they aren’t.
o. it’s not.
hirteen.
It’s seven o’clock.
Ⅲ . 情景会话 (Dialogues)
A) 选择恰当的句子完成对话, 并将选项填在题后横线上。 ( 共8分 )
B) 根据所给情景, 选择恰当的句子完成对话, 并将选项填在题后横线上。 ( 共8分 )
Ⅳ .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 共15分 )
A) 读一读Wu Yifan的时间表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对的画“√”, 错的画“X”。 ( 共10分 )
( ) 73. Wu Yifan has Chinese class at 8:00.
( ) 74. His favourite class is English.
( ) 75. He is in the music room at 11:10.
( ) 76. He goes to art class in the morning.
( ) 77. He has red sneakers.
B) Chen Jie is going to Harbin. It’s cold and snowy. She’s going shopping. What is she going to buy? 请你为Chen Jie选出要买的2件服装, 将相应单词及价格写在横线上, 并计算出总价, 完成购物单。 ( 共5分 )
篇9:四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渐变/渐染爪子/张牙舞爪宁可/ 宁缺毋滥
B. 症结/症状曾孙/ 曾几何时里弄/ 弄巧成拙
C. 塞车/ 活塞刨冰/ 刨根究底暴露/ 出乖露丑
D. 连累/ 劳累抹墙/ 转弯抹角强求/强压怒火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认识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文化建设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
B. 明年我国将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
C.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 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有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高利贷风险逐步加大,所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就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的金融问题。
3.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5分)
据说有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参加“《梦溪笔谈》学术研讨会”时,美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研讨。”中国学者却谦虚地说:“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外国专家由此怀疑他的学术水平,并认为这位中国同行缺乏自信心。
(1) 《梦溪笔谈》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 如果你是这位中国专家,你会如何恰当地表达?
。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2页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乡闾,曰:“吾有子矣,后何患?”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遂拜参知政事。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先期,状公之功行上之太常,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丁太夫人忧丁:遭逢B. 破奸发伏,逆见随决逆:违背
C. 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夺:改变D. 若有所属,何也属:嘱托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3分) ()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③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④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薛公少年早慧,十余岁时即能属文,其父早就对其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楣,后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 薛公初举进士,把第一之位让给了里人王严,赢得乡人称赞。为官之后,薛公善解民疾,政绩斐然,在莆田时就因悉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
C. 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子中只有薛公直言正谏,虽当时未能说服太后,但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
D. 薛公因病告还,皇上下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薛公多次请辞后才得以退官还乡。在他死后,太常根据有关薛公功行的汇报,议定谥号为“简肃”。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3分)
(2) 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
(3) 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4分)
三、 古代诗歌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①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②。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3页【注】①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②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
(1) 这首诗第一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
(2) 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3分)
(3) 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 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3) 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7) 后生可畏,?(《论语》)
(8) 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诗论》)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4页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牛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牛栏里,积满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他吃了一惊——听见背后粗重的呼吸声,当他回头去看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不怎样!眼见就要立春了,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找蒋天贵去!”他背过身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然而她仿佛永远不能将他的答复认为满足似的。
“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去,弯腰把牛栏边的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叫。
“不,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经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用那种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了!天哪!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了,又是银簪子……又该轮到这两只小鸡了!你一个男子汉,只会打算我的东西——我问你,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依你的意思,不如拿把刀来将我身上肉一片片剁下去送人倒干净!省得下次又出新花样!”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
禄兴不做声,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就起身,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
到了目的地的时候,他开始赶牛了。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鼻孔涨大了,嘘嘘地吐着气,它那么慢慢地,威严地站了起来,使禄兴很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他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棕色大眼睛里面塞满了眼泪,她低低地用打颤的声音哭诉:
“先是……先是我那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上,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命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呵!
(有删改)
11. “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12. “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这句话含意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1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禄兴娘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5分)
14. 有人说,张爱玲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苍凉”的世界。请结合小说的内容探究“苍凉”的具体内涵。(6分)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5页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警惕自我糟蹋文化
冯骥才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打扮”,甚至拆卸重组,再浓妆艳抹,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那些在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天堂”。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独特的精神跑到哪里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一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没有确认的朝代与地域,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被借用的一个空袋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经过这样的粗鄙化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几间老屋子,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从哪里感知“博大精深”?
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而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甚至徒有虚名,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也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的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这股潮流?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毋庸讳言,任何事物进入市场,都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文化更具特殊性,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票房、收视率等等,而放弃文化固有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糟蹋,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可见,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靠糟蹋文化来赚钱。任何有文化良心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思路。(6分)
16. 文章列举了种种文化遗产被“重新打扮”的现象,请加以概述。(6分)
17.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对文化谋利持怎样的态度。(6分)
七、 写作(70分)
18. 时下,网络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正版”,可悲的是不少人渐渐活成了“盗版”。事实上,许多人的确就是生活在虚假之中。
请以“守住正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立意和角度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或套作。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6页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第7页语文Ⅱ(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 用斜线“/”给下面材料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 日 幅 巾 杖 屦 独 游 山 寺 遇 数 客 盛 谈 文 史 词 辩 纷 然 公 坐 其 下 人 莫 之 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选自《青琐高议》)
20. 因王安石曾被封,故世人又称王荆公;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2分)
21. 王荆公旁听文史的故事里,众人的惭愧暗示了怎样的为人之道?(2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女性的迫害。
B. 《故乡》通过贫苦农民闰土父子两代的童年对比,反映了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崩溃以及农民的悲惨生活。《风波》通过皇帝复辟的传闻在一个偏僻农村的反响,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在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的动向。
C. 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亚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D. 郭沫若在《女神·炉中煤》中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用他“卤莽”“黑奴”的“火一样的心肠”,唱出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祖国赴汤蹈火、不惧牺牲的强烈情感。
E. 巴尔扎克正是通过对葛朗台及其侄儿查理充满罪恶的发家史的描写,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特征。葛朗台富裕却极吝啬,他本人粗茶淡饭,严格控制家庭开支,妻子、女儿备受折磨,家中的摆设也十分简陋,陌生人不会想到这里的主人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
23. 简答题(10分)
(1) 简述《红楼梦》中尤三姐殉情的经历。(5分)
(2) 《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5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中国人丑陋吗?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具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也把这种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尤其是柏杨先生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有改动)
24. 作者所论及的“传教士文学”是怎样的一种文学?试作简要说明。(4分)
25. 从全文来看,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及其效果有何异同?(5分)
26. 为什么说“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6分)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相关文章: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九周教学反思02-19
有趣周末三年级作文02-19
四年级周末日记500字02-19
七年级第3周周末作业02-19
快乐的周末作文二年级02-19
八年级周末测试题二02-19
专业化秘书02-19
商务秘书专业的自荐信02-19
秘书学专业范文02-19
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简历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