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关键词: 职业指导 求职者 求职 就业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精选十篇)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篇1

求职技巧是求职者表现职业能力的必要形式

所谓求职技巧是指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表现自身价值,使聘用方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从而获得就业机会的有效行为方式和方法。

求职需要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处理的问题难度越大,复杂程度越高,越需要技巧。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显出求职技巧的重要。不讲究求职技巧,哪怕是身怀绝技,满腹经纶,恐怕也会被拒之门外。《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才高八斗,智谋超群,但他不讲究推销自己的技巧,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先后到曹操、孙权门下求职,结果都被拒之门外。就是到了刘备帐下也只是任了个县令,后经张飞实地考查和诸葛亮的举荐, 才做上了副军师。相反, 马谡本无统军率将的实际才能, 却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 就在于他善于推销自己(诸葛亮错用了马谡失了街亭, 马谡自不量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则应另当别论)。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产品再好不讲究推销术照样卖不出去。求职者要在劳动力商品的世界里推销自己的价值, 就要善于表现自己, 而如何表现就需要技巧。

求职过程中, 恰当地运用技巧是能力的表现技巧本身是创造的产物,他反映着人的才华和智力。比如,一位华裔小姐到美国一家公司面试,向她提出这样一个怪题: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你该如何称出一架飞机的重量,显然,这是在考查她的创造性。她略一思考提出三种解法:“这要看你是用中国式还是美国式的方法了, 如是中国人会从古老的曹冲称象得到启迪;若是美国人他或者现实点, 拆下零件分别过磅就是了, 另外,发明一种特大型的天平也并非不可能。”这种极富创意的回答, 适时地把自己的创造性推销给主考官,表现出了她回答问题的技巧。如果他直接回答一种方法也未尝不可, 但不能表现出她的才智。求职就是在用人单位设置的一系列测试考查程序中, 应用适当的表现技巧,想方设法地展现自我的职业能力, 把自己百分之百地推销给用人单位, 以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的过程。

求职技巧的基本内容

(一)确立职业目标技巧

细致分析自身现有条件(1)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2)兴趣爱好;(3)职业目标;(4)职业理想;(5)自身不足。需要指出的是, 如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弥补的要马上弥补, 尽量完善自身现有条件。自身职业能力是求职者的基本条件, 也是求职者立足社会谋求职业发展以及安身立命之本。

深入研究职业环境(1)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求职的其他客观条件;(2)明确职业岗位要求;(3)职业岗位报酬;(4)职业晋升机会;(5)职业发展前景。

综合主客观研究结果, 给自己准确定位, 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值得注意的是, 求职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存在着认识误区:一是期望值过高, 从自我角度考虑多, 过高估价自己, 把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设想得不切实际地好结果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二是职位和薪酬要的过低。其实,用人单位注重的是求职者的能力, 如果高职低就会认为求职者缺乏自信, 多付出少要工资则会认为求职者能力平平。商品经济社会讲的是公平竞争, 等价交换, 一定的能力匹配一定的职位, 就该得到相应的工资。

(二)成功撰写简历技巧

这是求职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用人单位最先接触和了解的是求职者的简历, 简历相当于叩开就业大门的敲门砖, 这块“砖”硬度和质量如何, 决定着就业的大门向求职者开启的程度,因为简历反映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经历和主要业绩, 代表着求职者已经达到的成熟水平、聘用者可以据此推测求职者胜任某项职业活动的程度及潜在的职业能力。因此, 写好应聘简历表现个人职业生涯成就, 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 争取面试机会, 是求职者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技巧。

实际上任何人都想写好自己的求职简历, 展现成功的过去。可是, 由于不得要领, 缺乏技巧, 往往会出现这样几个共性问题(1)流年记账式。详述某年某月在某单位从事某项工作, 但看不出工作成绩。(2)抽象溢美式。堆砌如主要贡献、业绩突出、高度赞扬、高度评价等溢美之词, 使阅读者看不到实际内容。(3)放大夸张式。如“创造性地”、“成绩卓著地”、“极大地”等等夸张副词连篇, 以至最后阅读者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大实际工作能力。人事经理最头疼的就是这种抽象、模糊、空洞无物的简历了。一位外企人事经理说:“当我浏览一大堆待聘者简历时, 如果在10秒钟内未能看到任何关于成果的表述, 这份简历就被淘汰了。”

既然撰写简历如此重要, 那么该如何提高简历的“含金量”, 一下子抓住人事经理的目光呢?成功的经验是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业绩,如“开发新客户,在10个月内使产品市场占有率从2.4%提高到4.8%”。量化简历,具体说来,就是用数据或百分比指标来说明你的技能和业绩,如多少数量,多少次,占多少百分比等等,具体数字越多,你的价值传达给聘用者就越具体,越明确,面试机会就越大。

(三)应对面试技巧

面试是用人单位阅读了求职者的简历后,初步决定聘用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面试不同于一般的交谈,一是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面试有着预先设计好的内容和程序。面试是聘用方与求职者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有研究表明,面试中的第一印象极其重要。因此,求职者不仅要对职业岗位要求、测试题目等进行前期预测,还要在形象设计等方面讲究艺术。在面试场上应精心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按约定时间准时到场遵守时间,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往往反映一个人的组织纪律性和工作作风及诚实守信的态度。如果面试时迟到或因故要求改期,应聘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因此,有的招聘者往往在面试时间上做文章。例如,某电子公司招聘一批营销业务员,经理约好20位求职者上午9点到公司14楼面试。刚好电梯坏了,需停电检修,其中有6位爬14层楼梯准时赶去面试,经理笑着对他们说,你们都合格了,不因电梯坏了而耽误时间,说明你们时间观念强,有事业心,搞营销经常要约见客户,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怕辛苦,恪守信用的精神。事后了解到,电梯坏了是经理特意安排的。

要有稳定的情绪情绪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反映一个人的定力。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而主考官为考查求职者的情绪稳定性及对突发事件的承受力,会有意制造紧张气氛,将求职者置于尴尬境地。这时,求职者千万不能乱了方寸,要平静地面对考官,开动脑筋,有条不紊地思考,理解到哪儿讲到哪儿,从容地把话说完。这样就会给主考官留下遇事不慌,每逢大事沉稳成熟的印象。

恰当运用非语言行为在面试过程中,双方信息交流方式不仅仅限于语言,也包括一些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主要是指专注态度、身体姿态、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等。专注态度是指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听主考官讲话,表现出对主考官的尊敬;身体姿态是指应试者或坐或站,姿势要得体自然,不松懈,不刻板,不做作;面部表情要给人以自信,真诚,热心,虚心的感觉;眼神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学识、信心和态度,切记出现焦虑不安,眼神闪烁,迷惑茫然的目光;手势是指在听主试者讲话时不能乱动或下意识地摆弄小物件,回答问题时,手势必须与表达的内容一致,注意动作不要太大,也不要让与表达内容无关的习惯性手势频频出现。总之,非语言行为也称为肢体语言,也是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辅助方式,有时甚至比语言更能表达心理和思想意识,有着不是语言胜似语言的妙用。

回答问题留有余地,自圆其说在面试中主考官提出的问题,需要列出几点来回答。比如,考官问:“……你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或“你认为应抓住几点”等问题,回答时不要说死,即三个方面,四个要点等,最好用“从这样几个方面……”或“抓住以下几点……”给自己后面的回答留有余地,一是可以边回答边思考;二是便于自圆其说,以免后面回答与前面矛盾。回答问题如何开头,用什么语言表达,确实有技巧。其实考官提出的一些问题并不一定要求准确回答,只要求职者说得有条理、自成系统就行了。

机智应对难题面试场主考官往往针对求职者弱点提出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对年轻人提出:“对这个职务我们觉得你年龄偏小,经验不如人家,你怎么看?”对公关小姐、秘书、推销员等女性会提出:“接待的客人要求你陪他跳舞你又不想跳怎么办?”等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这类问题确实不好回答,直接否定过于生硬,会引起考官心理不悦,给予直接肯定,又有违自己的初衷,怎么办?不妨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回答,避开问题的实质,即不直接否定也不直接肯定,如年轻人精力旺盛工作具有创造性,年龄大一些的人经历多,经验丰富,跳舞是一种娱乐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等虽然含糊但无伤大雅,既反映你的大度得体,又表明了你的机智和应变能力。

(四)珍惜职业岗位,顺利渡过试用期

求职者经过投递简历、初试、面试,顺利的话就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报到上班进入试用期。试用期一般是三个月,有的短些是一个月。有的求职者不重视试用期,认为经过用人单位反复筛选,入职是自己过关斩将取得的成果,自己是职业场上的佼佼者,大功告成可以缓口气歇歇了,结果在或长或短的试用期内“走了麦城”。因此,在试用期求职者千万不能大意,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了解、掌握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

积极努力熟悉自己的工作业务,尽快进入角色业务工作是试用期考察的重点,因此求职者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研究业务上,不仅要熟练掌握业务工作的操作规程,还要了解发生业务关系的有关部门的情况,积极争取在短期内成为业务骨干,证明自己的价值。

管好自己的嘴巴初到单位工作,不论对职位比你高还是低的同事,都要持尊敬的态度,要有一种甘当小学生的谦虚好学积极上进精神。言多必失,切忌对单位的人和事乱发议论,品头论足。就是提合理建议也要进行周密思考,做到科学严密有根有据,并且要深入分析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

处理好同事关系,与同事有效协作西方管理界盛行一句名言:如果你竞争不过对方,要想法加入到对方行列里以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或多赢。因此,员工能否相互融洽团结工作,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员工的必需内容。相互献计献策精诚协作才能谋求团体的最大利益。求职者要虚怀若谷,求大同存小异,善于与同事协作,在团队事业发展中谋求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获得求职技巧的基本方法

求职技巧是具体的,是多方面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业岗位对求职技巧有不同的要求。上述几个方面的求职技巧是就求职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共性问题的总结和概括,意在为求职者提供指导性的参考、建议。具体的技巧要因时因地而异,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万不可教条式地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因地制宜。获取求职技巧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

获得求职技巧最基本的途径是勇于实践技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要通过后天实践获得。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活生生的实践会给予人新知识和新方法。深入职业实践增加职业技能,是获得求职技巧的根本。如果说求职技巧是表现自我能力的形式,职业知识和技能就是自我能力的内容,只有内容丰富,技巧才真实可靠,易于被聘用者接受。据说有一位专职演耶稣受难的演员,演技高超,表演得真实可信,有一对老年夫妇不远千里到剧院观看,终场后老头到后台和这位演员照相以示留念,忽然看到演员背着的十字架靠在墙边,就去搬动十字架,想背着十字架照张相,可是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拿动十字架,于是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道具?这位演员回答说:“我是演耶稣受难的职业演员,如果十字架没有重量,怎么能演出耶稣受难的逼真形象?其实职业场上无道具。”这个演员的话道出了职业者的真谛,求职也好,稳定就业也好,职业发展也好,真正的技巧就是真功夫。

长跑职业场,不断总结经验求职是国家打破统包统配劳动体制后,每个劳动者面临的必然选择。解决这个问题要有自信心,不怕失败,在求职、应聘的实践中,要反复研究,细致分析哪些方式方法是自己感到满意的,哪些是欠妥的,从总结得失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求职技巧,以获得理想的职业岗位。

参加培训接受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尽管求职者没有亲身经历实践,但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职业指导人员教授的方法也是别人成功的实践经验。因此,参加培训接受训练与指导,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有效的方法,避免自己在实践中走弯路,这是获得求职技巧的最佳捷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指导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 1999.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对策与实践 (第一卷) [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1.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篇2

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岗位和国家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求职需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用人单位更加挑剔、就业毕业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偶发因素多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实情况下,给大学生就业尤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求职的艰难,在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技巧上给予科学、合理、实用的训练并加予指导就显得更加及时和必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求职,这也是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作 者:赵季秋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求职技巧   训练   指导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篇3

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命题涉及: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根据语篇中的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7) 提炼文章提纲、概括主要内容、理解关键信息。

二、试题特点

阅读理解不是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而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或是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考查。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以及语篇分析能力等。其中速度和理解力是阅读能力的主要表现。

三、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技巧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快速阅读。快速明确文章大意和文章的体裁,然后再阅读文章内容;更多情况下是结合问题进行“跳读”和“找读”,而不是自始至终逐字逐句地品读,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

2. 确定关键词。先看问题,锁定关键词,带着关键词在文章中寻找线索,从而快速找到答题的依据。

3. 尊重原文。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不能片面理解或对文章不尊重,歪曲文章事实,凭想当然,文章好像看懂,其实都是个人意愿。

考试时的阅读理解不同于考生平时读书看报,它是一种有目的的限时阅读,考生读完文章后,要根据文章内容即时回答出题人的问题。所以考生不用对文章所有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阅读,只需阅读题目中涉及到的文章信息即可。所以,理解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所涉及的问题,除了跟体裁有关,还跟题型有关系。题型大致分为四类:细节题、主旨题、推断题和猜测题。本文主要介绍细节题和主旨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细节理解

细节理解题就是我们常见的wh题,它们大多是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事实、例证、原因、过程、论述等进行提问的。有些问题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有些则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系统化才能找到,比如计算、排序、是非判断、图形比较等。做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先用寻读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的部分进行细读,找出正确答案。

1. 是非题出题形式:

a. 三正一误: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

b. 三误一正: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这种做题方法主要与三正一误的下列问法相联系: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这种问题的正确选项所包含的信息通常连续出现在同一段,而且往往无列举标志词,如first,second,third等。做题时只需阅读有关段落,根据一个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找其他两个正确先项,剩下一个原文中未提到的,为正确答案。

2. 例证题

例子为高考阅读理解的常见考点之一,这类题的基本结构为:

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 (或Paragraph...) an example in order to... 意思是问文中举出某现象或例子的目的。文章中举出一些例子无非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关键在于这个例子在原文出现的位置,但不管如何,这个例子之前或之后不远处通常都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这句话就是答案,即举例的目的。如果例子与全文主题有关,则例证主题,答案为全文主题句。如果例子与段落主题有关,就例证段落主题,则答案为段落主题句;此外,答案为例子前后总结说明性的话。

3. 年代与数字:这个考点有几种出题方式,但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题干问年代与数字,答案就对应于文章中的年代与数字。

4. 比较:比较考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 比较级与含有比较意义的词汇手段和句型结构;

b. 表示绝对意义的字眼:first (第一),least (最不),most (最)等;

c. 表示唯一性的词汇:only, unique等;

阅读时,最好能圈出表示最高级、唯一性和绝对意义的词汇,便于做题时回原文定位。

5. 原因:

这种题的答案在原文通常有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手段提示:result, reason; result in (结果); result from (由于); base... on... (以……为基础); be due to (由于);because, for, why;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等。

阅读时对这些提示词应该予以注意。原文相关句出现的格式都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而在题干中通常给出结果,就其原因提问。

Invited by Mr. Ye Huixian, host of the well received TV programme “Stars Tonight”, Miss Luo Lin, Miss Asia of 1991, appeared as the guest hostess on the Shanghai TV screen last Sunday.

Born in Shanghai and taken to Hong Kong when she was only six years old, Luo Lin has never dreamed of being Miss Asia. Her childhood dream was to be an air hostess. Before she took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she had been an airhostess in Cat hay Airline for seven years. However,it still took her three months to learn the art of walking on the stage, dancing, singing, makingup and other proper manners, designed by the Asia TV Station.

“Its really a hard job for me. I wont enter for such competition any more. Anyhow, I am quite lucky. I am also glad to have had more chances to work for the social welfare since I won the title. This time, in Shanghai, Id love to make a deep impression on my TV audience,” said Luo Lin with a sweet smile.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Luo Lin is a native of Shanghai.

B. Luo Lin moved to Hong Kong with her parents.

C. Luo Lin won the title of Miss Asia in 1991.

D. Asia TV Station helped Luo Lin to become Miss Asia.

解析: A、C 和D都可在原文找到答案,而B项原文列的是: taken to Hong Kong可判断不是moved to Hong Kong with her parents,因此选B。

细节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以下几种: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 The writer mentions all of the items listed below except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6) What is the example of...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7) The reason for... is...

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here, why, how, who, etc.)...

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10)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

二、主旨大意题

主旨题是除了细节题之外考查第二多的题型,此题型比细节题难度大,是学生们要重点理解,熟练运用解题步骤的一种题型。那么什么样的题目属于主旨题范畴呢?笔者通过对0913年5年全国各地高考主旨题的收集和整理,发现主旨题分为以下六种提问方式:

1. 标题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2. 主旨大意题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3. 写作目的题

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to    ?

4. 选材题

Where is the passage probably taken from?

Which group of people is the passage mainly written for?

This passage can be classified as    ?

5. 态度题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6. 文章组织题

A. 文章组织结构图

What 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passage?

B. 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式及其作用

The passage is developed / organized mainly by   ?

C. 文章接下来讨论的内容

What is the passage going to discuss next?

在解主旨大意题时,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 认真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个句子。

2. 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反复论述文章的主题。要抓住反复出现的中心词,即高频词,也叫做主题词。(04年全国卷1(河南等)E篇中major出现过八次,尽管其词性、词义有所不同,但它就是关键词)。

3. 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常常会出现在一些标志性的提示后。

例如:On the whole, in short, therefore...

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Given all these points above, I would support the idea that...

For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I would prefer...

掌握了找主题句的方法,就可以依据主题句归纳主题。但归纳主题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错误,需要同学们注意。

1. 以偏概全。即只抓住了主题的一个侧面就误以为是主题

2. 过于笼统。即归纳的主题太泛,与细节脱节或是没有对细节加以充分论证。

3. 把观点强加给作者。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常识对文章进行判断而忽视了作者的见解。

试论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篇4

一、求职资料准备技巧的训练指导

求职自荐材料是展示求职者所具有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最佳的物质载体, 也是用人单位较为全面了解求职者学习状况、工作经历、能力结构、特长等各方面情况的直接途径。

(一) 求职资料的书写技巧

1个人简历。这是反映求职者个人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简历写作首先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所求职位的具体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让用人单位能较为全面的了解自己, 并确保做到简历真实。第三要突出本人工作经历和特长。最后简历字迹要工整, 书写要规范, 确保不要出现任何拼写、语法、标点或者打印错误, 资料要整洁, 切忌千篇一律。

2自荐信。自荐信是求职者以书信的方式, 表达求职愿望, 陈述求职理由, 提出求职意向的一种自我推荐、自我推销的信函文件。它主要表述求职者的主观愿望与专业特长。职业指导教师要指导求职者把握好语言表达这一关键环节, 指导求职者写好求职信, 力求做到以叙述说明为主, 要注意做到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文字要简洁、准确, 重点突出, 安排有序, 材料要富有个性。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求职者要以积极奋发富有激情的描述, 写出异彩纷呈、富有创新的文章开头, 使招聘单位了解求职者的热情与诚心, 以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

3推荐表推荐表是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向招聘单位推荐人才的举荐信、介绍信。填写推荐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毕业生填写要确保内容真实, 要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不能有虚假及夸张成分, 不能仿制和复印。

4其他附件材料。包括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各类荣誉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等。一般使用复印件, 一般用人单位确定录用后, 还要审看原件。

(二) 求职资料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首先是封面的设计。封面的设计要与众不同。封面的标题有直接标题、间接标题、复合标题之分。间接标题是用点名主题的精粹的语言以言其志或概括自荐材料的内容特征。复合型的标题由引题、正题、副题三部分组成, 在使用时要做到主题鲜明, 标题醒目;标题要简明、具体;要具备独特的个性。

其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写求职信的总体要求是格式正确, 措辞要讲究分寸感。在求职资料当中, 求职信应以特有的方式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心选择词汇, 用最简洁的语言, 恰如其分地表达求职者的意愿;要精心编排顺序, 做到层次分明、段落清楚。

二、应聘及面试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一) 做好心理准备

求职者在应聘前要做好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上的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自信、自知、自控、自我调节和承受挫折等几个方面。求职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给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当目标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 要及时调节, 对不符合要求的情绪和冲动进行自觉的控制, 保持心理健康, 实现自我完善。

(二) 沟通技巧的准备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 传递与交流思想观点、情感愿望和信息意见, 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的过程。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 恰当运用人际沟通的技巧, 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用人单位传递自己的信息, 迅速加深了解, 建立感情, 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掌握并运用沟通的艺术及技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平等观念, 保持谦和、诚恳的态度。其次要提高思维水平, 调整情绪状态。思维敏捷, 逻辑性强, 记忆准确, 情绪状态良好, 就会促成良好的沟通。第三要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尽量使用规范化语言, 讲普通话, 言辞通俗易懂, 准确传递沟通信息。要注意借助手势和表情, 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形象性, 便于理解和接受。第四要学会有效聆听, 随时注意对方的反应。有效聆听的几大要点包括交谈要轻松、舒适;要会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表现出对对方的理解;适时提出问题, 以显示自己充分聆听的态度;与人交谈时, 还要随时注意对方的反应, 接受形象的反馈。

(三) 面试的应试技巧

1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在面试之前, 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招聘单位的详细资料, 对用人单位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做好业务知识准备。面试前, 求职者最好根据应聘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要求, 备上一份求职材料。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面试中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三要做好体能、仪表准备。

2要注意面试礼仪的训练。面试要讲究礼仪。在求职面试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饰要得体庄重。二是要遵守时间。三是表情自然, 举止文雅。四是面谈时, 眼睛要真诚地注视对方, 要显得有自信、自然、坦率。

3正确应付和回答问题的技巧。首先要把握重点, 简洁明了, 条理清楚, 有理有据。其次要讲清原委, 避免抽象。第三确认提问内容, 切忌答非所问。第四要有个人见解、个人特色。第五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反倒会赢得主试者的信任和好感。

训练指导员的英文求职信样稿 篇5

你正在浏览的求 职 信是训练指导员的英文求职信样稿

Dear Sir,In reference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 the newspaper of for a playground director,I believe that I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to fit your position.I hold a degree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Along with m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 also selected many courses in psychology and child managedirector in several suburban areas surrounding the university.In the summer of 1983, I was an assistant in charge of organized sports for younger boys in Walton, south Dakota.The year after that, I was placed in charge of a large summer program for under privileged children in the large city of Millon, South Dakota.My supervisor during this time was William Johnson.He has consented to act as a reference for me.My additional experience includes working as a City park Recreation Director in Rockford, South Dakota for the years of 1985 to the present time.In this position I am responsible for the programs in all the city park, including all organized recreation and night-time sports.If you feel that I am suited for the job that you have in mind.please inform me of the time convenient for an interview.I hope to hear from you in the near future.Sincerely yours.

“口语交际”解题指导与训练 篇6

口语交际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现代社会,特别强调人的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口语交际因此而成为这几年中考的一大热点。

综观这几年的中考试卷,口语交际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转述”,给一段话,然后要求准确地向第三者进行转述;二是“劝告”,创设一个语境,对相关人物进行劝说;三是针对某项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或“结束语”;四是“采访”,针对某一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设计采访过程;五是“辩论”,针对别人的某一观点,进行辩驳;六是“自主表达”,针对某一现象或新闻事件,自主表达自己的看法;七是“赠言”,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活动,送上一段祝福的话;八是写“导游词”,针对某一景点,设计一段导游词。

如何解答口语交际类试题呢?“转述”题:先要提炼一下要点,然后转述,转述时力求完整准确,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劝告”题:要在准确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写“开场白”、“结束语”:一要扣住主题,二要有感染力,语言要生动、优美;“采访”题:发问时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注意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身份; “辩论”题:要紧扣主题,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自主表达”题:先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可详细阐述,要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写“导游词”:要抓住风景名胜的特点,力求生动翔实,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试题解析】

例1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明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

中考结束后,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

(1)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北京,小明在××宾馆5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7年湖北随州)

解析:这是一道自主表达题,在解答时,首先要考虑具体的语境,表明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文明得体,不伤人。如第一问,既要表示拒绝,又要措词恰当,理由充分,礼貌得体;第二问,要把自己的房间号、电话号码等内容告知父母。

参考答案:(1)示例:谢谢你,我不渴。(2)示例:爸,我到北京了,住在××宾馆 518 房间,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房间的电话,有事晚上打这个电话找我。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同中央媒体发起了“节约中国”的活动,旨在让全民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甚至出台了一些硬性措施,如各政府部门的空调一律不准调至25℃以下,三楼层以下不准使用电梯等。武汉市的一些大型酒楼,拒绝客人超量点菜,奖励吃剩“打包”者。

(1)如果你以“中学生消费心理”问题展开调查,了解现在中学生的消费观,请你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采访你的同学,并注明调查目的。

(2)你所在的年级正准备举行以“节约”为主题的晚会,如果你是晚会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开场白?(150字以内)(2007年湖北鄂州)

解析:这两道题目,第一条是采访题,设计问题时要围绕“中学生消费心理”这一主题进行,同时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要问得巧妙,不让人反感。第二条是写一个开场白,答这类题目,要想得高分,最好能以与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古诗句开头,以引人注目;同时,话语要有激情,又能引人深思。

示例:(1)问题1:如何用好你手中的钱?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问题2:你平时都爱买些什么? 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消费习惯。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现在,铺张浪费现象却有所抬头。败由奢侈成由俭,今天,我们该如何发扬光大节约的优良传统呢?

【一试身手】

1.现在,许多中学都禁止女生留长发,理由是女生披头散发有损学校形象,装扮头发又容易在学生当中形成攀比之风;更为重要的是,女生留长发,每天都得花不少时间去打理,这将会影响学习。对此,你有何看法?

2.班级组织了一次“啄木鸟”行动,主要是对一些商铺招牌上的错别字进行挑错和纠正,如果发现有商店使用了错别字,你将如何劝说店主

3.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新民网)

如果校报想请你就这个问题去采访同学们的看法,你将如何完成这次采访活动?请把你的思路简要地写下来。

4.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传》,当他们读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支持,可反对,言之有理即可。支持:女生留长发,打理起来又花钱,又费时间,中学的学习是那么紧张,不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头发上;要留长发,不妨等到考上大学后再留吧!反对: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有追求美的权利;同时,《中学生守则》并没有禁止女生留长发,女生的头发应该由女生自己做主。

2.主要围绕规范用字是法律规定、使用错别字会误人子弟、“错别字招牌”也会影响商店声誉等角度进行劝说 。

3.言之有序、有理即可。比如先了解有关圣诞节的知识,然后精心设计几个热点问题,在采访中注意灵活机动等。

职业院校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篇7

一、职业院校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现状

(一) 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对求职的相关课程重视不够, 认为通过阅读就业指导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就能掌握求职的知识和技能。如某大学的陈某, 计算机专业, 在学校表现一般, 对自己的综合能力缺乏信心。面试当天, 经理向他伸出了右手, 他却伸出左手和别人握手, 然后直接就坐, 单手接水并快速喝完, 神情凝重等待发问。当别人提问时, 由于紧张而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面试失败。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 他没有通过面试, 未必是他自己专业知识不好, 而是输在细节上。

求职过程中, 掌握面试的技巧, 对就业有促进作用。有些职业院校对于如何应聘、如何面试等缺乏系统的指导, 认为只要通过开办讲座和速成班就能够提高求职技能和就业的成功率, 对于上千名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来说犹如杯水车薪。由于时间紧迫, 对应聘技巧难以活学活用, 往往是临阵磨枪, 一知半解, 结果只能是生搬硬套, 弄巧成拙。

(二) 盲目套用求职技巧, 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掌握和运用技巧是有必要的, 但是过分强调和依赖网络或书籍, 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只重技巧的形式而忽略求职的本质, 会陷入误区。某公司他拟招聘的人员是文员, 在接收的简历中, 有多份内容相识的求职材料, 他通过百度搜索, 发现他们的简历都存在抄袭现象。有些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材料方面过度包装, 甚至不惜伪造发表过文章或编造担任过干部的经历。还有些事为迎合招聘者的心思, 符合岗位标准, 编造一些事实或一些社会工作经历。这样的做法都是非常不利的, 保持本色才是做人的根本, 只有不卑不亢、充满自信, 才能应付自如。

二、职业院校求职训练与指导

求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既讲究求职方式, 也需要求职技巧的运用, 还要有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为此需要增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 就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科学可行的求职技巧和训练方法, 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就业指导。

(一) 作好求职者现状分析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求职者的情况进行摸查。通过分析、归类、汇总得到求职者的第一手资料, 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的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为后面进行个别追踪的时候提供依据。

(二) 通过科学量表, 帮助求职者正确评估自己。

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评了解求职者真实的职业兴趣, 根据个人爱好来拟订自己的求职目标, 推荐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该理论是霍兰德在长期从事的职业指导与咨询的实践基础上首次提出自己的职业兴趣理论, 它基本是一种职业人格理论。随后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 经过不断的完善, 于1973年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 他更符合逻辑和实证的科学标准。[1]另外还可以建议求职者通过身边的老师、朋友、亲人这些“镜子”, 客观分析自我。

(三) 拟定求职目标。

职业定位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 更是应届毕业生走出校门前要仔细考虑的。择业前先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对自身素质进行一次彻底的了解和评价, 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为人处世, 以及个人的理想志愿, 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 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有一个确切的定位。求职者通过各种方式清楚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理想等需求后, 就可以根据结果拟定相应的求职目标。空想求职目标是不科学的, 因此建议求职者拟定目标时需结合社会的环境, 仔细分析目标是否脱离社会现实, 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义务工作、兼职或临工等争取更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资料室、人才招聘会、网络等渠道了解更多行业信息, 掌握更多的信息, 这样才能拟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四) 求职技能的基础指导。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面试场就是战场, 只有知己知彼方可取得成功, 短短的几分钟的表现, 将决定着你的是否能够成功就职。首先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 分析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是什么?研究表明, 很多种偏见会影响面试主持人 (而且往往是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和面试的结果。在所有可能会对主持人造成正面或反面的因素中, 最严重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重要的“第一印象”[2]因此要根据行业的需要进行个人形象的设计、求职信撰写、就业指导课程、求职面试的礼仪训练等基础指导。通过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完善就业基础指导的课程。

(五) 培养求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迫切性。

求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迫切性的培养, 对于顺利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开展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活动, 如开展就业讲座、就业座谈会、“往届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交流会”、“我是一名准应聘者”等活动, 促使学生查找自身差距, 提高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迫切性。

(六) 当好求职者的参谋。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对就业政策不明朗, 对就业地区选择, 就业方向选择等问题需要咨询。可以为求职者开通就业咨询电话, 随时随地为求职者做好就业“参谋”、“导师”的工作, 及时解决求职者的各种实际问题。

总之, 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决定求职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职业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培养方案, 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摘要: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在职业指导中起关键性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现状, 研究适合职业院校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方法。

高职毕业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篇8

(一) 帮助毕业生准确求职。

随着就业市场的开放, 求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在求职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上却不尽恰当。无论是电话求职、到人才市场、上门求职、还是请亲友帮助推荐, 都必须依人而定,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同样的目的, 却有不相同的策略和途径。如果说就业岗位是一个理想的殿堂, 求职技巧则是打开殿堂的钥匙,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就是要使求职者正确地、科学地使用这把钥匙。

(二) 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稳定。

正常情况下, 运用恰当的技巧求职成功, 说明求职者的价值被用人单位认可, 这除了求职的要件, 很大程度上是求职者的求职表现, 加上业绩的积累, 这些都有利于求职者以后稳定就业。

(三) 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求职能力强, 用人单位印象好, 就业就顺利, 求职者的自信心就越强, 工作就有干劲, 业绩提升自然就快, 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就好。

二、高职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被动求职。

认为求职就业是由学院老师和用人单位决定的, 自己能否达到目的, 要看学院老师的推荐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者是否满意和认可。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学院老师和用人单位招聘者的作用, 势必造成求职被动等待, 任人摆布的局面。

(二) 运气求职。

这是带有浓厚投机色彩的求职态度, 具有明显的盲目性。运气就是机遇, 而机遇也要用心寻找, 努力把握, 善于发现机遇, 更要善于利用机遇, 单纯的“闯大运”是不行的。

(三) 技能至上。

诚然, 就业最根本的是要靠自己的技术专长和综合素质等, 故一些求职者认为只要自己本领高、技能强就不难求职, 但浩荡的求职队伍里“身怀绝技”的也决不止你一人, 因此只有首先求职成功, 才能发挥聪明才智。

三、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内容

(一) 求职前期——充分准备。

常言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打无把握之仗, 求职者必须心中有数, 做好求职的相关准备, 掌握求职面试的主动权。

1. 调查摸底。

求职者对自己拟求职的用人单位与自己有关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清楚,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求职和怎样求职。

2. 备足资料。

对不同的行业、工种、岗位等, 用人单位会有不同的要求, 但求职者要把能反映自己的优势、求职简历和有利的相关证件及资料必须备齐。

3. 思考对策。

对求职中需要通过用人单位进一步弄清的问题及用人单位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 要认真地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关对策。

(二) 求职中期——认真面对

这是求职的实质性阶段, 是求职者应对用人单位的关键时刻,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败在此一举。

1. 准时到场。

极特殊情况不能准时赴约, 要打招呼, 说明情况, 表示歉意, 其他情况下求职者一定准时到场, 以体现自己较强的时间观念及不能浪费他人时间的观念。

2. 注重形象。

心理学的理论认为: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所以求职者要争取给用人单位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着装符合自己的身份, 举止端庄, 礼貌大方。不求华丽, 但要整洁;切勿珠光宝气、刻意炫耀。

3. 展示自我。

有尘自然落, 有风更远扬。供求双方见面, 求职者要策略地展示自己的优点、优势, 显现自己的才华、能力、技术;言谈利落、清晰, 稳重大方, 同时力争随机应变, 巧妙对答, 特别是对拒绝、歧视及诱逼求职者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能妥善地据理力争。

(三) 求职后期——冷静对待。

求职后期可能出现落聘、待聘和被聘几种情况, 不论出现那种情况, 求职者都要冷静对待, 以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

1. 稳定情绪。

一些求职者落聘, 可能会沮丧, 被聘可能会兴奋, 这都是不合适的, 都可引起自己行为的变异, 造成不利影响。正确的做法是稳定情绪, 以平常心态冷静面对现实。

2. 总结经验。

不论那种求职结果, 都由它的原因所在, 求职者要深入分析其中原因, 重视经历,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使自己更加明智, 对以后是大有益处的。

3. 理清思路。

根据求职后的结果、经验、教训等, 求职者要理清自己的思路, 明确目标、目的和方向, 结合实际运筹下步任务。

四、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方法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应采取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方法。

(一) 个人形象设计训练。

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增强就业竞争的意识, 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站姿、走姿、坐姿以及发型、化妆、服饰等进行点评, 纠正不正确的形象和行为。

(二) 求职简历撰写训练。

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求职简历的撰写内容、格式以及文字表达方式, 让学生学会如何总结自己的优缺点, 如何表达自己的特长和求职意愿。采用老师提供求职简历模版, 学生自我撰写、班级评比、优秀样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再通过点评总结求职简历撰写技巧。

(三) 求职面试体验训练。

主要是让学生按照一般面试程序体会求职过程。采用情境模拟活动训练法进行, 通过让学生扮演面试过程中招聘与应聘者的角色, 使学生在面试中树立正确的行为、得体的打扮和良好的言行举止。

(四) 求职途径训练。

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实施每一种求职途径的步骤、方法和基本技巧。采用求职途径探索、典型途径与技巧讨论、模拟求职体验等活动项目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教师引导和典型途径案例分析, 要特别注意对个性内向的学生加以关注, 注重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的结合。

(五) 求职计划制定训练:

采取小组讨论、自我分析与撰写个人求职计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帮助学生分析求职要素和个人就业条件, 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个人求职计划。

总之, 以上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要特别注意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师生互动, 强调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有机结合, 千方百计营造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1]田光哲等.职业生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 2006。[2]刘丽等.试论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摘要:随国家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市场体制的建立, 出现了毕业生求职需要技巧这一新事物。高校毕业生中的高职毕业生更需要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求职,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本文试就高职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求职,技巧,训练,指导

参考文献

[1]田光哲等.职业生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 2006。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篇9

求职过程是求职者全面展现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 求职技巧也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 不少求职者不注重求职技巧, 或求职技巧运用不当, 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提高求职成功率, 结果是“自己搬砖砸自己的脚”, 求职以失败告终。有调查显示:求职者充分认识求职技巧的重要性, 并对求职者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对成功求职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经济模式影响, 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如下岗职工当中有很多人都是一直只从事某一企业的某一项工作, 求职技巧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需要, 从而使求职技巧的重要性从未被重视过, 这与我们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曲解了求职技巧的真正功能。而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 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无需理会什么求职技巧, 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知识。但是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 毕业生就业已经进入了双向选择的时代, 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具备求职技巧在求职成功中的重要性。

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 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 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 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 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 纵使有一身好“功夫”, 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 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因此, 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对求职者成功求职和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对求职者是一种促其成功的因素, 而且可以间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的人才, 降低招聘成本, 降低企业的人员流失率。

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内容

(一) 自信的心理素质

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 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 巧妙地向应聘者提出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 令你防不胜防, 从而使你褪去包装露出“庐山真面目”, 迫使求职者临场发挥能力的显现。这时, 你不仅要有备而来, 更要沉着冷静, 不卑不亢,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真实地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不要害怕招聘人的考问, 敢于应对提问的问题。

招聘人是在选拔人才, 是希望你应答得很好, 只要你在心理上处在与他平等的地位, 就可以发挥得很好甚至超常发挥。

2.确立明确的主体意识。

当自己即将与招聘人见面时, 难免会感到胆怯。遇到这种情形时, 如能采用“非指示疗法”, 确立主体意识, 增强主动性, 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胆怯的心理, 要积极主动地应对面试的各种情形。

3.求职者事先做最坏的打算。

我们在应聘面试时, 也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事先有了万一失败的对策, 心里就自然放松。大不了以后再考, 还有什么可紧张的呢?这种态度不但能使你镇定, 而且会有意外的收获, 以轻松的心态去迎接面试。

4.求职者要保持乐观的心理。

在应聘面试时, 为了维持自己的心态平静, 应在下意识中让强大的自我与懦弱的自我先行对话一番。这样, 想着“自己可能失败”的自我就会在与考官见面时提高警惕, 注意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而说“我会成功”的自我也能创造有利条件。让强我战胜弱我, 你的自信心就会倍增, 无论考官是什么样的权威, 你都不会害怕, 这就是战胜自我表现的有效策略。转贴

(二) 求职者要巧妙回答提问

招聘时的“开场白”一般先要问一些轻松的话题, 其目的是让求职者放松戒备。这时, 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因为随之而来会有一大堆棘手的问题等着问你。如“你怎样看待工作中的压力?你的专业和我们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你为什么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 你回答一定要言简意赅, 切忌夸夸其谈, 信口开河, 更不要把话说过头, 不留一点余地, 那样会将自己引入理屈词穷的窘境。当然, 在回答过程中也不要过于自谦, 显得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招聘人会尽可能找出你的不是或不足, 有时你甚至会感到一种潜在的敌意:招聘人不时地看看表, 翻弄一下你的履历表, 接电话时滔滔不绝几乎忘了你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 你尽管可以镇定自若地应付, 千万不要试图奉承或讨好对方, 招聘者不会因此而变得和蔼可亲。不要忘了, 对方是在考验你, 你们之间有距离, 你要通过自己巧妙的回答和挥洒自如的风度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三) 求职者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

对于求职者来说, 流利自如的书面表达能力、文雅幽默的谈吐是求职成功的必备条件, 面试的过程也是求职者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如何去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实现双方交流的目的。求职者平时就要有意识的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通过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比如, 语言表达要从没话找话的寒暄开始, 逐渐养成与陌生人自如交谈的习惯。多参加集体活动, 大胆发言, 也有助于讲话能力的训练, 集体活动既能创造相互沟通和交流的环境, 又能体现一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团结和合作精神。

(四) 求职者可以尝试角色情景模拟来提高求职成功率

角色扮演多用于改变受训者的不良行为和进行社会技能训练。角色扮演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重复, 又是一种预演, 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演练来提高面试成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受训者可以改变自己的原有行为或学习新的行为, 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学校里经常举办的模拟招聘会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

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 篇10

一、面试前的全方位准备

面试是求职者求职择业的关键环节, 与做任何事情一样, 失败永远比成功来得简单, 容易。希望能引起求职者的高度重视, 以免因不慎而使择业功亏一篑。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 30分钟的面试, 要做30小时到300小时的准备都不为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录用员工时重视对其人品的考察。因此在面试时, 考官们会随时注意求职者的言行举止。那些举止得体者往往能获得考官的青睐。实际上, 从通知你面试时, 你一接电话就是开始考试了。当你一旦发出简历, 你所期盼的就是接到电话, 通知你去面试。所以要随时做好对方打电话来的准备, 要准备好一些纸、笔记本、一支笔和简历一块放在电话旁边。接到电话首先问:“您好!”当对方通知你面试时, 不要过于激动导致大喊大叫, 要平和地说:“谢谢!”再认真听对方讲面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 边听边记。然后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相关问题, 准确记下给你打电话的人的名字、电话号码和地址。再次表示感谢, 挂机前要说“再见!”

1、面试前的物资准备

人们常言: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有充分的准备, 方能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因此在你去面试之前, 准备工作马虎不得:在寄出求职信的同时, 应该把每个企业的求才广告剪辑记录下来, 以便在收到企业的面试通知时进行查阅, 避免张冠李戴。接到面试通知后, 要搞清楚究竟在何处上下车、转换车。要留出充裕的时间去搭乘或转换车辆, 包括一些意外情况都应考虑在内, 以免面试迟到。求职记录本应该随时带在身边, 以便记录最新情况或供随时查询。

2、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目前职场找工作竞争非常激烈, 求职者挖空心思、想尽各种办法去求职, 但是, 许多时候都非常的盲目,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职场的迷茫、对自身认识不足、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试者是在通过竞争, 谋求职业, 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才能以及临场发挥情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 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 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 必须告诉自己不用紧张, 进行自我暗示, 自我鼓励, 自我调适。其次, 要有自信心。要正确认识面试, 不要把它看得过于严重。要相信自己, 是能够成功的。豁达的应试者, 往往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3、制作有特色的求职简历

“求职简历”要突出“简”、“历”。“简”, 内容简洁、易懂、清楚, 长篇大论而不知所云的简历是最不招人喜欢的, “历”重点突出毕业生掌握知识、能力、发展潜力及学习、实践经历。“求职简历”中要反映出对即将进入应聘单位的渴求及对应聘“职位”信息的了解情况, 这是招聘者最为关心的。当然对求职简历的“包装”不能含大量“水分”, 包装过头的简历会使招聘单位反感。

4、面试前的提问准备

企业为什么要面试?这是企业了解应征者对工作态度以及身在社会中一些必备常识的最好方法, 假若想要有立即回答的本事, 那么平常就应多注意媒体报导, 特别是关于希望进入业界的消息!在用人单位的面试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回答面试人员的问题了。其实如果你能够好好准备, 加上临场镇定的表现和充分发挥, 灵活机动, 才能有助你轻松过关, 争取求职成功。

5、面试前的仪表仪容准备

白领的形象和礼仪往往代表公司形象, 面试者要注意自己在面试中的仪表仪容问题。仪表大方、举止得体, 与文职人员的身份相符合, 给招聘人员留下大方、干练的良好印象。仪表修饰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 不要太标榜个性, 除了应聘娱乐影视广告这类行业外, 最好不要选择太过突兀的穿着。

二、面试语言的技巧

求职过程中, 语言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的关键是招聘单位与毕业生通过交谈可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性格、爱好、志向、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面试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1、把握交谈机会, 不要沉默不语

在交谈中, 最愉快的是双方畅所欲言。毕业生应抓住该机会, 消除顾虑和紧张, 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谈话氛围, 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你应该了解你所应聘的职位的工作职责及理想的人选应具备什么样的资格, 这样你就占据了主动, 可以根据应聘单位的需要来描述你过去的成就。如果您感觉实在无话可说, 也可以利用机会提点问题, 但问题要有一定的水平, 向用人单位表现你的见解。

2、要能机智应变, 不要呆板教条

面试时, 招聘者提问方式也各不相同, 毕业生要随机应变, 灵活应对。有的招聘者喜欢一本正经地提问, 对主题无关话题不问, 希望回答问题要简单干脆;有的招聘者讲话客气, 面试的问题条理性较强, 毕业生就要表现出热情、友善, 多用“我们”而少用“我”, 切忌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的招聘者喜欢自己先述说较多的内容, 中间冷不防提出一两个问题, 毕业生与这样的招聘者交流时, 要表现出对他的谈话感兴趣, 并要恰到好处地做到一唱一合;还有的招聘者用理智和道德来面试, 经常提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问题, 毕业生在回答他们的提问, 要思路明确, 理论联系实际, 合乎社会规律和道德要求。总之, 在交谈中, 用人单位所谈的不一定都与专业有关, 这时, 你应小心对答, 千万不要匆忙回答。对没有准备的问题, 也不要呆板地说:“我不知道”, 这将反映出你知识面窄, 应变能力差。而应采用试着请对方多谈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以转移话题。

3、要自信展示自己, 不要随便

附和在众多的面试求职者面前, 个别毕业生会有自卑感, 实际上, 这种想法是没有必要的。首先要认识到,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 敢于竞争就能掌握主动权, 缺乏自信的人, 往往成为失败者。其次要看到, 每位毕业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不要过分表现自己, 也不要在交谈中对用人单位所谈问题一味的随声附和, 在交谈中适当情况下偶尔表明一下不同意见, 效果会出奇的好。

4、要努力谦虚平和, 不要与人争论

谦虚是人的美德。在面试时, 要表现出求职者的谦虚、诚恳。听人讲话, 要聚精会神, 不可漫不经心, 在听人讲话过程中, 要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等不同的方式做出积极反应;在自我介绍时, 应当留有余地, 不要过分夸耀自己的成绩和长处, 应用客观的语言来叙述。在面试过程中, 对有些问题, 双方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你要委婉避开谈另外的问题。千万不要与主考官激烈争论。

三、面试礼仪技巧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 使得毕业生在面试短暂的时间中充分展示自己, 给面试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毕业生求职时, 什么样的“包装”最为有效呢?

1、着装大方得体

面试时你的着装搭配很重要, 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你的总体感受, 服饰要给人以整洁、大方的感觉, 穿着应庄重。同时, 装束打扮一定要与谋求的职位相称, 并且准备好与职位相吻合的“道具”。身上穿的、手上戴的均能反映出对求职申请的职位的理解程度。若应聘银行、政府部门, 穿着偏向传统正规, 应聘公关、时尚杂志等职位, 则可适当在服装上加流行元素。所以得体的装束可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也是获得面试成功的关键。

2、言谈举止文明

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的形体语言是面试成败的关键。如果对方约自己面谈, 一定要感谢对方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 如果是自己约对方面谈, 一定要表示歉意:“对不起, 打扰您了”等等;面谈时恰当的眼神能体现出智慧、自信以及对应聘单位的向往和热情。要真诚礼貌地注视对方, 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 决不要东张西望, 心不在焉。切忌面试时过于紧张, 手脚不知所措, 或侃侃而谈, 手舞足蹈, 不要有太多的小动作, 抓耳挠腮, 耸肩, 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3、讲信用守时间

要按时到面试地点, 千万不能迟到。最好提前10分钟到达面谈地点, 以表示求职的诚意给对方信任感。如果让用人单位等几十分钟, 后果可想而知。另外, 缺席也是万万不可的, 如果你真的因病或其他突发事故无法面试, 应事先告知对方, 请他们及时调整时间或另行安排你的面试。

四、面试后的妥善处理

俗话说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求职面试也是这样在参加完公司的面试后我们要做如下几项工作:

1、回顾总结, 面试一结束, 应该

对自己在面试时遇到的难题进行回顾重新考虑一下, 如果下次自己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该如何更好地回答同时要尽量记下面试时与你交谈的人的名字和职位, 以便日后需要联系时用得着。

2、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在一

般情况下, 考官每天面试结束后, 都要进行汇总, 文字组织和上报, 最后确定录用人选, 可能要等3-5天, 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 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3、面试后的致谢

面试后的致谢, 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不仅是礼貌之举, 显示个人修养, 也会使主考官在作决定之时对你有印象, 在面试后的两天内, 可以给某个具体负责人写一封短信或打个电话, 在信里或电话中应该感谢他们为你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及提供的各种信息, 同时也最好能够再趁着这样的机会再一次重申你的优点, 表示你对应聘职位仍然十分感兴趣, 进一步强调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并表示你希望能早日听到公司的佳音, 哪怕他们已经暗示你可能落选了, 寄一封短信虚心地向招聘者请教你有哪些欠缺, 以便今后改进, 同时说明你即使没有成功但也很高兴有面试机会。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礼貌, 而且还能使接见者在其公司出现另一个职位空缺时心里想着你, 创造出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

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过程, 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 仅掌握知识还不够,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 并具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大专毕业生要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面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毕业生面试前充分准备, 做到知己知彼;面试中认真表现, 充分发挥实力;面试后把握分寸, 适时联系沟通。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把握眼前的各种机会, 掌握求职择业的主动权, 真正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孙权, 张玲.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1]孙权, 张玲.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刘晓明.美梦成真———择业心理咨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2]刘晓明.美梦成真———择业心理咨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于瑞卓.新就业时代[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9.[3]于瑞卓.新就业时代[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9.

[4]季荣臣.求职面试中的禁忌种种[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 .[4]季荣臣.求职面试中的禁忌种种[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 .

[5]王云善.应聘面试巧用“心理换位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 .[5]王云善.应聘面试巧用“心理换位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求职技巧与方法范文 下一篇:煤矿山强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