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因素。我们既然无法阻挡化工园区发展的趋势, 就要想尽一切方法预防环境污染。如今我国水资源污染相当严峻, 部分地区的水污染很明显已经威胁到人民的正常生活。
一、化工生产中所存在的环境风险
所谓环境风险, 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并通过环境媒介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破坏作用甚至毁灭作用等事件的概率和后果。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归结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点:
1. 项目准入门槛较低
许多化工园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尚不具备基础设施的配套条件, 就急于招商洽谈合作, 其不仅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还缺乏专业人才, 导致园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毫无竞争的优势。个别化工园区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随便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甚至有的园区为实现个人的微小利益, 竟然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污染严重的项目。这样便与化工生产所秉持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了。
2.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不少规模小或者刚成立不久的化工园区严重缺少环保基础设施, 对于环境保护措施也就相对滞后, 例如, 相当一部分化学产品生产园区并没有污水处理厂, 任由化工污水汇入干净的水流。更有甚者, 有些利益熏心的厂区管理者为吸引外来投资, 在不具备完善的配套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开工, 造成该地区污染总量超出环境承受力, 导致部分地区的严重污染。
3.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因为化工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利益, 所以不少地方领导也为了搞出业绩, 不顾及园区是否具备整套合格的基础条件, 盲目建设不符合规格的化工园区。由于得到了地方领导的“庇佑”, 这些化工厂便也毫无顾忌起来, 只是一味地追求发展。这样, 过多的建设不合格的化工园区, 缺乏科学的规划, 不能实现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 我国环境保护法不是特别完善, 各部门缺乏协调合作性, 加之大多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导致如今我国对环境保护执法力度非常薄弱。另外, 国家基层环保部门人员大多实行双重领导, 也就是业务上是接受上级谎报部门领导, 但是行政上却隶属于当地政府部门, 由此, 地方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执法力度。种种原因导致环境执法非常困难, 缺乏环境监管力度, 造成个别企业偷排、漏排。
二、应对环境风险的对策
1.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 化学工业在发展进程中应该开辟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应该把最低环境污染、最少能源消耗、最大回报利益放在首位, 其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循环利用物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而能有效减少排放废弃物, 真正做到能源减量化、资源化和再生化, 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 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
化工园区产业的选择应该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具有该地区的特色,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严格筛选待实施的项目, 不可一味地降低项目准入门槛, 敢于舍弃那些不符合规划要求、不能体现地区特色的项目。另外, 投资者的资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化工生产从始至终都要贯彻打造精品园区的思想, 从投资者到园区管理者再到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这种意识。所谓精品园区, 必须具备几下五点要求:一是园区要处在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二是有科学的规划布局;三是配置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四是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五是享有一流的服务及声誉。
3. 加大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若想促进招商引资。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 园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建设基础环保设施的力度。在环保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非污水处理厂莫属, 化工生产的最大弊端就是产生的副产品例如污水等不可重复利用且对环境有很大威胁, 如果污水处理厂能够切实起到处理污水的作用, 那么对地区环境而言是一件好事。其次是要大力推进园区的集中供热和供气, 个别有条件的园区可以实行热电联供。其中园区内格雷固体废物必须按照要求将废弃物交由有能力的单位妥善处理。
结语
此类水域环境的污染将严重阻碍我国工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污染。如上所述, 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实行项目准入标准、加快基础环保设施的建设、加大部门监管力度等举措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甚至杜绝污染。
摘要: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化工生产。伴随着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 化学产品的品种及数量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建设化工园区不但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主流, 也是我国化工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新型模式。化工园区的蓬勃发展, 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 有利必有弊, 化工园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这样也大大阻碍了化学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化工园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希望会对今后化学工业生产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化工生产,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孙勇.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 2005 (2) :168-171.
[2] 顾宗勤.我国化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 2004 (6) :52-55.
[3] 司孟华, 王翠平, 李文革.世纪化学工业经济发展之探究[J].化工进展, 2001 (5) :1-6.
[4] 付启敏, 刘伟, 姚亚萍.生态化工园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 :130-132.
[5] 严明, 李春华, 浅谈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结构及其原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09期.
相关文章:
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防范风险的提案02-11
地方债务新风险分析02-11
我国政府改革目标分析02-11
我国政府采购分析论文02-11
建筑规划专业技术总结02-11
瑜伽馆经营管理策划02-11
谈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对策02-11
全体教职工健身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02-11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分析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