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精选6篇)
篇1: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福建宇辉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冷链
物流项目库房工程
碗扣式支撑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宁德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碗扣式支撑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 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节 工程概况
福建宇辉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库房工程:属于现浇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高度: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9m,总建筑面积:10817.8m2,建筑占地面积2144.28m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丙类仓库-乙类车间;抗震设防烈度:6度,本工程±0.000 相当于黄海高程5.80m。功能用途:地下一层为高温冷库、月台;一层为加工车间、月台;二至四层为冷库、月台。
本工程建设单位由福建宇辉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厦门陆原建筑研究院设计,由福建省闽东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宁德市宏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宁德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第三节 模板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1种模板及其支架方案:
模板高支撑架(碗扣式)。
第四节 材料选择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模板高支撑架(碗扣式)板底采用60mm×80mm方木支撑。承重架采用碗扣式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φ48×3.5钢管。
第五节 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0.000以下模板安装要求
(1)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底板模板安装,底板侧模全部采用砖模,沿底板边线外延50mm砌筑240mm厚砖墙,高度二底板厚+450mm,在底板厚度范围内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上面450nnn部分砌筑临时性保护墙,用混合砂浆砌筑,砖墙内侧抹20mm厚1:3水泥砂浆。
积水坑、电梯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钢丝绳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2)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②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3、±0.000以上模板安装要求
(1)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②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2)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②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日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模板平整度 ≤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5、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 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上。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6、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
7、楼板模板
模板高支撑架(碗扣式)
1、楼板模板采用60mm×80mm木方做板底支撑,中心间距250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撑系统,脚手架排距1m,跨距1m,步距1.5m。
2、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横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
(4)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4 开间不考虑起拱,4≤L<6起拱10mm,≥6 的起拱15mm;
(5)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下垫垫板。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 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6)从墙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900mm 和1200mm 的间距立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水平拉杆要求设上、中、下三道,考虑到人行通道,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第六节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墙模板拆除
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2)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第七节 模板技术措施
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模板要求: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
2(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1:(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28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3)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5)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6)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8)窗洞口模板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9)清扫口的留置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10)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11)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12)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3、其他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机油:柴油=2:8。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八节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钢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8)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9)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10)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00~6:00 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第九节 模板计算
模板高支撑架(碗扣式)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6.0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
扣件连接方式:碗扣件式,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0.12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00×8.000×8.000/6 = 64.00 cm3;
I=6.000×8.000×8.000×8.000/12 = 256.00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00×0.250×0.120 = 0.75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0.250 = 0.088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 =(2.000+2.000)×1.000×0.250 = 1.000 kN;
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0.750 + 0.088)= 1.005 kN/m; 集中荷载 p = 1.4×1.000=1.400 kN; 最大弯距 M = Pl/4 + ql/8 = 1.400×1.000 /4 + 1.005×1.000/8 = 0.476 kN.m;
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400/2 + 1.005×1.000/2 = 1.203 kN ;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 σ= M / w = 0.476×106/64.000×103 = 7.432 N/mm2;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
2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7.432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
3.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V = 1.000×1.005/2+1.400/2 = 1.203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202.500/(2 ×60.000 ×80.000)= 0.376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00 N/mm2;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 0.37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00 N/mm2,满足要求!
4.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750+0.088=0.838 kN/m; 集中荷载 p = 1.000 kN;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0.838×1000.000 /(384×9500.000×2560000.00)+1000.000×1000.0003 /(48×9500.000×2560000.00)= 1.305 mm; 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000.000/250=4.000 mm;
4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30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000 mm,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005×1.000 + 1.400 = 2.405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902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2.532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10.522 kN ;
钢管最大应力 σ= 0.902×106/5080.000=177.563 N/mm2 ;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
支撑钢管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177.563 N/mm2 小于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10.522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6.000 = 0.775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00×1.000 = 0.350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20×1.000×1.000 = 3.00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4.125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2.000+2.000)×1.000×1.000 = 4.00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 = 1.2NG + 1.4NQ = 10.550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 = 10.550 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 = 1.58 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按下式计算
l0 = 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0/i = 1700.000 / 15.800 = 108.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30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0549.520/(0.530×489.000)= 40.705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40.705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 l0 = k1k2(h+2a)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07 ;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1.185×1.007×(1.500+0.100×2)= 2.029 m; Lo/i = 2028.602 / 15.800 = 128.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06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0549.520/(0.406×489.000)= 53.137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53.137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碗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碗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篇2: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计算区域。
二、模板施工验算说明 本工程模板验算部分面积较大,为保证施工安全采取如下代表部位进行模板支撑体系验算,其中:
工程部位 截面尺寸 支撑高度 楼板 120mm厚 8.15米 最大梁 800×300mm 8.15米 最大柱 600×600mm 8米 模板采用18mm胶合板,50×80木枋背楞,支撑体系为Ф48×3.5mm钢管,连接形式为扣件式。其他部位均按照上述部位验算结果进行模板布置。
本工程验算部位的模板搭设按照下表数值进行验算:
序号 部位 搭设基本参数 1 楼板模板 面板厚度18m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15m。
立杆的纵距 b=1.00m,立杆的横距 l=1.00m,立杆的步距 h=1.50m。
板底木方50×80mm,间距300mm。
梁侧模板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面板厚度18mm。
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50×8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50×80mm木方。
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4mm。
梁底支架 承重架采用1根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增加3根承重立杆,承重杆间距50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面板厚度18mm。
梁底采用4根60mm×80mm的木方,顶托内托梁材料选择木方: 100×100mm。
梁两侧立杆间距1(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3(mm)。
柱侧模板 柱断面长度B=600mm;
柱断面宽度H=600mm;
木方截面宽度=50mm;
木方截面高度=80mm;
木方间距l=200mm,胶合板截面厚度=18mm。
三、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甲焊接钢管》(GB/T3092)、《碳素结构钢》(GB/T700)6、《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7、《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0、《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四、设计计算 详见附录计算书 五、构造要求 1 架体总体要求(1)对剪刀撑、水平杆、周边拉结等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2)支模架体高宽比: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3)定向扣件及转向扣件应100%检验拧紧度。
2 架体立柱 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同时对采用可调托座时的构造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歩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歩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扣件式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
采用扣件式钢管立柱时,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另外,使用可调托座必须解决两者连接节点问题。
3 架体水平杆(1)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2)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剪刀撑 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要求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具体说明设置数量 注意:对于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要针对性设置并绘图表示(1)设置数量,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
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周边拉接(1)一般支模架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2)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必须与砼已浇筑完毕的垂直结构有效拉结。
六、材料管理 1 钢管、扣件(1)材质:引用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
(2)验收与检测,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且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a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b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
钢管表面锈蚀深度;
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c 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a 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b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技术资料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人员管理 七、验收管理(1)验收程序 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对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2)验收内容 a 材料——技术资料 b参数——专项施工方案 c 构造——专项施工方案和本规程(3)扣件力矩检验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4)验收记录 按相关规定填写验收记录表。
八、使用管理 1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九、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检测控制 梁板高支撑模板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检测。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检重点部位: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在浇捣梁板混凝土之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隐患消除后在进行施工。
5、监测方案包括: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监测点布设:
观测点需尽量选择在受力最大位置,即主梁的跨中,每个监测平面布设不少于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均布设九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2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和3个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及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毕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预警值㎜ 检查工具 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12 8mm 经纬仪、水准仪 4m<L≤6.5m ≤20 12mm 经纬仪、水准仪 水平杆、斜杆钢管弯曲 L≤6.5m ≤30 25mm 经纬仪、水准仪 立杆垂直度全高 绝对偏差≤30 22mm 经纬仪、水准仪 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 相对值≤H/400 0.75×H/400 经纬仪、水准仪 支撑沉降 ≤10mm 5 mm 经纬仪、水准仪 6、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监测,每次监测结果必须由检测人、项目经理提供给监理单位。
7、检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监测项目及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检测结果评述。
8、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须向主管部门报告。
十、模板支撑系统拆除与堆放 混凝土结构部位拆模强度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1、模板支架拆除施工工艺: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2、拆除要点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如果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提前拆模时,必须经过计算(多留混凝土试块,拆模前混凝土试块经试压)确认其强度能够拆模,才能拆除。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支撑设计书的规定进行,或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方法,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拆除。
拆模板时应将拆下的木楞、模板等,随拆随派人运到远离基础较远的地方(指定地点)进行堆放,以免基坑附近地面受压造成坑壁塌方;
拆除的模料上铁钉应及时拔除干净,以防扎伤人员。
拆除模板时,要站在安全的地方,严禁用撬棍或铁锤乱砸,对拆下的大块胶合板要有人接应拿稳,应妥善传递放至地面,严禁乱掷;
拆下的支架,按规格堆放整齐;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拆完后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必须将活动部分固定牢靠,以免发生事故;
水平拉撑,应先拆除上一道拉撑,最后拆除后一道水平拉撑。
拆除要从上到下,不得向地面抛掷模板及支撑;
应轻轻撬动模板,严禁锤击,并应随拆随按指定地点堆放。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当上层楼正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支撑不得拆除,待混凝土浇筑完毕7天后再进行拆除下一层楼板支撑(但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拆除完毕的模板严禁堆放在外脚手架上。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应全面检查模板支架的扣件连接件、连墙杆、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 应检查结构并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应清除模板支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8.1.2~8.1.5条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十一、安全管理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应系牢。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3、工作前应线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高空滑落。
4、安装与拆除高3m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5、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6、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7、两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高处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临时禁止人员过往。
8、不得在模板支架上堆放大批模板材料。
9、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模板支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 1.8m高以上。
10、支撑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1、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将洞口盖好。
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允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3、在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十二、应急救援预案 1、概况 本工程局部结构高支模工程,在高支模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2、机构设置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救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高鹏为第一安全责任人,技术负责人李安喜为直接安全责任人,现场专职安全管理员,并相应成立高支模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高鹏 副组长:现场技术负责人李安喜 组 员:安全员刘汉勇 施工员:季先锋、程恩伟 木工班组长:张孝节及各施工班组长。
3、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单位或姓名 电话 单位或姓名 电话 火警 119 组长(项目经理):高鹏 *** 公安 110 副组长(现场技术负责人):李安喜 *** 医疗 120 组员:刘汉勇 交通 122 组员:季先锋 公司办公电话 组员:程恩伟 4、人员分工与职责(1)项目经理(第一安全责任人)高鹏:负责高支模应急救援全面工作。
(2)现场技术负责人(直接安全责任人)李安喜:负责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及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安排时间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3)现场专职安全员刘汉勇:负责现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及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并负责事故的上级汇报工作。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
(4)组员季先锋、张孝节及各施工班组长: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负责事故的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控制工作。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
5、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组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负责指挥安排。
(4)项目部指定现场专职安全员刘绍文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6、应急救援方法(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1)当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
2人以上时,就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领导小组抢救。
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等症状,并很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工地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2)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
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4)清现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伯控制到最小;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3)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他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
如果是重伤,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序号 器材或设备 数量 主要用途 1 支架 若干 支撑加固 2 模板、木方 若干 支撑加固 3 担架 2个 抢救伤员 4 止血急救包 3个 抢救伤员 5 手电筒 10个 停电时照明求援 6 应急灯 6个 停电时照明求援 7 爬梯 4樘 人员疏散 8 对讲机 6台 联系指挥求援 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300mm,高度8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50×80mm木方,外龙骨采用50×80mm木方。
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2m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50.000=45.0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6.000=5.400kN/m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20m。
荷载计算值 q = 1.2×45.000×0.200+1.40×5.400×0.200=12.312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0.00×1.80×1.80/6 = 10.80cm3;
I = 20.00×1.80×1.80×1.80/12 = 9.72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985kN N2=2.709kN N3=2.709kN N4=0.985kN 最大弯矩 M = 0.049kN.m 最大变形 V = 0.167mm(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9×1000×1000/10800=4.53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477.0/(2×200.000×18.000)=0.61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20×45.00+1.4×0.20×5.40=12.312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20×45.00=9.000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m)内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 内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24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4.46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083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46×106/53333.3=4.61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462/(2×50×80)=0.92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083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多跨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计算简图 外龙骨弯矩图(kN.m)外龙骨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外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 外龙骨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312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600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119mm 外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312×106/53333.3=5.85N/mm2 外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外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902/(2×50×80)=1.08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外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外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119mm 外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0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76.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2.92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9.600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m,梁截面 B×D=300mm×8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50m,立杆的步距 h=1.5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60×8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1.0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800×0.500=10.2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500×0.500×(2×0.800+0.300)/0.300=1.583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00+2.000)×0.300×0.500=0.675kN 均布荷载 q = 1.20×10.200+1.20×1.583=14.140kN/m 集中荷载 P = 1.40×0.675=0.945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0×1.80×1.80/6 = 27.00cm3;
I = 50.00×1.80×1.80×1.80/12 = 24.30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495kN N2=2.099kN N3=2.099kN N4=0.495kN 最大弯矩 M = 0.021kN.m 最大变形 V = 0.005mm(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21×1000×1000/27000=0.77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179.0/(2×500.000×18.000)=0.19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0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099/0.500=4.19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4.20×0.50×0.50=0.105kN.m 最大剪力 Q=0.6×0.500×4.198=1.259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4.198=2.309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8.00×8.00/6 = 64.00cm3;
I = 6.00×8.00×8.00×8.00/12 = 256.00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05×106/64000.0=1.64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259/(2×60×80)=0.39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2.592kN/m 最大变形 v =0.677×2.592×500.04/(100×9500.00×2560000.0)=0.04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222kN.m 最大变形 vmax=0.047mm 最大支座力 Qmax=6.442kN 抗弯计算强度 f=0.222×106/5080.0=43.73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44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6.44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29×8.000=1.239kN N = 6.442+1.239=7.682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 = 4.89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 = 5.08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1)l0 =(h+2a)(2)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
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7×1.700×1.50=2.976m =2976/15.8=188.345 =0.203 =7682/(0.203×489)=77.34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00+2×0.300=2.100m =2100/15.8=132.911 =0.386 =7682/(0.386×489)=40.65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10;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7×1.010×(1.500+2×0.300)=2.475m =2475/15.8=156.659 =0.287 =7682/(0.287×489)=54.67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2m,立杆的纵距 b=1.00m,立杆的横距 l=1.00m,立杆的步距 h=1.5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80mm,间距30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梁顶托采用钢管48×3.5mm。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20×1.000+0.300×1.000=3.31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0.000+2.500)×1.000=2.5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工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312+1.40×2.500)×0.300×0.300=0.067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67×1000×1000/54000=1.246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3.312+1.4×2.500)×0.300=1.34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45.0/(2×1000.000×18.000)=0.11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12×3004/(100×6000×486000)=0.06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20×0.300=0.90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2.500+0.000)×0.300=0.750kN/m 静荷载 q1 = 1.20×0.904+1.20×0.090=1.192kN/m 活荷载 q2 = 1.40×0.750=1.05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050+1.192)×1.000=2.242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242/1.000=2.242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24×1.00×1.00=0.224kN.m 最大剪力 Q=0.6×1.000×2.242=1.345kN 最大支座力 N=1.1×1.000×2.242=2.467kN 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24×106/53333.3=4.20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45/(2×50×80)=0.50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994kN/m 最大变形 v =0.677×0.994×1000.04/(100×9500.00×2133333.5)=0.332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2.467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4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822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13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1.030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822×106/1.05/5080.0=154.11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1.030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400,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8.150=1.052kN(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1.000×1.000=0.300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20×1.000×1.000=3.012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NG2+NG3)= 4.364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2.500+0.000)×1.000×1.000=2.5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8.74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 = 4.89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 = 5.08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1)l0 =(h+2a)(2)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
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55×1.700×1.50=2.945m =2945/15.8=186.408 =0.207 =8737/(0.207×489)=86.17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00+2×0.300=2.100m =2100/15.8=132.911 =0.386 =8737/(0.386×489)=46.23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16;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55×1.016×(1.500+2×0.300)=2.464m =2464/15.8=155.969 =0.291 =8737/(0.291×489)=61.44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柱模板设计计算书 一、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B=600mm;
柱断面宽度H=600mm;
木方截面宽度=50mm;
木方截面高度=80mm;
木方间距l=200mm,胶合板截面厚度=18mm。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二、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
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0.547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 F1=40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2kN/m2。
三、柱箍间距验算 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柱模为木面板时的柱箍间距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式: 式中 E──柱木面板的弹性模量(kN/mm2);
I──柱木面板的弹惯性矩(mm4);
F──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s──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振捣混凝土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
b──柱木面板一块的宽度(mm);
W──木面板的抵抗矩;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计算过程如下: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 W=bh2/6=600×(18)2/6=32400.00mm3 胶合板截面惯性矩 I=bh3/12=600×(18)3/12=291600.00mm4 Fs=0.95×(1.2×40+1.4×2)/1000=0.0483N/mm2 第一式:0.783×[6000×291600.00/(48/1000×600.00)]1/3=307.81mm 第二式:[8×32400×15/(0.0483×600)]1/2=366.43mm 由于柱箍间距实际取200mm不大于上面两式计算的最小间距307.81mm,所以满足要求!四、柱箍强度验算 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柱箍强度应按拉弯杆件采用下式验算:
式中 N──柱箍轴向拉力设计值;
q──沿柱箍方向垂直线荷载设计值;
An──柱箍净截面面积;
An=50×80=4000mm2 Mx──柱箍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Wnx──柱箍截面抵抗矩;
计算过程如下:
q=Fs×l=0.0483×200=9.652N/mm N=9.652×600/2=2895.60N Mx=9.652×6002/8=434340.00N N/An+Mx/Wnx=2895.60/4000+434340.00/53333.33=8.14≤fm=13N/mm2 所以满足要求!五、胶合板侧模验算 胶合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木方间距,计算如下: 胶合板计算简图(1)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40.00+1.4×2.00)×600.00/1000=30.480kN/m l──木方间距,取l=200mm;
经计算得 M=0.1×30.480×(200.00/1000)2=0.122kN.m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 W=b×h2/6=600×(18)2/6=32400.00mm3 = M/W=0.122×106 /32400.000=3.763N/mm2 胶合板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5N/mm2,所以满足要求!(2)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0.6×q×l=0.6×(1.2×40+1.4×2)×600×200/106=3.658kN 经计算得 =3×3.658×103/(2×600.000×18.000)=0.508N/mm2 胶合板的计算抗剪强度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3)侧模挠度验算: W=0.677qa4/(100EI)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40×600/1000=24.000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 I=b×h3/12=600.000×18.0003/12=291600.000mm4;
a──木方间距,取a=200mm;
E──弹性模量,取E=6000N/mm2;
经计算得 W=0.677×24.000×200.0004/(100×6000.00×291600.00)=0.15mm 最大允许挠度 [W]=l/250=200/250=0.80mm 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六、木方验算 木方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如下: 木方计算简图(1)木方抗弯强度验算: M=qB2/8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40.000+1.4×2.000)×200/1000=10.160kN/m B──截面长边,取B=600mm;
经计算得 M=10.160×(600/1000)2/8=0.457kN.m;
木方截面抵抗矩 W=b×h2/6=50×802/6=53333.333mm3;
= M/W=0.457×106/53333.333=8.569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强度验算: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0.5×q×B=0.5×(1.2×40.000+1.4×2.000)×200×600/106=3.048kN 经计算得 =3×3.048×103/(2×50.000×80.000)=1.143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验算: W=5qB4/(384EI)其中 q──设计荷载(kN/m): q=40×200/1000=8.000kN.m I=b×h3/12=50×803/12=2133333.333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600mm;
E──弹性模量,取E=9000N/mm2;
篇3: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在我国施工中应用的诸多脚手架中, 碗扣式脚手架是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碗扣式脚手架在连接各种连杆时, 均采用带齿的碗扣接头进行连接, 这样一来可以使不同方向连接的杆件更加牢固, 与传统的木质杆件相比, 大大提高了其承重负荷;而且脚手架的主构件均用标准的焊接钢管, 且底端做好固定, 其可承受的压力大大提高;在进行连接时, 将钢管和下碗扣焊接在一起, 同时上碗扣套在相应的钢管上, 为了保证销槽和限位销能上下滑动, 要将这两者对齐;每个下碗扣可以允许多个横向接头插入, 操作简单, 适用于道路桥梁建设、水利大坝施工、大规模房屋建设等多种工程中。
二、碗扣式脚手架的性能优点
碗扣式脚手架在功能效果、承载力、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均比传统的支撑装置要好;首先, 碗扣式脚手架管理维修方便, 各种杆件都是按标准的规模生产的, 不易与其他材料混淆, 而且杆件排放整齐, 施工部门在进行管理维护时操作简单、方便, 满足施工的有关要求;而且碗扣式脚手架用带齿的碗口替代了传统的螺栓结构, 该结构强度较高, 不会因为轻微的碰撞而受到损坏, 腐蚀强度较小, 不需要专门的维修和保养, 从而节约了这部分的资金;其次, 碗扣式脚手架承载压力大, 安全可靠性较高[1], 可用性较强, 碗扣式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扭等力学性能, 不会轻易发生断裂, 结构十分稳定可靠, 与传统的连接方式相比较, 承载压力明显提高, 比同等状况下的扣件式脚手架提高许多;在连接过程中, 设计者利用碗扣式脚手架的螺旋摩擦力和自重力作用, 使各个接头产生较好的自锁能力, 而且压力越大, 自锁理越大, 越不容易脱节, 安全可靠性能大大提高, 而且碗扣式脚手架与脚手板、挡脚板、架梯全网支架、间横杆、连墙撑、挑粱等杆配件配合使用, 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更有安全保障;最后, 碗扣式脚手架功能较多, 使用功效较好, 各配件长度较短, 易于运输;在桥梁的建设中, 可以按照其要求, 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安装, 而且安装形状和方式都不唯一, 按照工程量的大小, 可以对其进行不同规模大小的整合, 可以组成不同组架尺寸、形状、承载能力的单双排脚手架等多种功能的施工装备, 使用十分普遍, 而且碗扣式连接杆各部件的平均长度和质量要比传统式的支撑结构要小, 所以不仅传运方便, 而且拆卸简单, 消除了传统的螺栓连接带来的各种不便, 而且拼拆快速省力, 整架拼拆速度比常规快的多。综上所述, 碗扣式脚手架不仅连接方式独特, 承载压力大, 而且操作简单, 在国内施工现场的应用已越来普遍。
三、在水闸工作桥中的具体应用
水闸工作桥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的重要建筑物, 人们可以利用闸门来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 从而保证水流的平稳, 在我国桥梁工程中十分重要;建造闸门工作桥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洪水, 在洪水来临时及时关闭闸门进行抗洪, 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2], 为抗洪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还可以蓄水, 抬高上游水位, 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在进行释放, 储存的水力资源不仅可以用于发电, 而且还可以用于人们的生产、养殖、生活用水等等。所以说, 水闸工作桥的建造质量至关重要, 而在水闸工作桥的建造中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是十分必要的, 碗扣式脚手架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还可以保证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 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碗扣式脚手架的使用中, 一般要经过以下环节, 首先就是施工材料的标准要求, 要及时检查构建的标准, 看其符不符合规格, 及时清除多年使用导致废旧的材料;其次在安装前不能忽视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应该严谨, 应该由专业的人员来完成, 而且计算过程要进行全面的计算, 从而保证其真实性;再者, 要根据计算结果确立合理的搭设方案, 选择与之对应的杆件, 避免安装过程中的随意性, 避免负载超额, 从而保证安全可靠性;最后, 在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 要注意主立管的埋地深度, 增加其稳定性。
结语
在水闸工作桥施工建设中, 尽管脚手架支撑只是其中的一个临时环节, 但是也应该受到施工方的重视, 这不仅仅关系着桥梁的质量问题, 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所以, 在进行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时, 一定要注意各个环节的严谨审核, 确立完善的方案, 并且按照方案再进行搭设, 这样建造出来的工程才具有质量保障。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施工安全要求的提高, 碗扣式脚手架在我国施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碗扣式脚手架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支撑结构, 设计者独创了带齿碗扣接头, 在工作中可以更加省力, 而且也使结构稳定性提高, 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水闸工作桥,碗扣式脚手架,普遍应用,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完海鹰, 洪庆尔, 李庆锋.大面积高层钢管脚手架支撑结构破坏模式的分析与工程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4) .
篇4: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应用
关键词:脚手架;模板拆除技术;构造控制;监测措施;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74-02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的一种特例,通常指搭设高度5 m及以上;搭设跨度10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
1工程概况
某项目建造一幢办公和文化娱乐综合楼,其中裙楼的第五层设计为多功能厅,层高8 m,最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 mm×700 mm,作业面高,施工难度大。现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谈谈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
2施工准备时控制要点
2.1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编制,并考虑到工程特点和施工的可操作性。方案内容涵盖:使用材料要求、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应急预案、混凝土浇筑、施工节点图等;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④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⑤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等检查标准的要求。
2.2把住材料关
(1)本工程模板支架所用钢材强度等级为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扁、锈蚀、打孔和硬弯,新的钢管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有资质检测单位的复试报告。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在力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 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扣件必须取样,并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构造控制要点
3.1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
3.1.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配模板及刷模板脱模剂→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加固、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码放模板。
3.1.2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前,要对墙柱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或用水泥砂浆找平,做到平整、准确、黏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3.1.3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工程杆件不能和外钢管架、接料平台相连,架体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多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使支撑体系成一稳固的整体。模板支撑的柱立面、柱剖面,见图1。
3.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2.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钢管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3.2.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尺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 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混凝土浇捣管理
(1)现场技术员、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一起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扣件与钢管是否牢固,钢管是否有变形等。
(2)模板、钢筋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外加剂、坍落度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3)施工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进场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4)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泵管不能直接放在模板上或固定在支撑上,应在泵管下垫轮胎皮或焊接铁马镫,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并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6)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严格控制实
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及时解决。
5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1)高大模板拆除根据现场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及时报验,监理公司人员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其中跨度大于8 m和悬挑阳台强度要达100%方可拆模。
(2)高大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戒标志和拆模提示标语,并有专人看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进行。①墙柱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 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②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按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斜刀撑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和扣件应及时传到楼面,严禁直接抛到楼面产生冲击荷载。
(4)模板拆除后,及时将钢管和扣件运出,并进行清理、保养,按规格堆放。
(5)其他技术要求:①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②支拆模板时,2 m以上高处作业要戴好安全带,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③墙柱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④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⑤安全员、技术员每天下班前要对尚未拆除的脚手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结合周边环境、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6监测措施
6.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6.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为12 mm的钢筋头。
6.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时应及时解决。
7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编辑:尤俊丽)
篇5: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站后房建工程
碗扣式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
HSSDSG-1标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新建汉十铁路HSSDSG-1标段..................................................................1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准备................................................................................................1 四.碗扣式脚手架材料要求....................................................................2 五.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2
规格碗口脚手架规格....................................................................2 5.3主次楞选型.............................................................................3 5.4立杆间距.................................................................................3 5.5剪刀撑.....................................................................................3 九.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6 十.质量保证措施....................................................................................6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7 十二.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
附则:术语、符号............................................................................................................................9 一.编制依据
现行国家及地方现行的主要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5)《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碳素结构钢》(GB/T70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
建筑名称:武汉至十堰铁路HSSDSG-1标站后房建工程
建设地点:汉十铁路武汉至襄阳段(DK163+750-DK268+139)建设单位:湖北汉十城际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站后房建单位工程112处,详情如下:
牵引变电所及给水设备间2处;分区所2处;AT所4处;信号楼2处;中继站6处;区间基站31处;警务区及给水设备间5处;岗亭50处;
三.施工准备
3.1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列出构件用量表,制订构件供应和周转计划等。
3.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3.3对施工班组进行现场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伍的技术素质。3.4对胶合板、木枋、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3.5脚手板采用宽不小于200mm,厚度为50mm的脚手板。脚手架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基础必须平整,立杆底座下铺垫板,垫板采用不小于100mm的模板条。
3.6清理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四.碗扣式脚手架材料要求
4.1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连接,钢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3号焊接钢管,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使用的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分层、无结巴、无毛刺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4.2铸造件表明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泡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4.3冲洗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五.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5.1施工工艺:
地基处理—安放立杆可调底座—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横杆—接头销紧—铺放脚手板--安装上层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设置人行梯—设置剪刀撑—挂安全网 5.2支架的布置: 规格碗口脚手架规格
考虑到施工的安全、质量、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主体结构施工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φ48×3.0mm)作为顶板模板支架。
脚手架由以下几种构件组成:
1.立杆:立杆有1200mm、2400mm两种规格。
2.横杆:横杆有300mm、600mm和900mm三种规格。
3.顶托:顶托由200×150×5mmU型钢板焊接连接杆制成,其可调最大范围为450mm。
4.底托:与顶托类似,采用200×150×5mm钢板焊接连接杆制成,其可调最大范围为450mm;部分场地不平处可采用顶托,下垫方木找平。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1—立杆;2—水平杆接头;3—水平杆;4—下碗扣;5—限位销;
6—上碗扣。
图1-1 碗扣节点构造图 5.3主次楞选型
顶板主楞采用10#双拼槽钢,间距900mm,纵向布置;次楞采用80mm×80mm木方,间距200mm,横向布置。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基础面≤350mm,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
脚手架的搭设应按照立杆、横杆、剪刀撑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得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偏差应不大于L/200;横向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L/400。
5.4立杆间距
顶板板底立杆间距定为600mm(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步距1200mm。
5.5剪刀撑
5.5.1剪刀撑采用6m和3m的钢管配合使用,交叉部位利用扣件扣紧。
5.5.2一层架体:竖向剪刀撑在每段支架外立面连续布置,在支架内部横向每隔4.5m设置一道,纵向每隔4.5m设置一道连续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水平向在架体底、顶各设置一处水平剪刀撑。
5.5.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应固定在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模板支架横断面图
六.搭设要求
6.1碗扣式支架的底层组装最为关键,其组装质量直接影响支架整体质量;在安装完最下两层水平杆后,首先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方正和纵向直顺度;其次应检查水平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小于L/400(L为水平杆长度);逐个检查立杆底座,确保所有立杆下垫实,不得悬空和松动;当底层架子符合搭设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锁紧,在搭设过程中随时检查上述内容,并予以调整。
6.2支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H为立杆高度),但最大不超过100mm。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6.3支架顶托逐个顶紧,达到所有立杆均匀受力。
6.4安装模板、支架过程中,应及时架设临时支撑,保证模板、支架的稳固;下班前必须将已安装的模板、支架固定牢固。
6.5多层支架的立杆应竖直,中心线应一致。
6.6扣件、顶托在使用前逐个挑选,发现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严禁使用。
七.检查重点:
7.1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7.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7.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7.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立杆采用不同长度错开布置,立杆竖直设置全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00H且不大于±50㎜。
7.5纵横扫地杆设置离地面高度为350㎜,立杆封顶杆设置需纵横扣接无松动。
7.6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底端与地面、水平拉杆或立杆扣接固定。
7.7立杆上端包括可调顶托伸出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
八.安全注意事项
1、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2、脚手板应满铺、铺稳,防止出现探头板。脚手板两端应均匀与支承牢固连接。、脚手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等应按标准执行。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4、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非操作层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材料,且必须保持清洁,操作层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能集中,不能超高,堆放要稳固,工作完成后及时清除干净。
九.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9.1当8米跨度内楼板、梁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8米跨度以上,梁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00%,冬季施工需达到115%);且与施工楼层间隔不少于两层时,可以拆模。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9.2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9.3拆除的构件应用绳索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9.4拆除的钢管、扣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9.5每班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扣件松动;架体堆放钢管、扣件等隐患。
9.6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9.7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
十.质量保证措施
10.1检验、验收管理
10.1.1碗扣式脚手架杆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检验的关键是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没有咬肉、夹碴、裂纹、凹陷、锈蚀等缺陷。
10.1.2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L/500,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L/250。
10.1.3U形托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10.1.4搭设完,应进行检验,检验主要内容: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1)垫板放置稳固。2)立杆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3)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4)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5)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6)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检验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
10.2使用管理:
10.2.1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
10.2.2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1.1工人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架子安装、拆除必须由专业队伍施工,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11.2施工操作人员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栓安全带。作业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板质量合格,搭设时两端用与钢管用8#铁丝固定牢,不得有探头板。
11.3所有构件都必须合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报验。11.4在架子距地3米高处,布设一道水平安全网。要求网绳不破损,与架体连接牢固、绷紧、拼接严密。
11.5严禁上下同时交叉作业,严防高空落物伤人。11.6传递物料、工具严禁抛掷,以防坠落伤人。11.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
11.8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架体的垂直度,一般通过调整连墙撑的长度来实现。
11.9在搭设、拆除时,设置警戒区,禁止其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11.10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放荷载,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
11.11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防止坠落物体伤人。11.12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11.13脚手架料、木枋、模板在塔吊吊运时,必须分开单独吊运,不得与其它物件混装。捆绑绳必须在被起吊物上缠绕一圈,并绑扎牢固。采用两点起吊,且保证两端平衡,防止杆件滑落伤人。扣件等小物件用吊篮盛装吊运。
11.14施工人员上下架子,必须搭设爬梯,不准踩碗扣、架杆上下。
11.15脚手架搭设完毕,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验收,项目部收通过后,报监理验收。不通过验收合格的脚手架严禁使用。
十二.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1项目部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参加,共同管理现场。
12.2 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
12.3传递物料、工具严禁抛掷,以防坠落伤人。
12.4架子拆除后,钢管、扣件、木枋、模板按位置集中堆放,码放整齐。
12.5 每天下班前,清扫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附则:术语、符号
1术语
1.1 碗扣式脚手架 cuplokscaffolding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采用碗扣方式连接的钢管脚手架。1.2 碗扣节点 cuplok joint 脚手架碗扣连接的部位。1.3 立杆 standing tube 碗扣脚手架的竖向支撑杆。1.4 上碗扣 bell shape cap 沿立杆滑动起锁紧作用的碗扣节点零件。1.5 下碗扣 bowl shape socket 焊接于立杆上的碗型节点零件。1.6 立杆连接销 pin 立杆竖向接长连接专用销子。1.7 限位销limitpin 焊接在立杆上能锁紧上碗扣的定位销。1.8横杆 flat tubecross 碗扣式脚手架的水平杆件。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1.9 横杆接头 spigot 焊接于横杆两端的连接件。
1.10 专用斜杆:special batter tube 带有旋转横杆接头,提高框架平面稳定性的斜向拉压杆。1.11 水平斜杆 horizontal slanttube 钢管两端焊有插头的水平连接斜杆。1.12 十字撑 crossbracing 用作双排脚手架竖向加强支撑的构件。1.13 八字斜杆 splayed slant strut 斜杆八字型设置方式。
1.14 间横杆:intermediate flat tube 钢管两端焊有插卡装置的横杆。1.15 挑梁:bracket 脚手架作业平台的挑出构件,分宽挑梁和窄挑梁。1.16 连墙杆 connectedanchor in wall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构件。1.17 可调底座:jacksupport 可调节高度的底座。1.18 可调托撑:u-jack 立杆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1.19 梯架 stair 脚手架上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梯子。1.20 脚手板 scaffold board 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行走及作业用平台板。1.21 廊道 corridor way 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间人员上下行走和运输施工材料的通道。1.22 几何不变性 geometricalstability 杆系结构构成几何不变的性能。2符号
2.1荷载和荷载效应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m—— 横杆弯矩; mw —— 单肢立杆弯矩; n—— 立杆轴向力;
n0 ——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ng1—— 脚手架结构自重;
ng2—— 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 ne —— 欧拉临界力; nq1—— 施工荷载轴向力; σnqi——施工荷载轴向力总和; ns —— 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
nw —— 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p—— 作用在立杆上的垂直荷载;
pc—— 作用在横杆上的集中荷载; q1——支撑架模板自重标准值; q2—— 新浇砼及钢筋自重标准值;
q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4——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wj—— 节点风荷载; wk—— 风荷载标准值; wo—— 基本风压;
ws—— 节点风荷载的斜杆内力; wv—— 节点风荷载的立杆内力; g2—— 脚手板自重; σ —— 横杆抗弯强度。2.2.2 材料、构件设计指标 e —— 钢材的弹性模量;
qb—— 碗扣节点极限抗剪强度值; qc—— 扣件抗滑强度设计值;
? —— 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υ]—— 横杆允许挠度; υmax—— 横杆最大挠度; ?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中铁十一局集团汉十铁路HSSDSG-1标项目经理部
2.2.3 几何参数
a—— 立杆截面面积; ac —— 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 ag—— 单肢立杆底面面积; h—— 架体高度;
hl—— 连墙件水平间距; i—— 钢管截面惯性矩 l—— 支座跨度;
ll—— 连墙件竖向间距; lx、ly—— 支撑架立杆纵向、横向间距; w—— 截面模量;
α ——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 c ——梁至支座边距; m ——脚手板层数; n ——施工层数; h ——步距; i ——回转半径; l0—— 计算长度。2.4 计算系数
篇6:碗扣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来宾电厂扩建冷却水发电站工程位于广西来宾市南面良江乡罗村附近,红水河右岸边,发电站厂房设在已完建的来宾电厂冷却水发电站一期工程发电厂房下游约32.0 m处,距来宾火电主厂房约1.0 km,距来宾市中心约7.0 km。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交通方便。来宾电厂扩建工程冷却水发电站为一座无压引水式、无调节的水电站,设计水头为24.0 m,设计流量为17.41 m3/s,其尾水排入红水河,火电厂冷却水流量为13~18.8 m3/s,对尾水位影响不大,发电水头主要是受红水河水位的影响。
本工程89.0 m平台为厂房地面及安装间地面,设计荷载较大,施工荷载大且模板支撑高度在70.0~89.0 m之间,模板支撑较高,且下部为未经压实的填土。为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必须制订好模板施工支撑方案。主要工程量:本项目89.0 m平台平面面积为396.5 m2;尾水平台为42.0 m2。施工组织:89.0 m平台模板全部采用钢支撑木模板,局部组合钢模板。施工人员包括模板工20人及其他辅助工种共26人,施工机械有塔吊1台、电锯2台、手电锯4台、手电钻4台及其他辅助工具。
2 施工方案
2.1 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人员同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人员搞好各测量控制点交接、复核工作,并把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以确保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并且对控制点进行经常性的监控。
(2)施工技术组负责组织有关的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澄清。对各单项工程,在施工前要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质量控制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用以指导施工。在制订每个环节的施工方案的同时要制订相关的质量保证措施。
(3)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测量仪器主要有DS3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由生产技术组测放建筑物的中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用油漆等做好标记,建立施工控制网。
2.2 浇筑方案的假设
来宾电厂扩建工程冷却水发电站89.0 m高程平台,施工荷载大,临时荷载大,支撑高度高,为了充分利用现已施工的联系梁作为支撑受力,下部采用悬空拱形结构,以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减少施工支撑用材料。对89.0 m平台浇筑采用钢管支撑,搭设按1.0 m×1.0 m间距,层高采用1.5 m纵横拉结。对梁底部支撑加密到0.5 m间距。
3 支撑架方案设计
3.1 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68—2001),并参考《简明施工计算手册》,同时参照同类工程的施工情况。
3.2 设计
3.2.1 脚手架
设计方案拟采用扣件式上部满堂、下部悬空拱形高承重脚手架,支固点方式为中间连系梁支承。脚手架的结构见图1。脚手架基本结构:以钢管为杆件,采用Φ48 mm壁厚3~3.5 mm焊接钢管;扣件用玛钢扣件;单元组合毗邻的杆件共用。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采用剪力撑、斜撑为构架整体稳定及抗侧力构件;利用满堂承重架的整体格构式刚架结构,并利用已施工的框架柱与支撑架连接成整体抗倾覆。脚手架基本参数:柱距L=1.0 m;排距b=1.0 m;步距h=1.5 m;内柱与墙的距离d=0.2 m;架总高度H=12.58 m;梁下面的支承架局部加密至0.5 m间距。
3.2.1. 1 荷载计算
由于89.0 m平台中安装间部分是最大荷载区,因此在复核中以安装间区域进行复核。按照设计图纸计算(模板施工规范):钢(木)模板及木枋楞自重为0.75 kN/m2,钢管支架自重为1.5 kN/m2;混凝土自重为按安装间(1-3,B-C)考虑;混凝土总量为56×24/112=12 kN/m2;钢筋自重为240/112=2 kN/m2;施工人员、机具重量为1.5 kN/m2;倾倒、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为2 kN/m2,其他荷载不予考虑,合计19.75 kN/m2。
3.2.1. 2 立杆应力计算
钢管间距1 000 mm×1 000 mm,层间距为1.5 m,共计支撑112根,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1.0×19.75=19.75 kN,设用Φ48 mm壁厚3 mm钢管,A=424 mm2,钢管回转半径。按强度计算,立杆的受压应力为:;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受压应力为:(长细比,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1得ψ=0.681),查表得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 N/mm2。σ=68 N/mm2
3.2.1. 3 扣件应力计算
查施工计算表可知,扣件允许荷载回转扣件σ=5 000 N,直角扣件σ=6 000 N,根据荷载计算单根支撑管荷载为19.75kN,采用扣件搭接每根支撑受力扣件不少于4个。4×5 000=20kN>19.75 kN,扣件安全。
3.2.2 梁大楞、小楞强度和刚度
大楞采用Φ48 mm壁厚3 mm钢管,按连续梁计算承受梁小楞传来的荷载,按均布荷载考虑,验算钢管的强度和刚度:梁的支撑间距为0.5 m,底板由2根大楞承担重量;荷载q=19.75/2=9.875 kN/m;钢管截面抵抗矩W=1 840mm3;容许应力[f]=215 N/mm2。
按强度核算:
按刚度核算:
以上计算说明89.0 m高程平台整体支撑按1 m × 1 m间距,梁底用0.5 m×0.5 m双排支撑满足施工对支撑架的强度及刚度要求。
为了充分利用已施工的连系梁作为支撑基础面,现对连系梁作承载力复核。荷载按照设计图纸计算(模板施工规范):钢(木)模板及木枋楞自重为0.75 kN/m2;钢管支架自重为1.5 kN/m2;混凝土自重为按安装间(1-3,B-C)考虑;混凝土总量为56×24/112=12 kN/m2;钢筋自重为240/112=2 kN/m2;施工人员、机具重量为1.5 kN/m2;倾倒、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为2 kN/m2,合计19.75 kN/m2。
假设上下两层梁同时受力,受力面积为梁两侧,每侧3.0m,合计6.0 m,按梁净夸5.0 m计算,总荷载为19.75×6.0×5.0=592.5 kN。按均布荷载考虑,q=592.5/5/2=59.25 kN/m。抵抗弯矩复核:作用在梁上的最大弯矩M=1/8 ql2=1/8×59.25×52=185.15 kN/m。根据设计图纸:b×h=400×800,As=1017mm2,A’s=911mm2,fcm=13.5 N/m,fy=fy'=310 N/mm2,受压区高度
由于x=6.08<2as=70 mm,抵抗弯矩Mu=fyAs (ho-ax)=310×1 017×(765-35)=230.147 1 N/m。由于MU=230.147 1>M=185.15,采用两层梁联合承载89.0 m平台施工荷载,结构满足安全要求。
受剪力复核:b×h=400×800,fC=12.5 N/mm2,fyy=210 N/mm2,hw=ho=800-35=765,hw/b=765/400=1.912<4,V≤0.25 fC b ho=0.25×12.5×400×765=956.250 kN。配箍构造要求:。受剪承载力计算:。梁总荷载V=592.5/2=296.25 kN。复核梁受剪承载力为Vcs=752.591 kN,V=296.25 kN
4 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模板及支撑架的施工安全,施工中要做好如下工作:①施工人员事先必须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②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以保证作业安全。③将施工人员分为4个班组,每个施工班组按统一要求单独作业。④支撑架搭设时必须保证横管水平,直管垂直。支撑架搭设好后均要求专人检查,主要检查钢管扣件是否紧固,杜绝松扣。⑤在搭设好的架子中按要求增加剪力撑以保证整体的稳定。
5 检查验收
为了检查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模板安装好后采用压重法进行检验。试验中对最大跨度的断面按设计荷载1.5倍进行压重试验。试验前先做好观测点,用水准仪进行整个架子及模板的变形观测。
在试验中对最大跨度为6.0 m×6.6 m的面积进行试验。试验面积设计施工总荷载为782.1 kN。按1.5倍荷载进行试压试验,取试验压重物120t。用塔吊将压重物吊到试验面,并同时监测模板的变形量。总变形量应不超过20 mm。
6 施工成果
广西来宾电厂扩建工程89.0平台按上述施工方案施工,整个平台连续浇筑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经过实际观测,其最大变形量为12 mm,未出现大的变形,达到设计要求。且由于采用悬空拱形结构支撑,减小了支撑高度,该工程节约了1/4的材料用量,证明方案经济合理。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模板施工过程的模板支撑设计,对材料的选用、设计方案的假设进行了探讨,并对荷载取值及各部位杆件受力进行了计算,同时提出了保证模板及支撑架施工安全的质量措施。
关键词:施工安全,模板支撑设计,计算
参考文献
[1]JGJ 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相关文章:
文化支撑知识共享论文提纲02-17
较低交付成本发展物流论文提纲02-17
提升质量节约资源论文提纲02-17
网络学习支撑平台设计论文提纲02-17
全方位提升员工自我支撑能力02-17
提升机关服务力论文提纲02-17
员工满意提升酒店服务论文提纲02-17
模板支撑体系整改方案02-17
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02-17
教学质量提升论文提纲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