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

关键词: 纹样 花草 植物 传统

中国传统纹样(精选十篇)

中国传统纹样 篇1

植物纹样以植物花草为原型, 作引寓言意。以花草图纹出现, 配以鸟鼠类动物, 形成一定的吉祥图的寓意。植物纹样在中国传统家具中遇见你用广泛, 影响深远, 深受人们喜爱。传统植物纹样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而且还由于植物自身的特征被赋予各种品种、气节、寓意, 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缠枝纹、卷草纹等因其传统的象征手法和丰富的语义内涵依然为现代人所钟爱。因此要使植物装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充分发挥其装饰作用, 只有认识理解它, 才能达到运用并加以创新的目的。

二、几种代表性植物纹样的语义学分析

1.竹

竹节节挺拨, 有拨节发叶、蓬勃向上之势, 受到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性格坚贞, 志高万丈的高风亮节, 和虚心向上, 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竹以其高洁的品行为主题, 构成常青寓意的吉祥图案, 广泛运用于生活中。松、竹、梅图谓之“岁寒三友”;松、竹、萱草、兰花、寿石的图案称“五瑞图”;绘天竹和南瓜或长春花的图案表示“天长地久”或“天地长春”绘天南竹和灵芝表示“天然如意”竹还有谐音“祝”, 吉祥图案“华封三祝“就是竹子和其他两种吉祥花草或两只小鸟的纹图, 多表现与屏风上。表现在家具上的有竹节腿, 还有竹节线形雕成拉框, 有整体做成竹节状的配套椅子和桌子。

2.梅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 由中国的野梅演变而来。在隆冬萧杀之际, 惟它吐幽香于山野。“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而称为百花之魁, 当之无愧。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 梅开百花之先, 独天下而春, 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 应用极广。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为五瓣, 象征五福, 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从图案整体出发, 民间又借以象征不老不衰, 在什器、家具上均可见到。

3.莲

莲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 是孕育灵魂之处。佛教中的“莲花三喻”指的是“为莲故华”“华开现莲”“华落莲成”, 用来比喻发展和兴盛。莲花图案成为佛教的标志, 凡有关佛教的偶像、器物、建筑都以此为装饰。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把莲花喻为君子, 给以圣洁的形象。它那一茎双花的并蒂莲, 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 (藕) 、种子 (莲子) 并存的。莲花以它那美、爱、长寿、圣洁的综合象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名花, 因此常藉与“连”同音组合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民间图案中有“一品清廉”“莲花挂头”“木固枝荣”等。多用于家具镶板上的图案雕刻或漆饰。

4.菊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 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 却以素雅坚贞取胜, 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 更爱它凌霜盛开, 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 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 菊作为傲霜之花, 一直为诗人所偏爱, 古人尤爱以菊名志, 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 坚贞不屈。中国人极爱菊花, 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 在民间应用极广。多出现在家具的镶板雕刻上。

4. 牡丹

牡丹在我国被看作是花中之王, 被称为“天香国色”。又因牡丹具有富贵之象, 被人们喻为“十二客”中的“富客”, 被人们当成富贵的象征。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牡丹与其他花卉相配、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来为自己及亲友祝福如:牡丹与荷花、瓶子相配, 寓意“富贵和平”;牡丹与玉兰、海棠相配, 寓意“玉堂富贵”;牡丹、寿石和桃花谓之“长命富贵”等等。这些图案多出现在家具和什器中。牡丹花姿层出不穷, 千变万化, 作为装饰纹样能适应各种工艺的需要, 所以牡丹成为最广泛的装饰题材。

5.桃

桃俗称仙桃、寿桃。凡祝寿主题离不开桃, 如多只蝙蝠和桃形成的图纹表示“多福多寿”;蝙蝠、桃和两枚古钱的图纹表示“福寿双全”;桂花和桃或是桃花形成的图纹称“贵寿无极”。其图纹多出现与门楣和镶板雕刻上。

6. 月季

月季四季常开, 故特别受人爱戴。在木雕中用月季为题材, 一则象征四季, 二则象征长春。如花瓶中插月季花, 寓意“四季平安”;白头翁栖寿石旁的月季上, 寓意“长春白头”;葫芦和月季寓意“万代长春”这种图纹在漆饰中常用。

7. 缠枝纹

以花草为基础综合而成的一种写意图样, 缠枝纹的原型是各种藤萝和卷草, 如青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葡萄等。这些植物的共同点事藤蔓绵延、缠绵不绝、或枝干细软、细叶卷曲。由于这些植物的形象是提炼变化概括成的, 委婉多姿, 富有动感, 优美生动, 可以使图纹的韵律连绵不断, 寓意生生不息、千古不绝、万代绵长的雅趣, 因此又名“万寿藤”, 它源于汉代, 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缠枝以牡丹组成的称“缠枝牡丹”, 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清代末期出现了“缠枝葡萄”“缠枝葫芦”等。

缠枝纹的应用极广, 如家具中大座屏、镜屏、床眉板、什器上多用。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合图纹形式, 常作雕刻的镜边框。

三、植物纹样装饰语义总结

植物装饰纹样创作, 体现了艺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许多花卉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从民俗、历史、宗教、文学、传统等各方面取材, 作为创作的基础, 而以象征、谐音、会意、借喻等方法出之。吉祥、寓意深刻的植物是人们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装饰纹样。

注重植物装饰结构形式的生命感和流动感以及律动感, 不追求自然形式的逼真临摹, 讲究结构形式之间的有机关系, 力图通过流动的线行结构来展示对象内在的生命活动, 这与中国绘画追求“神似”的思想是一致的。S形骨架的缠枝花、卷草纹的格式, 成功地表现了花卉的生命律动。唐草纹的一些范例纹样如水流宛转、回环往复, 表现缠绵不息的意境, 使人感到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动感。

四、结语

植物纹样为传统装饰纹纹样的一种, 以吉祥物为题材, 通过对某种自然植物的寓意, 用谐音或附加文字等方法形成丰富的吉祥语言, 以此来表现人们的愿望和理想, 是吉祥观念的艺术表现, 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特定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观念信仰。植物纹样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及对吉祥如意的希冀和期待。这种信仰将万事万物加以区别, 使人们相信利用这些自然事物能够避灾祛邪, 获致吉庆祥瑞。这种吉祥物, 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 是人类共同的基本心理需求和心理特性, 实际上, 它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传统家具植物装饰纹样及几种代表性植物纹样的特征, 分析和归纳传统家具植物纹样的语义思想。

关键词:家具,传统,植物纹样,语义

参考文献

[1]李德喜.中国古典家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2]胡德生.传统家具与传统观念[J].家具, 2003 (1) ;40-42.

[3]马涛, 何中华.家具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3 (8) :61-63.

[4]陈立未.宁式家具的装饰纹样与特点[J]家具, 2003 (5) :44-48.

[5]李玉红, 窦乐乐.极尽装饰的清式家具[J].家具与环境, 2002 (2) :14-17.

[6]林作新.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化[J].家具与环境, 2002 (1) :4-l1.

[7]大成.中国古代家具价值考成[M].华龄出版社, 2006.

中国传统纹样 篇2

作者舒展了哲学思维,他写到,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设计汲中华古代文明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之精华,在造型、布局及配色方面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法则,营造出富于辩证变化且又和谐始终、回味无穷的绝妙意境,堪称中华文化风格的杰出体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形体构成无不依阴阳变化之律,或刚柔相济,如该书所举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之龙凤虎纹绣衣;或动静结合,如民间常见之飞蝶花卉纹、明清帝王龙袍及百官蟒袍下脚之海水疆牙纹;或曲直相间,如敦煌莫高窟出土之北魏忍冬团巢龟背纹刺绣花边、明清常见之冰梅纹;或屈伸交感,如唐代之卷草纹;或具象和抽象互现,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朝至唐墓出土之方格兽纹锦、隋唐之连珠纹锦、宋之八答晕和明之天华锦……其有机结合巧夺天工,浑然一体而又毫不做作。在布局上,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排列充满了虚与实、聚与散、大与小、疏与密的对比和变化,貌似对立的组合取得了生动的和谐。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配色同样不同凡响,明暗、冷暖、纯度和色相对比强烈,协调有度,在一张一弛间充满变化,予人以一种美学享受。中华文明崇尚的“天地人和”,在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作者的研究功力在对于中国传统织绣纹样发展史的把握中反映出来。1929年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的戈形兵器上,有明显的织物印纹;1950年安阳武官村殷墓出土的铜戈上,有丝绢印痕;其他墓葬出土的铜爵、铜觚、铜钺等器物上,也屡见丝织物印痕,甚至连织物上的回纹、条纹和雷纹,都清晰可辨。近30年来,战国、秦汉时期的丝织品文物出土颇多,尤以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为大宗,这些丝织品色彩丰富,纹样精美,组织复杂。汉代以后,提花技术不断进步。唐代的提花技术更为精湛,丝织物花纹硕大丰满,色彩富丽。常见的绫锦花样有盘龙、对凤、拱麟、狮子、天马、孔雀、仙鹤、芝草、双胜以及吉祥文字等,史籍中有不少记载,实物也有大量发现。宋元以后,有关织造工艺的文献记载更为丰富,元代薛景石的《梓人遗制》、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代杨屾风广义》等著作不仅对织机的构造、织工的操作有详尽叙述,而且有附图,为人们了解古代织造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明清时期丝织物传世颇多,织绣纹样进一步发展变化,完整的织机也有传存,在南京、苏州及杭州等地,至今还保留着花镂机提花的传统工艺。刺绣与织造不同,刺绣在已经织出的布帛上另作加工,用绣针牵引彩线,按设计好的图样刺扎出花纹。刺绣纹样同样源远流长,绚丽斑斓。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发展,更见其历史的穿透力、文化的凝聚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中国传统纹样在室内软装饰中的运用 篇3

软装饰的类别与功能

近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的倾向转变让人们更愿意追求空间的可变性、灵活性,渐渐时兴简化生冷的“硬装”,更多的采用让人产生亲近感的软装饰。软装饰可分为具有实用功能(如:家具、灯具等),和观赏性为主的两大类。种类纷繁的软装饰极尽的满足了我们的各种使用要求,还可用之划分功能区,组织室内流线。除此之外,软装饰是室内空间中最直接的视觉感官点,且在室内所占比重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烘托或左右着空间格调、氛围,改善着室内环境、增添情趣,使居住者与环境相互交融并“增进感情”。所以设计师们常用软装饰来表达个性,体现文化传统、民族气质,强化环境风格,营造室内环境感染力。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群越来越广泛,不仅限于性格沉稳的中年人,许多年轻人心中也都有着自己的中式情怀。喜中式、追求雅韵和文化品位的业主通常都希望营造出一种静谧温馨而又充斥书香的雅致环境,这无疑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其中。

中国传统纹样的类别与寓意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中古月按造型题材把中国传统纹样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花鸟昆虫纹样、人物纹样、吉祥纹样、器物纹样六大类。这些纹样是古人将各种题材通过谐音、暗语、比较等方式进行创作的结果,正如工艺美术家雷奎元先生所说:“吉祥图案除了给人的视觉以美的享受外,还兼顾精神的营养。”这些纹样富含深刻的吉祥寓意、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期盼。如:一个寿字被五只蝙蝠围着意为五福捧寿,寓意幸福长寿,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表示多子等。通过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使图案符合审美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强化了装饰功能,提升了艺术表现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展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反映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及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不是其他美术形式能够比拟的。

中国传统纹样在室内软装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纹样在软装中起到的作用

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以满足后对精神上的享受便有了要求,在室内设计上同理,满足了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后,需照顾人的心理感受,在整体环境氛围上给人以共鸣,形成情感化设计。唐纳德·诺曼提出人类认知物品分为: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即:物品的外观表现;物品的功能、易用性等内在行为;物品对人的思维、情感的影响意义。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从门、窗的线脚上都会使人印象深刻,所以细节是不可忽视的,“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中国传统纹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无疑渗透着浓厚的异域和民族文化气息,而软装饰在整个室内设计中又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意义,因此融中国传统纹样于软装饰中起装饰、点缀的作用,更容易与人产生通感,置身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谁不希望在体验着舒适的现代生活的同时,还能感受文人墨客抒情又诗意的氛围,守着我们一片精神栖土。

2.运用的方法与原则

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现代简约风受到极大部分上班族的推崇与喜爱,加之一点中国韵味更是让人情有独钟。这要求我们在运用这些传统纹样时要充分理解其文化艺术价值,研究其本形、保留延续其深层次的含义,传递其神韵,把传统纹样的形式韵律、审美特点以及表现方法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传统纹样的提炼与重构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来实行:

(1)型的简化与再造。对于较简洁、与简洁的现代风格协调的传统纹样可直接运用。而在对于较为具象、繁琐的中国传统纹样,我们要按法则和秩序精减、取舍。在文脉原则的指导下,将这种渗透着浓厚地域和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纹样加以打散、重构、变形、提炼,全面构思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通过合理的设计,营造出文人雅士、水墨烟雨的意境,又有简洁概括的现代感。

(2)色彩的沿用与重组。中国的传统色彩已经经过千年的积淀,是表达地域文化与时代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味的继承传统色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喜好。配合整个空间内的主色调,在色彩搭配原则指导下对传统纹样色彩按现代理念进行调整、重塑,以形成富有韵律且和谐统一的大色调。

结语

室内设计的形式,不仅仅只要求设计师读懂,也应该使消费者能读懂,尊重历史文脉和具有人文意义的符号更容易使人们产生审美共鸣,而中国传统纹样在室内设计中得以运用所产生的文化感染力和氛围更是人们欣赏的。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间新需求及审美使得设计师不可能完全复制相对繁琐的传统纹样。因此现代室内空间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应结合现代技术与精神,符合现代人的实际功能需求。

中国传统图腾纹样的产生与发展 篇4

关键词:传统,图腾,文化,发展

中国是一个传统气息十分浓郁的国家, 在这样的国家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 比较直观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图腾纹样设计, 图腾是一个部落的标志, 旨在区分当时的人与人和部落与部落, 在上古时代人们就频繁使用图腾, 图腾文化对于解释一些上古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图腾是当时人们的信仰与崇拜自然的社会表现。中国的图腾纹样始于八卦, 据史学家所言可能是伏羲时的八个部族的代表符号。在上古时代, 文化和图腾是同时并肩进行充实底蕴的。图腾是视觉的一种文化审美, 与文化触觉紧密相连, 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觉性。图腾的准确传达是图腾的主要功能, 识别性强、信息传达准确。图腾文化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与艺术的结合, 是转化为自身的图形的生产力的核心环节, 图腾文化的本质是创新、致用、致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独特的文化里图腾理念识别作为最根本的原动力、最具有差别化的符号特征, 个性特征凸显是必要的, 同时图腾纹样是一种艺术传媒, 是一种艺术门类通过不同的载体表达艺术情感, 然后通过图形表达, 产生不同的文化形象、呈现不同形态。图腾纹样是具有与普通图案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传媒, 表现在不同方面, 通过简单的图形与纹样的多重组合, 来表现与呈现为艺术载体和文化。

我国自古就有图腾和纹样, 通过图腾与纹样的进化来表明我国文化的优良传承。在远古时期, 就有大汶口文化遗址, 当时烧制的陶器就有多样图腾, 颜色较少, 主要是红、黑、白三种。图腾也比较大而简单, 就是以几何图形为主。图腾纹样在当时主要是区别和本族不同的族样, 不仅仅是作用于装饰, 还代表不同文化与地区的习俗。早在夏商时代, 我国就开始了生产和使用青铜纹样。大多经历了家族文化的深层次的发展, 表现在精神、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化演绎。具体通过图案的表现, 有最基本的原始文化底蕴, 别具特色和差异化的符号特征, 是群体理念的形象体验, 并非简单的视觉表现手段和手法。在夏朝是简单的图腾纹样, 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的陶器与生活工具。在夏朝较大的部落本身文化就有原始的文化始源, 在商朝的时候由于酒文化的发展, 所以导致青铜器具的发展, 随着酒文化的发展, 青铜器开始进入发展的时代, 最为著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鼎身四周都有图腾——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这些青铜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体现权势和等级的礼器, 它表现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个部落有自己特有表现手段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语言, 如古代的几个大的部落图腾, 各个的表现和呈现都有所不同。不同不仅仅表现在图腾纹样的样式, 也表现在图腾纹样自身的文化发展与内涵。总之, 在图腾文化的表现方面, 以简单大方为主。

周朝的时候, 由于周文王分封天下给诸侯, 周武王姬发要限制兵权颁发虎符, 出现了虎纹图样, 虎符的设计感来源于虎的样子, 样式简单霸气、造型简单、效果强烈、颜色简单。到了封建王朝秦朝时, 由于要做出有特点的图腾纹样来代表皇权, 须以传说中的灵物来做图腾, 突出皇权不可侵犯。我国图腾的历史久远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带来的。

图腾比较突出的纹样当属龟纹, 在古代时期多作为占卜用的, 由于古人相信龟长寿, 所以常常作为一种占卜的图腾, 在我国, 多运用于房屋的设计与建造, 龟纹的效果独特且有自身的美感和效果。在很多陶器上也有运用和发展, 龟纹是一种长寿的象征。 (如图1) 简单的造型表现不同的动态, 也表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龟纹图腾主要还表现在龟纹的条数、裂纹方向。从古来说, 姚氏以龟纹为部落图腾, 姚通“尧”, 是美好的意思, 姚氏善于占卜, 主要运用于龟壳的裂纹及朝向一类的。龟纹的发祥地是山东鄄城县, 该城市现在还流传着龟纹的占卜方式。不得不说龟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占卜方式与图腾文化。目前的一些龟纹图腾纹样多运用于家具设计与内部家装使用, 或常常在老人过寿时使用, 表现一种人们自身对长寿的向往, 与对美好愿望的期待。

象征美丽的图腾是牡丹, 牡丹是唐朝时期开始兴起的, 据说是来源于武则天喜欢牡丹, 真实与否无从考究, 但确实从唐朝开始, 牡丹纹样开始多起来, 大多的牡丹图腾运用于屏风和家装饰品中, 在现代多运用于产品纹样设计, 很多漂亮的产品上都能看到牡丹图腾。后世人们常常用牡丹来形容女子的美好与婀娜。牡丹图腾多用于闺房之内。不同方向的牡丹和不同颜色的花形, 有不同的含义。在唐朝时期, 牡丹代表雍容华贵, 贵妇人的象征, 表现女子美貌与漂亮。“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 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与推崇。在明代时期, 汤显祖的著名剧作《牡丹亭》里有一首诗写道:“问君何所欲, 问君何所求, 牡丹花下死, 做鬼也风流”!可见, 牡丹的魅力。牡丹作为图腾是由于其花纹大方、色泽美艳, 在2011年和梅花、菊花一起竞选国花, 但最后未果。

象征财富的有鱼图腾, 鱼同音与“余”古人很多希望财富有余, 生活日子好, 在古人图腾中多见的是双鱼, 双鱼代表余的多, 财富来年还有, 鱼图腾的特点也很明显, 多为鱼嘴大大的, 表现力十足, 鱼尾多为上翘, 形象生动活泼, 可爱至极。设计造型简单明了。鱼嘴的位置也有要求和方位。不同的方向风水不同, 摆放位置也不同, 效果也不同。中国古人对此很有要求和讲究。对鱼的颜色也有要求, 基本为三原色。在我国北方陕北地区, 多有 (如图2) 的剪纸艺术。在唐朝由于要避免“李虎”的说法, 产生了鱼符。鱼符分不同种类, 有金质、银质和铜质三种。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 另外还有专门来装鱼符的袋子, 叫鱼袋。这里面包含了对鱼的尊重与崇拜。所以说, 鱼在唐朝时期是比较受到尊重的。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篇5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 一幅单独纹样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了解民族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创意设计。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民族纹样的造型、色彩,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单独纹样。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说明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一幅单独纹样 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答: “纹样”是指什么?(花纹或者图案)

师说明本课是属于图案设计课的范畴,因此可以借助工具制作出精细、精美的作业效果。

2、出示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感受服饰中美丽多彩的民族纹样。说说看都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第

一印象是什么?这些民族服饰纹样给你什么感觉?(颜色鲜艳、形式独特,浓郁的民族特 色)

3、引导观察课本图片,说说什么是单独纹样?它有什么特征?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

特征:外形完整、结构严谨,避免松散凌乱,单独纹样可以用作装饰也可做适合纹样和连续 纹样的单位纹样。

4、感知特征

展示图片,对比观察两例传统刺绣纹样,其主要的单独纹样有哪几种?外形与色彩的特点有

何异同?你最喜欢哪一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两例民族纹样外形、色彩的特点,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5、探究启发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刺绣纹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

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形容装饰单独纹样?发现哪些图案规律和设计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灯。不同形式有均齐式、均衡式、合适形和不规则形等(多媒体出示图片)。

6、学习设计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截取、排列和上色的步骤。

三、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

完成相应的作业内容。

中国传统纹样 篇6

关键词:传统图案;字体设计;视觉传达

生活中字体被运用的地方处处可见,好的字体对于传达信息非常关键,一直以来从事字体方面的设计师对字体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字体结构、笔画、部首等的编排设计上。而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对中国现代设计行业来讲,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必不可少,它贯穿着民族特质风貌和文化,却少见将传统图案纹样应用于字体设计。

字体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印刷体到美术字再到现在的创意字体。总体来讲字体设计的主要素材多是从古代碑帖、传统书法、名人书法直接临摹拓取为主要设计素材。近年来也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关注传统艺术形式,如汉仪字库和方正字库新出现的剪纸体,将传统剪纸图案形式和字体结合。这些改变已经证实传统图案纹样对于字体设计和整个平面设计都是一个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宝贵资源。

创意字体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利用传统元素绝对是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汉字来源于图形,因此汉字的构造有着与其他图形样式贯通一致的布局与组织方式。在具体设计中需要用传统的图案纹样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是否具备把握好传统元素的能力特别重要,应避免拿来主义,对于传统的图案要筛选和思考,最后才是运用。这一点必须基于吸收传统图案的基本构成元素,加以重构,进而创新出适合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形。

一、传统图案纹样

字体设计中,传统图案纹样近来是设计师们关注的宠儿,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传统元素,为了使图形和文字达到视觉上的统一,需要结合字体形式本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运用于字体设计的图案和字体结构,也就是图案本身具有点、线、面的特征。下面对几种典型的传统图案纹样和构成纹样的基本元素进行解释说明。

(一)原始社会图案

彩陶纹样为主,题材广泛,多依附于陶器的表面,图案质朴简洁,基本构成元素呈几何状,像水波由波浪线构成,动植物纹样由弧线斜线菱形纹折线等元素构成。彩陶图案纹样就是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抽象的几何纹样。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原始图案中的点线面和线条字它们在形式上是紧密联系的,将其介入汉字创意字体设计中是对原始图案的合理运用。

(二)古典图案

古典图案和字体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瓦当纹样。首先瓦当均为严谨而巧妙的设计纹样。作为适合图案,构图上饱满舒展大方造型上布局均衡有序。造型的概括还体现为将形象抽象概括为简洁的点、线、面元素,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瓦当图案在简练中具有形式美感和一定的符号化特点。除了视觉上的美感之外,也具有更深层面的寓意美。

(三)民间图案

民间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吉祥纹样等图案;常见的双喜字、福字、祥云、如意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图案都是我们可以运用到字体设计中的元素。

二、传统图案纹样介入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

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为了使传统图清晰有效的传达出去,又能够和汉字很好的结合。所以,在此研究分析概括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需要有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搜集资料。获取足够的资料后仔细对比分析每个纹样的构建基础特征,对图案进行临摹练习,方便进一步应用。

(一)图文并置法

以图文并置的方法将图案和字体融合设计,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容易被接受。其内在原因还是着落于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具有图文同源的基础。并且图形具有直观的特性让人充满无限遐想,尤其是我们经典的传统图案,祥云、如意等包涵吉祥寓意的图案。用图形元素按照汉字的骨骼排列组成汉字,这种表现方法能够清晰完整的呈现出传统出图案的面貌,以新年红包封面字体的设计,就属于传统吉祥纹样介入到字体设计当中。字体中融入了的祥云,铜线和如意的等丰富的视觉形象作为字体部分笔画来表现喜庆、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相比较传统印刷字体,图文并置的表现方法图更全面直观的阐述了文字要表达的内涵。字与图相互映衬,祥云如意等元素装饰了字体,又强化了视觉效果。

(二)解构重组法

解构顾名思义就是结构分解,是将传统的图形元素按照其本身内部结构进行分解。传统的图案纹样结构复杂多样,层层叠叠。是不能直接运用到字体设计之中的,需要我们主观的加以分解做出取舍,得到新的元素,分解后的元素和汉字笔画分解后的部件都将以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呈现。这有利于我们更合理的运用传统纹样创作。重组则是在前面解构的基础上,从分解后的图案元素中寻找符合汉字规律和空间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字体。将得到的图形与文字以解构与重组的方法产生新的字体形式,是种保持融合对象各自特点的方式,从这点上看,这种方式既保留了汉字本身的笔画特点,又融合了传统图案的形状特征,从而有效区别开与电脑印刷规范字体的设计。在创作融合图形过程中,有意地将原始民族图形打破常规,把原有的图案文形解体,破坏原来的结构关系重新组合,破坏中创造新的构形手段和新的可能性,即分解重构。

三、结语

斟古酌今,当代的设计界如何运用本土文化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和发展,需要我们广泛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剖析传统设计思想,总结传统设计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将古代图案元素直接移用。本文即是在继承传统创新设计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对中国古代图案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图案与字体设计相联系,找到字体设计借鉴传统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可能会不止运用一种方法来设计字体,可能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这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去发掘学习。

【参考文献】

[1]岳昕.汉字字体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

[2]潘自由.汉字部首浅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出版社,1997.

[3]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徐欣.重构传统图案[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

中国传统纹样在雕花大楼中的应用 篇7

在《庄子·人间世》中出现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而吉祥这个词组也最早的表现出来了。所谓的吉祥纹饰也就是人们用图像的形式把美好愿望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自古人们就是用这种绘图方式来表达自己求吉驱凶、生活美满的祈愿。既可以用来表达自身的希冀又可以用来祝颂。吉祥纹样在中国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装饰存在。苏州春在楼是我国传统建筑三大流派中的香山帮建筑的代表作品,春在楼俗称雕花大楼,是“江南第一楼”。它本就是集砖雕、木雕、石雕等许多表现手法于一身,并且也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把它作为仓库,它的雕刻并没有像其他地方受到了破坏,所以纹样研究的价值也相对比较大。看到这座大楼你才会深深的体会香山帮建筑一直在强调的“无雕不成屋,有雕斯为贵”这句话的含义。在整个雕花大楼中,我们可以看见它完全冲破了工艺和材料上的局限,整体的装饰图案大致分为富、贵、寿、喜四个方面。

2 苏州雕花大楼传统纹样的运用

2.1 传统纹样“贵”在雕花大楼的体现

“贵”在装饰图案中主要专指对权力、功名上的所得。因为雕花大楼的主人金锡之在外做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想回乡为母亲建造宅院。虽然当时有很多金钱可以运用,却因为没有权利,所以在建造时产生了许多的阻碍,并且面积一减再减,设计一变再变。所以在雕花大楼的装饰上,主人对后代可以做官可以获得更多权利上面用了很多的心血。其中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前厅左右的四根庭柱,上面有四顶雕工精湛的官帽,左右的官翅上生动的雕刻着龙凤。官帽的形状直接放在大厅的抱柱上,足可以体现出主人对官场的向往,并且雕刻着龙凤呈祥表示如意。再比如说在楼梯的前后栏杆上面是木雕的竹节,用以表示节节高升之意。花篮厅的四扇木门上写着书法,门窗雕刻着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从中更能体现出主人对功名的向往。

细节的小装饰表示出“贵”的也有很多,在砖雕门楼上有一只鳌鱼,表现出独占鳌头的寓意,在鳌鱼的下面还有两条鲤鱼,仔细看这个雕塑和别处的鲤鱼跃龙门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处的鲤鱼高高的翘着鱼尾,而鱼头也被雕刻成了龙头,充分的表明鲤鱼已经成功的越过了龙门,已经成了龙,寓意更加的明显。再往下还会看到一只雄狮绣球,狮子在中国的吉祥图案中是极为常见的,雄狮绣球所指权利统一。

2.2 传统纹样“富”在雕花大楼的体现

雕花大楼在“贵”的体现上到了各个方面,对权力的追求十分的明显。同样的春在楼在“富”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金锡之的钱财可以说是最终建造成功雕花大楼的基础。“富”主要是财产富有的象征,财产无论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时期的建筑装饰中都会有很明显的刻画,运用最多的就属蝙蝠,蝙蝠的“蝠”的同音是“福”。在雕花大楼的铁质栏杆四角内是蝙蝠,同蝙蝠寿庆联系在一起。门下的插座是蝙蝠形,花篮厅的四扇长门的正面,砖雕门楼万年青的旁边,花园厅的彩色鹅卵石的铺设,半亭内都有蝙蝠的图案,蝙蝠在吉祥图案中专指幸福、福地、福音等等,是人们用美好且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虽然在西方蝙蝠表现的是一种不好的意义,但是在中国完全颠覆了蝙蝠丑陋的面貌带给人们不好印象,它的到来被人们认为是有福到来的吉祥讯息。雕花大楼还有一处蝙蝠运用完美的地方,就是在北面的重檐门楼门内一只蝙蝠,门外还有四只蝙蝠,表现出“五福临门”,左边还有一只蝙蝠嘴里衔着如意,下面有一个冬瓜,还有一只螃蟹在旁边,寓意着“福如东海”。这种表现在此处是唯一的,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还有一处值得研究的就是在门上的拉手,这个拉手是仿制“刘邦”时期的古钱币造型,被人们视作伸手有钱的象征。在前天井上雕有双钱,是对钱财的直观表达。雕花大楼还有聚宝盆和万年青做装饰,万年青在中国的栽培有很悠久的历史,它的果实是红颜色的,永不凋零。所以它无论是名字还是果实都是很吉祥的,历代都是作为富有的象征。门楼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天官赐福”和“恭喜发财”两个石雕。门楼出屋面外的中栏是十只梅花鹿,“鹿”和“禄”是同音,而十只也恰恰表达出“十全十美”的美好祈福。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就是牡丹牡丹是花中之王,本身就是富贵的象征,在下檐的横梁柱脚、门楼的两侧都可以看到牡丹的出现,在雕花大楼中不仅仅出现了单独的装饰,还有很多地方同其他的装饰物共同表现,表现最佳的要属在大厅的凤穿牡丹牡丹和凤凰结合象征着美好,民间经常就把两个事物结合在一起作为主题的纹样,视为祥瑞、福气、富贵的象征。在雕花大楼的大厅中的凤凰共176只,86对。“八六”谐音“百乐”,在半亭处左右也出现了凤凰,都体现了对财富装饰的运用。

2.3 传统纹样“寿”在雕花大楼的体现

同样人们对“寿”的看待也尤为重要,无论钱财是多么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寿命得到、利用它,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金锡之作为一个商贾对于寿命的向往并不比以往的人少,“寿”我们也都可以理解,就是平安、延年之意。在雕花大楼中刻画的也很多,铁质栏杆四边有四只蝙蝠,中间有“延年益寿”四个大字。直接用字面意思表达对寿的看重,象征有福有寿。下梁柱脚花篮中有菊花,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用菊花的形来说明对吉祥、长寿、健康的看重。门上的插头使用手寿桃的形状,大厅栏杆下聚宝盆的两边雕有万年青,后天井刻有长寿,花篮厅两边的四扇长门的反面也有长寿二字。在门楼上有福王母娘娘做寿,画面上有蟠桃会和八仙寿庆。下面梅花鹿旁还有仙桃和四季常青的松柏,再往下就是郭子仪的八十寿,也是男寿的象征,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婿,儿孙满堂。花园的鹅卵石贴砌有一副松鹤延年的图案,在烽火墙上的银色的栏杆上全是双全双寿,半亭上也有蝙蝠庆寿,果篮中的寿桃。从这些装饰图案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对“寿”的体现。“寿”字的直接体现,有用场景的寓意表现的,当然还有一种图形直接表达“寿”的。在雕花大楼中就是用回纹,回纹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它有一个称为是“富贵不断头”,是一种长寿纹,有单体的一正一反,还有相对连续的,一般的作为一种辅助的纹样。在雕花大楼中有3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回纹,一处是在东西厢房书斋中装有龙形回纹的栏杆,另一处在砖雕门楼的屋檐下侧的最边圆圈中就是回纹,还有一处就是在花园的鹅卵石铺地装饰中有一副暗八仙的图案,四周也是用回纹来镶边的。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元素来阐述寿的含义,对其形式的表达所指向的意义是不容改变的,都是表达长命百岁、延年益寿的祈愿。

2.4 传统纹样“喜”在雕花大楼的体现

最后就是要来说一说装饰图案中的“喜”在雕花大楼中的体现,大厅下檐的柱脚上的梅花,梅花的“梅”同音喜上眉梢的“眉”,是谐音的表达方式。在前厅的两根大梁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和合二仙,在民间的年画常常画有两位圣人,一个圣人手里持有莲花,另一个手里捧着盒子,盒子内珠光宝气并且有一只蝙蝠从里面飞出来,寓意珠宝福气的到来。并且“盒”“荷”同“和合”是同音,也同样与夫妻和睦联系在一起。综合体现出“家和万事兴”之意,和合二仙在砖雕门楼的垂柱上也可以看到。在门口的墙壁上有“鸿禧”二字,直接表达出对“喜”的祈愿。如意的图案用来表达喜得寓意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如在砖雕门楼的屋檐下侧的圆圈有一个双喜左右是一对如意,花园中有一个鹅卵石的图案暗八仙中间有四支如意,还有一处是在聚宝盆的表现中突出的也是一支如意,半亭设计的翅脚是一对如意,还有的如意一同蕴含在了图案中,如福如东海等,如意本身是器物的名字,材料有骨、玉、石、金属等,用以解决痒病,可如人之意,所以叫如意。

3 结语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往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装饰,如门楼、牌坊、瓦当、梁头等等。无论大小,无论简单复杂都能看出局部装饰对中国建筑极强的表现力。而在雕花大楼中的这种表现形式更是淋漓尽致的;它和其他建筑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纹样在建筑中表现的代表,还有力的融入了西方的现代元素,如金属栏杆,彩色玻璃等,但并不突兀,把中西方的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若把雕花大楼看作是一个生物,如果没有传统纹样的修饰,那也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空盒子。雕饰就是它的血肉,才能让它看起来如此的气势磅礴。它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能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理想。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建筑[M].青岛:海大出版社,2006.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传统纹样在CG插画中的应用 篇8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插画从以往的手绘和各种材料的运用逐渐转化为更为方便的电脑辅助绘制,于是出现了CG插画这个电子时代集合的产物。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是电脑绘制图形的总称。CG绘画是否能够成为传统文化在数码时代的一种延伸,这是众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CG绘画者的一个共同的追求。二者究竟可以达到何种程度的融合,还是要看电脑绘图的处理技法以及个人的文化底蕴修养。

如图1所示的是著名CG插画家张旺的作品,他的这些电脑画作都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富有韵律的工笔线条,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脑绘画,在背景上叠加传统纹样,各种人物的不同佩饰上大量运用了纹样的造型特点。他真正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领进了数码时代。

现代的中国风的插画由于受到日韩的影响,无不例外的把人物画的更加美形了,这显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标准,但是中国传统绘画意义上的“美”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时髦与漂亮,所以中国风的CG绘画最难做到的是将传统美与时尚美不同元素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造型很难打动现代人的心扉,很多CG插画家在绘制中国风格的作品时都要对古代人进行夸张与美化,正如古装连续剧里的人物服装造型越来越趋向于现代的流行元素。

二、中国传统纹样在CG绘画中的造型表现

1. 抽象纹样的造型表现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自民间工艺的诸如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些来自劳动人民的纹样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在绘画中,适当的抽象纹样的使用会使画面更具装饰效果。抽象的纹样一般用在背景的点缀或者具体事物的装饰上。在CG绘画中,可以使用现成的纹样来装饰画面,这就需要电脑的处理了,运用不同的图层混合模式,纹样在画面中的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现成的纹样大都起到修饰画面整体效果、协调画面的作用,如(图2)。

2. 具像纹样的造型表现

具像的纹样一些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还有一些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等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纹样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设计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堂皇。

具像纹样在画面效果的表达上,同抽象纹样一样都能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不同于抽象纹样的是,由于它是具体的事物所演变出来的图像,会在画面中强烈地表现出的它的存在感,运用的不好的话会抢到主体事物的分量。所以在使用具体纹样的时候,要着重处理一下它的明暗以及纯度关系(图3)。

三、中国传统纹样在CG插画中的具体应用

1. 对于画面构图的应用

(1)对于背景构图的应用

对称与均衡是传统构图的惯用手法,这类构图常用于主体处于中心位置的情况下,背景自然是衬托主体物的存在,背景上的纹样都是在中心位置环绕主体,色彩上基本采用同类色系。(图4)。

为了使整体画面看起来更加灵动,要适当地运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的关系,纹样可以通过相互交叉或重叠,连接或间隔来协调背景与主体的关系。由于在实际CG绘画中,主体造型都是通过线条勾勒出来,再着色完成的,所以作为背景上装饰物的纹样,不需要存在过重的轮廓线条。

(2)对于画面协调感的应用

传统纹样本身就存在着自身的协调感,首先对比与均衡指的是纹样各部分力量分布的状况,它决定着一个纹样的平衡美感,通过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传统纹样表现得更加具有组织性。

色彩上的协调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图5中所绘制的人物插图,整体是冷色调,在主体人物背后的花的纹样就要配合整个画面颜色的需要改变色彩,原本背景为蓝色单色,为了使背景上有透气感,加入了花纹并调整了颜色,使其在画面中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

2. 对于人物造型上的应用

年代背景各有不同,各个时期的服装上也各有所异,纹样的搭配能间接地反映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情绪。

图6中,各种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通过身上衣物装饰的不同就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富家小姐与婢女衣服的图案就大相径庭,小姐的服装的纹样一般采用如牡丹花纹作为点缀,色彩上突出富贵瑰丽。而婢女的服装纹样多采用碎花作为装饰。

像一些官宦人家的公子的服装,往往采用比较奢华的纹样图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官子弟的浮华生活。如图7中,这个人物是《聊斋》故事中一个地方官的子弟,是一个挥金如土、性情浮躁的人,所以他的服装上纹样的笔画尽量表现得曲折多变。

3. 结合电脑后期处理上的应用

因为是电脑绘图,所以可以使用大量的电脑技法去丰富画面。运用电脑上色既快捷又方便,可省去很多花在手绘着色上的时间。各种笔刷随自己的喜好可以绘制出不同的风格。使用电脑画图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结合电脑技术可以方便的处理纹样的表现,用数位板以传统方式绘制出来是一种方法,而更简便的方法是运用软件中的图像混合模式的功能叠加纹样。如图8,先要把需要的纹样载入后进行处理,因为不需要原本的颜色所以要进行去色的处理。再把处理好的纹样放入画面的合适的位置,旋转调整好角度,选用柔光的混合模式,纹样的颜色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调整,直到适合画面感觉为止。

结论

中国传统纹样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完整的艺术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之相伴的各种艺术形式也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样中国传统纹样作为形式艺术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随着如今电脑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纹样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以及CG绘画的表现手法,深入研究传统纹样表现形式与现代绘制技法关系,这使得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形式的艺术上得到了延伸。

参考文献

[1]陈惟《CG插画技法》海洋出版社2007.2

[2]翁剑青《形式与意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马懿谢春彦《图读聊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

中国传统纹样在婚纱设计中的运用 篇9

纹样是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其题材有很多种, 主要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也包括变形文字等两大类, 其表现手法有:写实、写意、变形等多种手法。

中国历史悠久,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贯穿于中国历时发展的整个流程, 贯穿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部分, 它所折射出的是各时期各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等。从只有简单纹样的原始社会到简单、粗狂的奴隶社会青铜器纹样, 再到纷繁复杂的花鸟鱼虫的封建社会, 各式各样的团纹样都凝聚了每个历史阶段独有的艺术审美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摆脱束缚的社会, 人们追求解放思想, 摆脱传统, 追求具有自我特色的生活。设计同样也在这个洪流之中。追求大胆设计就需要有自己的风格, 这可以是简单的几何造型, 也可以是通过把具象转向抽象的传统纹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些都需要有自己的创造, 不能简单照抄与搬运。运用传统纹样在服饰中, 是众多设计师所追求的设计理念。这些服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橱窗和人们的生活当中, 而婚纱, 这个不可小觑的服饰自然也不甘落后与其他服饰。运用传统纹样在婚纱设计中, 能够更好的提升婚纱效果, 更能满足当下人们追求的文化内涵的表现。

二、婚纱行业现状

现代的人们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追求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这样观念的改变, 人们追逐时尚的步伐也加快了。结婚对于新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新人对于结婚礼服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 在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 中国传统的婚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 西方的结婚礼仪越来越被更多年轻人认可。因此, 对于婚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且越来越精益求精。这成为婚纱制造生产业所追逐的热点。

1. 产品同质化, 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国内婚纱行业的设计概念局限于传统范畴, 不能应对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客户定做其需要的款式设计, 而且国内高端婚纱行业不够成熟, 缺乏顶级婚纱订制的产品和服务。这就体现在婚纱的批量生产, 同质化现象的产生。

2. 婚纱公司鱼龙混杂

由于婚纱行业没有最低门槛, 导致整个行业无序竞争、恶意竞价, 靠盗取他人设计生产制作。用低廉的面料地段的价位吸引消费者眼球。

我国婚纱市场品牌混杂, 价格混乱, 同质化现象严重。虽然在市场上仍存在部分国际品牌, 但其数量稀少, 价格昂贵, 且易被不道德的商家扒版, 导致行业更加混乱。这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惑。

三、中国传统纹样在服装当中的运用

1. 局部使用图案

传统纹样用于服装的某些部位, 如领部、门襟、下摆等部位, 局部用图案点缀驱散了服装的单调感, 服装上图案有变化但不零乱, 突出重点, 主次分明。在吸纳民族服装装饰方式的同时, 更注重服装纹样的细部构思, 运用几何纹样相拼艺术, 使纹样在服装组合中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2. 重复使用图案

为满足一些追求完整、统一美的消费者的需求, 在服装设计时采用一些传统纹样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的整体配合, 形成整体感。展现中国悠久的文化, 设计别具匠心, 精致的纹样点缀在服装商, 使服装熠熠生辉。

3. 传统纹样运用的作用

民族传统纹样运用在服装当中,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服装将不单是一件商品, 更重要的是服装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具有承接历史的作用。同时结合了现代气息, 从古至今贯穿于一件服装之上。让服装成为慰藉人们精神的文化产品, 提升了服装的单纯意义的层次。

四、纹样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纹样中, 牡丹代表富贵、吉祥、高雅、华美, 是万花之王, 而每一个新娘都希望自己是世界上最娇艳的女子, 尤其是在婚礼当天。用牡丹纹样运用在婚纱设计中可以体现出, 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对未来的期待, 对自我的美好的憧憬。

中国装设计的凸起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 或者是中国五千年的服装文明太过悠久, 它不像西方强国气势用牛仔裤来形容, 而是有太多的内涵, 以至于有时我们在提到中国服装时无法有具体的遐想, 中国漫长的文化底蕴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 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出格是气魄理念等, 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 这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装文化素养, 不停努力的去开采。

在服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的式样应用, 无非是揭示其宽大的风貌和复旧的鼓起。传统的最简单的结构手段可以迎合简约的气势气魄, 但如果将传统的最简单的结构完全再现的话是很难在现代设计中周全再现。所以, 除了样式上的设计承袭宽大之风外, 更多的是用传统的领、襟、扣等局部设计加以有效强调。

在服装的设计中凡是较为常见的是将服装中的立领或者门襟、盘扣等因素通过有效的再现, 来表达设计者的气势气魄, 这几个点的应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征服性, 让人一眼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粹地点, 并能通过西方服装体系中的以人的身体为底子的合文体剪, 更好地表现女性的优雅、蕴藉的独特的地方, 在设计历程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五、总结

中国传统纹样 篇10

中国历史悠久,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传统纹样, 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 贯穿于中国整个历史脉络之中, 体现了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乡村旅游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国家近年来对农业大力扶持的背景下, 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 盲目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传统乡土文化的流失。因此, 如何在乡村旅游规划中保护传统文化, 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 可以为乡土文化保护提供一个可能, 并衍生出更多优秀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2 传统纹样的发展与应用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 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传统纹样则是以图形为题材而产生的反应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精神状态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 人们用彩陶纹饰体现生产生活。奴隶时期, 青铜器上的纹样开始出现图腾信仰与崇拜。到秦汉时期, 吉祥纹样开始在瓦当、漆器和纺织品上运用。随着佛教的传入,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纹样开始融入佛教元素。到了隋唐, 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饱满、活泼更具韵味。明清时期, 吉祥的概念被极度放大。而近现代, 纹样更趋于国家与民族祥和、热情的氛围。

传统纹样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的人文魅力, 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除了在古代被频繁的运用于各种器皿、纺织品、建筑之中, 在现代生活中也将其大量应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园林造景等方面, 它为设计增加东方韵味与民族特色。其优美的线型与构图也为设计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灵感与可能。如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把代表祥瑞的吉祥云纹融入其中, 通过红白对比使这个设计高雅华丽, 内涵厚重。而昆明世博园入口处的线式植物造型, 以红苋草为底色, 中间以黄色翠菊装饰蝴蝶图案, 寓意“福叠而至”, 在文化传播与景观营造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这些成功的案例, 都为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 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运用的可能性

3.1 乡村旅游的特点与现状问题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 通过旅游业的推动, 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 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欧洲, 近年来, 在中国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因为其独有的魅力与发展潜力而受到了经营者与地方政府的青睐。不同乡村有其独有的自然风光与乡土人情, 由于未经如城市一般的剧烈的人为改造, 乡村保留有其独特的文化记忆。无论是传统节日, 民间文艺还是火耕流种等农耕文化对城市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经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与旅游规划, 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可以对乡村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行有力的保护。

由于乡村旅游在中国的起步较晚,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发展, 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尤其在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 缺乏长远的目光而大面积开山推土, 为追求城市化, 甚至破坏了当地原有的文化遗迹, 传统文化被逐渐抛弃。除此之外, 由于对文化价值理解的薄弱, 每个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其乡村旅游中体现薄弱, 而导致现阶段大量乡村旅游景观趋同, 缺乏亮点与特色。而合理运用当地传统文化, 并推陈出新, 不仅可以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 也能使乡村旅游更具吸引力与特色。

3.2 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运用的可能性

传统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是对每个时期, 每个地区特有文化的浓缩与总结, 其造型优美, 寓意深刻, 在乡村旅游中, 不仅可以作为每个地区文化的一种代表且运用方便, 而且可以被多方面表现, 运用于整个乡村旅游规划之中。而对其线性与造型的提炼, 则可以拓展出更多富有创造力富有价值的衍生品。除此之外, 传统纹样在对当地文化保护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是记录当地文化的一种工具, 可以加深游客对当地的理解与印象。

在笔者参与的重庆万州“石桥水乡”乡村旅游规划项目中, 就曾把传统纹样作为视觉符号运用在整个园区之中。经过对当地多方面调查, 依据其深厚的汉文化背景, 最终确定提取当地挖掘的汉阙上的云气纹作为文化元素贯穿于整个园区之中, 在道路线性、植物造景、导视系统及铺装方面都进行多方体现 (图1和图2) 。

除了在当地文化中提取传统纹样, 也可以从其他传统纹样中提取有益元素, 触类旁通, 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灵活运用。把中国传统纹样合理运用在乡村旅游中, 并创造出新样式, 新活力, 是打造中国特色乡村旅游的方法之一, 是使中国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保持活力的有力手段。

4 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4.1 传统纹样在道路中的应用

不同的传统纹样有其不同的优美线性与构图, 其多变的形态与乡村自然起伏的地形和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有相似的特征。将其合理运用到乡村旅游的道路规划当中, 可以提高游览路线的灵活性与美观性, 营造更多的空间活力。在“石桥水乡”项目中, 通过把云气纹富有动感而且美观的造型融入整个园区道路体系之中, 形成了园区独有的肌理与文化烙印。

除此之外, 其他传统纹样也同样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回纹, 将其运用到小空间或者田间小道上可以增加游览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4.2 传统纹样在水体中的应用

乡村溪水曲折蜿蜒, 湖岛自然相宜, 利用传统纹样的美观造型, 优化水与地形的关系, 整合植物景观, 可以营造更富魅力的水体景观。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湖区, 就把古代吉祥物“如意”与“灵芝”之形运用到堤岛的到造型之中, 通过芝径云堤, 使湖中三岛的形象构成一棵“如意灵芝树”, 为传统湖岛模式锦上添花。在乡村水体规划中同样适用, 虽然乡村水体具有自然天成的优势, 但是驳岸往往植被生长凌乱, 岛区乱木丛生, 在保留其原有的湖岛景观的基础上, 借用传统纹样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通过植物的重新整理与地形的微改造, 就可以营造不一样的乡村景观。

4.3 传统纹样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

乡村往往拥有大面积的梯田与开阔的种植区域, 通过对种植作物的调整可以创作出叹为观止的大地艺术。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举行的稻田艺术节, 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观光游客, 当地利用稻田的颜色, 种植出不同的图案。同样, 我们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纹样作为大地艺术的元素, 在传统农业种植中, 加入艺术元素, 结合乡村独有的开阔地形与大面积梯田创造具有文化记忆的大地景观。

5 结语

传统纹样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与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形态与内涵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都有可以应用的积极意义, 结合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背景与自然状况, 合理应用中国传统纹样, 是提升该地区乡村旅游精神内涵, 创造独特旅游魅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对乡村文化的进一步重视, 中国传统纹样在将来的乡村旅游中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指出了中国传统纹样可以结合当代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为乡村旅游规划中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从道路、水体、农业景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纹样,乡村旅游,文化保护,景观

参考文献

[1]卢小丽.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 2014 (1) .

[2]郭焕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近展, 2010 (12)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面料纹样设计作业 下一篇:佛教艺术影响下的中日两国传统纹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