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人性与道德有感
读《人性的优点》有感
作者戴尔·卡耐基用十七章的内容来著述《人性的优点》,有关忧虑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如何对付忧虑”、“分析忧虑的方法”、“改掉忧虑的习惯”、“保持充沛的活力”。如此清晰的框架,让读者一目了然,以这样的形式来阐述“忧虑”更有说服力。那么,我们来学习书本的精华吧!
第一部如何对付忧虑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着手身边清楚的事”,记住这句经典话,因为它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作者应用许多名人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由此看来这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作者所言,“生活里几乎很难再有烦恼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者告诉了我们对付忧虑的办法,用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式,做下面三件事:
一、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二、如果你不能改变,就做好准备迎接它。
三、镇定地想方设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作者引用《神经性胃病》和《除忧去病》来说明忧虑与身体疾病的密切关系,用科学研究阐述忧虑对人体健康的害处。
第二部分析忧虑的方法
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步骤,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作者强调:“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就能消除我百分之九十的忧虑。”
一、我担忧的是什么?
二、我决定怎么做?
三、我什么时候开始做?
按照下面的方式去做,减少工作上的压力。
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三、这些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
第三部 改掉忧虑的习惯
科学家巴斯特曾说:“在图书馆和实验室能找到平静。”人们都埋头工作,不会为自己担忧,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来享受奢侈。
因此要“让自己不停地忙着”,改掉你忧虑的习惯。
人生苦短,却浪费许多时间去发愁一些小事。
我们不能让忧虑毁了自己,须明白“生命短暂,应丢开和忘掉小事带来的烦恼。”
看着以前的纪录,根据概率问自己,担心的事发生的机会究竟有多大?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无须过多地烦忧,应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以生活为代价,付给忧虑过多,我们就是傻子。
我们想拿钱买东西或为生活付出代价,要先用下面三个问题问问自己:
一、担心的问题与自己有何关联?
二、在令人忧虑的事情上,我应设置“到此为止”的最低限度。
三、我该付出多大的代价,是否超出它的价值?
当你在为往事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锯木屑。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着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创伤。”
第四部 保持充沛的活力
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它能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于他能随时入睡的习惯。照你心脏工作的方法去做:在疲劳之前先休息。这样就能使你每天的清醒时间多一小时。要衡量一天工作的质、量,不是看你有多疲倦,而是看你多不疲倦。下面是帮你学会怎样放松的建议:
一、请看关于这方面的好书——《消除神经紧张》、《为什么会疲倦?》。
二、随时放松你自己。
三、工作时采取舒服的姿势。
四、养成放松的好习惯。
五、问自己:“我到底有多不疲倦?”
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就等于给你的心病打了一针强心剂。
一、准备可以鼓舞你的诗或名人的格言。
二、不要为别人的缺点太操心。
三、要对你的邻居感兴趣。
四、今晚上床之前,先安排好明天工作的程序。
五、避免紧张和疲劳的唯一途径,就是放松。
(1)把桌子清理好,只留下跟手头问题有关系的文件。
(2)按照重要性的次序处理事件。
(3)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
(4)学会组织、授权和监督。
产生疲劳的另一大原因是烦闷。减少了疲劳和忧虑之后,好好地享受自己的闲暇时间。要想安稳的睡一觉就要有安全感。
所以,不为失眠而忧虑的四条规则:
一、如果你睡不着就起来工作或看书,到你打瞌睡为止。
二、从来没有人因缺乏睡眠而死,为失眠忧虑对你的损害,会比失眠更厉害。
三、让你全身放松,看一看《消除精经紧张》那本书。
四、多运动,让你因体力疲惫而无法保持清醒。
第二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读 《 人 性 的 弱 点 》 有 感杨晓燕人资1班200917553409
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并不是强调读万卷书好还是行万里路更好,而是说人要在书本里长知识,在行路中长见识。读书与行路齐头并进,方能获得更多的学识与见识。人们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在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学会做选择。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与伴侣,选择哪条路径来完成目标等等。人们读书是为了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那么,首先应当学会如何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我选择的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耐人寻味的书,它从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将人性中所存在的缺陷。实用型很强却使人不会感到丝毫乏味。
如果希望戴上船长的帽子,驾驭着一艘事业的航船,人格和说话的能力要比勤读拉丁文动词和接受哈佛大学的文凭更为重要。这是卡耐基对于人生的一个短小而精悍的总结,我们也可以从中知道在人生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之中,交际能力和完善的人格的重要性。为了使我们的人生幻化的更加精彩,使得我们及时到达人生的顶峰,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人格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人格和交际能力是人们的软件和硬件的象征。人格是内涵,交际
能力是外观。完美的人格需要完美的交际能力来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善的人格而空有一副好“嗓音”,那么其在为人处事中可以处在短暂的阳光地带,但是得不到长久,因为其没有强大的后盾做支撑——内涵。倘若一个人具有完善的人格,而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那么他不能够很好的推销自己,在人生路上将会错过很多良机,因此对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选择了卡耐基的这本《人生的弱点》作为自我的警钟。同时,我也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或多或少的得到些东西。
读这本书会有很多好处,我在此列举几个。
1、使你脱离心理的旧辙,给你新思想,新眼光,新志向。
2、使你交友迅速而且容易。
3、使你更受欢迎。
4、帮助你得人同意于你。
5、增加你的势力,你的声望,你的成事的能力。
6、使你得到新主容,新主顾。
7、增加你赚钱的能力。
8、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推销员,一个更好的高级职员。
9、帮助你处理报怨,避免辩论,使你保持与人接触顺利愉快。
10、 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讲员,一个更有趣的谈话者。
11、 使心理学的原则容易在你的日常接触上应用。
12、 帮助你在你交往的人中激起热忱。
一个人有演讲口才的能力,是他成名、成功的快捷方式,能使人注意而鹤立鸡群。说话受人欢迎的人,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功绩、效果,那是出乎于他真正所有的才学之外的。
现在成人教育运动遍及全国,在这项运动中,拥有最可观力量的,就是本书作者戴尔.卡耐基。他曾经听过,或是批评过比任何人多的
演讲。据最近画「你相不相信」漫画家力波黎的一幅漫画上指出,卡耐基曾批评过十五万次的演讲。如果这个数目,还没有给人留下一个印象,现在把这数目字作另外一个解释,那就是从哥伦布发现美洲算到今天,几乎每天有一次演讲。再作一个比喻,如果所有在卡耐基眼前说过话的人,每人祇有三分钟的时间,一个接一个在他面前出现,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而且日夜不停的去听,才能把他们的话听完。
卡耐基自己的事业,充满了尖锐,和相对的情形,那是一个惊人的例子,且证明了一个人在充满了创造的意识,和炽烈的热忱时,能成就些什么事!
培善自信的方法,那就是做你所怕做的事,去获得一次成功经验的记录。所以卡耐基每天在上课时,强迫每一个听讲的学生说话。台下的听众都具有同情心,因为他们都是同病相怜,有同样的情形。由于不断的训练,使他们开展了他们的勇气、自信,和热心,且自然地移转到他们私人的谈话中。
卡耐基可以告诉你,这些年来他维持生活的,不是靠教授演讲术的收人,那也是偶然而已。据他表示,他主要的工作是帮助人们,如何克服他们的恐惧,而开展他们的勇气。
第三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人性的弱点》读书报告
戴尔·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卡耐基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著作,是20世纪最畅销的成功励志经典。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沟通的艺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辉》。这些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奇迹”。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
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和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人性的弱点》这部作品是从一篇简短的演讲稿,经过15年的实验和研究,不断扩充而成为这样一部身受成年人喜欢的的书,它告诉我们如何了解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人喜欢你,如何使自己获得成功等等。
卡耐基认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宽容,尤其是当面对对方的过失时,要存有一颗包容的心。正如卡耐基所说的:“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人无论做错什么事,而且不论他的错误有多么严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自责,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不会简单地批评对方,而是要试着去了解对方,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人都不会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批评人,会给人带来不舒服。所以小心地处理所谓的“批评”,这就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之一。 卡耐基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 卡耐基也说:征服畏惧
以及培养仪态、勇气和自信是教师的责任,帮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最确实、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让他在一组人面前大胆讲话。所以,我们要不断反复研读《人性的弱点》,它必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从而战胜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成功。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整本书的根本在于通过各个成功的实例结合作者的经历,鼓励读者,培养勇气和自信。就我自己而言,书看完后收益不少,而自信心的增加则是我最大的收获。
第四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寒假辅导员让我们精读一本好书,本来只是为了完成作业,随便拿本书看看,但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喜欢《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了,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给我很大的感触和启发。
这本书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待人的基本技巧”。没有人喜欢批评,所以不要批评、抱怨和责怪他人。忘掉别人对你的恭维和谄媚,对他人给予真实、诚恳的赞赏。要使自己左右逢源,得引起别人的渴望。第二部分“使人喜欢你的六种方法”。要使别人喜欢你,必须遵守的几条规则是:真诚地对别人发生兴趣;保持怡人的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谈他们自己;就别人的兴趣谈论;真诚的让对方感觉到他的重要。第三部分“使人同意你的十二种方法”。在辩论中避免与人发生争辩;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指摘对方是错的;如果你错了,要迅速肯定的承认;以友善的方法开始;让别人快速的回答“是”;多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让对方认为是出于他自身的意愿;要真诚的以他人的观点看问题;同情对方的意念和欲望;激发更高尚的动机;使你的意念戏剧化;提出一个挑战。第四部分“使人同意你的九种方法”。用称赞和真诚的欣赏开始;间接的指出人们的错误;在批评别人之前先指出自己的错误;发问时别用直接的命令;顾全对方的面子;称赞最细微的进步,而且称赞每一个进步;给人一个美名让他去保全;用鼓励使你要改正的错误很容易做到,使你要对方做的事很容易做得到;使人们乐意去做你所建议的事。第五部分“创造奇迹的信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人欣赏被人重视,甚至会不顾一切地去达到这个目的。可是,没有人会接受不诚恳的、虚伪的奉承。第六部分“使你的家庭和睦的七种方法”。切莫喋喋不休;别尝试改造你的伴侣;不要批评;给予真诚的欣赏;随时注意琐碎细微的地方;要有礼貌;阅读一本有关婚姻中性生活方面的好书。
戴尔*卡耐基在书中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总结出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许多法宝。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第二大原则:真诚的赞赏别人。
是的,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你可以用枪威逼他人,要他乖乖交出手表;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直到你不在跟前;也可用体罚或恐吓的办法使小孩服从于你。但是,这些粗劣的办法只能带来一种极为不良的后果。而真正要他人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么,一个人到底想要什么呢?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林肯曾在写信时提到,“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他不用“希望”、“需要”,或是“盼望”等字眼,而用的是“渴望”这个词。
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嗜着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便可以将他人掌握在手中。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感觉,也是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分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投他人。有时,儿女从学校带回一份好成绩单,我们忘了称赞他们;当孩子们第一次烤了一个蛋糕或做了一个鸟笼,我们也忘了鼓励他们。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
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正确可行,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想要别人怎样对你,先得看你如何对别人。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赞美对方时,能激起他人的好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但是这种恭维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一味的奉承对方,否则适得其反。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人性的弱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生活中那些令我们困惑的角落,给我们以指引,起开启幸福的大门
第五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美国 “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 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1]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讲做人要平和、真诚,沟通的成功在于尽量避免争辩,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争辩中取得了胜利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这本书适合长时间的品味,以至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卓越的品格。没有什么励志书是可以让你一下子就有脱胎换骨的改变的,最好的是多读好书,多实践,并最终形成优秀的行事习惯吧!
戴尔·卡耐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卡耐基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著作,是20世纪最畅销的成功励志经典。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沟通的艺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辉》。这些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
戴尔·卡耐基出生于1888年11月24日,逝世于1955年11月1日,享年67岁。他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夫人,是法国的一位女伯爵, 1921年与他结婚,十年后离异。他的第二任夫人姚乐丝.卡耐基于1944年和他结婚,是他的门徒和事业的继承人,并给他生一女孩,取名丹娜。
第一篇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第二篇平安快乐的要诀
第三篇如何使人喜欢你
笫四篇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
第五篇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第六篇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
第七篇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
第八篇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 第九篇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
第十篇防止疲劳,永葆活力 这本书对你有十二种功用
1使你脱离心理的旧辙,给你新思想,新眼光,新志向。
2使你交友迅速而且容易。
3使你更受欢迎。
4帮助你得人同意于你。
5增加你的势力,你的声望,你的成事的能力。
6使你得到新主容,新主顾。
7增加你赚钱的能力。
8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推销员,一个更好的高级职员。
9帮助你处理抱怨,避免辩论,使你保持与人接触顺利愉快。
10 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讲员,一个更有趣的谈话者。
11 使心理学的原则容易在你的日常接触上应用。 12 帮助你在你交往的人中激起热忱。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又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再次读《人性的弱点》,让我领悟到: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的他人身上的弱点,就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了解了自身的弱点,可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在国企上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是啊!
卡耐基说:“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也许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而且经常用到,只是我们将其作了少的改动而已,改动之后就变成了,“他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看似细微的差别,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你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另外的手指正指着你自己!卡耐基一语道破人了这一劣根性。我们总是喜欢高高在上,谈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为什么就不能对照他们,审视一下自己呢?别人做的不好时,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无暇呢?当你认识到自己也会犯错误的时候,你又会上升到一个高度,总结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究竟病源是因为人们之间缺少理解和宽容。我永远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II》大结局时,紫微为皇后求情时的一句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饶恕”,当我们每天挤公交车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时,当我们每天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到你时,你是怎样的态度呢?怨气十足破口大骂还是饶恕别人善待自己?我们考虑事情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于是,别人所做的一切与己相异时都是错的,同时对于别人来说,岂不亦然!可是如果双方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的话,结果定会截然不同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宽恕别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我们只有学会真诚地关心身边的朋友,才能赢得朋友们最大的信任。
再次读这本书,它给了我启发,使我准备好了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首先,我要改变我自己,要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我相信,快乐源于心。有一则古老的格言,希望与大家共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东西。”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的,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反复研读《人性的弱点》,它必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现在,我把这本读物推荐给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你,希望看了它以后有所感悟,有所改变。我们不必把它视为足以供奉的经典,它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是一本放在床头,反思自己,修正路线的一面镜子。
自1973年问世以来,本书销量1500万册,被译成各种语言文字,成为西方最持久的畅销书之一,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榜首。此书之所以永不过时,就在于卡耐基先生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为根除人性的弱点所开出的有效处方。正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只要你不断反复研读,它必将助你获取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需知,我们都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主人,绝不能让自己内心充满了自卑与挫折感。学习拥有“乐观、易于与人交往的观念”,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前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际中与人打交道,发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那些潜伏未用的资才,我们就可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享受到快乐的人生。说说感触较深的两方面:
一是在第一篇《待人的基本技巧》提到的一个原则: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即使是不对等的关系,甚至是自己爱的孩子。
各种实验和生活事实证明: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忿,常常使人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批评是没有用的,因它使人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了一个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会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当然,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的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仁慈。但若要宽恕,和了解,那就需要在于人格、克己上下功夫了。
二是要获得平安快乐的一个原则: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不良习惯也是后天慢慢养成的。当然,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他们可能无碍大事,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和严重危害;而有些则是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大敌。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努力改正,并坚决摈弃,否则,这些恶习会影响我们终生。下面就是一些应该改掉的不良的工作习惯:
(一)办公桌上乱七八糟。“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这说出了秩序的重要性。可以说,秩序、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口不乱放东西;口把整理好的东西编上号,贴上标签,做好登记;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勤于记录。处理文件的应注意:第一,迅速回复。第二,迅速归档,以免文件弄乱或弄丢。第三,及时销毁。没用的文件要及时处理掉,以免继续浪费空间和时间。正如美国前最高法院院长查理·伊文凡说:“人不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却会因放荡和忧烦而去。”
(二)做事不分轻重缓急。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而一个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工作中分清主次、先后,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成事情。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事。但我知道,分清主次,按部就班做事,总要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三)将问题搁置一旁,而不是马上解决或做出决定。大多数的人曾经在生活中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我明天再做它,我还有时间,或者是明天以后的某个时间。不管事情大还是小,都要用内在意志去激发自己完成。但我们大多数都在性格里缺乏这种意志,所以才导致我们离目标和计划越来越远。不要沮丧,还是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去克服拖拉、最终让我们完成我们的该做任务的。比如,从点滴或部分做起,变“被动做”为“想要做”,限定时间,积极想办法,排除干扰,告诉自己未必尽善尽美等。
(四)不会组织、授权与督导。工作来了,首先考虑的是看有没有适合的人来做,有就果断授权。而善于组织、合理授权就是复制自己,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时间的杠杆,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入失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