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专业翻译(通用6篇)
篇1:金融工程专业翻译
(出口国)仓库交货(수출국)창고화물인도가격
(出口国)工厂交货(수출국)공장화물인도가격
(汇价汇率)환율
(贴现贴水)할인
(消费者购物)短期信贷소비자물품구매를위한단기신용대출
保兑信用证확인신용장 保兑银行확인은행
保险单(保险执据,保险单据)보험증거,보험증권
保险单的修改보험증서의정정 保险单据보험서류 保险公司보험회사 保险合同보험계약 保险经纪人보험중개인 保险批单보험계약서 保险凭证보험증명서 保险期보험기간 保险索赔보험청구 保险条款보험조항 保险推销员보험판매원
保险金额未定保单(不定値保单)보험금이확정되지않은보험증서
背对背从属)信用证종속보조)신용장 本金원금
草果货値的保险화물의가격을초과하는보험
偿付信用证지불신용장 超损失分保초과보험
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价(到岸价)운임•보험료포함가격
成立信托신탁거래성립 承兑银行인수은행
迟付即期信用证지불연기일람불신용장 储蓄存款저축예금
船交货선변화물인도가격
存款人与银行的往来帐저축인과은행의거래계좌
存款利率저축이율
存折통장 打타스
带电汇条款信用证전신에의한지불조항
이있는신용장
贷款最高限额대출최고한도액 贷款利息대출이자
担保品담보물
到岸价加汮金운임•보험료•수수료포함가격
到期的年金만기도래연금
抵押贷款저당대출 电汇전신환
电脑控制的结帐系统지로 定期存款정기예금
定期存款单정기예금증서 冻结信贷신용대출정지
对货物(合同,顶单等)的保险화물(계약,주문서)보험
法定汇率법정환율 法定利息법정이자
飞机,船舶保险항공기,선박보험 非居民帐户비거주자계좌
分期付款信贷할부지급신용대출 分期信贷公司할부금융회사 浮动유동
浮动汇率부동환율
付款银行지불은행 复样사본
概保单(总括保险单)총괄보험증서 固定汇率고정환율
雇用债务保险고용보험 海运保险单해운보험증서 航空保险항공보험
红条款信用证붉은조항신용장 汇兑清算表외화교환표 汇兑银行환전은행 汇款송금
活期储蓄存款당좌예금
火车边交货기차변화물인도가격 火灾保险(火险)화재보험 即期信用证일람불신용장 交货单화물인도지시서 接收储蓄저축을받다 结汇외환결제
借贷来的资金차입한자금
进出口银行수출입은행
进口货物豫约保险公司수입화물보험회
사
居民帐户거주자계좌 开盘汇率시작환율
开帐户계좌를개설하다 开证신용장개설 开证银行발행은행
开支票帐户당좌계좌개설 可偿还贷款상환가능대출
可撤销外单信用证취소가능화물신용장 可分割信用证분할가능신용장 可转让的保单양도가능보험증서 可转让信用证양도가능신용장 空白支票백지수표
款项转户신용대출계좌이체 离岸价본선인도가격 旅行支票여행자수표 名义汇率명목환율
目的港)码头交货목적지)부두화물인도가격
年金受惠人연금수혜자
赔保险金的最高限额보험배상최고한도액
票据交换所어음교환소 汽车保险자동차보험 窃盗保险도난보험 淸算帐户결제계좌 取款单인출지시서 全损险전손보험 让与书양도증서
人寿保险(人险)생명보험 商业保险(实业保险)상업보험 商业贷款상업대출 审证신용장심사 升水프레미엄 失业保险실업보험 收紧信贷신용대출축소 收盘汇率마감환율
受托人(单位)수탁자(기업)双重(重复)保险이중보험
水险(海运货物保险)해운화물보험 随意保险임의보험 套汇외화송금
套汇汇率외화송금환율 提取存款저축인출
涕泫经纪人할인중개인 贴现银行할인은행 贴现行市할인시장
投保人보험계약자
外单电汇선적서류에근거한전신환 外单信用证화물신용장
外单押汇화물인도증에의한화환어음 外汇储备외환준비고
外汇期货交易외환선물거래 外汇收支외환수지 外汇折算率외화환산율
往来银行환거래은행 委托付款书지불위탁증서 委托购买证구매위탁증서 无息贷款무이자대출
无息或低息贷款이자가없거나낮은이자로제공되는대출
无限制转让信用证무제한양도가능신용장
物产保险(产险)재산보험 现行汇率현행환율
限额以下不赔保险한도액이하배상하지않는보험
小额活期存款소액당좌예금 信贷市场신용대출시장 信托抵押신탁저당 信托文件신탁서류 信托帐户신탁계정 信用卡신용카드 信用证신용장
信用证有效期신용장유효기간 循环信用证회전신용장 养老保险양로보험 一般保险일반보험
一夜卽还)贷款1일즉시상환대출 议付信用证네고가능신용장 议付银行네고은행 意外事故保险사고보험 因公伤亡保险재해보상보험 银行分行은행지점
银行借贷余额은행여•수신잔액 银行买价매입환율 银行卖价매도환율 银行贴现은행할인
银行信用保证书保函)보증서 银行支行출장소 应付利息지급이자
应召即还的短期贷款즉시상환에응하여야하는단기대출
邮包运输保险우편화물운송보험 邮政汇款우체국송금 渔业保险어업보험
逾期未偿债款만기도래채무연체대출 预支信用证선지급신용장 远期信用证기한부신용장 再保险재보험 再贴现재할인 帐目编号계좌번호 正本원본
政府帐户정부계좌 支票簿수표책
指定议付信用证제한신용장 中间汇率중간환율 中心汇率중심환율
转让手续费양도수수료
装运港)船边交货선측인도가격 租船合同선박임차계약 租船人선박임차인
綠条款信用证녹색조항신용장 不可抗力불가항력 不生利存款무부리예금 利息(息金)이자
篇2:金融工程专业翻译
李欣,许淀青
摘要
自从近期的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的汇率低估在全球政策辩论中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我们使用一个非竞争性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一个比较静态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模拟真实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1O%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比一般认为的更加的温和,输出的非加工行业在中国的负面影响比对加工工业的负面影响更显著。中美贸易不平衡情况将会继续恶化,中国非加工贸易盈余将会下降,加工贸易将增加,联合影响会减小。对美国来说,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会向不同的亚洲国家转移而非回传到市场上。仿真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会使得中国和美国劳动市场受到限制。
关键词:比较一般均衡模型,汇率,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
一、介绍
在过去三十年,中美经济贸易已经大幅扩大.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从1980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09亿美元(莫里森,2010)。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大概12%美国外贸是与中国进行的(莫里森,2010年)。然而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已使中美经济关系紧张。许多分析人士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尽力帮助其下降的出口行业,设置新的贸易障碍,实行工业补贴或贬值他们的货币,可能会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e.g.ScoR,2010)。许多美国政策制定者已经催促中国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以及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国内的消费.中心观点是人们相信中国应该使人民币升值,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这有可能会增加进口。
有有两种关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以及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汇率升值不会解决扩大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例如,张A1等(2006)使用比较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分析中国实际汇率升值对于中美贸易均衡和两国的不同产业的影响。他们的结果表明,农业和制造业部门中,中国的产量将增加,中国的汇率升值未必能解决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的问题。公平的使用多国模型来估算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估算的对于美国产出和就业的影响是温和的。Evener和弗朗索瓦(2010)比较了三个一般方法来估计我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相对于美元对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这些方法表明温和的人民币将会加剧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竞争,但是会削弱美国整个的竞争力。把进口中间收入划入账户之后,钉住美元的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美国人的失业。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另一个反对观点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美国的劳动力市场。Bergsten(2010)认为如果基于贸易权重平均基础人民币币值大约被低估25%,相对于美元低估40%。他指出这种竞争性的人民币币值低估是一种华丽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并且亚洲的邻国继续保持同等幅度的货币贬值是为了避免他们失去对于中国的竞争地位(Bergsten,2010)。Krugman(2010)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的重商主义可能会使得美国的失业数量达到140万。Gagnon’s(2010)研究指出人民币每升值10%就会减少美国67万个就业岗位。Scott(2010)指出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导致美国高失业的原因。他估算出美国的制造产业从2001年1月到2009年9月份失去了53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内积累了巨大的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在2007年,非石油赤字份额的损失负责或排量超过5万个就业岗位。
以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中美双边贸易和劳动力市场的联动,这回扩大人民币升值对双方经济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深入加强,人民币升值会通过其他国家的间接联动来影响中美贸易和劳动力市场。本论文介绍了人民币升值在三个方面的文献。首先,我们建立一个非竞争性的投入产出表,这个模型在CGI模式上区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对于低成本的中间投入品进口,人民币升值对于加工贸易出口影响比较小。第二,我们的研究集中于内容增值,而不是出口的总价值。人民币升值以贸易上国内外内容的程度为基础。如果国内的内容是下降的(例如出口价值主要反映进口收入价值),那么汇率升值将会对出口产生较小的影响。这是因为较高的出口外币价格会由于较低的国内进口收入货币价格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的内容因行业而异,升值预计人民币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第三,第三,我们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跨国数据库,包含了4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1个产业。论文的其他的部分是以下的方式组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中美贸易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描述了比较静态一般均衡模式以及论文中使用的数据。在第四节讨论的主要结果及分析。最后,第五部分总结论文。
二.中美贸易基本状况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2008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价值71.5亿美元,同比增长9.5%。2007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08年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占美国出口总额5%,2008年美国前五大出口到中国的是费碎料,废钢,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油籽和谷物,飞机和零部件,树脂,合成橡胶和纤维。
2008年中国是美国进口的最大来源国,进口额是338亿美元,是美国进口总额的16.1%。美国从中国进口同比增长5.1%(Morrison,2010)。中国最为美国的进口源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中国从1990年的第八大进口国,在2000年成为第四名,2004年至2006年是第二名,并且于2007年至2008年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美国在2008年从中国进口的前三名商品是通信设备服装,音频和视频设备(Morrison,2010)。在过去的20年中美贸易大幅度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见图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1)。
图1表明1990年到2008年中美贸易的大幅度上涨。过去20年中,美国从中国进口速度快于美国向中国出口。自2000年以来中美贸易赤字激增,明显大于任何其他的贸易伙伴和一些贸易组织。例如,在2009年,贸易赤字几乎等同于美国和石油组织的国家的贸易赤字。
图1.美国1990-2008年向中国的出口和进口
来源:OECD(2009)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27个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EU27),而且其贸易赤字是日本的三倍多(Morrison,2010)。
McKinnon和 Schnabl(2009)认为如果中国的净储蓄下降和逆发生在美国,只能在长期。但是,从短期来看,主要体现在贸易结构不平衡,尤其是在双边贸易中的高科技产品。1.中美双边贸易结构
20实际80年代到90年代这两个经济体的贸易格局决定了商品的基本因素,这可以用比较优势的概念来解释。中国拥有丰富的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比如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美国却向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飞机和电气机械。但是2000年之后,美国从中国进口更先进的产品的比例增加,比如电脑(见图3a)。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先进产品总价值91.4亿美元,2003年是29.3亿美元,上涨了212%。另外,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先进产品进口同类产品的27.5%,2003年是14.1%,年增长率大约是2.7%,意味着美国从中国先进产品的依赖程度在上升。2008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是18.7亿美元,占据美国向中国总出口的26.2%,以及美国先进技术出口的6.8%(Morrison,2010)。
中美贸易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贸易结构上,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双边贸易上。图2和图3比较了世界-美国和中美贸易在1990年-2008年不同的商品组合。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图2和图3首先表明世界-美国贸易的变化率在过去的20年基本趋势相同,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技术含量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第二,美国从别国进口产品的增长率远远低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增长率。相反,美国出口到别国的产品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向中国的出口。第三,200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高鑫技术产品比例下降。2001年之前,美国占据中国高新技术进口的18.3%,但是如今它只提供7%的中国高科技进口。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2009)指出美国出口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必须做更多,以增加出口,这是增加美国就业的关键所在。
图2.1990年到2008年不同类型商品的世界和美国的贸易关系(a):高科技制造商,(b)中等和高科技制造商,(c)中等和低技术制造商,(d)低技术制造商。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OECD(2009)附注:高科技制造包括药品,办公和计算机械,无线电,电视和通信设备,医疗,精密和光学仪器,飞机和宇宙飞船。中等和高科技制造商包括化工,机械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汽车,铁路设备及运输设备。中低技术的制造商,包括基本金属,焦炭,精炼石油产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业。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商包括纺织品,纸制品,木制品,食品,饮料和烟草。
2.汇率与中美贸易盈余之间的关系
上一节已经讨论过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向美国出口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先进技术产品。中美贸易的不均衡不仅仅被解释是由于比较优势,而且还有结构性问题,这是通过汇率调整难以改善的。
1994年1月到2005年7月,中国盯住美元人民币约8.28元/美元。2005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移动到一个基于一篮子主要外币的“管理浮动”。为了维持和美元以及其他货币之间的目标汇率,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动做了限制和控制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美元。从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1%并且中国在2008年7月,自从世界经济和金融系统开始恶化,非正常地把人民币兑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美元钉住为RMB6.8275。2010年7月20日,中央银行宣布实行2005年到2008年的以一篮子货币为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而不是单一钉住美元(McKinnon和Schnabl,2009)。
图4表明自从2005年7月升值以来,美国贸易赤字从2005年的202亿美元上涨到2008年的268亿美元(Morrison,2010)。根据中国国家数据局显示,中国的贸易盈余从2005年的114.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08.7亿美元。即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了,中国的贸易盈余还是将会显著地持续增多。因为中国的贸易盈余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使出口价格升高,也会显著降低中间进口输入的价格。通过人民币升值,加工制造的总体成本会降低并且出口和贸易盈余会扩大。
图3.1990-2008年不同类型商品的中美双边贸易:(a)高技术制造商,(b)中高技术制造商,(c)中低技术制造商,(d)低技术制造商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OECD(2009)
图4.2004年11月到2010年2月的中美贸易盈余
来源:NBS(2010)
经验主义的分析并不能反映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往来账户盈余减少之间的强烈关系。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国的世界,中美贸易和别国的均衡可以通过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相互抵消的方式进行转移。人民币升值并非贸易的决定性因素:消费和生产同样可以影响贸易均衡。
为了评测人民币币值重估对中国和美国贸易、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我们使用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计量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三、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和数据说明
图2(a)和图3(a)表明美国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已经深刻影响了中美贸易并且严重抑制了美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即使人民币升值,其对于中国贸易不均衡的影响也会非常有限。下面一部分,我们使用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模仿人民币升值10%,提供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经验性的数据。
1.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
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使用41个产业和47个地区的数据来估算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基于标准假定:规模效益不变,完全竞争和价格接受行为,适用于商品和主要因素的的市场结算条件,以及零利润条件保持(意味着价格等同于边际成本)。更特殊的,每个地区的代表性的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服从于预算约束,每个地区的代表性的生产者最小化其成本服从于产品功能。国际资本流动受制于相关的资本回报率(Tsigas 和Wang,2010)。
货币升值的影响基于国内外贸易成分的程度。如果国内成分低,那么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小,这是因为较高的外币出口价格会被较低的进口的国内货币价格抵消。由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出口产品用外币表示会更贵,而外币升值或者进口产品的价格用人民币表示会变得更低。结果,出口的国内增值体现越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越小。假设大量比例的中国出口的较低水平国内增值,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加工出口及就业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总之,人民币升值的分析必须考虑中国加工贸易程度。不同于其他的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严格模拟了加工贸易。
该论文使用的模型框架主要着眼于汇率。汇率变化的最终影响基于汇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比如关税变化或者国内通胀)和正常汇率变化持续改变根本的真实汇率的程度(McKibbin和Sachs,1991)。该模型介绍了冲击那么相对于其他货币的10%的人民币升值被诱导出来。考虑2008-2010中国和美国劳动力市市场状况,我们在该模型中更加深入介绍了劳动力供给对两国经济的功能。我假设中国的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供给弹性分别是1.0和2.0,美国的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供给弹性分别是0.1和0.2。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多国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中会生成一个冲击并且测量该冲击对不同变量的影响。在该论文中,我们包含一个真实汇率冲击,该冲击在最初货币变量固定的情况下对名义汇率产生较小的影响。2.数据描述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我们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包括4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1个产业,包含来自于版本7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中的中国和莫斯科的加工信息(Wang et al,2010)。我们把莫斯科的加工贸易考虑进该模型不仅仅因为莫斯科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源,而且也因为中国是莫斯科的第七大产品提供者,并且中国和莫斯科的双边贸易关系间接地影响到中美贸易均衡。基于联合国广泛的经济类别方法和6位协调系统代码的详细的贸易统计资料,我们把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的双边贸易流量分为中间和最终使用。我们同样分离了Koopman et al(2008)创建的中国-莫斯科扩大的投入产出表中的加工出口数据。中国-莫斯科的投入产出表综合使用了第7版本的GTAP数据,使用一个二次规划数据模型来最小化新旧版GTAP数据之间的差别。
四、仿真结果和实证分析
我们使用更新的CGE模型来评估人民币升值对所有宏观和行业变量的影响。原来的框架基于GTAP模型。在我们的模拟当中,我们区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生产国即中国和莫斯科的加工和非加工贸易,包含中国和美国熟练的和非熟练的劳动力弹性。
我们的模拟基于人民币兑美元的10%的升值,该结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表1和表2说明了人民币升值对宏观变量的影响。以下是我的主要发现:首先,高收入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12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投资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减少。第二,中国的事业产业成本的提高会使得资本回报率下降,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较小。第三,中国的消费大约下降1%,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影响较小。该模拟是消费对进口及出口需求作用的结果。第四,人民币升值会降低GDP增长率:人民币一次性升值10%的最严重后果是GDP会下降1.24%。
从表2可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消费产生消极影响。由于中国国内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投资和资本回报都会减少。表3提供了进口需求的变化和国内不同企业的产品数据。
消费基于两种因素:拥有的货币量以及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外面的模拟中,收入减少速度快于价格,这将会导致国内私人消费特别是进口消费的减少。该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进口商品需求的消极影响比对国内商品需求的消极影响更大。2.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全球化不仅加快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也加深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人民币汇率也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往来账户。
表4表明一些经济区域的贸易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变化率,比如美国、中国大陆、欧盟12国、印第安、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这些贸易条件被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定义为进出口相对价格。
表1.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10%升值)
来源:模拟结果
附注:消费(消费数量百分比变化);投资(资本货物产出百分比变化);资本回报率(百分比变化);GDP(百分比变化)。欧盟12国包括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欧盟15国包括比利时,丹麦,德国,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澳大利亚,葡萄牙,芬兰,瑞典和英国。“—”表示对于中国和莫斯科加工产业没有集中消费数据。
该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美国和中国的加工产业进口商品相对于出口商品的规模要更大。中国加工和非加工贸易的净效益是3222.6m(见表4)。该图表可以用来解释中国货币的规模效应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价格影响这个事实。结果,美国的净贸易均衡恶化而中国继续保持贸易盈余。
表2.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0%升值)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模拟结果 附注:“China as a whole”是对价格产业和非加工产业的以不同权重计算的结果。总体产出中加工账户权重是96%而非加工账户是4%。“—”表明没有加工产业的集中数据。
表3.中国进出口产品的消费
来源:模拟结果
表4.人民币升值10%的影响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模拟结果
人民币汇率调整10%,中国的贸易盈余将会上升一点(3222.6亿美元,见表4)并且其他国家的贸易账户也发生变化。图5表明模拟前后的贸易均衡结果,对美国的贸易赤字仅仅只有很小的影响。总之,人民币升值不利于解决国际贸易的不均衡。
美国的贸易赤字是由于其国内的产业结构所导致,而不是外币币值的原因。美国从制造产业为中心的经济转为服务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后经济开始衰退,并且其制造产品越来越依赖于国外市场。美国经济的衰退表明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进口产品,将会从别国进口产品,并且如果人民币升值贸易赤字会扩大。总之,人民币升值不利于解决美国贸易不均衡问题。
图5.人民币升值前后贸易均衡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模拟结果 附注:“Before”表示人民币升值之前的贸易均衡。“After”表示人民币升值之后的贸易均衡。
人民币币值的上涨将不利于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均衡。在美国劳动力价格非常高以至于难以仅仅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从模拟结果可知,人民币升值以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减少,美国消费者将会会花费更多的费用来购买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替代产品,不同的制造产品的供应将会被转移到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转移到美国。依据技术含量,我们把制造商分为三种类型来决定其生产和供应的变化。
首先,在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商的情况下,出口变得更为昂贵之后,一些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将会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图6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变得更加昂贵,一些技术含量低额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造将会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巴西、欧盟15国、印度尼西亚、印第安、泰国、中国台湾和越南。纺织品的制造将在中国内地转移,从非加工贸易转向加工贸易。
第二,对于中低技术的生产厂家,人民币升值之后,巴西、欧盟15国、日本、俄罗斯和南非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会增加。对于中国来说,中低技术的生产商将会转移到其他生产国(见图7)。这些产品将会从中国国内市场的非加工产业转移到加工产业。随着中国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业非加工贸易出口下降,这些产品在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将显着增加。
图7表明了模拟结果的传送方向的主要中低技术生产国家。
第三,对于中高技术的生产商来说,他们不同于低技术含量和中技术含量的生产贸易,这些产品在人民币升值之后会从中国的非加工贸易转向加工贸易,中国的加工和非加工贸易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会减少。
图6.人民币升值后主要低技术含量生产商转移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图7.人民币升值后主要中低技术含量生产商转移
图8.人民币升值后主要中高技术含量生产商转移
来源:模拟结果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我们发现汽车贸易均衡在美国会下降但是在欧盟15国和日本会上升,其他中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商像机械及设备包括电子产品主要会转移到欧盟15国、日本和美国。
3.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斯科特(2010)说明在2001年到2008年,仅与中国的增长的贸易赤字有关的失业和错放职位高达240万个,他指出这段时间的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大约给美国提供了353000个岗位,但是,从中国进口的增加使美国失去了2771000个就业岗位。总之,进出口的净效益是240万个就业岗位。
模拟结果中,美国熟练劳动力就业会提高0.12%,非熟练劳动力就业会提高0.06%,熟练的和非熟练的劳动力的工资会有小幅度的上升,大约是0.6%(见表5)。然而就业和工资的均衡水平是由其他很多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劳动力需求,比如劳动力供给,在CGE模型中工资弹性和劳动力供给弹性也具有宏观经济效果,模拟结果只是表明初步的就业,我们不能简单地就确定说美国的熟练劳动力就业率会提高0.12%以及费熟练劳动力就业率会提高0.06%(见表5)。从模拟可知,我们只能确定说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甚微。
表5.就业和劳动力报酬百分比变化
来源:模拟结果
五、总结
随着ATM行业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国内生产和进口之间的替代是一个单向的简单的关系。我们使用修正后的CGE模型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均衡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同样也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加工和非加工贸易产业的影响。
我们使用修正后的GTAP模型来模拟了中国实际汇率变化,测量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些结果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对于国际贸易市场而言,我们发现美国的贸易均衡状况将会继续恶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化,这是因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以及其他国家提供的基本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可能缺乏弹性,这表明如果他们不从中国进口产品,美国将会从别的国家用更高的价格进口基本商品,比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欧盟15国。由于美国继续依靠国外商品来满足国内消费,用别国的产品来替代中国的产品是有可能的,这进一步说明如果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不会得到改善,比如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高技术产品但是限制向中国出口产品。第二,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会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商会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制造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商品消费国,中国产出和出口的减少将会减少整个世界的产品供应,使得世界贸易商品的价格提高。
首先关于劳动力市场,在美国人民币升值将会在高技术产业上创造很少的就业岗位。由模拟结果得知,一些电子产品将会转回美国(见图8),这将会增加就业,但是这种影响是很有限的,不能解决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高失业率的状况问题。第二,人民币升值也会影响中国的就业市场,当中国的出口价格提高,附加值产品的格和劳动报酬将会减少,当工资率变化时,雇主会减少非熟练劳动者的数量因为替换成本较低,特别是在加工产业。人民币升值后,附加值产品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会扩大工人阶级的盈利差距,从而加剧贫富差距。
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解决中美贸易不均衡的根本性问题,而且也不能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巨额的往来账户盈余不仅和人民币币值有关而且与产业结构有关,为了避免资本泡沫,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并促进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Bergsten,C.Fred,2010,“Correcting the Chinese exchange rate:An action plan,” Speeches, Testimony Papers,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nline;cited 15 September 2010].Avai1ab1e from : http:// 1.
Li,Ben,2010,„„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choice of technologies:New evidence on skill-biased technology change from China,”Economics Letters,Vb1.108,No.2,PP.181~83.
McKibbin,Warwick J.an d JefreySachs,1991,Global Linkages:Macro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cKinnon,Ronald an d Gunther Schnabl,2009,„„The case for stabilizing China‟S exchange rate:Setting the stage for fiscal expansion,”China& World Economy,、b1.17,No.1,pp.1—23.
Morrison,Wayme M.,2010,“China-US trade issue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for Congress,No.7-5700[online,cited29July2010].Available from:http://opencrs.com/document/RL33536/.
NBS(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 of China),2009,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09,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in Chinese).
NBS(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 of China),2010,China Monthly Economic Indicators,b1.122,pp.69.
OECD,2009,STAN Databases for Structural Analysis【online;cited 4 October 2010].Available from:http://stats.oecd.or~index.aspx.
Scott,Robert E.,2010,“Unfair China trade costs local jobs,‟‟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Briefing Paper No.260[online;cited23 March 2010].Available from:http://www.epi.org /pubficafion entry/bp260/ Tsigas,Marinos E.an d zhi Wang,2010,„„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Resource No.3357[online;cited 1 October 2010].Available from:https://www.gtap.agecon.purdue.edu/ resources/res_display.asp? Record=3357.
Wang,Zhi,Marinos E.Tsigas,Jesse More,Xin Li and Daniel Xu,2010,“A time series database for global wade,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linkage Global Trade Analysis Pr0ject Resource No.3391【online;cited 15 April 2010].Available from:https://www.gtap.agecon.purdue.edu /resources/ms_ display.asp?RecordlD=3391. Zhang Jian,Hung-Gay Fung and Donald Kummer,2006,“Can RMB appreciation reduce the
2011年作者
中国和世界经济 2011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US trade deficit?”China& World Economy,、bl_14,No.1,pp.44_56.
2011年作者
篇3:金融工程专业翻译
通过参阅汽车工程领域有关的科技参考文献, 在很多国内的科技文献中, “汽车网络”这一专业词汇的英译易让人产生误解, 尤其是与西方国家学者进行交流时。按照胡思德 (Daniel ROUCHE) 著的《汽车车载网络》一书的解释, “汽车网络”是依据特定的通讯协议、介质等, 根据一定的顺序, 按照一定的结构, 把汽车中各种信息单元联接起来而形成的网络, 其实这个概念的实质是汽车内部的信息通讯网络。
一、已有“汽车网络”英译辨析
近几年, 随着汽车工程产业的快速发展, 汽车网络的研究正成为热点, 与此同时在这一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在检索这些论文时, 发现对“汽车网络”的英译形式较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译法:Automobile network, network in vehicle, in-vehicle network等。尽管对“汽车网络”的英译版本较多, 但其中的关键词是network。就network这个词, 英文词典里有如下解释:“net-like arrangement of wires”。进一步的解释是network代表的是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通过上面对network的解释可以看出, network这个词汇有着较丰富的含义: (1) 专业词汇network表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该系统内部的各个对象间相互关联; (2) 专业词汇network系统内部对象之间能够信息共享, 相互影响。根据上面的解释, 按照西方人的理解, 在“automobile network”的词组结构中, 网络的中心是automobile, 并且automobile之间相互关联, 按一定的约定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 大多数国内作者关于汽车工程领域科技论文里提到的“汽车网络”的英文翻译形式“automobile network”, 就应理解为“汽车网络”中的网络是由automobile构成的, 并且是automobile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作用, 而事实上, 这并不是我们国家所提出和应用的“汽车网络”概念, 这就给人们带来了理解上的错误。然而, 从国内的许多汽车工程领域相关参考文献上可以看到, 用automobile network这一词组来表示“汽车网络”的却很多, 尤其是在一些科技论文里, 例如在论文《Developing trends of automobile network and sensor》[1]一文中, 使用了automobile network。再如在论文《Study on the architecture in No C of So C with multi-CPU in automobile network》[2]一文中也使用了Automobile Network一词。
从翻译的角度讲, 在进行专业词汇的翻译时, 原则上虽然希望所用词汇尽量简短、精练, 但却一定不能因此产生歧义。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为避免理解上的混乱, 对汽车工程领域“汽车网络”给予了更详细的解释, 在科技活动中和对外交流中常用industrial automobile network来对应。就其“汽车网络”的内在意义来说, 应用西方国家所使用的industrial automobile networks比单独使用Automobile Network能更好地表达出这一专业词汇的真实内涵, 但使用industrial automobile networks词组来表达“汽车网络”的意义, 会在我国国内产生误译, 因为这个词组更多地是表达了汽车的总线标准以及内部网络结构, 与我国所提及的“汽车网络”这一专业词汇的含义还有较大不同。在经济领域, 专业词汇automobile network也用来表示汽车营销中的销售网络, 与前面提到的意义又有区别, 这就使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对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说明不同语言环境和语境, 词汇的意义是大不同的。因此, 一些论文中使用automobile network只单纯来体现我国对“汽车网络”解释是不够准确的。
对于另外两种译法network in vehicle和in-vehicle network的分析, 如果没有上下文更详细的说明和引导, 很难把它们与现在所研究的“汽车网络”一词的翻译一一对应起来, 从对词的准确理解来看, 如果一定要用这些词组来代表“汽车网络”难免太过于模糊, 翻译过来的词汇在所表达的意义上无法与原文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 从科技文献中出现的关于“汽车网络”的英译词组, 都存在望“词”生义的嫌疑, 即与我国所提出的“汽车网络”的真正内涵相差甚远, 也与西方国家提出的“汽车网络”概念不对应。
二、基于语境的专业词汇的翻译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目的原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3]。任何一项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 基于目的, 翻译的焦点可以从文本内转移到文本外, 不再局限于对文词句段等字面上得处理, 而应当服务于预期功能。翻译时根据要求,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 结合翻译的目的尽量创造出地道的外文对应词语。这种功能翻译理论对机械领域专业词汇的翻译具有良好地指导意义。我们在进行中英文翻译时应重点关注翻译的目的, 翻译的结果应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应充分考虑原文提供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基于此理念, 在汽车工程领域专业词汇的翻译中, 能够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实质上是词汇意义的另一种文化的解释, 是对单词词性的诠释。必须明白对于单词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词性, 而对于专业词汇其词性又是单一的, 属于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对于词汇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词汇本身的约定性、科学性和单义性等专业词汇的特性, 针对某一词汇在选择相对应的翻译词时, 必须考虑词汇所处的环境, 准确地、用科学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不仅要理解词语的字面意义, 还应看出词语的隐含意义, 避免将专业词汇机械地“对号入座”逐字硬译。
对于“汽车网络”一词的英译词汇, 从“汽车网络”所涉及的内容分析, 由于本质上是汽车构造内部系统的数据通讯网络, 基于意境和语境,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 对“汽车网络”的英译提出以下翻译形式:Automotive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utomotive DCN) 。这种翻译形式均体现了“汽车网络”的结构和功能, 避免了一对一的简单翻译形式, 能够给阅读者以正确的理解, 这种译法是对我国“汽车网络”这一专业词汇的较好解释。
三、结束语
翻译是科学地探究, 艺术加工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词语转换,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专业词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可以有多种形式, 但要保证其在内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通过对语境和意境的理解, 最大程度的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本文选取汽车工程领域中的名词专业词汇进行分析和翻译方法的探讨, 旨在以小见大, 为汽车工程领域翻译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续宏, 段翊冰, 李令举.汽车网络与传感器的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 2003, (2) :22-26.
[2]李哲英, 刘佳, 吕彩霞.汽车网络中多核SoC的NoC结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 2010, (1) :16-18
篇4:金融工程专业翻译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英语词汇 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术交流的频繁,科技英语的作用越来越变得重要。作为科技英语的分支,目前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的研究比较少,仅有的也只是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稍微有所涉及到。不仅如此,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分类和翻译也比较的笼统,甚至有些资料的译稿不尽人意,读者也难以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直接将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和方式直接套用,没有对电子信息工程英语的词汇进行比较系统的分类等。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1.1无人称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显著特点是句子中往往没有人称代词,它所描述和讨论的大多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发现或者科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尽管科技活动为人所为,人是施动者,但由于科技文献所报告的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结果或者自然规律与客观事物,而不是行为人,所以大多使用的是无人称的句子。一般是直接用事物或者相关代词作为主语。
1.2准确性和严谨性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是反映客观事物,以及人们对科技活动的态度也十分严肃,所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不掺和个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陈述也是客观准确的,语气比较正式,阐述理论的时候逻辑也很严谨,不像文学作品富含华丽的辞藻以及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不能让读者有多重想象空间和理解。
1.3专业性强
作为科技英语的分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介绍的是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性很强。而这些都是通过词汇、语句等来表现。而词汇又是语句的基本元素,因而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除了我们常见的一些词汇外,里面充满了专业词汇。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分类
2.1技术词汇
技术词汇所表达的意义相对比较狭窄,一般只在专业范围内使用,有特定的含义,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并且在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共识,因而专业性很强,并且很多词汇还比较复杂。技术词汇的显著特点是唯一性和准确性。
2.2次技术词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概念、新事物、新理论不断的涌现,并且不断的更新。人们慢慢的发现语言的发展已经跟不上认知的步伐:人的意识中或者现实中出些了某一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等,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匹配,因而产生了词汇空缺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是创造新的词汇,前面提到的技术词汇大部分因此而产生;二是通过赋予已经认知的词汇新的技术词义,也就是产生了我们所说的次技术词汇。词汇在专业当中使用的时候,会缩小其原本的含义,甚至发生含义的改变,并且这类词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或者意义的表达。
2.3普通词汇和功能词汇
普通词汇是指一般性的日常使用的词汇,没有特定的专业含义。他们的使用方法、意义表达与日常使用时一致的,对其意义的理解不会太大的偏差。功能词汇指的是包括介词、连词、冠词、副词等的词汇。他们一般都没有确切的实际意义,也有个别词汇因句子意义表达的完整性的需要也包含有特点的含义。
3次技术词汇的翻译策略
3.1意译
意译就是根据英语专业术语原文的技术含义使用意义等同的目的语词语来表达的一种翻译方法。意译力求做到名符其实,恰到好处,名与实越切越好。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这种译法译出的词汇技术形象清晰,科学概念明确,不易引起误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当中,有不少的次技术词汇是通过拼凑、派生、复合等方式构成的,这些词汇可以根据原词的实际意义翻译成对应的术语,这些的译文能使概念明确、通俗易懂、恰到好处,读者很容易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3.2音译
在一些特殊环境之下,词汇的翻译不能按照常用的直译、意译或其他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同时也为了译文能较好的被受者接受并广泛流传和认可,可以根据发音来进行音译,这些词汇一般用来表示特殊的事物、发明、原理或者计量单位。
3.3半形半意译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为了让读者或者专业人员比较容易的进行记录或者识别,不少的次技术词汇会用事物的形状来作为其翻译,这样的话让翻译也变得更加的形象,也能加深记忆。
3.4转译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中的次技术词汇本身就来源于普通词汇,是被赋予了特定专业含义的普通词汇,因而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作为常用词汇的含义进行引申或者转译。
4结语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中,要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力求将译文能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被不同的读者或受者较好的接收。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直都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新的事物也在不断的出现,此时也会出现不少的新的词汇,但是大部分仍会用、大量的普通词汇来表达新的事物,从而导致次技术词汇的范围不断扩大,词汇本身所赋予的含义也会不断的增加,对于这些词汇的翻译方法也会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琦,王铭义.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5:工程专业英语课文翻译
合同规定,影响现金流量,的承建商必须认识到,实现对某一特定项目的现金流量,将取决于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合同的约定。的时间收到的收入,这是尤其如此,因此,它是重要的合同文件进行仔细检查,以充分了解合约条款将影响现金流的项目。考虑几乎在每一个项目上的一些项目将被讨论。付款时间表:该类型的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表的一般性质。单价合同,投标本身的各种收费项目中列举。收费项目的列表给出了一个清晰的信息需要进行一个现金流analysis.Of的特别兴趣项目,具体包括收费项目或明确排除的薪酬项目。对于exrample,动员可以是一个大的成本项目的承包商,在项目的早期发生。一个人可以许可动员的薪酬项目,仅仅是为了防止承包商承担一个大的负现金流,在项目的早期,有些业主支付的动员与等量的规定,被分配到复员。有些业主sirrtply不支付动员,声称不提高项目本身的价值仅仅存在几件装备或一些临时建筑物。其他项目,并不总是要在合同中的项目包括的模板,scaffoldinig,和支撑。这些物品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交付项目,但不这样做,对自己带来任何价值的项目。例如,如果模板拆除混凝土浇筑前,没有任何价值被添加到项目中。承包商会,当然,必须支付这些项目。为了报销,承办商必须简单地分配这些成本在一些时尚的其他收费项目。的分布可能是“一刀切”的费用可转移到一定的工资项目,可能会产生更有利的承包商的现金流。这种分配的成本必须小心。
篇6:通信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Part B
1.Desktop systems allow remote users to share CAD files as well as other office documents created in spreadsheets, word processors, presentation packages, etc.桌面系统让远程用户能够共享计算机辅助设计档案以及其他一些制作在电子表格、文字处理器、图像程序包中的办公室文件。
3.At the World’s Fair 1964, AT&T demonstrated its first videophone, a desktop(or countertop)configuration that provided low quality images using analog technology.在1964年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展示了其首款可视电话-一种桌面(或台式)机器。因为使用的是模拟技术,它提供的图像质量不高。
5.Today, systems level implementers have to live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standards-based compression algorithms, since standard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interoperability, which in the communications field is absolutely necessary.如今,系统水平的操作者不得不受限于基于标准的压缩算法,因为标准时互用性的基础。而在通行领域,互用性是极其重要的。Part A
1.The word “multimedia” is being used to describe a mixture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with a consequent confusion in people’s mind as to what it is.“多媒体”一词被用来描述硬件、软件及应用的混合体。这让人们在头脑里产生了“多媒体到底是什么”的疑惑。
4.In the modern presentation of multimedia we now have the technology that can begin to move towards an ability, already held by the human being, in that by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such as CD-ROM, not only can we bring together audio and visual images but also be interactive with other computer users.现在我们拥有接近某种人类能力的技术,即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比如CD-ROM,我们不仅能够将视频图像和音频汇聚到一起,还能与其他的计算机用户进行相互交流。多媒体现代内涵中包含了这一点。
7.The two levels are MPEG-1, which sets the provision of consumer quality of video and audio and MPEG-2,which set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 broadcast images and also looks to define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HDTV).这两个标准是MPEG-1和MPEG-2。MPEG-1是用户质量的音频和视频标准;MPEG-2确定了更高的专业级广播图像标准并用以制定高清晰电视(HDTV)的标准。
Unit 5
Part B
1.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pursued different mobile phone standards, but are
converging to a common standard for mobile multimedia called
Third Generation(3G)that is based on CDMA technology.在第一和第二移动通信时代时间范围内的不同地区追求着各自不同的移动通信电话标准,但现在都在向基于CDMA技术的3G移动多媒
体的共同标准靠拢。
4.Three generations of mobile phones have emerged so far, each
successive generation more reliable and flexible than the
last.迄今为止,已先后出现了三代移动电话,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可靠、更灵活。
5.Digital mobile phone systems added fax, data and messaging
capabilities as well asvoice telephone service in many
countries.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除了能在众多国家内进行语音电话服务外,还增
加了传真、数据、信息传递功能。
6.Following on the heels of analog and digital technology,the Third Generation will be digital mobile multimedia
offering 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with voice , video,graphics, audio and other information.紧跟模拟和数字技术的步伐,第三代将会是数字移动多媒体技术。
它将会向宽带移动通信提供声音、视频、图片、音频和其他信息。
8.These are all derivatives of the World Wide Web aimed at
connecting different communities of interest.这些都是万维网的衍生物,其目的在于能与不同的对象进行联系。
9.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will depend upon the environment
the call is being made in it is only indoors and in stationary
environments that these types of data rates will be available.数据传输速率将取决于呼叫环境,只有在室内和固定环境下才能达
到这种速度。
●10.Third Generation(3G)facilitates several new
applications that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readily available
over mobile network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in data
transmission speeds.3G 促进了一些新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先前的移动通信网上由于数
据传输速率的限制不太容易实现。
Part A
●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
信系统。
2.BST基站收发器
BSC基站控制器
MSC移动交换中心
PSTN 公共交换的电话网络
5.The speed and rapidity with which th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takes place is, unlike fixed
transmission systems, highly dependent 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与固定通信系统不同,个人通信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
术和通信标准的发展。
6.For mobile the problem is far more complex, with the need
to roam creating a need for complex networks and systems.对于移动通信来说,问题要复杂得多,因为漫游业务的开展需要更
加复杂的网络和系统。
7.The second generation is very much dominated by the standard
first set out in Europe by the Group Special Mobile(GSM)
committee, which was designed as a glob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欧洲特别移动委员会首先制
订的标准所决定的,被设计成为一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Unit 4
Part B
7.RJ stands for Registered Jack , implying that the connector
follows a standard borrowed from the telephone industry.RJ标准就是寄存器插口,即一种来自于电话工业的标准。
8.It transmits light rather than electronic signals
eliminating the problem of electrical interference.它是传输光信号而不是传输电信号的电子接口,因此避免了电干扰的问题。
Part A
4.DIN(Deutsche Industries Norm):德国工业标准
DIN type connector 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
5.Most NICs are internal, with the card fitting into an
expansion slot inside the computer.大部分的网卡都是内置的,这张卡插入到计算机内部的一个扩展槽
中。
6.While bridges know the addresses of all computers on each
side of the network, routers know the addresses of
computers, bridges and other routers on the network.虽然网桥知道网络中任何一处所有计算机的地址,但是路由器知道
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网桥和其他路由器的地址。
7.Since a signal loses strength as it passes along a cable,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boost the signal with a device called
a repeater.由于一个信号通过一个很长的距离会有失真,所以需要一个设备来
放大信号,这个设备就是通常所说的中继器。
8.The concentrator amplifies all the signals that pass through
it allowing for the total length of cable on the network to
exceed the 100-meter limit.这个连接器通过线缆总长度超过100米限制的网络来放大所有的信
号。
9.A router translates information from one network to another;
it is similar to a uperintelligentbrighe.Routers select
the best path to route a message, based on the destination
address and origin.路由器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信息,它类似一台超级智慧化的网桥。路由器基于目的地地址和源地址来为消息选择最好的路径。
10.In this case, the router serves as the translator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on your LAN and the Internet.这样,路由器在局域网和互联网络间就作为信息传递的翻译工具。
一
1.The Web has become a very popular resource since it first
became possible „„
自从1993年万维网可以在一个世界范围的电脑网络----因特网上浏
览图片和其他多媒体后,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资源。
2.User can read text, view pictures, listen to sound, and even
explore interactive„„„.用户可以在万维网上读文本、看图片、听声音、甚至还可以探索交
互式的虚拟环境。
3.●The World Wide Web is the part of the internet that lets
you see information using words„„..万维网就是因特网中通过文字、图片、声音、颜色来得到信息的那
个部分。
4.To get to website you want, you need to use the correct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or address.你需要通过正确的URL或是网址来访问你想访问的网站。
5.The World Wide Web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r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
万维网已经成为因特网发展最快的一部分,他就像是由数百万页面
组成的一本巨大的电子书,这些页面就称为主页。
6.●If you’ve never been on the internet before, you might
not know what it is and how it really works.the word
“internet” describes the network that started in 1983.如果你从未上过因特网,你可能不知道因特网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在1983年因特网描述了网络工作。
7.Whereas many methods focus on ordering information or
putting information in a hierarchy, hypertext focuses on
crea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ormation.超文本关注于信息之间建立关系,而不像其他许多方法关注于把信
息排序或是分层次
8.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describes a web page,which is stored in a plain text file with HTM or HTML file
extension..HTML用来生成一个网页,他们被保存在以HTM或HTML为文件扩展名的纯文本文件里。
9.The primary purpose of HTML is to describe how to format
the text content of a web page
HTML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一个网页的文本内容的格式。二
1.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 required in
circumstance where errors cannot be tolerated.在某些特定的坏境中,如一些错误是不可接受的时候需要检错纠错
功能
2.The properties of the signal, such as form and intensity,must be such that they are :(1)capable of being propagat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2)interpretable as
data at the receiver.信号的发射要求,例如他的形态和强度必须是:(1)能够经过传输
系统的;(2)能够为接收端接收并识别的。
3.Further,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may it itself be a network
through which various path may be taken.此外,传输系统本身也可以是一个供不同路径通过的网络。
4.Message formatting has to do with an agreement between two
parties as to as form of the data to be exchanged or
transmitted, such as the binary code for characters.信息格式化必须签署一个协议才可以生效,这个协议就是关于数据的交换和传输形式两方面的,例如他的形式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5.Receiver will attempt to estimate the original s(t),based
on r(t)and its knowledge of the medium ,producing a sequence
of bits g(t)。
接收器将在r(t)和它的传输媒介的基础上对原始信号s(t)进行测
试,并产生一个顺序脉冲g(t)。
6.It is usually the case that the LAN is owned by the same
organization that owns the attached devices „„..通常情况下,某一机构拥有局域网及其附属设备,而对广域网,这
种情况很少,或者网络中至少有一小部分是没有所属权的。
7.Traditionally WA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using one of two
technologies: circuit switching and packet switching„„„
传统上,WANs实施使用两项技术当中的一个:电路交换和包交换。
最近,帧中继和ATM网络担任主要角色。
8.The personal computer is connected to some transmission
medium, such as local network or a telephone line, by an I|O
device , such as a local network transceiver or a modem.个人电脑连接到一些传输介质,如局域网或一根电话线,通过I| O设
备,如本地网络收发或调制解调器。
三
The physical and network access layers provid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nd system and the network„„„
物理和网络访问层提供了终端系统和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里传输和应用层提供的是端到端的协议。
1. The File Transfer Protocal(FTP)is used to send files from
one system to another under user command „„.文件传输协议(FTP)常用一个用户命令把文件从一个系统传到另一个系统,他可以传送文本和二进制文件,并且还提供控制用户访问的协议。
2. Two protocol architectures have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operab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the TCPIP protocol suite and the OSI reference model.两个协议架构作为发展的基础通信标准:互操作的TCP / 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
5.There is no official TCPIP protocol model as there is in the case of OSI.没有官方的TCP / IP协议模型是在OSI模型。
6.The transport layer provides a mechanism for the exchange of data between end systems„„.传输层提供了终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面向连接传输确保数据交付无差错、排序、无失真或者重复。
7.The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model was develo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as model for a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and as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protocol standards.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模型对计算机通信架构,以及一个框架,用于开发协议标准。
相关文章:
翻译专业02-22
2011国庆城乡环境治理总结02-22
乐山某镇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总结02-22
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02-22
翻译专业学生02-22
专业术语翻译汇总02-22
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中的4个误区02-22
考研专业:翻译硕士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