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包装(精选七篇)
趣味包装 篇1
趣味性设计的包装可以用自身的幽默来愉悦和感染消费者的心理情感。这样,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功能性的价值,还在精神层面上让消费者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和呵护。
一、儿童食品包装的特点
儿童食品包装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遵循设计的基本规律还要考虑儿童生理以及材料和工艺等多方面的问题,才能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儿童食品包装。所以在儿童食品包装中一定要考虑造型、色彩、图形等设计元素的使用是否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当今社会,包装水平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明下不断提高,现在无毒无污染的“绿色”材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动漫卡通形象的运用也让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走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二、趣味性心理要素
(一)趣味性心理要素的概念
趣味性的意思是指通过设计者的构思和创新,给产品带来设计亮点,通过这些亮点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包装外观的视觉中心,也是其外观包装设计表达的趣味中心,可将人的视线集中在此,把握好包装的主次关系和整体设计效果,是创作中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关键所在。
(二)儿童消费心理的特点
儿童的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儿童是一群非常感性的消费群体。而经过趣味性设计的包装正好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因此,要想让商品在市场上避免昙花一现,就必须使消费者不仅购买该商品还要让消费者使用后不断地重复购买,这样才有可能让商品在市场上永存。但是,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的背景、修养以及教育的影响下,他们的审美体验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对趣味化包装的认知和感受也是不同的。人们往往凭借自己的心理印象与感觉来购买东西。在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消费者对包装的色彩、造型、图案、体积及重量的不同个性心理爱好进行考虑,这样会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包装设计的不同偏爱,因为这种偏爱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长时间下去,会让消费者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购买心理。
儿童刚出世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物质需求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和父母及身边人的指引下慢慢形成的,对商品的认识和了解也是逐年增长、逐渐改变的。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儿童有特别的好奇心、极强的模仿性、稳定性差的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
三、趣味性心理要素对儿童消费心理的影响
(一)色彩在儿童消费心理中的作用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可以说是最耀眼的设计元素,当人的眼睛看到某种色彩的时候,在大脑神经的作用下,人的心理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色彩可以起到帮助人们识别和认同产品的作用,还能促进销售,可以说色彩是包装的“代言人”。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尤其是儿童食品包装,色彩的搭配可以给人带来感觉上的联想。比如:低明度给人硬的感觉,高明度给人软的感觉;纯度比较高和纯度比较低的色彩都会给人一种比较硬的感觉;而中纯度的色彩却会给人一种很柔和的感觉。可见,要想让人有不同的味觉联想,就必须把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规律来进行搭配。所以,在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尤其是在色彩的应用上,一定要针对性的去设计,比如,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和不同性别的儿童,要有针对性地应用色彩对包装进行设计。
(二)图形对儿童消费心理的影响
美国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调查:有60%左右的消费者进入商店买东西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包装改变了他们的最初意愿。尤其是儿童,因为他们对产品的本身价值没有定位,所以他们在选择商品时很有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形。一些新鲜有趣的图案就能勾起他们购买的欲望,甚至能直接决定他们的选择。包装是产品区分的基础之一,它能说明产品名称、品质和商标,介绍产品的特效和用途,还能在此基础上展示企业的特色。笔者认为:应该针对相关消费者在包装上适当地增加一些信息容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还可以让儿童通过包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孩子们对某种商品形成较为固定的印象——商品或包装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应用图形的结果。消费者可以从图形、色彩、文字中获取一定的信息,而信息量最大的却是图形。图形包装包括图案、绘画和摄影等,图形可以把商品的特色放大,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比喻化、象征化和联想化的描述。儿童求奇、求新、求知的欲望很强,所以以儿童为目标市场的产品在包装上可以大胆用色,在图形上突出标识语,突破传统。
(三)造型对儿童消费心理的影响
儿童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商品包装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所以,包装的造型不仅要有保护商品和方便运输的功能,还要起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作用。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婴儿偏爱复杂图形,两岁之前的幼儿喜欢轮廓多有动感的图形,如:曲线。3到7岁儿童喜欢几何图形。1985年丁祖荫、哈咏梅通过对各种形状的研究,得出幼儿掌握从易到难的形状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因此,婴幼儿的视觉有对圆形物体优先注意的特点,这就是儿童刚开始绘画时使用大量圆形的原因。市场上一些以饱满、圆润为主的包装造型就是抓住了孩子“趋圆性”的心理。
儿童食品包装的造型、安全以及便利的问题: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这个环节,要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设计包装外形时,一定要避免儿童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坚硬的棱角划伤等,所以,最好是采用一些圆弧的曲线形状等。另外,在开启包装这方面,因为儿童会对比较难以开启的食品包装有反感甚至是抵触的心理影响,所以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自身能力的不足,做到方便儿童使用的效果。
近年来儿童食品包装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可爱精巧的造型、绚丽的包装色彩不仅能吸引儿童,还能吸引成年人,都有忍不住想要购买的欲望。因此,给这些美味食品配上富有创意的可爱的包装,在某种意义上,它就不再是单纯的美味食品了,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还能增加和满足人们心理愉悦的功能。
笔者认为好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要准确反映食品特征,传达食品信息,让儿童感受和体验食品带给他们的喜悦,还能开发儿童的思维,起到促销的作用。所以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根据商品本身的特点,以儿童消费的心理和审美为切入点,来研究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和创作。通过正确合理的应用色彩、造型、图形,设计出儿童喜爱的食品包装。
摘要:儿童食品是现代商品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在包装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不但要遵循基本的设计规律,还要从儿童的生理角度、心理角度以及家长的审美角度进行考虑。优秀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应在造型、图案、色彩、文字、材料等各方面来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它是一项具有人性化与特殊性的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已是一个民族包装设计领域发展的方向,也是增加商品吸引力、竞争力与号召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结合儿童消费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理论对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要素进行了阐述,对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图形创意与色彩进行阐述。
探讨饮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 篇2
浅谈包装维度
原始人用树叶盛溪水饮用,可以被看做是包装的原始形态。这是包装设计的第一个维度:储存。早期的包装简陋,多数是用纸树叶等简单包裹,以此对产品进行基础的保护。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包装上开始出现更多信息:品名、厂家、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方式等。这是包装设计的第二个维度:传递信息。
20世纪初,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奉行“少即多”的原则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大行其道。但是,二战以后人们对那些过于理性、冷漠的设计失去了兴趣,开始追求个性的表达。在包装设计上也是如此。消费者要求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获得产品,更需要产生共鸣,寻得肯定和归属感,产品的个性代表了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并区别了消费者。这时出现了包装设计的第三个维度:个性表达。产品的个性最先体现在包装上,就如同一个人的个性最先体现在他的穿衣风格上。今天,包装不再只是一张包裹产品的纸,还具有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功能。因为包装决定了第一印象,所以美好的包装更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所谓“美好”的包装,是除了“美”的形式之外,还有“好”的存在与体现。这个“好”就是包装设计的第四个维度:趣味。
趣味性的导向
包装作为一种兼具功能和审美的物质形态,在设计中,它既表现为设计师个人的审美理念,企业的内涵,又表现为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不仅仅是形式内容上的,还有功能意义上的,比如使用产品的习惯等等。所以现代包装设计是“设计师一设计作品一消费者”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消费群体的审美理念。而大众的审美需求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二是社会发展。即过去的习惯与当下的新鲜。“过去的习惯”和整个国家民族的文明背景息息相关,例如中国人的审美理念从太极八卦到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都在追求“和”,平衡。内容上也多是以传递美好、吉祥的内容为主。而“当下的新鲜”则受每一个时期的社会审美理念影响,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意识的发展,人们认识更多,则需求更多。打破传统、标新立异成为追求,环肥燕瘦就是时代审美理念变化的最好体现。因此,不管是大众消费者还是品牌的目标消费者,他们的审美理念对产品趣味性的表现都具有导向作用,了解他们的审美理念有助于设计更好的交流。
产品从开发到销售的过程,是从市场中来又回到市场中去的过程。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然后以市场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为基础进行设计,最终投入市场。市场中不仅有消费者,还有竞争对手,以及品牌本身,占领市场需要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突破。
趣味性的表现手段
材料是包装设计的基础,对设计师来说,材料是有表情的。材料能表现设计师和产品的个性,不同质感的材料更是能在触觉上进一步传递产品的内在语言。现在对包装材料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只要能满足包装的基本要求以及成本控制,多数材料都能够作为包装的材料使用。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环境问题,设计师在选择包装材料时,除了考虑美感与质感之外还要考虑包装的可降解性,回收利用等环境因素。比如日本一家矿泉水公司,就用报纸做为矿泉水包装。报纸在当代生活的地位虽然大不如前,但是每天的基数产量依然很大,设计师将两个生活日用品结合在一起,饮水的同时获取今日新闻。在满足趣味性的同时,表现了环保意识。除此之外,天然材料或者仿生材料也受到包装设计师的青睐,比如竹材。天然的包装材料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大自然,脱离都市生活,返璞归真。
包装除了保护产品之外,还有助于产品更好的被使用,发掘包装更多的功能,也是趣味性的表现,这样的手段在食品包装上最为常见。比如一款红酒包装的设计,装饰简洁却暗藏玄机,在取出红酒之后,红酒盒子经过简单的组装就能成为一盏温馨的床头灯。其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充分蕴藏在组装的过程之中。
趣味性审美理念具体到包装的平面设计上来说,是把大胆的幻想、异常的夸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设计元素的关系和特征进行放大,使之诙谐而又有幽默,充满趣味性。因为包装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展示。包装设计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注意。在视觉层面做到新奇,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甚至是收藏欲望,继而进行购买行为。比如为了突出果汁饮品的新鲜,直接将包装做成以假乱真的水果包装,这样的包装除了能让人觉得饮用起来安心、亲近消费者之外,更能给消费者,直接喝水果的趣味概念。
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夸张幽默的图形创意之外。消费者还在某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追求“意境”。因为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时候同时也在消费产品背后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还可以是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等。这样的表现多见于高级产品,比如茶叶包装、洋酒等。
总结
包装设计的趣味性,作为包装设计的新维度,要求设计师表达幽默的设计态度的同时从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更享受消费的过程。并能从中感受到产品背后的企业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浅析包装设计中趣味体验的实现途径 篇3
“趣”为有趣、愉悦之意[1],在诗趣中“趣”的范畴较广,有“情趣”、“理趣”、“兴趣”、“生趣”、“野趣”等,是人们在生活、创作、人生感悟中得来[2]。本文所提到的趣味,是在“理趣”和“野趣”的情境下进行的探讨。
“理趣”就是“理”中所蕴含的趣味,能产生耐人寻味的内涵和美感。“野趣”是人们从大自然、田园风光中获得的一种情趣[3]。
二、在设计中趣味体验的实现途径
“趣”的实现必须具有创新性,将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再创造,使人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发人们的想象力。另外,还必须具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将情与景交织地融合在一起,达到物我统一的审美状态,引发审美主体的创造精神,达到审美超越,实现“趣”的体验。
1、情境的复现与创造
情境的复现与创造是指人们在对大自然风光、生活场景的欣赏中,通过对其进行感悟,而进行的创造和再现。这种再现和创造是审美主体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感知以后留在大脑中的印象[4]。但这里的再现绝对不是对自然景物等审美对象的原形复制,而是设计师或创作者通过概括、变形等方法,经过了艺术处理之后,触动审美主体情感的神经,引发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审美主体想起自己以前经历过或感知过的一些事物,并在脑海中复现当时的情景,使审美主体达到自由状态,尽情舒展自己,得到审美愉悦。如图2.1所示,姜糖的包装设计采用了牛皮纸的包装材料,黑白图片和书法字体的结合,使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和氛围,把情境创造性地复现在人们眼前。
在设计中,将一些人们熟知的生活场景以自然、质朴的设计语言展现出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使人们真情流露,继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还可以在外包装上写一些浪漫故事,或者是富有诗意的语言文字,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大脑中复现出自己以前在影视或小说中见过的浪漫场景,使他们快乐的品尝食品,享受生活,完全的放松自己。
2、情景的融汇与同一
情景融汇实际上是我们常说的“物化”或“人化”,是指在审美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相互融合为一体。需要审美主体做到“心人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事物之中,达到“物即是我,我亦是物”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经验。在这种移情之中,使审美主体情随境生,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
移情重在情与景的交融,使审美主体对事物感到更亲切,更容易理解。在包装设计中,将手绘插画、美丽的风景图片,配合浪漫的故事传说,营造出唯美浪漫或浓情的氛围,间接地传达出商品信息,唤起人们尘封已久的情感,使消费者的情感渴望转移到包装图形的主体或对食品体验之中,使物与人实现良好的情感交流,产生“物即是我,我亦是物”的幻化移情,让人们在审美观中抒发感情,得到愉悦的审美体验。如图2.2所示,包装中描绘的是老年人各种轻松自在的休闲场景,有的在拉手风琴,有的在指挥唱歌,有的在饮酒,还有一对老年夫妇相拥亲吻的温馨画面,轻松惬意,使人的情感很快便移入画面中的角色身上,想象着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个角色,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情景令人向往。
3、情感的感染与超越
在古典诗词中,但凡优秀的诗词作品,形象都十分鲜明、生动,情感极为丰富。如杜甫的“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5]。以寥寥数字就把大自然的秀美景象塑造的形象鲜明,让人浮想联翩,脑海中呈现一副美妙画卷。
诗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渲染离不开鲜明的形象,设计也是如此。设计只有具备了鲜明的形象特征,才会形成品牌形象,打动消费者的心。审美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当人们在选购商品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色彩、造型等视觉要素,感兴趣以后才会将商品拿在手里仔细慢慢品味,所以,激发消费者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图2.3所示,图中为茶包的包装设计,将茶包的顶端设计成一枚嫩芽,如同一颗幼芽刚刚破土重生,富有无限的生命力,为人们的单调生活注入了快乐因子,好像已身处清幽的境地之中,使眼前浮现出一幅美妙画卷,极富情趣性。
包装趣味性设计可以借鉴古典诗词在意境中的营造,以及情感渲染方面的表现技巧,采用含蓄的表现形式,将情感融汇在鲜明的形象之中,使景中有情,情中生景,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审美境地。
三、结语
由于竞争的原因,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机械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流程。包装的趣味性设计可以引起人们美好的回忆,通过包装对情境的复现与创造,情景的融汇与同一,情感的感染与超越,使人们的情感找到宣泄的突破口,也为人们压力的宣泄找到释怀的空间。在这种情与景的交融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35-41页
[2]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3-50页
[3]姜耕玉.艺术辩证法——中国艺术智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95页
[4]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1984:25页
浅析同构在趣味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篇4
关键词:同构;趣味;包装
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面对形形色色的商品,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很大。过时的包装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而趣味包装以它特有的新奇、幽默感,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趣味包装的设计需要用独特的创意方法作为指导,而同构就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1 趣味包装和同构
1.1 同构
同构是设计中最基本、最综合的方法。美国学者霍夫特曾经说过:“同构就是构造相同,同构就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同构就是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传递信息,它可以是形的相似,含义的相似,形意的相似和心理感觉上的相似。这种相似可以从各个方面寻找,从而获得比喻、隐喻、幽默的效果。简单地讲,同构是利用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组合起来,这种组合不是随便拼凑,一定要找到相互外在或者内在的联系,从而组合成新的形象,产生新奇的效果,达到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1.2 趣味包装
趣味包装就是有意思的、让人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包装。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包装,如果能具有趣味性,肯定会给生活带来乐趣。趣味包装设计通过对包装的外形、功能、材料、颜色等的创意设计来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产生一定的共鸣与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
1.3 趣味包装的中的同构
趣味包装设计通常都会用幽默、诙谐的手法来表现,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目光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同构手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趣味包装中的同构就是借鉴图形创意中的同构图形的设计方法,突破平面的束缚,把同构方法在立体的包装形态中呈现。通常设计师要找到包装的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从图形、材料、肌理、结构等方面运用同构的手法,从而实现趣味包装的个性化。
2 同构在趣味包装中的运用
2.1 图形和产品的同构产生趣味性
图形具有非常大的认同性,通过趣味图形的设计,让包装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个性。图形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富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获得视觉的愉悦感。一般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只是包装的装饰,而这里的图形是和产品有一定联系的符号。作为符号,这要求设计者对图形有全面的认识。设计师首先要找到图形的特征部分,然后运用元素置换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当然不是简单的形与形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保证形的整体性,在局部发生突发性的变化,从而产生创意与趣味。产品和图形的同构,通常会用镂空或者开窗的结构,让产品成为包装图形的一部分。如果拿出产品,图形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图1日本的蛋糕包装,包装上是一位褐色头发的男人形象,当你把蛋糕拿走,人物的褐色头发一秒变白发。在拿取的过程中,充满惊喜,相信一定会吸引消费者。图2是2016年pentawards获得金奖的作品——保鲜肉类的包装。包装上的插画是一只没有腿的猪,产品本身利用透明的包装直接和图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保鲜肉类包装往常的设计都是单一和呆板的,这里运用同构手法,让整个包装变得生动活泼。
当然在设计图形的时候应遵循一些原则。包装中的图形一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图形,通过设计师的加工,利用和产品的互动,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新形象让人既熟悉有陌生,不仅增强了包装的趣味性,同时还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2 与消费者的同构产生趣味性
通过消费者的参与,让包装产生魅力,这个过程无疑会增加包装对消费者的亲和力。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产品传递的快乐感,这种快乐感让人很自然地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产生联想,捕捉到趣味性。这种乐趣是消费者和产品的互动产生的。设计师在进行消费者和产品同构设计时,要找到人们共同理解的行为符号,即人们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有意识地利用创意来调动消费者的参与度。比如2016年乐事薯片笑脸包装,包装画着各种大笑的大嘴巴,当你把包装放到你的嘴部,包装立刻会和你脸部形成一个开怀大笑的新形象。有款KISS饮料,包装的图片都是诡异的形象,比如恐怖的怪兽、长满络腮胡子的臭男人等,这些形象个个撅着嘴巴,等着你来亲他。当你打开盖子,喝起饮料,就会很自然地和包装上的人物来个热情的亲吻。而图3的手提袋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当你拎起袋子的时候,袋上的女性形象立马变得性感苗条起来。正是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考虑到消费者这个元素,才让产品变得生动丰满,充满趣味,同时消费者也会因为新奇,愿意去体验和购买这类的产品。
2.3 与材料的同构产生趣味性
材料的同构就是利用不同材料的肌理、色彩、质地与包装结合起来。设计师通过摄影、电脑处理、手绘等方式把产品的肌理要素结合产品外部的形态进行设计,使包装有强烈的肌理感,产生逼真的实物效果。通过异质同构的方法,消费者对产品属性一目了然,同时又给包装加入新的元素,提升了包装的形象。在一些果汁包装中,设计师会把各种水果的肌理特征和包装结合起来。比如猕猴桃汁的包装设计,可以把猕猴桃的特征,褐色的、毛茸茸的形态和包装结构融合,整个包装就是一个方形的猕猴桃,看上去非常的可爱。通过肌理材料的同构,不仅把产品的特性直接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产品,同时还让包装充满个性,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4 与结构的同构体现趣味性
趣味包装设计中结构的同构,是以满足消(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的,把包装的不同功能与包装的不同形态结合起来,它把不同的结构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造型。简单地讲,通过同构方法,一个包装同时具备多个功能,实现了趣味性包装的多样性。图4的口香糖包装,它把盛放产品、简易垃圾桶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在瓶身的设计上增加即时撕纸,当你吃完口香糖,你很自然会把把它粘在瓶身即时撕纸上,然后撕下纸,包裹好口香糖,扔进瓶子底部的垃圾桶。这个包装设计可以说处处充满惊喜,既考虑到了包装的基本功能,还为环境保护献出一份力量。因此,运用结构和包装的同构,让包装增加新的功能,不仅增加了包装(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使用次数,同时也让包装更加环保。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包装越来越多。包装不仅要保护产品,还要能推销产品。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摆脱以往的设计理念,利用创造的思维方式,借鉴图形创意的同构手法,把包装材料、结构、图形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创造出有趣、新奇的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朱君晔.同构思维在小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2]王安霞,邓丽.从消费心理学看趣味性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7(11).
[3]候石明.图形创意[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周家乐.包装结构设计新思维[J].包装工程,2008(8).
[5]杜杰.二维同构图形的设计思维在三维包装设计中的转化[J].装饰,2010(12).
网购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 篇5
(一)网购食品消费者概况
消费者的定位对于食品包装设计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同性别、年龄、教育层次等的消费者所展现出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是截然不同的。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对于网上食品消费趋势的研究数据来看,网购食品消费者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中90后女性已经成为网购食品消费的主流群体。
(二)网购食品消费者心理与趣味性
随着网购的发展,由于消费方式与消费模式的改变,以及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主体,网购食品消费者的心理也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年轻人思想和观念都比较新潮,更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更加追求个性化与情感化的精神消费。文化感、群体感、美感等更多的情感消费成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者在消费时也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来获得个性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趣味性的设计在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情感与精神消费的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呈现出趣味性的消费倾向,而趣味性的设计更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
二、趣味性设计
(一)趣味性设计概述
趣味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共同感,共同感是在人类情感上经过历时积淀而形成的,它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1在《辞海》中对于趣味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表示意味,而另一种意思表示为一种鉴赏美与欣赏美的能力。因此,对于趣味性设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于现代人理念范畴中“美”的一种意味的追求。如今的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化、交互式的的特点,加上人们对于情感化设计的诉求,趣味性设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趣味性设计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形式与手段,创造出一种能给人愉悦感的设计,使人与产品之间建立起一种富含情感化的桥梁。
(二)趣味性设计的特征
趣味性设计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有新奇性、幽默性、娱乐性、个性化、人性化等特点。趣味性设计的新奇性主要是指新颖、奇特,通过一些列非常规的设计手法,使之达到吸引人们关注的目的,进而带给人们更多的吸引与奇趣。趣味性设计的幽默性主要是指通过对于设计元素的选择与整理,使人们通过设计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愉悦;或者通过非常规的表现手法,以一种诙谐的处于常理与荒谬之间的手段,使人通过设计达到对于生活的感悟。趣味性的娱乐性只要是指通过设计而富于物以情怀,而进而带给人们以愉悦与幸福。趣味性设计的娱乐性以人的感性为出发点,创造快乐并使人感受快乐使受众达到与物情感上的交流。趣味性设计与个性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群体对于趣味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它表现为多层次、多侧面、相互交叉的特点,由于年轻人思想更为活跃创新,因此趣味的个性化在年轻的消费一代身上表现的更为强烈。趣味性设计的人性化主要是指通过设计,使产品达到对于人的一种关怀与尊重,使产品与人之间产生一种交流,进而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要。当今设计的方向之一即是人性化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人,以人为中心亦是趣味性设计的核心。
三、趣味性网购食品包装设计
(一)趣味性网购食品包装概述
网购食品包装是指在网络上进行订货、购物、支付等各个环节,通过物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包装。由于网络销售的特性,网购食品包装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实体店包装的独特特性。由于网购食品包装在销售时是以图片展示等交互为主,因此网购食品包装在销售时更加加强了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通过包装视觉的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因此,网购食品包装相比于实体店包装更加强化了包装整体与细节的展示,更加重视包装的视觉交互设计所带给人们的情感。
如今网购食品包装也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趣味性消费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趣味性的包装可以使包装变得更加有趣,吸引消费者,尤其是网购食品这一年轻的女性消费群体。对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说,由于网购食品包装的展示更多的是以图片交互为主,所以包装的视觉设计以及包装的用户体验对于食品的销售具有很大影响与作用。通过富有创意的的艺术形式,对包装的色彩、图形、文字以及版式进行设计,使消费者在在选购以及使用食品时带给消费者愉悦的感受。
(二)网购食品包装设计的趣味性表现要素
在网购食品包装设计中,由于产品包装主要是通过图片进行展示,所以设计师主要是通过对包装的色彩、图形、文字、开封方式等进行设计,使其增加食品包装的趣味性,以与人产生情感生的交流,进而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
在视觉艺术里,色彩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色彩透漏着丰富的情感,不一样的色彩具有不一样的性格特征。例如绿色给人以清新,而橙色则给人以温暖,食品包装对于色彩的选择要根据产品自身的属性进行合理的选取与搭配。趣味性的食品包装设计需要设计师打破常规,可以采取色彩间对比强烈的色彩,亦可通过色彩使包装与同类产品产生差别化,进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图形也是网购食品包装设计表现趣味性的重要元素。在网购食品包装设计中,对于图形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展示产品的性格与特征,独具匠心的图形可以增强包装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例如电商食品三只松鼠的包装就是以卡通松鼠的形象呈现,松鼠的形象轻松活泼,富有性格,同时又与自身坚果食品品类相契合,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文字同样是网购食品包装设计表现趣味性的重要元素。文字是信息的载体,亦是设计的主题,设计师对于字体的合理处理与编排,能使设计的整体更加具有艺术气息与形式美感。包装的字体设计要配合图形与色彩,更好的传达产品的属性与理念,以引导消费者体验产品。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销售模式及网购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分析,探讨了网购趣味性食品包装的特征与表现要素。如今年轻的一代已经成为网购食品消费的主流群体,而趣味性的表达同时又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趣味性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对食品形成更好的促销功能,同时也能更好的与网购消费者形成精神的交流,满足网购消费者情感上的需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
摘要:随着网络购物的逐渐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由于网络购物与实体店购物较大的差异,使得网购食品包装也呈现出独特的特征。网购食品包装作为“无声的推销员”对于食品的推广与销售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能给予消费者以精神上的愉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欲从网购消费者的趣味性心理特征出发,来探讨对于网购食品包装中趣味性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购物,食品包装,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熊颖《现代消费心理下的趣味性包装设计研究》[D]2008年
[2]杨云峰《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D]2008年
趣味包装 篇6
一、趣味包装的特点
“趣”指情趣、意趣,“趣味”是指人们觉得某件事有趣,让人感兴趣。趣味性的包装设计就是有趣、有意思的包装设计。趣味包装设计的风格大胆、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方法,通常会运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来呈现,让消费者在新奇的感受中被打动。趣味包装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 幽默之趣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幽默的艺术》中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会产生轻松、愉悦的氛围。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加入幽默的元素,能够提升包装的趣味性。图1的挂耳茶包设计,把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挂耳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当你工作累了,泡上一杯茶,就看到一个卡通人物在你杯中舒服地泡澡。这个设计肯定会为你枯燥忙碌的工作增加一些乐趣。
2. 新奇之趣
新奇具有反常道,出乎大家意外的特征。新奇的事物能够吸引大家的目光,让人产生陌生感和视觉的紧张感。趣味性的包装设计,正是因为其新奇的特点格外突出,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图2是卫生纸包装,它的包装是各类水果的样子。从包装看,消费者一定猜不出里面的产品。一旦打开包装,看到里面的产品,一定会恍然大悟。
3. 个性之趣
趣味和个性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个性的表现。趣味化的设计是人的一种审美个性的体现。不同的时代,消费者有不同的喜好,千篇一律的包装无法吸引他们,富有个性化的趣味包装一定会引起消费者好奇心。图3的大米包装以布袋作为包装,你可以拎着,也可以搭在肩膀上扛着,米袋上鱼形图案象征年年有鱼,和市场上直白的大米包装有很大地区别,增加了产品的亲和力。
二、趣味包装的艺术表现方法
趣味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其特点,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在包装上运用仿生、夸张、拟人等手法,利用消费者的想象力,来表现包装的趣味性。
1. 仿生手法
仿生手法是趣味包装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代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是指设计者模仿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特征进行仿生造型、仿生结构、仿生色彩与仿生肌理等方面的设计1。仿生设计中,参照物的选择尤为重要,好的选择能够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对产品产生兴趣。设计师可以从参照物的外形和特点入手,巧妙地提炼是仿生设计的关键。仿生手法根据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具象仿生就是把仿生物的形态特征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外观接近模仿的对象,能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比如牛奶包装可以直接模仿奶牛的外形,整个包装会变得可爱。抽象仿生,就是把模仿对象地特征、质地表现在包装上。同样的牛奶包装,你可以提炼奶牛身上的花纹,把它还原到包装上,消费者直接通过图案就可以了解产品。如图4的包装,就是模仿西瓜、橙子、柠檬的肌理和外形设计的。在千篇一律的纸巾货架上,这个包装肯定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
2.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在趣味包装中普遍运用,它是突出产品特性的最好手段。它不需要从结构、材料出发,只是对包装的视觉形象进行夸大设计,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应用更为方便。夸张手法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某一特性加大或加强描写,让产品的新形象和原型之间产生极大的对比,从而让消费者因强烈对比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差距,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夸张。简单的讲就是把事物的每个特点通过艺术的手法达到超出实际的效果。
夸张手法一般能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形象的夸张,二是情节的夸张。形象的夸张就是把形象的局部或者整体夸大变形,产生和实际生活鲜明的对比。在儿童用品的包装设计中,往往会运用一些卡通形象,基本上这些形象都是运用了夸张手法。比如夸张头部,缩小身体,或者突出面部嘴巴,省略其他五官等。通过夸张带来的超常态,达到幽默的效果,唤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如图5的糖果包装,整个包装就只看见一个张开的大嘴巴,嘴巴里面塞满了糖果,通过嘴巴的夸张来体现糖果的美味。情节性的夸张,不是单纯的画面刺激,它必须在正常的面貌中寻找突破。设计师在进行夸张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过分夸张只会让消费者觉得不真实,缺乏可信度。
3. 个性化的设计
现代社会是崇尚个性的时代,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更具生命力。个性化的趣味包装设计,要求包装在外形、色彩、图形、结构、材料上独具匠心,与众不同。设计师要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兴趣、年龄入手,从不同的层次来设计包装。比如儿童天真活泼、充满好奇,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趣味包装会让他们觉得有趣好玩。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设计大胆、反常的趣味性包装就能吸引他们的视线。而中老年人阅历丰富,购物理性大于冲动,他们更喜欢注重感情交流的趣味包装。因此只有从消费者的喜好出发,设计出具有个性的趣味包装才能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的亲睐。图6的果汁包装,一反常态把容器设计成了灯泡的形态,特殊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
4. 拓展包装的使用功能
如今的产品包装功能单一,如果设计师能够从吸引消费者的角度或者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给包装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无疑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通常设计师可以从包装的材料、图形、色彩等方面入手,来拓展包装的使用功能。比如图7的饮料包装,就是从包装的图形入手,利用插画的方式,把瓶子装饰的非常漂亮。喝完饮料,瓶子完全可以当成花瓶,插上鲜花,装饰家里。这个设计无疑既美观又环保。
三、结语
包装作为产品的形象,趣味性的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促进产品的销售。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改变观念,把趣味元素和创意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新奇、夺人眼球的包装,才能满足消费者快乐的审美体验。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市场同质化现象普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选择设计新颖、充满乐趣的包装。正是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趣味包装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趣味包装的表现手法入手,介绍了四种提升包装趣味化设计方法。通过趣味化的设计,产品包装更具个性,充满活力,让消费者享受一场有趣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包装,趣味,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安霞,邓丽.从消费心理学看趣味性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7:11.
[2]熊颖.现代消费心理下的趣味性包装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8.
[3]徐岸英.现代包装设计的趣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2.
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趣味性包装设计 篇7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趣味性包装设计;消费者;表现手法
1 趣味性包装的发展及其特性
1.1 趣味性包装的背景分析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调查研究可得,趣味包装的发展背景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没有明确的宣言,也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如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艺术等,它们体现出来的不只是对人类高科技的欣赏。后来,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它体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性,采取隐喻、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段,实际上也体现了大众文化的特点。
1.2 趣味性包装的发展
趣味性包装是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追求快乐,使人们挣脱生活的压力, 追求快乐的生活。它的发展符合人们的感性消费理念。“趣味”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感受,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很重要。
1.3 “趣味”的来源
随着时间的流逝,“趣味”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趣味”被当作“欣赏美的能力”来用,是比喻。 “趣味”在法语中的含义是人感受食物的能力,后来转义成了“审美观”;也是形容某个人“风雅”;这个词还有“兴致”的意思,也是指“情趣”,或者是作品的“风格”。 “趣味”本来是让人感到开心,在使用的时候觉得难忘,有快乐的感受,趣味也具有活跃、可爱的特质,有活力。
2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内容
2.1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含义
趣味作为艺术的核心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艺术家们都非常注意鉴赏力的培养,也就是趣味。趣味性包装是众多包装设计的一方面,从包装的颜色、形态、结构等方面上创新设计,给人以有趣难忘的感觉,使消费者产生共鸣。消费者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去买东西,如果人们在买产品的时候,看到有意思的包装,想起来自己以前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便容易让消费者购置产品。
2.2 趣味包装的设计要素
2.2.1 趣味与色彩
众所周知,色彩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的同时,也可以改变人们对情感的理解,色彩是一种现象,色彩自己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色彩要表达的意味,由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彩色的东西,有很多的感观的体验。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视觉方面,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快速识别产品,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给人以美好的回忆。
2.2.2 趣味与图形
设计离不开图形,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图形不是单纯的符号,图形是一种语言,一个有标志性的图形很容易使人们印象深刻,在很多的商品中一眼就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顾客。有趣的图形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声的语言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增加包装的趣味,使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对产品产生好感,觉得产品有趣,从而购置产品。
2.2.3 趣味与结构造型
包装设计的结构在包装设计中也很重要,如果在造型结构上很大胆,有特点,具有趣味性,吸引顾客。在造型结构上要突出新意,使包装的造型新颖独特,又使消费者对之有好奇心,同时展现商品的特性,将包装设计的易于开启,使人们体会到轻松愉快的感觉,用另一种方式使用包装,使包装与众不同,适应了人们的情感需要,使顾客感到有趣,心情非常畅快愉悦,难以忘怀。
3 趣味性包装的表达方式
3.1 仿生设计手法的运用
仿生设计手法是将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形态、色彩、结构、功能等特征运用到设计中,结合包装设计的特点,设计出有价值、有趣味、有个性、有亲和力的包装。
3.2 同构设计手法的运用
趣味性包装设计中也常用到同构设计手法,是通过把有差异的物体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不一样的包装造型,通过相似,在心理上把两种不同的形象联接起来,表达出一个全新完整的造型。采用同构的设计手法,把事物联系起来,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3.3 夸张设计手法的运用
趣味性包装也常使用夸张的手法。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对某种特征夸大描绘,将商品形象与原型形成很强烈的对比,利用心理的差距感打破平衡。夸张表达了幽默感,具有很强的倾向性,突出商品的特征,使包装表现的诙谐,增强了包装的幽默性,给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感受,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4 叙事设计手法
叙事手法多用于系列化的设计上,市场上同类商品很多,单独商品很难竞争,为了赢得顾客的青睐,包装要给人们一种统一整齐的感觉,既有不变又有变化,使人们容易记住它们。趣味性包装的系列化设计中使用的元素不能是一种,要是有联系的不同元素,用一种连贯的带有叙事性的图案或者造型来设计,从而打动消费者,提高包装的趣味性。
4 趣味性的包装对顾客的影响
人的一切购买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并不完全是在购买产品,而是寻求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方式。人们的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推移向更高层次的要求发展。把设计重点放在理解和满足人的需求上,显示出对消费者的情感的把握,巧妙的将设计融入到情感中去,给人带来快乐。
趣味包装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需求,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得到满足,在包装设计中渗入趣味,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使人们与产品的关系更近一步,使人感到舒畅,提高了顾客与包装的互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立异。
5 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程度在不断加深,顾客的心理也和以前不一样,情感也越来越重要,使人们感到愉快的趣味性包装比较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趣味性包装给顾客带来了很棒的体会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翟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187.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8.
[3]郑立君.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35-138.
作者单位
相关文章:
包装车间包装外观质量检验制度02-15
致制造商、包装商的建议书02-15
什么是包装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分为哪些02-15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02-15
安全工作报告模板02-15
包装效应02-15
商业包装02-15
食品绿色包装包装设计02-15
包装检测02-15
水泥包装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