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感想

关键词: 及格线 羡慕 感想 体育

大学英语学习感想(通用9篇)

篇1:大学英语学习感想

大学体育学习感想

天生没什么运动细胞的我,从小就是个爱静不爱动的孩子,体育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跳舞的时候动作也总是不够协调,为此,我一直都很自卑。其实我也羡慕同龄人中那些体育很好的人,每次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看到他们在运动场上挥洒自己的青春,我真的很羡慕;看卡通片时,主角也总是运动神经特别发达的人,这让我一直很希望有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运动高手。可是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长大后,慢慢发现其实自己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没用嘛,经过锻炼还是能达到一般的标准的,高中时50米跑考试就得了满分,那时让我自豪了好一阵子呢。

上了大学之后,开始遇到好多好多与高中不一样的东西,其中体育课让我感触很深.这儿的体育课里充满了责任,而不是单纯像小学初中和高中一样只是为了玩,更加不是学习累了的时候消遣的时光,而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是一门知识,一项技能……

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时间虽然短暂,却总是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让我们时时保持着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投身到枯燥而吃力的专业课学习中,可以说,体育是我们生活中难得的调剂,我们不再像高中一样,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去埋头书本中,而是急急忙忙跑到运动场,去期待着课程的开始。

我在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难怪有

人说,我们要好好锻炼身体,才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呢!

这一年的体育课学习让我感触颇多,也让我养成了不管多么忙多么累都会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我会在未来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大一的体育课程结束了,但是又没有结束。它带给我们的意义,我将一直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自己,要锻炼,要充满活力。或许这才是我们最需要获得的,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终生运动的思想。

篇2:大学英语学习感想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即使你有了缺憾,也不要怨声载道,要让坚强闪耀,让感恩绵延!

生活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齐备,不会一味苦涩不堪,亦不会一味香甜可口。上帝是公平的,当他关了你的门后,必会为你留下一扇窗,所以,不如意时,请微笑对待生活!

大学几年里,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事,也跟随团队去参加过一些爱心活动,毕竟,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记得那次,去了残疾学校,为那些小朋友或是同龄人带去些许安慰(问),他们身残志坚,没有被自己的疾病打倒,而是选择用勇敢的姿态面对生活,用温暖的爱回报社会,感恩他人。他们大部分是父母的弃儿,是路人取笑的对象,是被同情的可怜儿。他们或是手脚不方便,或是先天性失聪,或是后天致盲等,可他们依然顽强的活着,靠着毅力,一步一脚印地成长着,似一株弱小的向日葵,只要有一丁点阳光,他们便坚强地活着。自强自立的他们在我们眼里变得高大,普通人可以做的事,他们在尝试几十次后亦可以掌握了。他们的自强令我们钦佩,他们的感恩之心更让我们哽咽,据里面的老师介绍,他们在探望者到来之前都无比期待,亲手做好纪念品,费了很大劲,小小的礼物承载了他们满满的感激,满满的爱;即将分离时,他们以眼噙泪珠相送,此等厚待,我们满足已。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能人的无价之宝,是弱者的无底深渊。”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怎样面对挫折,只有坚强不息,永怀感恩,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自强在闪耀,感恩在延续!

年轻时生活充满挫折,坎坷,尚且可以拼一拼,可是那些孤寡老人呢,厌倦了曾今的拼搏,想平平静静的过了下半辈子,可是因种种原因,他们被遗弃在空荡荡的敬老院里,虽然有其他老人的陪伴,但是少了亲人的关怀照顾,未免会孤单寂寞,但他们有意识的还是自力更生,即使行动不便,也无妨。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去探望他们,他们像见到亲孙子孙女一样,待我们无比亲切。久违的熟悉的感觉,在异乡让我们感动。当我们不小心提及到家人时,他们认为,自己老了,不应该拖儿女们的后腿,儿女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不打扰他们是无可厚非,毋庸置疑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一生为子女操劳,奔波,即使没能得到子女照顾,他们亦无悔!他们认为少了子女,却多了更多的亲人,那些探视者对他们都很好,院里的工作人员也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他们说要感谢政府,感谢社会有心人,也感谢我们带去的温暖!他们没有得到子女的赡养,却还处处为他们着想,对于关心他们的人,他们更是怀恩在心!他们拥有了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他们的世界也因这颗心而明亮!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希望;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就像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就像黑夜里多了一丝阳光……心存感动,因为真诚;心存美好,因为欣赏;心存平和,因为宽容;心存幸福,因为感恩,心存感恩,让爱传递!

篇3:大学英语学习感想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的及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1]。当前,培养新形势下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科研人才,在全国各个行业都受到众多关注,从国家到地方,从高校到企业,都尽可能的为每个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有利的科研条件和实习场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工作的准备

我校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这给我校学生提供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校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先让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然后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再择优选择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从而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互选,有利于项目的开展。我校通常选择有一些专业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班级的学生作为主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者,项目团队成员一般是1~3人组成,学生们自己选出一人作为项目主持人。参与项目的学生主要是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进行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协助下完成项目选题、撰写申请书,然后经过本学院遴选,推选到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答辩,才能获得学校所设立的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后的项目,有明确的目标,选题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实用性,并且工作量适中。

三、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首先,项目申报的选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项目选题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部分专业课程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项目研究内容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基本的平台。项目研究方向偏离专业范围,则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项目研究内容过深,学生课外自学负担可能过重;研究方案没有新意,则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2]。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应符合参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例如,笔者指导的创新训练项目是我校化工专业电化学方向的学生提出的一个课题。该课题深入结合镁合金具有优异的金属特性和易腐蚀特点,进而展开耐腐蚀性能的研究。这一创新项目中拟采用微弧氧化与有机镀膜相结合,以及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疏水膜层,并对不同方法得到的疏水膜层进行SEM、EDS等形貌表征和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分析镁合金表面疏水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与膜层形貌之间的关系,确立疏水膜微观形貌与疏水性以及耐蚀性之间的关系,为镁合金的防腐蚀研究提供新途径。该选题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达到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训练目的。在选题中尽可能的针对性强,切记选题大而泛,否则学生无从下手。

其次,创新训练项目应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指导过程多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指导方法。如果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过多,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还要多鼓励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进行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指导老师只是提供实验需要的各种必需品。实验设计时,学生相互之间要开会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对创新项目的意义和目标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分工进行资料查询、购买试剂和耗材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布置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可以旁听学生的讨论会,对学生讨论后的实验设计内容做出补充修改与完善,这样既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知识保障。除此之外,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规划出合理的实验时间,这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因为创新项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业余时间来完成,因此项目组成员相互的协调性是很重要的,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时间较长,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定期进行项目实施的阶段性总结,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进行中的问题,可以和指导老师共同来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案。而且这个总结会还可以提高项目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另外,指导教师应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更多、更专业的学术知识方面的指导与建议,因为大二、大三的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还是有限的。在指导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克服困难的思想,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的能力,进而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教师多起解惑、提供思路、保障项目能够完成的作用。通过大创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项目协调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最后,项目成果的展示。对于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结题要求,我校采取的是提交结题报告和项目结题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因此需要学会撰写结题论文及项目答辩。结题论文的撰写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实验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用词规范。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所撰写的论文应包含新方法、新结果和新观点[3]。但是大多数学生以前没有写过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结题报告写作应给予充分指导,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结题报告的结构,然后让学生针对着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的初稿,再与学生交流,审核结题报告的合理性,提交结题报告的终稿。在这项工作中并不是指导教师做甩手掌柜,任学生随意撰写结题报告,也不是完全替代学生撰写结题报告,而是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做到既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又能体现指导教师在项目中所起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报告主要体现了学生从对实践结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和深造打下有利的基础。

四、结语

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依靠各行各业的创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所以国家实施各项创新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计划,旨在改变高校的教育现状,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4]。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通过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和课本外知识相结合,锻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激励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行动上也逐渐完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在严把立项关、优化教师队伍和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谢晋.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工作体会及意义[J].电子世界,2014,(9):194.

[2]杨蜜,付瑞苹,吴蓓蓓.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美与时代旬刊,2014,(4):122-124.

[3]甘露,郑志伟,邓燕萍,卢晓翠.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经验与心得[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30-131.

篇4: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

谈到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生字。这个问题在英语阅读中尤为凸显。脱离开课本独立看英文书,第一道难关便是满篇生字。课文里所学过的那些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而大量补充词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需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奏效。我读过吕叔湘先生写的一本讲英语学习方法的书:《中国人学英文》。它本是针对高中生的,谈怎样查字典、学发音、学语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英文书,等等。对这本书,初升入大学的人也不妨看一看,总结一下中学六年学习英语中的经验教训。

中学时代学习英语的方式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念。大学时代就不同了。一个大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讲课,那就基本上等于沒有上大学——至少我是这样看。因为我上大学时,只要功课考及格,在课外的时间里就完全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开展自学活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树立自己一生事业的奋斗目标。具体到英语学习上,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变化就是如何从依赖老师讲解课文、语法转变到自己独立阅读英文书籍。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如果转变成功,就能进入自由阅读英文书的愉快境界,否则就永远失去阅读外文书的人生乐趣,最后英语程度越来越下降,几乎等于白学十年。因为无论中文英文,识字的乐趣就在于看书;不能看书,与不识字差不多。但要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2. 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一开始不一定非啃“经典”不可,儿童文学、通俗小说都不妨高高兴兴读一读。即使是“经典”,啃不动就放弃,另找其他适合自己的书。

3. 以个人欣赏为主,不要刚开始看文学书就先存一个“研究”的主见。欣赏是一种乐趣,“研究”则是另一回事。而且,真正的文学研究要建筑在个人长期对于作家、作品的爱好、欣赏、潜心研读、深有体会的基础之上。否则,“研究”就变成一种赶任务的苦差事,也难于写出有独创性的论文。

我于1946年考入重庆大学。进入大学后,我为自己树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看懂一本英文书!”阅读之初我读的大都是英译文学作品,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当时出版有一些英汉对照的小册子,像高尔基的“Twenty-Six Men and a Girl”,“My Fellow-traveller”,契诃夫的“The Bet”,歌德的“The Sorrow of Young Werther”,斯托姆的“Immensee”,还有德国进步作家F. Wolf写的中篇“Jules”,都多次看,遇到生字记下来。又从苏联出的《国际文学》上读过“Field-Marshal Suvorov”,印象很深,至今记得那位战无不胜、功高震主、遭到贬斥、郁郁而死的苏沃洛夫大元帅,以及他那位忠心耿耿但有点傻气的勤务兵叶戈尔及其未婚妻、一位快嘴快舌的随军卖饼女贩斯捷潘尼达。但上面说的都是小册子,还想读大本书,英文《圣经》是我爱读的第一部英文书。但我不信教,只是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把它当作一部文学书来读。读英诗的启蒙书自然是“ The Golden Treasury”。打开书,第一首“Spring”就吸引了我。诗集的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些直抒胸臆的爱情诗也是一读就心领神会,无须太多的笺注。但是读到弥尔顿,就不那么好懂了——直到后来在大学教文学课,找到一部剑桥版,才把弥尔顿诗集啃了一遍。可见读内容高深的作品,需要从语言到经历各方面的修养。

回顾自己一直坚持课外自学、阅读各种英文书籍,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由短到长,由浅入深。?

刘炳善,现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英文小说An Arrest 获得布拉格“World Student News”1952 年征文一等奖;《伊利亚随笔选》获得首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评奖三等奖。

? 诗人徐迟在为袁水拍所译彭斯《我的心呀在高原》诗集写的序里提到:要读懂莎士比亚,必需有详注的好版本和工具书。我到重大图书馆找过,沒有。宏大的读莎计划只好放弃。不过在内心深处埋下一个志愿: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看懂莎士比亚。这一心愿像一颗种子,在心里生根,五十年后发芽、开花、结果,编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字典。

? 我挑选平时最喜爱的诗文片断,如“The Vicar of Wakefield”,“Pride and Prejudice”,“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一章,王尔德的“The Happy Prince ”,“Freshman English Prose”中的散文和短篇小说,“The Golden Treasury”中的“Spring”等短诗,《圣经》中耶稣的“Parables”以及《哥林多前书》第13 章,都一一背诵下来。

? 学好语音、语调,锻炼听说能力,乃是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需在青少年的时代就打好。同时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学好基本语法。对于高中生应鼓励其阅读生字不多、程度浅易、内容生动有趣的外文书籍。

? 能独立阅读外文书,才能真正尝到学习外语的乐趣,巩固学习外语的成果,并有助于自己一生的事业。

? 不读文学书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英语学习和中文学习道理一样。这不仅因为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结晶于她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其他文史哲作品)之中,学习语言的最高阶段是攻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人生受用不尽的一种高尚乐趣。

篇5:大学军训感想英语版

I don’t know if I am being sensitive here. I remember us sprint out the door to assemble because we are running late. I remember us complaining about the miserable food when it’s time for lunch. I remember us sitting weirdly comfortable in a cool dark place when other classes were sweating. I remember us sharing jaw-dropping details about our lives and feel connected to others. I remember all those moments of rapture and ecstasy, all those senses of déjà vu, all those smiles of genuine happiness.

It’s like suddenly, I am no longer a prosaic girl living a plain life.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the last time I didn’t regard myself as a catastrophe. As a lonely highway.The strong hope for the future made me the girl on fire. As I spoke with some friends of my pastimes and passions, words of such silky texture poured out from my soul with unparalleled candor and cadence. The voice that issued from my lips was at once richer, deeper, stronger than I had ever produced. It was as though an inner self, a core essence, had broken free and taken control. I broke out of my niche!

Anyway, I shouldn’t be too excited because it’s just five days. Even though I have already found some friends with extraordinarily similar interests as I do. Even though this is breaking news for me because I enjoyed be in this together finally. Even though the words of encouragements faded, I still recall them from time to time to taste it all over again. I swear I’m not severed from reality. Momentarily, it’s just impossible to describe all the details that happened during 5 days. I just need to speak all these things about how delighted I am to be in this class and try to be in tranquility…

篇6:大学物理学习感想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让我从学物理有什么用的思维转换为不学物理不行。我深切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个工科的学生,物理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最基本形态的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大学物理”课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式、智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若我们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俗话所说:一张白纸上好画画。所以,尽量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力的衔接,使我们尽快地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是大学物理学习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内容上看,大学物理共分五大部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中学物理也是学习这五大部分,但它们所研究的外延有所不同,中学物理主要研究特殊情况,如力学部分中,对于运动学的研究,中学物理主要研究匀速或匀变速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动力学中所涉及的功是恒力的功,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而大学物理研究的运动是变速的运动,功是变力做的功,研究的对象不仅是质点,还包括质点系,对于概念、定理的阐述都在中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需要矢量及微积分知识的支撑。在热学部分中,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最大的不同是研究的广度大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热学中的宏观量,更能体现热学与力学的联系。在光学部分中,中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几何光学,而大学物理研究的是波动光学,这是光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都能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波动光学的学习中,需要同学们多归纳多总结。电磁学部分中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比较大,从物理概念和定理、定律的理解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但是在大学物理中,微积分知识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发挥,在做题时,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所以往往用高中时所用的方法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也是高数与物理结合的难点,近代物理的学习中,大学物理比中学物理要广泛的多,由于没有思维定式,反而不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物理的学期,我也认识到大学物理更多地依赖于高等数学,因此对于我们大一新生来说,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要会计算微分与积分,更要理解微分与积分的物理意义,为大学物理的学习打下厚实的数学基础,另外,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要有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这些概念、定理与中学物理的异同,在充分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要做一定量的习题,做题过程中充分体现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许多科学大师都曾津津乐道

于他们早年在习题中的受益,虽然做习题本身不是科学研究,但对研究能力的培养却有重要的作用。

篇7:学习大学物理的感想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理工科大学生,特备是山东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物理不是一门 全新的、陌生的课程,从初中开始接触物理知识,高中又学过三年的物理,这可能有助于大学 物理的学习,因为我们已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也可能不利于大学物理的学习,因为大学 物理和中学物理在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若我们已习惯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已经 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俗话所说:一张白纸上好 画画。所以,尽量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使我们尽快地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 的学习,是大学物理学习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主要区别:

1. 教材的区别。从教材的种类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种类少,只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二种版式;而大学物 理教材种类多, 现在各高校比较流行的大学物理教材版式有十多种。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 理五大部份,但都是五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 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我们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 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有许多内容我们 在高等数学课还没学过,所以难度增加了。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区别。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 讲解、分析,对我们进行提问,并通过课堂演练题目的形式边讲解、边讨论、边练习,加深学 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每一章节或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安排课堂练习或习题课,帮助学生总结 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大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 很少有时 间进行课堂练习、介绍各种类型的习题, 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要使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课 堂内容有很大的困难,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总结和归纳。中学物理教学,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 主,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大学物理教学,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物理思 想、方法的运用。中学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可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 种种原因,基本不使用课堂演示实验的手段进行教学。3.教学信息反馈方法的区别。中学物理老师和中学生平时接触时间多,学生会随时随地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大学物理 老师和大学生除上课外,平时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平时很少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并且平时 很少进行单元测验,课堂练习等,只能通过作业得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有抄 作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反馈信息有一部分是不真实的。

4.学习方法上的区别。中学生一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用来完成 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 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大 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5.学习目的和目标上的区别。虽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中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学生 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大多数中 学生学习比较刻苦、自觉。同样,虽然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大学物理的目 的,但现实情形是,刚考入大学的许多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不确定;一些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目标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拿到学分即可; 作业只是应付了事;上课不 认真听讲,甚至于个别学生随意旷课。

6.学习心理上的区别。在中学,接二连三的小考、大考、联考、模拟考,迫使学生紧张地并超负荷地学习。考 入大学后,部分新生存在“休整”心理,所以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惰性;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 在中学里,学校的老师,家长对他们是保姆式的管理,在大学里,主要是自我管理,生活、学习、工作等事情主要都得靠自己来安排,使他们产生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

篇8: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感想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热带鱼,学生主体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虽然强调“研究”, 但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形式上是“研究”, 实质上是学习, 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 目前, 学校已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学生先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一些感兴趣的未知领域中提出研究专题, 再由各科教师分别指导与本科相关的选题。

而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其知识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在探索和总结中得到发展, 这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所以, 学生提出了很多生物学科方面的选题, 根据实际情况, 最终选择了热带鱼的养殖为课题。

一、可行性分析

怎样选择一个有探究性又有可操作性还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是研究性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对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学生选出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 这样在课程进行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众多的选题中, 有些课题范围太大, 一次研究性课程不能完成, 有些课题内容太少, 二到三节课就可以结束。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 要根据学校的器材条件, 课程时间安排, 会有什么样预期的成果等情况, 选出实际可行的课题。

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热带鱼的养殖也渐渐走入了平常家庭, 很多人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热带鱼品种多样, 异常美丽, 同学们选择它不是因为了解它, 而是因为除了它的美丽其他一无所知, 这才是吸引学生的地方。其次, 根据了解, 学校有一个水族箱无人管理, 可以提供给课题小组。所以, 这个选题具有可行性。

二、制定计划

本小组成员共有十位, 都是在年级中报名进来的, 相互之间并不熟悉, 所以难以沟通和配合。而研究性课程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 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一些活动, 让成员相互之间熟悉起来, 并初步了解每一位成员的特点, 以便安排分工。有些成员有条件上网的, 负责查询和下载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有些善于交流的, 负责去鱼店调查访问, 不善交流的可以负责做访问记录和拍摄照片;有些成员很有组织才能, 负责资料的分析和整合;还要挑选一位成员代表本组进行交流讲解。每项工作要安排到人, 每天的工作也要安排到人, 并把安排制成表格, 这样使得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教师在安排分工时, 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同时要照顾到每一位成员, 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发挥所长, 又能团结合作。

三、实施计划

理论与实践总是会有差距, 在实施过程中, 有些地方与计划会有出入, 也会有一些没有预计到的问题, 教师在这时候要和学生一起研究对策。在真正开始养殖热带鱼后, 本组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 课程时间。

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是每周固定的一节课, 而养殖热带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从第一步养水开始, 就出现了时间不协调。养水主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出硝化菌, 一般三天完成, 三天后把鱼放入水族箱, 这就和课程时间有冲突。开始养鱼后, 每天都要进行日常管理, 一旦发现水族箱中有异常, 也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和教务处申请, 本小组的课程时间就改为弹性时间。

2. 课程经费。

购买器材、水草和鱼都需要经费, 而每个课题组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在实施过程中, 如何在有限的额度内合理的分配,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做一些调整。

3. 实际操作。

由于老师和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热带鱼的养殖, 也已经做好了理论知识的准备, 但真正在动手的时候, 就发现了很多操作性问题。如种水草种得浅会浮起来, 种得深根部又不好伸展, 换过滤棉和滤材时水管的装卸等问题。这时, 需要向水族店请教, 并耐心的摸索和练习。

学生是课题实施的主体, 在实践中不断的遭遇问题, 在问题中主动的探索解决方案, 在探索中不断的累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小组成员的相互补偿, 集体智慧的结晶、分工合作的交流会使每一个课题轻松解决。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是小组的参与者, 同时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当小组成员间出现意见分歧时, 也需要教师及时的调解。

四、交流和评价

在研究性课程的汇报课上, 本组成员分工合作,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热带鱼的图片, 有简洁的文字说明, 有成员操作时的照片, 有每位学生的感受, 最后是一段视频, 里面是热带鱼欢快的游着。这是整个课题组劳动的成果, 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 终于养出了一缸美丽的热带鱼。

学生的付出是希望得到肯定的, 而且为了促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课程更为注重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所以平时要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原则, 使用鼓励性语言, 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不求结论的标准化、惟一化。评价的关键看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学生在整个课程的进行当中, 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他们通过主动探索、体验、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在养殖过程中, 不断的出现问题, 同学们都会查资料, 分析和整理,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培养了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是给学生一些指导意见, 全程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在独立或团队工作、计划设计、时间安排、实际操作、成果展示等方面发挥各自潜能, 完成每一个项目。在情感上, 学生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他们分工合作, 查阅资料;热烈讨论, 制定计划;动手操作, 任劳任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努力完成计划。为鱼的健康开心, 为鱼的死亡难过, 学生在体验这个过程, 而不再看重结果, 探索知识的过程及其方法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样的经历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很有助益的, 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也是今后学习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付钟.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研究, 2011, (218) :130-131.

[2]王雪松.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118) :112-113.

篇9:外出学习感想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经学校安排,我们来到杭州市青兰小学学习,每天上午安排的是课堂教学观摩,下午安排的是报告活动,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触很深,突然感到做一名语文老师容易,但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太难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想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

1、小学语文老师要多读书。

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作为一位教师,一位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魅力的源泉,有了广博的知识,上好语文课就有了底气。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习跨学科知识,博览群书,平时注意古今中外、书内书外知识的储备。观摩课中的老师在讲《手指》一课时,学生提出让老师讲关于作者的故事,老师马上声情并茂地讲了《丰子恺说“丰”的故事》,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2、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

俗话说:“字是人的脸面”,不论是应考还是将来立身社会,一手好字都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课也已经很重视写字,实现识写结合。通过写字来进一步巩固识字。以前,我们指导学生写字总是轻描淡写,让学生照书写几个 ,告诉学生写字要横平竖直。学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就会不一样。既然一手好字很重要,为什么不在学写字之初时就把字写好,何必以后还要费劲去学练字呢?指导小学生写規范字首先要矫正他们的姿势,像众所周知的“三个一”,即写字要保持一尺、一寸、一拳。只要坚持下去,没有写不好的字,而其成效,必让学生终身受益。

3、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是根据小语教材的实际内容而定的。怎样传道、怎样授业、怎样解惑呢?那就是要教之以法,以法传道,以法授业,以法解惑,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又触类旁通,高速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直接交给学生答案。“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法。而要使学生掌握学法,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因此必须善于提出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建立在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比如授课中的老师再讲《地球爷爷的手》时就教给学生: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看到地球爷爷的手时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问题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议问题,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深刻,争议得越激烈,课堂上的气氛也就越活跃,学生在激越的、愉快的氛围中,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会画简笔画。

简笔画板书具有简洁、风趣的特点,他往往能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感性的东西。儿童对视觉艺术形象很敏感,教师把重点简练地画出来,比用枯燥的文字分析更有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化为简明的图像,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凭借简单图画,能让学生理出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利用简笔画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能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设计优美的板书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技巧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简笔画,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观摩课中的语文老师随手画了一只狐狸和乌鸦,栩栩如生,学生发出“哇”的感叹声,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听课的老师也都啧啧称赞。

5、小学语文要注重以读为主。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理解不了,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

6、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惨痛教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7、语文老师要写“下水文”。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郭沫若也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我们教师一定要钻研课标,把握尺度,在教学生前自己先写写,看会遇到什么困难。

所谓教师的“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情感,并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写下水文?1.通过下水文,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 2.通过下水文,为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范文。3.通过下水文,突显习作的重、难点。4.通过下水文,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5.通过下水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 6.通过下水文,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7.通过下水文,理清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 要学生写的文章,最好我们也写一写。因为,下水文,让我们更年轻;下水文,让我们更智慧;下水文,让我们更可爱;下水文,让我们更懂学生;下水文,让孩子们更爱习作,更会习作!

8、语文老师要学会教材的二度开发。

造成老师不愿意教教材作文,学生不愿意写教材作文的根源是什么呢?一是教材中的作文题材陈旧,难以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写作激情;二是教材作文规定太死,捆住了师生手脚,束缚了师生心灵。三是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贴近师生的心灵,难以诱发习作冲动,导致师生本能地排斥。因此,教师敷衍了事,学生马虎应付。

目前,身在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感觉作文难教。的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和科学的作文教材。虽然语文教科书每单元后面都有一次作文训练,但要求太宽泛,缺乏具体的指导,我们还是不知道作文究竟该怎么教!现状如此,我们能且只能像名师学习,对教材作文进行二度开发和有效指导,摆正关系,二度开发,上自己喜欢的,学生适合的,也喜欢的。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看图作文,看漫画谈启示,学生刚一看到漫画可能不知从哪里下笔,但是我们老师稍微做一点启发或改动,就会给学生很多灵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有一种爱很小阅读答案 下一篇:土木工程桥梁认识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