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关键词: 解题技巧 推理 支持 题型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精选5篇)

篇1: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论证推理分为前提(假设)型、支持型、削弱型、因果型和解释型等,是国考和各地方考试的重中之重。而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也是必考题型之一。

在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题型中,构成支持的方式有四种:连接性、可行性、一致性和实质性。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中的可行性是指题面中由原因到结果的论述是可行的,或是题面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由此来支持结论。因此,可行性分为因果可行和方法可行两种。因果可行是指题面中是一段因果关系的论述,我们通过找到一个能说明题面因果关系正确的选项来构成支持。

所谓加强就是加强论点的正确性,方法主要有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加强的效果从程度上也是加强论点大于加强论据大于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从论点角度加强是最为有效的。这一题型是公考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的提问方式有如下几种:“最有力支持以上论述的是?”“以下结论如果正确,能最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如果以下哪项正确,上文所提出的论点将得到加强?”等等。看到这类问法的论证推理,我们就应该知道这是支持(加强)型的。

下面通过几个真题来强化此类题型的学习。

【例题1】(2011·国家)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母亲在怀孕的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那

么出生的婴儿在智力上可能较差。他们认为,妇女怀孕后不久胚胎大脑便开始发育,因此怀孕前期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接触杀虫剂较多可能改变孕妇体内正在发育的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A.由于母亲接触杀虫剂较多,导致许多婴儿提前出生

B.杀虫剂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它还会导致帕金森症、癌症和心理疾病等很多疾病

C.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较多地接触杀虫剂会导致孕妇的甲状腺出现问题,而孕妇的甲状腺

状况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D.研究人员对1500个孕妇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较多地接触杀虫剂的孕妇所生育的孩子在【答案】C

【解析】题干中,论点是:母亲在怀孕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则会导致婴儿智力差;论据是:杀虫剂影响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C项中指出了杀虫剂确实影响周围的环境及影响途径,通过加强论据进而加强了论点。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

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

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例题2】(2011·国家)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要降低儿童患旷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有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是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论点是:喝酸奶可降低儿童蛀牙的风险。论据是:(1)对比黄油、奶酪和牛奶没有预防蛀牙效果;(2)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能预防蛀牙。B、D项显然不能支持;A选项虽然运用到差异法,但显然没有说明是否还有其他差异存在,所以支持力度值得怀疑;C选项用数据说明食用酸奶可降低蛀牙发生率。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例题3】(2010·山东)

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

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

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

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论据核心为“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结论为“常吃橄榄油可使眼睛远离伤害”。能支持论证的选项,应该将论据与结论之间有效地搭建出来。A项,必须将羟基酪醇和人相结合,才能达到缓解烟雾对人类眼睛伤害的作用。B、D两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C项,眼睛的健康范畴要大于人视力,属于概念偷换。

篇2: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16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规律,即: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一、试验:题中附加条件增多,直接解决困难时,用试验逐步寻找规律。

例、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方格中,每方格填1个,方格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

A6 B.9 C.11 D.23

解析:第一方格内可填2或3或4,如第一填2,则第二方格可填1或3或4,若第二方格内填1,则后两方格只有一种方法;若第二方格填3或4,后两方格也只有一种填法。一共有9种填法,故选B

二、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其他元素排列好,然后再将不相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三、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四、消序

例、4个男生和3个女生,高矮不相等,现在将他们排成一行,要求从左到右女生从矮到高排列,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先在7个位置中任取4个给男生,有 种排法,余下的3个位置给女生,只有一种排法,故有 种排法。

五、顺序固定用“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六、对应

例、在100名选手之间进行单循环淘汰赛(即一场失败要退出比赛)最后产生一名冠军,要比几场?

解析:要产生一名冠军,要淘汰冠军以外的所有选手,即要淘汰99名选手,要淘汰一名就要进行一场,故赛99场。

七、分排问题用直接法:把几个元素排成若干排的问题,可采用统一排成一排的排方法来处理。

八、住店法:解决“允许重复排列问题”要区分两类元素,一类元素可以重复,另一类不能重复,把不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店,再利用分步计数原理直接求解称“住店法”

例.7名学生争五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种数有()

A.种 B.种 C.种 D.种

解析:七名学生看作七家“店”,五项冠军看作5名“客”,每个客有7种住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 种,故选A

九、特殊元素的“优先排列法”:对于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先考虑特殊元素,再考其他的元素。

十、相邻问题用捆绑法: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先将相邻接的元素“捆绑”起来,看作一“大”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十一、探索:对于情况复杂,不易发现其规律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探索出其规律

例、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每次取出不同的两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100,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有多少种。

解析:两个数相加中以较小的数为被加数,1+100>100,1为被加数时有1种,2为被加数有2种,…,49为被加数的有49种,50为被加数的有50种,但51为被加数有49种,52为被加数有48种,…,99为被捕加数的只有1种,故不同的取法有(1+2+3+…+50)+(49+48+…+1)=2500种

篇3: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2016年, PETS2考试题型有了较大变化。其中, 写作部分第一小题由原来的短文改错变成对话改写, 要求考生把一篇约200词的对话改写成一篇约80词的短文。 对话改写题是一种全新的题型, 笔者查阅了目前各级各类主要英语考试的试题, 没有发现其他考试中采用这一题型。 另外,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知名学术数据库检索了相关学术文献, 没有发现专门探讨这个新题型的解体指导之类的文章。本文将从2016年PETS2考试中新出现的对话改写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考查要求出发, 探讨如何将对话文本改写成一篇连续的短文语篇, 以便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此类考题。

一、对话改写题的考查要求和命题特点

对话改写题的题面给出一篇200词左右的对话, 对话通常围绕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较好认知的主题展开, 然后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篇80词左右短文, 要求短文包含对话的主要内容或观点, 且不能照抄原文的句子或段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抓住对话大意和主要内容, 考查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 从而测试学生的语言熟练程度、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产出能力。

对话改写题中的对话原文一般有两个角色, 对话主题由两个角色的话轮转换不断推进和展开, 对话往往采用第一或第二人称, 也常涉及第三方个人或事物。 其中, 往往有一个角色是对话的主要推动者, 通过不断提问向对方获取更多的信息, 而另一个角色是对话的合作者, 在遵守会话原则下, 回答一系列问题, 使对话走向深入, 让对话主题得以呈现, 内容得以展开, 最后达到交际的目的。 短文不同于对话, 一般用一种人称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向读者叙述故事、 发表观点或者介绍事物, 而且通常以第三人称居多。

二、提问法在对话改写题中的具体运用和操作步骤

鉴于以上分析, 对话改写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将对话中的两种人称 (一般是第一、二人称) 转换成短文中的一种人称 (一般是第三人称) ;二是抓住原对话的主旨大意和内容要点。在抓住这两点的基础上, 用一种人称将原对话语篇的主要内容按适当的结构顺序连接成一篇中心突出、 逻辑连贯的连续短文语篇。

本文将探讨用提问法解答对话改写题, 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草拟标题:根据对话的主要内容、对话角色的语气和对话的基调等归纳出对话的主旨大意, 初步草拟一个标题。 这样, 对话改写就好似命题作文, 有了一个明确的标题指引。 第二步的提问并完整回答应围绕这个标题进行, 使改好后的短文中心突出, 内容丰富, 结构合理, 逻辑性强。

第二步, 提问并完整回答: 抓住呈现对话内容的主要角色, 围绕其就对话内容恰当地提问并做出完整回答。

第三步, 把答案连成短文:去掉所有问句, 把所有答案连接成一篇连续的短文, 并注意适当划分段落结构。

第四步, 修改初稿:初稿可能内容遗漏或冗余, 结构不合理, 逻辑不自然, 语言表达不恰当, 应当适当增减内容, 调整结构, 注意衔接连贯, 润色文字

第五步, 检查定稿:再次通读短文, 检查人称、时态、主谓一致性等易出现错误的细节是否恰当。 这样, 对话改写成短文就完成了。

三、一个范例

下面用提问法尝试将下列对话改写成一篇短文。

在这个范例中, 为了简明起见, 笔者采用了一则较短的对话文本, 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 以下是对话原文:

A:Amy, do you like sports?

B:Yeah.I have a small sports collection.

A:Like what?

B:Ah , I have five baseballs , eight basketballs , four tennis rackets and three volleyballs.

A:Do you play sports every day?

B:No, I don’t play sports. I only watch them on TV.

下面根据笔者建议的提问法, 分五步进行改写, 具体如下:

第一步, 草拟标题:根据对话的主要内容不难发现, 对话主要谈论Amy的爱好问题, 她只是喜欢观看而没有真正参与, 所以, 标题可拟为“Amy likes sports but doesn’t play it”。

第二步, 提问并完整回答: 抓住对话主要角色A和B (Amy) , A不断地就B (Amy) 的体育爱好进行询问, 是对话的推动者, B (Amy) 回答了A的所有有关自己体育爱好的问题, 是对话内容的呈现者。 所以, 提问应该围绕B (Amy) 进行, 采用第三人称, 提问顺序可与对话中的A的提问顺序一样。 具体如下:

Does Amy like sports?

Yes, she likes sports.

Does she have sports collections?

Yes, she has five baseballs, eight basketballs, four tennis rackets and three volleyballs.

Does she play sports every day?

No, she does not play sports. s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

第三步, 把答案连成短文:注意去掉“yes”或“no”等词语。

She likes sports. She has five baseballs, eight basketballs, four tennis rackets and three volleyballs. She does not play sports. S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

第四步, 修改初稿:初稿的起承转合结构不自然, 文章的衔接不连贯。 因此, 要适当增加内容, 调整结构, 补充衔接词 (注意粗体字部分) , 以突出短文主题, 增强整体性和逻辑性。

Everybody has a hobby. Some may like music. Others may like painting.Amy likes sports. She especially likes ball games, so she has five baseballs, eight basketballs, four tennis rackets and three volleyballs. But, what’s interesting is she does not play sports at all.S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

第五步, 检查定稿:最后对短文的时态、人称、主谓一致性等进行通读检查后定稿。 这样, 一篇既符合对话主要内容又采用不同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的短文就大功告成了。

综上可知, 提问法可以帮助考生抓住对话的主旨大意、内容要点、对话结构、思想脉络, 使改写后的短文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合理, 逻辑自然。

参考文献

[1]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第二级) 考试大纲 (201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3.

[2]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标准教程 (第二级) (全新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7.

篇4: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重点。下面我们就对于逻辑推理题中的推断结论题型进行详细地分析。

一、推断结论型 【出题形式】

以题干的陈述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此类题型通常要求直接从题干中可以推出,而不需要附加其他条件,并且推断出的结论不是在原文中直接出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出。【提问方式】

主要有:“由此可以推出„„”“由此推不出的一项是„„”“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真的?”“如果上述信息时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类型分析】 1.言语推理型

言语推理型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只要是对片段阅读掌握的充分,相信此类型的试题将会很容易解答。

【例题】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缨勒解释道:“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或气质,它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能使人们领悟在不同名称和各种伪装下的无限。”把宗教解释为“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而领悟“无限”的才能,真是高明之极。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因为科学知识无论怎样发展,始终是“有限”的,那些“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其原因的经验事实”也就永远成为“无限”——“神和上帝”的领地。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

A.作者认为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掌握了领悟无限的才能 B.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 C.作者认为麦克斯解释使“无限”成了“神和上帝”的领地 D.科学知识无法触及支撑宗教发展乃至繁荣的智慧核心

http://jiaxing.offcn.com/ 【解析】答案为C。A项偷换概念,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才能”,其高明是在于领悟了“无限”,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B项中的“永远”本身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且由题干并不能推出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C项是正确的,题干最后一句话恰好是表述了这一意思。D项属于无关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2.话语真伪型

根据题目的表现形式把这类考题归结为真话假话型,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基本质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问题。此类题型在表述中,通常涉及几个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陈述,并且根据一定的条件可知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或者真话,要求推断出各个命题的真伪。

【例题】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丙:“班长申请了贷款。”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B.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

【解析】答案为A。本题可以用命题的矛盾关系来解题,题干中甲和丁的话互相矛盾,互相矛盾的命题不可能同为真必然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乙和丙都是真话,那么学习委员没有申请贷款,则甲说的是假话。3.关系推理型

此类题型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推断结论型,但是该类题型有自己的特点,其解题方法也与一般的推断结论型题目有所不同。此类题型通常包含的对象较多并且对象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题干中给出部分条件,要求能够将对象间的隐含关系表述清楚。

【例题】某学校新来了三位年轻老师,蔡老师、朱老师、孙老师,他们每人分别教生物、物理、英语、政治、历史和数学六科中的两科课程。其中,三个人有以下关系:① 物理老师和政治老师是邻居;② 蔡老师在三人中年龄最小;③ 孙老师、生物老师和政治老师三人经常一起从学校回家;④ 生物老师比数学老师年龄要大些;⑤ 在双休日,英语老师、数学老师和蔡老师三人经常一起打排球。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朱老师教()。

A.历史和生物 B.物理和数学 C.英语和生物 D.政治和数学?

http://jiaxing.offcn.com/ 【解析】答案为C。题干中存在着隐含关系,由①可推出物理老师和政治老师不是同一个人;由③可知孙老师不是生物老师和政治老师,生物老师和政治老师不是同一个人;由②④可知蔡老师不是生物老师;综合以上可推知朱老师一定是生物老师,故排除B、D两项。再由⑤可知蔡老师不是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孙老师和朱老师必定一个是英语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所以朱老师只能是生物老师和英语老师,或者是生物老师和数学老师,只有C项符合条件。

总之,通过对推断结论型的类型分析,希望考生能够掌握这些推断结论型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考生解答行测逻辑推理题的能力。

篇5: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

第1道C 本題所有圖形均為左右對稱的

將左邊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邊依次為數字1234 據此,可知後面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第二套图也如此.第3题C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他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他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第6题B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 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

第10道B 若考虑把图2,图3,图4通过翻转、旋转、镜像,而组成图1,那么这样每个选项都可以。

所以这里不考虑旋转、镜像、翻转,只考虑垂直移动,只须将第3个图垂直移动到下面,这样答案就很明显了。

能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B,故选B

第11道选E 3个图为一列,分别为上中下3列

以第一列的第一个图的黑色小正方形为基准,图1的两个黑色小正方形向右移动两格 一直移动到第三列的图2,这时右下角的黑色小正方形的前面已经没空格可以再往前 移动了,故只能会左上角的第一个空格,所以答案为E

第12题选D(思路一)每个图形都有5个交点

(思路二)非闭合,非闭合,闭合,闭合,非闭合,?

?=>非闭合图形(只有D项是非闭图形)

第13题选D 重叠原有的阴影去掉,没有阴影的补上阴影

第14题选F 每一个图型都由:白色,黑色,深灰色,白灰色的小正方形组成.把所有的图项分为3列,每3个图形为一列

每一列中的每个图项由元素为:黑色,深灰色,白灰色,白色的小正方型组成.(下面各种原色小正方型元素简称为黑,深灰,白灰,白)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先看黑,深灰,白灰的小正方型

第1列黑,深灰,白灰小正方形的总数为:黑5个,深灰7个,白灰6个 第2列黑,深灰,白灰小正方形的总数为:黑6个,深灰7个,白灰5个

第3列:第1和第2个图项中黑,深灰,白灰的小正方形的总数为:黑4个,深灰4个,白灰4个.这里的规律是:第1列和第2列的黑色+深灰色+白灰色的总数不变;黑,深灰,白灰的小正方形的具体每一种原色的小正方型的数量发生变化.符合这个规律的就只有E,F;故淘汰A,B,C,D,G,H 再看白色小正方形

第1列第1个图项中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为3个白色的小正方形联在一起,第2个图项中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为也是3个白色的小正方形联在一起,第3个图项中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是两个小正方型联在一起.第2列3个图项中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都为2个联在一起.第3列第1个图项中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为3个联在一起,第2个图项中的的白色小正方形的方位为3个白色的小正方形联在一起.根据隔列元素方位相似性,即:第1列图形和第三列图形的白色小正方形方位相似,答案应该是第3列第3个图项的白色小正方型是3个联在一起.故淘汰选项E

联立以上所有规律验证答案,故只有选项F能同时具备以上所有规律,故=>答案为F

第15道选E 横着看,以三个图为一列.第一列3个黑点,1个白点;规律1:第2列黑点的总数目=第一列的黑点减去白点(即:3个黑点-1个白点=2个黑点)同理第三列黑点的总数目=第2列的黑点减去白点(即:2个黑点-1个白点=1个黑点)规律2:每一列都只有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一个白点

规律1和2联立,能同时具备这两个规律的只有图E,故=>答案是E

第16道选D(圆圈的数相加)*2=左右数字的积

第17道选B 观察各个图项的重心变化。第一套图的重心是下,中,中 第二套图的重心是中,中,?

根据两套图的个图项一一对应及相似性:?=重心向下 那么先排除C和D项

再看两套图的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所有图项,可以观察出每个图项都是中心对称 再根据这个规律排除A,答案就是B

第18道A 第一套图的3个图均为弧线组成,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图均为直线组成。

第19道A 第三图边数=第一图边数+第二图边数-1边

第20道C 将图一的边拆开后移动得到图3,图2再逆时间转动90度得图2

第21道C 将只出现过一次的留下

第22道B 思路:不用管中间的图,就是把第一个图平分后,背对背接在一起

全解析:第一套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图的图1到图2的变化(看下面的图)

以红线部分为左右两边的折线,把红线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往内折叠 就成了又可以得到,然后再往上翻就可以得到图2;图3就是前面说的这个过程再逆转过来,之后再把第一个图平分,然后背对背接在一起,这样图2就成了图3

了。同理第二套图也是这样,所以选B

第23道A 图1+图2重叠,重叠的阴影留下,没有重叠的阴影去掉,原没有阴影的补上阴影

第24道B 第一套图是从图一开始顺时针旋转45度得出图2,图3 第二套图是顺时针旋转90度,顺序是图1,?,图2 根据两套图的各图项一一对应相似性,第一套图的图1是对应第2套图的图1 第一套图的图3是对应第2套图的图2 那么,第一套图的图2就应该对应答案项,再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推出答案是B

第25道D 根据两套图中各图项的一一对应相似性,那么,第一套图的图1对应第二套图的图1 第一套图的图2对应第二套图的图2

第一套图的图3对应第二套图的图3(注意“第二套图的图3,应该把图三看成是3个重心在下面的小三角形组成的图案)

第26道C 前面的规律和25道相似,第一套图的直线位置是左,下,右,第二套图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的直线位置是左,上,右;再根据第二套图都有 2个直线联在一起,根据这个规律即可推出答案

第27道B 第一套第3个图和前两个图中的图形组成元素相同(即三个图都有钝角三角形),同理第二套图应该是三个图都有直角三角形

第28道C

第一套图都是全图,第二套图都是凹形图

第29道A 根据从部分到整体的规律,先从图项的组成元素看,以第一个图的小圆为基准,圆内部的线段是依次增加;即从图1到图3,小圆内的直线分别是:1,2,3,?那么?=>4,再看整个图项,图项中都4个小圆都是有这种规律,能符合这规律的只有A。

第30道选C 图3=图2+图1,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C

第31道选C 图1和图2叠加(重叠部分留下,其余去掉)=图3

第32道选B 第一套图是边+点=8,第二套图是边+点=10

第32道选B 这个一个图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形组合题,4图项加起来其外边的总数=答案项外边的总数

第33题选B 与上面一道一样

第34道选D 共有6个图项,3个图项为不规则图形;3个图项为轴对称平面图形

第35道选D 所有图项均为轴对称平面图形

第36道选C 上下之积为 右X10+左之和

第37道选C 把图1看成10由小椭圆的元素组成的图,竖着看,分为两组,每组有5个小椭圆元素;分开来,从变化上看第一组是先去掉第四个小椭圆元素,紧接着去掉第2小椭圆个元素;第2组是先去掉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第2个小椭圆元素,两把两个组去掉小椭圆元素的规律连再一起是:4,2,2,? 再前项除以后项=>2,1,? ?=>4

规律是:2,1,1/2.所以选C

第38道选第3个选项

图1和图2重叠,相同的部分留下

第39道选b 都为轴对称图形

第40道选D 两个方向相反的图形重叠

答案

第41道。解析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三个种外框一样的花瓶,里面的花其生长方向都是相同的,而且有两朵花是有叶子的,一朵没有。

第42道

数字小的一边手臂就会下垂 所以2在下面5在上面 7在上面2在下面 ?=5

第43道

脚步两个数字相加后再除以2=头部的数字 所以?=5

第44道

第3题8+5+2+1=16=4×4 11+6+3+5=25=5×5 ?=5

第45道

小圆里面的数字=三角形内框数字(相加)-外框数字(相加)8+4-2=10 3+2-3=2 12-5-1=6=?6 8 4 5 ?

A.8 B.7 C.1 D.3 第46道选D 解析:一一对应,第一套图的1对应4,同有部分都是1 第一套图的公务员秘籍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 图2和图3对应,都有O 第2套图的图2和答案项对应,都有C(镜像)

第47道选B 解析:第一套图是底边逐步往上移动,第二套图也是逐步往上底边移动,(注意:第2套的底边应该是看成2条底边重合;只移动一条边,另一条边位置不变。一直移动到与最上方的边重合)

第48道选B 解析:图1+图2+左右加边=图3

第49道选A 第一套图:图3=图1+图2 第二套图:图3=图1+图2(规律和第一套图相似,但是去掉内线)

第50道选B 以第一个图的方向旋转,同向性

第51道选A 图项构成元素其总数不变,都是5

第52道选D 第1套图所有的图项都3条直线构成,第2套图所有的图项都为4条直线构成霞 露 霖 雯 ?

A.何 B.吴 C.旭 D.凌 第53道选B 解析: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第54道选第3个选项

解析:主要是看每一个图的重心变化,从图1到图3的重心变化是下,中,上

N A H V P ?

1.C 2.F 3.L 4.K 第54道选3 解析:共有6个字母,左3个字母都为3划,右3个字母都为2划

第55道选B 解析:第一套图:把各个图项分为构成两部分:1闭合图形2闭合图形外边的线段

第1部分

先看闭合图形:边数为4,3,4而且每一个闭合图形都不同,重心中,下,下①

第2部分

再看闭合图形外的线段方位:两个是在上方,一个是在左侧。

(即:两个方位相同一个方位不同)②

联立第一套图规律①和规律②套到第二套图,看是两套图各图项是否一一对应相似。

第二套图:第1部分:

先看其边数,3,4,?,按两套图各图项一一对应相似的规律: ?=>4边,先排除A 看各图项:都为不同的闭合图形,按两套图各图项一一对应相似的规律: ?=>和第二套图的其他图项不相同的闭合图形,排除C 再看重心:下,中,?,按两套图各图项一一对应相似的规律:

?=>重心向下,再排除D 上面的种分析都符合规律①,再看线段的方位:在具备规律①的基础上,加上一一对应相似的规律;

看是否也符合②。要闭合图形外线段的两个方位相同一

个方位不同,那么只有B和C项。但是C项不符合规律①,所以推出答案是B

第56道选A 解析:

第一幅图的第一排移到第二排(第二幅图),再移到第三排(第三幅图)。第一幅图的第二排移到第三排(第二幅图),再移到第四排(第三幅图)。

第一幅图的第三排移到第四排(第二幅图),再移到第一排(第三幅图)。

第57道选C 解析:第2套图联线两端的图形互换

第58道选D 解析:第一套图从图1到图3是方框递减,图2和图3都有2个小圆 根据两套图的相似性图1到图2也是方框递减

第2套图是图2和答案项都有2个叉,图3有2个圆

第59道选B 第一套图:图1=图2+图3+1划

同理,第二套图的图2+B项+1划=图1,所以答案为B

第60道选A 图2翻转成图1,然后图2+图1=图3;

同理第2套图也是这样,再根据圆的外框大于三角型的外框,所以三角形应该在圆里面。

第61道选D 第一套图的图1是由4条直线构成的图形。同理:图2是3条直线,图1是两条直线

第二套图的图1是由5条直线构成的图形,图2是4条直线,那么答案项应该是3条直线,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D,故答案选C

第62道选B 4个图均为对称图形,这样我们只取图形其中的一半,不难发现,从图1-4,的一半分别是字母A,B,C,D顺时间旋转180度,照着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推出答案项应该也是取图形的一半,形成的那一半的图形照着字母顺序排下去是E顺时间旋转180度

百 白 旧 仿 彷 ?

A.仿 B.旅 C.万 第63道B 百 白 旧 字形都有“日”,拼音字母前两个以B开头,后一个与前两个不同=>仿 彷 ? 也有此规律

第64道选C 图1+图3(其阴影部分重叠的去掉,不重叠的留下)=图2

第65道选B 题干中每个图形组成的最小笔画数是1,2,3,2,所以下一个应为1,选项中四个汉字图形能够一笔写成的只有B。

第66道选③

(思路)每个图形都由空心部分和阴影部分组成,而且上空心下阴影

再观察整套图:可以发现每个图项的中心都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选③

第67道选D 解析:第一套图的规律:把整套图的每个图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而且都由3种不同的元素通过方位变化所构成,每种元素有2个。

举个列子:把第一套图的每个图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3种不同的元素及其数量:空心长方形,十,实心三角形,都为2个 每个图项上下两个部分都是以这3种不同的元素通过,方位变化所组成

把第一套图的规律套到第二套图,既可推出答案

第68题选D 这题和上面一题也有相似之处,也是只需要观察图项的构成元素就行了,这里我们只考虑每一图项中点的数目(从部分到整体,再到两套图的相似性)不难发现

第一套图从图1,图2,图3其点的数目分别为:3,1,5(为奇数列,而且每个图项的点的数目都不同)

第二套图的点的数目为:2,6,4(偶数列,而且每个图项的点的数目都不同)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其规律相似,所以答案为D

第69道选B

图1+图2(去掉重叠部分,不同的留下)=图3

第70道选D 第一套图的图1和图2都是2笔完成的图形,而且只有一个交点;图3是一笔完成的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也是这样,所以选D

第71题选D 两套图的图项相似一一对应,第一套图的图1对应第二套图的图2;第一套图的图2对应第二套图的图1,那么第一套图的图3对应第二套图的答案项,所以是D 或许有人会说C也可以,但是我觉得如果选C那么就是第一套图的图3对应第二套图的答案项,这个显然是有点勉强的(因为第一套图有两个图的重心向下,一个图的重心在中间。第2套图和第一套图相似,所以应该也有这样的关系,前面的圆是重心在中间,三角形重心向下,那么还差一个重心向下的图形)符合上面所有规律的只有D项。

第72题选B 图1+图2(去掉重叠的,不重叠的留下)=图3

第73题选A 图1+图3=图2

第74题,不同的项选A 只有A项是中心对称,其他的选项都不是

第75题不同的项选D 重心在中间,其重心的方向无偏向。

第76题,不同的项选B 只有这一项不是由3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其实的各项都是

第78题,不同的项选A 无钝角

第79题不同的项选D 思路1:把每个图型里面的元素看成是3列,2列为一样的图形,(另外正方形的下面2个90度角都有元素),只有D项没有这种共同的规律。所以选D

思路2:每个图内的两种元素的数目为偶数,只有D项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第80道选D 小圆的总数的变化是:第一项除以第2项=第三项(每3项都有这个规律)

第81道选C 两套图中

/ 第一套图的图2和图3对应第二套图的图1和图2;两套图中的这两个图是有2个黑 ① 小正方形(黑色小正方形的数量程偶数)

第一套图的图1有3个黑色小正方形 对应答案项 第2套图的答案项有1个小黑色小 正方形(黑色小正方形的数量程奇数)

② 小色小正方形,而且白色小正方型的总数都为3 结合规律①和规律②,选C。

第82道选D 主要看两套图的图2和图3,第一套图的图2和图3都为4边形 第二套图的图2和图3都为5边形

第83道选D 黑色阴影先顺时针跳90度再退回45度

第84道,选A 都是闭合图形

第85道选A 利用两套图形的相似性,一一对应,第一套图到第2套图的各个图项变化是:直线变弧线,弧线变直线,那么接下来就是直线变弧线了,所以答案为A

第86道选A 主要每个图项的重心变化,第一套图是上,中,下;第2套图对应第一套图其重心变化的位置不同,但是正套图也是上,中,下的重心变化。第2套图的图1的重心在中间,图2在上面,那么答案项就应该是在下面,所以选A(为什么不选D,因为两套图都是闭合图形D项是个组成图形不能算是闭合图形,故不能选D)

第87题选D 都是由弧线组成的图形

第88题选B 6个图都有弧线

第89题选D 只看图内的小元素移动的位置(把所有的图项的外框都看成图2的外框,比较好理解。这样,可以看出相邻的两个图项其图内小元素的位置是顺时针从一个90度角转动到另一个90度角,所以答案是D

第90题选D 第一套图最下面都有一条直线

根据两套图之间的对应相似性:第二套图最上面都有一条直线

第91道题选D 第一套图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根据两套图的对应相似性 第二套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第92道选D 两套图相似,两套图的图项一一对应 第一套图的图1对应第二套图的图1 第一套图的图2对应第二套图的图2 第一套图的图3对应第二套图的答案项,(其大圆内都是有个脸的形状)

第93道选B 方法和上面一道相似。

两套图相似,两套图的图项一一对应

主要看第2套图整体上和第一套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里不难发现第2套图是在第一套图隔项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第一套图2个小圆之间联上一跟直线(只需构成外框即可,形成内部的对角线的两个小圆不用联直线)+去掉小圆=第2套图

第94道选D 以图3为中心,左右两边的图项其构成元素一样,方位颠倒。

第95道选A 每个图项的外框都不一样,而且都为闭合图形,故答案选A

第96道选B 每个图项的外框都不一样。

第97道选第1选项

其顶点数目分别为:9,4,3,0,3,?

以顶点为0的那一项为中心,左右图项的顶点数目为对称。?=>4, 第1个选项刚好就是4个顶点。所以答案为第1个选项

第98道选C 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图1和图2都有相同组成元素“ I ” 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图3都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V ” 所以答案是C

第99道选A 第一套图:图1=图2+图3(去掉内部的线段)根据两套图的相似性

第二套图:图3=图1+图2(把图2直接塞进图1)

第100道选C(这题以前做错了,现在更正)

元素一一对应相似性,第一套图到第二套图是:弧线变直线,直线变弧线 里面后面应该是弧线变成直线,又因为第一套图的图3是个闭合图形。所以对应的第二套图的图3应该也是闭合图行,所以答案是C

[Part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基本原则

头脑清空原则:排除杂念,只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题设为真原则:文章说的都是真的 形式统一原则

解题步骤

1、看问题,定题型(看题干的最后一句话和问题再看题干其余内容)

2、读题目,作简化

3、据技巧,得答案

分类

前提一定正确

论证类

加强论证型:证明结论的真实性 削弱论证型:反驳结论的真实性

结论

显性结论类:前提逻辑明显,着重推理判断 隐性结论类:前提逻辑隐讳,着重演绎概括

逆否命题

A推B

等价于

-B推-A-(A或B)等价于

-A和-B-A且-B 等价于

-A或-B

一真一假题

首先看矛盾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题思路:乙和丁矛盾,其余的都是真的,即丙是对的

关键在于题干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有: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

什么是矛盾关系(唯一)(对象相同)

1、A

-A

2、所有是

有的不

3、A推B A且-B

4、A且B

-A或-B 什么是包容关系? 所有推某人推有的

A且B推A(B)推A或B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公务员考试秘籍绝密资料谢绝转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没有矛盾关系怎么办?看包容关系

律师事务所。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三个命题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 A所有人都会使用 B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 D不能确定

解题思路:A推B,A真B就真,B假A假,只有一真,A不能为真必然为假,只有一假,B必然为真

口诀:包含关系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解:一真,3推2,前假,3假,所长会,有人会,2假

两个正确呢?

找矛盾关系,除去矛盾关系,剩下的就是两个问题的一真一假

有真有假型

先看矛盾,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 包容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假设

全真判断型

四个翻译

所有S都是P

翻译

S——P

-P——-S 所有S不是P

S——-P-P——S 没有S是P

P——-S 不是S都不是P

P——S A推B也就是有的A是B,等价于有的B是A 所有1都是2,等价于有的2是1 1推2,3推2,是不能得出结果的 1推2,2推3,1推3(三段论)

1推2,1推3,有的2是1,有的2是3

三段论

A——B

B——C A——C

例如下列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 “所有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

“所有S不是P”与“(某个)S是P”

“必然p”与“不可能(必然非)p”

例如下列命题是互相下反对的(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有些S是P”与“有些S不是P”

“有些S是P”与“(某个)S不是P”

“有些S不是P”与“(某个)S是P”

“可能p”与“可能非p”

(1)推理的传递性(A推出B,B推出C,则A能推出C);(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点,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3)逆否命题(A推出B,则非B推出非A)

一些投资者是乘船游玩的热心人。所有的商人都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所有热心乘船游玩的人都反对沿海工业发展。

A有一些投资者是商人 B商人对乘船游玩不热心 C一些商人热心乘船游玩

D一些投资者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 有投——热 商——支

热——-支

等价于

支——-热

翻译推理型(肯定信息优先)

充分条件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P推Q 相当于前推后

相关的连词:如果„„那么„„

只要„„就„„

凡是„„都„„

为了„„一定„„ 逆否命题

A推B

等价于

-B推-A

必要条件推理规则(后推前)只有„„才„„

Q推P „„才„„

不P不Q相当于Q推P 除非P否则不Q相当于Q推P P是Q必不可少的相当于Q推P P是Q前提,Q推P

排中律规则

或者P或者Q(P或Q)也就是只有P、只有Q、P且Q 非Q即P 非P即Q PQ至少有一个

P推Q 肯定P也就肯定Q 否定Q也就否定P 否定P和肯定Q,什么都推理不出来

翠花错误

A->B C->B A->C(错)

A->B B->-A也就是-A

A->B-A->B也就是B

A->B-A 全部的情况是B或-A 组合排列题

列表法 排除法

从选项中找答案(含组合的问题)信息优先 肯定信息优先 信息量最大优先 特殊信息优先

计算类(地方才有)

集合题(补集排除法)

某家庭有6个孩子,3个孩子是女孩。其中5个孩子有雀斑,4个孩子有卷发。这表明有可能()

A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 B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 C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

D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

解题思路:无法从题干直接得出答案,要一个一个选项看是否与题干矛盾,总会出现最后一项,如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等价于三个有卷发的男孩有两个没有雀斑,得出答案。

不等式类(两不等式相加法)

法学院的女生比男生多,在04年下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中,法学院不及格的学生超过了一半。由此可见:

解:女>男——不及女+及女>不及男+及男

不及>及——不及女+不及男>及女+及男

上下两式不能相减因为会得到两种结果:及女>不及男

不及男>及女 相加得:不及女>及男

隐性结论类

可以推出型(概括题)标志:由此可以推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1、前提出现可能性论断,结论一定是可能性论断(关键词:可能、往往)

2、一定涉及:文中的关键词和主题词(复用词,转折词,长段二句原则等判别)

3、绝不涉及:文中未提的概念

4、答案越可能越好(在主体正确的情况下,可能后面是无关概念的话,也可以是对的)

5、防不完全归纳

6、注意比、更、还,出现了基本是错的

做题方法:

主题词——排除无关——比更迅速难——可能——注意不完全归纳 无法推出型(细节题)标志:无法推出的是

1、原句定位

2、夸大事实者错

3、无由猜测

4、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

做题方法:选项一句一句对比,可以不用阅读原文

论证类演绎推理

加强论证型 补充前提 削弱论证型 给出论证

1、读命题

2、想答案

3、读选项

论证 前提型

前提多半排干扰(标志:前提条件是„„原理: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的综合作用,凸显单一原因的正确)

原因型

原因需要文中找(标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加强

支持型(标志:支持上述论断)强支持:支持一般需强调(比较)

分两种情况:旁人不灵、没我不行(没有旁人)弱支持:再说一遍、举例子

假设型(基于的假设是)很多时候凭语感或常识就可以找到所要问的隐含的前提

1、问论据。加上一个条件就变成了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比如题目中问到“上面的逻辑前提是哪个?”“再加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

2、问假设。公务员考试秘籍绝密资料谢绝转http://shop68877291.taobao.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题干给出前提和结论,然后提问你假设是什么?或者要你提出正面的事实或有利于假设的说明,则加强论点,否则削弱论点。比如问到“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那一个假设?” “上述结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 “上述议论中假设了下列哪项前提?”

3、问前提。以题干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能推出题干的前提。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有效的推理? 假设桥梁要搭好

A->B A->C 缺B-> C

甲是党员,甲去抗洪

假设党员要抗洪

判断选项的方法,假设的正确选项如果取反,能够推翻原文的推理;对不确定选项的判断取反后,看是否能够推翻原文。

语义预设:一个命题能够为真或为假的前提条件

语用预设:话语A只有当命题B为交谈双方所共知时才是恰当的

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

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要当翻译,需要学外语。

B.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

C.当翻译没什么大意思。

D.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

E.学了外语也不见得能当翻译。

前提:不当翻译,结论:不学外语

B学外语->当翻译

-翻译->-学外语

说明解释题同阅读推理题(没有翻译过程,凭借常识和推理就可以解题)

说明解释型考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具体问法有:

(1)下列哪项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2)以下那种说法能够解释上文的数据或结果?

(3)以下那种说法能够有助于解释上文叙述中的矛盾?

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解释结果型,一般首先要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对解释矛盾或差异型,思考的关键是抓住原文差异双方的差别,正是这一差别导致了现象的矛盾。

匹配及逻辑运算型(一定要100%正确)只要细心得法,这类题目并不难

具体比如可以用假设反证法,耐心点推是个笨办法,但绝对是个好办法;也可以用表格法,把已知条件划在一个表格上,再进一步推理。

因果关系及因果倒置型

1、有因必有果,同因必同果

2、因变则果变

3、先因后果

4、常见多因一果

解题方法:

1、检查的某种因果关系是否为真,方法是改变原因后,看结果是否不同

2、表面因果与事实因果不符

推理形式或结构类比型(保证100%)

形式结构上比较题干和五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即比较几个不同推理在结构上的相同或

者不同。提问形式有:“下面哪一个选项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下面哪一个选项与题干中的„„不同?”“下面的各选项都与题干中的„„相同,除了”,“下面各选项都与题干中的不同,除了”,等等。

确定论点及继续推论型 求论点

削弱论证型(标志:最能质疑上述做法 削弱比加强简单

首先明确命题A->B,着重末句和转折词之后,直接读最后一句话 其次找削弱命题 A且否B(最强)(举反例):你很黑,所以很丑

古天乐很黑,但他不丑 整体大于局部

否A(大多数情况否定):你很丑,所以没有女朋友

我不丑 肯定大于可能

他因削弱C也是B的原因(变相地说A可能不是B的原因)

有些削弱是读题干就知道要答什么,例如是计算统计类和数字陷阱类,甲增长100%,乙增长200%,乙不一定比甲增长得多

共变

1、可能不存在联系

2、因果倒置

房间里有一批人,其中有一个是沈阳人,三个是南方人,两个是广东人,两个是作家,三个是诗人。如果以上介绍涉及到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里最少可能是几人,最多可能是几人?

4-9

传递排序型

有A、B、C、D四个有实力的排球队进行循环赛(每个队与其它队各比赛一场),比赛结果,B队输掉一场,C队比B队少赢一场,而B队又比D队少赢一场。

关于A队的名次,下列哪一项为真?

A.第一名。

B.第二名。

C.第三名。

D.第四名。

E.条件不足,不能断定。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美德教育 下一篇:解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