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通用9篇)
篇1: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10周周末作业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亲爱的同学,回眸生活的阴晴雨雪,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你欢宴;一项项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留连。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征程,登峰攀岩,漫游语文世界,领略风光无限。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课外阅读(12分)
“懒老师”
①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
②别看他“懒”,他可(讲究
考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
锃亮),可精神啦!
③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ɑ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理所当然
心安理得)成了我们的事了。
④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良莠不齐)。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
孩子
你们冤枉罗老师了
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
勇于探索的好老师
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
⑤听了爸爸伯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使语句表达通顺、流畅。
2、他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后就“懒”了,他“懒”的表现是什么?
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做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3、给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4、“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懒老师”这个词语加了双引号,起了什么作用?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称谓
B.C.表示特殊含义和着重指出
D.表示讽刺和反语
6、你身边肯定也有这么个性的老师。说一说他(她)的特点。此时,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潮快到武汉了
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②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放下电话。
③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④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母亲絮絮叨叨,又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
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⑤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⑥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⑦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急忙——()
到达——()
牵挂——()
3.把第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5.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
。面对父亲的关怀,老王的儿子的表现是:,对于老母亲的关怀,老王的表现是:。
6.老王为什么会“愣住”、“发懵”?
7.文中“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2分)
篇2: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本单元的课文的内容引人深思,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说。水资源本来是不断再生、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使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我们不禁想到黄河断流、罗布泊干涸,一些大江大河被污染,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必将自食恶果。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dǔ
jùn
mǎ
chán
chán
kuàng
chǎn
jīng
yíng
()
()
()
()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振耳欲聋()
留连忘返()
毫无节治()
矿物姿源()
世外桃园()
雄伟状观()
三、用“贵”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到句子中。
1.大熊猫是我国的()动物之一。
2.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3.桑娜有着热心助人的()品质。
4.人参是一种()药材。
四、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还…
1.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3.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4.()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伤害发生,学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B.今天的数学竞赛中,我大部分题目全都作对了。
C.时间过得真快啊,小学漫长的六年生活一下子就过去了。
D.爸爸在灯光下目不转睛地阅读文件。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2.浪花拍击着沙滩。(改成拟人句)
七、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写建议书,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书在格式上不讲究太具体的要求。………………()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比喻目光短浅,只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故事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手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八、根据句末的提示,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就是拯救未来。
2.“
”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
3.“
”意思是说地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是说共同行动起来,一起来珍惜、爱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不破坏、不毁坏,共同营造绿色家园。
5.“
”告诉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破坏。
五、阅读文言文《揠苗助长》,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⑤矣!予⑥助苗长矣。”其子趋⑦而往⑧视之,苗则槁⑨矣。
注释:①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②长(zhǎng)——生长,成长。③揠(yà)——拔。④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⑤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⑥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⑦趋:快走。
篇3: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一) 背诵或朗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二) 讲述课文中的一段故事或自编一段故事,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评析:口试部分的内容安排改变了过去只重视书面考试的做法。语文语文, 既要能“语”, 又要能“文”。“语”指口头表达, 也就是口语, 口头表达是人们日常交际的最直接的手段。这里安排的口试部分体现了语文具有工具性的思想, 也把课堂上我们提倡的把“书读通顺, 话讲明白”的阅读教学要求体现出来了。在试卷上出现口试内容, 增加了语文考试的人文性, 降低了考试的难度。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笔试部分 (80分)
卷面分5分, 以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情况和卷面整洁情况为重点。
(评析:考查汉字书写情况在一般试卷上还不多见。写好字很重要, 写字的意义不在写字本身, 写字与做人、写字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 看拼音写词语。 (1×10+4=14分)
1. 拼写词语。
2. 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两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评析:字词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学好语文首先要过字词关, 这是一道基础性的测试题, 安排这项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 使用工具书完成下面习题 (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 (0.5×12=6分)
1. 查字典。
2. 查词典。
利用学过的音序查字法 (或部首查字法) 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意思。
心悦诚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查字典是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这道试题与众不同。首先允许学生带字典进考场, 这是一种创新。其次, 以往考查字典都是把词语的几个解释列在试卷上给学生选择, 学生没有真正查字典。而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 从字典中查出答案, 真正检验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另外, 查词典的方法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课本上没学过, 但是学过音序或部首查字法就能够查词典。这样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益处。)
(三) 对对子 (1×10=10分)
江对___楼对___来对___风对___红对___春对___
芍药对___清晰对___黄鹂对___清晨对___
(评析:对对子是古代汉语教育的必修课, 也是传统的、经典的考试方式。语文是模糊学科, 考试的答案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江对河, 也可以是江对海, 还可以是江对湖。再如芍药对牡丹, 也可以是芍药对玉兰, 等等。考对对子比单纯考近义词、反义词在形式上、内涵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在课堂上对对子, 学生感兴趣, 因为对对子形式活泼, 答案多样。对对子与对联、律诗、绝句等文学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常进行对对子训练, 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 习作训练。 (45分)
下面是三个习作训练题,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题写一写, 把语句写通顺, 把意思写清楚。
1. 续写童话。
同学们, 还记得《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乌鸦辛辛苦苦找到的一块肉被狐狸骗走了。现在呀, 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 又被大树下的小狐狸看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 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 把语句写通顺。
2. 改写诗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把这首诗改写成一段小故事, 把语句写通顺。
3. 想象作文。
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你理想中的教室是什么样子?以《我想象中的教室》为题, 写一篇作文。把语句写通顺。
(评析:这里给出了菜单式的三个习作题目,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写一写。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 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文题侧重写想象作文, 降低写作的难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这张试卷上没有一般试卷常见的短文阅读分析。我认为, 近年来语文试卷上屡考不断的短文阅读分析就像一个怪物, 在泯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读就明白的一则短文, 竟然能提出十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试问: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读书看报, 看明白就行, 要思考那么多没有价值的问题干什么?
语文该怎样考试?没有定论, 但是争论很大, 各种意见都有。但是语文考试在继承传统考试形式的基础上, 创新是非常必要的。1.这张试卷在形式上是创新的, 把试卷分为口试与笔试两个部分, 在笔试部分还增加了对卷面书写的要求, 设计非常新颖。2.这张试卷在内容上是创新的。安排了查字典、对对子、习作训练等内容。查字典训练允许学生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不是一般试卷名义上的考查字典实际上没有查字典。对对子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考试形式, 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它。考对对子比单纯考那些近义词、反义词要好得多。习作训练给出了三个训练内容让学生选择, 侧重想象作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张试卷重习作训练, 重实践操作能力, 轻视短文分析, 没有安排繁琐的短文分析的内容, 体现了“把书读通顺, 把话说明白, 把字写端正, 把文章写通顺”的语文教学目标。
篇4: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语文Ⅰ(试题)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第1页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摇曳 (yè)
摭(zhí)拾
沁(qìn)园春
不屈不挠(náo)
B. 粗犷(guǎng)
蛰 (zhé) 居
乌桕(jiù)树
铩(shā)羽而归
C. 饿殍(piǎo)
按捺(nài)
斫(zhǎn )榛莽
绿(lù)林豪客
D. 伺(sì)机
翘 (qiáo ) 首
什刹 (chà) 海
瞠 (chēng) 目结舌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
B. 国庆中秋假期高速毫无意义的发卡,使长长的车流堵在收费站前后,“免费放行”本应有的疏通效应则荡然无存。
C.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他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3. 将下列文字概括为一句话。(不超过18个字)(4分)
新华网镁锂合金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属于国际上列入高度保密的技术。今年年底,中国将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实现这种金属结构材料的规模化生产,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多个领域。
镁锂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塑性等特点,可部分替代目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铝材及其他铝合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西安交大与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镁锂合金生产线。
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镁锂合金超轻材料项目将实现规模化生产,预计可年产100吨镁锂合金超轻材料。
4. 请你写一段描写景色的文字,通过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你对这处景致的喜爱留恋。要求至少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四种修辞手法当中的两种。不超过70个字。(5分)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①,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注】①子本相侔: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第2页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因:按照B. 禹锡亦在谴中,当诣播州诣:前往
C. 虽重得罪,死不恨 恨:怨恨
D. 士穷乃见节义穷:困窘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的一组是(3分)()
①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③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④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⑤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⑥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⑥
篇5:9.六年级语文第9周周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_________
评价: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的责任。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他们在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引领我们学习,他们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交警指挥交通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他们在履行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责任让我们受惠,责任更让我们前行。
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ēn
qū
qín
miǎn
zǔ
náo
qǐn
bù
ān
xí
()
()
()
()
zhēn
zhì
kuí
wú
bào
qiàn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啼啭(zhuǎn)
熙攘(rǎng)
僻静(bì)
绵亘(gèng)
B.渺小(miǎo)
怅望(chàng)
萦绕(yíng)
女娲(wā)
C.澎湃
(bài)
蜷缩(juǎn)
唱和(hè)
静谧(mì)
D.遨游(áo)
勉强(qiáng)
气氛(fèn)
水槽(c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作自受
形色勿勿
不拘一格
意味深长
B.狂风怒号
庞然大物
返璞归真
可见一班
C.百拆不回
心惊肉跳
千峰万仞
兴高采烈
D.身无分文
德高望重
流连忘返
生命垂危
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 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 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 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以小见大
D ①各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波涛汹涌 ④可见一斑
4、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2分)
A.变换——手法
变革——制度
B.表示——谢意
表达——情感
C.截然——反对
断然——不同
D.提高——勇气
提升——素质
三、根据意思按要求填写含有“不”的四字词。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地看上半小
时,好像怎么也看不厌烦。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地重用人才,在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四、将“挺立、屹立、耸立、矗立”填入句子的括号里,使句意表达完整。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
②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
③发射塔架高高地()在航天发射场上。
④他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
五、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
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六、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
A.这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
B.是否刻苦努力地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C.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获益匪浅。
D.军训期间,我们受到了教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八、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积累填空。
①
张星南老人虽然已退休,但她没有赋闲在家,而是义务清扫大街,为我们营造干净的环境,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
②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外地的我听到家乡熟悉的民歌让我的思想之情更浓,这正如李白所说“,___________故园情。”
③
小米每天都会给很多人许下很多承诺,但每次又都失信,诚如“_________________”。我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④
珍惜自然资源。
⑤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句话出自______(国家)______(人名)的_________(文题)。
曾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宝级的国学大师_____________在本册为我们奉献了《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既要爱自己的生身母亲,更要爱自己的_______________,邓小平曾说“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深情的爱着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篇6: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第十二周周末练习
班级( )姓名( )签名
一、写出带下面偏旁的字。
辶:( ) ( ) 犭:( ) () 木:( )()
月:( ) () 忄:() () 扌:(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远―( ) 矮―( ) 瘦―( )丑―( )
暗―( ) 忙―( ) 笑―( ) 东―( )
有―( ) 来―( ) 粗―( )开―( )
进―( ) 多―( )晚―( ) 黑―( )
坐―( )慢―( )短―( ) 冷淡---( )
三、拿出小尺子连一连。
吃班长 懒洋洋地跑进去 一辆鲜花
挑担子 慢吞吞地藏起来 一记汽车
选垃圾 静悄悄地坐下来 一位耳光
丢早餐 急冲冲地晒太阳 一盆代表
四、我会选
1、(元 圆 员 园 )今天,我拿着一( )钱到公( )去玩。走到路上,我看见一个少先队( )抱着一个( )皮球。
2、(在 再)小鸟好像( )和我说:“小朋友,( )见!”
我( )家里画画。
太阳出来了,不会( )下雨了。
3、(处 外)乌鸦口渴了,到( )找水喝。
小猫到( )面去晒太阳。
十二、快乐阅读。
金鱼
鱼池中的金鱼各种各样,有圆头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颜色也不少,有金鱼,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同的.,很好看。
它们非常活泼(po),常在水里游,有时互相追逐(zhui zhu),有时一起游戏,加上色彩美丽,真令人喜爱。
1、短文有_______个自然段。
2、文中的金鱼有______ 种颜色。
3、金鱼的形状有______ 的,有_______ 的,有 _____ 的,也有_______ 的。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用~~~~~~~画出来。
5、写一写:尾巴像花朵,美丽极了。
篇7: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第5周周末练习 班级( )姓名( )签字( )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é pínɡ yǔ wén qiān wàn xínɡ lǐ xiù lì qīnɡ xiānɡ
( ) ( ) ( ) ( ) ( ) ( )
dǎ tīnɡ lián mánɡ yuǎn fānɡ yí dìnɡ fānɡ xiànɡ yǐ hòu
( ) ( ) ( ) ( ) ( ) ( )
zhǔ yì ɡān jìnɡ ɡuānɡ mínɡ mínɡ bái ɡènɡ duō shān qīnɡ shuǐ xiù
( )( )( ) ( )( )( 清 )
二、好词积累:
清秀紫 红蓝 碧野
和 细 语 香大地
三、词语练习
例:鸟蛋(小小的) (小小的)鸟蛋
小路(长长的) 小路
大树( ) ( )大树
例:(一棵棵)松树
( )松鼠 ( )树林
棵 场 片 颗
一( )松果 一( )松树 一( )春雨 一( )树林四、读句子,填上“?”或“!”。
鸟儿的欢唱你听见过吗( )
鸟妈妈看不到鸟蛋一定会焦急不安( )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
五、课文内容填空
1、花对( ),桃对(),( )对细雨,山清对( ),鸟语对( ),万紫对( )。
2、()鸟蛋凉凉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 )。
3、我仿佛( )的`欢( ),抬起( )来,把()投( )高远的蓝天。
六、认识这些偏旁吗?为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可以查生字表做)
林
木棵禾 辶 口
篇8:一年级语文周末试卷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命题)
试题难易分布情况:容易题88分,占73.3%;中档题21分,占17.5%;难题11分,占9.2%。比例约为7∶2∶1。参照哈尔滨市考试试题难易程度比例的要求,本试卷设置非常合理。
二、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由此表可看出此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占80%以上,题型全面,覆盖面较广。其中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各部分分值比为25∶8∶37∶50,比例合理。
三、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及最高的4道题分析
1. 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
(1)第14小题丢分原因是学生还没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知识不熟悉,平时的训练少。特别是这种说明文语言分析类型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不易答准。
(2)第15题仍然是考核课外的说明文知识,原因大体同14题。
(3)第17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并没有超出范围,可是本题属于贬义词褒用的灵活题型。
(4)第21题是一道课内阅读题,本题答案是文本中表明主旨的句子,学生似乎能理解,可是找出的句子不够精练。
(5)第22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但出题者用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遇到这种题有些措手不及。
2. 通过率最高的4道题。
(1)第2题考查字形,题比较简单,都是课内的。但本题本来有两个错别字,结果试卷只显示来一个,这就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
(2)第8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也是课内的,因为平时训练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3) 第12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是此题简单, 二是练过多遍, 所以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
(4) 第20题是课内阅读, 比较浅显。这类问题比较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四、各层次成绩统计
分析:本次考试及格率较高,但高分段的学生太少,特别是四班的高分率较低。
五、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第6题:听着你的嘱咐,我体会到了温暖;,;想着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下辈子希望你还做我的父亲。(要求:仿写句子,要求与前后两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此题是从歌词中节选出的,既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组织语言时更强调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本题的亮点就是渗透了情感教育。
第22题:(《散步》)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学习和借鉴,请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此题颇具创意,如果学生读不懂文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学生理解了课文但不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也说不出来。所以此题不单单考查一个知识点,还是一个综合型题。此题先说出写作手法再让学生举例子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醒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这一要求。
六、学年前10名、后10名学生成绩状况分析(略)及提高对策
前10名提高对策:要求他们夯实基本功,提高字词方面答题的准确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扩大他们课外阅读量,积累美文。提高答题能力和速度。
后10名提高对策:强化基础训练,把重点放在记忆的扎实性和书写的工整性及准确性上,在教学中体现一定的梯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其学习能力。
七、今后的教学措施及对策
1. 注重基础字词的积累。
利用课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古诗词背诵训练,使学生克服笔误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课内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并组织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多做阅读训练,尽量每天做一个课外阅读,并养成认真阅读、反思错误的好习惯。
4. 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保证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赏读佳作, 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并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5. 对学年前50名学生给予关注。
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使他们稳扎稳打,逐渐缩小与学科最高分的距离。
6.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选拔功能。
3.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所编的语文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会动口又学会动笔,既要分析又要表达,既要重视课内知识,又要注重课外阅读。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积累运用、阅读分析、作文三大块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题58℅;中等题26℅;难题16℅。
知识覆盖率:初中语文知识点约40个左右,编题的知识点为30多个,占80℅。重要的知识点基本覆盖,这些重点知识是: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应用,名著的基本知识,仿写,语言的综合运用,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思考,文言文字词积累,翻译句子,内容的理解,现代文的阅读,作文。
2.各板块知识所占比例。
四、试卷蓝图
1.突出基本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中学生学习语文不但要积累词汇,运用词语和句子,更要提高写作等综合能力。不但要会写会说,还要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兼具课外阅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试题时充分把握了这一点。
2.注重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强调理解和词汇积累;选取的文言文材料,难度适当,有积累价值。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外,要求文质兼美,篇幅在500字左右。选材于课外的,考点在课内。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课内文言文考查如下所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亡居。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不筑,必将有盗; (2)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文中的父亲每次的想法都与他人不同,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注:(1)、(2)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3)、(4)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
现代文阅读考查如下所示: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第 (7) 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注: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不但易于理解,可读性强,又是一篇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1)、(2)题考查的知识点不但突出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突出教材的知识点。
3.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1999年开始,各地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指导意见,对中考作文题的命制采取了不设审题障碍、不限制文体的做法。几年来,作文题的命题更为科学,越来越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命题形式更加强调表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以下作文题目: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注:两个文题任选其一,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两个文体都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选取材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文题的宽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来了。作为探究性试题是对原有的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语文的“探究”题如何编制呢?“课程标准”中“探究”一词是这样出现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考虑让学生探索什么,怎样探寻,最后可获得什么结果。可见,编制这种试题应遵循三大原则: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得结论。
有问题可发现。即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必须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是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同步的,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材料或背景中有所发现。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注: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读表格,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结论总结出来填在横线上,即是本题的答案。此题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
编制此问题遵循三大原则。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解题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例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此题源于课内阅读例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父亲指导主人公爬下悬崖,使主人公脱险的经过。父亲没有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而是指导孩子怎样往下爬。不但教会孩子的方法,也交给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探讨。
探究题不同于以往一般试题,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放飞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信息,教师可矫正教学。对于此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检测了学生的认知情况;既是对知识的探寻,又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2.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方面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3:下面是一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其中有200名学生参与调查。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问题。(3分)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注:本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查。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调查统计就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写出结论。即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说话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却使试题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确。同时,这道题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你还能举出类似“狼与鹿生死相依”现象的例子吗?请用文字叙述下来。
注:本课选自课外文章《狼与鹿的传奇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 500只左右猛增到3 000多只,洛耶耳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为了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变得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当洛耶耳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这时的洛耶耳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荚,得到充足食源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注:本题是在阅读中设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的设计有新意,对于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指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例5: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前后语意连贯。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昼短夜长;,;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注: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在结构上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但考查其积累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彰显个性。
例6:第 (3) 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出男孩的“一番思考”的内容来。不超过100字。(3分)
注:此题为课外阅读,内容是写一个小男孩为妹妹勇敢献血的故事,表现男孩的无私无畏。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
总之,这种开放性题目不仅能考查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4.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试题中,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以写作为例。写作题将会更贴近当代生活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写作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在写作题的设计中不主张设置审题障碍,不会限制体裁(诗歌、戏剧除外,体裁不限),在写作内容上和写作体裁上给考生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选择。考查的重点是,根据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立意新颖,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要富有个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选题写作的可能性较大,题型上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皆有可能,后三种的可能性较大。
例7: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次作文不但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关注学生平时对语文的积累和运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拓创新的空间。
注:两个题目,任选其一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此命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课程标准”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真正使考试成为评价语言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
篇9: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小博士)
一、将下面的汉字进行适当的组合,重新成为六个新字。(不能重复用)
虫、帛、京、周、台、朱、月、禾、肉、府、木、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词语。
式样——样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奶——奶牛(意思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骏马 虚弱 纯熟 悲惨 连绵不断
B.惩罚 耻辱 书籍 军阀 兴国安邦
C.洋溢 安详 失魂落魄远见卓识
D.示威 沾污 才思敏杰万马齐喑
2.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熟(shú)练安抚(fǔ) 畸(jī)形
B.不菲(fěi) 酣(hàn)畅 要挟(xié)
C.缝隙(xì)浸(jìn)满魁梧(wú)
D.渲(xuān)染 应允(yǔn)砾(lì)石
3.下面各组词语中,有搭配不恰当词语的一组是( )
A.排除困难抵御敌人充满希望
B.和谐音符开展活动挪动身体
C.发生变化挖掘力量探索奥秘
4.“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喜不自胜”三个词虽然都有高兴的意思,但其中第( )组中的两个词意思更为接近。
A.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B.喜出望外喜不自胜
C.喜不自胜欣喜若狂
四、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爸爸对我的要求一向很( )。有一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内容主要是:李大钊在革命形势非常(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他被捕后,敌人对他( )拷打。最后,被敌人害死。读了文章后,爸爸要我讲给他听。我笑嘻嘻地讲着,一点儿也不( )。爸爸用眼睛瞟了我一眼,我却没认识到问题的( )性,还是笑嘻嘻地讲着。爸爸用( )的语气说:“别讲了。李大钊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仍( )党的秘密,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可你还嘻嘻哈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帮助某书店选择一句格言作为条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面几个事物中,选两个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它们。
A.庐山B.小草C.春雨D.梅花E.柳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1)小女孩儿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2)小女孩儿不敢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照要求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2.漓江的水真绿。(改为比喻句)
3.兴安岭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改为拟人句)
七、按照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段落,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军想:蚂蚁不可能成功了,六十九次的失败就是证明。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蚂蚁在尝试第七十次的时候终于把玉米推过了墙头。将军被感动了。
( )一只蚂蚁恰好也在马槽里忙着自己的事。它在努力扛着一粒玉米,试图爬一堵垂直的“墙”——马槽的壁,将军的目光却被它吸引了。
( )一位将军被强大的敌人打败了,他的队伍溃不成军。将军也被迫躺在一个废弃不用的马槽里躲避敌人的搜捕。
( )将军凝视着蚂蚁。两次、三次、四次……将军默默数到第六十九次,每次玉米都被蚂蚁顶上去,最后都掉下来。
( )那粒玉米的重量不知是蚂蚁体重的多少倍,也许不亚于人托起一头大象吧?第一次,玉米被顶起,很快又掉下来。蚂蚁连一丝的犹豫都没有,接着就开始了再次的努力。
( )从蚂蚁身上,将军找回了信心。后来,他重整军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他的帝国版图不断扩大。他,就是14世纪的蒙古皇帝——莫卧儿。
1.把重新排列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先填空,再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将军为什么能“重整军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亲 情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停下):“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母亲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担心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北风四起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儿发懵。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字词,用直线画出来。
2.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而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你是怎么理解“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这句话的?
九、从下面的习作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1.从小到大,我们每一天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长辈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同学伙伴的关心,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有要感谢的人。想一想你要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要感谢他(她)?想好了写一篇作文。
要求:要举出具体的事例,把事件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还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仔细观察右图,写一篇习作。
要求:(1)观察画面,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下来。(2)联系生活实际,把想到的写出来。(3)想象要合理。
相关文章:
周末的三年级作文02-19
七年级下学期周末作业02-19
繁忙的周末六年级作文02-19
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简历02-19
秘书学专业范文02-19
快乐的周末七年级作文02-19
七年级第7周周末作业02-19
五年级周末周记500字02-19
五年级周末日记400字02-19
5年级周末日记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