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精选6篇)
篇1: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
各位领导老师:
民主科学管理求实务实高效
————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方略
我们正泰高中是去年刚刚组建的一所年轻学校,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广大群众的厚爱,现将具体措施汇报如下:
一、加强备考领导,实施科学指导
介绍高三学生情况:生源不足,基础差,成绩参差不齐,但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们全体师生团结拼搏,取得了2009年高考初战告捷。
学校对高三高中非常重视,全体师生面对压力,针对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备考方案。由校长主抓高考,分管校长坐镇高考,班子成员协抓高考,各处室服务高考,班主任、任课老师研究高考,全校学生决战高考的局面。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责任到人,成立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协调会,以“备课组”为中心的质量分析会,与师生一起分析高考形式,把握高考动态,捕捉高考信息,研究高考策略,全力备战高考,围绕目标抓三好:(1)抓好优等生,出闪光点;
(2)抓好综合科,提增长点;(3)抓好普通生,保基本点。
二、召开誓师大会,营造高考氛围
距高考百日之际,我校召开百日誓师大会,共同迎接百日冲刺。年级制订宣传计划,各班落实宣传过程。通过标语、校报、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形式宣传高考,鼓舞师生斗志,振奋师生精神。通过班誓、班歌、班呼、励志卡等多种手段激励学生,营造高考氛围,1
让学生始终绷紧高考这根弦,通过这些措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树立高考必胜信心,班级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走上了“比、学、赶、超”的良性轨迹。
三、精心制订计划,强化备考中心
1、认真研究考纲,注重高考动态。
以《考试大纲》为指针,吃透其精神,领会其实质,把握其动向,贯彻好其方法,以教材为基础,把握好内容的广度和难度,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相结合,保证不留盲点。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高考研讨会,认真搜取高考信息,听取专家建议,研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探索确定命题思路,科学制订应对策略。
2、强化集体备课,整合群体优势。
坚持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以考生实际为基础,以目标任务为指导,把握课堂导向性,讲评教学针对性,学校严求统一立体习题筛选,统一重难点处理,教师上课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分为几个专题,各专题的能力指向是什么,每个专题需要多少时间等问题。集体备课每周至少2次,每次积极发言,切实挖掘个性智慧,整合群众优势。
3、严格精选试题,训练规范到位。
教师要反复研究考纲,学校组织模拟考生与周考相结合的方式,每次考生均对学生试卷进行全批全改,认真研究考试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准确把握考点,按照高考模式精心选题,组题,不用成题、套题。认真组合精选,切合高考实际,训练规范到位。试题的布置和批
改力求做到四精:精选,精练,精批,精讲。
做到五练:基础知识扎实练,重点内容反复练,关键问题突出练,易混淆问题对比练,拔高问题综合练。在试题的选取和训练上,避免无效劳动。
4、注重方法指导,规范答题步骤。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透课改精神,注重方法指导。讲全每一个知识点,讲透每一个难点,讲清每一个重难点,讲好每一个得分点,教会学生自我复习,梳理知识,构建体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答题中,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步骤,规范答题格式,规范答题语言,规范答题字体卷面,切实加强方法指导,学会考试,在考试中积累经验,沉着应对,多考高分。
5、注重教学反馈,强化教学实效
我们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业全改,及时查出漏洞,及时讲解分析,重点强调。争取尖子生详批细改,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面处理,当面指导,培养尖子生规范的答题习惯,明晰的答题思路和详细的赋分标准,让其心中有数。为了强化教学实效,我们组织了:周周考,月月考,依考代练,对每一次的考试成绩认真分析。临界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变化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6、重视综合学科,实现均衡发展。
加强综合学科训练“成也综合,败也综合”,由此我们成立了综合学科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出综合学科教学计划,确定好综合学科的备考策略,精心筛选综合科试题,在落实各学科内部知识的基
础上加强研究各科结合点的结合点、交叉点、渗透点。研究综合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问题,重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得综合者赢高考”的道理,克服不重视综合科的思想,同时针对综合科部分学生偏科现象,科任教师及时协调沟通工作,调整计划,改进措施,结合学科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强化提高,使各科均衡合理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7、重视分层培养,做好培优补差。
各班班主任都要建立学生成绩跟踪档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各自学习特点提高薄弱学科,巩固优势学科,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制定培优补差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做到周有反馈,月有总结,工作落到实处。
优秀生侧重攻名牌一本,教学中注重基础的同时,知识的广度深度要有加强。中等生侧重攻二本三本。差等生攻专科。教学进度难度要适中。培优补差即强化优等生,加强弱势学科。边缘生强化优势学科,培优补差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对尖子生要认真分析,有的尖子生基础较好,但是答题不规范。有的尖子生成绩好,但不重视基础知识,学科发展不均衡。根据这种情况,要有自助餐变成比吃餐,科任教师对尖子生实行包干制,有针对性进行知识、心理辅导。增加有难度的试题供应量,从而达到既弥补相对薄弱学科,又提高优势学科的目的。
8、加强班级管理,发挥主体优势
班主任在高考备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做到
师生同心,形成师生合力,要协调好课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做到团结合作,形成学科合力。要协调好全班学生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风,形成班级合力;要协调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做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并举,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重。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和谐的备考局面。
9、抓好心理调适,从容应对高考
高考既是知识战,又是心理战,“十载寒窗比勤奋,一朝应考比心态”可谓一语中的,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其情感因素的培养。特别是最后冲刺阶段,学生心理容易波动阶段,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将学生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高考。课任教师要与学生多谈话、多交心,帮助他们客服考试中的紧张、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障碍,让他们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以上是关于备考工作的几点思考,在距2010年高考不足百日的时间里,我们正泰高中全体师生继续发扬拼搏进取的精神,本着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材的宗旨,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正泰学校的发展和项城教育的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2: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
一、指导思想
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高考成绩是考核一所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最关键、最重要指标的思想。在 2010届高三工作中,继续发扬“奉献、合作、拼搏、创新”的精神,以全方位、过程化、精细化的无缝隙管理,挖掘潜力,广开泉源,加强研究,讲究策略,寻求突破,力争抓住2010年高考机遇,勇创高考佳绩,实现我校“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目标。
二、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本届高三年级共有学生972人,17个教学班。其中应届理科班9个,学生543人,理科复读班1个,学生48人;应届文科班5个,学生303人,文科复读班1个,学生51人;美术班1个,学生29人。虽然学生整体比较稳定,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届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成绩参差不齐,文、理科重点班学生成绩不突出,复读班学生中高考高分学生少,没有明显优势。
教师情况:本年级现有教师37人。其中既有多年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也有一批从高二新上年轻教师,整个年级的教师老中青分布合理。
三、高考目标
整体目标:力争一本,二本上线人数突破2009年数量,文理科高分在2009年基础上有所提高。
具体目标:在确保复读生与2009年考取一本,二本人数不减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应届生的潜力,力争在应届生实行突破,努力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高考指标。
四、组织和领导
高考备考领导小组: 组长:宋明先
副组长:孔令荣
刘艳紫
陈源泉
成员:彭存鑫
景国华
吕和林
刘丽辉
张读贵
覃
军
胡精华
丁时德
万彤松
熊
涛
成丹
黎
宇
周美红
五、具体措施
㈠ 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目标任务,将管理工作落实到细处
1、在高三年级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定期开好备考领导小组会、年级组及教研组会、全体教师会,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和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把学校目标落实到班级,班级目标落实到人头,人头目标落实到学科,学科目标落实到时段。做到全体高三师生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上下一心,团结协作。
2、把备考管理重心定位在高三年级组、学科备课组和班级。即把教学管理的落脚点定在年级组;把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定在备课组;把学生养成教育的落脚点定在教学班。
3、加强高三教师管理,全方位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① 在教师中倡导“同结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使每一位高三教师树立“乐于清平,甘为人梯”的观念,让教师在奉献拼搏中获得成功的幸福感。同时认真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② 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年级组对教师早晚下班辅导及上班情况每日检查公布,坚决杜绝上班迟到早退现象发生。
③ 加强对高三教师工作考核,定期进行教情学情调查,及时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职责。、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德育工作
① 注重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理想目标
高三年级,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由于成绩不理想,对前途产生一片茫然。所以高三年级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的首要一条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从而树立自信,全力以赴投入到高考复习备考的激烈竞争中去。
② 加强班纪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
抓备考,不能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班风建设。班主任要实行跟班制,班级之间要实行共管,互管。班级管理要从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学习习惯、考试纪律等各个方面从严要求学生,通过严格的校纪校规,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刻苦精神、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任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以高昂的状态和积极向上的拼博精神迎战高考。
③ 和学生交朋友,注重学生心理教育
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高三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通过班会、交谈和家访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将心理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之中。同时要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关心学生、关爱学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高三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其备考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④
明确管理责任,分解管理目标
针对普通高中中一般学生纪律性差,缺乏竞争意识;重点学生偏科跛腿严重,考试成绩难以提高,容易丧失信心的现象,把班级管理分解到每一个领导,把治跛学生思想教育分解到每一位教师,实行领导包班,教师包学生,确保班级管理上台阶,重点学生有提高。
㈡ 强化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常规,将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① 秋季开学初各备课组要对一年的工作计划作出详尽安排。在计划中要认真总结往届复习备考经验,分析本学科命题趋势和特点,制订出复习备考方案。
② 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认真分析教材,共商重点,突破难点,把握高考方向,立足教材,不留知识死角。、注重上课效率,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教学要注重落实知识的“三性”和“三点”即: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的规律性、典型例题的代表性和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点。注重课堂教学每一环节,向45分钟时间要质量,要效益。做到节节有重点,节节有目标,每个考点有归纳、有总结。彻底杜绝有头无尾、环节不全、主次不清、重点不明的不良教学行为。要注意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加强练习,强化训练落实
① 坚持理科每周一次,文科两周一次综合检测。试卷批改要及时,注重总结。每次测试后,各课组长尽快组织本组教师阅卷,年级组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每次考试效果,每次训练成绩必须于两天内上墙公布。
② 每次测试试题要紧扣大纲,紧扣考试要求,要“精而实”,不要“偏而怪”。要确保试题科学性(无错误)、探究性(重能力)、前沿性(有创新)、实用性(近期反馈)。
③ 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到解题规范化,答案标准化,从而达到“能拿不丢,颗粒归仓”。
④注重月考分析总结:每次月考后认真召开质量分析,各备课组要组织教师对试题认真进行研究,分析试题命题趋势方向,分析考查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薄弱点。班主任分析本班学生进退,学生中的偏科现象,并及时与科任教师沟通,找出治跛方法。
⑤ 成立综合学科组,进一步强化综合学科训练。理综组由张读贵负责,文综组由丁时德负责,专门组织综合学科每周一次训练。
4、注重培优治跛,突出重点培养
① 结合高二期末考试和高三第一次调考,各班在九月要协同科任教师确定培优辅差目标。要注意“培优辅差”不是“培养哪些优生,补哪些差生”,而是指通过培养“踩线生”的差学科使其成为优生。
② 要落实到科任教师进行包人负责,重点培养优生的“差”学科,培优各层次的“踩线生”的弱势学科,助其均衡发展,使之进入优生行列。特别是一批任务内的学生的弱势学科的培优工作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锁定目标,跟踪培养,注重实效,力争达到一批人数最大化,本科人数最大化。
③ 年级组于九月制定培优辅差方案,每月对培优辅差进行一次检查。
5、抓好美术班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针对美术班学生特点制订专门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我校艺术生在高考中的优势,力争在美术生的名牌高校招生中能有进一步突破。
㈢
实行科学备考,不断提高备考效益
1、合理安排高三复习进度 高三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底)各学科要以单元教学为模块,夯实基础为提前,复习好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巩固基础,掌握技能,系统认真地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做到单元过关,章节过关。在教学中要狠抓基础,系统复习,不留盲点,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3月底至5月10日左右)进一步明确重点、难点,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做好专题教学。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便于思维训练。同时进行专题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查漏补缺,综合演练,提高能力。
第三阶段:(5月10至高考前)教师要细心纠正一、二轮复习中学生易出现的错误,以问题为线索,对重点知识从认识、理解、记忆和应用上加以强化。同时要充分占有高考信息,依据考试说明要求,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准确预测命题方向,精编精选试题,作好综合演练及模拟冲刺训练。从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训练学生的应考技能。教学中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答疑解难,关注热点,用好信息,提高应试技能。
2、及时跟踪高考动态,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
① 年级组定期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交流,每次联考后及时沟通,不断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备考经验和方法。
② 年级组定期组织人员到武汉,黄冈等地了解高考最新信息。
篇3: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
一、端正思想, 夯实基础
1. 基础要求不能忽略。
经过三年的新课程高考实践, 我们逐步明确了高考应考的一条基本理念, 那就是:基础的东西不能丢。什么是基础?那就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 我们要认真阅读2010年国家考试中心的《高考地理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和我省的《高考地理说明》 (以下简称说明) 。此外, 我们还要关注历年高考试卷的结构, 关注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有关能力要求。做到读好《大纲》与《说明》, 了解考试要求和考点分布;熟识《课标》, 掌握考试的难度。
2. 把握基础要求水准
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而基本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题目的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获取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选择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坐标的判断、数据的转换、图表的填绘、数据图表转换、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
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运用地理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创新的地理问题;提出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正确地表达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 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3. 调整备考主攻方向
一提到高考应考, 有些人总爱钻牛角尖, 大搞题海战术, 拼命钻研难题怪题, 把自己的精力全放在猜题、解题之上, 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备考的主攻方向。
(1) 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主要的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缺乏有序整合, 造成在考试时难以快速正确地调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因此, 我们要梳理已有的知识, 形成若干专题, 使之形成系统, 便于理解消化, 也便于考时提取。
(2) 精心设计和编撰训练题
有些教师的复习普遍存在随意、偏离学情、针对性弱、不整合等问题, 复习效率甚低。因此, 我们要跳进题海, 为学生精心设计和编撰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题。题目要求能力立意为主, 突出能力要求。题目的呈现应从易到难, 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先形成“母题”, 适当逐渐拓展, 使之满足基础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教会学生解题方法与步骤
对于选择题——要读懂题干含义, 明确题干要求, 找出“关键词”, 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 调动所学知识作出正确判断。
对于综合题——先读题、读图, 找出有效信息;再思考题目问什么, 应该调用教材哪部分的内容;最后根据分值, 思考采分点, 用规范、正确的地理语言, 突出关键词进行组合答题。
在考场上, 拿到卷子后, 首先要弄清给了哪些资料, 这些资料提供了什么样的情况?有哪些蕴含信息?其次, 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选择有效信息来搭建解题桥梁;最后, 科学地把握答题方向:一是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地理事象的分布进行确定, 二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索, 三是其意义的评价要从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等各种角度出发, 当然, 对人类面临的问题采取措施也应从这三方面考虑。
二、联系实际, 准确定位
1. 梳理历年高考考点
作为考生, 有必要了解高考三年来的试题, 要从中梳理出历年的考点所在。下表是2007、2008、2009三年考卷考点的罗列, 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走向。
2. 分析考题命题思路
(1) 重点考查地理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近三年海南省地理高考试题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遵循“能力覆盖、知识抽样”原则, 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 地球运动意义、气候知识、区位分析、环境问题等相关内容为集中的考点知识。
(2) 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试题注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 充分体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普遍关注, 信息处理成为首要能力。
(3) 重视题干素材的新情境创设。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我省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体现。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设问的开放性有所加强。
对学生创新能力考核不足一直是人们对高考试题诟病的主要方面。创新能力的考查立足于问题的开放性。海南省2008、2009两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设问的开放性有所加强, 如2008年第23题和2009年第21题。
(5) 逐步关注海南省情。
试题对海南省情的关注从隐性到显性, 2007和2008年试题材料中没有涉及海南省, 但隐性关注了海南省情, 如2007年第26题“台风”、2008年第27题“海洋污染”。2009年则有两道试题以海南省情为题干素材, 分别是第22题和25题。
3. 分析我省考生学情
由于我省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加上师资、设备的不足, 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方法还嫌简单, 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还存在许多缺陷, 学习能力还比较低, 然而, 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速度较快,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强调以学定教, 从客观实际出发, 教学要有针对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三不教原则”, 即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能看懂的不教, 教了也不会的干脆不教。在教学欠发达地区, 我们的口号是“不求全面达标, 但求得满该得的分”。
因此, 我们不要盲目崇拜和沿用名校的试题, 要有自己特色, 适宜本地学生的试题。
4. 关注国内国际时事
国内国际时事往往会成为考试命题的载体, 因此, 对于一些国内外主要热点区域, 我们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如: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破坏区、高新科技开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人口集中分布区、文化积淀深厚区等。
三、加强训练, 讲求运用
1. 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许多人不了解地理学科特点, 认为把课本背熟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其实不然, 因为地理学科的特色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 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的空间结构、地理的综合思维、地理图表的运用等等。
三年来的试题反映出一些高频考点:它们是: (1)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如: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分布规律、人类活动发展变化原理和规律等; (2) 五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等等。这些都是地理学科特点所在, 我们不可忽略。
2. 加强图表分析运用
我们要强化地理图表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地理图表能力训练要从第一轮复习就开始, 再在第二轮复习中强化, 最好按分类进行专题训练。
我们可以将地理图表做出如下分类: (1) 地理区域图——知地明理; (2) 数据统计图——以量说理; (3) 等值线图———以线释理; (4) 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图转绘; (5) 地理示意图——表示原理和过程图; (6) 变式组合图———裁减、变形、抽取叠加。
3. 掌握模块相互联系
新课程高中地理一共有10个模块组成, 在我省涉及高考的模块也有6个,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必修1以自然地理为主, 重在理解原理和规律, 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必修2以人文地理为主, 重在结合案例分析,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必修3以区域地理为主, 重在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三者之间又互为依赖, 必修1所学内容皆以人类环境为中心来展开, 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故要结合人地关系来学习;必修2虽多为人类活动, 但它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寸步不离, 故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必修3讲的是区域, 但它的知识来源于必修1、必修2的基础理论和区域案例的整合, 三者不可或缺。至于我省列入选考模块的选修3、选修5、选修6, 也是三个必修模块的深入和拓展, 它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 掌握模块相互联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4. 强化地理逻辑思维
以往考生的频频失分, 与他们地理逻辑思维欠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 培养学生严谨的地理思维。
第一, 构建主干知识框架, 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第二, 建立地理思维模型, 如气候分析模型、气温分析模型、降水分析模型、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等值线分析模型、水文要素分析模型等;第三, 知识情境化, 运用地理思维模型, 分析地理问题;第四, 运用地理思维模型解决不同尺度的地理问题。
(2) 用地理思维提高区域地理题型的解答能力。
如:判断区域位置, 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 (水文水系) 、植被等分布特征, 概括其空间格局, 阐释影响因素;推测或描述农业、工业、城市地域类型及分布特征, 阐释影响因素;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
5. 讲求科学复习策略
(1) “面”“点”结合。第一轮复习“面”要“全面”, 第二轮复习专题“点”到“关键点”。我省高考地理试题不强调知识点覆盖, 但第一轮复习则必须全面覆盖所有考点。第二轮专题复习重点“地球运动意义、气候知识、区位分析、环境问题”等四个考题集中的知识板块。
(2) 必然与偶然。根据我省2007-2009年地理高考试卷特点, 2010年高考试题仍将集中于“地球运动意义、气候知识、区位分析、环境问题”等四个知识板块, 这是必然的。但具体选择什么样的素材, 设什么问题这是很偶然的, 故复习不必押题, 而应以不变应万变, 以“必然”应对“偶然”。
(3) 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复习不难处理, 但通过知识点复习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关键。增强知识的情境化是有效手段。
6. 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篇4:2010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2009年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
2009年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的命制基本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稳”主要体现在:(1)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如14题题干“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人教版高中教材说:“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造出新的风格。著名的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王羲之为东晋人,代表南方风格。(2)侧重于考查学生阅读文字材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对人文知识理解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如15题通过表格形式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三大阶段,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3)注重综合性,体现了“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强调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试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强调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如23题考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4)主题式的问题考查形式大幅减少,知识点考查的覆盖面大大增加。如16、17、18、19、20、21题。(5)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体现多元史观,强调在多元化视角下形成不同的历史价值观。此外文史常识题依然继续受到重视,如12题考查姓氏起源,13题“四面楚歌”考查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均属于古文化常识,这与2008年12题考查“阴的方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在:(1)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试题探究性和开放性大大加强。如37题第三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2)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试题大幅增加,成为最主要试题形式,情境材料丰富多样,有学者观点、报纸评论、社会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如22题引用“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来考查英国工业革命。(3)没有专题式组题形式,命题视野更加开阔。2009年没有一组类似题目出现,命题视野更加开阔了,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开放性理念,突出湖北考生面临高考新旧交替这一时代特点。(4)体现了向素质立意过渡,在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如39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考查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010年高三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现阶段高考备考的实际,对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2010年高考备考的重点热点与分析
1.学科内重点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史: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代史: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现代史: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世界近代史:英、美、德、日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
世界现代史: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2.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时政热点
2010年高考需要关注的时政热点有:
﹙1﹚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其精神, 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2010年召开的两会的内容及其精神(民生问题及其医改等问题)。与之相关联的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外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改革﹙三农问题或民生问题﹚。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涉及到的历史知识为中共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整风运动等;儒家思想及其发展演变。
﹙3﹚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相关的历史知识为历史上中外改革以及三次科技革命。
﹙4﹚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需要关注的历史知识有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中国政治近代化和西方政治代议制等。
﹙6﹚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和谐。相关联的历史知识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及儒家思想等。
﹙7﹚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历史上的环保思想、三次科技革命等。
﹙8﹚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等。
﹙9﹚弘扬民族精神, 繁荣中华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以及儒家思想及其演变。
﹙10﹚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国家统一。关注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史、美国内战、德国的两次统一、朝鲜半岛问题等。
﹙1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应对国际金融风暴。联系历史上的中外关系、罗斯福新政、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等知识进行备考。
﹙12﹚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注意联系历史上的国际关系及国际组织知识。
上述热点问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问题;二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的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三是与社会成员尤其是与青少年学生密切相关的引领价值导向的问题;四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国家意志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五是政史地三科结合的好素材;六是突出地方特色。试题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地方的考试资源,紧密结合本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探究和解决问题。
3.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由近几年文综考试命题的特点决定的,特别是2009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更凸显了这一点。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考生可以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在梳理、确定热点焦点问题时,既要关注与历史知识直接相关的,更要重视能与政治、地理学科联系起来的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复习备考策略
1.做到基础知识无遗漏。考纲毕竟是纲,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教条化和神秘化。考生最好将考试大纲中涉及的考点逐一梳理,全面理解和记忆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在这最后三个月的备考时间里,要科学规划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用足用好教材,将教材内容线索化,加强训练,认真纠错反思。
2.用新的视角和理念统领备考,整合知识。以 “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对新的历史情境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3.在强化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相结合,以凸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考生们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重点热点进行准备和复习。
4.坚持专题复习的策略,注意专题的细化,打破中外历史的界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专题史的划分情况,要记住“抓小放大”,大做“小专题复习”的文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5.适当关注边角知识,不要为常规思维和复习行为所制约。高考历史试题时常会以边角知识命题,边角知识是指教材中标注★的章节、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6.努力提高练习效率。练习设置应集中体现新材料、新情境,信息量适中,把握试题的题眼。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在这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复习重点应该是以回归教材为主。
7.与社会热点、学术焦点相关的主干知识,重在积累而不必刻意去追求。
8.平时就应该按照高考的模式来训练和要求自己,如时间的把握、答题的规范性、科学性等。
篇5: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
张
燕 2010年高考总结与2011年备考计划
张燕
2010年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数学的难使很多人收紧的心,紧皱的眉还没有放开,2011的高考又紧锣密鼓的备战。结合新旧课标以及今年的考题,在这儿我浅谈几点备考经验与感想。供同仁参考,以便抛砖引玉,使的2011的6月我们笑的更加灿烂。
一、学习数学我们需醉翁之意不仅在酒
众所周知文科生进入大学不在必修数学,但为什么高中阶段必须学呢?因为学习数学我们不仅仅是学到了一点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思考模式,进而培养人们的逻辑思考与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所以新课标下的高考也必定透过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考查,而考察他们的能力,进一步选拔人才。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高屋建瓴,投其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我一般的做法有。
1、小题小做。
16道小题,共80分,我们既爱之,又恨之。成也16,败也16。高考通过这16道题不仅可以考查很多知识点,关键的是灵活的应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包括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能力,画图、读图、利用图像的能力,排除筛选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等。所以平时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和应用。做到小题小做、小题快做、小题做对做准。选题时多选一些新概念题,增加思考量,控制运算量.2、把大题做精做细
高考以6道大题为载体考查的除数学知识外,还有整体把握全局的能力,逻辑的条理的表达能力等。新课标下的大题,阅读理解量较大.所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大题写步骤,把题做精做细,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率先垂范,每节课精选题,细做题,一般每节课或大或小我们可以抓住一道题,从分析到写步骤,从题后反思到如何做笔记,细细到来,慢慢咀嚼,并把这种方法与作风教给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二、简单的机械训练难成大器
到了高三,大量的做题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但是题天天做效果却大不同。有的同学有章有法,效果显著,成绩上升;有的同学陷入题海疲于应付,心中厌烦,影响情绪,挫伤热情,成绩不见提高反而下降。那肯定是做题的方法或策略出现了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教会学生怎么做题,下面就个人经验谈谈
1、我们教学生做题时需温故知新,把握要领
我们许多同学拿到题目就做。这样,首先是速度慢,效率低。另外,由于概念不清,有的概念理解错误,做了题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反作用,巩固了错误,在相应方面形成了一个顽疾,为以后学习埋下后患。做题前先应把当天老师讲的有关的知识、概念、有关的注意事项、解题的规范化要求消化,接受、看透,再动手做题。这 样就心中有数,练中学,学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强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太高估了学生,他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必须有时效性、针对性,保质保量,及时检查,及时解答,这样与学生同步调,效果才会好。
2、我们师生都需掌握好板块代表题
题海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以做题的数量作为标准,并期望以多取胜。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我们不知不觉的掉进题海,事实上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教学生跳出题海。那么怎么跳呢?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掌握好典型题、基础模型题、板块代表题。这样,我们解题前审清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并且根据条件和结论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套用模型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3、我们需教会学生怎么题后反思,提高效益
解题后反思是跳出题海提高效益的另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反思什么呢?首先要反思题意。看看审题是否到位,有无落下的条件。其次要反思错误,要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第三要反思方法,解完题后再思考,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这样我们解一题会一类,并训练了探究,创新能力,较大限度提高了解题的效益。这些听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老师慢慢的教,长期的教。我们需坚持不懈。
4、我们需要求学生做题时限定时间,一气呵成
常听学生抱怨,作业太多,做不完了,可是有的学生应对自如,甚至还学有余力,额外做了些提高题。了解下来,问题大多是在时间安排上。觉得辛苦的同学,他们的作业都是在弹性的时间内完成,想做就做些,不想做就玩会儿,慢条斯理是他们的通病。做的好的学生一般都有计划,限时完成作业,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困难心动不如行动立即投入战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事实上当解决了问题的部分时,常常会闪出好念头,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吹尽黄沙始得金”的道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安排要求限时训练,提高他们的做题效率。
三、“错题本,笔记本”的高效应用
大部分的文科学生都会有错题本,笔记本,但怎么整理,怎么利用并不一定会,需要我们老师指导.1、我们要教学生给错题、例题做注释
大部分学生的错题本、笔记本只是将所有做错的题目,不会的题目都抄下来,做出来。其中错误的原因并不写清,解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不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更不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不暴露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其实我们都知道写这些比做题更重要.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但我们老师要有意识的教,学生要坚持的写.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从而有所提高。2.对错题、例题做必要的补充修改。
对于做错的题,不会做的题,有时我们问题并不是出在思路的分析选择上,而是出在某一知识点的漏洞上,这样我们就必须对题做一些的必要知识的补充,也可以针对知识点把题修改为填空题。没必要把整道题都整理,而且把整道题都整理了,反而掩盖了知识的漏洞。
3、笔记本中必须有一系列的典型题、模型题、板块代表题。
我们都知道数学中有一些模型题、板块代表题,这些题对于学好数学起很大的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认识到那道题有代表,那道题好,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作出明确指导。帮助他们整理总结。
4、对错题、例题做及时的整理,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学生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把他由薄读厚,过一段时间要提醒学生多回头看,再把他由厚读薄。在错题中淘“金”,时刻提醒自己绝不一错再错。因为每位同学的“错题集、笔记本”不尽相同,可以提醒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启发,互相促进。
四、我们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都知道有些题,有些内容我们怎么学也难得其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有一些策略上的安排取舍。
1、我们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与“舍弃地”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对我们数学的八大模块都一定有自己的强项模块,我们就要以强项模块为“根据地”,无论怎么考,我们都要必拿分。同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舍弃一些硬骨头,节省时间发展自 己的“根据地”。尤其是我们这些旧课标的老师上新课标的课。也要指导学生在考堂上也要进行取舍,以求的最佳分数。
2、要安排进度螺旋上升
我们复习有一轮、二轮、三轮,这两年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一轮过基础,舍弃难题。二轮小专题,进攻中高档题,三轮综合训练,主攻中档题,这样三轮过完,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写了这么多,越写越象给学生们写,但静心想想,这都是我的感触,以往我们注重老师怎么备课,怎么收集资料,信息,但每天接触学生,观察学生,反思高考教学,才发现“教会学生怎么学远远比自己怎么教更重要”这句话的内涵,学生们都在学,有的塌实认真做的细点,有的眼高手低,做的虚点,才有了高山与平原的区别。所以需要我们的工作也必须做的更细,更精,更到位。所以我以下面这句话结束今天的话题。
篇6:正泰高中2010年高考备考
2010年高考英语复习精典素材――15.高考常见动词短语归
纳小结
look 的常用短语:
look up … in查找
look sb.up and down 上下打量 look back to/ upon回顾
look upon…as把… 看作 look forward to期待
look through浏览;看穿 take a new look呈现新面貌 fear的常用短语:
in fear害怕地
(be)in fear of 害怕
for fear of/ that担心;生怕concentrate 的常用短语:
concentrate on 专心…
concentrate one’s mind on 专心于… 类似的短语:
fix one’s mind upon
focus on
put one’s heart into focus one’s mind on surprise常用短语:
in surprise惊讶地
to one’s surprise 使某人惊讶的是 be surprise at/to do/that对某事感到惊讶 表示“穿衣”的动作或状态的词和短语 1.表示动作的有:
pull on
put on
dress
dress sb 2.表示状态的有:
wear
be in
be dressed in
have … on 常见表“喜欢”的短语和单词
like
care for
be keen on
be fond of
take delight in…
trouble的常用短语:
have much trouble / no trouble(in)doing 在…有/没有困难 take great trouble to do不辞辛劳做某事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doing …为难某人做某事 make trouble捣乱
be in(great)trouble 惹麻烦;处在困境中 help sb.out of trouble帮某人摆脱困境 end的常用短语:
come to an end……结束
put an end to 结束…… on end竖起, 连续
in the end终于;最后
end up(by)doing…以……结束
make both ends meet收支相抵 表示“导致”、“由…引起”的短语: 1.导致
cause sth.(to do)
result in
lead to 2.由……引起
be caused by
result from
grow out of
lie in
嘉兴英语教学网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表“全力以赴”的短语:
do / try one’s best
spare no efforts to do take great pains to do
go all out to do
do what somebody can(do)to do
do all somebody can(do)to do direction常用短语:
in(the)direction of….朝……方向
under the direction of...在……的指导下 follow the directions照说明去做 far常用短语:
far from(being)离……要求相差很远
far from +(a place)距离某地很远 far away遥远
so far 到目前为止;那么远
as far as sb.knows/sees据某人所知
by far(最高级前,比较级后)起强调作用
distance常用短语:
in the distance在远处
from/ at a distance从远处 keep sb.at a distance 于某人保持一定距离
It is no distance at all.不远 use常用短语:
used to do过去曾经、常做
be used to doing …习惯于……
be used to do被用来做……
make good/ full use of充分利用…… come into use开始使用……
it is no use doing …干……没有用 “出了什么事”的几种不同表达
What’s wrong with….?
What’s the matter with…? What’s the trouble with…?
What happened(to sb.)? “众所周知”常用表达法:
It is known to all that…主语从句,that不能省 As is known to all,定语从句,置于句首 We all know(that)后接宾语从句
Everyone knows(that)后接宾语从句 , which is known to all.非限定从句,置于句末 表“同意某人意见”的常用短语:
agree with sb./what sb.said
agree to sth.approve(of)sth.in favour of sth.be agreeable to sth.be for sth.“不同意” disagree with sb./ what sb.said
object to sth.disapprove(of)sth.be against sth.sign的常用短语:
sign one’s name签名
sign to sb(not)to do sth.示意某人(不)做某事 signs of ………的迹象
would rather 与 prefer 的区别 1.宁愿做……而不做……
would rather do A than do B
prefer A to B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2.would rather 主语 + 过去式,表示“宁愿”
eg.I would rather you came tomorrow than today.should prefer sb.to do sth./ should prefer 主语 + 过去式,表示“比较喜欢……”
嘉兴英语教学网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eg.I should prefer you not to go there alone.OR: I should prefer that you did not go there alone.trap常用短语
be caught in a trap落入圈套
be led into a trap中圈套 set a trap to do sth.设圈套……
be trapped in sth.被…..所围困 grow常用短语
in the grow of在….成长中
grow up长大;成长 grow rich on*…..变富
grow into长成…… grow out of由…..引起/滋生出 make常用短语
be made up of =consist of 由……组成 make up for弥补
be made from/ of由……造成make up编造;组成;化妆 be made into制成……
make fun of取笑;嘲弄 make a living 谋生
supply, provide, offer 的区别: 1.表示“向某人提供某物”
supply / provide sb.with sth.supply / provide sth.for sb.supply sth.to sb.offer sb.sth.2.表示“主动提出做某事” offer to do sth.3.表示“倘使”、“假如”
provided / providing that= on condition that=only if 4.表示“满足需要”supply / meet a need.supply的常用短语
in short supply 缺乏,不足
medical/military supply医疗/军用品 supplies of…许多 lack的常用短语
be lacking in sth.在……不足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弥补……的不足 for/by/from/through lack of…由于…不足,缺乏
have no lack of不缺 damage的常用短语
do damage/harm to 对……有害 cause damage to 对……造成损害 ask for damage要求赔偿 die of 与die from 的区别
die of 表示“死于……病”或冻死、气死,或死于过度悲伤。die of cancer/grief/hunger/anger/cold die from表示死于外伤、事故、劳累过度。如: die from polluted air/overwork/sword thrust die常用短语
die for one’s country为国捐躯
die down熄灭、平息 die off绝种、枯死
die away消逝、静下来 die a heroic death英勇牺牲 threaten常用短语
threaten sb.with sth.用……威胁某人
threaten to do…威胁做……
嘉兴英语教学网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under the threat of…在……的威胁下 speed常用短语
speed up加速
at the speed of…以…..的速度 with great speed迅速 aim常用短语
take aim at瞄准
reach an aim达到目的 aim at瞄准、针对
permit与allow 的区别
表“允许做某事”或“允许某人做某事”用法基本相同。
permit/allow doing sth.permit/allow sb.to do sth.permit /allow of sth
一般在独立主格结构中表示“时间、条件等许可”,多用permit Time/Weather permitting, I’ll drop in on her.allow 还可以表示“承认”、“考虑到”。例如: 1.We allow him to be wronged.2.will take an hour to go there, allowing for traffic delays.means常用短语
by means of通过….., ……
by this means/ in this way用这种方法 by no means/in no case决不
by all means用一切办法 keep常用短语
keep up with紧跟…..keep sb.doing sth.让某人一直做 keep sb.from doing sth.阻止…..做……
keep off the grass勿踏草地 keep to the point紧扣主题
keep in touch with与……保持联系 mark常用短语
make one’s mark成功、出名 be marked with标明
gain/get full marks for ……得满分 seat常用短语
take one’s seat坐下
have a seat请坐 see/find sb.seated看见/发现某人坐在….be seated就座, 坐着 seat oneself in/at/on使自己坐在…… 部分 动词+ to + doing 的用法
look forward to
get down to
object to
devote… to…pay attention to
prefer…to… give常用短语
give up放弃
give in让步屈服
give off 散发出
give away赠送、泄漏
give rise to 引起……
give out 疲劳、用完、散发出 fit常用短语
be fit for适合 keep fit/keep healthy保持健康 be fit to do 适合于…..fit in with适应…… a nice fit合身的衣服
…fit sb.某人穿…..合身 reach 常用短语
嘉兴英语教学网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reach an agreement达成协议
reach for…伸手去拿/够……
within / out of reach够得到/够不着
reach sb’s understanding 使某人明白 feed常用短语
feed sth.to sb/feed sb.on sth.用……喂养……
be fed up of…/ be tired of…/ be bored with… 对……感到厌倦 feed on以……为食 mercy常用短语
without mercy残忍地
have mercy on /upon 对……表示怜悯 at the mercy of任凭摆布
beg for mercy 乞求饶恕 exist常用短语
exist in/lie in/consist in存在于……
in existence 现存的 come into existence/ come into being 形成 opinion常用短语
in one’s opinion =in the opinion of sb.在某人看来 have a high/ low opinion of 对……评价高/低 give one’s opinion on 对……谈自己的看法 persuade常用短语
persuade sb.to do = persuade sb.into doing 说服某人做某事 try to persuade sb.to do 试图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to sth.说服某人同意某事 engage 常用短语
be engaged to sb.与某人订婚
be engaged in sth.= be engaged doing sth.忙于……, 从事某事 wide 与broad 的区别
它们均可以表“宽”和“广阔的” a river 50 feet wide/ broad 指身体部位“宽肩、宽背”一般用broad, 表示 “睁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般用wide。broad shoulders/ back with wide eyes
open one’s mouth wide
wide 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完全、大大地” be wide awake be wide open sure常用短语
be sure of/about 对……由把握
be sure to do sth.肯定会…… make sure + that-clause 务必……,一定要……make sure of… 弄清楚…… experience 常用短语
have experience in… 在……有经验
be experienced in… 在……有经验 pain 常用短语
take great pains to do 努力做某事
spare no pains to do 全力以赴做某事stick 常用短语
stick to sth.坚持……
stick …on… 粘贴…… be stuck in … 陷进……
stick no bills 请勿张贴
嘉兴英语教学网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spare 常用短语
spare money/time for 省出钱…,腾出时间
in one’s spare time 在某人业余时间 spare no efforts to do 不遗余力去做
don’t spare the opinions 不要保留意见 put down的不同含义
put down(one’s knife and fork)放下……
pit down the rebellion 镇压 put down what sb.says 记下,写下 take up 的不同含义
take up a hobby 培养……
take up football 开始……
take up the work 继续……
take up…time/space 消耗,占据…… take up a post 就职
take up a song/ cry 跟着一起…… habit 常用短语
form/get the habit of养成……习惯
be in/have the habit of 有…….习惯 get into the habit of 沾染了……恶习
相关文章: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真题02-25
沈从文悲剧意识02-25
希腊神话和悲剧意识02-25
哈代悲剧意识原因02-25
沈从文悲剧意识范文02-25
摄影专业英语常用词汇02-25
常用金融词汇的翻译02-25
高校英语教学金融专业论文提纲02-25
常用服装专业英语词汇02-25
省文化馆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