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关键词: 智能建筑 报警 火灾 建筑

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精选8篇)

篇1: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一、火情确认,属误报的,予以消除故障。

1.派人带对讲机、电话去现场确认; 2.利用视频监控摄像机确认; 3.联系在现场的人确认

二、确认火灾后,迅速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转入自动控制状态,同时向公安消防“119”报火警,启动灭火预案;

讲明着火单位名称、地址、建筑类型、物质性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三、报告服务处经理和消防管理人员;

四、按预案操作消防设施,接受反馈信号,通报情况。

五、经理(或主管)立即到现场按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灭火方案。

篇2: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一)火灾报警信息的确认

1.火灾报警控制器报出并显示火警信号后,消防值班人员应首先按下“消音”键消音,再依据报警信号确定报警点具体位置。

2.通知另一名消防值班人员或安保人员到报警点现场火灾确认。消防控制室内消防值班人员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若消防控制室设有闭路监控系统,可直接将该系统切换至报警位置确认火情。

3.现场火灾确认人员携带手提消防电话分机或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尽快到现场查看是否有火情发生。

(二)火灾处置流程

1.如确有火灾发生,现场火灾确认人员应立即用对讲机或到附近消防电话插孔处用消防电话分机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室反馈火灾确认信息。可根据火灾燃烧规模情况决定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还是立即疏散转移。

2.消防控制室内值班人员接到现场火灾确认信息后,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

3.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

(1)拨打火警电话时,应首先摘机,听到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拨通“119”后,应确认对方是否为“119”火警受理台,以免拨错。

(3)准确报出建筑物所在地地址(路名、街区名、门牌号),说明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或道路标志。

(4)简要说明起火原因和火灾范围。

(5)等待接警人员提问,并简要准确的回答问题。(6)挂断电话后,通知消防巡查人员做好迎接消防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4.消防值班人员向消防值班经理和单位负责人报告火情,同时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在消防值班经理或负责人的指挥下启动相应的联动设备,如消防栓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

6.通过消防广播系统等通讯工具通知火灾及相关区域人员疏散。

7.消防队到场后,要如实报告情况,协助消防人员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做好火警记录。

(三)误报警的处置方法

1.当火灾探测器出现误报警时,应首先按下“警报器消音”键,停止现场警报器发出的报警音响,通知现场人员及相关人员取消火警状态。

2.考察是否由周围环境因素(水蒸气、油烟、潮湿、灰尘等)造成探测器误报警。

(1)若环境中存在水蒸气、扬尘、油烟或快速温升等导致探测器误报警的因素,等环境恢复后,可按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复位”键,恢复探测器至正常工作状态。同时记录下该误报设备的详细编码等信息,并注意观察该报警点是否再次出现误报现象。

(2)若不存在上述状况,无法确定导致报警原因时,可按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复位”键,恢复探测器至正常工作状态。如探测器反复进入报警状态,应立即向单位相关领导汇报,以便通知工程施工单位或维保单位尽快处理。

篇3: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从结构上讲,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包含触发部分、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其它辅助设备, 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 可靠检测到空气中的烟雾、热量和火焰等重要的物理信号, 将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将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中, 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告知人们火灾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便于及时扑灭火灾。另外, 消防联动装置和减灾系统也会启动, 不同的灭火设备开始工作, 将火灾危害降到最低。

1.1 触发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 触发装置是重要的感知系统, 主要由智能型火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构成, 由于系统的需要, 一般加装有手动报警装置, 手动报警装置安装在公共场所人员可以操作的位置, 火灾发生后, 可以手动打开报警系统, 按下手动按钮, 及时将火灾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中。作为重要的感知部分, 火灾探测设备将可燃物燃烧后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可以实现自动监测, 全天候监控火灾信号。

设置火灾探测器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 在一定区域内安装足够数量的探测器探测器数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探测器的数量, 必须为整数;S表示被保护区域的面积, 单位㎡;A表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单位㎡;K表示修正系数, 主要取决于保护对象, 二级保护对象的K为0.9~1.0, 一级保护对象的K为0.8~0.9, 特级保护对象的K为0.7~0.8。

由于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不同, 在不同场合内需要应用最有效的探测器。可以将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安装与地下室内, 将智能型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安装在通风状况较差的建筑内。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建筑群体的特点, 其中的楼梯间一般为独立的探测区间, 与其它建筑部分没有联系, 在每隔3~4层的位置安装性能可靠的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在消防电梯的保护过程中, 将其视为单独的探测区域, 由于建筑体内的前室和电梯竖井联系较为紧密, 保证走廊和疏散楼梯可靠连接, 为人员疏散和消防工作提供便利, 楼梯间烟气聚集严重, 必须将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电梯前室。如果建筑体内有柴油发电机房, 必须将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安装在机房内, 可以应用气体灭火系统的优势, 可以将火灾信号实际传递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针对手动报警按钮的应用, 一般使用带地址编码的智能型报警按钮, 设置有对应的电话插孔。手动报警装置一般设置在电梯前室、楼梯间和走道内, 两个相邻的手动报警按钮之间的距离在30m左右, 消火栓按钮必须可以向消防控制控制室报警, 可以直接启动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投入应用的通过时, 消火栓上的指示灯点亮, 在不同的消火栓位置都装有可靠的消火栓报警按钮。

1.2 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设备是重要的消防设施, 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从而保证对被保护区域内的全天候监控, 火灾发生后, 火灾探测器可以第一时间将火灾报警信号传输到控制器中, 控制器及时准确地对报警信号进行处理, 结合实际声光信号明确火灾发生的位置, 同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灭火系统启动消防水泵和联动装置, 将火灾报警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出相应的联动控制信号。

1.3 火灾应急广播和专用电话设置

火灾应急广播可以在火灾发生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便于人群疏散, 在电梯前室、公共走道、地下室位置都需要设置可靠的火灾广播系统, 扬声器与防火区域的距离在25m以下, 为了提供可靠的火灾应急疏散指令, 建筑走道内相邻扬声器的距离在12.5m以下。另外, 需要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专用的电话总机, 消防水泵室、柴油机房、微机室、配电室和空调机房等位置需要设置专用的消防电话机。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1 消防水泵的控制

消防水泵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3种主要的控制方式:第一种是应用被保护区域内的消火栓按钮启动消防水泵;第二种是在控制室直接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动;第三种是以联动控制室为中心, 应用总线编码的方法对消防水泵进行控制[2]。

应用信号的输入输出模块监测消防水泵的启动信号, 消防水泵和备用消防水泵的启动都可以借助该模块实现可靠的监控, 应用输入模块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动、停止和故障监测。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

火灾发生后, 火灾探测器获得信号, 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控制自动灭火系统的玻璃球熔破, 自动灭火系统启动, 控制中心及时监测水流信号的管网压力, 相应的报警阀和压力开关会可靠动作, 火灾报警信号经过逻辑判断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消防水泵设备, 联动开工至在没有现场报警的同时可以与消防水泵的控制一致。

2.3 防排烟控制

火灾报警系统感知相应的火灾信号后, 消防控制中心启动联动控制, 借助智能输入和输出模块与相应的信号系统联系, 信号通过控制中心及时反馈到继电器和相连的排烟阀中, 对应的防排烟设备和送风设备启动, 一定区域内的空调风机电源和非消防电源被切断, 空调通风系统停止工作, 不同设备的停止信号也都会及时传输到控制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可以对灭火系统进行可靠的控制, 通过时完善应急系统控制。

2.4 电梯控制

消防电梯是高层建筑火灾控制的重要设备, 火灾发生后, 正常电梯断电, 消防电梯作为重要的救援设备和疏散设备, 可以保证救援工具及时运输。消防电梯前室缺乏防排烟条件, 为了保证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在其中加装机械送风系统。系统应用的同时, 可以应用总线联动控制方法和多线联动控制方法, 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要保证不同联动设备线路设计紧密结合, 由于不同的设备可能要发出多个控制指令, 也会同时向控制中心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信息,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选用科学合理的输入和输出模块。同时需要结合行业规定, 应用硬线将控制中心、送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连接起来, 保证不同的设备都可以与控制中心相连, 可以在控制键盘上掌握不同设备的工作状态, 保证设备发挥重要的消防功能。

系统中不同的联动设备都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箱, 如果消防控制中心出现故障, 可应用就地控制方法实现联动设备的操作[3]。

2.5 应急照明控制

应急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双电源控制, 当切除非消防电源后, 应急电源可以及时为应急照明设备供电, 如果外界的电源完全切断, 应急照明系统中的电池组对外供电, 可以维持照明约30min。

2.6 气体灭火系统控制

气体灭火系统中包含重要的火灾探测器, 火灾发生后, 报警器动作, 灭火系统启动放气阀, 控制系统接收到喷洒信号后, 启动放气门灯, 给出自动灭火信号, 保证人员疏散, 同时将信号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

3 结论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智能建筑的重点工程, 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的防火等级和被保护对象, 结合行业标准, 积极采用国家公安部门的防火建议。设计人员重点掌握消防、排水和通风原理, 设计出科学的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边志伟, 等.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的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18 (9) :173.

篇4: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关键词】排烟风机;控制原理图;设计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排烟风机作为对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工作的主要消防设备,对人员的逃生、重要的生产、工作的继续运行或必要的操作处置,都有重要的作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于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的控制有如下要求:6.3.1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下列控制及显示功能;6.3.1.1控制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应显示其工作状态;6.3.1.2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直接控制;6.3.1.3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 现针对我公司联合主厂房的排烟风机的控制情况作如下阐述:

厂房内配置情况如下:排烟风机8台,每台排烟风机配电动风阀一台,280℃排烟防火阀一台。

使用情况如下:3台风机安装在洁净间内,5台风机安装大厂房内。正常使用时要求将与排烟风机连锁动作的电动风阀关闭,保证车间内的洁净度,在发生火灾时排烟风阀先开启,然后排烟风机开启,保证厂房内烟雾顺利排出。当排烟防火阀处的烟气温度达到280℃ 时排烟防火阀熔断关闭,同时连锁关闭风机。排烟防火阀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

设计院给出的二次原理图如下:图1

图纸要求:先开电动风阀,延时15s再开排烟风机,关机反之,常规情况下转换开关打到连锁状态。

风机工作情况如下:

手动控制:

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合电动风阀启动按钮2SF,则kA1带电,通过kA1点常开触点保持,然后合排烟风机手动控制按钮3SF开启风机,则kM带电,排烟风机开启。

断开3SS,kM失电,排烟风机停止。断开2SS ,kA1失电,电动风阀停止。

连锁控制:

首先转换开关打到连锁位置,合本地风机控制箱Fk内启动按钮,则kA1带电,通过kA1常开触点保持,kA1常开触点闭合,kT带电,达到设定的延时后kT闭合,则kM带电,风机开启。

合本地风机控制箱Fk内停止按钮,则kA1失电, kA1常开触点断开,kT失电,则kM失电,排烟风机停止。 kA1延时断开触点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闭合,电动风阀停止。

消防外控启动信号来时,触点k闭合,kA线圈带电,kA常开触点闭合,消防外控回路接通,则kA1带电,通过kA1常开触点保持,kA1常开触点闭合,kT带电,达到设定的延时后kT闭合,则kM带电,风机开启。

当消防控制室应急手动旋钮SF闭合时,kA线圈带电,kA常开触点闭合,消防外控回路接通,则kA1带电,通过kA1常开触点保持,kA1常开触点闭合,kT带电,达到设定的延时后kT闭合,则kM带电,风机开启。

在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消防外控信号断开时kA失电但由于有kA1自保持触点的存在,排烟风机不会停止运行。消防控制室应急按钮同样如此。

我查阅了相关的图集05D11 《火灾报警与控制》,在272-288页介绍了多种排烟风机的控制电路图。仔细研究这些图纸,我发现所有的自控状态,均不能实现远控停止。经过反复试验,我把线路进行了如下修改:图2

在新的控制回路中我们将kA增加了一对当操作器件被释放时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并将控制室内钥匙式控制按钮变更为启动按钮一只,停止按钮一只,并各增加常开触点一对。

这里我们不再讨论现场手动及连锁控制,仅讨论在控制室内远程控制风机的启停。

消防外控启动信号来时,触点k闭合,kA线圈带电,kA常开触点闭合,消防外控回路接通,则kA1带电,通过kA1常开触点保持,kA1常开触点闭合,kT带电,达到设定的延时后kT闭合,则kM带电,风机开启。

消防外控停止信号来时,触点k断开,kA线圈失电,kA常开触点断开,但由于kA1的自保持功能, kA1不会失电。但在kA上增加的一对当操作器件被释放时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闭合,再此延时时间内,kA1线圈失电,kT失电,kM失电,排烟风机停止。 kA1延时断开触点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闭合,电动风阀停止。

至此,我们实现了消防外控信号的启动和停止功能。然后我們再来看看应急旋钮的功能。

当消防控制室应急按钮SF打到闭合时,应急控制回路导通,则kA1带电,通过kA1常开触点保持,kA1常开触点闭合,kT带电,达到设定的延时后kT闭合,此时由于在风机联动控制回路中串入了直接接电源的SF常开触点,所以此时无论转换开关在任何位置,则kM带电,风机开启。

当消防控制室应急按钮旋钮ST断开时, kA1、线圈同时失电,排烟风机停止。 kA1延时断开触点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闭合,电动风阀停止。

所以应急控制按钮也可以实现启动停止功能。

篇5: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按火灾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报报警和接警应急响应按三级程序处置。

一、I级火灾事故响应程序。发生有人员伤亡、火势燃烧猛烈,本部门已无法控制或因油、气泄露局部着火,有可能引发次生、衍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在迅速向“119”报警求援的同时,部(所)、分厂领导应立即向“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报告,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提出救援指导意见。

二、II级火灾事故响应程序。工段、部(所)发生一般性火灾,本科(室)、班组的应急力量在短时间(10分钟之内)很难将火扑灭,工段、科(室)的负责人应立即向部(所)、分厂领导报告起火部位、着火的物质。部(所)、分厂接到报警立即赶到火灾现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作业、工作现场的应急力量进行扑救。在扑救中应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扑救的情况,如在短时间内(15分钟内)不能扑灭,可能威胁周边生产、工作环境设施时,应立即向“119”报警求援。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单位、详细地点、着火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火场以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专人到交叉路口或指定位置引领消防画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三、III级响应程序。科(室)、班组在日常生产、工作时发生局部、小范围着火的情况时,发现者应立即向周围的人员发出着火的警报。本范围负责人立即组织在岗人员将火扑灭。处置结束后,立即将

发生火情的原因、损失情况报予部(所)、分厂领导。

接警处置程序

一、发生I级火灾事故响应接警处置程序。

集团公司“领导小组”接到I级火灾事故的报告后,领导小组组长立即赶到火灾事故现场,担负起应急灭火救援总指挥的责任。领导小组组长不能到位时,由副组长到位,若副组长也不能到位时,由集团公司办公室按公司职能排顺通知该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灭火救援。根据火灾现场事态的发展,按灭火救援需要,总指挥可指定若干名分项负责人,并授其一不定期现场权限,行使灭火救援职能。

二、根据火灾事故现场情况,统一部署灭火救援的实施工作,并对灭火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如火势燃烧猛烈,有可能引发或衍生次灾害事故,火场总指挥可在公司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专业人员,为灭火救援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协调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物资材料等相关资源参加灭火救援工作。

四、如发生重大以上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需要救助时,可直接向省、市人民政府报告,提出救援、增援请求。

五、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火灾现场总指挥有权决定在本公司辖区内的下列事项

1、使用各种水源

2、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压缩气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的区域。

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邻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5、为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比邻火场的建(构)筑物,打隔离带。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单位是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应急疏散的工作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程序和措施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发生火灾时,结合火场实际,正确决策,针对不同的现场条件,可采取先救人后灭火或灭火救人同步进行。

二、发生火灾时火势有可能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事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立即指定疏散引导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一组)迅速组织可能受火势威胁部位的人员沿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带。对不能行走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要组织人力采取背、抱、拉、扛等办法将他们疏散出去,并对疏散部位认真清理、检查,防止有人遗留在现场发生意外。

三、人员被困在浓烟和火焰的建筑物内一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应立即启用消防广播系统(如无消防广播电系统,可向被困人员大声喊话)向被困人员喊话,稳定人员情绪,告知防止烟、火窜入和防护措

施,并告诫被困人员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要贸然逃生以防止发生意外损伤。如有墙壁消防火栓和其他灭火器材时,消防器材的使用应无条件的服从于疏散需要。义务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水枪(雾状水最宜)和其他灭火器材,开辟出一条疏散通道,将被困人员疏散出去。一时不能疏散时,应将被困人员转移至避难间或无烟、火的较为安全地带,迅速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四、需要穿越燃烧区时,义务消防队员应将浸湿的衣服、被褥将被救者和自己的头、脸部遮住,利用水枪掩护迅速撤离火场。遇到浓烟、火焰和热辐射且又无水的环境时,义务消防队员和被救者应采取低姿或匍匐穿越。

五、火场条件允许,疏散引导人员应对疏散区域仔细搜寻,防止有人员遗留。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一、发生一级响应火灾事故时,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应急职守,及时按转火场总指挥下达的各项指令,根据火场总指挥的要求,及时向省、市政府通报情况和事故的对外求援,并协调相关事宜。

二、总调度室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迅速、准确下达消防供水增压、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压缩空气输送、禁行公路、铁路线的调度指令。

三、事故单位调度室的调度人员(办公室组成人员)坚守工作岗

位,负责对内、外通讯联络,准确及时上传下达火场总指挥的指令,协调事发单位灭火救援。

四、若火灾事故现场持续燃烧,在短时间内无法扑灭且有引发次生、衍生灾害事故时,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下列单位应做好如下工作:

1、安技环保部负责各类火灾、爆炸事故事故现场的扑救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准确提供消防水源和其他消防设施的分布位置,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示划定警戒、交通管理制区域。

2、保卫部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派出护卫人员负责警戒封锁区域和交通管理区域的警戒,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直接责任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监控和逃逸人员的追捕。

3、设备动力部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处置相关的技术支持,负责建(构)筑物倒塌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相关的技术支持,负责提供所有动力设施(水、电、气)的管理体制网情况。

4、技术中心负责提供应急灭火救援需要的所有技术支持,冶金研究所、焊接研究所、工艺研究所提供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冷、热工艺的技术和现场救援的技术指导。

5、中实运业公司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迅速调配灭火救援的公路、铁路车辆和起重设备赶赴火灾事故现场

6、发现有人员伤亡,现场灭火救援人员应立即将受伤人员转移

至安全地带,严防受到二次伤害,同时迅速拨打“122”请求救护。职工医院接到求助后须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担负起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保障,并根据人员伤害情况,负责与其他医疗部门、血站等需要请求医疗支援单位的联系,组织专用药品和器材,为后续救冶创造条件。

篇6:消防报警信号处理程序

1、消防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收到消防报警信号或电话报警时:

(1)用对讲机通知巡楼保安员或管理员即时到现场核实;

(2)即时向当值主管报告,讲清报警地点;

(3)将监控镜头定在报警楼层监视,并将情况及时向当值主管报告。

2.巡楼保安员或管理员接到消防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呼叫后,以最快速度赶到报警地点核实,并且遵循以下规则:

(1)报警地点在公共地方,直接进入报警地点检查。

(2)报警地点在写字楼单元内,先按门铃,向用户简要说明理由后,进入报警地点检查。

(3)报警地点在商场内,与商场管理人员一起进入报警地点检查。

(4)报警地点在停车场内,与停车场管理人员一起进入报警地点检查。

(5)报警地点在商场独立商铺内且已上锁,即时报告当值主管和商场当值负责人,留守现场观察,等待当值主管和商场当值负责人到场后决定是否破锁进入检查。

(6)报警地点在写字楼单元且上锁,即时报告当值主管,并留守注意观察,等待当值主管到场后决定是否破锁进入检查。

3、当值主管接到消防监控中心保安报告后,即时带领机动人员最快速度赶到报警地点现场检查。

(1)经到报警地点现场检查,确认属误报,即时通知消防监控中心当值保安员复位,若进入写字楼单元内、商铺内、停车场内检查,需向用户解释清楚,致歉后方可离开。

(2)报警地点在写字楼单元内或商场独立铺位且已上锁时,若观察到有明火或烟,必须破锁进入现场检查,排除险情后加锁,并通知用户。

(3)经现场检查认为火警后,按初期火警处理程序处理。

4、消防监控中心当值保安收到当值主管指令后信号复位,并做好记录。

消防应急处理流程

一:接到报警

二:判断地点,立即派人到报警处。

2.1:灾情轻:通知保安人员自行处理。

2.2:误报:查明原因,记录在案。

2.3:灾情严重:报火警119,通知消防主管,管理处主任到场。

2.3.1组织人员疏散,进行安全保护

2.3.2组织保安人员赶到现场灭火

2.3.3切断煤气及市电供应,转换事故电源

2.3.4检查已经自动启动的消防设备工作情况,必要时可强行启动其他消防设施

2.3.5监测火势情况,监守消防中心岗位

2.3.6清理火灾现场,作好灾情记录,追究火灾责任人,并向有

篇7: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一、设计

一般规定(三个本体+电流+电压)

逻辑确认(或人工确认),3s内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动作信号反馈 兼容和匹配。手动控制盘

24V,电压降超过5%时,现场提供。分时启动电流较大的消防设备。

二、安装要求:

安装布臵要求总纲:

1、符合设计

2、便于操作、观察、维护、保养

3、牢固、不倾斜

4、永久性标示

5、方向一致

6、颜色 各个组件:

 电源:主电源、备用电源

1.有永久性标志,不能用插头(要直接连接)2.固定牢固

3.进线口要封堵,不能影响设备的防潮防尘性能 4.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的安装要求。俩二百

①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②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

③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并应绑扎成束。

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主备电的切换时间??  控制器设备本体

1.控制器类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臵要求。

5个距离=前(3、2、1.5)左右后(1)下(0.1〜0.2)集中+间隔(非消防类设备)

①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臵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臵时不应小于2m。

②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③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lm。

④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臵宽度不小于lm的通道。

⑤ 与建筑内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消防设备应集中设臵,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隔。

2.控制器类设备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4个距离(0.1〜0.2、0.5、1.2、1.5〜1.8) 其他组件 接地线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三、调试  准备工作  由施工单位组织  调试方案

 按设计文件要求对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进行查验;

(自检)应按相应的施工要求对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应有文字记录;

(线路自检)应按相应的施工要求对系统线路进行检查,对于错线、开路、虚焊、短路、绝缘电阻小于20Mft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设备单机通电检查。

四、调试

 火灾报警控制器

步骤:

调试前应切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外部控制连线,并将任一总线回路的火灾探测器以及该总线回路上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部件相连接后,接通电源。按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的有关要求采用观察、仪表测量等方法逐个对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2)使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l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应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再使其他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3)消音和复位功能。

4)使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5)屏蔽功能。

6)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7)使任一总线回路上有不少于10只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的负载功能。

8)主用、备用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本条第7款检查。 消防联动控制器 1.调试准备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时,在接通电源前应按以下顺序做准备工作:

1)将消防联动控制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

2)将消防联动控制器与任一备调回路的输入/输出模块相连。3)将备调回路模块与其控制的消防电气控制装臵相连。4)切断水泵、风机等各受控现场设备的控制连线。2.调试要求

1)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处于自动工作和手动工作状态,检查其状态显示,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的有关要求,采用观察、仪表测量等方法逐个对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 ① 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② 当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③ 当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 障信号。

④ 消音和复位功能。⑤ 屏蔽功能。

⑥ 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

⑦ 使至少50个输入/输出模块同时处于动作状态(模块总数少于50个时,使所有模块同时动作),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最大负载功能。

⑧ 主用、备用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⑦项检查。

2)接通所有启动后可以恢复的受控现场设备。

3)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按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要求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① 按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使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火灾报警信号的情况、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的情况、模块动作的情况、消防电气控制装臵动作的情况、受控现场设备动作的情况、接收联动反馈信号(对于启动后不能恢复的受控现场设备,可模拟现场设备联动反馈信号)及各种显示情况。② 手动插入优先功能。

4)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按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要求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依次手动启动相应的消防电气控制装臵,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的情况、模块动作的情况、消防电气控制装臵动作的情况、受控现场设备动作的情况、接收联动反馈信号(对于启动后不能恢复的受控现场设备,可模拟现场设备启动反馈信号)及各种显示情况。

5)对于直接用火灾探测器作为触发器件的自动灭火系统除符合本节有关规定外,还应按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规定进行功能检查。6)依次将其他备调回路的输人/输出模块及该回路模块控制的消防电气控制装臵相连接,切断所有受控现场设备的控制连线,接通电源,重复1)〜4)项检查。

综合307页(电子版)

五、系统检测

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检测  检测资料查验

系统检测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竣工检测申请报告、设计变更通知书、竣工图。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各设备的检验报告、合格证及相关材料。

 系统设备检测数量要求 总结:(后有原文)

八、检测

1.主、备电3次转换试验

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验 其他1〜3次 2.检测数量  全部检测:

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和消防联动控制器

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  30%〜50%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其他各种用电设备、区域显示器 水流指示器、信号阀  20%〜30% 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20%〜30%的比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① 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② 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 20%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抽验, 5%〜10%消火栓启动按钮  其他都是10%〜20% 火灾探测器、通风空调和防烟排烟设备的阀门(防火阀),原文

1)主、备电3次转换试验

2)火灾报警控制器(包括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功能检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其他各种用电设备、区域显示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检验

① 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检验。② 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者,抽验5台。

③ 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少于5台。

④ 各装臵的安装位臵、型号、数量、类别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火灾探测器(包括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可燃气体报警、电气故障报警)和故障信号检验

① 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20只(每个回路都应抽验)。

② 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者,每个回路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少于20只。③ 被检查的火灾探测器的类别、型号、适用场所、安装高度、保护半径、保护面积和探测器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室内消火栓的功能检测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① 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② 在消火栓处操作消火栓启动按钮,按实际安装数量5%〜10%的比例抽验。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84—2001)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① 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

② 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抽验。

③ 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

6)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应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20%〜30%的比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① 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

② 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5樘以下的应全部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小于5樘,并抽验联动控制功能。

8)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通风空调和防烟排烟设备的阀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抽验,并抽验联动功能,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报警联动启动、消防控制室直接启停、现场手动启动联动防烟排烟风机1〜3次。

② 报警联动停止、消防控制室远程停止通风空调送风1〜3次。

③ 报警联动开启、消防控制室开启、现场手动开启防烟排烟阀门1〜3次。

9)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验,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10)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应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进行下列功能检验

① 对所有广播分区进行选区广播,对共用扬声器进行强行切换。② 对扩音机进行全负荷试验。

11)消防专用电话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消防控制室与所设的消防专用电话分机进行1〜3次通话试验。

② 电话插孔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进行通话试验。③ 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另一部外线电话进行1~3次模拟报警电话通话试验。

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臵应进行1〜3次使系统转入应急状态的检验,系统中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均应能转入应急状态。

本部分各项检验项目中,当有不合格情况时,应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验。复验时,对有抽验比例要求的,应加倍检验。(三)系统工程质量检测判定标准

系统内的设备及配件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国家相关证书和检验报告;系统内的任一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无法发出报警信号,无法实现要求的联动功能的,定为A类不合格。检测前提供的资料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定为B类不合格。其余不合格项均为C类不合格。系统检测合格判定应为:A=0且B<2,且B+CS检查项的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六、系统维护管理

 系统应具备的文件资料要求 1)系统竣工图及设备的技术资料。2)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有关法律文书。3)系统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4)系统操作员名册及相应的工作职责。5)值班记录和使用图表。 系统季度检查要求

检查的设备:探测器、声光显示、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主备电、其它设备控制显示()

1)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2)试验火灾警报装臵的声光显示。

3)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的报警功能、信号显示。4)对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1〜3次自动切换试验。5)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 ①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泡沫、气体、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④ 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臵。⑤ 送风机、排烟机和自动挡烟垂壁的控制设备。⑥ 检查消防电梯迫降功能。

③ 选层试验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并试验公共广播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的功能,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5%。

② 抽验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5%。⑦ 应抽取不少于总数25%的消防电话和电话插孔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 系统检查要求

1)应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所安装的全部探测器和手动报警装臵试验至少一次。

2)自动和手动打开排烟阀,关闭电动防火阀和空调系统。3)对全部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试验至少进行一次。4)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

5)对其他有关的消防控制装臵进行功能试验。探测器应每两年清洗或标定一次。

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应有10%且不少于50只的备品。

七、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火灾探测器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故障指示灯亮,打印机打印探测器故障类型、时间、部位等。(2)故障原因。探测器与底座脱落,接触不良;报警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报警总线开路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探测器本身损坏;探测器接口板故障。

(3)排除方法。重新拧紧探测器或增大底座与探测器卡簧的接触面积;重新压接总线,使之与底座有良好接触;查出有故障的总线位臵,予以更换;更换探测器;维修或更换接口板。

2.主用电源常见故障(1)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主用电源故障灯亮,打印机打印主电故障、时间。

(2)故障原因。市电停电,电源线接触不良,主电熔丝熔断等。

(3)排除方法。连续停电8h时应关机,主电正常后再开机;重新接主用电源线,或使用烙铁焊接牢固;更换熔丝或熔丝管。

3.备用电源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备用电源故障灯亮,打印机打印备电故障、时间。

(2)故障原因。备用电源损坏或电压不足,备用电池接线接触不良,熔丝熔断等。

(3)排除方法。开机充电24h后,备电仍报故障,则更换备用蓄电池;用烙铁焊接备电的连接线,使备电与主机良好接触;更换熔丝或熔丝管。4.通信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通信故障灯亮,打印机打印通信故障、时间。

(2)故障原因。区域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显示盘损坏或未通电、开机,通信接口板损坏,通信线路短路、开路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

(3)排除方法。更换设备,使设备供电正常,开启报警控制器;检查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集中报警控制器的通信线路,若存在开路、短路、接地接触不良等故障,则更换线路;检查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集中报警控制器的通信板,若存在故障,则维修或更换通信板;若因为探测器或模块等设备造成通信故障,则更换或维修相应设备。(二)重大故障

1.强电串入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故障原因。主要是弱电控制模块与被控设备的启动控制柜的接口处,如卷帘、水泵、防烟排烟风机、防火阀等处发生强电的串入。

(2)排除方法。控制模块与受控设备间增设电气隔离模块。2.短路或接地故障而引起控制器损坏

(1)故障原因。传输总线与大地、水管、空调管等发生电气连接,从而造成控制器接口板的损坏。

(2)排除方法。按要求做好线路连接和绝缘处理,使设备尽量与水管、空调管隔开,保证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满足设计要求。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的原因 1.产品质量

产品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稳定性比较差,对使用环境中的非火灾因素如温度、湿度、灰尘、风速等引起的灵敏度漂移得不到补偿补偿能力低,对各种干扰及线路分析参数的影响无法自动处理而误报。2.设备选择和布臵不当

1)探测器选型不合理。灵敏度高的火灾探测器能在很低的烟雾浓度下报警,相反,灵敏度低的探测器只能在高浓度烟雾环境中报警,如在会议室、地下车库等易集烟的环境选用高灵敏度的感烟探测器,在锅炉房高温度环境中选用定温探测器。

2)使用场所性质变化后未及时更换相适应的探测器。例如,将办公室、商场等改作厨房、洗浴房、会议室时,原有的感烟火灾探测器会受新场所产生的油烟、香烟烟雾、水蒸气、灰尘、杀虫剂以及醇类、酮类、醚类等腐蚀性气体等非火灾报警因素影响而误报警。3.环境因素

1)电磁环境干扰主要表现为:空中电磁波干扰,电源及其他输入输出线上的窄脉冲群干扰、人体静电干扰。

2)气流可影响烟气的流动线路,对离子感烟探测器影响比较大,对光电感烟探测器也有一定影响

3)感温探测器布臵得距高温光源过近,感烟探测器距空调送风口过近,感温探测器安装在易产生水蒸气的场所或车库等。4)光电感烟探测器安装在可能产生黑烟和大量粉尘、水蒸气和油雾等的场所。4.其他原因 1)系统接地被忽略或达不到标准要求,线路绝缘达不到要求,线路接头压接不良或布线不合理、系统开通前对防尘、防潮、防腐措施处理不当。

2)元件老化。一般火灾探测器使用寿命约为12年,每三年要求全面清洗一次。

篇8: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智能建筑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智能建筑建筑为平台, 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 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应当具有四大主要特征, 既建筑物自动化 (BA) 、通信自动化 (CA) 、办公自动化 (OA) 、布线综合化。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系统集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隐患, 肩负安全防范重任, 是智能建筑建筑自动化系统 (BA) 的重要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以下简称《报警规范》) 的要求, 同时也要适应智能建筑的特点, 合理选配产品, 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计选配

一般火灾报警控制器标示的容量都是单台控制器的最大容量, 为了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既能高效率又能高可靠性地工作, 实际设计各回路探测点时要考虑一定的信息余量。这一点《报警规范》也有明确规定, 余量可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重要程度而定, 一般可按照火灾报警控制器额定容量或总线回路地址编码总数额定值的80%~85%来选择。

在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中,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选配, 一方面要满足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 还应具备与智能建筑中其他控制系统的通信界面, 主要包括:与各个报警区域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信功能;处理显示整个系统报警信息、故障信息、联动信息的功能;能根据火警信息, 启动消防联动设备并显示其运行状态;具备与智能建筑中其他控制系统的通信界面。

3 消防联动设备控制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执行部件, 消防控制室接到火警信息后应能够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 并对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智能建筑防火灭火要求, 智能建筑中应当具备以下全部或部分的消防联动设备:各类自动灭火设施;通风及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防火门、水幕;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等。

火灾时, 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息, 消防联动控制根据火灾信息联动逻辑关系, 输出联动信号, 启动有关消防设备实施防火灭火。消防联动必须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均能实现。在自动情况下, 智能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预先编制的联动逻辑关系, 在火灾报警确认后, 输出自动控制指令, 启动相关设备动作, 同时向BA系统及时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 且能接收必要的其他信息, 这样也能更好地监控火灾现场情况、消防联动设备运行状态等等。

智能建筑消防疏散门可采用电磁力门锁集中控制方式, 即平时楼层疏散门锁闭, 在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将门打开。此外, 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对消防通道的控制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的, 纽约世贸中心消防通道管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带报警信号输出及警号的门装推动杆。当有人从门内侧推动杆时, 报警信号将传送到中心值班室, 同时警号鸣音提示引起注意。二是消防通道的门上安装读卡器, 有关人员、可持卡打开消防门进行巡视、检修等工作。当火灾发生时, 由中心值班室向各控制点发出了开门信号, 使消防门开启。

4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 它犹如智能建筑内的一条高速公路。但是应当看到, 建筑物采用综合布线, 不等于实现了智能化, 信息插座越多, 不等于智能化程度越高。采用综合布线不等于不需要其他布线, 尤其是建筑自动化系统应当注意电压、电流以及布线长度的限制。综合布线用的双绞电缆, 其截面积一般为0.40~0.65mm2, 与之相配的配线架、信息插座和连接插头等只能适用于截面为0.40~0.65mm2的双绞电缆卡接。因此, 综合布线支持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有些设备 (如广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保安监视、共用天线电视等子系统) , 将受功率、信号衰减和时间延迟限制, 存在局限性。建筑自动化系统有两种结构类型, 即两层结构型、三层结构型, 在这两种结构中, 主控机至直接数字控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可纳入综合布线, 直接数字控制机至现场执行元件之间信号控制线, 可利用线径较粗的双绞电缆。

不仅如此, 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特殊地位, 使得它的布线安装方面有别与智能建筑的其他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 除了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的技术条件外, 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还要采取穿管保护, 暗敷或采取阻燃措施, 此外更重要的是宜与其他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 要使其传输网络不与其他传输网络共用。

目前智能建筑内,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 即使某些综合布线产品支持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 也必须认真分析和测试, 甚至要获得国家消防产品监测部门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满足智能建筑功能要求, 能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中, 应尽快研制出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列产品。同时,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标准化方面也应考虑与综合布线系统模块连接方式, 及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方式标准化。

5 消防控制室设计

消防控制室可单独设置, 但智能建筑为了实现整个建筑弱电系统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统一管理, 整个集成系统按实际工作要求设置多个用户操作管理中心, 如保安监控中心, 主要设备有数据采集服务器、系统服务器、闭路监视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器、设备运行自动化管理系统主机等, 智能建筑消防控制室往往与BA、SA系统合用控制室。采取合用控制室设计, 有利于集中统一地进行监控和管理, 既可节省大量人力, 又可提高管理水平。在智能建筑中消防控制室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报警规范》的有关要求外, 如采用合用控制室, 消防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区域, 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 目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于特殊的管理要求, 其报警线、联动线、通信线基本自成体系, 但是,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日趋成熟, 二者在应用上的集成将越来越密切, 在智能建筑中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 一定要使二者在连接界面上相适配, 使智能建筑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在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以最佳方式结合起来。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中通常被作为智能建筑三大体系中的BA (建筑自动化系统)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的子系统。整个系统的运作应该是既能通过建筑物中智能系统的综合网络结构来实现, 也可以在完全摆脱其他系统或网络的情况下独立工作。

关键词: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稳定突发事件(故)处置程序及处置办法 下一篇:管理二站应急处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