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座椅(精选十篇)
安全座椅 篇1
20世纪60年代初, 为了保护儿童乘车的安全, 欧洲人研发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事实证明, 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儿童在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或者意外碰撞情况下所受到的伤害。因此, 儿童安全座椅很快被消费者接受, 并且慢慢在全世界得到推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法规, 强制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 产品也逐步从泡沫制品向多元化新材料制品发展。
一、儿童汽车座椅的种类
目前, 儿童汽车座椅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 分成3种类别;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的不同, 分成5种类型。
儿童汽车座椅有3种固定方式, 即欧洲标准的ISO FIX固定方式、美国标准的LATCH固定方式和安全带固定方式。其中, ISO FIX固定方式属于2点固定。当汽车出厂时ISO FIX接口就已经被装配在车里了。这样ISO FIX儿童座椅在使用前就可以方便地固定在该ISO FIX接口中了, 使得儿童座椅的安装变得既快速又简单 (图1) 。LATCH固定方式属于3点固定, 它与欧洲标准的ISO FIX固定方式最大的区别是连接方式并不是硬连接, 而是同时以挂钩方式连接上方2个固定点和下方1个固定点, 其固定点比ISO FIX方式多1个, 共计3个 (图2) 。
儿童安全座椅按照儿童年龄和体重分为5类。
第1类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新生儿到15个月的儿童, 通常体重在2.2~13千克之间的婴儿。这类儿童安全座椅一般都装有可摇摆的底部, 且还有把手, 可作手提篮用 (图3) 。
第2类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新生儿到4岁儿童, 通常体重在2.2~18千克之间的儿童 (图4) 。其设计同时提供2种功能, 先用于新生儿到9个月的婴儿, 然后改成用于9个月以上的婴儿到4岁的儿童。这种座椅虽然没有摇摆、便携以及与手推车合用的功能, 但可固定在车内并能长久使用。另外, 这种座椅在使用上特别要注意, 新生儿到9个月的婴儿需要反向安装座椅, 9个月以上到4岁的新生儿需正向安装 (详见后面叙述) 。但正向安装有2个必要条件:一是儿童体重在9千克以上;二是儿童可以自己坐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第3类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1~4岁儿童, 通常体重在9~18千克之间的儿童。这款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 设计简单, 没有前者座椅那么多复杂的功能, 适合大的幼儿使用。
第4类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1~12岁儿童, 通常体重在9~36千克之间的儿童 (图5) 。这款汽车安全座椅既是一种专为蹒跚学步儿童 (年龄从1~4岁) 准备的座椅, 又可在加高坐垫后, 不去使用座椅本身的安全带, 而直接使用成人的安全带, 直至12岁亦无需更换其他汽车安全带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1~12岁的儿童个体差别相当大, 可能会对体格较小的儿童带来一些不舒适。
第5类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3~12岁儿童, 通常体重在15~36千克之间的儿童 (图6) 。这种汽车安全座椅与第4类汽车安全座椅垫的不同点是有更多的侧面和头部保护。头枕的高度可随着儿童身高调高, 可以使用到儿童身高为145厘米的高度。头枕侧面有安全带的引导孔, 可以确保安全带远离脖子。
二、使用要则
正确选购一款好的儿童安全座椅非常重要。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本意是用来保护儿童乘车的安全, 倘若安装上非常复杂且不牢固的儿童安全座椅, 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 甚至在发生事故时还会威胁儿童的安全。挑选时除了要根据儿童的身材和体重来选择外, 最重要的还是看所选的儿童安全座椅是否安装方便、品牌可信度是否高、材质和检验等级是否过硬等。而且, 需要具体了解它的结构形式, 注意它的安装方法。
倘若产品设计要求明确儿童安全座椅反向安装, 那么一定要反向安装, 因为这样安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的安全。实际上安全座椅是正向装 (儿童面朝前坐) 还是反向装 (儿童面朝车尾坐) , 是由宝贝的年龄所决定的。一般对于9个月以下或者体重小于10千克的儿童要反向安装汽车座椅, 而再大的孩子就需要正向安装了 (图7) 。有很多父母在选择安全座椅时都希望找到能够让儿童完全平躺下来的产品, 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真正完全平躺的儿童座椅是不存在的, 最多是半躺, 倾斜角度在135~170度之间。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脊椎和颈部。
除了选择品牌外, 儿童安全座椅的材质也是很重要的。首先, 不能选择带有刺激性气味材料的儿童安全座椅。有刺激性气味就意味着会让幼小的儿童产生不适应感, 同时还可能会刺激儿童柔嫩的皮肤。其次, 要选择舒适、透气且经过防火处理的面料, 儿童坐进去才会觉得舒服和安全。最后, 最重要的就是儿童安全座椅的内部填充物。好的儿童安全座椅都会使用优质的EPS材料, 而劣质的儿童安全座椅仅仅采用普通的泡沫塑料。
任何情况下不要擅自对儿童安全座椅或汽车安全带的设计进行任何改动。如果您经常拆装儿童安全座椅, 需在每次将座椅安装回汽车上后, 仔细检查其是否安置妥当。如果您是将儿童安全座椅长期地安装在汽车上, 也需经常性地对其进行检查, 以确保其安装牢固。
宝宝安全座椅 篇2
汽车安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缓冲以及其他方面的碰撞。同时那就要要求很多的人对于宝宝的安全做到一个非常好的保障,那就现在就出现了一种宝宝汽车安全座椅,汽车安全座椅那就是专门进行设计,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以及减轻他们的伤害。
五点式
目前国内大多为安全带绑定式,也有称为5点绑定式.即区别于ISOFIX系统,也是国际上流向比较广的一种安全座椅系统.
3点式+前置护体
婴幼儿专用:宝宝在0-4岁时脊椎很脆弱,当汽车发生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很容易造成脊椎拉伤,独特的前置护体技术可以很好的保护保护宝宝的脊椎,减少拉伤的可能性
重要部件除了选择正确对应的座椅种类,接下来重要的环节是就是查看安全座椅的制造技术和工艺。那么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考量:座椅面料作为一项安全配置,安全座椅的制作十分考究,面料触感很平滑,一般采用透气网眼制作工艺,利于人体排汗,保持皮肤干爽,另外部分产品还使用了阻燃材料,防止了意外发生时的二次伤害。填充物安全座椅需要承受一定的冲撞力,所以除了本身结构外,填充物的选用也很重要。伪劣产品大都使用发泡塑料,无论是功能性还是环保型都不达标。而高质量的座椅都选择了一种名为“ESP”的热塑性填充物料,虽然与“电子助力转向”的缩写一样,但功能大相径庭,它具有很好的缓冲、抗震、隔热、保温等作用。
安全座椅装对了,才安全! 篇3
数据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安全座椅的错误使用率也达到了70%,而其中安装不正确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教你正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
第一步:了解儿童安全座椅的不同固定方式
有两种方式让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一种是用接扣固定的,一种是用汽车安全带固定的。
选购疑惑:选用接扣固定的安全座椅or用汽车安全带固定的安全座椅?
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关键是要——适合!
首先,要适合你的车。固定接扣让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咔擦”的声音。你可以想象儿童安全座椅上有一个钩子,扣在汽车上的某个固定的位置,使安全座椅在任何情况下都被“hold”住不动。所以,想要选购这样的安全座椅,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汽车上有没有这样的固定接扣(或称卡扣)。
?其次,要适合安装的人。如果车上接扣齐全,但你总是遇到不会装、装不紧、扣不上、太吃力等种种闹心的问题,那么说明这种安装系统未必适合你。
所以买安全座椅的时候,不能只看牌子、价格就急于下单,还得提前看看汽车说明书,看清你家里的汽车属于哪种接口标准再亲自安装试试看。
第二步:看懂顶部接扣系绳与底部挂钩
顶部系绳是由带子、挂钩和弹簧片组成的。
而底部挂钩就不像顶部系绳这么单一了。买的安全座椅不同,底部挂钩也不尽相同,大概有下面这几个样子:
第三步:将顶部系绳与汽车里的上接扣正确对接
其实顶部系绳与接扣对接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将挂钩钩在接扣上就可以了,跟我们平常使用的挂钩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
特别提示:常见的顶部系绳接扣错误
1. 挂钩方向错误:即在挂钩接到接扣上时,不分辨方向,认为只要挂上去就可以了。这种挂法会降低顶部系绳的固定能力。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弹簧片在下方,挂钩在上方。
2.系带扭曲:顶部系带一般比较长。如果在连接接扣的时候,直接扣在接扣上,往往会不注意带子的扭曲,而降低了固定力度。
3.路径有误:顶部系带一般是从头枕下方穿过与接扣相接的。有时候一些家长为了方便,直接将系带从头枕上方穿过了。这样会导致系带自头枕的中央滑到一侧。
4.位置有误:车座位的后背有些接扣其实是用来挂物品的,而不是用来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但两者的“长相”又差不多,所以有些人很容易误将顶部系带与此扣接。为了避免此类错误,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自己汽车的说明书!
5.超重:每种接扣和系带都有一定的承重范围,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看车辆和安全座椅的说明书,是否超过了系带和接扣的承重范围。如果超重,就只能改用安全带固定了。
第四步:正确安装底部挂钩
底部接扣安装起来其实相对简单些。有挂钩的就像顶部系带挂钩一样直接挂在接扣上面就可以了。而大钳子一样的底部挂钩就更简单了,直接“咔嚓”一声就咬住了下接扣,很牢固的。
但是就算是再简单的东西,很多人也常常会误用哦。
特别提示:常见的底部接扣误用
除了方向有误、系带扭曲、超重、路径有误外,还有另外一些常见的误用方式——
1.占用:所谓的占用就是本身没有底部接扣,而使用其他位置的接扣。最常见的就是后排正中座位没有底部接扣,而将挂钩接在了两旁座椅底部的接扣上。
2.安全带和接扣同时使用:有些家长觉得两种固定方式同时使用,会固定得更牢固一点,事实并非如此。一定要记住,只要正确使用一种固定方式就可以了!
3.借用:有的时候稍不注意,没有使用同一座椅下面的底部接扣,而是借用了相邻座椅下面的接扣。
第五步:最后测试
做对了上面几点,将“挂钩”与“接扣”对应接对了,还是先别急着马上出行哦。还需要最后一步,就是千万别忘记收紧带子,将座椅底部左右前后摇动一下。如果移动不超过2.5厘米,才证明你的座椅底部固定好了,就可以出发喽!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顶部系带有的时候会比较长,拉紧后要妥善放置在座椅的后背,避免行车中带子摇来摇去,出现其他的意外。?
作者简介:郑继翠,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普外临床、小儿创伤急救、儿童伤害预防等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新教师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等项目。2014年获得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儿童乘客安全技师称号,并成为助理导师。2016年1月,郑继翠医生挂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意外伤害及紧急救援专业志愿者队”队长,组织儿童乘客安全认证宣传师、儿童乘客安全技术指导站等活动。
论儿童车载安全座椅设计 篇4
20世纪以来, 汽车的数量突飞猛进, 人们随之提高安全意识, 慢慢的认识到在汽车上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很重要。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儿童安全座椅的公益广告以及我国从2014年9月1日起“儿童安全座椅实施强制认证”等三项新规定的实施, 更说明了儿童安全座椅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所有成长期的儿童都应使用安全座椅, 他们的身体非常脆弱, 我们力求通过设计让儿童安全座椅不仅乘坐舒适, 造型美观, 更能发挥出其安全保护作用。
貌似简单的儿童安全座椅, 其实内部有着复杂的安全结构。处于成长期的儿童身体尺寸变化很快, 而且儿童不同于成人, 能够清楚的表述出乘坐座椅的感受, 所以儿童的身体尺寸数据是重要的人机座椅设计科学依据。
2 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
在设计儿童安全座椅时要结合人机工程学中的儿童身体各个部分的尺寸, 主要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设计。
2.1 椅面高度的设计
椅面高度是指座椅的座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因为儿童座椅是安置在汽车座椅上面的, 所以在这里的椅面高度指的是椅面到脚踏或者是悬空脚的距离。要想乘坐舒适, 座椅应使儿童的大腿部近似于水平, 小腿部接近自然垂直, 脚掌平放于地面或者脚踏上, 既保证不因椅面过高而使儿童腿部肌肉受压, 又保证不因椅面过低而增加背部肌肉负荷。
2.2 椅面宽度的设计
座椅坐面的宽度呈前宽后窄的形状更有利于保护儿童。儿童都好动, 所以座椅的宽度应使臀部得到全部支承, 加上合适的活动余量, 同时也要更好的考虑到安全性。以10周岁儿童为例, 一般可取295-355毫米, 对于有扶手的安全座椅来说, 要考虑儿童手臂的扶靠应该以扶手的内宽来作为椅面宽度的尺寸。可以以自然垂臂的舒适姿态时的肩宽为标准增加适当的尺寸余量。
2.3 椅面深度的设计
主要是指椅面的前端至后端的距离。椅面深度对儿童乘坐座椅是否舒适的影响非常大, 其尺寸设定应该使臀部、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撑, 同时椅面前端与小腿之间保留有适当的空间来保证小腿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在安全座椅设计中, 椅面深度的人机尺寸非常重要, 椅面深度超过大腿部的长度, 儿童背部将有很大的倾斜, 腰部缺乏支撑而悬空, 增加了腰部肌肉活动强度致使疲劳产生, 在长时间的乘坐下还容易让儿童产生麻木难受的感觉。椅面深度的人机数据应取于儿童的坐高和坐深。以10周岁儿童为例, 椅面深度取在225-325毫米为宜。
2.4 倾角的设计
含座面倾角和靠背倾角两部分内容。座面倾角是指椅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座椅面应稍向后倾斜, 以防止在汽车行驶不稳时臀部向前向后滑动, 而且这样设计背部在重力影响下自然向后倾靠, 贴向靠背以寻找舒适的背部支撑。由于儿童安全座椅是安装在汽车座位上, 这里同时还要考虑汽车座椅的倾角。整体倾角在14-24度为宜。而靠背倾角是指有靠背的座椅中靠背与椅面间的夹角。借以保持儿童脊柱正常自然形态, 长时间乘坐更加舒适。从人机角度来讲最适宜的倾角为94-116度。
2.5 靠背的高和宽的设计
靠背能够让乘坐更加舒适, 同时也是座椅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靠背的高和宽与坐姿肩高和肩宽有关, 对于安全座椅的靠背设计, 一定要考虑到安全性原则, 让儿童的头部很好的贴合头部靠枕, 这样既安全又舒适。要使座椅更加人机, 座椅应该考虑使靠背能够调节高度以适应儿童的坐姿。
2.6 扶手高度的设计
作用在于支撑手臂重量, 借以减轻肩部负担, 减少手肘部的疲劳。在起身和入座时, 因为儿童好动, 手臂可以利用扶手支撑身体。在车辆行驶摇摆、颠簸状态下扶手可以帮助儿童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不同年龄儿童身体尺寸不同, 扶手上表面至座面的垂直距离应该尽量可调, 同时扶手前端略为升高, 随着座面倾角的变化扶手倾斜度一般为±11度, 而扶手在水平方向的左右偏角在±11度, 一般与座面的形状吻合。靠近手腕端呈平缓起伏的扶手设计不会让上臂的血管和主要肌肉发生扭曲, 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也不会发生疲劳, 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2.7 安全带设计的设计
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带来说, 应该是可以以舒适妥帖的方式将儿童的胸腹和腿部束缚在座椅上, 具有一定调节范围的紧固系统。当碰撞事故发生时, 将儿童限制在座椅上, 让孩子的身体不发生大幅度的晃动而在车内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最大程度的保证孩子的安全。
2.8 头枕设计
头枕是一种用以限制孩子头部相对于躯干向后移位的柔性装置。儿童安全座椅头枕应该把头部和颈部作为重点保护部位。婴儿的头部重量相当于其全身重量的50%, 一个3岁的儿童头部重量可以占到体重的18%, 但是颈椎却十分的脆弱。而在紧急刹车甚至撞击的情况下, 儿童脆弱的颈部根本无法支撑头部巨大的惯性, 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在发生追尾或者撞车事故时, 头枕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孩子颈椎损伤的发生。座椅头枕应该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 这样能最好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适应儿童头部, 当发生车辆安全事故时, 头枕就能有效地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 而对儿童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3 结语
儿童成长速度快, 所以系统性的人机工程学数据运用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是非常必要的, 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保持健康, 更为重要的是对儿童生命权利的尊重。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儿童安全座椅设计是人性化设计观的体现, 能真正体现出人性化设计对人的关怀, 体现人性化社会对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视。深入研究人机工程学在儿童安全座椅设计上的运用同样对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儿童安全座椅宣传口号 篇5
一、帕库呵护,儿童幸福。
二、帕库帕库,让儿童出行更安全。
三、帕库童安搁,父母同安歌!
四、驾座用心,妈妈安心!
五、帕库,为儿童座椅代言!
六、好在品质,贵在安全。
七、帕库安全椅,儿童守护神。
八、安全上路,“贝”感舒服。
九、帕库,儿童安全从座椅开始。
十、帕库,为宝宝的成长加油!
十一、帕库宝宝座椅,一路安全有你。
十二、帕库座椅,座的开心。
十三、贝舒适,贝安全,倍放心。
十四、帕库童椅,守护天使。
十五、帕库俱依靠,宝贝如怀抱!
十六、坐”享安全,帕库相伴。
十七、安全馨风尚,帕库心畅享!
十八、因为有爱,所以放心车行万里,孩子安全帕库保护。
十九、品质帕库,平安“椅”路。
二十、帕库座椅,安全加倍。
二十一、安全行一路,童椅用帕库。
二十二、安全领地,“库”动我心!
二十三、欢乐童行,首选帕库。
二十四、如妈妈的怀抱,帕库座椅!
二十五、帕库,源自父母的关怀。
二十六、安全路漫漫,帕库常相伴。
二十七、有帕库,孩子安享椅路。
二十八、帕库,如父母贴身保护!
二十九、座椅新时尚,安全正能量。
三十、椅你所愿,安全可靠。
三十一、安全帕库,我型我秀。
三十二、儿童安全椅,帕库创惊喜!
三十三、孩子安全,座椅代言。
三十四、座椅选帕库,安全靠得住。
三十五、座椅选帕库,孩子靠的住。
三十六、安全必备,呵护加贝。
三十七、帕库儿童椅,父母最放心。
三十八、帕库,让宝宝爱上旅行。
三十九、儿童安全,家庭幸福托付帕库,安心一路。
四十、安心生活,安全出行。
四十一、高端儿童椅,帕库更安全。
四十二、高端儿童座椅,安全舒适360度。
四十三、帕库随行,孩子放心。
四十四、儿童呵护,帕库专注!
四十五、帕库,像妈妈的怀抱一样安全。
四十六、安全呵护帕库,不怕孩子啼哭。
四十七、帕库儿童椅,舒适安全行!
四十八、带孩子驶入安全快乐的`旅程。
四十九、帕库,为宝宝安全而生!
五十、帕库,孩子乘车的守护大天使。
五十一、帕库,不止安全。
五十二、安全有我,安心于你!
五十三、帕库,为孩子的安全护航。
五十四、万里呵护,座椅帕库。
五十五、座椅选帕库,儿童最安全。
五十六、心中有安全,早晚都平安。
五十七、宝宝安全,父母安心。
五十八、帕库,一路专业为宝宝护航。
五十九、宝妈安心的座椅帕库,安全每处。
安全座椅胜过妈妈怀抱 篇6
家长大多存在侥幸心理
某休息日下午两点左右,在北京欢乐谷停车场调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分钟内进出车场的30多辆载有小孩的车中,没有一辆装有安全座椅。约有三分之二的汽车里,小孩是由家长抱着,其中绝大部分是抱着坐在后座上。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是小孩自己坐在车内或者随意躺着。
为什么不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大部分家长都存在侥幸心理,他们普遍认为,只要自己将车开慢点,孩子应该没事。
李先生的女儿今年3岁,每次出行都由大人抱在怀里。李先生认为,只要大人平时多注意一点,孩子就可以很安全,购买安全座椅完全没有必要。“每次孩子坐车上的时候,我都会开得很小心,还会特别叮嘱大家都系上安全带。孩子坐在大人怀里,我觉得应该够安全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儿童安全座椅很贵,用不了多长时间,性价比并不高,如果买了孩子又不愿意坐,简直就是浪费。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十分活泼,每次坐车都要上窜下跳,动个不停。“我也试着买过一个安全座椅,但无奈儿子根本接受不了,他觉得安全座椅简直就是老虎凳。只要一坐上去他就会大哭不止。看着儿子这么排斥,我也只好作罢”张女士说,“而且,听我的同事说,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的安全座椅也不一样,孩子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又要买新的座椅,这简直是烧钱啊。”
怀抱孩子坐车非常危险
据交通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有实验表明,当汽车以50Km/h时速时发生碰撞,车内物体的重量将猛增30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大约30公斤的儿童,在碰撞的瞬间,相当于一个重达1吨的发射物。这时,家长无论多么强壮都无法抱住孩子,强大的力量会把孩子抛出车外。
那么给孩子系上安全带就安全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汽车上安装的安全带是专门为成人设计。儿童个头比较小,直接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就会卡在脖子上,而不是在肩膀的中部,由于儿童的骨骼比较脆弱,一旦汽车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人体会因巨大惯性向前冲,卡在脖子上的安全带会使胸部肋骨骨折或颈骨折断,严重的还会使孩子窒息死亡。
其实儿童乘车最安全的方式还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以日本为例,在2000年之前,日本根据自主制定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但无法律强制,那时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非常低。2000年开始,日本把必须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写入法律。之后两年左右,日本安全座椅普及率达到60%,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5。可见,强制使用安全座椅举措是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
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和安装非常方便,现在的大部分私家车都会在配备儿童安全接口,家长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和简单的几步操作就能完成。
选购安全座椅有讲究
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应使用不同的适用座椅,家长在挑选时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等情况综合选择。
婴儿专用座椅(适合新生婴儿到22斤婴儿使用) :
婴儿专用座椅是为保护新生到体重为22斤以内的婴儿设计的。一般婴儿专用座椅在安装后都是要朝向汽车尾部,因为在车祸中,如果婴儿的头部时向前方的话很可能会伤及他们脆弱的中枢脊椎和脊髓。但如果是朝后面的话,他们的头部、颈部和躯干都能处在安全座椅的保护之下。
转换式安全座椅(适合新生婴儿到40斤儿童使用):
转换式安全专为保护新生到体重为22斤以内的婴儿而设计。这时唯一一种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而调整位置的安全座椅。在孩子至少一岁前座椅可以朝向车的后部,之后则需要就可以将座椅调整到向前。转换式安全座椅一般都比较重且不方便携带,但使用时间较长,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选择。
儿童加高安全座椅(适合40-80斤儿童使用):
如果孩子体重已经超过转换式安全座椅的承载重量的话,就可以选择使用儿童加高安全座椅。这是专为一些发育较快但还不能使用成人汽车座椅的儿童使用。加高安全座椅有很多款式,其中包括高背靠式和无背靠式的座椅。高背靠式适合车内座椅背靠较矮的汽车使用,而无背靠式则适合调节后坐垫仍能给孩子靠背的汽车使用。
另外,儿童安全座椅的材质也很重要,首先应选择不带有刺激性气味材料的儿童安全座椅,刺激性气味有可能含有有害气体,危害儿童健康;其次,要选择舒适透气并有防火处理的面料,这样才能让孩子坐进去感到舒适又安全;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核儿童安全座椅的内部填充物,好的儿童安全座椅都会使用优质的EPS材料,而劣质的儿童安全座椅仅仅采用普通的泡沫塑料。
谨慎选择二手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 篇7
1 汽车安全中汽车座椅的主要作用分析
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 汽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了我国非常重视的内容, 而解决交通事故的办法有多种, 其中包括了提高交通秩序安全以及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等, 在汽车安全问题中, 汽车的安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也直接关系着整个汽车的安全性能, 对于降低交通安全事故所带来的伤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 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方式也多种, 其中包括了在转向机构安装吸能装置、设置安全气囊、设置安全预警系统以及配备安装装置等多种不同的办法, 而汽车安全座椅的设置也是汽车安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汽车安全装置中, 吸能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更好的将转向机构的设计与制造难度增加, 而这样的情况下, 汽车制造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如果采用这种装置, 那么汽车的使用成本也会有所提高, 并且在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上也会做出很大的牺牲, 因此汽车的吸能装置虽然有着很多的优点, 但其缺点也相对明显, 因此也不被人们所看好。
同时, 汽车的安全气囊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安全带加以配套使用, 在使用安全气囊时, 安全气囊彭开的空间内不能够有其他物质, 特别是在安全气囊中如果有什么其他物质, 那么安全气囊的正常使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样就会导致气囊无法正常使用。同时, 汽车的安全气囊在使用后也很有可能使汽车气囊中的物质弹射到行驶人员身上, 从而对汽车驾驶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而安全气囊不仅有着一定的安全作用,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比如安全气囊为一次性的消耗品, 在安全气囊使用后, 就不能够再次进行使用, 还需要将汽车返回生产厂家进行重新更换。而这样的方式也间接的提高了安全气囊的使用成本, 对于汽车操作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防撞报警系统能够提示驾驶员危险的存在, 但不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对于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况无法起到其预期作用。
汽车座椅是汽车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汽车座椅中设置安全性能可以更好的发挥汽车的整体安全功能和作用。另外, 汽车的座椅在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汽车座椅安全性能的改良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安全使用成本, 也可以为汽车安全性能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思路, 因此汽车座椅在汽车安全中的作用不仅是最经济实惠的, 也是表现效果最佳的。
2 汽车安全座椅的种类及特点
2.1 滑移式汽车安全座椅。
在汽车座椅底座处沿车身纵向设置滑槽, 利用不同的方式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实现驾乘人员随汽车座椅一起向前或向后滑移, 以减少人员在惯性力下与汽车转向盘、仪表板等发生挤压的危害。
专利号为CN00201639.7、CN01244730.7、CN98118131.7都是关于汽车安全座椅的。例如CN00201639.7号专利提到了一种以定位销为开关, 利用座椅自身惯性为动力源的汽车安全座椅。这类安全座椅制造和使用都很简单, 但其仍旧属于被动安全范畴, 滑移距离不易于控制, 对后排人员安全威胁较大。
2.2 后倾式汽车安全座椅。
后倾式汽车安全座椅的基本思路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 在一定条件下使得座上人员随座椅后仰, 以避让危害。
CN200810000504.8号提出的即为一种后倾式智能避让座椅。这类安全座椅对后排人员威胁较小, 但如何将人员固定于座椅上, 如何实现后仰, 如何让锁止等问题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难题。
2.3 综合式汽车安全座椅。
综合式汽车安全座椅是指将滑移式安全座椅和后倾式安全座椅的特点综合利用的汽车安全座椅。
CN99237874.5号专利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弹射退倒式防撞汽车座椅, 一种能在汽车相撞时实现自动弹射后退、靠背旋转及时避让车头部对人擅挤的汽车安全座椅。综合式安全座椅可以较充分地利用座椅的特殊位置, 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但其在技术上比滑移式和后倾式要求都要高出许多。
3 问题解决及未来发展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3.1.1滑移式汽车安全座椅最大的弊端是其是在碰撞发生后被动地避让, 滑移的动力来源一般都是座椅及椅上人员或者座椅附属结构所受的惯性力。
3.1.2后倾式汽车安全座椅的工作原理, 是在发生碰撞时座椅带着椅上人员一起向后仰, 以避免由于惯性力而与转向盘、仪表板等发生挤压。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将人员固定于座椅, 用普通的安全带将人员绑在座椅上会使汽车丧失舒适性, 会导致驾驶员失去活动能力;座椅后倾及锁止也是有待改进的。
建议增设安全带张紧器或者其他固定装置, 这样可以实现正常情况下不影响舒适性, 碰撞发生时又可将人员固定于座椅上;对于后倾与锁止的问题, 可采用齿轮结构、蜗轮蜗杆结构等将后倾和锁止一体化, 可大大简化结构。
3.2 安全座椅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控制系统日趋完善, 汽车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将电子控制技术运用于汽车安全座椅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电子控制的汽车安全座椅可与电动汽车座椅调角器配套使用, 实现自动化;可与多种传感器配合使用, 实现自动化;还可与超声波测距系统、激光测距系统、红外线测距系统等配合使用, 实现智能化;在实现智能化的基础上研制出能够预测危险并可提前采取防护措施的汽车安全座椅。
结束语
另外相对比较新的方法就是采用汽车安全座椅, 汽车安全座椅虽然多种多样, 形式各异, 但其目的是一致的, 即为了在汽车碰撞时能够保障加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到目前为止, 无论哪种汽车安全座椅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或者尚有难以解决的难题。通过改进之后, 汽车安全座椅将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希望通过本文能给大家传递些许信息, 以方便做更深入的研究, 希望更加完善的汽车安全座椅早日运用于汽车之上。
参考文献
[1]梁岳生, 赖键铀.汽车防撞安全座椅[P].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00201639.7, 2001-03-14.
[2]吴杰.动平衡汽车防撞安全保障系统[P].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01244730.7, 2002-04-17.
安全座椅 篇8
关键词:汽车座椅头枕,安全性能,试验台架,检测系统设计
0 引言
根据GB11550-2009的规定和试验台的控制需求, 本实验台检测系统选用2个EMG系列高稳定性加速度传感器和1个TD-1型行程位移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模拟反馈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 实质上是一种数字控制系统。
1 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1) 硬件开发的基本原则: (1) 经济合理; (2) 安全可靠; (3) 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
2) 传感器。传感器是将要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量的物理量成比例。本实验台检测系统选用2个EMG系列高稳定性加速度传感器 (图2) 和1个TD-1型行程位移传感器[1] (图3) 。
3) 信号调理设备。信号调理是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隔离和信号变换等处理, 使处理完的信号能被数据采集卡采集。
4) 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是为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而设计的。用PCI-1710HG板卡构建完整的测控系统还需要接线端子和通信电缆。数据采集卡分辨率根据系统待测信号所需分辨率确定, 在此装置中, 2个EMG系列高稳定性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摆锤对称位置上, 再将此信号接入多路同采的AD卡。通过测得的2路加速度信号进行同相位平均, 最后得出冲击加速度的时间历程[2]。
5) 抗干扰性。系统噪声的引入主要通过导线传导、电源、接地电位差几个途径。采取适当方式良好接地, 以减少外部噪声[3]。
2 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应用VC++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控制A/D转换、进行数据传递、数据处理及数据的存储、显示等。方法在Windows NT下进行设计, 其组成如图4所示。
3 检测方法
根据测试项目要求, 需要检测刚性球体撞击瞬间的速度, 并以此作为加速度采样的触发点来获取冲击锤头的减速度曲线[4]。最终检测方案如下:1) 刚性球体冲击加速度的测量。2) 加载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移。3) 刚性球体冲击加速度的测量。
4 结论
本文设计了试验台的计算机检测系统。通过在刚性球体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活塞杆上安装位移传感器测试所需要的参数。设计的检测系统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性能可靠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吉祥.汽车座椅头枕动态加载试验台的设计[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11.
[2]张洪欣, 林逸.汽车座椅的性能设计与实验[D].长春:吉林工业大学, 1988.
[3]李壮云, 葛宜远, 陈尧明.液压元件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安全座椅 篇9
从今年9月1日起, 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 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强制性产品认证, 又称CCC认证, 是我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 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评价制度, 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后方可生产、进口或销售。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儿童安全座椅时, 一定要看清CCC认证标志, 切勿选购未获认证的产品。除了CCC标志以外, 在选择儿童安全座椅的时候, 也要根据孩子的身材和体重进行选择, 注意它的易用性如何, 安装调节是否方便, 儿童坐着是否舒适等。同时注意选择与自家车型相匹配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接口, 严格按照产品安装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和保养方法使用座椅。
安全座椅 篇10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 发生碰撞时, 如果车内儿童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 他们遭受致命伤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然而, 在中国, 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尚不足1%。比欧美、日本等国家都已颁布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法规和儿童安全座椅标准, 中国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
儿童安全座椅 (childsafetyseat) 又名儿童约束系统 (childrestrain system) , 是专门为婴幼儿和儿童乘车安全而设计的装置。
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EC E R 44/03中是这样定义的:
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 带有ISO FIX接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
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 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目前国际检测标准主要参照A D A C测试结果。
国内, 儿童安全座椅强制国家标准G 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 并于2012年7月1日实施。
新《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明确规定:
未满4周岁乘车应配安全座椅;携带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 应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从2014年9月1日起, 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从2015年9月1日起, 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儿童安全座椅产品, 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相应的法规及生产和检测标准的出台、颁布与实施, 对汽车配置儿童安全座椅的发展进程以及公众认知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预见, 儿童安全座椅在中国必将迎来一场技术与市场的竞争。
1 儿童安全座椅专利申请状况
本文使用了D W PI、C N A B S数据库, 以关键词“安全座椅”及其相关扩展词及分类号检索了国内外的儿童安全座椅专利申请, 检索数据截止至2014年9月10日, 2013年及其之后的专利申请由于公开时间的原因, 数据不够完整。
文中从国内外专利申请状况分析了儿童安全座椅技术专利在全世界的申请状况。
1.1 国内外历年专利申请量
对于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的一个发展状态, 笔者基于D W PI、C N A B S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由图1给出了从1974年开始到2014年儿童安全座椅技术在国内外历年的申请量, 可以看出, 对于全球专利申请量, 在1995年之前, 儿童安全座椅专利申请缓慢增长, 均在50件以下, 之后呈波动状保持, 2001年申请量骤然突破100件, 之后从2002年~2009年, 申请量一直在50~100件之间徘徊, 而2010年再次突破100件, 至此开始申请量增长较快, 2012、2013年均达到190件以上。
对于国内专利申请量, 在中国的第一件专利申请是在1994年, 相比于全球的第一件相关专利, 在时间上晚了20年。此后, 直到2007年申请量达到40件, 至此之后, 申请量基本呈上涨趋势并在2013年达到170件以上。从2007年至2013年间, 申请量增长4.25倍。
1.2 主要申请人及专利申请人分布
1.2.1 全球主要申请人及申请人分布
1) 表1为世界范围内申请量排在前12位主要申请人的申请量情况。从申请量上看, 目前英国的宝得适 (B R ITA X) 占据第一的位置, 申请量超过150件;中国的明门实业、美国的D O R EL在专利申请量上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申请量在100件左右;中国的好孩子、日本的阿普丽佳、德国的戴姆勒、美国的福特、中国的宝钜、德国的大众、葛莱以及日本的TA KA TA, 在儿童安全座椅专利申请量上处于第三梯队中, 申请量处于20~50件。
2) 图2为全球专利申请中申请人国籍分布情况。其中, 美国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量处于第一位置, 占据了总申请量的25%, 中国为23%, 之后是德国14%、日本10%、英国9%、法国5%、澳大利亚4%和韩国2%。
1.2.2 中国专利申请主要申请人及申请人分布
1) 表2为中国专利申请中其主要申请人历年申请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中国申请量排在首位的申请人为明门, 其专利申请为51件, 排在第二位置的麦克英孚、好孩子申请量分别为43、42件, 随后的5家企业排在第三位置, 申请量为21~31件, 克斯克、高田 (TA KA TA) 专利申请量为11件, 全球申请量最高的B R ITA X为9件, 福特、康贝为8件, 江苏百佳斯特为7件, 阿普丽佳为4件;其中, 处于前三梯队位置的、排在前八位的申请人均是中国的企业。
2)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人国籍分布。
图3进一步示出了中国专利申请中各国申请人所占比例, 直观看出中国申请人所申请的专利数量是最多的, 占到总量的86%, 其次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 其申请量所占比例处于5%及以下。
3 对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发展的建议
儿童安全座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 而我国在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法规、公众认知上尚未普及, 对于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任重而道远。基于以上数据统计,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3.1 重视国际专利申请
国外申请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提出的专利申请量还很少, 但其全球的申请量比例高, 且具有行业领先的申请人, 因此, 因重视国外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以及其专利向国内的部署趋势, 提升国内技术高度的同时避免专利侵权的发生。
3.2 加强专利布局,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国申请人在儿童安全座椅领域的申请总量不少, 并且具有如明门、好孩子等技术较为集中的申请人, 但从表2、图3可以看出, 我国申请人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比较分散, 专利质量有待提升。
儿童安全座椅技术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这给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专利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推广和使用, 各相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进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 同时加大对儿童安全座椅研究的投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会出台并实施, 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能切实到每个需要的家庭, 并在技术上能保证安全、舒适等性能趋于成熟与完善, 使中国儿童乘车的安全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
声明:第二作者对本文的贡献与第一作者相同。
摘要:本文以DWPI、CNABS数据库公开的儿童安全座椅技术相关专利文献为基础, 从国内外专利申请量、主要申请人即国内外申请的主要申请人国籍分布等方面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国内外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旨在为我国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关文章:
浅议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02-18
儿童安全座椅知识解析02-18
儿童舞蹈创编分析论文02-18
儿童依恋缺失分析论文02-18
留守儿童案例分析02-18
儿童慢性咳嗽分析论文02-18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02-18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分析02-18
儿童安全座椅品牌汇总02-18
文明小博客方案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