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关键词: 比选 决策 价值 工程项目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精选十篇)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篇1

在建设工程领域, 决策阶段造成的工程投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方案比选是投资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工程项目决策多以决策者的经验分析为主, 主观判断比较多,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工程项目应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诸如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模糊优选法和价值工程法等[1]。

价值工程法的特点是, 将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 以功能系统分析为核心, 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研究对象的必要功能的一种有组织性的科学方法[2]。根据价值工程法的基本原则, 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间存在关系:价值=功能/成本[3]。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房屋抗震技术, 减震效果显著, 国内外工程应用正处于发展阶段[4]。2014年2月, 我国住建部下发《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 文件规定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 (含8度) 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 (含3层) 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 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5]。截止目前, 云南省、山西省、甘肃省等共计八省、直辖市和部分地级市陆续转发和出台了建筑结构推广隔震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文件。

隔震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房屋建筑地震安全性, 增加了隔震支座及其相关构造的费用, 提高项目初始投资成本, 这成为抗震方案与隔震方案在决策阶段面临的权衡难点之一。本文通过某小学教学楼建筑在隔震方案与抗震方案比选中应用价值工程法的分析过程, 提出价值工程法在工程项目决策领域的应用方法、步骤以及需要确定的参数, 为业主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某小学教学楼建筑位于厦门市, 抗震设防烈度7度 (0.15g) , 建筑地上四层, 局部五层, 总建筑面积3586㎡, 建筑高度18.75m。建筑功能:底层为阶梯教室和架空层, 层高4.2m;二层至四层为教室和体育用房, 层高3.6m-5.7m;五层为教师办公室, 层高3.6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场地类型Ⅱ类, 建筑重要性类别乙类。结构设计采用的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隔震方案中, 隔震层设置在底层柱顶, 共采用14个LRB500、15个LNB500和2个LRB600的隔震橡胶支座。结构时程分析法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输入进行计算, 隔震方案中上部结构减震系数为0.33, 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6]条文中结构降半度的设计要求, 因此上部结构按照7度 (0.1g) 设计。隔震和抗震方案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截面尺寸见表1和表2。

2 价值分析

2.1 功能评价指标分析

本文将价值工程法应用于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的比选决策中,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重点考虑方案的功能差异性, 文献[7]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的需求, 将其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适用性、安全性和综合性。本工程的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比选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也同样适用, 如图2所示。

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后, 需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 本工程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 层次分析法中运用专家打分, 咨询的专家人员包括高校学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人员、有隔震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项目投资人以及有经验的决策人员构成。

量化折算标度采用指数标度uij=9K/9 (0≤K≤9) , 根据专家打分构造判断矩阵, 求特征向量W。指标判断矩阵见表3-表6。

获得各评价矩阵特征向量后, 需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并通过, 对四个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 见表7。

所求矩阵的CR<0.1, 一致性符合要求。

由上可得, 该小学教学楼建筑项目隔震方案与抗震方案比选权重评分表, 见表8。

2.3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方案功能系数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流程, 建立评价集合V={v1, v2, v3, v4, v5}, 令v1=“很低”、v2=“较低”、v3=“一般”、v4=“较高”、v5=“很高”, 表示指标因素对方案的符合程度。根据专家打分, 获得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指标权重隶属度评价见表9。

隔震方案功能评价量化分值计算:根据B=A·R, 逐级计算模糊评判向量。

将评价集合V={v1, v2, v3, v4, v5}设定为:很高 (80≤v1≤100) ;较高 (60≤v2≤80) ;一般 (40≤v3≤60) ;较低 (20≤v4≤40) ;很低 (0≤v5≤20) , 并取中值v={10, 30, 50, 70, 90}, 对模糊评判向量进行量化打分, 获得隔震方案决策评判功能系数最终得分为:

抗震方案功能评价量化分值计算:同隔震方案, 依次逐级计算模糊评判向量。

对模糊评判向量进行量化打分, 获得隔震方案决策评判功能系数最终得分为:

根据, , 计算隔震方案功能系数为:

, 计算抗震方案功能系数为:

综上, 在功能评价得分方面, 隔震方案的分值为0.521, 抗震方案分值为0.479, 隔震方案优势重点体现在空间布置、振动舒适度和室内设备抗倾覆, 抗震方案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施工技术的难易度和项目初始投入的经济性。功能评价结果符合隔震技术应用的特点。

2.4 成本分析

从成本角度分析, 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主要差异在二者的主体结构材料和隔震构造材料的使用量, 其中钢筋混泥土用量由于隔震方案中上部结构采用降半度的设计, 梁、柱等结构构件截面积减小, 隔震方案在钢筋混凝土使用量节省约7%, 但是抗震方案减少了隔震方案中的隔震支座及其构造费用约72万元。综上, 隔震方案在基本建设费用上仍比抗震方案增加约6%。这样, 两种方案的基本费用对比, 见表10。

成本分析归一得分量化:根据, , 计算隔震方案功能系数为:。

3 价值评价

综合功能评价和成本分析, 可获得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的价值系数评估对比表, 见表11。

在功能评价中, 基于层次分析法, 通过专家打分获得本工程首要考虑的决策影响因素为建筑抗震需求、室内设备抗倾覆、社会影响力和工程造价, 其中在建筑抗震需求、室内设备抗倾覆和社会影响力上, 隔震方案评分较高, 在工程造价指标因素方面, 抗震方案具有优势, 综合功能评价得分, 抗震方案功能系数得分略低于隔震方案。在成本分析中, 尽管隔震方案上部结构降半度设计节省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用量, 但隔震支座及其构造措施的造价提升, 使得隔震方案的工程造价仍旧高于抗震方案。综上, 隔震方案的价值系数比抗震方案提升约2%, 基本持平, 但是考虑隔震方案的应用能充分降低地震灾后建筑失效损失费用, 因此, 该项目决策上应用隔震方案较为合理[8]。

4 结语

本工程针对隔震技术应用决策领域引入价值工程法, 能够有效解决隔震技术应用对建筑功能提升无法量化的问题, 并提出价值工程法在工程项目决策领域的应用方法、步骤以及需要确定的参数。有以下结论:

(1) 建立了隔震方案和抗震方案差异性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适用性、安全性和综合性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在功能评价中, 权重计算运用层次分析法, 量化备选方案得分系数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 建立功能评估模型。

(2) 基于功能评估和成本分析, 进行价值系数计算, 获得在7度 (0.15g) 区某小学教学楼建筑项目中,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 成本略高, 但功能提升较高, 价值系数提升约2%。表明此类项目, 适于采用隔震技术。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方案决策阶段对工程投资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的决策经济性评价方法缺乏技术方案对建筑功能性的分析, 尤其是对新技术应用的考量上缺乏全面性。基于价值工程法, 通过对某实际小学教学楼建筑技术方案决策分析, 建立隔震建筑与抗震建筑差异性功能评判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表明, 隔震方案相比抗震方案, 功能提升, 成本略高, 总体应用价值略升。研究成果以期提供给隔震技术应用决策作为参考。

关键词:价值工程,隔震建筑,项目决策

参考文献

[1]马航海, 纳丽萍.价值工程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建筑业的应用[J].甘肃科技, 2007, 23 (1) :189-190+186.

[2]王乃静.价值工程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Males, Gronqvist M, Kelly J, Fernie S and Bowles G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of value manage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best practice[J].Value Management,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Value Management, 1998, 4 (3) :7~10.

[4]Chang K.C., Hwang J.S., Wang S.J., et al.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buildings with mid-story isol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09 ATC&SEI Conference on Improv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Osaka, 2009.

[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 (暂行) [J].中国勘察设计, 2014, (03) :32-33.

[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7]张欣.住宅建筑功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5, 31 (4) :137-138.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篇2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已被破坏或改变栖息地利用方式的湿地面积已达到8000 hm2,其逗留、栖息和越冬的鸟类逐年减少.因此,为了保护鸟类,并且提高上海在自然保护和维护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国际地位,恢复和重建崇明东滩的湿地环境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崇明东旺沙B01号样地的.恢复与重建是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工程中的一期工程,结合野外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和生态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样地现有功能价值,以及对样地在恢复和重建之后所产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到该示范区现有功能价值为72.27万元人民币,而初步预计恢复和重建之后的功能价值为7016.95万元人民币.

作 者:赵平夏冬平王天厚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62刊 名:生态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年,卷(期):24(1)分类号:X171.4关键词:湿地 恢复重建 功能价值

试用价值工程分析宝洁“瘦身”案例 篇3

摘 要:不久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消费公司之一宝洁P&G发生了大幅度裁员并退出多个生产领域的经济现象,该公司利用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宝洁瘦身策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市场营销学为逻辑大纲,深入分析了造成经济绩效下降的其他重要原因。而本文着重对该公司为帮助宝洁制定最为合理的裁员瘦身决策所运用的价值工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裁员瘦身;价值工程

中图分类号: F274;F41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09-2

0 引言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迷,中国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宝洁公司因此一直存在着销售额的提高和成本的削减压力。2006年到2012年,宝洁的利润一路下滑,甚至13个季度中有9个季度的营收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尤其是2010年到2012年,全部都是负增长。宝洁公司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开启一项了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略转型。宝洁的这次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瘦身和裁员。

宝洁公司为这个项目制定的目标是:截至2016年,开支方面缩减100亿美元。因此,宝洁决定将那些数年销售额不足1亿美元的非核心品牌采取出售后者终止的措施,估计将要得到淘汰的品牌数量高达100个,最终仅留下近80个品牌,这些品牌总共为宝洁贡献了总利润的95%。

总而言之,宝洁公司采取了将公司简化,减小企业规模的方法,实现利润的增长。但是,宝洁公司的这个项目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吗?如果项目实施顺利,那宝洁公司又该以怎样科学的手段放大筛选出应该出售、终止的品牌呢?本文将应用VE理论详细分析,最终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且为宝洁提出相关建议。

1 价值工程基础理论与核心思想

1.1 价值

价值工程中所讲的价值是指:某种产品、设施、项目或者服务等一切可作为对象的实体的功能与成本(即费用)的关系,即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其中,功能是指产品的作用和性能,即对象所具备的职能或者实现某一个目的的能力;而成本指的是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即产品从研究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一系列过程中消耗的费用之和。

1.2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是一种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近年来新兴的管理技术。价值工程通过一个团队的集体性、有组织性的工作对产品、设施、项目或者服务等进行功能和全寿命成本分析,以独特的多学科团队工作方式和严谨的工作计划谋求创新的改进方案,使对象以最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稳当地实现其必要功能,从而提高对象的价值。而价值工程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需求。”

价值工程的理论基础为价值理论公:V=F/C(F(function):功能重要性系数;C(cost):成本系数;V(value):功能价值系数)。

1.3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在收集了全面的情报信息之后才进入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价值工程最为重要的核心阶段。其主要工作是进行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功能评价这四个步骤。经过此阶段,分析人员可以提出多个方案,再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方案进行选择,并对最终方案加以实施。另外,在确定方案后为了确保方案的实施质量,分析人员应再制作出实施的计划,包括工作的内容、标准、质量、责任等方面。

1.4 运用的意义

价值工程做到了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并且重视研发阶段工作的开展,同时,提高对象的价值是核心,功能分析也是一门独特的分析方法。在经营管理方面,价值工程是一种提高目标价值的有效的技术方法。在人力资源的领域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到价值工程,此时此刻,“人”就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此外,价值工程基本上可以应用在所有地方,譬如也可以运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上,能为企业持续的创新甚至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广阔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

2 应用VE理论分析宝洁裁员瘦身的决策过程

2.1 价值工程理论应用的合理性

宝洁“裁员瘦身”项目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应该放弃哪些品牌?又该怎样去确定每个品牌的价值?譬如:金霸王电池和南孚电池哪个价值更高?哪个应该被放弃?而价值工程恰恰是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用的方法,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的方法研究宝洁旗下的各个品牌,可帮助宝洁在裁员瘦身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产品的功能分析、成本分析,再对他们的价值进行比较,可以精准地得到各个产品的价值,通过比较可以避免企业做出错误的决定,提高了该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价值工程理论指导下的决策设计

宝洁裁员瘦身项目最主要的是解决应该淘汰哪些品牌的问题。分析人员应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选择多种品牌作为对象,进行价值分析,根据价值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因此价值工程指导下的决策一般设计为:品牌功能分析、品牌成本分析、品牌价值分析、总结与决策这四个阶段。

①品牌功能分析。

针对功能分析,首先要确定公司的战略目标。

例: 2014年的宝洁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是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的销售额达到O总。之后根据2013年的年报,可以得出宝洁在各个地区市场上的子目标以及权重,譬如:宝洁美国市场的营业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34%;中国市场的营业额约占全球营业额22%。最后还要得到旗下各个牌子的责任权重。

通过将表1中的品牌权重进行合成,可以得到品牌(a,b,c)的最终责任权重向量如下:

得到各个品牌的责任权重后,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品牌的相对重要性,再将责任权重与企业目标战略值相乘得到各个产品所占目标战略的份额,并以此作为该产品的功能值。

即:功能值=责任权重*企业目标战略

设a,b,c三个品牌的功能值为Fa,Fb,Fc。

Fa=(22%*K1+34%*G1+44%*M1)*O总

Fb=(22%*K2+34%*G2+44%*M2)*O总

Fc=(22%*K3+34%*G3+44%*M3)*O总

②品牌成本分析。

品牌的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工作人员的薪水、研究设计的投入、销售时广告等的投入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设品牌a,b,c的成本分别为Ca,Cb,Cc。

品牌价值分析。

根据价值公式:V=F/V。可以计算出三个品牌的价值。

品牌a的价值Va=(22%*K1+34%*G1+44%*M1)*O总/Ca

品牌b的价值Vb=(22%*K2+34%*G2+44%*M2)*O总/Cb

品牌c的价值Vc=(22%*K3+34%*G3+44%*M3)*O总/Cc

④总结与决策

经过价值分析后,可以根据不同品牌的价值结果对他们进行排序,得到所有品牌重要性或者是否保留的优先度排名,再结合制定好的裁员计划便可以得到一个最优方案。

例如: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假设得到的结果为Va

3 运用价值工程的分析与决策的改善建议

宝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其瘦身过程可以选择更适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进行分析与决策。在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改善:

①可以看出宝洁对价值工程的运用并没有一个团队性的工作,并且工作量过分的少,直观地可以体现出宝洁公司对于价值工程系统体系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深入彻底。

改善建议:组建专门的价值工程运作小组,在正确学习、了解价值工程运作方法与流程之后,进行系统的价值工程管理工作。

②没有进行对象的选择,而是直接将所有的产品一同进行分析。全部品牌都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十分的浪费时间和资源,且工作效率低下。

改善建议:在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最初,应当确定公司所需要的研究对象。一般采用:百分比法、ABC分析法、最适合区域法等。

③对功能理解不全面。宝洁对功能的理解仅限于文字的描述以及基础公式的运用,这就导致了在最重要的阶段,对品牌进行功能分析的时候仅仅只考虑了营业额一方面,视野受到了局限。也就导致了对功能进行评价的时候指标单一,缺乏说服力。

改善建议:一个产品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产品功能的分析不能单纯地从某一个点一个方面去进行分析,要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正确地得到产品的价值。一般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有进行功能的定义、分类、整理、评价等步骤。所以宝洁公司首先应该对一个产品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针对收集的信息定义产品的功能并进行一定的分类与整理,便于之后的功能计量。可以运用价值工程中普遍使用的功能卡片法、FAST图等技术进行功能分析,再运用0-1评分法0-4评分法等方法进行功能评价。

④在进行数值计算过程中,宝洁公司的计算方法,个人认为并不严谨。主要体现在宝洁公司的功能值和成本值计算后,价值都是用功能值和成本值两个“值”进行计算,这是两个维度不同单位之间的计算,并不科学。

改善建议:应该将功能值和成本值进行单位化,变成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在系数的统一维度上进行计算价值系数会更加的科学严谨。

⑤宝洁公司进行价值工程的分析后,仅仅只是得到了一个数据分析的结果,或者说得到了一个初步最优的方案选择,并没有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评价等。

改善建议:分析人员不应只想要得到唯一的 “正确答案”,可以提出许多个不同的方案,再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选择最优的一个并加以实施。在确定方案后为了确保方案的实施质量,分析人员应再制作出实施的计划,包括工作的内容、标准、质量、责任等方面。为了对方案的实施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掌控,还可以进行成果评价。

4 总结

价值工程理论只是为宝洁公司的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和一个可选的方案,然而真正的裁员瘦身项目需要考虑到众多其他因素,例如品牌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潜力和用户对该品牌的信赖度等。因此,需要其结合各个领域的分析结果,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最终的决策结果。如宝洁公司的“瘦身”案例,它将价值工程与经济学、营销学相结合,共同分析得到决策结果与建议。由此看出,价值工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习题,他也可以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最终的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价值工程是一门系统性的科学方法技术,具有一定的深度,企业想要运用价值工程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则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价值工程的内涵,仅仅从浅薄的层次,单一的角度,是无法使价值工程技术的价值作用最大化的,要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使用才能得到真正对企业有帮助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才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参 考 文 献

[1] 刘炯宇等.宝洁战略转型的意义及其原因剖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

[2] 王乃静.价值工程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篇4

关键词:价值工程,模糊层次分析法,熵权决策法,基点分析

0 引言

价值工程是一门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新兴的现代管理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价值工程起源于美国,L.D.Miles于1947年以《价值分析》为题在《美国机械师》杂志上公开发表,标志着价值工程理论的诞生。随后价值工程在美国的企业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并引起了美国国防部的高度重视,价值工程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日本也是应用价值工程较早且成效显著的国家,首先在物资和采购部门得到应用。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价值工程,Lucas and Dunlop公司、Philips公司普遍应用,交通运输与邮政部门也开始价值工程的项目研究,得到英国生产力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德国、奥地利、法国等西欧各发达国家相继在企业里推行价值工程,如西门子公司、奥贝尔公司、BMW公司。并将其纳入了国家标准。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价值工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技术已趋于成熟。现在,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应用价值工程对项目成本与方案进行研究。杨强(2012)[1]认为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功能价值是建设施工企业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一套完整的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以乌鲁木齐铁路局地窝堡西区集资住房项目为例,从整体上把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达到了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李瑞丰(2013)[2]将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引入到矿井设备的选型中,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传统价值工程理论做了改进,建立和优化了矿井机械设备选型模型。选取了某矿在采煤机选型中的应用作为案例,从实际出发证明了价值工程可以在矿井项目中有很好的利用。张妮丽(2014)[3]从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分析中的切入点,以其为核心贯穿到项目开发建设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各个阶段,并引导建设相关方积极参与成本管理中来。从而提高建设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对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决策法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康亮、康明、刘博洋(2011)[4]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分析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与成本指数,通过熵权法进行修正,更加客观科学地量化出立体仓库的价值,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刘宇彬、刘建华(2013)[5]针对大规模电力网络,提出某些指标对电力系统大规模停电有很大影响。在建立了一套配电网安全性评估体系的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证明了该方法对于电力系统的利用价值。

通过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传统的价值工程理论已经比较完善,缺乏新的评价方法与之相结合。而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决策法作为主客观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在工程项目成本的研究领域上不太成熟。本文鉴于这个前提下,以某建筑项目为例,对传统的价值工程功能评价环节进行改进,利用主观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的熵权法对功能系数进行量化,并验证了其适用性。

1 改进价值工程评价模型

1.1 基点平均系数法

将价值工程的概念公式为V=F/C归一化处理,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由于第j个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过高,受ΔCj的影响使vi=fi/ci是不准确的,α才是其真正的价值系数,它与vi相差一个误差项β。这证明了如果某个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过高,不仅影响自身的价值系数,还影响其他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在运用价值工程确定目标成本的时候,需要剔除这样一个误差项,才能得到更加合理的目标成本。

1.2 熵权FAHP组合权重评价模型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作为一种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专家的经验与知识,但没办法克服决策者自身的偏好,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作为客观决策的熵权法,能挖掘原始数据本身的信息,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但对于具体项目来说,过于客观的评价不能反映决策者的意见,可能与实际权重不相符合。针对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与熵权法的客观性,二者互补后来确定更为准确的指标组合权重。

1.2.1 模糊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

(1)构造模糊判断矩阵。

对指标重要性逐对比较,并利用表1的数量标度对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赋值。

依据表1的数字标度,得到如下模糊判断矩阵:

(2)确定权重向量。

该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权重向量为W=(W1,W2,…,Wn)。

(3)求特征矩阵。

此时称n阶矩阵W*=(Wij)n×n为模糊判断矩阵A的特征矩阵。

(4)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I(A,W*)燮α时(一般α取0.1),认为模糊判断矩阵A为满意一致性,证明权重向量W是分配合理的,此时W为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赋权的主观权重。

1.2.2 熵权法客观赋权

(1)构造原始数据矩阵。

现有m个评价项目,n个评价指标,则:

其中,rij为第j个指标下第i个项目的评价值。

(2)矩阵标准化。

Y1为效益性指标,Y2为成本性指标。

(3)确定指标的信息熵。

(4)确定指标的熵权。

此时,w=(w1,w2,…,wn)为评价指标的熵权值,即客观权重。

1.2.3 组合权重

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有:

2 算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市一项集资住房项目,占地360亩,规划容积率1.13,地上建筑面积292377m2,地下建筑面积82123m2,拟建模范住宅小区

2.2 功能分析

在外部美观,户内实用、宽敞,水暖电工程材质耐用、敷设安全、方便的总体要求下,分析结果如表2。

2.3 计算功能指数

2.3.1 主观权重赋值

针对6个功能目标,由专家依据表1的打分方法分别对各功能作两两比较判断,得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为:

根据式(1)计算的权重向量为:

经式(2)、式(3)计算得模糊判断矩阵A是满意一致的,因此权重集W的分配是合理的。此时W为评价对象的主观权重。

2.3.2 客观权重赋值

为了弥补FAHP法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根据信息熵原理计算评价对象的熵权。现构造原始数据矩阵为:

将其标准化后,根据式(5)、式(6)得每个评价对象的信息熵与熵权(如表3)。

由表3可知,客观赋值的权重向量为w=(0.19610.2378 0.1154 0.1461 0.1498 0.1548)。

2.3.3 最优组合权重

2.4 计算成本与价值系数

根据上诉资料和预算成本,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2.5 确定目标成本

2.6 案例总结分析

通过以上案例目标成本计算,对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分析,价值指数小于1的工程均得到了修正,主要是主体结构与室内水暖电两项。其中屋面工程、外部装饰、内部功能三项的变动成本为负值,说明了与其对应功能相比较,还可以加大成本的投入。但是此三项的价值系数均大于1,指现投入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所期望的功能,在质量、技术可控的条件下可考虑不增加成本。

3 结束语

本文对传统的价值工程功能分析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基于FAHP法和熵权决策原理的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利用基点平均系数法找到功能与现实成本的动态关系,代替传统方法计算目标成本。FAHP法利用九标度法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将所得的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用熵的技术对此权重进行修正,克服了FAHP的主观因素干扰,使修正后的权重更加客观。二者很好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相比较传统强制确定法,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于建筑工程成本系统,还可以推广到更加复杂的决策系统进行方案评价与成本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强.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住宅建筑功能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245-246.

[2]李瑞锋.基于价值工程和层次分析法的矿井设备选型方法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3(14):1-4.

[3]张妮丽.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4,40(2):255-258.

[4]康亮,康明,刘博洋.基于AHP法和熵技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价值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4):1-2.

[5]刘宇彬,刘建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电网风险评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29(11):37-43.

[6]吴赐联.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判[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3):60-64.

[7]李华志,张格静,等.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25):11-12.

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价值分析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园林绿化工程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通过对园林工程进行经济管理,可以对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而绿化造价则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所以,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绿化造价;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价值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才能够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而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不仅可以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还能够保证其经济效益,所以对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价值进探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绿化造价与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关系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可以有效地反映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不仅可以为工程获取资金支持,也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为了对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程建设前的设计工作还是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只有对绿化造价进行有效的把控,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按照计划进行,进而防止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出现资金的浪费与损耗,并最终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与工程的整体质量。

2、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2.1有利于提升园林工程市场化。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可以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充足且有力的数据支持[1]。由于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的始末,通过对绿化造价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管理人员针对园林工程布置经济管理工作,也能够保证经济管理方案的切实可行性。换言之,如果绿化造价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人员就无法准确的掌握到工程所需园林材料的市场变动信息,进而无法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切实可行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做投资决策时就缺少了有效的决策依据,也就无法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园林工程的建设单位,在进行绿化造价设计时,就应该对绿化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进行详细的价格采集,并对价格的变化动向进行分析,进而保证绿化造价的合理性

2.2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园林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投资者给予的资金支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需要衡量工程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来决定是否投资。这时候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就能够为投资者的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合理,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盈利空间,并且工程所需的建设资金在投资者的资金承受范围之内,那么就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投资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后,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对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经理管理工作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会根据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充分的发挥出调节功能,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经济效益不受到影响[2]。比如,在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优化配置,防止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所以说,绿化造价有利于施工企业充分的发挥出经济管理的职能并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2.3有利于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绿化造价的.合理性投资企业提供了投资决策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力、物力上的资金投入进行准确合理的编排,这不仅可以为园林工程施工提供方案指导,也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园林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因为缺乏方案指导导致对资金的浪费与损耗。进而保证了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2.4有利于投资企业获得强有力决策参考依据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会面临很多竞争对手。那么投资企业在保证决策准确的同时并进一步的获得园林工程的建筑施工权,就需要对园林工程的绿化造价进行全面且科学准确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出收益与质量并存的绿化造价方案。通过对绿化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对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需要有筹资能力,能够为园林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园林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总之,绿化造价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提高绿化造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有利于投资企业合理的安排部署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而园林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实现了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最终为我国园林绿化工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昊.探析绿化工程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6):185.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篇6

关键词:价值工程;理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1.1 着眼于寿命周期成本

在工程施工项目上就体现在不但要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还要考虑项目投入使用以后的使用成本,力求达到既能满足业主的收益要求,又能使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比较低的目的。

1.2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其中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计算等。

1.3 价值工程的目标表现为产品价值的提高

这里的“价值”是指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可用公式表示为:价值(V)=功能(F)/成本(C),从上式可以看出,在造价控制过程中进行决策时能够从 5 种途径提高工程项目的价值:

(1)在提高项目的功能的同时,降低项目的成本,使价值大幅度提高;

(2)提高项目的功能,同时保持项目的成本不变;

(3)在项目的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项目的成本;

(4)项目的成本稍有提高,但项目的功能大幅度提高;

(5)项目的功能稍有下降,同时项目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2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涵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对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从上述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上看,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显得尤其重要,是成本管理中应着重抓好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3 科学地做好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3.1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即在生产活动中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在经常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 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

3.2 全面控制原则

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又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因为项目成本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与每个职工有着切身利益的关系,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大家共同关心,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也需要项目建设者群策群力,仅靠项目经理和专业成本管理人员及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它是个全员控制的过程,它的系统的实质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要求做到人人有责人人都参与。所以它又是个全过程控制。

3.3 中间控制原则

中间控制原则即是动态控制原则,它是把成本的重点放在施工项目各主要施工段上,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偏差,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控制。

3.4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成本控制计划的方针、任务、目的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3.5 节约原则

执行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 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财、物的消耗; 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成本目标才能得于实现。

3.6 例外管理原则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一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例外”的问题,往往是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很大,需进行重点检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加以纠正。

3.7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同时还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就是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如何开支,开支多少,同时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证,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4 用价值工程控制施工项目成本

4.1 对工程设计进行价值分析

由于价值工程扩大了成本控制的工作范围,涉及到控制项目的寿命周期费用,所以要对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工程价值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探索各施工阶段有无改进的可能性,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关系,提高项目的价值系数; 同时通过价值分析来发现并消除工程设计中的不必要的功能,达到降低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

4.2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设备的投资

在我国往往把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割裂来看,把提高质量看成是技术部门的职责,把降低成本则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技术部门为提高质量往往不惜工本,而财务部门为了降低成本又很少考虑保证质量的需要。但价值工程就要在有组织的活动中首先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成本控制的节约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在各施工段的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的发生,降低设备的投资,以达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这一步是建立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保证质量与材料节约的“度”,使产量与质量、质量与成本的矛盾得到完美的统一。

4.3 结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确定最合理的材料储备

(1)项目经理部能在满足业主对项目的功能要求,对提高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施工项目造价,业主通常都会给予降低部分一定比例的奖励,这个奖励则是施工项目的净收入。

(2)通过对设计进行分析的价值工程理论应用,对提高组织的素质,改善内部组织管理,降低不合理消耗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该项活动,能使项目经理部更加明确业主的要求,更加熟悉项目的设计要求、结构特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从而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制定,组织和控制施工也得心应手。

(3)替业主着想,能赢得业主的信任,从而大大有利于双方的和谐协作关系,能够提高自身的信誉及知名度,用户回头率也能大大提高。

4.4 提高组织、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善内部组织管理

价值工程作为一项有组织的活动,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整个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价值工程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实施和控制的, 所以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组织系统,这个系统要由各种高水平的不同专业人员,如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供应、财务成本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发挥集体力量,利用集体智慧来进行,把质量管理溶合于价值工程的管理中,方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洪源,唐海颖.价值工程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建筑科技,2007,(5).

[2]李祥申,董高峰,郑向明.价值工程在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7).

[3]黄伟伟,王静.用价值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J].科技广场,2006,(3).

[4]李政南.探讨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经济,2007,(4).

[5]刘喜朝,王光辉,李志勇.价值工程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7).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 篇7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以下简称VE)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1]。然而,如何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在许多教科书和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都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图形,并认为,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Cmin价值工程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产品性能相应有一个最适宜水平F0,这种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达到这种状态,都有一个差A,开展价值工程就是使C′降到接近Cmin[1]。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准确地理解价值工程概念的实质以及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最大价值”和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的内涵。由于受其权威的影响,有关价值工程应用方面的文献如[2-8]也都有类似的问题,所选取的功能和寿命周期费用的点都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价值工程基本概念的内涵

关于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曾任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副主席的马蒂(J.Marty)把价值工程定义为“是有组织的努力,使产品、系统或服务工作达到合适的价值,以最低的费用提供必要的功能。”国内文献更多是采用我国于1987年制定的关于价值工程的国家标准《价值工程的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GR8223-87)中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1]。张彩江在《复杂价值工程理论与新方法应用》中指出,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9]。

从以上定义对价值工程概念的描述可以看出,价值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方案创新实现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佳匹配关系,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在实现价值最大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功能水平及与之对应的全寿命周期最低费用。要准确地理解价值工程的内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1 价值工程的目的。(1)价值工程的目的首先是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用户追求的是“实现最大价值”而不是“最低费用”,所花的每一分钱购买的产品都要物有所值,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是麦尔斯当时创造《价值分析》的初衷和本意。价值准则性原理也告诉我们,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10]。(2)价值工程的目的还应该是实现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开展价值工程,就是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用户、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是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这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

1.2 开展价值工程就是寻求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的匹配关系,实现最大的价值量,开展价值工程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匹配关系的过程。

1.3“合适的功能水平”是保证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的,这个“功能水平”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而是选取它正好保证价值最大化。

1.4“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是选取合适的功能水平后为实现这一功能水平,客户支付的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是在功能水平确定或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这一功能水平有很多种实现方案,通过开展价值工程就是选取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一种方案。这个过程在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是表述不出来的。

2“最大价值”与“最低费用”的分析、论证

2.1关于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功能—成本相关性原理告诉我们,功能与成本微观上是不确定的,在宏观上是统计相关的,它反映了VE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功能水平与生产成本或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相互关系。在微观上,功能与成本之间呈现一种不确定性关系,实现同一功能有很多种方案,其成本是各不相同,有的方案成本高,有的方案成本低,这是因为影响功能成本的因素很多,诸如资源、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功能成本。甚至于企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运输条件、协作水平等企业外部因素亦会影响实现功能的成本。所以功能成本的高低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实现同一功能的诸多成本中,必然存在一个最低成本[11],这个成本就是开展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准确的讲就是“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如图3的B点。通过开展VE,就是尽可能的找到这个最低的成本。

2.2 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的含义根据功能—成本相关性原理,在宏观上,根据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实现功能的诸多成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即实现功能的诸多成本,随着统计数量的增加,会出现一个成本数额的高频值,(在数学上称为“期望值”)见图2,在图2中,CE为实现同一功能的成本高频值。对于VE对象的不同功能水平,实现每一功能水平的成本也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每一功能水平都对应着一个成本数额的高频值,把它们联接起来,即构成图3所示的功能—费用关系曲线。可见,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是实现每一种功能的众多成本中的统计平均值在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二维空间形成的点的集合,反映了产品的功能值的大小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统计平均值的变化关系

2.3 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与“功能—费用曲线”上的最低费用的区别这两个“最低费用”虽然都是最低费用,但是两个概念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搞不清,就会出现象图1那样的错误。前者表示在功能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该功能的众多方案中,必有一个方案成本最低,这个最低成本是价值工程要找的点。后者的涵义是在功能水平改变的情况下,其对应的统计平均值成本也随之变化,当功能达到某个水平时其对应的统计平均值成本最低,这个最低点对应的功能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价值不是最高,该点不是价值工程要找的点。哪么价值工程要找的点该在哪里呢?

2.4 价值工程中“价值最大”的点该选在哪里

2.4.1理论分析“最低费用”与“最大价值”是有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目标不一致,从图1可以看出,Cmin是全寿命周期费最低的点,但并不是价值最大的点,向右移动坐标点,虽然全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但用户获得的价值在提高,在低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的速度大于成本上升的速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上升的;而在高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的速度小于成本上升的幅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下降的。VE对象的价值由上升转为下降这一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个极大值,相应对象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处于最佳的价值状态,这个点才是价值最大的点,是我们要找的最理想的点,并且只有一个,这个点不是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点,与Cmin点不重合。所以说实现了“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并没有实现“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反之“,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不是最低。图1把成本最低的点Cmin作为价值工程要选的点是不确切的。

2.4.2数理证明图3是产品的功能———费用———价值关系图,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LCC由三部分组成,每件产品的研制成本C1,分摊的利润、税金C2和用户购买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支付的使用费用C3,既LCC=C1+C2+C3,由于研制生产费用C1随效能的提高而增加,而使用维修费C3则相反,因此,由曲线C1+C2和使用费用曲线C3相叠加而构成的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LCC为一条马鞍形曲线,有一个最低点为Cmin。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与取得该功能所需成本的比值,可表示为:价值(V)=功能(F)/成本(C)(1)

V是衡量产品经济效益的尺度,是效率公式在价值工程中的具体表现。用户所追求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正是高价值的产品[12]。功能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天然的、特有的属性。产品、设备或者服务按它们当前所设计或者设想的方式所起的作用[13]。

设M为LCC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其价值为Vm,连接OM的直线L的斜率为K,则

化当L与LCC相切时,切点为B,切线为OL0,此时切线OL的斜率最小,则价值最大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LCC曲线与直线OL的切点对应的价值最大,这个切点B就是价值工程必选的点,对应的功能水平F1是价值工程要确定的功能水平,它才是“合适的功能”水平,见图3。F0是成本最低的点,但并不是价值最大的点,因此图1选F0点作为价值工程要选的点是不合适的。图1是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与产品功能(量化)大小的关系曲线图,纵坐标表示的是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统计平均值,它反映的是产品功能的大小与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的统计平均值的关系,当功能的大小为F′时,它对应曲线上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该点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统计平均值。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不是把C′移动到Cmin点,把F′点移动到F0′点,开展价值工程的过程应该是首先通过“创新”选取“合适的功能点B”,然后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在微观层面上把全寿命周期费用降到最低。第二个过程在图1上是表述不出来的。

3 开展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

既然价值工程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那么,开展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呢?

价值工程是以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去寻求功能与费用的最佳匹配,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最低的费用提供必要的功能”,必须树立系统的思想,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则[14]。

开展价值工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一个多维的目标函数即Vmax(X,Y),它有两个自变量X和Y,首先在宏观统计平均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找价值最大的点以确定合适的功能水平(这个过程用X表示);在功能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在微观层面上确定费用最低的点,实现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这个过程用y表示)。也就是说开展价值工程有两个过程,先X后Y且顺序不可颠倒。这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过程是价值工程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目标一致,不可分割,不管缺少了哪一个环节、那个变量,价值工程都是不完整的。既然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价值并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也只有包含这两方面两个过程,按照这两个程序去办,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时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开展价值工程如果说图1表述的是X过程,那么仅把C′点移到Cmin是错误的,而应该移到B点。按照作者文字表述的意思来看应该是Y过程,但Y过程是不能在图1上表述的,况且把X、Y两个过程割裂开了或者只有一个过程而缺少另一个过程,价值工程的过程都是不完备的,或者说文字描述的是一个过程而在图形上表述的却是另一个过程都是不对的,所以说图1的表述是不合适的。

4 结论

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 篇8

新时期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大企业中。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及管理方法。之所以现在被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也是由于它们的科学性及高效率性。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工程,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怎么样让建设项目跟上时代的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抛弃传统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将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方法注入项目工程,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必定会有很大的帮助。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价值工程来分析建设项目,用价值管理来管理项目。这样才能使项目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使相关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也是建设项目启动的根本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在国外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国外对此都很熟悉,但是在中国,对于许多人来说其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价值工程以及价值管理。

1 价值工程的内容

价值工程又被称为价值分析,指的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价值工程的内容包括对象的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等方面。价值系数等于评价功能系数除以费用系数,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功能在价值工程里对于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不管对于哪个方面来说,功能都是一种作用、一种属性,它是通往最终利益的一种途径,成本在价值工程里的解释是指做一件工程或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价值工程的基本特点是以追求最大的效益为目的、尽可能少的消耗成本、提高物品的使用价值、以研究价值功能与价值成本的关系为方向,是一项高效的、有组织有规则的分析管理方法。

2 价值管理的内容

价值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价值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沟通以及企业的相关流程及组织形态。价值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一套指导性的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价值管理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创造价值、管理价值、衡量价值。创造价值指的是通过自我主动性的创造出价值;管理价值指的是企业的人事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衡量价值是指通过相应的方式来衡量价值的一种手段。从根本上说价值管理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需要,为了维护他们的最大利益。

3 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

建设项目是一项造价比较高的项目,运用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来分析建设项目可以更全面、更具体的把握好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与运营情况。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将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观念运用到项目中必然对中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可以让项目的指导者更好的掌控项目工程的相关信息,综合的考虑到建设工程的建造费用运营成本以及其他的费用,继而可以采用更科学更合理的办法来建造工程使工程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工程的使用寿命达到最大化,建设项目的质量是绝对要保证的,但是也不能只考虑质量,而忽视其他的方面,拖用太久的时间耗费更大的资金都是很严重的情况,项目的指导人应当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又把时间和资金缩减到最小,这才是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使用的根本目的。运用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理论,我们所要考虑的不只是建造一个工程的成本费用,还要考虑其在运营过程中所要消耗的成本,建设项目的指导人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看问题,建设成本只是最初的最简单的问题,在项目建造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建造完后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项目指导人要在项目建造最初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寻找最优的途径来建造工程,这样可以减少相关费用来完成项目的建造。我国传统的建造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传统的建造模式是为了使建设成本达到最小化,而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要求我们纵观全局,全方位的考虑建造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成本以及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工程建造完后所需要的成本,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运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后必将运用到更多的项目中去。

4 如何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

如何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是每一个项目的相关利益者都想要知道的,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很复杂很有技术性的工作,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才能让这个项目的周期寿命延长,才能让这个项目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

4.1 降低项目的建造成本,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变;

4.2 在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建设项目的功能;

4.3 建设项目的周期寿命延长,同时项目的建造成本也有相应的提高;

4.4 建设项目的周期寿命减短,同时项目的建造成本也有所下降。

5 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如何在建设项目中发挥作用

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会为建设项目的决策者提供很多信息以及方案,价值工程的核心是价值分析,在建设项目中,对项目进行价值分析是极其必要的一个步骤,如果忽视了这个步骤,那么以后必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建设项目的决策者首先要了解的是价值工程如何在建设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5.1在一个项目即将要动工之前,项目决策者要运用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方式全方面的分析项目工程的相关功能、项目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项目建造所要花费的总体成本和项目建造后所产生的效益,项目决策者还要考虑项目建造的具体方法,包括项目的建造模式,建造标准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决策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任何项目如果没有了市场,那么他建造的再完美都不会发挥它原本应有的价值,市场是一切商品的根源,脱离了市场,任何商品都失去了它的属性,所以建设项目的决策者必须要认识到市场的力量,在项目建造前,要做好市场调查,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的动态,抓住市场的大方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建设工程项目,只有这样建造出的项目才能满足别人的需要,才能最大的发挥它的效益,使它的相关利益人的效益达到最优。

5.2在具体的建设项目设计的途中,要运用价值工程来具体的分析项目的功能及建造项目工程所需要花费的成本,项目的设计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初步的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总体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评估,另一部分是图纸设计,这个相比于初步设计更加精确了,图纸的设计已经将建设项目的建造规模、建造标准以及建造功能细化了,这个阶段过后,基本上一个项目就可以开工了,所以对于决策者来说,这个阶段的价值工程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如果忽视了这个阶段的价值工程,那么以后诸多的问题都将一一浮现,这个阶段的决策可以说对于整个项目建设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项目决策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利用价值工程的方法来管理和决策,要将价值工程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并尽可能的优化这些功能,将延长建设项目的周期寿命作为项目建设的目标。在初步估计建造成本以后,通过价值分析过滤建造成本。剔除那些不需要或不常需要而又很浪费建造成本的产品,尽量的缩减项目建造的成本,最终使项目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这一部对于项目建造是非常重要的,决策者切不可忽视。

5.3建设项目的招标阶段过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采取分段招标的形式,做好项目的招标工作才能提升项目的价值。在这个阶段,项目的建造是否成功、项目建造所取得的利益以及项目建造所取得的成效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显示,可以说,一个建设项目的最终发展方向就是在这个阶段确定的,基于此理由,项目的决策者以及相关的利益人必须要将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运用价值工程来进行分析,采用最合理的投标方式,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充分的考虑建设项目的功能与建造成本的关系,项目管理者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选择项目的服务商、承包商、供应商及运营商。项目建设的招标阶段是项目建造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阶段,决策者在这个阶段需要运用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去考虑的问题是很多的,合理的运用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来为项目服务,必然会使决策的质量提升。

5.4建设项目在其正式施工的过程中,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觑。施工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使施工的功能达到最大、怎么样能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怎么样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施工、怎么样优化工程的施工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都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项目工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变,以最小的建造成本来使工程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决策者应当在问题发生时或者问题发生之前,就通过价值工程做出合理的判断继而得出最好的决策,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功能达到最大化。

5.5建设项目的运营阶段价值工程也有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价值工程来研究具体的运营环境,运营模式以及运营的维护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5.6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完成项目工程之后的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决策者应当运用价值工程的办法来总结项目工程建造的相关经验及方法。并且吸取项目建造过程中的教训,为下一次项目建设积累经验,已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

通过以上的几点我们可以发现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基本上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用价值工程来进行分析、运用价值管理的观念来进行管理,在中国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在建设项目中还没有被普遍应用,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其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应用,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贾广社,孙继德,秦立永.利用价值工程选择基坑围护方案和施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1).

[2]李军,崔淼,刘江.公路网价值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04).

[3]代宏坤.基于价值的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5,(08).

[4]唐春林.基于价值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胡新朝,尹贻林.价值管理在中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01).

工程价值管理的有效沟通分析 篇9

关键词:价值管理,有效沟通,价值链,乔哈里视窗

1 引言

建筑业及价值工程的发展和成熟,催生了工程价值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建筑业提出了价值管理(VM-Value Management)的概念,使价值工程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以产品(设计方案)、构件为主的框架,转向以提高整个系统(包括项目的目标)的价值为主,M研究的内容和时间范围进一步拓宽了。价值管理理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但实行效果却不甚理想。如在设计的价值传递方式上,设计师仍采用传统的试探方法,不断揣摩业主需求,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师案并提交给业主方,业主方若满意则结束设计任务,若不满意,则不断修改方案以业主方满足需求。但设计过程中双方交流较少或者比较随意,这有可能降低工程的价值,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随着对VM应用现状反思深入,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症结逐渐突显出来:有效沟通对工程价值传递的影响问题。有效沟通通过价值链保证工程价值的传递和设计师对业主需求的了解,使设计师顺利完成满足业主价值要求的设计师案。如果有效沟通被忽视或者没有充分利用,价值链中断,工程价值传递的准确性则难以保证,设计师案即使不断修改也难以达到业主方需求。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信息的有效程度又取决于以下方面。

1.1 信息的透明程度

当一则信息应该作为公共信息时就不应该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必须是公开的。公开的信息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信息传递,而要确保信息接收者能理解信息的内涵。如果以含糊不清的文字语言传递一种不清晰的、难以使人理解的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也有权获得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内涵。否则有可能导致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送者的行为动机产生怀疑。

1.2 信息的反馈程度

有效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双向的沟通对信息发送者来说应得到充分的反馈。只有沟通的主、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真正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

为了确保有效沟通在工程价值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发挥,工程价值链的作用不容忽视。迈克·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各项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彼此相互联系,也就是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VM小组可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活动的方式和之间的联系来创建其整体成本优势,取得其满意功能效果。建筑工程的价值链由七种基本活动构成:团体价值、经营价值、可行性价值、设计价值、建造价值、代理价值和运营价值。这些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成为价值链的内部联系。通过优化或协调这些联系,可以增强项目的连贯性,保证项目价值的传递。

截至目前,虽然国内有不少文献针对有效沟通和价值链与工程价值进行了研究,但对两者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本文将采用理论和案例研究法对其进行研究。

2 有效沟通中的作用

2.1 乔哈里视窗与有效沟通

乔哈里视窗由创始人Joe Luft和Harry Ingham联合提出,并从这两个名字中截取而成从而命名的“Johari Window”,是一个常被用来研究人的潜能的工具。他们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子,它有四个区域:(1)自己可知、他人也可知的部分;(2)自己可知、別人不可知的;(3)別人可知、自己却不可知的;(4)自己和別人都不可知的。

在组织内人与人的沟通上,利用乔哈里视窗,可以改善沟通的有效性,左上区为“明区”,是我知人亦知的区域,在这部分的沟通信息,双方不会存在障碍。左下为“隐区”,是我知而人不知,如自己不愿他人了解的秘密,这样虽然对自己有保护作用,但却影响正常的交流。右上区域则为“盲区”,是你知我不知的区域,如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时如果对方不给信息,自己就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右下区为“暗区”,是双方都不知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将无法进行。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要提高人与人的沟通有效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工作:(1)增加自我暴露程度,从“隐区”变为“明区”,缩小暗区范围,诚实对人,与人分享信息;(2)提高反馈程度,使“盲区”变为“明区”。见图1。

为了改善沟通的有效性,业主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双方主动沟通

通过双方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创造出设计师能够提供的满足业主价值的恰当方案。根据乔哈里视窗,通过业主和设计师的暴露,明区不断扩大,暗区逐步缩小。即首先,业主方主动向设计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要求,设计师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设计师也积极向业主反映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解决方案和方案比较情况,通过这种信息反馈,业主得知需要进一步向设计师提供的要求或信息。经过上述过程多次反复,最终是设计师在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找到一个非常适合业主的解决方案。如果双方都隐藏信息,都不主动披露,结果会相反。

2)沟通形式

业主方在项目前期明确自身价值需求,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价值需求是指业主方对即将进行建设项目的功能、美学和成本综合价值的需求[7]。业主方应对每个方面明确需要,实现功能和美学价值最大化和成本价值最小化的管理目标,增大设计师清楚所需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为了清晰表达自身价值需求,业主方可以通过口头、实地参观等方式相结合来完成,与设计师实现有效沟通。同时,业主方提出的要求应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超越技术或不满足环境限制等条件是不合理的要求,最终设计也无法实施。

3)恰当选择设计师

设计师的恰当选择,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对于业主方来说,设计师并不是名气越大越好,重要的是与业主方要求相适应。一方面,若设计师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完成业主方的功能、成本等要求。另一方面,若设计师专业素质很高,获得项目的机会多和承担的项目也多,设计师忙碌于各个项目之间,没有充分的时间与业主方沟通交流,或者借助其名气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而不愿考虑业主方的要求,或者因设计费的高昂使业主方成本增加较多。

2.2 业主方在有效沟通中的主导作用

从价值管理的视角看,设计就是实现业主和利益相关人价值的创造性工作。按照委托代理关系,业主当然居主导地位,而作为代理人的设计师应为业主的利益最大化服务。但是现实中,很多业主缺少建设经验,不能清晰合理地阐述自己的要求,这时设计师往往代行业主,按照自己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以至最终的设计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

3 参与方在有效沟通中的互动作用

在VM团队中,业主方和设计师等参与方(本文中所涉及的参与方是指:除业主方之外,工程价值管理中的其他参与方,如项目管理顾问、设计策划人员等)需要克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最大限度发挥互动作用,实现沟通的有效性,但前提是参与方专业素质良好,且处于同一水准。业主方和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素质,以此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避免给社会带来建筑垃圾,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性;另一方面,双方专业素质需处于同一等级有利于双方准确理会对方的意图,交换想法和意见,避免引起歧义理解,造成沟通不畅,双方合作难以进行。

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参与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以保证沟通有效性的实现。

1)参与方营造互动沟通氛围,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沟通不仅仅是把信息传递给另一方,还要被对方正确的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努力营造出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双方都有沟通的意愿,平等相处,互相信任,相互配合,坦诚相待。在实际中,许多业主方或设计师往往重硬件轻软件,重单项“命令”而轻双向互动,仅开会或建立电脑网络被视为沟通。实际上,营造有利于沟通的氛围比硬件更重要,创造一种平等、合作的交流氛围,才会满足双方对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有效沟通。

2)参与方运用沟通技巧以使沟通效果最大化。要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不仅要有沟通的意愿还要重视沟通的技巧。一是有意识的减少双方的差别,消除心理障碍,实现平等沟通。二是注意倾听,倾听既是各方取得对方一手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向对方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倾听使一方成为一个反馈者,有利于对方把心敞开,创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态度和动机。三是着眼于信息共享,沟通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共享信息、观点和思想。沟通双方都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而进入对方的心境,了解对方,从而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四是充分了解各种沟通方法的利弊,做到扬长避短,比如口头沟通,其长处是便于讨论问题、澄清问题和快速得到反馈,但也容易因思索不周而使方案变次。书面沟通在不便采用口头沟通时使用,其长处是可以反复推敲斟酌,以便准确表达。但由于其跨度较大不易及时反馈,如果在书面表达中出现失误,很容易造成误解,导致沟通失败。

3)参与方共同完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渠道通常有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主要是利用图形来进行沟通。迄今为止,这是业主方和设计师之间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三维可视化图形已被设计师所采纳,沟通起来更直观更方便。在项目建设初期,设计师通常会以可视化的设计师案来反馈给业主,在业主方提出意见后,设计师修改后再重新反馈给业主方。以此反复进行,直至业主方满意为止。

非正式渠道包括访问类似项目和邀请使用者参与工作。在策划阶段中,参与各方经常会共同访问一些已经建成的类似项目,通过共同参观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方法,业主方和设计师可以意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当然,业主方也可自行到相似项目进行参观,以确定待建项目的功能组合,更准确把握自身需求。访问类似项目可以使设计师直观的了解业主需求,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增强了双方信任和长期合作的可能性。邀请使用者参与是双方沟通的间接方式。在乔哈里视窗中使用者提供的消息属于未知区,扩展了业主方和设计师的沟通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建筑产品的功能,比如邀请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前期设计。物业管理公司是最终使用者的代表,本身与开发商没有相关利益关系,所以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后期管理中一些不必要麻烦的出现,这也是物业管理公司等第三方越早介入越好的原因所在。

4 有效沟通案例分析

以有效沟通在工程价值管理中应用的较为成功的案例--美国蒙特利海湾水族馆和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项目为例,表明业主在有效沟通中的主导作用和参与方在有效沟通中的互动作用给项目带来的影响。

4.1 蒙特利海湾水族馆(MonteryBayAquarium)[10]

蒙特利海湾水族馆的设计获得成功。它在1988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奖项,并获得公众、业主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蒙特利海湾水族馆的前身是海湾罐头厂,20世纪50年代因为鱼类的无故离开,海湾罐头厂无法持续经营下去。在20世纪70年代这些废弃的厂房被霍普金斯(Hopkins)海洋研究中心购买,并计划把其改造成一个极具现代艺术感的水族馆,增强人们对蒙特利海湾的了解。虽然项目建设有过一次中断,但最终取得了成功。水族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造,在海水自流系统、建筑侵蚀性保护和藏品展览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于1984年10月正式开馆。

该项目成功因素中最显著的是业主和设计师的有效沟通:业主在有效沟通中的主导作用和设计师的互动作用。

为业主方代表的帕克德(Packard)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居主导地位,项目建设之前水族馆实景已经在其脑海中清晰呈现,根据设计师相关业绩来选择设计单位。在选择设计师EHDD公司时,帕克德和设计师代表戴维斯就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设计师了解了业主方对项目的态度和具体的细节情况,有力的激发了设计者的工作热情。在项目进行中,帕克德做决策,提要求,不妥协并且很勤奋。他每周五都会检查设计工作,拉近了与设计师彼此的距离,消除了双方沟通的心理障碍,为有效沟通提供了保障。帕克德表示愿意为高质量的建筑支付高额费用,即使超出预算。有技术专业背景的帕卡德还会提出技术性建议,比如根据他对的计算,提出通风管道大了30%的要求。业主方代表帕克德对项目的重视以及积极参与的态度为双方实现有效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确保了项目的成功。

参与方在项目进行中的互动作用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成功。主要参与方之间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超越了水族馆项目建设的意义。所有参与方至少有一段时间在蒙特利海湾的一个建筑物里居住和工作,包括建筑师、项目经理、结构工程师以及项目总监,近距离的接触使他们相互影响,形成了项目整体的概念,而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为项目成功奠定了基础。项目里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不仅仅是合作关系,而是像家人间的相处,这样一条虽不规范但却有力的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水族馆项目中,这样的合作关系为有效沟通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发展。

在该项目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优秀业主方的善于决策和主动负责的参与行为,另一方面参与方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合作关系,使互动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工程整体价值得以实现。

4.2 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Tate Modern)

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河岸发电站(Bankside Power Station),1981年持续的油价上涨使得其它发电方式更具效益,河岸发电站被迫停业。1981年至1994年间,泰特艺术馆(Tate Gallery)取得了场地使用权,国际建筑竞赛吸引了包括当今顶级建筑师在内的超过70位建筑师(总共148家建筑公司)参与,获胜的是瑞士年轻组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Jacques Herzog,Pierrede Meuron)。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00年5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传统角度来看,沟通在竞赛项目中不可能实现其有效性。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竞赛前,所有的参赛人员获得的信息是相同的:业主方泰特决定建一座新展览馆以存放泰特的国际现代艺术藏品。所以在获胜之前,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没有与业主方泰特有效沟通。而后期泰特采取的管理方式使该项目参与者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1996年12月,获胜后的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河岸发电站成立了英国办公室,组成本工程的十四人全日工作组。期间,公司的四个合伙人之一Harry Gugger指导进行了方案深化,此时,参与双方才得以进行有效沟通,设计师了解了业主需求,调整了竞赛方案,使之更加符合业主方的需求。

为了使整个项目建设过程顺利开展,泰特雇佣了建筑施工管理商Schal公司,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商业承包商之间的协调。建筑施工管理商Schal营造了互动沟通氛围,使参与方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愉快合作,进一步保证了参与方之间信息传递的透明性和对信息反馈的最大程度。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重视沟通技巧的运用,倾听了许多艺术家的意见。在1999年快完工的一次AA school讲座上,他特别提到了Zaugg在关于知觉方面的认识对他们进行设计时候的引导作用。这种知觉不仅仅是包括了人对作品,也包括了人与建筑,建筑与作品之间,让彼此相互获得一种自知性。比如,在艺术馆外表的竖向玻璃,正好使参观者一方面明确了自己存在的位置,因为这种位置的确定恰恰又是通过与对面城市来确定的,另一方面,也让他很容易判断出下一步的参观去向。同时,为了达到这种自知性,也在各大功能空间涂以不同的色彩,三楼为黄色,四楼为黑色,每层楼道所用的不同材料也强化了这一点。这些手法在Pompidou的增建项目中也很相似。

在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一案例中,设计师虽然通过竞标取得该项目,但在后期合作中双方实现了有效沟通,主要在于业主方泰特对项目的积极态度和所雇用建筑施工管理商Schal的协调作用,以及参与方代表建筑师赫尔佐格利用倾听等沟通技巧和非正式沟通渠道,最终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5 结论

有效沟通在工程价值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项目都会把沟通作为一种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保证工程价值的准确传递和业主需求得以满足。在这一过程中,业主方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方需要相互信任,统筹协作,实现有效沟通,确保工程价值完整准确的传递。

参考文献

[1]DAVISLANGDONCONSULTANCY.A Client's Guideto Value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C].University of Reading,CIRIA,1995.

[2]丁超,丁征恒.有效沟通的障碍分析[J].科技信息,2007(11):6.

[3]曾肇和.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探索(上)[J].建筑经济,2004(6):5-10.

[4]KELLYJ,MALES,GRAHAMD.Valu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M].Oxford:Blackwell Science,2004.

[5]HANDYC.21IdeasforManager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0.

[6]WINCH G.Managing Construction Project[M].Oxford:Blackwell Science,2002.

[7]宋效红.有效沟通—成功激励的源泉[J].企业管理,2006(8):107-108.

[8]余红华.认识沟通改善沟通[J].引进与咨询,2005(4):92-94.

[9]CUFFD.Architecture:The Story of Practice[M].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1.

论公路工程中价值工程的应用分析 篇10

目前价值工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在工程建设中也已被广泛应用。公路工程中价值工程的应用,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收益,有利于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

1 价值工程的优点

1.1 科学确定公路功能、成本

价值工程的最大优点是根据客观的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公路功能,不断改进实现功能的方法,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只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及实践中的经验,认真探究功能和成本的关系,才能实现降价,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1.2 控制成本,提高质量

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是对其寿命周期成本影响最重要的阶段,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通过价值工程中公路工程的功能与成本间的关系,保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利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不断调整公路项目的各种功能与成本使其更加合理,并且要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而使工程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1.3 获得最佳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通过价值工程这一活动,对工程建设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项目的价值系数,并通过价值的分析来发现并消除工程设计以及施工中不必要的功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通过对价值的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4 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价值工程十分注重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使用成本。通过最低寿命周期来实现所需功能,使工程造价及使用成本等得到合理的匹配,节约社会资源。通过价值工程活动,还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功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价值工程的应用阶段

2.1 选择对象、收集资料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包括价值比较法强制确定法、R.6分析法以及最适合区域法等。价值工程的步骤主要分为确定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来确定价值对象。

2.2 功能与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功能分析,只有合理确定工程对象的必备功能,清除冗杂的、不必要的功能,对较弱的功能进行强化,防止功能过剩现象,通过对功能的有效分析,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还要做好方案设计和优化工作。

2.3 方案实施及总结改进

对于价值工程的分析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制定相关的方案,并落实到实际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进行总结改进,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达到实施价值工程的目的。

3 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设计上的应用

第一,选择价值工程对象并收集信息。价值工程是就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改进。在公路工程设计方面,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要考虑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处理好成本与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原材料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还要对各种功能进行分类保护,使功能成本处于更加合理的状态,还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工作,才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第二,功能分析与评价。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它要求公路项目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影响区域内的整个整运营时期的运输量需求以及该项目在整个公路规划网中的作用。借助于功能系统图进行详细的分析。公路工程设计还要进行功能评价,找出价值工程对象所构成各要素间的功能及关系,找出实现最低成本的策略。第三,方案创新与评价。方案创新是从提高对象的功能价值出发,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能可靠实现功能的新方案。对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真正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

3.2 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第一,控制工程的周期成本。公路工程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公路在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经过可行性的研究,对于真个工程阶段的运营、维护到废除,整个周期所花费的费用。公路工程的生命周期必须在保证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命周期成本,达到价值工程实施的目的。第二,价值工程设计优化。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努力实现技术经济最优化。只有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真正做好工程的预算工作,加强对工程费用的控制问题,还要注意配合公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各个方面。从公路建设的初级阶段就应该重视价值工程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而且使质量得到保证,实现开展工程体系的目的。第三,价值工程优化施工、运营和维护。在施工阶段,要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这在价值工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应注意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运用新的工艺以及新的成果,争取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在运营和维护阶段使用价值工程可降低很多不利因素的产生,只有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来衡量公路建设与养护,才能使公路工程建设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价值工程在公路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第一,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设计阶段是公路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和关键,在设计阶段开展工程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公路设计的方案要求程度高,功能价值相对较高,因此,通常应用价值工程来进行设计阶段的优化和评价。第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工程在施工中的应用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费用及成本的开支,提前工期,加强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应用,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最终提高经济收益,获得最大利润。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是目前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施工质量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价值工程的优点,对公路工程中价值工程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价值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朱凯,王佳昌.价值工程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0).

[2]高炳军.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8(13).

[3]闫树铭,郭春龙.浅谈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1).

[4]武志宝.价值工程在公路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蒙牛价值链分析模型 下一篇:技术分析价值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