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共17篇)
篇1: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结核病防治工作小结
3月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卫生院工作人员,紧紧围绕“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做宣传,从而使结核病防治知识让群众了解,极大提高了群众的防治意识。
我们此次的工作内容:
1、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普及结核病基本防病知识和“双免”政策来提高我镇各类人群的主动就医意识,增强和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能力。
2、提高医疗机构人员及乡村医生对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追踪、督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3、加强乡镇卫生院痰检点建设。
4、做好感染防治工作。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5、对乡村医生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及人际交流技巧的培训,动员其在基层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本地人口的结核病知晓率。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重点疾病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核病健康教育力度,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为乡村基层干部与村民。根据不同人群,分不同层次和深度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结核病基本症状、“双免”政策等。我们采用张贴宣传画、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教材和内容是以国家卫生部编印的《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为统一教材,分类进行。对乡村医生重点培训健康教育、病人发现推荐、日常推荐等措施、方法、治疗管理、督导访视的意义及乡村医生职责,是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开展“病人发现、治疗管理、痰菌检查、登记报告工作。” 加强痰检质量控制,按照痰检质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继续完成乡村痰检点的建设及培训。建立完整的报告、登记、报表和评价系统归定专人负责结核病登记、统计、报表,同时实行网络直报和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对上报的疫情进行确认。
此次工作存在的问题多多少少在于村医生结核病知识底,我们需要继续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知识。
龙头铺公卫办 2011-3-25
篇2: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宣传活动小结
2012年3月24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亡13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结合我院创建文明单位总体目标,落实2012年卫生系统整体工作的有关要求,我院在当日组织医务人员为我镇群众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咨询、义诊服务。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主要通过黑板报、拉横幅、派发宣传小册子宣传肺结核防治知识以及结核病及常见慢性病咨询等形式进行开展。
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能踊跃参与到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中来。我院在活动中共派发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小折子300多张,接受结核病知识咨询100多人次,接受慢性病人义诊160余人次,通过义诊发现6例结核病可疑患者,同时建议患者到我县卫生防疫站作进一步的检查。
通过这次宣传,让我镇居民群众了解了有关结合病的一些防治知识,加强了卫生保健意识,为我镇结核病防治工作起到了有力推进作用,对提高我镇居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达到了预期的宣传目的,圆满完成了这次宣传活动任务。
篇3: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完成本次调查的卫生系统机构为贵州省卫计委、全省9个市州的卫计委和疾控机构、88个县的卫计委和疾控机构、48所结核病定点医院及181所综合医院; 完成本次调查工作的教育系统机构为贵州省教育厅、9个市州和88个县的教育局、359家公办学校( 5所高校、282所寄宿制高中、2家普通中专、64所职业高中、6家技工学校) 、62家民办学校( 53所寄宿制高中、8所职业高中、1家技工学校) 。
1. 2 方法 采用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于2014年3—6月逐级下发到各级调查机构进行自查。调查表格包括“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表”“疾控机构( 结防机构)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表”“医疗机构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表”,主要调查内容为不同部门在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履职情况、2013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1. 3 统计分析 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数据进行汇总、审核、录入,采用 Excel 2007 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卫生行政部门学校结核病防控 贵州省卫计委于2012年联合贵州省教育厅转发了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2013年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2. 2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结核病防控 贵州省教育厅每年在部署学校卫生工作时,均对预防结核病等传染病进行安排部署; 联合省卫计委转发国家卫计委、教育部下发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文件。
在9个市州中仅有安顺市制定了高中新生入学体检的平均费用,人均70元; 在制定了高中新生入学体检的26个县中,各县制定的入学体检标准不一,平均28元( 2 ~ 120元) 。
2.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结核病防控 2013 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培训,到贵州财经大学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每月监测全省学生结核病患者信息,发现同一学校报告有3例结核病的均及时与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要求开展追踪处置。
协助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6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健康教育工作覆盖764所学校( 含小学) ; 组织印刷了学校结核病防治宣传材料的55个县其宣传材料覆盖692所学校( 含小学) ; 有51个县级疾控机构启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处置机制,共及时发现40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苗头,并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置,未引起聚集性疫情。
2. 4 医疗机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情况 由于结核病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接受过系统的结核病防控专业培训,在对学生结核病患者的报告、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及对学生肺结核患者开具休复学证明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好于综合性医院。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2. 5学校结核病防控 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校医的配备比例、校医参加结核病培训的比例、开展新生入学体检的比例及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比例均较低。见表3。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3 讨论
学校是典型的群体环境,人群密集、接触密切,出现传染源后,存在结核病暴发的风险[5]。学校结核病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将对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次调查暴露出贵州省在学校结核病防控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
部分机构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卫生、教育等部门和机构密切配合下,共同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6]。本调查显示,部分机构对此项工作不重视,20. 4% 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23. 9% 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未及时转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39. 4% 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将结核病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21. 6% 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未对学校结核病防控进行部署; 36. 4% 的县级疾控机构未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工作计划。
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42. 0% 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与学校定期召开例会; 部门间疫情信息通报机制不通畅,37. 5% 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 25. 0% 的县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未联合开展学校结核病的督导检查。
部分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未落实。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有近50% 的学校未配备校医,校医也未参加过结核病防治的相关培训; 密切接触者筛查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3],然而有的学校怕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与造成负面社会效应,而拒绝协助疾控机构开展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 新生体入学检制度是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重要环节,如果在入校时就能及时发现学生中潜在的传染源给予治疗,就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在校园内引起聚集性疫情。调查显示,仅50% 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下发了新生入学体检内容的文件,而将结核病检查项目纳入体检文件的还不到一半; 根据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高中和大学新生入校体检、毕业生体检和教职员工体检应包括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和胸部X线检查[6],贵州省9个市州中只有安顺市制定了体检标准,26个县制定的体检标准不一,但人均28元的体检费用难以满足实际检查的需求,建议各市县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体检费用标准。
部分疾控机构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38. 6% 的县级疾控机构未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的业务培训,25. 0% 的县未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的健康教育,而学生忙于学习,是十分缺乏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7,8],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19. 3% 的县级疾控机构未将学生结核病患者信息通知学校。
医疗机构结核病诊疗不规范。结核病定点医院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较综合性医院好得多。93. 1% 的肺结核患者首诊单位是医疗机构[9],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就诊患者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是疾控机构对患者追踪、管理并采取进一步防控措施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控要求的培训,强化其职责和工作要求。我国对学生中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休复学管理,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病灶范围广泛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是要求休学隔离进行治疗的[6],而调查结果显示,休复学管理形同虚设,仅1% 的综合医院执行,这给校园内肺结核的蔓延传播甚至聚集性暴发埋下巨大隐患。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2013年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3—6月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贵州省各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学校开展调查。结果20%的县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未转发《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37.5%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仅50%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了新生体检制度,38.64%的县级疾控机构未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的业务培训,结核病定点医院在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上较综合性医院好。结论 贵州省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避免在校园内发生聚集性疫情。
篇4: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经费;回顾性定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24-0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1]。筹资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稳定、充足的防治资金来源是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我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治资金来源渠道明显增多,额度也大幅增加[2],我省虽地处西部偏远省份,结核病防治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3]。本文以青海省为例,采用回顾性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方法对青海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经费筹集和分配领域进行分析,探讨结核病防治经费的分配、支付和监管机制,更加系统地分析各项防治资金的利用与整合,为下一步提高防治资金的运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01—2009年青海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各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地区结核病防治季报、年报等流行病学资料;部分宏观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全省综合统计资料。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结核病项目防治经费投入的来源与使用方向收集了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省疾病控制中心和省卫生信息中心等部门的相关数据。同时,对各级结核病防治管理机构和防治机构的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和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经费分配领域及相关问题的定性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省内行政区划为3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6个县。2009年青海省总人口为557.30万,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比重的46.85%。现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全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均隶属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独立结防机构。
2.2 结核病项目防治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9月制定下发《青海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了总体目标、工作指标、指导原则和组织保障。至2005年,全省8个州(地、市)、46个县级项目单位均制定下发了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实施计划,全省DOTS策略以县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十年来,全省共对177691例可疑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检查,免费登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2534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9276例、复治涂阳病人2049例、涂阴病人11209例,如期实现了全省结核病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2.3 防治经费筹资及分配
2001-2009年青海省结核病防治经费主要由中央转移支付经费、各级政府配套经费和国际组织援助(包括药品、物资等)3部分组成,9年共计投入防治经费7150.81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经费1942.72万元,占27.17%,全省各级配套经费2016.60万元,占28.20%,国际组织援助经费3191.49万元,,占44.63%。9年来中央转移支付经费和各级政府配套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而国际组织援助经费自2005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表1)。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9(3):1-3.
[2]杨华林,白丽琼,等.现代结核病控制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J]. 中国防涝杂志,2008,30 (3):170-176.
[3]马永成,李溥仁,李尔琛,康森,王蓉. 2001-2006年青海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3)563-565.
[4]刘清玉.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整合使用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7,7(2)34-35.
篇5: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检查总结
为了解我县各乡镇2008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县卫生局年初下发的2008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县卫生局组织了以林森副局长为组长、县疾控中心何忠主任为副组长的疾控工作检查组,并组织疾控中心相关专业人员于2008年11月25日至12月12日对全县9个乡(镇)、1个矿区及县直医疗单位的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组织管理:
结核病归口管理以来,按照规划管理工作要求,各乡(镇)成立了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结核病防治规划专职(谦职)人员,年初制定了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积极参加县级结防工作例会。
二、病人发现:
1、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能将结核病进行网络直报,建立了转诊登记本,大多数乡镇能按照年初制定的考核标准对本乡镇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疫情报告和病人转诊工作,按要求填写转诊单,多数门诊医生转诊单项目填写完整,有些门诊医生在转诊单的填写上漏项。
2、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完成情况:全县新发涂阳任务数79例,到本月15日已完成任务,除莲花、三江、观音、平安没有完成全年任务外,其它乡镇均按年初分配任务完成,栗木超额完成15例,是全县发现病人较多的乡镇。
三、结核病管理:
全县各乡镇对本辖区结核病人均建立了结核病人管理登记本,多数乡镇能按照结核病防治指南要求进行督导,但有的乡督导次数不够,督导记录书写不规范,个别乡镇出现逻辑性错误,记录书写较规范的乡镇有栗木、加会、平安、等乡,书写不够规范的乡镇有恭城镇、西岭、栗矿卫生院等,多数督导工作仍停留在资料上,没有实实在在进入病人家庭进行督导,也没有把督导访视情况记录到结核病人服药登记卡上,不能很好掌握病人服药情况。
四、结核病人追踪:
全县各乡级医疗卫生单位均能对本辖区的网络直报结核病人进行追踪,除个别乡(镇)没有建立追踪登记本外,各乡镇都进行了网络查找本乡镇的结核病人,并按时登记到登记本上,但是有的乡镇的登记情况不够完整。对没有到疾控中心就诊的结核病人,没有填写结核病人追踪单进行追踪,各乡镇的追踪手段只停留在电话追踪上,没有对病人进行现场访视,对病人情况不够了解,病人追踪到位率偏低。
五、健康教育:
除矿区卫生院外,各乡镇均开展了3.24结核病宣传日和12.1艾滋病宣传日活动。多数乡镇每年出版2-4次不等的宣传专栏,并存有宣传底稿,每个村卫生所都贴有结核病的宣传画。
六、业务学习:
多数乡镇对乡村医生进行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但有的乡镇培训资料记录不全或与其它培训混合共用,没有独立的资料
归档,对本单位和相关科室人员的学习记录没有收集整理。
七、存在问题:
1、乡镇卫生院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不重视,谦职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对病人管理督导工作只做书面文章,没有真正进入病人家庭督导,对于病人服药情况没有很好掌握,村医督导没起实质性作用,病人在服药期间,村医不能做到督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督促病人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2、各医疗单位临床医生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程序不明确,有的卫生院出现重复转诊,另一方面填写转诊单后没有向病人解释清楚,而出现转诊不到位。转诊单的填写不完整,漏项较多(电话、职业等)。
3、资料管理混乱,没有分类归档,有的资料整理不够逻辑,出现时间上的明显错误。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各乡镇卫生院的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感,熟悉领会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深入结核病人家中进行督导、追踪,指导村医对结核病人的管理,防止结核病在我县的传播,督促病人规范服药,促进项目圆满成功。
恭城县乡级单位结核病规划2008年考核评分表
恭城县县级单位结核病规划2008年考核评分表
篇6:201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书
通过实施已有九年的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经验,结核防治工作已基本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今年结防主要任务有各项归口管理工作的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工作重点应加大力度发现和转诊病人,及时追踪疑似患者,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有责任心的乡医协助卫生院,为了今年结防工作更好地开展,我院在去年的基础上,根据区站今年下达的任务28人,制定相关举措,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各人,把结核转诊任务下达到各村所室(每名乡医至少转诊一名)。
二、加强结防督导制度规范化,并以卫生所室年终考核挂钩,确保今年转诊任务及结核病患者的督导工作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三、卫生院还设立结核防治小组,由专人负责及时做好结核病人登记,随访和记录并做好辖区结核病漏报调查,今年重点做好结核病追踪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到100%。
四、加强各村乡医及督导员定期举办培训或学习,卫生院防疫组分工分片定期下乡对各村检查。
五、监督辖区内的药店,诊所有无违规出售抗痨药品,如有发现及时制止并上报有关单位。
六、针对我区免费治疗结核病的契机,相关人员均要以
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履行防治职责,确保归口管理顺利达到防治目标,保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篇7: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根据图们市卫生局及图们市结核病防治所的要求,结合我镇特殊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特制订了我镇的各项工作计划。
一、目标
1.以社区、村及各委为单位,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
2.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5%以上,发现登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8例以上。
3.初诊病人登记率达到3‰,涂阳登记率达到43/10万,初治涂阳率达到35/10万。
4.肺结核病人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5%。
二、主要策略
1.开展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追踪病人。
2.加强特殊人群(外来民工、流动人口、学校员工和学生等)中病人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
3.利用“3.24活动”,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大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以各村为重点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宣传活动。
4.加强培训工作。计划聘请上级领导到会培训,各村村医及妇女主任以及单位职工进行培训,计划培训6次。
5.做好督导员责。
6.单位资料、档案规范化。“三本”记录完整、准确、清楚。“三本”登记符合率100%。
凉水镇防保站
篇8: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1 资料来源与分析依据
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在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就诊登记;病例诊断、分型、登记分类、化疗方案、管理方式、涂阳病人治疗方案及统计指标均依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病例痰涂片检查结果判定依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病例疗程结束时为2009年3月31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时间分布
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7~12月份,发病233例,占病例总数的54.95%。
2.1.2 地区分布
病例主要在农村,共344例,占81.13%;城镇80例,占18.87%。表明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
2.1.3 年龄性别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13岁,最大81岁。主要集中在15~54岁年龄段,共280例,占病例数的66.04%。男性发病271例,女性发病153例。男女之比为1.77∶1。
2.1.4
病例以Ⅲ型最多,共351例,占82.78%。
2.2 项目实施工作现状分析
2.2.1 肺结核病人发现与登记情况
2004—2008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24例,其中涂阳病人216例(初治186例、复治30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随项目实施年份增加而提高,年平均发现率为70.19%,见表1。
2.2.2 涂阳病人治疗2、3个月时痰涂片转阴情况
涂阳病人216例,治疗2个月转阴205例,2个月转阴率94.91%;治疗3个月转阴209例,3个月转阴率96.76%。
2.2.3 涂阳病人转归队列分析
治疗截止2009年3月31日,涂阳病人结束疗程193例(初治163例、复治30例),治愈171例(初治149例,复治22例),治愈率88。6%(初治91.41%、复治73.33%),见表2。
2.2.4 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情况分析,经统计学分析、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高于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P<0.01),见表3。
注:χ2=8.20,P<0.01。
3 讨论
病例时间分布特征表明,7—12月份病例较集中,从病人发现考虑,提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病人发现率。
病例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少年及青壮年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在结核病例中,15~54岁发病占66.04%,而儿童和老年所占比例较低。这与文献报道近年来老年人发病高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15~45岁青壮年患者比例增高基本一致[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也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提示重点做好这些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保护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地区分布特征表明,农村是结核病高发地区,与农村生活水平、卫生条件及农民卫生习惯有直接关系。提示农村是结核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农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期发现、诊断和全程规律治疗是预防控制农村结核病的有效途径。
2004—2008年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平均70.19%,达到规划70%的目标,但仍有提高发现率的空间,需进一步加强新涂阳病人的发现工作,治疗管理传染源、减少传染。涂阳病人2、3月治疗阴转率随治疗月份增加而提高的特征表明要坚持规则治疗,完成规定疗程。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我们一定要做好初治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促使患者规律服药,减少耐药,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复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实施后,陕西省富县结核病疫情分布及防治工作现状,进而为改进和提高规划实施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陕西省富县就诊登记的424例肺结核病特征及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富县结核病疫情时间分布主要集中于7~12月,占54.95%;农村明显高于城镇;15~54岁为结核病高发人群,占66.0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77∶1;病例型别以Ⅲ型为主,占82.78%。初治与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菌阴转率随着治疗的月份增加而提高;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涂阳病人治愈率均达到了规划指标。
关键词:结核病,疫情,特征,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1]刘剑君,姜世闻,成诗明.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防痨杂志,2003,25(3):129-131.
篇9: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工 作 计 划
根椐县疾控中心工作部署,努力做好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我乡2011年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对村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培训(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
按时到县级参加乡医生例会,并及时向村医生传达上级对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培训村医生。
二、对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导
(一)、对村卫室(所)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督导
1、由乡防保站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督导组,每月对辖区各村卫生(所),至少督导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一次以上。
2、督导的内容包括:
①各村卫生人员要大力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②各村卫生室(所)要强化对结核病疫情工作的管理。③各村卫生室(所)要对辖区内的肺结核管理病人按规定进行化疗管理。各村卫生室(所)
④各村卫生室(所)要对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人在规 1
定时间内协助乡防保站进行追访。
⑤各村卫生室(所)要按时收集、整理、装订、归档相关结核病防治管理资料。
(二)、对肺结核管理病人的督导
接到县结核科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治疗通知后,应立即对病人进行访视,并落实治疗管理。
1、对每例涂阳病人(重症涂阴病人)及其所在地村卫生室,在病人治疗的全程中随访4次。
2、对每例初阴病人及其所在地村卫生室,在病人治疗的全程中至少随访4次以上。
3、督导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人转诊情况、督导化疗执行情况、病人规划服药、治疗记录卡填写、病人药品的保管情况等。每次督导要进行详加细记录。
三、主动与门诊医生配合,对本乡接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转诊及做好转诊工作的记录。
四、协助县结核病防治机构,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调查,督促病人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王寨乡防保组
篇10: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201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1,在市卫生局和市结防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强化了结核病的发现、诊断、治疗、管理,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核病发现及时有效
扎实有序开展因症就诊、转诊、因症推荐、集中推荐以及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统一筛查排除。病人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截止11月底共转诊可疑就诊者 例,涂阳 例,其中初治涂阳 例,全年任务完成率达 %,排查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 例。
二、业务培训常抓不懈
1、每月一次村医例会坚持不懈,雷打不动,及时分析并解决了辖区结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培训中坚持结合实际,分门别类对院内门诊医生、村医等不同岗位进行相应知识培训,业务水平和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为结核病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2、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计划免疫工作,全镇新生儿出生上卡率达 ,卡介苗接种率达90%。
三、病人督导循规推进
从年初至今,我们采取2月一次现场督导和电话督导相结合方式,对全镇结核病人给予访视。对今年耐药监测纳入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服药、复查等基本情况。对村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定期督导一次,主要查看了相关结防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以及传染病登记,网络专报情况,督促辖区村级医生,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登记、上报,确保无漏诊现象发生。
规范初诊病人的宣教,内容包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和毒副反应以坚持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对误期取药者及时处理,如通过电话,家庭访视等方式及时追回病人。并加强教育,说服病人坚持按时治疗。培训病人和家庭成员,使其能识别抗结核药物,了解常用剂量和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并督促病人规则用药。村医生接到新的治疗病人报告后能在三天内进行初访,以后每个月家访1次。内容包括健康教,核实服药情况,核查剩余药品量抽查尿液,督促按时门诊取药和复查
四、健教宣传成效显现
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对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政策和策略进行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了防病治病的意识,为防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一是利用健康教育门诊,对每一例前来就诊、咨询的群众实行进行面对面宣传、讲解,并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卡,做到健康教育经常化、随时化。二是利用3.24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深入我镇的中学、小学、工地等进行了“大手拉小手,健康你我他”、“防治结核病,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专题宣讲签名活动,累计发放宣传画10000余张,各类折页2000余份,接受咨询350余人,直接、间接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数达9000余人,使更多人了解结核病知识,提高了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五、存在问题
1、患者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结防医生的宣教,造成工作难以开展。
2、村医生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院要加强村医业务和职业道德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经常开展各种培训班,并邀请市结防所的专家来进行授课,以提高我院镇村两级结防医生的业务水平,更好完成我辖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篇11: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为了进一步落实淮南市谢家集区卫生局文件关于印发2010年是实施《安徽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方案》的第一年,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休止期防治服药工作方案。
在我区2010年疟疾发病病例实现连续第4年大弧度下降,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切实有效做好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完成服药率达到90%以上,以实现全区消除疟疾的目标,本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服药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在区防疫站的统一部署下,对全乡的防保人员进行一次疟疾休止期发展服药业务知识培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开展2009-2010年全乡发生疟疾病例的做自然村休止期发防治服药范围内的人群进行伯氨喹片八日疗法防治的摸底,摸底服药范围人数1333人,领取伯氨喹药片,在2011年1月15日至25日对全乡开展疟疾休止期防治人群进行伯氨喹片八日疗法防治服药,按年龄规定的计量给药,做到全程督导服药,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签字在走。有禁忌症的不给药,共计服伯氨喹片药人数1243人,外出52人,不易服药38人,发放伯氨喹片1240份,达到了疟疾病例的休止期传染源防治服药的效果,完成了上级分给的工作任务。
孙庙乡卫生院
篇12: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三台县2001-2009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月、季、年报表和相关政策文件资料。
1.2 方法
根据《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实施方案》,采用EXCEL对2001-2009年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DO TS覆盖情况
2003年4月,三台县启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到2005年,以镇(乡)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到100%。
2.2 肺结核患者发现及登记情况
2001-2009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 360例,总登记率达到55.86/10万。其中涂阳患者4 182例,总登记率为31.74/10万。(表1)
2.3 患者来源
2001-2009年共接诊结核病可疑症状患者28 062例,其中因症就诊22 676人,占就诊人数的80.68%;转诊5 336例,占就诊人数的19.02%;其他52例,占就诊人数的0.3%。(表2)
2.4 转诊未到位患者的追踪情况
2005年以后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对网络报告转诊未到位的患者进行追踪。2005-2009年,网络报告应转诊数4 469例,转诊数4 374例,转诊率达到97.87%;转诊到位1 604例,追踪率达到90.75%(2 600/2 865),追踪到位率达到62.27%(1 619/2 600),总体到位率达到72.12%(3 223/4 469)。(表3)
2.5 患者转归情况
2003年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后,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的技术要求,对所有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规则的短程联合化疗和督导管理,2003-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2.54%(3 412/3 687),复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78.53%(373/475)。(表4、5)
2.6 结核病防治效果
2.6.1 社会效益显著
2001-2009年,三台县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001年的不足50%,提升到2009年底的81.2%;共发现登记结核病患者7 360例;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92.94%,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78.53%;成功治疗患者达到5 353例,避免了28 064人感染,避免新发病人2 806例,减少了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 821人,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2.6.2 经济效益显著
各级政府和各国际项目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477.8万元,但是挽回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18 943.3万元,成本效益比达到39.65,即在结核病防治中每投入1元钱可以产生39.65元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3.1 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氛围基本形成
2003年成立由三台县人民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的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以来,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全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能明确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职责任务,有力推进了政府领导和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多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防治政策的宣传,不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而且增强了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的信心。
3.2 结核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
2003年4月启动DOTS防治策略,三台县卫生局将结核病纳入卫生目标管理,建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明确各级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为使结核病三级防治网络更好地发挥作用,县卫生局安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结核病病人转诊程序图,结核病病人督导、访视、管理流程图,向各单位印发专门的结核病管理登记本、结核病转诊登记本和结核病病人追踪登记本,使各单位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有章可循。
3.3 健康教育与宣传形式多样
结核病防治的核心是发现、治疗病人,提高大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因症就诊率,才能更好地控制结核病。三台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结核病知识和防治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大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主动就诊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控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Z].
[2]李斌, 潘启英.西藏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13年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9, 25 (6) .
篇13:结核病防治工作小结
一、以目标合同为基础,抓好全镇结防工作: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是全年的工作基础;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全镇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则是结防工作目标和控制全镇结核病疫情的要点;正是推动全镇结防工作跨上新台阶的一个良好开端。今年结防工作上下齐心,全体职工积极努力奋斗,保持结防工作的稳定,并且把全镇防结核病工作当作我院的重要任务来抓。领导积极带头,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只要对全镇结防工作有益,对控制我镇结核病疫情有利,都努力争取做好。通过学习,全镇医务人员进一步充分认识到了控制我镇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性,增强了紧迫感。深入了解情况,齐心协力,促进我镇防结核病工作的开展。不辞辛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走村串户,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防治结核病的知识。对项目管理病人实行药费减免和不住院化疗,使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农村结核病患者有了医治的机会,使边交通不便或经济困难的患者也能不住院而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使群众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使结防人员防治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二、宣传工作:现今全球结核病流行的回升,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并把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国卫生部将
结核病由丙类传染病管理提升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并将肺结核列入“十五”期间五个重点疾病之一。掌握时机,加强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我们除了在 “儿童计免日”等上街宣传外,还积极组织在“3.24”开设专栏进行结核病知识咨询。通过发放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材料,提高了人群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
三、督导访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已登记结核病人16例,目前正在治疗8例;村医督导治疗8例,服药卡按时填写16例。全程服药率94.3%;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推荐结核病可疑症状者21例至县CDC结核病门诊检查。
四、存在问题
1、我镇结核病疫情严重,宣传工作力度不够,使部分领导和群众仍然对其认识不足,大部分医疗单位领导和医院的医务人员仍然不了解现代结核病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治疗方法。
2、结防机构和人员不稳定,使工作不能开展。
3、归口管理仍然末解决,很多肺结核病人到医院或普通诊所治疗,由于经济困难和不规则治疗而形成耐药,难治复治病人增多。
4、业务学习抓得不紧,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专业学习。
篇14: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活动小结
宣传活动总结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亡13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今年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结合我院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为落实2012年卫生系统整体工作的有关要求,我院在县疾控中心的领导和配合下当日组织医务人员为我镇群众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咨询、义诊服务。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主要通过黑板报、拉横幅、派发宣传单宣传肺结核防治知识以及结核病及常见慢性病咨询等形式进行开展。
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能踊跃参与到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中来。我院在活动中共派发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单200多份,接受结核病知识咨询90多人次,接受慢性病人义诊150余人次,通过义诊发现结核病可疑患者,同时建议患者到我县疾控中心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
通过这次宣传,使我镇群众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充分认识到结核病的危害性,加强了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意识,为我镇结核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镇居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达到了预期的宣传目的,圆满完成了这次宣传活动任务。
篇15: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小结
乔后镇防保站对辖区11个村委会都进行了开展防治结核病宣传的安排部署,每个村委会至少粘贴标语两条以上,宣传单发放到每户居民,要求深入群众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努力提高他们对防治结核病的知识,提高我们对发现结核病病人和提高治愈率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镇是结核病的高发镇,加大结核病的防治力度是刻不容缓,通过这次“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我镇共粘贴标语24幅,发放宣传单3500多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将对我们防治结核病起到关键作用,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更好的完成我镇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洱源县乔后镇卫生院防保站
篇16: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医疗卫生机构病人报告率通过抽查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卡和网络报告进行核实后获得;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由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
1.2 方法
结核病防治“五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遵循原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工作“五率”相关技术方案的通知》及其附件1-附件4 (卫办疾控发[2006]224号) 。
2 结果
2010-2012年龙岩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都平均达95%以上, 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达到90%以上。见表1。
3 讨论
为确保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原卫生部办公厅于2006年12月下发了《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工作“五率”相关技术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地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切实提高“五率”。龙岩市从2007年开始, 全面实行结核病防治“五率”管理, 将“五率”列入业务目标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并进行定期自查和督导检查, 逐步完善了“五率”工作机制和相关资料记录, “五率”逐年提高。2011、2012年以县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都达到95%以上, 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都达到90%以上, 提前达到卫生部要求的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前“三率”超过95%, 后“两率”超过85%的要求。
通过实施“五率”管理, 提升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疗管理水平。2012年龙岩市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初诊率提高到2.27‰,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涂阳病人、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为40.98/10万、27.50/10万和24.73/10万, 新涂阳病人治疗满2个月痰菌阴转率达80%以上, 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1]。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使肺结核病人得到及时报告和转诊。二是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病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转诊未到位的肺结核病人和疑似肺结核病人指定专人进行追踪, 确保追踪到位。三是对初诊的涂阳肺结核病人, 详细询问其密切接触者, 特别是其中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动员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检查, 对没有来检查的, 通过乡、村医生进一步宣传敦促, 提高可疑者检出率。四是加强对病人的随访查痰和落实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县级结防机构每月列出随访查痰对象和时间表, 提前电话预约病人痰检复查;病人治疗过程中, 县、乡两级除进行常规督导访视外, 增加电话督导方式, 弥补村级医生督导薄弱的欠缺;确保每一例病人在全疗程中接受县级2次以上、乡级4次以上直接面视督导, 使病人的规则治疗和系统管理得到落实[2]。
针对“五率”管理中存在的病人转诊到位率偏低、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检出率低、村医实施DOT难度大等问题, 建议医疗卫生机构接诊医生对病人加强转诊宣传教育, 认真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 督促病人及时转诊;结防机构在密切接触者检查中, 应按照“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指南”的要求, 提高检查质量, 使之成为早期主动发现病人的重要途径;在实施DOT难度大的地方, 因地制宜, 采取家庭成员督导和电话督导等综合督导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小燕, 曾水生, 李燕平.2003-2010年龙岩市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3, 19 (7) :547-548.
篇17:2011年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小结
2013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小结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向全世界发出的采取行动的一个呼吁,是动员政治和社会承诺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广大市民对肺结核病了解的有效方法。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国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按照阳城县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我医院于2013年3月24日在驾岭村广场举办了结核病知识咨询宣传活动,悬挂“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条幅一条,此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张.通过这些活动,使第18个“世界防治结病宣传日”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大力宣传国家对结核病免费检查和免费治疗的双免政策。同时,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对结核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核病的目的。
相关文章:
国企事业单位综合试题02-18
今天中秋节怎么发朋友圈02-18
小学的校园趣事作文02-18
开展“9·26世界避孕日”宣传活动简报02-18
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全省法治城市主题宣传活动方案02-18
我是一只蜘蛛作文600字02-18
我是一只狼作文500字02-18
初中生个人鉴定参考02-18
我是一只流浪猫作文400字02-18
我是一只小青蛙作文600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