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包装(精选十篇)
茶叶包装 篇1
一、茶叶包装市场的现状
1. 过度包装
尽管我国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 新标准规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和限量指标计算方法, 但收效甚微, 奢华包装比比皆是。现在市场上千块的茶叶比比皆是, 更有上万块的茶叶, 这些天价茶一般都是迎合送礼的需要, 因此讲究高档、奢侈的包装。茶叶包装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 包装盒尺寸加大、工艺繁复、材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名贵木料、高档绸缎、陶瓷、锡等都在使用之列。
2. 好设计不受欢迎
上海的金汇通和西安天时两大企业是目前厦门茶包装市场出现的一股清新的设计之风。他们的设计中国风浓郁、版面简洁又不失内涵、色彩搭配素雅、材质多为环保再生纸张。但经销售人员介绍这种包装并不是很受欢迎, 消费者大多还不能接受。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 消费者审美层次有待提升
购买茶叶的消费者年龄一般在30岁以上, 处于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前, 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他们年幼时生活还比较艰苦, 因此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 他们喜欢的包装是要彰显其身份价值的。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群, 往往喜欢色彩上的红、金等所谓的富贵色, 图案喜欢名山名水、茶园等。天福集团的茶叶包装就很能迎合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
我国的审美教育还不健全, 不接触艺术的人一般只是上过一些美术课, 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对象的描摹上, 根本谈不上审美教育。这就是说, 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没有与好设计产生共鸣的美学基础。
2. 迎合送礼者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近年来在我国刮起了一场奢华的送礼风, 天价月饼、天价烟、天价酒、天价茶都粉墨登场。这些策划天价物品的人正是过度包装的始作俑者。
早两年的普洱茶被炒作到了两三万一斤, 去年金骏眉、银骏眉更是过犹不及。这些名贵的茶叶当然需要豪华的包装, 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奢侈包装。
3. 设计者的原因
急功近利、浮躁是当今设计者的写照, 更有甚者在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几个月, 以为会操作几个软件就是设计师了, 真是可笑之极。没有思想的设计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茶叶的历史悠久与传统文化具有相同韵味, 但并不是几笔书法、篆刻、吉祥纹样的堆砌就是具有传统韵味的设计, 了解茶叶、吉祥图案的内在意蕴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味的设计。设计是一个跨界的学科, 如果是在做茶叶包装设计, 那么就必须学习茶叶文化、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 将其精神在设计中展现。
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设计员, 还停留在抄袭别人作品的层面上。因为我国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抄袭的现象非常猖獗。这涉及设计师个人职业操守的问题, 一味的抄袭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4. 教育的原因
王受之老师曾谈到, “当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僵化, 造成了艺术设计类型的教师资源枯竭、课程老化。目前设计教育体系的建造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才开设, 而是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 称之为“近亲繁殖”, 师资水准会因近亲繁殖而退化, 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我们的高校,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 “近亲繁殖”却一直延续着。再加上在大一统的“全国一盘棋”上, 各个学院已鲜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远亲”也变得和“近亲”差不多了, 基本上就是高校小圈子里的人, 和外部世界严重脱节。没有生气, 缺少创新思维。高等设计学院成了养尊处优的场所。”
设计是一门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包豪斯提出的“工厂学徒制”其教学强调直接的实践经验, 所做的产品既体现功能又能体现设计者的思想。现在大多学校只是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实习, 平时学习中的实践机会较少, 只有实际去做一些项目, 才能得到真实的体验。笔者曾在包装企业调研期间, 才学习到一个包装盒从设计要生产出来的全部工序, 每道工序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师必须对这些工序有所理解, 才能在设计时游刃有余。如工艺的搭配、材质的选用等。
三、改变此种现象的几点建议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反过度包装的法律主要是从包装的层数和间隙来设定的, 缺少对包装材质及包装物与包装盒的规格比例、重量的设定。对包装材质而言可强制其使用环保材料, 或对售出的包装有回收的义务。对包装的规格、重量来说具体来进行设定, 也可大大减少过度包装。
2. 建立合理的回收机制
近年来, 垃圾回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分类垃圾桶遍布大街小巷。但笔者发现这些分类垃圾桶并没有真正起到分类的作用, 大家还是随意乱扔。针对过度包装的回收笔者认为让生产包装的厂家来回收, 这样一来, 制造厂家也会乐于用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来制作。
3. 提高全民的审美层次
设计者服务于销售者, 销售者又服务与消费者。只有从消费者的源头抓起, 让消费者来选择环保的、有设计味道的包装, 才能让过度包装没有容身之处, 蹩脚的设计师无路可走。审美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举办一些全民设计大赛、开放美术馆等都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 (下转34页)
(上接50页)
4. 设计教育与包装市场相结合
首先, 应该有一部分教育者本身应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把市场最前沿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其次学生要主动接触社会, 平时参加一些设计招标等活动, 对自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厦门茶叶包装设计要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仅要靠设计师自身修养的提高, 与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层次也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全民素质刻不容缓, 这对整个设计行业都是很大的挑战。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只有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才会引领整个茶叶包装市场的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1]黄志根.《中华茶文化》.[I].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茶叶商品包装论文 篇2
包装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茶叶原有的内在品质,同时好的包装也负有宣传和促进销售的重任。根据包装的材料、包装容器形状和装璜要求灵活运用茶叶广告,这是拓宽茶叶销路、提高批发特别是零售茶叶销售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茶叶包装上无论是文字广告还是图画广告,都应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文字图画不宜过多。文字的多少和图画的排列应是包装物外表面的面积大小和形状特征而定,同时还要十分注意文字与图画的协调性。珍田阁茶厂介绍说:茶叶商品包装上的文字广告内容有这几个主要方面:
(1)茶叶商标与名称;
(2)茶叶产地:
(3)简要介绍该茶的品质特征:
(4)茶叶的净重。有的包装表面还附有简明扼要的茶叶保健作用说明。有些名茶特别是久负盛名的.茶中珍品,可利用优美的包装作一些自我介绍,对于一些特殊的茶叶,如紧压茶等,在其包装上都应附有饮用方法的说明等。当然不同种类的其包装从材料、造型设计和美术装璜都绝不会相同的。所以包装上的内容应力戒千篇 一律。突出每种包装里的茶叶特色是茶叶商品包装的最根本宗旨,无特色的泛泛而谈,既浪费了包装外表面的有限版面,而且起不到激发起消费者购买欲的作用,因此在茶叶商品包装上作广告并非一种容易的适情。
做好茶叶商品包装上的广告,不仅要对茶叶包装学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茶叶审评学、茶叶市场学、茶叶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茶叶包装的有限空间做好茶叶广告,是之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现在我们的许多茶叶包装并没有用来充分做好自己的宣传广告,许多同志仅仅认为包装只是为了保护茶叶品质,而没有意识到包装装璜艺术的本身就包含有广告学的含义。通过包装既销售了茶叶又宣传了茶叶。现在很多商品在包装上所作的宣传远远超过电视上或报刊上所做的宣传,这是因为各式精美的包装首先就能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利用茶叶包装做茶叶广告当然是吸引消费者的一种好方法。
茶叶包装上的广告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图案的宣传广告,二是文字的宣传广告。茶叶的包装有时是一种,有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这要视包装材料质地和包装容器的造型及大小和销售方式而言。在琳琅满目的茶叶商品橱窗里,不论是茶叶袋装还是盒装、筒装,都应不失时机地在包装表面上作广告。若是图案广告,则可通过印在包装表面上形象逼真的彩色绘画或照片,再现内装茶叶的造型和色泽以及开泡后的汤色,或是此种茶叶生长的优美环境景象。若是文字广告,当然不可能市长篇文字,只能使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的需求用不同的精炼语言表述,例如提示性的、竞争性的、说明性的、开拓型的等等。
茶叶包装之我见 篇3
那时北京的茶叶店几乎只卖花茶,整齐划一的几溜清一色碧绿的大铁皮方桶,柜台上放着一摞事先折去一个角的包装纸,旁边还有一大团土黄色的纸绳;每位顾客挑好自己的茶叶后,售货员就麻利地抽一张包装纸垫在秤上,称好包装捆绳计价找钱,一气呵成,今天想起还有一点点残存的感动。
每次回家以后,我打开包装,茶叶入桶,包装纸会整整齐齐叠好,放在厨房备用。那时候,不开哥本哈根会议,不大张旗鼓地宣传减少碳排放,每個中国人都自觉自愿地节约,知道这是人类的美德。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茶叶开始改良包装,传统茶叶店多少代人留下的包装手艺一天天地消失,千年以来的茶叶销售包装文化竟最终成为记忆。恶俗金属纸分装,纸盒内衬丝绒外加木盒,更有甚者还搁一皮套,把个清心解忧的茶叶打扮成八大胡同的窑姐一般招摇。
茶叶“包装”是非 篇4
盒为实,茶为虚
为了进一步调查茶叶市场的包装现状,近日,记者来到了京西的一家茶叶市场。
刚迈进一家名为“御品轩”的茶叶档口,一位清瘦的店员就迎上来问:“您是想来点茶叶吗?”记者点头称是。店员继续问道:“您是自己喝呢,还是送人?”“我想送人,有什么讲究吗?”记者佯装好奇地问。见有生意可做,店员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您如果送人,我们这里有高档的礼品装;如果是自己喝,我推荐您几款物美价廉口感特别好的。”他边说边拿出了几个十分精美的茶叶包装盒。有形如古代书简的,也有形似古代“皇帝玉玺”的……“盒里怎么没有茶叶?”记者打开其中一个标有“钓鱼台国宾馆特供”等字样的包装盒,记者诧异地问?店员忙笑着说:“这不,您想放什么价位的茶叶我们就给您放什么价位的茶叶。”“大家都是这样的。”见记者疑虑,他又补充了一句。
记者看到这家茶叶店铺里,中间的几排格子放着一个个大铁筒装的茶叶:铁观音、碧螺春、龙井、普洱、大红袍……,这些显然都是卖的散装茶。店铺上面的两排格子则堆放着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盒,各种图案和材质应有尽有。
“送礼其实就是要讲究个面子,一般市场上标价1500元的豪华包装茶礼盒,茶叶实际价格也就50~300元不等。”“御品轩”的店员透露说。
茶叶包装也该限塑
据了解,国家已明令禁止过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而事实上,茶叶包装除了越来越“讲究”,还有一个更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那就是环保。
专家告诉记者:“这几年,茶叶市场十分流行一种真空镀膜技术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而这种材料是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制作的,丢弃之后势必造成环境污染。”
正在茶叶市场买茶叶的一位李师傅告诉记者,他就喜欢买那种真空镀膜小包装的茶叶,“看起来有品味,上档次。”李师傅说。
记者又来到另一家茶叶批发市场,看到很多茶叶店铺都坐有品茶的人,在泡茶前,泡茶人通常把容量为一泡的茶叶小塑料袋随便撕开后往垃圾桶里一扔,就不管了。而基本每家茶铺的人都是这样处理茶叶包装塑料袋。
一位茶叶经销商告诉记者:“很多顾客都喜欢小包装袋的茶叶,旺季的时候一天卖出几千包是很正常的事。”
把一个容量为7克装的包装袋顺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看起来显得很为平常,但如果按每家茶叶店铺每天接待客人消耗十个塑料袋包装的茶计算,全国将产生不计其数的茶叶真空包装塑料袋。而这些包装袋都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
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人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喝茶后把茶叶包装袋到处乱丢,而茶叶店卖出多少包茶叶就等于制造了多少可污染的真空袋。在全国流通的茶叶真空袋,每年至少有几十亿只。由于技术含量低,再加上生产和流通环节缺乏有效把关,真空镀膜塑料袋的无序生产和非正确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茶叶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篇5
一、课程的基本要素
1、课程性质
《茶叶包装设计》课程是茶叶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产品包装的调研、创意、设计、制作的相关知识。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广泛接触茶叶包装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茶叶包装的审美。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服务茶叶营销行业的岗位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的依据。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依据茶叶产品包装的分类、产品包装的用途、产品包装的工艺、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流程而设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上以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与工艺技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线索,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课程编排的基本依据。
二、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包装的存在及其意义; 了解包装的概念及其概念拓展; 了解包装设计对产品销售的价值与功能; 了解现代包装设计的趋势及新理念; 了解包装设计的分类; 理解包装设计的形式特点;
理解包装设计的消费心理、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
熟悉包装设计的市场调查方法; 熟悉包装设计的材料与结构特征; 了解包装设计与产品定位之间的工作方法; 了解包装设计的色彩、图案、文字设计方法; 掌握茶叶包装设计在茶叶营销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素;(2)能够完成茶叶包装的基本评价。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2)树立优良的专业职业形象;
(3)锻炼基于现代设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实施意见
1、学时安排: 36学时
2、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集中教学的教学方法,集中教学符合艺术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包装设计教学强调教学的连续性和不可间断性,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持续性可以保证设计的激情和对商品设计感觉的新鲜感,能够
在不间断中分析、审视和调整设计感觉,这是包装设计学习最基本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包装设计教学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掌握多样、正确的设计应用技巧,训练科学的市场调研是学习了解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只有通过课堂理论的传授、课堂作品的讨论和学生对自己设计的陈述,是学生能进行深入的实践和体会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理论教学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包装设计表现的规律,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表现,正确了解包装设计的发展历史、包装设计的功能作用和包装设计的讯息传递和审美规律。
(2)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观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理论教学介绍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知识,掌握基本的包装理论和包装设计方法;辅导教学在于更正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商品包装设计能力,提出和解决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观摩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视觉的方式解决视觉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亲临现场,面对产品进行深入体会,提高审美层次;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画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图片资料的阅读,了解历代大师的包装设计作品,拓宽知识面和审美能力。
3、教学评价与考核:(1)教学评价: 基本思路: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叶加工技术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在遵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实践性、应用性、传达性能力,本课程按平时成绩、作品展示成绩、PPT作品解读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
平时成绩(40%):学生出勤、纪律、回答问题、团结合作等方面; 作品展示成绩(30%):在课程期间,由教师将课程模块考核题目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职业目标按阶段内容进行创意设计,绘制设计草图,并将自己设计作品现场展示,加以创意说明。
PPT作品解读(30%)学期期末前,考评方案提供给学生,进行集中考核评分,现场逐个对学生的作品考评。(2)教学考核:
平时成绩:40%、作品展示:30%、PPT制作解读:30%
4、教材与教参:
[1]凯瑟琳·M·费舍尔.刘玉民,徐蓓蓓译.完美包装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斯达福德·科里夫.世界经典设计50例——产品包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地域文化表达与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包装设计;茶文化
1 巴蜀茶文化
巴蜀地区自古就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重庆周围有多座大山环绕,形成了春季较早,无霜期长,夏季炎热,冬季较为温和的气候特点,极适应茶树的生长。据考证,巴蜀先民利用茶已有3000年历史,巴族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的民族,茶文化也是巴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看,文化现象都是与精神内涵紧密联系的,巴蜀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巴蜀文化的现象是紧密相连的。巴蜀茶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茶适文化”,讲究“净”和“静”。它更多的是一种“茶馆文化”;工作之余,邀约上三五知己好友,与茶馆中品茗闲谈,闲话家长,已是巴蜀人民最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2 重庆本土茶叶包装设计
(1)本土茶叶市场现状。重庆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绿茶生产茶类为主,约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75%~80%。重庆自产的茶叶有几十种。渝云贡芽,缙云山的毛峰,永川的乌金吐翠、永川秀芽、渝州碧螺春,四面山的富硒茶和云雾碧芽茶,翠坪银针茶,梁平县的平川翠竹,巴山银芽茶,万盛的景星碧绿茶,云雾毛峰、滴翠剑茗、菊花春、白花银针,峨嵋牌重庆沱茶等。如此多种类的茶叶,如果有好的包装宣传,那将会在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目前看来,本土茶远远比不上省外茶叶有名气,人们提起茶叶,往往就知道浙江的西湖龙井、江苏的碧螺春、福建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对于重庆本土茶却知之较少,每年都有大量来自浙江、安徽的茶叶商人,在重庆采购大批的干茶,用飞机运回当地后略微加工,换个包装,就成为了价格不菲的碧螺春、毛峰、龙井等名贵的茶叶。重庆茶叶沦落到为人作嫁的田地。这种现象除了与重庆本土茶没有自己知名的茶叶品牌和广告宣传力度不够以外,也与重庆茶叶的包装设计水平和制作水平的落后有直接的联系。
(2)本土茶叶包装市场现状。目前重庆市场上最常见的小袋包装茶叶容器,主要是各种纸袋、纸盒、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复合袋,虽然这些包装材料能满足茶叶包装的基本要求,防潮、抗氧化和留香,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当地群众的消费群体,即大众的家庭消费,团体消费和劳保消费群体,人们购买这些简单的包装,然后将茶叶倒入自家的茶叶罐后,包装的寿命就结束了。所以大部分的茶叶在销售市场都被装入大铝箔袋中,销售商也不做过多包装,销售时随消费者意愿选择塑料袋、纸袋、纸盒等现场包装。如果需要某个品牌的茶叶时,直接现场贴上名字品牌即可,大部分本地居民买茶也是自己饮用。对品牌较少有了解和要求。
3 重庆本土茶叶的包装设计研究
(1)本土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构建。文化是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近年来,重庆本土茶叶包装被大量其他领域的包装形式和文化所影响,而巴蜀茶文化和巴蜀地域文化似乎己退到极其边缘的未知,重庆茶叶的现代包装设计需要继承巴蜀传统文化并与时继进,但继承传统文化并非盲目抄袭传统元素,它需要的是在深刻领悟后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在重庆茶包装设计中对巴蜀传统文化的借鉴,它不仅仅是借用传统的民族图形纹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巴蜀传统文化的理解找到与重庆茶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让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中获得新生,让重庆茶叶产品在现代消费者心中更具文化内涵和魅力。1)传承巴蜀传统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积淀出不同的文化。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自然就会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也称之为地域文化。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地区对于各自的地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着人们审美心理需求的发展,那些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态,或者说蕴涵深厚本土文化特色的视觉要素和文化寓意的包装设计,则更具有审美价值而被现代消费者认同。巴山蜀水得天独厚地理环境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巴蜀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拥有自己独特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历史文化和民居建筑,如吊脚楼、川剧、山城、川江号子、三峡风光等文化符号,都可以成为就地取材的元素。作为本土茶叶的包装设计人员,同样应该深入研究巴蜀深厚的地域文化,并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感悟巴蜀地域文化中所蕴涵的艺术文化精神,运用现代的审美理念和现代设计方法,将巴蜀传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于茶叶包装的设计中,以达到让重庆本土茶叶包装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并彰显出巴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茶叶包装设计作为一个文化的实体表达一定的文化信息,设计师只有对巴蜀地域文化有了深入的挖掘和理解,对现代美学有较深研究,对消费者心理学有充分的认识,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茶叶包装作品。2)融合现代文化。经济的繁荣,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时尚的趋势导向,要求茶叶的包装设计必须适应时代,体现时代的文化内涵。企业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希望能不断改变其旧有的形象,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其包装形态必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图1对许多老的茶叶生产企业,有必要对现有的包装形象进行检讨和改进,在保留旧有形象基础上,采取清新简洁、明晰易辨别的设计形式,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包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竹叶青联合设计大师陈幼坚推出的论道。竹叶青系列,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茶包装设计对时代文化的体现,可以从色彩搭配上、图形设计上、包装形式上、字体设计上等方面来实现。如重庆巴南银针的包装(如图1),在外形设计上极简洁现代的长方形,配以圆形点状镂空,在色彩搭配上同样选用极具现代感的白色、红色、灰色,给人一种时尚、简洁、现代的美感。在图案的选择上,虽然也是采用传统的巴蜀山水,但是经过抽象处理后,风格极其简练,图案与文字版本的搭配有一种古典融合现代的构成之美。又如渝云集团渝云贡芽的一款包装设计,将巴山渝水的形态由具象的形式转化为抽象的点、线、面,给人一种现代的构成之美。重庆的吊脚楼、桥梁、高楼大厦等,都可以通过平面构成的形式将之抽象出来作为设计元素使用,赋予本土茶叶包装一个新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 肖宇窗,王玉英.从巴渝茶文化解读重庆现代茶楼的设计内涵[J].美术大观,2006.
[2] 陈明成.重庆茶叶产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08:8586.
[3] 舒祖菊,夏业鲍,程晓毛.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茶叶通报,2007:175177.
浅析茶叶包装设计表现 篇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广大, 茶叶产品竞争已变为品牌、包装、企业形象等全方面竞争, 对于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 注重产品质量、塑造产品形象也已经成为各商家之间竞争的必要手段。优秀的产品形象更是产品向消费者展示其特点的名片, 尤其作为馈赠礼品时, 包装设计对于茶叶的整体销售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 从而提升茶叶的市场价值。
我国是一个产茶大国, 很多地区都生产有自己区域特色的茶叶, 包装设计首先要考虑地域文化等因素, 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产地的文化特点、风俗人情、地理环境等因素, 通过包装设计在传播茶叶信息的同时还能对当地文化等进行宣传。茶叶包装与众多商品一样存在着特殊性, 它不仅是商品, 它还与“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 茶叶产业迅速发展, 已成为农业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叶产业发展的组成部分, 设计师应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支持茶叶产业发展。
图案、颜色、文字是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合理的使用图案能使商品更加形象生动, 设计师应借助各种设计因素所组合的视觉图形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激发购买欲望。西湖龙井茶叶是十大品牌之首, 设计师多年来为西湖龙井茶叶设计了各种题材的包装。西湖龙井茶产于群峰起伏的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 也有运用优美的山区风景作背景, 配上典雅的茶具或文人墨客的词句等, 设计出来的作品既体现了西湖的地域特色, 又突出了茶叶的产品特点。色彩表现, 色彩是茶叶包装设计最能吸引人注意的元素, 搭配得当会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茶叶包装设计用色要求少而精, 简洁明快, 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 色彩设计的应用应注意结合茶叶的品种、档次、消费群体的口味喜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字设计, 文字是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的最直接的表现元素, 所以茶叶包装中文字的设计应简洁明了, 避免过于繁杂, 以充分体现商品属性。茶叶是民族性较强的的商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书法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成为常被应用的题材, 在设计时应注意可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书法表现, 并可结合现代多媒体设计手段调整字体结构, 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虽然人类种茶、饮茶最早记录都在中国, 但由于地质变迁及人工栽培, 茶树已普及全国并逐步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叶也作为中国特色饮品逐渐被国际所接受, 所以在进行文字设计时, 应考虑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表现, 以现代的表现手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以中英文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提高包装设计的宣传性, 最大化包装设计的传播效果。
茶叶包装视觉元素设计的研究 篇8
1 现代茶叶包装的特点
由于茶叶属于干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一旦处于潮湿环境中,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质变,因此,茶叶在存放方面较为讲究,这也就衍生出了茶叶包装行业,即:按照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及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情况,通过文字、图案、色彩及造型等方式,对茶叶进行内外装饰,以营造并提高其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随着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茶叶包装行业亦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呈多样化、个性化及定制化方向发展。目前,茶叶包装的特点主要为:(1)使用的包装材料日益新颖、独特,且更新速度快。包装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在为茶叶包装行业提供各式各样高规格材料的同时,也使其不得不与时俱进,及时完善并更新自身的包装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产业结构。(2)包装更加规范化与国际化。由于我国茶叶在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国际惯例要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彰显我国的渊源文化,其势必要向规范化与国际化靠拢;例如:开始逐渐使用专门用于运输的茶箱、茶盒、托盘及集装箱进行集中包装。(3)小包装茶叶比重增大,成为市场主流。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小包装茶叶的销量约占总茶叶销量的三分之一,且在重量方面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市面上的小包装参差不齐,例如:相对较轻的小茶叶包装仅为2至3克,而重的则达到500克。
2 茶叶包装设计中应该重视的原则
2.1 茶叶包装设计原则之安全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已深深融进了千万家庭的日常饮食习惯中。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饮食安全方面也愈加重视与讲究,因此,“绿色包装”概念应运而生,并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饮食市场,在此种背景之下,茶叶要想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其提出的长期储存要求,并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自身品质、形态不受周周环境的破坏,及确保饮品安全,就必须在包装上狠下功夫,基于有利于运输、携带及展销等方面考虑,积极、主动的研发并使用同时具有较强遮光、防潮、阻挡茶叶气味失散及对人体无害等效果的安全型包装材料。
2.2 茶叶包装设计原则之美观
对于美的东西,绝大多数人均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喜爱之情,因此,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除了应重视并强化视觉主题外,还应在充分发挥创造力与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以此提高茶叶包装的艺术鉴赏性,以美的享受捕获并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2.3 茶叶包装设计原则之人性化
人性化的包装设计是所有商品包装均必须始终遵循的。通常情况下,由于过大的包装不仅不好携带与贮存,而且还极易造成材料浪费,给人以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的感觉,而小巧、精致、造型独特及具有再利用功能的茶叶包装却备受人们青睐,因此,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尤其重视人性化原则。
3 茶叶包装的视觉元素设计
3.1 视觉元素之文字装饰
文字不仅是茶叶包装中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而且还是引导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主动了解该茶叶的最直接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统计,目前市面上较为常用的茶叶包装文字类型主要有:(1)位于包装主要展示界面上的基本文字,包括包装牌号、茶叶品名及茶叶生产企业等;(2)位于包装的正面的说明文字,用以向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介绍该茶叶的品质、冲泡方法及贮存方法等;(3)位于包装侧面,或者正面的资料文字,包括茶叶主要成分、具体规格及产品型号等;(4)外置多样化的广告文字(非包装设计的必要文字),主要用以宣传推销。
由于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身的书法和具有极强民族性的茶均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因此,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不失为一种诠释茶叶内涵与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普洱茶,从三国时期的“武侯遗种”至《红楼梦》中的“女儿茶”,历经岁月沉淀,融进了历史文化,因此,在文字设计方面,采用毛笔书法书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艺术性于观赏性,而且还能更直接的凸显出普洱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如下图1所示,刚柔并济、色彩鲜明的毛笔书法运用及虚幻的人物饮茶背景图,除了具有较高识别性,引人注意且一目了然外,还直接为普洱茶的整体包装增添了诸多洒脱与随意感。
3.2 视觉元素之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除了能通过自身的美化功能,使包装画面更丰富多彩外,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包装画面的视觉效果,使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取出该商品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从而为其了解该商品奠定了一定基础。
据调查发现,现代茶叶包装所运用的图案主要为具有较强民族文化气息的吉祥图案、国画及古典装饰纹样等,如图2所示,其在图案设计上,通过运用云南当地特有的民族花纹图样,中间标注茶叶名称,整体效果虽简洁明了且朴实无华,但是,却显得极为古朴、庄重及高雅,达到了进一步彰显普洱茶文化底蕴的效果,且独具特色的花纹图样,更是含蓄的表达出该茶所在的产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茶叶包装图案时,并非就是照抄照搬借鉴传统性图形,而是应在借鉴的基础上,以茶叶属性及文化背景为主要依据,适当加入现代元素,并通过对比、虚实结合、线条扩散及线面重新组合等设计手法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从而使茶叶的整体包装画面更生动形象及更具文化韵味。
3.3 视觉元素之色彩感染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视觉器官在短时间内感知物体时,色彩与造型认知分别为80%与20%(2分钟内),随后变为60%与40%(2分钟至5分钟内),该数据充分说明,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度远远高于造型,因此,色彩感染势必会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占据着不可或缺地位,而一旦色彩感染搭配得体,使消费者见到后即产生赏心悦目之感及喜爱之情,必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其购买欲望。
但是,需引起重视的是,由于受商品属性与色彩属性的限制,及人们在色彩的认知上均受主观或客观情感的一定影响,因此,在对色彩进行使用上,并非使用越多越好、越艳丽越好,而是应根据茶叶品质、档次、特性及消费者审美习惯等,慎重选色,力求少而精、质朴自然及清新谈雅的同时,又能达到色彩感染与茶叶整体包装风格一致的目的。比如:作为我国十大绿茶之首的西湖龙井,其包装主色调主要为浅绿色或绿色,包装图案主要为西湖,此包装设计,除了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且自然清新的感觉,使其被秀丽美景深深吸引外,还赋予了茶叶生命力,并让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初步判断出该茶隶属于绿茶范畴;而少量褐色及浅黄色等暖色调的相互照应,又使整体包装效果更显大气、理想及贴合实际等,如图3所示。
3.4 视觉元素之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不仅是茶叶包装的关键环节,而且还是茶叶包装设计的前提。为了能够更凸显出茶叶的特性,目前市面上的茶叶包装造型也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一般情况下,若想使茶叶包装更具年代感,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可以在参照古时候茶器或茶具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相应的色彩、文字及图形等进行深入渲染,而且还可以结合茶叶包装盒的自身价值,充分运用仿生学原理,对茶叶包装造型进行设计。若想使茶叶包装更具现代感与特色,则可采用当下时兴的半透明或开窗式造型作为外包装(如图4所示),让消费者能够直接看到茶叶的内包装,从而使其能够更放心的购买的同时,又能提高其包装的艺术性。
通过对当前的茶叶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但凡别具一格及气韵非凡的茶叶包装,其销路甚广,且价格只高不低,因此,为茶叶进行造型设计时,应侧重从内外包装的造型结构出发,在系统分析造型结构的合理性与包装材料性能等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线面结构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产品在运输、展示与消费等方面的要求,并实现视觉效果与形态结构相统一的目标,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视觉、触觉及心理共鸣,并实现购买行为。
4 结语
总而言之,集保护功能与艺术美感于一体的茶叶包装,不仅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迅速且精确的向人们传达茶叶信息,从而促进潜在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而且还能间接的向世人传播及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因此,对茶叶包装进行全新定位,并运用先进理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包装,同时,完善与改进其包装模式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亚祥.基于视觉效应的茶叶包装设计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61-162.
[2]卢利波.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18):69.
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研究 篇9
1 包装中色彩的意义
当前社会生活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时,对于产品的选择和判断越来越困难。如何给消费者的视觉带来冲击效果,如何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对产品产生重要的第一印象,其包装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包装设计中,色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第一印象具有重要影响。产品包装过程中对色彩进行巧妙应用,能让产品的外在表现更加具有直观性,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进而增加产品的销售。同时,包装色彩的应用能产生重要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建立商品与人之间的沟通,通过商品色彩的展现得以顺利开展。茶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其所应用的色彩因为茶叶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我们要加强对包装色彩的应用,让其成为茶叶的生产、销售提供重要的途径。
2 茶包装的色彩心理
2.1 色彩心理
当眼睛受到380-780mm范围内可见光谱的刺激后,除了有亮度的反应外,同时产生色彩的感觉。因为眼睛对于光谱的反应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的色彩世界,而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就是色彩心理的直接表现。人们的色彩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客观方面
饱满的,具有高度、纯亮度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让人们能够产生积极的快乐情绪。色彩比较晦暗、模糊、混杂,则极易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舒服感觉,在情绪上则会反映出烦躁、厌恶的情绪。
2.1.2 生理方面
人们通过色彩的刺激所产生的愉悦感受能够给人们的生理层面带来更加舒适的安全感,色彩在此处能够起到刺激性、温暖性和安慰性。对于感受着生理情况也同样可以通过色彩得以反映,色彩也会刺激到人们的生理状态反应,从而让不同的人的生理情况因为所见到的色彩不同而有所不同。
2.1.3 联想方面
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联想情况不同,一些色彩能带给人们愉快的反应,让人们联想到生活中或者想象中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另一些色彩能带给人们厌倦的情绪,让人们联想到的也都是曾经遇到的不好的事情。人们通过不同的色彩,也容易联想到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所见到的场面。
2.1.4 性格方面
色彩同时也与人们的性格联系在一起,著名主持人乐嘉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本色》,其将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运用色彩反映了人们的性格。比如,红色可能代表的性格是热情、具有张力,蓝色代表的性格是忧郁、深邃等等。
2.2 茶包装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人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茶叶包装也是多姿多彩,不同色彩的茶叶包装,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有的色彩带给人们的是华丽、气派的感受,有的色彩则带给人们稳重、大气的感觉,而有的色彩可能会带给人们清新、秀美的气息。不同的色彩搭配,能让茶叶购买者、使用者产生不同的情绪和美感。
近些年我国对于低碳的要求,同样反映在茶叶的包装上,绿色的应用正是此表现形式之一。绿色与茶叶具有色彩的一致性,在对茶叶进行包装的时候,对于绿色的应用也比较多,其既能反映茶树的颜色,也能够反映茶叶冲泡之后的清新。同时,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绿色是人们生存的本能颜色,能够带给人们凝气安神的心理感受,这与茶叶的精神内涵,修身养性的理念相统一,让我们进入到茶叶更高一级的精神享受中。绿色虽然在茶叶包装中应用广泛,但在近代色彩发展中,不断有更新的色彩加入到茶叶包装范畴中,成为茶叶包装色彩中重要的选择。比如红色所带来的高端大气,棕色所带来的沉稳、厚重,金色所带来的富贵、荣华等等,越来越多的颜色加入到茶叶包装中,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让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判断和择取。
2.3 影响高档茶叶包装色彩的因素
高档茶叶包装色彩的由来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根据,而这些根据构成了茶叶包装色彩的影响因素。如果要提高高档茶叶包装色彩应用的效果,那么就必然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影响因素的转变或者对影响因素进行利用,从而提升茶叶包装色彩的应用水平。
2.3.1 心理与年龄
有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能够对颜色产生感觉,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颜色的感受、理解愈加深刻。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颜色的感受不一。年轻人大多喜欢更加明亮的色彩,比如红、白、黄等等颜色;而年长者大多喜欢更加深沉的颜色,比如棕、绿等颜色;心理更为积极向上的人更加喜欢有张力的颜色,而心理忧郁的人则更加喜欢沉稳一些的颜色。这样,高档茶包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人群的年龄、心理进行研究,以此为根据进行包装色彩的应用。比如茶叶多发生在年轻人之间的馈赠,或者茶叶的定位人群是年轻人,那么茶叶包装的颜色就应当是明亮的,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如果茶叶定位人群是年长一些的人,那么其所使用的颜色就可以是一些稳重的,不张扬的颜色。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叶应用对象的性格特点进行个别选择。
2.3.2 民族地区
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因为地域、政治、文化、艺术、信仰等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条件环境,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对于色彩的偏好方面有所不同,而这些偏好也会在茶叶的包装色彩上有所反映。比如,日本的高档茶叶“四季之汤”其在包装的色彩应用上便融合了其民族的特点。日本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其更加注重的是心理上的色彩补偿,其提倡包装色彩的简单应用,注重的是构图和用色,因此茶叶的包装更多的是用纯色做底,在画面中安排的是四季具有代表性的花卉构成。再比如,绿茶生产于江浙一带,其地处绿色清新之地,当地人的性格也更为热情,其自然环境优美,地域和自然所形成的色彩显现于茶叶的包装上,让茶叶包装的色彩彰显出清新之气。
2.3.3 社会心理
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不同,在审美理想、审美标准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色彩的含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色彩的心理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引起不同的社会心理,不同的社会心理引起不同的色彩认识。如果说上一时代人们注重的是茶叶的功效,对茶叶的色彩应用方面注重的是其实用性和简单化,那么如今人们注重的便是色彩的美观和搭配的和谐,注重的是色彩所反映的低碳环保理念。因此,当前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茶叶产品引用的是彰显低碳环保的绿色,低调而不张扬的棕色,或者沉稳大气的黑色红色相间。这些颜色反应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变化,在对颜色的应用方面更加注重质感,而不是浮夸。
3 结论
茶叶包装色彩应用与茶叶的品行和用途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色彩的应用也是消费者直观感受最为强烈的影响因素。设计师要力争通过色彩的应用对消费者的心理予以充分的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包装色彩与消费者心理、年龄,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关系和联系,让这些因素与包装色彩融为一体,形成茶叶包装中独具特色的色彩应用,从而提升茶叶包装的品质和效果。茶叶包装色彩在茶叶包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设计师要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把控,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的审美和色彩喜好进行研究,让茶叶包装的色彩应用更加灵活多变,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认识和关注度,提升茶叶给人们生活所增添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马聪.茶叶包装设计研究初探---以福州地区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4(12):138-139.
[2]尚会芳.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J].戏剧之家,2015(8):173.
[3]李舒梦,樊强强.留白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5(12):40-41.
[4]金玉洁.传统文化在茶叶包装中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6):39-41.
[5]袁磊,张艺.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语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6-128.
绿色可持续茶叶包装设计 篇10
1 绿色包装概述
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和绿色包装的设计理念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传统的包装设计是优先考虑人的利益, 只要能够达到保护商品的作用即可, 并没有考虑包装在使用过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也并未考虑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 但绿色包装讲究的是在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传统包装的作用, 绿色包装不仅考虑到了产品的产生和生产制造过程, 也考虑到了包装使用过程、使用过后的回收及处理问题等。使其满足了国家对绿色包装的以下四点规定:第一是在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同时, 实现包装使用量最小。第二是包装应可重复利用或者是可回收再生。第三是包装物在废弃后不会形成永久性的垃圾, 对土壤造成伤害, 第四是包装材料对人体及生物是无毒害的。绿色包装体现出了设计师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憧憬, 体现了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达到了绿色包装与茶文化的遥相呼应。
2 可持续茶叶绿色包装设计要点
为了了解茶包装的现状, 笔者也走访了一些有关茶的场所, 例如茶的种植地、茶的研究所、茶的销售场所--批发市场、专门店和超市, 还查阅了与茶有关的书籍, 通过分析, 我认为茶包装在经济发展很快的今天, 已经出现了商业化和工业化的特征。很多不同品牌的茶包装从材料的运用到包装图案的设计都存在雷同现象, 致使品牌特色不明显, 且包装很花哨, 让人感受到了一浮躁的气息, 无法传达不同种类茶的特性;消费者在购买茶产品时, 首先看到的便是茶包装, 这就使得其无法从包装上来感受茶的特性, 也不能很好的判断茶的品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人们也在追求更精致的生活态度, 因而在对茶的选取时, 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喝的需求, 人们从购茶、包装、摆放等活动中体验着生活的乐趣。
2.1 以物载物
可持续茶叶包装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包装时, 要选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作为茶叶的包装材料。目前的绿色包装材料主要有可食用性的包装材料、可降解性包装材料、天然生物包装材料等。天然生物性包装材料是指木材、竹子、草类、纸类、麻类等, 这些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分解, 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可食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淀粉、植物纤维和蛋白质等, 这些材料通常用于药品和食品的包装。故茶叶包装要选择这类型的材料。据资料显示科技人员已经研制出一种以废弃茶渣为原料的新型材料, 该材料制作工艺简洁, 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 而且该新型材料还保留着茶的清香气味。若是以此材料作为茶的包装材料, 正好体现了以物载物的理念。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用茶渣压制而成的工艺茶罐, 这种茶罐很好的诠释了绿色包装的概念, 也暗合了以物载物的观念。
我们除了关注绿色包装的选材之外, 还应关注一下绿色包装设计结构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茶产品都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 这样不但让消费者无法真正的去识别茶产品的品质, 还增加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 对资源、环境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绿色包装讲究的是在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同时, 实现包装使用量最小,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可拆卸式的包装结构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包装使用率的目的。比如可以设计一种包装材料, 既可以组装起来做展示也可以组合成有茶文化的工艺品, 以此来增加包装的趣味性和使用率, 这样既体现了绿色理念, 又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2.2 以形解意
了解某个产品时, 我们最先观察的便是其外观, 对于茶产品亦是如此, 所以茶包装的外观带给我们的视觉体验也是很重要的。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然形态也有规律可循, 据研究表明大自然产生的图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维度、对称的美感, 于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也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将其对自然的理解应用到艺术方面。消费者在对茶产品进行选择时, 首先看到的便是茶包装, 其通过茶包装的设计来了解茶的特性, 此外茶包装的图形、色彩也影响着消费者对茶的认识。当消费者在购买茶产品并对茶产品产生认同后, 便会通过产品包装去领会产品的内涵, 深入的了解其茶性, 这便是以形解意。故在茶包装的视觉设计上应多加入茶文化的元素, 可以以茶的生长变化形态作为一种设计的元素, 创造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2.3 简约设计
走访过很多的地方, 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那些当地有名的食品包装有极其的简约, 但却让人无法忘怀, 比如云南的竹筒饭菜、竹筒酒、笋叶包茶等, 包装材料都是选用当地的竹子、笋叶等进行简单的加工, 然后对食品进行包装, 既简单又适用还透出一种浓浓的地域风情。竹筒饭菜用的竹筒就是竹子本身的形态, 而笋叶包茶中笋叶也只是经过简单裁剪并折叠使用, 为了牢固可以加上竹条捆绑。这些包装在选材上符合了环保的理念, 而在形态上也显的别具一格, 简约但不简单。这些美食的包装古老而经典,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茶的包装也可借鉴这些简约而质朴的包装方式, 以突出其自然的特性。当然, 要想达到包装设计的简约风格, 是需要各项专业技术相融合, 需要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比如之前提到的选材, 可以使用以废弃茶渣为原料的材料来达到以物载物的理念, 另外在外形和色彩上还要体现茶的形态和文化, 在综合这两点的情况下达到简约的设计, 这样的包装将让我们通过看似简约的形态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茶文化。
3 未来可持续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
3.1 天然材料与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提倡绿色环保的现在社会, 绿色包装材料也是茶包装发展的方向。茶产品的包装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选择具有地域特点的包装材料, 这些天然的材料经过加工后还保留着其特有的清香、淳朴特点, 这是其他材质制成的包装无法相比的, 并且这些天然的包装材料在生产和使用的时候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另外, 在茶种植地, 每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茶叶废料, 我们可以利用技术的创新将这些废弃茶叶加以利用, 将其制成可以用于进行包装的材料, 这样, 既达到了绿色包装的目的, 也使得废弃的茶叶得到利用。这种天然的绿色包装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 更是为人类的生产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2 茶文化与包装材料的合二为一
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千年的积淀, 承载了多少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文化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品位, 所以我们在对茶包装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在茶产品的包装中占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茶文化不是一种单调的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 产茶地也不同, 正是不同的地域差别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过后去感受不同茶品所携带的不同的茶文化, 让心灵得到升华。当然由于茶的地域性, 也要求茶包装在设计时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去设计出具有地域特性的包装形象, 让人们在看到茶包装时便可联想到此茶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达到茶虽未入口, 但却先入心的效果。另外, 茶包装还应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 运用不同的印刷字体, 精准的反映文字的内容和表现出的基调, 设计出针对目标人群气质的文字形象。在对产品进行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涵盖的内容包括:产品成分和配比、使用方法、使用范围、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产品规格等。这些说明性文字一般具有印刷正规, 排列规范, 阅读方便的特性。包装上一般还有广告性文字, 这些文字常常用来为商品做宣传, 烘托气氛。为了尽可能的消除消费者对包装上文字的抵触情绪, 我们必须科学的安排品牌文字、广告文字和说明性文字的排版。比如说, 若我们的产品只是在国内销售, 便不要将英文说明作为首选, 但若认为这种营销会对逐渐喜欢进口产品的国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而去以此为目的使用英文说明, 这可能存在销售者认为其以次充好而带来反感的风险。
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 有很多的影响因素, 比如市场竞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工艺技术等等, 这些都是包装设计要提前考虑的。要实现茶叶的绿色包装就要在考虑实现包装的基本性能前提下, 使用新材料并加入茶文化的元素进行设计, 这将是一个体现设计师专业技能和对茶文化理解的一个考验, 当然茶叶的绿色包装在新材料和茶文化的设计中也将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传播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仕科.论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形式[J].包装工程, 2010 (2) :93-95.
[2]张迎春.再论产品竞争中的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 2010 (2) :1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