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的书法作品(精选6篇)
篇1:有关爱国的书法作品
爱国诗句的硬笔书法作品
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9、《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2、《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3、《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篇2:有关爱国的书法作品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光,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篇3:南宋文学家陆游作品中的爱国精神
一、陆游爱国精神的形成
陆游出生于1125年, 正值金兵大举进攻北宋之际, 不久, 1127年, 即北宋靖康二年, 金人攻入汴京 (今河南开封) , 烧杀抢掠、并掳走徽钦二宗以及后妃, 皇子, 宗室, 贵卿等数千人, 宋朝政治中心被迫南迁至临安 (今浙江杭州) , 至此北宋覆灭, 南宋则在风雨飘摇中诞生。陆游本出生在北方, 由于金人的侵略, 从少年时代就不得不跟随家人逃难, 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直至辗转迁徙到离临安很近的山阴定居。陆游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 父亲陆宰与朝中主战派的士大夫们来往密切, 少年时期的陆游亲见那些士大夫与父亲谈论靖康耻与时事时裂眦扼腕、流涕痛哭的模样, 耳濡目染这些爱国志士激愤慷慨的抗金主张和言行, 奠定了陆游“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的理想, 陆游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亲上战场, 杀敌报国。但事实上, 由于当权投降派的排斥打击, 仕途不顺的陆游直至40几岁才有机会从军。如果说前期他的作品虽然洋溢着爱国精神, 但相对缺乏生活经验, 阅历较浅的话, 正是这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 给陆游的生活与创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抗敌将士艰苦的生活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 而抗敌将士的爱国热情, 则极大地开拓了他的创作境界, 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1]75。
二、陆游作品中的爱国精神
陆游曾自言60年间诗万首, 现存于世的诗有9300多首, 词130首, 还有大量其他文字。在这些作品中, 或是抚时感事, 或是借物言志, 或是气势恢弘, 或是豪迈悲壮, 但是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贯穿其中, 那就是收复失地, 期盼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精神, 这些作品表达着陆游共御外侮, 为国雪耻的雄心壮志。早年陆游在《夜读兵书》诗里就曾说平生万里心, 执戈王前驱, 表明自己生平志向就是志在边疆万里, 为君王作先锋, 扫平天下。他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 而是要上马击狂胡, 要手枭逆贼清旧京, 即使一生多次因触怒投降派而被罢黜也没有消沉, 始终认为杀敌报国, 战死沙场最为光荣。在《独酌有怀南郑》里就表明了他认为从军乐事世间无的态度。直到82岁, 他还在《老马行》唱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 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豪语, 陆游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马自喻, 道出战马虽已经渐渐衰老, 但仍有为国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一旦传诏北伐, 擂响战鼓, 衰老的战马就会精神抖擞、驰骋沙场, 再显雄风, 踏平燕赵, 为国效忠。而在著名的《金错刀行》一诗, 更借着盛赞宝刀说出了“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这样激昂豪迈的句子, 引用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典故, 用反诘句表达了杀敌立功和收复国土的坚强决心。遗憾的是, 陆游的一生纵有满腔的报国大志, 却敌不过奸佞误国, 一心想收复中原, 光复河山却请缨无路, 岁月蹉跎, 壮志未酬, 在陆游的作品中, 也有许多对南宋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书愤》是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 共三首, 在写第一首《书愤》时, 他已经62岁了, 正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然而因为被黜, 只能赋闲在家, 当年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如今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陆游曾以塞上长城自许, 然而一片丹心却始终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而鬓先斑白, 我有心, 天不予, 内心深处却仍渴望渴望效仿诸葛亮, 施展抱负。而第二、三首《书愤》, 是陆游73岁时所做, 表明“壮心未与年俱老, 死去犹能作鬼雄”, 诉说虽是年华已逝, 雄心壮志却依然炽热, 即便是死了以后还可以作鬼中的强者, 继续和敌人厮杀搏斗, 而“关河自古无穷事, 谁料如今袖手看”, 当年的凌云壮志, 岂料到今日竟成了袖手旁观之人, 其心情之悲痛苍凉, 溢于字里行间, 失意悲怆的郁愤之情喷薄而出。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还表现在投降派的批判和揭露上, 他一生主张抗金, 收复国土, 却与统治当局格格不入, 仕途坎坷, 多次被贬,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 一再反对不抵抗政策和丧权辱国的和约。陆游在词《桃园忆故人》中感慨, “云外华山千仞, 依旧无人问”, 揭露了南宋王朝不愿收复失地的卖国行径, 在《感愤》他直斥诸公尚守和亲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 指出正是朝廷大臣坚持和亲的策略, 让抗金的将士们白白度过了少壮年华;他在《陇头水》中说“生逢和亲最可伤, 岁辇金絮输胡羌”, 以此谴责和亲政策的不得人心。在《晚登子城》他警告那些边将们说“棘门灞上勿儿戏, 犬羊岂惮渝齐盟”。在《关山月》里, 诗人对和议的恶果以及投降派把持的朝廷作了集中而全面的揭露, 在与金人议和的15年间, 由于长期向侵略者屈辱求和, 一些官僚士大夫抗敌意志消沉, 一味结党营私, 只图谋取个人利益, 而武将们也享乐腐化, 虽然来到边疆却不做战, 任由马棚里的马默默肥死, 弓弦也因腐朽而断。权贵纸醉金迷的生活, 与报国无门的志士, 白白死在战场上征人的白骨,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而南宋王朝文恬武嬉, 忘国偏安, 全然忘记了沦陷地区的人民在忍痛生存, 盼望着复国, 今天晚上又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在《追感往事》里, 他又进一步揭穿了投降派卖国的本来面目, 指出结党营私图谋个人利益, 误国奸佞又岂止是秦桧一人, 并指出投降派的人都在排斥打击陷害宗泽, 岳飞这样的爱国将领, 这样大胆尖锐的揭露在南宋初期是绝无仅有的。在《书志》一诗里, 他甚至表示, 如在生不能灭敌, 死后肝心独不化, 凝结变金铁, 铸成利剑, 内除佞臣外清妖孽。陆游的爱国精神还表现在对沦陷区人民的念念不忘, 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他写过许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诗句, 在他的诗中, 忧国与忧民总是形影不离, 在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 中原地区已经沦陷60多年了, 而陆游也已经60多岁, 被废黜在家, 却依然在山阴乡下, 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 同时惦记着中原地区的人民, 期望着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 为沦陷区人民向南宋王朝提出了统一山河的强有力呼吁[2]33。
三、陆游作品中爱国精神的艺术特点
陆游的作品, 因为对报国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特色, 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是构成际作品浪漫主义色彩的又一个因素。陆游爱国忧民, 一心杀敌抗金, 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让他在很多时候只能凭借想象来表示内心强烈的愿望, 在《弋阳道中遇大雪》中, 他看到漫天大雪纷纷扬扬, 便想象是漫天神兵从天而降, 在《出塞曲》中, 宋军北伐的阵势是“三军甲马不知数, 但见动地银山来”, 在《战城南》中, 敌人的溃败是“马前嗢咿争乞降, 满地纵横投剑戟”;在《胡无人》里, 陆游更是畅想“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用东升的太阳来象征宋朝中兴, 慷慨之音、激越之气跃然纸上。而所有这些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梦想与幻想, 都是陆游爱国精神的一种深刻表现, 也是他作品的一大艺术特征。陆游的创作风格多样, 屈原的忧国忧民、李白的潇洒豪迈、杜甫的现实主义、白居易的以人为本以及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的革新精神, 都给了陆游一定的影响, 在他的诗中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相辅相成, 浑然天成, 而且语言简练生动, 自然流畅, 纤丽之中见豪壮、豪放之中见悲凉, 亦雅亦俗, 将爱国精神与浪漫主义成功的结合起来。在陆游的作品中, 那种时刻不忘收复中原统一河山的热忱和忧虑, 那种贯穿一生为祖国恢复大业振臂呐喊的精神, 不仅是同时代诗人没有办法比拟的, 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 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时代特点、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加上个人的人生经历, 决定了陆游的诗歌充满了激越豪迈的感情和爱国精神。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 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 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 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 喝几杯酒, 写几行草书, 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 血液沸腾起来, 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 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傍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正是这种充斥陆游整个生命的爱国精神, 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作品和精神财富, 还对陆游的子孙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陆游年谱》记载, 陆游的孙子为陆元廷, 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 曾孙陆传义, 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 玄孙陆天骐, 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 投海自尽。而陆游最终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那一幕[3]191。
参考文献
[1]蒋凡.读朱东润先生《陆游传》随想[J].文史知识, 2005 (11)
[2]韩红昌.浅淡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J].科学时代, 2011 (3) .
篇4:有关爱国的书法作品
[关键词]影视作品高扬爱国情结
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不单是看其剧情是否引人,而是要看它赞美、歌颂什么?憎恨、唾弃什么?弘扬怎样的旋律,让人们从中受到教育?现代“中国功夫”片以其各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塑造了许多爱国主义形象。其中近期在央视频道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剧中吸引观众的李小龙形象不是他短暂一生的传奇,也不是咏春拳和截拳道,而主要是他的“爱国情结”的执着追求。
一、剧中塑造具有浓厚爱国情结的李小龙形象,用李小龙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与特质方式来演绎
李小龙的横空出世,之所以如此令国人骄傲,是因为他所处时代的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之时,其时的中国和现在绝非同日而语,李小龙年代的中国经济落后。殖民地的香港华人备受欺凌。李小龙在香港一所贵族学校就读高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欧美人都看不起黄种人,尤其看不起华人,布莱尔的一句“东亚病夫”已成为了他一生不能释怀的心结,成为李小龙短暂的一生不停奋斗的不竭驱动力,也使得许李小龙的民族意识来得更为强烈和勇敢。他讨厌瞧不起中国人、中国武术的任何人,遇到不平之事,立即上前制止。一位英籍同学——布莱尔,擅长拳击术,向他挑衅,骂他“东亚病夫”,他感到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侮辱,义愤填膺,出手将布菜尔打翻在地。鼻口出血,以示教育,以示警告。因为被英美学生看不起,为了维护尊严他一次次被打得鼻青脸肿都不服输,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甚至更为优秀,他经过刻苦训练,夺得了许多欧美人参赛的全港冠军和拳击冠军。
美国很多武林高手各自认为空手道,跆拳道,柔术,泰拳是世界第一。他们瞧不起中国武术。更瞧不起黄皮肤的中国人。李小龙非常痛恨别人对中国人的“蔑视”,每次不惜冒死去和他们格斗:好莱坞想要他去拍电影,李小龙本来希望与好莱坞合作,但是他听说放弃中国到印度去选景,他断然离开;从学生到武师,从武师到明星,从香港到西雅图,从西雅图到奥克兰,他始终用自己的坚强和拼搏向世人宣言:我是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尊严,更为了中国人的尊严!
剧作展现的李小龙时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毫无了解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试想,若当时的中国很强大,即使布莱尔仍然说了“东亚病夫”这个词语,那也只会引来李小龙的愤怒和拳头,而不会在李小龙的心中形成心结。李小龙是位天才。如果他出生在现今的年代,他也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可以肯定,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一定不会像剧中的那么大。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谨以个人的天才、智慧和力量去完成一种宣扬民族文化的过程势必异常艰苦。李小龙从香港中学生恰恰舞、拳击冠军到美国空手道冠军,从办武馆到在好莱坞确立首位华人国际巨星的地位,其间他尝尽了各种辛酸苦辣,但驱使他义无反顾地为了这些目标而不停奋斗,支持他在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后仍然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无疑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李小龙时常强调自己是Chinese,他没有一刻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强烈的爱国心在李小龙心里已超越了本能。所以,剧作塑造的李小龙形象,以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展现李小龙坎坷、曲折的个人经历,为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剧作这种演绎形式极大地增加了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剧中展现给观众的李小龙不只是一个为民族呐喊的武术家,而是具有博大胸怀的民族主义者
李小龙神奇的武术天赋和惊人的意志力让他在美国避难留学期间迅速崭露头角。令人汗颜的是,他并没有把那些曾经视自己为敌人的外国人为敌人。李小龙从美国加州大学休学办起第一家武馆,在他的事业团伙中,有一个英国人布莱尔,一个美国黑人杰西,一个日本人木村,一个美国白人琳达(随后便成了他的老婆)。除了他的老婆,这些外国人与李小龙的最初相识都是不愉快的,而那个英国人和日本人更是与其有着民族仇恨情结。当他们尊敬李小龙、尊敬中国人的时候,李小龙很坦然的接受了他们,并且成了一生的挚友。
李小龙在骨子里痛恨日本人,但是当日本人木村拜倒在他的咏春拳之下并且一心一意要拜他为师时,他还是放弃了自己“永不收日本人为徒”的誓言。这不是说明李小龙的爱国之心不诚,相反是证明了李小龙不仅仅是民族主义者,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李小龙仇视英美白人和日本人源于他们瞧不起中国人、欺负中国人,当他们能够正视中国人、尊敬中国人的时候,就都成了相互帮助的朋友。正是这种情怀才让李小龙的形象高大丰满起来。
以往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在表现中国赢弱时期的作品,多是仇视日本人、英美人,中国与他们的关系是誓不两立的民族敌人。这些作品为此树立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但是《李小龙传奇》给了我们更为客观伟大的民族英雄形象。“民族主义”不等于“排外主义”,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博大的胸怀的爱国人士,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三、剧中塑造的李小龙形象,在诸多方面将成为现代社会年轻一代的青年偶像,成为一本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材
近些年来,国内电视剧市场每年都会推出大量作品,也有关于李小龙故事的作品,但是真正能让观众广泛关注的却并不多。以往描写李小龙的影视剧,大多把关注点放在他神乎其神的武功技艺和传奇般的一夜成名上。用大量“造神”的手法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功夫皇帝”。而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却更多地把笔墨放在了李小龙的成长和坎坷上,让观众看到,一个莽撞青涩的少年是如何在异国他乡,顶着各种歧视和压力成长奋斗的。在他身上,没有奇迹和光环。只有顽强和坚忍。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传奇片,还不如说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励志片。
1、剧中塑造的李小龙形象,勤奋、执着、不畏困难。李小龙从小是一个顽皮、不爱学习、到处惹事生非的毛头小子。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这与他静心学习、不懈追求是分不开的。该剧第一次展现了李小龙的青少年时代,为了不让人蔑称他为“东亚病夫”,他毅然投入到武学生涯中,专心致志苦练功夫。站马步、举棍子,这些基本功他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练,常常到深夜一两点还不休息。为了思考武学,他还常常茶饭不思,深夜不寐。每次比武失败,他都要认真回忆、琢磨、思考、总结,最后终成武学大师。这让人们看到,明星的光环背后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跋涉,也得一招一式地苦练。剧中李小龙的形象,在中国人眼中无疑是力量的化身。因为他
在面对逆境尤其是外来压迫者时。展现出了不屈不挠、永不言退的精神。
2、剧中塑造的李小龙形象,好学、博采、开拓创新。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李小龙不仅勤于练功,还博采众长,打破旧的、封闭的、本门派武功不外传的传统观念,吸取各门派的武术精华,去除糟粕,不断改革,创新新的拳法——截拳道,在世界武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著名的技击术。他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为了提高搏击水平,李小龙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为了扩大交流,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正是武术大家的风范。在当代中国。我们开放自己的同时,从他人甚至对手身上也会获取了新鲜的东西和前进的动力,,必然催人奋进,提升自己。
3、剧中塑造的李小龙形象。正直、刚毅,爱憎分明。他同情广大的贫苦大众,为他们打抱不平,憎恨邪恶势力,因此得罪了黑社会的头目。这一小撮人千方百计找机会暗害他,他勇于面对,不畏强暴,同邪恶势力坚持斗争到底。剧中李小龙邪不压正,坚持抗争的人生理念,对于今天许多崇拜李小龙的青年人来说。应当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4、剧中塑造的李小龙形象,豁达、包容、品德高尚。李小龙创办武馆,主张在传授武术的同时,还要传播武学思想和做人的道理,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影响着周边的人,包括学徒、朋友、武术界人士。与对方比武,点到为止。“较量”绝不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而是让对方输的心服口服。从李小龙身上。不仅使观众看到了他精湛的武技,更有高尚的武德。他用自己的博大、宽容,赢得了曾经为敌的人的尊敬,坦然的接收了布莱尔、杰西、木村等,并且成了一生的挚友。他是中国功夫的传播者,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武术技艺传授给大家,无论是国籍的不同,还是肤色的不同,均同等看待,把真刀真枪的中国功夫推向新的、更高的层次。推向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武术功夫。
5、剧中对李小龙爱国情怀的描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很深的影响作用。李小龙的传奇人生无一不与他的爱国心紧密相连。无论是在香港中学取得全港的拳击冠军,还是在美国成为全美空手道冠军,包括他立志成为好莱坞的首位华人巨星。都充满着他的爱国激情。李小龙面对“东亚病夫”的嘲弄时表现出的抗争和勇气,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即使在今天。剧中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同样也能激发人们心中的感动。所以即使没有大量激烈的武打场面和复杂纠葛的爱情故事。《李小龙传奇》依然能让人们眼前一亮、心中一热。观众可以从他的一生中读懂这一点。历史上的李小龙曾经在好莱坞及香港两地拍摄过多部功夫片,最成名的四部半电影,其中有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片,轰动世界,他的影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的狭隘的复仇主题,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共鸣。作为每一个中国人人,尤其担负时代重任的青年人来说,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大义,才会从民族和国家的高度审视我们个人的行为,才会有意识地激励自己、宽容他人,才能担当未来民族的重任。
《李小龙传奇》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力作。在李小龙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那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以德报怨、宽以待人的博大胸怀。这种精神和人格的力量。超越了国界,不仅征服了普通人,也征服了对手和敌人。剧中李小龙开设武馆,并据理力争,打破国术不传外族的常规和保守观念。对外国学生开放;不惜挨打,不耻下问,团结了日本人、英国人、美国黑人、菲律宾棍王、泰国拳王等一大批国外武术界人士:以德报怨,制止内耗,感动和征服了华人武术协会会长和黄皮小子等人:严格遵守中国武术不成文的传统规矩,比武中点到即止,从不主动出手伤害对方:不畏强权,在与好莱坞大公司的合作中要求对等公平:尊师重教,对自己的老师始终保持虔诚的敬意。李小龙身上体现出来的这些精神与品格,大大提高了剧作的思想品位。剧中李小龙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同样刻画深刻,并贯穿始终。每当李小龙战胜对手,他总是高举双手,以其独特的表情和声音大叫:“我是中国人!,”这是李小龙的呐喊,也是全世界华人的心声。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渴望中国强盛的赤诚之心,却永远铭刻在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李小龙身上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尊严,使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和尊重。
篇5:有关爱国的书法作品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很荣幸也很激动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神往已久的天下
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要胸怀宽广、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不辜负先烈和人民对青年的重托,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要知荣明辱,奋发有为,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样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成为“四个新一代”的有为青年,自觉担负振兴中华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重任,用我们的无悔青春去铸造新时代的不朽丰碑!
谢谢大家!
篇二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要从身边做起》。
同学们,当我们每一次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的心底是否涌动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当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你的脑海是否浮现出60多年前的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的巨变,是一位巨人俯瞰世界的洪亮声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历史凝聚着力量,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常卓越和伟大的民族。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朝,有过强盛无比疆域辽阔的汉朝和元朝,更有灿烂美丽的唐、宋文化;但是也有屈辱的近代历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横行霸道,上演过无数血泪斑斑的惨剧。
经过建国后六十年的奋发图强,六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六十多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六十多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六十多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六十多个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六十多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六十多个春秋,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扞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六十多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近代教育家梁启超曾近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作为青少年,作为炎黄子孙,祖国未来的主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挑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
爱国从身边做起!爱祖国,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树立为民族强盛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从小树立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做一个有能力、可依靠,让父辈们信任的接班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让我们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刻苦学习,苦练本领,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5周年献礼!
谢谢!
有关爱国的广播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乙班的xx-x,我今天朗诵的的题目是《我的祖国》。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马革裹尸!直到63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您是大树,我是树叶,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春色;祖国!您是土壤,我是禾苗,输出您全部血液为了我的收获;祖国!您是长江,我是小河,我愿用涓涓细流壮您浩荡的行色;祖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终生守护您的辉煌、您的灿烂、您的圣洁;祖国!今天,我们又一次庆祝您的生日,看到您新的振兴、新的开拓!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篇6:爱国诗词的硬笔书法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相关文章:
关于青春奋斗的励志格言02-19
青春励志语录格言02-19
中国近代音乐史02-19
青春和梦想的句子有哪些02-19
关于良好习惯的格言警句有哪些02-19
有关爱国的小故事02-19
有关屈原的爱国故事02-19
有关爱国主义征文800字02-19
有关苹果唯美句子02-19
四年级品德学情分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