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营销文献综述

关键词: 收入水平 文献 综述 营销

第一篇:博客营销文献综述

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物质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顾客在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注重于更高层次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传统的营销注重产品的功能和特色,很少考虑顾客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产生了体验营销模式

关键词:体验 营销 战略 正文: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

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1.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3.思考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4.行动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5.关联体验。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二、体验营销的特点

(1)体验的参与性

体验活动的关键核心是消费者必须参与其中,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体验也就不存在了。 (2)体验的补偿性

当消费者参与活动时,如果出现令消费者不满意或者受损失的情况,体验提供者必须对消费者给予赔偿。 (3)体验的知识性

体验提供者在策划体验活动时,为了使消费者能有一个愉悦的体验,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把体验活动布置得有声有色,使消费者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4)体验具有差异性

体验作为出自消费者内心的精神和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因个人所受教育、文化及亲身经历、爱好的不同.必将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体验经历。

三、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传统的特色与利益营销已逐渐的被体验式营销所代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侧重点不同

传统营销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特色与利益上,通过进行产品的销售来获利;而体验营销关注的重点则是放在了顾客的体验需要上,通过安排情景、事件以及设计一定的体验活动,让顾客得到有价值的体验使企业获取利益。

2、对目标消费者的理解不同

传统营销假设他们面对的目标消费者是理性的,通过理性的购买过程进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由需求认知、寻求信息、评价各种产品、选择、购买与消费等几个阶段所组成的。而体验营销则不同,他们认为目标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感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是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作用而进行购买的。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既接受体验,又参与实施到体验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出了顾客导向的理念。

3、效果不同

传统营销中,购买过程随着产品交付完成,顾客售后对产品评价完成后而结束。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并不会因为完成一次体验就马上结束,体验感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时消费者甚至事后会对所获得的这种感知重新评价,从而产生新的感受。

传统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产品的特色以及对消费者的利益。认为,一件产品对顾客而言,非常实用即可,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性。如食品很卫生、有营养;家电质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丰富、价格公道;各种软件性能好、稳定、效率高......然而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做就未必赢得消费者了。 体验式营销始终站在消费者的体验角度来构思,不像过去一样仅满足于功能和质量,而是考虑消费者看到它、听到它、使用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更关注消费者在消费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到和亲身感受到,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营销。

四、体验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验营销进入我国后,主要应用在国内的家电业、IT业和服务业。一些大企业也在大力倡导和推进体验营销来塑造企业品牌,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四川长虹等。这些国内知名企业在开展体验营销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体验式营销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家居市场“免费体验”到“老公寄存处”的设定,从网上购物支付宝付款到送货上门均有体验式营销的身影,产品的同质化,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单纯强调产品的功效和特色的传统营销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体验式营销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 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 ) 对体验营销理念的认识与接受,不同企业差别较大,运用程度有很大不同。(2)实施体验营销的系统性不强,有的企业只能设计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环节的体验,缺乏系统的规划。体验营销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某一类体验,而是为顾客创造一种无懈可击而又难忘的整体体验。(3)实施体验营销的基础不牢,一般的营销尚未做好,实施体验营销底气不足。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的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在体验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可以脱离产品独立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没有坚实的质量做后盾,体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五、体验营销的战略规划

1、制定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1)个性化策略。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体验是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消费者的个别化感受,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2)体验促销策略。体验促销策略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可以通过广告画画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虚拟体验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采取电脑辅助设计,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多种体验手段,结合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体验。网络是一个廉价快捷体验的好地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通过网站或电子商务,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4.加强体验终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

体验效果取决于销售终端的一种氛围,一种场景和环境,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要考虑你的产品,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要考虑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的有关情况。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体验是一种服务,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体验是满足顾客情感需求为主的营销提供物, 是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亲身经历, 产生感受, 留下印象, 使之兴奋的一种特殊服务的方式。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受到诸多方面影响, 企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 定位要准确, 引起体验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因素或是其他因素。要注意各方面协调运作, 企业提供的体验策略可以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模式, 也可以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组合,组合兼容性越大, 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朱丽娅:体验营销及其战略规划和策略建议[J].宁夏大学学报,2005,1:120~12

2[2]冯林燕: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04,3:32~34 [3] 姬敏 验营销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9)(上旬刊):163-164. [4](美)B·H·施密特.体验营销/周兆晴译[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5] 余世仁 体验营销的特点与策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闫俊周.体验营销研究综述及启示,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6.

第二篇:汽车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身边,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传统的汽车营销模式受到了由互联网带来的无障碍沟通方式的空前严重的挑战。汽车销售业也已经开始进入到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意识到网络对汽车销售带来的重要推动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1、 我国汽车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欧阳丽转在文献[7]《我国汽车营销策略初探》中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汽车营销策略:( 1)强势品牌逐渐降低价格,品牌和价格的双优模式;(2)强势品牌的策略与结构性 价格—产品调整;(3)品牌价值定位和价格优势。并以此得出四点启示。(1)了解顾客需求,针对竞争对手实施差别化战略;(2)构建服务于独特针对性的价值链;(3)以差异化战略避免价格战;(4)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高志杰在文献[27]《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阐述了影响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的主要因素。指出自主品牌汽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其他国际品牌的价格来说,其价格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自主品牌汽车存在诸多的劣势,首先品牌专营店的数量不多,地理位置布局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和亏损严重,同时现有自主品牌汽车营销渠道模式较为单一,同时营销服务体系质量不高。并进行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探讨:(1)发展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改变汽车消费观念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市场;(3)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建立起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效应,巩固自主品牌汽车的地位。戚金凤在文献[20]《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对汽车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其次,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最后,环保型营销策略。并列举了汽车营销策略的新发展趋势:(1)“微”营销。微博、微视频(电影)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就很快地被一些勇于尝鲜的汽车厂商所拿来,运用为其主要的营销手段。(2)“炫”营销。简单的游戏机制“,嘿,顶一个”让网民可以有效及时分享,“炫”不仅是80后的主流生活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汽车品牌传播核心DNA。(3)“互动”营销。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互动,不营销!所以,互动是一个在制订营销方案时的最基本的考虑,如果没有广泛的观众参与和互动机制的形成,那这个活动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互动的本身,并不在于为了互动而互动,更重要是一个能否让观众自发形成一个互动机制。(4)“跨界”营销。通过跨界合作进行营销。李昕在文献[26]《浅谈我国国产品牌汽车营销策略》中及刘海涛在文献[3]《探讨我国汽车营销策略》中提出自主品牌经销商市场营销策略:(1)多品牌营销策略、降低经营风险;(2)加大售后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水平;(3)积极发展下线,广泛布点。并提出了自主品牌制造商市场营销策略:(1)品牌设计变化;(2)培养顾客忠诚度;(3)培养顾客忠诚度。

7] 欧阳丽转. 我国汽车营销策略初探[J]. 汽车维修,2015(01):2-3. [8] 杨萌. 基于品牌战略的豪华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77-78. [9] 王敬. 关于汽车营销模式的几点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4(17):117. [10] 刘海亮. 汽车营销渠道的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4(09):201. [11] 王香. 中外汽车营销渠道模式的对比及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4(09):242-244. [12] 杨德荣. 什么是汽车营销“正在发生的未来”?[J]. 中国机电工业,2014(07):36-37. [13] 孙振. 奇瑞汽车营销策略创新[J]. 无线互联科技,2014(02):91. [14] 魏传鹏. 浅析汽车营销的现状以及发展[J]. 才智,2013(29):3. [15] 冯刚. 基于网络环境的汽车营销[J]. 科技视界,2013(28):35,64. [16] 曲丹. 浅析汽车营销的6C模型[J]. 经济管理者,2013(26):272. [17] 刘小勇. 汽车营销不必推倒重来[J]. 汽车观察,2013(10):4.

[18] 刘海涛. 探讨我国汽车营销策略[J]. 品牌(下半月) ,2013(09):76. [19] 许恩军,陈海山. 我国的汽车营销策略新探[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7-78 [20] 戚金凤. 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2013(02):222-223. [21] 万腾. 我国汽车营销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1):91-92. [22] 佟子鹤. 新时期汽车营销的创新模式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114. [23] 闫忠. 浅谈我国的汽车营销模式及发展趋势[J]. 科技创业家,2012(17):243. [24] 张建友. 基于网格营销的汽车营销网格的构建[J]. 中外企业家,2012(15):82-83. [25] 刘文静. 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 企业导报,2011(17):113. [26] 李昕. 浅谈我国国产品牌汽车营销策略[J]. 民营科技,2011(03):69. [27] 高志杰. 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 经济管理者,2010(17):228.

第三篇:网络营销物流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姓名:艾里木别克。阿德列提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20080505403

论文题目:论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指导教师:库尔班江老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企业营销发展的一个全新模式。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营销和运作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新形势下,企业必须提出新的网络营销对策,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尤其是物流这一关键环节,为了保证网络营销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在物流管理与控制方面做出必要的改进。本论文对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从各方面论述和探讨企业网络营销和和企业物流的关系、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网络营销企业物流物流策略

一. 前言

这篇论文讲述了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关键环节,实体性产品的物流问题,解析了怎样才能使得物流服务的高效化、快捷化、规范化将决定着企业网络营销活动最终的绩效。首先,叙述了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特征,发展趋势及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所谓网络营销是与现代市场变革、市场竞争以及营销观念的演进密切相关的网络市

场营销可被解释为借助于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而之后就重点讲述了有关网络营销的物流策略。解析了网络营销物流小额略概念,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物流策略与网络营销的关系与作用。最后说明了企业在网络营销物流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了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的发展趋向及优化探讨。

二. 对已掌握文献的分析

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我参考20多篇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对自己论文的写作有了初步的规划,并了解了什么是企业网络营销,什么是企业物流及物流策略。了解了他们的特征。对于现代网络营销及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得知了物流策略在网络营销中及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网络营销物流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根据所参考的文献资料总体的内容来看,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 企业网络营销与物流策略概念的叙述。网络营销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换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对照传统营销无论是从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看, ,还是从提供了更多的营销机会看,或者是从满足了更多的消费者个人偏好看,网络营销都比前者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网络营销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与之相关的物流策略方面,物流的职能就是把企业的产品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在网络营销这方面,物流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需求不同的运

输、包装、仓储等环节与其相适应。一个产品策略、生产规划必须与库存控制进行有效的协调。价格策略的正确与否也会影响物流是否顺畅,如价格的优惠可能会增加订货量.物流体系的仓储、运输必须及时跟进,才保证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顺畅进行。而网络促销促销对物流的影响,要求物流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建立便于信息快速传递的信息系统,沟通和协调促销活动的规模、库存、运输和顾客服务的环节。为了这些问题得以解决,需要一系列的物流策略的支持。

二. 网络经济环境下物流策略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作用。网络营销是利用internet技术提供的各种方便,高效的手段,按照现代营销理论中“一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宗旨,以较低成本、较高的效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商务活动进行管理,如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生产流程安排、销售策略决策、售后服务、客户反馈等。以期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盈利,即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外延。而这些网上营销活动则需要先进的物流系统的支持。通过与网络营销相匹配的物流策略的执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网络营销目标。

三. 网络营销物流策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基本营销目的是一致的。当前,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网上市场调查、网络消费者分析、网络营销策略、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在这些网络营销活动,需要与之相配的物流系统的支持,而在现代物流的主流体系中存在的困难,也是物流系统试图

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实体物流配送的完善问题,尔这个问题则需要一个先进的、执行效率高的物流策略去解决。

三. 总结

根据已查阅的文献资料可以得知,我国网络营销与企业物流管理者两个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网络化时代,原有的传统概念已经开始向网络化和信息化转变。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网络营销必将成为传统营销最主要的手段,而这方面加重了对发展滞后的中国物流业的负担,也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物流策略的支持,在原有的企业物流管理基础下,应继续发展物流业务,根据我国企业现状,从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并与之进行战略合作和交流,实施有力的国家支持政策,从而适应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提高我国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实现我国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让我国企业得到整体性提高,走向全世界。

四. 文献查阅的方法与结果

我所参考的文献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

一. 新疆大学电子图书馆的途径查到以下电子文献

1. 安茜、李卫顺 中国物资流通 从外企在中国的物流策略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2000年第五期

2. 陈月媚中国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年11月

3. 王玉珍兰州商学院学报对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策略的探讨2003年2月

4. 辛曼玉新课程研究关于高职院校开设网络营销专业的思考2011年11月

5. 向玉冰、安雪娇、李玉东现代物流关于我国企业物流发展出路的探讨2011年8月

6. 李东光中国物流与采购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企业物流策略研究2010年第14期

7. 李会太、张文杰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基于市场营销的物流管理2000年11月

8. 秦陇一工业技术经济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2003年第1期

9. 王萍、刘良元黑龙江对外经贸浅议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2007年 第2期

10. 刘庆广商品储运与养护外企的物流策略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2003年8月

11. 吕小东企业改革管理网络经济下的物流策略2006年 第2期

12. 吴东霞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

13. 黄世婕、陈璐薇、吴旻丽物流科技我国物流发展的回顾与探讨第29 卷总第134

14. 徐晓红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策略及其优化2006年

12月

二. 互网络文献资料下载到的资料

1. 张铎中国物流年鉴电子商务与物流2004年

2. 中国学术期刊网探析网络营销中物流管理新需求

3. 程国权中国物流年鉴物流信息系统技术2006年

4. 黄福华经贸导刊中小企业的六大物流策略2001年第六期

5. 杨亚珍中国物流年鉴中国物流科技回顾与展望 2005年

三. 高等学校教学用材及书刊

1. 张宽海、帅青红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商务概论2005年6月 第1版

2. 王欣兰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现代物流管理概论2007年10月第

一版

第四篇:宜家在华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宜家在华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是一个产品过剩的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的影响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谁赢得顾客,谁就赢得市场。赢得顾客就必须使顾客满意,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能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消费者在购买很多产品的时候都需要有“体验”的过程,并且体验还会成为最终是否产生购买决策的关键。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提供充分的体验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机会。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其联系到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家居行业,我们就会发现,消费者在购买家居时是非常渴求体验的。

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式消费”或者说是“符号化消费”的旋风开始席卷全球产业,继“服务经济”之后,“体验式经济” 已开始大行其道。体验营销是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产生的新的营销方式,它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性和接触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正在成为企业活动获得竞争优势的锐利武器。“能否有效的管理客户体验将决定企业在下一个十年的生存”。《商业周刊》的断语映射出营销界的新动向。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产品和服务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

宜家家居是全球最大的跨国家具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12 年的成长与发展体现了宜家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中所采取的本土化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对宜家居在中国营销战略的考察与探究,对其体验式营销体系进行研究,为企业在体验经济阶段的营销提供一种前瞻性的思考方式,以期解决企业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业绩。

2. 研究意义:

在理论层面,营销理论与方法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现在,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产品或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功能

上的利益,更重视购买和消费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感受,即体验。在现实意义层面,任何公司都要懂得要努力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必须激起人们的兴奋,把他们从满意的购买者变成忠诚的倡导者。它应该表明自己的深切关怀,并且不断地让顾客感到惊喜。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比创造一种让顾客和公司相互作用的体验更好的方式了,它把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与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赋予顾客的个体行为和购买时机广泛的社会意义。宜家在华营销战略秉承了其一贯的理念——体验价值,它将和产品价值、服务价值等一起,构成整体的顾客价值。

因此,本文对宜家在华营销战略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宜家家居在华

营销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使中国家居行业的企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更好创造顾客价值,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二. 综述

1. 国外经济形态研究及发展

最早把“体验”作为经济价值来看待的是社会学家著名未来学家阿尔

文·托夫勒。1970 年,他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将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制造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企业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他认为体验是商品和服务心理化的产物,并指出“体验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将以模拟环境为基础,让顾客体验冒险、奇遇、性感刺激和其他乐趣”。

1970 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所著的《未来的冲击》一书

中指出,体验经济将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企业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体验经济的消费动机问题,1980 年埃索·欧达通过研究指出,休闲

为实现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获得“酣畅”或“迷狂”的心灵体验提供机会,提出以休闲体验的这些高层次的新的社会心理功能,已被旅游发达国家所认可和应用。莫里斯和伊丽莎白于1982 年将消费者体验分为幻想、

感觉以及趣味,并认为消费者体验来自于幻想、感觉以及趣味的追求。他们认为消费作为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意愿,更多的是受到消费体验的影响,而不是基于产品的特点和利益分析上的临时决定。换句话说,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对其生活的影响。消费者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思考者。

1998 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 公司的两位创始人B.约瑟夫.派恩和詹

姆斯.H,吉尔摩在《哈佛商业评论》7/8 月号期刊上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1999 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两人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体验经济才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在书中作者指出:服务经济已达顶峰,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即将到来。顾客想要一种体验来替代商品,体验“演员”必须在顾客中创造大量的感受。作者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在阐述审美体验时作者说:“每个人沉浸于某一事物或环境中,而他们自己对事物或环境极少产生影响或根本没有影响,因此环境(而不是他们自己)基本上未被改变。”我对这一说法不敢苟同。作者还提出“工作就是剧场”,并以剧场为模型(而不是比喻)来阐释商业交易:体验消费者是观众,体验表演者必须考虑剧场环境、产品、导演、演员、道具、表演等,为了获得真正的价值,表演必须比娱乐做的更多,它对顾客必须是有意义的,甚至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改变顾客。

伯恩德.H.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中指出:市场营销人员正从传统

“特色与功效”营销转向为客户创造体验的营销方式,即体验式营销。书中提供了这种新型营销方式的战略构架一一战略体验模块,它包括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知体验、身体体验和全部生活方式,以及与某一团体或文化相关所产生的社会特性体验。作者建议管理者利用以下媒介来创造这些体验:沟通、视觉和口头特性,产品的存在,联合品牌营销,空间环境,网站及电子媒体和人。最后作者就如何组建一个以体验为导向的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组织结构和战略问题。

2. 宜家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研究

宜家自1998进入中国,在中国家居行业产生了不菲的影响,国内研究

者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度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如下几篇:

●白 嘉,张会新著的《宜家 (中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文中提出了一

种新的营销观念—体验营销,并阐述了其含义及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分析了体现“体验营销”思想的五种营销策略;最后给零售业应用体验营销提出了几点建议,针对性很强。

●谢婉欣的《体验营销:一种新颖的营销模式》,文中对体验营销的含义及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教育体验及遁世体验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属于一般性的介绍观念的文章。

●祝合良与其导师伯恩德.H.施密特合著的《体验经济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改革》,文章对体验经济兴起的背景、体验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服务经济的关系、体验经济出现的意义及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王竹的《宜家体验营销的整合营销模式》文章在阐述了体验及体验营销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体验营销的模式和整合营销模型,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定位决策,对于主题公园实施体验营销极具借鉴意义。

●王建玲的《体验营销:品牌塑造新思路》,文章论述了运用体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构建竞争优势,是体验营销应用的又一个新亮点。

●韵江、陈丽合作的《服务体验融合管理:超越竞争的新视角—以软件为例》,文章针对软件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结合体验经济的新趋势,从分析软件企业的内在特征出发,提出其超越竞争的发展模式:服务体验融合管理。

●周岩、远江合著的《体验营销》,为研究体验作为战术手段的实战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周岩率领她的“中国体验营销第一团队”认真地梳理了他们的营销新思维,并把它演绎成一道道实战程序,提出了“创造市场十引导消费十顾客满意度十体验营销”的核心理论以及以“直效营销、体验行销、组织经营、循环服务”为四大策略的运营实战技术,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管理新理念。

三. 总结

宜家家居与中国传统家具零售企业的营销差别,也就是他最大的成功之

处在于它创建了最独特的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宜家家居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人的舒适感受为出发点,无论是零售企业内布局还是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都以消费者的方便、快捷和舒适为原则,使消费者无论购买与否,都可

以体验一种轻松快乐的购物过程,赢得了市场,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宜家创立的体验营销模式是一种竞争力,但是在这个竞争力中间,产品

的设计和产品的质量当然是第一重要的,宜家的产品设计师来自北欧,零售店分布在全球,根据零售店的销售情况,宜家会从 10000 多种产品中挑选几千种来中国销售。因此,对于国内家居企业来说,体验营销的模式可以学习,可以复制,但是其背后的产品设计等标准并不是能够学会的,这就是宜家独特的地方。国内企业也可以借机思考一下,除了营销模式,哪些是竞争对手复制不了的,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参考文献

[1] 尤齐钧.全面进入中国:五种模式设计 “中国版图” [J].In- ternational Wood Industry, 2003.

[2] 徐剑敏, 李雅榕.宜家是如何成功的—— —瑞典宜家家居的 观念营销案例[J].沪港经济, 2001.

[3] 崔本顺.透析宜家 IKEA 的中国攻略[J].中外企业家.

[4] 吕萍.宜家 (IKEA 家居国际化市场营销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3.

[5] 汪旭晖.从塔斯科与宜家的海外扩张时间看跨国零售本土化[J].经济理论研究, 2005.

[6] 沈晗耀,王少杰.国际化战略的黄金律:宜家成功之道[J]. 董事会,2007

[7]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

[8]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5.

[9] 王竹. 体验营销的整合营销模型[J].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10]谢婉欣.体验营销——一种新颖的营销模式[J]·企业活力,2001,6.

[11]沈瑞山.体验营销——现代营销的趋势[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12]张世举.体验营销的本质内涵及运行模式[M].商业研究出版社,2005.

[13]B. H. Schmitt.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9.

[14]M.E.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0.

[15]M.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0. [16]D. Day and George. Market Driven Strategy[M].New York: Press. 1990.

第五篇:易货交易所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doc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叁点零易货交易所营销策略研究 院 系: 财经学院

专 业:工商管理(金融企业方向) 姓 名: 涂志鹏 学 号: 120402040335 指导教师: 郑璐

二〇一五年十月

(叁点零易货交易所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企业管理方向) 班级;12级本科(3)班 作者:涂志鹏 指导老师:郑璐

摘要:摘要:现货交易所是买卖现货合约的场所,是现货市场的核心。交易所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场所和有效监督服务基础上实现合理的经济利益,包括会员会费收入、交易手续费收入、信息服务收入及其它收入。本文通过对叁点零易货交易所现货的营销进行研究,先对叁点零易货交易所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再根据交易所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营销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营销策略。

本文希望通过对叁点零易货交易所营销策略研究,为国内相关研究带来启发,也为叁点零易货交易所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 叁点零易货交易所 现货 营销 营销策略

一、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叁点零易货交易所是在以上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交易所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改变传统的交易模式,正为投资者打造一个全球易货交易中心,真正实现现货营销遵循的商品、服务和资源的自由流通。这就是研究叁点零易货交易所营销策略研究的目的所在。

现货交易所是买卖现货合约的场所,是现货市场的核心。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规则为整个现货市场提供了一种自我管理机制,使得现货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得以实现。因此现货交易所在中国与日俱增,现货投资的发展有如爆竹之势,勇不可挡,这也给其它的金融产品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又给金融市场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所以,本文提出现货营销策略研究,全面准确地分析叁点零易货交易所现货的营销,并指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地切实可行的营销建议,才能使得交易所现货额的营销得到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黄金现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使得叁点零易货交易所发展更加科学理性。

(一)叁点零易货交易所概况

叁点零易货交易所是国际易货协会(IRTA)中国唯一的董事会成员,2012年11月成为浙江省杭州市最先通过国务院检查验收商品的交易所,是国家扶持发展的交易所之一。经过长时间的运作,交易所在全球化3.0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交易所改变以往传统的交易模式,合理的利用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使交易所产品流通于市。交易所已经在众多投资者眼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依靠在证券交易、投融资、IT互联网平台等方面都有资深团队,并随即推出现货交易服务。交易所的交易时间大致一样,除了部分交易特殊产品的交易所。交易时间一般包含了国际黄金市场交易时间段的24小时制。(夏令制从星期一8:30--到星期六02:30 ;冬令制星期一8:30--到星期六03:30 )资金为为时结算,T+0交易规则,可以选择当日平仓,随买随卖,投资者在市场趋势允许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进行多次交易 。交易和操作便捷不复杂,大多通过网上交易系统下单委托,或者电话委托下单,交易软件大众化,公司还会给出行情分析系统以及行情分析报告。叁点零易货交易所销售的现货产品黄金现货是以熊猫金币的形式发行。目前交易所黄金现货平台中熊猫金币只有10Z、400Z、800Z这三种规格。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黄金现货的历史发展研究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就已识别了黄金。千百年来,拥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黄金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被人们赋予怎样的功能?黄金课堂带你一起去寻找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的功能演变。在19世纪之前,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而黄金价值高,产量稀少,运送成本高,铸造困难的特性,使得黄金的价格十分稳定,这决定了其具备充当货币功能的属性。

而在国外,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开始转化为世界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直至世界大战爆发,物价飞涨打破了金本位制的施行环境,“金本位制”崩溃。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开始贬值,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1973年,黄金迎来了它非货币功能的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当然,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二)国内文献综述

袁林在《贵金属理财产品营销方式需变革》中表明理财产品是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形式,而且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国内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上升,需求多样化,而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及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

郭雯莉、田存刚在《黄金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2001年以来中国金融管理当局有步骤地放宽了黄金市场的严格管制政策,形成了目前以交易所场内交易为主,场外零售市场为补充的黄金交易体系新格局。黄金固有的特殊性质和国际黄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黄金市场不可能脱离国际黄金市场而成为独立的市场。随着国际和国内黄金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完善,而目前我国国内黄金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但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黄金投资产品的可开发潜力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黄金需求量。

宋柳、李天德在《国际黄金市场分析及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研究》提出我国黄金市场面临着管理体制落后、衍生品种缺乏、市场主体单

一、国内国际市场脱节等问题,改革的出路在于循序渐进地开发交易品种、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以及加强国际间协调等。黄金固有的特殊性质和国际黄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黄金市场不可能脱离国际黄金市场而成为独立的市场。我国黄金市场必然要对外开放,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同时,加快黄金市场对外开放,也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全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衍生注定了黄金现货的营销竞争更加激烈,在多元化的投资品种影响下,黄金现货想要占得一席之地,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体系。国内虽然有大量的营销理论,但营销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创新才是最好的营销方式。

(三)、国外文献综述

Hoffman(1932)认为期货市场相比现货市场,能对新信息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从而能够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

Working(195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异(基差),受制于边际持仓成本的影响。当交割日临近时两者价格会逐渐趋于一致,而基差则是投资者对各种信息进行预期的结果,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能够起到价格发现的功能。

Silvapulle(1999)则从交易成本和卖空机制的角度分析认为,相比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卖空难度更小,因此价格对于信息的反应更加迅速。

Pavabutr和Chaihetphon(2008)对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期货市场中,迷你黄金期货合约所占比重很小,但是却起到了很大的价格发现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金融行业可谓是国内外的经济命脉,想在金融产品营销领域取得突破,对市场的信息掌握程度,会影响营销的发展,独特的营销策略必不可少的。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翻阅关于现货交易在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现货交易所的营销策略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上述这些研究都有系统的针对现货交易所的营销策略研究上进行学术性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一个确实可行的可以借鉴的成功的经营策略。虽然有众多的营销策略,但提出的方法往往多基于经验总结,且在国内,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没落后,企业的市场化行为发展缓慢,主要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滞后,国内的大多数学者只是在介绍国外学者们的理论与观念。我将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看法和总结写一篇关于现货交易所的营销策略研究。 现货黄金的发展从货币到投资产品的转变这是必然的,在这个诸多投资产品的金融市场中,现货黄金发展迅猛,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投资市场中颇受喜爱。当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货黄金一定也会像股票基金一样成为最主流的金融理财产品。

参考文献

[1]覃维桓著.炒金术[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谢玉梅. G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刘国栋. ZIC黄金投资公司营销渠道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 [4]林芸. 黄金现货与黄金期货价格联动性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0:55-57. [5]袁林. 贵金属理财产品营销方式需变革[J]. 卓越理财,2011,06:35. [6]宁岳. 青岛CQ饰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7]严永成. 营销贵金属应有“巧办法”[N]. 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06-21A02. [8]郭雯莉. 黄金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9]杨晓雁. 我国贵金属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 [10]张媛. 贵金属市场交易模式与自律监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1]赵楠. 我国黄金期货与黄金现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12]焦雨涵. 关于贵金属市场收益杠杆波动以及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13. [13]韦茜. 我国黄金现货市场分形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4]刘思歧. 中国的投资金银币市场营销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15]李敏. 新背景下的贵金属投资[J]. 中国有色金属,2010,14:38-39. [16]凡易. 贵金属投资需要打破陈旧投资理念[J]. 商品与质量,2012,52:17-18. [17]王蓉. 贵金属投资收益比下滑 中线跌势难改[J]. 中国金属通报,2015,08:22-23. [18]Hoffman G W. Future trading upon organized commodity markets in theUnited States [J]. 1932. [19]Working H. Futures trading and hedging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3: 314-343. [20]Silvapulle P, Moosa I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evidence from the crude oil market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1999, 19(2): 175-19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网络营销博客营销 下一篇:博客营销与SNS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