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尊重生命谈安全(精选11篇)
篇1:从尊重生命谈安全
从尊重生命谈安全
安全是一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命题,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家民族都离不开安全,没有人能独立于安全之外,生活无处不需要安全。我们尊重生命、必先重视安全,保证安全。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对生命的尊重,那么敬畏安全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如果说善待自己、尊重他人是一种情感,那么重视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更是一种美德。如果说中华民族沉淀了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那么安全文化就是代表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方向。安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尊重他人与自己生命安全是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同学们,重视安全要从我们每一个生活细节做起。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逆向走路、逆向骑车、打伞骑车、飙车等都是违法的非安全行为,在学校追逐打闹,互相推撞、攀爬栏杆、高处掷物都是危险的动作。当前,秋冬季节,风高物燥,用电、用火都要正确操作,养成人离关电熄火的好习惯,不要造成一人失火,四邻遭殃。古人常道:祸患常积于忽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摒弃不文明的危险的行为,提高防范意识,想到自己安全和同时,也要想到别人的安全,共同筑起安全的高墙,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
篇2:从尊重生命谈安全
演讲人:孙清华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叫孙清华,是富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演讲的题目是:呼唤安全 尊重生命。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人民生活富裕了,银行有了存款,也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楼房,然而我们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80%的人们,缺少幸福感和安全感。是的,我们缺少了安全感。
吃的粮食上了化肥,吃的蔬菜撒了农药,豆腐掺了吊白块,喝酒喝到了工业酒精,买药买到了假药。
前年流行非典,去年传染禽流感。南方水上沉船,北方地下矿难。昨天那里井喷,今天这里失火。
这是耸人听闻吗?不,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就在今年这个“安全生产月”我们集团公司不是就发生了几起死亡事故吗?就在我要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公司建材厂家属楼还发生了一起火灾,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6月10日上午广东汕头华南宾馆失火,死亡31人。我们平时在强调安全生产时总有一句口头禅:人命关天。可我们周围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安全事故,怎不让我们感到揪心呢!
看一看下面这一组数据:
2004年10月份以来,先后发生了郑煤集团大平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阜新矿业集团海洲主井三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严重影响。
2005年2月15日,云南曲靖富源县竹园镇一处无证非法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7人。
3月9日,山西吕梁一处非法生产的小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8人。
据资料记载,我国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比俄国高11倍,比印度高15倍,比美国高182倍。从近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平均每天各类事故造成300人丧生,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于两个三峡工程。
一场场大火,一次次矿难,多少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有多少老人失去了儿子,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又有多少儿女失去了父亲?更有的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不知还要付出多少代价,还要进行多少次总结,才能把我们对生命的重视落到实处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德学,三年中参与调查了多起重大事故,他曾感慨地说:“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胡锦涛总书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各级领导、各
个企业真正能把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时,就没有什么“小事”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幕幕悲剧频频发生的呢?是缺乏监管体系吗?不是,国家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约60%的地市、40%的县市也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说,安全事故是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的,那为什么我们的伤亡率要比其他国家高那么多呢?每次灾难发生以后,都会有一批人被处理,一些企业被处罚,可是无论如何,我们能唤回那些逝去的生命吗?我们能分担那些伤残者的终身痛苦吗?
美国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近年来每年煤矿死亡人数只有40名左右,1976年以来美国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矿难仅有13起,平均两年发生一起。
再看看我们,仅贵州一个省,2003年1—5月份煤矿发生死亡事故205起,死亡398人。
我们的管理者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人家的经验,看看我们缺少了些什么?一部《安全生产法》也许是用千万个死难者的鲜血写成的。在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也许能唤起那些将生命当儿戏的人的良知。难道在金钱面前,人的生命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吗?
“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它是逝
去的人和活者的人对安全的一种祈盼,有道是:天灾难料,人祸可防。只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和严格的管理体制,才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不要让悲剧一次又一次重演,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安全、尊重生命吧!
篇3:从尊重生命谈安全
真正的坠落防护专家
在第五届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 记者独家专访了凯比特安全设备集团 (以下简称凯比特) 首席执行官Anders Pettersson先生。据Anders Pettersson先生介绍:凯比特集团旗下品牌最早源于欧洲, 早在上世纪中期, 位于瑞典SALA小城的一家工厂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速差器, 从此SALA这个品牌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熟知。与此同时, 位于法国的品牌PROTECTA工厂也开始生产并推广全身式安全带, 并在随后的几年内与法国政府一起合作拟定了NFS71020——法国第一个坠落防护国家标准, 同时也是欧洲第一家生产并有CE标志的坠落防护产品生产商。1988年SALA和PROTECTA正式被凯比特收购, 并与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DBI工业集团一同成为凯比特旗下两大品牌DBI-SALA和PROTECTA。凯比特总部设在英国, 目前在全球有近20个子公司及办事处, 6大生产基地, 3 000多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经销商网络。
在50多年的发展中, 凯比特一直致力于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研发并拥有了一条完整的坠落防护产品和系统的产品线, 所有的产品都满足并超过了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OSHA、ANSI和CE等相关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同时凯比特还在全球建立了6个行业一流的培训基地, 为客户和用户提供培训及技术支持, 以确保所有的产品能被用户所了解和正确使用, 保护用户的生命安全。务实、专业、创新让凯比特始终占居坠落防护产品领域的头筹, 成为名副其实的坠落防护专家。
走在客户需求前面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对作业防护要求的提高, 早期简单的腰带及连接绳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随着政府相关标准及法规的提高, 也促使坠落防护产品生产企业不断创新。凯比特集团坠落防护产品也从早期最简单的腰带连接绳, 发展到今天的全身式安全带、连接绳、自锁速差器及救援设备, 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 凯比特从早期的单一产品线发展到今天几十条产品线, 从早期的单一款式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种, 所有的产品创新不仅要满足坠落防护需求, 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
就安全带而言, 早期市场上常见的安全带多为半身式, 虽然穿着简单, 但高空作业时一旦发生坠落却不一定能有效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 巨大的冲击力会集中在使用人员的腰部及腹部, 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凯比特集团经过反复的试验, 开发出全身式的安全带, 利用背后的D环以及全身的束带, 分散坠落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 以达到有效保护使用人员的目的。
然而这种简单的全身式安全带并不能满足所有工作环境的需要, 例如在很多工作环境下工人需要长时间佩戴, 因此舒适性和方便性也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针对这些潜在需求, 凯比特研发出一系列具备高舒适性及轻便型的SALA Exofit系列安全带, 在原有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透气性强的衬垫, 并且方便移除及清洗, 快速的连接搭扣方便穿戴
及脱卸, 更轻便耐用的材质增加使用寿命, 同时在背后D型环的设计上也增加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如使用大尺寸、直立式D环来防止工人移动过程中的脱钩, 方便使用人员佩戴检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创新, 走在客户需要的前面, 才让凯比特一直在坠落防护市场领航前行。
Anders Pettersson先生认为, 坠落防护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没有专业的知识和培训, 不仅无法正确使用坠落防护产品, 更不可能为客户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凯比特在全球建立了6个具备一流设施的培训基地, 同时与相关的政府和机构合作开展坠落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提供全方位的坠落防护和行业救援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 让客户切实了解坠落防护的基础知识, 正确选择和使用坠落防护设备。同时凯比特还与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合作, 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特殊行业的资质培训, 利用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帮助整个行业共同提高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凯比特在中国
凯比特集团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最重要的市场, 于2009年7月正式进入中国并在上海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负责凯比特在北亚地区的销售及市场运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 坠落防护产品市场规模也日益增大, 而人们的坠落防护意识及对坠落防护产品的认识却有待提高, 相关的标准及法规相比欧美国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个坠落防护产品市场呈现出的是一个金子塔的形状, 一些价格低廉, 防护性能低的低端产品占据整个市场60%的份额, 而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能提供更为舒适和使用更为便利的高端产品只占40%。在建筑、造船等劳动力密集的行业, 为节省成本, 很多企业提供的坠落防护产品都是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 产品本身的质量缺陷加上劳动者对坠落防护产品认识不足, 导致坠落事故成为建筑行业的头号死因。
针对这一市场现状, 凯比特一方面积极与相关政府及标准制定部门合作, 将集团50多年来与国外政府合作的经验及成果引进中国, 同时也通过研讨会、展会、培训等多种方式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展现给各行各业的用户。在中国1年多的时间, 凯比特共参加了国内风电、油气、劳保等行业的展会达10场之多, 并以每月2~3场培训会及研讨会的形式, 深入工厂、风场、油气作业第一线为工人做产品及技术培训, 为提高行业坠落防护水平积极贡献力量。同时凯比特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特别重视, 计划在未来的3年里, 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建立培训中心, 让更多的劳动者买得起更多符合国际标准、舒适便利的产品, 同时接受到更专业的坠落防护培训。
坠落防护产品事关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凯比特制造工厂的所有生产及运营设备都通过了ISO9001认证, 同时每一件产品都严格按照美标及欧标的要求进行生产及测试, 确保所有产品质量及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最先进标准, 每名员工都谨记他们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与他人的生命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 决不允许有任何残次产品出现。
同时为切实保障每一位凯比特产品使用者的利益, 凯比特公司还推出了高额的保险赔付政策,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行业的使用者, 如果发生因凯比特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人员死亡, 凯比特公司将履行最高达2亿元人民币的赔偿承诺。做出这样的高额赔付承诺不仅是为履行凯比特应尽的社会责任, 更是对自身的一种鞭策, 也是信心的表现, 因为凯比特深知人的生命是无法用金钱交换, 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让每位工人的生命得到保障, 才是对用户和社会的最大回报。
篇4:尊重生命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开始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教育前提。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以往的每一代人都能很好地传承孝顺的美德。可是现在的“新一代”,为什么将这种观念淡化了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错呢?怎样让孩子懂得尊重、孝敬父母呢?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样孝敬父母的,看看这一美德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亲尝汤药”的故事。可是,对于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我们再也找不出如此的范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举不胜举,比如吃饭时,孩子爱吃的,全家人都不准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尝,独占独享。吃过饭后,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顾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说帮着爸爸妈妈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护、细致入微,换来的只是孩子的理所当然,凡此种种,都让我们忧虑。
那么怎样让尊重生命从尊重父母开始呢?
首先,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别,尊重父母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要么就是疼爱过度,要么就是过于严厉,不左就右,很难权衡。为了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将这个平衡点维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合理平稳地发展。孩子应该在我们的帮助与指导下生活与学习,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我们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独立的空间,孩子才有思考的余地。否则,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变成了我们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动孝敬父母了。
让孩子了解养育的辛苦与不易,现在的孩子,多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太小,与他们沟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谭。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钱去买什么,不想掏钱的时候,就训斥孩子,这样的举动并无益于我们维持父母形象,也让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为了让孩子更合理地消费,让他们知道养育的辛苦与不易,我们应该适时提起自E-f-作上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赚钱辛苦,不能一看见喜欢的就向爸爸妈妈要钱去买,不买就闹。这样,既恢复了孩子的知情权,也能让孩子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从心里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后,当孩子再次看见喜欢的东西想要购买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赚钱不易,会思考完毕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其次,从生活小事开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我们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而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我们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孩子。比如饭后要求孩子主动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自己洗涤、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而应该给孩子发挥的机会。孩子经常锻炼,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当然,一切不能操之过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来具体引导、耐心培养、热情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一举两得,我们做父母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我们一直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恶劣态度而感到困扰不安,那么,我们对待自己的长辈是否就有良好的态度呢?孩子的好习惯是我们培养的,那么,孩子的坏习惯是跟谁学的呢?答案也是我们自己。孩子的模仿力与观察力都很强,我们对待自己的长辈是什么态度,孩子对我们就是什么态度,这就是最直接的影响,我们就是孩子或好或坏的榜样。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多与老人相处,自己首先要做到孝敬长辈。这样,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另外,在校园里要照顾好孩子,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自暴自弃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我们能看到天才却看不到白痴!难道我们已经不屑于去关怀那些智力不够好的孩子吗?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应该首先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生命的不可忽视呢?这样,当他们走入社会,即使他只是一个摆地难的,是一个扫马路的,是一个看大门的,他也懂得尊重自己从而懂得尊重别人呀!一个人,生活在尊重中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篇5:尊重生命 安全为天
“安全”当你拥有它时,好像不觉得它有什么了不起,当你失去它时,才会真正觉得拥有它是多么地幸福。它便是我们万分关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安全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生命已足以使之永恒。我们不能因为产量而轻视安全,不能因为效益而忽视安全,更不能因为工作面、工作条件稍好一些就藐视安全。
安全意识的淡化,薄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每一次事故的发生,我们都后悔莫及,那么在事故发生之前,我们的隐患排除了吗?我们的防范措施到位了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早防早治才能确保安全。而抓安全,就必须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提高警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努力做到紧绷安全弦,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
我们要尊重生命,就要敬畏规章,遵守规章是责任,是道义,是权力,更是义务。只有遵守规章才能保安全,这是安全生产的经验昭示。安全源于长期警惕,事故出于瞬间麻痹,思想上的松懈麻痹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违章现象的发生,哪怕一次偶然现象的发生,哪怕一次偶然违章,就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了安全就丧失了和和美美的家庭,更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法遵章,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避免,松懈麻痹,所有的事故都可能发生,遵章二字,正是水之源,树之根,安全之本。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天地之魂,万物之灵,生命因此而珍贵,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让我们永远牢记安全责任,警钟长鸣,才会让安全之花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有这样一种哲学理念:安全是1,其他是0,只有1作保证,0才有意义。安全永远第一。没有安全,于个人,生命无法保障;于家庭,幸福毁于一旦;于企业,生产难以为继;于社会,影响安宁繁荣。生命高于一切。耕耘希望,创造幸福,生命既意味着一切,又高于一切。
“安全即人、安全为人、安全靠人”是我们的安全管理的理念。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的因素,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环境的创造者、安全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设备设施的操作者都是人,人是实现自己和企业真正安全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抓安全,就是要寻找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升人的安全素质,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众人皆知的“木桶理论”启示我们: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极少的危险人物、事故苗子。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中的一根木板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
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责任连着你我他,安全关系千万家。从责任升华到责任心,体现的是对企业认真负责的忠诚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事业心,对安全深严细实的责任感。安全工作需要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处处要安全。在工作中运用“三镜”理念,在排查
隐患时要用“显微镜”,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小隐患可能导致大事故,在抓好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小事故苗头;在事故处理、追究责任时要用“放大镜”,对所有影响生产的事故都要进行层层追究、放大处理,以严格的处罚制度,有效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在制定安全规章、规则时要用“望远镜”,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意识上来,主动开展工作,做到超前部署、超前防范,促进安全形势的持久稳定。安全第一,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维系我们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保护伞。安全维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最美好的祝愿是平安,最真诚的期盼是安全。安全是一把伞,我们幸福生活的保护伞,不管阴晴圆缺,时刻带上这把伞,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篇6:也谈尊重生命
也谈尊重生命
――写给你,我的学生
看了这次写的作文,我知道你拥有最纯洁的眼睛,拥有最善良的心灵,你干净的灵魂没有沾染一丝世俗的污浊。你能够看见世界上所有悲惨的不公平的事情,你会悲悯世界上一切美好可爱的生命。一只小猫被虐待,一条小狗被伤害,一只小鸟被捉住,甚至一只蝴蝶不再扇动翅膀,都会让你年轻的灵魂颤抖,让你善良的心灵疼痛,让你纯洁的眼睛充满遗憾。
那些心肠残忍的人,你痛恨;那些遭遇不幸的小生灵,你怜惜;那些命运悲惨的人,你同情。年轻善良的你啊,悲悯着整个世界,却独独忘了悲悯你自己,忘了悲悯你身边的世界,真的。
你年轻,热情,有理想,充满活力,你满怀激情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你的眼睛盯着远方,却也把你的心神带到了远方,你忽略了身边的世界。
你忽略了深爱你的父母,忘了他们对你的殷殷期盼,忘了他们含辛茹苦日夜操劳是为了给你创造条件让你奋力一跃过龙门,当你面对他们的时候,除了自责内疚的心理外为什么不能再多一个自立自强让他们放心让他们骄傲的誓言呢?
你忽略了老师,忘了他们对你的谆谆教导,忘了他们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是为了让你摆脱幼稚完善思想多学知识走向成熟,当你面对他们时,除了畏惧叛逆的心理外为什么不能再多一份自尊自爱让自己完美成熟让他们欣赏快慰的决心呢?
你忽略了同学,忘了他们希望你成功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忘了他们是把比当作榜样来学习的。不要和同学比成绩上的`不足,这会让你越来越滑向失败而不自觉。要和同学比优秀,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品行上。好的成绩会带给你成功的喜悦和凌云的自信,好的品行会增加你的人格魅力,润滑你的人际关系,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身边都会有一群积极上进的朋友的。
你忽略了细节,忘了“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的名言。一直盯着远方而不看眼前的人容易跌倒。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跌倒的次数越多,占去的生命就越长,属于成功的时间就越少。这样,你的人生就不会是成功的。
如果成功是一座大厦,细节是钢筋水泥,心态则是地基。如果你有坚定的勇敢的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大厦的根基就会很牢固,即使遇到挫折,你也能够一往无前地朝着目标前进,成功的大厦终将矗立在蓝天下。如果你不注重细节,钢筋扎的不牢固,水泥拌的不匀称,各种材料不能优化组合,能建起来坚固的大厦吗?和别人相比,你耗费了时间和心血却一无所成,面对别人的成功,你能不自惭形秽自卑自艾吗?
学习上的事情不能有半点马虎。如果你有粗心大意的毛病而不知改正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基础知识掉以轻心而不精益求精的话,如果你对小知识题不屑一顾而不锻炼自己的话,在将来的高考中,你有实力挤过独木桥吗?只怕一个粗心大意被别人挤下悬崖了吧。
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细节,都是你生命的组成部分,忽略了这些,你的生命之光就会暗淡、单薄许多。忘记了这些,就等于忘了给自己添加燃料,没有燃料,你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多远?
你本是天使,拥有最纯洁的眼睛和最善良的灵魂,面对柔弱的、可爱的、美好的存在,你拒绝伤害,选择喜欢和保护,并且谴责残忍的心和残暴的行为。
可是,你又是魔鬼,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因为你忽略了身边的世界,不曾关心、回报那些爱你并为你付出的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你没有尽全力去做你必须做好同时也是他们希望你做好的事情。你给深爱你的父母带来了失望的痛苦,你和别的孩子一样聪明、健康、可爱,可是你的成绩却不如人家。你给寄予你厚望的老师带来了失望的痛苦,你和别的学生一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在奔跑时你却落后了,你们有一样的知识积累,有一样的老师呀。你自己放松了,也把你的同学拉入失败的深渊,把自己的命运弄糟,还要拖累别人,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当一个人的存在只能给别人带来痛苦给世界带来灰色而不是爱、希望和阳光的时候,他的存在还有价值吗?
你说世上万物平等,花草树木也有感情,猫狗鸟虫也有应得到尊重,是它们灵动了自然,丰富了我们的双眼,启发了我们的智慧,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把它们当作平等的朋友来看待。看来生命平等的意识深入了你的内心,这是值得赞赏的。可是当你用平等、公平的眼光去对待自然的时候,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你身边的人的平等和公平。问问你自己,你做到了多少?你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的老师孜孜不倦为你授业,你付出了和他们一样多的辛苦了吗?你达到了你应该达到的高度了吗?你没有,也许你想过,可是你没有付出行动。这对一直为你付出的人来说公平吗?一个可以为小猫小狗心痛的人却对深爱他的人的付出无动于衷,这是真的善良吗?这是真的仁慈吗?
是雄鹰就要翱翔天空,是骏马就要驰骋疆场,是猛虎就要纵横山林,做人就要做大写的人,堂堂正正,不屈不挠,无所畏惧,敢做敢为,拒绝浑浑噩噩,拒绝唯唯诺诺,拒绝庸碌无为,拒绝拖沓应付,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尽自己的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的人。
篇7:从尊重生命谈安全
广大市民朋友们:
你们好!
今年12月2日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从今年11月1日起,醉驾,飙车,校车超速、超员,违反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交通违法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统计,我国因超速、超载,疲劳、酒后驾驶等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排在世界第一位,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以上。这些生命消失在上学的道上,返乡的途中,工作的路上……它比战争还无情,比瘟疫更残酷,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前,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痛,有多少幸福化为了乌有;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失去顶梁柱,是一个个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
交通维系着你我,安全关乎着生命,我们的城市中,闯红灯、飙车、酒驾等等,这一系列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他不仅仅是对法律的漠视,对自身安全的忽视,更是对他人生命的践踏,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您拒绝危险驾驶,坚决抵制追逐竞驶、醉酒驾驶以及路怒、不礼让斑马线、占用应急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不要让生命的火光在车轮的`碾压下,黯然熄灭。
市民朋友们,“文明交通”需要相关立法、执法部门的持续工作和努力,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普及教育,需要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知法、懂法、守法,尊重生命,维护安全——如果您家有幼童,请关注孩子乘坐的校车是否安全;如果您是校车、客运企业负责人,请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告知员工安全文明行车;如果您是驾驶人,请拒绝超速超员,违法驾驶;如果您出门远行,请不要乘坐超员车辆,如遇超员超速等违法现象,请积极举报……尊重生命安全,抵制危险驾驶,在源头给予震慑约束,远好过事后的处罚和追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平安幸福、和谐美丽余庆做出积极贡献!
余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篇8:从尊重学生谈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一) 师德师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学生, 切实将学生作为工作的中心,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此基础上思考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 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
(二) 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保障。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建设关乎教师整体的师德建设, 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关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 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 也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教师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
二尊重学生的必要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 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其实, 尊重学生是师生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是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方式。要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正确观念, 教师就必须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老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尊重他人, 包括尊重学生。尊重是一种品德, 也是一种教育原则, 是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方法。如果教师想要学生发自内心尊重教师和尊重他人, 那么就应该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若能做到尊重学生, 便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进而能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一) 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 应该尊重学生自身条件
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尊重学生, 实现与学生的密切交流, 从而深入了解学生, 在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建立在尊重学生基础上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用最适合自己的、最高效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获得能力, 而且能够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亮点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弥补和充实, 能够发现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而及时进行纠正、纠偏。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不同, 才能使今天的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予以尊重, 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 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真正给他们以“自主”学习的权利, 充分张扬个性, 激发创新意识。肯定他们的正确选择, 纠正他们的不当选择, 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 发展个性”的教育, 应该让学生有张扬个性的空间,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霍懋征同志从事班主任工作非常出色, 她认为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四化未来的建设者, 他们品德、学习的好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 民族兴衰的大事。她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 做到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有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 尊重学生是满足学
生被尊重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西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论》一文中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并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概括为五种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1]尊重需求是人一种很重要的需求, 教师有被学生尊重的需要,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 要注重尊重学生。
(三) 从政治学的角度考虑, 尊重学生是为学生提供良好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需要
尊重学生, 是创造民主氛围的直接体现。民主既是一种实体, 也是一种程序。民主是这样一种政治状态, 在这种政治状态中个人的权利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在民主政治中, 政府把政治体中的全体成员都当做单独的个人, 并给这些个人以同样的平等和尊重。[2]得到尊重是学生得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各类教学、自我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传递真实想法的机会, 建设起一套了解学生想法、让学生发表意见的长效机制。如此, 一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教育的质量, 二来也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自身正当利益需求的意识, 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民主意识、公民意识, 将学生培养成关心集体利益、关心社会, 通过合法、正当途径表达利益需求的合格、守法公民。
三作为辅导员, 应该做到尊重学生
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工作包括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服务, 都是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关系学生的成长, 所以师德师风建设对辅导员而言尤为重要。辅导员也是在学校中与学生日常直接接触最多的教师。由于直接面对学生, 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代表着教育者、代表着学校的态度, 所以, 为了更好地工作, 辅导员更应该做到尊重学生。
(一)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辅导员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和权利。庄子曰:“真者精诚所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交流和学生建立感情, 通过感情交流进行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方式的养成造成深远影响。辅导员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 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 师生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
具体来说, 应该用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用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比方说, 在学生入党工作、学生评优工作和学生困难认定工作中, 应该建立科学、民主的制度, 促进和引导学生参与自身事务管理, 了解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认识。听取学生的意见, 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二)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开展个性化教育
辅导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开展个性化教育, 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为了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辅导员应该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将科学理论运用于指导辅导员的工作实践。辅导员只有自身拥有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视野, 才能更好地分析学生的个体特征, 更好地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更好地制定培养方案, 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三) 尊重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 开展素质教育
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不同, 不同专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不同。比如, 工业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对形态拥有较好的鉴赏力,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 辅导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的培养目标, 开展素质教育。
在进行素质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中, 应该尝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发展道路、不同专业对学生不同的素质要求, 制定有针对性的素质培养方案, 并将该方案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尊重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础
辅导员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体现以学生为本, 只有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状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 引导学生更合理、更高效地学习;通过对学生生活状态的了解, 为学生提供更及时、更到位的服务。辅导员的工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运用换位法, 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处理问题。教学相长, 通过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辅导员不但能够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而且还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改进。
古人云:“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辅导员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所谓“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 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辅导员队伍更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 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军, 何丽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家, 2011 (6) :109.
篇9:尊重生命从官员做起
一则是比利时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煤气管道爆炸事故。比利时为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仪式并降半旗。
另一则是《新京报》(8月1日)“内蒙古赤峰非法采金依然猖獗充满权钱交易”的报道。红红火火的非法采金与国有金矿日渐萧条形成强烈对比。透过这红火,看到的却是“谁管你有证没证,镇政府就是证”;“一条命只值三四万”;“与矿主们获取高额利润相比,安全生产的设备和措施几乎为零”。
比利时煤气爆炸事件是一起“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自然灾害,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是“小菜一碟”,而比利时人却“大惊小怪”,国家竟“将为事故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仪式”和“降半旗”。降半旗总是和尊贵的、显赫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而比利时却将它给予了普通人,由此可见政府对灾难重视程度之一斑。
事故虽然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政府管理、作为不力的责任也是有的,政府以隆重哀悼的形式,表达歉意,也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隆重哀悼还说明政府将群众的生命尊严放到了至高位置;同时也是教育大家珍惜、敬畏生命,消除安全隐患。从国家首相到普通公民都在灾难中得到了灵魂升华。
也许洋人的经济条件比我们好,“民本意识”比较到位,我总觉得在灾难教育方面他们比我们做得要好。洋人的遇难者才有15人,看看我们的安全事故,开县井喷事故造成243人遇难,黄河小浪底造成了43人死亡,衡阳大火案造成20位消防官兵死亡,吉林大火案造成54人死亡,屡见不鲜的矿难就不用说了。尽管灾难发生后,各级政府官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抢救和善后工作,领导尽管表现得心情沉重,可就是没抓住机会,进行全民性的敬畏生命、以及安全意识的教育,对死难者的人性化抚恤并未成为善后重点补救措施,甚至有的还瞒报实情,对抗检查。就像内蒙古赤峰非法采金猖獗,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安全生产的设备和措施几乎为零。官员们不是不知道这样做有生命危险和矿难隐患,可就是敢不在乎,什么生命尊严,什么生命敬畏,都被麻木不仁的行政渎职代替了。当然,这里面有管理制度漏洞和监管缺乏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官员们生命意识的冷漠。
篇10:保护生命 从安全做起
汶川和玉树的自然灾害给当地的人们造成了很大伤害,大地震中伤亡了很多生命,包括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使我们这些不是灾区的小朋友心里也增添了很多不安,保护生命 从安全做起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意识,学会自救逃生本领,我们南街小学在3月18号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紧张刺激的安全逃生演练。老师在第二节给我们讲了一些安全演练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要统一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撤离时不准带任何东西;为了便于老师指挥,演练过程大家必须保持安静······我和大家听得都很认真,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生怕自己在逃生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了下午第三节上课,校长洪亮的声音代替了熟悉的上课铃声: “一楼同学到操场集合!”紧张危险的气氛立刻象羊群中的瘟疫一样,传染了整个校园,
篇11:关爱生命,安全从你我做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安全活动月,单位安全部门在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忙碌之中我又不自觉地想起了大学里很有感触的一件事情。那是大二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同学之间传出消息:我们很受欢迎的一位老师的爱人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突如其来的变故老师承受不了,平时的她对我们要求严格,在我们心目中一向以锐利的眼神、苛刻的批语、稳准狠的粉笔头著称,但是坚强乐观的她面对这长变故像一个掉在地上的玻璃樽一样脆弱,无法上课,接下来是半年未见到她。一对恩爱的夫妻,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一个温馨的家瞬间被死神剥夺了幸福。作为一群孩子,我们心中也有太多太多伤感,车祸成了一个恐怖的代名词„„ 参加工作以后,第一份工作的办公室和当时公司的安全部在一个办公室,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部处理过一起突发事件:在一个建筑工程中,两个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被塌方的墙体掩埋在深沟里,而两名作业人员才刚刚三十出头,家中上有老、下刚有小,老人需要孝敬、孩子需要养活,然而突来的事故掩埋两人的同时也掩埋了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以上两个事件都是我所亲身经历的,因为发生在身边,至今想起心中还有对破裂家庭的惋惜,还有对安全问题的警视。看了单位传发的《前车之鉴》,一个个鲜活、悲惨、令人扼腕痛惜的伤亡、财产损失的案件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安全问题人人皆知、但却如此频发呢?
为什么我们不将安全职责牢记在心,认真做好工作,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什么我们不能自觉的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将扼杀生命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前车之鉴》是我们的一个警示,火灾、作业事故、交通事故、盗窃案件、设备事故等等,稍有麻痹大意、自以为是,小失误就会演变成一个个无情的死神,顷刻间抢走我们的财产、夺走我们的生命。
人们的安全意识强弱不同,安全意识弱,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做深入调查判断或者未做足安保措施,随意横穿马路、醉酒驾驶、出入施工场所不戴安全帽和防护装备、恣意扔烟头、乱接乱用违规电器,任意一个行为,你就会成为一
场灾难的始作俑者,伤及自己、伤及无辜的人。安全意识强的人则会随时保持一种严谨警惕的态度,保证自己所接触过的环节安全有保障,善于发现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及上级领导提出工作、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甚至会帮助他人去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将安全隐患控制并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一方平安。
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安全重于泰山”,没有了人身、财产安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任何工作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安全问题又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每一次提到都只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关注安全,再多关注都不为过,每次的关注都只是让已有安全意识的人更进一步加深安全意识,没有安全意识的人培养安全意识,争取让安全意识深植于我门每一个人脑海之中,并体现于工作至上。
相关文章: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02-04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计划02-04
旅客安全02-04
县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情况汇报02-04
关于尊重生命话题作文初三02-04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02-04
尊重生命的讲话稿02-04
尊重生命四年级作文02-04
尊重生命初一学生作文02-04
尊重生命学会关怀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