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性能

关键词: 指肉 感观 品质 引言

屠宰性能(精选十篇)

屠宰性能 篇1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肉品质的具体定义是多样的, 但其本质基本是一致的。广义的肉品质概念是指肉的感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其中感观品质是肉对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 即给人的综合感受, 最受消费者关注, 且与其他三方面的品质密切相关, 为狭义的肉质概念, 通常用肌肉p H值、肉色、系水力、嫩度等指标来表示。畜禽肉质研究与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也是动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影响肉质特性的因素有很多, 从基因组一直到肉品的各个环节:品种、性别、年龄、体重、饲料、营养、屠宰、加工等都对肉质特性有影响

番鸭原野生于南美洲, 鸟纲, 察香鸭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吉祥物。野味特色营养丰富, 香而不滑, 可清蒸、红烧, 也可烹炒。番鸭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 经近300年风土驯化和选育, 已经成为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 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建闽东、闽北和闽南等地区。

鸭屠体的经济价值是以其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两个方面来衡量的。近年来对地方鸭种的研究多从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进行测定[1,2,3]。

本研究以福建番鸭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屠宰性能 (屠宰率、全净膛率等) 和肌肉品质 (p H、滴水损失、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等) 的测定分析, 明确番鸭最佳的上市日龄, 为地方鸭的有效利用和肉鸭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鸭

试验鸭饲养于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 所有的试验鸭均佩戴脚号及翅号。各试验组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 自由采食和饮水。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屠宰性能测定

分别在70日龄和120日龄随机挑选10只番鸭 (公母各半) ;按照全国家禽育种委员会统一标准进行屠宰测定。试验鸭屠宰前禁食12h, 自由饮水。

屠宰性能主要测定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皮下脂肪重, 并计算屠体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皮脂率、瘦肉率 (胸肌率+腿肌率) 。

2.2.2 肉品质的测定

肉品质主要测定胸肌和腿肌的p H值、滴水损失 (WDL) 、胸肌的营养成分 (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 。每只鸭左半体剥离胸肉和腿肉, 除去表层脂肪和筋膜用于测定p H值、滴水损失;右端取相同部位的胸肉用于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肉品质各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

2.2.2. 1 屠体胸、腿肌p H值

可直接用酸度计测定, 屠宰后取肉样20g立即测p H, 然后将肉样放于4℃的冰箱中, 在6h和24h后分别再测一次, 取其平均值。

2.2.2. 2 滴水损失率 (WDL) 测定

屠宰后迅速取肉样30g, 放于密封塑料袋中, 并用细线系好, 迅速放于4℃冰箱中, 48h去塑料袋和丝线后用滤纸擦去肉样表面水分称量。滴水损失率=[ (吊前质量-吊后质量) /吊前质量]×100%。

2.2.2. 3 胸肌营养成分的测定

初水分用烘箱干燥法, 80±2℃烘至恒重;粗蛋白的测定采用燃烧法 (GB/T 5009.5-2010) ;粗脂肪用索氏浸提法 (GB/T5009.6-2003) ;粗纤维依据GB/T 5009.6-2003进行测定。

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 采用SAS9.0软件的ANOVA方差分析, 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鸭不同性别不同日龄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 70日龄番鸭屠宰性能各项指标间公母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母鸭的胸肌率要大于公鸭, 腿肌率小于公鸭, 母鸭的瘦肉率要略好于公鸭;120日龄公鸭的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腿肌率、皮脂重大于母鸭, 差异显著 (P<0.05) , 其它差异不显著, 母鸭的胸肌率要大于公鸭, 腿肌率小于公鸭, 公鸭的瘦肉率要略好于母鸭。70日龄公鸭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皮脂重明显小于120日龄公鸭, 差异显著 (P<0.05) ;不同日龄母鸭的屠宰性能除皮脂重外, 其它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3.2 番鸭不同性别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由图1、图2可知, 番鸭70日龄胸、腿肌的p H、滴水损失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公鸭胸、腿肌的p H、滴水损失均略大于母鸭;公、母鸭腿肌的p H要略大于胸肌;而胸肌的滴水损失均大于腿肌。

3.3 番鸭不同性别不同日龄胸肌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由表2可知, 相同日龄番鸭公、母胸肌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 (P>0.05) 。不同日龄公、母鸭间胸肌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差异也不显著;但120日龄公 (母) 鸭胸肌水分的含量略低于70日龄公 (母) 鸭, 胸肌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略高于70日龄。

注:同行肩标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注:同列肩标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4 讨论

4.1 番鸭不同性别不同日龄屠宰性能的比较

屠宰性能是对家禽品种优劣, 饲养管理水平及屠宰加工效益等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也是肉品科学需要的基础资料, 同时为育种工作者培育出高产质优的家禽品种提供育种资料[4]。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是衡量家禽产肉性能的主要指标, 一般认为屠体率在80%以上, 全净膛率在60%以上, 肉用性能即为良好[5]。本研究分别对70日龄、120日龄番鸭的屠宰性能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无论公、母鸭120日龄组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半净膛重、半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都要好于70日龄组, 特别是120日龄组公鸭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要明显高于70日龄组, 而腹脂率、皮脂率差异不显著。番鸭为福建的地方品种, 早期生长速度较北京鸭、樱桃谷鸭等大型肉鸭慢, 所以番鸭一般选择120日龄上市, 其作为优质肉鸭要比一般大型肉鸭 (如北京鸭、樱桃谷鸭70日龄) 上市要晚[6]。

番鸭含有地方鸭的血液, 在福建部分山区有放牧的传统, 腿部运动相对比较频繁, 导致腿肌发达, 因此在整个屠宰过程中无论是70日龄组还是120日龄组, 番鸭的总体的腿肌率要高于胸肌率。这与陈登科等[3]对临武鸭生产性能及肉质的研究相一致。

4.2 番鸭不同性别肉质性状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 70日龄番鸭的p H值在5.9~6.2之间, 处于正常范围。p H值是指肌肉组织获能过程中酸度变化的表现, 一定范围内p H值的升高可改善肉的嫩度, 提高肌肉的品质。本试验测得番鸭胸、腿肌的p H差异不显著, 但腿肌的p H值高于胸肌, 这与李同树、王健、舒琦艳等所测其它鸭种的大量试验结果相一致[1,4,7,8];番鸭公、母鸭p H差异不显著, 但公鸭的p H值要略大于母鸭, 这与王锦锋对番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与杨伟平, 吉文林等测其它鸭种的大量试验结果相一致[3,4,8,10]。

滴水损失 (WDL) 是除了食用安全指标外肉类加工企业所要考虑的第一重要指标。陈代文[11]认为滴水损失率与试验动物宰前应激有关。本研究显示番鸭70日龄胸、腿肌的滴水损失均差异不显著, 但公鸭胸、腿肌的滴水损失均略大于母鸭, 这与李华等的试验结果相一致[12]。

孙玉民等[13]报道, 当宰后肌肉p H值下降时, 肌肉组织的蛋白质保持内含水分的能力随之降低, 此时测定的p H值越高, 则肌肉组织的系水力越强, 这与本研究结果番鸭腿肌的p H值高于胸肌, 而滴水损失低于胸肌相一致, 也与卢跃红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

4.3 番鸭不同性别不同日龄胸肌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

肉的营养成分首先取决于水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的含量。一般认为食品中干物质的含量越高, 其总营养成分的含量就越高[15]。大量的研究表明, 肉中脂肪的含量与肉的嫩度呈正相关, 曾勇庆等[16]和Andreas等[17]分别指出, 脂肪可能会降低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物理强度, 从而使肉的感官品质得到改善。本试验中, 相同日龄番鸭母鸭胸肌的水分含量低于公鸭, 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于公鸭, 说明母鸭胸肌的肉质略好于公鸭, 这与张复生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8]。番鸭120日龄胸肌的水分含量要略低于70日龄, 而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要高于70日龄, 说明120日龄番鸭的肉质要整体优于70日龄。

5 小结

结果显示无论公、母鸭120日龄组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半净膛重、半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都要好于70日龄组, 特别是120日龄组公鸭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要明显高于70日龄组, 而腹脂率、皮脂率差异不显著。70日龄番鸭的p H值在5.9~6.2之间, 处于正常范围。番鸭公、母鸭p H差异不显著, 但公鸭的p H值要略大于母鸭番鸭。70日龄胸、腿肌的滴水损失均差异不显著, 但公鸭胸、腿肌的滴水损失均略大于母鸭。相同日龄番鸭公、母胸肌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 (P>0.05) 。不同日龄公、母鸭间胸肌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差异也不显著;但120日龄公 (母) 鸭胸肌水分的含量略低于70日龄公 (母) 鸭, 胸肌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略高于70日龄。

摘要:本研究以番鸭为试验材料, 通过测定公、母番鸭在70日龄与120日龄的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及胸肌营养成分, 初步明确其最佳的上市日龄。结果显示:120日龄公鸭在活重、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腿肌重高于70日龄, 差异显著 (P<0.05) , 而腹脂率、皮脂率差异不显著 (P>0.05) ;母鸭2个日龄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 (P>0.05) 。番鸭70日龄公、母间在胸、腿肌的pH、滴水损失均差异不显著 (P>0.05) 。番鸭70日龄、120日龄, 公、母胸肌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屠宰性能 篇2

浅谈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检疫的快和准

华坪县从县城到乡镇,已经全部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现有定点屠宰场9个,其中:机械化屠宰场2个.与传统的手工屠宰相比,机械化屠宰在工作效率、肉品卫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生猪屠宰方式的改变,对屠宰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机械化屠宰场中做好检疫工作,这是当前我县生猪屠宰检疫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 者:罗宁 作者单位:华坪县荣将镇农技服务中心,云南,华坪,674800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2)分类号:S851.34+7.1关键词:

屠宰性能 篇3

关键词:倒毛鸡;种源保护;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肉质性状

中图分类号: S831.9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02-04

收稿日期:2014-05-16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编号:黔科合NZ字[2012]3007号、黔科合NZ[2013]3022号)

作者简介:刘忠伟(1980—),男,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学。E-mail:26710586@qq.com。

通信作者:欧德渊,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学。E-mail:oyl1000@sina.com。倒毛鸡别称麒麟鸡、翻毛鸡等,因其全身羽毛外翻带卷,形如麒麟而得名。早在两晋时期,《广志》就对其有记载:“鸡有胡髯、五指、金骹、反翅之种”。宋代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倒毛鸡的特征及产地作出明确描述,其卷九禽兽门:“翻毛鸡,鸡翮翎皆翻生,弯弯向外,雌雄皆然,二广皆有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该鸡具有祛风、除湿、解热等作用。据测定,倒毛鸡富含某些重要的功能性因子,如牛磺酸和含硫氨基酸,这些因子对人体保健、身心健康及治疗风湿、关节痛、呕吐及妇科疾病有较好的作用。倒毛鸡在贵州省饲养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到外来品种的冲击,以及流通带来的疾病威胁,使其品种濒临灭绝的可能,已被列入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动植物育种保护与开发项目。为保护和开发倒毛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培育出符合人们生产和需求的新品系,笔者所在课题组从贵州省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环境封闭的农村中选种,进行筛选和培育,建立倒毛鸡基础群和核心群,整理、保存了倒毛鸡的种质资源;并对倒毛鸡生产、繁殖、屠宰和肉质等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的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从贵州省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环境封闭的农村中选种,进行提纯复壮,采用个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结合进行筛选和培育,选择体型外貌基本一致的群体,建立基础群和核心群。随机取其中公鸡、母鸡各100羽,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特性测定;取180日龄公鸡、母鸡各10羽进行屠宰测定试验。

1.2饲养管理

定时饲喂,2次/d,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育雏阶段按普通育雏方式在室内饲养,育雏期结束后,放于林下饲养。试验日粮参考农业部2004年制定的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配制,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表2。

1.3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包括人工孵化机、嫩度仪、pH计、冷冻干燥机、烘箱、游标卡尺、压力计、台秤、照蛋器等。表1倒毛鸡饲养饲料配方

生育期饲料配方(%)玉米豆粕麦麸鱼粉菜籽粕磷酸氢钙石粉盐菜油预混料代谢能

(MJ/kg)育雏期59.2530.500.002.002.001.500.950.301.501.0012.35育成期62.0021.0010.000.002.001.001.000.251.001.7511.51注:预混料含110 mg/kg锰,10 mg/kg铜,0.5 mg/kg碘,8 000 IU/kg维生素A,1 600 IU/kg维生素D3,5 IU/kg维生素E,0.5 mg/kg维生素K3,2.5 mg/kg泛酸,3.0 mg/kg维生素B,0.1 mg/kg生物素,0.25 mg/kg叶酸,0.04 mg/kg维生素B12,20 mg/kg尼克酸。

1.4测定方法

1.4.1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状况在倒毛鸡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观察其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与产蛋性能等生物学特性,并作相应的记录。分别于0、7、14、21、50、80、120、180日龄随机抽取公鸡、母鸡各50羽,称质量,记录其生长状况。

1.4.2屠宰性能测定随机选取饲养条件相同的180日龄公鸡、母鸡各10羽进行试验。按照中国家禽育种委员会颁布的《家禽生产性能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和 NY/T 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规定的要求测定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 并计算各项目的比率。取鲜胸肌、腿肌样品,进行肉品质等指标测定[1-3]。表2倒毛鸡饲养营养水平

生育期各营养成分的含量(%)粗蛋白粗纤维钙磷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育雏期18.003.201.120.750.950.350.21育成期18.303.161.000.621.080.380.27注:粗蛋白、钙为实测值,其他均为计算值。

1.4.3肉品质测定(1)肌肉 pH 值:分别取公鸡、母鸡胸腿肌,屠宰后,45 min 内、24 h 后用pH计插入样品中测定,每个样品测定 3 次[4]。(2)失水力:本试验采用加压重量法测定失水率,肉样修成薄片,将肉样置于上、下各18 层滤纸之间,然后夹于硬质塑料板之间,加压 35 kg,保持此压力 5 min 后撤出压力,立即称量压后的肉样质量[5]。失水率计算公式:失水率=(压前肉样质量-压后肉样质量)/压前肉样质量×100%。(3)嫩度:肌肉嫩度是消费者对食肉口感程度的重要指标,嫩度的客观评定最常用的是切断力,别称剪切力。本试验采用 C-LM 型肌肉嫩度计测定剪切力值(kg),每个肉样剪切 3 次,取平均值。(4)品尝试验:随机选取倒毛鸡、贵州黄鸡、普通肉鸡各 5 羽,采用相同的清炖方式烹饪,选取50名志愿者进行品尝,依据个人品味按选择题的方式答题:①倒毛鸡比贵州黄鸡和普通肉鸡味道鲜美、细嫩;②倒毛鸡与贵州黄鸡味道一样鲜美、细嫩,无太大差别;③倒毛鸡与普通肉鸡味道一样,没有贵州黄鸡味道鲜美、细嫩;④倒毛鸡比普通肉鸡味道差;⑤其他。

nlc202309030936

1.5数据处理

先用Excel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记录各处理间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显著性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状况

2.1.1外貌特征观察7日龄的倒毛雏鸡开始出现主翼羽向外张,初步表现卷羽。羽毛为棕黄色,胫与脚的颜色表现为黄色或铁青色,胫部开始出现1排由绒毛组成的距毛(图1)。

育雏中期,羽毛外翻程度已明显,羽毛向前弯曲,羽毛尖端弯向头部;育成期,倒毛鸡跖骨上有羽毛附着,胫骨上有1排羽毛较长,几乎覆盖整个胫骨,但总体羽毛覆盖率较少,与普通品种存在明显差异(图2)。

成年倒毛鸡体型中等、大小适中、结构匀称,羽毛松弛,有白、黑、黄或浅黄等色,明显外翻。母鸡的颈羽、鞍羽,公鸡的梳羽、衰羽向外翻明显,且公鸡羽毛外翻程度较母鸡明显。倒毛鸡面部红色,公鸡鸡冠多为单冠,冠厚直立、色泽鲜红、肉垂大、湿润丰满;喙短、稍弯,喙为白色或黑褐色。胸深且向前突出,,肌肉丰满,脂肪沉积相对较少,雄性倒毛鸡身上部分骨骼突出的部位皮肤颜色为淡红色。成年倒毛鸡胫部的距毛大部分已脱落,只有零星几根显现;大部分倒毛鸡胫和趾的颜色为铁青色,跖骨跖侧皮肤上有1条淡红色的线,宽度约为 0.25 cm。跖骨鳞片紧贴,部分略微带红色斑点。趾粗细适中,距较短,表面圆滑无脚趾甲,爪着地有力(图3、图4)。

2.1.2生活习性及繁殖、产蛋性能倒毛鸡主要分布于南方,北方相对较少,这与地理环境和倒毛鸡的生物习性有很大关系。倒毛鸡喜欢居集在山地或草地,小群活动,与其他品种的鸡不易合群,野性强,警觉性较高。倒毛鸡为杂食动物,平时吃一些玉米、昆虫、天然植物等。雄性倒毛鸡好斗,若1羽鸡体弱多病,雄性鸡群而攻之。雄性鸡挑衅对峙时,颈部梳羽会立起,形成1个盘装,有似孔雀开屏之态。

公鸡开啼月龄为3月龄,母鸡开产月龄为5月龄。母鸡就巢性强,每年就巢5次左右,每次就巢持续20~30 d。该鸡产区的群众习惯于让其自然孵化,多选用春秋两季进行孵化繁殖,每窝孵蛋12~16枚左右,种蛋受精率90%,受精蛋孵化率95%。育雏期存活率85%,育成期成活率95%。

倒毛鸡体毛较少、羽毛外翻,所以相对其他品种的鸡来说保温能力要差得多,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1~12周时要注意保温抗寒,给予适当的增温措施。倒毛鸡的孵化率约为75%,雏鸡成活率约为80%。产蛋期鸡蛋较小,其与黔东南小香鸡的蛋大小相仿[6];倒毛鸡的蛋质量为(42.75±2.18) g,与贵州黄鸡(51.2±2.88)g、威宁鸡(49.6±3.44) g相比要轻。

倒毛鸡的产蛋率为39.67%左右,贵州兴义矮脚鸡产蛋率为42.42%,矮脚黄鸡的产蛋率为52.38%[7],相对其他品种而言,倒毛鸡产蛋率不高(表3)。

表3倒毛鸡鸡蛋的特征

指标测定值蛋质量(g)42.75±2.18蛋壳厚度(cm)0.039±0.007纵径长(cm)5.304±0.245横径长(cm)3.931±0.117蛋形指数1.252~1.451

2.1.3倒毛鸡生长性能由表4可见,倒毛鸡在0日龄时,公鸡、母鸡平均体质量分别为 34.71、33.25 g,公鸡、母鸡之间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30 日龄后体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 日龄公鸡和母鸡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 776.12、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可见,公鸡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母鸡。

表4倒毛鸡的生长性能

日龄体质量(g)公鸡母鸡平均034.71±0.8633.25±1.0533.98749.96±2.6346.09±1.9148.031474.17±5.7167. 33±3.3870.7530158.18±6.41143.87±7.86*151.0360485.92±21.15434.75±20.13*460.3490769.62±49.35655.50±50.83*712.561201 291.99±111.151 094.67±100.13*1 193.331801 776.12±161.171 455.68±152.97*1 615.90注:同行数据后标有“*”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倒毛鸡的屠宰性能

由表5可见,180日龄倒毛鸡公鸡、母鸡平均活体质量为1 776.12、1 455.68 g;公鸡的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等6项指标均显著大于母鸡;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为8905%、8161%、67.15%,显著高于母鸡;公鸡腿肌率略大于母鸡,差异不显著。但母鸡的胸肌率、腹脂质量、腹脂率显著大于公鸡。表5180日龄倒毛鸡屠宰测定结果

倒毛鸡性别宰前活质量

(g)屠体质量

(g)半净膛质量

(g)全净膛质量

(g)胸肌质量

(g)腿肌质量

(g)腹脂质量

(g)公鸡1 776.12±111.171 581.62±93.771 449.50±85.871 192.67±75.12204.78±12.69282.06±32.3412.11±0.34母鸡1 455.68±92.97*1 280.39±86.05*1 135.81±74.65*900.73±65.54*165.02±10.86*201.77±21.41*18.65±2.47*倒毛鸡性别屠宰率

(%)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

(%)胸肌率

(%)腿肌率

(%)腹脂率

(%)公鸡89.05±2.4281.61±1.9067.15±1.7917.17±2.5223.65±1.721.02±0.56母鸡87.96±1.98*78.03±2.07*64.88±2.80*18.32±1.97*22.85±2.512.07±0.96*注:同列数据后“*”表示差异显著(P<0.05)。

nlc202309030936

2.3倒毛鸡常规肉品质

2.3.1常规肉品质由表6可知,公鸡、母鸡腿肌pH值分别为 6.41、6.35,显著高于胸肌;公鸡、母鸡的胸肌与胸肌、腿肌与腿肌之间pH值差异不显著。公鸡、母鸡腿肌剪切力分别为 2.82、3.05 kg,显著高于胸肌;胸肌的剪切力平均值为 2.28kg,腿肌为 2.93 kg。公鸡、母鸡腿肌失水率分别为 1736%、18.02%,显著低于胸肌;相同部位公鸡的失水率略低于母鸡,差异不显著。

2.3.2品尝试验结果50名志愿者品尝后匿名投票,其结果如下:倒毛鸡比贵州黄鸡和普通肉鸡味道鲜美、细嫩占80%(40票);倒毛鸡与贵州黄鸡味道一样鲜美、细嫩,无太大差别占10%(5票);倒毛鸡与普通肉鸡味道一样,没有贵州黄鸡味道鲜美、细嫩占6%(3票);倒毛鸡比普通肉鸡味道差无人投票;其他占4%(2票)。表6肉质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

性别肌肉pH值剪切力(kg)失水率(%)胸肌腿肌胸肌腿肌胸肌腿肌公鸡6.12±0.21a6.41±0.25b2.26±0.17a2.82±0.16b21.39±0.32a17.36±0.30b母鸡6.08±0.30a6.35±0.22b2.30±0.13a3.05±0.21b22.17±0.30a18.02±0.15b注:同行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3结论与讨论

3.1生物学特性及生长性能

倒毛鸡外貌特征比较明显,羽毛翻卷,形似菊花,无论是饲养过程还是购买过程中都比较好辨别。由于倒毛鸡羽毛倒翻的特点,身体热量散失较多,保温能力差,因此在雏鸡饲养中要注意增添保温措施,也恰恰是这个原因能弥补普通鸡怕热的生理缺点。经山地放养、自由采食的倒毛鸡体格好,抗病性、适应性强,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其肉质细嫩结实、屠宰率高、味道鲜美、口感好,与普通鸡相比,能够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体质量是衡量家禽生长发育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韩庆等报道,桃源鸡 90 日龄公、母平均体质量分别为 1 187.4、942.1 g,性别间差异极显著(P<0.01)[8];曹娟等报道,兴义矮脚鸡 90 日龄公、母鸡的体质量分别为 1 192.01、1 010.83 g[9];王润莲等报道,贵妃鸡 90 日龄公、母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 952.67、814.95 g,性别间差异显著[10]。本试验结果显示,倒毛鸡90日龄公、母体质量分别为 769.62、65550 g,低于同一日龄的桃源鸡、兴义矮脚鸡、贵州黄鸡、贵妃鸡等鸡种[7-10],与同一日龄的浙江开化翻毛鸡基本相同[11]。倒毛鸡生长缓慢,饲养至 30、90、180 日龄时,公鸡体质量分别为 158.18、769.62、1 776.12 g,母鸡体质量为14387、655.50、1 455.68 g,与同日龄其他地方鸡种相比有明显差距,可能是品种差异和饲养方式不同所致。倒毛鸡公、母之间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品种报道一致。

3.2屠宰性能

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是衡量畜禽产肉性能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优质鸡的屠宰率应在 80% 以上,全净膛率应在 60% 以上[3,12-13]。试验结果表明,倒毛鸡屠宰率在 87% 以上,全净膛率在 64% 以上,符合优质鸡的屠宰要求。倒毛鸡的胸肌率与其他地方鸡种相比相差不大,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比桃源鸡、兴义矮脚鸡等地方鸡种高[8,14]。经屠宰测定,180日龄倒毛鸡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等指标的总体趋势是公鸡大于母鸡,且差异显著(P<0.0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性别因素引起的。倒毛鸡公鸡的腹脂质量及腹脂率均显著低于母鸡,这可能是由于脂肪代谢差异所致。综合屠宰性能多项指标,说明倒毛鸡具有良好的屠宰性能,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

3.3常规肉品质分析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感官特性、技术指标、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性等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影响鸡肉食用品质的指标主要有pH值、剪切力、系水力、脂肪含量等。肌肉 pH 值影响肉的保藏性、熟煮损失、干加工能力等。pH 值居中性较好,过高过低均不利,过低或下降过快也不利于肉类的保存。试验结果显示,倒毛鸡公、母鸡肌肉 pH 值差异不显著,其变化范围为 6.08~6.41,与正常鸡肉的 pH 值要求相符[15]。

系水力是一项重要的肉质指标,目前常采用失水率、滴水损失等指标评定家禽肌肉系水特性。肌肉失水率与系水力呈线性负相关,研究表明,失水率高会影响肌肉的风味质地、营养成分、多汁性和嫩度等食用品质[16-17]。180 日龄倒毛鸡胸肌、腿肌平均失水率分别为 21.78%、17.69%,低于154日龄武隆土鸡的胸腿肌平均失水率[18],高于90日龄麒麟鸡的胸腿肌平均失水率[19]。

肌肉嫩度是影响消费者食肉口感程度的重要指标,嫩度的评定一般用剪切力表示。剪切力值越大,肌肉嫩度越小,反之则嫩度越大[20]。试验结果显示,倒毛鸡的平均胸肌剪切力为2.28 kg,腿肌为 2.93 kg,低于120日龄略阳乌鸡[21]、98日龄兴义矮脚鸡[14],这可能是由于屠宰日龄不同所致。剪切力测定结果受剪切仪的锋利程度、剪切速度、肉样形状和重量、测定前肌肉组织烹调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目前采用剪切力法测定禽肉嫩度的过程和条件尚未统一,在胴体或胸肉的熟化时间、肉样烹调方法、加热温度和时间、肉样形状和大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15-16]。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品种剪切力不同的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倒毛鸡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的研究可知,其屠宰率达到 87% 以上,全净膛率达到64%以上,在几项性状指标方面与其他地方鸡种相比基本一致[22]。由此可见,贵州倒毛鸡产肉性能良好,其肉品质较高、风味独特、口感好,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鸡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和推广前景。

nlc202309030936

参考文献:

[1]邱祥聘. 家禽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陈宽维,高玉时,王志跃,等. NY/T 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S].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杨宁. 家禽生产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夏新山,许正平. 北京油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1998(4):14-15.

[5]舒鼎铭,杨纯芬,林媛媛,等. 不同品种肉鸡肌肉品质的分析研究[C]//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家禽研究最新进展,2003:161-164.

[6]王家培,许厚强. 利用蛋形指数对黔东南小香鸡种蛋进行性别鉴定初步研究[J]. 贵州畜牧兽医,2011,35(4):6-7.

[7]朱远春,查龙应,傅筑荫. 贵州兴义矮脚鸡与矮脚黄鸡早期生长及屠宰性能的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3):19-21.

[8]韩庆,黄春红,罗玉双,等. 桃源鸡屠宰性能测定及肌肉营养组成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2):221-224.

[9]曹娟,陈彬,傅筑荫. 贵州兴义矮脚鸡与矮脚黄鸡生产性能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39-140.

[10]王润莲,张国金,张锐,等. 高热地区饲养贵妃鸡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分析[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2,32(4):69-70.

[11]李国强,余北安,李靖. 翻毛鸡种质性能的选育研究及其开发利用[J].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57-59.

[12]舒鼎铭,刘定发,杨冬辉,等. 鸡肉品质的评价方法[J].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4):20-21.

[13]张红,张军,龚道清,等. 溧阳鸡屠宰性能研究[J]. 中国家禽,2004,26(19):31-32.

[14]杨恒东,王梦芝,宋莉,等. 兴义矮脚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LPL基因表达的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13):12-15.

[15]Qiao M,Fletcher D L,Smith D P,et al. The effect of broiler breast meat color on pH,moisture,water-holding capacity,and emulsification capacity[J]. Poultry Science,2001,80(5):676-680.

[16]席鹏彬,蒋宗勇,林映才,等. 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06,18(S1):347-352.

[17]Lyon B G,Lyon C E. Assessment of three devices used in shear tests of cooked breast meat[J]. Poultry Science,1998,77(10):1585-1590.

[18]周鹏,曹国文,王高富,等. 武隆土鸡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3):2-3.

[19]胡民强,黄德纯,郑俊钦.麒麟鸡屠宰性能及肉质分析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3):43-44.

[20]李同树,刘风民,尹逊河,等. 鸡肉嫩度评定方法及其指标间的相关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2004,35(2):171-177.

[21]陈锐,李丽霞,张涛,等. 略阳乌鸡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16-118.

[22]程光潮. 中国地方鸡种种质特性[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65.郭全海,刘诗柱. 血常规指标在母犬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06-208.

甘加藏羊屠宰性能及食用品质研究 篇4

研究对甘加羊的屠宰性能及食用品质做出综合性的研究和评价, 为其肉品质评定, 选择育种和改良, 肉制品的精深加工, 肉品营养强化,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及采样

试验样品为甘加藏羊肉, 采自甘肃夏河县甘加乡, 选择成年健康的2岁甘加藏羯羊9只, 在清晨空腹情况下, 先进行屠宰性能测定 (主要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和屠宰率) , 然后在宰杀完的畜体胴体上取部分新鲜背胸腰结合部最长肌肉样1 kg及腰大肌500 g, 于实验室现场进行肉色、pH值、嫩度、系水力、熟肉率等食用品质指标的测定。对照样品为2岁土种羊, 采样方法同试验组。

1.2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有屠宰用具、磅称、硫酸透明纸、铅笔、PHS-ZF型数字酸度计、C-LM型数显式肌肉嫩度仪、WW-3应变式立侧限压缩仪等。

1.3 试验项目及方法

1.3.1 屠宰性能测定

供试羊屠宰方法参考赵有璋 (1999年) 的方法进行, 屠宰后的胴体沿背中线劈半, 右半部分进行常规屠宰指标测定, 均按屠宰实验常规方法测定。

1.3.2 食用品质测定

肉质测定方法按第二次全国猪肉质研究经验交流会议修正方案《猪肉质测定方法》执行。测定肉色、大理石纹、pH值、失水率、滴水损失、嫩度等指标。取腰大肌测定熟肉率, 取左半胴体背最长肌为肉质测定材料, 按照陈润生[1]提出的方法进行测定。

1.3.3 数据统计

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F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屠宰性能

注:表中同行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下表相同。

由表1可知甘加羊宰前活重45.50 kg, 极显著 (P<0.01) 高于土种羊, 胴体重21.60 kg, 比对照组高3.40 kg, 差异显著 (P<0.05) 。在屠宰率方面, 试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而眼肌面积甘加羊则极显著 (P<0.01) 高于土种羊, 达到19.74 cm2。

2.2 食用品质

2.2.1 肉色、大理石纹、pH值

从表2可知, 甘加羊和土种羊的肉色均呈深红色, 均在正常范围内, 没有发现PSE肉, 但甘加羊肉色稍红 (P<0.05) 。由于脂肪含量均较低, 两者肌肉大理石纹分布稍差, 且没有显著差异 (P>0.05) 。两组肉羊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差异不显著 (P>0.05) 。

2.2.2 系水力、滴水损失、熟肉率

由表3可知, 甘加羊肉质系水力81.41%, 说明保水性能良好, 但极显著 (P<0.01) 低于土种羊。滴水损失1.58%, 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大, 显著低于土种羊 (P<0.05) ;熟肉率63.67%, 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但和土种羊相比较, 极显著低于其值 (P<0.01) 。从数据上看, 甘加羊肌肉加工性能相对较差, 但仍然处在良好的加工水品上, 只要在今后的加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增加肉质的保水性能, 就可以进一步以提高产品出品率。

%

2.2.3 肌肉嫩度

从表4分析, 甘加羊肌肉的肌纤维直径42.05μm, 与土种羊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剪切力值为6.41 kg/cm2, 则与土种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3 结论

(1) 甘加藏羊产肉性能良好, 宰前活重大, 屠宰率达到47.57%, 属于地方优质资源。

(2) 肌肉的肌纤维直径42.15μm和剪切力值6.41 kg/cm2, 肉质较老, 适口性差, 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肉质嫩化处理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3) 甘加羊羊肉系水力良好, 滴水损失稍大, 熟肉率63.67%。说明甘加羊肌肉在加工过程中将损失部分水分和一部分可溶性营养成分, 因此在今后的加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增加肉质的保水性能, 以提高产品出品率, 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生猪屠宰协议 篇5

甲方:磨憨尚勇生猪定点屠宰厂

乙方:尚勇、磨憨、尚岗生猪猪肉个体经营户

甲乙双方为了更好的服务市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促进市场繁荣,经双方多次协商,本着有偿服务的原则,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在对乙方的生猪屠宰过程中,如果由于甲方在电麻猪时,造成的猪大腿断裂所产生的肉质品出现质量问题,将由甲方按照市场猪肉价格进行赔偿。(甲方按市场价格买回大脚断裂部份的猪肉),杀甲或其它部份的质量问题不在赔偿范围。

二、甲方将收取每头猪加工费34元,代收检疫检验费6元,合计:40元。活猪和加工好的肉品由乙方自己运输,费用乙方自己负担。

三、如果是政府部门,政策性的调整生猪屠宰价格,不在本次协商的范围,将按照政策性的调价另外执行。

四、本协议的有效期为长期。

五、本协议签订之后,甲乙双方不得违约,如有违约,按照《合同法》之相关规定执行。

六、本协议从2013年8月1日起实施。

七、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磨憨尚勇生猪定点屠宰厂

乙方:尚勇、磨憨、尚岗生猪

猪肉个体经营户(签名或盖章)

屠宰性能 篇6

摘要:为了研究重组猪脂联素对沙子岭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将10头100日龄的沙子岭种公猪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猪在第100和120日龄时通过肌肉注射重组猪脂联素25μg。10头猪均在140日龄时屠宰,测定猪不同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注射重组猪脂联素能显著提高沙子岭猪心脏、肝脏、脾脏、背脂、背肌、腹脂和股肌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使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分别改善了4.11%(P>0.05)、8.82%(P>0.05)和7.24%(P>0.05)。说明外源性注射重组猪脂联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沙子岭猪的屠宰性能。

关键词:沙子岭猪;脂联素;屠宰性能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成效。目前中国地方猪种肉质鲜美的优势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北京黑猪走俏日本,苏沪的太湖猪和东北的民猪风靡欧美。然而体脂沉积过多是中国地方猪种普遍存在的一大缺陷,成为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瓶颈,甚至危及一些地方猪种的生死存亡。沙子岭猪是主产于我省湘潭市,具有早熟易肥、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应性强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特点,但瘦肉率不高是其明显弱点。腹内脂肪较多,生长缓慢,产肉量低,已成为影响沙子岭猪优良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硬伤”。本研究拟探索具有减少机体脂肪沉积和增强肌肉生长作用的脂联素对沙子岭猪体脂沉积和肌肉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沙子岭猪的胴体性状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处理

100日龄沙子岭原种公猪共10头,购买自湘潭市沙子岭猪原种猪场。其中5头在第100日龄和120日龄时各肌肉注射重组猪脂联素25μg。猪只饲养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楼动物房。试验时间为2014年4月20日至5月19日。

1.2日粮配方

试验猪只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注:核心料中含有猪只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1.3采样及处理

140日龄时,将10头猪全部进行屠宰,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背肌、背脂、腹脂和股肌样品采集后,立即放入液氮,然后移入-80℃冰箱保存,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不同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猪胴体性状的测定按相关技术国家标准进行。

1.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重组猪脂联素对沙子岭不同组织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注:同行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由表2可知,除了肾脏中ADIPOQ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0.05)降低以外,重组猪脂联素注射组猪心脏、肝脏、脾脏、背肌、背脂、腹脂和股肌中ADIPOQ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了显著的升高,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9.75%(P<0.05)、1018.21%(P<0.05)、66.91%(<0.05)、644.25%(P<0.05)、1122.58%(P<0.05)、251.05%(P<0.05)和1384.00%(P<0.05)。说明注射重组猪脂联素能显著提高猪不同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2.2重组猪脂联素对沙子岭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注射重组猪脂联素对沙子岭猪胴体性状各指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对部分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屠宰率改善了4.11%(P>0.05),膘厚和眼肌面积分别改善了8.82%(P>0.05)和7.24%(P>0.05),体斜长、直长、皮厚比较接近。说明注射重组猪脂联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胴体性状,特别是对肌肉和脂肪生长相关指标影响较大。

3讨论

在之前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已成功的将沙子岭猪的脂联素蛋白进行了真核表达。在本研究中,给沙子岭猪活体注射重组猪脂联素后,大部分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说明外源性脂联素的摄入显著促进了猪机体组织脂联素基因的表达,而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升高直接导致了脂肪沉积的减少,直接表现在沙子岭猪的背膘厚降低了8.82%;此外,脂联素的摄入还使猪的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改善了4.11%和7.24%,这些结果表明外源性脂联素猪的胴体性状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肌肉和脂肪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其对脂肪沉积进行抑制的主要机理是由于脂联素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及脂质清除,但脂联素对肌肉组织的影响机理还不清除,尚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4结论

在本研究中,给沙子岭猪外源性注射重组脂联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的背膘厚,同时改善了眼肌面积和屠宰率,说明脂联素能有效改善沙子岭猪的胴体性状,这为我国地方猪种胴体品质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略)

屠宰性能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

在南昌、峡江、信丰等地选择18~24月龄的3个江西地方品种水牛 (鄱阳湖水牛、峡江水牛、信丰山地水牛) 各3头, 共9头, 作为屠宰测定的样本。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2]

1.2.1 宰前活重。

停食24 h后宰时的体重。

1.2.2 胴体重。

指屠宰放血后, 剥去毛皮, 去头, 去内脏及前肢膝关节和后趾关节以下部分后, 整个躯体 (包括肾脏及其周围脂肪) 静置30min后的重量。

1.2.3 净肉重。

胴体剔除骨头后余下的净肉重量 (包括肾脏等胴体脂肪) 骨上带肉不超过2~3kg。

1.2.4 屠宰率。

胴体重与宰前活重 (宰前空腹24 h) 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

1.2.5 净肉率。

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1.2.6 胴体产肉率。

净肉重占胴体重的百分比。

1.2.7 眼肌面积。

第12肋骨后缘处, 将脊椎锯开, 然后用利刀切开12~13肋骨间, 在12肋骨后缘用硫酸纸将眼肌面积描出 (测2次) , 用方格透明卡片 (每格1mm2) , 计算出眼肌面积。

1.2.8 腰部脂肪厚。

十字部中线两侧肠骨角外侧量取。

1.2.9 肉骨比。

净肉重/骨重。

1.2.1 0 皮率。

皮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1.2.1 1 骨率。

骨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1.2.1 2 牛肉常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分析。

委托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检测。

1.3 统计方法

所测定的数据均采用Excel和SPSS 11.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地方品种水牛屠宰性能 (结果详见表1)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间同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间同一指标无显著差异。

由表1可知, 江西3个地方品种水牛在屠宰率、眼肌面积、肉骨比、腰部脂肪厚骨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鄱阳湖水牛、峡江水牛的净肉率显著高于信丰山地水牛 (p<0.05) ;鄱阳湖水牛的皮率为11.27%, 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p<0.05) ;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峡江水牛和信丰山地水牛两品种无显著差异 (p>0.05) 。

2.2 水牛肉常规营养成分

江西3个地方品种水牛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鄱阳湖水牛与其他品种相比较, 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较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见表2)

注:同表1

2.3 微量元素含量

鄱阳湖水牛微量元素 (Fe、Zn、Cu、Mn和Se) 含量较高, 其中Fe含量为34.02 mg/kg, 分别比峡江水牛、信丰山地水牛高45.3%和62.0%, 差异显著 (p<0.05) ;Zn为36.02 mg/kg, 较信丰山地水牛高35.0%, 差异显著 (p<0.05) , 较峡江水牛高1.5%, 差异不显著 (p>0.05) ;Cu含量为0.91 mg/kg, 比峡江水牛高82%, 差异显著 (p<0.05) , 比信丰山地水牛高50%, 差异不显著 (p>0.05) ;3个品种牛肉中Mn和Se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 。 (见表3)

注:同表1

3 讨论

3.1 牛的产肉性能与其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饲养方式等密切相关。在此次研究中江西3个地方品种水牛以鄱阳湖水牛产肉性能表现最好。

3.2 本次试验中肌肉的常规营养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均以鄱阳湖水牛高, 其与外界环境、饲养管理水平及品种生产性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榆林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性能的测定 篇8

关键词: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测定,产肉性能

陕北白绒山羊是用引入的辽宁白绒山羊做父本, 本地黑山羊做母本, 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 在杂种中选择理想型个体横交, 自群繁育, 经过20余年选育形成的一个以绒为主, 绒肉兼用的山羊新品种[1]。陕北白绒山羊不仅绒用价值高, 羊肉也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在当地一直高于其它羊肉价格, 这使我们对于陕北白绒山羊的肉用价值产生了兴趣。因此, 我们于2008年5月, 在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实验室, 对陕北白绒山羊产肉率、屠宰率、净肉率、内脏进行了测定, 旨在评价陕北白绒山羊的产肉性能, 为培育更优秀的绒肉兼用绒山羊提供基本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只用于试验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随机购自榆阳区3个乡镇的12家农户, 膘情中等, 健康无病, 具有本品种体质、外貌特征。据户主们介绍, 这些羊都是20~30日龄左右去势, 90日龄左右断奶, 断奶后采用舍饲方式饲养, 日粮构成主要有玉米秸秆、青草、树叶、灌木枝条等, 并给予少量的精料补饲。

羊的产地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的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 是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的交接地带, 北部沙丘连绵, 南部梁峁起伏, 沟壑纵横, 海拔为870~1400m, 年平均温度8.1℃, 无霜期155d, 年平均降雨量414 mm, 风沙、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对农牧生产有较大影响。

1.2 屠宰方法

按常规进行屠宰, 宰前对羊停食24h, 停水2h, 测量体尺、体重后, 用大抹脖子法放血, 称量计算血液量, 剥开皮后开膛剖腹, 取出内脏 (保留肾脏及其周围脂肪) , 分别测量、称重, 胴体静置30min后称重。剔骨的胴体, 要求骨头上不带1 cm以上的肉块及明显的肉层;胃重:清洗掉胃内容物后, 4个胃室一起称重;大小肠重及长度在清洗后测定;内脏脂肪包括心脏周围、胃网膜、肠系膜的脂肪[2,3]。

1.3 测定方法

1.3.1 眼肌面积

测量倒数第1与第2肋骨之间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即用硫酸绘图纸描绘出眼肌面积的轮廓, 在用求积仪算出面积。

1.3.2 GR值

在第12与13肋骨之间, 距背脊中线11cm处用游标卡尺测得组织厚度。

1.3.3 屠宰率

屠宰率= (胴体重/宰前活重) ×100%

1.3.4 净肉率、骨肉比

净肉率= (净肉重/宰前活重) ×100%;骨肉比= (胴体骨重/胴体净肉重) ×100%

1.3.5 血重和毛皮重

用盆接血称取血液实重。毛皮重要求皮张内面不带肉, 毛面不粘土、血和水等[2,3]。

2 结果与分析

2.1 屠宰结果 (见表1, 表2)

2.2 结果分析

2.2.1 肉用性能分析

从屠宰结果可以看出, 榆林陕北白绒山羊, 是一个肉用性能较好的绒肉兼用品种, 尤其是屠宰率在周岁左右山羊中属于较高水平;在体重方面, 虽不及其父本辽宁绒山羊, 但比母本陕北黑山羊 (体重20kg左右) , 有了较大提高;如果与条件比较接近的青海柴达木绒山羊相比, 在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见表3。

2.2.2 陕北白绒山羊肉的品质

这次屠宰试验还对陕北白绒山羊肉质进行了初步评定, 其羊肉细嫩多汁, 肌肉丰满, 骨骼比例低, 出肉率高;肉块紧凑美观, 肉色鲜红色至微暗红色, 脂肪白色呈大理石状均匀分布, 无膻味, 具有羊肉特有的香味。GR值是2.26cm, 在羊肉分级标准中, 脂肪含量较低。

3 结论

陕北白绒山羊是一个以绒为主, 绒肉兼用的山羊新品种, 不仅产绒性能高, 产肉性能和屠宰性状也具较高水平, 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注:表中各品种羊的屠宰年龄有差别, 均在12~20月龄之间。

参考文献

[1]尤文秀, 李万泰.陕北白绒山羊[J].中国畜牧杂志, 2004, 40 (5) :62

[2]赵有璋.羊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62~63

[3]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队.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R].1983, 26~29

[4]韩方森, 等.柴达木绒山羊屠宰试验报告[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 31 (2) :17, 35

[5]刘喜生, 冯旭芳, 董宽虎, 等.辽本杂种山羊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研究[J].中国养羊, 1998, (4) :2~3

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屠宰性能通径分析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塞北兔断奶仔兔, 选自河北省赤城县塞北兔种兔场。重叠式笼养舍饲, 全价颗粒饲料饲喂,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按兔场常规要求饲养至13周龄, 从中随机选择30只 (雌雄各半) 进行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的测定。

1.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日粮组成:玉米36.2%, 混合牧草27.0%, 大豆粕13.0%, 进口鱼粉1.0%, 棉籽粕4.0%, 亚麻仁粕4.0%, 菜籽粕2.0%, 小麦麸8.0%, 苹果渣1.0%, 石粉1.5%, 磷酸氢钙0.8%, 食盐0.5%, 预混料1.0%。 营养水平:消化能11.88 MJ/kg, 粗蛋白16.91%, 粗脂肪3.25%, 粗纤维11.17%, 钙 1.03%, 磷 0.58%, 食盐0.46%。

1.3 测定指标

生长性状:13周龄试验期结束时, 早晨对试验兔空腹称重, 测量相应体长及胸围。

屠宰性能:将试验兔禁食12 h再次称量的体重作为宰前活重。颈椎错位法致死, 剥皮去内脏, 沿第一颈椎处去头, 第一尾椎处去尾, 在腕 (删) 关节处去掉四足, 除去血、皮、头、尾、四肢和全部内脏后称取全净膛重。全净膛屠宰率 (%) =全净膛重/宰前活重×10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3,4]。

2 结果与分析

2.1 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屠宰性能表型参数及相关系数 (结果见表1)

注: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宰前活重与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体重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全净膛重与体重、胸围、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屠宰率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胸围、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

各项指标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及相互促进作用导致相关分析结果并不可靠, 需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以说明当其他因素变量保持不变时, 某一生长性状对某一屠宰性能的决定程度。

2.2 通径分析

2.2.1 以塞北兔宰前活重为依变量的通径分析

塞北兔13周龄生长性状与宰前活重的复相关系数 (R) =0.910, 回归关系 (F) =9.677, P=0.010, 差异显著。

根据通径分析原理, 以宰前活重 (Y1) 为依变量, 体重 (X1) 、体长 (X2) 、胸围 (X3) 为自变量建立方程组, 计算通径系数并进行通径分析。3个指标的通径系数分别为P1=0.188, P2=0.162, P3=0.713。上述生长性状各指标对宰前活重作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胸围、体重、体长。胸围对宰前活重的直接影响最大, 体重和体长对宰前活重的相关性影响主要是通过胸围间接实现的, 见表2。

2.2.2 以塞北兔全净膛重为依变量的通径分析

13周龄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全净膛重的R=0.969, F=30.341, P=0.001, 差异极显著。

根据通径分析原理, 以全净膛重 (Y2) 为依变量, 体重 (X1) 、体长 (X2) 、胸围 (X3) 为自变量建立方程组, 计算通径系数并进行通径分析。3个指标的通径系数分别为P1=0.258, P2=0.397, P3=0.560。以上3个生长性状与全净膛重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虽然通径系数都是正值, 但差别很大, 其中胸围对全净膛重直接影响最大, 体长、体重对全净膛重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说明全净膛重主要是由胸围决定的, 可作为全净膛重的预测指标, 见表3。

2.2.3 以塞北兔屠宰率为依变量的通径分析

13周龄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屠宰率的R=0.861, F=5.745, P=0.034, 差异显著。

根据通径分析原理, 以屠宰率 (Y3) 为依变量, 体重 (X1) 、体长 (X2) 、胸围 (X3) 为自变量建立方程组, 计算通径系数并进行通径分析。3个指标的通径系数分别为P1=-0.150, P2=0.486, P3=0.697。胸围与屠宰率的相关系数为 0.744, 其中直接影响为0.697, 间接影响仅为0.048, 表明胸围与屠宰率的相关程度大, 且以直接影响为主。体长与屠宰率的相关系数为0.616, 体长对屠宰率的直接影响 (0.486) 也较大, 间接影响较小 (0.131) , 表明体长对屠宰率也主要是直接影响。体重与屠宰率的相关系数为0.505, 体重对屠宰率的直接影响为-0.150, 间接影响为0.665, 说明主要是间接通过体长、胸围对屠宰率起作用, 见表4。

3 小结

许多研究表明:畜禽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利用生长性状与屠宰性能间的关系进行间接或早期选择, 如今已成为育种的重要手段。屠云洁等[5]报道白羽王鸽屠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和活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景栋林等[6]所测飞鸭的体斜长、龙骨长和胫围等9个体尺指标均与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刘铮铸等[7]也指出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1代、2代的体重与体尺间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 胴体重、净肉重与体尺间也有较强的相关性, 可依据体尺估测肉用性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塞北兔屠宰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胸围, 其次为体长。

摘要:为了研究塞北兔生长性状及屠宰性能, 试验选择13周龄塞北兔, 采用直接和间接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塞北兔宰前活重与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体重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全净膛重与体重、胸围、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屠宰率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胸围、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P<0.05) 。说明影响宰前活重的生长性状依次为胸围、体重、体长, 影响全净膛重和屠宰率的生长性状依次为胸围、体长、体重。

关键词:塞北兔,生长性状,屠宰性能,通径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正.塞北兔饲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吴淑琴, 赵月平, 常宝.塞北兔种质特性研究与利用现状[J].中国养兔, 2009 (3) :7-10.

[3]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5]屠云洁, 陈宏生, 苏一军, 等.白羽王鸽体尺与屠宰性能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0) :120-122.

[6]景栋林, 黄得纯, 林丽超, 等.飞鸭体尺与屠宰性能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 2010, 37 (12) :111-114.

屠宰性能 篇10

1 材料

1.1 发酵底物

豆粕, 某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豆粕︰玉米为9︰1, 调节水分含量为50%, 0.056 MPa、121℃灭菌15 min。

1.2 菌株

嗜酸乳杆菌, 由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饲料与营养实验室提供。

1.3 斜面培养

MRS琼脂培养基, 自制, 0.056 MPa、121℃灭菌15 min。

1.4 种子培养

MRS肉汤培养液, 自制, 0.056 MPa、121℃灭菌15 min。用接种环从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饲料与营养实验室保存的斜面菌种接入MRS琼脂培养基, 37℃条件下静置培养48 h (一级菌种) ;从上述培养好的菌液中按2%的接种量接到各菌发酵种子培养基中继续扩大培养24 h, 制成发酵种子液 (二级菌种) 。

1.5 试验动物

198羽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黄羽肉鸡, 购自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发酵豆粕饲料的制备

按9∶1比例配制豆粕-玉米底物, 将水分含量调节为50%, 搅拌均匀, 0.056 MPa、121℃蒸气灭菌15 min, 冷却, 备用。在无菌条件下每千克发酵底物中接入70 m L培养好的种子菌液, 搅拌均匀并压实, 用保鲜膜和橡皮筋密封, 置于培养箱发酵培养72 h, 45℃烘干粉碎。发酵饲料量根据需要按比例扩大。

2.2 日粮的配制

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 参照1994年NRC的《家禽营养需要量》配制。具体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和表2。

2.3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144羽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3组, 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发酵豆粕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12羽。另用54羽作为备用, 将其分成3组, 每组18羽, 备用鸡不分重复, 每个试验组平行配备1个备用组, 喂同样饲料。当试验组鸡因死亡、淘汰、屠宰而出现缺失时用相应备用鸡进行补充。饲养试验在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站进行。

2.4 饲养管理

试验前期 (7~28日龄) 采用平养、后期 (29~55日龄) 采用分层笼养二阶段饲喂的方法, 自由采食和饮水, 勤通风, 每3 d清粪1次, 环境条件一致, 前期24 h光照, 后期自然光照, 鸡舍第1周温度控制在31~33℃, 每周将温度降低2℃, 第1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免疫工作按规定进行, 每日清晨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及粪便情况, 详细记录死淘鸡只数和喂料量。

注:营养指标均为计算值;预混料包括食盐、氯化胆碱、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和抗氧喹。

注:营养指标均为计算值;预混料包括食盐、氯化胆碱、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和抗氧喹。

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2.5.1 生长性能的测定

饲养期间, 于7, 28, 55日龄饲喂前分别按每笼进行称重, 于28, 55日龄按每笼为重复单位计算饲料消耗量, 分别计算各处理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2.5.2 屠宰性能的测定

于第55日龄20:00停料、不停水, 次日8:00从每组随机选取4羽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 活体空腹称重;静脉放血, 于开水中浸烫、拔毛, 擦干屠体表面水分, 称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 计算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等屠宰性能指标。

2.6 数据的处理

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 SPSS17.0统计软件单因素ANOVA进行方差分析, LSD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1.1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见表3。

注: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数据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较,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黄羽肉鸡在生长前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15%和2.59% (P>0.05) ;生长后期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6.62%和10.33% (P<0.01) , 全期分别提高了9.10% (P<0.01) 和5.60% (P<0.05) 。发酵豆粕组与抗生素组相比较, 黄羽肉鸡生长前期、后期及全期平均日增重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但从生长全期来看, 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有所降低。

3.1.2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日采食量的影响

见表4。由表4数据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黄羽肉鸡生长前期平均日采食量在生长前期分别降低了2.53%和提高了1.34% (P>0.05) ;与抗生素组相比, 发酵豆粕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3.96% (P>0.05) 。在黄羽肉鸡生长后期,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3.96%和5.20% (P<0.05) 。在黄羽肉鸡生长全期来看,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较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0.82%和提高了0.21% (P>0.05) 。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3.1.3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料重比的影响

见表5。

注: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5数据经计算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较,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黄羽肉鸡在生长前期料重比分别下降了4.30% (P<0.01) 和1.08% (P>0.05) ;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料重比提高了3.37% (P>0.05) 。在黄羽肉鸡生长后期,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较对照组料重比分别下降16.77%和11.49% (P<0.01) ;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6.34% (P<0.05) 。在生长全期,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肉仔鸡料重比对照组分别极显著下降了6.85%和4.44% (P<0.01) , 而发酵豆粕组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2.60%,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3.2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见表6)

%

注: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3.2.1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屠宰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抗生素组肉鸡的屠宰率为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 抗生素组提高了0.28%, 发酵豆粕组降低了0.15%;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下降了0.13%。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3.2.2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半净膛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发酵豆粕组肉鸡的半净膛率最高, 较对照组提高了1.55% (P<0.05) , 较抗生素组提高了0.53% (P>0.05) , 抗生素组较对照组提高了1.02% (P>0.05) 。

3.2.3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全净膛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发酵豆粕组肉鸡的全净膛率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分别提高了2.72%和2.73% (P<0.05) ;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略有提高 (提高了0.04%) , 差异不显著。

3.2.4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胸肌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发酵豆粕组肉鸡的胸肌率最高, 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 发酵豆粕组的胸肌率分别提提高了3.93% (P>0.05) 和5.73% (P<0.05) 。抗生素组较对照组下降了1.73%, 但差异不显著。

3.2.5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腿肌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发酵豆粕组肉鸡的腿肌率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分别提高了8.76%和10.45%,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 ;发酵豆粕组较抗生素组提高1.56%, 差异不显著 (P>0.05) 。

3.2.6 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腹脂率的影响

由表6数据经计算可知:对照组肉鸡的腹脂率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 抗生素组和发酵豆粕组的腹脂率分别下降16.54%和25.45%, 差异均极显著 (P<0.01) ;发酵豆粕组与抗生素组相比下降了10.67%, 差异不显著 (P>0.05) 。

4 讨论

4.1 嗜酸乳杆菌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乳酸菌发酵豆粕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当肉鸡摄入发酵饲料时部分乳酸菌和孢子进入胃肠后迅速复活并生成一些降解酶, 这有助于饲料的消化利用, 产生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多肽类物质等, 起到抑菌和预防疾病的作用[9]。K.J.Hong等[10]研究表明, 豆粕经益生菌发酵处理后蛋白含量明显提高, 同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一些抗营养因子明显降低, 从而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饲料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可明显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特性, 减少抗营养因子, 并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分泌大量酶类, 可以提高日粮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畜禽的饲料效率, 提高日增重, 降低死亡率等;此外, 豆粕发酵后通过蛋白酶水解可以消除过敏原, 豆粕的小肽含量升高, 小肽能促进消化道的发育, 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与活性, 同时乳酸菌也能产生一些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等满足动物机体的需要。

柯祥军等[11]研究表明, 随着发酵豆粕在日粮中添加量的增加, 肉鸡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并且后期的日增重更显著。微生物发酵豆粕能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原因是乳酸菌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群能在机体消化道繁殖, 产生消化酶, 能增强机体对纤维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作用, 同时诱导动物机体内源消化酶的分泌, 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这与参考文献[2-4, 9]报道的发酵饲料能提高动物的养分消化率的结果一致。对抗生素组而言, 成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 而生长性能比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略有提高[12,13], 这种结果与抗生素公认的促生长作用一致。益生菌可减少有害菌的不良影响, 还可以激活机体自身的酶活, 从而提高动物的整体生长性能。本试验选用的嗜酸乳杆菌能提高肉仔鸡的饲料利用率并增强免疫能力而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生产性能从低到高分别是对照组、发酵豆粕组和抗生素组, 与李菊等[14]和B.Mohan等[15]的试验结果一致。

4.2 嗜酸乳杆菌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中嗜酸乳杆菌对黄羽肉鸡的屠宰率无大影响, 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有所改善, 但差异不大, 而发酵豆粕组的胸肌率较抗生素组提高了5.73% (P<0.05) , 腿肌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8.76%和10.45% (P<0.01) ;就腹脂率而言, 发酵豆粕组较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分别下降了25.45%、10.67% (P<0.01) 。王春林等[8]报道发酵饲料有提高瘦肉率和改善部分胴体指标的作用;黄艺伟等[16]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6%发酵豆粕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胸肌率。这可能与发酵饲料提高了常规饲料养分消化率和繁殖了大量的有益菌有关, 与尤明珍[7]的结果基本一致。嗜酸乳杆菌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具有潜在有益作用。

5 结论

嗜酸乳杆菌发酵豆粕能够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对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泵送性能02-18

设备状态02-18

设备结构性能02-18

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02-18

电气设备性能02-18

干热性能02-18

提升性能02-18

烧结性能02-18

抑菌性能02-18

远程视频会议02-1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泵送性能 下一篇:干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