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安全分析(精选八篇)
工作前安全分析 篇1
1 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概述
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由美国葛玛利教授1947年提出, 是欧美企业长期在使用的一套较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起源于北海海洋结构物的操作平台, 是挪威石油行业协会HSE指导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已经被世界上很多著名公司采纳, 并加以改进后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2 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管理要求
2.1 用工作分解结构 (WBS) 指导JSA工作
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对于项目建设中的复杂、高风险的施工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在项目初期针对LNG的特点, 编制了《唐山LNG项目工程建设范围说明书》, 界定了项目储罐工程、接收站工程、码头工程等的工作范围, 明确了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WBS) , 根据WBS对各分包商编报的JSA进行指导、汇总、整理。
2.2 健全制度文件, 实现JSA的规范化管理
公司编制了《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管理规定》, 使JSA管控有依据、操作有规程, 规范了各参建单位的JSA工作流程, 风险管控效率明显提高。
2.3 强化HSE培训, 学习和宣贯JSA
公司建立了HSE培训制度, 不断强化HSE培训, 着力推动全体参建设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公司每年初均组织参建各单位制定HSE培训年度计划, 制定HSE五级培训责任矩阵 (项目经理部级、PMC级、监理级、总包商级、分包商级) , JSA培训是各级培训矩阵中的重点课程。公司领导带头开展JSA培训, 亲自讲授《管沟开挖JSA》, 用实际行动践行有感领导, 起到了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为JSA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2.4 规范JSA过程监管, 推动JSA有效落实
项目经理部不断完善JSA过程监管, 突出各个环节的管控, 各承包商入场初期, 由基层班组组建JSA小组, 启动工作任务审查, 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初步JSA清单, 按唐山LNG项目JSA分级审批原则, 报总承包商、监理、PMC审查或审批;由分包商的各JSA小组分别召开分析讨论会, 把各项工作按工序分解成具体步骤;由JSA小组对各工序中的风险进行辨识, 明确每一工序相关的危害因素及其影响;采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估, 同时按分级审批原则, 对于需要PMC审批的JSA则由PMC邀请国外HSE专家, 采用风险矩阵法再次进行风险评估, 确认风险等级是否可以接受。
2.5 开展风险交底和沟通, 严格落实作业许可
公司要求各参建单位必须按《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管理规定》要求, 作业前安全交底和每日班前喊话必须以基层作业班组为核心来进行落实, 把JSA发放到在作业现场, 开展作业前安全交底, 并在每日工作前进行班前喊话, 总包和监理每日参加, 业主每周参与喊话的监察, 通过把JSA落实到每日的班前喊话中, 让作业员工了解施工中的风险, 掌握风险控制措施。
2.6 强化现场HSE检查, 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公司大力倡导“管工作必须管安全”, 现场HSE专职人员率先垂范, 佩戴HSE袖章上岗, 创造了项目施工现场“只要有作业, 就会有监管”的良好局面。
2.7 开展JSA总结和反馈, 进行经验分享
储罐、接收站、码头工程中各项作业任务完成关闭后, 公司及时开展JSA总结和反馈。项目实践中, 每月初HSE例会前召开HSE总结分析会, 由三家监理分别对管辖范围内发现的不符合项开展原因分析, 反向查找JSA分析中的工序划分、风险评估、措施拟订的缺陷和不足, 制定标本兼治的对策,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 及时向各分包商JSA工作小组进行反馈, 填写《JSA跟踪评价表》, 督促JSA分析表的更新, 以便年终纳入《唐山LNG项目JSA汇编》中。
3 结语
通过JSA措施在现场的落实, 实现了储罐、接收站、码头工程施工中风险的有效管控, 提升了基层作业人员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水平, 保证了风险防控措施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参建人员有效践行“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的要求, “主动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 为项目建设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证。
摘要:大型LNG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脚手架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水上作业、水下作业和射线作业, 作业风险较高,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 并在班前喊话中宣讲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有效控制风险, 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业绩。
关键词:大型LNG项目,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作业风险,消减控制
参考文献
[1]胡岳峰.工作前安全分析在化工企业的应用探讨[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12, 21.
[2]刘静, 张敢等.工作前安全分析在化学实验室的应用探讨[J].新疆石油科技, 2011, 04.
春节前安全工作检查报告 篇2
春节前安全工作检查报告
检查时间:XX
检查范围:生产车间、食堂、锅炉房、机修房、地磅室、仓库 检查组员:XX、XX、XXX
文件整理:XXX
审核:XX
检查总结 :
为保障春节期间公司财产安全,遏制盗窃、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员工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结合集团文件要求与我公司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节前安全大检查。
这次安全工作检查重点是生产区域,经检查基本上达到要求,各部门都能提高安全意识,注重细节安全。特别是消防器材做得比较好,都能确保压力在蓝区以上,达到安全使用标准;消防栓、消防泵完好无损,可正常使用。保卫巡逻检查记录较完善,春节值勤人员安排合理;存在问题主要是生产车间有些窗门没有关紧,部份大门没有拉到位;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车间油脂棚离围墙较近,不利于财产安全,即时决定在原保安巡逻点的基础上,在油脂棚增加一个巡逻点,以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
在总体来看,各部门对春节前的安全检查工作比较重视,都能意识到搞好安全检查,是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必须要求,现在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坚持检查原则,强化责任落实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严格细致,始终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难于整改的实行跟踪管理、统一挂号、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限期整改消号,对拒不整改的或整改不力的从严处理。确保了安全检查工作的力度。
二、加大整改力度,全面排查隐患
安全检查小组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深入现场对公司各部门、各车间进行了严格细致、突出重点、不留死角、不留余地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三、积极消除隐患,提升安全意识
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
1.水产车间抽料口后门拉不到位,导致不能上锁;
2.水产车间吊机口外边门没有锁好;
3、油脂棚大门有脱轨的迹象,加紧维修;
4.鱼料车间每层楼都发现有窗户没有关紧现象;
5.生产车间大门关不到位,导致不能上锁;
6.一楼投料口边铁盖脱焊,存在安全隐患;
7.机修房侧面变压器工作台爬梯门没有锁好,存在安全隐患;
8.机修房内物品堆放乱,需要收拾。
9.锅炉房正在进行烧煤技术改造,工人施工时应注意安全。
整改意见:
存在问题必须在2月10号前整改完毕
责任人员:机修班
跟踪人员:XXX
开展春节前大检查后,全体员工一致表示响应公司号召,严格按照公司要求,执行好春节前的各项安全工作,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春节前安全大检查”工作使全体工员的安全意识真正有所提高,在执行安全制度上真正严格起来,度过一个安全、和谐、圆满、平安的春节。
二O一0年二月八日
工作前安全分析 篇3
1 分析方法简介
在道路安全工程研究中, 要对比道路安全状况变化, 判别其差异性。前—后分析法就是指道路线形维持设计情况下,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事故数与对道路参数进行改造后在统一特定时期内发生的事故数。
假设某线形条件下公路上发生的事故数服从泊松分布, 分析该线形改造前后在某一时期内的事故数有无明显变化。为此引入两个基本变量π (改造前在某一时期可能达到的事故数, π通过调查取得) 和λ (改造后在某一时期可能发生的事故数, λ通过估计得到) 。引入另外两个参量δ=π-λ (改造后事故减少数) 和θ=λ/π (改造后的效率指数) , θ<1时认为改造有效;θ>1认为改造无效。以^π、^λ、^δ和^θ表示与π、λ、δ和θ相应的随机分布, 由泊松分布的性质和概率统计原理可得π、λ的期望方差:
同理可得^δ期望和方差:
由于偏离量很小, 为了避免影响分析结果, 用θ的一个无偏估计代替θ:
然后用正态分布的统计检验公式进行统计检验:
2 道路线形指标统计分析方法
在道路安全工程中, 道路改造前后事故数量难以统计, 而且一条公路沿线具有不同的环境、道路特征、交通管理措施等, 并且同一公路不同线形事故率不同。因此假设该公路事故率高的某一线形为改造前的段点, 事故率低的同一线形为改造后的路段。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道路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统计不同线形指标上单位长度的事故数, 例如“每公里平均事故数”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不同的线形指标对道路安全性能的影响。
以π、λ表示公路上不同的技术指标对应的事故数, π的观测长度为Xkm, λ的观测长度为Ykm, 表示相应的平均值即每公里平均事故数, 为相应的随机变量, 则:
检验可得依然是的无偏估计, 化简可得
当θ<1时说明π对应的道路线形指标安全性能比λ对应的指标好;当θ>1时则说明λ对应的线形指标安全性能优于π对应的指标。
3 实例分析
应用上文介绍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某一级公路的线形指标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以平曲线半径、平曲线组合、坡度为例进行分析。
3.1 公路线形指标特征分类
对平曲线半径、组合、坡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时, 可将线形特征按照路线设计技术规范分为几个区间, 即是将连续变量转化为分类变量, 统计各区间的事故率并进行比较, 区间范围如表1所示。
3.2 公路线形指标分析
(1) 平曲线半径
应用上文的公式和区间分类,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各区间的平均每公里事故数与全部平曲线的每公里平均事故数相比较可得比值θ与置信度如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知当平曲线半径在4000~5500区间时事故率明显小于全部平曲线平均水平;当平曲线半径在2500~4000区间时, 事故率明显大于全部曲线平均水平。
将各区间的事故率大小相互比较, 可得相应的置信度值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当平曲线半径为4000~5500m时事故率小于其他区间;当平曲线半径为600~1500和<600m时事故率明显大于其他区间。
(2) 平曲线组合情况
按照平曲线分类统计各区间每公里平均事故数和全部平曲线每公里平均事故数并相比较可得如表5、表6。
从表5、表6可知, 当平曲线组合情况为反向曲线和同向曲线时, 事故率显著大于全部平曲线的平均水平;当组合情况为单独曲线时, 事故率明显小于全部平曲线的平均水平。
各区间的事故率相互比较可得相应的置信度值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单独曲线与反向曲线和同向复曲线相比事故率显著较小 (置信水平大于95%) , 而反向曲线和同向复曲线之间相比结果不显著。因此在设计或改造中应尽量选用单独曲线, 避免同向复曲线。
(3) 坡度
同理根据上文的坡度分类情况统计分析不同坡度下的事故数可得如表8所示。
各区间的每公里平均事故数与全部纵坡的每公里平均事故数相比较, 可得比值θ与相应的置信度值如表9所示。
从表9可以看出当坡度在0~0.5%和0.5%~1%之间事故率显著小于全部纵坡的平均事故率, 置信度水平大于95%;而当坡度在3%~4%之间时, 事故率显著大于全部纵坡的平均事故率, 置信度水平大于90%;而以85%的置信度水平衡量时, 当坡度>4%, 事故率也显著大于全部纵坡的平均事故率。
将各区间的事故率大小相互比较其相应的置信度值如表10所示。
从表10可以看出0~0.5%和0.5%~1%这两个区间的事故率显著小于其他四个区间的事故率。当以85%的置信度衡量3%~4%区间和1%~2%、2%~3%两区间是规律的大小也存在较大的显著性差异。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 可以总结出不同线形指标下的安全状况, 本文仅以平曲线半径、平曲线组合和坡度为分析指标, 其他线形指标也有类似的分析方法。但是对平纵组合的情况, 其事故数服从二项分布, 因此要用连续变量建立统计检验公式。
4结语
应用前—后分析法可分析线形指标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结合现场勘察比较, 可分析特定环境下线形应用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率高于其他路段的原因。若划分的区间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则可以变更区间划分, 也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指标组合分类, 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统计分析结果对于不同的道路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应结合现场条件综合判定。一般来说, 这种统计分析方法只能高事故率的技术指标及其组合的路段, 但路段事故率高的具体原因还应通过现场勘察和分析确定。
摘要: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道路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将公路线形指标按不同的特征分类并划分一定的区间, 对不同的道路线形指标提出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 然后用正态分布的统计检验公式在一定置信度下进行统计检验, 观察不同的道路线形指标与道路安全之间的关系, 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可作为道路路线初始设计阶段或道路改造设计阶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道路安全,线形指标,前—后分析法,统计检验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2]JTG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计规范[S].
[3]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Safety by design[J].OCDE/GD, 1996, (3) :56-61.
[4]齐庆杰, 吴宪, 温秀红.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24 (3) :309-312.
[5]陈广学.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7) :285-285.
寒假前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篇4
一、检查方式、范围及重点本次安全检查工作,检查范围包括所有的教学楼、师生宿舍、围墙、厨房、锅炉、厕所以及水电、体育设施等,寒假前安全检查工作总结。锅炉、食品卫生、建筑年代久远的教学楼是检查的重点,切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
二、检查结果及隐患
1、食堂锅炉 对食堂锅炉的热媒管、烟管、集管器、过热器、安全阀、压力表、水位测定装置、自动控制装置、附属装置等等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的安全隐患。每个负责烧锅炉的工人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责任心强,都有很好的安全意识。
2、食品安全方面 学生食堂食品加工间内清洁卫生,食堂工人都带口罩工作,而且均有健康证。对食品原料(蔬菜、肉品等)、加工环节(餐具、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容器及工用具)进行监督性采样检验,均在合格范围之内,工作计划范文《寒假前安全检查工作总结》。学校周边小卖部存在有“三无”食品,对学生采取了说服教育的方式让其不再购买。同时,在校内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班级在班团课等时间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大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另外,组织力量对平时在校门口的小摊小贩进行劝离,不让他们在校门口摆摊,以减少学生购买的机会。
3、校舍安全方面 受天气影响,大部分教室的门、窗、平房天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经受多年的风吹雨打,水淋日晒,已经多处渗漏,甚至有的柱梁钢筋暴露锈蚀。某些地方的天花、栏杆风化脱落。
4、消防安全方面 首先对校内所有的消防器材、应急灯、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有安全隐患的设施,立即采取措施更换到位。
5、交通安全方面 经检查发现,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较差,不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周末回家途中,仍有少数学生乘坐黑车,存在安全隐患,对此,我校利用,校会、年级会、班会对班主任、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工作前安全分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未执行三查七对造成的错差
例1:患者男性, 60岁。因消化道出血住消化内科, 2009年12月11日, 血型鉴定O型, 12日因输血重新抽血做交错配血, 发现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重新鉴定血型, 定血型的血是O, 做交叉配血是B型。实际患者是B型, 查找原因护士12月11日抽定血型的血时, 14床误抽为13床, 14床患者是O型。
1.2 静脉输液时, 同侧抽血造成的误差
例2:患者女性, 28岁。产后大出血住产科, 检验结果:凝血四项严重延长, Hb 50g/L, PT 20×109/L。全院大会诊:考虑产后大出血DIC, 但患者神志清楚, 伤口无渗血, 与临床不符;锁骨下穿刺取静脉血复查;凝血四项正常, Hb 70g/L, PT 60×109/L。
1.3 抗凝剂与所采血液的比例不规范造成的误差
例3:患者男性, 60岁。因肥胖, 抽血困难, 做手术前做凝血实验;送来的标本是采血量的一半, 测得的结果是:PT 3.0s, INR 3.1, APTT 45s, TT 28s, FIB 120g/L。重新按要求采血, 测得结果是PT10.0s, INR 0.90, APTT 30s, TT 15s, FIB 250g/L。
1.4 血液标本抗凝效果不佳所做成的误差
例4:患者男性, 76岁。普外科, 做血常规血小板PT 18×109/L, 患者无任何出血点, 与临床不符, 重新抽血复查:PT 120×109/L, 由于血液抗凝效果不佳, 有小凝块, 消耗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
1.5 标本溶血所造成的误差
例5:患者女性, 新生儿。血糖生化仪检测为0mmol/L, 血K+8.0mmol/L与临床极为不符, 快速血糖仪血糖为3.3mmol/L, 由于新生儿抽血困难, 很容易造成标本溶血再加上此患者又输注了维生素C双重干扰, 影响了血糖的检测, 引起严重的假性减低。
1.6 输注脂肪乳剂后对血脂的影响
例6:患者男性。ICU患者输注脂肪乳剂后2h采集标本血糖16.0mmol/L, 总胆固醇7.0 mmol/L, 三酰甘油14.8mmol/L。造成结果严重的假性增高。
1.7 标本送检不及时造成的误差例
例7:患者男性, 65岁。呼吸内科患者, 胸水常规细胞计数总数2400×109/L, 前一次细胞计数6000000×109/L。两次结果相差很大, 由于第二次胸水在病房停留时间太久, 标本凝固造成细胞计数假性减低。
1.8
标本留取不正确造成检验结果阳性率减低, 传染科痰标本1个月抗酸杆菌全为阴性, 查找原因:由于护士没有交待患者咳深部痰, 甚至送检标本只是口水, 造成检验结果阳性率减低。
1.9
抽动脉血气, 动脉血误抽为静脉血, 氧分压明显减低, 二氧化碳显著增高。
2 预防与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临床检验的项目不断增加, 血液标本类别也越分越细, 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协作关系日益密切, 护理工作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护理部与检验科共同探讨的课题。
2.1 加强年青护理人员培训, 每年组织新入院的护士培训学习1~2次, 学习检验标本地采集储存和运输要她们意识到护理工作对提高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2.2 临床的护士长与检验科主任之间要加强信任反馈, 绝对不能相互埋怨, 要形成良性互动, 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增加患者满意度, 减少或者避免医疗纠纷。
2.3 加强护士的责任意识, 一定要做到三查七对, 带教实习生和年青护士, 一定放手不放眼, 某些护士为了方便就在输液的同侧抽取血液标本, 这是临床检验的禁忌。如果不是急诊患者, 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建议分两次不同时间抽血, 由两位不同的护士抽血。避免因抽错血而酿成重大的医疗责任事故。
2.4 加强穿刺技术地培训, 只有娴熟的穿刺技术才能避免标本溶血和凝血, 避免动脉血误抽为静脉血。因为溶血可使心肌酶、TT、K+胆红素、LDH、BS等项目发生改变或测不出, 凝血可使凝血四项结果延长, 血常规血小板结果严重假性减低。
2.5 护士要熟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注意事项如下: (1) 要看清检验申请的目的, 根据检验要求选择相应的试管采血避免漏抽、错抽。血生化免疫标本抽空管、红色头盖。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流式细胞CD抗原的检查、HLA-B27, 用EDTA-K2抗凝, 紫色头盖;凝血四项用3.2%的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抽血, 淡蓝色头盖;专用血糖管6%的钾/4%氟化钠、灰色头盖。
2.6 采血量一定要准确尤其是凝血四项,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9∶1抽血刻度是2m L, 有文献证明随着血液和抗凝剂比例的逐步下降, 首先表现为TT检验时间缩短[2], FIB值增高。
2.7 标本采集后要立刻送检, 血清标本存放时间太长, 血清钾 (K+) 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 血糖 (GLU) 会随时间的延长有明显下降趋势, 有研究表明:3h左右葡萄糖浓度平均下降5.14%, 6h左右则下降达18%, 24h后平均下降达77%[3]。此外实验证明, 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 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 检验的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情况[4]。
2.8 特殊的防腐剂和抗凝管, 尿17-OH、17-酮、尿VmA、24h尿液用浓盐酸15mL防腐, 24h尿蛋白定量用甲苯防腐, 尿沉渣用甲醛防腐, 高血压三项用特殊抗凝管。并且抽血后要立即冰浴送检。
2.9 规范采集血液标本, 采集前护士要告知患者: (1) 饮食:生化检查尤其是血糖、血脂必须空腹, 血糖检验要求患者12h空腹、血脂要求患者3~5d以上恢复其正常饮食习惯后空腹采血才能反映被检测者平时的血脂水平[5]。因为脂血含乳靡微粒, 会在血液或血清液面上一层奶油物质, 脂血造成的混浊会使光学测定时引起光线散射, 并导致吸光值假性增加[6];住院患者和ICU抢救患者输注脂肪乳剂时, 必须在输注前抽血采集标本。 (2) 严格掌握采血时间:血培养采血时间应选择患者发热、寒战时, 未使用抗生素前或下次使用抗生素前, 抽7~10mL。 (3) 规范患者采血前某些行为,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情况, 如采血前必须空腹12h, 标本采集前绝对避免剧烈运动, 采血前勿喝茶、勿吸烟、勿喝酒。
护理工作人员加强防患意识,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程序, 履行告知义务, 扎实掌握理论知识, 保证高质量的检验标本, 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的信息反馈。一定会提高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减少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郑铁生.临床生物化学和系列化生物化学检验[M].镇江: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2002:72.
[2]陈俊, 王利健, 吴建媛, 等.抗凝剂比例对凝血检测项目TT的影响[J]江西医学检验, 2003, 21 (1) :59.
[3]张绪红.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2) :167-169.
[4]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 2006, 21 (1) :87.
[5]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S].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9-47.
工作前安全分析 篇6
1 实际贷前调查财务分析工作流于形式
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是对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根据贷款企业提供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 部分商业银行只是选取重要科目进行名义上的分析。对财务指标通常也不进行动态分析, 依旧停留在静态层面。这种财务分析并不能反映贷款企业的变化情况。由于各种原因, 信贷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也存在很大漏洞, 没有剖析数据变动的原因, 根本发现不了潜在的风险。财务分析变成了过场式的工作, 并没有实质意义。
2 对财务数据缺乏应有的怀疑态度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往往信奉“拿来主义”, 未做到持有职业怀疑的态度对贷款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实。不少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 粉饰财务报表, 购买审计意见、信用评级报告、验资报告等。信贷工作人员若不对其进行核实, 很难发现贷款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信贷工作人员为了奖金提成或为了获得贷款企业提供的大额贿赂, 与贷款企业串通, 伪造、编造贷款所需资料, 知法犯法。
3 前景预测和信贷风险披露不够充分
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 但并没有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对贷款企业进行前景预测, 不能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事实上, 财务分析仅仅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项分析, 目的是为了通过过去预测未来, 商业银行显然没有做好前景预测工作。此外, 部分商业银行过度信赖贷款企业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仅仅是简单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贷款项目评估, 没有验证它的准确性、真实性, 这也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该行也存在着因对贷款企业过度信任导致忽略了数据准确性, 盲目乐观。因此, 由于商业银行的行业调研工作不完善、财务分析评估工作存在各种问题, 该行并未充分认识到贷款企业潜在的风险, 所以风险披露不够充分。
参考文献
[1]刘双红.浅谈银行对借款方的财务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10) :107.
[2]刘又哲.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0) :30-35.
[3]田野.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7) :39-42.
[4]刘晓霞.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在银行信贷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8) :69-70.
工作前安全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全日制中专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生,均为北京生源。中专护理学制四年,第一年至第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在专家咨询和综合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调查问卷包括4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等);(2)实习前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状况(包括对医院工作场所范畴的认知以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原因的了解程度);(3)实习前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需求(包括对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培训的需求和方式);(4)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建议。
1.2.2 调查方法
2014年6月发放问卷,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应用统一指导语,由调查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131份,剔除完全及部分不作答及规律性作答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4%。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学生年龄在17~20岁,独生子女90名,占74.4%。
2.2 实习前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状况(见表1)
调查表明,实习前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90.1%的护生通过媒体了解,9.1%的护生亲眼见过。但了解不够全面,只有22.3%的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内容全部回答正确。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有很多,57.0%的护生认为与紧张的护患关系有关,18.2%的护生认为与患者自身素质低下有关,12.4%的护生认为与医务人员自身态度恶劣有关,有8.3%的护生认为与患者心理问题有关,有4.1%的护生认为与媒体的负面影响有关。
2.3 实习前护生对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见表2)
调查表明,56.2%的护生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可避免,43.8%的护生认为可以避免。对于遭受到工作场所暴力的看法,56.2%的护生很生气,认为施暴者应受到法律惩罚;20.7%的护生认为患者应该多理解护理人员;17.4%的护生认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导致工作场所暴力发生;只有5.7%的护生认为患者精神有问题。33.1%的护生支持“零容忍”处理,而66.9%的护生不支持“零容忍”处理。
2.4 实习前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需求(见表3)
调查表明,81.8%的护生认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很有必要;84.3%的护生表示愿意参加暴力防御培训;86.0%的护生认为自己会受益于暴力防御培训;41.3%的护生认为最好的培训方式为角色扮演,25.6%的护生认为是案例分析,19.8%的护生选择视听教育,9.9%的护生选择知识讲座,3.3%的护生选择理论讲授。
2.5 实习前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建议
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建议主要包括开设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培训班;加强保安管理,增加保安人数;提高自身素质,多关心、爱护患者;对恶劣行为应该严惩,政府建立一个“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协会”;开设护理工作者心理沟通疏导室;学习防身术等。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3.1.1 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74.4%为独生子女,由于部分家庭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导致其以自我为中心,沟通能力较差。而在医院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环境下,加强护生以“患者为中心”观念和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3.1.2 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知识了解不够
调查中只有22.3%的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内容全部回答正确,大部分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内容了解不够。
3.1.3 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培训的认识
调查中81.8%的护生认为很有必要,84.3%的护生愿意参加暴力防御培训,86.0%的护生认为自己会受益于暴力防御培训。以上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愿意接受培训,即开展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十分必要。
3.1.4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培训方式的选择
调查中仅有3.3%的护生选择理论讲授,41.3%的护生认为最好的培训方式为角色扮演,25.6%的护生认为是案例分析,19.8%的护生选择视听教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护生并不认同传统教学模式,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可能是更好的培训方式。
3.2 对策
3.2.1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是解决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关键。政府应针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专门立法,要求医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成立“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协会”,并进行监督、调节和宣传;并将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纳入护理职业教育规范中[6],增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试题,促进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识,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要充分利用传媒的舆论力量,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3.2.2 学校干预
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安全防护网络课程开发,对护生在实习前进行培训,培训模式可采取基于“翻转课堂”理论下的混合教学。课前护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在线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前任务。知识内化则在课上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方式,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的合作中共同完成沟通和应对技巧训练,从而形成翻转课堂。课后根据护生的网络学习记录、完成任务情况、课上表现等给予其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
课上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目的是提高护生沟通能力与应对技巧。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因素来自于医院(医院管理部门及医务工作者个人)和患者两个方面,包括患者死亡、意识不清、酗酒或药物滥用、精神障碍、病情无好转、诊疗费用太高、候诊时间过长、对服务不满意、未满足其要求等[6],无效或不恰当的沟通解释是引发暴力的导火索[3]。课上角色扮演情景包括:(1)护士与家属沟通,沟通内容包括患者死亡、病情无好转、意识不清;(2)护士与患者沟通,患者酗酒或药物滥用、精神障碍、候诊时间过长、对服务不满意、诊疗费用太高;(3)护士与未满足要求患者的沟通。护生在训练中,重点练习有效和恰当的沟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感受,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个性化服务”理念。通过练习时录像和录像回放反复体会,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次研究通过对实习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生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认识不足,缺少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培训;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知识和培训确有需求。相信在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大幅度减少甚至避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Framework Guidelines for Addressing Workplace Violence in the Health Sector[M].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2.
[2]陈祖辉,王声涌,卢业成,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学杂志,2004,25(1):3-5.
[3]蔡文智,邓凌,鱼敏.医务人员遭受医院暴力先兆暴力的访谈[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4-406.
[4]荆春霞,王声涌,陈祖辉,等.医护人员对医院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8-339.
[5]闫俊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学[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果园封冻前安全管护九措施 篇8
秋施基肥应做到有机与无机肥相结合, 氮磷钾相结合, 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肥量应视树体大小、产量多少、树势强弱、土壤肥力等状况确定。一般为生产50kg果需纯氮2kg、磷0.5kg、钾1kg, 折合成圈肥100kg和尿素0.25kg。施肥方法, 除结合秋翻外, 还可以采取幼树环状沟施, 大树条状沟施等施肥方式。果树秋施基肥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且越早越好。
二、防治病虫
果实采摘后, 要特别注意树叶的保护, 使其继续保持旺盛的光合能力。果实采摘后, 全园喷布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 苹果、梨、桃、李等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葡萄用500倍液;桃、李等用65%代森锌400~500倍液。为防各种害虫, 应喷1 500倍氧化乐果, 也可用2 500倍的绿色功夫。晚秋要及时刮除老树皮, 集中烧毁。刮后伤口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硫酸铜液消毒。发病严重的果园在落叶后, 全树喷轮纹病净800~1 200倍液或10%的农抗120, 这些可显著减少越冬病虫。
三、摘心截枝
果树采果后对各种未及时停长的后期徒长枝、幼嫩枝。视其实际情况, 摘心以控制其继续生长, 促进枝条组织内养分积累, 使枝条充实。
四、中耕除草
铲除一切杂草, 增加土壤通透性, 促进树根系生长。把除下的草集中堆沤以待坑施或盖树盘。
五、深翻改土
深翻可改善深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物理性状, 使土壤保持深厚、肥沃、松软, 为根系健壮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使土壤中的越冬虫茧、病原菌暴露致死。翻地可结合施肥进行, 翻地深度在30~60cm为宜, 粘重的土壤可加适量的沙土, 沙地果园可掺少量的粘土。
六、树干涂白
果树干涂白可减缓树体内因日光直射引起的剧变, 具有防日灼和防冻的双重目的。方法是用10份生石灰、1份硫磺、10份水再加适量的粘着剂配制成涂白剂, 涂以果树根部树干, 高度一般以1.0~1.2m为宜, 涂时应加厚向阳面。
七、清园
摘除树上僵果, 剪除病枝、虫枝, 清扫园内枯枝、落叶、杂草、僵果等, 集中烧毁或深埋, 以减少明春果树病虫害来源。
八、灌足冬水
在土壤结冻前, 全园灌1次封冻水, 水应浇足以满足果树冬春所需。
九、越冬保护
相关文章:
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分析02-15
工作安全分析中石油02-15
202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汇报02-15
燃气工作安全分析02-15
节日前安全工作计划02-15
文山州中医医院春节前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工作自检自查情况02-15
安全员工作目标计划02-15
车间安全员工作计划02-15
人资专业调研报告02-15
安全员工作自诉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