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源中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

关键词: 传承 开展 精神 基因

葛源中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精选2篇)

篇1:葛源中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

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和学习方志敏烈士的革命精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

一、活动内容

我镇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要在以往开展的“学习和弘扬方志敏精神”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六个一”开展:

1、“读一篇方志敏著作”。方志敏的著作很多,我们重点推荐《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清贫》篇章供学生选择。

2、“听一次方志敏革命斗争故事”。组织开一次方志敏故事会,邀请当地老红军、老教师或本校师生来讲方志敏的故事,开展班级之间全校性故事比赛。

3、“开一次学习方志敏精神的主题班会”。围绕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精神,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班会要精心策划,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总结方志敏的精神,领会方志敏精神的实质。

4、“写一篇学习方志敏精神的心得体会文章”。通过读方志敏著作和方志敏精神学习和宣传,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将学校优秀文章推荐到县教育系统关工委评奖。

5、“唱一首歌颂方志敏精神的歌曲”。组织学生唱《清贫颂》,开展校园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清贫颂》为必唱曲目。

6、“开展一次学习方志敏精神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闽浙赣省会、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园、做好人好事、收集方志敏故事等。

二、存在问题

因学科课时安排,地方教材课时安排比较少,教师授课渗透方志敏精神还不够,学生学习时间偏少。

三、工作展望

我校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成立国学工作室,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培育校之韵,充分利用“少年宫”平台,开展各种丰富的兴趣活动,让师生在接受方志敏精神和红色文化教育中,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篇2:葛源中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进入学生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宁强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学习贯彻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精神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

做人目标: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热爱集体,关爱他人。做事目标:遵章守纪,自信乐观。团结向上。诚实守信。学习目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按时作息,勤奋学习。生活目标:生活自理,不挑吃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三、活动内容(一)专题教育方面

1.创建红色育人品牌。深入贯彻《实施方案》精神,旗帜鲜明不断加大校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宣传“红色”精神,广泛开展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校园”。

2.按照学校红色教育规划确定的序列教育思路,分别在一年级进

行“听红色故事”、二年级进行“唱红色歌曲”、三年级进行“读红色诗文”、四、五年级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演讲比赛、六年级“传承红色基因手抄报比赛”等序列专题教育活动,各班要积极组织,不断创新,确保取得教育实效。学校还充分发挥黑板报、播音室、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扩大宣传阵地、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

3.课程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为让德育的资源有效的回归生活,学校各科任教师应结合校情、学情及自身实际,努力整合学科德育资源,拓展红色教育育人空间,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的能力,增进孩子们对党的感情,坚定他们从小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力量的决心。

4.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5.传唱红色歌曲。每天预备时班级要组织演唱红色歌曲,学生课间活动时广播室播放红色歌曲、每次集会时演唱红色歌曲,通过多时段、多途径演唱红色歌曲让红军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教育每个学生都成为红军精神的学习人、继承人、传扬人。

6.观看红色电影。学校要根据实际,安排并组织学生在少先队活动课观看红色影片。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学校红色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将成立

红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沈涛为组长,徐文强任副组长,杨倩茹、刘海英、刘洪利、骆玉军、李强为组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2.加大投入。学校对于在红色教育方面需要的投入将尽量易于满足,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争取达到预期目的。

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25年单位内部购房指标转让合同(3篇) 下一篇:感谢老师的感谢信 感谢老师感谢信老师的感谢信(实用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