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分泌(精选九篇)
妇科内分泌 篇1
会议主题:构筑多学科联盟阵线, 共同防治更年期疾病。会议日期:2011年10月22~24日。会议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会议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保健学组、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中心、妇科内分泌医师沙龙。学分授予:继续教育I类学分。咨询电话:010-83192081/82刘磊。会议内容:①更年期保健现状与展望:人口老龄化危机、医生的素养、更年期女性健康、更年期保健现状与发展、社区更年期妇女保健。由中国社科院纪检组李秋芳组长、中国疾控中心王临虹主任、邱贵兴、韩济生院土、李芬教授报告。②妇科内分泌基础理论与实践:女性一生妇科内分泌变化、卵巢功能衰退与性激素疗法、性甾体激素、分析选择妇科内分泌检查、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分析。由林守清、梅丹、魏杨、白文佩教授报告。③更年期妇科疾病:宫颈病变、妇科良性肿瘤、妇科感染性疾病。由郎景和、孙爱军、赵更力教授报告, ④更年期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心血管问题和代谢综合征。由向红丁、范中杰、黄醒华教授报告。⑤更年期情绪障碍: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精神压力。由丛中、何方方、杨霞教授报告。⑥中医药与保健:中医药与更年期综合征和更年期饮食营养。由肖承棕、陈伟教授报告。
妇科内分泌 篇2
1、早餐不能忘
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独自在外生活的年轻人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这对于身体是很不利的,内分泌失调的女性记得一定要吃早餐。
2、甜食不要吃
女性大多数都是爱吃甜食的,然而甜食对于女性的影响也很大,会导致孕激素和雌激素紊乱,使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情绪不佳易焦虑,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最好不要吃。
3、适当的进补
内分泌失调的女性,可以适当的加强一些营养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钙质等。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4、合理的搭配
妇科内分泌 篇3
【关键词】妇科内分泌;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效果
妇科内分泌涉及的范围较广,如妇产科、神经科、生理、病理等各个方面,如果出现功能紊乱现象,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失调、不孕、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由此使得患者的全身系统发生一定变化,产生严重后果[1]。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和依西美坦,它的出现为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契机,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在对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采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4例妇科内分泌患者,年龄在22-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2.1)岁,74例患者中,乳腺癌有34例,子宫肌瘤有19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14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需要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主要包括依西美坦、阿那曲唑及来曲唑,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1.2方法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应用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有29例,应用阿那曲唑治疗的患者有23例,每次应用来曲唑治疗的有22例,均每次1片,每天1次,1个疗程为7天,持续治疗6个疗程,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严密监控,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
1.3疗效标准基本治愈:子宫肌瘤基本消失,半年内受孕,生命周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消失。显效:子宫肌瘤明显缩小,1年内受孕,生命周期明显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消失。好转:子宫肌瘤有一定程度的缩小,2年内受孕,生命周期有所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有所消失。无效:患者病情没有改善,并呈现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χ2,对于所有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一般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對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一系列的治疗,其病情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74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9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3.2%,无效的5例患者主要是由于其心理因素影响,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不高所致,其中,绝经后乳腺癌2例,多囊卵巢综合症1例,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对患者实行有效心理护理,并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措施,5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效果较好。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不仅使得她们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她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于是,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等疾病成为严重困扰她们的问题,而这大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因此又被成为妇科内分泌疾病[3-5]。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出现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显著。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耐受性非常好,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6-7],如恶心、呕吐、乏力、头痛、潮热等,而对于骨基质代谢和甾体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则能够起到一些正性作用,如果是非甾体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则具有不确定性作用或者是不利的影响,由此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不利于其疾病的快速改善。但总体来说,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患者治疗虽然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却是不可忽视的,而通过正确的用药方式及预防措施,也可以对患者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庞丽娜,张丽雅.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社区医学杂志,2010,54(05):65-66.
[2]邓妮,姚书忠.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11,52(05):64-65.
[3]陈媛媛.来曲唑辅助治疗术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84(06):68-69.
[4]李孟慧,冷金花.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09):746-749.
[5]牟田,王建六.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0):738-740.
[6]刘宁,王可人,孙光,续哲莉.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294-300.
盆腔疼痛的妇科内分泌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 笔者对某医院妇科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症状患者进行分析调查, 总共124例患者, 年龄25~48岁, 患者的盆腔疼痛症状持续时间7个月~9年。124例患者都有性生活史, 其中除6例患者没有生育之外, 其他所有患者都有生育史;45例患者之前有过剖宫产术, 38例患者之前有过流产, 21例患者之前有过放置节育器节育。根据调查的病例分析, 其中, 43例患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 21例患者有子宫腺肌症, 55例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症, 5例患者病症为其他类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首先以影像学检查的方法, 经过引道或者腹部的超声, 查找出盆腔内部的异常, 之后进行解剖, 作出初始的诊断分析。其次利用内镜进行检查, 对具体部位使用结肠镜或膀胱镜进行排查。最后再使用腹腔镜检查进行检查, 将其作为直视的诊断工具[1]。
1.2.2 治疗方法:
一般的治疗方法, 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 然后进行用药治疗, 一般情况下, 经常使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在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种类减少的同时, 也要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和器官特异性药物。在除过药物治疗外, 还有心理和手术治疗等。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中, 如果患者的病症痊愈了, 就会表现出月经时间和白带正常, 没有自觉性的盆腔疼痛, 而且子宫和一些附件都会恢复正常, 没有明显的压痛。明显的效果有, 盆腔疼痛已经完全消失了, 月经和白带表现正常, 子宫和其他附件也会恢复正常, 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压痛。没有效果的治疗表现为, 盆腔疼痛的病症没有很大的改变, 月经白带也没有改善, 依旧还有子宫和其他附件的相关病症, 进行轻压后依旧有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治疗方法是用的统计学软件系统是SPSS17.0, 根据此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使用 (±s) 计量资料, %进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 124例患者有42例患者痊愈, 比率是33.87%;其中有66例患者显效, 比率是52.23%;痊愈和显效的总体比率是87.10%, 其余是患者无效。在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时, 总的有效患者是40例, 3例患者是无效, 2例患者出现无效是因为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根据相关结果显示, 无效患者的病程都超过了5年, 而且一直在服用药物, 在使用综合法进行治疗来减少疼痛病症, 有效减少患者盆腔疼痛, 5例患者属于其他病症, 3例患者是有效, 2例病情不明, 治疗效果差。
在治疗的过程中, 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器官粘连出现慢性盆腔炎, 经过手术治疗后,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他45例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 大部分患者有用药史, 采用药物和理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出现了显著的效果, 但有9例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 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
3 讨论
导致盆腔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不仅非常复杂, 而且很容易复发, 目前在医学中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依然是抑制疼痛, 使用药物和一些物理手段, 以及相关的手术和心理治疗等, 抑制疼痛的治疗方法可以进一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妇科病中, 慢性盆腔炎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也是导致盆腔疼痛的病症, 该病症有非常高的复发率, 并且复发病症的时间比较长, 是一种特殊的疑难杂症, 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和镇痛药物, 以此来抑制疼痛, 改善气血循环,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 病情非常严重, 在不要求生育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妇科内分泌的治疗, 可以有效调节妇科的内分泌, 尤其是子宫的改变和卵巢的新陈代谢, 此治疗又称作激素治疗, 将机体功能进行有效调节, 达到抑制腹腔疼痛的目的。在此次的治疗研究过程中, 使用孕激素或者抗孕激素进行治疗, 有效的抑制内膜的分泌和增生;同时谨慎小心使用Gn RHa抑制排卵, 有效缓解痛经以及性交痛等症状[3,4,5,6]。
在盆腔疼痛的治疗过程中, 应详细分析诊断进行质量, 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此外, 针对有激素反应型的妇科患者, 治疗的方法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法。
摘要:目的 研究盆腔疼痛的治疗。方法 针对某医院124例盆腔疼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探讨。结果 124例患者有42例患者痊愈, 66例患者显效, 其余无效, 疗效显著。结论 以抑制患者疼痛症状为目的, 有效提高盆腔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盆腔疼痛,内分泌
参考文献
[1]许薇.中医辩证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7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18) :178-179.
[2]李秀萍.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20) :41-42.
[3]杨春.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7) :265-266.
[4]许红英.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观察[C].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2013.
[5]彭国雏.桂派中医妇科湿瘀并治法在盆腔疼痛证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13) :102-103.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经妇科B超、显示其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对月经紊乱患者行相应宫腔镜检查, 排除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等器质性病变, 子宫内膜病检良性。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对照组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 (32.27±2.16) 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 (3.22±1.14) 年。观察组年龄23~43岁, 平均年龄 (32.85±2.91) 岁;病程2~6年, 平均病程 (3.98±1.82) 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根据月经周期经阴道B超声检测排卵, 指导患者在月经第5天起, 克罗米芬50~100 mg/d, 口服, 连续服用5天, 至月经10~14天;当患者卵泡直径>18 mm时, 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10000 U/d, 肌肉注射, 并指导患者适时性交;因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 口服达英-35, 3~6个月;体重指数增高、胰岛素抵抗患者, 加二甲双胍口服, 再行促排卵治疗, 可得到满意疗效;对于无生育要求月经紊乱患者, 可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月经后半期孕激素治疗或放置曼月乐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请内科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经前期:给予“温养肝肾”方案, 其药方组成为柴胡、巴戟天、川芎、鸡血藤、女贞子、枸杞、当归、白芍各10 g, 淫羊藿、仙茅各15 g, 菟丝子20 g, 水煎服, 于月经周期后第1~6天服用, 1剂/d, 200 m L/次。
经初期:给予“滋阴养血”和“活血调经”方案, 药方组成为柴胡、牛膝、赤芍、香附各10 g, 川芎、当归各12 g, 鸡血藤15 g, 熟地黄20 g, 益母草30 g, 水煎服, 于月经第1~3天服用, 1剂/d, 200 m L/次。
经间期:给予“促排卵”和“疏肝补肾”方案, 药方组成为蛇床子、覆盆子、当归、柴胡、女贞子各10 g, 仙茅、续断、枸杞各15g, 淫羊藿、紫石英、菟丝子各20 g, 水煎服, 于月经第4~6天服用, 1剂/d, 200 m L/次。
经期后:给予“补肾养血”方案, 药方组成为山茱萸、当归、覆盆子、紫河车、五味子各10 g, 菟丝子12 g, 女贞子15 g, 熟地黄、山药20 g, 山楂30 g, 水煎服, 于月经第7天服用, 1剂/d, 200 m L/次[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变化情况, 包括FSH和E2, 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SH和E2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FSH和E2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FSH和E2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 除少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乏力及大便性状变稀外, 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且经过调理后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在正常状态下, 内分泌系统的各种激素是保持在平衡状态的, 但是, 当某种意外因素将这一平衡打破后, 即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发生, 且伴随一系列临床表现, 内分泌失调是妇科中常见的疾病, 如乳月经不调、不孕、等乳房胀痛、痤疮、均为妇科内分泌失调病症。导致内分泌失调发生的因素较多, 如年龄增长、肾气衰退、情绪失调、营养不良以及环境因素等, 均有可能成为内分泌失调产生的因素[3]。
随着近年来生活环境的变化,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较多, 且疗效确切, 在临床治疗中, 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为调节内分泌, 针对患者的症状、体质以及病情严重程度, 采取调节激素分泌的方法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 中医认为内分泌失调属于“脏躁”范畴, 其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瘀滞以及阴虚, 患者淤血滞留于体内, 导致其脉络受阻, 外毒入侵导致内分泌失调, 因此, 治疗时, 中医里主要采取活血调经及滋阴养血的方法[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FSH及E2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 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前促卵泡激素 (FSH) 和雌二醇 (E2)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FSH和E2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 疗效显著。
关键词:妇科,内分泌失调,中西医结合,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妇科内分泌失调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28) :69-70.
[2]赵英健.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9) :133-134.
[3]康丽.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2 (2) :103-104.
[4]黄瑞华.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6) :1068-106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篇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属性:国家级医药类学术期刊 (1 1北京地区, R医药学术分类>出版时间:每月20日 (月刊) T53T—’—Journal OfPractical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回0'iiii©官方网站官方徴信《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本妇科内分泌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 杂志的创办填补我国在妇科内分泌学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 为我国妇科内分泌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杂志围绕妇科内分泌领域国际、国内最新学术动态最大化交流与传播为办刊方针和宗旨。解读最新妇科内分泌领域学术观点, 结合临床实用性。主要栏目设置有:1.专家专题;2.论著;3.综述;4.经验交流;5.个案报告;6.病例讨论;7.病例征集;8.误区辨析 (性激素测定) ;9.继续教育;10.药物解析等。《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由我国著名妇产科领域学科带头人郎景和院士担任主编, 由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著名专家孙爱军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中心联合主办。杂志委员会均由我国妇产科领域著名专家教授担任, 有力保证期刊的学术价值, 力争打造国内外妇科内分泌领域学术交流重要平台, 为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学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投稿官方网站:http://www.fknfm.com咨询电话:400-8778-202
观察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治疗疗效 篇7
关键词:妇科,内分泌失调,治疗,疗效
人体内分泌系统是具有分泌各类激素功能, 其在与与神经等功能共同协调下来维持机体正常运转[1]。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时, 人体将会有各类不适症状产生, 在女性群体中, 内分泌紊乱现象尤为常见。存在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往往会存在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病症情况[2]。在传统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中, 多以西药补充激素为主, 但激素药物副作用大, 个别治疗会形成药物依赖性, 不利于后期患者的恢复[3]。本文针对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 在达到治疗目的的用时更加能达到快速治疗, 降低不适症状等优点,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单双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年龄23~47岁, 平均年龄 (32.7±4.2) 岁;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1±0.5) 年。实验组年龄25~46岁, 平均年龄 (34.1±4.4) 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2±0.6) 年。两组患者均行激素六项、分泌物检查和宫腔镜等检查确诊为妇科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本实验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患者在月经来的第五天后开始连续服用克罗米芬药物5天时间, 50~100mg/d, 并在月经来的第10~15天检测卵泡直径>1.8 cm时给予每天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千~1万单位。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药结合治疗, 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治疗: (1) 经前期:菟丝子20 g、淫羊藿15 g、白芍10 g、巴戟天10 g、枸杞10 g、女贞子10 g、川穹10 g、以及当归10 g等加水煎服, 1剂/d。 (2) 经初期:益母草30 g、熟地黄22 g、鸡血藤15 g, 川穹10 g、当归10 g、牛膝10 g和柴胡10 g等加水煎服, 1剂/d。 (3) 经间期:紫英石20 g、菟丝子20 g、柴胡10 g、蛇床子10 g、女贞子10 g、覆盆子10 g、白芍10 g等加水煎服, 1剂/d。 (4) 经后期:山楂30 g、熟地黄20 g、山药20 g、女贞子15 g、紫河车10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0 g、山茱萸10 g等加水煎服, 1剂/d。注意用药时间为上午8~10点/d, 且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注重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改善和运动锻炼, 保障充足睡眠,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后1个月, 针对检测患者的分泌物, 激素六项, 甲功三项等情况, 评定治疗疗效:显效:患者所有检测项目均达正常水平,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疾病痊愈;有效:患者临床检查基本正常, 激素六项水平偶有浮动, 患者可正常生活、工作;无效:疾病情况无改变或存在疾病加重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后, 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0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18.00%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 远高于治疗总有效率7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新时代的女性已经在社会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 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不仅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更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 针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治疗也在临床越来越被重视。
传统单纯西药治疗中, 大多是以克罗米芬药物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治疗。克罗米芬对内分泌紊乱的女性雌激素有弱的激动与强的拮抗双重作用, 促使黄体生成激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增加, 继之刺激卵泡生长, 促进卵巢功能分泌[5]。在通过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维持黄体功能, 达到维持女性内分泌激素正常水平。单传统治疗相对局限, 且治疗疗效并不是很理想, 激素药物副作用大。
经本文研究可知, 针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 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方法, 治疗见效快, 且降低了用药副作用的概率, 治疗疗效更佳全面, 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元冰.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疗效研究[J].今日健康, 2016, 15 (1) :172.
[2]庄孝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 (5) :147.
盆腔疼痛与妇科内分泌治疗的研究 篇8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盆腔疼痛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5~28岁, 病程6个月~10年;其中有性生活史121例、剖宫产史47例、流产史45例, 不能生育7例, 实施过节育手术28例, 子宫肌瘤27例, 复合妇科炎症56例。
1.2 方法
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诊断, 分析引起盆腔疾病的原因, 初步判断, 然后应用内镜、腹腔镜进一步观察患者可能产生疾病的位置, 结合以上仪器及经验可得知盆腔疼痛产生的原因, 继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来主。患者内分泌失调产生的原因不同、程度不同, 治疗方案也不同。一般引起盆腔疼痛的妇科疾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淤血症、盆腔脏器术后粘连、残余卵巢综合症、计划生育手术失败、肛提肌痉挛、肠激惹综合症、问质性膀胱炎等, 临床诊断时需一一诊断排除[1]。针对盆腔疼痛的原因, 应用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可调节内分泌系统。盆腔疼痛会引起内分泌失调, 严重时产生不良情绪, 可应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 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1.3 判定指标
从患者盆腔疼痛情况与白带分泌的情况了解疗效, 如果患者的盆腔不再疼痛, 需进一步了解患者白带分泌的情况;患者的白带分泌正常, 且无其它内分泌异常的情况下, 可视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疼痛未减轻, 或者无显著效果, 白带分泌异常, 便需进一步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有复合的妇科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7例患者, 治愈57例 (39%) , 显效63例 (43%) , 总有效率为82%。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 治疗无效4例, 其中产生病发症3例, 有长期的妇科疾病4例、复合性妇科疾病史。无效患者中患有复合性的妇科疾病23例, 其中复合妇科疾病超过7年21例。手术治疗5例, 治愈或有显著疗效4例, 无效1例。
3 讨论
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疾病, 盆腔疼痛分为持续疼痛或间歇疼痛两种, 有时持续疼痛会达6个月以上[2]。盆腔疼痛没有局部疼痛的现象, 其疼痛的部位为前腹壁、背部下方、臀部、盆腔四处。盆腔疼痛一般为其它妇科疾病的外在表现, 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盆腔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 该种病是由外在创伤让妇女内分泌失调或妇女自身内分泌系统紊乱让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盆腔疼痛, 比如刺激卵巢系统, 而卵巢本身无痛觉神经, 妇女不能及时感受到卵巢产生病变, 直到卵巢病变扩散[3], 影响其它脏器, 如卵巢内部出现囊肿, 便会压迫其它的器官组织, 从而引起盆腔疼痛, 只要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就一定会产生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炎, 一般输卵管出现问题, 便会出现慢性盆腔炎, 炎症使内分泌失调, 引起下腹酸痛、疼痛等, 该病症的特点为非持续性, 一般炎症发作时疼痛较为严重, 反之则症状较轻。盆腔静脉淤血症, 目前病理生理学机制还未弄清盆腔静脉淤血症产生的原理, 长期站立、性生活失调等影响血液循环的行为可能会引起该病症, 该病症的显著特征为如果卧床则病状减轻, 如果直立行动可能会疼痛严重, 在盆腔疼痛时阴道壁外观颜色改变, 呈紫蓝, 阴道会出现静脉曲张现象, 改变身体内分泌系统。计划生育手术失败可引起卵巢综合症、宫颈或宫腔粘连等病症, 逐渐改变妇女的内分泌系统, 由于内分泌紊乱, 还会引发抑郁等心理疾病。与生殖器无关引发盆腔疼痛的病症如下:如果妇女的收提肌肉、大小肠、膀胱等脏器出现病变, 会引发炎症, 炎症会产生内分泌失调, 这些脏器病变可能还会影响妇女的盆腔结构引发疼痛[4], 并且内分泌失调会间接的影响妇女的情绪, 令妇女觉得盆腔疼痛加剧。盆腔疼痛的病理分析——盆腔疼痛是妇科疾病导致内分泌失调的结果, 而不是疼痛产生的原因, 持续盆腔疼痛会导致患者的脏器出现问题。由于盆腔疼痛产生的原因过多, 一般难以应用经验判断的方法了解该病产生的原因, 必须借助现代医疗器械帮助判断。盆腔疼痛有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两种, 如果是患者的脏器发生外在的病变, 比如脏器粘连问题、节育手术失败问题等, 外在的脏器病变带来长期的、持续的疼痛, 患者身体抑制疼痛的过程中身体机能会改变, 引起内分泌失调,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 疼痛较为严重、不需性生活的前提下可应用手术治疗;除此以外, 就需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为辅, 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治疗的原则为缓解疼痛→治疗妇科疾病, 调节内分泌系统→心理治疗方法。
盆腔疼痛的治疗分析——调节妇女内分泌系统的治疗方法又被称为激素治疗法, 它是应用药物刺激患者身体机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 应用激素治疗时, 有时患者停药后会复发, 或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病发症引起盆腔疼痛。详细的病理分析、针对性的治疗是关键。以激素的实际应用为例, 它是一种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系统, 抑制排卵过程的激素药物[5]。其中1例患者使用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治疗, 在月经第1天皮下注射, 醋酸亮丙瑞林 (抑那通, 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 3.75 mg, 28天为1个周期, 共注射3次, 根据患者治疗情况作诊断判断, 实际共注射6次。注射戈舍瑞林, 其用量与周期同上。通过注射, 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疗程结束后, 用药恢复月经及排卵过程, 应用药物及剂量为倍美力、安宫黄体酮, 1次/d, 根据患者疼痛的情况诊断判定是否会产生并发症。该患者在停止注射后, 疼痛症状缓解, 6个月内未产生其它病发症。应用内分泌调节治疗方法能抑制盆腔疼痛, 改善患者气血循环, 能有效解决盆腔疼痛, 改善患者身体机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治疗盆腔疼痛可优先考虑该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曹缵孙, 吕淑兰.妇女一生各期妇科内分泌功能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07) .
[2]女性各阶段都可能患妇科内分泌病需重视并规范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27) .
[3]许燕雷.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与进展[J].山东医药, 2002, (11) .
[4]王林, 辛晓燕, 郭照江.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的从优选择[J].医学与哲学, 2004, (08) .
[5]徐苓.第二届国际妇科内分泌学术交流会概述[J].国外医学情报, 2010, (24) .
妇科内分泌 篇9
1 功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1.1 病因
不同时期的女性, 导致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的原因也不相同。青春期女性出现功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组成的反射弧发育迟缓, 调节机制不完善;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出现功血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大,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从而导致功血的发生;排卵型功血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黄体功能不足、排卵期激素下降等原因导致的。其中, 女性妇科内分泌和健康意识不强是导致功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临床表现
第一, 月经持续时间延长, 月经量增多;第二, 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现象, 食欲减退、严重时会出现心慌气短的现象, 必须及时就医;第三, 排出的激素会明显增多, 伴有乳房肿胀等症状。
1.3 预防措施
①正确认识功血, 降低误诊率。妇科疾病的潜伏期较长, 不易被及时发现, 病情发展迟缓, 不能及时被确诊。在此过程中, 有很多医生误将其误诊为功血, 并且按照功血实施治疗, 不仅延误了治疗时间, 也很容易导致其他病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调查显示, 白血病、宫颈癌、血小板较少等症状曾被误诊为功血, 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为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②正确区分功能性与器质性功血。处于子宫内膜的病变, 功血和器质性病变不能进行严格的区分, 女性长期内分泌失调会导致病况的恶化, 有较大几率转化为器质性病变, 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互交叉。比如, 一位患者被诊断为无排卵型功血, 则该患者长期受到单一雌激素的刺激, 导致增殖内膜发展为增生, 是典型功能箱变向器质性病变转换的一种类型, 此时, 医生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诊治。
③全面掌握妇科内分泌知识, 正确使用诊刮技术。诊刮术是人工流产方式之一, 基层医护人员过于依赖诊刮技术, 通常将此技术应用到止血或器质性病变对功血的处理上, 但是, 在实际的医护处理过程中, 很多医生由于缺少临床经验, 不能正确使用性激素疗法, 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身体上, 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使患者家庭背负着沉重负担和终身遗憾。
2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主要因素
女性妇科内分泌失调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有生理因素、营养因素、情绪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2.1 生理因素
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在一定阶段内保持平衡状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细胞的衰老[3],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现象会逐渐加重, 有些女性出现妇科内分泌失调的原因与家族病史有一定的联系。
2.2 情绪因素
女性的情绪变化是引起妇科内分泌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各种压力, 紧张的状态和不良的情绪会反射到神经系统, 从而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
2.3 营养因素
要想充分发挥人体的各种机能, 必须及时补充人体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如补充的营养不到位, 对于女性而言, 很容易发生妇科内分泌失调现象。
2.4 环境因素
空气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内,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使女性发生妇科内分泌失调现象。
3 医院预防妇科内分泌失调的具体措施
3.1 增强妇科内分泌与健康意识
目前, 多数医院对患者的就医手段都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 患者就医时, 医生忽略对其病史的研究, 缺乏内分泌与健康意识, 缺少对专业知识熟练应用的能力, 也不能使患者意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所以, 医院要端正医疗态度, 增强妇科内分泌与健康意识。
3.2 加强对基层医学工作者的医学教育
一大部分医生在为患者治病时, 存在“为了治病而治病”的态度, 只关注当前的病情, 而忽略了由此疾病引发的其他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缺乏正确的指导, 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 各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 增强其内分泌和健康知识的培训, 并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随访。
3.3 加强对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
在治疗过程中, 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各方面情况, 如若发现异常, 要及时诊治, 并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宣教, 包括对雌激素药物、孕激素药物及促排卵药物的应用指导。
4 女性预防妇科内分泌失调措施
妇科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要从多方面入手, 主要是注意饮食, 多食用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多运动, 时常参加户外运动, 增强体质;注意睡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 避免经常熬夜, 保证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 以免打破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必要时也要借助药物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4.1 饮食调理
女性体质天生较差, 在后期要注意饮食均衡, 多食用蔬菜和水果, 少进食油腻、刺激性食品, 尤其是在女性生理期间, 一定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避免引起激素分泌混乱。
4.2 精神调理
要保持心情愉悦, 无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有多大, 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要被负面情绪影响太久, 要学会减轻心理压力, 克服焦躁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 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避免因受到过度的精神刺激导致内分泌失调。
4.3 运动调理
有很多女性认为, 锻炼是男生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其实, 锻炼是强身健体的一种重要手段, 女性也要注重户外锻炼, 积极参加健身运动, 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尽量避免熬夜。
5 结语
增强妇科内分泌和健康意识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女性疾病, 关爱女性健康[4], 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 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尽早康复。
摘要:妇科内分泌不协调会导致月经紊乱、皮肤变黄, 严重的还会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临床症状,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果, 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例, 探究增强妇科内分泌和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并探讨该病症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参考文献
[1]徐美英.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4) .
[2]韩晓娟, 丁选胜, 王俐.妇科内分泌症患者性激素类药物用药错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13) .
[3]杨金飞.妇科内分泌功能检测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4, (1) .
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探讨02-26
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02-26
YD油田长停井措施潜力评价及对策02-26
让学生运用问题学习法进行数学学习的思考02-26
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和效能的探讨02-26
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02-26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02-26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02-26
图书馆利用教育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