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共3篇)
篇1: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践行《弟子规》竞赛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必答题
1、“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5、《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
6、“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7、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8、《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10、“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 (人所重,非貌高)。
二、抢答题:
1. 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答案: 错 ,舜的故事
2. “百善孝为先”是为了提倡人们敬孝行善。
答案: 对
3. 形容一个人,目正心直,主要是指一个人注重德行及其修养、品行端正。
答案: 对
4. 《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答案: 对
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里的曹操为了教育其子而说的做人准则。
答案: 错,刘备
6.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中“省”在本句中字意是看望、问候的意思。
答案: 对
7.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指作业及其业绩的意思。
答案: 错, 所从事的事情
8.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一书中阐述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
答案: 对
9.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的是进入、进出、进出口的意思。
答案: 错 ,乘虚而入
10. 商鞅移木立信,言出必行,行必果,取信与民,主要目的在晋朝动荡的时代里为了安抚民心而作出的一些果断举措。
答案: 错 ,是为了取信于民,建立起法律的威信
11. “修身养德、严俭治家”主要讲述的是修身必先注重德行的修养,对待家人严厉,日常出入简朴的方式及理念来管理自己的家庭。
答案: 对
12. 《大学》、《中庸》是《礼记》一书后来的延伸著作。
答案: 对
13. “诈与妄、奚可焉”中的“诈”字在本句中字意是妄为及言语。
篇2: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1、父母呼, ;父母命, 。
2、事虽小, ; ,子道亏。
3、亲爱我, ; 亲憎我, 。
4、亲有过, ;怡吾色, 。
5、 , ;事死者,如事生。
二、判断题。(每题5分,计20分)
1、《弟子规》原名《弟子训》,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所作。( )
2、《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
3、“居处变,酒肉绝”是指为父母守孝期间,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应该解决酒肉,不能贪图享受。 ( )
4、“身有伤,贻亲忧”的意思是:父母身体有病,我们要为父母忧伤。( )
三、解释加点字。(每题5分,计20分)
1、首孝悌: 2、晨则省:
3、茍擅为: 4、贻亲羞:
四、翻译句子。(10分)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五、理解性默写。(10分)
阅读黄香的故事,思考黄香行为符合《弟子规》中哪两条准则,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黄香从小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1、
2、
六、论述题。(10分)
篇3: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5分每题一分、每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选错一项即不给分)
1、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伦理精神和生命追求有着深刻、巨大而持久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是:(BCD)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佛家
2、以下观念属于道家的是:(B)
A、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B、道法自然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D、兼爱非攻
3、以下观念属于儒家的是:(A)
A、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B、道法自然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D、兼爱非攻
4、以下观念属于佛家的是:(C)
A、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B、道法自然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D、兼爱非攻
5、以下观念属于墨家的是:(D)
A、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B、道法自然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D、兼爱非攻
6、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ABC)
A、是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 B、是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 C、是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 D、是更加彰显了时代特征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体现在:(ABC D)A、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B、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C、都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D、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B)A、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团结奋斗 D、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9、“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C)A、人的解放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C、公平正义 D、自由博爱
10、“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ABCD)A、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 B、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 C、文化上越来越文明
D、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BCD)A、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 B、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C、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D、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12、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______理念(A)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13、______________,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C)
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 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 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兼收并蓄
14、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A、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和平统一
C、人民当家作主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A、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16、“三个自信”包括(ABC)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这包括以下理念(ABCDE)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D、重爱国 E、重自强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B)A、包容性、民族性 B、引领性、崇高性 C、时代性、传统性 D、和谐性、传统性、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C)A、基础 B、精髓 C、灵魂 D、依据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包括(AB)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改革开放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________文明的重要标志。(C)A、物质 B、精神 C、政治 D、生态
23、________是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D)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4、胡锦涛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因为社会主义民主(ABC)A、能充分表达民意,实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B、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5、先进文化的功能重要体现在(ABC)A、教化功能 B、指引功能 C、实践功能 D、保障功能
26、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C)A、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文化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制度创新
27、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层条件是(A)A、文化建设 B、发展生产力 C、素质教育 D、制度创新
2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既然人民和政府都不是天使,那么人民就需要政府管束,政府就需要人民监督。这说明我们要树立的新的法制观念是(C)
A、权利义务观念 B、自由平等的观念 C、监督制约的观念 D、法律至上的观念
29、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A、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 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C、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D、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30、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人权的显著特点是(ABD)A、广泛性 B、公平性 C、民主性 D、真实性
31、构建全新的法制观念,就是树立(ABCD)A、权利义务观念 B、自由平等的观念 C、监督制约的观念 D、法律至上的观念
32、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在于(ABC)A、社会公正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
B、维护社会公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杠杆 C、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结构 D、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
33、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爱岗 B、敬业 C、奉献社会 D、孝敬父母
34、_________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A)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倡导“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35、“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 D、人民群众
36、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__________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有效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B)
A、马列 B、孔子 C、英语 D、汉语
37、志愿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奉献精神 B、友爱精神 C、互助精神 D、进步精神 38、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ACD)A、清明节 B、圣诞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9、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_________认同感、__________认同感、_________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ABC)A、民族 B、文化 C、国家 D、世界
40、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节日(ABCD)
A、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 B、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C、具有和睦团结、追求和平、促进和谐的功能 D、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功能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D)A、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2、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B)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 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43、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C)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4、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5、___________,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B)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46、当前社会不公的表现形式有(ABCD)A、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 B、明显的财政发布差距 C、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 D、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47、解决社会不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做到(ABD)A、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 B、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 C、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
48、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A)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49、__________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C)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50、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C)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邻里团结 D、遵纪守法
5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BC)A、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B、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D、是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任务。
5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ABCD)A、重视培养人们的职业情感
B、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树立行业新风尚
C、将职业行为纳入岗位考核体系,使道德规范具体化 D、完善内部职业规章制度,确保职业道德预警机制有序进行
53、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要做到(BCD)A、要讨好他人,迁就他人
B、要看到他人的长处,要反省自己的短处 C、要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 D、要有与他人友善的愿望
54、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D)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奉献社会 D、保护环境
55、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德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___________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A)
A、奉献精神 B、友爱精神 C、互助精神 D、进步精神
56、________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B)
A、广大党员干部 B、青年 C、共青团员 D、社会知名人士
57、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________节期间,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A)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58、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_____月____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C)
A、3月15日 B、4月8日 C、3月5日 D、4月5日
59、、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________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C)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60、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包括(ABC)A、十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BCD)A、指明了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 B、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C、提供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D、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6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ABCD)A、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B、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C、领导示范带头,党员争当表率 D、融入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运用
63、放眼中国实际,我们应该看到贪污腐败、假冒伪劣、盗名欺世、见利忘义等恶劣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领域人情淡漠,道德失范。对于这些严重的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有(ABCD)A、社会转型
B、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
C、对新兴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 D、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脱节,道德失范代价过低
64、陶行知先生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梁启超也指出:“断无私德浊下,公德可以袭取者。”由此可见(ABD)A、私德涵养对于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我们应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C、私德的过分发达必然导致公德的弱化
D、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65、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ABCD)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66、家庭美德的内容包括(ABC)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办事公道 67、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意义在于(ABC)A、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 B、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C、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国民心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出现的认识倾向、心里倾向、情感倾向。
68、当代中国需要培育的国民心态包括(ABCD)A、自尊自信 B、理性科学 C、务实进取 D、开放宽容 69、六大交通陋习是指(AC)A、机动车随意变道、占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 B、强行超车、超速驾驶、严惩超员
C、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 D、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
70、“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BC)A、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 B、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 C、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D、大力倡导诚信服务之风
71、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主要抓好以下工作:(ABD)A、强化环保意识,净化生态环境 B、广泛动员群众,改善环境卫生 C、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D、落实长效管理,建立科学机制
72、扎实推进公共秩序整治行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ACD)A、大力整治交通秩序 B、大力整治管理秩序 C、大力整治社会秩序 D、大力整治市场秩序
73、创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CD)A、文明行业;B、文明社区;C、文明单位 D、文明村镇 74、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属于道家的是:(B)A、慧能;B、庄子;C、朱熹 D、王阳明 75、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属于儒家的是:(C)A、慧能;B、庄子;C、朱熹 D、王阳明
二、判断题(75分每题一分、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8、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发展生产力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12、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3、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坦然面对,坦诚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14、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想办法掩饰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15、如果没有诚信的品质一个人在面对许多利益诱惑时必然贪欲膨胀。(√)
16、诚实无欺、恪守诚信是铸就自己信誉的途径,是成就事业的无形资产。(√)
17、商场如战场,兵不厌诈才是经济生活中克敌制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宝。(×)
18、诚实无欺、恪守诚信是赢得他人的关键,是取信于人的法宝。(√)
19、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增广贤文》)(×)
20、一个人只有打开真诚的心灵之门,别人才会以诚相待。(√)
21、只有真诚的付出,才能得到真诚的回报。(√)
22、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3、各人自顾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4、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25、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说谎。(×)
26、在对待知识上,诚信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
27、一个人有没有诚信,主要看他能不能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
28、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
29、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是人立于天地之间的基石。(√)
30、一诺千金,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许下的诺言都必须践行。(×)
31、“民无信不立。”(孔子)意思是:如果政府不信百姓了,国家就无法确立了。(×)
32、在当代中国,拾金不昧不但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
33、“民保于信”的意思是:老百姓要有信义,才能受到执政者的保护。(×)
34、诚信品质要求我们表里如一而不是表里不
一、口是心非。(√)
35、以诚信去聚集财富,财源将越来越广阔;违背诚信赚钱,最终将使财源枯竭。(√)
36、诚信在经济生活中要求我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37、诚信在社会生活中要求我们名符其实而不是名实不符、沽名钓誉或徒有虚名。(√)
38、“闲邪存诚”(《周易》)的意思是,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39、“小人之过也,必文。”(孔子)的意思是:小人有了过失必定会找各种借口掩饰自己,推卸责任。(√)
40、“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说的是执政者如果言而无信、令而不诚就会败德危身,动摇国家根本。君子即便处境艰难也不会这样做的。(√)
4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4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45、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
46、“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 的新发展。(√)
4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48、“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 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49、“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0、“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 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51、“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
52、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53、“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5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廉政”、“克己奉公”、“仁爱孝悌”、“仁义礼智信”等精华,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目标。(√)
56、十八大报告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是对效率与公平的最新诠释。(√)
57、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58、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必然要求。(√)
59、贫穷是产生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而发展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60、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诚信友爱的动力之源(×)6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62、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人民当家作主(×)
63、维护社会公正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6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65、“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
66、一个人八面玲珑、四处讨好、不讲原则,常常会起到助恶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反对不讲原则的友善。(×)
67、只有建立起道德回报机制和扬善耻恶的舆论生态,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善善相生的良性循环。(√)
68、“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性质(√)
69、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很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72、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73、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74、见义勇为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75、所谓“民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千金一诺”等,无不强调宽容品德的高尚。(×)
相关文章:
知识竞赛流程表以及各部门职责02-16
困难和挑战02-16
景观艺术设计专业02-16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卫生院2011年脊髓灰质炎应急强化免疫活动责任书02-16
说明文答案以及说明文知识整理02-16
注塑部经理工作简历02-16
新居民教育培训论文提纲02-16
社区居民卫生知识问答02-16
冬季居民安全防范知识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