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石化

关键词: 巡检仪 电仪 准时 动力厂

茂名石化(精选七篇)

茂名石化 篇1

茂名石化动力厂电仪车间锅炉班电工梁燕飞、李庄一起, 踩点, 准时来到空压站变电所高压室, 梁燕飞从工具袋里取出电子巡检仪, 将巡检仪对着室内巡检牌上的红色签到小圆圈, 按下电子巡检仪确认开关, 第一站, 准时签到。

电子, 迅速, 准确, 清晰。电子巡检仪准时显示了两人巡检的相关信息, 日期, 到达时间, 车间, 班组, 岗位, 巡检人, 巡检点名称, 巡检确认完毕。

空压站变电所高压室, 墙壁一角, 小正方形的白色巡检牌, 鲜红色标题: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动力厂电仪车间炼油锅炉班岗位巡检牌 (共13站) 。空压站变电所高压室, 第一站, 巡检内容:各种电气设备、声音、温度是否正常;各种计量仪表、监察仪表及指示灯是否正常;各种声光报警装置, 标示牌指示是否正常……牌子, 文字指引。

职工, 脚步, 眼睛, 全方位检查。梁燕飞、李庄巡检签到完毕后, 对照着白色巡检牌上的内容, 开始了细致的巡检。结束后, 9点, 准时来到第2站, 空压站综保室, 检查各保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检查是否有报警信号, 检查电压、电流显示是否正确……

第一轮巡检完毕后, 回到主控室的梁燕飞、李庄将电子巡检仪插入电脑UPS接口, 点击电脑上的ZDH生产安全检查系统, 进入, 读入巡检结果, 读取巡检记录, 稽核核计查询, 稽查状态 (漏检) , 查询, 结果显示:正常, 无漏检。

下午, 15点30分, 梁燕飞、李庄一起, 再次来到空压站变电所高压室, 准时签到, 开始了新一轮的细致巡检。

炼油锅炉班职工巡检中发现空压站7#干燥器电源开关烧坏, 班组立即汇报车间并找来其他型号的空气开关进行更换, 及时恢复生产。炼油中站后台多次来AH317断路器分闸的假信号, 炼油中站职工巡检中认真检查发现为AH317柜保护屏二次线松动引起, 及时整改、处理, 确保安全。

近日, 电仪车间将炼油区、化工区“挂牌式”巡检牌统一更换为电子巡检系统, 车间巡检手段更新后对班组的巡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四月份, 车间职工在巡检中, 准时、到位, 无漏, 共发现隐患7项, 隐患全部得到了及时的整改。

茂名石化, 电子巡检系统“给力”, 巡检存“档案”, 安全更可靠。

茂名石化 篇2

茂名石化深化“一切非计划停工都可以避免”理念,按照集团公司从严管理非计划停工的要求,以生产运行、设备管理为抓手,强化全过程管控,严防不安全因素“发酵”,不断提升装置安稳运行水平。

该公司修订完善了《茂名石化装置非计划停工管理办法》,组织专门人员对近3年来系统内68个非计划停工典型案例进行分类剖析,并根据公司参与总部非计划停工考核的104套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强化全过程管控、杜绝非计划停工的具体措施。

严把源头,筑牢首道防线。他们通过优化原油配比、二次加工装置原料以及控制裂解原料总硫含量等措施,确保装置进料含硫、含酸不超装置设防值;严把设计质量及设备采购关,避免出现设计、设备缺陷。同时,他们将环保装置、动力装置、公用工程均纳入非计划停工管理,避免因辅助装置、设施引发生产装置非计划停工。严管过程,消除安全隐患。他们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避免误操作;加强检修维护,从严把好检修质量关,不留设备隐患;全面推行TnPM管理,实行“医生+护士”式的管理,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完善工艺防腐措施,做好炼油装置工艺防腐蚀及化工装置工艺防自聚工作;加强科学巡检,全力推行机、电、仪、管、操人员“五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科学巡检,积极开展“差别化”“寻宝式”“模拟问题”等巡检活动;强化对大型机组、关键机泵的运行监护,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据统计,今年以来,茂名石化共组织二级单位专业处室在重点巡查、危险部位投放了319块“寻宝”牌,通过科学巡检和隐患排查,共发现2233个问题,避免了6次装置非计划停工。

茂名石化新装置精细管理有新招 篇3

走进这套新装置, 绿色是给笔者的第一感觉。空气分外的清新, 地面一尘不染, 没有异样的味道刺激人的味觉, 机泵正在轰轰运转, 职工轮流站岗巡检, 一片祥和的气氛。

安全运行扎牢根基

“我们等会将进行反事故演练, 这是我们每月第二周的必修课。题目都是临时开出, 以确保演练的真实性。”车间工艺主任张红良说。于是, 随着演练口令的下达。外操间, 副班长莫玄带领班员饶有默契的展开了演练。班员各司其职, 按照要求完成了演练。职工小阮表示, 每次的演练都给自己带来新的体会, 只有不断加强技能, 才有能力护起装置安全运行的基础。

自从2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投产以来, 车间从严把好装置安全运行关口, 职工与装置最亲近, 从职工的操作技能抓起, 每月第二周必定举行随机题目的反事故演练。演练内容可与当前季节性问题有关, 也可与曾经发生过的问题有关, 模拟事故现场, 举一反三, 达到提高职工操作技能的目的。

除了日常随机演练外, 车间安全组人员加强检查力度, 深入现场查找隐患, 对暴露出来的“鸡毛蒜皮”问题, 组织班组人员现场整改。同时, 当班职工奋力当好“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角色, 他们采取“猫捉老鼠”式的方法, 捕捉每一处的漏点, 对发现的小问题自觉整改。车间对班组自觉整改的问题予以加分奖励, 大大加强了职工独立自主发现与整改问题的能力, 也最大限度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 保证了装置的安全运行。

新加氢裂化装置运行两个月以来, 职工彭达满因发现隐患被评为炼油分部“安全标兵”。2011年参加工作的青工余鉴钦, 以高度的责任心避免事故, 受到公司领导的现场表彰。他们为装置的安全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精细管理成为习惯

“投用一套装置后要是不抓住机会优化, 那是不行的。”车间巫主任说。从开工运行的第一天起, 车间快马加鞭踏进优化的春天里, 抓实精细优化这个主流趋势, 努力夯实节能降耗。

装置投产后, 班组纷纷争当节能尖兵。他们眼睛向外, 苦练外功。将目光瞄准了一切节能点, 在每天当班时候, 班组人员主动到装置里寻找可以优化的节点, 循环水、蒸汽、电、净化风等公用工程是他们的“靶心”, 想方设法把参数往极限靠。

依靠车间老加氢裂化和蜡油加氢装置的运行经验, 针对新加氢裂化装置在开汽期间, 汽包产低压蒸汽量只有3.8t/h、无法满足装置低压蒸汽需求的情况, 还严重影响了装置的能耗和经济运行水平。车间工艺组利用开工稳定后的时间, 从操作上优化调整, 使汽包压力由1.0MPa降低至0.5 MPa, , 汽包产汽量由原来的3.8t/h提高至7.5t/h, 从根本上实现了装置低压蒸汽的自产自用, 满足了装置低压蒸汽的使用需求, 成为装置开工后首个优化典型。按1.0 MPa蒸汽价格138元/吨、装置运行时间按8400h/年计算, 年创效428.9万元。

优化了蒸汽, 车间又把目光转移到分馏炉上来, 用“螺丝钉”精神, 为节省瓦斯取得了成绩。班组人员将分馏塔进料分液罐压力从0.6MPa降低至0.15MPa, 使该分液罐内更多的轻组分从罐顶挥发, 从而减少装置分馏炉负荷, 效果立竿见影, 分馏炉瓦斯消耗由2350m3/h下降至1900m3/h, 节省瓦斯7.56吨/天, 年创效873.2万元。

实践证明, 加氢裂化可以通过精细优化, 将自身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咱们也该亮出机泵管理节能‘剑’了!看招!”工艺组的“节能账本”让设备组分外眼红。他们不甘落后, 仅半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6台泵的叶轮切割, 和2台泵的叶轮减级, 每小时可节电184.9千瓦, 既为装置节能降耗做出贡献, 也有利于装置的安全管理。

每一个节省下来的数据, 向炼油人证明了新加氢裂化装置在逐渐成长, 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岗位练兵展示风采

“装置开起来后, 我一直担任内操, 自我感觉积累了一点经验。但遇上紧急状况, 仍然要继续练兵才行, 否则不敢上站场‘打战’了。”新装置职工小李说。

“他们把书本啃得熟练, 但是现场操作, 还是要慢慢积累。我经常跟他们说案例, 发生过的一点小问题, 我都细心教他们查曲线, 查趋势图, 讲原理, 让职工明白道理, 而不是单纯把事件的处理结果告诉他们。”新加氢裂化班长张李钟说。

针对80%职工为近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车间领导、高级技师轮流利用休息时间给职工授课辅导, 把上月装置曾出现的小波动制作成案例, 从原因到处理结果到吸取经验教训的详细分析。每讲完一个案例, 对学生当场考试, 考试形式不拘泥于笔试, 还不定期以抽考的形式将职工带到现场即时考试, 为正在进行的全流程操作考试打好基础。

茂名石化催化2所见习报告 篇4

实习单位: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实习时间:

实习报告

茂名石化公司催化变电所 电气专09-2班 xxxxx 谢曼、罗如山 2012.01.04—2012.01.13

一、实习计划

①了解变电所一些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等。

②熟悉变电所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

③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

④了解变电所生产运行的全过程。

⑤了解厂用电的接线方式、备用方式及怎样提高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⑥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

二、实习目的

实习能够让我们开拓视野,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体会在实际生产中理论知识的运用;锻炼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实习是大学生迈向成熟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们正视社会和正视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很多时候通过实践,尤其在不同的职业中的实践才会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行业,也是完成从空想到现实转变的第一步。

此次的茂石化电力系统的实习,我认为目的有如下三点:

① 认识实习能培养我们全面思考的能力。电力系统正常工作,要考虑诸多因素。②认识实习能培养我们灵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习培养我们较强的是读图与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和我们同专业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虽然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我们了解的还不是很详细,但是我们对我们自己以后要做的工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理论的学习,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

了解变电所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发电站发出的电,一般电压不超过一两千伏,如果直接远距离输送,线路电流会很大,使得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很大,不经济,而且线路输送功率很低。所以要用变压器将电压升到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以减小线路电流。为了将不同距离和功率的电力线路连成电网,以增加整体安全性,就需要多个变电站把不同等级的线路匹配连接起来。同样,高压电输送到目的地后,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又需将其降压到10kV、6kV、380/220V等几个等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很多的变电所。

变电所的作用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一下五点: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的流向、调整电压。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

我们此次实习内容主要细化为:

① 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② 搜集整理6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 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茂名石化公司催化变电所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 实地考察催化变电所6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⑤ 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过程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电气车间主要负责炼油厂区87个变电所、配电间的转供电操作、维护及厂区电气设备的安装、检测、试验任务。前面两天为公司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及进厂前培训,在这两天里我学会了一个电气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安全条例;随后我们每两个同学进一个班组学习。我和另一个同学到催化班组进行学习。在蓝班长的带领下,严细管理,强化班组建设,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全班职工的整体素质。

茂石化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当先”的安全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方针目标,注重职工安全心理的近因、优先、暗示效应,不断加大安全文化的教育力度,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使“我要安全”成为干部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在岗饮酒,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2、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3、严禁水上作业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衣,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4、严禁无操作证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作业,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5、严禁工作中无证或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6、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决定钻开高含硫化氢油气层或进行试气作业,违者对直接负责人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7、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8、严禁负责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岗的监护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9、严禁危险化学品装卸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10、严禁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违反井控安全操作规程,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综合保护继电器

一种集保护、测量、控制、通讯以及电能质量分析为一体综合保护装置。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发电所、工业用户等架空线、线路、厂用变、电容器、电动机等保护中。整个装置全部从芬兰进口。特性和功能:完整的保护功能。测量功能。高度集成:集成保护、测量、控制、监控、通讯、事件记录等功能于一体。强大的通讯功能。强大的自检功能。国际通用电源功能。电能质量管理功能,独有的电弧光保护功能。操作和管理功能。SOE事件记录功能。外形美观大方等。

电源网络运行方式

炼油电力系统采用双侧分列供电的电源网络方式。炼油电力系统由四个110kV总降压站和四十二个6kV高压变电所组成,其中,四个总降压站(南站、西站、北站、中站)都是双回路供电,分别由河东站、榭平岭站及热电厂供电;其中中站6kV母线分别挂有两台6MW的汽轮发电机。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每个回路都由两个不同的110kV电源供电。

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压变换装置跨接于高压与零线之间,将高电压转换成 各种设备和仪表的工作电压;电压互感器的主要用途有:①供电量结算用,要求有 0.2 级准确等级,但输出容量不大;②用作继电保护的电影信号源,要求准确等级一般为 0.5 级及 3p,输出容量一般较大;③用作合闸或重合。

闸检查同期、检无压信号,要求准确等级一般为 1.0 级和 3.0 级,输出容量 较大。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一般可做到四绕组式,这样一台电压互 感器可集上述三种用途于一身。电压互感器分为电磁式和电容式两大类,目 前在 500kV 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都是电容式电压互感器。4)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专门用作变换电流的特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串联 在电力线路中,线路中的电流就是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二次绕组接有测量仪 表和保护装置,作为二次绕组的负荷,二次绕组输出电流额定值一般为 5A 或1A。

继电保护

6kv变压

五、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主要是以参观实习为主,实习是学习工科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为主。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学习方面,我们通过实习了解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异。有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相同,有的甚至有很大差距。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理论和实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照抄到生产中来,这样不仅有时达不到理论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通过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其中包括各种设备的实物勘察和设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还有各工序实际上的流程。这些大都和书本上相同,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之间观察,弥补了理论的不足之处,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了解了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在变电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方针,提高安全意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变电站安全无小事”已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茂名石化 篇5

有才:改造的“高手”

马立法业务能力强, 是个设备改造的“高手”。2011年, 环氧乙烷产品成了分部创效的主打产品, 必须做大产量!但冰机制冷量不足却成了做大产量的一个瓶颈。新上一台冰机至少要6个月, 而市场不等人, 做大产量刻不容缓!

怎么办?车间主任李容波把目光投向一台2007年从炼油分部移装过来的闲置冰机, 心想:“如果能把这台冰机修好, 倒可解一下现在的燃眉之急。但这台冰机腐蚀那么严重, 已是病入膏肓, 恐怕谁也没法让它起死回生。”

马立法围着这台冰机左看右瞧了一番, 不甘心就此罢休。他将冰机存在的问题发给冰机制造厂家, 请求专家指导。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修复价值!”面对专家的“判决书”, 马立法没有退缩。他和车间技术骨干一起, 大胆地对冰机进行调试和改造。铁锈堵塞了溶液的热交换器, 他就在溶液泵出口管道上加装了T型过滤器, 让铁锈沉淀在过滤器底层, 使溶液循环畅通无阻。机体因腐蚀而出现微孔, 机组真空度难以保证, 他就补焊消漏……

就这样, 一步步调试和改造, 2011年5月25日, 该冰机终于开车成功!这台废置多年的冰机终于“起死回生”, 制冷能力达到1800KW, 达到设计能力的80%。马立法针对乙二醇装置P-202碳酸盐泵汽蚀、振动和噪音大, 机封和轴承寿命短的现状, 细心查找原因, 发现是该泵实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所至。于是, 他提出将大泵换成小泵。2012年6月, 该泵成功整泵改造后, 不单消除了该泵威胁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隐患, 而且每年节约用电123万元。

针对设备的“疑难杂症”对设备进行改造这样的事例, 对马立法来说真是举不胜举。

奉献:打造检修精品工程

2011年10月, 乙二醇装置按计划进行大修。这次大修项目304项, 其中设备项目占了238项, 项目之多, 难度之大, 是历次检修之最。

作为设备主任, 马立法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管压力多大, 也要按计划高标准完成检修任务!”马立法暗下决心。为了优质高效完成大修任务, 马立法和车间主任李容波、工艺主任张国强等车间领导未雨绸缪, 精心策划检修事项。从2011年1月开始编写大修计划, 经过反复修改完善, 10月一份堪称完美的大修方案“新鲜出炉”!

大修期间, 马立法衣不解带地蹲点检修现场, 成了一个“不回家的人”。他全程跟踪检修过程, 确保检修质量和进度按计划推进。为了减少大修费用马立法对检修物资质量层层把关.对检修物资数量精打细算, 协调各种检修物资按时到位。

当时秋风渐起, 但忙碌在检修现场的马立法身上的工作服却是湿了又干, 干了又湿。他工作起来更是废寝忘食。当他听到电话那端传来女儿童稚的声音:“爸爸, 我好想您, 您什么时候回家啊?”马立法只能愧疚地哄着女儿:“乖, 爸爸一检修完就回家!”马立法一直坚守在检修现场, 默默地奉献着。

按以往, 这么重的检修任务, 非得30天以上才能完成, 但这次检修纯检修时间不到18天, 创乙二醇装置大修时间最短纪录, 并且实现了检修的优质高效和一次开车成功。这次大修更为精彩的一笔是:通过大修计划项目无变更、材料准确提报、充分平衡内部库存、实行社会库存等有效手段, 实现大修剩余料为“零余料”, 平衡物资材料232项2958件, 节约资金达100多万元。

茂名石化 篇6

一、茂名发展石化产业符合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7年5月, 在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上, 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构建我省区域经济新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两大板块四个层次”。“两大板块”即沿海经济和山区经济;“四个层次”即中心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东西两翼和山区。这一新格局打破了对广东传统的区域经济划分法的理解, 在承认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与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及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同时, 强调了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同属沿海地区之“同”, 提出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 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 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 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和沿海城市带。这种“求同”, 不仅是对东西两翼地区沿海资源禀赋的认同, 更是对我们发展潜力的肯定。在对西翼区域经济规划上, 《广东省东西北振兴计划 (2006—2010) 》明确了在西翼地区的发展格局上, 强化湛江作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茂名作为地方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并计划到2010年, 将茂名打造成为东西两翼地区的三个特大城市之一。

茂名市是建设和谐粤西、构建和谐广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建设成为粤西翼的地方性中心城市, 即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 茂名走的是工业立市的道路, 唱的是重化工业的高歌。2006年茂名全市工业增加值316.85亿元, 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2.5%,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70%以上来自工业领域, 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在工业中, 重化工业比重迅速提升, 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从2002年的30.18︰69.82演进为19.72︰80.28, 重化工业的比重提高10.46个百分点。

茂名发展重化工业, 以石化、电力、冶金三大工业为支柱, 其中, 石化工业与茂名建市的历史及城市发展的未来休戚相关。半个多世纪前, 石化工业成就了茂名市, 如今, 它更成了推动茂名经济发展的引擎。2006年, 茂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51亿元, 利税总额84.30亿元。分行业来看, 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3.49亿元, 占62.82%, 利税总额48.51亿元, 占57.54%, 贡献率均位居所有行业之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8.86亿元, 利税总额10.98亿元, 均位列第二。石化工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利税总额的贡献率都超过七成。

石化产业不仅对茂名市自身的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 并且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目前茂名石化乙烯生产能力已占全省的1/2, 占中国石化的1/6, 占全国的1/8。2006年广东的财政总收入为5117亿元, 茂名石化贡献97.1亿元, 占 1/52。令人瞩目的成就证明, 石化产业是带领茂名早日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龙头”产业。

茂名石化产业的今天, 是经过50多年的努力开拓所取得的。这50多年的积累, 奠定了茂名走以石化产业为支柱的重化工业之路的坚实基础, 也决定了茂名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必然是建立在石化产业继续蓬勃发展, 其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之上的。

二、茂名发展石化产业符合广东省产业布局调整规划

“十五”以来, 广东省确立了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 广东省对包括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在内的全省九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作出了规划。根据规划, 石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建设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扩建等5大炼油项目、建设中石化茂名乙烯扩建等5大乙烯项目, 以及建设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等5大石化基地。全省石化产业的规划布局凸显了茂名石化产业在全省的重要地位, 茂名石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对广东省产业适度重型化调整贡献重要力量。

茂名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 强化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是基于我们重化工业已具备坚实基础和良好发展条件的正确路线, 也是茂名服从全省产业发展规划的无二选择。在茂名的重化工业中, 石化工业是茂名一直以来的优势产业。其优势一方面体现在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为茂名直接创造了巨大效益。茂名是我国距西南市场最近、港口条件也较好的石化基地。2006年中国石化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 使茂名石化成为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 其生产能力将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尤其是广东省内市场对高品质乙烯产品的需求矛盾。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是广东省加快实现现代化步伐的十大工程之一。百万吨乙烯成功投产并安全经济运转, 不仅为茂名市发展乙烯后加工、精细化工和石化配套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对改善中国乙烯生产布局、拉动乙烯后加工和区域经济增长都有重要作用。截至目前, 茂名石化工业区 (乙烯区) 已建成项目14个, 总投资243.3亿元, 在建的有8个项目, 总投资6.8亿元, 正在完善前期工作的拟建项目9个, 总投资逾35亿元。另一方面, 茂名石化产业的优势还体现在其超强的带动作用上。众所周知, 石化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的特点, 大力发展石化产业, 不仅能增强石油、乙烯工业的实力, 还能带动石化下游产品如芳烃、塑料加工等系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还能促进其他相关配套产业, 如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衍生一批中小企业, 从而推动全市地方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因此从茂名发展石化产业取得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上来看, 发展石化产业既是我们顺应全省产业调整的必然要求, 也是茂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最大动力。而产业优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效益的积累, 都在为把茂名打造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积蓄力量。

三、茂名发展石化产业顺应石化产品市场需求

在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扩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政策的持续作用下, 我国的重化工业时代就已经开启。当一个国家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时, 对乙烯等石化产品的需求会大为增加。我国石化市场成长迅速, 产品供不应求,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正为茂名这座以石化产业为支柱的城市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展望“十一五”, 中国石化产业前景广阔。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将带来不断增长的石化产品需求量。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供需缺口不断扩大。2006年我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达到了约42%, 乙烯进口依存度约为57%。预计到2010年, 原油需求量将提高到3.9-4亿吨, 汽煤柴油总需求量约2.2亿吨, 乙烯当量需求量超过2600万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 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此外, 中国正积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发展, 并不断扩大和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这也为中国石化产业在新世纪的大发展带来了更加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面对如此机遇,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指出, 我国石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预计到“十一五”末, 中国将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以及西北地区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的65%左右;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三大石化产业群, 产能占全国60%以上。

如今, 茂名石化已经是中国十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之一, 七大乙烯产能或产量超过80万吨级的大型石化基地之一, 是中国东南沿海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茂名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350万吨, 成品油主要销往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 产品在华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已由建成前的35%, 提高到目前的60%。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市场就能推动产业发展, 茂名石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正顺应了国内国际对石化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攀高的形势。由此, 石化产业的发展必将给茂名源源不断地提供发展的动力, 推动茂名早日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目前, 茂名的产业结构仍然较为落后, 相比于广东省其他地级市, 我们的第二产业比重过低。茂名大力发展石化产业, 以及拉伸石化产业链, 发展石化后加工业, 将极大提高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 同时将有效推动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全市的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合理。二、三产业的长足发展, 必将带来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最终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而茂名要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正是需要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到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由此追根溯源, 茂名发展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强大引擎就在于石化产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重化工业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 广东省确立了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以及“两大板块四个层次”的区域发展思路。茂名市发展以石化产业为支柱的重化工业, 不仅符合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符合全省产业布局调整要求, 而且顺应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是加快茂名产业优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最大动力, 是把茂名打造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擎。

关键词:茂名,石化产业,引擎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九大工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gd.gov.cn.2006, 3.

[2]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 (2007) 67号].广东省东西北振兴计划 (2006-2010年) [EB/OL].http://search.gd.gov.cn.2007-7-26.

[3]茂名日报社.加快推进“工业立市”建设粤西经济强市[N].茂名日报, 2007-10-8 (4) .

[4]茂名市统计局.2007茂名统计年鉴[Z].2007, 8.

[5]佚名.我国石化工业形势和“十一五”发展重点[EB/OL].http://WWW.petrochemtech.com.cn.2007-6-12.

茂名石化 篇7

2013年前, 化工分部芳烃车间的污水池和裂解车间湿式氧化三个污水池的恶嗅气体, 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些气体中含有芳香烃族、苯乙烯、烃类、酚类等物质, 还伴有恶臭, 造成芳烃车间及周边区域环境十分恶劣, 职工反映强烈, 环境污染投诉较多。为了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散发污染周围环境, 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周边居民的大气环境, 2013年集团公司下达了投资计划, 安排对收集后恶臭气体进行治理。

1 基本条件

1.1 废气来源及排放量

茂名石化乙烯芳烃车间恶臭废气主要源自芳烃车间污水池和裂解车间湿式氧化三个污水池等, 废气中含有芳香烃族、苯乙烯、含硫化合物、烃类、酚类等污染物质。

设计废气排放量为:Q=6500m3/h

1.2 进气浓度

根据对芳烃车间污水池和裂解车间湿式氧化三个污水池内废气取样分析, 主要污染物浓度见表1:

1.3 排放标准

说明:DB44/57-2003中没有对乙苯排放标准做出规定, 参考二甲苯的标准。

2 工艺流程

流程介绍

2.1 气体收集单元

芳烃车间污水池和裂解车间湿式氧化三个污水池产生的恶嗅气体收集管道收集, 在排风机的负压抽吸作用下, 通过气体输送管道汇集至废气处理系统。

2.2 热交换单元

采用翅片管式空气散热器, 间壁换热, 工厂循环水为冷媒, 气体走壳程, 凝水走管程, 将60℃左右的气体冷却至40℃左右, 使气体中因热挥发的大量有机组分, 基本达到露点温度, 被冷凝回收。

2.3 植物液洗涤处理单元

洗涤塔内分为三级处理, 一级为洗涤段, 采用美国进口特种填料作为气液接触媒介, 植物液中的有效物质与恶嗅分子充分接触, 发生一系列反应, 使恶劣嗅气体分子被溶解、吸收、反应。二级为交叉喷雾段, 设置一道雾化喷嘴, 交叉喷撒产生雾化履盖面, 雾滴粒径≤40μm, 可以更有效全面地与恶嗅气体充分接触, 达到深度净化的作用。三级为除雾段采用美国进口特种复合填料作用除雾层, 能拦截粒径范围≥3μm雾滴。

2.4 除雾过滤单元

为防止前段液沫夹带, 设置一套除雾过滤器, 采用自制错流填料层为核心滤料, 过滤精度≥0.5mm, 拦截率≥99。

2.5性碳吸附单元

经前级处理后, 污染因子已基本清除, 但由于作用时间短, 难免会有少部分未完全处理的污染因子, 设置强活性碳吸附器, 利用纤维活性碳作吸附剂 (较普通颗粒活性碳, 其吸附率达到80%以上) , 在吸附力作用下对剩余的污染因子无条件吸附, 从而保证最终处理效果。

2.6 排风和排放单元

经过整套工艺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相关规定限值, 在风机正压吹送作用下, 以固有的速率, 通过烟囱 (高度15米) 高空排放。

3 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3)

4 调试与标定

该项目于2014年4月建成, 经调试于5月初正式投入运行, 并于2014年5月15日~2014年5月18日, 对恶臭治理装置处理效果进行了标定。

4.1 工艺调试

通过对处理系统进出口气体浓度检测分析不断调试工艺, 选择出适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主要工艺调整内容有:1) 加植物液;2) PH值调整;3) 调节气体冷却温度等。

系统正常运行下主要消耗有电、工业水、植物液等, 具体用量见表4:

4.2 监测结果

根据统计显示, 系统稳定运行阶段, 苯排放值7.7mg/l, 去除效率92.83%;甲苯排放值1.584mg/l, 去除效率76.2%;乙苯排放值0.002mg/l;苯乙烯排放值0.002mg/l;总烃排放值90.13mg/l, 去除效率91.9%;二氧化硫排放值0.004mg/l, 去除效率90.6%;硫化氢排放值0.0055mg/l, 去除效率98.9%, 全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监测数据详见表5。

5 项目优点

5.1 该项目占地面积少, 约200平方米。

5.2 该项目所有材料均制成模块, 安装方便、快捷。

5.3 操作简单。所有的操作经简单培训后均可熟练操作。

5.4 投资少。该项目投资约140万元。

6 结论

1) 采用植物液洗涤法工艺处理乙烯芳烃恶臭气体, 处理后的废气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 使用该工艺后恶嗅已基本消失, 周边环境大幅改观。

3) 该套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可实现远传控制, 管理维护简便, 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6 建议

1) 该项工艺对甲苯去除效果有侍改进。

2) 失效活性碳是危险废物, 可造成二次污染, 应尽可能减少其用量。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石化管道 下一篇:中石化柳州石油:借平台宣传“绿色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