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通用10篇)
篇1: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摘要: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我创设了小熊带学生游成语王国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我创设了小熊带学生游成语王国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学习成语,认读生字。在巩固识字上,采用“走迷宫”、“登山”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学,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在指导写字上,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并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教材简说】
《识字4》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成语的归类识字。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
《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做事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搜集成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2、教学难点:
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课前准备】
1、教师:
⑴ 《识字4》课件。实物投影仪。
⑵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⑶ 生字词卡片。
2、学生:
⑴ 生字词卡片。
⑵ 课前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朗读成语。书写“寸、落”等8个字。〖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朗读成语。书写“寸、落”等8个字。〖教学难点〗
书写“寸、落”等8个字。〖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拔苗助长》的一段录象。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游成语王国,有兴趣吗?
(课件出示“成语王国”图。)
3、老师请来了米老鼠先生当导游,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
(课件出示“乐乐”)
去成语王国可得先过米老鼠导游这一关。
(课件出示小熊的话:“以前,大家一定交了不少的成语朋友,谁愿意把你的老朋友介绍一下呢?”)
指名说说以前积累的成语。
4、你们真了不起,都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了!顺利过了这一关,我们跟米老鼠导游一起去成语王国认识一些新的成语朋友吧
(课件出示《识字4》)
齐读课题。
二、读中识字
1、自读、同桌互读:
⑴ 相信大家现在都迫不急待要和成语朋友打招呼了。那就自己来读读《识字4》。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指名说方法,课件出示米老鼠先生的话: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或问问老师、同学。)
⑵ 好!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和生字交朋友,来读成语吧!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
⑶ 你们都会读了吗?会读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
(同桌互读)
2、汇报学习成果:
⑴ 朗读成语:
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读得很认真,有谁想单独来读成语呢?
(指名三人分组读,中等生)
我们可要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听了朗读,你想给谁评一评呢?或者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
(指名评价)
还有要试试的吗?
(再抽三位学生分组读,学困生)
你们读得也很棒!老师看到大家都想读成语,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成语吧!
(齐读)
⑵ 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我会认”生字)
这会儿,9个淘气的生字朋友了从成语中跑出来了。
看,它们已经排好了队伍,正等着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呢?让我们的特快火车开起来,去认识认识它们吧!
(课件出示小火车)
我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看来你们早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就把你的识字方法和你的小组伙伴说一说吧!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编谜语)
刚才大家交流得很热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指名说方法)
⑶ 巩固识字:
① 现在米老鼠先生带大家去走“迷宫”,谁愿意走呢!
(课件演示“走迷宫”游戏,指名读生字,领读生字并说词语)
② 读读词语:
A、看到大家顺利地走出迷宫,老师真高兴啊!米老鼠先生还特别给生字朋友找了伙伴呢,请大家来看看!
(出示“我会读”词语)
你认识它们吗?
(生自由读词语)
B、谁愿意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指名读)
C、让我们一起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齐读词语)
三、质疑问难,导学第一组成语
1、你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生字会认后,请你再去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你特别不容易理解?
预设: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水到渠成等特别难以理解。
2、学习第一组成语:
⑴ 善于提问的孩子就是善于学习的孩子,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弄懂这些问号。首先,请大家来听老师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能够帮助你解决疑问呢?课件出示《骆驼和羊》的故事幻灯片,老师配乐讲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这个故事与课文中的哪组成语相符。
(第一组)
⑵ 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这组成语说明什么道理?(指名说),接着师相机点拨,指出这一组成语的含义:做事情要“取长补短”,那么相对而言优点就越来越明显了。
⑶ 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配合;益:更加;彰:明显的意思。即:两者互相配合,双方的长处就更加能显示出来。
⑷ 连起来齐读第一组成语。
4、刚才我们通过故事理解了第一组成语。后面几组成语下节课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过渡:
祝贺大家,又交到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这篇课文我们要学写8个生字,今天我们先来学会写前四个字,你们有信心写好它们吗?
2、(课件出示课后“我会写”)大家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来读读。
(齐读正音)
3、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提醒小伙伴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名说)
寸:独体字,注意横要写长一些。
落:上下结构,下边又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字。
补、拔:左右结构。“补”,右边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
4、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先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想教大家写好哪个字?
(指名说位置)
5、让生描红练写。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师提醒写字姿势。
6、引导欣赏:自我欣赏、同桌欣赏、集体欣赏。
自己先圈画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互相学习。老师边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评析。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识字。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巩固识字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交了许多的成语朋友,还认识了8个生字,现在都还记得吗?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1、认读生字卡片
(先出示折去拼音的卡片,让全班自由默读,再开火车认读,最后齐读。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彰”和“障”的读音)
2、“登山”游戏
(课件演示,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比赛读词语,读对一个,登上一级,比一比哪组能顺利登上山顶)
二、熟读感悟
1、挑战读成语:
⑴ 两组的小朋友都读得很好,都是冠军,祝贺大家!想不想来挑战读成语?谁先来读?你想读哪一组成语呢?
(指名读此组成语)
⑵ 谁想给他评一评呢?
(指名评价)
⑶ 有想挑战读这一组成语的吗?
(指名读)
⑷ 那么想挑战这一组成语的同学请你勇敢的站起来,我们一齐来挑战。
(齐读
⑸ 我宣布这一轮挑战我们胜利了!接下来的挑战更激烈了,谁想读其它一组成语?
(指名读)
⑹ 你读得很不错,有谁比他读得还好吗?
(指名读)
⑺ 我们班勇敢的男子汉们,你们想一起来挑战这一组吗?
(男生齐读)
⑻ 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挑战比赛进行到这里,只剩下最后一组成语了,不知道咱们班的女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一起来接受挑战吗?
(女生齐读)
⑼ 看来女同学也不示弱,读得也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送给大家一个大姆指。
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组成语合作来读一读,一会儿我们小组来赛读。
(小组四人合作分工练习读)
⑽ 哪个小组准备好了,先来读?
(指名小组读,三组)
⑽ 老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我好羡慕大家。让我也加入你们的队伍好吗?谢谢你们,我来读第一组成语;一、二、三小组同学读第二组成语;四、五、六小组同学读第三组成语,好吗?
(师生合作读)
2、初步了解成语特点:
老师觉得我们在一起合作很愉快,再一次谢谢你们!可以说,我们和许多成语都交上了朋友。你们知道吗?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的成语,像我们这篇课文中认识的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它们都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些成语还会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还想听吗?
3、学习第二组成语:
⑴ 课件播放成语故事《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听了这两个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呢?
(指名说)
⑵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大家一定很熟悉,谁会讲这个故事?(指名讲)假如学生讲故事后没有揭示喻义,师追问生:听了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呢?(指名说),接着师相机点拨,指出这一组成语的含义: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如果学生讲故事后说出了喻义,师表扬说:你真是一个善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孩子!不仅成语故事讲得好,你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5、学习第三组成语:
⑴ 有个成语故事讲一个农民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些,就把它往上拔,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个成语的名字?
(《拔苗助长》)
想看看这个成语故事吗?
(课件播放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⑵ 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说明了什么道理吗?
(指名说)
⑶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哪几个成语说明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事情自然能做好?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⑷ 能把这两个成语画成图吗?
6、识记成语:
⑴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成语,你印象深刻吗?
口头填成语:
尺有所()寸有所()取()补()相得()()
管中()()坐井()()一叶()目 不见()()
()苗助长()劳无功 瓜熟()落 水到()成
一定有你最喜欢的成语,试着把它多读几遍记下来!
(自由背成语)
⑵ 好,把你记下的成语说给大家听。
(指名说)
7、小结:
祝贺大家!又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相信爱学习、爱积累的我们会成为聪明的孩子。
三、拓展
我们去看看学习小伙伴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课件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话)
1、找一些成语故事读一读,准备讲大家听。
2、把故事中的生字做成卡片。
四、书写指导
“取”,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所:左右结构,注意平撇和竖撇的区别。注意左边的笔顺。
助、功:左右结构,独体字,力字旁。“助”和“功”的左半部分最后一横要变为提。【作业】 一星:
1、学会认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2、学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故事中的生字做成卡片。二星:
1、找一些成语故事读一读,并且准备讲给大家听。
三星:
从文中选几个成语,自己创编故事,写下来。
篇2: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认识2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底、斜刀头2个偏旁。教学准备
一幅山水画、识字卡片及相关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2.同学们,请你们观察画上都有什么?再读课题。(课件展示)
二、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三、识字。(课件展示)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6.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认识走之底。(课件展示)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课件展示)
四、朗读。(课件展示)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们设的关卡你们都顺利通过了,可它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写字。(课件展示)1.出示要写的字“水、去、来、不”,认读、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学生书写。2.提示学生注意笔顺和重点笔画。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5.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6.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六、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竞赛活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认读生字。
二、感悟。(课件展示)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图中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朗读古诗,找出诗中意思相反的词语。
三、背诵。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四、表演。
五、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的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他同学做裁判。
(远——近高——低 来——去 笑——哭 白——黑 晚——早 有——无)
六、拓展。
1.结合课前搜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板书设计 画
山
水
花
鸟 有——无
远——近去——来
教学反思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写,图文对应。
篇3: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篇4: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揣摩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3、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2、积累精彩词句,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三、教学难点:
体悟作者由紫藤萝花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紫藤萝瀑布”图片欣赏。
二、课前检测:
1、听写生字词。
2、正音释义(自主阅读《动态》P9“基础整合1、2”)。
3、当堂训练:
(1)完成《动态》P10的第1、2题和28期周报的第1题。(2)选词造句: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三、出示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出示自学指导
(一):读课文,找信息。
1、自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方法指导:先自学课文的“导读”部分和《动态》P9“导入课堂”第1、2要点,然后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得出感情来,边读边用笔圈画出精彩的写景句和精辟的感悟句。最后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把答案写作课堂笔记上。
10分钟后成果展示。
问题:
(1)课文围绕着“紫藤萝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花; 花; 花。
(2)课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3)“我”由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想?这些感想主要集中在哪些句段?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自学效果检测。
5、内容归结: 由赏花(1—6)、忆花(7一9)和悟花(10、11)三部分组成。赏花——繁花似锦 生机勃勃 悲痛焦虑 ——宁静喜悦 忆花——追忆往事 思绪万千 沉重遗憾
悟花——生命永恒 深受鼓舞 振奋精神 “生死谜,手足情”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6、助学材料: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
——(《哭小弟》,《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五、出示自学指导
(二):品读课文,把握主旨
1、自学内容:品读文章第7、10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2、方法指导:找出抒情性、议论性的语句,结合《动态》P9“导入课堂”第2要点,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根据以下角度进行小组交流:
a.“我”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我家门前外”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b.“我”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c.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e.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用时8分钟。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自学效果检测。
5、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我”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我”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我”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c.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d.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e.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完成《动态》P10第4、6、8、9题。
2、选做题:完成28期周报基础题。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2、揣摩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二、出示自学指导
(三):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1、自学内容:品读课文第2~6自然段,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2、方法指导:圈画出有关对“紫藤萝花”进行细致描写的词语,并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0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瀑布般的紫藤萝的?(提示:可以从观察顺序、花的特点来思考,结合文中语句来回答)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
a.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按照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分别从花色、花形、花态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一树盛开的旺盛的生机勃勃的紫藤萝。
b.例一:比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花喻为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例二: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
c. 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三、出示自学指导
(四):揣摩优美词句。
1、自学内容:揣摩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2、方法指导:跳读全文,品读优美词句。要求:
(1)哪些句子写景写得特别好,你特别喜欢?默读一遍,画出佳句。(2)朗读自己最欣赏的佳句。
(3)集体揣摩练习二所列四个句子。
3、当堂训练: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四、讨论: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第一,写景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要善于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景物,要饱含感情。第二,要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要有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第三,要善于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全文才有点睛之笔。第四,要注重首尾呼应,要善于设置悬念。学以致用:
同样是一株草,一棵树,一丛花,为什么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浮想联翩?同样是游览名胜古迹,为什么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却看到了文化、历史?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吗? 请自选一个事物写一段感言,80字左右。
学法指导:
学会发现、观察、思考、感悟身边的事。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完成28期周报同步阅读《一朵花的美丽坚持》。
2、选做题:完成28期周报同步阅读《丁香结》。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篇5: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识字4”有三组成语。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难点: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
教学过程(本文斐.斐.课.件.园):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拔苗助长》。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贴成语卡片“拔苗助长”)
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而且比较固定。有的成语一读就懂,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故事才能懂得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如有本课的就贴上成语卡片。)
3、引导学生读第四组导语: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揭示课题:识字4)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全文,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你会读哪些成语?教教大家。
⑴ 指名教读,纠正读音。重点教读: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分组开火车读。注意区别平翘舌音。
⑶ 你认为哪些生字该提醒小朋友注意?
重点引导:区分字形、读音:彰——障;重点识记:豹、泰、渠
三、朗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师生对读。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读后交换。
3、生生对读。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4、齐读。指导读出韵味,注意体
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5、理解第三组成语: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这四个成语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交流课外了解到的知识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质疑,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难题由老师帮助解决。)
6、合作学习第一、二组成语。
讲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有关的故事,或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成语的意思。全班交流汇报
7、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出韵律感。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补、拔,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补、拔
3、学生临写,再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熟读成诵,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本文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看字卡说词语。贴成语卡片,分组读成语。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二、 读文成诵
1、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小组对读。
2、齐读。读出韵味。
3、试背。
三、 积累成语
学了识字4,你喜欢其中的哪些成语,读一读,抄在“积累本”上。 与同学交流所积累的成语,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6个生字:寸、落、功、助、取、所 ,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出需要老师重点示范的字。
3、在书上描红,再写两个字,老师巡视纠正。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篇6: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军神。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军神。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知道这里的军神指的是谁?
3、(出示课件:画像)解说:同学们,他就是青年时期的刘伯承将军。在1916年的护国战争中,他作为川东支队的将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他的背后打来,从颅顶打入,从右眼飞出。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后来情况怎么样呢?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现在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1-10)自然段谁愿意读?(11-17)自然段、(18-最后)。大家注意:一是看他们能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过渡:刘伯承眼睛伤势很重却拒绝使用麻醉剂,坚持做完手术,真令人感动。
三、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段落标画出来。
2、汇报。师板书(7、8、9、10)(12-15)(16、17)(18-22)A、就诊
1、一生读(7、8、9、10)师板书:愣住
从容镇定
2、“愣住”沃克医生为什么愣住了?
“从容镇定”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角色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老师读叙述和沃克医生的话,你们读刘伯承的话,看能不能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感受到病人的“从容镇定”和他的坚强。(相机指导)
B、手术前
1、自由读(12-15)节。看这一部分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师总结:他的伤势很重,手术时却拒绝使用麻醉剂。(相机板书:伤重,不用麻醉剂)
2、你从哪看出他的伤势重,需要做大手术呢?谁能读出伤势重(14节)伤势这么重他却不用麻醉剂,麻醉剂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知道吗?
3、如果是我们大家,要把坏死的眼珠摘除下来,还要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却不用麻醉剂,手术中你会怎么样呢?
C、手术中
1、自由读16、17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相机板书: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2、“居然”什么意思?这里什么出乎我们的意料?同学们现在都使劲抓一抓自己的衣服看能不能抓破?我们都不能抓破,他却把崭新的白垫单抓破了,你从“居然 抓破”体会到了什么?这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是怎么忍受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3、(放录像)解说:手术开始了,沃克对病人说……可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此时,每割一刀疼痛都可想而知,他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手术长达三个小时,他被割了72刀!同学们,你们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现在就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吧!
4、(15、16节)自由读——检查指导读——范读配乐——想不想超过老师,自由练读——一声配乐读
过渡:手术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沃克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D、手术后
1、一生读(18——22节),读后提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72刀)
2、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一部分同学读沃克医生的话,一部分同学读刘伯承的话(老师相机指导)
3、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任凭医生割了一刀又一刀,剧烈的疼痛并没有使他晕倒过去,他一直都在清醒地数着刀数:67……68……69……70……71……72……他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沃克医生,此时你会对这位病人说些什么呢?
4、此时,沃克惊呆了,他大声嚷道:(出示课件:军神)齐读——板书
——找三生读——让我们发出由衷地赞叹(齐读)
5、总结:同学们,军神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但愿军神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永远激励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板书: 军神
愣住
从容镇定
伤重
不用麻醉剂
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篇7: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篇8: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 作者
如何写信封和信的内容? 信封的填写格式: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一般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 请看演示。邮编
这里写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姓名 寄信人的地址
寄信人地址及邮编。欣赏歌曲: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
你们好吗 ? 现在工作很忙吧 ? 身体好吗? 我现在北京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
敬礼
儿春波敬上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 你认识这个人吗?
——世界级钢琴大师傅聪 傅聪与母亲(半岁)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傅雷是著名学者、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
七岁半开始学钢琴,19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傅聪在波兰(1954年)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
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8年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傅聪在演奏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四十七年,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傅聪钢琴音乐会 英国《泰晤士报》:傅聪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美国《时代周刊》: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傅聪与父母在书房
傅聪是钢琴天才,更是中西文化共同培育出的旷世的钢琴诗人。《傅雷家书》也许能够使我们理解今日炉火纯青的傅聪其成长背后的音乐之外的许许多多......傅雷家书封面
《傅雷家书》 198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年间共出版了5个版本,累计销量高达到113万册。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新版《傅雷家书》,增补旧版中没有的书信,并恢复过去因为种种原因而删节的书信原貌,新增8万多字。作者
傅雷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等。1961年的傅雷
1957年,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傅雷又遭受残酷迫害。
1966年9月3日凌晨,他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愤自尽,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傅聪护送父母的骨灰前往龙华革命公墓 由于父亲的“问题”,傅聪被迫于1958年底移居英国伦敦,当时这被称为 “叛国投敌”。
在遭受冤屈20多年后,傅雷夫妇1979年4月得以平反昭雪。傅聪也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此后,傅聪经常回国举办钢琴音乐会,先后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预习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
凭吊(diào)谀词(yú)扶掖(yè)
廓然无累(kuò)
重蹈覆辙(chóngdǎofùzhé)涕泗横流(tìsì)
气吞斗牛(dǒu)
枘凿(ruìzáo)预习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1凭吊:对遗迹缅怀先人或往事。2谀词:奉承人的话。3扶掖:扶持,提携
4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5廓然无累 :心胸广阔没有什么牵挂.6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7涕泗横流:眼泪鼻涕纷纷落下 8气吞斗牛 :形容气势很盛
9自知之明:自己非常了解自己,并且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10舐犊之情:像老牛舔小牛那样深情。比喻疼爱子女的深情.11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深刻,永远难忘.听读课文,思考:
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处于什么精神状态时? 《傅雷家书》两则mp3朗读 《傅雷家书》两则flash朗读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处于什么精神状态时?
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什么精神状态时?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第一则 朗读: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有两个词语透露了傅聪当时的心情,傅雷就是针对他这种心情回这封信。这两个词语是: 精神消沉、苦闷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这几句同时运用哪两种修辞方法?
由此看,傅雷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反问和排比。
慈爱、善于理解、舐shì犊情深。朗读,正音,释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高潮”和“低潮”各指什么? 高潮:消沉、苦闷、失败…… 低潮:欣喜、欢乐、成功……
“廓然”一词不懂,词典又没有,怎么办? kuò
廓,宽阔,空阔。然,……的样子。
廓然:心胸开阔豁达,不为烦恼所累。朗读: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克利斯朵夫”是谁?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他一生与音乐为伴,在生活中到处碰壁,始终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
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傅雷的翻译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是父子二人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傅聪从小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勉(见下一封信)。作者举他的例子更容易被儿子接受。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 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两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比喻论证。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当做“心灵的灰烬”看,是怎样看? 灰烬是曾经燃烧的火,现在已经熄灭。
心灵的灰烬,就是已经平息的心灵之火,即对痛苦处之泰然的情绪,达观而平静的胸怀。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已经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面对儿子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他提出了哪些忠告? 1高潮不过分紧张,低潮不过分颓废,心理相当平衡。他还用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2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3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小结
用一句话概括这封信的内容
希望儿子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第二则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那么第二封家书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于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从以下语句可以看出: 1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
2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3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4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
5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
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封信是要他怎样? 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老师评:在儿子成功时,给予更多的艺术指导,昭示更高的人生境界。做伟大的父亲。朗读,正音
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jīn tìsì
“涕泗横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涕”是鼻涕吗?
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出来,这里形容极其兴奋。涕,眼泪。泗,鼻涕。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傅雷理解的“坚强” 有哪两种含义? 1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2不为胜利冲昏头脑。胜不骄,败不馁 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朗读,正音,释义:
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yè
扶持,提携
朗读,正音,释义: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qì
心意相合 初生的婴儿
赤子之心,比喻纯洁的心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1赤子之心是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2赤子所创造的世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纯洁美好的世界。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为什么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的生活也许境遇不佳、孤独、缺少世俗的知音;但人类纯洁美好的感情是相通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谁的诗句?什么意思? 李白《将进酒》。
表现黄河的浩大气势与奔腾不息。
原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谁的诗句?什么意思? 杜甫《登高》。
表现长江浩大的气势与无穷无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苗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谈黄河、长江有什么意图?
激励儿子,黄河、长江这般伟大的文明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正音,释义: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Dǒu 斗,北斗,28宿之一。牛,28宿中的牛宿。
气吞斗牛:形容气势很盛。正音,释义:
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旦,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表示早晨,黎明。复旦:指又一个黎明。出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破折号表示什么? 表示解释说明。
为什么用两个?与括号有什么不同? 括号内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 破折号内的解释说明是正文。正音,释义: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ruì
“方枘圆凿”的略语。
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枘,榫头。凿,榫眼。
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谈矛盾的话很有哲理,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图?
鼓励儿子不惧怕矛盾,勇敢面对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正音,释义:
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xī
羲皇,指伏羲。古人想像伏羲时代的人都无所事事,恬淡闲适。羲皇上人,意思是成了伏羲时代的人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惟其如此”的“此”指什么而言?
指矛盾解决不完,艺术没有止境,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一天!归纳 复习
总结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第一封信,希望儿子能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
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总之,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傅雷的另一封家书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1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
儿子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父亲并不高高在上、横加训斥。而是充分理解,尽力安慰;以平等的口气提出忠告。2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
对音乐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这两封家书有什么异同?
1针对的思想情况不同(内容略)
2前者,像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3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二者共同的是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人生指导:要坚强,无论怎样起伏跌宕、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读一读,写一写
庸碌 颓废 借鉴 理智 侵蚀 凭吊 谀词 谦卑 扶掖 相契 垂手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惊心动魄 刻骨铭心 赤子之心 生机蓬勃 反复不已 方枘圆凿 扩展 迁移 扩大阅读
课本第241页有一篇“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把它读一读
一定能引起你心灵的震颤 与父母尺素谈心
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 请你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结束语
父母永不让我们走出他们的惦念,我们做子女的更应该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把感恩的心这首歌献给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愿他们 永远幸福,永远健康!
篇9: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案
1、读诗歌,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2、初步了解相关农事,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朋友,你还记得吗?瞧,他们来了,请这组同学开火车叫出他们的名字。
2、还有一些词语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3、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活动的?
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第四课,《田家四季歌》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并体会他们的心情。
二、板书课题
1、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边请四个小队分别朗读这四小节,等会儿完成这个填空。
2、谁来说说,儿歌按照什么的顺序,描绘了谁一年的什么活动?
四、研习课文
(一)研读第一小节,提炼学习方法。
1、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小节,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请女生齐读第一小节,同学们注意有几句话。
2、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啊,同学们可能有点困难,老师来帮帮大家。也就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根据重点词语,句子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关词语下加点。
2、你还知道春天哪些事物的特点?
3、春天花开草长,充满了勃勃生机,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吗?
4、听了她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
春天真像一位迷人的小姑娘,尽情绽放她的美丽。夏天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二)仿学第二小节,学法迁移:
1、我们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小节。请喜欢第二小节的同学朗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注意有几句话。
2、夏季里,农事忙。忙得什么农事呢?
看图:图上画的谁干什么?
3、这么大一片桑园,满是桑叶,你会想到什么?
4、摘完了桑叶,是为了养蚕宝宝。除此之外,还要干什么?
5、请同学们看插图:图上有什么?
6、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吗?
7、就背着锄头,去地里干活。晚上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他们才背着锄头回家去。
8、读的过程中你发现这段押的是什么韵呢?
(三)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我们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和你的同桌一起学习,哪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的的同学请举手。请你们到台上来汇报一下:
(1)我知道这一段一共有2句话。
(2)我知道这一段中把稻谷比作黄金。
(3)生:我还知道,虽然辛苦,但他们的心里非常高兴。
(4)我知道这一段押的是ang韵。
3、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学的第四小节。
(1)自然段也一共有两句话。
(2)你从“新制棉衣”和“笑盈盈”知道了什么呢?
(3)我知道这一段押的是ing韵。
(4)下面,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朗诵比赛,请一二小队起立读第三小节,三四小队读第四小节,比一比谁读的更有感情!
(5)咱们合作朗读,我来读黑色部分,你们读红色部分。
五、指导写字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农民伯伯啊,一年下来特别忙,特别辛苦。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学习“忙、辛、苦、年”这四个字。比比看谁写得最漂亮!执笔!
2、写字要做到:
一看二写三对照
看结构,定位置,找主笔
3、忙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看老师书写,注意在田字格中位置。竖点朝下回笔,小点朝右,竖直直的朝下,再推上去。点,横在点的下边起笔,竖折注意顿笔。
4、“辛”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
5、“苦”上短下长,草字头的两竖往中间倾斜,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往左倾斜,口字要写好上大下小。
6、“年”的“竖”在竖中线上。顿笔,撇短横,稍长一点的横,小竖,横在横中线上最长,竖中线上悬针竖。
7、然后让看一看同桌写的,如果你觉得他写的不错,就把大拇哥送给他。
得到大拇哥的同学请举手。哇,这么多小书法家呀!这谢课同学们的收获真大呀!这节课我们不但了解了,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辛苦,同时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同时还成为了小小朗诵家,小小书法家,背诵小能手!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文章中的农民伯伯一样,在辛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4、田家四季歌
(绿色)春:花开草长
(红色)夏:采桑插秧辛苦ABB
(黄色)秋:稻谷丰收快乐喜洋洋
篇10:新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4》优质课教案
2、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 : 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 ,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你觉得他演的怎么样?)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想法。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 伸 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4)指名说
(5)朗读第二段,一生读“猴子观海”,一生读“仙人指路”,其余齐读连接句。仙桃石:
1、指名汇报,插问: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 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
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 图展示金鸡叫天都:
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
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
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同桌分读——男女分读
三、拓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
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读读比一比,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 名字)
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
3、你能把这些奇石介绍给大家吗?
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猴 子 观 海 抱 蹲 望 仙 人 指 路 站 伸 指 仙 桃 石 飞 落
相关文章:
怎么教一年级识字02-09
五岁宝宝的生长发育标准-宝宝护理知识02-09
如何给宝宝冲奶粉?给宝宝冲奶粉的注意事项02-09
教宝宝三字经的软件02-09
如何教小学生识字02-09
多渠道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02-09
2-3岁宝宝的体格锻炼:让宝宝进行日光浴02-09
如何教孩子识字范文02-09
各年龄段,生日祝酒词02-09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