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谈浙大备考历程及经验谈(精选2篇)
篇1:过来人谈浙大备考历程及经验谈
过来人谈浙大备考历程及经验谈
4月中旬在浙江大学MBA中心网站公布的录取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象看到考友的名字一样,没有太大的感觉,而准备的一年,却是我难以忘切的,趁五一假期之闲,思絮回转到去年的同期。
我把我备考的整个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在追忆往事的同时,也期望能给的兄弟姐妹中和我情况类似的、特别是考浙江大学的朋友,在复习过程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07年5月-07年8月中):网上交考友、信息收集、购买资料、制定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趁着上班空闲的时候看看MBA的一些论坛,看看前辈的经验谈,加一些备战群,找一些考友。其实早在五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制定的计划了,那时算算,有足足八个月,当然一边定计划的同时,一边也在不停地修改计划。我那时计划的制定方式是以月来划分的。
英语分为三步(5-8月单词背完、9-10月做真题及阅读100篇、11-12月模考、1月查漏补缺)。
数学也分为三步(5-8月初数、微积分、线代、概率过一次;9-10过第二次;11-12月模考,一月查漏补缺)。逻辑和作文那时没过多考虑,开始计划放到了9月份(也是听前辈介绍的)。
我相信准备早的考友都会有这种情况,会把自己的计划调整N次。这个时候的信心是相当饱满的,而且对于自己的MBA未来充满了憧憬。事实上,由于工作上出差较多,自己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没有很好的规划。在这四个月中,我只完成了二件事:把英语单词的A部分背完、微积分看了一下。而等到8月时,发现自己订的计划基本上都没完成,而时间好象突然少了一半,于是不得不重新调整计划。更要命的是,7月份考试中心宣布数学考试内容调整,取消线代和微积分,这就意味着我之前的四个月所有复习只剩下了英语单词A。进入8月份后,自己有点急了,那时倒不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而是觉得计划没完成,有点自责感。
第二阶段(07年8月中-07年10月):进入学习的状态,对于机工版的辅导书,已把基础的部分拿了回来。由于前几个月制定的计划没有完成,而且几乎是没怎么执行,所以我在8月份的时候去报了个辅导班,是系统班。这里顺便说说辅导班的事,他们一般从4月就开始全年的赚钱计划了,4-7月是基础班;8-10月是系统班,11-1月模考串讲班,3-4月面试辅导班,大抵是这样。从个人备考及身边考友的反馈积累来看,辅导班对于自觉性不好的同学是相当有用的,它更多是让你认识一些人,感受一种学习的氛围,当然也较快地了解一些信息。有些基础差的说,是不是一定要报辅导班,我看因人而异吧。如果你自觉性够好的话,一般在家复习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经常出差而且一出差时间较长的话,那辅导班意义也不大。但最后的模考班,感觉还是有点用的,这个时候去感受一样个人觉得比较有必要。反正一句话,还是因人而异吧,我认识的二三十个考友中,没上辅导班的几个人基本都坚持下来了,而且他们的考分一般都比较高,主要是和他们的坚持密不可分的,
当然想考北大,复旦,清华的除外。浙大等,其实并不难。
在这个时间段中,8-9月因为心态还没调整好,所以学习的状态还没有。那时开始每个周末都去听课了,但回来复习的比较少。那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复习小组,对于没按时完成作业的罚钱,我记得自己好象被罚了约200元,大约是某项没做罚20吧,呵呵,那至少也有10次了。到了9月中的时候,基上进入状态了,那时根据学习的情况又作了个计划,那时的计划和跟着辅导班学习的步骤了,基本线比较细了。内容就是上面的大方向由月调整到周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段是最考验人意志力的时候了,我们在8月初组成的学习小组共12人,等到10底时,最有4人坚持了下来,而坚持下来的4人,全部过线了。我在这个阶段中,保证每周有三个晚上看书,每次二个小时左右,平均下来每天一小时。
第三阶段(07年11月-07年12月):这个时候是比较痛苦的时期,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外,这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捧本书看一下了。来自体力、脑力上的考验在这个阶段开始显现。由于那个时候开始模考了,所以模考的成绩会带给自己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经常会有“参加这样的考试值不值”之类的想法出现。这个时段的备考,可能对后期的成绩会有较大的影响了,个人认为,只要坚持下来,上线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上好一点的学校,这个时候花些功夫就必不可少了。这个时段除了把知识点巩固外,找考试的感觉很重要了。如果说基础不是太好,那我建议10月份以前最好把机工版教材过一遍;基础好的,在11月底前也一定要把基础的东西找回来了。当然,在第三阶段时,我又把计划做了一遍,不同的是,我把上面的内容分到了天上。
我自己那时下了必备的决心,所以在12月份时,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期,事实证明这一个月对我备考来说,至关重要。我四次模考英语都在50以下,而联考是60分,其实这10几分的提高主要来自于这一个月。
第四阶段(1月):这个时候是查漏补缺阶段,在这个时候也不会东想西想了,能坚持到1月,基本上把知识点都掌握了,只是考试感觉的强化、考试技巧提高等问题了。我们是在19日联考的,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把机工版做的错题和例题看了一遍,然后是看一些模考卷上的错题,及自己模了二次,强化一下感觉。
以上是我备考过程中阶段的.划分,我的最大心得是:
1、 坚持就是胜利。个人觉得如果不是考北大,复旦的话,其实不用从四五月开始那么早。即使你想想早早动手,那也限于单词。因为战线拉的长的话,真的会很累。
2、 结交一些考友,及时了解信息。我是报了辅导班,所以信息了解一般都是最快的,如果没有报辅导班的话,最好去结识一二个报辅导班的同学,他们会告诉你当年的一些重大调整情况,比如说数学大纲调整等。当然也可以上一些论坛去看一下。
3、 找对教材。在书店的时候,往往会有较强的购书冲动,感觉较好的全部会买,什么单词词汇了,一个月狂背了,奇迹100分了,作文大全了等等。其实上,MBA备考不象普研和高考,你没有时间去看那么多的书。以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千万掌握机工版的辅导教材,其他的根据你自己的时间去看。最忌是这本书看几天,找到一本更好的,看个把月后,又换成第三本,到头来看看全是新的。
4、 计划的严格执行。订了计划不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我的执行情况是,第一阶段按“月”分的,基本没执行;第二阶段按“周”分的,开始执行;第三阶段按“天”分的,严格执行。
篇2:过来人谈浙大备考历程及经验谈
一、基本分析
四卷分别为:111 94 78 96
我没有对答案估分,但卷一和卷三都出了我的意料,因为我平时模拟卷做下来,卷一都80+,卷三几乎都100+,卷二正常水平,卷四自己做下来估摸有110左右。卷一的111有赖杨帆老师的三国法。卷三的78说明太轻视民法与民诉了。
二、心路篇
1、非法本如何踏上司考之路
本人14年毕业于上海某二本学校,经济学。毕业后自己也没认真找工作,最后托关系进了家国企,做了人力资源,开始工资不多,2000左右的样子,但工作挺轻松,不过国企的人力资源,懂的人都知道,干的其实完全就是些杂碎活,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根本学不到。另外加上直属领导是个中年妇女,非常变态,周围同事也非常不上进,自己不想烂在国企一辈子,于是萌生了跳槽的愿望,不过无奈自己除了本科毕业外,并无所长(其实英语还行,过了六级,拍照也灰常好,但是这做为资本都不够硬)。10年年底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财大法本的,前一年司考没过,340多的样子。到了14年7月我陪她自习时,无聊拿了本真题看了看,好玩做了道题,多选,是关于民诉诉的种类的辨别,我居然没看懂就做对了,我女友居然做错了。不由雄心而起,当初高考选的是政治,150分拿了130,自己对这种玩文字游
戏与记忆的东西,算是比较擅长的,于是开始和女友一起复习,不过当时7月已经过了报名时间,(其实这是个好事,具体原因心得处再说)所以当时第一年没考。(女友也没过…汗)到了2015年自己开始较认真的准备,与女友一起战斗~最后两人都低分掠过(我 379 她366 我笑称陪考陪成了主角)
2、考完之后,成绩发布前后的忐忑
考好之后到查分之前,我一直在忐忑中渡过,自己调了倒计时,天天在算还有几天可以查到成绩,晚上也会做梦梦到和司考有关的(比如过了没过,卷四来不及答),不过我没有对答案,因为我知道像司考那样的选拔性考试,分数是假的,通过率才是真的,你对了答案估分很高肯定过,最后没过,岂不是空欢喜一场?估了分觉得自己很低肯定不过,最后过了,岂不是白胸闷了两个月?当然这是一家之言,都像我这样也不好,肯定要有人去对答案,然后提异议~到考前一礼拜上了独角兽司法考试网这个网站,一直在刷论坛看小道消息,没想到早上司法部就出公告了,这下一天都在刷论坛,心也悬着~到了下午两三点,有人发帖说声讯电话查出了,正好领导不在,用单位电话打了,分数一门门报出来111 94 78 96(听到第一门就松了口气,因为平时自己模拟考卷一都是80多的样子,听到卷三78时又紧张了下,因为平时卷三都100多)最后加分因为太激动没听清,估计了下应该过,然后还好声讯电话有第二次报分,终于听清了总分379。于是飞快的给女友和爸妈打电话报了喜讯。(女友准考证不在身边,而我把准考证拍了照也存了准考证号码在手机上,所以能第一时间查
到)也告诉了公司里一个好朋友(同事和领导当然都没告诉啦~)当时查好成绩,居然还傻逼兮兮的掐了自己一把,因为实在不敢信自己零基础能一次性通关。于是又傻乎乎的用单位电话打了一次,因为太激动输错好几次,确认是这个成绩。然后到了家,又用家里电话打了次,还用手机把声音录下来,生怕是幻听。
三、心得篇
1、法本与非法本
由于本人是非法本,经验可能只对非法本比较有效。另外我觉得非法本考司考其实较法本的优势,就是非法本是一张白纸,涂上司考的内容比较容易;而法本由于本科里学过很多法学流派(本人瞎猜的,因为本人当初也走过歧路,看了民法书,讲到物权与债权的变动说了N个学派的观点,直接把自己看晕了,后来才知道司考只有一种观点)因此往往法本同学往往会去质疑司考的观点,最后导致失败。
2、零基础如何入门?三大本?讲座?录音讲义?
一开始女友给了我三大本,看起来完全不得要领,后来又给了我讲座书,并建议我从刑法民法开始着手。刑法一开始看起来比较吃力,但还算好看得懂,也理解得了。而民法的书上来就把我看晕了。现在想来可能刑法就一部法,而民法其实是由N个法组成,而讲座又喜欢炫耀水平,提了N个流派的讲法。因此个人感觉,零基础上手就看三大本与讲座是个弯路。推荐大家每天看一看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司考地图,它用思维导图方式涵盖了15个部门法,涵盖了司法考试核心考点,按图索骥,一目了然!让考点不再孤单,让考点成系统成体
系!我把它挂在墙上,每天临睡前都瞅一瞅,梦中也司考,成为司考王国的主人;醒来之后,回忆司考地图王国城池城堡,如果忘记哪个城池城堡,可以立刻去司考地图上视察……
3、各科老师推荐
江湖传言“得民刑者得天下”,我就主要讲一下民法和刑法两个科目老师的选择。
民法听的是独角兽司考网校VIP班曹兴明老师的课,曹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科学,考点也总结的很完整,让人听的十分舒服,让我从民法的迷茫中一下子理清了思路。同时,曹老师还会时常给大家增加点儿正能量!
刑法听的是独角兽司考网校杨艳霞(刑法虽然我前面说看得懂,其实和不懂也没啥区别,做题看到相似的情景,就选相似的答案)杨老师的课第一次听觉得深入浅出,让我这个零基础的人一下子开了窍。于是整个复习经历都只在听杨老师,因为我觉得刑法这个东西不同老师见的见解不同,不像其他学科如诉讼法可以互补着听,如果刑法你听两个老师讲课,思路绝对会混乱的。另外杨老师的课一开始不觉得,到后来听了其他老师的课,就发现杨老师的课至少有让我听下去的期待,而其他老师听着听着就觉得没意思。记得那段时候我特别喜欢听独角兽司考网校老师的课,把网校的所有视频都看了一遍,有些老师讲课速度快,但是,我在看视频时,都有同步字幕,帮我省了不少时间,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个人感觉,零基础的同学应该从自己心仪的老师(水平是一
相关文章:
小学校园安全应急预案02-09
洪石镇农合办先进集体申报材料02-09
寸石镇“四大”活动开展情况总结02-09
乌石镇初级中学用房安全排情况汇报02-09
阳光清晨02-09
临床监查员的职能02-09
公司审计监查管理规定02-09
安防监控系统述职报告02-09
监查员工作职责02-09